员工工资计算器

员工工资计算器

员工信息 员工 ID 姓名 小时工资 税务状态 政府津贴 失业保险 (百分比) 住房公积金 (百分比) 养老保险 (百分比) 医疗保险 (百分比) 保险总额 (百分比) 个人所得税 (人民币) 常规扣款 (人民币) 常规款项总额 (不含保险) (人民币) 1 张三 ¥10.00 1 4 2.30% 28.00% 6.30% 1.45% 38.05% ¥20.00 ¥40.00 ¥60.00 2 0.00% ¥0.00 3 0.00% ¥0.00 4 0.00% ¥0.00 5 0.00% ¥0.00 6 0.00% ¥0.00 7 0.00% ¥0.00 8 0.00% ¥0.00 9 0.00% ¥0.00 10 0.00% ¥0.00 11 0.00% ¥0.00 12 0.00% ¥0.00 13 0.00% ¥0.00 14 0.00% ¥0.00 15 0.00% ¥0.00 16 0.00% ¥0.00 17 0.00% ¥0.00 18 0.00% ¥0.00 19 0.00% ¥0.00 20 0.00% ¥0.00 21 0.00% ¥0.00 22 0.00% ¥0.00 23 0.00% ¥0.00 24 0.00% ¥0.00 25 0.00% ¥0.00 工资计算器 员工 ID 雇员姓名 实际工时 休假 (小时) 病假 (小时) 1 张三 50 5 1 结算日期: 2/1/2017 基本工资 常规款项总 额 其他扣款 实发工资 ¥560.00 ¥273.08 ¥20.00 ¥266.92 2 ¥0.00 ¥0.00 ¥253.00 -¥253.00 3 ¥0.00 ¥0.00 ¥0.00 4 ¥0.00 ¥0.00 ¥0.00 5 ¥0.00 ¥0.00 ¥0.00 6 ¥0.00 ¥0.00 ¥0.00 7 ¥0.00 ¥0.00 ¥0.00 8 ¥0.00 ¥0.00 ¥0.00 9 ¥0.00 ¥0.00 ¥0.00 10 ¥0.00 ¥0.00 ¥0.00 11 ¥0.00 ¥0.00 ¥0.00 12 ¥0.00 ¥0.00 ¥0.00 13 ¥0.00 ¥0.00 ¥0.00 14 ¥0.00 ¥0.00 ¥0.00 15 ¥0.00 ¥0.00 ¥0.00 16 ¥0.00 ¥0.00 ¥0.00 17 ¥0.00 ¥0.00 ¥0.00 18 ¥0.00 ¥0.00 ¥0.00 19 ¥0.00 ¥0.00 ¥0.00 20 ¥0.00 ¥0.00 ¥0.00 21 ¥0.00 ¥0.00 ¥0.00 22 ¥0.00 ¥0.00 ¥0.00 23 ¥0.00 ¥0.00 ¥0.00 24 ¥0.00 ¥0.00 ¥0.00 25 ¥0.00 ¥0.00 ¥0.00 加班 加班工资 [公司名称] 结算日期: 2/1/2017 员工姓名 张三 员工 ID 1 税务状态 1 政府津贴 4 实际工时 50 小时工资 ¥10.00 加班工资 病假(小时) 1 养老保险 ¥35.28 住房公积金 ¥156.80 休假(小时) 5 医疗保险 ¥8.12 失业保险 ¥12.88 加班(小时) 个人所得税 ¥20.00 常规扣款 ¥40.00 基本工资 ¥560.00 常规款项总额 ¥273.08 其他扣款 ¥20.00 总扣款 ¥293.08 实发工资 ¥266.92 员工姓名 员工 ID 2 税务状态 政府津贴 实际工时 小时工资 加班工资 [公司名称] 结算日期: 2/1/2017 病假(小时) 养老保险 ¥0.00 住房公积金 ¥0.00 休假(小时) 医疗保险 ¥0.00 失业保险 ¥0.00 加班(小时) 个人所得税 基本工资 ¥0.00 总扣款 ¥253.00 实发工资 -¥253.00 员工姓名 员工 ID 3 税务状态 政府津贴 实际工时 小时工资 加班工资 常规款项总额 常规扣款 ¥0.00 其他扣款 ¥253.00 [公司名称] 结算日期: 2/1/2017 病假(小时) 养老保险 ¥0.00 住房公积金 ¥0.00 休假(小时) 医疗保险 ¥0.00 失业保险 ¥0.00 加班(小时) 常规扣款 基本工资 ¥0.00 其他扣款 总扣款 ¥0.00 实发工资 ¥0.00 员工姓名 员工 ID 4 税务状态 政府津贴 实际工时 小时工资 加班工资 病假(小时) 个人所得税 常规款项总额 ¥0.00 [公司名称] 结算日期: 2/1/2017 养老保险 ¥0.00 住房公积金 ¥0.00 休假(小时) 医疗保险 ¥0.00 失业保险 ¥0.00 加班(小时) 个人所得税 常规扣款 基本工资 ¥0.00 常规款项总额 ¥0.00 其他扣款 总扣款 ¥0.00 实发工资 ¥0.00

4 页 504 浏览
立即下载
行政人事流程图

行政人事流程图

行政人事部职责及所属业务流程 一、部门职责及所属业务示意: 工厂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为企业中长 期发展和日常经营提供保障、为各职 能部门提供相应服务;行政和后勤管 理工作,为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提供相 应的保障。 ①行政人事部在企业组织机构中所承 担的具体部门职责 ②办公室工作职责具体划分模块 ③行政工作及具 体业务 ④人事工作及具 体业务 ⑤保卫后勤工作及 具体业务 人力资源 行政管理 A B C 办 公 用 品 采 购 文 件 收 发 管 理 日 常 行 政 事 务 D 人 力 资 源 规 划 E F 招 聘 与 配 置 培 训 与 发 展 G 后勤管理 H 薪 酬 福 利 管 理 绩 效 考 核 管 理 I 劳 动 关 系 管 理 J K 车 辆 管 理 人 员 物 资 管 理 二、各具体工作单位所涉及公司制度文件: A业务单元所涉及制度:《办公用品采购管理制度》 B业务单元所涉及制度:《收发文管理制度》、《公章管理制度》 C业务单元所涉及制度:《会议室管理制度》 D业务单元所涉及制度: 无。 E业务单元所涉及制度:《招聘管理制度》 F业务单元所涉及制度:《培训管理制度》、《内部讲师管理制度》 G业务单元所涉及制度:《薪酬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公积金管理制度》、《体检管理制度》 H业务单元所涉及制度:《绩效考核管理制度》 I业务单元所涉及制度:《劳动合同管理制度》 J业务单元所涉及制度:《车辆管理制度》 K业务单元所涉及制度:《人员、物资进出管理制度》 L业务单元所涉及制度:《保卫后勤管理制度》 L 保 卫 后 勤 管 理 A:办公用品采购 一、具体工作流程: (1) 各部门和车 间根据工作 实际需要申 报当月所需 办公用品 (2) (3) (7) 投影仪、数码 各部门负责办公用 品采购人员将当月 采购计划交至前台 审核各部门申报 不合理 办公用品计划的 合理性 相机等金额单 个金额较大办 公用品 不纳入 当月工 厂办公 用品采 购计划 总经理 批示 Yes (4) 编制当月工厂办 公用品采购计划 将获批后的 采购计划交 采购部 (5) 前台活采购员依 据审批后的采购 计划同供应商联 系 (6) 供应商依据采购 计划发货 (8) (9) (10) (11) 接收、盘点确 认,出具发票或 收据 相关费用入 账、领导签字 确认后报销 通知各部门、车 间按时领取所申 报办公用品 申领人盘点并签 字确认 工作中消 耗、使用 B:文件收发管理 一、具体工作流程: (1) 政府机关 文件 行政 文件 其他各类需以工 厂发文办理事宜 NO 暂不进行 该项用品 的采购 行政 文件 政府机关 文件 (2) 其他各类需以工 厂发文办理事宜 前台人事负责文 件接收,并按规 定做文 相 相 相 关 关 关 信 信 信 息 息 (3) 反 反 馈 馈 息 总经理审 阅,批示 反 馈 (4) 将文件归类,发 放给相关人员, 张贴宣传 C:日常行政事务 一、具体工作流程: 接待工作 (1) 会议室管理 参观、来访 会议、检查等 (1) 门牌、横幅、 招待物品准备 (2) (2) 办公 室负 责接 待 车间 负责 接待 会议室、投影仪 等相关物品准备 并通知相关参与 接待人员。 (4) 厂领导或 办公室主 任批准 会议组织人员 提前两天向办 公室申请 (3) (3) 事业部或 销售公司 使用 工厂内部 会议或培 训使用 会议室负责人根据 会议时间、会议重 要程度、与会人数 等具体安排会议室 (4) 如需到 车间参 观或检 查 会议 如需安排食宿 (5) 来访结束 (6) 剩余接待物 品收回并妥 善保管 相关 人员 食宿 安排 会议 (5) 会议结束后,将会 议室交还负责人。 会议室负责人检查 相关设备是否完好 剩余接待物 品收回并妥 善保管 E:招聘与配置(人员招聘) 一、具体工作流程: 人力资源规 划和定岗定 编 (1) 用人部门填 写《人力需 求表》 (2) 用人部门主 管审批 员工自然离 职导致的人 员需求 工作重新设计 (3) 总经理审批 No 加班 (4) 根据岗位需 求,选择合 适的招聘渠 道 网络招聘 对外 摆摊 (5) 发布招聘信息 张贴招聘信息 对内 (6) 不合格简历 收集简历,并进行初审 合格 (7) 用人部门复审,并确定 面试名单 继 淘汰 (8) 续 发 布 认为不合格 信 (9) 息 结果不满意,未录用 (10) 办公室和用人部门共 同面试,进行筛选 (11) 确定录用名单,报办公 室主任和分管领导审定 (13) 厂长审批 下文、体 检、入职手 续办理 下一流程 岗前培训、 正式上岗 (12) 下文、体 检、入职手 续办理 厂长审批 岗前培训、 正式上岗 E:招聘与配置(人员调动) 一、具体工作流程: 部门内调动 (1) (2) 车间因生产 需要,内部 人员岗位协 调 跨部门人员调动 (4) 每月在当月考 勤中反映内部 人员变动情况 各车间因生产 需要,工厂内 部人员协调 办公室汇同车 间确定所需调 动人员名单 (9) (3) 如工资标准 等有变动, 调整相关标 准 (11) 调出车间负 责通知相关 调动员工 (6) 事业部或销售 公司招聘引起 的人员调动 招聘结果交相 关领导审阅 事业部或销售 公司来文 (15) 个人工作调动 申请 (16) 办公室下文到 各部门、车间 调动人员工 作交接 部门领导和办 公室主任批准 调动人员工作 交接 (17) (12) 调动员工凭 办公室调动 通知到新车 间报到 (8) 因内部招聘引 起的人员调动 草拟文件经 厂长批准 办公室招聘专员 下通知或发文 (7) (14) (10) (5) 办公室薪酬 福利专员调 整花名册中 被调动人员 相关信息 人员外调 调入车间确认 并接收,安排 相关岗位 因岗位变动。调 入车间汇同办公 室组织调动员工 进行相关培训 部门领导确 认其工作交 接完成情况 NO 继续 工作 交接 NO 到办公室完 成相应手续 (13) 部门领导确 认其工作交 接完成情况 办公室相 关手续办 理 (18) 去新部 门报到 到事业部 或销售公 司报到 报到 E:招聘与配置(人员离职) 一、具体工作流程: 合同终止 员工离职 (1) 员工辞退 (9) 在职员工离职 (提前 30 天申 请) 员工劳动 合同到期 (5) 终止试用 员工严重违反国 家法律法规或公 司有关规章制度 员工试用期 直接上级批示 (2) (10) 劳动合同 续签考核 生产线操 作员工 主管及以 上人员、 一般行管 人员、技 术人员 续签考核 不合格 (6) (3) 新招聘或 调动人员 到岗后 协商一致 确定终止 劳动关系 (4) 按劳动合 同法给予 经济补偿 顶岗人员 到岗工作 交接 协助上级对 顶岗员工进 行必要的培 训 车间或部门主管 领导确认其工作 交接情况后批示 (7) (8) 办公室主任 批准 办理相关离 职手续 NO 所在车间和 部门出具相 关报告 试用 期内 出现 严重 违规 违纪 办公室主任 审阅,给出 处理意见 厂级领导批 阅,确定最 终处理意见 试用 期内 不能 胜任 所应 聘岗 位工 作自 行离 职 直接 终止 劳动 关系 转正 办公室按具 体公司制度 具体执行 按劳动合同 法同违纪员 工解除劳动 关系 继续试用 不能完成 所在岗位 工作任 务、终止 劳动关系 试用 期满 所在 部门 和办 公室 共同 对其 进行 考核 F:培训与发展 一、具体工作流程: 其他业务单元 公司业务发 展需要和员 工自身发展 需要 同各业务部 门讨论确定 具体的培训 需求 根据培训需求制定具 体的年度培训计划, 报相关领导批准 招聘业务单位转接 根据年度培训计划 和每月具体培训需 求实施月度培训计 划 每月新进员工 入职手续办理 完毕后 因业务和生产 需要临时性的 培训需求 培训讲 师管理 确定具体的培训方 式、培训课程和授课 教师,告知受训人 组织具体的培训实 施:地点、教师、器 材等。确认具体参训 学员人数 新的 培训 需求 和改 进之 处 NO 外聘 培训机构 个人申请 NO 专业领域 专家 培训考核 政府机 构相关 领域人 员 工作中 实际操 作 书面 考核 内聘 获得好的培 训方式、好 的课程和内 容 供应商 和客户 相关工 作人员 培训效果评估 获得内部 讲师资格 考核 结果 同预 期的 差别 记录 参训 学员 培训 感受 授课 教师 对培 训的 感受 培训总结 参训 学员 行为 的改 变 工作 中工 作绩 效的 体现 办公室资 格审定 确定课题 试讲 评委对其 进行评定 Yes NO 不予 以聘 用 ⅶ:薪酬福利管理(工资) 一、具体工作流程: 上一业务单元 按《薪酬制度》导 入其薪酬标准 新员工 入职后 行政后 勤人员 No 员工调动 或转岗 工厂下文 下文或通 知确认 生产 人员 根据每月 考勤计算 固定工资 试用期 薪酬 继续 试用 期, 工资 不变 员工晋升 转正 申请 车间核算员 根据车间产 量确定浮动 工资 转正工资调 整、购买五 险 试用期满 购买五险 每月根据 考勤计算 固定工资 根据《公积 金管理制 度》购买 根据《公积 金管理制 度》购买 员工 离职 劳动合同终止手 续。停发工资、 五险、公积金。 根据《薪酬制 度》导入其新 岗位相应的薪 酬标准 五险及住房公 积金随着年度 调整而调整 到新岗位 报到后 ⅶ:薪酬福利管理(体检) 一、具体工作流程: 年度体检 招聘确认拟 录用名单后 按政府来文确 定体检时间、 地点和医院 发放体 检单 领取体检表 凭体检单去指 定医院体检 合格 不合 格 制定体检计划、 组织各车间部门 人员进行体检 取回体检表 确定 录 用、 办理 入职 手续 按公 司制 度不 予以 录用 合格 不合格 调换岗位 录入体检 台帐 装入员工 个人档案 袋 待岗 复查 ⅸ:劳动关系管理(劳动合同) 一、具体工作流程: 上一业务单元 正式上岗, 确定劳动关 系后 根据新员工学 历情况,确定 具体合同年限 签订劳 动合同 试用期合 格,转正 劳动合 同终止 试用期 不合格 继续 试用 劳动合同盖 章,社保局 公示 单位、个人、劳 动管理部门各留 存一份 合同到期、 续签考核 合同期内,如员 工严重违反国家 法律、法规和公 司相关制度 解除 合同 员工本人辞职 自然 终止 考核不 合格 协商终 止合同 经济 补偿 续签劳 动合同 员工按相 关程序和 规定办理 退休手续 续签合同到 期,考核 无固定期劳 动合同 员工达到法定 退休年龄 ⅸ:劳动关系管理(考勤管理) 一、具体工作流程: 员工考勤管理 事假 病假 迟 到 早 退 按 考 勤 制 度 处 理 旷 工 不满 十 天、 一年 累计 不满 二十 天 按制 度给 予处 罚 医院诊 断证明 连续 满十 天, 一年 累计 满二 十天 2天 以内 主管 批准 部门领 导批准 办公室 主任批 准 NO 不 休 假 3 天7天 车间 主任 和部 门经 理批 准 工伤假 7天 以上 车间 主任 和部 门经 理签 署意 见 办公 室主 任批 准 解除 劳动 关系 中 层 管 理 人 员 厂 级 分 管 领 导 批 准 诊断 证明 部门领 导批准 办公室 主任批 准 社保局 保险科 批准 按批准假期休假 未按 期返 岗, 也未 续假 续假 批 准 继续 休完 续请 假期 ⅹ:车辆管理 一、具体工作流程: 未 批 准 生育假 婚丧假 按期 返岗 办理返 岗手续 复岗 国家有 关政策 和公司 文件制 度执行 为保证工厂正 常业务开展所 需使用车辆 因生产和业务 需要所需要进 出厂区的车辆 办公室副主任 统一调配各辆 和安排驾驶员 相关业务部门 事先通知门卫 值班人员 各车驾驶员承担 各自所负责出车 工作和领导临时 安排的出车计划 来访车辆在门 卫处登记确认 自行车 电动车 摩托车 NO 相关领导批准 不 实 施 进厂后在 指定地点 停靠 门卫值班巡 查车辆停放 情况 NO 通知相 关部门 确认或 不给予 放行 来访车辆停靠 在指定地点后 车辆保养和 较大规模修 理计划 员工在停 车点有秩 序上下车 初次违反 口头 给予 警告 屡教不改者 (违规 2 次 以上) 加班后 班车接 送 临时性 事务需 班车接 送 生产主 管负责 安排 保卫主 管负责 安排 巡查人员按公司相 关制度给以处罚, 并将处罚意见交员 工所在部门领导 走访相关业务 部门开展工作 部门领导确认 后,交办公室 工作业务结束 后,经门卫核 实后离开 办公室按公司制 度给以相应的经 济或行政处罚 保养和维修、 相关费用报销 结果 告知 当事 人 Ⅰ:人员物资管理 一、具体工作流程: 因工作和业务 需要所进出工 厂人员 因工厂生产、 办公等需要所 进出工厂物资 来访部门事先 通知门卫值班 人员 物资采购相关部 门和人员事先通 知门卫值班人员 来访人员按要 求在门卫处登 记相关信息 由门卫值班人员 和采购人员共同 检查进出入物资 明细 NO 门卫值班人员 核实来访人员 身份等信息 厂车 进厂后按车 辆类型停放 在指定区域 门卫在登记核实 后放行,并指定 车辆停靠地点 各车辆驾驶员 负责保养和维 护所驾驶车辆 员工上下 班所骑乘 车辆 如检查属实, 主管领导签字 确认后放行 通知 相关 部门 处理 不能 确认 具体 情况 确认 具体 情况 通知门 卫暂时 不放行 营运班次 登记 相关费用 结算 门卫值班人员 核实来访人员 身份等信息 NO 如检查属实, 主管领导签字 确认后放行 身份等 信息不 符,拒 绝来人 进入 通知 相关 部门 处理 确认 具体 情况 给所载物资车 辆发放通行证 并按规定如实 登记相关信息 经核实后,可 进入厂区开展 其工作 工作完成后, 经值班门卫确 认后方可离开 凭通行证允许 其进出入厂区 Ⅱ:保卫后勤管理 一、具体工作流程: 厂区花草树 木种植及维 护保养 当天白班同前 天晚班交接班 交接班记 录,了解前 天晚班情况 白天工 厂人 员、车 辆、进 出入物 资登记 核实管 理 厂区巡 查,维 护正常 生产办 公秩序 如有异 常、了 解情况 和处理 结果 突发性 事件报 告、协 助领导 和有关 部门处 理 厂区及办公 大楼卫生 承包给相 关单位或 个人 厂区照 明和监 控系 统、办 公楼大 楼巡视 承包商按工 厂规划种植 相关花草树 木 厂区 道路 及草 坪垃 圾纸 屑等 清扫 会议 室清 扫和 水瓶 装水 办公 大楼 楼 道、 走 廊、 厕所 卫生 清扫 定期派专人 给所种植植 物保养和维 护 领导临时性 交办卫生事 务处理 厂长 办公 室清 扫、 茶杯 清 洗、 水瓶 装水 辆、进 出入物 资登记 核实管 理 护正常 生产办 公秩序 做好相关事件 记录和交接班 当天晚班同白 班交接班 了解交接 班记录 夜班保卫 工作记录 助领导 和有关 部门处 理 控系 统、办 公楼大 楼巡视 定期派专人 给所种植植 物保养和维 护 相关费用核 算、结算 领导临时性 交办卫生事 务处理

17 页 559 浏览
立即下载
HR工资计算必备问题汇总

HR工资计算必备问题汇总

计算加班工资时,加班基数和天数如何定? 日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加班费:按不低于小时工资基数的 150% 支付 休息日加班费:应当安排其同等时间的补休,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 于日或者小时工资基数的 200%支付 采取集中上班、集中休息的方式安排工作:在综合计算工时周期内,企业应 当按照劳动者实际工作时间计算其工资,延长工作时间按不低于小时工资基数 150%支付加班工资,法定休假日加班按不低于日或者小时工资基数 300%支付 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岗位: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加班工资 加班计算基数若合同有约定的从其约定。合同无约定的,以当地标准折算〔不得 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工时折算〔以有利于劳动者的原则计算〕:每月实际工作时间-法定 166.7 小 时=实际加班小时数。 实际加班小时数-36 小时=法定休息时间加班小时数〔含法定节假日,若当 月有法定节日可剔除另折算〕 总折算工时:法定 166.7+36×1.5+休息时间加班小时数×2=总折算工时〔每 月正常加班超过 36 小时的折算方法。但是若周六日有加班可视其具体情况加减。 主要用于超时加班。〕此方法折算工时后,小时工资不再折算 (劳动法第 41 条规定的每月延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是指非休息日延 长工作时间,不包含休息日安排工作) 一、     个人认为“新算法”最大的亮点是提出了“计薪天数”这个概念。 “计薪天数”承担起新酬计算基准天数的重任,从此结束了 20.92 天既是月均 工作天数又是计薪天数的历史。 二、     月均工作日根据 11 天法定节假日调整为 20.83 天,进一步明确 了“工作日”的概念,清楚的划分出假日、休息日加班的界限,多于工作日的出 勤要按照规定计算加班工资。此概念与考勤制度联系紧密。   工作日 休息日 休假日 1月 22 天 8天 元旦 1 天 2月 18 天 8天 春节 3 天 3月 21 天 10 天   4月 21 天 8天 清明 1 天 5月 21 天 9天 劳动节 1 天 6月 20 天 9天 7月 23 天 8天   8月 21 天 10 天   9月 21 天 8天 中秋 1 天 端午 1 天 10 月 20 天 8天 国庆 3 天 11 月 20 天 10 天   12 月 23 天 8天   总计 250 天 104 天 11 天   平均 计薪日 工作日 (250+11)/12= 250/12=20.83 天 21.75 天   三、 明确了 11 天法定节假日为带薪假日,以日计薪的员工在法定假日没有工 资的现象将得到缓解。当然 21.75 天的计薪基数使加班工资略有下降。“计薪天 数”明确了日工资的计算标准,为薪酬计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此概念与薪酬计 算规则联系紧密。 四、 综上,HR 的薪酬和考勤制度在数据上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在“工作 日”的基础上根据“计薪天数”确定的日工资标准来计算薪酬,使 HR 的工作 进一步得到规范。“新算法”的实用性由此得到体现。 问题一:20.83 天是不是只是指月工作日?不用这个计算工资?如果计算工资 的话,就用 21.75 天算?是不是只有加班、法定假日工资按 21.75 天算,其余 的都按照 20.83 天算呢? 答:    可以说 20.83 天与计算工资没有直接关系,但是 20.83 天是计算 出勤天数的基准! 新算法明确规定了 21.75 是计薪日,所以 21.75 天是用来计算 日工资 的基准! 明确了“出勤天数” 和“日工资”,接下来工资如何算就简单了。 法定假日现在为带薪假日,平时加班、休息日加班、法定假日加班都是按照 21.75 天计薪日得出的 “日工资” 来计算加班工资。其余的也就是正常工作日 或者是缺勤,还是按照 21.75 天计薪日得出的 “日工资” 来计算工资。 日工资的计算只有一种算法:月工资/21.75 天,很明确,再无其他。 应出勤的天数上图中已经列出,是以月均 20.83 天来衡量的的,也很明确,再 无其他。   另有 HR 同仁指出:20.83 是全年各月平均全勤天数,21.75 是全年各月评价 计薪天数,在具体计算工资时,只有 21.75 参与计算,即,如果约定月工资标 准为 x,员工正常出勤就可得到工资 x。如果缺勤,则得: 月工资标准--月工资 标准/27.15*缺勤天数;如有加班,则得:月工资标准+月工资标准/27.15*平 时加班、休息日加班、法定假日加班天数*相应百分比。 当然,全年各月实际全勤天数不固定,故以上的计算方法则忽略此点; 如果,日工资标准=月工资标准/当月全勤天数  的话,就可以避免其离职时 导致的以往多付或少付工资的情况,但由此带来的结果是:正常出勤每月的工 资数不恒定。   注:    此次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改动的关键之处在于: 1、原来 20.92 天为月均工作天数,在实际操作中 20.92 天既是工作天数又是 计薪天数,但是却没有明确计薪天数的概念。 2、新算法明确提出计薪天数的概念,明确 11 天法定假日为带薪假日,20.83 天承担工作天数的职责,21.75 天承担计薪天数的职责。事实上是有利于薪酬 核算实操的   问题二:举个例子,假如某员工月薪为 800 元,一月份实出勤 26 天(每天 8 小时),本月有元旦一天,正常休息,那么他的加班工资和本月工资是否可以 这么算? 该员工加班天数为 26 天-20.83 天=5.17 天=41.36 小时(劳动法规定每月 加班不得超过 36 个小时,这样加班算不算违法? 加班工资为:(800 元/21.75 天)*5.17 天=190.16 元 则该员工总工资为:800+190.16=996.16 元                  还是:(800 元/21.75 天)*20.83+190.16=956.32 元? 答:    首先要明确的是:20.83 天为 月均工作天数,是衡量加班的基准, 但是 20.83 天不 直接参与工资核算,因为每个月的实际应出勤天数(工作天数)和 20.83 天是 有差 异的,(2008 年每月的工作日见上图)    假如某员工月薪为 800 元,一月份实出勤 26 天(每天 8 小时),本月有元 旦一天,正常休息,那么他的加班工资和本月工资为:   一月份应出勤天数 22 天,该员工实际出勤 26 天,元旦休息,所以: 该员 工加班天数为 26 天-22 天=4 天=32 小时(符合劳动法规定每月加班不得超 过 36 个小时) 加班工资为:(800 元/21.75 天)*4 天*1.5=220.67 元 (加班工资按照平时加班 150%计算,这里假设为:都是平常加班,没有周末 (休息日)加班的情况,全部按照 150%计算,方便解释。如果加班发生在 1 号以内的应按 300%计算。)    则该员工总工资为:800+220.67=1020.67 元。 另有 HR 同仁指出:此处的这个 800 元,应该是一个月内应出满勤后的工资: 即 1 个月内除周六周日双休日和本月内的法定假日后满勤,即可得 800 元。还 有这里讲了每天都是 8 小时工作,那么这里的应出勤即 1 月内的周一到周五的 出勤天,4 天是加班,应该是上了 4 个周六或周日的班,这里的加班费是按 2 倍计算的,而非平时加班的 1.5 倍计算。所以:员工的总工资为 800+加班费 800/21.75*4*2=1094.25 元。(个人认为,说得很有道理。) 问题三: 某公司一线员工实行计件工资,元旦正常休息,元旦这天工资该按何 标准作补偿?如:基本工资 150 元,满勤奖 100 元,计件工资按 30 元/天 (假定每天完成定额),1 月出勤 26 天(除元旦应出勤 22 天)。工资 =150+100+22*30+(26-22)*1.5*30+30(作为元旦计件补偿)=1120 元,合法吗? 答:    一般来讲,对于实行计件制的员工而言,计件即意味多劳多得,上 一天班拿一天钱,既然元旦正常休息,就没有工资补偿。         1 月除元旦,应出勤 22 天,实出勤 26 天,显然 4 天加班应该是 4 天周 六或周日,根据国家规定,应按日工资的 1.5 倍支付,即工资 =150+100+22*30+(26-22)*(1.5*30+30)=1210 元(但实际上很 多单位都是这样算的,即工资=150+100+22*30+(2622)*1.5*30=1090 元) 问题四:利用“倒扣法”来计算新入职的员工底薪,合理吗?请看以下例子:是 以按以前计薪天数 20.92,(如果该员工 1 月 7 日正式上班,底薪为 800 元))1 月底薪工资=800-(800/20.92*4)=647.04 现在计薪天数更改为 21.75 1 月底薪工资=800-(800/21.75*4)=652.87 答:    “扣减法”:实发工资=应发工资(月)-应发日工资×未出勤天数; “累加法”:实发工资=应发日工资×出勤天数; 显然,“扣减法”的计算方法中需要直接引用“应发工资”工资这个数据,而 一般来说“应发工资”这个数额是固定的(比如 800/月),实际上由于每月工 作天数不同而“应发工资”额也是不同的,但是日均工资=800/21.75 是个固 定的数据,如果用扣减法             计算工资则产生 出勤天数 与计薪天数不符的矛盾,导致工资数据不严谨。 例如:月工资=800,日工资=800/21.75=36.78 ,如果在 3 月份和和 7 月 份某员工请事假一个月,用扣减法计算则会出现问题 80036.78*21=27.62;800-36.78*23=-45.94。同样是请一个月事假应该不发 工资,可见扣减法计算的结果是不利于执行的。所以,运用“扣减法”的前提是 将月工资(800 元)按照每月的实际计薪日进行折算,但在实际操作中没有这 个必要。而“累加法”的原则是,上一天班发一天工资,利于薪酬核算实际操作   另有 HR 同仁指出:运用累加法计算缺勤也有问题:例如:08 年 7 月份正常出 勤天数应为 23 天,某员工月薪 1000 元,7 月请事假一天,则其 7 月出勤为 22 天。如果按累加法来计算该员工 7 月的工资则为: (1000/21.75)x22=1011.5 元,也就是说,该员工请假一天,公司还应该多 发他 11.5 元钱。(个人倾向于用扣减法来计算缺勤后的工资。) “也就是说,该员工请假一天,公司还应该多发他 11.5 元钱。”如果不请假, 那么则发的更多,累加法的意义在于干一天活拿一天钱! 员工考勤不能以月工资/21.75 天×出勤天数来算,因为如果这样你的日工资是全 年平均的 21.75 天了,而你的出勤天数是根据当月的一个实际天数了,你的日工 资的计算方法与出勤天数已经产生矛盾,所以是以扣减法是合理公平的,因为你 全年的日工资都是不变的。 扣减法计算工资的弊端   应发工资 计薪日=工 每月天 800/21.75* 工作日 休息日 休假日 作+休假 数 实际计薪日 1月 845.98 31 22 23 8元旦 1 天 2月 735.63 28 17 20 8春节 3 天 3月 772.41 31 21 21 10  4月 809.20 好用 吗 30 21 22 8清明 1 天 5月 809.20 31 21 22 9劳动节 1 天 6月 772.41 30 20 21 9端午 1 天 7月 845.98 31 23 23 8  8月 772.41 31 21 21 10  9月 809.20 30 21 22 8中秋 1 天 10 月 845.98 31 20 23 8国庆 3 天 11 月 735.63 30 20 20 10  12 月 845.98 31 23 23 8  9600.00 365 250 261 10411 总计 平均 800.00  20.83 21.75    (1)、表格中应发工资一栏中,比如说 1 月份工资应发为 845.98 元,那如果 员工全勤的话我们应该给员工的 845.98 元还是 800 元?(标准不同,按全年 来算,结果相同。) (2)、2 月份也是一样的,全勤的话是按照 735.63 发吗?再有假如本月有 1 天请事假,按照公司规定扣除 1 天的工资,那就是 800/21.75*(20-1),对 不? (3)、按照以上算法的话,以后请假得在月计薪日相对多一点的 当月请假,这 样的话感觉工资扣的还少一些,其实全年算下来还是一样的。(全年算下来的确 是一样的,但是工资是按月发的,而每月人员又是流动的,所以要精确到月。)   注: 二月份以 28 天计算,方便解释。     明确月工作日和月计薪日的目的最主要应该是为了计算加班工资,计算加班工 资只需 要明确月计薪日就可以了,而跟月工作日没有什么关系。 问题五:在零售连锁企业里,一般店铺的员工上班没有采用标准工作制,是实 行综合计算工时制。即每天上班平均会 10 小时,但每月上班时数不超过法律法 规规定的时数。这种情况,我们的计薪系数应该为多少?如,导购员:基本工资 为 850,1 月份加班 25 小时,其中 10 个小时为法定假日加班,那她的加班工 资应为多少? 答:    不管每天上班几个小时,也不管每月上班时数超不超过法律法规规 定的时数,只要是双休日或节假日上班的,都应该支付相应的加班费,只不过 双休日、节假日、加点所参照的倍数有所不同(详见问题六)。   问题六:如果把节假日作为计薪日,那就是说节假日虽然不上班,依然发 1 倍 的工资,那么劳动法规定的节假日加班按照 3 倍工资支付,是不是支付 2 倍就 可以了,因为月工资里已经包含了一倍!(既然把节假日作为了计薪日,企业 已经给付了一倍的工资,如果在节假日加班,是否还应该给付 3 倍工资?) 答:    按劳动法规定应给予 3 倍的工资。例如:贵公司某员工 2000 元/月 2007 年 10 月份满勤(国庆按规定休息),则该员工 10 月份工资为 2000 元; 如果 10 月 1 日有加班,则该员工加班工资为 2000/21.75*3=275.86 元;如 果只有 10 月 1 日加班,其他休息日和法定假照休的话,则当月工资应为 2000+2000/21.75*3=2276 元。 注:    法定假日上班一定要发加班工资(加班工资按照 300%计算),國 家还規定,法定假日上班除支付以上工資外還需給員工調休,但目前大部門制 造性企業只給加班工資算數;休息日上班,单位可以安排补休或者是发放 200%的工资。如果安排了补休就不用发放工资了,而且补休或者是发加班工资 选择权在单位;平时加班称为加点,加班工资按照 150%计算。   问题七:既然每个月都有实际的应出勤天数,那么法定给出 20.83 有什么用处? 答:    根据月均工作天数 20.83 的由来(365-104-11)/12=20.83, 可知 20.83 天这个数是在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的规定中出现的,可以理解为: 20.83 天是针对月综合计算工时而定立的一个参照基数,季综合工时、年综合 工时也依次类推。所以,20.83 在标准工时中并不具有其实质的作用,意义在 于从法律上界定了月平均应出勤天数。   问题八:象我们公司倒班的人员,1 月份,出满勤 252 个小时,按照最新的工作日 小时数 20.83*8=166.64 小时算,超过了 252-166.64=85.36 小时,(超过国 家规定了,但这是员工集体讨论的结果)如果假设一个员工的工资是 1000 元,那 么 1 月份他的工资这样计算是不是对的? 加班工资=1000/(21.75*8)*85.36*1.5=735.86 元,1 月份工资=1000+加 班工资=1000+736.86=1736.86 元。 我认为这样做工资是正确的,因为每个月的工作日不同,直接用平均工作日 20.83 日应该更准确.要不然,每月都按实际工作日(比如 1 月 22 天,2 月又变 18 天了)计算,公式中的基数总变化,其实更不利于工作。 答:    标准不一样而已,其实年平均结果都是一样的,个人认为,此计算 方法可行。   问题九:我公司倒班人员上午倒班人员工作 5 个半小时,下午倒班人员工作 5 个 半小时,逢节假日不休息,请问如果全月总工时不超,逢节假日\双休日是否还应 付加班工资? 答:    每个企业根据自身生产情况,可自行安排作息时间。对于倒班人员 而言,双休日上班,不管全月总工时超不超,单位只要安排其调休即可,至于 加班工资则可以不付;但对于非倒班人员而言(如 8 小时/天工作制),则既要 安排调休,又要支付加班费。节假日是国家规定的带薪假日,即使全月总工时不 超,也应照常支付加班费。   问题十:我们单位大多数岗位属于综合计时类的性质,如果依法设定工作时间, 是不是必须严格按照每月 20.83 天来计算,超时都必须计为加班。如:我们某 岗位现在为两班倒,上一天一宿,休一天一宿。时间为:8:00——12:00  13:00——17:00    18:00-23:00      05:30—8:00  即每个班次为 15.5 个小时*15 个班次/月=232.5 小时。如按 20.83 天计算,每天 8 小时,全 月累计为 20.83*8=166.64 小时,那么我们目前就超时了 232.5 小时— 166.64 小时=65.86 小时/8 小时=8.2325 天,也就是说应该多支付至少 8 天 的加班工资,是这样理解吗? 答:    综合计时类单位来说,可以采取月平均工作日 20.83 天来计算,而 且也更方便管理。 问题十一:         年工作日是 250 天,年记薪日是 261(250+11),也就是说,全年工 作了 250 天,        要给 261 天的工资,或者说,平均每月工作 20.83 天,要给 21.75 天的工资,月工资标准/21.75*21.75=月工资标准, 所以加班或出勤不够,要以工资标准为基础做相应的加减,否则,如按照出勤 天数*月工资标准/21.75 的公式,则出满勤时 20.83*月工资标准/21.75 就不 等于月工资标准了;但是,按照上面的计算方式,就可能出现全年出勤 0 天, 却要支付 11 天的工资,这就是 11 天的带薪公休假?也不合理!或者,加班的 按标准工资加加班工资计算,出勤不够的按出勤天数*月工资标准/21.75 计 算???迷惑,不理解国家把年工作日和年记薪日分别计算的原因(如果相同, 则不会出现上述悖论),请高手指点! 答:    对于这个问题,上面已经讲过,出勤天数*月工资标准/21.75 和 20.83*月工资标准/21.75 只是两种不同的标准而已,从年平均来看结果是相 同的。         至于出现全年出勤 0 天,却要支付 11 天带薪公休假的工资的问题,如果 公司某员工全月或全年请假,则视为出勤天数为 0,其他情况则照常支付。   问题十二: 李某月工资 1000 元,2 月 11 日入职。平常加班 30H。2 月应出勤时数为 21 天 X8H/天=168H,缺勤时数=6 天 X8H/天=48H,实出勤时数为 15 天 X8H/ 天=120H,则李某 2 月份工资应为 1000/168*120+(1000/(21.75*8)*30*1.5)=972.9 元。 如果以 20.83 天算,则会出现 2 种情况: 1:{1000-1000/(20.83*8)*48}+(1000/(21.75*8)*30*1.5)= 970.6 2:1000/(20.83*8)*120+(1000/(21.75*8)*30*1.5)=978.7 这样的话,2 个依哪种为准呢? 答:    这两种方法还是“扣减法”和“累加法”的区别,详见问题四的有 关解析。另外,员工加班不能以“平常加班 30H”笼统概括,应该根据“问题六 备注”的不同情况加以区别。     问题十三: 请教请假工资计算﹐如下是否合法﹕设一基本薪资为﹕800 元的员工﹐当月应 出勤 22 天﹐该员工请假 13 天﹐另周六加班 8H﹐目前我厂其工资计算为﹕基 本薪资= 800 元-800 元/22 天*13 天=327.3 元﹐加班费=800 元/21.75 天/8*2 倍*8H=73.6 元,综上得当月工资=327.3+73.6=400.9 元。 我个人是这样计算:基本薪资= 800 元/21.75 天*(22 天-13 天)=331 元, 不知是否正确? 答:    仍然是“扣减法”和“累加法”的区别。   问题十四: 我司有部分员工执行四班三倒,每班八小时.按照正常排班,每月他们上班的天数 大约是 22 天左右.有时可能为 24 天.(大月) 逢法定节假日或者周六周日他们照 样上班.那计算工资时,我们是这样算的:假定该员工月薪为 3000 元,若员工当月 出勤 22 天(含 1 天法定假日),则该员工当月应得工资 为:3000+3000/21.75*(22-1-21.75)*2 倍+3000/21.75*1*200%,大家看 有没有什么问题?   补充:我举的例子员工当月出勤天数不太合适.现假定员工当月出勤 24 天,(含 法定假日 1 天),则他应得工资为 3000+3000/21.75*(24-1-21.75)*200% +3000/21.75*1*200%。上面他的应得工资为三部分:1、满勤工资 3000,2、超 过 21。75 天的为 2 倍的加班工资,3、法定节日三倍的加班工资(第一部分里 已含 100%的工资)楼主这里是不是少算了休息日加班工资? “3000/21.75*(24-1-21.75)*200% ”事实上可能是出勤超过 21.75 天,但 是并没有加班。 “现假定员工当月出勤 24 天,(含法定假日 1 天),” 理解为:正 常出勤 23 天,没有休息日加班。计算: 3000/21.75*23+3000/21.75*1*200% 答:    1、不同的加班情况有不一样的支付系数,应该区别对待;         2、“3000/21.75*(24-1-21.75)*200% ,事实上可能是出勤超过 21.75 天,但是并没有加班”,以 21.75 天计薪日作为计算工资标准的话,这 样的情况当然会出现,同样也会出现“出勤少于 21.75 天”但仍然按照 21.75 天标准来计算工资的情况,不过全年平均来看,结果相同。     以下是帖子中几位 HR 同仁列出其所在公司的工资核算方法,现整理如下,供 大家学习交流之用:   方法一:月薪/當月實工作天數(08 年後法定日算在工作日內,即法定日休息 也有工資)*月實出勤天數+加班費;   方法二:应发工资=月标准工资*(实际出勤天数+法定假日)/(日历应出勤天 数+法定假日); 方法三: 1、未缺勤也未加班则发约定月工资(如 2000 元) 2、有缺勤未有加班则发月工资-月工资/21.75*缺勤天数(如 2000 元2000/21.75*2 天) 3、有缺勤平时也有加班的,则缺勤与加班相抵,剩余仍有多余时间的则算加班 费,如不过相抵的则算缺勤(2000 元-2000/21.75*(缺勤 2 天-加班 1 天) 4、无缺勤有加班的,则月工资+月工资/21.75*天数*倍数(2000 元 +2000/21.75*1 天*3 倍(元旦))。 案例:某工厂实行的是固定月薪制,某员工固定月薪为 600 元,2005/8 应出 勤 23 天,实际该员工请假 4 天,实际出勤天数为 19 天,平时晚上加班 21 个 小时;请问薪资如何计算; 目前针对固定月薪制工资计算方法大致有以下三种方法: A:(固定月薪/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固定月薪/21.75/8*1.5*平 时加班工时+固定月薪/21.75/8*2*周末加班工时; B:(固定月薪-固定月薪/21.75*缺勤天数)+固定月薪/21.75/8*1.5* 平时加班工时+固定月薪/21.75/8*2*周末加班工时; C:固定月薪/21.75*实际出勤天数+固定月薪/21.75/8*1.5*平时加班工 时+固定月薪/21.75/8*2*周末加班工时; 按照 A 方法:其工资为:600/23*19+600/21.75/8*1.5*21=608.58 按照 B 方法:其工资为:600-600/21.75*4+600/21.75/8*1.5* 21=598.21 按照 C 方法:其工资为:600/21.75*19+600/21.75/8*1.5*21= 657.86 可以看出同样的一个案例如果采取不同的薪资计算方法其工资金额相关很大; 现在比较一下各种计算方法的优缺点: 假设一:假设该员工请了 21 天假,也没有加班,即该员工实际出勤了 2 天, 那么按照 B 的方法计算: 600-600/21.75*21=-2.29 元; 分析:可以看出如果按照 B 的计算方法,该员工虽然上了 2 天班,但是他的工 资却是负数; 假设二:现在假设该员工该月没有加班,而且只请了一天的假,即实际出勤天 数为 22 天,那么按照 C 的计算方法:其工资为:600/21.75*22=631 元> 600 元; 分析:如果该员工没有请假,也没有加班,那么他本月的实际工资就应该是 600 元,如果按照 C 的计算方法来算,该员工请假了一天,他所得的工资反而 还高于全勤的情况;(如果出全勤则只有 600 元工资) 如果按照 B 的方法:其工资为:600-600/21.75*1=571.32 假设三:该员工请了 3 天假,也没有加班,即实际出勤了 20 天,按照 C 计算 方法,其工资为:600/21.75*20=573.61, 分析:可以看出该员工同样是没有加班,如果采用 C 种计算方法请了 3 天假反 而还比按照 B 种计算方法只请一天假的工资还要高许多; 结论(并非最终结论呵):1、从公式 B 本来来看:B:(固定月薪-固定月薪/ 21.75*缺勤天数)+固定月薪/21.75/8*1.5*平时加班工时+固定月薪/ 21.75/8*2*周末加班工时;只要缺勤天数大于等于 21 天,其工资就会为负 数(如果在没有任何加班的情况下) 2、从 C 公式本身来看:C:固定月薪/21.75*实际出勤天数+固定月薪/ 21.75/8*1.5*平时加班工时+固定月薪/21.75/8*2*周末加班工时;在有 请假的情况下只要实际出勤天数大于等于 21 天,其工资反而会大于固定月薪 (如果在没有任何加班的情况下) 3、B/C 两种计算方法均有其各自的缺陷,所以本人以为在遇到固定月薪计算工 资时 最好采用 A 种计算方法

10 页 471 浏览
立即下载
HR工资计算问题汇总

HR工资计算问题汇总

HR 工资计算问题汇总 计算加班工资时,加班基数和天数如何定? 日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加班费:按不低于小时工资基数的 150%支付。休息日 加班费:应当安排其同等时间的补休,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日或者小时工资基数 的 200%支付。采取集中上班、集中休息的方式安排工作:在综合计算工时周期内,企业应 当按照劳动者实际工作时间计算其工资,延长工作时间按不低于小时工资基数 150%支付 加班工资,法定休假日加班按不低于日或者小时工资基数 300%支付。实行不定时工作制 岗位: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加班工资。加班计算基数若合同有约定的从其约定。合同无约定 的,以当地标准折算〔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工时折算〔以有利于劳动者的原则计算〕: 每月实际工作时间-法定 166.7 小时=实际加班小时数。实际加班小时数-36 小时=法定 休息时间加班小时数〔含法定节假日,若当月有法定节日可剔除另折算〕总折算工时:法定 166.7+36×1.5+休息时间加班小时数×2=总折算工时〔每月正常加班超过 36 小时的折 算方法。但是若周六日有加班可视其具体情况加减。主要用于超时加班。〕此方法折算工时后, 小时工资不再折算。(劳动法第 41 条规定的每月延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是指非 休息日延长工作时间,不包含休息日安排工作) 一、“新算法”最大的亮点是提出了“计薪天数”这个概念。“计薪天数”承担起新酬计算 基准天数的重任,从此结束了 20.92 天既是月均工作天数又是计薪天数的历史。 二、月均工作日根据 11 天法定节假日调整为 20.83 天,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日”的概念, 清楚的划分出假日、休息日加班的界限,多于工作日的出勤要按照规定计算加班工资。此概 念与考勤制度联系紧密。 三、明确了 11 天法定节假日为带薪假日,以日计薪的员工在法定假日没有工资的现象将得 到缓解。当然 21.75 天的计薪基数使加班工资略有下降。“计薪天数”明确了日工资的计算 标准,为薪酬计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此概念与薪酬计算规则联系紧密。 四、综上,HR 的薪酬和考勤制度在数据上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在“工作日”的基础上根 据“计薪天数”确定的日工资标准来计算薪酬,使 HR 的工作进一步得到规范。“新算法” 的实用性由此得到体现。 问题一:20.83 天是不是只是指月工作日?不用这个计算工资?如果计算工资的话,就用 21.75 天算?是不是只有加班、法定假日工资按 21.75 天算,其余的都按照 20.83 天算呢? 答:可以说 20.83 天与计算工资没有直接关系,但是 20.83 天是计算出勤天数的基准! 新算法明确规定了 21.75 是计薪日,所以 21.75 天是用来计算日工资的基准!明确了 “出勤天数”和“日工资”,接下来工资如何算就简单了。法定假日现在为带薪假日,平 时加班、休息日加班、法定假日加班都是按照 21.75 天计薪日得出的“日工资”来计算加班 工资。其余的也就是正常工作日、或者是缺勤,还是按照 21.75 天计薪日得出的“日工资” 来计算工资。日工资的计算只有一种算法:月工资/21.75 天,很明确,再无其他。应出勤 的天数上图中已经列出,是以月均 20.83 天来衡量的的,也很明确,再无其他。另有 HR 同仁指出:20.83 是全年各月平均全勤天数,21.75 是全年各月评价计薪天数,在具体计 算工资时,只有 21.75 参与计算,即,如果约定月工资标准为 x,员工正常出勤就可得到 工资 x。如果缺勤,则得:月工资标准--月工资标准/27.15*缺勤天数;如有加班,则得: 月工资标准+月工资标准/27.15*平时加班、休息日加班、法定假日加班天数*相应百分比。 当然,全年各月实际全勤天数不固定,故以上的计算方法则忽略此点;如果,日工资标准 =月工资标准/当月全勤天数的话,就可以避免其离职时导致的以往多付或少付工资的情况, 但由此带来的结果是:正常出勤每月的工资数不恒定。 注:此次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改动的关键之处在于: 1、原来 20.92 天为月均工作天数,在实际操作中 20.92 天既是工作天数又是计薪天数, 但是却没有明确计薪天数的概念。 2、新算法明确提出计薪天数的概念,明确 11 天法定假日为带薪假日,20.83 天承担工作 天数的职责,21.75 天承担计薪天数的职责。事实上是有利于薪酬核算实操的。 问题二:举个例子,假如某员工月薪为 800 元,一月份实出勤 26 天(每天 8 小时),本 月有元旦一天,正常休息,那么他的加班工资和本月工资是否可以这么算? 该员工加班天数为 26 天-20.83 天=5.17 天=41.36 小时(劳动法规定每月加班不得超 过 36 个小时,这样加班算不算违法?加班工资为:(800 元/21.75 天)*5.17 天= 190.16 元则该员工总工资为:800+190.16=996.16 元还是:(800 元/21.75 天) *20.83+190.16=956.32 元? 答:首先要明确的是:20.83 天为月均工作天数,是衡量加班的基准,但是 20.83 天不直 接参与工资核算,因为每个月的实际应出勤天数(工作天数)和 20.83 天是有差异的,假 如某员工月薪为 800 元,一月份实出勤 26 天(每天 8 小时),本月有元旦一天,正常休 息,那么他的加班工资和本月工资为:一月份应出勤天数 22 天,该员工实际出勤 26 天, 元旦休息,所以:一月份应出勤天数 22 天,该员工实际出勤 26 天,元旦休息,所以:该 员工加班天数为 26 天-22 天=4 天=32 小时(符合劳动法规定每月加班不得超过 36 个 小时)加班工资为:(800 元/21.75 天)*4 天*1.5=220.67 元(加班工资按照平时 加班 150%计算,这里假设为:都是平常加班,没有周末(休息日)加班的情况,全部按 照 150%计算,方便解释。如果加班发生在 1 号以内的应按 300%计算。)则该员工总工资 为:800+220.67=1020.67 元。另有 HR 同仁指出:此处的这个 800 元,应该是一个 月内应出满勤后的工资:即 1 个月内除周六周日双休日和本月内的法定假日后满勤,即可 得 800 元。还有这里讲了每天都是 8 小时工作,那么这里的应出勤即 1 月内的周一到周五 的出勤天,4 天是加班,应该是上了 4 个周六或周日的班,这里的加班费是按 2 倍计算的, 而非平时加班的 1.5 倍计算。所以:员工的总工资为 800+加班 800/21.75*4*2=1094.25 元。(个人认为,说得很有道理。) 问题三:某公司一线员工实行计件工资,元旦正常休息,元旦这天工资该按何标准作补偿? 如:基本工资 150 元,满勤奖 100 元,计件工资按 30 元/天(假定每天完成定额),1 月出勤 26 天(除元旦应出勤 22 天)。工资=150+100+22*30+(2622)*1.5*30+30(作为元旦计件补偿)=1120 元,合法吗? 答:一般来讲,对于实行计件制的员工而言,计件即意味多劳多得,上一天班拿一天钱, 既然元旦正常休息,就没有工资补偿。1 月除元旦,应出勤 22 天,实出勤 26 天,显然 4 天加班应该是 4 天周六或周日,根据国家规定,应按日工资的 1.5 倍支付,即工资 =150+100+22*30+(26-22)*(1.5*30+30)=1210 元(但实际上很多单位都是 这样算的,即工资=150+100+22*30+(26-22)*1.5*30=1090 元) 问题四:利用“倒扣法”来计算新入职的员工底薪,合理吗?请看以下例子:是以按以前计 薪天数 20.92,(如果该员工 1 月 7 日正式上班,底薪为 800 元))1 月底薪工资=800(800/20.92*4)=647.04,现在计薪天数更改为 21.75,1 月底薪工资=800(800/21.75*4)=652.87 答:“扣减法”:实发工资=应发工资(月)-应发日工资×未出勤天数;“累加法”:实 发工资=应发日工资×出勤天数;显然,“扣减法”的计算方法中需要直接引用“应发工 资”工资这个数据,而一般来说“应发工资”这个数额是固定的(比如 800/月),实际 上由于每月工作天数不同而“应发工资”额也是不同的,但是日均工资=800/21.75 是个 固定的数据,如果用扣减法计算工资则产生出勤天数与计薪天数不符的矛盾,导致工资数 据不严谨。例如:月工资=800,日工资=800/21.75=36.78,如果在 3 月份和和 7 月份 某员工请事假一个月,用扣减法计算则会出现问题 800-36.78*21=27.62;80036.78*23=-45.94。同样是请一个月事假应该不发工资,可见扣减法计算的结果是不利 于执行的。所以,运用“扣减法”的前提是将月工资(800 元)按照每月的实际计薪日进 行折算,但在实际操作中没有这个必要。而“累加法”的原则是,上一天班发一天工资, 利于薪酬核算实际操作。另有 HR 同仁指出:运用累加法计算缺勤也有问题:例如:08 年 7 月份正常出勤天数应为 23 天,某员工月薪 1000 元,7 月请事假一天,则其 7 月出勤为 22 天。如果按累加法来计算该员工 7 月的工资则为:(1000/21.75)x22=1011.5 元,也 就是说,该员工请假一天,公司还应该多发他 11.5 元钱。(个人倾向于用扣减法来计算缺 勤后的工资。)“也就是说,该员工请假一天,公司还应该多发他 11.5 元钱。”如果不请 假,那么则发的更多,累加法的意义在于干一天活拿一天钱!员工考勤不能以月工资/ 21.75 天×出勤天数来算,因为如果这样你的日工资是全年平均的 21.75 天了,而你的出勤 天数是根据当月的一个实际天数了,你的日工资的计算方法与出勤天数已经产生矛盾,所以 是以扣减法是合理公平的,因为你全年的日工资都是不变的。(1)、表格中应发工资一栏中, 比如说 1 月份工资应发为 845.98 元,那如果员工全勤的话我们应该给员工的 845.98 元 还是 800 元?(标准不同,按全年来算,结果相同。)(2)、2 月份也是一样的,全勤的 话是按照 735.63 发吗?再有假如本月有 1 天请事假,按照公司规定扣除 1 天的工资,那 就是 800/21.75*(20-1),对不?(3)、按照以上算法的话,以后请假得在月计薪日 相对多一点的当月请假,这样的话感觉工资扣的还少一些,其实全年算下来还是一样的。 (全年算下来的确是一样的,但是工资是按月发的,而每月人员又是流动的,所以要精确 到月。) 注:二月份以 28 天计算,方便解释。 明确月工作日和月计薪日的目的最主要应该是为了计算加班工资,计算加班工资只需要明确 月计薪日就可以了,而跟月工作日没有什么关系。 问题五:在零售连锁企业里,一般店铺的员工上班没有采用标准工作制,是实行综合计算 工时制。即每天上班平均会 10 小时,但每月上班时数不超过法律法规规定的时数。这种情 况,我们的计薪系数应该为多少?如,导购员:基本工资为 850,1 月份加班 25 小时, 其中 10 个小时为法定假日加班,那她的加班工资应为多少? 答:不管每天上班几个小时,也不管每月上班时数超不超过法律法规规定的时数,只要是 双休日或节假日上班的,都应该支付相应的加班费,只不过双休日、节假日、加点所参照的 倍数有所不同(详见问题六)。 问题六:如果把节假日作为计薪日,那就是说节假日虽然不上班,依然发 1 倍的工资,那 么劳动法规定的节假日加班按照 3 倍工资支付,是不是支付 2 倍就可以了,因为月工资里 已经包含了一倍!(既然把节假日作为了计薪日,企业已经给付了一倍的工资,如果在节 假日加班,是否还应该给付 3 倍工资?) 答:按劳动法规定应给予 3 倍的工资。例如:贵公司某员工 2000 元/月,2007 年 10 月份 满勤(国庆按规定休息),则该员工 10 月份工资为 2000 元;如果 10 月 1 日有加班,则 该员工加班工资为 2000/21.75*3=275.86 元;如果只有 10 月 1 日加班,其他休息日 和法定假照休的话,则当月工资应为 2000+2000/21.75*3=2276 元。 注:法定假日上班一定要发加班工资(加班工资按照 300%计算),国家还规定,法定假 日上班除支付以上工资外还需给员工调休,但目前大部门制造性企业只给加班工资算数; 休息日上班,单位可以安排补休或者是发放 200%的工资。如果安排了补休就不用发放工 资了,而且补休或者是发加班工资,选择权在单位;平时加班称为加点,加班工资按照 150%计算。 问题七:既然每个月都有实际的应出勤天数,那么法定给出 20.83 有什么用处? 答:根据月均工作天数 20.83 的由来(365-104-11)/12=20.83,可知 20.83 天这个 数是在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的规定中出现的,可以理解为:20.83 天是针对月综合计算工 时而定立的一个参照基数,季综合工时、年综合工时也依次类推。所以,20.83 在标准工时 中并不具有其实质的作用,意义在于从法律上界定了月平均应出勤天数。 问题八:象我们公司倒班的人员,1 月份,出满勤 252 个小时,按照最新的工作日小时数 20.83*8=166.64 小时算,超过了 252-166.64=85.36 小时,(超过国家规定了,但这是员 工集体讨论的结果)如果假设一个员工的工资是 1000 元,那么 1 月份他的工资这样计算是 不是对的?加班工资=1000/(21.75*8)*85.36*1.5=735.86 元,1 月份工资=1000+加 班工资=1000+736.86=1736.86 元。我认为这样做工资是正确的,因为每个月的工作日 不同,直接用平均工作日 20.83 日应该更准确.要不然,每月都按实际工作日(比如 1 月 22 天,2 月又变 18 天了)计算, 公式中的基数总变化,其实更不利于工作。 答:标准不一样而已,其实年平均结果都是一样的,个人认为,此计算方法可行。 问题九:我公司倒班人员上午倒班人员工作 5 个半小时,下午倒班人员工作 5 个半小时,逢 节假日不休息,请问如果全月总工时不超,逢节假日\双休日是否还应付加班工资? 答:每个企业根据自身生产情况,可自行安排作息时间。对于倒班人员而言,双休日上班, 不管全月总工时超不超,单位只要安排其调休即可,至于加班工资则可以不付;但对于非 倒班人员而言(如 8 小时/天工作制),则既要安排调休,又要支付加班费。节假日是国家 规定的带薪假日,即使全月总工时不超,也应照常支付加班费。 问题十:我们单位大多数岗位属于综合计时类的性质,如果依法设定工作时间,是不是必 须严格按照每月 20.83 天来计算,超时都必须计为加班。如:我们某岗位现在为两班倒, 上一天一宿,休一天一宿。时间为:8:00——12:0013:00——17:0018:00-23: 0005:30—8:00 即每个班次为 15.5 个小时*15 个班次/月=232.5 小时。如按 20.83 天计算,每天 8 小时,全月累计为 20.83*8=166.64 小时,那么我们目前就超时了 232.5 小时—166.64 小时=65.86 小时/8 小时=8.2325 天,也就是说应该多支付至少 8 天的加班工资,是这样理解吗? 答:综合计时类单位来说,可以采取月平均工作日 20.83 天来计算,而且也更方便管理。 问题十一: 年工作日是 250 天,年记薪日是 261(250+11),也就是说,全年工作了 250 天,要 给 261 天的工资,或者说,平均每月工作 20.83 天,要给 21.75 天的工资,月工资标 准/21.75*21.75=月工资标准,所以加班或出勤不够,要以工资标准为基础做相应的加 减,否则,如按照出勤天数*月工资标准/21.75 的公式,则出满勤时 20.83*月工资标 准/21.75 就不等于月工资标准了;但是,按照上面的计算方式,就可能出现全年出勤 0 天,却要支付 11 天的工资,这就是 11 天的带薪公休假?也不合理!或者,加班的按标准 工资加加班工资计算,出勤不够的按出勤天数*月工资标准/21.75 计算???迷惑,不理 解国家把年工作日和年记薪日分别计算的原因(如果相同,则不会出现上述悖论),请高 手指点! 答:对于这个问题,上面已经讲过,出勤天数*月工资标准/21.75 和 20.83*月工资标 准/21.75 只是两种不同的标准而已,从年平均来看结果是相同的。至于出现全年出勤 0 天, 却要支付 11 天带薪公休假的工资的问题,如果公司某员工全月或全年请假,则视为出勤 天数为 0,其他情况则照常支付。 问题十二: 李某月工资 1000 元,2 月 11 日入职。平常加班 30H。2 月应出勤时数为 21 天 X8H/天= 168H,缺勤时数=6 天 X8H/天=48H,实出勤时数为 15 天 X8H/天=120H,则李某 2 月份工资应为 1000/168*120+(1000/(21.75*8)*30*1.5)=972.9 元。如果以 20.83 天算,则会出现 2 种情况:1:{10001000/(20.83*8)*48}+(1000/(21.75*8)*30*1.5)=970.6。2: 1000/(20.83*8)*120+(1000/(21.75*8)*30*1.5)=978.7。这样的话,2 个 依哪种为准呢? 答:这两种方法还是“扣减法”和“累加法”的区别,详见问题四的有关解析。另外,员 工加班不能以“平常加班 30H”笼统概括,应该根据“问题六备注”的不同情况加以区别。 问题十三: 请教请假工资计算,如下是否合法:设一基本薪资为:800 元的员工,当月应出勤 22 天, 该员工请假 13 天,另周六加班 8H,目前我厂其工资计算为:基本薪资=800 元-800 元/22 天*13 天=327.3 元,加班费=800 元/21.75 天/8*2 倍*8H=73.6 元,综上得当 月工资=327.3+73.6=400.9 元。我个人是这样计算:基本薪资=800 元/21.75 天* (22 天-13 天)=331 元,不知是否正确? 答:仍然是“扣减法”和“累加法”的区别。 问题十四: 我司有部分员工执行四班三倒,每班八小时.按照正常排班,每月他们上班的天数大约是 22 天左右.有时可能为 24 天.(大月)逢法定节假日或者周六周日他们照样上班.那计算工资时, 我们是这样算的:假定该员工月薪为 3000 元,若员工当月出勤 22 天(含 1 天法定假日),则 该员工当月应得工资为:3000+3000/21.75*(22-1-21.75)*2 倍 +3000/21.75*1*200%,大家看有没有什么问题? 补充:我举的例子员工当月出勤天数不太合适.现假定员工当月出勤 24 天,(含法定假日 1 天),则他应得工资为 3000+3000/21.75*(24-1-21.75)*200% +3000/21.75*1*200%。上面他的应得工资为三部分:1、满勤工资 3000,2、超过 21。75 天的为 2 倍的加班工资,3、法定节日三倍的加班工资(第一部分里已含 100%的工资)楼 主这里是不是少算了休息日加班工资?“3000/21.75*(24-1-21.75)*200%”事实上可 能是出勤超过 21.75 天,但是并没有加班。“现假定员工当月出勤 24 天,(含法定假日 1 天),”理解为:正常出勤 23 天,没有休息日加班。计算: 3000/21.75*23+3000/21.75*1*200% 答:1、不同的加班情况有不一样的支付系数,应该区别对待; 2、“3000/21.75*(24-1-21.75)*200%,事实上可能是出勤超过 21.75 天,但是并没 有加班”,以 21.75 天计薪日作为计算工资标准的话,这样的情况当然会出现,同样也会 出现“出勤少于 21.75 天”但仍然按照 21.75 天标准来计算工资的情况,不过全年平均 来看,结果相同。

10 页 631 浏览
立即下载
员工绩效考核表

员工绩效考核表

岗位绩效考核表 被考核人 所在部门 个人编号 岗 填表日期 位 考核区间 年 入司日期 月至 年 月 考核标准以及分数 杰出(6分) 优秀(5分) 良好(4分) 一般(3分) 差(2分) 较差(1分) 极差(0分) 考核得分 考核项目 考核分数 权重 备注 1、品德修养、礼貌礼仪、个人仪容仪表 8% 2、有团队合作意识,能以集体利益为重 8% 3、沟通能力和亲和力 8% 4、学习、总结能力 10% 5、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10% 6、积极进取精神、意志坚定 个 人 7、责任心 素 质 8、诚实、守信、守时 9、灵活性 7% 7% 7% 7% 10、创造性以及潜力 7% 11、良好组织能力和协调管理能力 6% 12、遵守法律法规以及公司规章制度 7% 13、职业操守 8% 合计 0.0 ### 1、出勤状况 15% 2、对待工作责任心 17% 3、对待工作热情度 17% 工 4、能主动完成工作任务 作 态 5、能寻求更好的方法来完成工作 度 6、积极主动地配合其他岗位的工作,与同事及协作部 门保持良好的协作关系 —— 19% 10% 12% 7、遵守工作规范 10% 合计 0.0 1、专业业务知识 ### —— 30% 2、相关专业知识 专 业 3、外语知识 知 4、计算机应用知识 识 5、参加各种专业知识培训,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 合计 1、能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 15% 15% 20% 20% 0.0 ### 10% —— 2、能正确理解上级安排的工作,在执行过程中能主动 调动各方资源以达成目标 10% 3、工作中有计划性,安排合理,有条不紊 9% 4、能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在工作中善于沟通并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 工 5、工作中根据客观变化而变化方法的应变力 作 能 6、主动改进和创新的意识、效果 力 7、对承担的工作熟练掌握,有成功完成的经验 8% 8% 10% 8、工作认真、细致,考虑问题深入 10% 9、对问题认识全面,有系统性 10% 10、能给予下属指导和帮助,有效地培养下属成长 9% 11、在承担工作上有发展潜力 8% 合计 0.0 ### —— ( 工 作 业 绩 以 岗 位 职 责 为 标 准 ) 合计 —— 总计 您最欣赏被考 核人哪些方面 ? 您认为被考核 人哪些方面需 要改进? 满分是100分 ,您给被考核 人打多少分? 0

3 页 627 浏览
立即下载
淘宝推广组绩效考核方案

淘宝推广组绩效考核方案

推广组 绩效考核办法:基本工资+奖金+提成,以下奖金和提成的办法: 绩效:奖金积分考核(共计100分) 被考核人姓名: KPI指标 考核人姓名: 定义 流量IP数 分值 40 计算公式 实际数/目标(基本/0.6) 基本: 全通:2000UV 莱特:11000UV 无忧:1020UV 来此购:400UV 1688:1300UV 考核日期: 评分标准 来源 【120%以上)=40分 【100% 120%)=35分 【99% 90%)=30分 【89% 80%)=25分 【79% 70%)=20分 【69% 60%)=15分 【59% 50%)=10分 评分 15 3 免费流量比例 指标 分60】 5 实际/目标(按比例) 流量 【满 直通车点击率比 5 实际/目标(按转换率和最低击数) 【69% 60%)=5分 【59% 50%)=4分 【49% 40%)=3分 【49% 30%)=2分 【30%以下)=1分 【100% 100%以上)=3分 【99% 85%)=2分 【80% 70%)=1分 【70%以下)=0分 后台统计 3 指标 【满 分60】 后台统计 淘客流量比例 其他推广方式 5 5 3 实际/目标(按成交额) 【100% 100%以上)=5分 【99% 85%)=2分 【84% 70%)=1分 【70%以下)=0分 3 实际/目标(UV) 【100% 100%以上)=5分 【99% 85%)=2分 【84% 70%)=1分 【70%以下)=0分 意见 合计 27 2 消费者搜索行为 市场竞争研究 推广表现 【满分15分】 站内营销 站外营销 3 a.根据数据和分析准确判断顾客搜索习惯并且精准投放广告 3分 b.对于消费者搜索习惯研究不够,广告投放需要再加修正 2分 c.缺乏分析顾客搜索习惯,广告投放效果差 1分 3 a.主动有计划地侦测市场竞争信息,并有效利于到推广工作上 3分 b.能侦测市场竞争信息,能做出相应对策 2分 c.被动接受市场竞争信息,对策滞后缺乏执行 1分 3 a.主动有计划地策划站内各项营销活动,例如节日活动、论坛 和帮派的建立,旺旺群或 者QQ群建立和管理等 3分 b.能策划站内营销活动,但缺乏整体性和效果 2分 c.缺乏组织站内营销活动 1分 3 a.主动有计划地策划站外各项营销活动如论坛、博客、贴吧 3分 b.能策划站外营销活动,但缺乏整体性和效果 2分 c.缺乏组织站外营销活动 1分 2 2 2 专业技能 3 意见和指导 表现 分15】 合计 10 GTT考核 3 以GTT扣分为考核 无扣分 3 扣10分 2 30分以内 1 3 数据收集与总结 3 以平时数据收集与总结参考 优=3 合格=2 一般=1 3 3 以客服部反馈为主 优=3 合格=2 一般=1 3 以同事的反馈为主 优=3 合格=2 一般=1 3 以公司领导和上级反馈为主 优=3 合格=2 一般=1 3 工作 与客服部配合与沟 【满 通 同事之间的配合与 沟通 上级工作安排达成 3 3 意见和指导 附加分 【满分10】 2 a.能主动学习研究岗位技能和理论并且有效运用到实际工作上,很好利用 工具去优化产品 3分 b.被动接受岗位技能和理论培训,能运用到工作上 2分 c.缺乏个人技能上的进步 1分 合计 积极主动 3 在本份工作范围之外积极承担未完成 的工作 依据实际情况加分,不超过3分 额外付出 3 完成上级安排的额外工作 依据实际情况加分,不超过3分 积极建议 4 对部门或者公司的管理和营销提出有 价值的建议 依据实际情况加分,不超过4分 12 0 上级评分 0 1 合计 1 奖金计算公式 奖金总额 300(现有工资扣150,公司150)* 合计积分/100 总合计 50 奖金 150 提成方式 提成项目 分阶提点(百分点) 基本业绩(元) 1、5万以上 1% 所辖店铺总销售 2、3-5万 0.5% 额 3、1-2万 0.2% 莱特:百分点为一半 全通:35000 莱特:222300 无忧:25000 来此购:4000 1、5万以上 0.5% 所辖产品销售额 2、3-5万 0.3% 3、1-2万 0.2% 海涛:5个产品计 56000 阿威:5个产品计 60000 这个是估算值不是接近 目标 计算公式 (业绩-基本业绩) * 提点 (业绩-基本业绩) * 提点 业绩(元) 提成(元) 40 40 1、5000以上 5% 上新产品(一个 2、2000-5000 3% 月内) 3、500-2000 2% 0 业绩 * 提点 注:**为分阶提点数;提成中扣取10%作为团体活动费用;基本业绩为六七月平均业绩。 基本工资 工资: 团队 奖金 1650 150 提成 最终工资 207 23 2007 150 合计 230 个人所得: 207 以2万 以2万

3 页 480 浏览
立即下载
企划部经理KPI考核表

企划部经理KPI考核表

企划部绩效考核表 月份: 序 号 职务: 企划经理 KPI目标项 目标 权重 分值 (%) 姓名: 具体内容 计分规则 评分来源 扣分 适用年份:2016年 本部门评分(减扣分项后 关联部门评分 ) 部门负责 主管 经理 实际得分 人 扣分项 1 集团各部门需求内 容设计制作 5% 依据需求部门提供的文字信息进行设计 制作,与材质选择。 违反扣1.5 分/次 5 本部门与其他关联 部门 2 集团宣传相关刊物 的设计制作 5 5% 依据领导做出的指示安排,完成相关的 宣传设计。 违反扣1.5 分/次 本部门、行政部或 稽核部监督 3 市场商户日常广告 的设计与制作 5 5% 满足商户要求的设计,如海报,门头, 宣传册,海报等。 违反扣1.5 分/次 本部门、行政部或 稽核部监督 4 集团VI配套设计制作 5 5% 所有对外、对内宣传符合友信标准色系 进行VI系统的整体设计辅助安排。 违反扣1分/次 本部门、行政部或 稽核部监督 5 文字校对审核 5 5% 对外宣传的广告品有初步审核义务。 违反扣1.5 分/次 本部门、行政部或 稽核部监督 6 团队合作 5 5% 工作时以企业理念、目标作为行为的指 南、思考的基础。主动配合同事业务的 完成、为下游同事业务的开展打坚实的 基础。 违反扣1.5 分/次 本部门、行政部或 稽核部监督 7 策划能力 5 5% 能根据公司现有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 见,为打造公司的形象做出切实的行动 ,创意意识强。 违反扣1.5 分/次 本部门、行政部或 稽核部监督 8 沟通合作能力 4 4% 保持与上下级,平级的良好沟通,主动 地与人合作。 违反扣0.5 分/次 本部门、行政部或 稽核部监督 9 社交能力 5 5% 社会关系好,非常擅长社交,并喜爱社 交活动。 违反扣1分/次 本部门、行政部或 稽核部监督 10 计划控制能力 5 5% 有计划,分步骤,按重要性工作,及时 调整。 违反扣1.5 分/次 本部门、行政部或 稽核部监督 11 工作责任心 4 4% 工作一丝不苟用于承担责任,还能主动 承担公司内部额外的工作。 违反扣1分/次 本部门、行政部或 稽核部监督 12 成本控制 5 5% 懂得控制成本,懂得节约。有效控制成 本,并能为公司创造利益 违反扣1.5 分/次 本部门、行政部或 稽核部监督 13 微信的编辑及发送 5 5% 每周根据集团内部情况进行细微的整编 。 违反扣1.5 分/次 本部门、行政部或 稽核部监督 配合企划文案搜索 14 相关需求信息并整 理 5 5% 依据企划文案需求信息进行搜集整理。 违反扣1.5 分/次 本部门、行政部或 稽核部监督 15 配合友信龙电商平 台商品图片的处理 5 5% 处理图片及宣传画面。 违反扣1.5 分/次 本部门、行政部或 稽核部监督 16 整体媒体报道排期 统计 4 4% 所有的网络、平面、电视等的媒体已报 道信息整理。 违反扣1分/次 本部门、行政部或 稽核部监督 企划方案的执行, 17 流程安排、部门协 调 4 4% 依据月度或季度及年度品牌策划方案协 助完成执行。 违反扣1分/次 本部门、行政部或 稽核部监督 协助品牌形象传播 (内部) 4 18 19 考勤制度 20 公司行政规章制度 执行 5 10 1 设计作品 10 2 大型项目 10 集团整体VI导向、新闻、消息的传达协 助。 1.工作时间必须佩戴工牌,穿着工装; 注:着装考核由公司统一发放时执行; 1.员工迟到/早退现象; 5% 2.工作时间网购、在岗位接听私人电话 2.员工旷工现象。 (如有重要事宜,需去办公室外接听)、 非公事或未知会上级领导自行离岗的情 况以脱岗处理; 3.在公共办公区域用餐; 4.部门会议或公司会议不得迟到; 5.按公司要求参加培训; 6.对客户语言态度不佳,言行举止不文 10% 明礼貌的行为; 7.在办公区域或园区乱扔垃圾的行为; 8.下班后办公电脑显示器或电源未关闭 的情况; 9.上班玩游戏(电脑或手机); 10.上班或值班睡觉; 11.公车私用; 12.其他违反工作纪律或其他相关公司制 设计作品或策划的相关活动获得领导、 10% 度的行为。 同事或客户的一致好评。 4% 在涉及到公司依托外协企业完成的大项 10% 目时,能独立本部门或个人完成,从而 为公司节约成本。 合计 部门负责人: 各项扣分如下 本部门与其他关联 违反扣1分/次 : 部门 1.迟到,扣1分 /次; 2.早退,扣2分 人资部 /次; 3.旷工,扣5分 /次。 依集团和部门 规章制度视情 况酌情扣减15分/项次,直 行政部、稽核部与 至该项目标分 其他相关部门 值全部扣完。 加分项 奖励加3分/次 本部门、行政部或 稽核部监督 奖励加3分/次 本部门、行政部或 稽核部监督 经理: 主管: 被考核人: 备注  1.绩效考核内容与公司的绩效考核薪资制度挂钩;  2.绩效考核为100分制,评分≥90分发放全额当月绩效工资,评分低于70分的,视为当月考核不合格,不发放当月绩效工资。  3.评分≥70分、<90分的绩效工资计算方法:按得分的百分比乘以当月的绩效工资(得分数乘以每分分值)。  4.连续三个月或年度累计四个月及以上的月度评分低于70分(不含70分),不参于年终绩效奖金核发。  5.在绩效考核实施过程中,部门或关联部门直接评定人应知扣减相应分值而未予扣减且无正当理由的,扣减该评定人双倍此项分值/次。  6.绩效考核内容涉及有否定性指标的,以其相关评分规则执行;未有涉及否定性指标但被考核人有贪污、敲诈勒索、挪用公款、打架斗殴、聚众滋事、赌博等情形的,视为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部门须以否  7.本绩效考核表解释与修订由人力资源部负责。 司规章制度,部门须以否定性指标认定并一次性扣减10分/项次。

3 页 473 浏览
立即下载
主管考核评级表-模板

主管考核评级表-模板

员工考核评级表(主管) 姓 名 部 出勤情况 事假 奖惩情况 大功 大过 项 目 领导能力 策划能力 工作绩效 责任感 协调沟通 授权指导 品德言行 成本意识 时 门 病假 小功 小过 职 时 迟到 时 早退 嘉奖 警告 考核结果 时 最高分 自评 初评 复评 数 10 8 7 5 3 10 8 7 5 3 10 8 7 5 3 10 8 7 5 3 10 8 7 5 3 10 8 7 5 3 10 8 7 5 3 10 8 7 5 3 总经理签字 □ 予以晋级,晋级至 级,工资晋至 □ 保留原工资级别(60-89) 时 旷工 说明 考核内容 善于领导部属、提高工作意愿,积极达成目标 灵活运用部属、顺利达成目标 尚能领导部属勉强达成目标 不得部属信任,工作意愿低沉 领导方式不佳,常使部属不服或反抗 策划有系统、能力求精进、工作事半功倍 具有策划能力,工作能力求改善 称职、工作尚有表现 只能做交办事项,不知策划改进 缺乏策划能力,须以来他人 工作效率高,具有卓越创意 能胜任工作,效率较标准高 工作不误期,表现附和要求 勉强适任工作,无甚表现 工作效率低、时有差错 有积极责任心,能彻底达成任务,可以放心交付工作 具有责任心,能顺利完成任务,可以交付工作 尚有责任心,能如期完成任务 责任心不强,需有人督促,方能完成工作 欠缺责任心,时时督促,亦不能如期完成工作 善于上下沟通、平衡协调,能自动自发与人合作 乐意与人协调沟通、顺利达成任务 尚能与人合作,达成工作要求 协调不善,致使工作发生困难 无法与人协调,致使工作无法进行 善于分配工作与权利,并能积极传授工作知识,引导部 属完成任务 灵活分配工作与权力,有效传授工作知识,达成任务 尚能顺利分配工作与权力,指导部属完成任务 欠缺分配工作、权力及指导部属的方法,任务进行偶有 困难 不善于分配工作、权力及指导部属的方法,内部时有不 服及怨言 品行廉洁、言行诚信、守正不阿、足为楷模 品性诚实、言行规律 言行尚属正常、无越轨行为 固执己见、不易与人相处 品行不佳,言行粗暴 成本意识强烈、能积极节省,避免浪费 具备成本意识,尚能节省 尚具成本意识,尚能节省 缺乏成本意识,稍有浪费 成本意识欠缺,以致常有浪费 评定总分 部门经理签 字 位 元(90以上) □ 予以通报批评(50-59) 评 初 语 评 复 评 考核结果 □ 予以降级,降至 级,工资降至 元(低于50)

1 页 1320 浏览
立即下载
人力资源部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多图表)

人力资源部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多图表)

20xx 年工作总结报告及 20xx 年工作计划 随着整个集团向 3~5 年战略目标及未来 10 年远景规划的不断迈进, 20xx 年的各项工作 也 已到了阶段性、关键性的收尾和总结时期。作为一名普通员工, 站在集团战略远景、经营 管理 和社会经济环境的交叉点上,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和成长经历,有很多工作事例、 管理方 法、实 施程序、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等,值得我反思、总结和学习。 反思—— 即 “其进锐者,其退速” ,是为了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做得更稳健;总结— — 即 “往者不可谏, 来者犹可追” ,是为了发扬以往的优势长处,做得更熟练;学习—— 即 “博 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技能, 做得更专业。 遵循以上原则, 综观全年工作,有以下总结、分析、收获和展望: 一、 20xx 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培训工作的交接,部分工作的后续跟踪: 因人力资源部内部工作调整, 20xx 年 1 月已将全部培训工作交接给×××,并将涉及培训、 员工资质的证件和文件资料转交, 协助其完成了部分工作的后续跟踪。 1.交接的证件和文件 (资料) 包括:预算员印章、质检员印章、证件借阅记录、年度培训 计划、见证取样员印章、建造师执业印章、费用统计计划表、特种作业人员钢印、 各部门培训 考试试卷、 建造师变更及注册材料、 职称评定相关档案资料、 集团相关员工资质及执业证件等。 2.协助完成的后续工作主要有:①××安全员(A、B、C 类人员共 55 人) 继续教育的报名、 考试、组卷、报卷和取证工作;②完成部分特种作业(塔式起重机) 人员的培训、理论考试 和 网上申报;③其他与政府部门、建设部门等有关的申报事项。 (二) 1~6 月份的招聘工作: 今年 1~6 月份共参加招聘会 20 场,其中校园招聘会 2 场,异地大型招聘会 1 场, ×× 人 才市场招聘会 17 场;结合网络招聘, 上半年共为集团各用人部门推荐 779 人 (不包含施工 及一 线生产人员) 。经筛选,参加面试的约为 120 人,上岗 28 人,目前在职 15 人 (见表 一)。其 中管理人员 3 人,财务人员 3 人,销售人员 1 人,工程技术人员 6 人,其他类别员 工 2 人。推 荐与面试比为约为 6.5 : 1,面试与录用比约为 4.3 : 1。 表一 20xx 年 1~6 月份招聘情况汇总 月 份 人数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合计 推荐人数 86 人 春节休假 269 人 102 人 215 人 107 人 779 人 上岗人数 3人 春节休假 3人 2人 14 人 6人 28 人 目前在职 2人 0人 2人 1人 4人 6人 15 人 表二为 20xx 年 1~6 月份集团员工变动的情况统计;并且到目前为止, 外部招聘仍为集 团 各部门、各子公司、各管理岗位人力资源的主要来源,约占员工入职及调动人数的 71%。 1 / 10 表二 20xx 年 1~6 月份集团员工变动情况统计 招聘及离职 公司名称 集团内部调动 入职人数 离职人数 调入人数 调出人数 ×××× 10 2 3 3 ×××× 24 17 4 2 ×××× 6 4 3 1 ×××× 31 4 3 6 ×××× 7 — — 1 3 — — — 1 1 — — — — — — — — 1 15 17 ×××× — ×××× 2 × ××× 合 计 — — 27 80 — — 注:以上入、离职人数为不完全统计, 包括各子公司自主招聘、施工及一线生产人员。 20xx 年 6 月底,因人力资源部内部工作调整, 全部招聘工作已交接给×××。10 月份完 成 设计制作集团形象 PPT 、企业文化宣传展架后, 协助其完成了××大学校园专场招聘会 (10 月 19 日) 、 ××大学应届毕业生见面会(11 月 7 日) 和××××××学院校园专场招聘 会 (11 月 11 日) 的组织、宣讲和简历筛选工作。 (三) 薪资核算: 表三 20xx 年 1~11 月份×××× 、 ×××× 、 ××××应发工资及人数统计 公司名称、工资总和及当月人数 月份 ×××× ×××× ×××× 工资总和 人数 工资总和 人数 工资总和 人数 1月 55942.00 19 206995.70 68 46557.00 6+23 2月 57726.00 20 218581.06 67 37796.00 6+23 3月 66445.90 22 290377.87 71 115555.40 9+67 4月 68258.85 22 260326.57 67 183048.78 11+ 160 5月 74764.94 24 283055.50 71 254835.52 13+ 161 6月 77599.00 25 249055.66 77 299965.00 13+207 7月 98395.15 29 259681.78 77 163553.63 15+86 8月 95311.58 30 247741.05 77 123548.74 13+63 9月 100190.00 32 283308.74 85 107629.00 13+39 10 月 96684.13 31 276705.00 85 92010.40 14+38 11 月 未到核算期 31 未到核算期 85 未到核算期 14+38 合 计 791317.55 — — 2575828.93 — — 1424499.47 — — 注: ①本统计表人数为当月在编人员, 不包含当月离职、补发工资以及××××以老带新销售人员; ②×××ד+ ”号前数值为管理人员总人数,“+ ”号后数值为每月临时工总人数。 2 / 10 20xx 年 2 月份, ××××、 ××××和××××的薪资核算工作开始由我接手,到目前 为 止共完成 1~10 月份应发工资 4690537.95 元 (见上页表三) 。 因接近年底, 员工流动趋于稳定, 11 、12 月份的薪资不会有较大浮动, 故可预计 20xx 年 ××××的工资总额约为 987300 元, ××××约为 3139800 元, ××××约为 1609900 元, 合 计:5737000 元。 表四 ×××× 1~10 月份销售佣金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 月 佣金 29079 46880 96932 67975 81958 56048 66100 53526 64311 64615 表四、 图 1 为××××1~10 月份销售佣金及变化趋势。如不考虑销售人员数量的因素, 可以看出: 1 月份的销售佣金最低为 29079 元, 3 月份的销售佣金最高为 96932 元;20xx 年 3 月为当年销售的高峰期,业绩状况全年最佳。 图 1 ×××× 1~10 月份销售佣金变化趋势 (四)社会保险的申报缴纳: ××××社会保险的申报缴纳也于 20xx 年 2 月份开始由我接手 (其中有部分×××× 、 × ×××员工的社会保险在××××代缴) 。其间除完成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 基数 调整工作外,5~10 月间还完成了××××社会保险的立户(见表五) 工作,同时于 10 月份完 成了××××员工社会保险向××× ×的调转工作。 表五 ××××社会保险立户时间表 时 间 养老保险 工伤保险 医疗保险 5 月 24 日 9月 2日 10 月 9 日 如表六所示, 20xx 年 1~11 月份, ××××、 ××××、 ××××社会保险费缴纳总 计 341698.69 元。 因 12 月份的员工流动趋于稳定, 缴纳保险的人数不会有较大变化,故可预计 20xx 年×× ××缴纳社会保险总额约为 95000 元, ××××约为 259000 元, ××××约为 37880 元,合计: 391880 元。 3 / 10 表六 20xx 年 1~11 月份×××× 、 ×××× 、 ××××缴纳社保金额统计 月份 ×××× ×××× ×××× 养老 医疗 工伤 养老 医疗 工伤 养老 医疗 工伤 1 1591.27 579.48 334.29 7956.52 3596.25 942.09 1084.98 431.55 91.17 2 1591.27 579.48 334.29 8318.18 3452.40 881.31 1084.98 431.55 91.17 3 4339.93 1582.35 445.72 10488.14 3164.70 911.70 1084.98 431.55 91.17 4 4339.93 1726.20 445.72 11573.12 4603.20 911.70 1476.58 431.55 91.17 5 4701.59 1870.05 445.72 10849.80 4603.20 911.70 1838.24 719.25 91.17 6 4701.59 1870.05 445.72 11211.46 4747.05 911.70 1838.24 719.25 91.17 7 5063.25 1870.05 445.72 10849.80 4747.05 931.87 1838.24 719.25 137.04 8 4701.59 1870.05 328.89 13649.80 4747.05 1151.13 1838.24 719.25 191.85 9 8675.93 2722.10 411.12 32076.34 6659.96 1096.32 2793.68 892.32 294.54 10 6886.26 2884.26 438.53 21140.46 8605.88 1891.15 3277.10 1394.16 397.32 11 8886.26 3532.90 575.57 20349.62 8443.72 1863.74 3677.10 1556.32 397.32 12404.41 21832.36 8446.00 合计 55478.87 21086.97 4651.29 158463.24 57370.46 1965.09 表七为截止 20xx 年 11 月各险种的参保人数,其中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占××××、 ×× × ×、 ××××实际总人数的 61%,医疗保险占 62%,工伤保险占 77% (图 2 、3 、4), 未参保 者多为试用期、灵活就业和已过参保年龄(仅限工伤保险)的员工。 表七 截止 20xx 年 11 月份×××× 、 ×××× 、 ××××社会保险缴纳人数统计 月份 11 月 实际总人数 ×××× ×××× ×××× 养老 医疗 工伤 养老 医疗 工伤 养老 医疗 工伤 21 21 21 49 51 68 9 9 11 31 85 图 2 养老保险参保比例 14 图 3 医疗保险参保比例 图 4 工伤保险参保比例 4 / 10 (五) 完成集团人力资源部分管理制度的沟通与文件编制工作: 表八为 20xx 年 7 月至今,完成或正在编制、 正在讨论研究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文件明细, 除部门职责及各岗位职位说明书外, 招聘、绩效、定岗定编、人才接替方面的管理制度均已 编 制完成。 表八 编制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文件明细 序 号 制度名称 ×××× 1 招聘管理制度 2 定岗定编及员工 调动管理制度 完成 章节内容 时间 附 表 字数 目前 状态 8月 ① 总则; ②招聘组织管理; ③招聘的计划; ④人员招 聘; ⑤ 面试甄选; ⑥员工录用及离职; ⑦招聘评估; ⑧附则 12 11965 试行 9月 ① 总则; ②责权划分; ③工作流程; ④流程解释及管 理 细则; ⑤恒热集团(各子公司)组织架构及定岗定 编; 6 12696 正在 讨论 15 14481 正在 讨论 5 11558 正在 讨论 ×××× ⑥ 员工调动; ⑦附则 ×××× 3 人才接替与梯队 建设管理制度 ×××× 10 月 4 绩效管理制度 11 月 ×××× 5 部门职责及各岗 位职位说明书 预计 明年 年初 ① 总则; ②责权划分; ③管理人员接替模型; ④工作 流 程; ⑤流程解释及实施细则; ⑥兼职内部培训师的 选拔 与接替; ⑦人才梯队建设; ⑧附则 ① 总则; ②责权划分; ③工作流程; ④实施细则; ⑤ 附则 ① 集团各部门职责;②各岗位《职位说明书》 无 — 38 合 计 — — — — — 50700 正在 编制 — — 1.《××××招聘管理制度》 编制完成后,经集团领导审批,已于 8 月 23 日发布试行。 2.在听取集团各部门、各子公司的反馈意见后,目前正在制定《××××定岗定编及员工 调动管理制度》和《××××人才接替与梯队建设管理制度》的相关执行方案, 预计在 20xx 年 1 月中旬完成,并发布实施。 3.《××××绩效管理制度》的目的、责权、工作流程、实施细则和相关附表目前已制作 完成, 涉及集团各部门的绩效考核指标也已初步成型,下一步工作主要是针对 20xx 年当年绩 效 考核的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于 11 月底对集团各部门、各子公司进行绩效辅导,并在 12 月 底前协助集团各部门、 各子公司完成各自绩效考核指标的制定,于 20xx 年 1~3 月试 行,4 月 份后正式执行。 4.目前正在进行《××××部门职责及各岗位职位说明书》 的编制,计划于 20xx 年 2 月 完 成并发布实施。 5 / 10 (六)其他主要事务性工作: 表九 其他主要事务性工作一览 工作内容 序号 1 配合完成年初“××××实效管理精英特训营”中旭培训相关事宜 2 完成××××、 ××××、 ×××× 电子档案的整理和更新 3 每季度完成统计数据平台的数据申报 4 完成××××、 ××××、 ×××× 《劳动合同》、《劳务协议》的签订 5 每月完成办理员工的社会保险卡 6 制定《员工信息采集表》,完成集团全员的员工情况调查, 统计未上保险人员明细, 编制集 团 社会保险缴纳方案 7 完成集团公司 40 岁(女员工)、45 岁(男员工)人数及未上保险情况统计 8 完成修改各类人力资源审批表格 9 完成 20xx 年××××住房公积金的缴纳 10 完成 ×××× 20xx 年管理费用(工资及社会统筹费)预算 11 配合信息部商议讨论 OA 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及流程的设计和制定 12 完成“××××绩效管理培训”课件的制作并适时培训 13 各类报表、考勤表、社保缴费表的整理及归档 14 绩效考核数据的分类、统计 二、 20xx 年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 一) 1~6 月份的招聘工作: 20xx 年 1~6 月份共涉及 30 余个岗位的招聘工作,招聘岗位的数量与 2012 年同期基本持 平 (备注: 2012 年全年累计招聘岗位共有 78 个) 。但相比之下,财务类、 技术工种、 工程技 术类岗位的招聘难度较大,简历投递数量、面试通过率、上岗率和转正率都比较低。经今年中、 后期的工作分析, 20xx 年上半年的招聘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招聘工作层面: (1) 仍以社会招聘和网络招聘为主,招聘渠道过窄,可利用的资源有限。 (2) 没有形成详细的薪酬调查报告,对同行业同岗位、不同行业同岗位的薪酬、保险、奖 金、休假等福利信息缺乏了解,缺少竞争、比较和具有说服性的客观依据。 (3) 招聘、面试工作缺少规范的制度支撑, 实施流程不规范、不易控制, 整个人力资源 招 聘模块未形成良好的运行体系。 (4)对员工入职后的动态了解不够,未及时进行后续跟踪和信息反馈。 2.用人部门层面: (1) 过于看重应聘者的学历、职称和工作经验,忽视了深层次的胜任特征和发展潜力,仍 然是为了“用人”而用人,而不是为了用人而“培养人”。 6 / 10 (2) 推荐简历或面试结束后,用人部门的反馈意见和决策速度缓慢,与上级主管之间存在 用人的意见分歧, 很难达到统一。据粗略统计, 因用人部门决策缓慢而导致候选人放弃入职的, 约占推荐及面试成功总人数的 32%。 (3) 员工入职后,用人部门缺少行之有效的入职培训、指导和沟通,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 和职业定位,导致员工离职。 3.择业心理变化: (1) 社会人员: 盲目攀比, 不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 更多的期望双休、 高薪、安逸和稳定, 忽视个人能力和价值的发挥。 (2) 应届大学毕业生: 个人定位不明确, 高估自己的能力, 乱投简历; 对薪资、 就业环境、 就业城市、工作时间等要求较高, 追求一次到位、绝对安稳的工作,忽略成长的环境和条件。 4.管理制度层面: (1) 集团各岗位的《职位说明书》未形成体系、未落实到文件,某些工作职责空洞、不明 确, 用人标准也比较模糊。 (2) 薪酬体系缺乏弹性,在同行业中缺乏竞争优势。 (3)未在集团内部形成人才接替与培养制度, 导致后续人才接替空缺。 针对以上问题,人力资源部在上级领导的指示和指导下,采取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措施(见 表十) ,除了在方式、方法上进行改进外, 还在管理制度上不断补充完善, 设定了程序和标准, 规范了职责和权限。 表十 关于招聘的解决措施和达成目标 解决措施 达成目标 1.关注用人部门提交的的具体招聘信息,关注信息反馈 2.熟悉、 了解集团各子公司、各岗位的任职要求及工作内容 3.参与集团各子公司、各部门《职位说明书》的编写工作 4.配合用人部门制定人员配置计划和预先的招聘计划, 为用人 部 门提供招聘指导,提高招聘工作的效率 5.与各部门用人经理建立密切的联系,提高与用人部门的有效沟 通频率,适时了解各部门的人员状况和动态 与用人部门沟通,填写《岗位需求分析报 告》,全面了解用人部门的人员需求情况 整理、修改集团及各子公司、各部门的 《职 位说明书》,并在编写的同时, 更加 细化的 了解各岗位的工作职能及工作内 容 每周与用人部门至少沟通 1 次,了解招 聘 情况及人员入职后的变动情况 6. 了解人才市场相关岗位的信息, 开辟其他招聘途径 全面了解人才市场同行业同岗位、不同行 业不同岗位的薪酬、福利等信息 7.提高简历筛选的效率, 做好员工的入、离职统计;了解相关 部 门的人员变动情况,提前做好招聘准备 填写《应聘人员推荐、面试与录用统计 表》, 做到“日清月结”,并在每月底形 成月度招 聘统计报告 8.规范面试方法和工作流程,提高招聘人员的专业素质 重新编写、修改《×××× 招聘管理制 度》,规范招聘工作的方法和流程 9.完善公司员工梯队化建设,选拔、培养和重用后备人才, 增 强 员工的成就感和使命感 制定各层级的后备人才选拔、培养、使用 制度和方案,建立后备人才库 7 / 10 虽然我已不在招聘岗位工作, 但如果从长远考虑, 我认为 20xx 年的招聘工作应该从以下 四 个方面入手: (1) 改善工作方法,提高管理意识和沟通意识,增强招聘工作的自信心。 (2) 关注就业市场择业心理变化, 寻找求职者与集团招聘岗位需求的结合点,并针对结合 点上的差距和需求,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不断推进招聘工作的实施。 (3) 寻求用人部门配合, 提高招聘面试工作的效率,配合用人部门对入职员工进行辅导和 培训, 完善员工入职的后续跟踪工作。 (4) 结合《××××招聘管理制度》 及其他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与招聘工作相关的操作文 件,建立初步的、相对完善的招聘工作体系。 (二) 社会保险的缴纳工作: 截止 12 月 15 日, 20xx 年全年的社保缴纳工作即将结束。根据现行的社保制度, 除医疗 保 险和工伤保险外,养老保险每年例行的基数调整 (一般在 7 、8 月份) 会对集团员工子公司 间的 调职不利。 目前, 集团各子公司都有独立的养老保险账户。假设某员工在当年调整养老保险基数以前, 从××××调职至××××,那么按照集团现行的管理制度,该员工的养老保险关系也会随 之 调转,并且会被默认为是××××当年度的新参保人员。如果该员工调职前缴纳的养老保 险基 数为 2500,就会导致该员工的养老保险在基数调整后, 被社保中心默认为当年最低的保 险基数 (20xx 年最低养老保险基数为 1977.1) ,并进行缴纳,不但对被调职员工不利, 而且容易激发 被调职员工的抱怨情绪。 针对这个问题, 20xx 年年初会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制定相关措施, 寻找解决方案,保证 集 团员工的基本权益。 (三)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执行: 目前除《××××部门职责及各岗位职位说明书》外,《××××招聘管理制度》、 《× ×××定岗定编及员工调动管理制度》、《××××人才接替与梯队建设管理制度》和 《 ×× ××绩效管理制度》均已陆续编制完成。编制完成的管理制度文件得到了上级领导的 认可,但 下一步将是如何执行、如何实施的问题,是 20xx 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对于以上五项管理制度的执行,我计划从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1.主动与集团各部门、各子公司沟通,了解相关需求信息和以往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结 合 集团(子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落实、执行。 2.对有需要的子公司或部门进行业务培训,帮助建立整套的管理文件和工作流程。 3.收集反馈信息, 修改相关制度条款,不断完善制度管理体系。 4.强化自身知识素养, 开阔视野, 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水准,各项工作力争都要做 到 专业、规范。 8 / 10 三、 20xx 年的收获: 20xx 年的工作与 2012 年相比有更多的挑战和惊喜。领导的信任、 同事的帮助, 让我在 20xx 年迅速成长起来;同时,我也在更高的层面增强了自信心, 实现了自我肯定,并对未来 的职业 生涯有了全新的定位和规划。 (一) ×××× 《招聘专家中级认证》培训、×××× 《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培训让我丰 富 了人力资源知识、开阔了视野,同时也了解到了集团人力资源管理与一线城市的差距,督 促自 己不断学习、沟通和进步。 (二) “××××实效管理精英特训营”××培训(2 月 26 日~28 日)、集团第一届第一 次职工代表大会、 ××××徒步健走比赛等活动让我感受到了集团的凝聚力和生命力,让我 对 集团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 (三) 两场校园双选会、两次校园专场招聘会、一次异地大型招聘会, 让我积累了校园招聘、 异地招聘的经验,并对招聘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四)下半年几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编制的完成,让我步入了人力资源管理最为重要的领域, 不但能有幸发挥了自己的能力、验证了自己的想法,而且并把学到的知识变成实际。 四、20xx 年工作计划及重点工作安排: 表十一 20xx 年重点工作内容及进度计划表 9 / 10 五、对集团下一步生产经营工作的建议: 对于集团下一步的生产经营工作,我想从我个人的角度简要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20xx 年 8 月份召开的集团第一届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上, ×总提出了集团 3~5 年的战 略 目标及未来 10 年的远景规划;可以说,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讲, 人生短短几十年, 能够处 在× ×××发展的关键历史时期, 能够用自己的才智帮助集团和自己实现梦想, 将会是一件 无比荣 幸和自豪的事情。 记得一位管理学家曾经说过: “战略制定者要在所取信息的广度和深度之间做出某种权衡。 他就像一只在捉兔子的鹰,鹰必须飞得足够高, 才能以广阔的视野发现猎物,同时它又必须 飞 得足够低, 以便看清细节, 瞄准目标和进行攻击。不断地进行这种权衡正是战略制定者的任 务, 一种不可由他人代理的任务”。因此,“战略管理不是一个魔术盒,也不只是一套技术。 战略 管理是分析式思维, 是对资源的有效配置……战略管理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是不能够被量化 的【现 代管理学之父,彼得 ·德鲁克 (维也纳) 】 ”。所以我觉得, 集团的战略和规划可以分解为五个方 面来推 进、实现,即:①人才战略,关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②财务战略,关注资金的使用 和流向; ③文化战略,关注个体的激励和促进;④经营战略,关注合适的经营模式;⑤品牌 战略,关注 精确的市场定位 —— 五方面战略的共同推进, 会创造更大的成功和奇迹! 以上是我 20xx 年的工作总结和 20xx 年的工作计划,我相信自己会在 20xx 年的工作中,在 集团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力争将自己的工作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 ××××人力资源部 ××× 20xx 年 11 月 23 日 10 / 10

10 页 678 浏览
立即下载
【物流类】物流公司人力资源工作总结范本

【物流类】物流公司人力资源工作总结范本

一、 20xx 年人力资源工作总述。 20xx 年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在进一步做好人力资源基础性工作的同时;加强定岗 定员、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 不断开拓人 力 资源视野, 把握人力资源动态, 吸收国内外最新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理念, 进行人力资 源管 理改革与创新。 二、人力资源基本情况。 截至 20xx 年 12 月 31 日南粤物流(含合资、控股公司) 员工人数 1880 人, 其中公司 本 部 67 人,通驿 1288 人, 广东新粤 300 人,实业 93 人,威盛 17 人,东方思维 115 人。 南粤物流学历情况:截至 20xx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482 人,其中 博 士 1 人,硕士 37 人,本科 242 人, 大专 202 人。 三、通过岗位分析与设置, 做好定岗定员工作。 为配合做好公司经营业绩和员工绩效考核工作, 加强人工成本控制, 根据精干、高效 的 原则,各属公司结合本公司主营业务情况进行定岗定员,具体情况如下: (一)通驿分两类进行定岗定员: 1、各管理中心按里程、服务区对数以及业务范围等 关键指标进行分类; 2、服务区按车流量、营业额等指标分类。 确定各类管理中心和服务区的岗位和人员配备,力争为新的服务区建设提供标准化模 块。 (二) 广东新粤应按公路工程交通安全设施、通信、供电、监控、收费等不同业务量以 及合同工程总额、里程和工期情况对现有组织架构、岗位和人员进行适当合理优化, 控制 好 人员数量和人工成本。 (三) 实业根据高速公路建设材料供应量、供货总额和里程、工期、工程规模以及信息 技术服务等不同业务情况来做好定岗定员工作。 (四) 威盛根据海运以及新拓展的业务特点, 在现有定编的基础上分块做好岗位任职 资 格条件说明书和岗位说明书。 同时我们通过走访广珠北、大学城、曲江和后门服务区、广梧等项目, 对各项目定岗 定 员工作进行调研,掌握了第一手定岗定员资料。 四、积极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 基本确立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体系,形 成 较为规范的人事管理,从整体上提高了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水平。 公司本部根据公司管理体制的总体要求, 已经完成员工培训办法、人力资源管理暂行 办 法、员工考勤管理暂行办法、劳动合同管理办法和人事档案管理细则等人力资源管理与 开发 制度的初稿汇编工作。其中员工薪酬福利试行办法和员工绩效考核暂行办法已正式颁布并 在 施行中。 广东新粤除了完善原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外, 完成 ISO 质量认证。通驿公司编制了中 层 管理人员考核管理办法和劳动合同管理办法, 修改完善公司员工考勤管理实施细则和服 务区 人事管理制度, 让日常管理工作更制度化、规范化和更具操作性。东方思维根据劳动 法和劳 动政策法规, 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 明晰了奖惩、考核、异动与选拔、休假、劳动 关系等内 容,逐步完善公司的劳动人事管理制度。 五、为适应公司战略和员工个人发展需要,各属公司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工作大大加 强。 为不断增强公司的竞争能力, 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 满足公司及员工个人发展的需要, 公司本部起草了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办法, 在培训规划与协调方面做了相应的工作, 但公 司 整体层面上的专题(知识普及性)培训和公司本部员工的培训需要加强。 通驿精心组织, 认真做好各类培训工作。对新进员工进行上岗培训, 共举办三期服务区 新员工培训, 每期 20 天共 203 人参加。举办中层管理人员培训班, 39 人参加培训。进行 服 务区区长应知应会培训,历时近 4 个月, 21 人参加,培训共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 脱 产培训 4 天,主要进行服务区管理素质、业务流程、经营策略、财务管理、公文写作等培 训; 第二阶段: 业余自学法律法规及应知应会知识培训近 4 个月, 并进行了卷面考试。举 办或送 培 308 人次参加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保险、计划生育、 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 系内审员 资格、注册安全员、固定资产管理、财务会计基础及档案管理、税务税法、公文 写作、建设 工程项目管理、便利店信息系统管理、文书科技档案管理、保安骨干、厨师、 烧卤、中餐服 务技巧等各类专业技能培训班,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相关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 际操作能力。 广东新粤培训工作效果显著。一方面, 新粤重点抓好技术人员培训, 通过赛宝认证中 心 参加了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经理和高级项目经理培训班; 另一方面, 认真抓好如下 日常 性的岗位业务学习: 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进行专题业务培训学习, 积极配合开发部、 技术 服务部进行内部技术管理培训, 新员工上岗培训, 户外拓展能力培训。全年参加培训 的员工 共 81 人次(其中:中层以上管理人员 13 人次) 。 实业按照年度培训计划, 加强了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从公司发展历史和现状、业务 流 程、企业文化等角度对新员工进行了入职培训。组织员工到各钢厂、水泥厂、沥青厂参 观学 习。对员工进行公司物流管理平台的应用培训。 六、着手进行绩效考核与评估,客观、公正、合理地评价员工业绩,激发员工潜能和 工作热情。 公司通过对员工进行日常与年度相结合的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员工的薪酬待遇、岗位调 整、培训开发及休假等挂钩, 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企业自我约束的用人机制, 以实现人 才在公司内部各岗位的优化配置, 促进公司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与合理使用, 建立高素质、 精干、高效的员工队伍。 特别是实业根据用人机制和有关业绩考核管理制度, 将考核结果与浮动工资、年终奖 金 挂钩,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员工中形成了争先创优的局面。 七、以信息化建设为动力, 积极配合集团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强化 人 力资源管理技术创新。 根据集团总体信息化建设部署, 为充分发挥集团和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优势和信息 化 技术优势, 提升信息化建设工作, 特别是关键管理手段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贡献率。 我 们要求各属公司借助公司办公自动化系统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总体规划, 完 成公 司决策报告控制系统、人力资源统计信息系统以及员工信息数据的电子信息化建设。 同时,为配合集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司从 9 月起,历时 4 个月, 完成了广东交通集团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南粤物流) 资料的录入工作, 该系统分 为 人事管理、薪酬福利、绩效培训、组织信息、报表系统、系统管理六大模块, 包括人力 资源 基本信息、教育背景、专业技术职务、技术工种、继续教育、社会保险、离退人员管 理、工 资签定、信息查询等强大的功能, 该系统的有效应用, 能极大地提高人力资源工作 效率和人 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水平。 八、做好公司人力资源战略规划,适应南粤物流战略发展需要。 为配合公司战略的有效实施,根据南粤物流战略规划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我们对南粤 物 流人力资源战略进行了初步的设想。 我们认为南粤物流 2005 年—20xx 年人力资源战略的总体设想是人才为本、激励创新, 努力培养、吸纳、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物流人才队伍(重点是物流和信息化管理专才) 。 人 尽其才, 才尽其用, 不断提高人才资源的管理水平, 为实现南粤物流发展战略提供强大 的人 力资源支持。 南粤物流人力资源战略 SWOT 分析:(一)优势:交通物流资源的内部垄断;员工的专 业素质较高; 优厚的薪酬福利待遇。(二) 劣势: 高端物流人才的缺乏; 市场竞争意识不强; 人工成本相对较高。(三) 机会: 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加入 WTO 带来的推动; 劳动力市 场 专业人才供给充足。(四) 威胁: 人才争夺激烈; 人才流动频繁; 物流和信息人才缺乏。 南 粤物流人才观设想: 做德才兼备的南粤物流人。有才无德是歪才; 有德无才乃庸才; 无 才无 德即冗才;有德有才方人才。 南粤物流人力资源战略实施设想:做到“五才”,即求才、识才、用才、奖才、育才。 (一)求才: 1、外部引才,根据人力资源规划,通过岗位说明书和任职资格条件,选择适 用的人员招募方法渠道和人员甄选工具, 从名牌高校毕业生和社会精英中挑选优秀分子加入 南粤物流。 2、内部选才,通过工作轮换、竞聘上岗、职位升降和干部交流,建立有效的内 部人才流动机制。(二) 识才: 通过人才测评、绩效评估、动态激励等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 建立, 真正地发现人才, 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三) 用才: 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 管理创新。 1、80/20 原则,企业中 20%的员工创造企业 80%的价值,应管好这 20%的核心 骨 干员工。 2、授权管理,为适应当今新的管理思维强调组织扁平化的要求,充分调动员 工的 积极性,培养员工的献身精神,可适当将一定的权力下放给员工,让员工发挥主观能 动性, 参与到公司的管理中。 3、团队建设与合作,在公司上市和重大事项的运作中,可 以充分发 挥团队的作用, 培养员工对公司的认同和归属感。(四) 奖才: 建立一整套适合培养南粤物 流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竞争力的激励体系。 1、建立多种价值分配形式机会、职权、资格认可、 荣誉、休假、教育与发展、工资、奖金、津贴、福利、股权等。 2、员工持股结合公司上市, 进行员工持股。股权分配的依据是: 可持续贡献、突出才能、品德和所承担的风险。保持 核 心层对公司的有效控制。 3、奖金, 主要是对超额绩效和创新成果的奖励(包括年终专 项奖 等)。 4、晋升,主要依据员工的突出绩效,同时参考任职资格水平。 5、荣 誉, 对有突 出贡献的员工和工作态度优秀的员工授予荣誉称号, 设立创新荣誉奖。(五) 育才: 建立基 于人力资源战略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开发体系。 1、两大核心: (1) 考虑企业战 略与经营 目标对人力资源的要求;(2)考虑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要求。 2、三个层面: (1) 制度层 面:涉及企业培训开发活动中各种制度;(2) 资源层面:构成企业培训开发 系统的各种关 键要素; (3) 运营层面: 企业培训与开发机构的工作内容与流程。 3、四大 环节: 培训需求 分析、培训计划制定、培训活动组织实施、培训效果评估。 九、努力做好职改工作,负责完成公司出国手续的办理。 (一) 职改工作: 1、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 完成 9 个专业科目 79 人次的考试报名 工 作。 2、专业技术职称申报,初次认定 10 人,申报中级资格 2 人,申报高级资格 6 人。 广东新粤还办理詹润取等 18 人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经理资质申报手续(其中 13 人成功申报项目经理, 6 人申报高级项目经理) ;同时协助做好公司各类资质证件的年 审工 作。 (二)出国办理: 1、负责办理公司 9 人 6 个月多次因公往返港澳通行证; 9 人办理 3 个月 2 次因公往返港澳通行证。 2、协助办理多个出国考察培训团。 广东新粤为部分管理人员办理往返香港通行证申报手续 4 人次, 办理组团出国考察 2 个团 21 人次。 十、根据公司业务和架构整合安排,做好广东新粤移交的人力资源配置工作。 为加快公司上市工作的步伐, 优化集团内部资源组合, 理顺我司对广东新粤管理关系 的 归属问题, 按照公司的统一部署, 我部主要负责了广东新粤移交人员的人事档案、行政 工资 介绍信、工作鉴定及劳动手册、劳动用工手续、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缴纳等工作的 及时办 理。 十一、配合完成威盛公司的人员分流工作。 为了实现威盛公司的顺利发展,扭转其快递业务管理监控不到位和无法控制成本的局 面, 我们积极配合威盛公司, 从人事管理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 威盛公司人力资源部通过 制 订严密的分流方案, 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解释工作, 依法办事, 合理把握政策, 严格控 制解 除劳动合同的补偿尺度,出色地完成人员分流工作。先后精简分流 310 人,补偿仅花 费 10 万余元,大大降低人工成本费用支出,真正做到了妥善分流和平稳过渡。 十二、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和日常管理工作, 完成上级业务部门和公司领导交 办 的各项工作任务。 1、按规定及时办理了劳动年审、工资总额申报工作;建立员工工资台帐,按要求及时 填报人事工资、用工等各类年报、季报和月报。 2、为公司新调进及招聘的员工办理劳动用工手续,并负责公司员工的劳动合同的签订 及管理工作。 3、按劳动社保部门的规定,依法办理社保、失业保、医保的缴费基数申报手续,调 整 了员工的住房公积金标准。 4、及时计发员工工资及各项费用。 5、配合集团完成公司班子成员的人事档案整理工作; 全年接收人事档案 25 份,移出 人 事档案 2 份。 6、与乐万企公司合作完成公司人事代理。 7、完成集团和公司领导临时指派的其他工作任务。

5 页 543 浏览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