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薪酬管理制度(范本3)

公司薪酬管理制度(范本3)

管理制度范例   一、目的:   为体现集团公司“任人唯贤、德才兼备;位以授能、爵以酬功;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公开、公 平、公正”的纳贤机制及“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信用留人”的留人机制,切实建 立起一套“选人、育人、用人、留人”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激发起各级干部员工勤奋工作和学习创新的 热情,充分实现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目的,特制订本薪资制度。   二、 遵循原则:   (一) 公平性原则:外部公平性、内部公平性、个人公平性;   (二) 竞争性原则:与同地区同行业同等要求同等职位相比,薪酬福利具有竞争力;   (三) 激励性原则:结构和指标比较合理,能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四) 经济性原则:按“所产生的价值比成本更重要”的原则,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   (五) 合法性原则:符合国家《劳动法》和其它相关法律法规;   (六) 简单实用原则:集团公司总部主要采用岗位职能等级薪资制,并附以生产经营实际需要的 其它薪资分配办法。   三、 制定依据:   (一) 依据公司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战略发展定位的需要;   (二) 依据同行业、同地区、同等职位的薪酬福利水平;   (三) 依据员工付出劳动量的大小;   (四) 依据职务的高低;   (五) 依据技术与训练水平的高低;   (六) 依据工作的复杂程度;   (七) 依据年龄与工龄;   (八)依据劳动力和人才市场的供求状况;   四、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集团总部全体员工及下属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但特殊岗位需另行制定的除外。   五、管理机构:   (一)本方案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制定、实施、调整、修改、解释。   (二)如遇公司重大的年度调薪、年度效益奖金分配等问题时,需由人力资源部牵头成立薪资管理 [1] 委员会共同处理。   (三)在日常工资核算中,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员工出勤统计及考勤卡收发,行政办负责打卡管理 及打卡钟管理,财务部负责工资计算。   六、薪资结构:   (一)基本薪资:由岗位职能等级薪资、学历薪资、技能薪资、工龄工资、特聘薪资组成。   (二)津贴:电话津贴、夜班津贴、兼职津贴组成。   (三)奖金:由全勤奖金、绩效奖金、效益奖金组成。   (四)超时工资:加班费。   (五)业务提成。   七、基本薪资:   (一)集团总部职务体系如下:(各职务体系的员工除在本职务体系内可晋升外,也可晋升为主 管职务体系)。   1、主管职务体系:总裁 ;副总裁;总裁助理、总监、下属公司总经理;副总监、下属公司副总经理; 部长(行政办主任)、厂长、总经理助理;副部长(行政办副主任)、副厂长;部门主管;分管主任;职 员、组长;班长;员工;   2、技能职务体系:高级会计师、高级工程师;会计师、工程师;助理会计师、助理工程师;   3、事务职务体系:高级秘书;秘书;   4、技术工种职务体系:高级技师;技师;技工;   (二)集团总部确定岗位职位等级共 11 个级别   1、第一层级:总裁;   2、第二层级:副总裁;   3、第三层级:总裁助理;集团总监;下属公司总经理;   4、第四层级:集团副总监;下属公司副总经理;   5、第五层级:集团部门部长、集团办公室主任;下属公司厂长 ;下属公司总经理助理;   6、第六层级:集团部门副部长、副主任;下属公司副厂长;   7、第七层级:集团主管级;高级工程师;高级会计师;   8、第八层级:分管主任级;公司专员级;工程师;会计师;高级秘书;高级技师;   9、第九层级:职员级;助理工程师;助理会计师;秘书;技师;组长;   10、第十层级:班长;技工;   11、第十一层级:普通员工;   (三)各职务体系对应的岗位基本薪资规定如下:   1、岗位职能等级薪资:每一岗位均根据岗位所处级别及岗位固有特点给予固定薪资,同一级别因 岗位的工作性质不同及工作复杂程度的不同设置高、中、低三个等级。   级别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六级   级别薪资(高) 60000 元 30000 元 14000 元 7000 元 5000 元 3000 元   级别薪资(中) 50000 元 25000 元 13000 元 6000 元 4000 元 2500 元   级别薪资(低) 40000 元 20000 元 12000 元 5000 元 3000 元 2000 元   级别 七级 八级 九级 十级 十一级   级别薪资(高) 2500 元 1500 元 1200 元 900 元 800 元   级别薪资(中) 2000 元 1250 元 1000 元 800 元 700 元   级别薪资(低) 1500 元 1000 元 800 元 700 元 600 元   2、技能薪资:根据员工对本岗位工作的工作经验、工作技能共同确定:员工技能薪资的等级由人力 资源部及用人单位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确定。   技能等级 高级 中级 初级 技术员   技能薪资 1000 元 800 元 600 元 400 元   3、学历薪资:按员工的学历情况确定。   技能等级 博士(含双硕士) 硕士(含双学士) 本科 大专   技能薪资 800 元 600 元 400 元 200 元   4、工龄工资:以为公司服务的年限和调薪时的职位高低确定,2004 年后每年的工龄工资按当时相 应级别及年度考核情况加薪;   级别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六级   工龄工资 300 元/年 200 元/年   级别 七级 八级 九级 十级 十一级   工龄薪资 150 元/年 120 元/年 80 元/年 50 元/年 30 元/年   5、特聘薪资:招聘公司急需的高级人员或特别技能人员所设的特别薪资,需经总裁特别批准,数 额根据洽谈商定。   (四)基本薪资计算与调整:   1、基本薪资 = 岗位职能等级薪资 + 技能薪资 + 学历薪资 + 特聘薪资 + 工龄薪资。   2、员工的调动、升迁、降职主要调整岗位职能等级薪资。   3、年终考核提薪主要调整工龄薪资。   八、津贴:   (一)夜班津贴:仅适用于上夜班的员工(如,保安员,夜班指 0:00 — 8:00 时),每班每人补 贴 5 元.   (二)电讯津贴:   级别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六级 七级   电讯津贴 实报实销 800 元 600 元 400 元 200 元 100 元   本项费用不计入工资总额,凭单据报销,超标自付、欠标不补。特殊情况特批。   (三)兼职津贴:   被兼职位级别 三级及以上级别 四级 五级 六级 七级及以下级别   兼职津贴 1000 元 800 元 600 元 400 元 200 元   九、奖金:   (一)全勤奖金:(适用于部门经理级及以下员工)   1、为鼓励员工满勤工作,特设全勤奖金 50 元/月。   2、全月病、事假超过半天或以上者,扣发全部全勤奖金。   3、只要有旷工,扣发全部全勤奖金。   4、中途到职者,依日数比给付。   5、中途离职者,不予给付。   6、当月累计迟到、早退三次以上者,不予给付。   (二)绩效奖金:(适合于全体人员)   1、员工绩效奖金根据月度绩效考核成绩分配。   2、员工试用期不予评定绩效奖金。   3、绩效奖金分配方案如下:   A、绩效考核成绩在 96 分— 100 分者,工资所得额为:原工资总额 * 120%;   B、绩效考核成绩在 91 分—95 分者,工资所得额为:原工资总额 * 110%;   C、绩效考核成绩在 86 分—90 分者,工资所得额为:原工资总额 * 105%;   D、绩效考核成绩在 76 分—85 分者,工资所得额为:原工资总额 * 100%;   E、绩效考核成绩在 71 分—75 分者,工资所得额为:原工资总额 * 95%;   F、绩效考核成绩在 60 分 —70 分者,工资所得额为:原工资总额 * 90%;   G、绩效考核成绩在 60 分以下者(不含 60 分),工资所得额为:原工资总额 * 80%;   (三)年度效益奖金:(适用于集团总部人员)   1、对于工作未满半年的员工不予发放年度效益奖金。   2、对于年度工作受到三次(含三次)以上警告处分且全集团通报批评的员工不予发放年度效益奖 金。   3、对于年度工作受到一次(含一次)以上记过处分且全集团通报批评的员工不予发放年度效益奖 金。   4、对于年度累计旷工超过三天(含三天)的员工,不予发放年度效益奖金。   5、对于年度累计请假超过十五天(含十五天)的员工,不予发放年度效益奖金。   6、对于年度考核平均成绩低于七十分(含七十分)的员工,不予发放年度效益奖金。   7、年度效益奖金只对集团主管级(含主管级)以上员工发放。   8、年度效益奖金发放办法如下:   A、集团公司视年度效益情况,拿出部分利润作为年度集团总部人员效益分配奖金。   B、 分配办法为:主管级为 1 股;部、办负责人级为 1.5 股;总监、总裁助理、副总监级为 2.0 股; 副总裁级为 2.5 股;总裁级为 3.0 股,总股数之和除以总奖金,分别计算出每一个人员的效益奖金分配 额度。   C、 年度效益奖金在次年一月工资中发放。   (四) 年度效益奖金:(适用于下属公司高层管理人员)   按目标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分配,实施目标责任制的人员实行保底预支 70%,完成多少拿多少,超额 完成部分按 20%提取作为年度效益奖金;   十、 超时工资:   (一) 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即平时加班加班费按小时工资 1.5 倍计算;休息日加班加班费按小 时工资 2 倍计算;节假日加班加班费按小时工资 3 倍计算;   (二) 加班费计算以批准之加班单及考勤卡为依据。   (三) 部门经理及以上级别人员加班不计算加班费。   十一、业务提成:   因总公司员工无市场开拓任务,因此,无此项提成,但在工作中帮助下属各公司拉到业务者,按 其业务提成方案由下属公司支付。   十二、特殊情况下薪资计发:   (一)有薪假期,公司按薪资标准发放。   (二)其 他:   1、病假:假期薪资、津贴减半发放,病假半日(含半日)以上扣发当月全部全勤奖金。   2、事假:扣发假期薪资、津贴。事假半日以上扣发当月全部全勤奖金。   3、旷工:扣发当日薪资、津贴、扣发当月全部全勤奖金。并按规定罚款处分。   4、迟到、早退:每迟到或早退一次罚款 10 元 ,当月迟到或早退超过三次者按旷工一天处理。   5、新进员工工作未满 5 个工作日自动辞职者,不予结算工资。   6、连续旷工 3 日或一个月内累计旷工 3 日(含 3 日)以上者按自动离职处理,不予结算当月工资。   7、未按规定提前申办离职手续,减扣薪资,具体见《用工管理规定》。   十三、薪资支付:   (一) 支付时间:   1. 公司采用月薪制,薪资计算时间由当月 1 日至 31 日。   2. 当月薪资于下月 15—20 日发放,如遇节假日顺延。   3. 公司因特别原因不得已延缓工资支付时,应通知员工,并确定延缓支付的日期。   (二) 支付形式:   1、 采取银行转帐的形式。   2、 工资计算时如产生小数,四舍五入取成整数。   (三) 支付责任:   1、 薪资要求付给员工本人或受其委托的本公司员工、本人亲属以及持有员工本人委托书的其他相 关人员。   2、 公司为员工设立独立的薪资支付清单,薪资支付清单每年一张,长期保存。   3、 领取薪资时发现错误,应于发薪当月向人力资源部提出书面申请,经人力资源部重新核算纠正 后于下月发薪时多退少补,过期申请者不予受理。   (四) 代扣款项:   1、 个人工资所得税。   2、 劳保费及团体意外保险费。   3、 员工向公司借款。   4、 违规罚款、损坏赔偿。   5、 其他应扣款项。   (五) 最低薪资标准:   在员工正常到岗并完成本职工作前提下,月薪资支付总额不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薪资标准。   (六) 薪资提前支付:   1、员工死亡。   2、辞职、离职。   3、员工或其亲属患病、死亡或遭受意外灾害。   4、其它公司认可的事由。   5、薪资提前支付以不超过未结算薪资为准。   十四、薪资计算:   (一) 应付基本薪资 = 工作日数 * 基本薪资 / 26。(病假、事假、公假等按规定计算)   (二) 津贴:各项津贴按上班日数计算。   (三) 奖金、提成:见上述条款规定。   (四) 应补款项。   (五) 应扣款项。   (六) 其他。   十五、调薪:   (一) 试用期调薪:员工试用并考核合格后,如试用期满在 15 日(含 15 日)以前者,当月工资 按调整后工资执行;如试用期满在 15 日(不含 15 日)以后者,工资于次月予以调整。   (二) 岗位异动调薪:   1、 升迁调薪:在升迁次月予以调薪,主要调整岗位职能等级薪资。   2、 平调调薪:在调动次月予以调薪,按新岗位薪资标准执行,如新岗位工资标准低于原工资则不 予调整。   3、 降职调薪:在降职次月予以调薪,主要调整岗位职能等级薪资。   (三) 年终普调:   1、公司原则上每年 12 月 31 日前经公司正式任用的在职员工都具有调薪资格。   2、调薪原则上以员工的考核成绩作为工资调整依据。   3、 调薪基数为员工所处级别之工龄工资。   4、 按年终考核成绩调薪办法:成绩优秀者(91 分及以上)调薪额度为:岗位工龄薪资基数 * 120%;良好者(81 分及以上)调薪额度为:岗位工龄薪资基数 * 100%;、合格者(71 分及以上)调薪 额度为:岗位工龄薪资基数 * 80%;70 分以下者不升不降、不及格者可考虑辞退处理。特别优异者经总 经理批准,可特别调整。   5、 以下人员不在年终调薪范围内:   A、 停职达到 6 个月以上者。   B、 服务年资未满 6 个月者。   C、 调薪当月正办理离职手续者。   D、 受处分者。   E、 考核不及格者。   十六、试用及新到岗人员的薪资待遇:   (一)公司新进人员在试用期内薪资标准按本岗位本等级薪资标准的 80%以上执行或按本岗位最 低薪资标准执行,具体可由人力资源部及用人单位按具体情况确定,试用考核合格后予以升至岗位标 准工资。   (二)新升迁到岗人员薪资标准,按本岗位最低等级执行,如升迁后岗位工资低于原岗位薪资水 平,则执行原岗位薪资标准   (三)同级别转岗人员,执行原岗位薪资标准.   十七、薪资政策说明:   (一) 岗位职能等级薪资:同一级别的岗位薪资共分高、中、低三个等级,因虽然属同一级别但由 于不同岗位的工作强度不同,对岗位工作人员的要求不同,因此,实际使用时要灵活处理。   1、按年产值的大小划分大、中、小型企业:年产值 5000 万元以下者为小型企业;年产值 5000 万 元~15000 万元者为中型企业;年产值 15000 万元以上者为大型企业;对于三种类型的公司总经理,大 型公司可以领取该级别的高等工资、中型公司可以领取该级别的中等工资、小型公司可以领取该级别的 低等工资。集团总监、总裁助理可领取该级别的最低工资。   2、 对于三种类型的公司副总经理,大型公司可以领取该级别的高等工资、中型公司可以领取该级 别的中等工资、小型公司可以领取该级别的低等工资。小型公司的常务副总=中型公司的副总;中型公司 的常务副总=大型公司的副总。集团副总监、可领取该级别的最低工资。   3、 其它级别的岗位职能工资视岗位和个人能力确定。   (二) 技能津贴和学历津贴旨在配合集团公司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战略决策,对获得一定技能和学 历的员工所付出努力的一种肯定和嘉奖,旨在鼓励员工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提 升工作能力和水平;   (三) 工龄工资主要考虑到为公司工作了多年,并作出过重大贡献的老员工的利益问题,旨在鼓 励员工树立以公司为家,长期服务公司的思想,保持员工的稳定性;   (四) 年度奖金旨在激励员工勤奋工作,为公司创造更多的利润和价值;月绩效奖金旨在激励员 工认真完成职责工作及公司或部门交给的各项任务;   (五) 薪酬制度公开透明化,以消除各种误解;   十八、相关资料的保管:   (一)《月度考勤统计报表》:每月月初由集团人力资源部制定,经总监审批签字后,原件报财务 部核算工资并存档,复印件由人力资源部薪资管理人员存档。   (二)《月度薪资调整报表》:每月月底前对于新进员工及薪资调整的员工统一报集团总裁审批, 原件报财务部核算工资并存档,复印件由人力资源部薪资管理人员存档。   十九、附则:   (一) 本方案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修订。   (二) 本方案经集团总裁批准后执行。   附表:   (一)《薪资套用调整表》;   (二)《月度考勤统计报表》;   (三)《月度薪资调整报表》。 编辑本段 薪资管理文书   一、总则   (一)为了规范本公司员工的薪资管理,特制定本文书。   (二)本公司有关职薪、薪金计算、薪金发放,除另有规定外,均依本文书办理。   (三)本公司员工的职薪,依其学历、工作经验、技能、内在潜力厦其担任工作的难易程度、责任轻重 等综合因素核发。   (四)本公司顾问及特约人员、临时人员薪金,根据其实际情况另行规定或参考本文书核发。   二、员工薪金类别   (一)本公司从业员工薪金含义如下:   1、本薪(基本月薪)。   2、加给:主管加给、职务加给、技术加给、特别加给。   3、津贴:机车津贴、伙食津贴、加班(勤)津贴和其他津贴。   4、奖金:全勤奖金、绩效奖金、年终奖金和其他奖金。   (二)从业员工薪金分项说明如下:   l、本薪:本薪乃基本月薪,其金额根据“职薪等级表” 的规定棱发。   2、主管加给:凡主管人员根据其职责轻重,按月支付加给。   3、职务加给:凡担任特殊职务人员根据其职务轻重,按月支付加给。   4、技术加给(特别加给):凡担任技术部门或在其职务上有特别表现的人员,酌情支付技术加给(特 别加给)。   5、伙食津贴:凡公司未供应伙食者,均发给伙食津贴。   6、机车津贴:凡业务部外勤人员自备机车者,均发给机车津贴。   7、加班津贴(加勤津贴):凡于规定工作时间外延长上班时间,按实际情况酌情支付加班津贴,或 按时计发加班津贴。基于休假日照常出勤而未补休者,按日发给加勤津贴。   8、其他津贴:凡上述各项本薪、奖金、津贴以外的津贴,其发给均要由单位主管会同人事单位商定 支付。   9、全勤奖金:每月除公司规定的休假日外,均无请假、旷工、迟到、早退记录的人员,应给予全勤奖 金。   10、绩效奖金:凡本公司员工,均享有绩效奖金支领权利,其办法另行规定。   11、年终奖金:凡本公司员工,年终奖金由董事会根据公司利润情况及员工年度考绩等级核给,其 办法另行规定。   12、其他奖金:包括个人奖金、团体奖金或对公司有特别贡献的奖金,均由董事会支付。   三、员工薪金管理   (一)从业人员的薪金计算时间为报到服务之日到退职之日,对于新任用及辞职的员工,当月薪金 均以其实际工作天数乘以当月薪给日额。若是下旬 26 日以后报到的新进人员,为了便于薪金作业,合 并于下月份发给   薪金。   (二)从业人员在工作中,若遏职称调动、提升,从变更之日起,适用新职等级薪金。   (三)兼任下级或同级主管者,视情形支给或不支给特别加给。   (四)较低级的员工代理较高级之职称时,仍按其原等级本薪支给,但支领代理职称的职务加给。   (五)有关本公司各职等人员考勤加薪规定按国际企业雁员考勤管理制中有关条款计算。   四、员工薪金发放   (一)从业人员的薪金定为每月 5 日发给上月份的薪金,除另有规定外,应扣除薪金所得税、保险费 以及其他应扣款项。   (二)从业人员领薪时必须本人亲自签章领取,如有特殊原因,不能亲自领取时,由部门主管代领。   (三)领薪时,须将钱数点清,如有疑问或错误,应尽快呈报主管求证,以免日后发生纠纷。   (四)退职人员薪金于办妥离职及移交手续后发给,如遇有特殊情况,经批准后在退职日当于核发。   (五)员工应对本身的薪金保密,不得公开谈论,否则降级处分。   五、员工晋升管理   从业人员晋升规定如下:,   1、效率晋升:凡平日表现优秀、情况特殊者由主管办理临时考绩,给予效率晋升,效率晋升包括职 称、职等、职级晋升三种。   2、定期晋升:每年 1 月 1 日起为上年度考绩办理期,每年 3 月 1 日为晋级生效日,晋级依考绩等次

7 页 362 浏览
立即下载
1公司薪酬等级表

1公司薪酬等级表

2015年XXXX公司薪资层级表 工资构成 月度标准工资 档 级 公务/业务 序列 1 2 一 3 4 5 1 2 二 3 管理序列 技术序列 副 总 裁 级 1 2 三 3 资 深 高 级 工 程 师 总 监 级 4 5 1 2 四 3 4 5 高 级 工 程 师 正 部 级 1 2 资 深 工 程 师 副 部 级 五 3 4 5 1 5 1 2 七 3 4 高 级 职 员 主 管 级 2 中 级 职 员 一 般 职 员 5 1 2 九 3 4 5 工 程 师 助 理 工 程 师 5 1 八 3 4 考核工资 加班 工资 月(季 )度考 核 季度考 核总额 月度总 额工资 基本 工资 岗位工 资 级别工 资 1000 1000 1000 9610 9035 8460 4390 3965 3540 1000 1000 7886 2911 3114 2689 4400 12000 11000 1000 2558 2442 4000 10000 1000 1000 2490 1222 2210 1978 3800 2800 9500 7000 1000 1000 1000 854 486 1744 1746 1514 1189 2400 2000 2118 6000 5000 6050 1000 1000 1000 1000 1593 1345 1145 946 1015 938 813 687 1942 1768 1593 1418 5550 5050 4550 4050 1000 1000 839 753 469 425 1243 1173 3550 3350 1000 667 381 1103 3150 1000 1000 630 544 435 381 885 825 2950 2750 1000 598 442 510 2550 1000 1000 1000 494 391 287 426 409 393 480 450 420 2400 2250 2100 1000 1000 184 36 376 404 390 360 1950 1800 1000 1000 1000 79 7 42 345 385 318 356 348 340 1780 1740 1700 1000 1000 118 83 284 320 248 248 1650 1650 1000 82 278 240 1600 1000 1000 83 82 235 193 233 225 1550 1500 月度参 考工资 年度 总额 月度考 考核 核系数 系数 总 裁 级 4 5 2 六 3 4 考核工资系数 初 级 职 员 15000 14000 13000 技 1000 术 员 1000 1000 1000 1000 83 150 218 1450 82 285 200 200 108 65 0 0 210 1400 1350 1200 1200 1000 200 0 总监级以上, 依据劳动合同 协议执行 总监级:40% 半年度考核发 放 35%季度考核 发放;当月 100%发放,季 度末清算 30%季度考核 发放;当月发 放,季度增减 20%月度度考 核发放 15%月考核发 放 15%月度考核 发放 1200 备注说明:1.考核系数(考核工资)按月度标准工资确定;2.人员标准参考工资总额达到3000以上的,考核系数按35%执行;3.考核工资按级别确定 发放周期。

1 页 1319 浏览
立即下载
薪酬政策

薪酬政策

薪酬制度 1.0 目的: 提供公平的待遇、均等的机会,促进公司及员工的发展与成长。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 3.0 内容 3.1  新雇佣的员工、公司通过考查本人的学历、工作经验、工作能力、等综合资历 和所担任的职务,确定其薪级。试用期结束后,公司将根据其本人的实际表 现,决定是否调整其薪级。并且在员工劳动合同有效期内,公司有权根据员 工的表现情况随时调整(高、低)员工的薪级。 3.10  根据公司政策,工资每年 7 月调整一次。 3.11 因国家相关政策、行政法规变更或公司人员结构有较大变化以及其它原因时 公司可对工资做临时调整。 3.2  工资构成: 本规定提及的薪资是指基本工资、补贴、月奖金、半年奖、加班费、其它收入 等。 月奖金: 本月对员工的出勤情况、员工的突出表现及员工对公司的贡献而定 的表彰方式 半年奖:半年奖是对员工半年时间工作业绩的表彰方式。 计算公式如下:月工资×工作时间比例×工作表现比例 工作时间比例:以六个月为标准,至奖金发放日满六个月工作时间比例为 1。     加班费计算公式: 工作日:加班至 20:00 以后,50 元补助 休息日:加班工资=(基本工资+补贴)/22*200%*加班时间(天) 节假日:加班工资=(基本工资+补贴)/22*300%*加班时间(天) 3.3 员工缺勤、旷工期间的工资计算依照本公司制定的《员工休假规定》,《员工考 勤规定》。 3.4 新雇员工第一月工资或离职员工最后一月工资将根据实际出勤天数按以下算 式计算:(实际出勤天数/月规定出勤天数)*月工资总额 3.5 支付方式: 员工工资以现金方式直接在公司规定的发薪日支付给员工本人或存入员工 的银行帐户。新雇员工的银行卡将于第一次发薪日发给员工 员工工资以月为单位计算(考勤计算期为上月 27 日至本月 27 日),如有 本月未能计入的加班,将与次月工资一起发放 工资正常支付日为次月 3 日、10 日 3.51 中途离职:   若员工因各种原因中途离开公司时,未付的费用(包括工资、加班费和医疗 补助费等)将在员工办理离职手续时和最后一个月的工资一起核发。 3.6  根据国家以及公司有关规定,以下费用从每月工资中扣除 1. 个人所得税 2. 社会保险费(养老、失业、大病、住房公积金)中个人负担的部分。住房公 积金为员工自愿参加的社会保险,员工可根据自身情况,声明放弃此项保险 3. 个人负担的工会会费 4. 应由个人负担但公司已预支的费用 5. 其它扣款(如上月多支付的工资、离职员工的违约金、赔偿金等) 6. 其他个人应负担部分 4.0  薪酬保密 1.公司实行薪金保密制度。 2. 除公司指定管理人员知道员工薪水外,任何员工泄露薪酬秘密,严重者 将受到开除的处分。

2 页 372 浏览
立即下载
某公司销售部门薪酬制度

某公司销售部门薪酬制度

公司 管理制度汇编 文件编号: 版本号: 制定部门: 修订状态: 发布日期: 共8页 第 1 页 薪酬管理制度(暂行) 第一章 总则 1、目的 为适应公司发展要求,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体 系,根据公司现状,特制订本制度。 2、制定原则 本制度本着公平、竞争、激励的原则制定。 3、制定依据 本制度依据内外部劳动力市场状况、地区及行业差异、员工岗位价值及员工 职业发展规划等因素。 4、薪酬结构 薪酬由岗位工资、岗位绩效工资两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和 考核工资;岗位绩效工资分为月度绩效工资和季度绩效工资+年度绩效奖金。即 薪资=基本工资+考核工资+月度绩效工资+季度绩效奖金+年度绩效奖金。 5、薪酬层级及额定标准表 单位:元 等级 岗位工资 新客户销售基数任务 岗位基本工资 岗位考核工资 试用期 1000 200 无 ★业务员 1200 200 0.6 万 ★★业务员 1400 250 0.8 万 ★★★业务员 1600 300 1.2 万 ★★★★业务员 1800 350 1.8 万 ★★★★★业务员 2000 400 2.5 万 销售内勤 1800 400 无 网络管理 1300 200 无 销售主管 1500 300 无 5.1 业务人员等级,遵照“能上能下”的原则。业务人员除试用期外,如本月未 编制: 审核: 批准: 公司 管理制度汇编 文件编号: 版本号: 制定部门: 修订状态: 发布日期: 共8页 第 2 页 完成新客户销售基数任务,按照新客户销售基数任务完成情况,本月降级到相 应的等级(★★★业务员本月如完成 1 万元,则降级到★★业务员);如本月 超额完成新客户销售基数任务,按照新客户销售基数任务完成情况,升级到相 应的等级(★★★业务员本月如完成 1.9 万元,则升级到★★★★业务员)。岗 位工资参照相应的等级进行调整。 5.2 降级直至★业务员为止,但连续两个月为★业务员,公司将保留继续聘用 的权力。 6、考核工资 6.1 考核工资由月度绩效考核成绩决定; 6.2 具体考核指标及标准参见《岗位业绩、能力、态度指标组成表》,考核办法参 见《绩效考核办法》; 6.3 考核工资=考核工资总额*(考核得分/100)。连续两个月考核成绩低于 80 分,公司将保留是否继续任用的权利。 第二章 绩效工资 7、业务人员月度绩效工资 7.1 月度绩效工资由当月实际收入、销售费用等高低决定,表现为销售提成。 7.2 销售提成标准 7.2.1 系统内老客户提成=销售额*1‰;系统老客户仅指本制度实施以前的客 户。系统内老客户由销售主管维护。与各区域业务员无关。 7.2.2 系统内成交客户提成=销售额*2%;系统内成交客户仅指本制度实施以 后由公司现有业务人员开发的客户再次订货的客户。 7.2.3 新开发成交客户提成=(新客户实际销售额-新客户销售基数任务) *5%,新开发客户仅指首次付费订货的客户。 7.2.4 以上三种情况,均不包含外部采购产品的提成方法。 注:1、外部采购产品仅指我公司没有生产或者无法达到客户采购产品参数要求而采购 的产品。提成方法为销售利润*5%。销售利润=销售收入-购买款。 2、现有产品业务员必须严格遵守公司的《价格管理制度》,对于客户要求的新产品,公 编制: 审核: 批准: 公司 管理制度汇编 文件编号: 版本号: 制定部门: 修订状态: 发布日期: 共8页 第 3 页 司视销售价格、成本、潜在销售量等因素决定产品价格或决定是否接单。 8、业务人员季度绩效奖金 8.1 季度绩效工资由当季度销售目标完成情况决定,表现为季度绩效奖金。 8.2 季度绩效奖金标准 8.2.1 各区域业务员的季度销售目标(即新客户与系统内已成交客户销售额, 不包括老客户销售额)如下表所示: 区域 销售目标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东北、华南 华北、华中、 西南、西北、 华南 山东、江西 江苏、上海、 浙江、安徽、 福建 备注: 100 10 20 30 40 100 10 20 30 40 100 10 20 30 40 100 10 20 30 40 东北: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 华北: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 华东: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 华中: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华南:广东省、广西省、海南省 西南: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西北: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8.2.2 季度销售目标达成率是决定季度绩效奖金的唯一指标; 8.2.3 季度销售目标达成率决定当季度绩效奖金; 8.2.4 季度销售奖金=销售额*1%; 8.2.5 未完成季度销售目标的,无季度奖金; 8.2.6 季度提成,在次月 10 日结算,节假日顺延。 8.2.7 工作未满整个季度,如未完成季度销售目标,无季度奖金;如超额完 成季度销售目标,季度奖金参照以上提成方式计算。 编制: 审核: 批准: 公司 管理制度汇编 文件编号: 版本号: 制定部门: 修订状态: 发布日期: 共8页 第 4 页 注:外部采购产品仅指我公司没有生产或者无法达到客户采购产品参数要求 而采购的产品。提成方法为销售利润*3%。 9、业务人员年度绩效奖金 9.1 年度绩效奖金由本年度年度总目标达成率决定; 9.2 年度总目标没有达成,无年度绩效奖金; 9.3 工作未满整个年度,如未完成年度销售目标,无年度奖金;如超额完成年 度销售目标,年度奖金参照以下提成方式计算; 9.4 年度总目标达成,年度绩效奖金=(年度实际销售额-年度销售目标)*N%. 单位:万元 C=年度实际销售额-年度销售目标 N 0<C≤20 1 20<C≤50 3 50<C≤100 5 100<C 7 注:提成按照 C 来计算;采用阶梯计提方式。 10、销售主管季度、年度奖金 10.1 销售主管季度奖金按照当季度(全体业务员季度实际销售额—全体业务员 季度销售目标)*2%*(整月数/3); 10.2 销售主管年度奖金按照当年度(全体业务员年度实际销售额—全体业务员 年度销售目标)*2%*(整季度数/4)。 11、销售内勤、网络推广人员绩效工资、季度奖金、年度奖金 11.1 销售内勤绩效工资按照公司当月(销售额-80 万元)*2‰计提; 11.2 网络推广的绩效工资=双方确认的新客户的成交额*2%;注:经业务人员 判定属有效客源,并且录入系统的客源; 11.3 销售内勤、网络推广的季度奖金按照当季度(全体业务员季度实际销售 额—全体业务员季度销售目标)*1%*(整月数/3); 11.4 销售内勤、网络推广的年度奖金按照当年度(全体业务员年度实际销售 额—全体业务员年度销售目标)*1%*(整季度数/4)。 编制: 审核: 批准: 公司 管理制度汇编 文件编号: 版本号: 制定部门: 修订状态: 发布日期: 共8页 第 5 页 第三章 其他薪资及福利 12、其他薪资定义 12.1 奖金:是指作出特殊贡献、提出合理化建议等获得的额外的奖励,及年度 优秀员工奖、特别贡献奖、特别专项奖等; 12.2 薪资直接扣款项包括:社会保险个人承担部分;公司代扣个人所得税; 其他应予以扣款项; 12.3 罚款:由于违反公司相关规定或本部门服务规范、安全等规定、标准而引 起的罚款。 13、福利 公司规定的过节福利及试用期过后按照国家规定而缴纳社会保险的公司承 担部分。 第四章 试用期薪酬 14、试用期薪酬 14.1 按照试用期员工的工作经验、技能水平由本部门负责人参照公司薪资标准 予以确定。 14.2 试用期内主动离职者,7 日内无工资; 14.3 试用期内被辞退的,3 日内无工资; 14.4 试用期内严重违反公司纪律或相关规定或给公司造成严重损失的,给予 辞退处理的,无工资,并追究相关责任及公司损失。 15、试用期薪酬调整 15.1 员工试用期(一个月)内提出《转正申请》经批准后,予以转正。 15.2 试用期过后或提交《转正申请》后,本部门负责人结合考评委员会成员意 见或予以辞退或转正或延长试用期(总试用期不超两个月)。予以转正的,按照 试用期转正考核确定工资级别或岗位工资。 第四章 工资核算及方法 编制: 审核: 批准: 公司 管理制度汇编 文件编号: 版本号: 制定部门: 修订状态: 发布日期: 共8页 第 6 页 16、部门职责 16.1 本部门负责本部门员工的工资核算,并对工资核算的准确性、真实性负责 公司财务部负责工资的审核;销售部负责向财务部提供核算工资所需的原始资 料。 16.2 财务部对于工资核算过程、计算方式等有权提出质疑,销售部必须给予合 理解释,否则不合理部分予以剔除。 16.3 财务部负责薪酬的审核,具体负责:规范薪酬管理流程;细化相关规程 ; 对薪酬调整提出建议或意见;薪酬相关的报表、资料和数据的管理。 16.4 公司薪酬委员会负责公司薪酬政策及相关制度、办法的制定和调整。 17、工资核算 17.1 工资的核算一律精确到“角”,即小数点一位数。 17.2 工资核算、审核完成后,必经销售部负责人、财务部相关人员签字后生效 18、工资发放 18.1 公司每月 10 日为工资发放日,如遇节假日顺延;特殊情况延误,本部门 负责人经与财务部核实后,负责人向员工予以解释并告知变更后的支薪日。 18.2 员工薪酬支付渠道必须为公司指定金融机构,员工入职后自行办理指定 金融机构证卡。 19、非常支付 员工薪酬需别人代领时,需出具有效委托证明材料,无法出具时需出具户 籍地户籍管理部门出具的亲属证明。 20、离职薪酬处理 20.1 员工无论主动离职的还是被辞退的,在离职申请审批、《员工离职表》签 字、交接完成的情况下,所有未结工资等一律在办理完成离职手续的次月的支薪 日即第二个月的 10 日(不含离职当月)一并结算。 20.2 凡是未履行完成审批手续或交接不完全的,一律暂扣工资,待完善后在 次月的支薪日支付。 21、薪酬偿还处理 21.1 虚报、误算等超付时,通知并确认后 3 日内偿还; 编制: 审核: 批准: 公司 管理制度汇编 文件编号: 版本号: 制定部门: 修订状态: 发布日期: 共8页 第 7 页 21.2 因误算而少付时,履行完审批手续,落实责任人后,在下一个支薪日予 以补齐。 第五章 薪酬管理程序 22、争议处理程序 22.1 薪酬管理出现争议时部门内协调解决。协调解决方案及措施,必须形成书 面材料,报公司薪酬委员会审议,审议通过后实施。 22.2 协调不成,本部门形成书面材料及相关意见,上报公司薪酬委员会申请 调解,公司薪酬委员会具有争议裁决权。 23、薪酬资料管理规范 薪酬相关报表、资料、数据等原始资料由本部门指定专人负责保管,财务部 有权随时查阅相关资料;除本部门负责人或经本部门负责人允许并在负责人的 陪同下,任何人不得查阅。 第六章 附则 24、附则 本制度的制定、发布、修订、终止、解释权归属公司薪酬委员会。 25、附件 25.1《转正申请表》 25.2《员工离职表》 26、相关文件 26.1《奖罚管理制度》 26.2《档案管理制度》 26.3《生产部绩效管理制度》 编制: 审核: 批准:

7 页 391 浏览
立即下载
薪酬管理制度

薪酬管理制度

薪酬管理制度 (试行版 V.1) 1.0 总则 1.1 目的 本制度旨在建立适合公司成长与发展的薪资体系和政策,规范薪资管理, 构筑有公司特色的价值分配机制和内在激励机制,把员工个人业绩和团队业绩 有效地结合起来,制定适合市场运作的薪酬体系,激发员工潜能,形成留住人 才和吸引人才的机制与氛围,最终实现公司的可持续成长与发展。 1.2 薪酬体系的建立依据 薪酬福利与激励机制的建立需要结合市场、岗位评估结果与员工能力等因 素,并依据绩效考核结果,从而使薪酬福利体系同绩效管理及岗位评估联系起 来,使薪酬体系达到“外有竞争力,内有公平性”的良好状态。 薪酬福利体系的作用在于以“利”的形态,激励、促使员工将个人目标与 企业目标达成统一,实现双赢。它与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个人能力的发挥相 辅相成,同时,为达到激励效果,薪酬福利还必须与晋升机制相挂钩。 1.3 薪酬设计的步骤 1.3.1 进行薪酬总额测算 企业综合评价市场行情和企业支付能力,确定本企业的薪资定位和薪酬总 额;如:根据同行业本地区的情况,在本地区能够相对领先,在同行业采用跟 随的策略; 1.3.2 确定岗位工资 依据岗位价值评估结果,确定各岗位的职位等级,体现内部公平性。参照 市场薪酬水平,确定每一职等的起薪水平及薪酬等级,以满足外部竞争性的需 要。参照市场薪酬水平,以及公司的薪酬政策,确定各职等内基准岗位的平均 工资。根据现有薪酬水平和政策确定各职等的最高和最低工资标准,并划分职 等内的级别。确定任职者进入薪酬通道的原则和标准。 1.4 基本原则 公司薪酬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1.4.1 业绩导向原则 把绩效考核的结果作为确定工资报酬的直接依据,员工工资的增长与业绩 考核的结果直接挂钩。鼓励员工在提高工作效率和为公司做出持续贡献的同时, 享受待遇上的提升。 1.4.2 混合型薪酬策略原则 对企业的关键岗位人员采用市场领先策略,对普通岗位人员采取市场协调策 略,对可替代性强的基层岗位采取市场追随策略。 (1)市场领先策略:薪酬水平在市场居于领先地位,高于市场平均水平,靠近 市场高位值; (2)市场协调策略:又称市场平和策略,即薪酬水平在市场居于中等水平,与 市场平均水平持平; (3)市场追随策略:即薪酬水平在市场居于比较低水平,跟随市场水平。 1.4.3 对外具备竞争力,对内具备公平性,对个体具备激励性。 薪酬设计结合本地区、同行业的市场薪资行情,使本公司的薪资水平具有竞争 能力,更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加入; 公司不在价值分配上搞平均主义,薪资报酬严格按照岗位价值进行分配,保 证公司内部薪酬分配的相对公平,更有利于留住企业核心人才; 薪酬设计还应重视激励作用,一套成熟的薪酬机制要让强者更强,鼓励弱 者跟上强者的步伐。 1.4.4 可持续发展原则。 工资报酬的确定必须与公司的发展战略相适应,必须与公司的整体效益的提 高相适应,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对人才的吸引力为导向,通过工资报酬来吸引 人才,留住关键人才,激活人力资源,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1.4.5 经济性原则。 薪酬水平须与公司的经济效益和承受能力保持一致。 1.4.6 保密原则。 公司薪酬对外对内实行保密原则,严格执行,以免造成对公司的负面影响。 1.5 分配依据 能否上岗靠素质,实际收入看业绩。薪酬分配的主要依据是:贡献、能力 和责任,并参考公司和人员工作所属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和行业平均水平。 1.6 管理体制 为了保证人力资源政策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公司实行集中统一的薪酬管理 体制。人力资源部为薪酬管理政策的提出者和组织实施者,各中心都必须严格 地执行公司的薪酬管理制度。 2.0 薪酬构成 2.1 薪资类型 员工实行月薪制; 高层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人员实行年薪制(详情见年薪制度)。 月薪制结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奖金+福利待遇 2.2 收入组成 员工收入总体上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固定工资、浮动工资、奖金、养老保 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餐补、生日补助、年终奖、 并根据不同岗位作业方式、工作特点、技术含量高低等进行不同的组合。 2.3 固定工资 固定工资部分包含基本工资、岗位(职称)技能工资。 2.3.1 基本工资 所有岗位的基本工资标准均为本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该标准参照当地统计局发 布的最低工资标准数据。 2.3.2 岗位(职称)技能工资 岗位(职称) 技能工资是根据各岗位、各职务、各级别和技术能力,应承担的责 任,应完成的工作,承担者所付出的劳动和做出的贡献而设定。岗位 (职称)技 能工资涵盖岗位工资、责任工资、电话补助、交通补助。 2.4 浮动工资 浮动工资即绩效工资,员工的岗位绩效工资是和员工绩效表现相挂钩的部分, 分别与公司业绩、部门业绩、个人业绩相挂钩,经过绩效考核后进行发放。具 体挂钩比例根据岗位性质、岗位级别不同有所差异。具体见薪酬操作细则。 2.5 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 员工入职之日起,人力资源部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 为员工办理以上各类社会保险,如个人申请不予购买者签字同意后将取消社会 保险福利,签字者自行承担全部相关责任。 2.6 餐补 公司给予员工午餐的补助标准 250 元/每月。 2.7 生日祝福 员工生日当月都可收到一份由公司为公司当月寿星员工订制的生日蛋糕以示庆 贺。 2.8 年终奖 是年终在公司取得一定的整体经营效益基础上对员工的一种激励,年终奖 的发放额度视公司盈利情况和员工的年度绩效考核成绩而定。 3.0 薪酬等级划分 3.1 职位等级 公司的各类职位共分 5 个职等,根据岗位价值评估结果对应相应的薪资等 级。 3.2 薪酬等级区间确定 根据岗位价值的评估结果、市场薪酬数据的调研结果及职位等级的划分, 确定各职等对应的薪等区间。薪等区间确定的是该职级工资的最高和最低标准, 即各职等的薪等进入标准。 等级评定:员工进入新工资制度的职位工资等级时,必须先对其职位进行 评估,确认其是否能在现任职位发挥应有的价值,进而确定其职位等级,根据 职位等级对应薪酬等级确定。 3.3 薪酬等级进入基准 新进员工(含应届毕业生)试用期(1-3 个月)试用期工资为其应聘岗位工 资的 80%,试用期结束并转正后,其享受的工资待遇,根据本人在试用期的表 现和能力、考评结果按照职位评价标准确定薪等。 3.4 薪酬等级调整原则 3.4.1.薪酬调整遵循两低于原则: (1)工资的增长水平要低于利润的增长水平; (2)工资的增长水平要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水平; 3.4.2 薪酬等级于每年年初调整,采用绩效考核定薪酬的原则。 3.4.3 员工薪酬的调整程序是,依据本年度绩效考核的结果确定其薪酬等级的升 降;依据公司 的效益情况确定其薪酬等级升降的范围。 3.4.4 对市场稀缺性人才,在按照其所应聘岗位职级确定岗位工资等级后、如确 实需要,可在确定的薪等中上浮一定比例,作为薪酬的议价部分。当市场竞争 趋缓时,议价薪酬部分应取消. 4.0 绩效考核 4.1 绩效考核体系建立的重要性 如果不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岗位贡献测评和以岗定薪就成了无 本之木、空中楼阁。进行岗位贡献测评和以岗定薪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挥 薪酬机制的激励和约束作用来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应该把薪酬与考核挂钩,与贡献挂钩,与员工能力挂钩。 这就要求建立科学可行的绩效考核体系,对部门对员工的绩效进行定期考核, 全面了解部门员工的工作完成的情况,发现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 施。通过对员工的绩效考核,使绩效优良者优先评为先进,得到晋升,增加工 资;使绩效劣差者,受到降级,降低工资。使绩效考核成为竞争上岗、人员调 整的主要依据。 4.2 绩效工资计算 公司绩效考核结果采取百分制,绩效考核结果与支付系数的关系如下: 绩效工资=绩效工资基数*绩效考核系数 5.0 奖金 5.1 年终奖 员工岗位对公司的贡献越大、奖金比例也越高,体现了风险高收益高的原 则。 公司年终奖金额度视公司年度收益情况而定,个人年终奖金额度视个人年度考 核情况而定。 员工转正不满一年只发放部分年终奖。新进公司不满三个月的员工原则上 不参与年终奖的发放,可视情况给予象征性的激励。 5.2 专项奖金 该项奖金是与完成公司特别要求的重大或专项任务相挂钩的浮动薪酬。具 体根据公司管理层确定的方案执行。即公司组织的专项活动设立的奖项。 5.3 特殊贡献奖 特殊贡献奖是对本年度为公司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员工的一种特殊的奖励。 凡符合下列条件的,可由各部门提出申报,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审议,公司总 经理决定。 1.年终优秀员工评选的获得者; 2.对公司研发项目开发设计有重大创新并取得明显经济效益; 3.为公司研发项目开发的顺利进行解决重大问题; 4.在个人职责范围之外,提出合理化建议,其建议获得重大效益; 5.在个人职责范围之外,提出合理化建议,其建议避免重大损失; 6.公司总经理认定的特殊贡献。 以上各项奖金分配方案由公司管理层会议讨论,最终决定权和解释权归总 经理。 6.0 薪酬管理 6.1 薪酬计算期 薪酬的计算期间,按公司规定的有效工作日计算。新进员工的薪酬按照入 职当月的实际在岗天数计算并发放当月薪酬。 6.2 薪酬支付 6.2.1 公司在支付员工薪酬前,代缴或代扣员工个人所得税及法定的有关税费; 法定的社会保险费用;公司内制度规定的代扣金额;公司其它制度性规定的超 支损毁费用;个人应归还的借款,缺勤薪酬及员工奖惩办法中规定的金额。 6.2.2 薪酬支付日公司采取月薪发放形式,即次月 10 日支付上月的薪酬。支付日 如遇公休日或节假日,则顺延至放假后一日。薪酬以现金转账方式打入每个员 工在公司指定银行开户的银行账号上。 6.3 员工从自动离职日起,公司不再支付其薪酬。 7.0 保密原则 本办法力求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规则和竞争环境。各部门主管和上级主 管领导应本着公正、客观的原则进行薪酬核定工作,并对薪酬数额进行保密。 员工具有了解本人所在岗位的薪酬情况及向主管领导询问本人薪酬问题的权利, 但应保证对自己的薪酬严格保密,信守不打听、不攀比的原则。如有攀比泄密 现象出现,对相关责任人和当事人双方进行薪酬下调的处罚,情节严重者开除。 注: 1、本制度的解释说明权属人力资源部。 2、本制度的未尽事宜经授权后,由人力资源部补充。 3、与本制度相关的附件、补充意见,具有同等效率。 4、本制度的最终决定、修改和废除权属公司总经理。 2.3.1 薪资职级表 等 级 级 次 职 级 15 A 14 13 12 B 11 10 高 管 中 高 管 9 C 8 7 6 D 5 4 中 层 基 层 主 管 3 E 2 1 员 工 基本工资 岗位工资 1 岗位工资 2 绩效 工资 薪资 A3 2000 10000 16000 25000 A2 2000 8000 14000 20000 A1 2000 6000 12000 18000 B3 2000 8000 11000 18000 B2 2000 6000 10000 14000 B1 2000 4000 7000 12000 C3 2000 3000 4000 12000 C2 2000 2000 3000 10000 C1 2000 1000 2000 8000 D3 2000 1200 2000 8000 D2 2000 1000 1200 7000 D1 2000 500 500 6000 E3 2000 700 1000 5000 E2 2000 500 600 4000 E1 2000 300 400 3000 说明 总经理/副总经 理/总工程师 总监/高级工程 师/总经理助理 部门经理/中级 工程师 主任/主管/工 程师/设计人员 /经理助理/会 计/网格技术 文员/网管/客 服/测试/美工/ 技术/销售/出 纳/业务员 2.3.2 年薪制 (试行版 V.1) 1.0 目的 为了强化企业高管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充分调动经营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促使经营管理人员共同承担经营风险,注重企业长期利益,实现企业持续稳健 发展,特制订本方案。 2.0 原则 对关键岗位和重要岗位实行年薪制,并坚持如下原则: 2.1 个人技能、能力和岗位价值结合的原则。 2.2 公平、公正的原则。 2.3 保密性原则。 3.0 适用范围 年薪制适用于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人员。 4.0 具体步骤 4.1 成立由公司领导和人力资源部重要成员参加的年薪评定委员会。 4.2 由年薪评定委员会依据每个岗位的岗位价值和在此岗位工作员工的品德、 技能、业务能力和其他评定因素确定其年薪额度。 4.3 公司年薪委员会可以据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行业发展状况,随时进行对年薪 额度的修订,以确保年薪额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5.0 年薪确定 年薪=基本年薪+绩效年薪+年终奖金(提成) 具体标准按公司制度执行。 6.0 年薪的支付与管理 6.1 实行年薪制的员工,其基本年薪按月平均发放。 月度基本年薪=[基本年薪÷12] 6.2 实行年薪制的员工,其绩效年薪根据绩效考评结果,分当年季度支付、当 年年终支付两部分分期支付,其中: 当年季度支付(绩效年薪的 40%)部分,以现金形式支付。 当年年终支付(绩效年薪的 60%)部分,以现金形式支付。 6.3 实行年薪制的员工,如能完成或超额完成当年的目标责任,则可以获得分 配提成,具体提成数额视当年的具体发放标准确定。 6.4 年薪制员工的提成,分为当期兑现及风险兑现两部分发放,其中: 当期兑现(提成的 80%)部分,以现金形式支付。 风险兑现(提成的 20%)部分,聘用期满一年后一次性现金支付。 6.5 年薪制员工年薪在发放当期由公司财务部门为其依法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6.6 聘用期内,年薪制员工由于个人辞职或严重违规违纪而被辞退或损害公司 利益而被辞退等非正常原因离任时,将自动失去红利中的风险兑现部分和未支 付的基本年薪,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6.7 聘用期内,若公司解除与年薪制员工的聘用关系,公司将实时考核年薪制 员工至解除聘用关系止的目标责任达成情况后,按比例支付其绩效年薪及累计 风险兑现部分红利。 6.8 聘用期满后一年内,年薪制员工做出有损公司利益的行为或未履行保密义 务,将自动失去风险兑现部分红利,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7.0 绩效考核评价指标及确定程序 7.1 评价年薪制员工绩效的指标分考核指标和考评指标。 8.0 营销中心、运营中心所属各岗位施行以销售业绩考核指标为基础的绩效考 核方案;产品研发中心、 8.1 人力中心、财务部各岗位施行以岗位考评指标为基础的绩效考核方案。 8.2 考核指标为:销售收入、销售利润、运营流量等 KPI 指标等。 8.3 考评指标为:产品质量、客户投诉、制度建设、团队管理、重点工作配合 等。 8.4 考核(评)目标确定后,由公司与年薪制员工签定目标责任合同。 9.0 附则 9.1 年薪制员工绩效年薪兑现办法参照公司绩效管理制度。 9.2 对于第一年完不成主要目标责任值 60%的年薪制员工,公司将不予兑现其绩 效年薪的 60%。 9.3 对于连续二年完不成主要目标责任值 60%的年薪制员工,除不予兑现其绩效 年薪外,公司将对其予以解聘。 10.0 本方案由人力资源部制订,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11 页 360 浏览
立即下载
薪酬管理制度-(互联网公司)

薪酬管理制度-(互联网公司)

薪酬管理制度 一、 目的 为贯彻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方略,建立健全以薪酬为核心的激励机制,确保各项薪酬管 理活动合法合规,同时兼顾效率与公平,特制定本制度。 二、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与 XX 有限公司及各分支机构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员工。 工作内容属销售性质或部分涉及的员工,且另有特别约定的,以特别约定为准。其他 补充部分,可参照本制度执行。 三、 权责划分 1. 总经理 负责公司薪酬管理制度及调整方案的审定。 2. 职级管理委员会 职业发展委员会与干部管理委员会负责员工专业职级职等与干部管理职级职等的评定。 3. 人力资源部 负责公司薪酬管理制度及福利政策的制定; 负责工资核算与薪资查询的反馈。 基于绩效管理与职级管理活动的结果调整员工薪酬。 四、 薪酬管理原则 1. 薪酬体系的设计与管理遵循公平、效率与合法原则。 2. 薪酬管理以职业发展体系为基础,实行动态管理。 3. 根据公司经营状况制定或调整年度薪酬预算。 1/7 五、 职业发展体系 为提高公司薪酬管理效率,明确职业晋升通道与发展方向,根据公司业务发展规划与 部门职能定位,将岗位职责、管理范围、工作性质、任职资格和行为标准相似或相近的岗 位进行归集,划分成专业与管理两个发展通道,五个职务序列。 各序列内部根据任职资格与岗位权限,划分成 4 个职级,同时,各职级内均包括“基 础等、普通等与职业等”3 个职等。 职级与职等的管理与评定工作由公司职业发展委员会和干部管理委员会负责。 关于职级与职等的明确定义另见公司《职级管理制度》。 职业发展通道如下图所示。 专业发展通道 管理发展通道 L5 ( CEO ) P4 (专家) L4(副总) L3(总监) P3(高工/主管级) L2(经理) ( L1 ) 后备干部 P2(工程师/专员级) P1(助理级) 各职务序列定义与岗位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 认证 干部管理委员会 职业发展委员会 机构 (L 序列) (P 序列) 岗位 管理性质 研发性质 职能性质 专业性质 销售性质 (L-eader) (T- (F-unction) (S- (M- peciality) arketing) 性质 echnology) 适用 公司中高层管理干 系统研发、应用 会计、出纳、人 财务、市场、项 BD 、 销 售 、 售 范围 部 研发、QA、运维 力、行政、采 目管理、产品、 前、售后 2/7 定义 购、计划合同 总助、设计 对组织经营与管理 对产品和技术在 按既定流程与规 运用某项专业知 负责对业绩承担 系统的高效运行和 行业中的先进性 则为业务提供支 识创造性提供某 直接责任 各项经营管理决策 和安全性承担直 持或服务,确保 种支持或服务, 的正确性承担直接 接责任 公司正常运营 直接或间接为组 责任 六、 1. 织创造价值 薪酬体系 薪酬结构 员工薪酬由固定工资、浮动工资、奖金、津贴与福利组成。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固定工资 浮动工资 奖金 津贴与福利 全勤奖 岗位工资 绩效工资 (项目奖金) 各类津贴、公司福利、 法定福利 年终奖 2. 固定工资 根据公司管理实际,综合市场薪酬水平,实行基于岗位价值、任职资格与员工绩效的 宽幅薪酬体系。 岗位工资与员工的序列、职级职等相对应,序列或职级职等发生变动,薪酬同步调整。 职级与薪酬的对应关系详见附表 1。 职级薪酬对照表 3. 绩效工资 绩效工资与绩效等级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绩效等级 结果应用 激励措施 优异(A) 激励 次季度薪酬在带宽内上浮 1 档。 达标(B) — — 需改善(C) 激活 次季度薪酬在带宽内下浮 1 档。 浮动工资有效期为 1 个季度。 3/7 进入激活状态的,将被执行“业绩改善与帮扶计划”。提前达成改善计划的,亦可视 情况提前解除激活状态。 连续被激活 2 次的,浮动工资连降,岗位工资下调 1 档,同时,公司有权择解除劳动 合同或重新评估职级。 连续被激励 2 次的,浮动工资累加,并可破格申报晋级晋等,岗位工资上调 1 档。 七、 核算与发放 工资采取银行转账方式于每月 10 日支付,遇节假日顺延。 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与住房公积金的个人部分均由公司代扣代缴。 员工入职、离职当月薪酬按其月度内实际出勤天数核算。 八、 薪酬调整 基于职务变化、职级职等晋升结果的薪酬调整,由职委会与干委会负责组织晋级晋等 评定工作,原则上每半年开展一次。申报晋级晋等的基本条件如下表所示。 申报类型/目标 晋级 本科 硕士 上次 本次 1晋2 3年 2年 1年 —— 达标 2晋3 7年 5年 3年 —— 优秀 3晋4 11 年 8年 5年 优秀 优秀 —— 达标 —— 达标 —— 优秀 2 级内 3 级内 转通道 绩效条件 大专 1 级内 晋等 资历条件(工作年限) 同时晋等 平移职级 在原薪酬档位工作满半年 在原薪酬档位工作满一年 按晋等绩效要求 无资历要求 无绩效要求 1. 工作年限指从事所属通道相关工作的年限,包括进公司前与进公司后的年限。 2. 因入职时间、产假、病假等因素导致只有本次绩效的,不允许申报 2 晋 3 及以上。 3. 凡被激活的,半年内不允许申报晋级晋等、主动转通道。 4. 转通道可同时申请级内晋等,但不可申请晋级。 5. 晋级晋等未成功的,薪酬不作调整。 6. 属晋级晋等的,按照高于原薪酬标准的原则,参照晋升后的岗位薪酬标准予以评 4/7 定。 九、 津贴与福利 公司津贴包括工龄津贴、电话补助、交通补助、午餐补助、电脑补助、住房补助等。 福利由法定福利与公司福利两部分组成。 法定福利包括公司按国家规定为员工缴纳的社会保险与住房公积金。 公司福利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培训、团建活动、带薪休假、生日关怀、节日福利、丧葬 慰问金、婚育礼金、年度体检等。 公司将根据经营状况逐步提高全员福利水平,亦有权根据经营状况调整福利项目与标 准。 津贴与福利的项目、标准、适用范围由公司每年初更新并对全员发布实施。 十、 薪酬保密与复核 工资信息为公司明确要求的保密事项,因泄密或相互打探工资造成负面影响的,一经 核实,对当事人实行降薪或辞退处理。 员工对工资收入产生疑义的,须主动联系人力资源部,调阅工资明细,申请薪酬复核。 5/7 附表 1:职级薪级对照表 6/7 7/7

7 页 407 浏览
立即下载
集团薪酬等级划分明细表

集团薪酬等级划分明细表

附件二: **集团各岗位、级别与月工资起薪标准对照表 岗位 等级 J I H G F E D C B A 细分 级别 2级 1级 4级 3级 2级 1级 4级 3级 2级 1级 4级 3级 2级 1级 4级 3级 2级 1级 4级 3级 2级 1级 4级 3级 2级 1级 4级 3级 2级 1级 4级 3级 2级 1级 4级 3级 2级 1级 集团总部 基准职位 月岗位 月基本 月职务 月职务 月实际 年收入0.4亿元以下生 年收入0.4-1亿元生产 年销售收入1-2亿元生 年销售收入2亿元以上 集团范围内技 工资起 工资起 工资起 工资浮 岗位工 企业/贸易型、物流型 术系列(以集 产企业之基准职位 产企业之基准职位 生产企业之基准职位 薪(元 薪(元 动金额 资(元 企业之基准职位 团评聘为准) 薪(元 ) ) ) (元) ) 总裁 无 无 无 副总裁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首席科学家 总经理 总裁助理 技术总监 财务总监 部门总经理 无 无 无 总经理 总经理 副总经理 资深总监 执行董事 高级专家 总经理 副总经理 资深总监 部门副总经理 主管 经理助理 经理 资深专家 高级专家 总监 总监 副总经理 总监 经理 副总经理 资深总监 执行董事 高级专家 主任工程师 技术、品质、生产经理 、高级工程师 经理 技术、品质、生产经理 、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部门主管 工程师 技术、品质、生产主管 技术、品质、生产主管 、工程师 、工程师 部门主管 工程师 工程师 副主管 助理工程师 副主管 副主管 助理工程师 无 助理工程师 网管、文员、计划员、品控员、技术员、仓管员、会计员、出纳、报关员、司机、行政助理、保安队长、电工 等 技术员 后勤人员、清洁工、保安等 无 100000 80000 50000 45000 40000 35000 33000 28000 24000 20000 20000 17000 14000 12000 12000 11000 10000 9000 8000 7200 6600 6000 5500 5000 4500 4200 4000 3700 3300 3000 3000 2700 2300 2000 2200 2000 1800 1600 20000 15000 7000 7000 7000 7000 7000 7000 7000 7000 5000 5000 5000 5000 3000 3000 3000 3000 2500 2500 2500 2500 2000 2000 2000 200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80000 65000 43000 38000 33000 28000 26000 21000 17000 13000 15000 12000 9000 7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500 4700 4100 3500 3500 3000 2500 2200 2500 2200 1800 1500 1500 1200 800 500 700 500 300 100 48000 39000 25800 22800 19800 16800 13000 10500 8500 6500 6000 4800 3600 2800 2700 2400 2100 1800 1100 940 820 700 350 300 250 220 52000 41000 24200 22200 20200 18200 20000 17500 15500 13500 14000 12200 10400 9200 9300 8600 7900 7200 6900 6260 5780 5300 5150 4700 4250 3980 说明: 1.本表共设工资等级数为10等38级。A-B为行政类,C-J为管理类。由于员工所在公司或部门规模的不同,相同的职务岗位工资略有不同。 2.对于集团总部及经营单位所有人员(指管理类、专业技术类、行政类三类人员),集团综合考虑本人承担业绩指标或责任、职务层次、工作表现、任职能力、岗位重 要性、学历、专业经验等综合条件,参考附件一《确定薪酬标准关键指标系数设置明细表》,对照附件二《**集团各岗位、级别与月工资起薪标准对照表》,确定其工 资A-J等。员工的岗位决定其工资A-J等,员工的任职能力等指标决定其所在工资等级的具体级数。 3.确定员工工资等级的方法:①根据员工的工作岗位,对照本表确定其岗位工资A-J等;②根据附件一,计算出员工个人的指标系数得分;③对照附件二,员工指标系数 得分在8.0-10分的,其工资等级取职位所在级别的最高细分级别。得分在7.0-7.9分,6.0-6.9分,5.9分以下,其工资等级取职位所在级别的级数依次递减一级。 4.C-J类别人员的薪资结构:月薪资总额=基本工资+职务工资+福利(通讯、交通、住房、社保、公积金等)+特别津贴(总经理级以上人员)-扣款项目 5.A-B类别人员的薪资结构:月薪资总额=基本工资+职务工资+福利+加班计时工资-扣款项目 6.加班计时工资的计算公式=月岗位工资÷21.75÷8×当月实际出勤天数 7.引进应届毕业生及毕业两年以内人员的岗位工资标准:①中专(高中)学历:参照A2级标准+福利;②大专学历:参照B1级标准+福利;③本科学历:参照B3级标准+福 利;④硕士学历:参照C2级标准+福利;⑤博士及博士后学历:参照E1级标准+福利。 8.职务工资浮动考核和发放管理见附件三《**集团有限公司管理人员考核评定表》、附件四《**集团有限公司考核结果与浮动工资发放审批表》。

1 页 816 浏览
立即下载
【表格】集团薪酬等级划分明细表

【表格】集团薪酬等级划分明细表

附件二: **集团各岗位、级别与月工资起薪标准对照表 岗位 等级 J I H G F E D C B A 细分 级别 2级 1级 4级 3级 2级 1级 4级 3级 2级 1级 4级 3级 2级 1级 4级 3级 2级 1级 4级 3级 2级 1级 4级 3级 2级 1级 4级 3级 2级 1级 4级 3级 2级 1级 4级 3级 2级 1级 集团总部 基准职位 月岗位 月基本 月职务 月职务 月实际 年收入0.4亿元以下生 年收入0.4-1亿元生产 年销售收入1-2亿元生 年销售收入2亿元以上 集团范围内技 工资起 工资起 工资起 工资浮 岗位工 企业/贸易型、物流型 术系列(以集 产企业之基准职位 产企业之基准职位 生产企业之基准职位 薪(元 薪(元 动金额 资(元 企业之基准职位 团评聘为准) 薪(元 ) ) ) (元) ) 总裁 无 无 无 副总裁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首席科学家 总经理 总裁助理 技术总监 财务总监 部门总经理 无 无 无 总经理 总经理 副总经理 资深总监 执行董事 高级专家 总经理 副总经理 资深总监 部门副总经理 主管 经理助理 经理 技术、品质、生产主 管、工程师 资深专家 高级专家 总监 总监 副总经理 总监 经理 副总经理 资深总监 执行董事 高级专家 主任工程师 技术、品质、生产经 理、高级工程师 经理 技术、品质、生产经 理、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部门主管 工程师 技术、品质、生产主 管、工程师 部门主管 工程师 工程师 副主管 助理工程师 副主管 副主管 助理工程师 无 助理工程师 网管、文员、计划员、品控员、技术员、仓管员、会计员、出纳、报关员、司机、行政助理、保安队长、电 工等 技术员 后勤人员、清洁工、保安等 无 100000 80000 50000 45000 40000 35000 33000 28000 24000 20000 20000 17000 14000 12000 12000 11000 10000 9000 8000 7200 6600 6000 5500 5000 4500 4200 4000 3700 3300 3000 3000 2700 2300 2000 2200 2000 1800 1600 20000 15000 7000 7000 7000 7000 7000 7000 7000 7000 5000 5000 5000 5000 3000 3000 3000 3000 2500 2500 2500 2500 2000 2000 2000 200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80000 65000 43000 38000 33000 28000 26000 21000 17000 13000 15000 12000 9000 7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500 4700 4100 3500 3500 3000 2500 2200 2500 2200 1800 1500 1500 1200 800 500 700 500 300 100 48000 39000 25800 22800 19800 16800 13000 10500 8500 6500 6000 4800 3600 2800 2700 2400 2100 1800 1100 940 820 700 350 300 250 220 52000 41000 24200 22200 20200 18200 20000 17500 15500 13500 14000 12200 10400 9200 9300 8600 7900 7200 6900 6260 5780 5300 5150 4700 4250 3980 说明: 1.本表共设工资等级数为10等38级。A-B为行政类,C-J为管理类。由于员工所在公司或部门规模的不同,相同的职务岗位工资略有不同。 2.对于集团总部及经营单位所有人员(指管理类、专业技术类、行政类三类人员),集团综合考虑本人承担业绩指标或责任、职务层次、工作表现、任职能力、岗位重 要性、学历、专业经验等综合条件,参考附件一《确定薪酬标准关键指标系数设置明细表》,对照附件二《**集团各岗位、级别与月工资起薪标准对照表》,确定其工 资A-J等。员工的岗位决定其工资A-J等,员工的任职能力等指标决定其所在工资等级的具体级数。 3.确定员工工资等级的方法:①根据员工的工作岗位,对照本表确定其岗位工资A-J等;②根据附件一,计算出员工个人的指标系数得分;③对照附件二,员工指标系数 得分在8.0-10分的,其工资等级取职位所在级别的最高细分级别。得分在7.0-7.9分,6.0-6.9分,5.9分以下,其工资等级取职位所在级别的级数依次递减一级。 4.C-J类别人员的薪资结构:月薪资总额=基本工资+职务工资+福利(通讯、交通、住房、社保、公积金等)+特别津贴(总经理级以上人员)-扣款项目 5.A-B类别人员的薪资结构:月薪资总额=基本工资+职务工资+福利+加班计时工资-扣款项目 6.加班计时工资的计算公式=月岗位工资÷21.75÷8×当月实际出勤天数 7.引进应届毕业生及毕业两年以内人员的岗位工资标准:①中专(高中)学历:参照A2级标准+福利;②大专学历:参照B1级标准+福利;③本科学历:参照B3级标准+福 利;④硕士学历:参照C2级标准+福利;⑤博士及博士后学历:参照E1级标准+福利。 8.职务工资浮动考核和发放管理见附件三《**集团有限公司管理人员考核评定表》、附件四《**集团有限公司考核结果与浮动工资发放审批表》。

1 页 927 浏览
立即下载
华为的员工激励制度

华为的员工激励制度

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简介 2 员工激励理论分析 2.1 激励的含义 2.2 激励的作用 2.3 传统激励理论对华为的局限性 3 华为的激励机制 3.1 文化激励 3.2 物质激励 3.3 精神激励 3.4 其他激励方式 4 华为员工激励的效果与不足 4.1 激励效果 4.2 不足之处 小结 浅析华为员工激励机制 (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专业 11 级工商 5 班 XXXXXXXXX) [摘 要]员工激励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良好的激励机制一方面可 以帮助企业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造就良性的竞争环境从而促 进员工潜在能力的开发。华为作为我国本土企业中的佼佼者,其独特的员工激 励机制是值得我们去学习与研究的。本文先对传统激励理论进行浅要分析,并 讨论传统激励理论的局限性,以此引出对华为激励机制研究的目的。希望通过 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浅析,发现其激励制度的特点及创新,并且发现这种制 度的不足之处,进而找出华为员工激励制度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地方。 [关键词] 员工激励 人力资源管理 华为 引言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要通过资料收集法对华为公司的历 史现状、人员状况、企业文化状况等进行了资料的收集整理。其中,对华为公 司的员工激励方法和激励机制进行了着重的研究。希望通过该研究从而总结出 该公司在员工激励方面中成功的奥秘,以及通过这一研究我们从中得到的一些 启示。 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简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成立于 1987 年。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华为从一个初始员工不足二十人,注册资本仅两万 元的小作坊发展为如今拥有两万多员工年销售额达 2400 亿元的超级公司。截 至到 2008 年底,华为在国际市场上覆盖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排名前 50 1 浅析华为员工激励机制 名的电信运营商中,已有 45 家使用华为的产品和服务。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已经应用于全球 170 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 50 强中的 45 家及全球 1/3 的 人口。 2 员工激励理论分析 2.1 激励的含义 在企业管理中,激励可以理解为管理者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刺激被管理者的需 要,激发其动机,使其朝着管理者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简单地说, 就是通过激励手段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2.2 激励的作用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有效的科学的激励制度至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①吸引优秀的人才到企业中来。②开发员工的潜在能力,促进员工充分发挥自 己的智慧与才能。③留住人才。④造就良性的竞争环境。 2.3 传统激励理论对华为的局限性 同管理学中其他的制度一样,激励制度也应随着企业的现代化而与时俱进。传 统的激励理论对华为这样一个新兴高科技公司来说有着很大的局限性。首先, 传统的激励理论在短期内可以极大的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但是对于如何让员 工保持持久的努力和自我发展这一问题并不能起到很好的知道作用。其次,传 统的激励理论忽略了对企业员工能力的培养与创造,忽视了员工努力程度与个 人能力的相互作用,这是非常不利于员工长期发展的。最后,传统的激励制度 难以量化,管理者很难对其具体进行的实施。 3 华为的员工激励机制 3.1 文化激励 2 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激励力量,它可以潜移默化的激励全体员工共同奋斗 , 实现企业的目标。华为的企业文化在我国本土企业中别具一格,其核心便是华 为的“狼性文化”。华为总裁任正非很崇尚狼,认为狼所具有的团结互助、集 体奋斗、自强不息等精神应是一个企业的文化之魂。这种“狼性文化”使华为 的员工具有了对市场敏锐的嗅觉,以及找准目标便奋不顾身进攻的精神。这为 华为获得了高绩效,并且使其在同国内,甚至国外的同行进行竞争的过程中脱 颖而出,迅速扩张,不断的壮大着华为的势力。 3.2 物质激励 (1)高薪激励 华为的员工工资之高在中国本土企业中是数一数二的,华为的高薪一方面使得 大量的优秀人才聚集华为,另一方面也激励了人才的积极性。此外,为了更进 一步的激励销售人员,华为使他们的业绩与自己的团队业绩挂钩,而不是像多 数公司那样给他们提成。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销售人员只重视当前的业绩,而 忽视了与客户长期关系的维系。尽管如此,数据显示华为的销售人员收入还是 非常高的。目前以博士硕士本科的底薪为例,分别是 7000-8000/月,60007000/月,4500-5000/月,年终还有奖金,分红等。 (2)员工持股激励 华为在高薪激励的同时还推行全员持股制度,这成为对员工长期激励的最好办 法。员工持股制度的推行使得华为与员工的关系得到了根本的改变。员工与华 为从原来的雇佣关系变成了伙伴式的合作关系,这种关系让员工对企业有了极 大的归属感,使员工将自己视为企业真正的主人,自觉的把自己的前途与命运 与华为的前途与命运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3 浅析华为员工激励机制 3.3 精神激励 (1)荣誉奖 华为非常注重奖励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公司甚至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荣誉部 , 以专门负责对员工的考核与评奖。无论员工在工作的哪一方面有所进步,都可 以得到荣誉部门给予的奖励。华为的荣誉奖涉及的方面与人员即广又多,许多 员工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荣誉部告知由于员工的进步或者特殊贡献而得到了 公司的某种奖励。此外,如果员工得到了荣誉奖,那么一定少不了相应的物质奖 励。通过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奖励,一方面使员工感受到公司对其努力成果的 肯定,另一方面会激发其工作动力,使其向更高的台阶迈进。 (1)职权激励 职权的激励在华为的激励制度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为华为 留住人才这一方面。华为的员工很大一部分都是高素质,高学历的员工。这些 员工在期望获得高薪的同时还非常注重实现自身价值,并强烈的期望得到公司 或社会的认同与尊重。所以,华为对优秀员工进行充分的授权,并赋予相应的 职称,以此显示对他们的信任与尊重。华为用这种激励手法使得员工得到了精 神与物质的双重收获,因而更愿意贡献自己的力量与才智,从而对公司事务有 了更强的参与感和更多的自主性。 4.4 其他激励 (1)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 为了使员工更好的把握自己的事业目标,激励员工不断地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华为给自己的员工定制了职业生涯规划。针对新员工,华为会给他们提供富有 挑战性的任务,以帮助他们迅速进入良好的工作状态,并最大限度的激发他们 4 的斗志与激情。对于工作三年以上的员工,华为会对他们进行培训激励,如派 研发人员出国深造等。对于工作满十年以上的员工,华为会选择环境设施激励 策略通过晋升制度,并优化工作环境与设施,促进员工更好的进行创新工作。 保证员工的地位与自身的实力挂钩。 (2)完善的绩效考评制度 华为也采用了现代企业普遍实行的绩效考评制度,华为的每位员工都需要制定 绩效目标,然后根据这个目标由直接主管对他进行不定期的辅导和调整。在年 底的评估考核之前,每位员工都要对目标完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向主管进行一 次甚至多次的回顾和反馈。年底的考核结果还需经过管理层的横、纵相比较, 与多向沟通不断地进行修正,力图使考核结果更加公平,客观。最后考核结果 与激励机制挂钩,真正实现劳者多得。 (3)舒适的工作环境 在华为工作过的员工,无不对其舒适的工作环境有着深刻的印象。华为的百 草园是华为员工在华为的温馨家园,里面有超市、休闲中心、餐厅、美发厅, 一应俱全。在华为无论衣食住行,一张工卡全部解决。这里对于整日专注于科 技项目,无暇顾及生活琐碎事务的研发人员来说无疑人间天堂。公司还定期举 办一切运动比赛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拉近了员工之间的距离。这一舒适的工 作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员工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 4 华为员工激励的效果与不足 (1)华为员工激励的效果 首先高薪酬高福利吸引了许多优秀人才,其内部的各种激励制度也大大激发 了员工的工作激情。华为的企业文化如“狼性文化”、“军事文化”等一系列 5 浅析华为员工激励机制 新式企业管理文化培养了华为员工团结协作,集体奋斗,坚持不懈的宝贵精神。 这些都是华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成为中国企业的领头羊的重要因素。 (2)华为员工激励的不足之处。 华为激烈的竞争机制为员工提供了较多的发展机会和较大的发展空间,并激 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但另一方面,这些激励措施必然不适合每一个人员工。 比如高强度的工作负荷使得员工的精神与身体方面也产生了巨大的压力。这可 能会导致一些员工不堪重负,被迫离开华为。此外华为独特的“狼性文化”强 调现实的利益才是生存之本,但是如果没有高于利润之上的追求,就难以培养 员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只有崇高的理想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才可以使企业 永葆青春。 结语 员工是企业的重要资源,通过员工激励是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的 效率的客观要求。通过对华为企业文化,激励制度的分析,我们明白了要建立 一个良好的,有效的激励制度,首先要建立一个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以此正 确引导员工的整体价值观。其次,要实施多样化的激励方式,把物质、精神、 文化激励结合起来对员工进行激励。同时企业也应注重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 关注不同员工的不同需求,与员工的身心健康,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健康持续的 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锡民.企业如何有效激励员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 [2]程东升,刘丽丽.《华为真相》[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12 [3]丁敏 .《组织行为学》[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02 6 [4]曾湘泉.《人力资源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任建定.企业文化的深层次激励[J].通信企业管理,2005 第五期 [6]张玉科.浅谈企业员工的激励措施[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1 第五期 致谢 7

8 页 536 浏览
立即下载
17 薪酬保密制度

17 薪酬保密制度

薪酬保密制度 第 1 条 总则 1.1 为维护公司利益,保守公司薪酬,特制定本制度。 1.2 公司所有员工都负有保守薪酬秘密的义务。 1.3 董事长、总经理、人事专员可知晓本公司全体员工薪酬,分管副总可知晓其分管序列 员工薪酬,其他人员均无权知晓他人工资、档级。 第 2 条 为做薪酬保密,公司实行员工保密工资条/工资卡制度。 第 3 条 薪酬表编制保密程序 3.1 公司人事行政部人事专员负责编制公司所有人员薪酬发放表,其他人员一律不得询问 与自己薪酬无关的情况。 3.1.1 所有接触和编制薪酬的人员一律不得在任何场合谈论与薪酬有关的事宜。 3.1.2 负责编制薪酬表的人员在做薪酬表时,不允许有其他与薪酬编制无关的人员在工作 现场。 3.1.3 如有其他与薪酬编制无关的人员在工作现场,负责编制薪酬表的人要劝其离开。 3.1.4 编制薪酬表的工资文档须加密,以防泄密。 3.1.5 编制薪酬表的人员如在制作薪酬表时有其他事情离开工作现场,不得将薪酬表和相 关的薪酬资料摊放在桌面上,必须收集起来放入专门的档案柜内加锁,以免他人翻阅,并 关闭打开的电脑文档。 第 4 条 薪酬审批保密程序 4.1 人事行政部人事专员在将薪酬表和薪酬审批表送总经理审批时,必须由以密封的形式 亲自送达。 4.2 人事行政部人事专员在将薪酬汇总表和薪酬审批表送财务部审批时,必须由以密封的 形式亲自送达指定人员。 第 5 条 薪酬发放保密程序 5.1 每月应发放的薪酬总额由财务部根据审批的薪酬审批表存入开户银行。 5.2 人事行政部人事专员将审核签批后的员工薪酬明细表转送开户银行,由银行根据员工 薪酬明细表将薪酬总额分解到每位员工,并将每位员工的薪酬存入员工工资卡。 5.3 人事行政部人事专员必须在每月 12 日前将员工个人的薪酬条发放到员工本人,不得 代领。 5.4 如员工个人薪酬条与存入薪酬卡的薪酬不相符或有其他错误时,请员工及时与人事行 政部人事专员联系。 第 6 条 薪酬调整保密程序 6.1 对于新聘员工招聘,分管副总对薪酬归位的水平、档级有建议权。 6.2 对于员工异动调薪,分管副总对员工新岗位的薪酬水平、归位档级有建议权。 第 7 条 保密措施 7.1 公司人事行政部人事专员及其他审批人员对薪酬负有保密责任,不得将任何人的薪酬 向外透露。 7.2 公司人事行政部人事专员必须在电脑上加密。 7.3 严禁公司任何员工以任何方式向任何人透露自己或询问其他人员的薪酬状况。 7.4 公司人事行政部人事专员负责所有薪酬表的存档,保管人员要严格遵守公司薪酬保密 制度。 7.5 所有个人因薪酬由错误需查询薪酬表的,负责保管薪酬表的人员只能提供其个人的薪 酬表,与其无关的薪酬情况一律不得显示给查询人。 第 8 条 奖惩措施 8.1 所有公司员工不得随意透露员工的薪酬发放情况,一经发现,情节轻微未造成不良影 响的,每发现一次工资下调一档,连续二次给予解聘处理;对于造成不良应先,情节严重 的,发现一次即给予解聘处分。 第 9 条 解释权限 本制度由人事行政部负责解释。

2 页 247 浏览
立即下载
非常好的++销售人员薪酬管理制度

非常好的++销售人员薪酬管理制度

销售人员薪酬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SY-HR-WI版 本:V1.0 页 次:1/6 制订部门:集团人力资源部 生效日期:2018-01-01 修订记录 修订日期 修订原因 修订内容 修订人/版本 2018.01.01 新版制订 全文 /V1.0 制订 审核 批准 日期 日期 日期 1.0 目的 销售人员薪酬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 SY-HR-WI- 版本号 V1.0 生效日期 2018-03-01 页 次 制订部门 第 2 页,共 6 页 集团人力资源部 为加强公司销售管理,促进销售团队的积极性和进取心,规范销售人员的薪酬标准,发挥薪酬分配机制的激 励作用,体现公平合理、按劳分配、绩效优先的分配原则,特制订本制度。 2.0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东莞市三友联众电器有限公司市场客服部办事处经理和业务员。 3.0 定义 销售人员薪酬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 SY-HR-WI- 版本号 V1.0 生效日期 2018-03-01 页 次 制订部门 第 3 页,共 6 页 集团人力资源部 3.1 销售额 本制度所称“销售额”是指公司与客户正式签订有法律效力的销售合同后已向客户送货的出货金额。 3.2 回款额 本制度所称“回款额”是指公司实际获得客户支付的货款,以公司现金收讫或银行实际到账为判定依据。 3.3 销售人员 本制度所称“销售人员”特指本公司的办事处经理及业务员。 销售人员薪酬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 SY-HR-WI- 版本号 V1.0 生效日期 2018-03-01 页 次 制订部门 第 4 页,共 6 页 集团人力资源部 4.0 权责 4.1 人力资源部 4.1.1 负责本制度的制订及解释 4.1.2 负责参与新进销售人员的基本工资的评定。 4.2 财务部 4.2.1 负责与本制度关联的《差旅费报销规定》、《营销人员招待费用报销规定》的修订或制订 销售人员薪酬管理制度 4.2.2 负责依据本制度制订《销售人员人员回款管理办法》 4.3 市场客服部 4.3.1 销售管理人员负责按此制度执行对各销售人员的薪酬管理 4.3.2 各销售人员负责遵照执行该制度 5.0 作业内容 文件编号 SY-HR-WI- 版本号 V1.0 生效日期 2018-03-01 页 次 制订部门 第 5 页,共 6 页 集团人力资源部 销售人员薪酬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 SY-HR-WI- 版本号 V1.0 生效日期 2018-03-01 页 次 制订部门 第 6 页,共 6 页 集团人力资源部 5.1 销售人员的薪酬组成 + + 福利工资 + 补助部分 + 新客户奖 基本工资 绩效工资 销售人员的薪酬由五部分组成,分别是: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新客户奖、福利工资及补助部分;其具体 结构如下图所示: 月度绩效工资 学历津贴 话费补助 年度绩效工资 工龄津贴 差旅补助 招待费补助 销售人员工资结构图 销售人员薪酬管理制度 5.2 基本工资 文件编号 SY-HR-WI- 版本号 V1.0 生效日期 2018-03-01 页 次 制订部门 第 7 页,共 6 页 集团人力资源部 销售人员薪酬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 SY-HR-WI- 版本号 V1.0 生效日期 2018-03-01 页 次 制订部门 第 8 页,共 6 页 集团人力资源部 5.2.1 基本工资的发放与级别调整 5.2.1.1 销售人员的基本工资按月发放。 5.2.1.2 销售人员的基本工资级别每半年调整一次,其薪酬级别可升可降。 5.2.2 基本工资的级别评定 5.2.2.1 销售人员的基本工资级别依据对销售人员绩效考核结果评定。 5.2.2.2 考虑到不同城市的消费水平不同,销售人员的基本工资与城市挂钩,同一级别的基本工资其具体金 销售人员薪酬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 SY-HR-WI- 版本号 V1.0 生效日期 2018-03-01 页 次 制订部门 第 9 页,共 6 页 集团人力资源部 额按一级、二级、三级城市有所不同,以二级城市为标准,一级城市的挂钩系数为 1.2,三级城市的 挂钩系数为 0.85。 5.2.2.3 销售人员基本工资薪级与薪点值的具体设定、与绩效考核结果及城市消费水平的挂钩方式 详见 附表一:《销售人员基本工资对应分布表》 5.2.2.4 公司原则上每半年对销售人员进行一次绩效考核,依据绩效考核分数评定出销售人员的基本工资级 别。 前一个半年的评定结果应用于后一个半年,即后一个半年每月的基本工资按照前一个半年所评定的结 销售人员薪酬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 SY-HR-WI- 版本号 V1.0 生效日期 2018-03-01 页 次 制订部门 第 10 页,共 6 页 集团人力资源部 果发放。 5.2.2.5 对业务员的基本工资评定方案(每半年)参照附件二:《业务员基本工资评定表》,具体方案由市场 部确定。 5.2.2.6 对办事处经理的基本工资评定方案(每半年)参照附件三:《办事处经理基本工资评定表》,具体方 案由市场部确定。 5.2.2.7 新进销售人员的基本工资级别在面试时由市场部及人力资源部共同评定,原则上不能评为一级业务 员或一级办事处经理所对应的薪级。 销售人员薪酬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 SY-HR-WI- 版本号 V1.0 生效日期 2018-03-01 页 次 制订部门 第 11 页,共 6 页 集团人力资源部 5.3 绩效工资 销售人员的绩效工资分为月度绩效工资和年度绩效工资,试用期(6 个月)内销售人员不享有绩效工资。 5.3.1 月度绩效工资 5.3.1.1 月度绩效工资依据对销售人员的月度绩效考核结果按月发放。 5.3.1.2 销售人员的月度绩效工资与绩效考核结果的挂钩方式详见附表四:《销售人员月度绩效工资对应表》。 销售人员薪酬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 SY-HR-WI- 版本号 V1.0 生效日期 2018-03-01 页 次 制订部门 第 12 页,共 6 页 集团人力资源部 5.3.1.3 对业务员的月度绩效考核方案参照附表五:《业务员月度绩效考核表》,具体方案由市场部确定。 5.3.1.4 对办事处经理的月度绩效考核方案参照附表六:《办事处经理月度绩效考核表》,具体由市场部确 定。 5.3.2 年度绩效工资 5.3.2.1 年度绩效工资依据对销售人员的年度绩效考核结果每年年底发放。 5.3.2.2 销售人员的年度绩效工资与绩效考核结果的挂钩方式详见附表七:《销售人员年度绩效工资对应 销售人员薪酬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 SY-HR-WI- 版本号 V1.0 生效日期 2018-03-01 页 次 制订部门 第 13 页,共 6 页 集团人力资源部 表》。 5.3.2.3 对业务员的年度绩效考核方案参照附表八:《业务员年度绩效考核表》,具体方案由市场部确定。 5.3.2.4 对办事处经理的年度绩效考核方案参照附表九:《办事处经理年度绩效考核表》,具体由市场部确 定。 5.4 福利工资 销售人员薪酬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 SY-HR-WI- 版本号 V1.0 生效日期 2018-03-01 页 次 制订部门 第 14 页,共 6 页 集团人力资源部 5.4.1 销售人员的福利工资包括学历津贴及工龄津贴,其标准与公司管理人员统一。 5.4.2 具体参见公司薪酬制度中有关学历津贴及工龄津贴说明。 5.5 新客户奖 5.5.1 新客户界定及类别划分 5.5.1.1 新客户界定 ◆ 新客户是指经由销售人员本人开发并跟进成交的客户,在此之前该客户未与公司成交。 销售人员薪酬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 SY-HR-WI- 版本号 V1.0 生效日期 2018-03-01 页 次 制订部门 第 15 页,共 6 页 集团人力资源部 ◆ 如某客户公司此前已有其相关信息且有跟进但未成交,派由某销售人员跟进后达成交易,原则上该 客户应视为该销售人员所开发的新客户;特殊情况由营销总监或总经理裁决。 ◆ 自与新客户成交之日起满一年后,新客户自动转为老客户;例外情况由营销总监或总经理审批。 5.7.1.2 新客户类别划分 公司把新客户划分为 A 类新客户及 B 类新客户,A 类新客户通常为行业知名度较高的公司,潜在需求较 大。具体判定由市场部管理人员负责。 销售人员薪酬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 SY-HR-WI- 版本号 V1.0 生效日期 2018-03-01 页 次 制订部门 第 16 页,共 6 页 集团人力资源部 5.7.2 新客户奖的发放及组成 5.7.2.1 新客户奖的发放:新客户奖每年年底发放。 5.7.2.2 新客户奖的组成:新客户奖由两部分组成,即新客户销售佣金及新客户开发奖。 5.7.3 新客户销售佣金 新客户销售佣金=年内所有新客户累计回款额×1% 销售人员薪酬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 SY-HR-WI- 版本号 V1.0 生效日期 2018-03-01 页 次 制订部门 5.7.4 新客户开发奖 5.7.4.1 新客户开发奖的发放条件 ◆新客户开发奖按单个客户向销售人员发放; ◆对实际成交销售额小于 30 万人民币的新客户不发放新客户开发奖; ◆新客户开发奖不重复计发。 5.7.4.2 B 类新客户开发奖的奖励金额 第 17 页,共 6 页 集团人力资源部 销售人员薪酬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 SY-HR-WI- 版本号 V1.0 生效日期 2018-03-01 页 次 制订部门 第 18 页,共 6 页 集团人力资源部 累计与公司成交且回款金额达到 30 万的 B 类新客户,公司一次性奖励 1500 元。 5.7.4.3 A 类新客户开发奖的奖励金额 累计与公司成交且回款金额达到 30 万的 A 类新客户,公司一次性奖励 5000 元。 5.6 补助部分 5.6.1 补助部分由话费、差旅费、招待费 3 部分组成 5.6.2 话费部分 文件编号 SY-HR-WI- 版本号 V1.0 生效日期 2018-03-01 页 销售人员薪酬管理制度 次 第 19 页,共 6 页 制订部门 集团人力资源部 5.6.2.1 话费部分的发放:由公司统一提供补助,按月发放; 5.6.2.2 话费补助标准: ◆试用期销售人员的话费补助统一为每月 200 元,不同级别的销售人员话费补助相同; ◆试用期后销售人员的话费补助与级别挂钩,不同的级别对应不同的补助,具体如下: 销售人员级别 五级 四级 三级 二级 一级 业务员话费补助金额 150 200 250 300 350 250 300 SY-HR-WI- 版本号 V1.0 生效日期 2018-03-01 页 销售人员薪酬管理制度 办事处经理补助金额 文件编号 次 第 20 页,共 6 页 制订部门 350 400 集团人力资源部 450 5.6.3 差旅费 5.6.3.1 销售人员之差旅费按报销制,报销标准按公司《差旅费报销规定》执行,该制度由财务部所制订。 5.6.3.2 对销售人员之差旅费报销若发生争议时具体解释权归市场客户部管理人员,营销总监具有最终裁决 权。 销售人员薪酬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 SY-HR-WI- 版本号 V1.0 生效日期 2018-03-01 页 次 制订部门 第 21 页,共 6 页 集团人力资源部 5.6.4 招待费 5.6.4.1 销售人员之招待费按审批报销制,报销标准按《营销人员招待费用管理制度》执行,该制度由财务部 所制订。 5.6.4.2 对销售人员招待费之审批及报销若发生争议时具体解释权归市场部客户部管理人员,营销总件具有 最终裁决权。 销售人员薪酬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 SY-HR-WI- 版本号 V1.0 生效日期 2018-03-01 页 次 制订部门 5.7 销售人员的回款管理 5.7.1 原则上销售人员所跟进的客户在合同约定的付款期限内的回款率应为 70-85%; 5.7.2 回款率低于 70%应对销售人员进行一定的罚款,高于 85%应给予一定的奖励。 5.7.3 具体的《销售人员回款管理办法》由财务部制订。 6.0 相关文件 第 22 页,共 6 页 集团人力资源部 销售人员薪酬管理制度 6.1《管理人员薪酬管理制度》 6.2《差旅费报销规定》 6.3《营销人员招待费用报销规定》 6.4《销售人员回款管理办法》 7.0 相关附件 7.1 附表一:《销售人员基本工资对应分布表》 文件编号 SY-HR-WI- 版本号 V1.0 生效日期 2018-03-01 页 次 制订部门 第 23 页,共 6 页 集团人力资源部 销售人员薪酬管理制度 7.2 附件二:《业务员基本工资评定表》 7.3 附件三:《办事处经理基本工资评定表》 7.4 附表四:《销售人员月度绩效工资对应表》 7.5 附表五:《业务员月度绩效考核表》 7.6 附表六:《办事处经理月度绩效考核表》 7.7 附表七:《销售人员年度绩效工资对应表》。 文件编号 SY-HR-WI- 版本号 V1.0 生效日期 2018-03-01 页 次 制订部门 第 24 页,共 6 页 集团人力资源部 销售人员薪酬管理制度 7.8 附表八:《业务员年度绩效考核表》 7.9 附表九:《办事处经理年度绩效考核表》 文件编号 SY-HR-WI- 版本号 V1.0 生效日期 2018-03-01 页 次 制订部门 第 25 页,共 6 页 集团人力资源部

25 页 397 浏览
立即下载
万科房地产企业薪酬福利制度

万科房地产企业薪酬福利制度

万科房地产企业薪酬福利制度 万科薪 酬福利 体系 薪酬设 计 绩效奖 励 Page  1 员工福 利  (一)薪酬设计 对外竞争性(薪金水平)   薪酬设计  对内公平性(薪金体系、结构) 对个体的激励性(薪金管理)  意义:具有激励性的薪酬设计和科学的绩效管理模式,体现着企业的优秀文 化,将会使优秀的员工做出更有成效的业绩,从而为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奠定基 础,也是房地产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管理动作 Page  2 一、岗位薪金系列 职员薪金由总部人力资源部统一管理,在集团范围内岗位薪金定级采用统一标准,即 NT 系列。 岗 位薪金数额 =N2*T ( N=1„.n )( T 为薪金等级单位,现定为 10 ; N 为薪金级点数) 职员的薪金系列,根据职员的工作岗位、种类、性质不同来划分。系列仅区别隶属序列,与薪金的 多寡没有直接对应关系。 系列名称 职务 适用范围 部经理 集团副总以上 总 1- 总 8 人员 集团任命的经 理人员 经理 级别(由高到低) 正 1 -- 下 6 经营管理系列 专业系列 副经理 集团任命的副 副 1 -- 副 6 经理人员 主管 集团任命的主 主 1 -- 主 13 管 职员 职 1 -- 职 19 总工程师 Page  3 集团任命的总 专 1-- 专 5 工程师等 副总工程师、 主任工程师(主 任会计师等) 工程师 集团任命的副总工程师等 专 6- 专 12 集团任命工程师等 (会计师等) 专 13 专 20 专业系列 助理工程师 业务、工程、设计、会计等专业 人员 (助理会计师 等) 见习工程师(见 习会计师等) 后勤辅助 系列 专 21- 专 29 业务、工程、设计、会计等专业 人员 专 30- 专 34 物业管理员业务、技术、办公室 辅助人员和维修、司机、打字、 仓管等后勤服务人员 辅 1- 辅 16 试用系列 所有试用人员 Page  4 试 1- 试 14 二、岗位薪金级别 1 、岗位薪金级别评定的依据是:职员所在工作岗位的职责,职员本人的实际工 作业绩、工作能力。岗位薪金的定级具有“弹性”,但薪金本身具有“刚性”。 因此在确定薪金级别时,应慎重处理,尤其是定级较高时。这样一方面适应薪金 的刚性原则,给职员营造一个较宽广的晋升空间,另一方面也方便人力资源实务 操作。 2 、由于各城市物价指数、劳动力价格有所差别,所以必然存在薪金标准的地域 差别,因此公司相应地按地域把薪金划分为四大类别。不同地区职务所对应的参 考薪点范围不同,但其他福利待遇是相同的。(因地而异) 城 市 地域薪金类别 深圳 一类 北京、上海 二类 天津、沈阳、鞍山、大连 三类 成都、北海、武汉 四类 Page  5 3 、参考岗位薪金级点范围表(因岗而异) 业务经营部门 职务 级别 薪金级点 区间 Ⅰ类 地区 薪金级点 区间 Ⅱ类 地区 薪金级点 区间 Ⅲ类 地区 薪金级点 区间 Ⅳ类 地区 总经理 T35—T42 T30—T41 T29—T39 T28—T37 副总经理 T29—T36 T27—T33 T26—T32 T28—T37 经理 / 主 管 T21—T30 T19—T28 T17—T27 T16—T27 职员 T10—T22 T9—T21 T26—T32 T5—T19 试用人员 T9—T26 T8—T25 T7—T25 T5—T19 Page  6 4 、新职员的录用和定级标准,列示如下: 注:对于建筑学毕业生,其薪金定级可在下列参考标准的基础上上浮 1-2 级。 新招用人员试用及转正定级岗位薪金参考标准(Ⅰ类地区) 工龄 2-4 (含)年 工龄 4-6 (含)年 工龄 6-8( 含 ) 年 工龄 8 年以上 试用 定级 试用 定级 试用 定级 试用 定级 硕士毕业 生 T14 T17 T15 T18 T16 T19 T17 T20 大学本科 毕业生 T13 T16 T14 T17 T15 T18 T16 T19 大学专科 毕业生 T12 T15 T12 T14 T14 T15 T15 T16 中等专业 学校毕业 生 T10 T14 T11 T13 T12 T14 T13 T15 人员 Page  7 应届大中专毕业生试用及转正定级薪金参考标准(Ⅰ类地 区) 人员 试用期薪金标准 转正定级薪金标 准 硕士毕业生 T13 T16 大学本科毕业生 T12 T15 大学专科毕业生 T11 T14 中等专业学校毕 业生 T10 T13 薪金标准随薪金级别呈正 比递增 Page  8 三、薪金水平调查 (外在竞争力) 集团每年参照上一年度社会物价波动指数和企业经营业绩情况评估薪金水平, 以便使本公司整体薪酬福利水平在业务开展地区的同行业内保持领先地位。通 常参考以下四个指标: 1 、物价上涨指数。根据国家公布的各城市物价上涨指 数,取中间指标为参考值,以决定薪金 调整的幅度。 2 、基本物价调查,可做为薪金区域差别的参考值。 3 、当地同类企业薪金水平。(市场追随决策) 4 、公司的盈利能力 . Page  9 四、薪金结构(内部一致性、外部竞争性平衡的结果) 1 )公司职员的薪金由岗位薪金、福利补贴、工龄补贴、住房补贴 和午补贴等部分构成。 ( 2 ) 工龄补贴分为工龄补贴和司龄补贴。其中社会工龄计算截 止至进公司时的年限,按每年 2 元计。司龄从职员进公司起计,以 后在每年的一月份增加一年,按每年 20 元补贴计;在公司服务满 十年的职员,在第十年一次性每月增加司龄补贴 200 元。以上部分 合计,即为职员的工龄补贴。 ( 3 ) 岗位薪金、福利补贴、住房补贴三部分总额直接取决于职 员的级别,按 5 : 4 : 1 的比例划分 ( Page  10 员工工资表 工 号 姓 名 基 本 工 资 职 务 工 资 福 利 费 住 房 基 金 Page  11 应 发 工 资 个 人 所 得 税 实 发 工 资 (五)、薪金调整 1 、一般而言,由职员晋升为主管,由职能部门副职 / 下 属二级公司副总晋升为职能部门正职 / 下属二级公司总经 理是较大的转变,这两个级别的调整一定要经过晋级培训, 合格后方可执行。 2 、奖励性薪金晋级对象为经营活动中为公司创利成绩显 著者;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方面成绩突出者; 集团办公会认为应奖励的其他人员。 3 、职员在年终考核中,被所在单位认为工作绩效低于平 均水平的,将可能被降低岗位薪金。 4 、职员职务发生变动,如职务晋升,其岗位薪金需调整 到相应职务级别的薪金范围内。 5 、岗位薪金发生调整,如果岗位薪金晋级,新的岗位薪 金从公司下发有关通知的下月十一日起执行;岗位薪金降 级,从公司下发有关通知的当月起执行。 Page  12 (二)绩效奖励 一、 1 、中期奖金与年度奖金。 2 、第一负责人专项奖励基金:职员的即时性激励,体现奖励优秀、反对平均主义 的 原则; 各具体发放形式,可参考如下: 地产下属公司 项目开盘、封顶、竣工奖励 奖励优秀销售业绩、优秀工程质量和 优秀设计成果 奖励职员改善设计质量、工程质量的 建议 各下属公司、总部各部门 奖励取得社会、政府、集团荣誉 奖励完成重要突击任务 奖励职员创收、节支的建议 Page  13 奖励职员改进经营管理的建议 例:销售中心绩效考核奖励制度 一、绩效奖励原则 1 、正式员工:享受公司规定的工资及福利政策,但销售人员不参与公司中期 奖金及年度奖金分配,销售奖金与销售绩效直接挂钩。 2 、销售人员:根据量化指标对销售人员进行绩效考核,个人销售奖金与个人 销售业绩直接挂钩。 3 、管理人员:着重管理能力,根据量化的项目目标考核,个人销售奖金与所 管理的销售小组整体业绩直接挂钩。 4 、事务性人员:着重配合能力或新业务的创新能力,考核业绩由销售部经理 直接按计划完成效果考核,个人销售奖金根据销售人员的平均奖金按考核结果 分配 5 、试用期销售人员:按实际销售金额计算,不安排个人销售计划,必须销售 达到正式销售人员平均销售金额的 60% ,才能转正。销售奖励计算基准为个 人销售提成,比例为正式销售人员的 50% 6 、非该组的销售人员:个人销售提成比例的 60% 7 、未实现销售的销售人员:扣发当月 80% 工资 Page  14 二、考核依据 1 、销售人员的业绩考核:客户签署认购书、退 房处理单、折盘处理单 2 、回款业绩考核:财务到帐、转帐、退款实际 发生日 3 、个人销售奖金:客户签署正式销售合同 Page  15 三、销售奖金种类 类别 月度奖励 季度奖励 年度奖励 临时奖 销售奖金 销售冠军 前台职员 销售冠军 销售高手 回款冠军 特殊促 销售奖金 爱心大使 管理冠军 销奖金 后台职员 销售高手 回款冠军 爱心大使 主管 销售奖金 销售大 户奖 大客户 事务性职 月度奖金 员 Page  16 万科期权激励计划历程 90 年代第一轮 2006 年第二轮 2010 年, A 股股票期权激励计划( ESO) 酝酿 2011 年,先后明确 A 股期权激励计划的第一个行权期( 2 012 年 7 月 12 日 --2014 年 4 月 24 日)和第二个行权期 ( 2013 年 5 月 29 日 --2015 年 4 月 24 日) 激励对象:公司受薪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业务人 员 , 不包括独立董事、监事和持股 5% 以上的主要股东。 本计划的激励对象总人数为 851 人 , 占公司目前在册员工 总数的 3.94% Page  17 一、法定福利 (三)员工福利 1 、法定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 ( 1 )公司按当地政府规定为职员办理基本社会保险和住 房公积金,应由公司缴纳的部分由职员所在单位承担,个 人应缴纳部分由公司代缴并从职员薪金中扣除 ( 2 )基本社会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 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项目。 ( 3 )具体险种缴交比例:依各地社会保险政策而定 Page  18 2 、法定假期 ( 1 )年休假:职员自加入公司的第二年 1 月 1 日起, 即享有 15 个工作日的年休假 ( 2 )国家法定节假日期间:元旦 1 天,春节 3 天, “五一”劳动节 3 天,“十一”国庆节 3 天。期间照常 支付薪金。 (3) 带薪假期 ( 转正后):年休假、婚假、丧假、调动假、 生育假 Page  19 二、商业保险 1 、 为所有职员统一购买团体意外险。 2 、为职员购买大病医疗保险,费用由公司和职员共同承担,协助 职员基于团体优惠办理家属大病医疗保险 三、员工服务 1 、独生子女费 : 14 周岁前每月给予保育费补助人民币 30 元, 独生子女医疗补贴人民币 100 元。 2 、职员活动 :每年一次例行体检,组织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和娱乐 活动。 Page  20

20 页 422 浏览
立即下载
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薪酬激励制度-范本

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薪酬激励制度-范本

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薪酬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维护______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利益, 形成稳定的经营者团队,保证公司的长远发展,特制定本制 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包括:董事长、总经 理、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总监、副总监、销售副总助理、各 部门正副经理以及其他总经理(或董事长)认定可享受年薪 制的员工。 第三条:公司中层以上(含中层)管理人员实行聘任制,每届任期 3 年,可连聘连任。 第四条: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薪酬实行年薪制。 第五条:中高层管理人员薪酬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 基本年薪; 2、 绩效年薪; 3、 奖励年薪; 4、 法定福利和保险; 5、 特别福利保险计划; 6、 总裁特别奖励或总经理特别奖励; 7、 中高层经理人持股计划(另行规定)。 第二章:薪酬管理办法 第一条:基本年薪(下限年薪): 1、 以上年度实际年薪总额(基本年薪+绩效年薪)的 60-70%作为本年度基本年薪,按月核发(见附表二); 2、 基本年薪的初始核定以工作评价、劳动力市场价格、公 司人力资源政策为基础; 3、 新聘(或新晋升)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基本年薪按照公 司现行标准进行核定; 4、 特殊情况由总经理(或董事长)批准后可以随时进行 调整。 第二条:绩效年薪: 1、 在年度结束后,根据考核评价结果进行核定,在次年 春节前一次性核发(见附表二); 2、 任现职不满一年者按实际任职时间进行核定。 第三条:奖励年薪(年终奖金):在年度结束后,根据公司业绩和 考核评价结果进行综合核定,标准为: 1、董事长(第一层经理人),为年薪总额的 60%—70%; 2、总经理(第二层经理人),为年薪总额的 50%—60%; 3、公司副总经理及其他第三层(或相当)经理人,为年薪总 额的 40%—50%; 4、正副总监、总经理助理及其他第四层(或相当)经理人, 为年薪总额的 30%—40%; 5、部门正副经理、销售副总助理及其他第五层(或相当)经 理人,为年薪总额的 20%—30%。 第四条:年薪制人员的奖励年薪,一律延期半年发放,凡发生以下 情况者,均考虑停发、缓发或减发: 1、违反公司政策、规定严重者; 2、辞职或辞退者; 3、以往工作中未发现问题,但对当前公司业绩带来不利影响 者; 4、其他董事长或总经理认为有必要停发、缓发或减发的情况; 5、第三层以下(含第三层)经理人考核年薪发放的决定权在 总经理,其他各层经理人考核年薪发放的决定权在董事长。 第五条:总裁特别奖励,由董事长确定,于次年度春节前一次性发 放;总经理特别奖励,由总经理确定,于次年度春节前一 次性发放。 第六条:享受年薪制的人员,不享有加班工资。 第三章:福利保险 第一条:年薪制人员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和保险,其享受内容 和享受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条:年薪制人员可享受特别福利保险,但公司若发生经济效益 滑坡或其他重大事件,经董事会研究批准后,可停止支付。 第三条:终生健康险: 1、以年度为单位进行核定,每任职满十二月,发放一年的终 生健康险; 2、享受条件:任满一年,考核成绩在良好以上者; 3、 董事长(第一层经理人)为 万保额; 4、 总经理(第二层经理人),为 万保额; 5、 公司副总经理及第三层(或相当)经理人,为 万保额; 6、 正副总监、总经理助理及其他第四层(或相当)经理人, 为 万保额; 7、 部门正副经理、销售副总助理及其他第五层(或相当)经 理人,为 万保额; 第四条:国内外进修: 1、 董事长(第一层经理人)、总经理(第二层经理人) 任满一届,考核结果良好及以上,可享受国内外中长期进 修; 2、 副总经理及其他第三层(或相当)经理人任满一届, 考核结果良好及以上,可享受国内外短期进修;任满两届 考核结果良好及以上,可享受国内外中长期进修;董事长 或总经理认为必要者,可不受此规定限制; 3、 正副总监、总经理助理及其他第四层(或相当)经理 人、部门正副经理、销售副总助理及其他第五层(或相当) 经理人任满两届,考核结果良好及以上,可享受国内外短 期或中长期进修;董事长或总经理认为必要者,可不受此 规定限制; 4、 以上条件均为必要条件,是否执行根据公司具体情 况进行安排。 第五条:一次性退职金: 1、董事长(第一层经理人)享受条件为任满一届以上,考核 结果良好以上,其标准为: 享受标准 = 最后年度年薪总额 *(1 + 实际任职年 限/10)* 1.0 2、总经理(第二层经理人)享受条件为任满一届以上,考 核结果良好以上,其标准为: 享受标准 = 最后年度年薪总额 *(1 + 实际任职年 限/10)* 0.9 3、副总经理及其他第三层(或相当)经理人享受条件为任 满一届以上,考核结果良好以上,其标准为: 享受标准 = 最后年度年薪总额 *(1 + 实际任职年 限/10)* 0.7 4、正副总监、总经理助理及其他第四层(或相当)经理人享 受条件为任满一届以上,考核结果良好以上,其标准为: 享受标准 = 最后年度年薪总额 *(1 + 实际任职年 限/10)* 0.6 5、部门正副经理、销售副总助理及其他第五层(或相当)经 理人享受条件为任满一届以上,考核结果良好以上,其标 准为: 享受标准 = 最后年度年薪总额 *(1 + 实际任职年 限/10)* 0.5 6、一次性退职金在任职期满后,一次性发放; 7、任职未符合上述期限规定要求,由于工作调动原因等离 任,且考核结果良好以上者,按实际任职年限核发退职 金。 第六条:工作地在公司本部的中高层管理人员,福利住房按公司原 住房分配制度执行。 第七条:工作地在公司本部以外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享受福利住房: 1、任期满一届以上者,可享受福利住房;具体规定为:任期 满一届,公司提供 40%房款作为首付款;任期满两届,公 司提供其余 60%房款;该款项不直接发放给个人,由公司 直接支付给房地产商。 2、购房标准:第三层经理人及以上(相当)为 120 平方米; 第三层经理人以下(相当)为 100 平方米; 3、福利住房房价不得超过山东省中高档商品房平均房价。具 体标准为:4000 元/平方米。 4、以上标准为最高限额,所购住房低于购房标准者,剩余款 项不发放给个人,超过购房标准者,超标部分房款自付。 5、福利住房产权归购房者个人,所有相关责任购房者自负。 6、住房福利计划自聘用之日开始生效,自任职满一届开始执 行。 7、任期未满一届者,不享受此福利。 8、任职不满一届,由于工作调动原因等离任,且考核结果良 好以上者,经总经理(或董事长)批准,可以按实际任职 年限进行核算。 9、任同一层次职务二届以上(不含)者不重复享受福利住房。 第八条:其他特别福利与保险计划,根据公司效益和实际情况另行 规定。 第九条:特殊福利计划的执行,以国家相关财税制度为依据列支。 第十条:因企业重组、并购等非个人因素造成职位丧失或职位下降者 根据任职年限按比例提前执行上述计划。 第十一条:对于公司目前中高层现职中,经考核不具备任职资格, 但对企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者,如服从公司统一安排, 离开现任职务,可以在本制度执行的同时,提前执行特别福 利计划,同时,授予“企业功勋”光荣称号。具体标准将根据 现职进行核定。 第四章:附则 第一条:本规定未尽事项,另行规定或参见其他规定的相应条款。 第二条:本规定的解释权在人力资源部。 第三条:本规定自董事会核准、股东大会通过后颁布执行,修改时亦 同。 ______公司 二零 零 年 月 日 附表一: 公 司 董 事 长 中高层经理人薪酬结构 基本年薪 公司董事会核定,按月发放。 绩效年薪 公司董事会核定,按年发放。 奖励年薪 公司董事会核定,延期半年发放。 特别福利计划 享受标准 享受条件 1、 万终身 险; 2、国内外中长期进 修; 3、一次性退职金; 4、福利住房 总 经 理 ( 第 二 层 经 理 人 ) 1、任满一年,业绩优 良; 2、任满一届,业绩优 良; 3、任满一届,业绩优 良; 4、任满一届,业绩优 良; 基本年薪 执行: 1、 终身险:在任职满一年,考核优良 的情况下,由企业每年向保险公司一次 性购买。 2、 国内外培训:享有带薪培训的权 利,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安排。 3、 退职金:退职后一次性给付。具体执 行另行规定。 4、 福利住房:任满一届后开始执行。 董事长核定,报公司董事会,按月发放。 绩效年薪 董事长核定,报公司董事会,按年发放。 奖励年薪 董事长核定,报公司董事会,延期半年发放。 总裁特别奖 特别福利计划 董事长核定,报公司董事会,按年发放。 享受标准 享受条件 1、 万终身险; 2、国内外中长期进 修; 3、一次性退职金; 4、福利住房: 1、任满一年,业绩优 良; 2、任满一届,业绩优 良; 3、任满一届,业绩优 良; 4、任满一届,业绩优 良; 执行: 1、终身险:在任职满一年,考核优良的情 况下,由企业每年向保险公司一次性购 买。 2、国内外培训:享有带薪培训的权利,根 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安排。 3、退职金:退职后一次性给付。具体执行另 行规定。 4、福利住房:任满一届后开始执行。 基本年薪 总经理核定,报公司董事会,按月发放。 绩效年薪 总经理核定,报公司董事会,按月发放。 奖励年薪 总经理核定,报公司董事会,延期半年发 放。 总经理特别奖 公 司 副 总 ( 第 三 层 经 理 人 ) 总 总经理核定,报公司董事会,按年发放。 享受标准 享受条件 1、 万终身险; 2、国内外中长期进 修; 3、一次性退职金; 4、福利住房: 1、任满一年,业绩优 良; 2、任满两届,业绩优 良; 3、任满一届,业绩优 良; 4、任满一届,业绩优 良 特别福利计划 执行: 1、终身险:在任职满一年,考核优良的情 况下,由企业每年向保险公司一次性购 买。 2、国内外培训:享有带薪培训的权利,根 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安排。 3、退职金:退职后一次性给付。具体执行另 行规定。 4、福利住房:任满一届后开始执行。 基本年薪 总经理核定,报公司董事会,按月发放。 绩效年薪 奖励年薪 总经理特别奖 监 、 副 总 监 、 总 经 理 助 理 ( 第 四 层 经 理 人 ) 部 门 正 副 经 理 、 销 总经理核定,报公司董事会,按年发放。 总经理核定,报公司董事会,延期半年发 放。 总经理核定,报公司董事会,按年发放。 享受标准 享受条件 1、 万终身险; 2、国内外中长期进 修; 3、一次性退职金; 4、福利住房: 1、任满一年,业绩优 良; 2、任满两届,业绩优 良; 3、任满一届,业绩优 良; 4、任满一届,业绩优 良; 特别福利计划 执行: 1、终身险:在任职满一年,考核优良的情 况下,由企业每年向保险公司一次性购 买。 2、国内外培训:享有带薪培训的权利,根 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安排。 3、退职金:退职后一次性给付。具体执行另 行规定。 4、福利住房:任满一届后开始执行。 基本年薪 总经理核定,报公司董事会,按月发放。 绩效年薪 总经理核定,报公司董事会,按年发放。 总经理核定,报公司董事会,延期半年发 放。 总经理核定,报公司董事会,按年发放。 奖励年薪 总经理特别奖 特别福利计划 享受标准 享受条件 1、 万终身险; 2、国内外中长期进 修; 3、一次性退职金; 4、福利住房: 1、任满一年,业绩优 良; 2、任满两届,业绩优 良; 3、任满一届,业绩优 良; 4、任满一届,业绩优 良; 执行: 1、终身险:在任职满一年,考核优良的情 况下,由企业每年向保险公司一次性购 买。 2、国内外培训:享有带薪培训的权利,根 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安排。 3、退职金:退职后一次性给付。具体执行另 行规定。 4、福利住房:任满一届后开始执行。 1、 工作地在公司本部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其福利住房按公 司原住房分配制度执行。 2、 特 别 执 行 说 明 其他总裁、总经理认为可以享受年薪制的高级技术和专 业人员根据具体情况执行不同层次经理人年薪待遇。 3、集团副总可参照股份公司相关岗位(职位)执行。 4、对于公司目前中高层现职中,经考核不具备任职资格,但对 企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经本人同意,在本制度执行的同 时,提前执行特别福利计划。同时,授予“企业功勋”光荣称 号。具体标准将根据现职进行核定。 5、因企业重组、并购等非个人因素造成职位丧失,或职位下 降,将根据任职年限按比例提前执行上述计划。 附表二: 排 年薪一览表 职务名称 对比 等级 年薪 基本 绩效 序 系数 1 1.00 2 1.20 3 1.50 一级 二级 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总额 年薪 一级 4 2.00 二级 三级 一级 5 3.00 二级 三级 6 5.00 一级 二级 三级 注: 该岗位对比系数*考核系数 各岗位绩效年薪 = × 绩效年薪总额 ∑(对比系数*考核系数) 其中,考核年薪总额按当年销售总额一定比例提取; 考核结果与考核系数对应关系: 考核结果 优秀 优良 良好 考核系数 1 0.8 0.6 年薪

10 页 603 浏览
立即下载
【表格】绩效与薪酬福利匹配设计构思

【表格】绩效与薪酬福利匹配设计构思

岗位匹配 销售序列(S) 职级 职级说明 岗位匹配 14 总经理 高层管理者 13 副总 11-12 中层管理者 /专业高级 8-10 5-7 任职资格 专业中级 专业初级 学历:专科(相当于)以上; 工作经验:2年以上; 行业经验:1年以上; 岗位经验:2年以上; 助理级 1-2 见习期 应具备的能力 具备一定的战略 意识; 具备较强的人际 学历:专科(相当于)以上; 沟通能力;营销 工作经验:10年以上; 能力;管理能力 行业经验:10年以上; 、组织协调能力 岗位经验:7年以上同岗位或销 ,善于培训辅导 售管理经验 能力,一定的战 略意识,市场判 断及预测能力辨 学历:专科(相当于)以上; 识能力, 工作经验:5年以上; 行业经验:5年以上; 岗位经验:5年以上同岗位或销 售管理经验 学历:专科(相当于)以上; 工作经验:5年以上; 行业经验:3年以上; 岗位经验:3年以上同岗位 3-4 技 学历:本科以上; 工作经验:2年以下; 行业经验:1年以下; 岗位经验:2年以下 岗位匹配 技术总监 高级专业经理/部门经理 助理工程师、初级技术 支持 岗位匹配:见习生;任职资格:尚未取得毕业证的专科以上学生(不签 岗位匹配及任职资格(初稿) 技术序列(T) 任职资格 管理序列(M) 应具备的能力 岗位匹配 任职资格 总经理 学历:本科以上; 工作经验:10年以上; 具备一定的战略意识 行业经验:10年以上; ,技术水平在公司内 总监、副总 岗位经验:5年以上同 部列前茅, 岗位或技术管理经验 学历:专科(相当于)以上; 工作经验:10年以上; 行业经验:3年以上; 岗位经验:5年以上同岗位或管理经验; 学历:专科(相当于)以上; 高级专业经理/部门经 工作经验:10年以上; 行业经验:3年以上; 理 岗位经验:5年以上同岗位或同部门管理 经验; 学历:本科以上; 工作经验:5年以上; 行业经验:3年以上; 岗位经验:5年以上同 岗位 学历:专科以上; 工作经验:2年以上; 行业经验:1年以上; 岗位经验:2年以上同 岗位或销售管理经验 学历:专科以上; 工作经验:2年以下; 行业经验:1年以下; 岗位经验:2年以下同 岗位经验 专业经理 学历:专科(相当于)以上; 工作经验:5年以上; 行业经验:1年以上; 岗位经验:5年以上; 学历:专科(相当于)以上; 工作经验:3年以上; 行业经验:1年以上; 岗位经验:2年以上; 学历:专科(相当于)以上; 工作经验:3年以下; 行业经验:1年以下; 岗位经验:2年以下; 以上学生(不签订劳动合同,签订其他形式的协议)或非本专业但有意愿学习专业技术的短期见习人员。 管理序列(M) 业但有意愿学习专业技术的短期见习人员。 应具备的能力 具备全局观,领 导力强,组织协 调能力强,沟通 能力强,问题解 决能力强 薪酬与结构建议 1.全面薪酬的组成部分 销售序列(S) 序列 职级 基本工 岗位工 绩效工 资 资 资 技术序列(T) 福利/津 贴/补助/其 他奖金 基本工 岗位工 绩效工 资 资 资 管理序列(M) 福利/津 贴/补 助/其他 奖金 基本工 岗位工 绩效工 福利/津 贴/补助/其 资 资 资 他奖金 14 13 11-12 8-10 5-7 3-4 1-2 1.2018年度基本+岗位之和工资不能低于1680元/月 分配的 基本基 2.固定部分结构按岗位序列不同标准及结构不同 本原则 3.变动部分各项奖金名称明确,评定标准明确 如: 年终奖 此项可根据公司总体业绩确定是否有及额度,总奖金发给部门,为部分负责人参考工作绩效等自主 分配。 可设计奖励触发点及根据完成情况相应的比例或金额。例如:销售提成、及时回款奖、项目按时间 销售提成、单项 节点完成奖、利润保持奖(成本控制奖)、质量奖励等、特殊贡献奖(某项建议或行为给公司带来 奖惩 较大的利润或节省较大的成本)等。 补贴/津贴 福利 可因岗位不同设置不同的项目及级别。如:管理层私车补贴、员工岗位补贴、出差补贴等。 餐补、交通补助、节日福利等。可根据员工的实际出勤、岗位调整等浮动。试用期员工及见习生可 享受餐补,其他福利无 2.薪酬结构说明1:月固定工资(基本+岗位):绩效薪酬基数 序列 销售序列(S) 技术序列(T) 管理序 列(M) 1:1 6:4 6:4 7:3 7:3 7:3 7:3 8:2 8:2 3-4 8:2 8:2 1-2 无绩效薪酬 职级 14 13 11-12 8-10 5-7 不清楚你们对销 售工作内容的定 义 3.薪酬结构说明2:绩效薪酬的结构、权重及职级的关联 列 序 职级 销售序列(S) 关键绩 效 行为 技术序列(T) 360° 关键绩效 行为 管理序列(M) 360° 关键绩 效 行为 360° 14 / / / 13 / / / 11-12 / / / 8-10 90% 10% / 80% 10% 10% 70% 20% 10% 5-7 90% 10% / 80% 10% 10% 70% 20% 10% 3-4 90% 10% / 80% 10% 10% 70% 20% 10% 1-2 说明 1.销售序列以重视销售业绩为主,素质行为稍加管控 2.管理序列多为管理及监管岗位,对自身行为素质要求相对较高 4.职级与职等工资金额分布参考(说明:岗位工资及基本公司需要填写数字,薪酬总额自动合并计算) 薪酬总额 销售序 技术序 管理序 销售序 技术序 管理序 销售序 技术序 管理序 销售序 技术序 管理序 销售序 技术序 管理序 销售序 技术序 管理序 列 列 列 列 列 列 (S) 列(T) 列(M) (S) 列(T) 列(M) (S) 列(T) 列(M) (S) 列(T) 列(M) (S) 列(T) 列(M) (S) 列(T) 列(M) 职级说明 高层管理者 中层管理 者/专业高级 中级 初级 助理级 见习 职级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职等 800 700 800 700 一 职等 800 700 中层管理 者/专业高级 中级 初级 1000 900 1000 900 二 职等 职级说明 高层管理者 1000 900 1300 1200 1100 三 职等 基本工资 14 13 12 11 10 9 8 7 6 1300 1200 1600 1500 1400 1800 1700 1300 1200 1100 1900 2000 1300 1200 1100 1600 1500 1400 1600 1500 1400 四 职等 1600 1500 1400 1700 1800 1700 1800 五 职等 1700 1800 1900 1900 六 职等 1900 七 职等 初级 助理级 见习 职级 5 4 3 2 1 职等 800 700 一 职等 1000 900 二 职等 1100 三 职等 四 职等 五 职等 六 职等 七 职等 岗位工资 销售序 销售序 销售序 销售序 销售序 销售序 技术序 管理序 技术序 管理序 技术序 管理序 列 技术序 管理序 列 技术序 管理序 列 技术序 管理序 列 列 列 (S) 列(T) 列(M) (S) 列(T) 列(M) (S) 列(T) 列(M) (S) 列(T) 列(M) (S) 列(T) 列(M) (S) 列(T) 列(M) 职级说明 高层管理者 中层管理 者/专业高级 中级 初级 助理级 见习 职级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一 职等 职等 二 职等 三 职等 四 职等 五 职等 六 职等 绩效基数 销售序 技术序 管理序 销售序 技术序 管理序 销售序 技术序 管理序 销售序 技术序 管理序 销售序 技术序 管理序 销售序 技术序 管理序 列 列 列 列 列 列 (S) 列(T) 列(M) (S) 列(T) 列(M) (S) 列(T) 列(M) (S) 列(T) 列(M) (S) 列(T) 列(M) (S) 列(T) 列(M) 职级说明 高层管理者 14 七 职等 高层管理者 中层管理 者/专业高级 中级 初级 助理级 见习 职级 职等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一 职等 二 职等 三 职等 四 职等 五 职等 六 职等 七 职等

5 页 469 浏览
立即下载
HR薪酬设计与福利体系

HR薪酬设计与福利体系

目录 一. 薪酬概念与薪酬策略 二. 薪酬设计流程与方法 三. 薪酬类别与薪酬结构 四. 岗位工资标准及发放 五. 加班工资计算与发放 六. 绩效工资计算与发放 七. 福利项目的初步方案 八. 工资总额的预算控制 九. 激励员工的综合技巧 一、薪酬概念与薪酬策略 确定薪酬的组成部分与比例, 以及公司整体薪酬水平在市场 上的定位及每薪等员工的薪酬 范围和所在位置和薪酬晋升调 整等管理事务 理解什么是薪酬 什么是薪酬? —— 是因员工为企业提供服务,由企业为员工提供的一揽子补偿计划。 … … 理解: —— 员工必须为企业提供服务; —— 企业为员工提供的补偿; 这种补偿可以是经济的、也 可以是非经济的; 。  薪酬含义 狭义薪酬(经济的)—— 工资、福利; 广义薪酬(经济与非经 济)——经济的,以及发展 和工作环境等 总体回报 每一个报酬成分都有其潜在的战略影响 一般形式 ․ ․ ․ ․ ․ ․ ․ 内在价值 或动机 可以以财 务支出的 所有东西 ․ ․ ․ ․ 生活形式 工作形式 未来的发展 工作质量 汽车 俱乐部 健身 退休金 健康保险 有薪假 法定假 ․ 股票 ․ 分红 ․ 年度奖 ․ 奖金 ․ 基本工资 ․ 小时工资 报酬成分 总的回报 情感的回报 津贴 总的报酬 福利 长期激励 总的直接报酬 可变的短 期激励 基本现金 总现 金 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薪酬策略 薪酬形式 初创 成长 成熟 衰退 基本工资 低 较高 较高 / 高 高 短期激励 较高 较高 高 低/中 长期激励 —— 中 / 较高 较高 低 补贴 —— 低/中 高 高 奖金 高 较高 较高 高 总体模式 适应阶段 适应阶段 调整阶段 调整阶段 二、薪酬设计的主要步骤 方案审批实 施 确定分配 原则及薪 酬定位 工资总额 预算、管 理发放方 案设计 确定薪酬 类别与结 构 设计考核与 浮动工资方 案 进行职位 评价 设计员工调 薪规则并套 档试算 参照市场水 平设计薪酬 等级结构 薪酬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确保对内公平性 确保对外竞争性 易于管理者操作 符合现行法规 便于员工理解 注重激励性与约束性并存 确保在企业支付能力范围内 CASE :某企业分配原则与薪酬定位 • 充分体现 “三公平”原则,即:外部公平性(竞争性) 、内部公平性与个体公平性 • 按照价值分配原则 : 职位评价 • 绩效工资遵循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有利于提高管理 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原则 :KPI 考核 • 公司的薪酬定位:薪酬水平处于行业中等偏上水平(高 于市场中等水平 5% ) CASE :某企业现有薪酬与市场的差距分析 现各薪级与市场值的差距 30.00% 23.65% 20.00% 14.87% 7.76% 10.00% 0.00% -10.00% 0.00% 1-4级 -2.87% 5级 -20.00% -17.12% -30.00% -40.00% 6级 -1.77% 7级 8级 9级 10级 11级 0.00% 12级 -14.87% -28.77% 13级 本公司 A 公司 C 公司 岗位 B 公司 固定部 分 含奖金总 收入 完成基准 指标收入 11.3~12. 5   10~15 经理级 6.6~9   5~8 车间主任 3~4.3 3.15~4.75 科长(工段 长) 2.04~3.3 6 技术人员 一般员工 厂长 含浮动一般 总收入 大厂: 20 左 右 D 公司 固定部 分 含浮动一般 总收入 20 左右 5~5.5 20 左右 15~30 9~15 10~12 4.5~5.5 12~16 8~15 3~4 3.3~4.3 4~5   3.6 左右 3.5~4 2.2~3.75 2.5~3 2.7~3.2 3 左右   2.5~3 2.5~2.7 1.5~3.7 1.6~4 1.8~2 1.9~2.1 2 左右   1.8~2 1.9~2.2 1~1.68 1.1~1.85 0.84~1.02 1~1.4 1.6~1.7   1.3~1.8 1.7~1.9 如何拉近与市场薪酬的差距:分步调整,逐步到位 根据行业薪酬调查计算出被调查岗位的市场平均值 选定基准区间,并按高于市场平均值 5% 设计各职级中位值 按照一定的调薪原则进行薪酬调整 三、薪酬类别与薪酬结构设计 • 薪酬类别分为多种 薪酬类别 适用对象 收入结构 年薪制 各厂厂长及经 理 基本年薪 + 绩效年薪 ( 含 KPI 及奖金 两部分 )+ 福利 岗位绩效工 资制 其他员工 岗位工资 + 绩效工资 + 加班工资 + 奖 金 + 福利 说 明 项目领导小组成员提出对工厂厂长和经理均实行年薪 制,而咨询组从稳健角度考虑,建议 2005 年先在工厂 厂长中试行年薪制 员工工资结构要简单明了 建议调整后的工资结构图示 加班工资 奖金 现行工资结构图示 加班工资 福利 福利 绩效工资 奖金 职务工资 (B3) 岗位工资 岗位技能工资 (B2) 基本工资 (A) 级别工资 (B1) 四、职位评估与岗位工资标准设计 职位评价确定职 位重要性排序 拟定薪酬等级划 分职位区间 根据薪酬定位确 定中位值 通过级差、级幅等 参数设计等级结构 确定每个员工套档 的小指标并调薪 试算三套方案并调 整参数直至合理 职位评价 • 采用要素计分与替代性比较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 设立评价小组:工厂评价组与支持部门评价组,互有交叉 • 采用全面覆盖评价法而不是抽样评价法 • 提供各岗位主要工作重点供评价人员参考 • 对于今后发生职责或岗位变化者,作微调即可 • 通过回归拟合来判定职位评价的合理性 岗位评估方法——排序法 岗位评估方法——点素计分法 点数计分法操作程序 点数计分法的要素选择 要素 知识技能 工作影 响与工 作责任 工作难度 工作独立 性与监管 责任 沟通技 能 工作环境 子 要 素 知识要求 技能要求 / / / / 工作安 全性 工作稳 定性 等 级 数 7 7 7 7 9 7 5 4 等 级 要素等级定义 工作影响与工作责任 A 影响极其有限:主要对本职位的直接工作领域绩效产生影响。此外可对工作单元内或部门中与其直接相关的岗位活 动施加间接、辅助性的影响。很少需要承担本职工作之外的责任。 B 对少数岗位或小的工作单元(如班组)的绩效施加重要影响:除对本职位工作成果产生影响外,还对紧密相关的少 数岗位或小的工作单元(如班组)的工作成果产生重要影响。可为工作单元以外的决策制定过程提供相关信息。 需要承担有限的连带责任。 C 对多个工作单元(如工段)整体的绩效施加重要影响:除对本职位工作成果产生影响外,还对多个工作单元(如工 段)的工作成果产生影响。可为工作单元以外的决策制定过程提供相关信息。需要承担重要的决策、控制连带 责任。 D 在一个经营单位(如糖厂)内的某专业领域(如部门)形成重要的影响:可以对一个经营单位(如糖厂)(如工 厂)的一个专业领域施加重要影响。通过定期提供建议而影响决策制定过程。很少或不具备资源 ( 财政或人 员 ) 调配权,但可进行分析并提供建议。对本专业领域承担全部连带责任。 E 对一个经营单位(如糖厂)或全公司一个专业领域的运作施加重大影响:全面负责一个经营单位(如糖厂)或全公 司某专业领域的运作管理,可在既定权限内审批费用,或在权限范围内调配资源以提供服务。对本经营单位 (如糖厂)或全公司的某专业领域承担全面责任。 F 对全公司影响非常重大且范围广:积极参与制定可对多个部门或经营单位(如糖厂)产生重大影响的短期、长期决 策。负责调配具体行动计划中的大量资源。对全公司的经营管理都承担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 G 对全公司产生决定性影响并承担主要责任:直接控制重要资源。可对实现公司目标产生关键影响,对全公司承担主 要责任。 配比法 工厂管理层 厂 长 生产 经理   工 厂 管 理 层 机械 车间 正主 任 0 机械 车间 副主 任 电力 车间 主任 制炼 车间 主任 制炼 车间 副主 任 质量 经理 工 程 师 中 心 正 主任 工 程 师 中 心 副 主任 农 务 经理 行 政 经 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1 0 0 1 1 1 1 1 1 1 0 1 1 1 0 1 1 0 1 1 0 1 0 0 1 1 1 1 0 1 1 0 0 1 0 0 1 1 1 1 厂长   生产经理     机械车间正主任       机械车间副主任         电力车间主任           制炼车间主任             制炼车间副主任               质量经理                 工程师中心正主任                   工程师中心副主任                     农务经理                       行政经理                       0   薪酬等级结构设计 • 将全集团薪酬等级划分为 13 级 • 根据岗位评价得分及调整排序,运用一定的计算公式确 定各薪级划分的标准,将各岗位放入各薪级 • 按照低端较多、高端较少的原则划分薪档 • 按照一定的专业方法确定级差、级幅 • 一般设计 2-3 套方案进行比较 • 比较时要从市场竞争力、岗位之间的差距与公司支付能 力来综合考虑 如何为员工确定岗位工资(套档) • 基本原则 : 以设计出的薪酬等级结构为基础,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以调整至趋于市场化方向的合理水平为核心 •充分体现员工的业绩导向 •考虑员工的历史贡献(工龄) •也考虑物价調整因素 •除个别对象按市场化水平一步到位 ( 见特别调薪),一般最高调薪比 例 10% ,最低为 0% 确定企业年度调薪水平 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1 、公司业绩 2 、物价指数 3 、劳动力市场调薪 提交增薪 % 的依据 从居民消费指数增长来看居民消费成本增加,预计今年货币贬值 %。 公司 2004 年增资 % 建议 2005 年增资 % 业绩增薪 % 业绩增薪 % CPI = 物价因素增薪 % CPI = 物价因素增薪 % CASE :某企业薪酬调整的方法 • 通过四个因素作为小指标计分来确定员工薪档 1 、职称与学历两者取一 2 、工龄 3 、 2003 年员工的考核结果 4 、 2004 年员工的考核结果 在套档的基础上,分析员工现有工资与应套 工资之间的差距,确定具体调薪的比例。 与市场工资的差距 按市场调薪 04/05 考核等级 按考核调薪 超过应套档( N ) 0% A+ 4% 5% (含)以下( Z ) 2% A 3% 5%-10% (含)( X ) 3% B 2% 10%-15% (含)( C ) 4% C 1% 15%-20% (含)( G ) 5% D 0% 20% 以上(含)( B ) 6% 关于特别调薪 (SA) 的处理 • 为了留住管理和技术骨干,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此次工资改革, 对未达到市场工资水平的相关管理和技术人员,拟一步调整至市 场化水平 • 特别调整的规则:主要考虑综合表现、学历 / 职称、工龄或本岗 工作时间 岗位工资的日常调整管理 • 岗位工资调整的类别:普调与个别调薪 • 普调的适用情况 •因物价因素或公司经济效益增长,对全公司员工岗位工资实行年度增长调节 •当公司出现经营困难等特殊情况时,由公司董事会确定按员工岗位工资的一 定比例计发,同时确保不低于当地当时最低工资水平 • 个别调薪的适用情况 •岗位发生变化 •业绩表现优异或工作能力提升 五、加班工资计算与发放 适用对象 周一至周五 延时加班 一般员工 日加班工资基数 ×150% 经理以上 人员 不计加班工资 周六周日加班 法定假日 日加班工资基数 ×200% 日加班工资基 数 ×300% 同时符合以下两个条件时才算加班: ( 1 )值班,或遇突发事件需要处理, 或按上级领导要求完成临时性工作任务: 日加班工资基 数 ×300% ( 2 )当日加班时间在 4 小时及以上。 加班时间若不能补休,则计加班费 : 日 加班工资基数 ×200% 。 说 明 适用年薪制的人员,则不计加班费 • CASE: 涨工资的困惑? 某大型企业技术中心的高工王明江是业内较资深的专业人士,能 力强,技术水平高,在公司新产品开发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是个难得的 人才。象往常一样,一到年底王明江就会要求加薪,不然的话,工作积极性 就会受影响,甚至有可能被竞争对手挖走。公司也基本上都满足了他的要求 ,只是每次加薪的幅度未必如他所愿。今年年底,王明江又提出了要求加薪 ,分管副总和人力资源总监都感到棘手和困惑:以往的加薪好像并没有产生 应有的激励效果,王明江的表现也不见有大的变化,再则说不断加薪看起来 是个无底洞;可是要是不加薪,万一他流失了,这个损失和责任…… . 讨论:你认为是否应该给王明江加薪呢?如果不加,怎么 来处理呢?如果加薪,怎么加才最好呢? 六、员工绩效工资的计算 • 绩效工资的发放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建议方案):以员工岗位工资为基数进行加权分配:设 绩效工资总额为 T ,员工本人岗位工资为 Si ,其考核等级系数为 Ai ( A+ 等为 1.3 , A 等为 1.2 , B 等为 1.0 , C 等为 0.8 , D 等 为 0.6 ),绩效分配单位额度为 m ,则首先计算出 m 的数值为: m=T/∑SiAi 然后再分别计算出每个员工的绩效工资: SiAim 第二种(参照现行分配方法):以员工岗位重要性为基础 设定相应分配系数进行加权分配: h=T/∑ki 然后再分别计算出每个员工的绩效工资: kih 两种方式举例比较 • 以 TL 厂为例,假定 TL 厂绩效工资总额为 891742 元,各员工考核等级取 03/04 榨季结果,厂长不参与绩效工资分配,首先按全员合计总额来比较两种计算方 式的差异性 ( 分类精确计算见后 ) : 第一种方式: m=T/∑SiAi=891742/884829=1.007813 第二种方式: h=T/∑ki=891742/1111.5=802.28 ( 部分员工分配数据如下页 ) 比较:无论用绩效工资分配额与绩效考核等级系数还是与岗位工资作相关 性分析,第一种方式都比第二种方式更加可靠(相关性结果大 0.05-0.11 ) 因此,第一种分配方法更佳。 • 员工奖金的分配仍然以其工资为基数,并与其本人综合考核等级挂钩 。设参与分配的同级人员奖金总额为 P ,员工本人工资为 Si ,其考核 等级系数为 Ai ( A+ 等为 1.5 , A 等为 1.2 , B 等为 1.0 , C 等为 0.5 , D 等为 0 ),奖金分配单位额度为 n ,则首先计算出 n 的数值为: n=P/∑SiAi 然后再分别计算出每个员工的奖金为: SiAin 七、福利项目的设计 • 福利项目的设计包括法定项目、必要项目和可选 项目; • 明确福利预算按工资总额的 14% 进行,但并不等 于一定要把 14% 花完; 八、薪酬总额的预算 • 固定员工工资; • 季节工、日工工资; • 联络员工资;(不含站长、协管员工资) • 外包工(计件工)工资; • 加班工资; • 工作餐;(早餐: 1.5 元 ; 中 \ 晚餐 4 元) • 七、福利费: • (一) ×14% + 〔二 ~ 五〕 ×6% 影响薪酬总额的主要因素 • 总的薪酬等级数量 • 每一等级的薪酬中位值(与市场水平相关) • 级差 : 决定两等之间的差距大小 • 级幅:决定同一等不同级之间的差距大小 • 重叠度:决定下一等最高与上一等的重叠程度  调控因素较多,因此薪酬总额的可控性较强 年度薪酬总额控制 • 考虑“两个低于”原则; • 进行各职级的回归分析; • 进行 CR 分析; • 顺推或逆推两种方式。 九、激励员工的综合技巧 • 所谓激励,就是从满足人的多层次、多元化需要出发,针对不同员工设定绩效 标准和奖励方式,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 而达到员工和组织的双贏。激励要通过满足员工的内在需求,激发其内在潜能 来实现。 • “ 激励性”也正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区别于传统人事管理的关键特性之一 : 工作绩效 = 个人能力 × 激励 • 激励的必要:委托代理原理(拔河实验) •参与约束( participation constraint ) : 预期 / 公平 •激励相容 (incentive compatibility constraint): 双赢 激励的功能 • 激励的主要功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当事人的激发 和鼓励,促使其更加努力地工作;另一方面,要使其他 员工看到企业在鼓励什么,从而也朝着相同的方向去努 力;即是说,激励具有行为强化和示范的双重功能,有 效的激励,要使两者的效能达到完美的结合。 需求层次理论的应用 需求层次论 自我实现 自尊和地位 归属和社交 安全和保障 生理需要 管理措施 给予事业成长机会 鼓励成就 公布个人成就 好表现 经常给予回馈 大工作责任 举办社交活动 队 营造工作安全感 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 提供公平薪金 够休息时间 鼓励创造力 赞扬良 给予更 组织团 提供福利 提供足 双因素理论的应用 激励行动 帮助员工制订事业计划 尽量放权给员工 提供员工多些训练 保健行动 委派员工各种不同工作 公正地评价表现及安排进升 就企业政策与员工沟通 改善督导技巧 维持工作安全 改善员工关系 按时发放工资 加薪与奖金的激励效果比较 • 适用的对象与时机:普惠与特惠 • 功能差异:留人与激人 • 确定数量的方法:百分比与数值 • 激励效果的差异:长期与短期 • 决定权:公司与主管 • 发放依据:综合表现与绩效评价 • 适应性效应的启示 •物质激励边际效用降低更快,不持久,非物质激励的 效果往往更好(西能) •要不断变换激励的方式 •激励手段是激励对象平时舍不得或者不好意思消费的 •激励是否采用自由组合方式 语义激励的应用 • 同样的目标,不同的语言表达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 • 前景理论四原则: •正常人在面临获得的情况下是风险规避的 •正常人在面临损失的情况下是风险喜好的 •正常人对得失的判断往往根据参照点决定 •正常人通常是损失规避的 • 你是如何表扬和批评员工的:小测验 归因论:一个人对过去的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得与失、兴与衰 是归因于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是归因于稳定性因素还是不稳定性 因素,这是影响今后工作成功的预期和坚持行为的关键之一。 1. 成功的归因 2. 失败的归因    A 、制度性激励 • 加薪 • 津贴 • • • • • 奖金 提成 股票期权 职务晋升 接班人计划 授权 评优 假期 职务消费 公布、命名 树为榜样 参与管理决策 B 、非制度性激励 • 赏识  感谢信 • 小礼物  面谢 • 生日祝福  弹性时间 • 就餐、请客  高管亲自感谢 • 旅游  一封家书

52 页 428 浏览
立即下载
3P薪酬与福利设计技巧

3P薪酬与福利设计技巧

3P 薪酬与福利设计技巧 1 薪酬 总纲 本次课程总纲 薪酬的宏观概论 固定薪资设计技巧 浮动工资设计技巧 其它工资设计技巧 工资结构 福利设计技巧 2 薪酬 壹 薪酬的宏观概论 •薪酬在 HR 管理中的作用与关系 •薪资的构成 •宏观环境对薪酬的影响 3 薪酬 薪酬在 HR 管理中的作用与关系 概念 薪酬 员工因向其所在单位提供劳动 或劳务而获得的各种形式的酬 劳或答谢。(薪酬福利) 4 薪酬 薪酬在 HR 管理中的作用与关系 • 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 良好的薪酬是员工生活的保障 • 良好的薪酬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员工的潜能。 • 良好的薪酬是一种投资而非成本。 • 良好的薪酬能有效地降低公司成本。 • 良好的薪酬能留住员工 忠告 高薪不一定能留住人才,但低薪一定不能留住人才 5 薪酬 薪酬在 HR 管理中的作用与关系(案例) (一)某公司的中层以上领导精英 , 都能诚信服务于该公司 , 您知 道该公司的总经理主要抓的是哪三条“留人”措施 ? 为什么是这 三条 ? 1. 薪酬福利留 人 2. 事业留人 3. 职务留人 4. 5. 6. 7. 感情留人 环境留人 培训留人 公平竞争留人 6 薪酬 薪酬在 HR 管理中的作用与关系 企业战略目标 人力资源规划 职位轮廓 目标管理   人员招聘选拔 绩效指标的形成 工作分析 绩效管理 职位评估 薪酬体系 培训开发 7 薪酬 薪酬的构成 基础工资 基本 薪酬 辅助 薪酬 年功工资 社会保险 学历工资 职务工资 企业福利 雇员福利等 福利 技能工资 效益工资等 奖励 各种津贴 奖金 工作认可 挑战性 非经济 薪酬 工作环境 8 薪酬 宏观环境对薪酬的影响 法律环境 《劳动法》 《劳动合同法》 《各地最低工资标准》 经济环境 2007 年人民币升值近 10% 2007 年中国 GDP 增长 11.4% 2007 年 CPI 增长 4.8% 2008 年 1 月份 CPI 增长 7.1% (食品 18.2% ,猪肉 58 油 37.1% ,粮食 5.7% ) 用工环境 优秀职业经理人及高技能人才缺泛 西部大开发、中发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兴起 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人才回流。 国家对三农的重视使得农业工业革命时间即将到来 企业不守劳动法 劳动部门监督不力(以东莞只留下大企业为例) 9 薪酬 劳动合同法中关系薪酬的部份条款 • 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          (六)劳动报酬; • 第二十条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 ,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 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薪酬设计) •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 依法发出支付令。 •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 第六十三条 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参照 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 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 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 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10 薪酬 广东省近三年工资调幅 级别 2008.4. 1 2006.9.1 2004.12. 同比 04 1 年 同比 06 年 一类(广州深 圳) 860 780 684 25.73% 10.26% 二类(东莞中 山) 770 690 574 34.15% 11.59% 三类(惠州) 670 600 494 35.63% 11.67% 四类(内市) 580 500 776 30.04% 16.00% 五类(县) 530 450 410 29.27 17.78% 11 薪酬 加上(原料、能源成本) 企业要发展就必须: 基于五个假设的不输模式 : 式 模 业 1. 假设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正确商; 2. 假设人力资源架构合理 ; 设置 \ 招聘 岗位 理 ; 管 3. 假设员工都明确自己的使命和任务 效 绩 4. 假设员工愿意努力工作,且努力方向一 设 建 化 文 业 企 致; 、 励 激 薪酬 5. 假设组织系统能够保持优化。 理 理 管 识 知 那么基业就可以常青 12 薪酬 学学麦当劳的不输模式 麦当劳的不输模式 1. 租房 2. 特许加盟费 3. 帮助统一风格装修 4. 设备设施 5. 标准化作业 6. 小礼品 7. 营业额 稳定的现金流 标准化 发挥人的效用, 但不依赖人 13 薪酬 贰 固定工资设计 •薪酬设计原理 •影响薪酬的因素 •工作评价方法 ---- 排序法 •工作评价方法 ---- 评分法 14 薪酬 薪酬设计原理 薪酬设计的原则 • 3E 原则 ( 内部公平、外部公平、个人价值公平 ) • 战略原则(将员工的期望和要求转化为对员工薪酬激励) • 竞争原则 • 激励原则 • 经济原则 • 合法原则 15 薪酬 影响企业薪酬的因素有哪些 • 劳动绩效 • 职务或岗位 • 所在国家及地区的政策与法规 • 综合素质与技能 影响员工个人薪酬水平的因素 • 当地经济增长情况及消费水平、物价水平 • 工作条件 • 企业所从事的行业及生产的产品 • 年龄与工龄 • 企业的性质(薪酬管理) • 态度 • 企业的经济实力与营利率 • 企业的战略及人力资源政策 • 人力需求与供给状况 影响企业整体薪酬水平的因素 16 薪酬 企业薪酬设计或改革的时机 • 新的企业的成立 • 企业扩大规模 • 企业战略或管理改革(某民企为经理人设计薪酬 ) • 法律法规的变动(例如东莞最低工资变动时) 17 薪酬 调薪策略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发展 阶段 HR 管理重 点 经营 战略 风 险 薪酬策略 短期激 励 长期激 励 基本工 资 福利 初创 阶段 创新、关键 风险 人才的加入 投资 高 注重个人激 励 股票 股票期 权 低于市 场水平 低于市 场水平 发展 阶段 招聘、培训 以投 资促 发展 中 个人集体激 励并重 现金 股票期 权 与市场 持平 与市场 持平 成熟 阶段 协调、 HR 管理技巧 保持 利润 低 个人、集体 的相互运用 分红、 现金 股票期 权 高于市 场水平 高于市 场水平 衰退 阶段 减员管理、 收获 成本控制 利润 及产 业转 换 中 或 高 奖励成本控 制     低于市 场水平 低于市 场水平 18 薪酬 第 1P 薪酬设计 第一部分 1P 岗位工资( Pay for Position ) 通过对工作岗位的分析,根据工作岗位的 职责、内容、劳动强度、岗位的重要性、 劳动条件、以及对岗位的知识要求、能力 要求而确定的工资水平 19 薪酬 岗位薪酬设计的基本流程 制定薪酬原则和策 略 工资方案的实施、修 正和调整 岗位设置与工作分 析 工资等级定薪 工作评价 薪酬调查 工资結构设计 20 薪酬 工作评价方法 • 排序法 • 职位分类法(通过制定出一套职位级别标准,然后奖职位与标准 进行比较,将它们归到各个级别中去) • 因素比较法 ( 职位分类法的细分与延伸 ) • 评分法 21 薪酬 排序法的评价程序 獲取職位信息 成立評估委 員會 綜合評估委員會意見, 得出最終結果 調整 比較排序 選定參與排 序的程序 評分達成共識 22 薪酬 简单排序法(例) 職位 評估者 評估者 評估者 1 2 3 評 估 者4 評 估 者4 綜合 名次 項目經理 1 1 1 2 1 1.2 1 市場經理 2 2 2 1 2 1.8 2 市場專員 3 4 3 3 3 3.2 3 項目助理 4 3 4 4 4 3.8 4 會計 5 5 6 5 5 5.2 5 行政助理 7 6 5 7 6 6.2 6 出納 6 7 7 6 8 6.8 7 前台 8 8 8 8 7 7.8 8 23 薪酬 职位分类法 ( 例 ) 等级 1 2 3 4 等级描述 例如 例行事务:按照既定的程序和规章工作 ° 处 保安员、 在主管人员的直接监督之下,不带技术色 前台 彩 需要一定的独立判断的职位:具有初级的技 计算机文 术水平求在需要一定的经验;需要主管人 员、会 员监督 计 中等复杂程度的工作:根据既定的政策、程 工程师、 序和技术能独立思考求在需要接受专业训 设计师 练;无需他人监督 复杂工作:独立做出决定;监督他人的工作;人事主管、 需要接受高级的专业训练和丰富的经验。 技术主 管24 薪酬 因素比较法 ( 例 ) 因 素 责任大小 所需技能 任务难度 工作环境 财务影响 工资率 100 元   职位 B     职位 B 200 职位 B 职位 A 职位 A 职位 B   300 职位 A   职位 B 职位 A   400         职位 A 25 薪酬 评分法 • 取岗位中的若干关键要素进行评分,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付酬因 素,一般来讲,付酬因素包括劳动技能、劳动责任、劳动强度、 劳动环境等四类。 26 薪酬 评分法实施步骤 • 第一,进行工作分析 • 第二,选择薪酬要素 • 第三,划分等级 • 第四,等级描述 • 第五,赋予付酬因素以分值 • 第六,评分 • 第七,工资转换 27 薪酬 付酬因 因素指標 素類型 例: 等級 小計 1 2 3 4 5 勞動技 文化和技術理論知識 術 操作技能 6 8 10 12 14 50 12 14 16 18 20 80 勞動責 質量責任 任 經濟效益責任 2 4 6 8 10 30 2 4 6 8 10 30 勞動強 體力勞動 度 腦力勞動 12 14 16 18 20 80 3 6 9 12 14 44 勞動環 氣候條件影響 境 作業條件危害性 12 14 16 18 20 80 3 6 9 12 15 45 28 薪酬 工資等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崗位分值范圍 101-150 151-200 201-250 251-300 301-350 351-400 401-450 451-500 501-550 551-600 601-650 月薪(元) 450-510 500-560 560-610 600-660 650-710 700-760 750-810 100-860 850-910 900-960 950-1100 29 薪酬 叁 浮动工资设计 •绩效工资 •销售人员工资设计技巧 •技能工资 30 薪酬 第 2 、 3P 薪酬设计 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 2P 绩效工资( Pay for Performance ) • 根据企业员工完成工作业绩的情兄而支付 3P的劳动报酬 技能工资( Pay for person ) • 根据企业员工个人能力状况而支付的劳动 报酬 • 目前大部份企业将这两者合为一体(称为 浮动工资) 31 薪酬 不同職位之薪酬比例 20% - 30% 70% - 80% 60% - 50% 40% - 50% 固定工 资 浮动工 资 高層管理 中層管理 70% - 80% 20% - 30% 基層員工 薪酬水平 32 薪酬 绩效工资的特点 • 注重个人的绩效差异评定 • 个人绩效的大多数信息都是由主管人员搜集上来 • 绩效工资评定较困难,且方法不公平、精确 33 薪酬 一般绩效工资增长幅度表 绩效评价等级 工资增长幅度 % A (好) 12-15 B (较好) 10-11 C (一般) 7-9 D (差) 4-6 E (极差) 0 34 薪酬 销售人员定薪的关键点把握 35 薪酬 产品好卖 50 : 50 75 : 25 行业进入门 槛低 行业进入 门槛高 25 : 75 50 : 50 产品难卖 观点一:给销售定薪的关键在于把握基薪与奖金的比例; 观点二:行业进入门槛与产品是否好卖影响销售的薪酬比例制订 观点三:销售的取胜之道在于专业知识、经验和技巧的积累。 观点四:行业门槛高,则以固定为主,弥补员工的损失。 观点五:产品难卖,则以提成为主,促进销售。产品好卖 , 36 不必给太多奖金 薪酬 37 数据来源: 2007 前程无忧企业薪酬调查 薪酬 思考:如果避免销售的边际努力收益递减问题 ? 销售可分为三类,第一类能力很强,总是能完成任务; 第二类能力稍逊,需要推动才可能完成任务;第三类 能力较弱,总是完不成任务。如何优化提成系统,达 到即能产生激励,又能控制成本的目的?原先的方式 是年销售指标为 1000 万 , 完成任务的给予销售额的 5% 作为提成。 思路提示: 200 200 200 200 200 完成第一个 200 万 , 给予 1% 的提成 , 完成第二个 200 万 , 给予 2% 的提成 , 同时对之前的 200 万追加 1% 作为奖金 , 完成第三个 200 万 , 给予 3% 的提成 , 同时对前面的 400 万追加 1%, 以此类推 , 直到 完成最后一个 200 万 , 给予 5% 的提成 , 并对前面的 800 万追加 1% 。 38 薪酬 销售类绩效工资特点 • 上不封顶 • 随销售业绩的变化而变化 • 高低工资相差大(薪酬相关) • 案例:雅芳绩效工资体系 F:\唐政\其它资料\雅芳管理制度.doc 39 薪酬 技能工资(技能工资与能力工资) • 不是所有岗位都能实施技能工资的(如流水线员工) • 要明确对员工的技能要求(如刷墙工人的技能要求、车床工人的 技能要求) • 需要制定与技能工资制度配套的技能评估体系(如车床工人的技 能工资体系) • 将工资计划与培训计划相结合 • 技能考核的时间设计要合理,以达到鼓励的作用。 40 薪酬 某车床工技能工资标准 技能等 级 技能考核要求 技能工资 1 3 分钟时间内依图加工 A 零件 10 个,合格率 达 100% 500 2 3 分钟时间内依图加工 A 零件 9 个,合格率达 100% 400 3 3 分钟时间内依图加工 A 零件 8 个,合格率达 100% 300 4 3 分钟时间内依图加工 A 零件 7 个,合格率达 100% 280 5 3 分钟时间内依图加工 A 零件 6 个,合格率达 100% 250 6 3 分钟时间内依图加工 A 零件 5 个,合格率达 100% 220 41 薪酬 肆 其它工资设计 •工龄工资设计技巧 •年终奖设计技巧 42 薪酬 其它工资类型 • 工龄工资(有些企业也将列为奖金) • 奖金(奖金是薪酬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它在员工激励 中起决定性作用)。 月度奖、季度奖、年度奖 绩效奖、全勤奖(重点)、超额奖、质量奖、安全奖、优秀员工 奖…… 一般奖金设计方法: 个人奖金 = 企业奖金总额 * 个人应得奖金系数 个人应得奖金系数:(根据个人能力、业绩、岗位、职务、态度、出勤、奖惩等决定) 见下例 • 津贴和补贴:环境津贴、技术津贴、 医疗津贴、生活津贴 、福利津贴 43 薪酬 工龄工资 一 工齡 职等   年 內 一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以上 一等(系 数 1.0 ) 0 20 40 60 80 100 二等(系 数 1.5 ) 0 30 60 90 120 150 三等(系 数 2.0 ) 0 40 80 120 160 200 四等(系 数 3.0 ) 0 60 120 180 240 300 44 薪酬 某企业年终奖设计办法 内容 年终奖评定基数 内容 年终奖评定基数 经理级 200 月绩效 B 级 3 主管级 100 月绩效 C 级 1 职员级 50 工龄满 10 年 10 员工级 10 工龄 5-10 年 7 每月全勤 2 工龄 2-5 年 5 记大功 10 工龄 1-2 年 1 记小功 5 月绩效 A 级 5 员工年终奖 = 企业年终奖总额 /∑ 全厂员工年终奖基数 * 该员工年终奖评定基数 45 薪酬 伍 工资结构线设计 •工资结构设计 •工资等级设计 46 薪酬 工资结构 • 线性工资结构 • 非线性工资结构 y a c 实 付 工 资 工作评价分数 b d X 47 薪酬 工资分级 工資 級十 級九 級八 級七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最高工资 工资线 級六 級五 級四 級三 級二 級一 最低工资 1000 500 150 250 350 450 550 工作平价分数 48 薪酬 图例特点 • 级与级之间工资重迭 • 级别越高工资跨度越大 • 工资与评分成正比 49 薪酬 例:某港資企業工資級別 职等 级等 管理类职位 技术类职位 薪 资 一等 (员 工级 ) 1.1 无 普通作业员、清洁工、28-45 元 / 杂工、搬运工等 日 二等 (文 员 级) 2.1 初级文员、见习文员、宿 舍管理员、保安员 无 2.2 文员、图书管理员、仓库 管理员、其它文员 初级机修工 / 电工 / 900-1300 焊工刀 / 模工、护 士等 三等 (组 长 级) 3.1 助理、组长、计价员、保 安班长、初级会计等 中级技工 /QC 、叉车 1100司机、绘图员等 1600 3.2 QC 组长、平车组长、高 司机、高级技工、厂 车组长、保安副队长、 医、采购员等 中级会计 3.3 板房组长、跟单、专员、 700-900 13001800 50 设计师、板房师傅、、1600- 薪酬四等 ( 主任 4.1 高级业务跟单、总帐 会计、高级专员 ( 会计等 ) 、副主 任等 高级板房师傅、高 2000-2800 级设计师、高级 技术员等 4.2 主任、副主管 工程师等 3000-4000 5.1 主管、总经理助理、 董事长助理 高级工程师等 3500-5000 5.2 副经理、高级主管 高高级工程师等 4000-6500 六等 ( 经理 级) 6.1 副总经理、总监、副 总监、经理 总工程师 600010000 七等 ( 总经 理级 ) 7.1 总经理   8000 以上 级) 五等 ( 主管 级) 51 薪酬 讨论 • 请学员共同分享各自企业目前的薪酬制度,并进行分析,你公司 给薪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 你公司薪酬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 你公司目前薪酬制度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52 薪酬 陆 福利设计技巧 •福利的种类 •福利设计注意事项 •三星员工福利分析 53 薪酬 福利的种类 • 福利是保健因素,福利计划实施不好,员工会不满意。 • 基本福利: 1 、社会保险、法定有薪假与有薪年假,病假、产假、婚假 、丧假等。 2 、就餐与住宿 3 、其它福利: 乘车、图书、体育、娱乐、工作餐、旅游、托儿托老、生 日礼物、结婚礼金、节日礼品、假日加餐、购物赠券、家庭 保姆,提供购房、个人交通工具、培训、留学深造、授予头 衔…… . 4 、几种新型的福利:拓展训练、商业保险、渡假、子女教 育 54 薪酬 福利设计要注意的问题 • 将福利变动一种激励因子(某企业自助餐福利) • 福利设计要做到作以最少的投入产出最大的效果(全员拓展培训 ) • 福利设计要适合自己的企业特点(比如三星的羽毛球比赛,反: 某民企书、画比赛) 55 薪酬 三星电机员工福利 • 每年 4 月厂庆员工可享受购买三星产品 5-8 折优惠。 • 公司成立专门的文化小组开展各项文娱活动。 • 公司成立个人爱好协会 • 员工就餐分中餐、西餐、韩餐 • 公司安排员工去韩国总部参加培训。 • 节假日为所有员工提供实惠的中、韩式烧烤。 • 线长上以上的管理人员外宿,每月享受 350 元以上的补助。 • 部门费用促进部门员工间的交流。 • 员工专车,外出旅游等。 • 年终双薪 56

56 页 462 浏览
立即下载
【实例】公司能力薪酬与长期激励

【实例】公司能力薪酬与长期激励

这份报告包含美世公司拥有的方法论和工具,仅供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 有限公司内部参阅。它们是美世的知识产权,未经美世书面许可,其它任何机构 或个人不得擅自传阅、引用或复制。 © 2006Mercer Human Resource Consulting LLC. 内容  基于能力素质评价的薪酬体系  长期激励 Mercer Health & Benefi 2 基于能力素质评价的薪酬体系 美世认为素质分类为“行为素质”和“技术素质” 必须明确的两个问题: 业务战略及 商业挑战 组织架构   是什么行为/技能使员工取得 现有的成就? 什么行为/技能将会使员工在 未来更加成功? 关键素质指标 KCI / / / 技能 技术/职能/知识/技 能 本次项目中的 管理行为素质包括: 技术 职能 知识 基于职能部门的 基于角色的 • 基于职能部门的 简要举例:   根据不同的部门及职位 确立不同的 知识及技能要求 行为素质 行为素 • 核心 •质 领导力素质  领导力素质 基于职能的管理行为素质 核心 • •基于职能的 • 领导力素 简要举例:     Mercer Health & Benefi  说服能力 系统问题的解决能力 谈判技巧 创新能力 4 企业的管理行为素质与企业核心价值相一 XX XX公司的管理行为素质模型将 与公司的核心价值、企业文化、品牌理念和品质理念相一 与公司的核心价值、企业文化、品牌理念和品质理念相一 致 企业文化 一企业的管理行为素质模型部 分示例 核心价值 素质名称 对应的企业 核心价值 涵盖的 素质子主 题 商业、企 业头脑 客户洞察力 • 业务敏感 • 服务水准知识 • 企业为中心 • 客户服务知识 • 企业家精神 • 系统性思考能力 • CRM 品牌理念 xxxxx • xxxxxx • xxxxxxx 品质理念 xxxxx • xxxxx xxxxx • xxxxxxxx xxxx • xxxxxxxx • xxxxxxxx • xxxxxx • xxxxxx 战略性影响 Mercer Health & Benefi 5 关键素质指标将素质具体化为可被观察的行为特 团队合作:建立合作关系, 指导、 协调、鼓励、支持团队内和团队间的合作以达成共同目标。 等级 1 等级 2 等级 3 能够分析业务性质和需求,根据团队成员的不同特点,调配人员 了解所有团队成员的角色和职责, 以及成员间的相互依赖性 对团队的使命和目标有充分的了解 应用对他人的个人兴趣点、关注点和决策风格的了解,去组织信 邀请团队成员参加拟定团队方向和工作行动计划,及澄清对成员如何互相协作的期望 和见识,了解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和职责 **************************************** **************************************** 保持与团队成员的沟通,及时更新信息,与他人公开交流想法和创新观点,从而使他人能够从以往的实践经验中获益 **************************************** ************************* **************************************** **************************************** **************************8 *********************** **************************************** ****** **************************************** **************************************** *****************8 精通层次由低向高发展从 1 到 层次反应了结构 / 职位的需求 Mercer Health & Benefi **************************************** **************************************** **************************************** **************** **************************************** **************************************** *****************88 3 6 基于能力模型确定各管理职位的能力配置要 素质的匹配结果系统地指示出各职位的素质要求,也指出不同层级、序列管理职位的素质 差异,为素质培养和职业发展指出方向 高级经理 1 高级经理 2 高级经理 3 事业部领导 副总裁 √ √ √ √ √ 人员开发 √ √ √ √ √ xxxxx √ √ √ √ √ 运营效率 持续改进 √ √ √ √ x xxxxxx x √ x √ √ xxxxxx √ x √ √ x 管理行为素质 商业、企 业家头脑 领导力素质 职能管理 行为素质 Mercer Health & Benefits 7 职位与能力的相互关 职位序列:软件开发工程师 Mercer Health & Benefits 8 核心人才职业发展通 职位纵向层 高级规划经理 客户服务经理 规划经理 计划员 项目经理 高级技术培训师 二级技术培训师 初级技术培训师 高级程序员 二级程序员 初级程序员 项目主管 高级软件测试员 高级 业务拓展经理 业务拓展员 二级软件测试员 二级软件分析员 初级软件测试员 初级软件分析员 高级公关经理 公关经理 客户经理 高级客户分析员 客户支持分析员 Mercer Health & Benefits 职位横向跨度 9 素质评估结果(举 1 低 中 高 重要性 低 任职要求 素质       3 X 团队合作 领导力 X 沟通能力 分析能力 计算机 语言 演示 X X 测试者实际情况 Mercer Health & Benefi 高5 X X X X X X X 职位标准 4 X 技术  2 X X X X X X X X X X 总计 比例(%) 测试者 职位标准 9 4 12 3 6 6 6 12 9 6 6 15 9 9 12 12 12 10 12 9 15 6 98 96 102 100 1 薪资等级与能力评估结 基本工资等级 行为能力 基本技术能力 1 Stage I 阶段 I Stage I 阶 1 2 Stage I 1 Mercer Health & Benefi 2 阶段 I Stage I 阶 2 3 4 5 6 7 薪资范围 Stage II 阶段 II Stage III 阶段 III Stage II 阶 Stage III 阶段 3 4 5 6 能力分值 Stage II 阶段 II Stage III 阶段 III Stage II 阶 Stage III 阶段 3 4 能力分值 5 6 7 7 1 行为能力评估(举 结果导向 Sta ge I 阶段 I S t a g e Stag e III 阶段 I II I I 阶 段 I I Requires help in completing many objectives or task when obstacles or problems arise Drives to complete most objectives and tas ks despit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Sustains focus and h achieves goals that a potential regardlessv of obstacles encou e r e a l b u s i n e s s Comments on Results Orientation (please explain your rating)评 Mercer Health & Benefi 1 行为能力评估(举 n t e r e d U 0   1   2   3 Generally r to get the elies on per sonal resou rces work d one U 0   1   2  0   1  2  3    3  Overall Rating for Results Orientation “结果导向”的总分: U 0 1 2 3  Mercer Health & Benefi  5   Generally relie easily ne s on oneself a nd other obtain ed resources t o get the work do Completes all customer projects and other work as prescribed U 4  4  4   5    6 7  Maximizes value of customer interaction s and project opport unities to realize thei r fullest potential Applies learni or project to ngs from one customer oth er relevant wo rk 4 7 Seeks out m ost appropria te resources i nside or outsi de the organi zation to get t he work done 5  6 5 6  6 7   7  1 行为能力评估(举 Comments on Results Orientation (please explain your rating)评语: Mercer Health & Benefi 1 技术能力评估(举 工程职能-分析技能 Stage I 阶段 I Stage II 阶段 II Able to utilize all standard engineering formulas and unde Possesses advanced knowledge of analytical principle rstand limitations (stress limits, rod load, etc.) s; ability to guide others in application of skills Able to utilize basic engineering formulas U 0   1 2  3   0   1  2  3  Able to run GFC engineering programs and evaluate results U 0   1  6 4 5    Able to interpret results of programs and modify input to achieve acceptable results 3  4 5 6 6 5 6    Able to develop engineering performance analysis programs. Serves as expert resource to others in performing engineering analysis Overall Rating for Engineering Function – Analytical Skills “分析技能”的总分 : U 0 1 2 3 4  7    7      5     2 4 Capable of performing analysis of various compressor co Applies advanced knowledge in addressing mponents through use of analytical tools complex analyses Able to set-up basic engineering analyses (e.g., gathering data, performing calculations) U Stage III 阶段 III  7  7  Comments on Engineering Function – Analytical Skills (please explain your rating)评语: Comments on Engineering Function – Analytical Skills (please explain your rating)评 Mercer Health & Benefi 1 计算基本工资( 举 Individual’s W eighted Ratin gs 行为能力评估 Average of All Rate rs 4.8 x 60% = Weighting 4.8 1 2 3 4 5 6 7 个人加权平均 2.9 + Technical Competency Assessment 技术能力评估 Average of All Raters 所有分值的平均 4.5 1 2 3 4 5 6 Overall Assessme nt Pay Band 薪资等级 $25, 0 1 7 4.5 x 40% = Weighting $ 2 7 4. ,0 3 4 $ 4.7 $6 000 ,0 5 1.8 6 “Base Pay Guide” = $47,75 0 Mercer Health & Benefi 1 对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制定研发人员的 素质模型的启示  几个问题如下: – 目前宇龙通信对研发人员是如何进行选拔、考核、晋升的? – 员工是否了解对自己业绩评价的标准?晋升的标准? Mercer Health & Benefi 1 长期激励介绍 公司进行长期激励体系需考虑的六个基本问 长期激励计 划工具 长期激励计 划目的 宇龙长期激励计划 长期激励计 划参与资 格 长期激励计 划资金来 源 风险与奖励 的关系 Mercer Health & Benefi 激励计划的 管理 1 长期激励需要考虑的内   需要宇龙管理层考虑和确认的关于长期激励方案的六个方面 – 宇龙进行长期激励可能的目的 – 宇龙进行长期激励可能考虑的激励工具 – 宇龙进行长期激励的参与资格 – 宇龙进行长期激励的资金来源 – 宇龙进行长期激励的风险与奖励的关系 – 宇龙进行长期激励方案的管理 宇龙进行长期激励中可能遇到的法律和政策问题 Mercer Health & Benefi 1 进行长期激励可能的目的(1 /  从公司的角度: – 激励与奖励高管达成长期目标; – 把奖励与股东利益连接; – 平衡短期与长期奖励; – 与外部竞争对手看齐 – 。。。。。。 Mercer Health & Benefi 1 进行长期激励可能的目的(2 /  从被激励对象的角度: – 持股经营目标的实现; – 主人翁体制的建立; – 绩效受到承认; – 累积财富; – 税务优惠; – 。。。 Mercer Health & Benefi 2 进行长期激励可能的目的(3 /  从股东的角度: – 把财务利益与管理层连接; – 在给予奖励前提供门槛回报; – 在某些情况下预测利润成本; – 。。。。。。 Mercer Health & Benefi 2 进行长期激励可能考虑的激励工具(1 / 1  ■   ■  ■   ■  ■   ■  ■ 股票期权 虚拟股票 股票增值权持股计划 限制性股票延期支付 储蓄-股票参与计划股票激励 绩效单元(业绩单位) 内部人收购 ■ 股票激励 股票期权 虚拟股票 股票增值权 持股计划 限制性股票 延期支付 储蓄-股票参与计划 ■ 绩效单元(业绩单 位) ■ Mercer Health & Benefi 内部人收购 2 进行长期激励可能考虑的激励工具(2 / 1  ■  ■  ■ 股票期权 股票期权 虚拟股票 虚拟股票 股票增值权 股票增值权 持股计划 持股计划 ■ 限制性股票 ■ 限制性股票  延期支付 延期支付 ■ 储蓄-股票参与计划 ■ 储蓄-股票参与计  股票激励 划  业绩单位 ■ 股票激励  内部人收购 ■ 业绩单位 ■ Mercer Health & Benefi 公司授予激励对象的一种权利,激励对 象可以在规定的时期内以事先确定的价 格(行权价)购买一定数量的本公司流 通股票(此过程称为行权)。在股票价 格上升的情况下,激励对象可以通过行 权获得潜在收益(行权价和行权时市场 价之差) 内部人收购 2 进行长期激励可能考虑的激励工具(3 / 1  股票期权 ■ 股票期权  虚拟股票 ■ 虚拟股票 公司授予激励对象一种″虚拟″的股票  股票增值权 ■ 股票增值权 ,使其据此享受一定数量的分红权和股  持股计划 ■ 持股计划  限制性股票 价升值收益,但没有所有权,没有表决 ■ 限制性股票  延期支付 权,不能转让和出售,在离开企业时自 ■ 延期支付  储蓄-股票参与计划 ■ 储蓄-股票参与计动失效。一般会为虚拟股票计划设立专 划 股票激励 门的基金。 ■ 业绩单位 股票激励 ■ 内部人收购 业绩单位 ■ Mercer Health & Benefi 内部人收购 2 进行长期激励可能考虑的激励工具(4 / 1  ■  ■  ■  ■  ■  ■ ■ 股票期权 股票期权 虚拟股票 虚拟股票 公司授予激励对象的一种权利,如果公 股票增值权 股票增值权 持股计划 司股价上升,激励对象可通过行权获得 持股计划 限制性股票 相应数量的股价升值收益,激励对象不 限制性股票 延期支付 延期支付 用为行权付出现金,行权后获得现金或 储蓄-股票参与计划 储蓄-股票参与计 划 股票激励 股票激励 ■ 业绩单位 股票形式的收益。公司一般也会为股票 增值权计划设立专门的基金。 业绩单位 ■ 内部人收购 ■ 内部人收购 Mercer Health & Benefi 2 进行长期激励可能考虑的激励工具(5 / 1  ■  ■  ■  ■  ■  ■ 股票期权 股票期权 虚拟股票 虚拟股票 股票增值权 股票增值权 持股计划 持股计划 限制性股票 限制性股票 延期支付 延期支付 让激励对象持有一定数量的本公司的 股票,这些股票是公司无偿赠与激励 对象的、或者是公司补贴激励对象购 ■ 储蓄-股票参与计划 储蓄-股票参与计 买的、或者是激励对象自行出资购买 划  股票激励 的。 ■ 股票激励  业绩单位 ■ 业绩单位  内部人收购 ■ 内部人收购 Mercer Health & Benefi 2 进行长期激励可能考虑的激励工具(6 / 1  ■  ■  ■  ■  ■  ■ ■ 股票期权 股票期权 虚拟股票 虚拟股票 股票增值权 股票增值权 持股计划 持股计划 限制性股票 限制性股票 延期支付 延期支付 公司为了实现某一个特定目标,无偿将 一定数量的限制性股票赠与或以较低价 格售与激励对象,股票抛售受到限制, 只有当激励对象完成预定目标后(例如 股价达到某一水平),激励对象才可抛 储蓄-股票参与计 售限制性股票并从中获益。在预定目标 储蓄-股票参与计划 划 股票激励 没有实现的情况下,公司有权将免费赠 股票激励 ■ 业绩单位 与的限制性股票收回或一激励对象购买 业绩单位 ■ 内部人收购 ■ 内部人收购 Mercer Health & Benefi 时的价格回购限制性股票。 2 进行长期激励可能考虑的激励工具(7 / 1  股票期权 ■ 股票期权 公司为激励对象设计一揽子薪酬收入  虚拟股票 ■ 虚拟股票 计划,一揽子薪酬收入中有一部分属  股票增值权 ■ 股票增值权 于股权激励收入,不在当年发放,而  持股计划 ■ 持股计划 是按公司股票公平市价折算成股票数  限制性股票 ■ 限制性股票 量,在一定期限后或激励对象退休时  延期支付 ■ 延期支付  储蓄-股票参与计划,以公司股票形式或根据届时股票市 ■ 储蓄-股票参与计 划 股票激励 值以现金方式支付给激励对象 ■ 业绩单位 股票激励 ■ 内部人收购 业绩单位 ■ Mercer Health & Benefi 内部人收购 2 进行长期激励可能考虑的激励工具(8 / 1  股票期权 ■ 股票期权 公司允许虚激拟励对股象票预先将一定比例的工资存入专门为员工开设的储蓄帐 ■ 虚拟股票 户 股票增值权 ,并 ■ 将此 资 金按 期 股 票 增 值初权和期末股票市场价的较低者的一定折 持股计划 扣折算成一定数量的 股票 , 在期 末 按照当时的股票市场价格  持 股 计 划 ■ 限制性股票 计算此部分股票价值,激励对象可 以藉 此 获得 储 蓄 资金和  限 制 性 股 票 ■ 延期支付  ■ 期末市场价值之间的差价收益。 ■ 储蓄-股票参与计  延期支付 划 ■ 储蓄-股票参与计划 股票激励 ■ 股票激励 业绩单位 ■ 业绩单位 内部人收购  内部人收购 Mercer Health & Benefi 2 进行长期激励可能考虑的激励工具(9 / 1 ■ 股票期权 股票期权 公司无偿赠与激励对象一定数量的股 ■ 虚拟股票 虚拟股票 份,激励对象自赠与起享受分红权, ■ 股票增值权 股票增值权 如果实现了预定的业绩目标,则获得 ■ 持股计划 持股计划 奖励股票的所有权。如果没有实现预 ■ 限制性股票 限制性股票 定的业绩目标,则奖励股票期末归还 ■ 延期支付 公司,当年的分红不必归还。有时候 延期支付 储蓄-股票参与计公司划也会将股票无条件地赠与激励对 ■ 储蓄-股票参与计 划 股票激励 股票激励 ■ 业绩单位 业绩单位 ■ 内部人收购 ■ 内部人收购 Mercer Health & Benefi 象。 3 进行长期激励可能考虑的激励工具(10 / 1  ■  ■  ■  ■  ■  ■ ■ 股票期权 股票期权 虚拟股票 它和股票激励的区别在于:股票 虚拟股票 股票增值权 激励是无偿赠与股票,而绩效单 股票增值权 持股计划 元是赠与现金。绩效单元根据净 持股计划 限制性股票 资产的一定比例确定数量,与股 限制性股票 延期支付 价的联系较小 延期支付 储蓄-股票参与计划 储蓄-股票参与计划 股票激励 股票激励 ■ 绩效单元(业绩单位) 绩效单元(业绩单 ■ 内部人收购 位) ■ Mercer Health & Benefi 内部人收购 3 进行长期激励可能考虑的激励工具(11 / 1 ■ 股票期权 股票期权 ■ 虚拟股票 虚拟股票 ■ 股票增值权 股票增值权 ■ 持股计划 持股计划 ■ 限制性股票 限制性股票 ■ 延期支付 延期支付 公司内部人(主要是指经营管理者)利用杠杆 融资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公司的股权 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实现持股经营 。内部人在收购完成后成为公司的股东,与其 他股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并且可以进一步 通过资产重组、业务重组、管理重组等途径提 升公司业绩,获得预期收益。国外上市公司完 ■ 储蓄-股票参与计 成 内部人收购后一般会选择下市,以摆脱严格 储蓄-股票参与计 划 的法律规范对上市公司的约束,在继续经营一 划 股票激励 段时间并获得良好的绩效后再次上市,内部人 股票激励 ■ 业绩单位 业绩单位 ■ 内部人收购 ■ 内部人收购 Mercer Health & Benefi 的利益得到兑现 3 进行长期激励可能考虑的激励工具(12 / 12)- 长期激励工具 一般归三大类 长期激励工具种类 含投资成分 – 需要购买 示例 认股权 获取全面价值 – 不需要购买 – 获取基础价值及增值后 的收益 限制性股票 增值 股票增值权 虚拟股票 – 不需要购买 业绩股票或单元 – 只获取增值部分 Mercer Health & Benefi 3 总直接薪酬 总薪酬 进行长期激励的风险与奖励的关联 成分 描述 基本薪资 根据工作责任、年资 与经验给予的固定薪 资 年度短期奖励 长期激励奖励 福利 额外补贴 根据年度的目标达 成所给予的浮动薪 资 为高管达成长期绩效 目标而作奖励 满足雇员对医 疗、社保与退休 的需求 额外优惠 Mercer Health & Benefi 策略性的角色 - 资产管理 关注关键技能 职业生涯发展 - 例子 -无 政策实施 营业决策 关注短期绩效 - - 有效的策略与政策订定 - - 关注长期绩效 - - - -中 认股权 限制性股票 其他现金或股 票的长期激励 计划 - 中到高 医疗 人寿与伤残 退休 -低 与股东利益连接 - 保障 某些情况有税务优惠 - - 提供方便 - 会所会藉 - 身份象征 - 公司车辆 - -低 花红 利润分享 - - 风险度 -低 3 如果企业目标、战略、业绩指标的设置均集中在关注价 驱动要素上将会带来企业经营效益的最大化理模型 将股东期望转化为 企业决策与员工行动的系统 对 业 务 指 标 的 影 响 程 度 将股东价值的创造植 根于企业每位员工心 中的理念 股东价值 与 股 东 利 益 相 结 合 目标 评估 战略 业绩指标 管理过程 战略 规划 资源 配置 经营 报告 长、短期 激励 管理 运营决策 Mercer Health & Benefi 3 吸引合适的员工 股权激励可以起到多重效 员工对于企业的归宿感 挽留员工 股权激励 重视长期的利益 关注员工 确定主要的业绩目 标 激励高业绩 鼓励企业提倡的行为 Mercer Health & Benefi 3 三种长期激励工 长期激励计划概要 工具 · 股票股权 · 限制性股票 普遍程度 (美国) 描述 · 95-100% · 最简单的股票股权(p l a i n van ill a grant )通常是 按市场价值(FMV )授予,年期为 10 年,归属期为 3 或4年 · 其他种类的认股权包括溢价认股权、绩效归属认股权、绩 效加速认股权、绩效认股权、指数认股权等 · 45-55% · 在某些限制下(如归属、绩效)赠与公司股票 · 35-45% · 绩效周期为中长期,在绩效周期完结时,按绩效达成情况 给予现金或股票 · 其他长期激励计划 Mercer Health & Benefi 3 三种长期激励工具比  以下是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和业绩单位激励办法的比较: 计划类型 目 股票期权 提供购股选择权,将员工 的利益与股东的利益相连 限制性股票 业绩单位 以转让或赠与的方式 获得实际股权,成为 公司股东 基于定义清晰的业绩目标 提供长期的激励;以现金 形式支付 财务的和/或非财务的业绩 目标 衡量 公司的市值或模拟市值 通常为账面价值并考虑 一定的折扣 支付方式 根据计划条 款 分红及股权出售 在业绩周期的最后 激励力度 重激励,轻约束 激励约束力度大 不涉及股权,激励力度一般 适用性 适于上市公司, 标准化程序 适于各类企业, 较灵活 适于现金流充沛、绩效管理 基础较好的企业 Mercer Health & Benefi 3 美国公司股权激励的发展趋势 企业在利用股权激励方面的积极性已渐渐淡 20% 占发行股数比例(中位 15% 15.0 14.7 14.7 13.3 14. % 10% 年度股东权益稀释比 率积压待发股票 5% 0% 1.8 2000 Mercer Health & Benefits 2.0 2001 1.9 2002 1.6 2003 资料来源:美世 350 高管薪酬调查 2004 1.4 2004 39 股权激励的发展趋势 长期激励模式:各类不同的方 86% 使用期权 30% 26% 22% 22% 20% 16% 占公司比例 10% 6% 5% 3% 0% Note: LTI Mix includes only those companies making grants. Excludes 10% of companies which made no award to the CEO in 2004. Data is not directly comparable to p Mercer Health & Benefi 40 典型的绩效考核指 40% %公司采 30% 20% 10% 0% 股东回报率 Mercer Health & Benefits 每股收益 投资回报率 销售额 现金流 资料来源:美世 350 高管薪酬调查 2004 股本回报率 41 中长期激励仅靠奖金和股票期权可能并不是最有效的激励 模式 奖金激励 股票期权/ 股票增值权 SARs 优点 立即奖励 基于现金 易于控制 激励(上升潜力) / 风险有限 优点     缺点 1 年度目标难于制定 个人目标和公司目标不挂钩 与股东价值不相连 留住人才的作用? Mercer Health & Benefits 比较简单 激励长期业绩 与股东利益相联 激励程度(上升潜力)大 缺点      如何影响股票? 波动大 不可预测 与相对业绩不挂钩 如何处理“缩水期权” 42 递延奖金和长期现金库 主要特点 简要说明  递延奖金  公司保留部分奖金不支付  将这部分奖金递延#年  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可在账户上增 加递延部分奖金  递延奖金具有风险性  公司配发递延奖金  采用多年业绩考核标准  奖金变化的风险增加        可减少每年波动 留住人才 给于个人更多选择 着眼于长期激励 奖励员工递延奖金 基于长期业绩 激励  长期现 金库  引进奖金库概念  奖金高于“最高目标”部分和低于 “最低目标”部分累计至下年度  调节各种年份的奖金 Mercer Health & Benefits  只有盈利时才有奖金  鼓励各种程度的业绩,不封顶  减少奖金波动性 43 限制性股票和中期激励 主要特 点 简要说明      股价下降时仍有价值  员工得到实际股票(而非期权) 可用于留住人才  员工须工作满#年才能拥有 限制性 (通常 1-3 年) 注重于长期业绩 股票  价值受股价波动影响 激励员工  员工得到现金或股票  中期激励  奖励通常与 3 年的业绩挂钩  内部财务目标  业绩与同行业比较 Mercer Health & Benefits  上市或非上市企业皆适用  股价下降时仍有价值  可补充奖金和股票期权激励  衡量中期业绩  考虑外部因素  员工的关联度更密切 4 业绩单元  业绩周期和频率 – 3 年不重叠计划,每 3 年授予一次 – 3 年后衡量业绩,在第 4 年初兑现  业绩单元估值指标的设定 – 股价指标应该更加反映投资者的期望?(例如:总体股东回报率 TSR)还是, – 更加反映高管人员对上市公司业绩的贡献?还是, – 上述两者指标的组合? – 我们认为第二类指标通常更能够反映高管人员的控制,因此建议使用如经营利润、投资资本 回报率(ROIC)或经济增加值(EVA)等指标中的一个或两个作为业绩单元的估价指标   业绩周期结束时的目标支付金额为前面所示的每个职位的业绩单元预期价值的 3 倍。用这一金 额除以期初价值(假设为 10 元),得到期初授予的数量 由于 3 年后才能获得实际支付,所以业绩单元的现值应该用期末的目标支付金额进行一定的折 扣才能得到。 Mercer Health & Benefi 4 对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制定下属企业考 核和激励模式的启示  几个问题如下: 目前宇龙通信对各个部门是如何考核的? – 目前宇龙通信的管理人员的激励制度是怎么样的?有无短、中、长期的某种结合? 效果如何? – 目前宇龙通信如何考虑所属企业经营层业绩与集团整体业绩的关联?有无在激励体 系上有所体现? – 目前宇龙通信在实施中长期激励方面有什么样的障碍或挑战 – Mercer Health & Benefi 4 Mercer Health & Benefi 4

51 页 411 浏览
立即下载
大朝山水电有限责任员工考核管理办法

大朝山水电有限责任员工考核管理办法

大朝山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公司 员工考核管理办法 二零零二年十月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1 第二章 考核方法....................................................................................................................1 第三章 季度考核....................................................................................................................5 第四章 年度考核....................................................................................................................7 第五章 申诉及其处理............................................................................................................9 第六章 附则............................................................................................................................9 附件一 季度考核流程图.......................................................................................................11 附件二 考核评分表及填表说明...........................................................................................12 附件三 考核指标评定表.......................................................................................................21 附件四 考核统计表..............................................................................................................28 附件五 考核申诉流程图、表格...........................................................................................36 附件六 中层管理人员周边考核交叉表...............................................................................38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适用范围 大朝山公司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所有员工均需参加考核。总经理由 董事会负责考核,不在本办法考核范围之内。 考核对象具体分为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专业职系、生产技术、财务 行政事务等各类人员。 第二条 考核目的 员工考核的目的是通过客观评价员工的工作绩效,帮助员工提升自身工作 水平,从而有效提升公司整体绩效。 第三条 考核原则 考核工作遵循以下原则: (一) 以提高员工绩效为导向; (二) 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 (三) 公平、公正; (四) 多角度考核。 第四条 考核用途 考核结果的用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薪酬分配; (二) 职务升降; (三) 岗位调动; (四) 员工培训。 第二章 考核方法 第五条 考核周期 考核分为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其中季度考核于各季度结束后十日内完成; 年度考核于次年一月二十日前完成。 第六条 考核职责划分 (一) 考核管理委员会职责 由总经理、各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人力资源部部长组成公司考核管理委 员会领导考核工作,承担以下职责: 第1页 1、 最终考核结果的审批; 2、 中层管理人员考核等级的综合评定; 3、 员工考核申诉的最终处理。 (二) 人力资源部职责 作为考核工作具体组织执行机构,主要负责: 1、 对各部门进行各项考核工作的培训与指导; 2、 对各部门考核过程进行监督与检查; 3、 汇总统计考核评分结果; 4、 协调、处理各级人员关于考核申诉的具体工作; 5、 对各部门季度、年度考核工作情况进行通报; 6、 对考核过程中不规范行为进行纠正、指导与处罚; 7、 为每位员工建立考核档案,作为奖金发放、工资调整、职务升降、岗位 调动等的依据; (三) 各部门主管的职责 1、 负责本部门考核工作的整体组织及监督管理; 2、 负责处理本部门关于考核工作的申诉; 3、 负责对本部门考核工作中不规范行为进行纠正和处罚; 4、 负责帮助本部门员工制定季度工作计划和考核标准; 5、 负责所属员工的考核评分; 6、 负责本部门员工考核等级的综合评定; 7、 负责所属员工的绩效面谈,并帮助员工制定改进计划; 第七条 考核关系 考核关系分为直接上级考核、直接下级考核、同级人员考核。不同考核对象 对应不同的考核关系,见表 1。 第2页 表1 考核关系表 考核对象 考核关系 中高层管理人员 直接上级、同级、下级考核 部门一般人员 直接上级、同级考核 第八条 考核维度 考核维度是对考核对象考核时的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包括绩效维度、能力 维度、态度维度。 每一个考核维度由相应的测评指标组成,对不同的考核对象采用不同的考 核维度、不同的测评指标。 (一) 绩效:指被考核人员通过努力所取得的工作成果,从以下三个方面 考核: 1、 任务绩效:体现本职工作任务完成的结果。每个岗位都有对应岗位职责 的任务绩效指标。具体参见《大朝山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考核指标》。 2、 周边绩效:体现对相关部门服务的结果。 3、 管理绩效:体现管理人员对部门工作管理的结果。 (二) 能力:指被考核人完成各项专业性活动所具备的特殊能力和岗位所 需要的素质能力。能力维度考核分为素质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其中素质能力主 要包括以下几类: 1、 人际交往能力 2、 影响力 3、 领导能力 4、 沟通能力 5、 判断和决策能力 6、 计划和执行能力 (三) 态度:指被考核人员对待工作的态度和工作作风。态度考核分为积 极性、协作性、责任心、纪律性考核。 第九条 考核指标的权重 权重表示单个考核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相对重要程度,以及该指标由不同 的考核人评价时的相对重要程度。具体权重见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的相关内容。 第3页 第十条 考核程序 各考核人对被考核人进行考核评分;人力资源部统计汇总所有人的的评分 , 然后将统计结果反馈到相关主管;主管根据得分确定被考核人的综合评定等级, 上报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将所有综合评定结果报考核管理委员会审批后反 馈到部门,由部门主管将最终考核结果反馈给被考核人。 第十一条 考核评分 考核评分表中的所有考核指标均按照 A、B、C、D 四个等级评分,具体定义和 对应关系如表 2: 表2 评分等级定义表 等级 A B C D 定义 超出目标 达到目标 接近目标 远低于目标 得分 100 85 60 30 第十二条 综合评定等级 (一) 根据个人评分情况与比例限制综合评定个人等级。综合评定结果共分 为五级,分别是优、良、中、基本合格、不合格,具体定义见表 3。 表 3 综合评定等级定义表 等 优 良 中 基本合格 不合格 实际表现显著超 实际表现达到或 实际表现 实际表现基 实际表现未 出预期计划/目标 部分超过预期计 基本达到 本达到预期 达到预期计 或岗位职责/分工 划/目标或岗位 预期计划/ 计划/目标或 划/目标或 要求,在计划/目 职责/分工要 目标或岗 岗位职责/分 岗位职责/ 定 标或岗位职责/分 求,在计划/目 位职责/分 工要求 ,在 分工要求, 义 工要求所涉及的 标或岗位职责/ 工要求, 主要方面有 在很多方面 各个方面都取得 分工要求所涉及 无明显失 明显不足或 失误或主要 特别出色的成绩 的主要方面都取 误。 失误。 方面有重大 级 得比较出色的成 绩 第4页 失误。 (二) 比例限制:在综合评定等级时,对于不同类型人员有等级比例限制。 具体限制比例见下表: 表 4 综合评定等级比例限制表 等级比例限制 人员类别 优 良 中 基本合格 不合格 高层管理人员 20% 20% 不限制 不限制 不限制 中层管理人员 15% 20% 不限制 不限制 不限制 一般人员 10% 20% 不限制 不限制 不限制 评定人 总经理 考核管理委员 会 部门主管 “优”、“良”等级的综合评定是根据得分从高到低排序后根据比例限制确 定。考核综合得分大于等于 60 分小于 70 分的等级评定为“基本合格”,小于 60 分等级评定为“不合格”。“中”由主管根据得分和等级的定义描述自己评定。 第三章 季度考核 第十三条 季度考核范围 季度考核对象包括中层管理人员和部门内一般人员(包括技术、财会、行政 事务职系的员工)、工勤人员三类。 第十四条 季度考核维度与权重 针对不同的考核对象,考核维度与权重不同。 (一) 中层管理人员 表5 中层管理人员考核 维度、权重表 考核维度 绩 效 考核人 季度考核权重 任务绩效 直接上级 50% 周边绩效 相关部门部长/主任 30% 管理绩效 直接上级、下级 20% (二) 一般人员 表 6 一般人员(工勤人员除外)考核维度、权重表 第5页 考核维度 考核人 季度考核权重 任务绩效 直接上级 70% 态度 上级、同部门人员 30% 第十五条 季度考核时间 (一) 第一季度考核:4 月 1 日—10 日; (二) 第二季度考核:7 月 1 日—10 日; (三) 第三季度考核:9 月 20 日—30 日; (四) 第四季度考核:1 月 1 日—10 日。 各部门考核的具体安排由人力资源部负责通知和组织。 第十六条 季度考核流程 季度考核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 启动考核:人力资源部在季度初启动考核工作。上季度的考核评定 和下季度工作计划确定一起启动。 (二) 制定员工季度工作计划,选择考核指标和权重 1、 在季度初五日以内,员工直接上级根据职务说明书和实际工作要求, 就季度主要工作任务、考核标准、指标权重等项内容与被考核人面谈,共同讨论 填写《绩效考核直接上级评分表》中任务绩效部分。从岗位可选考核指标(参见 《大朝山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考核指标》)中选择 3~5 个指标,确定要求达到 的程度,并在任务绩效指标的总体权重范围内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确定后双方 各持一份,作为本季度的工作指导和考核依据。 2、 每个月末考核双方就本季度计划进行一次回顾与沟通。计划执行过程中 若出现重大计划调整,须重新填写相应的《绩效考核直接上级评分表》。员工直 接上级须及时掌握计划执行情况,明确指出工作中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三) 员工自评 季度结束后,下季度开始三日内,被考核人从工作业绩、工作态度方面进行 自我评价,填写《绩效考核直接上级评分表》中完成情况部分,并与下一季度的 《绩效考核直接上级评分表》一起交直接上级。 (四) 评价 1、 直接上级就工作绩效与被考核人面谈,共同商定上季度任务目标完成情 况(同时讨论确定下一季度目标、计划)。 第6页 2、 直接上级对被考核人的工作业绩、工作态度独立提出评价意见,在《绩 效考核直接上级评分表》中填写考核评分部分。 3、 有同级和下级考核的人员,人力资源部组织相应同级和下级考核人提出 评价意见,完成评分表。 4、 人力资源部统计汇总考核得分。一般人员得分反馈给各部门主管,主管 根据下属得分和部门比例限制确定被考核者的综合评定等级,报人力资源部。中 层管理人员得分上报考核管理委员会讨论确定综合评定等级。 (五) 审批 人力资源部汇总所有考核结果后报考核管理委员会审批。 第十七条 季度考核结果的用途 季度考核结果直接影响下一季度的绩效工资,间接影响年度考核结果。考核 结果对于薪酬具体影响见《大朝山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薪酬设计方案》。 第四章 年度考核 第十八条 年度考核范围 年度考核分为个人考核和部门考核两种情况。 (一) 个人年度考核:主要是对员工本年度的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和工作 态度进行全面综合考核。年度考核要对员工的长期发展和能力长期表现进行评价 在季度考核维度上增加能力维度。年度考核作为晋升、淘汰、评聘以及计算年 (二) 终奖金、培训的依据。除总经理外的公司员工均需进行年度考核。 (三) 对新入职员工、调动新岗位的员工、在公司全年工作时间不足六个月 或有其它特殊原因的员工,经考核管理委员会批准可以不参加年度考核,考核 结果视为中。 (四) 部门年度考核:反映部门整体对于公司的贡献。 第十九条 个人年度考核流程 个人年度考核流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 个人年度考核和第四季度考核一起进行。年度考核增加了能力考核指 标。年度考核的具体得分为: 1、 高层管理人员以外的个人年度考核得分=个人 4 个季度考核得分的平均 值×70% + 个人能力考核得分×30% 第7页 2、 高层管理人员年度考核得分 = 绩效考核得分×70% + 个人能力考核得 分×30% (二) 参加年度考核的所有员工,由其直接主管在每年度一月十日前对《能 力考核评分表》中有关项目评价评分。 (三) 年度考核评定于下一年度一月十五日前完成,并汇总到人力资源部。 (四) 人力资源部在二十日前把考核结果报考核管理委员会批准。 第二十条 个人年度考核结果的用途 个人年度考核结果主要作为职务升降、工资等级升降、年终奖金发放、聘任 职称等工作的依据。对于薪酬的具体影响参见《大朝山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薪 酬设计方案》。 依据考核结果的不同,公司对每个员工给予不同的处理,一般有以下几类: (一) 职务升降。年度考核为优的员工,优先列为职务晋升对象。年度考核 不合格的员工给予行政降级处理。 (二) 工资升降。连续两年内考核结果累计一“优”一“良”或以上者, 以及连续三年考核结果为“良”者,工资等级在本职系本职称系列内晋升一级。 当年考核结果为“不合格”或连续两年考核结果为“基本合格”的员工工资等 级下调一级,对于连续两年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员工或连续三年考核结果 为“基本合格”的员工进行待岗处理。 (三) 年度奖金分配。在年度奖金分配时不同的考核结果对应不同的考核 系数。具体见《大朝山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薪酬设计方案》详细说明。 (四) 职称聘任:年度考核为优的员工,优先列为破格聘任对象。 第二十一条 部门考核 (一) 部门考核方式:部门考核不单独设立指标进行。每个部门的主管四 个季度的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的平均得分作为部门的年度考核得分。根据部门的 考核得分排序,然后由考核管理委员会按照与中层管理人员评定时类似的比例 限制确定各个部门的综合评定等级。分公司不参与部门排序,分公司经理的综合 评定等级即为分公司的评定等级。 (二) 部门考核结果的用途:部门考核结果直接决定公司部门年终奖金分 配方案。具体参见《大朝山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薪酬设计方案》。 第五章 申诉及其处理 第二十二条 申诉受理机构 被考核人如对考核结果不清楚或者持有异议,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向人力资 第8页 源部申诉。考核管理委员会是员工考核申诉的最终处理机构。人力资源部是考核 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办事机构,一般申诉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协调、处理。 第二十三条 提交申诉 员工以书面形式向人力资源部提交申诉书。申诉书内容包括:申诉人姓名、 部门、申诉事项、申诉理由。 第二十四条 申诉受理 (一) 人力资源部接到职工申诉后,应在三个工作日做出是否受理的答复。 对于申诉事项无客观事实依据,仅凭主观臆断的申诉不予受理。 (二) 受理的申诉事件,首先由人力资源部对员工申诉内容进行调查,然 后与员工所在部门主管进行协调、沟通。不能协调的,人力资源部上报考核管理 委员会处理。 (三) 申诉处理答复:人力资源部应在十五个工作日内明确答复申诉人; 人力资源部不能解决的申诉,应及时上报考核管理委员会处理,并将进展情况 告知申诉人。考核管理委员会在接到申诉后,一周内必须就申诉的内容组织审查 并将处理结果通知申诉人。 (四) 详细流程见附件五《申诉流程图》。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考核过程文件(考核评分表、统计表)严格保密,考核结果只 反馈到个人,不予公布。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人力资源部制定并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实施后,原有类似规章制度自行终止,与本办法有抵 触的规定一律以本办法为准。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第9页 附件一 季度考核流程图 季度初启 动考核 上季度考核评分 直接 上级 和下 级 讨 论本 季度 工作 计 划、考核指标和权重 每月底,上级和下级讨论任务完成 情况,调整指标及权重 季度结束,上级和下级讨论计划完 成情况,上级给下级评分 季度结束,同级评分、下级评分 人力资源部组织汇总统计相关评 分,得到综合评分 一般人员:直接上级综合评定等 级,上报人力资源部 2 .中层:考核管理委员会综合评 定等级 人力资源部把一般人员考核结果 上报考核管理委员会审批 人力资源部把考核结果反馈给部 门主管 部门主管反馈考核结果给员工 考核申诉流程 N 员工接受 Y 本季度考核结束 第 10 页 附件二 考核评分表及填表说明 表 2-1 中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直接上级评分表(季度) 考核期间: 姓名 年 月至 部门 序 号 年 月 岗位 指标 权重 1 沟通效果 2.5% 2 工作分配 2.5% 3 下属发展 2.5% 4 管理力度 2.5% □季度 完成情况 A B C D 年 月 日 1 绩 效 任务 绩效 50% 2 3 4 5 管理 绩效 10% 签字: 考核人 表 2-2 高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直接上级评分表(年度) 考核期间: 姓名 年 月至 部门 序 号 年 月 岗位 指标 权重 1 沟通效果 1.75% 2 工作分配 1.75% 3 下属发展 1.75% 4 管理力度 1.75% □年度 完成情况 A B C D 年 月 日 1 绩 效 任务 绩效 35% 2 3 4 5 管理 绩效 7% 签字: 考核人 备注:1、 高层管理人员只进行年度考核; 2、不包括分公司经理。 第 11 页 表 2-3 中高层管理人员周边绩效同级考核评分表 考核期间: 考核人 姓名 周 边 绩 效 年 月至 考核人 部门 序 号 指标/ 1 主动性 2 响应 时间 3 解决问 题时间 4 信息反 馈及时 5 服务 质量 权重 岗位 部门一: A B 年 月 部门二: C D A B □季度 部门三: C D A B □年度 部门四: C D A B 部门五: C D A B C D 月 日 签字: 考核人 年 备注:1.部门一、部门二等要标示出各中层岗位名称; 2.高层管理人员不属于哪个部门;对高层考核时,把部门一、部门二等都改为具体的高层岗位名 称。 第 12 页 表 2-4 中层管理人员管理绩效直接下级考核评分表(季度) 考核期间: 年 月至 部门 岗位 被考核人 姓名 序号 管 理 绩 效 10% 指标 年 月 □季度 评价 权重 A 1 沟通效果 2.5% 2 工作分配 2.5% 3 下属发展 2.5% 4 管理力度 2.5% B C D 签字: 考核人 年 月 日 表 2-5 高层管理人员管理绩效直接下级考核评分表 考核期间: 年 月至 部门 岗位 被考核人 姓名 序号 管 理 绩 效 7% 指标 年 月 □年度 评价 权重 A 1 沟通效果 1.75% 2 工作分配 1.75% 3 下属发展 1.75% 4 管理力度 1.75% B C D 签字: 考核人 年 第 13 页 月 日 表 2-6 中高层管理人员能力考核评分表 考核期间: 姓名 部门 年 月至 年 月 岗位 指标 年度 要素 A B C D 年 月 日 建立关系 团队合作 人际交往能力 3% 解决矛盾 敏感性 团队发展 说服力 影响力 3% 应变能力 影响能力 评估 反馈和训练 能力 30% 能 力 素 质 20% 授权 领导能力 5% 激励 建立期望 责任管理 口头沟通 沟通能力 3% 倾听 书面沟通 战略思考 创新能力 判断和决策能力 3% 解决问题能力 推断评估能力 决策能力 准确性 计划和执行能力 3% 效率 计划和组织 专业知识技能 10% 考核 人 签字: 备注:此表由被考核人的直接上级填写。 第 14 页 表 2-7 一般人员(工勤人员除外)绩效考核直接上级评分表 考核期间: 被考核 人姓名 部门 序 号 年 月至 年 月 岗位 指标 权重 1 积极性 3.75% 2 协作性 3.75% 3 责任心 3.75% 4 纪律性 3.75% 季度 完成情况 A B C D 年 月 日 1 绩 效 任务 绩效 70% 2 3 4 5 态度 15% 签字: 考核人 第 15 页 表 2-8 一般人员(工勤人员除外)态度考核同级评分表 考核期间: 考核人姓 名 序 号 态 度 15% 年 月至 部门 指标/ 权重 1 积极性 3.75% 2 协作性 3.75% 3 责任心 3.75% 4 纪律性 3.75% 岗位 同级一: A B 年 月 同级二: C D A B 季度 同级三: C D A B 同级四: C D A B 同级五: C D A B C D 月 日 签字: 考核人 年 备注: 第 16 页 表 2-9 一般人员能力考核评分表 考核期间: 被考 核人 姓名 部门 年 月至 年 月 岗位 年度 指标/权重 要素 A B C D 年 月 日 建立关系 人际交往能力 4% 团队合作 敏感性 说服力 影响力 4% 能力 30% 能 力 素 质 20% 影响能力 口头沟通 沟通能力 4% 倾听 书面沟通 创新能力 判断和决策能力 4% 解决问题能力 推断评估能力 准确性 计划和执行能力 4% 效率 计划和组织 专业知识及技能 10% 考核 人 签字: 备注:此表由被考核人的直接上级填写。 第 17 页 表 2-10 工勤人员绩效考核直接上级评分表 考核期间: 被考核 人姓名 部门 序 号 年 月至 年 月 岗位 指标 权重 1 积极性 7.5% 2 协作性 7.5% 3 责任心 7.5% 4 纪律性 7.5% 季度 完成情况 A B C D 年 月 日 1 绩 效 任务 绩效 70% 2 3 4 5 态度 30% 签字: 考核人 表 2-11 工勤人员能力考核评分表 考核期间: 被考 核人 姓名 部门 年 月至 年 月 岗位 指标 年度 要素 A B C D 年 月 日 建立关系 能力 30% 能 力 素 质 20% 人际交往能力 5% 团队合作 敏感性 口头沟通 沟通能力 5% 倾听 判断和决策能力 5% 解决问题能力 准确性 计划和执行能力 5% 效率 专业知识及技能 10% 考核 人 签字: 备注:此表由被考核人的直接上级填写。 第 18 页 考核评分表填表说明 1. 《绩效考核直接上级评分表》中任务绩效的指标和权重,在考核期初,由被 考核者和直接上级在协商的基础上确认。在考核期间出现的重要任务的变化 必须重新协商并填写指标和权重。完成情况由被考核人在季度末自己填写。 2. 考核人在对被考核人评分时必须参照对应岗位的任务绩效、周边绩效、管理 绩效、态度、能力等的定义或评定表描述进行评分。 3. 考核评分一般分为 A、B、C、D 四级,每一级含义如下: 评分结果与分数对照表如下: 4. 等级 A B C D 定义 超出目标 达到目标 接近目标 远低于目标 得分 100 85 70 50 考核评分表汇总到人力资源部后,人力资源部根据各个指标的权重和评分 情况统计计算出所有人的综合得分。 第 19 页 附件三 考核指标评定表 表 3-1 一般人员态度考核指标评定表 超出目标 达到目标 接近目标 远低于目标 A B C D 长期坚持学习业务 主动学习业务知 偶尔主动学习业务 基本上不主动学习 知识;对于额外任 识;主动承担一般 知识;有时主动完 业务知识;很少主 务能主动请求并且 的额外任务;工作 成一般额外任务; 动请求承担额外任 能高质量完成;工 中有时能够提出新 能提出个别的新思 务;不能提出新思 作中善于发现问 的思路和建议 路和建议 路和建议 积极性 题,并经常提出新 思路和建议。 协作性 A B C D 主动协助同事出色 能够与同事保持良 根据同事的请求能 不能积极响应同事 的完成工作 好的合作关系,协 够提供一般协助 的请求或者协作任 助完成工作 责任心 纪律性 务的完成质量较差 A B C 工作有强烈的责任 工作有较强的责任 工作有一定的责任 心 心 心 D 工作责任心不强 A B C D 能够长期严格遵守 能够遵守工作的规 基本能够遵守工作 不能遵守工作规定 工作规定与标准, 定和标准,有较强 规定和标准,基本 和标准,经常发生 有非常强的自觉性 的自觉性和纪律性 能够遵守纪律,但 违规情况,自觉性 有时出现自我要求 和纪律性差 和纪律性 不严的情况 第 20 页 表 3-2 员工素质能力考核指标评定表 超出目标 达到目标 接近目标 远低于目标 A B C D 容易与他人建立可 能够与他人建立可 较为自我,不易与 刚愎自用不易与他 信赖的积极发展的 信赖的长期关系 他人建立长期关系 人相处,自我封闭 人际交往能力 关系建立 长期关系 团队合作 A B C D 善于与他人合作共 能够与他人合作共 团队合作精神不 不能与他人很好合 事,相互支持,充 事,相互支持,保 强,对工作有影响 作,独断专行 分发挥各自的优 证团队任务的完成 势,保持良好的团 队工作氛围 解决矛盾 敏感性 A B C D 巧妙地和建设性地 能够解决已发生的 解决矛盾手法生 遇到矛盾不知如何 解决不同矛盾 矛盾,不致对工作 硬,影响工作顺利 解决 产生大的负面影响 进行 A B C D 对他人较关心,容 能关心他人,体谅 有时能关心他人, 不太关心他人,对 易感知别人的想 他人,领会他人的 体会人的苦衷 他人的需求毫无感 法,体谅他人,善 请求,有时帮助想 于领会他人的请 办法解决 觉 求,并付之于适当 的言行 影响力 团队发展 A B C 易于与他人沟通, 能够根据公司要求 尚能与人合作,但 积极促进团队协 努力促进团队的协 协调不善,影响工 作,在团队中是自 作和沟通,使工作 作 然的核心人物,并 顺利开展 D 无法与人协调 能引导团队达到组 织目标 A 说服力 B C D 能够表述自己的主 能说服下级、同事、 说服别人比较困难 无法说服别人,或 张、论点及理由, 上级接受某一看法 咄咄逼人,或逃避 比较容易的说服别 与意见 退让 人接受某一看法与 意见 第 21 页 应变能力 A B C D 待人处世很灵活, 待人处世较灵活, 对公司的变化或角 待人处世刻板,适 善于审时度势,很 能够根据公司要 色的转变不太适 应性差 容易适应岗位、职 求,认可公司变化 应,工作开展有困 位或管理的变化所 所带来的冲击,并 难 带来的冲击,并能 能顺利的完成转变 顺应其变化很快适 应环境,取得主动 影响能力 A B 能积极影响他人的 能以自己积极的言 思维方式和发展方 行带领大家努力工 向 作 C 有时能影响他人 D 对他人几乎无影响 力 领导能力 评估 A B C D 能合理评价他人的 能较为合理的评价 能够按公司要求对 无法正确评估他人 技能和绩效,使下 他人的技能和绩 他人作评估 属心服口服,并能 效,指出其不足 使下属明确努力方 向 反馈和培训 授权 激励 A B C D 善于了解下属需 能够根据实际情 不能很好的利用反 对下属的工作无反 要,通过一对一的 况,通过培训和反 馈和培训的手段 馈和培训 反馈和培训以帮助 馈帮助他人成长和 他人成长和发展 发展 A B C D 善于分配工作与权 能够顺利分配工作 欠缺分配工作、权 不善分配工作与权 力,并能积极传授 与权力,有效传授 力及指导部属之方 力,缺乏指导员工 工作知识,引导部 工作知识,完成任 法,任务进行偶有 的方法,内部时有 属完成任务 务 困难 不服怨言 A B C D 了解他人的需求, 有制度,能够利用 有一定的制度,但 工作主要靠命令与 善于引导下级积极 奖励和表彰等方式 不能充分发挥作 指示 主动地工作,用奖 提高员工积极性 用,无改进措施, 励和表彰等方式提 员工积极性不高 高积极性,并使员 工积极努力地工作 第 22 页 建立期望 A B C D 善于与员工沟通, 能够与员工沟通, 能够给下属订立工 无法给员工建立期 给下属订立明确合 给下属订立明确的 作标准和分配任务 望 理的工作目标和标 期望目标和标准 准并建立合理的期 望 责任管理 A B C 能够充分与下属沟 能够与下属沟通, 虽能与员工沟通但 通,督导员工的工 注重过程管理,指 缺乏对员工的指导 作进展及时反馈和 导和协助员工完成 和协助 培训,让下属对自 任务 D 放任自流 己的工作担负责任 沟通能力 口头沟通 A B C D 简明扼要,具有出 抓住要点,表达意 语言欠清晰,但尚 含糊其词,意图不 色的谈话技巧,易 图,陈述意见,不 能表达意图,有时 明 于理解 太需要重复说明 需反复解释 倾听 A B C D 能够很好的倾听别 能够注意倾听,力 能够倾听,有时一 不注意倾听,常常 人的倾述,很快明 求明白 知半解 不知对方所云 白倾述人的想法和 要求 书面沟通 A B C D 表达清晰、简洁, 几乎不需修改补 文章不够通顺,但 文理不通,意图不 易于理解,无可挑 充,比较准确的表 尚能表达清楚主要 清,需作大修改 剔 达意见 意图 判断和决策能力 战略思考 A B C D 能透过现象看本 能够根据现状,了 主要忙于事务性工 对公司的将来不太 质,把握组织面临 解组织面临的挑战 作,有时也会注意 关心,也不注意工 的挑战和机会,兼 和机会 公司的前景和对策 作上可能出现的机 等问题 会和挑战 顾短期和长远目标 创新能力 A B C D 工作中能不断提出 工作中能够努力学 按步就班,很少提 因循守旧,墨守成 新想法、新措施, 习,提出新想法、 出新想法、新措施 规 善于学习,注意规 新措施与新的工作 与新的工作方法 避风险,锐意求 方法并有风险意识 新,在工作中有较 大创新 第 23 页 解决问题的能力 A B C D 能迅速理解并把握 问题发生后,能够 发生问题,能够去 遇到问题,束手无 复杂的事物,发现 分辨关键问题,找 想解决办法,但有 策 明确关键问题、、找 到解决办法,并设 时抓不注关键 到解决办法 法解决 推断评估能力 A B C D 对所做决策有良好 大致能作出正确的 对事物有大概的判 对日常工作经常判 的权衡和判断评估 判断和评估 断和评估,缺乏方 断失误,耽误工作 法和手段,结果不 进程 能十分可信 决策能力 A B C D 善于确定决策时 善于确定决策时 能够确定决策时 遇事优柔寡断,缺 机,提出可行方 机,提出可行方 机,但很少提出可 乏主见 案,合理权衡,优 案,但在权衡、选 行方案,常求助于 化选择,对困难的 择时偶有适当,大 幕僚 事处理果断得当 多数日常事务处理 果断得当 计划和执行能力 准确性 A B C D 能够按照计划严格 能按照计划执行, 能大致按计划执 工作无计划,随 执行,并确保在每 比较注意细节,偶 行,不太注意细 意,常出差错 个细节上减少差错 有差错发生并能迅 节,偶有差错发生 速改正 效率 A B C D 时间和资源的利用 工作效率尚可,能 工作效率较低,需 工作不分主次、效 达到最佳,工作效 分清主次,能够按 要别人帮助才能完 率低,经常完不成 率高,完成任务速 时完成工作,基本 成任务 任务 度快,质量高,效 保证质量 益好 计划和组织 A B C D 具有极强的制定计 能根据公司的要 制定计划和组织实 做事无计划,缺乏 划的能力,能自如 求,制定相应程序 施有难度,需要别 组织能力 的指挥调度下属, 和计划,在权限范 人帮助方能进行 通过有效的计划提 围内配置资源,明 高工作效率,以最 确目标和方针,以 佳的结果为目的 及确保供应的保障 第 24 页 表 3-3 管理人员周边绩效评定表 主动性 响应时间 解决问题时间 信息反馈及时 服务质量 超出目标 达到目标 接近目标 远低于目标 A B C D 经常主动去其他 部门询问,是否 有工作协作需要 有时去其他部门 询问,是否有工 作协作需要 几乎不去其他部 门询问,是否有 工作协作需要 从来不去其他部 门询问,是否有 工作协作需要 A B C D 其它部门/人员 其它部门/人员 其它部门/人员 其它部门/人员 提出合理工作协 助要求时,每次 及时响应 提出合理工作协 助要求时,多数 及时响应 提出合理工作协 助要求时,少数 及时响应 提出合理工作协 助要求时,从不 及时响应 A B C D 尽快协助,解决 问题远低于预期 时间 尽快协助,解决 问题在预期时间 内 尽快协助,解决 问题超出预期时 间 对于需协助解决 的问题根本不处 理 A B C D 协助工作完成 后,每次都及时 将完成情况反馈 到要求协助部门 /人员 协助工作完成 后,多数能及时 将完成情况反馈 到要求协助部门 /人员 协助工作完成 后,偶尔能及时 将完成情况反馈 到要求协助部门 /人员 协助工作完成 后,从来没有及 时将完成情况反 馈到要求协助部 门/人员 A B C D 其他部门对协助 工作结果非常满 意 其他部门对协助 工作结果比较满 意 其他部门对协助 工作结果不太满 意 其他部门对协助 工作结果很不满 意 第 25 页 表 3-4 管理人员管理绩效评定表 超出目标 达到目标 接近目标 远低于目标 A B C D 与下属沟通顺畅, 与下属保持良好的 能够与下属沟通, 难以和下属沟通, 人际关系和谐;下 关系,经常与下属 但是存在沟通不完 下属不愿意和上级 属碰到各种问题愿 进行有效的沟通 全现象 沟通,上级难以了 沟通效果 意主动和上级沟通 工作分配 解下属的想法 A B C D 合理分派工作,充 根据下属的个性和 给下属分派工作基 给下属分派工作存 分发挥下属潜能; 能力合理地分配工 本能让下属满意, 在较大问题,导致 对下属工作中的重 作,并能给予必要 没有明显的忙闲不 严重下属不满意; 要问题及时给予指 的指导 均现象;有时会指 基本不能指导下属 导下属工作 工作 导 下属发展 A B C D 帮助全部下属明确 关心大部分下属的 对下属的自身发展 不能让下属明白自 自己的发展道路, 个人发展,并能提 会提出一些意见, 己的发展方向,并 并且得到下属认 出改进的要求或建 也能偶尔提出改进 且基本不能指出下 同;随时指出下属 议 要求 属的改进点 的改进点 管理力度 A B C D 下属行为成为其他 能够严格规范下属 基本能够规范下属 难以规范下属行为 部门员工效仿的榜 行为 行为 样 第 26 页 附件四 考核统计表 表 4-1 中高层管理人员周边绩效评分统计表 考核期间: 被考核人 姓名 周 边 绩 效 年 月至 被考核 人部门 序 号 指标 1 主动性 2 响应 时间 3 解决问 题时间 4 信息反 馈及时 5 服务 质量 年 月 岗位 □季度 □年度 周边评分 部门一 部门二 部门三 部门四 平均分 备注:  高层管理人员不属于哪个部门;对高层考核时,把部门一、部门二等都改为具体的高层岗位名 称。 第 27 页 表 4-2 中层管理人员考核统计表(季度) 考核项 上级评分 下级评分 同级评分 本项得分 1( %) 2( %) 任务绩效 50% 3( %) 4( %) 5( %) 加权合计 A1= F1=A1 1(2.5% ) 2(2.5% 管理绩效 20% ) 3(2.5% ) 4(2.5% ) 加权合计 A2= B2= F2=A2+B2 1(6%) 2(6%) 周边绩效 30% 3(6%) 4(6%) 5(6%) C3= 加权合计 F3=C3 季度总分=F1+F2+F3 备注:同级评分数据来自于《中高层管理人员周边绩效评分统计表中》的平均分。 第 28 页 表 4-3 中层管理人员考核统计表(年度) 考核项 季度绩效 70% 上级评 分 下级评分 同级评分 本项得分 第一季度 A1 第二季度 A2 第三季度 A3 第四季度 A4 加权合计 F1=(A1+A2+A3+A4)× 25%×70% 人际交往 能力 3% 影响力 3% 能 力 30% 能力 素质 20% 领导能力 5% 沟通能力 3% 判断和决 策能力 3% 计划和执 行能力 3% 加权合计 专业知识技能 10% A5= F5=A5 A6= F6=A6×10% 年度总分=F1+F5+F6 备注:能力素质的每项指标评分取该项指标包括的全部因素分值的平均值。 第 29 页 表 4-4 高层管理人员考核统计表(年度) 考核项 上级评分 下级评分 同级评分 本项得分 1( %) 任务 绩效 35% 2( %) 3( %) 4( %) 5( %) 加权合计 绩 效 70 % A1= F1=A1 1(1.75%) 管理 绩效 14% 2(1.75%) 3(1.75%) 4(1.75%) 加权合计 A2= B2= F2=A2+B2 1(4.2%) 周边 绩效 21% 2(4.2%) 3(4.2%) 4(4.2%) 5(4.2%) C3= 加权合计 F3= C3 人际交往能 力 3% 影响力 3% 能 力 30 % 能力 素质 20% 领导能力 5% 沟通能力 3% 判断和决策 能力 3% 计划和执行 能力 3% 加权合计 专业知识技能 10% A4= F4=A4 A5= F5=A5×10% 总分=F1+F2+F3+F4+F5 备注: 1、同级评分数据来自于《中高层管理人员周边绩效评分统计表中》的平均分。 2、如果有多个下级评分,取所有下级评分的平均值。 1、 能力素质的每项指标评分取该项指标包括的全部因素分值的平均值。 第 30 页 表 4-5 一般人员(工勤人员除外)态度考核同级评分统计表 考核期间: 被考核人 姓名 态度 年 月至 被考核 人部门 序 号 指标 1 积极性 2 协作性 3 责任心 4 纪律性 年 月 岗位 季度 周边评分 同级一 同级二 同级三 同级四 平均分 备注: 表 4-6 一般人员(工勤人员除外)考核统计表(季度) 考核项 上级评分 同级评分 本项得分 1( %) 2( %) 任务 绩效 70% 3( %) 4( %) 5( %) 加权合计 A1= F1=A1 积极性 3.75% 态度 30% 协作性 3.75% 责任心 3.75% 纪律性 3.75% 加权合计 A2= B2= F2=A2+B2 总分=F1+F2 备注:同级人员的态度评分取《一般人员(工勤人员除外)态度考核同级评分统计表》 中的平均分。 第 31 页 表 4-7 工勤人员考核统计表(季度) 考核项 上级评分 同级评 分 本项得分 1( %) 2( %) 任务 绩效 70% 3( %) 4( %) 5( %) 加权合计 A1= F1=A1 A2 F2=A2 积极性(7.5%) 态度 30% 协作性(7.5%) 责任心(7.5%) 纪律性(7.5%) 加权合计 总分=F1+F2 第 32 页 表 4-8 一般人员(工勤人员除外)考核统计表(年度) 上级评 分 考核项 季度考 核得分 70% 下级评分 同级评分 本项得分 第一季度 A1 第二季度 A2 第三季度 A3 第四季度 A4 加权合计 F1=(A1+A2+A3+A4)× 25%×70% 人际交往 能力 4% 影响力 4% 能 力 30% 能力 素质 20% 沟通能力 4% 判断和决 策能力 4% 计划和执 行能力 4% 加权合计 A5= F5=A5 专业知识技能 10% A6= F6=A6×10% 年度总分=F1+F5+F6 备注:能力素质的每项指标评分取该项指标包括的全部因素分值的平均值。 表 4-9 工勤人员考核统计表(年度) 考核项 季度考 核得分 70% 能 力 30% 能力 素质 20% 上级评 分 下级评分 同级评分 本项得分 第一季度 A1 第二季度 A2 第三季度 A3 第四季度 A4 加权合计 F1=(A1+A2+A3+A4)× 25%×70% 人际交往 能力 5% 沟通能力 5% 判断和决 策能力 5% 计划和执 行能力 5% 第 33 页 加权合计 A5= F5=A5 专业知识技能 10% A6= F6=A6×10% 年度总分=F1+F5+F6 备注:能力素质的每项指标评分取该项指标包括的全部因素分值的平均值。 表 4-10 部门年度考核统计表 部门主管季度考核得分 第一季度 部门 任务 绩效 周边 绩效 第二季度 任务 绩效 周边 绩效 第三季度 任务 绩效 周边 绩效 第四季度 任务 绩效 周边 绩效 部门得分= 4 季度平均 预算合同部 市场部 规划部 销售中心 总工办 总经办 党办 信息中心 财务部 人力资源部 行政后勤部 审计室 战略发展部 备注:任务绩效与周边绩效得分的和 =部门主管季度综合得分 - 管理绩效部分得分。 第 34 页 附件五 考核申诉流程图、表格 表 5-1 申诉流程图 员工不满 考核结果 提交申述书 人力资源部调查情况 解释原因 是否受理 否 是 能否进行协 调 否 是 上报考核管理委员会处理 协调解决 第 35 页 表 5-2 人事申诉表 申诉人姓名 申诉事项 所在部门 ( )考核 岗位 ( )薪资、福利 ( )其它 申诉内容 接待人 申诉日期 表 5-3 人事申诉处理记录表 申诉人姓名 申诉事项 ( )考核 部门 职位 ( )薪资、福利 ( )其它 申诉内容 面谈时间 接待人 问题简要描述: 处 理 调查情况: 建议解决方案: 记 录 协调结果: 经办人: 备 注: 第 36 页 第 37 页 附件六 中层管理人员周边考核交叉表 考核人 市 规 总 预 分 销 销 党 工 总 人 战 战 信 行 审 财 财 场 划 工 算 公 售 售 办 会 经 力 略 略 息 政 计 务 务 部 部 办 合 司 中 中 主 主 办 资 发 发 中 后 室 部 部 部 部 主 同 心 心 任 席 主 源 展 展 心 勤 主 副 部 长 长 任 部 主 副 任 部 部 部 主 部 任 部 长 部 任 主 部 副 部 任 部 任 长 部 长 被考 长 核人 长 长 长 √ 市场部部 √ √ √ √ √ √ √ √ √ √ √ 长 规划部部 √ 长 总工办主 √ √ √ √ √ √ 任 预算合同 √ √ √ 部部长 销售中心 √ √ 主任 销售中心 √ √ 副主任 党办 √ √ √ √ 主任 工会 主席 总经办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任 人力资源 √ 部部长 战略发展 √ √ 部副部长 战略发展 √ √ √ 部部长 信息中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任 行政后勤 部部长 审计室主 任 财务部副 部长 第 38 页 √ 财务部部 √ √ √ √ √ √ √ 长 注:表中“√”代表考核部门与被考核部门之间的考核关系 第 39 页 √ √ √ √ √

41 页 430 浏览
立即下载
人力资源与公共事务部

人力资源与公共事务部

第一章 人力资源与公共事务部 目 录 一、部门绩效考核指标...........................................................4 二、部门绩效考核评估标准.......................................................8 三、岗位绩效考核指标...........................................................8 3.01 部门经理...............................................................8 3.02 人力资源主管...........................................................8 3.03 招聘管理员.............................................................9 3.04 培训管理员.............................................................9 3.05 薪酬管理员............................................................10 3.06 绩效管理员............................................................11 3.07 企管办主管............................................................11 3.08 企划宣传员............................................................12 3.09 企业管理员............................................................12 3.10 电子监控员............................................................13 3.11 总经理秘书............................................................13 3.12 信息中心主管..........................................................14 3.13 信息管理员............................................................14 3.14 总机话务员............................................................15 3.15 档案管理员............................................................15 3.16 总务主管..............................................................16 3.17 总务管理员............................................................17 3.18 办公室楼服务员........................................................17 3.19 公寓管理员............................................................18 3.20 招待室服务员..........................................................18 3.21 行政总厨..............................................................19 3.22 库管员................................................................19 3.23 总务会计..............................................................20 3.24 车辆环卫主管..........................................................21 3.25 驾驶员................................................................22 3.26 安全办主管............................................................22 3.27 消防管理员............................................................23 3.28 治安管理员............................................................24 一、部门绩效考核指标 序号 1 考核指标 人力资源 配置完成率 权重 (%) 30 数据提供 指标说明 部门经理、招 (期内实际到岗人数÷公司批准的招 聘管理员 募计划数)X 100% 按公司统一模式(各部门员工对食 2 后勤服务满意度 20 公司各部门 堂、信息、环卫等后勤保障的满意度调 查结果) 3 4 5 5S 现场 20 根据通报文件 20 部门经理 培训满意度 10 培训管理员 合计 100 与安全管理 企管工作计划 完成率 按公司统一模式 根据工作总结按工作计划比较 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第一篇 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二、部门绩效考核评估标准 序 号 1 2 3 4 5 考 核 指 标 人力资源 配置完成率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人力资源配置完 成率达到 %以 上。 人力资源配置完 成率达到 %以 上。 人力资源配置完成 率达到 %以上。 人力资源配置完成 率达到 %以上。 人力资源配置完 成率低于 %。 后勤服务满意度 20 与安全管理 完成率 各项工作的进度 和质量符合企管 工作计划要求或 提前。 各项工作的进度 和质量低于计划 要 求 但 可 以 补 救。 各项工作的进度和 质量基本符合工作 计划要求。 培训满意度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30 20 5S现场 企管工作计划 权 重 (% ) 各项工作的进度和 质量低于计划要求 且部分已无法补 救。 各项工作的进度 和质量低于计划 要求且已无法补 救。 20 10 8 第一篇 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合计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9 100 第一篇 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三、岗位绩效考核指标 3.01 部 门 经 理 序 号 考核指标 权重 (% ) 1 部门综合指标 50 数据提供 绩效管理 员 人力资源政策 2 与 20 管理效果评价 下属员工管理 3 成效 部门费用控制 4 率 后勤服务满意 5 度 合计 3.02 序 号 10 10 10 指标说明 部门考核得分X 50% 根据总经理抽查结果(如员工纪律) 总经理 本人/ 下 属 财务管理 部 和总经理评议给分 按公司统一模式。 (实际发生管理费用 ÷计划管理费 用)X100% 公司各部 门 按公司统一模式 100 人 力 资 源 主 管 考核指标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权重 (% ) 数据提供 8 指标说明 第一篇 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人力资源配置 1 完成率 人事服务满意 2 度 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30 经理/ 招聘 (期内实际到岗人数÷公司批准的 管理员 招募计划数)X 100% 按公司统一模式( 以问卷调查结果 30 各部门 评定分为基准分,另根据调查属实 的投诉次数扣减分) 培训人次完成率和效果满意度各占 培训工作 3 完成情况 人力资源 4 基础信息管理 下属员工 5 管理成效 合计 3.03 序 号 1 2 3 4 20 10 经理/ 培训 管理员 部门经理 10。分别根据计划对比和满意度调 查问卷结果考核。 培训人次完成率=实际参加培训人 数除以计划参训人次 相关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动态 性。 本人/ 下属 10 按公司统一模式 / 部门经理 100 招 聘 管 理 员 考核指标 人力资源配置 完成率 工作服务 满意度 人力资源 信息管理 交办事项完成 效率和质量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权重 (% ) 40 20 20 10 数据提供 指标说明 主管/ 招聘 (期内实际到岗人数÷公司批准的招 管理员 公司各部门 人力资源 主管 募计划数)X 100% 按公司统一模式 随机抽查人力资源各项信息的完整 性、动态性和准确性。 人力资源 主管 根据工作安排与完成效果/ 反馈时间 比较 9 第一篇 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5 3.04 序 号 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人才储备率 10 合计 100 主管/ 招聘 管理员 根据人才储备分析及工作完成情况。 培 训 管 理 员 考核指标 权重 (% ) 数据提供 指标说明 人力资源 培训效果满意 1 度 30 主管/ 培 按公司统一模式 训 管理 员 人力资源 培训人次完成 2 率 30 主管/ 培 培训人次完成率=实际参训人次/ 计 训 划参训人次 管 理员 交办事项 完成效率和质 3 人力资源 20 量 人力资源 4 信息管理 谈话制度 5 落实情况 合计 3.05 序 号 主管、经 理 10 10 人力资源 主管 绩效管理 员 根据工作安排与完成效果/ 反馈时间 比较 随机抽查人力资源各项信息的完整 性、动态性和准确性。 从调查问卷结果中抽提数据或抽查。 100 薪 酬 管 理 员 考核指标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权重 (% ) 数据提供 10 指标说明 第一篇 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日常工作完 成效率和质 1 30 人力资源 主管 量 薪酬差错次 2 数 工作服务 3 满意度 薪酬计算 发放及时 性 人力资源 4 5 信息管理 合计 3.06 序号 1 2 3 4 5 根据工作安排与完成效果/ 反馈时间比 较 员工/ 人 20 力资源主 根据员工反馈记录与工作标准比较 管 20 20 10 公司各部 门 人力资源 主管 人力资源 主管 按公司统一模式 根据发生时间和规定时间比较 随机抽查人力资源各项信息的完整性、 动态性和准确性。 100 绩 效 管 理 员 考核指标 考核结果提供 的及时性 考核结果统计 差错次数 考核服务和投 诉处理满意度 交办事项完成 效率和质量 人力资源 信息管理 合计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权重 (% ) 25 25 20 20 10 数据提供 薪酬管理 员 薪酬管理 员 公司各部 门 人力资源 主管 指标说明 根据考核规定时间与薪酬管理员实际收 到时间比较。 根据考核结果统计差错次数扣分。 按公司统一模式 根据工作安排与完成效果/ 反馈时间比 较 人力资源 主管 随机抽查人力资源各项信息的完整性、 动态性和准确性。 100 11 第一篇 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3.07 序 号 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企 管 办 主 管 考核指标 权重 (% ) 工作业务流程、 规章制度实施督 1 20 导效果 公关和法律事务 2 处理效果 20 3 企业文化与宣传 的计划完成率 20 4 管理项目计划进 展符合率 10 5 交办事项 完成情况 20 下属员工管理成 6 效 合计 3.08 序 号 1 2 10 数据提供 指标说明 经理/ 企管 根据调查问卷、走访和各部门情 办主管 经理/ 企管 办主管 经理/ 企管 办主管 经理/ 企管 办主管 经理 本人/ 员工 / 部门经理 况反馈 根据投诉情况 根据工作汇报按审批的工作计划 比较。 根据工作汇报按工作计划比较。 根据工作完成情况与工作安排比 较 按公司统一模式 100 企 划 宣 传 员 考核指标 管理项目计划进 展符合率 制度和工作业务 流程维护效果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权重 (% ) 30 30 数据提供 企管办主管/ 企划宣传员 企管办主管/ 企划宣传员 12 指标说明 根据工作汇报按工作计划比较。 根据调查问卷、走访和各部门情 况反馈 第一篇 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企业文化建设进 3 展状况 工作计划完成效 4 率和质量 宣传介质完成的 5 及时性 合计 3.09 序号 1 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20 10 10 企划宣传员 企管办主管/ 企划宣传员 企管办主管/ 企划宣传员 根据工作汇报按工作计划比较。 根据工作汇报按工作计划比较。 根据制度规定的时间 100 企 业 管 理 员 考核指标 法律事务处理 效果 权重 (% ) 动、会议筹办 数据提供 指标说明 企管办主 25 管/ 企管 根据投诉 员 大型综合活 2 企管办主管/ 25 效果 公司各部 门 调查问卷 考核期向全公司正式报告的各类事故 3 安全与秩序管 理状态 20 检查通报 和治安事件发生次数。主动查处或发 文件 现各类事故隐患、违纪违规、违法行 为,在原考核等级基础上晋升一级。 工作计划完成 4 效率和质量 (含证照手续 企管办主 20 5 成效 合计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根据工作汇报按工作计划比较。 管理员 等) 下属员工管理 管/ 企管 10 本人、员 工、主管 100 13 按公司统一模式 第一篇 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3.10 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电 子 监 控 员 序号 考核指标 权重 (% ) 1 监控覆盖率 40 2 各类事故报告 的及时性 20 数据提供 检查通报 文件 各部门/ 企管员 指标说明 通报文件提及次数 监控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 监控设备、系 3 统的维护与管 20 信息中心 维修情况、使用效果 理的有效性 4 5 3.11 序号 1 2 监控记录的完 整性 企管员/ 10 电子监控 根据制度规定的时间 员 劳动纪律 10 合计 100 企管员 根据工作规范扣分 总 经 理 秘 书 考核指标 日常文秘工作 满意度 交办事项完成 效率和质量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权重 (% ) 数据提供 指标说明 总经理、 30 公司各部 根据投诉或调查问卷 门、客人 20 总经理 14 根据投诉 第一篇 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3 文件处理的及 时性、流畅性 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总经理、 20 经理、各 根据调查问卷 部门文员 部门经理/ 4 工作保密性 20 企管办主 根据投诉 管 5 印章文件资料 管理的有序性 合计 3.12 序号 1 部门经理/ 10 企管办主 根据工作规范 管 100 信 息 中 心 主 管 考核指标 网络信息安 全 权重 (% ) 数据提供 指标说明 25 各部门 随机检查和情况报告反馈。见表 25 各部门 各部门情况报告反馈或根据调查问卷结 果 各信息管理 2 系统运行故 障排除及时 性 3 4 5 档案管理规 范性 服务满意度 下属员工 管理成效 合计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20 20 各部门/ 部 门经理 各部门 准确性、完整性和动态性。 按公司统一模式 本人/ 员工 10 / 按公司统一模式 部门经理 100 15 第一篇 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3.13 序号 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信 息 管 理 员 考核指标 权 重 (% ) 数据提供 25 公司各部门 20 主管 15 公司各部门 20 主管 10 主管 10 主管 指标说明 各信息管理系 1 统运行状况 ( 软件及相关 各部门情况报告反馈。见表 系统状况) 2 3 4 5 6 网络信息安全 信息服务满意 度 设备管理成效 交办事项完成 情况 网页技术维护 效果 合计 3.14 随机检查和情况报告反馈。见表 按公司统一模式。 根据设备管理制度,按照月度检查 打分表 根据管理规范,按照反馈、检查打 分表 100 总 机 话 务 员 序号 考核指标 权重 (% ) 数据提供 指标说明 1 交办工作完成 率 60 主管 根据工作汇报按工作计划比较。 相关部门 随机抽查和反馈接转差错次数扣 分(建立作业规范和对应扣分规 则)。 2 话务差错次数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15 16 第一篇 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3 话务规范性 15 相关部门 4 服务满意度 10 外部和公司 各部门 合计 100 3.15 根据作业规范,按随机抽查和反 馈不符合项扣分。 按公司统一模式。 档 案 管 理 员 权重 (% ) 数据提供 指标说明 档案管理的规 范性 30 信息中心主管 根据档案管理制度, 随机抽查和反 馈。见表 2 档案的安全保 密性 30 信息中心主管 根据档案管理制度, 随机抽查和反 馈。见表 3 档案的完整性 20 信息中心主管 根据档案管理制度, 随机抽查和反 馈。见表 4 工作满意度 10 相关部门 5 交办工作完成 率 10 信息中心主管 根据工作汇报按工作计划比较。见 表 合计 100 数据提供 指标说明 序号 考核指标 1 3.16 序号 1 2 公司统一模式。 总 务 主 管 考核指标 行政后勤服务 满意度 食堂盈亏控制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率 权重 (% ) 30 20 外部单位、 公司各部门 财务部/ 总务 会计 17 按公司统一模式。 根据盈亏数额进行考核 第一篇 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3 4 5 6 安全管理达标 率 卫生管理1 达标率 办公设备 管理状况 下属员工 管理成效 合计 3.17 序号 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参照公司统一模式,根据检查办法 15 财产安全、工作人员人身安全)。 15 10 10 3 4 财务管理部 本人/ 员工/ 部门经理 根据办公设备管理制度检查。 按公司统一模式。 总 务 管 理 员 考核指标 权重 (% ) 数据提供 指标说明 备、家俱管理 总务主管/ 根据管理办法,按照抽查结果减分 总务管理员 后计算(实得分/ 应得分x100%) 20 公司各部门 按公司统一模式。 10 总务主管 20 总务主管 20 总务主管 10 本人/ 下属 20 工作 2 检查通报文件 按公司统一模式。 100 公司办公设 1 检查通报文件 (食品卫生安全、消防安全、设备 食堂服务满意 度 食堂现场管理 效果 食堂采购价格 的控制 根据工作标准和评分标准检查扣 分。 根据市场抽查和员工投诉情况,进 行扣分。 办公楼服务与 5 保洁管理达标 根据作业规范和检查规则评定。 率 6 下属员工管理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成效 18 按公司统一模式。 第一篇 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合计 3.18 序号 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100 办 公 室 楼 服 务 员 考核指标 权重 (% ) 数据提供 指标说明 根据工作规 范和配 套 检查扣分办 1 工作完成效果 50 总务管理员 法 。 50x ( 实 得 分 / 应 得 分 x100%) 2 服务满意度 30 公司各部门/ 外来人员 按公司统一模式。 按随机检查和日常反映记录,根据 3 劳动纪律制度 10 总务管理员 打分挂钩办法记分。10x (实得分 / 应得分x100%) 4 公共设施维护 保管状态 合计 3.19 10 总务管理员 随机抽查减分。10x (实得分/ 应 得分x100%) 100 公 寓 管 理 员 序号 考核指标 1 服务满意度 2 根据工作规范和配套检查扣分办法 安全管理达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标率 权重 (% ) 20 20 数据提供 公司各部门 / 外来人员 总务主管 19 指标说明 按公司统一模式。 根据公寓安全管理规范和考核办法。 第一篇 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卫生管理达 3 标率 设备物品管 4 理成效 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20 总务主管 20 总务主管 10 总务会计 根据公寓卫生管理规范和考核办法。 根据公寓设备物品管理规范和考核办 法。 各项费用汇 5 总准确性和 根据每月报表检查和员工的反映 及时性 下属员工管 6 理成效 合计 3.20 10 本人/ 下属 按公司统一模式。 100 招 待 室 服 务 员 考核指标 权重 (% ) 数据提供 指标说明 1 现场卫生达标 30 公寓管理员 根据公寓卫生管理规范和检查办法 评分。 2 服务满意度 30 3 财产安全 20 序 号 4 5 消耗品的成本 控制 劳动纪律遵守 情况 合计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10 10 公司各部门/ 外来人员 公寓管理员/ 按公司统一模式。 根据公寓管理规范,随机检查和日 总务主管 常反映评分。 总务会计 根据每月核算的报表评分。 公寓管理员/ 总务主管 100 20 根据公寓工作人员工作规范考评打 分。 第一篇 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3.21 序号 行 政 总 厨 考核指标 伙食质量和服 1 务满意度 食堂盈亏控制 2 率 安全管理达标 3 率 食堂现场管理 4 下属员工管理 5 成效 合计 3.22 序 号 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权重 (% ) 30 20 数据提供 外部单位、 公司各部门 总务会计 指标说明 按公司统一模式。 根据盈亏数额进行考核 参照公司统一模式。根据检查办法 20 检查通报文件 (食品卫生安全、消防安全、设备 财产安全、工作人员人身安全) 10 20 总务主管 本人/ 员工/ 主管 根据食堂相关管理办法 。 按公司统一模式; 主要岗位(厨师和面点师)缺岗1 人/ 天,扣1 分。 100 库 管 员 考核指标 权重 (% ) 数据提供 30 行政总厨 指标说明 仓库物资管理 1 状态及库存控 根据管理规范随机抽查评分。 制合理 2 库存数据盘点 准确率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30 行政总厨/ 总 务会计 21 根据计划要求比较实际完成情况。 第一篇 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仓库账务管理/ 3 单据资料管理 就餐环境和物 4 20 财务管理部、 总务主管 根据检查办法。本人提供不出规定 资料1 次扣2 分,不规范1 次扣1 分。 10 行政总厨 根据管理规范随机抽查评分。 食堂设备管理 10 行政总厨 根据管理规范随机抽查评分。 合计 100 品配备及时 5 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3.23 总 务 会 计 序号 考核指标 权重 (% ) 数据提供 指标说明 帐目处理准 1 确、及时、规 30 总务主管 根据检查办法 20 财务管理部 根据检查办法 20 总务主管 根据规定随机抽查扣分。 20 总务主管 范性 2 3 4 5 食堂菜价的有 效控制 办公用品发放 的有效控制 后勤成本费用 控制效果 工作服务满意 度 合计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10 公司各部门 / 外来人员 100 22 根据公司车辆、食堂、公寓、本部门管 理费用审核结果评价。 按公司统一模式。 第一篇 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3.24 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车 辆 环 卫 主 管 序 号 考核指标 权 重 (% ) 1 环卫管理达标率 30 2 3 车辆安全管理达 标率 车辆管理 15 数据提供 5S事务局/ 安全办 根据公司5S检查办法。 车辆环卫主 20x (车辆数-车辆事故次数)/ 车 管/ 总务会 辆数x100% 。10000 元损失以上事故 计 15 指标说明 1 次另扣5 分。 部门经理 根据相关的检查办法 实际发生费用/ 额定总费用x100% 。 4 车辆百公里油耗 控制率 10 财务管理部 额定总费用=额定百公里费用* 总里 程 实际发生费用/ 额定总费用x100% 。 5 车辆单位公里维 修费用控制率 10 合计 100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财务管理部 额定总费用=额定单位公里费用* 总 里程 23 第一篇 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3.25 序号 1 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驾驶员 考核指标 权重 (%) 车辆安全管理达 25 标率 数据提供 指标说明 车辆环卫 如有事故发生,按保险公司对车辆核损 报价赔偿金额扣分。 主管 经理/安全 2 车辆保养和保洁 25 办/车辆环 根据检查评分办法 卫主管 实际百公里耗油数/计划百公里耗油数 x100% 3 车辆百公里耗油 15 控制率 车辆环卫 主管 每月 20 前,由物流部保管计算出每辆 车的耗油总数报车辆管理组,计算每辆 车的百公里耗油数。 实际百公里维修费用/计划百公里维修 4 费用 x100% 车辆百公里维修 15 费用控制率 车辆主管 按照每个月审批的报告单及发票,登记 每辆车的修理费用,按照年底总平均修 理费用扣分 5 劳动纪律遵守 10 情况 合计 3.26 序号 车辆环卫主 管 根据检查办法。 100 安全办主管 考核指标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权重 (%) 数据提供 24 指标说明 第一篇 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考核期向全公司正式报告的各类事故和 治安事件发生次数;主动查处或发现各 安全管理状态 1 30 检查通报文 件 类事故隐患、违纪违规违法行为而下发 的隐患整改通知书或违规通知书的次 数。由直接领导进行考核 。经理或总经 理检查查出严重不合格项,1 项扣 5 分,明显不合格项扣 3 分。 考察检查覆盖率和整改兑效率。由直接 2 5S 现场管理检查 25 及整改力度 检查通报文 件 领导根据公司整体环境与秩序情况进行 综合考核。经理或总经理检查查出严重 不合格项 1 项扣 3 分,明显不合格项扣 1 分。 根据他人查获违章次数扣分和自己主动 3 安全与现场 查处公司违章次数加分的形式,由直接 公司员工劳动纪 20 律监督力度 管理小组、 领导进行考核。经理或总经理检查查出 公司各部门 严重不合格项 1 项扣 3 分,明显不合格 项扣 1 分。 4 15 下属员工成效 本人/员工/ 对下属员工(包括保安队)的组织协调 能力、工作积极程度、处理问题的方式以 部门经理 及沟通等状况由直接领导进行测评 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动态性,根据 5 基础信息管理 10 部门经理 有关部门对公司安全信息检查的满意程 度由直接领导考评。本人提供不出规定 资料 1 次扣 2 分,不规范 1 次扣 1 分。 合计 3.27 序号 100 消防管理员 考核指标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权重 (%) 数据提供 25 指标说明 第一篇 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考核期向全公司正式报告的各类事故和 治安事件发生次数;主动查处或发现各 1 安全管理状态 30 检查通报文 件 类事故隐患、违纪违规违法行为而下发 的隐患 整改 通知书 或违 规通 知书 的次 数。由直接领导进行考核 。经理或总经 理检查查出严重不合格项,1 项扣 5 分,明显不合格项扣 3 分。 考察检查覆盖率和整改兑效率。由直接 5S 现 场 管 理 2 检查及整改力 25 度 检查通报文 件 领导根据公司整体环境与秩序情况进行 综合考核。经理或总经理检查查出严重 不合格项 1 项扣 3 分,明显不合格项扣 1 分。 根据他人查获违章次数扣分和自己主动 3 公司员工劳动 纪律监督力度 安全与现场 查处公司违章次数加分的形式,由直接 20 管理小组、 领导进行考核。经理或总经理检查查出 公司各部门 严重不合格项 1 项扣 3 分,明显不合格 项扣 1 分。 5 下属员工管理 15 本人/员工/ 对下属员工(包括保安队)的组织协调 能力、工作积极程度、处理问题的方式以 部门经理 及沟通等状况由直接领导进行测评 成效 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动态性,根据 4 基础信息管理 10 部门经理 有关部门对公司安全信息检查的满意程 度由直接领导考评。本人提供不出规定 资料 1 次扣 2 分,不规范 1 次扣 1 分。 合计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100 26 第一篇 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3.28 序号 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治安管理员 考核指标 权重 (%) 数据提供 指标说明 考核期向全公司正式报告的各类事 故和治安事件发生次数。各类事故协助 调查,主动查处或发现各类突发事件、 事故隐患、违纪违规、违法行为。由直接 领导考核 1 安全管理状态 30 考核期向全公司正式报告的各类事 日查、不定 时检查及例 故和治安事件发生次数;主动查处或发 查记录 现各类事故隐患、违纪违规违法行为而 下发的隐患整改通知书或违规通知书的 次数。由直接领导进行考核 。经理或总 经理检查查出严重不合格项,1 项扣 5 分,明显不合格项扣 3 分。 组 织 5S 现 场 2 检查及整改力 20 度 3 4 公司员工劳动 纪律监督力度 保安队伍监督 力度 20 10 检查通报文 考察检查时人员的到期率、检查的覆盖 率和整改兑现率。根据签到名单及整改 件 情况进行考评 主要对工装、胸牌的检查及迟到、早退 (中途外出)的规定及对睡岗、脱离工 违规通报 作岗位的检查。采取不定时抽查与周五 例查相结合的方法。由直接领导进行考 评 公司员工、 根据走访时经理的建议和意见;公司各 客户的反映 部门员工及客户对本人投诉次数及保安 的服务态度与工作质量。由直接领导进 或投诉 行考评 污染防治、鼠 5 密度控制的督 导检查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10 杀菌消毒文 件 根据 IS9000 文件出示相关的杀菌记录; 做好灭鼠防范工作和设施的完备率。由 直接领导进行考评。 27 第一篇 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做好日查、例查等与上级下发的安全文 6 信息档案管理 10 相关的安全 文件 件的整理与整顿工作,有关部门检查时 及时出示相关文件。由直接领导根据日 常或突击检查档案时的出示情况进行考 评。 合计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100 28 第一篇 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四、岗位绩效考核评估标准 4.01 部 门 经 理 序 号 1 2 3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考 核 指 标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部门综合指标 部 门 考 核 得 分 x50 % 为 最 终 得 分 。 50 人力资源政策与 20 管理效果评价 下属员工管理成 效 4 部门费用控制率 5 后勤服务满意度 10 根据《下属员工管理成效问卷调查》综合统计最终得分。 部门费用控制率 低于规定额度。 部门费用控制率低 于 %(包含)。 部门费用控制率 低 于 % ( 包 含)。 部门费用控制率低 于 %(包含)。 部门费用控制率 高于 %(不 包含)。 10 10 合计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权 重 (% ) 29 100 第一篇 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4.02 人 力 资 源 主 管 序 号 1 2 3 4 5 考 核 指 标 人力资源配置完 成率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人力资源配置完 成率达到 %以 上。 人力资源配置完成 率达到 %以上。 人力资源配置完 成率达到 %以 上。 人力资源配置完成 率达到 %以上。 人力资源配置完 成率低于 %。 况 人力资源基础信 息管理 下属员工 管理成效 培训人次完成率 达到 %以上。 培训人次完成率达 到 %以上。 培训人次完成率 达到 %以上。 培训人次完成率达 到 %以上。 培训人次完成率 低于 %。 10 10 培训效果满意度 采用倒扣分法,本人提供不出规定资料 1 次扣2 分,不规范或未及时更新 1 次扣1 分,每月至少抽查两 次,扣完为止。 30 10 10 根据《下属员工管理成效问卷调查》综合统计最终得分。 合计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30 30 人事服务满意度 培训工作完成情 权 重 (% ) 100 第一篇 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4.03 招 聘 管 理 员 序 号 考 核 指 标 人力资源配置完 1 2 3 成率 5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人力资源配置完 成率达到 %以 上。 人力资源配置完成 率达到 %以上。 人力资源配置完 成率达到 %以 上。 人力资源配置完成 率达到 %以上。 人力资源配置完 成率低于 %。 工作服务 人力资源 信息管理 率和质量 人才储备率 采用倒扣分法,本人提供不出规定资料 1 次扣2 分,不规范或未及时更新 1 次扣1 分,每月至少抽查两 次,扣完为止。 40 20 采用倒扣分法,对于主管(或经理)交办事项,无认可的理由,每次晚于约定时间扣2 分,质量达不到 要求扣2 分,两者同时扣5 份,有客观原因或困难,要及时沟通,事后反映不予认可,对完成情况主管 10 要予以记录,经理审核时,经理交办事项完成情况同主管,但不重复扣分。 采用倒扣分法,根据主管与经理审核批准的分析结果确定储备哪个岗位、什么专业或特长的人才及储备 数量,对储备人员注明投递简历时间、最近一次联系/ 沟通时间/ 联系结果,并由主管随机抽查储备人 才情况是否真实,数量每少5%扣2 分,低于5 %扣1 分,检查出提供数据不真实一人次扣3 分,扣完为 止 合计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权 重 (% ) 20 满意度 交办事项完成效 4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31 10 100 第一篇 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4.04 培 训 管 理 员 序 号 考 核 指 标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权 重 (% ) 30 1 培训效果满意度 2 培训人次完成率 培训人次完成率 达到 %以上。 培训人次完成率 低于 %。 30 交办事项完成效 采用倒扣分法,对于主管(或经理)交办事项, 无认可的理由,每次晚于约定时间扣 2 分,质量达不到 要求扣2 分,两者同时扣5 份,有客观原因或困难,要及时沟通,事后反映不予认可,对完成情况主管 要予以记录,经理审核时,经理交办事项完成情况同主管,但不重复扣分。 20 3 率和质量 培训人次完成率达 到 %以上。 培训人次完成率 达到 %以上。 培训人次完成率达 到 %以上。 采用倒扣分法,本人提供不出规定资料 1 次扣2 分,不规范或未及时更新 1 次扣1 分,每月至少抽查两 4 人力资源 次; 信息管理 抽 查 重 点 包 括 员 工 培 训 所 有 档 案 、 员 工 资 料 表 中 相 关 信 息 、 职 务 职 资 料 、 相 关 的 文 件 批 件 等 , 由 9000 办 10 查出的不合格项者1 次扣5 分,扣完为止。 谈话制度落实情 5 况 10 取下属员工管理成效指标中谈话制度部分综合统计最终得分。 合计 4.05 薪 酬 管 理 员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32 100 第一篇 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序 号 考 核 指 标 日常工作完成效 1 率和质量 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权 重 (% ) 采用倒扣分法,对于主管(或经理)交办事项,无认可的理由,每次晚于约定时间扣2 分,质量达不到 要求扣2 分,两者同时扣5 份,有客观原因或困难,要及时沟通,事后反映不予认可,对完成情况主管 30 要予以记录;经理审核时,经理交办事项完成情况同主管,但不重复扣分。 采 用 倒 扣 分 法 , 经 查 实 属 个 人 原 因 造 成 的 工 资 差 错 一 次 扣 2 分 , 主 管 检 查 发 现 违 反 考 勤 纪 律 一 次 扣 10 2 薪酬差错次数 分;工作不认真,有问题不深究导致失误每发现一次扣5 分;对各类保险缴纳情况,造成的人数、金 20 额,或其他差错,每人次扣1 分 20 3 工作服务满意度 4 薪酬计算发放及 时性 采用倒扣分法,根据公司规定时限, 因绩效考核结果迟报和打卡记录器故障,每晚 1 天扣1 分。自身原 因每晚一天扣5 分,扣完为止。 人力资源 采用倒扣分法,本人提供不出规定资料 1 次扣2 分,不规范或未及时更新 1 次扣1 分,每月至少抽查两 信息管理 次,扣完为止。 5 合计 4.06 绩 效 管 理 员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33 20 10 100 第一篇 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序 号 考 核 指 标 考核结果提供的 1 及时性 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采用倒扣分法,根据公司规定时限,因部门上报延迟或不合格调整,晚于规定时间1 天扣1 分,自身原 因每超过1 天扣5 分,扣完为止。 25 采用倒扣分法,因个人失误导致错误,经查实,每错一次扣1 分,扣完为止。 25 考核结果统计差 2 错次数 考核服务和投诉 3 4 5 20 处理满意度 交办事项完成效 率和质量 权 重 (% ) 采用倒扣分法,对于主管(或经理)交办事项,无认可的理由,每次晚于约定时间扣2 分,质量达不到 要求扣2 分,两者同时扣5 份,有客观原因或困难,要及时沟通,事后反映不予认可,对完成情况主管 20 要予以记录,经理审核时,经理交办事项完成情况同主管,但不重复扣分,扣完为止。 人力资源 采用倒扣分法,本人提供不出规定资料1 次扣2 分,不规范或未及时更新1 次扣1 分,每月至少抽查两 信息管理 次,扣完为止。 合计 10 100 4.07 企 管 办 主 管 序 考 核 指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34 权 第一篇 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号 标 工作业务流程、 1 规章制度实施督 导效果 2 公关和法律事务 处理效果 3 企业文化与宣传 的计划完成率 4 交办事项完成情 况 5 管理项目计划进 展符合率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每月做有效调查 问卷或去岗位有 效走访1 次,发 现不足之处 修订,对其 门反馈的意 时汇报、修 保证制度顺 转,无投诉 及 他 见 订 畅 时 部 及 , 运 各相关部门未提 及反对或不认可 意见 与工作计划相比 较,能够完成计 划,推进企业文 化建设进程 不走访、不调查, 能主动发现问题, 对其他部门反馈的 意见能够重视并及 时修订的,制度基 本能正常运转 有局部投诉3 次及 以下 不 走 访 、 不 查,不主动发 问题,对反馈 意见给予交流 通,制度得到 善修订 调 现 的 沟 完 投诉5 次及以下 不能完成计划, 但可以补救 基本完成计划 不走访、不调查, 不主动发现问题, 对反馈的意见不重 视但仍然去做,制 度得到修订 投 诉 10 次 及 以 下 不能完成计划,但 尽最大努力推进 重 (% ) 不 走 访 、 不 调 查,不主动发现 问题,对反馈的 意见不理睬,制 度得不到修订 20 投 诉 超 过 10 次 20 不能完成计划, 不去做 20 20 各项工作的进度 和质量符合工作 计 划 要 求 或 提 前。 各项工作的进度和 质量基本符合工作 计划要求。 35 各项工作的进度 和质量低于计划 要 求 但 可 以 补 救。 各项工作的进度和 质量低于计划要求 且部分已无法补 救。 各项工作的进度 和质量低于计划 要求且已无法补 救。 10 第一篇 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6 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下属员工管理成 效 10 根据《下属员工管理成效问卷调查》综合统计最终得分。 合计 100 权 重 (% ) 4.08 企 划 宣 传 员 序 号 考 核 指 标 管理项目计划进 1 展符合率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各项工作的进度 和质量符合工作 计 划 要 求 或 提 前。 每月做有效调查 问卷或去岗位有 效走访1 次,发 制度和工作业务 2 流程维护效果 企业文化建设进 3 展状况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现不足之处 修订,对其 门反馈的意 时汇报、修 保证制度顺 转,无投诉 及 他 见 订 畅 时 部 及 , 运 各项工作的进度和 质量基本符合工作 计划要求。 各项工作的进度 和质量低于计划 要 求 但 可 以 补 救。 各项工作的进度和 质量低于计划要求 且部分已无法补 救。 各项工作的进度 和质量低于计划 要求且已无法补 救。 30 不走访、不调查, 能主动发现问题, 对其他部门反馈的 意见能够重视并及 时修订的,制度基 本能正常运转 不 走 访 、 不 查,不主动发 问题,对反馈 意见给予交流 通,制度得到 善修订 不走访、不调查, 不主动发现问题, 对反馈的意见不重 视但仍然去做,制 度得到修订 不 走 访 、 不 调 查,不主动发现 问题,对反馈的 意见不理睬,制 度得不到修订 30 不能完成计划, 不可以补救 20 与工作计划相比 较,能够完成计 划,推进企业文 化建设进程的 调 现 的 沟 完 不能完成计划, 但可以补救的 36 第一篇 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工作计划完成效 4 率和质量 宣传介质完成的 5 及时性 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与工作计划相比 较,能够完成计 划,推进企业文 化建设进程 不能完成计划, 但可以补救 不能完成计划, 不可以补救 10 宣传介质在规定 的时间内完成 未在规定得时间 内完成,可以补 救 未在规定得时间 内完成,不能补 救 10 合计 100 差 ( 0 权 重 (% ) 4.09 企 业 管 理 员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序 号 1 2 考 核 指 标 法律事务处理效 果 大型综合活动、 会议筹办效果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分 ) 分 ) 分 ) 一 般 ( 40 分 ) 分 ) 各相关部门未提 及反对或不认可 意见 有局部投诉3 次及 以下 投诉5 次及以下 投 诉 10 次 及 以 下 投 诉 超 过 10 次 25 筹办效果满意度 高 于 90% 筹办效果满意度高 于 80% 筹办效果满意度高于 60% 筹办效果满意 度 高 于 50% 筹办效果满意度 低 于 50% 25 37 第一篇 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3 安全与秩序管理 状态 工作计划完成效 4 率和质量(含证 照手续等) 5 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在有效监 内,能够 及时反映 相关部门 件扩延的 控 发 , 阻 范 现 督 止 围 并 促 事 在规定的时间内 完 成 , 非 常 满 意,满足要求 能够发现能及时反 映,但未督促 能够发现未及时反映 未督促,未扩大为大 事故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 成,基本满意,基 本满足要求 未在规定时间内完 成,但可以补救 未发现能根据 反映情况进行 督促 未发现未督促, 造成重大事故的 20 未在规定时间内 完成,不符合要 求 20 下属员工管理成 效 10 根据《下属员工管理成效问卷调查》综合统计最终得分。 合计 100 权 重 (% ) 4.10 电 子 监 控 员 序 号 1 考 核 指 标 监控覆盖率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在考核期限内, 在监控范围内, 在第一时间发现 所有通报文件中 提及的各类事故 和问题 不能全部发现的,按照漏查比率扣分,每少一次扣?分;全部漏查得0 分。 如能够主动查处重大隐患1 次加5 -10分、一般隐患1 次加1 分,查出违规违纪1 次加1 分。 38 40 第一篇 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2 各类事故报告的 及时性 监控设备、系统 3 的维护与管理的 有效性 4 5 监控记录的完整 性 劳动纪律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在监控区域内发 生的事故,在事 故 发 生 10 分 钟 内 给予报警等处理 在监 控区 域 内 发生 的事 故, 在事 故发 生15 分钟 内给 予报 警等处理 按照规章制度, 进行设备、系统 维护和管理,保 持设备正常运 转,无故障 非人 为 损 坏出 现 10 次小 事故 及以 下、 不影响机器运转 在规章制度规定 的监控记录保存 的期限内,图像 资料、书面记录 完整的 短缺 5 次记 录及 以 下 违犯劳动纪委 在?次内 违犯 劳动 纪 委 在? 次内 39 在监控区域内发 生的事故,在事 故 发 生 20 分 钟 内 给予报警等处理 出 现 20 次 小 故 障 及以下、不影响 机器运转,或出 现一次重大故障 (机器主板损 坏 , 不 能 运 转),但非人为 损坏 在监控区域内发生 的事故,在事故发 生30分钟内给予报 警等处理 在监控区域内发 生的事故,在30 分钟外未给予报 警等处理 20 出现30次小故障、 不影响运转 超出30次以上小 故障,或人为损 坏,影响机器运 行 20 短 缺 10 次 记 录 及 以下 短缺20次记录及以 下 短缺20次以上记 录 10 违犯劳动纪委 在?次内 违犯劳动纪委在? 次内 违犯劳动纪委 在?次以上 10 合计 100 第一篇 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4.11 总 经 理 秘 书 序 号 考 核 指 标 日常文秘工作满 1 意度 交办事项完成效 2 率和质量 文件处理的及时 3 4 性、流畅性 工作保密性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权 重 (% ) 根据日常文秘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综合统计得分,若有投诉,经查实每投诉一次在原得分基础上扣? 分,扣完为止。 30 在规定的时间内 完 成 , 非 常 满 意,满足要求 在规定得时间内完 成,基本满意,基 本满足要求 发放调查问卷, 紧 急 文 件 , 10 分 钟内给予处理, 非紧急文件,当 天处理,或文件 传递过程中,严 格执行职级签批 无投诉 投诉1 次 未在规定时间内 完成,但可以补 救 未在规定时间内 完成,不符合要 求 20 紧 急 文 件 超 越 30 分 钟 , 得 60 分 , 非紧急文件超越2 天,或文件传递 过程中,轻微错 位的 不符合以上规定 20 投诉5 次以上 20 投诉3 次 40 投诉5 次 第一篇 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印章文件资料管 5 理的有序性 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印章管 按照规 行,并 的记录 资料管 件丢失 理 章 留 , 理 , 制 有 或 , 严 度 详 文 无 格 执 细 件 文 印章管理,缺少5 次以下,或文件资 料管理,丢失5 份 以下 印 章 管 理 , 缺 少 10 次以下,或文件 资 料 管 理 , 丢 失 10 份以下 印 章 管 理 , 缺 少 20 次以下,或文件资 料 管 理 , 丢 失 15 份 以下 印章管理,超出 20 次 无 记 录 , 或 文件资料管理, 丢 失 15 份 以 上 10 合计 100 权 重 (% ) 4.12 信 息 中 心 主 管 序 号 1 考 核 指 标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25 网络信息安全 各信息管理系统 2 25 运行故障排除及 时性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41 第一篇 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3 档案管理规范性 20 4 服务满意度 20 5 下属员工 10 管理成效 合计 100 权 重 (% ) 4.13 序 号 考 核 指 标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1 20 3 30 4 20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42 第一篇 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5 15 合计 100 权 重 (% ) 4.14 序 号 考 核 指 标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1 20 3 30 4 20 5 15 合计 4.15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43 100 第一篇 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序 号 考 核 指 标 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权 重 (% ) 1 20 3 30 4 20 5 15 合计 100 权 重 (% ) 4.16 序 号 考 核 指 标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44 第一篇 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1 20 3 30 4 20 5 15 合计 100 权 重 (% ) 4.17 序 号 考 核 指 标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1 20 3 30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45 第一篇 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4 20 5 15 合计 100 权 重 (% ) 4.18 序 号 考 核 指 标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1 20 3 30 4 20 5 15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46 第一篇 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合计 100 权 重 (% ) 4.19 序 号 考 核 指 标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1 20 3 30 4 20 5 15 合计 100 4.20 序 考 核 指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47 权 第一篇 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号 标 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重 (% ) 1 20 3 30 4 20 5 15 合计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48 100 第一篇 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4.21 序 号 考 核 指 标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权 重 (% ) 1 20 3 30 4 20 5 15 合计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49 100 第一篇 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4.22 序 号 考 核 指 标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权 重 (% ) 1 20 3 30 4 20 5 15 合计 100 4.23 序 考 核 指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50 权 第一篇 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号 标 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重 (% ) 1 20 3 30 4 20 5 15 合计 100 权 重 (% ) 4.24 序 号 考 核 指 标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1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20 51 第一篇 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3 30 4 20 5 15 合计 100 权 重 (% ) 4.25 序 号 考 核 指 标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1 20 3 30 4 20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52 第一篇 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5 15 合计 100 权 重 (% ) 4.26 序 号 考 核 指 标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1 20 3 30 4 20 5 15 合计 4.27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53 100 第一篇 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序 号 考 核 指 标 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权 重 (% ) 1 20 3 30 4 20 5 15 合计 100 权 重 (% ) 4.28 序 号 考 核 指 标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54 第一篇 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1 20 3 30 4 20 5 15 合计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55 100

53 页 517 浏览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