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类
考证与进阶课程
企业服务
工伤保优选
企业培训
学习中心
登录/注册
关注绑定微信领3重限时好礼
100套必备
工作模版
每日免费
资料下载
免费职业
规划咨询
限时绑定福利
00:02:29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注册登录
使用手机登录
登录注册即代表你同意
服务协议
和
隐私协议
仅差一步,马上完成
欢迎来到HRtop,根据政策法规落实实名制注册政策,需要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对用户稳私信息给予严格保密。
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公司名称(选填)
任职职位(选填)
请选择任职职位
完成
手机验证码登录
未注册手机验证后将自动创建新账号
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登录注册即代表你同意
服务协议
和
隐私协议
账号密码登录
账号
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密码
忘记密码
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手机验证码登录
登录注册即代表你同意
服务协议
和
隐私协议
按相关排序
按相关性
按阅读量
按最新
全部格式
全部格式
DOC
XLS
PPT
PDF
RAR
ZIP
全部页数
全部页数
1-5页
6-10页
11-20页
21页及以上
【企业文化分析模型-4】丹尼森组织文化模型
丹尼森的组织文化模型 什么是丹尼森的组织文化模型? 衡量组织文化最有效、最实用的模型之一是由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 (IMD)的著名教授丹尼尔·丹尼森(Daniel Denison)创建的“丹尼森组织文 化模型。丹尼森认为理想企业文化的四大特征:外部适应性、内部整合性、灵 活性、稳定性。 丹尼森的组织文化模型是在对大量的公司研究后,总结出组织文化的四个 特征:适应性、使命、参与性和一致性。 丹尼森的组织文化模型内容介绍 参与性 参 与 性 ( involvement ) : 涉 及 员 工 的 工 作 能 力 、 主 人 翁 精 神 (ownership)和责任感的培养。公司在这一文化特征上的得分,反映了公司 对培养员工、与员工进行沟通,以及使员工参与并承担工作的重视程度。 参与性三个维度 授权:员工十分真正活动授权并承担责任?他们是否具有主人翁意识和工 作积极性。 团队导向:公司是否重视并鼓励员工相互合作,以实现共同目标?员工在 工作中是否依靠团队力量? 能力发展:公司是否不断投入资源培训员工,使他们具有竞争力,跟上公 司业务发展的需要,同事满足员工不断学习和发展的愿望? 一致性 一致性(consistency):用以衡量公司是否拥有一个强大且富有凝聚力的 内部文化。 一致性三个维度 核心价值观:公司是否藏在一套大家共同信奉的价值观,从而使公司员工 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并对未来抱有明确的期望? 配合:领导者是否具备足够的能力让大家达成高度的一致,并在关键的问 题上调和不同的意见? 协调与整合:公司中各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是否能够密切合作?部门或团 队的界限会不会变成合作的障碍? 适应性 适应性(adaptability):主要是指公司对外部环境(包括客户和市场) 中的各种信号迅速做出反应的能力。 适应性三个维度 创造变革:公司是否惧怕承担因变革而带来的风险?公司是否学会仔细观 察外部环境,预计相关流程及变化步骤,并及时实施变革? 客户至上:善于适用环境的公司凡事都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公司是否了解 自己的客户,使他们感到满意,并能预计客户未来的需求? 组织学习:公司能否将外界信号视为鼓励创新和吸收新知识的良机? 使命 使命(mission):用于判断公司是一味注重眼前利益,还是着眼于制定 系统的战略行动计划。 使命的三个维度 愿景:员工对公司未来的理想状况是否形成了共识?这种愿景是否得到公 司全体员工的理解和认同? 战略导向和意图:公司是否希望在本行业中脱颖而出?明确的战略意图展 示了公司的决心,并使所有人都知道应该如何为公司的战略做出自己的贡献。 目标:公司是否周详地制定了一系列与使命、愿景和战略密切相关的目标, 可以让每个员工在工作时做参考? 上述四个特征中,每个又各有三个维度,12 个维度分别相应地对市场份额 和销售额的增长、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资产收益率、投资回报率和销售回报率 等业绩指标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丹尼森组织文化模型内容分析 位于左侧的两个文化特征注重变化与灵活性。 位于右侧的两个文化特征体现公司保持可预测性及稳定性的能力。 位于上部的两个文化特征与公司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相关。 位于下部的两个文化特征强调了公司内部系统、组织结构以及流程的整合 问题。 其中,强调灵活的适应性与关注内部整合的一致性存在矛盾。自上而下的 愿景(使命)与自下而上的参与性之间存在矛盾。 不同的文化特征会对公司业绩的不同方面产生影响 对外部的关注往往极大影响市场份额和销售额的增长,而内部关注则更多 地影响投资回报率和员工满意度; 灵活性与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密切相关,而稳定性则直接影响到诸如资产收 益率、投资回报率和利润率等财务指标。 丹尼森的组织文化模型的运用 丹尼森的组织文化模型可以广泛运用于各种企业。团队以及个人。如:一 般性商业公司、正经历合并和收购的企业、面临产业调整的企业、新任的 CEO、新成立的企业、处于衰落的企业、进行战略调整的企业、面临顾客服务 挑战的企业等等。通过运用德尼森企业文化模型,可以把某一企业的文化分别 与较好和较差经营业绩的企业的文化进行对比,以明确该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 的优势和不足;可以对业务单位或部门进行考察,以了解该组织内的亚文化; 可以测量企业现存的文化以及考察该企业文化如何在提高经营业绩方面发挥更 好的作用;可以在测量的基础上提出改进企业文化的方案。以及提高经营业绩 的具体建议;可以为企业发展和企业文化变革提供决策依据;可以更好地促进 合并及重组过程,等等。 对于一般性的企业来说,运用该模型可以达到以下目的:对目前企业文化 优势和不足做出基本评价;与其他经营业绩好的企业文化进行比较分析,根据 企业所期望的业绩确定文化变革的目标;明确文化变革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目 标和任务;分析与经营业绩(利润、销售或收入增长率、市场份额、质量、创新 和员工满意度)有直接联系的文化要素,找出哪些导致了经营业绩的增长,哪些 阻碍了经营业绩的提高;提高领导者个人对企业文化的认识,进一步引导他们 积极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提供个人和企业双方都可以使用的分析报告,形成 共同认可的文化体系。 丹尼森的组织文化模型还可以广泛应用于企业的合并及并购工作。可以促 进企业合并及并购的快速成功。该模型可以做到;分析合并及并购双方企业的 相同和不同之处,寻求前进的合力;创立合并后企业共同奋斗的企业文化;可 以转移双方在谴责、担忧和内部竞争方面的注意力,而转向创造共享的文化:制 定被合并企业的领导者选拔和发展计划,以促进双方认同的理想的企业文化的 发展。 丹尼森的组织文化模型的案例分析 丹尼森组织文化模型现实应用研究—青岛啤酒集团有限公司为例 在众多研究企业文化的模型中,丹尼森组织文化模型有其独到之处。它是 在对 1000 多家企业、4 万多名员工长达 15 年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提供 了对中国当代企业文化进行实证研究的一个有效的实用的方法。该模型不仅有 其研究和学术价值,而且有很强的应用性。青啤公司引入了这个模型,做出了 实证的研究,并因此获得了《哈佛商业评论》2008 年管理行动金奖。笔者试图 通过对青啤公司使用该工具的过程分析,对丹尼森组织文化模型在中国企业的 应用提供一些借鉴。 一、选择过程分析 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可以说与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同步发展的,从理论和实 践的浅显和匮乏,到今天流派林立、学说纷杂、案例层出,确实有了很大的发 展。但是面对多种选择,反而容易陷入困惑。在选择企业文化的工具时,公司 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1.丹尼森组织文化模型的主要优势 选择一个工具,首先要看它不可替代的优势。丹尼森组织文化模型 (以下简 称丹模型)最突出的是有相对较好的可靠性。现在国内很多专家提出的评估工具 也自成体系,甚至更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但是缺憾也显而易见,那就是缺 少实践的验证。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能以自身为试验品,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 去获得一个不确定的结果。丹模型的核心优势在于它拥有一个全球基准数据库, 含有 888 家公司的数据,这些公司来自于 80 个行业和 16 个国家,75%来自北 美,20%来自欧洲,5%来自亚洲,可以提供不同行业不同国家的整体平均分。 从它产生到发展,一直是注重数据佐证的。再者,它的优势在于直接与组织经 营业绩相联系,非常有利于将企业文化引向绩效。企业文化的因素是非常多的, 比如有的企业只准员工穿白衬衣,有的则要求穿条纹的,这当然也是企业文化 的一部分,但和绩效的联系是微弱的。丹模型剔除了这些文化因素,从具体的 商业运营环境中发展而来,在对企业的实地研究中,在大量数据的积累对比中, 提炼出了 12 个与公司绩效联系最为密切的文化维度,真正地达到了提纲挈领的 作用。在经历了 30 年做加法之后,正是该做减法的时候了。 2.青啤公司的需求点 青啤公司是国内企业文化工作开展最早的企业之一。从 1998 年出现第一 本《企业文化手册》,N2005 年企业文化的全面创新提升,文化的提炼、构建、 推广工作已经完成。目前企业文化管理的成分已经大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分。 到了这个阶段,公司最大的需求点在于两个:一是解决文化如何与企业绩效联 系更密切的问题;二是解决企业文化工作成果有效评估的问题。 2002 年以来,公司进行了战略转型。随着公司变革的深入,文化的冲突日 益显现,青啤的传统文化在变革过程中遇到了重重阻力,开始酝酿文化提升。 随着对公司文化研究的深入,我们把研究重点从开始的对核心价值观、精神理 念、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等方面转向对公司文化影响的关注,开始深入研究公 司文化与公司生存发展的关系,注重公司文化对公司经营增长的影响,把公司 文化建设和文化变革与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结合起来。这使 2005 版的青啤文 化天然地和公司绩效联系在一起。但是在推广过程中,我们发现在一些基础相 对薄弱的基层单位,仍然出现了为文化而文化的现象。怎样纠正这种倾向,怎 样把企业文化工作引导到一条为公司生存发展服务的道路上来,这是一个急需 解决的问题。 另外,公司从做大做强转变为做强做大,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变革。对这 样一个过程的感受是“累并快乐着”。不同位置的人员对公司的发展的认识是 不同的。有的盲目乐观,认为公司这几年不论从业绩增长上还是能力提升上都 有了长足的进步,公司国际化的道路一顺百顺;相反,也有比较悲观的看法, 在与啤酒大集团的横向比较中,我们暂时失去了规模老大的地位,由此引发了 一些反思,甚至对公司整个的策略产生了质疑。这些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但是 作为一家大公司,非常需要把大家的认识统一起来,这就需要有说服力的数据。 同时,新版企业文化的实施效果怎样,除了调查员工对新文化的认知度、认同 度外,显然还需要更加客观的数据。 3、双方的吻合度 从对丹模型的优势分析和对公司需求点的分析可以看出,绩效是一个非常 明显的交叉点,此外,效果评估的客观有效性也促成了双方的一致。更为有趣 的是,在模型上,双方达到了相当高的吻合度。 这是 2005 年青啤公司自己的团队研究出的公司文化细胞剖面图,已经对文 化与公司运营的关系进行了探索。在解释的 8 条中有 6 条涉及了文化与经营的 直接关系: ① 的上半部分表现了公司与外部的适应能力,下部强调了公司的协调能力, 左面表现了公司的创新能力,右面表现了公司的平衡能力; ② 关注内部更多的会影响投资回报率和职工满意度; ③ 关注外部会影响市场份额和销售额的增长; ④ 灵活性反映了产品和服务迅速而有效地适应变化的反应能力; ⑤ 稳定性直接影响资产收益率、投资回报率、销售利润率; ⑥ 上与下、左与右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关键在于平衡与和谐,和谐的基点 表现在利润增长与价值增长方式之间的平衡。 对比图 1 可以看出,在对 4 个 90 度扇形区域的理解和几个半球的理解基本 是相同的,只是在具体的维度上有所差异。双方在对公司文化与经营绩效关系 的研究上,总的思路是吻合的。所以引入这个模型的风险相对较小。 公司认为,在选择一个工具时,除了以上 3 个思考点,还要特别注意自己 所处的阶段。如果一个企业尚处在企业文化建设阶段,选择丹模型显然是不合 适的。 二、实施过程分析 一般说来,聘请咨询公司进行调查是最省心的方法,但是出于降低成本的 考虑,除了借助它的核心数据库和最后共同对结果解读,其他环节都是自行完 成的。主要环节包括: 1.制定网上答题系统 这次调查面对全公司,按照公司人数大约 10%的比例发放问卷 2800 份, 收回有效问卷 2082 份,回收率为 74%。问卷覆盖公司 81 家单位,八大营销 公司、总部各职能部室、所有生产厂、经营性公司,单位覆盖率为 100%。从 人员分布来看,各系统中层及以上人员占 60%,普通员工占 40%,年龄从 20 岁 N55 岁。较为全面的反映了各系统、各地区、各层次员工对企业文化现状的 认识。如果没有网上系统,面对这么大量的数据分析,其难度和效率可想而知。 2.调查前的培训 在组织文化调查前,由企业文化中心将丹尼森组织文化的模型做成课件, 和相关单位的企业文化工作者进行了沟通培训。一方面,加深了各单位对青啤 文化细胞结构图的理解;另一方面,使文化工作专业人员对此工具有了初步了 解,为调查的实施做了铺垫。 3.答题过程中的沟通 在问卷调查过程中,加强了与各单位的沟通,并及时跟进,使有效问卷的 回收率得到保证。我们有一个子公司密山公司,电脑装备不是太好,人均电脑 数少,而且电脑运行较慢。开始这个公司有一定的畏难情绪。经过反复沟通, 讲清意义和步骤,该公司负责这项工作的人员非常认真,按要求组织人员轮流 在一台电脑上登录,问卷回收率达到了 100%。他们说,只有认真参与,调查 的结果才有参考价值,才能反映本单位的真实情况。很多单位也正是因为接受 了这样的观点,使工作进展得比较顺利。 4.结果的对比分析 在出具调查报告的过程中,发现必须要借助专业的力量。因为丹尼森组织 文化调查使用的是标准分,要使用全球基准数据库进行对比,只有把青啤公司 放至更广阔的背景中进行比较,才会看到公司在行业或是地区乃至全球公司中 的表现。作为一家把“成为拥有全球影响力品牌的国际化大公司”作为愿景的 企业来说,这种对比是必要的。所以我们选择了一家咨询公司,借助他们在该 领域的丰富知识和经验以及全球基准数据库,对青啤公司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分 析比较,透过数字看到了公司目前的强项和需要提高的地方,分析了重点关注 的方面,出具了一份较有针对性的调查报告。 5.调查报告与高层的沟通 丹尼森调查报告出具后,与公司高层包括总裁、负责人力资源、企业文化 的副总以及营销、制造中心的相关领导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公司高层普遍认 同调查结果,认为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公司文化的现状,并对强项和不足之处产 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对于下一步的行动方案,提出了指导意见。 6.行动方案的制定 根据调查结果和沟通掌握的情况,咨询公司出具了一份《青岛啤酒行动建 议》,和青啤公司进行沟通并修改后,作为本次调查的一个成果。青啤公司在 随后的企业文化行动方案中,充分融合了这个方案。 7.行动方案的实施 行动方案的实施由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完成。在企业文化行动方案中,把针 对调查显示的三个弱项作为工作重点。各系统根据工作重点,设定了一些工作 项目。在完成了这样一个完整的实施过程后,公司认为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几点。 (1)选择第三方介入和自主完成各有利弊,要根据自身条件进行分析。自主 完成会节约大量成本,在时间控制上更具自由度,但是得分会偏高,需要客观 分析;第三方介入的调查结果更加客观,专家的视角可能会帮助企业突破一些 固有的思维模式,但是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 (2)整个过程中最容易忽视的是实施前的培训和实施中的沟通,如果这两个 环节做不好,推进的难度会大大增加,直接影响到调查进度和最终的效果。 (3)与高层的沟通是至关重要的。行动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必须是从上而下的, 如果从下而上,必然走形。 三、应用效果分析 通过这次丹尼森组织文化调查,把青啤公司放到了一个全球化的背景下, 所有的分数都是和数据库中的基准线对比而来的,很有说服力。其效果至少有 两点。 1.对公司文化及发展的现状有更清醒理性的认识 从结果上,大家在 3 个方面达成了一致。结果说明,公司前期工作的方向 性是正确的;文化的提升和实施是有效的;文化的有效性已经体现在了公司的 业务上。这坚定了我们继续变革的信心,坚定了继续文化推进的信心。丹尼森 组织文化的调查结果和公司对文化现状的分析是一致的,使整个系统对自己运 行的优点和不足有了比较理性的认识,并对企业文化工作成果做出了客观的评 估,对企业文化工作的队伍也是一次检阅和激励。公司不但知道了自身的强项 与弱项,而且知道强弱的程度,知道不同系统(制造与营销)、不同地区的差异, 使原来感性的认识或定性分析因数据的支撑而清晰起来。 2.在采取工作举措时,更有针对性 丹模型对确定企业文化工作开展的走向提供了数据引导。针对调查结果显 示的 3 个有待改进的方面,公司在企业文化工作、人力资源工作等规划中,制 定了相应的措施。比如,调查结果显示,青啤员工对目标的认同感有待加强, 员工认为自己的能力发展还不足以实现目标。公司通过分析认为,这个调查结 果是客观的。因为啤酒行业竞争的状态决定了企业必须制定较高的目标,正是 因为目标的高置,导致员工对自身能力缺乏自信,这对公司在员工能力方面的 投人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为了保持公司的发展速度,公司不可能降低目标,只 能在提高员工能力上做文章。所以近期除了在机制、制度上进行规划外,公司 主要做了 3 个项目。 第一是成立“青啤管理学院”,使其成为软资源研发中心、技能训练营与 青啤文化的课堂,通过塑造符合公司战略需求的员工,满足企业在整体经营策 略上的需求。第二是做好知识管理,通过知识频道的推进,带动青啤开放创新 的文化氛围,将个人能力打造成组织能力,提高青岛啤酒的核心竞争力。第三 是员工行为规范的修订和落实。每个人每天的一点改变,整个公司汇集起来就 是了不起的成果,员工素质的提高是对公司发展的有力支撑。 四、应用效果还要客观地看 1.不能夸大 丹模型只是一种工具,它本身并不能指出企业如何做,只是找问题,而且 是一种定量分析,必须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才能看到企业的具体问题。希望引入 一种工具而解决所有企业文化工作中的问题是不现实的。 2.解决丹模型所展示的问题需要企业内部各个系统联动 虽然只有 12 个维度,但涉及企业运行的方方面面。只有企业文化工作部门 行动是远远不够的,但文化工作部门在其中起到协调总领的作用。 3.企业文化是动态发展的过程,情况随时变化,所以一次调查不可能一 劳永逸 可以将一个战略周期作为一个调查周期,特别是发生变革时,应重新测量, 并与企业历史调查结果作比较,会更清楚地发现问题所在。
15 页
533 浏览
立即下载
《迈普企业文化之道》
《迈普之道》 面向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文化大纲 目 录 引 言 第一章 企业追求 第二章 价值立场 第三章 事业成长 第四章 客户服务 第五章 市场营销 第六章 研究开发 第七章 生产制造 第八章 组织机制 第九章 人力资源 第十章 管控机制 第十一章 变革创新 第十二章 附 则 企业追求 第一条 迈普 超越普通,追求卓越。 第二条 使命 以科技利益人类,以诚信赢得尊敬。 第三条 愿景 创世界一流品牌,做健康长青企业。 第四条 近期目标 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使公司成为具有独特专业优势、国内一流的数据通信、网 络安全及软件产品供应商和服务商。 第五条 远期目标 进一步扩大公司专业领域的技术优势,确保产品性能、质量和稳定性处于国际 领先水平。 全力拓展海外市场,使海外销售超过国内销售,使公司跻身专业领域的世界 著名厂商行列,使迈普成为世界优秀品牌。 第六条 核心竞争力 迈普的核心竞争力由多种要素构成: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持续的 创新理念,需求导向的市场拓展能力,追求精品的质量意识,高度团结与协作、 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以及优良的经营管理机制。 自主技术,坚持创新,紧贴市场,精品制胜,真诚服务,取信用户。 第七条 人才优先 打造世界一流的高科技企业,首先必须有世界一流的人才;实现企业的持续 成长,首先必须保证人才的优先发展。迈普始终视人才为企业发展的最根本要素 不断加大人才开发力度,通过良好的待遇、广阔的事业舞台以及充分尊重人才的 氛围吸引各类优秀人才,在推动企业成长的基础上实现人才自身价值。 第八条 聚焦 迈普的业务发展策略是“一厘米宽度、一公里深度”,即将有限资源集中于 已具备一定基础的专业领域,通过资源的重点配置避免力量分散,在特定专业 领域建立超越对手的相对比较优势,培育坚实的核心竞争力。 第九条 稳健 迈普遵循稳健安全的发展原则,始终坚持从自身实力出发,制定适宜可行的 行动方针;迈普奉行稳健保守的财务政策,时刻关注企业财务状况,保证现金 流的稳定和安全。 第十条 自主技术及自主知识产权 坚持自主技术及自主知识产权是迈普可持续发展的立身之本。迈普将不断深化 专业领域的技术、管理和服务创新,以先进的自主技术与自主知识产权奠定产品 及市场的领先优势。 第十一条 客户化 迈普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都从满足、发现、创造客户需要出发,以客户满意 为归宿。公司贯彻全程、全员的客户导向观念,紧密贴近客户,不断捕捉市场信 息(包括研发、生产、销售、管理、服务等),深化客户关系,提升客户价值。 迈普始终认为:只有客户有价值,企业才有价值;市场的需要就是经营的 指针,客户的问题就是行动的命令。 第十二条 差异化 差异就是优势,改良也是创新。迈普将在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成果的基础上 通过不断的学习、消化,结合市场需要进行改进和提高,从技术、市场、管理、制 度、文化等角度全面推行基于客户价值的差异化创新,树立独特竞争优势。 第十三条 全球化 从本土走向全球是迈普未来发展的根本出路,对诚信矢志不渝的追求是迈 普从容迈步国际市场的信心之源。 迈普将以市场全球化实现产品全球化,以产品全球化锻炼人才全球化,以 人才全球化推进品牌全球化。 第十四条 竞合 迈普以积极的态度迎接竞争,以宽广的胸襟对待合作。公司奉行“赛跑”而 非“拳击”的竞争理念,主张竞合与共赢,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利益相关者,以 合理的利益安排确保合作伙伴、业界同行分享行业价值链,推动行业的长期发展 和社会进步。 迈普坚信:只有合作才能做大市场,只有分享才能带来长期共荣。 第十五条 形象展示 迈普将努力成为(1)富有前途的公司;(2)值得信赖的公司;(3)崇 尚学习的公司;(4)不断创新的公司;(5)员工自律的公司;(6)深厚文化 的公司。 对内:团结与活力的群体,和谐与纪律的团队。 对外:诚信、踏实、稳健、创新的高科技 IT 企业。 第十六条 文化的迈普 迈普重视技术,迈普关注市场,但我们更重视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坚信 惟有文化的力量方能生生不息。迈普代表的是先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更是一 家以文化取胜的高科技企业。我们要向世界展示一个文化的迈普。 第二章 核心价值观 第一条 经营理念 以诚待人,以信取利。 第二条 企业宗旨 培育正直人品,打造诚信企业,追求阳光利润,享受坦荡幸福。 第三条 诚信就是资本 诚信是迈普文化的灵魂,是公司的生存基础和信念支柱,是所有迈普人的基 本追求。迈普将努力建立不让诚信吃亏的机制,保障诚信的合理利益。使员工富 裕是迈普对员工诚信的表现,使客户满意是迈普对客户诚信的表现,使投资者 获得稳定收益是迈普对投资者诚信的表现。 迈普允许诚信导致的失败,包容诚信产生的损失,因为我们相信:诚信创 造机会,诚信将引导更大、更长远的成功。 因为诚信,迈普在产业报国的道路上更多了一份谨慎和责任。 第四条 守法就是投资 照章纳税、守法经营是企业持续经营的必然要求。纳税、守法就是对社会的一 种回报,就是企业对未来经营环境的一种投资。 第五条 学习就是力量 学习是力量之源,惟有通过学习才能使知识更新换代、使能力不断提升。做好 本职工作就是最好的学习,工作过程就是最好的培训,自我学习就是最好的学 习方式。迈普提倡终身学习,鼓励员工为组织内生经验与知识,努力创建学习型 组织,不断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第六条 企业精神(尽责、团队、创新、奉献) 尽责:迈普是一个富有责任感的企业,员工对企业讲责任,企业对员工和社 会讲责任。对工作负责就是敬业,对企业负责就是忠诚,对客户和合作者负责就 是守信。不负责任的员工将被企业所淘汰,不负责任的企业将被社会所淘汰。 团队:迈普倡导内部协作与配合,营造和谐健康的工作环境。员工不仅要对 自己的工作负责,也要对集体的工作负责,对整个企业负责。公司崇尚团队作战 个人的成功只有在团队的成功中才能得到体现,团队的失败就是个人的失败。 创新:创新使迈普赢得了过去的成就,创新将创造迈普未来的辉煌。迈普的创 新不仅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也包括管理创新、经营创新、生产创新、服务创 新,每个方面、每项工作都可以创新。迈普倡导创新精神,鼓励全员创新。 奉献:迈普的奉献精神就是国家情结、民族情结的集中体现,爱岗敬业是每一 位迈普人的应尽义务,爱岗就是爱国,敬业就是尽职。 第七条 成就观念 成就不一定体现在管理岗位,成就也不一定体现在轰轰烈烈的大事上。只 要踏踏实实、勤奋敬业,任何岗位都能带来成就。迈普鼓励员工立足岗位成材, 通过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获得成就感。 第八条 危机观念 危机观念就是要居安思危,以不断战胜自我和持续追求卓越的勇气面对危 机和挑战,化危为机,实现企业的稳定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 以用户满意为标准”是防范风险的根本保障。 第九条 竞争观念 迈普注重培养员工的竞争意识,完善内部竞争机制,不断增强经营动力。公 司严格遵循市场游戏规则,崇尚合法、守则的竞争行为,以理性和规范赢得市场 竞争的胜利。 第十条 节约观念 节约首先要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人力和时间;其次应通过科学、有效的管 理,降低物料损耗,避免浪费;同时在经营过程中充分考虑各种投入要素的综 合效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第十一条 员工之责 坚守诚信品质,严格履行职责,高效完成任务,持续做出贡献。 迈普始终相信:成功来自合作,合作来自理解,理解来自沟通,沟通来自 诚信。 第十二条 公司之责 不断提供优质产品,及时满足客户需求,遵守市场竞争规则,保护员工正当 权益。 迈普庄严承诺:对客户负责,对员工负责,对投资者负责,对社会负责。 第十三条 家文化 迈普是所有员工的工作家园,是温情和规矩并存的家。但迈普不是懒人和庸人 的家,更不是无德之人的家。成为迈普大家庭的合格成员,首先必须忠实企业, 其次必须有能力不断为企业做出贡献。享受家庭温馨的前提是为家庭做出贡献, 享受家庭关爱的前提是不做损害家庭利益的事情。 迈普提倡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公司将尽量保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所 有员工,但也必须承认,绝对的公正是不现实的,因此公司希望所有的迈普员 工都能用足够宽广的胸襟体谅和包容可能存在的疏忽、误解和不公。但我们应坚 信,疏忽、误解和不公只是短时间的,只要坚持努力为企业作出贡献,最终将会 得到企业的认可,并得到公正的待遇。 第十四条 实文化 诚实、踏实、求实、务实是迈普文化的重要特点,迈普的实文化源自企业对于 诚信的忠诚。做人诚实,做事踏实,对待问题要有求实的精神,对待工作要有务 实的态度。 第十五条 水文化 以柔克刚:迈普员工的战斗力不是写在脸上,而是刻在心里。在遇到阻力或障 碍时,一方面加倍努力,释放全部能量,与障碍搏击,表现出刚强性;一方面 又随物易形,机动灵活,有时甚至以退为进,迂回前行,最终实现目标。 锲而不舍:具有持之以恒、水滴石穿的精神,不达目的不罢休。 海纳百川:迈普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能够吸收一切优良的文化内核,充 实自己,提升品格。 去浊存清:涤荡污垢,吐故纳新,具有持续的自我更新和超越能力,永远保 持自洁,坚持不断进步和改善。 第三章 事业成长 第一条 事业展望 迈普的主业集中于数据通信、网络安全及软件产品领域。我们坚信,信息时代 拥有的无限广阔的市场前景以及高速发展的网络数据通信行业带来的巨大市场 机遇,是迈普成就事业的理想平台。 第二条 事业定位 迈普的事业定位是:数据通信、网络安全及软件产品的供应商及服务商。为了 实现成为世界一流的数据通信、网络安全及软件产品厂商的目标,确保资源的有 效配置,我们将专注于数据通信、网络安全及软件产品领域的发展,决不轻易进 入新的行业和业务领域。 迈普通过集中优势资源,专注客户服务,保护客户利益,与客户共同成长。 第三条 基本经验 及时快捷地推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是占领市场的基础; 持续不断的技术改进和功能完善是用户满意的关键; 周到细致的全程服务是客户忠诚的保证; 强大高效的创新能力是公司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研发是公司的立身之本。 从市场捕捉需求,以需求引导创新,借创新建立优势,靠优势实现发展。 第四条 企业成功观 衡量企业成功的标准主要表现在:企业文化具有强大凝聚力,并且内化为所 有员工的一种普遍追求;建立一支团结拼搏、能力超群的管理团队;拥有世界著 名的产品品牌;技术水平处于业界领先地位,具备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能力; 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居世界同类产品的前列。 第五条 成长定义 企业成长包括质和量两方面的成长,质的成长体现为企业综合实力的增强, 量的成长体现为企业规模的扩张。公司在成长过程中先求强、后求大,只有保证 质与量的同时发展才能真正实现迈普的可持续成长。 可持续成长是一种稳定的、均衡的、长期的和健康的成长。我们拒绝为了短期 利益而伤害公司长期利益的行为,我们反对为了局部利益而损害公司整体利益 的行为,我们尽力避免成长过程中的大起大落。 第六条 成长指标 迈普最关注的成长指标包括利润和市场两方面。 利润率及利润的获取是我们进入任何事业领域的首要关注指标。扩张的前提是 生存,重视利润率将使我们时刻牢记“只有活着,才能发展”的基本法则。 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是企业发展的根本途径,迈普追求有利润的市场占有 率。 第七条 成长机制 迈普的成长机制由管理、人才、技术和市场等四方面要素构成。有效的管理保 证企业的健康成长,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企业的活力之源,市场及客户需求引 导企业的发展方向,技术及产品是推动企业前进的内在动力, 第八条 发展模式 产品经营和资本经营是现代企业的主要发展模式,产品经营是资本经营的基 础和保障,资本经营是产品经营的延伸和放大。 迈普的发展首先依靠产品经营的成功,不断巩固和扩大国内市场、积极拓展海 外市场是迈普从事产品经营的基本方向。在产品经营的基础上,迈普也重视资本 经营的拓展,尤其在公司上市之后,迈普将逐步开展资本经营的运作,实现产 品经营和资本经营的共同发展。 第九条 事业扩张原则 迈普坚持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事业扩张的出发点。我们反对非相关的多元 化扩张、反对单纯为规模而扩张。 任何事业领域的扩张都必须考虑公司的资源支持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我们 不做超出自身能力的扩张举动。 进入新的事业领域,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前景、竞争程度、投入回报、自身资 源优势等因素,通过抢占市场先机,获取最大的机会窗利益。 第十条 重视国际市场 迈普所进入的数据通信和网络安全市场,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国际化的市场。 赢得国内市场的成功只是我们成长的第一步,夺取国际市场竞争的胜利才是我 们的最终追求。 产业报国理念必须在国际市场拼搏中才能得到体现,迈普事业的可持续成 长必须在国际市场拓展中才能实现。 第十一条 国际化策略 国内市场是我们生存的基础,海外市场是我们发展的关键。 优质的产品、先进的技术以及富有竞争力的价格优势是我们拓展海外市场的前 提。迈普贯彻市场全球化、管理当地化的经营策略,通过国际化竞争、全球化经 营历炼队伍,在海外市场拓展中使迈普逐步成为国际名牌。 迈普的国际化经营将依托自身的专业领域优势,本着“谨慎发展,规模适 度”的原则进行。随着条件的成熟,将逐渐拓展海外融资渠道,建立国际资本市 场运作平台。 第四章 客户服务 第一条 客户价值 迈普永远视客户为衣食父母,客户是迈普存在的依据、生存的基础和价值实 现之所在。迈普始终坚持市场第一、客户至上的思想,时刻站在客户的角度考虑 问题,“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是迈普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迈普秉承“诚信、负责、贴心”的服务理念,追求服务过程的完美和服务结 果的满意。通过与客户深度沟通,全面分析客户真实需求,做到比客户更了解客 户,以技术提高服务水平,以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真诚无限、服务无限是迈普对 客户恪守的承诺。 第二条 满意与快乐 迈普始终以感激的心态对待客户的选择和信任,为客户服务是我们最大的快 乐,助客户成功是我们最大的幸福,迈普注重每一个服务过程和细节的完美, 在快乐中提供服务,在服务中享受快乐,通过超值服务,实现客户满意。 第三条 全程与全员 迈普提倡服务的全程化和全员化。将服务理念纳入研发、生产、销售的全过程 将服务意识贯彻到每一个员工的心中,通过专业化的售前服务、与客户一体的售 中服务、帮助客户排除故障及查错的售后服务等全程服务体系,确保服务过程的 完美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 第四条 零延迟 迈普构造“直接反馈、同步响应、系统联动”的客户服务系统,市场人员将客 户问题即时传输给公司相关部门,各部门同时启动支持、解决程序,并在充分沟 通的基础上,第一时间制定整体解决方案,以最快速度解决问题。 第五条 动态专家支持 迈普的客户服务是技术、产品与市场相结合的服务,迈普强大的研究队伍和自 主技术开发是公司为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基础保证,动态专家小组是实现高 质量服务的组织形式。 第六条 “五心级”标准 迈普的服务要达到“五心级”标准,即:诚心、贴心、细心、耐心、放心。 诚心—对待客户诚心诚意; 贴心—站在客户角度考虑问题,以心换心; 细心—为客户服务细致周到,不漏掉一个问题,不放过一个细节。 耐心—在服务过程中始终保持耐心,百问不烦,百答不厌。 放心—服务的结果让客户放心。 第五章 市场营销 第一条 营销理念 迈普尊重客户意愿,依靠诚实的品性打动客户,通过卓越的产品影响市场; 要卖好产品,先做好人品。迈普认为,卖产品不是最终目的,帮客户实现成功、 为客户创造价值才是公司最大的心愿。迈普坚持与客户结为伙伴,提倡与客户共 同成长。 迈普遵循“负距离”营销思想,通过与客户的密切接触,捕捉客户最真实、 最有价值的需求,比客户超前一步感知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并根据需求的变 化改进或组织开发新的产品,激活潜在需求,引领市场潮流。 迈普的营销口号:宁愿丢单子,绝不丢客户。 第二条 精品策略 产品是有形价值的载体,服务是无形价值的体现,产品与服务的一体化是 迈普营销的核心,以产品奠定服务基础,以服务促进产品开拓。 迈普始终坚持精品产品与精品服务路线,以精品质量打造精品品牌,以精 品品牌建立精品形象,以精品形象实现市场价值最大化。 第三条 紧贴市场 迈普的营销时刻贴近市场、贴近客户,时刻追随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变革市 场开拓思路和营销手段。贴近市场就必须做到比客户更了解客户,把握客户需求 变化的趋势,从而制定有针对性、有预见性的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计划。 第四条 高性价比 迈普坚持价值战而不是价格战,追求产品价值的最大化而不是价格的最低化。 迈普从产品的研发阶段就开始导入高性价比策略,以高性能、高质量及合理的价 格实现产品的高性价比指标,奠定产品的市场优势。 第五条 整合化 营销不仅是营销部门的事情,也是全体迈普人的事情。迈普树立“企业生存、 营销为先”的思想,贯彻全员营销意识,推行全方位营销组织模式,实现各种 营销手段、方法的综合集成,发挥最大的组织营销力,追求整合营销。 第六条 示范效应 迈普采取事实胜于雄辩的推销策略,用事实说话,以结果作证。通过树立运 用典范,扩大美誉度,让客户在信服中感受产品和企业形象的魅力。 第七条 深度营销 迈普重视深度营销,通过与客户的深度沟通,发掘客户的深层次需求,赋予 产品和品牌的深层次内涵,实现与客户的深层次关系。使客户在深度沟通中获益 使产品在深度营销中增值。 第八条 立体式营销 迈普致力于构造全方位、立体式营销网络,将营销触角延伸到市场的每一个 角落、每一个客户。 渠道、终端并重。迈普坚持贯通直销与分销渠道,要求营销人员同时承担直 销和分销功能,通过加强渠道管理,提高对终端客户的影响和控制。 国内、国外并行。坚持“渠道结盟、利益共享”原则,巩固和扩大国内市场 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实现市场份额全球化。 实体、虚拟并举。在营销过程中同时发挥技术优势和服务优势,通过抢点布 局建立覆盖全球的实体销售网络,通过电子商务建立快捷、便利的虚拟终端营销 网络。 第九条 品牌营销 品牌是企业形象的象征、实力的展现和文化的凝练,是所有迈普人共同的财富 是未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打造世界知名品牌是迈普孜孜不倦的追求。迈普 的品牌内涵主要表现为:稳定可靠的质量、先进的自主技术和细致贴心的服务。 迈普重视以品牌促进销售、在销售中提升品牌,通过高品质的产品奠定品牌美誉 度,在美誉度基础上扩大知名度,依靠知名度增强客户忠诚度,实现市场营销 逐步从产品推动向品牌拉动转变。 第六章 研究开发 第一条 贴近客户的研发路线 市场与研发的紧密结合是迈普开展研发活动的重要指导思想,市场需要引 导研发方向,客户需求就是改进和开发产品的依据。我们追求适应市场的持续改 进和完善,我们否定没有市场价值的研发成果。 第二条 注重差异的研发路线 差异导致需求,差异引导创新,差异产生竞争力。 迈普坚持差异化特色,紧贴特定客户群,不断开发适合个性化需求的技术 和产品,建立特色优势,通过差异性成果切入目标市场。 第三条 全员技术创新 迈普倡导全员技术创新理念,每个迈普人都是企业的创新源,他们都可以 结合自身工作知识、信息及环境,产生创新的火花。公司全体员工的创新智慧是 任何一个人或几个人都无法比拟的。迈普鼓励全员创新,并努力造就全员创新机 制。 第四条 重视自主知识产权与技术的研发路线 不管是自主开发、合作开发,还是通过收购、重组获取核心技术,都必须有助 于提升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开发高附加值、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是迈普 孜孜以求的努力方向,迈普注重在产品研发过程中不断积累企业自主知识产权 与技术,提升企业研发力量。 第五条 确保项目方案水平和正确性的研发路线 前期方案设计的水平和正确性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基础和关键,并直接影响未 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未来产品是否具有市场前景、是否符合市场需求、是否具 有创新性、是否满足特定客户群的特定要求、是否稳定可靠、方便使用且性价比 高、客户定位是否正确、产品研发路线是否正确等,都取决项目方案设计的水平 高低和正确与否。迈普必须建立一支既有市场敏锐性和判断力,又有精深技术造 诣,同时还有创新思维和正确决断力的精锐人才队伍,建立科学的项目方案论 证和立项组织管理流程,达到立项正确、快捷的要求,确保项目开发的最终成功 第六条 强调精品的研发路线 从样品到产品是企业生存的基础,从产品到精品是企业成长的关键。产品只 能占领市场,精品才能征服心灵,迈普在研发中始终坚持精品意识。 精品就是具有市场竞争力、质量稳定可靠、用户使用得心应手并且能够赢得 用户心灵的产品。迈普坚持从用户角度出发,千方百计提高产品性价比,确保每 一项新产品都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优势。 第七条 5/95 法则 经验表明,在技术或产品的研发中,最后 5%的过程往往需要付出 95%的努 力。迈普认为,最后 5%的研发过程才能真正检验研发人员的能力,才是真正的 关键所在,也是整个研发管理的重点,需要付出 95%的努力。公司要求每一位研 发人员都具有顽强的毅力和斗志,在完成 95%的研发基础上,再接再励、咬紧牙 关克服最后 5%的瓶颈,取得 100%的成功。 第八条 速度法则 市场竞争的实质日益表现为快鱼吃慢鱼,讲求速度是迈普研发管理的重要法 则。按时按计划保质完成研发任务,是竞争取胜的关键。提高员工的科研技能水 平、责任心、敬业精神是实现速度的基础,开发工作工程化、规范化、模块化、科 学化是实现速度的手段,加强分析、论证、计划、监督、考核、管理、调度是实现速 度的保证。 第九条 精品法则 精品是产品竞争中最终制胜的法宝。精品首先来自于研发,每个研发人员都 必须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必须仔细、全面、认真、精心地对待每项设计,务必精 益求精,决不允许半点马虎。出错率的高低是衡量一个研发人员水平、素质、能 力的标准之一。不能出精品的研发人员不是合格的研发人员。 可靠性设计是诞生精品的保证,要求产品在极端情况下也无缺陷。“不怕一 万、就怕万一”的设计理念是制造精品的思想前提。 工程化设计是实现精品的手段,每个研发人员都必须学会采用工程化的方 法完成设计。 严格的设计测试是保障精品的基础,科学严格地进行各种功能、多种环境条 件下的超负荷、超强度、强干扰、抗损伤测试,是每项设计和修改都必须进行的 步骤。 根据市场反馈不断改进产品和设计,不断提升产品性能、质量及用户满意度 是生产和保持精品的重要方法。 第十条 工程化 产品开发是一种工程实现,其科学的方法是工程化。工程化的设计方法是保证 设计质量、进度及后续维护、修改的有效手段。软件设计必须强力推行和完善软 件工程,硬件设计也要逐步推行硬件工程,严格按照工程规程进行设计。所有的 产品开发最终都必须实现规范的工程化管理。 第十一条 模块化 模块化是实现技术积累、减少重复劳动、提高设计速度、质量、水平和效率的 最有效手段,模块的通用性、重复次数和一项设计中采用标准模块的比例反映了 公司技术积累的程度、工程设计水平以及技术开发能力。迈普要在产品开发的同 时,不断提高模块的通用性和采用标准模块的比例,扩充自身的模块资源库, 不断增加公司的技术积累。 第十二条 项目管理 任何一项产品或技术的开发都要按照项目管理原则和方法来进行,在项目开 始就要制订详细的计划,设定每一阶段的里程碑,根据需要组织市场、研发、服 务等不同部门以及不同知识结构、专业技能的互补性跨部门小组,倡导目标一致 团队作战。在项目组织中应用网络计划评审技术,寻找关键环节和流程,集中力 量、重点攻关,努力缩短项目进度。在项目实施中贯彻精品思想,精益求精、不 断改善,用负责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对待每一个细节和每一个环节,确保 项目结果达到甚至超过预期目标。 第十三条 技术与市场交流、学术交流及培训 我们要经常采取多种方式举行部门内部、部门之间、企业内部、企业外部的 技术与市场交流、学术交流及培训活动,倡导岗位学习和自我学习,工作就是最 好的锻炼机会。迈普特别强调研发部门与市场之间的交流,提倡良好的学习、学 术氛围和市场意识,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通过交流产生创新火花。 交流及培训既有利于提升员工能力和水平,实现员工职业生涯发展,又有 利于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增加企业凝聚力。定期有效地组织交流、培 训活动,是迈普所有管理者的责任。迈普倡导交流和培训中的奉献精神,除了需 要保密的专有技术外,要求每个人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 实现知识与经验共享。我们坚决反对部门利益、小团体主义和留一手的做法。 第十四条 借脑创新 企业内部人才始终是有限的,只有借助企业外部顶级人才的智慧,企业发展 才能如虎添翼。外脑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前瞻性、战略性研究,企业内部强大的科 研队伍是工程技术实现的基础后盾。 第七章 生产制造 第一条 生产原则 迈普严格按照以销定产确定生产计划,构建适应小批量、多批次的柔性生产 体系,不断提高应变能力,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公司坚持质量第一,确保安全生 产,适合品种变化,适应产品升级。 第二条 质量方针 迈普视质量为生命,将质量控制贯穿产品研发、生产和售后服务的全过程。 质量源于研发,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是稳定质量的关键,售后服务是提升质量 内涵的有效手段,客户是检验质量的最终标准。 迈普依靠科学严谨、勇于创新的精神建立领先的科技优势,依靠技术进步、 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革新、采取新技术和新工艺建立现代工业生产体系,依靠精 益求精、一丝不苟的态度创造卓越的品牌,通过科技优势、生产优势与服务优势 的结合构筑公司的质量高地。 迈普决不把质量问题留给客户,决不让客户承担质量损失,为客户排忧解难 是公司的神圣职责。 第三条 质量目标 销售产品开箱合格率 99.9%以上; 直通率 99.9%以上; 年返修率 1%以下; 第四条 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是质量信息的基本来源,是保证质量最重要的环节和手段之一。不断 改进检验手段、提高检验技术水平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任务。对于每个新产品 必须开发和建立完整的生产检测系统,配备专门的检验工具,制定相应的检测 规范,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可靠性检验,通过质量信息指导、改进产品设计和生 产,决不让有问题的产品流向市场。 第五条 质量保证 生产管理的重点是质量控制,质量控制的核心是精品意识,精品意识的关键 是全员参与。迈普坚持以精品思想为指导,以预防为主、过程控制为出发点,将 质量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全面贯彻执行国际质量标准体系,确保产品和服 务的优异质量。 第六条 产品“双保险” 直通率是衡量产品质量的标志,迈普在完善生产过程控制的同时,注重原材 料“进口”控制和产品“出口”检验。通过建立规范的、高标准的供应商选择体 系,保证原材料的高质量;利用质量信息反馈,不断改进和加强产品质量,提 高产品直通率,降低返修率。 第七条 供应链管理 迈普坚持以生产需要确定采供计划,遵循优质、配套、及时的采供原则,通 过定牌、定渠道,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材料采购贯彻质量第一的方针,在确保 性能、技术、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寻求价格的最优化。 第八章 组织机制 第一条 组织方针 以最高的组织运行效率、最低的组织交易成本以及最快的组织整体反应速度, 不断满足客户需求,努力探索和创造有效运转的组织机制。 第二条 治理结构 迈普努力探索所有者与经营者的有效分工与合作机制,建立规范的法人治 理结构,通过完善的授权体系及激励与约束机制,明确两者的权、责、利关系。 随着企业的持续成长,迈普将建立开放式的产权结构,并在适当的时机引 入期权和员工持股制度,不断提高经营者和骨干员工的股权比例,增强企业凝 聚力。 第三条 决策机制 迈普的决策机制包括两个层次:高层决策委员会负责重大事项决策,各级管 理机构负责日常事务决策。决策注重质量、效率和可行,决策前要广泛听取意见 体现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决策中要坚持集中原则,明确责任主体,讲求权 威性和决断性;决策后要强力推进,确保决策方案的时效性和执行性。 第四条 运行模式 迈普将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优化组织模式,提高市场应变能力。高效 的组织运行模式要体现以下特点: 客户导向。迈普坚持一切活动以客户为中心,以更好地为客户服务为原则建 立适宜的组织模式。 整体导向。迈普追求企业整体价值的最大化,注重组织的协同效应和系统效 率,各职能系统(研、产、供、销等)必须围绕客户需求统一协调行动,以组织 目标的最大化决定自己的行为。 竞争导向。迈普时刻保持对竞争态势的关注,并根据竞争地位的变化,动态 调整组织型态,将刚性组织和弹性组织的优点融为一体,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 第五条 组织管理支持 迈普重视组织活力与有效监控的统一,通过完善的授权体系和激励约束机 制,明确工作职责,提高执行速度,充分激发各职能系统(人事、行政、财务、 生产、研发、市场等)及各组织层级的创新动力和责任意识,不断增强企业活力 并确保组织运行的正确方向。 第六条 信息管理支持 迈普坚持信息技术与组织管理技术的结合,积极引入和利用计算机网络技 术,构建迅捷、畅通的管理信息系统。在统一、规范的信息平台上实现信息的积 累、分析、共享和使用,使员工的知识和经验转化为组织的知识资本,建立依赖 信息流程而不受制于个人行为的组织运转机制。 第九章 人力资源 第一条 人才定义 迈普的人才首先应当具有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认同企业文化、德才兼备、 能够为企业做出贡献是迈普人才的基本条件。 潜能和素质是高级人才的首要条件。高级人才特别是顶尖人才的首要判别条 件不是知识和学历,而是潜能和素质,即在某些方面有超越常人的领悟能力、自 学能力和运用能力,同时又具有良好素养。我们必须善于发现、培养和引进具有 潜能和良好素养的高级人才、顶尖人才。 工作岗位无贵贱之分。所有迈普员工,无论职位高低、无论何种岗位,在人 格上一律平等。任何岗位的员工,只要认真、敬业、尽职并努力改进工作、提高效 率,能够做出成绩,就会受到尊敬。 第二条 人才理念 人力资源是企业一切资源的核心,优秀的人才是公司的宝贵财富,也是公 司持续高速发展的根本动力。 人才的浪费是迈普最大的浪费,合理有效地配置和使用人力资源是每位管 理者的职责,迈普的管理者要善于发挥每一位员工的特长和潜能,使每个员工 处于最佳工作状态。迈普始终坚持不遗余力地引进和留住各类高级人才。丢失人 才是管理者重大的过失。 第三条 用人观 迈普坚持“发现人才、知人善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政策,贯彻 “产品缺陷可以弥补,人品缺陷无法修复”的用人思想,遵循“德能兼备、以德 为先”的用人标准。人品是迈普选聘员工和提拔干部的首要因素,好的人品主要 表现为具有好的职业道德,好的职业道德主要表现为诚信、负责、合作、进取。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发挥特长,人尽其才。 第四观 成长观 每个员工不论学历高低都有可能成为企业的高级人才。人才的成长取决于自身 的努力工作、勤奋学习、自我钻研和道德素质修炼。内因是人才成长的根本因素。 迈普努力为人才创造最大的事业发展空间,鼓励员工通过努力工作获取机会, 只有首先做好本职工作,才有可能获得发展机会。迈普要求员工打破依赖意识, 将个人价值体现在工作岗位上,将个人成长建立在企业发展上,在完善人格品 德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技能与专长。 第五条 利益观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迈普尊重员工的利益追求,所有员工都有权提出自己的 利益要求。迈普鼓励员工以劳动致富、以知识致富,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利益 分配机制,为员工创造持续、稳定的致富平台。 第六条 人力资源开发 员工的核心专长与技能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迈普要基于战略与竞争的要 求不断开发每一位员工的核心专长与技能。 第七条 人才结构 迈普宏大的事业追求需要有一支结构合理的互补型人才团队。迈普在不断提 高人才素质和技能的同时,着力建设高级管理人才、高级技术人才、高级业务人 才和高级市场人才等四支核心高级人才队伍,构筑迈普事业的中坚力量。 第八条 领导团队 高层领导团队是领导和指挥迈普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迈普的领导必须具有 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强烈的企业家精神,并有能力让企业富有前途,让工作富有 效率,让员工富有成就。 第九条 职业化 职业化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础,职业化主要表现为讲究职业道德、 遵守职业规则、具备职业能力。一个职业化的员工,应当视职业为事业,视岗位 为责任,服从企业安排,严格履行职责,不断开拓创新,追求职业生涯的更高 境界。 迈普建立分层分类的职业化行为标准,明确员工职业发展通道,通过员工 的职业化行为资格认证,促使员工增强职业化观念,提高职业化水平。 第十条 竞争与淘汰 迈普鼓励员工开展公平、合理的竞争,通过内部竞争促使员工的知识水平和 工作能力不断提升,适应外部竞争需要。迈普保持适当比例淘汰,将市场压力转 化为员工的动力,使企业始终处于激活状态。 第十一条 价值评价 价值评价是实施企业战略目标的杠杆。价值评价体系的设计要基于企业的核 心价值观,要有利于促进战略目标实现,有利于推动员工的自我开发与管理, 有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迈普的评价体系以纵向考核为主,在考核要素设计上要考虑横向相关业务部 门的团队合作。考核的内容要考虑结果指标与过程指标的适当结合。通过强化绩 效管理过程和完善绩效管理体系,促进各级干部提高管理水平,不断完善有效 的评价机制,提高评价的客观性。 第十二条 价值分配 迈普坚持业绩导向的分配原则,不断完善薪酬福利体系,提高分配的客观 性。以评价为基础,建立有效的分配机制,充分体现分配的激励性。在公司成长 的基础上,提供同行业中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 第十章 管控机制 第一条 管控理念 迈普重视自律与他律的结合,通过优秀文化理念的输导使员工实现自律, 依靠规范的制度和流程建设保证他律。 管控的核心就是激励,激励就是控制。迈普将着力建立和不断完善文化、制 度、流程、信息、目标责任、财务审计和要职要员等方面的管控体系,强调对度的 把握,奉行适度原则,降低管控成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走极端行为, 以提高绩效作为判别管控有效的标准。 第二条 文化牵引 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一个企业如果没有统一的文化理念,就会成为一盘散沙 迈普将通过不断宣导、传播和灌输迈普文化,使企业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企业员工 行为,使员工实现自我开发与管理。 第三条 制度约束 迈普将不断完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制度是管理者和员工的行为标准、准 则和指南,所有迈普人都必须遵守。迈普将逐步推行简洁、高效、完整、合理、 配套的管理制度,并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使企业管理有条不紊,使员工工作 有 效率、有质量。 第四条 信息控制 建立基于网络的全面管理信息支撑系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迈普通过构 建高效、快速的管理信息系统,使企业的知识成果、管理成果和业务成果完整积 累,使有效信息快速沟通和共享,使工作过程得到记录,使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使信息分析和管理决策快捷高效,使企业的科研和业务消除对特定人员的依赖, 使员工的流动不致影响企业的业务开展,从而保证企业运行的透明、规范和有序 每位管理者都要充分重视管理信息支撑系统建设,根据其所在岗位、部门, 提出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并提交专门部门实现。严格按照系统要求录入信息是对 管理者和员工的考核指标之一。 第五条 目标管理 迈普推行全面的目标管理,建立计划、预算、统计、信息、评价为一体的闭合 循环体系。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市场预测和收益目标合理确定年度经营管理目标 将年度目标分解到各业务、管理部门,确保各级经营管理单元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通过完善的跟踪检查、信息反馈体系,保证企业各项目标任务处于有效监控,通 过关键绩效指标考核体系,将目标实现与奖惩直接挂钩。 第六条 财务管理 迈普实行集中控制的财务体系,恪守稳健、安全、统一的财务政策,贯彻从 紧、从严、从细的财务方针,推行财务人员委派制,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推行全 面预算管理,加强成本控制,形成财务授权体系,通过设定风险预警点,及时 消除财务风险,确保企业财务和经营的安全。 迈普奉行慎重、稳健、安全的投融资原则,审慎选择融资渠道、方式,控制 负债率,改善和优化负债结构,准确评价投资可行性,确保财务资源安排与业 务拓展相匹配,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和现金流。 财务要实现从会计核算向战略财务管理转型,不仅承担核算、监督、统计、 分析、预测职能,而且承担采集数据、对其他部门监控、考核以及决策支持的职 能。 第七条 督察审计 督察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迈普建立独立的内部督察审计机构, 审计的目的是及时发现问题和漏洞,提出处理、改进意见,确保企业经营及安全 效率与效益。 第八条 要职要员管理 迈普重视对要职要员(管理骨干、技术骨干、业务骨干和特殊岗位)的培养 使用和管理,通过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要职要员与企业的利益共同体 关系。 第十一章 变革创新 第一条 创新定义 对迈普而言,创新首先是客户意义上的,凡是能够更好地适应客户需要且 能为企业产生价值的市场、技术、管理甚至观念等方面的变革行为都是创新。有 别于人以及能为公司创造价值是迈普对创新界定的两大指标。 迈普认为,创新不一定总是革命性的,变革是创新,改良也是创新。 第二条 创新机会和价值 创新的机会蕴藏在企业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个岗位,各部门的员工都 有平等的创新机会。所有员工都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和能力,不断寻找有效的 创新切入点,通过创新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工作效果。创新的指向是效益 只有能够为公司带来效益的创新才是有效的创新。迈普根据创新所创造的价值, 对创新主体给予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奖励。 第三条 创新机制 迈普努力培育从点滴做起、从细微做起的创新机制,鼓励员工立足本职工作、 立足岗位开展创新活动,提倡员工对本职工作的逐步改进和不断完善。各级管理 者都应密切关注本部门细微变革的动向,努力发现这些变革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及时总结、报告行之有效的变革创新经验,促进知识在企业内的快速流动和共享 不断提高企业整体创新能力。 第四条 创新氛围 迈普倡导在整个企业营造一种有利于创新和变革的文化氛围,号召员工时 刻树立创新观念、培育创新精神、积极参与创新实践,鼓励员工结合各自的工作 岗位要求对工作流程以及工作涉及的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创新,最终形成全员 创新、全过程创新以及全方位创新的局面。 迈普还将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的组织创新体系,确保企业的创新行为从个人创 新过渡到集体创新,从被动创新过渡到主动创新。 第五条 创新就是未来 创新是企业的活力之源,持续变革和创新是每一位迈普员工的工作方法和 生存模式,所有迈普人都应经得起变革的磨练和考验。树立不懈的危机意识和时 时的变革心态、适应变革、引导创新是企业对优秀员工的基本要求。 迈普坚持不仅因为问题而变革,而且因为机遇而创新。变革与创新必须有利 于推动企业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化,从区域市场向全球市场转化,从经验 管理向职业管理转化。迈普反对抱残守缺、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思想,反对经 验主义、功劳主义、摆老资格的态度。 变革奠定成功,创新造就未来。 第十二章 附 则 第一条 学习和贯彻 《迈普之道》是指导各部门开展工作的重要方针,是管理者理解公司战略目标 管好下属和做好工作的方向性文件。公司管理者应认真学习,全面精读,掌握其 思想方法,领会其精神实质,并在部门内进行宣讲,在工作中切实认真地贯彻。 第二条 解释与修订 《迈普之道》将随公司发展和环境变化做出必要的修订和完善。本文件的解 释权、修订权属公司管理委员会。
32 页
424 浏览
立即下载
《白沙企业文化大纲》
白沙文化大纲 一、白沙的使命追求 二、白沙的核心价值观:3A·HOT*有质量的热 诚 三、白沙的战略思维: 加减之道 四、白沙的管理思想: 简单主义 五、白沙的文化品性: 鹤 六、白沙的品牌定位: 飞翔文化 七、职业化的白沙人: 以此为生,精于此道 八、铸造百年企业 一、白沙的使命追求 使命追求 用科技、智慧和文化的力量,使白沙集团在这个备受争议的行业 成长为一家令人尊敬的“四满意”企业: 消费者满意:用精细化的服务,通过品牌使消费者获得愉悦。 员工满意:给为企业作出贡献的员工以实惠、舞台和未来。 合作伙伴满意:共生双赢,和谐发展。 政府满意:遵纪守法,诚信经营,为政府排忧解难,不给政 府添乱。 打造强势品牌,经营长寿企业。 二、白沙的核心价值观 3A·HOT*有质量的热诚 3A 学习能力 Ability on Learning 海纳百川,厚积薄 发 凝聚能力 Ability on Unity 天地人和,上下同 欲 今天比昨天做得好, 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聼 求真求善,换位思考 完工汇报,异常反馈 创新能力 Ability on Creation 沟通 Communication Humanity Design 人 性 化 设 计 培训 Training 不仅提出问题,更要解决问题 推行教练文化,创建学习 型组织 “20 : 80” 原 则 , 驭 繁 就 简的思维方式 通达的预警系统,宽道窄 距的扁平式结构 简明快捷 Simple & Efficiency 职业化 Professional 以此为生,精于此道,做 一个让组织和团队放心的 人 经营长寿企业 打造强势品牌 不仅仅活着,更要快乐地 生活 法、理、情 有 序 Order H OT 简约、集约 自信、从容 有质量的热诚 长寿企业 Target 标企 业 目 长寿品牌 长寿白沙人 三个 A 级能力(3A):学习、凝聚、创新 · 学习(Ability on learning) 海纳百川,厚积薄发:白沙人以博大的胸怀接受一切先进的知识 和经验,点滴积累,持续改善,不断超越。 · 凝聚(Ability of unity) 天地人和,上下同欲:白沙对外奉行共生双赢、和谐发展,对内 倡导员工与企业心手相牵、荣辱与共,使企业成为坚不可摧的金刚石 组织。 .创新(Ability of innovation) 与时俱进,创新每天:把握时代脉搏,引领行业潮流;今天比 昨天做得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HOT 有质量的热诚 5 H--人性化设计(HUMANITY DESIGN) 沟通:聼;求真求善,换位思考;完工汇报,异常反馈;不仅 提出问题,更要解决问题。 培训:推行教练文化,创建学习型组织。 简明快捷:20:80 原则,驭繁就简的思维方式,通达的预警 系统,宽道窄距的扁平式结构。 职业化:以此为生,精于此道,做一个让组织和团队放心的员 工。 O--有序(ORDER) 法理情:从情理法走向法理情,从混沌走向有序。 简约集约:责任明确,程序简洁,处理问题干净利落。 自信从容:整合资源,有条不紊,不打无准备之仗。 T—目标(TARGET) 6 长寿的企业; 长寿的品牌; 长寿的白沙人。 7 三、白沙的战略思维:加减之道 我们认为,烟草不是夕阳产业,只要不断解决吸烟与健康、吸烟 与环境的问题,它就会有持续的生命力。白沙致力于成为绿色烟草的 代言人。 白沙的战略思维就是加减之道。“加”意味着敏锐捕捉时机,迅 速调配和组织资源,以最快的速度满足市场需要,实现预期目标。 “减”意味着通过理性分析,正确判断未来趋势,主动放弃企业的 最弱项,聚焦核心及最具成长性的业务。加减之道要求企业对待事物 要从宏观、长远和全局着眼,有所为有所不为。 加减之道之机会观--白沙应以战略的眼光去感知机会、把握机会,要敢于舍弃一些机 会;利用机会要求有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临门一脚要稳、准、狠。 加减之道之资源观--- 8 白沙的一切资源都是组织的公共财产,任何人都不能将组织资 源据为个人资源。 资源的系统性:白沙的资源不仅包括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还 包括信誉、机会、品牌和政府、社会对企业的高度认同。 资源的有限性:白沙的资源是宝贵而有限的,白沙将有限的资 源放在最能帮助企业成长的地方。 资源的无限性:只要我们学会有效的开发运筹资源的方法,资 源就可以无限的增多和增值。 加减之道之成长观--白沙的成长基于理性思维与创业激情的有机结合,构建从个人 理性迈向集体理性、从资源导向迈向价值导向的牵引机制,以人才牵 引机会,以机会牵引发展,推动个人与组织的持续成长。 9 四、 白沙的管理思想:简单主义 白沙管理思想就是简单主义。 简单主义的实质就是凡事都要找规律,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在真正掌握问题本质的基础上,以效率和效果为出发点,追求 用最简洁、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减少无谓的时 间、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浪费。 简单主义文化的主要内容 简单主义之决策文化--系统思考、大胆设计、小心求证、柔性操作、风险防范。 决策=理性+感性:白沙的决策思维是科学理性与决策者直觉意 识的结合。决策模式遵循权力智慧化,决策依据基于事实与数据,决 策程序坚持民主集中制。 10 速度源于责任:白沙要求每一位决策者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审 时度势,敢于拍板,敢于承担责任,不拖泥带水。 简单主义之组织文化--通过战略、计划、预算的联动实现组织的文化生根、机制落地。 客户导向的组织设计:满足客户需求是组织设计的出发点,白 沙建立以研发、制造、营销统一于争夺市场的主价值链,将外部市场 需求转化为内部业务责任,提高组织整体对市场的响应速度。 信息整合:畅通的信息平台是白沙实现制度化管理的基础,任 何人和部门不得隐瞒、截流信息,下级对上级透明、执行层对管理层 透明,打破信息梗阻,消除信息孤岛,保持企业微系统循环畅通。 无缝连接:白沙要求部门之间、流程之间的衔接密不可分,每一 项工作的上下游环节职责清楚,交接顺畅,系统联动。 内外聚焦:白沙的外部焦点是客户,以客户价值为导向;内部焦 点是员工,以人本价值为导向。 弹性至上:白沙倡导刚柔并济的弹性运作方法,既强调制度的刚 11 性制约,又强调管理的柔性设计。 唯一原则:白沙坚持责任唯一、流程唯一、标准唯一的管控原则, 做到立法、执法、监督三权分立。 组织修炼:定期体检,不断瘦身。 简单主义之沟通文化--强调深度沟通,提升沟通品质,最终使消费者理解白沙、使员工 正确表达白沙、使社会大众呵护白沙。 绿色通道:白沙重视与员工、消费者、合作伙伴、政府和社会的 互动交流,建立宽道窄距的沟通渠道,进行建设性沟通,减少人际 冲突成本。 无边界协同:白沙重视整体利益,强化团队意识,倡导助人就 是助己,鼓励主动承担责任,为最终成果的最大化做贡献。 真相管理:真实就是价值,白沙鼓励求真求善,鼓励自我否定、 勇于尝试和承担风险,鼓励敢于承认错误并及时改正,隐瞒不报、提 供虚假信息者将受到严惩。 12 一张纸制度:白沙推行一张纸制度,取消总结和汇报,讲究言之 有据、言之有物、言简意赅,从繁复、臃肿走向简单、集约,在时间的 节约中延长生命的价值。 简单主义之服务文化--发自内心的服务才是到位的服务。 快乐服务:服务本身就能带来快乐。白沙在为客户、为社会、为 员工、为合作伙伴服务的过程中享受快乐,彻底告别官商作风。 惊喜服务:精彩源于细节,增值在于用心。用心就能做到最好, 细微深处的人文关怀是最可宝贵的。 简单主义之营销文化--人人都是企业的营销代表。 激情营销:珍爱品牌,忘我投入,用灵感和创意演绎品牌,用智慧 和文化传播关怀。 服务营销:白沙的服务是全员的、多层次的立体化服务,被服务者是 13 最重要的,要想他之所想、急他之所急,在输出产品的同时输出文化 和管理。 知识营销:白沙要求每一位营销人员都有人文底蕴和服务能力,能 够为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成为客户顾问。 简单主义之研发文化--研发就是要体现人文关怀,促进绿色文明。 跳出技术情结:市场需求就是研发的课题,要跳出技术看技术, 把消费者需求用技术语言来实现,使资源得到节约、使产品贴近市场 崇尚科学精神:白沙的研发人员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既 专注自我灵感的挖掘,又善于吸收外界先进资讯,敢于创新,甘于 寂寞,不畏挫折,百折不挠。 营造创新氛围:白沙尊重劳动成果,保护发明专利,用宽松的 创新氛围造就一支具有全球视野、开放心态的企业科学家群体。 简单主义之质量文化--14 追求零缺陷,支支品位优,心系消费者,科技创名烟。 三不原则: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白沙“不接受 缺陷、不制造缺陷、不传递缺陷”。 三大员:人人都是质量检验员、人人都是成本控制员、人人都是 计划员。 三层次标准:合格质量、满意质量、迷人质量。 1:10:1000 法则: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发现问题,付出的成 本可能只是 1 块钱;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发现问题,付出的成本也可 能只是 10 块钱;等到产品流入市场才发现问题,付出的成本将难以 估量。因此,白沙强调从源头加强质量控制,注重全程监控,降低质 量损失。 质量终身追溯权:企业对造成问题的员工有终身追溯权,客户 对企业有终身追溯权。 简单主义之项目文化—— 项目利益高于一切。 15 事件项目化:白沙的每项任务都遵循项目管理原则,目标明确、 责任清晰、管理规范、流程简洁,每一项工作、每一个步骤都井井有 条,每一项任务完成后都有总结,逐步建立并完善项目案例库,提 高项目管理水平。 过程文档化:白沙对项目管理采取档案制,从项目实施到结束 的每一步骤、每一过程都有记录和签字,反映项目实施进度、效果和 问题,使项目运作的每个阶段都有据可查、责任清晰。 责任终身化:白沙实行项目终身追溯责任制,决策者是第一责 任人,项目运作前首先要明确项目责任人的权利、责任和义务,项目 实施者对决策者负责,项目决策者对公司负责,权责统一、终身追溯 简单主义之理财文化--坚持诚信守法,坚决不做假帐,追求阳光利润,享受坦荡生活。 全员财务意识:理财不仅是财务部门的事,而是全体管理者和 员工的责任,特别是企业中高层管理者、项目负责人和关键团队要学 会理财。 16 从算帐到理财:白沙的财务人员要树立战略、计划和预算思想, 从帐房先生转变为理财高手。通过财务分析及时发现经营管理的短板 成为企业的会计师、诊断师、监督师。 理财与理才:理财的前提是要学会理才。白沙不仅强调货币资金 的运作,更强调对人才及其他资源的优化配置,用最小的投入获取 最大回报。 17 五、白沙的文化品性:鹤 文化渊源—井 白沙古井是白沙品牌之源。 白沙是一口深邃的古井,企业创业者们发奋图强的意志和精神, 犹如绵延不绝的源头活水,不断滋润和浸育着一代又一代白沙人。 白沙在传承文化的同时迈出了二次创业的步伐。千年古井的源头 活水已经聚集成一面清澈的湖,最终将与辽阔壮丽的大海融为一体。 白沙以海纳百川的气势、兼收并蓄的胸襟,不断吸纳优秀的物质 和精神文明成果,推陈出新、越飞越高。 文化图腾—鹤 鹤是白沙文化的象征,体现为:自信、从容、稳健与和谐共生。 自信:鹤的自信源于自身的勇气和生存的实力。白沙的自信源于 过去的积累、现实的努力和对未来的把握,白沙潜心修炼,蓄势待发 一飞冲天。 18 从容:鹤的姿态优雅、从容,但时刻警惕着环境的变化。白沙严格 按照职业规程从事实业经营,处理问题井然有序、从容不迫,并且始 终保持快速地反应能力,在从容中保持警觉,在有序中保持敏锐。 稳健:鹤虽然飘逸,但却脚踏实地、步履稳健。白沙的风格就是谦 虚谨慎、求真务实,认准方向以后,一步一个脚印地奔向目标,永往 直前。 合作:鹤是群居动物,特别是在飞行的过程中,都是结队而行、 互相借力。白沙是所有员工的家园,白沙的事业是每一个员工共同的 事业, 和谐共生:为了生存,鹤一直保持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关系, 不参与无谓的纷争与冲突。白沙对内倡导精诚团结,对外强调与社会 环境和谐共生。 19 六、 白沙的品牌定位:飞翔文化 白沙的品牌定位是飞翔文化。她传达给消费者的意境是:创造的 手、飞翔的心。 飞翔文化的基础在于“和”,在于企业内外环境要素的和谐统 一。和则生、和则顺、和则达、和则旺。 飞翔文化的境界在于不断突破、不断创造、不断拓展品牌和企业 的成长空间,使消费者在享受白沙产品的同时感受心灵和思想的自 由飞翔。 品牌的价值 白沙品牌是白沙企业形象的象征、实力的展现和文化的凝炼,是 所有白沙人共同的财富,也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白沙人愿象维护 自己的生命一样维护自己的品牌。 品牌内涵 20 用科技、文化和服务提高产品品牌的附加值。科技更多地是解决 产品的功能问题,文化解决的是产品的气质问题,服务则是科技和 文化的载体。 以科技打造品质、以文化丰富内涵、以服务体现关怀将是白沙品 牌的成长之路。 品牌建设 品牌建设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 地精耕细作的过程,更是白沙人展示智慧、演绎激情的过程。 品牌建设目标:三度+三性 三度: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三性:获利性、拓展性和持续性。 品牌之下:人品是品牌的基础,好的人品才能创造好的品牌。白 沙要求每一名员工都确立高尚的道德标准,培育良好情操,依靠好 人品,生产好产品。 21 品牌之上:质量是品牌的生命,产品的高质量才能保证品牌的高 知名度。白沙对质量的追求永不放松,确保每一件产品都是精品。 22 七、职业化的白沙人:以此为生,精于此道 以此为生,精于此道 人才是白沙的核心资源。白沙坚持认同白沙文化的、具有职业素 养的员工就是白沙的人才。做得好就是核心竞争力,做得不好就是核 心破坏力。白沙最需要的是一批让组织和团队放心的员工。 职业化是白沙人生存和发展的价值与理由。投身白沙就要尊重 白沙、珍惜职业,将个人目标融入企业目标,将小我融入大我,视岗 位为资源,用岗位资源为企业增值。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白沙要求每一个员工从业余选手变为 具有核心专长与技能的职业选手,成为问不倒、难不倒的专家和能工 巧匠。把平凡的事情做好一千遍就是不平凡。 职业化的基本标准 尊重职业:尊重职业意味着尊重责任、尊重承诺。答应的事情一定 23 做好。 遵守职业规范:从情感、观念到行为,都能严守职业规范,讲求 职业道德。 具有职业意识: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不做通晓百事但做不 成一事的“万金油”。 职业追求:不断提升职业能力,追求职业生涯的更高境界。 职业化建设:三大机制+六大系统 竞争淘汰机制:白沙破除身份所有制,实行零成本身份转换, 通过竞争淘汰优化企业生态,逐步实现从官本位向人才价值本位的 过渡。 激励机制:白沙尊重员工合理的利益追求,倡导为强者喝彩, 建立以业绩、能力为主导,以物质激励为主、精神激励为辅的多元价 值分配体系,打破高水平的“大锅饭”制度,让真正为白沙做出贡 献的人过上幸福生活。白沙在价值分配中始终坚持:看过程更看结果 看表现更看业绩,看个体更看团队。 24 评价约束机制:白沙建立以目标责任为核心的评价约束机制, 通过目标分解,传递市场压力;通过目标监控,确保生产运行;将 任务指标的完成情况与奖惩机制挂钩,激发员工动力,促进目标完 成。 基于战略的人力资源规划系统:白沙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确定主 业人才队伍和其他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储备和开发,合理规划内部 人才培养与外部人才引进,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基于素质模型的潜能评价系统:白沙从组织战略、客户需要和竞 争要求出发,总结各类高绩效员工的素质模型,使人才招聘和选拔 建立在素质模型基础上,将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 基于任职资格的职业化行为评价系统:白沙通过任职资格标准 的建立及资格认证,牵引员工不断进步,为员工晋升与薪酬调整提供 依据. 基于 KPI 指标的考核系统:白沙建立分层分类的关键绩效评价体 25 系,对中高层领导的考核强调结果指标,对中基层管理者的考核强 调行为过程。 基于业绩与能力的薪酬分配系统:白沙员工的收入直接取决于 员工对企业的贡献,付出的价值越大,回报就越高。 基于职业生涯的培训开发系统:白沙开放多条职业通道,并针 对员工的职业生涯制定多样化的职业培训课程,帮助员工提高终身 就业能力。 企业家的境界与风格 白沙企业家团队是决定企业命运的核心力量,是企业文化的倡 导者和传播者,必须在长期和短期、公与私、大我与小我、卓越与平 庸、有限的权利与无限的责任等重大问题上作出明智的选择。 白沙人行为准则 五个反对 反对花拳绣腿 26 反对虎头蛇尾 反对繁文缛节 反对文山会海 反对好人主义 27 八、铸造百年企业 一个人活得好不好,生命状态很重要。做企业跟做人一样,关键在于良 好的生命状态。 百年企业—自信、从容、创新、生生不息。 百年企业—3A.HOT。 必须具备三个 A 级的能力,学习的能力,凝聚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对 祖国、员工、消费者有一颗热忱的心,。 今天,我们见证了历史,未来将见证我们的今天。人事更替无常,但事 业永恒。铸造百年企业,是我们的理想与追求,更将是一次艰苦创业的漫长 历程。祝愿我们的事业鹤寿千年,白沙集团—Beshiny。 (完) 28
28 页
421 浏览
立即下载
【案例分析】富力集团企业品牌扩张战略策划方案
富力集团企业品牌扩张战略策划方案 前言 富力集团在民营企业中的知名度、美誉度以及销售额是名列前茅的,与之对 应的富力企业品牌塑造也需要提升一个新的高度。要加大和扩充市场建设和品牌 塑造的经验和方法,努力的对品牌深层次的内涵与气质的挖掘,使得富力品牌 持有品牌特征与个性,在消费者和经销商中留下好感,达到富力品牌的最大知 名度。 理论方面,品牌的特征就是品牌的特点、气质和内涵,是品牌的深层次表现 企业为了使自己的产品变成未来的“明星”,就要让自己的产品和品牌富有特 征,具有差异性。这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富力集团属于大型的民营企业,其业 务属于大型的地产产品,其产品及关联业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品牌推 广方面应该着重考虑企业的产品与企业文化的关联性。 在富力企业品牌扩张策划案中,本项目所实施的品牌策划,将帮助富力实 施品牌经营战略,从而走向国内外名牌之路。我们在品牌塑造中着重考虑以下因 素或者说遵循如下理念: 一、清晰的认知品牌特征的目标和结果。我们必须首先明确品牌的最终目标 和结果是什么,就是企业希望自己的品牌给消费者一种什么感觉,然后去引导 消费者逐渐认知和认同自己,要注意品牌特征不是企业告知的,而是消费者感 知的,因此要特别关注消费者的感受。 二、清楚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的关系。富力的品牌推广应该是企业给大众的 感知结果,是企业的内涵和企业的行为体现,比如企业文化、企业形象、企业标 识、企业口号等。 三、顾及富力的品牌特征鲜明,差异性,品牌特征的塑造不能脱离产品概念 特色鲜明方面,结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富力这一重大事件, 充分提升企业形象和富力品牌内涵。 四、名牌是一种象征,是高质量的寓意。 五、在操作手段方面。运用整合传播(IMC)的方法予以重拳出击,包括导 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公益事业及高层公关、企业大众宣传及广告策划、 奥运会的市场赞助、富力地产城的形象提升以及 20xx 年富力节的整合宣传事件 等。 策略篇 “富力”的品牌定位 整体品牌推广主题:新文化、新内涵、新富力 富力集团作为地产的领袖者,又是中国业界的龙头老大,在如今国际竞争品牌纷纷披 上战袍攻打市场之际,富力集团没有理由不去利用自己的优势去占领更多的国内外众多空 白市场份额,富力强势品牌的推出不仅是利润的最大化,而且会使原有富力品牌形象得以 极大的提升。 我们为富力集团量身定做的知名品牌。 1、国内众多品牌目前是以“质量+文化”为核心理念的品牌策略,地产业包括富力集 团在内,也应该以此为基本的品牌定位目标。在质量方面,毋用多说;关键是文化这一块。 从富力品牌理念“自强不息,产业报国”尽情演绎也可窥一斑,但富力的品牌推广应该与 产品的概念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从富力品牌定位上讲,由于产品的特殊性(大型地产产 品,客户群不会是普通大众),应该从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以及“富力”本身挖掘更多、更 容易让人接受的理念。一个好品牌理念如果没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做支撑,相信这种理念 也是空洞的。 2、品牌名称定位:“富力”看名字也就是“三合为一”。但名称的深处有以下内涵: 天人合一的佛家理论;天下统一的豪情万丈,此名称将“富力”的品牌理念完美诠释。 天 地人和、公益形象代言产业者、社会福利形象者、健康形象。“富力”是一种在纷繁复杂的现 代生活中对生命的思索和对话,是一种穿越时空的生命悟对,是一种现代人情感的阐释、 表达和释放。 3、理念定位 经营理念——全方位的为客户服务,全体员工最大限度的创造利润最大化,实现卓越 的经济效益,以顾客和市场为导向,精益求精,开拓进取、无往直前。 价值观——钩建以客户为导向的快速反映组织团队,用创新的理念、体制、管理、技术, 推动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用诚信铸造品牌。 核心价值观——敬业奉公、兢兢业业、以企业的利益为第一 “富力”SWOT 分析 1、S-强势分析 富力做为一个上市品牌,又纵跨多种产品分配,具有强大的资金后盾。多年来的品牌 运作,富力品牌具有广大的品牌知名度及美誉度,良好的营销组织及广大的渠道网络为运 作高端品牌提供了最佳平台。 2、W-弱势分析 富力品牌的定位主要从人和、公益形象代言产业者、社会福利形象者、健康形象入手的, 据目前市场情况来看,在以上的各种形象中,还没有体现众多的良好社会形象,应该在宣 传方面着重体现品牌定位的方向,在大众范围以及行业外没有这种形象或者说根本没有强 势品牌,所以近年来的产品开发,应该发展产品多元化,尽力发展地产业以外的产业,带 动富力品牌以及其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所以说,应该尽力强占其他产品及市场,发展多 元化产品经济,提高企业销售额。增大企业利润最大化。 所以说,面对富力迫在眉捷的开发新的、其他的多元化产品,重新塑造品牌概念与形 象。在此顺便提一下:如今富力的品牌营销整合,我们认为并不是很有秩序的:营销整合 并不是全方位宣传,而是集中资源、集中品牌理念,优化网络,优化接触点去做整合。 3、O—机会分析 目前富力的品牌可能只是某些区域性市场取得成功,像水井坊除广州外,其他区域市 场操作并不成功,而地产业也一样,大多数地产企业并不十分重视品牌的推广,当然他们 的渠道是畅通的,其营销运作的模式十分粗放,对区域保护、网络管理、终端运作的概念也 较为淡化,这使得我们推富力品牌在市场份额、整合运作留下了巨大的契机。我们在合理的 定价后,加上规范的营销管理,重视战略、战术的运用和终端的深度运作,一定会保证富 力品牌市场的成功。 加上 10 月 3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视察富力这一重大事件,对富力 控股及所属公司的企业形象提升方案提出了方向性的意见,对提升企业形象具有重大的现 实意义和战略意义。利用这一事件,可以进行无限的公关宣传及软性报道。 4、T—威胁分析 富力虽然名气在外,但名声及市场是相对于行业内的客户,富力如果没有新的品牌及 新的营销模式去运作市场,一定会被各区域品牌纷纷瓜分各自所在的区域市场。加之国外 相关品牌抢滩中国,竞争更为激烈。富力想靠原来的营销模式,依赖原有的品牌知名度, 去实现企业的利润的增长,已经很难了,自加入 WTO 以来,渠道会越来越窄,现在的销 售对富力来说:应该是挑战性极强的,要不时的做好备战准备。富力临的威胁是什么?这 是大家很清楚的。 富力集团的产品线过分集中,品牌缺乏对产品系统的整合能力,随之而来的品牌模糊 性也会加大,品牌力也会有所下降。 品牌执行篇 “富力”品牌营销策略 1、品牌运作的平台 单独成立“富力品牌研究执行部”或“富力品牌发展研究院”,有效的利用资源,独 立运作“富力”品牌,由专业的营销策划公司负责全面的品牌推广(在集团总体品牌规划 的基础上)、营销策划。用负责的市场经济观念全面打造全新的富力战略品牌。 在品牌推广 运作方面,应该体现“富力”的文字内涵和企业的文化内涵。 2、产品策略 由于富力产品的特殊性,应该发展多元化产业,带动富力品牌及地产产品,运用整合 营销的方式,包括公益事业及高层公关、企业大众宣传及广告策划、奥运会的市场赞助、富 力地产城的形象提升以及 20xx 年富力节的事件等宣传产品策略。以富力的地产产品为主, 多元化发展为辅,从企业发展策略分析,它是顺天时而自然一体的策略。我们合理地对富 力品牌的定位,对企业的发展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并且要坚持的推广下去 包装因素 关于富力企业产品、宣传单页、包装、企业文化包装等,应该严格遵从企业导入的 CIS 系统,特别是视觉方面因素,应该特别注意。 3、价格策略 4、渠道策略 在富力原有的销售渠道中,将其优化整合,选择经销商考虑以下因素: 其一、选择终端网络管理深入的终端经销商。 其二、选择策划能力强,执行能力强,管理到位的经销商。 其三、选择渠道扁平化,尽量减少中间环节。 富力实施品牌形象战略要点 1、深刻挖掘品牌名称和标识的文化内涵即顾客价值,系统构筑品牌的文化内涵,使品 牌形象在消费者心目中最为独特、正面和清晰。 在现代商业社会,企业品牌对大众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刻。“文化无价”,富力品牌进 入文化境界及公益福利事业,文化品牌就成为了企业万古长青的摇钱树,而公益福利事业 是成功企业的基石。富力一定要坚持品牌经营的宗旨——为社会大众提供物质的时候也提 供精神,引导消费者走进健康、美好的消费世界。 2、产品和服务永远是品牌的核心。 产品质量既涉及到产品设计、研发阶段的工作又包含生产加工阶段的工作,同时又是 整个企业管理水平的侧面反映,因此建立品牌不仅是企业品牌部门或市场部门的工作,而 是包括研发、市场、行政等部门在内的所有员工的工作。 处理客户不满和售后服务质量,在品牌企业的日常工作中占据较大比重。企业要建立 完善的服务体系,良好的服务是企业长久生存的生力军。 品牌传播篇 实施品牌战略的整合营销传播要点 一、品牌定位。 品牌类别定位:天地人和、公益形象代言产业者、社会福利形象者、健康形象。 ·非典时期后,人们更加关注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富力要做引导者 ·消费群体更重视自我,重视消费的感受,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希望得到别人、社 会的认同;富力要最引导者。 ·导入 CIS 系统,坚持执行贯彻系统的精神。; ·接触的媒体多,接收信息的渠道多; ·对媒体、资讯的敏感度高; ·喜欢运动,追求健康; 富力品牌形象定位:注重感情、实事求是、一步一个脚印、扎实、(重工) 企业形象定位:新文化、新内涵、新富力; 产品价格定位:区别竞争对手,理性定价,遵从 CIS 系统包装。 二、适应品牌品牌特点的整合营销传播策略(包括广告策略、品牌文化建设活动计划) (一)广告宣传口号:新文化、新内涵、新富力 a 涵义阐释: 1、个性化的特征 2、追求企业的文化内涵,宣传富力的公益形象,带动“新文化、新内涵、新富力”的宣 传。 3、简洁、明快、易记 b 使用范围: 1、拍摄电视广告 2、设计海报等售点 POP 3、在平面媒体上刊登彩色广告 4、“事件”宣传的设计 5、公司内部四种刊物设计 6、形象代言人的设计。等等 (二)品牌传播的广告组合设计 1、电视广告 选择符合富力企业品牌形象定位的最具吸引力的体育明星作形象代言人,拍摄电视广 告: 30 秒(套拍 5 秒标板、15 秒)。 对形象代言人的要求是:钢筋、健康形象、健美、硬朗、高大威猛,建议候选人:武术散 打冠军柳海龙。 创意: 影视画面的基本特征是:另附 画外音:富力。 字幕:LOGO 中远景:美丽的环境、相伴的劲壮男子等 电视广告选择播出:(1)CCTV——2 套节目、湖南卫视、长沙电视台、安徽电视台等(建 议选择) (2)目标市场的省级电视台 :凤凰卫视等 2、拍摄 15 分钟专题片,联系 CCTV—2 的《中国市场信息》播出,创意策划、脚本设计以富 力企业文化、品牌内涵、团队合作、领导讲话(谈话)、产品服务、富力地产城形象提升等为 主,由专业的影视广告公司负责拍摄。 3、平面广告 建议选择在北京、上海、广州、长沙、合肥等大都市广受目标消费群体欢迎的主流及非主 流媒体广告(1 个 P): 《中国建筑报》、《房地产报》等 4、长期路牌广告 建议选择北京、上海、广州、长沙等大都市和省会城市主要的街道,如北京的机场路、建 筑工地、上海的淮海路、广州的北京路等。 5、社区周围广告 在社区设置一些娱乐因素,所有的公益形象因素突出品牌,展示品牌的魅力,从而使 大众驻足停留, 在物欲横流、信息爆炸之后,需要品牌带给人们的感觉是富力品牌推广的关键。公益、 “事件”元素是品牌通向感官的媒介,反过来说,多感官延伸的媒介及其内容就是我们所 指的公益、“事件”元素。这些素材必须和品牌形象,品牌个性相吻合,产生足够的感染力。 结合品牌的核心价值,品牌个性表现,来充实品牌,来演绎品牌,使品牌充满朝气,充满 活力。 5、“事件”品牌推广之一: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富力集团为主体的行销推广活动,表 现品牌个性化。 通过新颖、形象的创意思路和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执行手段,胡锦涛视察元素综合运 用,在各主流媒体大量播发软文,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引起消费者对品牌建立印象来演绎 品牌的风格,表达品牌的主张,达到与消费者沟通的目的。 品牌生动化传播主要体现在广告创意、促销活动和新产品推广等各个方面,以其形象 性,新颖性和生动化来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品牌生动化要求广告不再枯燥无味,创意不 再单调,促销活动变得时尚而流行,商品的展示变得独特而时髦。品牌的生动化给品牌核 心价值的表现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成为品牌外延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为品牌注入流行、 时尚、亲切、柔情或众多的人类情感,使得品牌的个性更加突出,形象更加丰满,表现更为 活泼生动,真正地赋予品牌以人性,让品牌活起来,从而达到和消费者的充分沟通。 6、参加国内外地产产品展销博览会,展示品牌形象。 7、与北京电视台《公益歌曲大擂台》合作,宣传富力品牌内涵 8、“事件”品牌推广之二:20xx 年富力节庆典。建议做成一期北京台《公益歌曲大擂 台暨富力节大庆典》活动 9、富力集团地产城建设形象提升,与本方案联合推出,捆绑推广富力品牌。 10、新闻公关方案提纲 目标:在短时期内提升品牌内涵,并着眼于长远,树立公司品牌形象,扩大产品知名 度和美誉度,极力符合富力品牌内涵定位暨富力天地人和、公益形象代言产业者、社会福利 形象者、健康形象。 实施: 1.新闻篇 1) 全面奔小康,要有好身体。富力愿为全社会强身健体尽绵薄之力。 (具体措施:富力愿捐出一定金额给相关部门发起“富力健康形象工程”,并请记者 代为联系奔走,可连续报道。) 2.科技篇 2)产品、文化理念 (对支撑产品的核心概念进行全方位阐述、包装) 3)富力:给建筑安个好家。 (全面介绍富力,是画龙点睛之笔。) 以上文章如能署专家名效果更佳。 3.媒体选择篇 媒体:北京日报、北京现代商报、新民晚报、南方周末等。 经济日报、工人日报、人民日报、经济参考报、科技日报、法制日报、中国青年报。 中国经营报、中华工商时报、中国质量报、中国建筑报、中国企业报、中国商报、环球企业 家、中华英才。 电视台:以上(略) 这个方案的核心是用公众媒体、高层公馆、公益活动等制造新闻噱头,用新闻宣传带动 市场,从而促进富力品牌的提升。 富力集团应该与慈善机构合作。结果是双赢,企业赢得了品牌提升,慈善机构赢得了捐 款。 1 富力集团爱心捐献新闻公关活动提纲 目标:提高富力品牌的公众影响力,树立公司决策人形象,扩大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 时间: 实施: 1)启动新闻 此次启动捐助新闻大面积覆盖所有备选新闻媒体,中央、地方、行业、专业等媒体全方 位立体轰炸。并建立起一支常年联系的媒体报道队伍。配合公司发展目标进行宣传报道。 2)重点新闻 重点在十余家新闻媒体上刊登企业家专访和企业家人物通讯,突出企业家功成名就之 后不忘回报社会的精神。并结合捐助社会的反响以及涌现出来的事例进行深度宣传。 3)总结新闻 年底以前进行阶段性新闻总结。再次以一轮新闻掀起高潮,同样是大面积覆盖,寻找 捐献活动的亮点并进行总结。
9 页
483 浏览
立即下载
【案例分析】将蒙牛文化落地到底
将蒙牛文化落地到底 有人问,蒙牛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本文至少让你看到,牛根生如何以近乎独裁者式 的强势态度宣贯蒙牛的企业文化,有些做法让你吃惊,但你不得不佩服蒙牛文化落地时也 那么勇猛、彻底。 以长达 3 年的时间考查一家咨询公司是否有文化,进而把有文化的咨询公司发展成为自己 的“成长伴侣”——牛根生与李天田“合谋”颠覆了传统的企业文化咨询模式。 将蒙牛文化落地到底 不断回炉再造的文化 我觉得牛根生非常有智慧。 很多企业找咨询公司帮助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要求的最终成果往往就是一个企业文化手 册,一旦企业文化文本做出来了,可能就永远不会再去动,致使文本大大落后于实践。 而蒙牛企业文化建设的主线索却是文本的不断更新——理念系统不断回炉再造,蒙牛文化 的更新工作是由蒙牛党办与我们仁慧特共同完成的。 领袖驱动的文化 有据可查的最早的蒙牛文化文本,起源于 1999 年创业时的员工胸牌。当时每个人的胸牌背 后有一段话,是卡耐基的“人生 12 条忠告”,这是我看到的蒙牛文化的最早元素。 蒙牛最早的企业文化手册,其实就是一些古往今来、名师大家的语录集锦。 然而,企业文化不仅要面对企业内部,同时还要面对外界一切挑战的声音。当企业文化不 成体系的时候,它所具备的指导、实践作用就会弱化。 这一点牛根生早就意识到了。创业的初级阶段一过,牛根生就在 2002 年下半年把整合企业 文化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当时,牛根生在北京住院检查身体,不能外出也不接受探视, 因此我们就利用了十天的时间,在一个相当封闭的环境下共同完成了蒙牛企业文化文本的 基本框架。 在我所接触的老板中,还没有一个人能像牛根生这样,对企业文化的后台操作做这么深入 的介入。 之后,我们访谈了很多蒙牛元老、关键岗位的人,了解了很多蒙牛幕后的故事,牛根生也 是坚持从头到尾一条一条地看,一条一条地提意见,一条一条地修改完善,甚至有时会为 一个动词究竟怎么用专门打电话来讨论。 蒙牛文化是一个典型的领袖驱动型文化,领袖作用特别明显。 年年应变刷新的文化 蒙牛发展得很快,处在高速成长期,所以蒙牛会根据每一年所遇到的新的情况、变化和问 题,去不断地修订蒙牛企业文化。到目前为止,蒙牛的企业文化每年都要出一个版本。 从 2004 年起,牛根生开会必讲的是:“中国人的特点是同情弱者,不佩服好汉。过去蒙牛 创业过程中是弱者,很多人帮你,可以挑战很多事。今天蒙牛已经不是弱者了,是好汉了 那必须有示弱的精神,才能得到好的生存空间。” 在 2004 年之前,牛根生一直在谈挑战、超越,而当蒙牛变成领导型的企业时,却要回过头 来强调更谦虚更低调地做人、做事。这是蒙牛文化一个特别典型的转变。 五大手段执行文化落地 2002 年蒙牛企业文化手册完成后,2003 年开始做宣贯,在蒙牛企业内部搞大培训、大竞赛, 让企业文化深入人心。2004 年又开始回炉再造,2005 年又开始新一轮的企业文化宣导。 针对文化理念的持续不断地回炉再造,蒙牛同时还配合了几个重要的文化落地手段。 商学院的文化培训 2003 年年初,蒙牛成立了企业商学院,其最核心的职能就是实施企业内训,配合企业文化 的宣贯执行,牛根生亲自担任商学院的院长。2003 年蒙牛商学院与我们合作,花了一年的 时间搭建商学院的运作体系,培养蒙牛内部的讲师,并在蒙牛内部进行几十场企业文化专 题培训。2004 年蒙牛商学院开始实现自主运作。 现在,蒙牛商学院的讲师都是蒙牛内部素质比较优秀的年轻人,在基层工作过,然后考上 来的。他们在企业文化培训师的岗位上工作一段时间后,往往成为内部各个业务单位特别 抢手的储备干部,因为他们的综合素质、全局意识、对企业的忠诚度会非常非常优异。 所有来蒙牛的新员工都要接受商学院一个星期的全封闭入职培训,无一例外。如果试用期 3 个月内,你还没有接受企业文化培训,人力资源部会“跳闸”,你是没有办法脱离试用期 正式进入该工作岗位的。 蒙牛商学院的企业文化培训不只是培训新员工,所有的员工每年都要“回炉再造”,每年 都要去学习新的蒙牛企业文化课程。 蒙牛商学院除了对集团总公司进行培训,还接受基层单位的邀请进行培训,同时还肩负着 基层培训师的培训。蒙牛有 20 多家工厂,商学院每年会要求每家工厂选派 2-3 名员工到总 部,商学院要教会他们如何讲企业文化,再由他们回自己的工厂进行企业文化的宣讲。 蒙牛的业务区域在慢慢扩大遍布全国,很多基层单位在创立过程中都遇到了“内蒙文化” 与“驻地文化”的融合和冲突问题,因此各个基层单位更是把企业文化培训当成了特别重 要的工具,用企业文化去改变当地的工作氛围和工作方式,每年都会把请总部讲师给他们 的工厂进行培训当作一项特别的活动来安排。 蒙牛是真的在用培训的方式把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作为选拔、提升人才的非常重要的 标准。每年都会有大批的员工被重用,这样大家就会很主动地去参加、学习、表现。 企业文化培训工作也正在由纯内训扩展到对价值链上的合作者培训上来。比如,蒙牛最重 要的合作伙伴——瑞典利乐公司,它是世界 500 强,比蒙牛大很多,而且自己也有一套跨 国公司的工作理念和作风,但是利乐内所有为蒙牛服务的员工也必须接受蒙牛文化的培训 甚至对奶站、经销商等等,都通过文化培训来刺激理念共振,因为“道同,才能与之谋”。 蒙牛的培训体系当中有一个特色活动:每周有一次学习例会。从 1999 年到现在,每周二都 会用 3 个小时,召开蒙牛 200 名左右中高层干部参加的学习例会。每周坚持,从来没有改变 过,这一点特别令人佩服。学习例会变成了及时交流心得、经验、信息动态的好机会、好平台。 牛根生也会有意识地去规划学习内容,包括副总裁每年都要有两次讲课,牛根生逼着他们 备课,让他们也都成为商学院的培训师。 学习节和感恩节 蒙年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学习节和感恩节,都是围绕蒙牛的企业文化来进行的。 学习节每年都有不同的主题,其实就是对蒙牛企业文化的现实补充。 比如:2005 年牛根生推荐了一本好书,叫《西点军校》。全员就会针对这本书去学习其中的 精神,写书评、竞赛、演讲,通过这些活动把这本书的精神贯彻、落地、执行。 感恩节更强调与外界的互动,与外界联合搞一些公益活动,不断去强调企业文化当中的感 恩,回报社会等重要元素。 总裁文章 企业文化文本再怎么改变,一年也只能改变一次。所以,牛根生很勤奋,他每个月都会写 一篇杂文,在蒙牛内部的《蒙牛足迹报》上发表。这些文章也会成为蒙牛企业文化不断补充 的内容之一,不断的下发。 它的意义在于,在蒙牛的不同阶段,以企业领导者的角度不断地重新解释企业文化。蒙牛 人在遇到不同事件的时候,怎样运用企业文化去理解新的事情,牛根生的文章起到了很重 要的作用。比如有一个阶段,蒙牛开始高薪聘请职业经理人了,那原有的管理者们会不会 有想法呢?这时,总裁专栏就会刊出一篇题为《带工具的人》的文章,引导人们去正确理解 这种动向,下个月又会出一篇《有使命的人》,充分肯定老员工们的重要价值和贡献。 蒙牛人对此非常重视,包括一些蒙牛的经销商也不断地组织员工学习牛根生的文章。曾有 一段时间牛根生由于工作繁忙停止了写作,经销商给牛根生写信,强烈要求继续写下去, 并且要月月发。 牛根生的文章形成了蒙牛企业文化新的演绎,因为他讲的是身边正在发生的事情,最能反 映当时蒙牛的现象和趋势。 客户满意度调研 现在,我们在帮助蒙牛进行客户满意度的研究。蒙牛把合作伙伴对蒙牛文化的评价和认知 作为满意度的一个重要要素和指标进行调研。 这样一来,企业文化运行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基层单位客户满意度的好坏。客户满意度的好 坏又直接影响着蒙牛公司内的个人利益和业绩评价。 蒙牛的液态奶和冰淇淋事业本部每年请第三方公司做两次名为《客户之声》的满意度调查研 究,最后会呈现一份报告。有时候分值会很高,大家都很满意,有时候分值会很低,甚至 有的部门会出现负数,这就会直接影响到负责人的薪酬、威信等,那他就要全力以赴去改 进。 前一段时间,在一个内部会议上,牛根生听了关于客户满意度评价结果的报告后,他讲了 一段话:“看到没有,在我们客户满意度评价的所有指标中,企业文化的得分是最高的, 但是我们在企业文化上的投资是最少的。与硬件相比、与营销相比、与产品相比,企业文化 占用的资源是最少的,但是带来了最高的满意度。最少的投入换来最大的回报,这是特别 值得所有的管理者深思的一个问题。” 而很多经销商都表示:已经用蒙牛文化来武装自己的公司,与蒙牛合作得到的收获很多, 排名第一的就是学会了用企业文化来建设团队、凝聚人心。在市场中的很多竞争者都很羡慕 地发现,蒙牛的经销商从里到外都是蒙牛人,人人都有一颗“蒙牛心”。比如有的经销商 下属的业务人员会写一首打油诗挂在宿舍里:“我是蒙牛一个兵,东西南北战不停。若君 有何为难事,我愿为兄去挺身。” 想到他们与蒙牛实际上并没有隶属关系,这种归属感是 很令人震撼的。 大考核、大比武 蒙牛的管理是一种半军事化的管理风格。 牛根生为了让企业文化深入人心在做法上可以说有点儿极端,比如说 2005 年的“大考核、 大比武”活动。 这是典型的领袖驱动行为。如果按常规来讲,这件事情是不可思议的,有些员工就接受不 了。 这件事情跟 2004 年的企业文化“回炉再造”有关系。2004 年,蒙牛出了新版本的企业文化 手册,内容量挺大的,同时也把这么多年来牛根生的管理文章做了系统的编排。 牛根生给我打了一个电话:“如果想让所有的蒙牛人学会、背会企业文化,有什么办 法?” 我想了一想,说:“那就只有一种办法:考试。” 牛根生果然做出了一个决定:要求所有人在规定时间接受企业文化的全国统考,全国设 20 多个考场,从副总裁到清洁工无一例外都要参加!考试要在一个半小时内完成。 考试前,蒙牛印发了《蒙牛足迹报特刊》,共 8000 字的一张报纸,每人一份。 牛根生还亲自录像讲解企业文化,做成 6 个小时的 VCD 作为标准版本下发给每个基层单 位,组织员工去看。因为企业文化不仅要背会,还要领会。蒙牛所有的员工一边对照报纸学 习资料,一边看录像,然后考试。 这次考试特别严肃,为防止漏题和考场做弊,蒙牛聘请了很多大学老师监考。 这至少表示了公司的态度,也许不能防止你作弊,但你要知道作弊的后果,公司对这件事 是很严肃的。 蒙牛的很多副总裁都四五十岁了,远在香港出差也要飞回来参加考试。 那个时间,如果你恰巧到蒙牛办事或者采访,你会发现:当你去卫生间时,连清洁工抹完 地后也会拿着一张报纸念念有词。 考试不及格的人要及时补考。补考的人压力很大,尤其是管理干部。如果因为不能及格而被 列入试用了,威信就荡然无存,根本就无法领导下属。所以,他们都特别紧张,上面一声 令下,都拼了命的背。 那么,牛根生是怎么解释这种“应试文化”的呢?牛根生好像没有特别正式的解释,我觉 得蒙牛有一种好的氛围:事关企业文化的事项,是必须去做的。你可以有异议,但并不代 表这件事就可以不做。所有人都很清楚不做也没用,这是大潮流。 牛根生在私下里和我谈到的一个观点特别好:“企业文化为什么要去背会?因为一个成年 人在工作之余,脑子里没有什么是根深蒂固的。但是通过两个月的时间去背会这些理念性 的东西,至少让这 8000 字在脑子里根深蒂固。那么,考完试以后,再去做事的时候,这 8000 字的思想很容易就影响你的行为,因为只有这 8000 字的信念你记得最牢!” 文化氛围比内容更重要 我觉得一个制造型的企业,企业文化很重要的就是起到洗脑的功能。 因为蒙牛 80%的工作人员都来自农民,每个人的意识、习惯、生活方式都不同,企业有义务 去完成洗脑,有义务把他们从一个农民转变成职业人、工作者,帮他们建立一个工作者的 工作习惯、生活习惯。剩下的 20%都是大学生或其他地方比如香港、台湾请来的职业经理人。 他们也带着不同的工作习惯,这种工作习惯,在日常的工作中肯定会有碰撞。工作习惯有 碰撞是好事,但如果是价值观存在的碰撞,就必须得统一。蒙牛的价值观体系是特别统一 的,但工作习惯是多元的,多种工作方法的融合使得你有更高效率的管理办法。但这一切 必须有价值观的指导,否则就变成人与人之间的碰撞。这就是蒙牛所强调的:价值观是一 切活动的总开关。 事实上,很多公司都在强调企业文化,但更多的看中理念系统是怎样的,手册是怎样的, 有多少活动。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公司上下形成的重视企业文化的氛围,然后才是究竟在企 业文化上说了什么。如果没有这种氛围的形成,即使说得天花乱坠,都没有意义,因为手 册永远都是文字的堆砌而已。我觉得蒙牛这一点做得好。 牛根生的草原精神和仁义精神 蒙牛文化的伦理基础中有两个特别突出的元素。 “草原”公有制 一是草原文明、成吉思汗精神的烙印特别深。 成吉思汗的管理有两个前无古人的特点,体现在人力资源和分配制度上。 在人力资源上,是全民皆兵,每个部落的成年男子都是个蒙古战士。 在分配制度上,是以战养战,只要你跟我去打仗,你攻下来的战利品全是你的,所以战斗 力特别强。 这两种特征表现在蒙牛身上特别明显。蒙牛的产权高度分散,高度社会化,这种大公有制 就是成吉思汗以战养战的典型体现,公司是每个人的,利益是每个人的,所以每个人全力 以赴地去做事情。 这种公有制的分配文化到底好不好,我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今年,我们帮助蒙牛做几 个业务单位的组织结构调整。调整过程中,因为业绩的关系,很多人可能要从原有的管理 岗位上下来。一般的企业中的人遇到这种调整绝对是有很大的反弹。结果我们访谈的每个将 被调整的干部,特别真诚地对我们讲:“如果这次调整需要我下来,第一天通知我,我第 二天马上就交接,而且我们会全力以赴地去帮助继任者工作,为什么?因为我退下来了, 我可能没有工作了,可能没有 20 万年薪了,可我还是蒙牛的股东,与我的这份年薪相比我 更关注我的股东利益是不是能得到保证。如果新的组织架构新的人能把业绩做得更好,能 够保证我的股东利益我会更开心。” 蒙牛从高层到中层的干部,大部分人都是持有股份的,只有极少的在 2004 年到 2005 年上 市之后进入公司的人没有赶上最初一波持股的机会,但牛根生也会用期权或老牛基金会的 其它方式给他们配股而且增加他们持股的机会,这也是蒙牛文化特别重要的体现。 牛根生对成吉思汗高度崇拜,草原精神的确影响着他的灵魂。 最近,我研究蒙古族的文化,无意中吃惊地发现,蒙牛所在的和林县刚好是成吉思汗的龙 庭(忽勒台),是他的大本营,成吉思汗丢哪块地都行,就不能丢这块地,这也是个巧合。 “义”气当先 二是仁义精神。“义”在蒙牛人身上表现得非常突出:拼搏奉献、义薄云天、舍生取义,蒙 牛和伊利的这种竞合关系、牛根生和郑俊怀的私人关系,以及蒙牛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都有义气的成分在。这种精神在某种意义上也跟牛根生早年的生活轨迹和他个人的性格有 关。 致富病的预防针 2005 年,牛根生个人出资做了一个和谐家庭特训营的临时项目,可谓是为了使企业文化落 地的极致之举。它主要针对股票上市交易之后,很多蒙牛的高管人员中出现了千万富翁、亿 万富翁,为了防止他们自我膨胀,牛根生用这种方式去提前打预防针。 家庭特训营 这个项目花了四个月的时间,针对所有中高管人员的家庭,特别是配偶进行培训。一周五 天,每天三个小时,把中国传统文化、蒙牛文化中的精华以更加生动的方式普及开来。有些 课程会要求高管人员协同配偶、子女一起参加,从文化理念的角度引导他们重新反思工作、 生活和做人的方式与价值。特训营结束时,这些特殊的学员们编排了很多文艺节目来阐释 企业文化,人人都掌握了蒙牛企业文化的讲解能力、人人都通读了“四书五经”的精华部 分。 很多高管人员开玩笑说:过去我们是在公司给下属讲企业文化,现在我们是回家听夫人给 我们讲企业文化,牛总把企业文化落地到我们家里来了。 太太“义工” 最值得一提的是,过去有一些蒙牛的“全职太太”长期都没有工作了,经常感到心理不平 衡,有时也会误解丈夫的工作。经过这一轮的培训之后,她们又找到了自己的活力,虽然 蒙牛制度中严格禁止直系亲属进入企业工作,但是她们给自己创造了一份“义工”的岗位 每天都有大量外界人士希望到蒙牛参观访问,但是企业内部接待人员总是不够,因此,这 些“夫人”们主动承担了这份又累又基层的工作,而且不要一分钱的报酬,就是希望能用 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为蒙牛做一些贡献,以实际行动支持家人的工作。 眼界决定境界 其实,对于富裕的员工只有一个方法去激励他们了——“眼界决定境界”——让他们看到 更高的境界,用新的目标去激发他们。当然,致富后,员工一定会有个分流的过程,没有 更高境界的人就只能走掉,公司必须得接受这一点,然后再寻找新的想成为亿万富翁的人 进来。 蒙牛未来也一定会碰到发展中的障碍,不可能一个公司的发展永远是一帆风顺的。牛根生 已经有所预见了:过去自己前面老有标杆企业,但现在自己是“好汉”了,应该怎么为人 处事?以前很弱,所以拍着胸脯说自己很强,现在不能这样了,但不一定是每个人都能改 过来。因此,现在企业文化必须要承担新的职能,把这些蒙牛豪杰变成真正的绅士。 反思文化咨询 文化咨询只是酵母 我觉得咨询公司在企业文化咨询过程中,主要起到酵母的作用。如果企业本身不是好面粉 , 同样是好酵母,也发不出面包来。 我永远也不相信各方面都差得一塌糊涂的企业,咨询公司给他们做了一个企业文化项目, 企业马上就变得非常好,这不可能!企业一定得有一个良好的基因,也有可能他的基因没 有凸显出来,咨询公司就是要把他的优势基因凸显出来。 所以,我觉得企业文化一定是有个性的,也一定是挖掘出来的,而不是咨询公司创造出来 的。永远不要期望企业会为一个咨询公司创造出的漂亮理念而神魂颠倒! 做文化,不能急 开篇,我谈到了牛根生有智慧,其实他对我们的考察时间相当长。事实证明:做企业文化 咨询项目,最重要的是不能急。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时间和状态,让咨询团队和企业内部有 磨合、融合的过程,只有这样大家才会有交融感,在沟通的时候才会坦诚,而不是公事公 办地沟通。 因为我觉得企业文化作的是“情”,是回答“凭什么凝聚人心”的大命题,如果没有磨合 时间,大家做事是没有感情的,那么就不可能出来打动人心的东西。 做企业文化咨询,双方都不能太功利。如果一个做企业文化咨询的人,自己都处在特别痛 苦困惑的状态,你就没有个人魅力去感染他人,就说明这个咨询团队没文化。一个企业文 化优良的团队不会让每个人感到痛苦。 文化咨询的价值 有很多人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企业要请咨询公司来做企业文化?我想咨询公司最大的价 值有两个: 第一,可以站在第三方的立场,以中立的外部视角,反过来透视内部,更容易提炼企业文 化的精髓。当你的人每天都在里面工作的时候,就好像鱼在水中一样,就体会不到文化的 价值了。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咨询公司必须能够推动文化落地。很多企业文化的咨询大多数做到 文本通过、培训就结束了。如果这个企业自身再没有很强的推动力量的话,这个企业文化肯 定会流于形式。 用咨询公司做这件事很合适,因为它会专心地作这件事,它要为落地的效果负责任。而公 司的内部会有很多其它的任务,没办法像咨询公司那样超脱地去作这件事,所以一家企业 找咨询公司做文化咨询,一定要看他有没有推动落地的能力,否则这个文本一定会浪费掉 但遗憾的是,大部分咨询公司是不愿意承诺这一点的。 责任编辑:邓羊格 “三反常态”的蒙牛文化 本刊记者 杨 光 企业文化是最好说的——于是论者云云;同时又是最难说清的——于是论者更有了论下去 的必要。 而社会科学从来都是“知易行难”。因而做企业文化之难毋庸讳言,更不要说做出实效了。 但正因此,能在企业文化实践上闯出一片天空的企业,都应值得我们钦佩。同时,实践企 业文化的天空又是极广阔的,只要你能始终紧紧抓住所处的现实。因为在这里,理论奈何 不了现实。这与天文学可以凭借一堆公式就“算”出一颗行星,完全不同。 而以上这些感触,都缘自一家企业:蒙牛。 我对蒙牛文化有深切感受,还是去年盛夏。那时,蒙牛可称未雨绸缪的“和谐家庭特训 营”正值毕业庆典,我有幸应邀前往。 当时在现场,我一方面被热烈而感人的气氛所打动,一方面又因为感动而不得不理性思索 : 蒙牛文化能如此取得实效,牛根生究竟做对了什么? 通过这次特训营活动,最终我发现牛根生打造企业文化,至少有三点是有违“常规”的。 一“反”:自上而下,主攻“干部” 做企业文化建设,或做政治思想教育的人,都懂得: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做好了群众的 工作,我们的革命事业就可以无往不胜!于是,我们总会自然而然地想挽着袖子去抓基层。 可是,纵然你巧舌如簧,但对于历经过风雨的群众而言,他们凭什么会信你?干部显然是 关键所在。只有各级干部自上而下发自内心地相信了,群众才会相信。因为群众的眼睛永远 是往上看的。所以,任何文化,任何理念,如果不能首先植入干部(尤其是高层)的心里 一切就都不过是自欺欺人。这还没有引用西方管理中经典的“二八律”:是 20%的精英在 发挥 80%的影响力…… 牛根生此次正是选择了蒙牛总部最核心的 30 多位高层主管作为培训的对象。尽管这里或许 有公司上市干部暴富的“偶然”背景,但我们相信:如何使得你的干部,首先是决策层, 能真正认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依然是企业文化建设绕不开的“必然”前提。 卡莉在惠普的文化革命之所以功败垂成,或许也就在于她始终未能使距离她最近的一批干 部能相信她慷慨激昂的忽悠。 二“反”:自内而外,主攻“家属” 这一手尤其令人拍案叫绝。任何组织的思想文化建设,全力围绕全体员工进行,是合情合 理的,但也仍是自欺欺人的。诚如中学班主任都明白:尽管学生总在自己眼前晃,但最能 影响他的,绝不是老师,而是他的家人。成人也一样。任何一个人的所思所为,都受制于各 种社会关系,而不只看谁发工资。因此,既然干部比群众重要,高层干部比基层干部重要 那么高层干部的家属,对于征服高层干部的心,就是最最重要的! 特别是对占主流的男性高管群体而言,企业能否争取到其夫人的支持,尤其至关重要。因 为台前先生受背后夫人的影响,要明显超过所谓女强人受背后先生的影响,这是不争的社 会现实。 不用说蒙牛独有而令人震撼的“太太义工”队伍,仅仅在典礼现场,当我看到一位位走上 讲台的高管夫人,“公然”流露出对夫君的自豪,以及对蒙牛的真诚感激时,就已经证明 牛根生“专攻”夫人的路线,着实高明……可谓将“二八律”运用到了极致。 三“反”:为公培训,个人买单 在去内蒙之前,我怎么也没想到蒙牛这次高层培训,居然是牛根生个人掏出几十万买单的 。 别说像蒙牛这样已经“共产”的企业,就是在“家天下”的企业,既然为“组织”办事, 也天经地义该由“组织”出资啊?对此疑惑,牛根生私下曾平静地对我说:“我办事的原 则就是让任何人都没话说。毕竟这次接受培训的只是一部分蒙牛员工。” 话虽平易而理深邃。不错,建设有效的文化,基础就是要让大家“信”;而要让大家 “信”,就先要让大家“服”;而要让大家“服”,老板就必须表现出“诚”。而此番老 牛如此“破费”,谁能不感其诚、不服其为、不信其言呢? 天下条条大路,都是人们根据地面情况,一步步走出来的。
8 页
423 浏览
立即下载
《书香门第 企业文化制度汇编》
书香门第公司管理格言 一、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塑造未来 二、 多换思想少换人,不换思想则换人 三、 书香情 民族魂 四、 团队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五、 提供优质的产品,是回报客户最好的方法 六、 竞争中成长 创新中超越 七、 令行禁止,雷厉风行 挑战自我,追求卓越 自强不息,永争第一 八、 建造“书香门第”经典楼盘 培养“一流”专业团队 书香门第 CIS 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全面规划和提高公司整体企业形象,执行企业发展战略, 完善 CIS 建设,深化认识,强化管理,树立良好、统一的企业形象,特制 定本办法。 第二条 CIS 遵循“统一标准、统一执行、统一制定、严格考核”的原 则 ,建立健全企业文化管理办法。 第二章 职责划分 第三条 企划部是企业 CIS 建设和综合管理的归口部门。其主要职责 为: (一)负责企业 CIS 管理的总体规划、推行和维护。 (二)负责组织制定、完善企业形象策划方案。 (三)负责企业 CIS 推广的培训。 (四)负责企业 CIS 的目标责任书的制定、归档。 (五)监督、检查企业 CIS 执行情况。 (六)协调、指导各部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第四条 各职能部门是企业 CIS 终端执行部门。其主要职责为: (一)负责企业 CIS 终端的实施、推行和维护。 (二)负责本单位员工企业 CIS 推广的培训。 (三)负责企业 VIS 的应用规范及执行费用控制。 (四)协调、管理本单位和各业务部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第三章 范围与权限 第五条 CIS 范围包括: (一)公司理念识别系统,其组成包括:最高决策层、导入 CI 的原动力、 经营理念、价值观、精神标语、企业风格、经营策略、管理原则等。 (二)公司行为识别系统,其组成包括: 1、对内组织管理。包括:工作环境、员工教育(礼貌仪表、服务态度、 上进精神)等。 2、对外开展各种活动。包括:市场调查、促销活动、公共关系、公益性 活动、文化性活动等。 (三)视觉识别系统,其组成包括: 1、基本要素:企业名称、标准标志、标准字体、标准色彩、商标品牌、 象征纹样等。 2、应用要素:办公用品类、服装类、环境空间、运输工具、广告媒体、 产品与包装等。 第六条 CIS 实施管理权限: (一)CIS 方案的最终核定权属于企划部。 (二)CIS 的设计、制作、修订、解释权,属于企划部。 (三)各部门对 CIS 的规划、建设、实施等均有建议权和实施权。 (四)企划部对各职能部门 CIS 的实施进行监督、考核、费用执行控制。 第七条 CIS 手册发放: (一)各职能部门标准文本一套(不附可拷贝光盘)。 (二)CIS 手册标准文本及可拷贝光盘的管理责任人为各职能部门主管 负责。 第四章 建设与完善 第八条 在企划部的统一规划基础上,各职能部门及所属子公司应努 力履行自身职责, 全面、深入地推行 CIS,达到立足长远,面向社会,求 得不断发展的目的。 第九条 各部门对修订 CIS 手册内容有建议权,其建议经企划部审议 并呈集团主管领导复核最后呈总经理批复后实施。 第五章 管理与使用 第十条 CIS 手册的管理。 (一)集团 CIS 手册及配套光盘,由企划部统一管理。各职能部门(不附 光盘)各一套,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人领取和管理。 (二)CIS 手册和配套光盘不得擅自外借、赠送与本职工作无关的第三 人。 (三)负责管理 CIS 手册和配套光盘的工作人员,应做好日常的维护工 作(防火、防潮、防遗失、防破损),登记造册; 办理借出应通过企划部做好 使用、归还记录。 (四)负责管理 CIS 手册和配套光盘的工作人员如有变动,须办理移交 手续。 第十一条 CIS 手册的使用 (一)各单位使用 CIS 手册应严格遵守本办法并有详细使用记录。 (二)各单位(部门)主管负责人对 CIS 手册使用之前应做好培训辅导。 (三)各单位(部门)或个人不得复制、转载或制作 CIS 手册的内容。 (四)凡由企划部在 CIS 手册中标注统一制作的项目(包括: 司旗、胸牌、 工作证、信纸、信封、便笺、通讯录、名片、礼品袋等),归口企划部实施。 (五)各单位(部门)在进行广告、宣传、展示、促销等活动时,涉及到 CIS 的使用和集团整体形象,设计图、和计划内容应在实施前报企划部审 批、备案。 第六章 罚 则 第十二条 凡损坏、遗失 CIS 手册或配套光盘的、每次对该部门主管负 责人处以 100-500 元罚款,并由该单位承担重新制作的一切费用。 第十三条 凡未经企划部批准和审议,擅自制作 CIS 相关成品的,对 该部门的主管领导处以每次 100-500 元的罚款,对当事人处以 200 元以 上的罚款。 第十五条 凡篡改 CIS 内容,不按 CIS 手册规定设计、制作或执行的, 视后果对该部门的主管领导处以 100-500 元的罚款,并追究其对公司造 成的所有损失。 第七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本办法的解释、修改权,属于公司制度建设领导小组。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企业文化推广措施 企业文化是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有文化品位的企业才能够 长盛不衰,事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们企业就是在经营品牌,经营资 本,再到经营文化这样的螺旋式推进中汲取力量,赢得优势,实现企业 的物质和精神的高效互动,争取再创更加的业绩,再造企业的辉煌。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因此其推广显得十分重要,应该遵循 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一、经营文化明确化 1、统一经营理念、统一经营目标、统一经营策略,所有指标明确下来后才 能支配具体的行为。 二、企业文化深植化 1、营造有利于员工积极性的人际关系和文化环境,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 潜力来提高企业的运作、发展和竞争力; 2、培养了员工共同的企业精神和价值观,让每个员工都把公司的运作、品 牌的维持、发展和创新当做自己必须做的事情,支持企业打造强档品 牌; 3、培养员工的良好个性和心理素质。以人为本,尊重员工的人格,注意满 足员工的心理需求,鼓励参与、不断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借助积极健 康的文化氛围,熏陶员工高雅的文明修养,引导正确的价值取向; 坚持能力为本,一切管理从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能力为出发点,创 造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个人能力的人文环境; 4、促进企业集体智慧的提高,让员的的应变能力、创新思维得到加强,企 业核心竞争力的无形资产也在膨胀和增值! 三、精神文化共识化 1、采取人本管理模式,从而对员工完成经济人--社会人--情感、自我实现 等精神需要这样一个认识过程的深化; 2、坚持教育引导和更人性化的制度规范来培育企业精神和共同价值观。通 过教育培训、有目的的文化活动、团队精神影响以及更广泛的沟通交 流方式,取得员工对企业精神、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成为更一致的 行为。更广泛的沟通使员工互相接近、融洽感情、取得更自豪的情境感 受,让员工个人观念、行为和公司融为一体,形成更一致的心理定势 和行为模式! 四、企业文化推广化 1、 对外塑造良好的企业公众形象,发掘和利用公众关系资源来扩大企 业知名度和影响力; 2、通过对企业观念、战略决策能力、创新、资源整合等提升企业核心竞争 力,通过品牌、专利、技术、新产品开发、客户资源、创新思维、资本融 通能力来支持企业核心竞争力。而这些都是靠人来运作和完成, 这 是无形的企业财富和资产,企业文化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支持 载体,整合好了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从而获得社会的认同的 支持。 社区文化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推动社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使社区率先达 成文明、和谐,必须从基础抓起,深入社区开展文化活动,不断提高社区 的文明程度。为了加强社区文化的建设管理工作,使社区文化活动制度化、 规范化、科学化,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社区文化活动是社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主要形式, 是创建文明社区的基础工程;是组织和引导广大业主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自我管理,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 第三条 社区文化活动要点面结合,制定规划,定期更新,狠抓落 实,各职能部门要互相配合,大力支持创建文明社区活动,并做好服务 工作。各级精神文明建设领导机构要做好综合协调、组织指导和监督检查 工作。 第二章 社区文化建设 第四条 要充分发挥社区文化骨干的核心作用,协调做好社区内群众 的工作。 第五条 结合本社区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创建社区文化活动, 要认真制定规划,把规划中的目标、任务具体化,并落实责任,有检查、 有评比、有总结。 第六条 社区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立足社区,面向社会。要通过各 种形式向居民群众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动员,使社区文化活动成为广大 居民群众和共建单位的共同任务和奋斗目标。 第七条 要充分发动居民群众,在社区内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楼(院)、 文明单元(门)、文明家庭等活动,广泛吸引居民积极参与,着力培育社 区成员的社区意识、社区精神,增强社区认同感、凝聚力。 第三章 社区文化建设办法 第八条 社区文化建设办法: 一、组织健全,制度完善。 积极完善社区组织,充分发挥社区文化骨干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形 成了有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广泛参加的有效工作机制。重视创建社区文化 工作,并列入重要议程,有专人负责。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创建社区文化 的规划和具体措施,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有检查,有落实。抓好文化活动 的全过程,做到文化活动经常化、制度化、系统化。 二、教育深入,风气良好。 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联 系实际深入持久地进行“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 会主义)、“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三德”(社会 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广泛深入地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 动,遵守《首都市民文明公约》和经居民共同讨论制定的居民公约,大力 弘扬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和集体主义精神,倡导积极向上的社 会风尚,自觉抵制不正之风。积极参与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 区”活动。加强科普教育,积极组织群众学习科学知识,倡导健康、文明、 科学的生活方式。抓好社区文化、家庭文化,贯彻全民健身计划,开展丰 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认真抓好宣传栏、楼道文化、文化墙、文 明提示牌、居民文明公约牌、居民区平面示意牌等环境宣传布置工作,要 达到既美化环境又教育群众、方便群众的目的。重视图书室、阅览室、活动 室的建设,完善插挂书香门第标识的设施。组织居民群众积极参加本地区 精神文明建设和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 社会风气。 三、热心服务,方便群众。 根据群众的需要,因地制宜地办好奶站、综合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 站、便民服务电话等各种服务项目,做好便民服务工作。经常征求群众意 见,了解群众的需求,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为居民排忧解难。 第四章 社区文化建设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九条 社区文化工作小组要进一步加强对社区文化活动的领导。 被命名的社区文化组织要再接再厉,不断巩固、发展和完善,努力提高创 建活动水平。 第十条 文明社区建设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 一、制定社区文化标准、创建规划和实施方案,组织、协调各职能部 门积极参与创建工作,社区文化不断深入发展; 二、指导社区建立健全创建活动组织,检查创建活动的进展情况; 三、总结推广创建文明社区的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 四、沟通社区文化创建工作的横向联系,协调有关部门帮助解决实际 困难; 六、加强基础工作管理,建立社区文化档案。主要包括:社区概况、创 建规划、创建文件、主要会议材料、文明社区登记表、检查考核记录、年终工 作总结、群众与社会各界的反映等。 七、将物业管理纳入社区文化建设,规范物业管理企业的服务行为。 注重社区居委会与物业公司的协调,积极理顺关系,努力形成合力。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一条 本管理办法解释权属书香门第社区文化工作小组。 第十二条 本管理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书香社区文化建设规划 ■书香社区文化 “书香门第”,回归书香血统,振兴民族灵魂,致力于营造成才环境 的家。营造环境应有独特的“形体”与“神韵”,地产的开发完成了“形 体”的塑造,而物业管理的重任则在于赋予相衬的“神韵”,此“神 韵”即我们所要的“书香社区文化”。 ■书香社区文化建设规划 一、总体构想:抓两头、带中间 “书香门第”居民大多来自白领一族、自由职业者,来自机关、事业单 位的不多,是典型的商品房住宅结构,故“书香门第”的社区文化对政 治色彩的考虑无须太多。 经分析认为,社区居民中中青年工作繁忙,而老人有空闲时间,又有 参加社区文化活动的迫切需要,少年儿童的课余时间及节假日时间一般 都在小区内。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宜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方法,即 首先抓老人、少儿的活动,他们在家中宣传,也会带动中青年关心社区文 化,在假日积极参与文化活动。 二、策划组织:内部组织、客户组织同时抓 (一)内部组织 策划:公司企划部、物业管理处共同策划; 执行:主要由物业管理处执行。物业管理处无专职的社区文化部门与 人员配备。结合实际情况,执行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工作采取“专业工作 分开干,社区文化一起干”的办法。 (二)客户组织 社区文化是一项直接面向居民群众的事业,必须吸引群众主动参与, 并建立一支长期、稳定的社区文化活动队伍。组织的建立应从以下几个角 度入手: 首先,客户服务中心需对客群情况作全面掌握,并整理出《社区文化 骨干名单》、 《社区体育骨干名单》、 《各专业爱好者名单》等,整合资源组 建兴趣小组: 1、艺术类:书法、绘画、唱歌、舞蹈、摄影、表演、演奏等; 2、体育类: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足球、网球、登山、健身等; 3、文学:写作、记者、编辑等 …… 其次,要逐渐形成两类文体活动队伍: 1、常设队伍,包括:书香会、读书会、书画会、夕阳红老年活动组织、 少年表演队、体育运动队等。 2、临时队伍,包括健美班、气功组、迪斯科组、老年迪斯科、民族舞组 等。 以上要做到常设队伍有一定的水平功与特色,能“拿得出去”,在小 区内起骨干作用,并代表书香门第走向社会。临时队伍则应具有更广泛的 群众性,体现群众的参与和自愿结合的原则。 (三)实施内容: 日常社区文化活动应大中小结合,且不管大小都应认认真真的办,每 办力求成功。社区文化活动大致可按以下形式展开: ■ 政治色彩较浓的主题活动 升国旗仪式。国庆、元旦、春节等重大节庆日,组织员工与业主参加升 旗仪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学雷锋便民服务活动日。利用、联络外部资源,免费服务小区居民。也 可成立社区义工联组织,结对帮扶孤、寡、病、弱家庭。 ■ 文学艺术活动 书香门第读书会。可通过“主题月”的形式展开,指定作品开展阅读, 并征集读后感,评选出优秀读后感作品,可在《书香门第》杂志刊登。 居民书画、摄影艺术作品展。展示本小区居民特有的文化标准,并进 行评比。可区分为少儿、中青、老年爱好者作品展和艺术家作品展等。 “书香门第”杜邦之声等。可联合专业音响公司举办高雅音乐会。 飞翔的翅膀——少儿才艺表演。与幼儿园合办,开展少儿器乐歌舞表 演等。 暑期书画培训班。结合幼儿园的场地资源,发掘业主资源泉开展。 ■ 体育、旅游活动 组织业主登山健身,组织各类体育运动比赛。 ■ 知识讲座与科技活动 组织个人、家庭健康卫生知识的讲座与咨询。 组织家庭用电脑展示、展销,现场展示电脑的操作与运用,并接受咨 询。 ■ 节日氛围的妆点与庆祝活动 此外,我们还可征集书香门第之歌,树立社区形象。还需办好宣传栏, 介绍本社区大事与物业管理,卫生健康、计划生育、家庭教育等知识。 (四)预期效果 ■ 营造和谐、文明、欢乐的社区氛围。 ■ 密切管理处与住户间的感情,增强社区的凝聚力,争取住户主动 配合、理解物业管理工作,以主人翁的姿态爱家护家。 ■ 密切住户间的交流与感情,促进邻里间和睦相处、互帮互助。 ■ 为赋闲在家的老年朋友娱乐身心,排解寂寞,老有所为创造良好 条件。 书香门第中华文化基金管理章程 一、 基金的设立 第一条:凡国内外热心慈善事业的机构、企业和个人可向本基金捐赠。 第二条:专项基金进入书香门第中华文化慈善基金账户,由基金管理 工作委员会进行管理并负责增值。 第三条:本基金现捐赠总额为人民币五百万元。 第四条:本基金为广东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下属基金,捐款人即我方应 就基金使用方向、管理办法等签订备忘录,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五条:专项基金系独立核算基金,不具独立法人性质,不能从事投 资经营活动。 二、 基金的使用与监督 第六条:成立书香门第中华文化慈善基金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基金 的全面管理工作。各项支出经管理办公室审定后须有捐赠人或授权代表签 字。 第七条:成立书香门第中华文化慈善基金监管委员会,严格管理制度, 及时向捐赠人及社会通报基金使用情况,加强宣传,接受监督。 第八条:基金管理班子提出项目建议并编制年度预决算方案,与基 金捐助者共同审核、审批。中华慈善总会和基金捐助者均有权否决不符合 基金设立宗旨的项目及预算。 第九条:申请使用专项基金时需向广东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提出基金申 请,提交项目建议书,基金使用的预算报告等文件;在申请获准后受益 方组织项目实施,项目完成后提交基金使用执行报告及项目决算,以接 受监督。 第十条: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广东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有权对专项基 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独立监查并提出意见。 第十一条:审查通报制度:加强对基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并每年定期 向捐赠人通报基金的收入、使用情况,通过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公示 受资助者的名单,对不符合接受奖励、资助标准的对象,一经举报查实后, 取消资格。 第十二条:书香门第中华文化慈善基金使用情况年终由基金管理班 子编制财务审计报告,结果在总会年度审计报告中公开发表。 第十二条: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吸纳社会各界力量。促进本基金早日成 为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资助范围更全面的社会公益基金。 第十三条:在低风险的前提下,基金监管委员会决定本金投资方式, 由此获得的所有收益,均纳入该专户。 第十四条:加强公益事业宣传,广泛吸纳社会人士团体资助。 第十五条:该基金所有捐赠收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项受益,坚持专 款专用原则,全部用于书香门第文化事业,不得挪作他用。 第十六条:本办法将在试行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加以完善。 本办法的修改、变更、解释权属于书香门第中华文化慈善基金管理办公室。 书香门第社区文化建设基金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基金全称书香门第社区文化建设基金。 第二条 本基金的宗旨是:倡导人文关怀、书香情结,弘扬中华民 族优秀文化传统,资助社区公益、文化活动。 第三条 本基金为书香门第中华文化慈善基金下属附属基金,由深 圳市书香门第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捐赠设立,委托深圳市书香门第物业管 理有限公司实施管理和资助,接受书香门第名苑全体业主的指导与监督。 第二章 第四条 基金来源 本基金来源由以下各部分构成: (一) 深圳市书香门第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捐赠的捐款; (二) 业主的个人自愿捐款。 (三) 本基金开展的公益活动所获得的经济效益。 (四) 基金增值收入。 第三章 基金设置 第五条 本基金设置留本基金和动本基金。 第六条 留本基金是深圳市书香门第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指定以利息 或增值部分用于资助的基金,按捐赠总额的 10%安排。 第七条 动本基金是深圳市书香门第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指定专项资 助用途的捐赠款组成的基金,根据捐赠意愿专款专用。 第四章 第八条 基金管理机构 本基金设立管理委员会,决定基金的一切重大事宜。管理 委员会由以下人员组成。 第九条 基金管理委员会的职责: (一) 商讨基金捐赠的各项事宜; (二) 组织开展符合基金宗旨的公益、文化活动; (三) 编制基金年度资助计划; (四) 核拨基金年度资助款,、 (五) 总结编制基金每月份、每年度的基金结算和实施报告。 第五章 第十条 基金管理 本基金在深圳市书香门第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设立基金专用 账目,对基金的使用、增值实施专项管理,留本基金的增值,除按 10% 安排财务费用外,全部返回留本基金,调协“增值收入”管理,由管理 委员会安排使用,动本基金当月、当年支出结余部分,结转下一年度继续 使用。 第十一条 本基金设置专项银行账户管理,每年确定的资助项目,项 目资助款和项目管理成本转入基金相应账户管理使用。 第十二条 基金款项必须按照管理委员会确定的用途专款专用,任何 人不得截留或改变用途。 第十三条 基金须严格进行专项的会计和财务管理,接受财务审计和 业主监督,年度财务状况须报理事会核定。 第六章 资助管理 第十四条 基金资助弘扬中华文化的公益项目和公益活动,由深圳市 书香门第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提出动议,经基金管理委员会核准预算收支。 第十五条 基金资助社区文化活动的项目,按照资助项目、资助标准、 资助条件、资助程序实施管理。 第七章 基金期限 第十六条 本基金为常设基金。留本基金视基金增值情况,长期安排 资助;动本基金视捐赠款到位实际,每年按捐赠愿意安排资助。 第八章 基金变更或终止 第十七条 本基金完成宗旨,由管理委员会与深圳市书香门第投资发 展有限公司协商变更名称、宗旨,修改章程后继续实施运作。 第九章 附则 第十八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本管理委员会。 第十九条 本章程经 核准,于 2005 年 10 月生效。 书香会入会章程 一、关于书香会 书香会简介:书香会是由深圳市书香门第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发起的 消费者俱乐部。随着书香门第的品牌扩张,书香会联结客户及社会的纽带 和桥梁,它直接面向各地书香门第的业主和来自各个战线的社会朋友, 书香会将会为他们提供房产顾问以及生活助理方面的一些资讯及服务。 二、关于书香门第公司 深圳市书香门第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房地产为核心业务的一 家有限责任公司。书香门第公司以“书香情 民族魂”为企业理念,传承扬 中华文化。其可谓是国内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概念设计的典范。企业领导人 将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地产为载体,营造 一个“追求知识、渴望成长”的生活氛围,希望提高国人的个人素质乃至 民族素质,希望国家繁荣昌盛,希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用楼盘宏 扬传统文化,这在全国虽不是首创,但在深圳却是独一无二的。书香门第 以独特的文化主题理念,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建筑与文化达到完美融合。 三、书香会宗旨 书香会联结客户及社会的纽带和桥梁,我们真诚的希望在与您沟通 中达成以下目标: 一、让您了解书香文化,走近书香门第。 二、让您了解书香门第的产品,以便更好地购买,让你了解身为书香 门第业主享有的尊贵与权利。 三、在您成为书香门第的业主后,您可以将您对我们产品的意见和建 议进行愉快投诉和细致反映,我们将会诚恳顺畅地与您开展有关房产业 务的沟通和交流。 四、本会向您及时提供书香门第最新推出的楼盘情况与资料,以期望 贴近地了解您对书香门第地产产品的需求和建议,从而改善我们的产品。 五、本会将作为书香门第的一张名片,实现对外宣传与沟通功能。 四、书香会会员守则 本守则对本会的所有在会会员均具约束力,在会期间不能损坏书香 门第地产及本会的社会声誉。本守则构成本会与每名会员间的一份合约, 一旦签署背面的申请表格并且得到本会确认,您即成为本会会员,同时 被视作同意受本会会员守则的约束。 (一)会籍 您必须年满 18 岁。所有会籍申请须经本会批准;本会有绝对的酌情权 批准或保留有关申请,而无须作任何解释;您对本会的组织、运作或管理 无投票权,但有相关建议权。您亦对本会的任何财产不享有任何权利;本 会会籍不得转让,会员的权利须由本人行使,不能由他人代为行使。 (二)会员证 您的会籍申请被接纳后,将获本会发出的一张本会签发的会员证;您 应在收到会员证后应立即于证上签名,而会员证上的签名须与申请表上 的签名相同;会员证为本会财物,本会有权随时收回该证、终止该证的效 力或终止您的会籍,而无须说明任何理由。本会有权要求您归还会员证予 本会;会员证只供您本人使用,不得转让、出借或以其他方式由他人行使 权利。倘若会员证遗失或被窃,须立即通知本会。您享受本会任何优惠或 参与任何活动,须于被要求时出示会员证。 (三)设施及服务 本会承认您被批准入会后,即有资格接受及享用本会提供的各种优惠 和服务。如有特别活动安排时,须先得到本会邀请,且受本会于提供该等 优惠及服务时订明的任何特定条款和条件限制。是否作出及何时作出对您 的邀请,本会有绝对的酌情权。本会有绝对的酌情权随时终止优惠或服务 的提供或运作,而无须说明任何理由。您不得利用本会或本会提供的设施、 优惠、服务、资料或文件从事任何商业或有损于本会的活动。 (四)更改会员守则 本会有绝对的酌情权随时更改会员守则,并以本会认为合适的某种方 式通知您任何上述的更改。 (五)退会 如您打算退出会籍,请将您的会员证随同您的退会书面通知,亲自送 交本会或以挂号函件寄回本会即可。 (六)解除会籍 本会倘若认为您的行为对本会有损害,与本会的利益相违或违反任何 会员守则的条款,本会有权解除您的会籍,而本会的决定为最后及终局 性的;被解除会籍后,您将停止拥有会员的任何权利,而且不再有权接 受及享有本会提供的各项优惠及服务;被解除会籍后,您在收到解除会 籍的信函后须立即向本会交还会员证。 (七)本会终止运作 本会有绝对的酌情权于任何时候终止本会的运作,而无须说明任何理 由。在本会的运作被终止后,您的一切权利及优惠即告终止。在任何情况 下,您不得亦不能因本会终止运作而向本会或天津市万科房地产有限公 司提出任何性质的索价或要求。 (八)个人资料 会员提供个人资料予本会纯属自愿,本会将对您的个人资料保守秘密。 出示相关证件后,您可向本会要求查阅及更改资料。 四、书香会会员守则 书香会设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设理事会,理事会为会员大会或会员 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理事会由会、副会长、秘书长、理事组成。收香会设秘 书处,秘书处为书香会常设机构,书香会设秘书长,秘书长负责书香会 秘书处日常工作。 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的职权是: (一)制定和修改书香会章程。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 (三)审议理事的工作报告的财务报告。 (四)决定终止事宜。 (五)决定其它重大重事宜。 理事会的职权是: (一)执行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 (三)筹备召开会员代表大会。 (四)决定设立办事机构、分支机构。 (五)决定副秘书长和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六)决定会员的吸收或除名。 (七)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八)决定其它重大事项。 理事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召集和主持召开理事会。 (二)检查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决议的落实情况。 (三)代表书香会签署有关重要文件。 (四)决定秘书处提出需要及时作出决策的重要问题。 秘书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主持办事机构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实施年度工作计划。 (二)组织落实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决议。 (三)协调书香会各组织机构开展工作。 (四)提名副秘书长以及各机构主要负责人,交理事会决定。 (五)决定各机构专职工作人员的聘用。 (六)处理与书香会有关的其它日常事务。 四、经费与财务管理 书香会的经费可按以下途径筹措: (一)会员交纳的会费。 (二)公司的资助。 (三)青基会的资助。 (四)其它合法收入。 会员交纳会费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书香会的经费支出可包括下列项目: (一)开展业务活动、举办会议及日常办公费用。 (二)印刷书香会内刊或其它资料。 (三)其它为会员利益及书香会宗旨所需的正常开支。 书香会的合法收入应用于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内的活动,不得 挪作他用。 书香会应有自己独立的银行账户,并应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 监督制度。 书香会的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应定期向董事会公布经费收支情况,接 受监督检查。 以上章程内容的解释权属于深圳市书香门第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公司内刊管理办法 第一条:总则 为规范企业内刊管理,充分发挥内刊宣传、指导、交流、信息传递作 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编委会管理 一、 为方便工作的开展,编委会成员由公司领导、企划部、综合部等 有关人员组成。 二、 编委会设名誉总编一名,执行总编一名,编委成员两名,编审一 名,主编一名,编校两至三名。 执行主编和编委会成员负责协调好内刊与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 内刊与物业公司之间、内刊与小区业主之间的关系,制定奖惩措 施。 三、主编负责刊物的选题、策划、组稿、设计、编辑等内容,负责衔接好编委 会各成员工作之间的关系,负责社区文化稿件的撰写等。 四、编审负责、编委成员负责对刊物的栏目、编排风格等提出建设性的 意见。 五、编校人员负责部分新闻稿件的采写、负责稿件错字、病句的修改、 负责听从执行总编与主编的指挥。必要时可协助主编做一些策划、 设计等工作。 六、编委会定期召开编委会议,制定每期杂志的编辑方针与编辑工作 计划。 第三条 刊物管理 一、撰稿:公司内部人员要积极投稿,必要时也可以采用外来稿件。 内刊的领导人、物管公司要提供采写稿源(如小区业主、 外部对象等) 二、编稿:所有来稿暂时由主编负责修改。 三、审稿:稿件在交往印刷公司之前,编校人员负责将所有稿件校对 一次。 四、定稿:编审、编校做完本职工作后要签字确认,主编根据提供的 建议。 集中自己的建议后进行修改后签字确认。 五、稿酬:新闻稿件属于义务工作,不设稿酬。投稿要按 “来稿质量 +字数” 进行综合打分,稿酬以每千字 100 元计,然后 根据质量加分,50 分以下不加稿酬,50 分以上每多 10 分加 15 元。严禁抄袭。 六、内刊投放:每期内刊出版后,由企划部负责将内刊投放。 第四条:附则 修改与废除:本制度只是初稿,根据具体情况再作修改。
23 页
470 浏览
立即下载
【培训课件】企业文化建设操作手册(操作性很强)
企业文化建设操作手册 企业文化是当今企业管理体系中最不可捉摸而又经常发出不和谐之声的 “幽灵”。一方面我们震慑和憧憬于葛鲁夫大喊“企业文化是 INTEL 的核心竞争 力”和西南航空高唱“对手唯一不能模仿的就是我们的文化”,另一方面我们 又迟疑和迷惘于企业文化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以及如何让它起到作用,总之企 业文化似乎是一个只能看到结果却不知道过程、只可以意会不可以实实在在把握 的“模糊”管理工具。 然而我们的研究表明创建或者说企业文化的行动有两大普遍遭受忽视 的关键:第一,企业文化是战略而不是战术,它是基于组织和人力资源的战略 运营基础上的,企业文化能够产生可度量的竞争优势(这一点可以匹敌其它任 何一种战略),尽管这种优势常常难以在短期完整地发挥出来,但企业文化缺 乏战略性安排不能对企业重大问题进行表决却是当今的“文化疲软”通病;第 二,企业文化必须有感知性的安排(必须强调执行),以前企业文化运作的误 区在于执迷不悟于神秘的“价值观”(这是“口号派”的真谛)、津津乐道于无 所不包的“文化手册”(这是“红宝书派”的资本),都是典型的“飞天式”, 不重实施的结果必然是不能实施,企业文化也在惊天动地之后变得虚无缥缈最 终归于沉寂。 一、为什么需要企业文化? 尽管企业文化不会影响到企业的有形资源,却会对有形资源的利用方 式产生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的价值取向和行为 方式施加强有力的导向和支配作用而产生的。 1、企业文化的 6 种功能 企业文化能在组织中产生 6 种力量: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 互动力、辐射力。 1、凝聚功能 将个体凝结成高效统一的组织 2、激励功能 良性的机制催人奋进 3、约束功能 规范和约束组织、个人的行为 4、导向功能 对组织、个体的目标进行引导 5、互动功能 与组织中的硬要素互动,促进组织进步 6、辐射功能 能进一步地影响到同业、社区、社会等 2、企业文化的 3 种价值创造 上述功能是通过以下价值创造机理而来: 1、管理成本降低 企业文化可以减少员工单独处理信息的要求,使员 工经营活动集中于特定范围安排之中,减少决策成本,同时可以大大降低经营 活动中的不确定性 2、组织机能完善 企业文化补充了企业正式的行政控制体系,减少了 内部实施监督的成本 3、减少不协调 企业文化弱化了企业内个人偏好的倾向,而这种倾向 有可能使得步调不一致 3、企业文化障碍的 20 种症状 缺少企业文化犹如“缺钙”,企业很难挺起自己的腰杆。 1、中国许多“明星”企业很快成为“流星”企业 2、企业高层与中基层 难以达成共识并存在沟通障碍,管理者和员工只是抱怨存在的问题而不去解决 这些问题 3、企业在组织变革与流程再造过程中员工感到迷惘、迟疑而不愿跟进 导致变革成效不佳 4、企业文化理念与行为严重背离,说的一套做的一套,连员 工都怀疑文化是否真实 5、中国企业的制度成本高、沟通成本高、控制成本高 6、 企业分权分利就分心 7、尽管企业待遇很好,但仍然留不住优秀人才,同时留下 来的也觉得自己怀才不遇 8、企业的业绩仅仅取决于企业家的抱负与追求,员工 无足轻重 9、部门主义、山头主义愈演愈烈,管理者只顾保护自己的地盘,而不 去为了实现目标而携手努力 10、缺少执行力 11、人力资源系统发挥不了应有的作 用 12、新的管理工具无法落到实处,如平衡计分卡和TQM等 13、中国传统文化 难以与先进的西方管理文化相结合 14、找到企业个性几乎不可能 15、员工缺乏第 一推动力(甚至没有更多的员工对自身的提高负责),主人翁意识已经成为奢 侈品 16、组织成员无法感觉到文化的魅力(尽管听了教授的授课,提炼了理念, 做了 CIS,搞了企业文化活动),公认企业文化部门是吃饱了没事玩虚的 17、企 业文化永远漂在空中,无法对经营起到看得见的作用,反而增加了管理者用错 人的频率 18、运动式的全员参与实际上还是貌合神离 19、灌输式的、领导挂帅式 的、党政工团一起“抓”式的企业文化收效甚微 20、文化与战略、运营、人力资源 没有相互支撑的可能 4、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实证 管理专家科特通过 11 年的文化考察得出结论:凡是重视企业文化因素 特征(消费者、股东、员工)的公司,其经营业绩远远胜于那些不重视企业文化 建设的公司。绩效差异比较 重视企业文化的公司 不重视企业文化的公司 1、总收入平均增长率 682% 166% 2、员工增长率 282% 36% 3、公司股票价格增长率 901% 74% 4、公司净收入增长率 756% 1% 二、什么是企业文化? 尽管通常企业文化被说得悬忽其悬、奥之又奥,然而企业文化不过是企 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带有企业独有特征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 式以及其外化的企业行为规范的有机统一。 企业文化从结构上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和形 象文化五大层次。 1、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 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精神文化包括 精神文化 1、企业的基本战略 1.1 企业的愿景 1.2 企业的经营领域 1.3 企业的成长方向 1.4 企业的竞争优势 1.5 企业的战略成功保证 2、企业的价值观 体系 2.1 总体价值观 2.2 对股东的价值观 2.3 对顾客的价值观 2.4 对员工的价值 观 2.5 对合作伙伴的价值观 2.6 对社区的价值观 2.7 对公众的价值观 3、企业的 行为方针 3.1 创新方针 3.2 质量方针 3.3 服务方针 3.4 团队方针 3.5 人才方针 3.6 资源方针 3.7 管理方针 3.8 绩效方针 2、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制度性体现。制度文化包括: 领导体制 领导方式领导结构领导制度 组织机构 正式组织结构非正式组织 管理制度 常规管理例外管理 3、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是精神文化在企业和员工行为上的透射。行为文化包括: 企业家行为 领袖型、开拓型、民主型、实干型、智慧型、坚毅型、廉洁型 模范人物行为 企业模范个体的行为(格式英雄、引导式英雄、固执式 英雄和圣牛式英雄)企业模范群体的行为 员工的行为 个人行为团队行为 4、物质文化 企业员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 产品 质量、设计、服务 厂容厂貌 设备设施、厂房建筑以及生活娱乐设施 5、形象文化 形象文化是最外层的企业文化 形象文化 1、企业的形象 1.1 人的形象 1.2 物的形象 1.3 事的形象 2、 企业的文化联想物 2.1 企业的文化口号 2.2 企业的歌曲 2.3 企业的标识 2.4 企业 故事 三、如何创建和变革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难度在于你面对的似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如果 没有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可视化流程你将无法与“隐身”对手作战,下面是多年 摸索出来的操作程序: 四、实操步骤一:企业文化准备 真正的企业文化常常意味着企业本质层面的变动,不做好充分的准备 无疑是拿企业的明天开玩笑。 1、确定企业文化建设的共识: 只有企业内部对文化弊端有透彻的认识并具备改变的坚定决心,企业 文化建设才有成功之可能,那种突如其来的热情只能让企业文化消逝得更快。 取得共识的基本流程是: 确定内部共识 1.取得企业基本资料 2.访谈企业负责人与高阶主管, 以了解企业目前遭遇之问题类型,并确认企业目前的改善需求与期望 3.沟通企 业文化建设之观念、作法与应有的认识 4.了解高阶主管对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 意愿 5.取得高阶支持的承诺 要达成共识需要对企业文化做出战略性的检查,以下是高阶主管所关 注的文化战略问题(不要一开始就陷入文化的细节问题,这常常不利于就真正 深远的问题达成共识)。 2、创建企业文化项目小组 达成共识之后应立即成立企业文化项目小组以切实负责而后所有的从 诊断到实施具体事宜,小组是否精干得力是项目质量的关键。 成立企业文化项目小组 (1)小组人数以五至十人为佳,且以中高阶干 部为主,构成宜跨职能(2)即使咨询公司介入也需要企业的内部成员(3)需包括 对企业运营有相当了解程度的成员,特别是作业人员(4)是否需要设立未来之企 业文化机构,考虑具有创意与潜力之成员(5)选定资深人士为文化组长,负责文 化建设及协调工作 3、拟定企业文化建设计划 企业文化项目小组成立后的第一件工作就应当是拿出一个通盘的工作 计划,一个完整的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拟定文化建设计划 1、目的 背景问题项目目标范围小组规章 2、专案计划书 工作项目资源产出责任进度计划拟定执行预算 3、专案管理 报告体系项目检讨进度报告 4、变革管理 利害关系人及其权益沟通计划评估计划调停计划 4、企业文化管理层研讨会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企业文化建设计划必须反映管理层的意愿 和得到一致的理解。 管理层研讨会议程: 管理层研讨会 8:00-8:10 介绍出席者 8:10-8:25 发起陈述问题 8:25-9:30 介绍企业文化建设计划 9:30-10:00 对总体思路进行交流 10:00-10:15 休息 10:15-11:00 过去存在的企业文化问题 11:00-11:30 批评、检讨过去造成问题的根源 11:30-12:00 界定议题 12:00-13:00 午餐 13:00-14:00 讨论议题 14:00-14:30 优先级与目标 14:30-15:00 利害关系人 15:00-15:15 休息 15:15-15:30 企业文化项目小组的特点和组成人员 15:30-16:00 同意企业文化建设计划 5、企业文化创建动员大会 光有领导者的行动承诺是不够的,没有员工的积极参与企业文化是无 法落实到每一天、每个人的每一件工作上去。要避免“皇帝新装”式的自欺欺人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发动群众,走群众路线。 五、实操步骤二:企业文化诊断 当今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根本不进行诊断或者不重视诊 断,这一弊端使得企业文化一开始就缺乏真正的实证基础,后面也就只能是天 马行空或人云亦云,这是企业文化被诟病为“空洞无用之物”的根源所在。 1、企业文化现状调查 周密的内外部调查能够让我们掌握第一手资料,从而对企业文化的所 面临的问题有透彻清晰的了解。 1.1 主要的调查方法 企业文化现状调查方法 (1)企业内部调研①企业内部员工调研a、 高层访谈b、中层座谈c、基层问卷②收集企业内部资料(2)企业外部调研 a、 客户 b、公众 c、竞争对手 d、合作伙伴 1.2 主要的调查内容 1、精神文化调查 1、几年的创业历程中,您认为对公司发展最重要的 三件事是什么?2、最令您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3、您最受感动的一件事是什么? 4、您认为对企业贡献最大的三个人是谁?5、他们最宝贵的精神是什么?6、他们 对您最大的启发是什么?7、您认为公司发展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理念)? 8、公司有什么样使命/目标能使您觉得您的工作重要?9、您希望成为一条“快 乐的鱼吗”,把鱼市哲学应用到工作、生活、学习中?10、公司对您的工作要求 清晰吗?您知道多少?11、您有做好您的工作所需要的材料、设备及相关资源吗 12、公司对员工的工作出色给予表扬吗?13、公司尊重员工的个性,有机会做自 己擅长的事吗?14、公司主管及同事关心员工的个人情况,鼓励个人发展,与员 工谈论其个人的进步,让其在工作中有机会学习和成长?15、公司主管及同事经 常关注您在工作中存在什么样问题吗?有什么实际困难吗?给予您什么样的帮 助和支持?16、公司存在建立一些不合理制度来管理少数较差的员工,反倒排挤 优秀的员工?17、公司存在富有创新的员工因厌恶日益滋长的官僚主义和等级制 度而辞职,公司的创造力减退?18、公司存在着计较社会等级中的细微差异,而 不是关注顾客、竞争对手与外部世界的变化?19、公司存在营造一种平等的氛围, 支持和保护员工讲真话,提出合理化建议,每个员工的意见受到重视?20、公司 管理人员能有效平衡好员工的利益(发展)和公司的利益(发展)吗?21、公司 员工能够有权参与公司的文化建设、目标、决策、制度、管理系统的制定吗?员工 能够自主管理吗?22、公司的管理具有透明度吗?公司的信息系统能够让员工共 享公司的经营价值观吗?23、公司关注员工培养和学习环境成果 24、公司关注过 程改善成果?25、公司关注员工满意和社会责任方面的成果吗? 2、行为与制度文化调查 1、是否成立了企业文化机构并指派专人进行负责? 2、企业文化机构在公司中的地位如何?3、那些人员接受过企业文化培训?培训 的效果如何?4、有否聘请企业文化专家做企业顾问?5、现行的文化与创业时期 的联系在哪里?6、现行的文化与企业家或者其他典型人物的联系在哪里?7、企 业文化与日常经营活动有关联吗? 8、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有关联吗?9、员工 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情和创造性如何?10、企业是否有专门的企业文化建设规 划?11、是否存在能凸现文化的仪式和典礼?(如展览活动、厂庆、旅游、文化论 坛、传统文体活动等)12、内部沟通管道畅通吗? 3、物质与形象文化调查 1、有完整的 CIS 设计吗?2、CIS 应用的效果如 何?3、企业的环境体现了文化内涵吗?4、有自己的网站吗?具有文化特性和作 用吗?5、有厂规、厂训、厂徽、厂歌等企业文化标志物吗? 4、企业文化环境调查 1、竞争者或者竞争形势是否对企业文化存在影 响?2、关键顾客或供货商是否对企业文化存在影响?3、流行的思潮是否对企业 文化存在影响?4、企业的战略模式是否对企业文化存在影响?5、企业的运营模 式是否对企业文化存在影响?6、企业的人力资源模式模式是否对企业文化存在 影响? 2、建立企业文化模型――“竞争性文化价值模型” 数据本身不会说话,要撬开它的嘴巴必须建立模型。然而很多人误认为 “企业文化 5 层结构”就是企业文化模型,这种误解使得企业常常在茫茫的文 化之海上迷失自己的方向。 美国组织行为专家奎因提出了“竞争性文化价值模型”,把企业文化 指标按照内部外部导向和控制授权两个纬度进行分类,最后形成四个基本的价 值模式。这个模型不仅能够度量企业文化的实态,而且能够为未来的文化发展提 供策略指导。 3、企业文化差距分析 通过对模型的审慎研究,我们可以明确现在的企业文化在哪里?它将 往何处去?以及如何去那里? 1、现在的文化是什么? 企业的主导文化类型目前支配企业的主导文 化的强度企业不同业务单元文化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2、期望的文化是什么? 目前企业文化的不足之处企业文化改进或者 变革的方向期望文化的优势所在 3、有哪些差距? 现状文化与期望文化的差距值得保留的企业文化特 征 4、如何减少差距? 文化改进或者变革的突破口和突破阻力应配备的 管理资源改革风险以及应对措施 5、应注意的关键影响因素 个人影响力尤其是领导者个体行为特征竞争环 境(行业、地区)传统文化群体背景组织形式信息技术人员素质企业生命周期。 六、实操步骤三:企业文化战略性规划 当前企业文化规划的误区在于酷爱捣鼓“口号”和着迷包装“手册”, 然而这些战术性的东西根本无助于改变企业的经营绩效或者竞争能力,企业文 化背上“空洞无物”的黑锅正归因于此,只有对企业文化进行战略性规划才有 可能真正地起到经营层面的影响。 1、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目标 企业文化的建设目标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它源自于企业的总体经营战 略,并对总体经营战略起支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惯常设定的“凌聚 力”、“形象提升”是可笑的,是注定不可能实实在在改善企业经营绩效的,它 只是一件好看的衣服,而衣服下面什么都没有。 我们认为采用平衡记分卡(Balanced Scorecard, BSC)能够很好地协助 企业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目标。 2、选择企业文化战略 目标明确后应选择得当的战略,长期以来企业文化战略在一大堆“创 新”、“人本”等字眼中迷失了自己。事实上,企业文化战略分为“集团企业文 化战略”和“业务单位企业文化战略” 2.1 集团企业文化战略 对于一个多元化的拥有不同性质业务单位的集团企业而言,迫切需要 建立一种共性的企业文化,以实现在不同业务之间建立一种纽带关系,充分发 挥“大兵团作战”的协同效应,这就是集团企业文化战略的任务。 根据我们的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的集团企业文化战略: 类型特征 1.创新型文化战略 2.流程型文化战略 3.顾客型文化 战略 A.基本价值观 (1) 革新的导向(2) 长期策略的导向 (1) 倾向重 视实绩(2) 倾向重视手段的采用 (1) 重视顾客(2) 关系导向 B.基本行为方式 (1) 狂热搜集情报(2) 技术导向(3) 重视绝对完 美主义(4) 上下左右的沟通工作良好(5) 主动提出改善构想并自动的付予实 行(6) 不怕冒险,具高度挑战的精神(7) 认为上下应采对等之态度(8) 团队 精神极佳,但也相互竞争(9) 更多需要奖励(10) 能力考评 (1) 充分的收 集情报,注意内外部均衡(2) 效率导向(3) 传统性的合适原则(4) 重视正式 沟通渠道(5) 有组织的系统性改善(6) 对风险比较谨慎(7) 认为下属理应心 甘情愿地接受命令(8) 相互间竞争激烈并有派阀的产生(9) 更多需要惩罚 (10) 综合考评 (1) 倾向外部的信息情报的搜集(2) 个性化导向(3) 顾客 满意主义(4) 拆除组织边界(5) 强调是否有顾客化意义(6) 更强调改进型创 新(7) 接近顾客的人员更有话语权(8) 有时竞争也很剧烈(9) 要求赏罚分明 (10) 业绩考评 这三种基本类型的企业文化战略并无高下之分,但是在特定的行业背 景和员工素质的情况下,可能选择某种类型的企业文化战略比其它的战略类型 拥有更强的适应性,这正是企业需要权衡考虑的(战略一旦选择将形成“文化 基因”)。 2.2 业务单位企业文化战略 毫无疑问,每一个业务单位都有自己独特的业务模式,与其它业务单位的 差异程度决定了有三种基本的业务单位企业文化战略可资选择: 类型 涵义 适应范围 优点 缺点 1、因袭文化战略 母公司具有系统企业文化时,子公司遵循统一的企 业文化 母公司实力强、知名度大的情况 利用母公司企业文化优势形成统一企 业文化运作成本较低 母公司文化无论好坏都得继承统一难以发挥于公司的个 性、创造性 2、亚文化战略 建立求大同存小异的亚态文化 一般在折衷原则下采 用 兼顾母子公司的文化利益关系创建亚文化风险较小,运作成本低 下级企 业的合理积极性未被发挥淋漓尽致 3、独创文化战略 独创自己的企业文化模式,且可能与母公司企业文化相异 与母公司行业差异大,或子公司自身实力强的情况 根据子公司持质塑造企业 文化可发挥子公司的个性、创造性 创文化形成时间长、成本大可能没有新意或 失败(存在风险) 3、企业文化结构规划 确定企业文化的定位相当之重要,它揭示了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建立在核心价值观上企业文化结构完整展示了企业文化的全貌。 3.1 研拟企业文化定位(核心价值观) 企业文化定位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决定了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以 下是有关于文化定位的七大因素: 3.2 设计企业文化结构 确定了企业文化定位,我们就可以在其基础上对每一个企业文化要素 进行设计。以下是企业文化结构设计的模版: 企业文化结构设计 1、企业的基本战略 1.1 企业的愿景 1.2 企业的经 营领域 1.3 企业的成长方向 1.4 企业的竞争优势 1.5 企业的战略成功保证 2、企 业的价值观体系 2.1 总体价值观 2.2 对股东的价值观 2.3 对顾客的价值观 2.4 对 员工的价值观 2.5 对合作伙伴的价值观 2.6 对社区的价值观 2.7 对公众的价值 观 3、企业的行为方针 3.1 创新方针 3.2 质量方针 3.3 服务方针 3.4 团队方针 3.5 人才方针 3.6 资源方针 3.7 管理方针 3.8 绩效方针 4、企业的形象 4.1 人的形象 4.2 物的形象 4.3 事的形象 5、企业的文化联想物 5.1 企业的文化口号 5.2 企业 的歌曲 5.3 企业的标识 5.4 企业故事 以下是华为对企业文化结构的阐述: 核心价值观 追求 第一条 我们的追求是在电子信息领域实现顾客的 梦想,并依靠点点滴滴、持之以恒的艰苦追求,使我们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 员工 第二条 认真负责和管理有效的员工是我们公司最大的财富。新生知识、 新生人格、新生个性,坚持团队协作的集体奋斗和决不迁就有功但落后的员工, 是我们事业可持续成长的内在要求 技术 第三条 广泛吸收世界电子信息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虚心向 国内外优秀企业学习,独立自主和创造性地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产品系列, 用我们卓越的技术和产品自立于世界通信列强之林 精神 第四条 爱祖国、爱人民、爱事业和爱生活是我们凝聚力的源 泉。企业家精神、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和团结合作精神是我们企业文化的精髓。我 们决不让雷锋们、焦裕禄们吃亏,奉献者定当得到合理的回报 利益 第五条 我们主张在顾客、员工和合作者之间结成利益共同体, 并力图使顾客满意、员工满意和合作者满意 社会责任 第六条 我们以产业报国,以科教兴国为己任,以公司的发 展为所在社区做出贡献。为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为自己和 家人的幸福而不懈努力 基本目标 顾客 第七条 我们的目标是以优异的产品、可靠的质量、 优越的终生效能费用比和周到的服务满足顾客的最高需求。并以此赢得行业内普 遍的赞誉和顾客长期的信赖,确立起稳固的竞争优势 人力资本 第八条 我们强调人力资本不断增值的目标优先于财务资 本增值的目标。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各具专长的自律的员工,是公司的人力资本 不断提高员工的精神境界和相互之间的协作技巧,以及不断提高员工独特且精 湛的技能、专长与经验,是公司财务资本和其他资源增值的基础 核心技术 第九条 我们的目标是在开放的基础上独立自主地发展具 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通信和信息技术支撑体系。通过吸收世界各国的现代文明,吸 收前人、同行和竞争对手的一切优点,依靠有组织的创新,形成不可替代的核心 技术专长,持续且有步骤地开发出具有竞争优势和高附加值的新产品 利润 第十条 我们将按照我们的事业可持续成长的要求,设立每个 时期的足够高的利润率和利润目标,而不单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公司的成长 成长领域 第十一条 只有当我们看准了时机和有了新的 构想,确信能够在该领域中对顾客做出与众不同的贡献时,才进入新的相关领 域。 公司进入新的成长领域,应当有利于提升我们的核心技术水平,有利 于增强已有的市场地位,有利于共享和吸引更多的资源。顺应技术发展的大趋势 顺应市场变化的大趋势,顺应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就能使我们避免大的风险 成长的牵引 第十二条 机会、技术、产品和人才是公司成长的主要 牵引力。这四种力量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机会牵引人才,人才牵引技术,技术 牵引产品,产品牵引更多更大的机会。加大这四种力量的牵引力度,促进它们之 间的良性循环,并使之落实在公司的高层组织形态上,就会加快公司的成长 成长速度 第十三条 我们追求在一定利润率水平上的成长的最大化。 我们必须达到和保持高于行业平均的增长速度和行业中主要竞争对手的增长速 度,以增强企业的实力,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和实现公司各种经营资源的最佳 配置。在电子信息产业中,要么成为领先者,要么被淘汰,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成长管理 第十四条 我们不单纯追求规模上的扩展,而是要使自己 变得更优秀。因此,高层领导必须警惕长期高速增长有可能给公司组织造成的紧 张、脆弱和隐藏的缺点,必须对成长进行有效的管理。在促进公司迅速成为一个 大规模企业的同时,必须以更大的管理努力,促使公司更加灵活和更为有效。始 终保持造势与务实的协调发展我们必须为快速成长做好财务上的规划,防止公 司在成长过程中陷入财务困境而使成长遭受挫折,财务战略对成长的重要性不 亚于技术战略、产品战略和市场战略。 我们必须在人才、技术、组织和分配制度 等方面,及时地做好规划、开发、储备和改革,使公司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七、实操步骤四:企业文化实施 企业文化其难度在于实施,实施的难度在于如何将价值观念传输到员 工的心中,并不断强化而成行为方式。仅仅导入是不够的,还必须在企业的管理 模式上加以调整使之能够对企业文化进行正强化。 1、设置企业文化管理机构 只有常设的企业文化管理机构,企业文化建设才能有专业的团队负责, 企业文化工作才不至于经常被高层领导忽视,防止“一锤子买卖”。 1.1 机构设置 有可能的话,可以考虑设置两级职能: 企业文化委员会 提供战略指导 企业领导、员工代表、客户代表、外 部专家及其它利益群体代表 企业文化部 负责战术实施相应的计划和组织人员 1.2 职责界定 机构设置后应该赋予相应的明确职责: 职位名称:企业文化部 直接领导:总裁 使命与职责:创建、完善和变革企业文化使之能够符合公司内外部的需要 主要工作:企业文化分析企业文化战略思考企业文化作业程序与制度 企业文化实施活动 企业文化绩效控制 协调相关部门在公司内部建立文化导向 协助管理变革 关键业绩指标:员工满意度品牌资产 1.3 确定管理人员 “政因人兴,亦因人亡”,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很难持续 地推行企业文化,所以选拔优秀的文化管理者是最关键的问题所在。下面是一个 标准的选拔程序。 第一阶段 由 EMS(公司选聘专业委员会)负责人员进行初评和筛选, 并向总裁汇报。EMS 人员除了记载候选人的绩效表现外,还根据他们的主观印象 评价等制作“成就分析报告” 第二阶段 由总裁亲自对被圈定在小范围内的候选人进行面试、笔试等 综合测评 第三阶段 将 EMS 制作的“成就分析报告”和总裁的测评意见提交总 裁办,由总裁办最后做出裁决 2、建立文化导向的管理流程 光设立专职机构是不够的,企业文化只有渗透至企业肌体的方方面面, 尤其是工作流程中去,企业文化才能真正落地。 有 3 大管理流程需要进行文化改造: 2.1 战略流程文化改造 战略流程文化改造 1、战略分析是否考虑了企业文化要素?2、战略制 定是否有企业文化人员参与?3、企业的愿景、使命与目标是否能体现企业文化? 4、企业的战略举措是否与企业文化相冲突?5、核心竞争能力是否能与企业文化 相匹配?6、组织结构是否对企业文化形成障碍?7、企业文化对 IT 流程(如 SCM、ERP、CRM)有何影响?8、企业文化对改善管理工具(如六西格玛、TQM 等) 有何影响? 2.2 营销流程文化改造 营销流程文化改造 1、企业文化是否对目标顾客有吸引力?2、定位是 否符合企业文化?3、营销部门对企业文化的认同程度如何?4、营销部门和企业 文化部门之间有无良好的沟通和工作关系?5、营销信息系统是否能提供外部公 众对企业文化的反映?6、新产品推出是否符合企业文化?7、是否对渠道伙伴提 供企业文化教育?8、广告等市场推广工具是否能承载企业文化?9、品牌识别是 否能够体现企业文化的基本价值?10、顾客管理是否利用了企业文化的力量? 2.3 人力资源流程文化改造 人力资源流程文化改造 1、人力资源规划(包括核查现有人力资源, 弄清现有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及分布状况;分析现有人才开发使用情况 及存在的问题;预测未来人力资源需求,确定人员需求量;制定匹配政策,确 保需求与供给的一致等)是否重点考虑了企业文化的影响?2、人员招聘(包括 工作分析、职务设计和工作规范;招聘录用政策;人才测评程序)是否有企业文 化人员的参与?是否优先录用与本公司文化契合程度较高的人员?3、人员配置 (包括培训、职业生涯发展、资格认定等)是否有企业文化人员的参与?是否考 虑与本公司文化契合程度?4、绩效与激励(包括绩效考评系统、员工薪酬的确 定、晋升与降级、奖励惩处)是否有企业文化人员的参与?是否考虑与本公司文 化契合程度? 这里提供一个典型的人力资源流程与企业文化切合度评测工具: 3.2 企业文化手册 企业文化纲领是原则的高度概括,对实践的把握就需要用到企业文化 手册。企业文化手册是企业文化的实施细则,它明确规定了“是什么?不是什么 做什么?不做什么?”。 以下是企业文化手册的模版: 企业文化手册 一、序言(领导人论述企业文化)二、须知 1、公司简介 2、企业文化建设的背景 3、企业文化管理部门介绍 4、企业文化的精要描述三、精 神文化 1、企业的愿景 2、企业的经营领域 3、企业的成长方向 4、企业的竞争优势 5、企业的战略成功保证 6、总体价值观 7、对股东的价值观 8、对顾客的价值观 9、 对员工的价值观 10、对合作伙伴的价值观 11、对社区的价值观 12、对公众的价值 观 13、创新方针 14、质量方针 15、服务方针 16、团队方针 17、人才方针 18、资源 方针 19、管理方针 20、绩效方针四、行为文化 1、员工的行为规范 2、领导的行为 规范 3、传统性文化活动规范 4、业务交往行为规范 5、合作行为规范 6、竞争行为 规范 7、广告、促销和公共关系行为规范 8、公益慈善活动规范 9、仪式和庆典活动 规范 10、节假日活动规范五、制度文化 1、与企业文化相关的通用类的管理制度 2、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制度 3、企业文化建设规划的内容与程序六、物质文化 1、产 品标准 2、厂容厂貌 3、员工的生活与福利七、形象文化 1、企业标志 2、企业歌 3、 文化口号 4、企业故事八、企业大事记 1、企业发展史 2、媒体报道 3、获奖情况 4、 重大事件 5、追记与补记内容 以下是海尔的文化手册内容: 海尔集团(概述) 海尔是海 发展篇 1、 海尔战略发展的三个阶段 2、 海尔发展的历程 3、 三 个方向的转移 管理篇 1、 海尔管理发展的四个阶段 2、 海尔管理理念 3、 海尔 管理模式 1. OEC 管理法 2. 1 一个核心 3. 2 三个基本原则 4. 3 PDCA 2.管理提示 5. 1 80/20 原则 2.2 问题解决三步法 2.3 九个控制 要素:5W3H1S2.4 6S 理念篇 1、 我们的企业文化 2、 我们的海尔精神 3、 我们的海尔 作风 4、 我们的海尔理念 4.1 生存理念 4.2 用人理念 4.3 质量理念 4.4 营销理念 4.5 竞争理念 4.6 市场理念 4.7 售后服 务理念 4.8 出口理念 4.9 资本运营理念 4.10 海尔技术改 造理念 4.11 技术创新理念 4.12 职能工作服务理念 5、 我们对 市场的两条原则 5.1 紧盯市场创美誉 5.2 绝不对市场说“不”6、 我们的创 新观念 6.1 源头论 6.2 资源论·整合力 6.3 市场链 6.4 SST 6.5 零距离 销售 6.6 美誉度 6.7 吃“休克鱼”7、 我们的形象用语 7.1 形象用语 7. 2 标准字体 7.3 各类产品形象用语 7.4 海尔中英文标准字体 8、 我们的形象 识别标志 9、 我们的吉祥物 10、时刻提醒 11、问题警示录 12、思想警示录 13、我 们的个人修养 14、我们的思想政治原则 15、我们的思路 16、我们的运行模式 4、企业文化内部传播 企业文化内部传播是极为重要企业文化实施活动,着眼于全体成员对 企业文化的了解、领悟到实践。主要的传播工具有四种: 4.1 企业文化培训 管理层培训 开展管理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领导、示范作用,如何把 企业文化建设同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相结合的观念和技能的培训 文化管理人员培训 对具体企业文化职能部门的人员,培训主要涉及 建设企业文化的技术和技能等方面的 员工培训 教育训练 如宏基公司在它的“新近人员训练”、“新任主 管人员训练”等培训项目中,安排了“企业文化”课程,由宏基的高层领导向 受训人员传播宏基的企业理念和企业文化 反复诵读和领会 如松下公司相信把公司的使命、精神和文化,让职 工反复诵读和领会,是铭记在心的有效方法。所以每天上午 8 时,松下遍布日本 的 87000 名员工同时诵读松下七条精神,一起唱公司歌 演讲与报告 如松下公司的所有工作团体成员,每一个人每隔 1 个 月至少要在他所属的团体中,进行 10 分钟的演讲,说明公司的精神和公司与社 会的关系 自我教育 如松下公司成立了研究俱乐部、学习俱乐部、读书会、领 导会等业余学习组织,在空余时间自我反省,自觉学习 4.2 企业文化网络 正式的提案 书面形式提出对公司各方面的改善建议,全面参与公司 管理 非正式的沟通 保密的双向沟通渠道,可以对真实的问题进行评论、建 议或投诉 问题解决 定期召开的座谈会,问题会在当场得到答复,限定期限内 对有关问题的处理结果予以反馈 情况通报 召开高级管理人员与员工沟通对话会,向广大员工代表介 绍公司经营状况、重大政策等,并由总裁、人力资源总监等回答员工代表的各种 问题 内刊与公告 企业月刊、布告栏、公告、函件、意见箱可以使员工及时了 解公司的大事动态和丰富员工的工作生活 4.3 企业文化仪式与庆典 仪式是一种重复出现的活动,活动目的在于彰显组织重要的价值观、最 重要的目标、最重要的人等 关于产品的仪式 如每年正月松下都要隆重举行新产品的出厂庆祝仪 式。这一天职工身着印有公司名称字样的衣服大清早来到集合地点,在松下向全 体职工发表热情的演讲后,职工分乘各自分派的卡车满载着新出厂的产品分赴 各地有交易关系的商店,公司职工拱手祝愿该店繁荣,最后职工返回公司,举 杯庆祝新产品出厂活动的结束 关于人的仪式 如松下由人事部门掌握开始进行公司的“入社”教育, 首先要郑重其事地诵读、背诵松下宗旨、松下精神,学习公司创办人松下幸之助 的“语录”,学唱松下公司之歌,参加公司创业史“展览” 关于工作的仪式 如在宏基公司,上下班不打卡,无佣金业务,出国 不需立保证服务契约 庆典活动 如宏基每年都召开一次盛大的表彰大会和联欢会,如果突 破业绩,还要举办狂欢会 4.4 企业文化故事与人物 故事 很多组织都有一些广为流传的故事,而且通常与组织创始人, 打破规定、从无到有的成功及组织挣扎努力有关。这些故事不仅把组织的过去及 现在连接起来,还可以让人明了目前事态的来龙去脉。大多数的故事都是自然发 生而流传的,但有些组织却是刻意地将其纳入管理,好让其成为学习文化的教 具,如海尔 语言 随着时间的演进,组织常会发展出许多独特的用词,用来描述 机器设备、办公室、重要的人员、供货商、顾客或相关产品。而这些术语对组织成 员而言,也是组织文化的一部分,如 IBM 人物 经常利用各种机会表扬先进人物可树立员工效仿的模范,同时还培育 了员工的荣誉心和责任感 5、企业文化外部推广 企业文化的外部推广不仅能够与内部推广形成强大的钳形攻势,而且 能够使得企业文化转变为品牌文化,从而打造强势品牌。 5.1 导入 CI CI 设计不仅仅是美术和广告的设计,还必须在对企业经营策略、核心 价值观有深刻认识的前提下进行。以下是 CI 导入的一般流程 CI 程序 1、CI 计划的开始和确认①有关导入 CI 的企划被批准,CI 计 划的实行正式得到公司内部的承认②公司内部与 CI 有关的主管和其他相关人士, 确实执行确认作业③和公司所委托的机构(外界幕僚)订立基本契约 2、CI 委员 会等的设置①设置 CI 委员会②选定委员会负责人和事务局负责人 3、体制检查 ①以 CI 委员会为中心,检查有关 CI 的期待成果和现状问题②如有必要,应通 知相关单位来参与讨论 4、说明表①请公司内部的主要员工记下有关 CI 的现状 问题,以及对 CI 的期待事项②收回说明表,经过分析后再加以整理 5、体制整 理·CI 导入方针的确认和决定①以体制的检查结果和说明表等为基础,整理 CI 体制②使 CI 计划的推进方针明确化③如有必要,可设置执行委员会来协助 6、 实地考察事业部和流通部①确实施行对外界幕僚的方针确认作业②为了让外界 幕僚机构了解公司情况,可安排他们到本公司的事业部和流通部。进行实地考察 7、公司内部的讯息传递活动①唤起公司员工的 CI 意识,进行内部启蒙教育,使 员工成为企划讯息的传递、媒体②发行“CI 消息”等刊物,进行公司内部的启 蒙活动,并分别举办各阶层员工的说明会 8、调查体系的企划①根据体制并以客 观地调查企业形象的实态为目的,安排调查对象,调查方法,调查理论②确认 调查方针 9、调查设计·调查对象和方法的确定①选定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具 体施行有关调查问题和问卷的设计②事先预估调查作业,选择适当的调查机构 ③确认调查作业的概略计划表 10、选定调查机构①与选定的调查机构订立契约 ②确认调查顺序,调查内容的明细计划表 11、调查准备①根据调查计划而进行 准备工作,例如:取样、印制问卷,分配调查工作等②调整并事先约定访问对象 12、实际调查①确实施行公司内、外部环境的调查作业②整理收回的调查问卷, 安排统计分析作业 13、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①完成定量调查后,根据调查资料 而进行统计分析②收集定性调查结果的资料,并加以整理 14、项目的提供①根 据情报项目的需要,设计问卷调查表②将有关项目提供的方式和期限等计划立 案,同时对内部进行传递和说明工作③整理项目收集的结果 15、视觉审查①分 析旧有的识别系统和识别要素,进行设计的视觉审查 16、访问负责人①直接访 问负责人,了解其意向②向企业经营的负责人请教其企业理念,以便了解公司 未来的活动方针,以及探索有关视觉问题等 17、分析调查·分析结果①以一切 调查结果为基础,分析这些资料所显示的意义②找出公司目前形象活动中的问 题点,借以探求未来的正确方向 18、制作总概念报告书①根据调查的综合整理 结果,构筑 CI 概念的立案②对于企业思想、将业的企业形象和识别问题等,都 经过充分检查并作出结论 19、总概念的发表①问公司高级主管阶层(或董事 会)说明总概念②审议总概念提案内容,决定实行方针和内容 20、企业理念体 系的构筑①根据总概念的实行方针和内容,检查表现新企业理念体系的问题② 由高阶层主管决定公司新企业理念的表现内容,加以检查后正式通过③完成 CI 计划,接收新管理系统的业务 21、企业标志系统的再构筑①根据总概念和新企 业理念而决定公司名称、公司的标志,以及有关标志和个别标志的问题②企业识 别系统的再构季节性作业完成后,争取公司内外的认同 22、变更公司名称、称呼 ①决议变更公司名称后,先选出几种新名称,经过检查后再决定新公司名称。公 司称呼的变更方式亦然②办理必要的手续 23、制作 CI 设计开发计划书①根据总 概念和变更公司名称的结论,整理出设计开发条件②如何须依赖外界设计时, 应先制作“设计开发要领”或“设计开发指引书”24、设计助理人员的挑选·订 契约①挑选负责 CI 设计开发的设计家或设计公司②必须按照“设计开发要领” 的规定,和负责的设计家或机构订立契约 25、选定设计家①选定设计家后,应 提示调查结果的开发条件及标准,并说明各种有关设计开发的问题 26、介绍设 计基本形态①设计家完成以基本要素为中心的设计基本形态后,必须呈送约 CI 委员会和董事会②审议此设计案 27、设计测试①如有必要,可指定受测对象, 进行新设计基本形态的反应测验,视认性测验 28、法律上的检定①检定商标、标 志等这类设计案②办理商标登录等必要的法律措施 29、决定设计基本形态及精 致化①从几件基本形态设计案中,经由讨论而选定企业的设计基本形态②由几 位设计家对选定的设计案,进行造形精致化作业 30、制定企业标语①制定企业 标语,做为基本设计要素的一部分,也可采取在公司内部公开征求标语的措施 ②企业标语决定后,应列入设计系统中 31、基本设计要素·系统的提案①以设 计基本形态为中心业开发基本设计要素,说明设计系统的提案②以基本设计要 素的组合为中心,经由讨论而决定设计上的规则 32、基本设计手册①编辑基本 设计手册②印制基本设计手册③制作完成复制用的清样 33、对外发表计划①计 划设计开发后的对外发表②做好方针、时机、方法、费用等问题的发表计划 34、公 司内部的讯算传递计划①策定有效的诉求方式,将 CI 的成果有效地传递给全体 员工②讯息传递的方针、时机、方法、顺序、资料、费用等,都要有周详的计划 35、应用的适用计划①如何使开发的新设计在具体项目里展开适用,这一点必须 详细计划②适用计划的方针、时机、方法、费用等,应安排妥当③整理新设计对 各项目的庆用条件 36、应用设计开发①使基本设计具体地适用于应用项目②检 验试作的具体项目 37、应用设计手册①编辑应用设计手册②印制应用设计手册 38、新设计的适用展开①按照新设计的新项目,配合应用计划而进行实际制作 39、企划制作公司内部用的用具①制作公司内部讯息传递用的用具②制作公司内 部讯息传递用的概念手册 40、对内发表①对内发表 CI 成果,实行员工教育 41、 对外发表①对外发表 CI 成果,以及企业思想和企业标志的变化等②发行报导 CI 消息的刊物③利用广告媒体来公开发表活动④通知各交易对象 42、CI 相关计划 的推行①对于 CI 的相关计划,必须考虑其实际应用问题以及在公司内有效的推 行方法 43、CI 管理系统的实行①确实施行 CI 设计的管理维持作业系统②决定 CI 相关计划的结束和继续管理的问题,建立新企业情报的开发管理系统 5.2 推广活动 企业文化活动 企业文化发表会、企业文化发表串连活动等 传统活动 书法、绘画、摄影展、体育活动、征文比赛、文化论坛、文艺技 能竞技、团队训练、表彰先进会、联谊会等 庆典 上市、厂庆、大客户、新产品、获奖、庆功等 公益活动 环境保护、义务劳动、植树活动、济贫慰问、希望工程等 5.3 广告 透过不同的媒体,传达至不同的特定对象进行全方位沟通,迅速建立 起企业文化的外部认知。 广告 1、电视电台广告 2、报纸杂志广告 3、户外交通广告 4、网站 5、公 司介绍、海报 6、POP 制作 八、企业文化建设案例 以科龙为例,我们可以看看是如何一步步建设其企业文化的。 企业文化准备 1、确定企业文化建设共识 ①科龙事前在广东省请了 10 位专家,给科龙集团的高层领导和宣传人员讲授企业文化课②经过反复挑选, 确定由专业形象策略公司策划组织文化塑造工程,同时邀请华南理工大学工商 管理学院专家做塑造企业文化工程的顾问 2、创建企业文化项目小组 ①成立企业文化推行委员会,由总裁亲 任推委会主任②由推行委员会导入企业文化训练课程 3、拟定企业文化建设计划 ①形成经营文化策略建议书 4、企业文化管理层研讨会 ①科龙举行了一个由 3000 名员工参加的 内部动员会。会场上 lO 面绘有“万龙耕心”工程标志的彩旗上,签下了万余名 职工的名字,表达了科龙众志成城、再创辉煌的巨大决心。潘宁、王国端、李棣强 等科龙高层领导当场也在旗上签了自己的名字 5、企业文化创建动员大会 企业文化诊断 1、企业文化现状调查 ①针对科龙 5000 名员工的问卷 调查,其中有效问卷 4791 份,以此对文化现状进行投石问路,凋查摸底 2、建立企业文化模型 ①一次三天两夜的文化研讨营。科龙集团的 老总、各部主管部长、专业公司主管老总、分厂厂长等 80 人参加了会议。研讨营 以沟通为旨,充分沟通各种想法,分析企业优劣势,然后开动脑筋,头脑激荡, 研讨企业的基本信念、战略、市场营销战略、企业文化、企业革新战略 3、企业文化差距分析 企业文化战略性规划 1、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目标 ①规定科龙塑造企 业文化将达成六个目标: ■明确科龙集团的总体经营目标■凝聚员工的向心力 ■形成特色的企业文化■寻找科龙新的优势点■品牌形象延伸■提高全员素质 2、选择企业文化战略 3、企业文化结构规划 ①企业文化指标总结,包括企业价值观;企 业行为信条;企业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实施 1、设置企业文化管理机构 ①企业各级组织管理制度 拟定 2、建立文化导向的管理流程 3、制订企业文化纲领与手册 ①对内行为规范,包括全体职工对内 行为规范制定②对外行为规范。包括全体职工对外行为规范制定③行为规范手册 将行为规范制定成标准手册 4、企业文化内部传播 ①建立教育训练制度,包括全体职工教育训 练制度拟定②教育训练手册,将教育训练制定成标准手册 5、企业文化外部传播 声势浩大的科龙集团企业文化新纲领发布暨誓师大会在容奇镇体 育中心隆重举行,与会人员除科龙集团万余名干部员工外,还有省市镇领导,以及科龙企 业文化专家顾问,令人瞩目的是科龙集团还请来了来自全国 30 个省市的近 100 名消费者、 经销商代表以及科龙的退休虽工和员工家属,使这次盛会更显得意义非常。
20 页
478 浏览
立即下载
《华为基本法》
华为基本法 第一章 公司的宗旨 一、核心价值观 (追求) 第一条 华为的追求是在电子信息领域实现顾客的梦想,并依靠点点滴滴、锲而不舍的艰 苦追求,使我们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 为了使华为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我们将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通过无依赖的市 场压力传递,使内部机制永远处于激活状态。 (员工) 第二条 认真负责和管理有效的员工是华为最大的财富。尊重知识、尊重个性、集体奋斗和 不迁就有功的员工,是我们事业可持续成长的内在要求。 (技术) 第三条 广泛吸收世界电子信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虚心向国内外优秀企业学习,在 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开放合作地发展领先的核心技术体系,用我们卓越的产品自立于世界通 信列强之林。 (精神) 第四条 爱祖国、爱人民、爱事业和爱生活是我们凝聚力的源泉。责任意识、创新精神、敬 业精神与团结合作精神是我们企业文化的精髓。实事求是是我们行为的准则。 (利益) 第五条 华为主张在顾客、员工与合作者之间结成利益共同体。努力探索按生产要素分配 的内部动力机制。我们决不让雷锋吃亏,奉献者定当得到合理的回报。 (文化) 第六条 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一切工业产品都是人类智慧创造的。 华为没有可以依存的自然资源,唯有在人的头脑中挖掘出大油田、大森林、大煤矿……。精神 是可以转化成物质的,物质文明有利于巩固精神文明。我们坚持以精神文明促进物质文明的 方针。 这里的文化,不仅仅包含知识、技术、管理、情操……,也包含了一切促进生产力发展的 无形因素。 (社会责任) 第七条 华为以产业报国和科教兴国为己任,以公司的发展为所在社区作出贡献。为伟大 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为自己和家人的幸福而不懈努力。 二、基本目标 (质量) 第八条 我们的目标是以优异的产品、可靠的质量、优越的终生效能费用比和有效的服 务,满足顾客日益增长的需要。 质量是我们的自尊心。 (人力资本) 第九条 我们强调人力资本不断增值的目标优先于财务资本增值的目标。 (核心技术) 第十条 我们的目标是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领先的电子和信息技术支撑体系。 (利润) 第十一条 我们将按照我们的事业可持续成长的要求,设立每个时期的合理的利润率和 利润目标,而不单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三、公司的成长 (成长领域) 第十二条 我们进入新的成长领域,应当有利于提升公司的核心技术水平,有利于发挥 公司资源的综合优势,有利于带动公司的整体扩张。顺应技术发展的大趋势,顺应市场变化 的大趋势,顺应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就能使我们避免大的风险。 只有当我们看准了时机和有了新的构想,确信能够在该领域中对顾客作出与众不同的贡 献时,才进入市场广阔的相关新领域。 (成长的牵引) 第十三条 机会、人才、技术和产品是公司成长的主要牵引力。这四种力量之间存在着相互 作用。机会牵引人才,人才牵引技术,技术牵引产品,产品牵引更多更大的机会。加大这四种 力量的牵引力度,促进它们之间的良性循环,就会加快公司的成长。 (成长速度) 第十四条 我们追求在一定利润率水平上的成长的最大化。我们必须达到和保持高于行业 平均的增长速度和行业中主要竞争对手的增长速度,以增强公司的活力,吸引最优秀的人 才,和实现公司各种经营资源的最佳配置。在电子信息产业中,要么成为领先者,要么被淘 汰,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成长管理) 第十五条 我们不单纯追求规模上的扩展,而是要使自己变得更优秀。因此,高层领导必 须警惕长期高速增长有可能给公司组织造成的脆弱和隐藏的缺点,必须对成长进行有效的管 理。在促进公司迅速成为一个大规模企业的同时,必须以更大的管理努力,促使公司更加灵 活和更为有效。始终保持造势与做实的协调发展。 四、价值的分配 (价值创造) 第十六条 我们认为,劳动、知识、企业家和资本创造了公司的全部价值。 (知识资本化) 第十七条 我们是用转化为资本这种形式,使劳动、知识以及企业家的管理和风险的累积 贡献得到体现和报偿;利用股权的安排,形成公司的中坚力量和保持对公司的有效控制,使 公司可持续成长。知识资本化与适应技术和社会变化的有活力的产权制度,是我们不断探索 的方向。 我们实行员工持股制度。一方面,普惠认同华为的模范员工,结成公司与员工的利益与 命运共同体。另一方面,将不断地使最有责任心与才能的人进入公司的中坚层。 (价值分配形式) 第十八条 华为可分配的价值,主要为组织权力和经济利益;其分配形式是:机会、职 权、工资、奖金、安全退休金、医疗保障、股权、红利,以及其他人事待遇。我们实行按劳分配与 按资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方式。 (价值分配原则) 第十九条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可持续发展,是我们价值分配的基本原则。 按劳分配的依据是:能力、责任、贡献和工作态度。按劳分配要充分拉开差距,分配曲线 要保持连续和不出现拐点。股权分配的依据是:可持续性贡献、突出才能、品德和所承担的风 险。股权分配要向核心层和中坚层倾斜,股权结构要保持动态合理性。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的 比例要适当,分配数量和分配比例的增减应以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为原则。 (价值分配的合理性) 第二十条 我们遵循价值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在公司内部引入外部市场压力和公平竞 争机制,建立公正客观的价值评价体系并不断改进,以使价值分配制度基本合理。衡量价值 分配合理性的最终标准,是公司的竞争力和成就,以及全体员工的士气和对公司的归属意 识。 第二章 基本经营政策 一、经营重心 (经营方向) 第二十一条 我们中短期经营方向集中在通信产品的技术与质量上,重点突破、系统领 先,摆脱在低层次市场上角逐的被动局面,同时发展相关信息产品。公司优先选择资源共享 的项目,产品或事业领域多元化紧紧围绕资源共享展开,不进行其他有诱惑力的项目,避免 分散有限的力量及资金。 我们过去的成功说明,只有大市场才能孵化大企业。选择大市场仍然是我们今后产业选 择的基本原则。但是,成功并不总是一位引导我们走向未来的可靠向导。我们要严格控制进入 新的领域。 对规划外的小项目,我们鼓励员工的内部创业活动,并将拨出一定的资源,支持员工把 出色的创意转化为顾客需要的产品。 (经营模式) 第二十二条 我们的经营模式是,抓住机遇,靠研究开发的高投入获得产品技术和性能 价格比的领先优势,通过大规模的席卷式的市场营销,在最短的时间里形成正反馈的良性循 环,充分获取“机会窗”的超额利润。不断优化成熟产品,驾驭市场上的价格竞争,扩大和 巩固在战略市场上的主导地位。我们将按照这一经营模式的要求建立我们的组织结构和人才 队伍,不断提高公司的整体运作能力。 在设计中构建技术、质量、成本和服务优势,是我们竞争力的基础。日本产品的低成本, 德国产品的稳定性,美国产品的先进性,是我们赶超的基准。 (资源配置) 第二十三条 我们坚持“压强原则”,在成功关键因素和选定的战略生长点上,以超过 主要竞争对手的强度配置资源,要么不做,要做,就极大地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重 点突破。 在资源的分配上,应努力消除资源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的障碍。我们认识到对人、财、物 这三种关键资源的分配,首先是对优秀人才的分配。我们的方针是使最优秀的人拥有充分的 职权和必要的资源去实现分派给他们的任务。 (战略联盟) 第二十四条 我们重视广泛的对等合作和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积极探索在互利基础上的 多种外部合作形式。 (服务网络) 第二十五条 华为向顾客提供产品的终生服务承诺。 我们要建立完善的服务网络,向顾客提供专业化和标准化的服务。顾客的利益所在,就 是我们生存与发展的最根本的利益所在。 我们要以服务来定队伍建设的宗旨,以顾客满意度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准绳。 二、研究与开发 (研究开发政策) 第二十六条 顾客价值观的演变趋势引导着我们的产品方向。 我们的产品开发遵循在自主开发的基础上广泛开放合作的原则。在选择研究开发项目 时,敢于打破常规,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我们要善于利用有节制的混沌状态,寻求对未知 领域研究的突破;要完善竞争性的理性选择程序,确保开发过程的成功。 我们保证按销售额的 10%拨付研发经费,有必要且可能时还将加大拨付的比例。 (研究开发系统) 第二十七条 我们要建立互相平行、符合大公司战略的三大研究系统,即产品发展战略规 划研究系统,产品研究开发系统,以及产品中间试验系统。随着公司的发展,我们还会在国 内外具有人才和资源优势的地区,建立分支研究机构。 在相关的基础技术领域中,不断地按“窄频带、高振幅”的要求,培养一批基础技术尖 子。在产品开发方面,培养一批跨领域的系统集成带头人。把基础技术研究作为研究开发人员 循环流程的一个环节。 没有基础技术研究的深度,就没有系统集成的高水准;没有市场和系统集成的牵引,基 础技术研究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 (中间试验) 第二十八条 我们十分重视新产品、新器件和新工艺的品质论证及测试方法研究。要建立 一个装备精良、测试手段先进、由众多“宽频带、高振幅”的优秀工程专家组成的产品中间试 验中心。为了使我们中间试验的人才和装备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我们在全世界只建立一个 这样的大型中心。要经过集中的严格筛选过滤新产品和新器件,通过不断的品质论证提高产 品的可靠性,持续不断地进行容差设计试验和改进工艺降低产品成本,加快技术开发成果的 商品化进程。 三、市场营销 (市场地位) 第二十九条 华为的市场定位是业界最佳设备供应商。 市场地位是市场营销的核心目标。我们不满足于总体销售额的增长,我们必须清楚公司 的每一种主导产品的市场份额是多大,应该达到多大。特别是新产品、新兴市场的市场份额和 销售份额更为重要。品牌、营销网络、服务和市场份额是支撑市场地位的关键要素。 (市场拓展) 第三十条 战略市场的争夺和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的开发,是市场营销的重点。我们既要 抓住新兴产品市场的快速渗透和扩展,也要奋力推进成熟产品在传统市场与新兴市场上的扩 张,形成绝对优势的市场地位。 作为网络设备供应商,市场战略的要点是获取竞争优势,控制市场主导权的关键。市场 拓展是公司的一种整体运作,我们要通过影响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传递市场压力,不断提高 公司整体响应能力。 (营销网络) 第三十一条 营销系统的构架是按对象建立销售系统,按产品建立行销系统,形成矩阵 覆盖的营销网络。 (营销队伍建设) 第三十二条 我们重视培育一支高素质的、具有团队精神的销售工程师与营销管理者队 伍,重视发现和培养战略营销管理人才和国际营销人才。 我们要以长远目标来建设营销队伍,以共同的事业、责任、荣誉来激励和驱动。 (资源共享) 第三十三条 市场变化的随机性、市场布局的分散性和公司产品的多样性,要求前方营销 队伍必须得到及时强大的综合支援,要求我们必须能够迅速调度和组织大量资源抢夺市场先 机和形成局部优势。因此营销部门必须采取灵活的运作方式,通过事先策划与现场求助,实 现资源的动态最优配置与共享。 四、生产方式 (生产战略) 第三十四条 我们的生产战略是在超大规模销售的基础上建立敏捷生产体系。因地制宜地 采用世界上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管理方法,坚持永无止境的改进,不断提高质量,降低成本, 缩短交货期和增强制造柔性,使公司的制造水平和生产管理水平达到世界级大公司的基准。 (生产布局) 第三十五条 顺应公司事业领域多元化和经营地域国际化的趋势,我们将按照规模经济 原则、比较成本原则和贴近顾客原则,集中制造关键基础部件和分散组装最终产品,在全国 和世界范围内合理规划生产布局,优化供应链。 五、理财与投资 (筹资战略) 第三十六条 我们努力使筹资方式多样化,继续稳健地推行负债经营。开辟资金来源,控 制资金成本,加快资金周转,逐步形成支撑公司长期发展需求的筹资合作关系,确保公司战 略规划的实现。 (投资战略) 第三十七条 我们中短期的投资战略仍坚持产品投资为主,以期最大限度地集中资源, 迅速增强公司的技术实力、市场地位和管理能力。我们在制定重大投资决策时,不一定追逐今 天的高利润项目,同时要关注有巨大潜力的新兴市场和新产品的成长机会。我们不从事任何 分散公司资源和高层管理精力的非相关多元化经营。 (资本经营) 第三十八条 我们在产品领域经营成功的基础上探索资本经营,利用产权机制更大规模 地调动资源。实践表明,实现这种转变取决于我们的技术实力、营销实力、管理实力和时机。 外延的扩张依赖于内涵的做实,机会的捕捉取决于事先的准备。 资本知识化是加速资本经营良性循环的关键。我们在进行资本扩充时,重点要选择那些 有技术、有市场,以及与我们有互补性的战略伙伴,其次才是金融资本。 资本经营和外部扩张,应当有利于潜力的增长,有利于效益的增长,有利于公司组织和 文化的统一性。公司的上市应当有利于巩固我们已经形成的价值分配制度的基础。 第三章 基本组织政策 一、基本原则 (组织建立的方针) 第三十九条 华为组织的建立和健全,必须: 1、有利于强化责任,确保公司目标和战略的实现。 2、有利于简化流程,快速响应顾客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 3、有利于提高协作的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4、有利于信息的交流,促进创新和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 5、有利于培养未来的领袖人才,使公司可持续成长。 (组织结构的建立原则) 第四十条 华为将始终是一个整体。这要求我们在任何涉及华为标识的合作形式中保持控 制权。 战略决定结构是我们建立公司组织的基本原则。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业务和新事业生长 点,应当在组织上有一个明确的负责单位,这些部门是公司组织的基本构成要素。 组织结构的演变不应当是一种自发的过程,其发展具有阶段性。组织结构在一定时期内 的相对稳定,是稳定政策、稳定干部队伍和提高管理水平的条件,是提高效率和效果的保证。 (职务的设立原则) 第四十一条 管理职务设立的依据是对职能和业务流程的合理分工,并以实现组织目标 所必须从事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为基础。职务的范围应设计得足够大,以强化责任、减少协调和 提高任职的挑战性与成就感。 设立职务的权限应集中。对设立职务的目的、工作范围、隶属关系、职责和职权,以及任 职资格应作出明确规定。 (管理者的职责) 第四十二条 管理者的基本职责是依据公司的宗旨主动和负责地开展工作,使公司富有 前途,工作富有成效,员工富有成就。管理者履行这三项基本职责的程度,决定了他的权威 与合法性被下属接受的程度。 (组织的扩张) 第四十三条 组织的成长和经营的多元化必然要求向外扩张。组织的扩张要抓住机遇,而 我们能否抓住机遇和组织能够扩张到什么程度,取决于公司的干部队伍素质和管理控制能 力。当依靠组织的扩张不能有效地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果时,公司将放缓对外扩张的步伐, 转而致力于组织管理能力的提高。 二、组织结构 (基本组织结构) 第四十四条 公司的基本组织结构将是一种二维结构:按战略性事业划分的事业部和按 地区划分的地区公司。事业部在公司规定的经营范围内承担开发、生产、销售和用户服务的职 责;地区公司在公司规定的区域市场内有效利用公司的资源开展经营。事业部和地区公司均 为利润中心,承担实际利润责任。 (主体结构) 第四十五条 职能专业化原则是建立管理部门的基本原则。对于以提高效率和加强控制为 主要目标的业务活动领域,一般也应按此原则划分部门。 公司的管理资源、研究资源、中试资源、认证资源、生产管理资源、市场资源、财政资源、人 力资源和信息资源……是公司的公共资源。为了提高公共资源的效率,必须进行审计。按职能 专业化原则组织相应的部门,形成公司组织结构的主体。 (事业部) 第四十六条 对象专业化原则是建立新事业部门的基本原则。 事业部的划分原则可以是以下两种原则之一,即产品领域原则和工艺过程原则。按产品 领域原则建立的事业部是扩张型事业部,按工艺过程原则建立的事业部是服务型事业部。 扩张型事业部是利润中心,实行集中政策,分权经营。应在控制有效的原则下,使之具 备开展独立经营所需的必要职能,既充分授权,又加强监督。 对于具有相对独立的市场,经营已达到一定规模,相对独立运作更有利于扩张和强化最 终成果责任的产品或业务领域,应及时选择更有利于它发展的组织形式。 (地区公司) 第四十七条 地区公司是按地区划分的、全资或由总公司控股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子公司。 地区公司在规定的区域市场和事业领域内,充分运用公司分派的资源和尽量调动公司的公共 资源寻求发展,对利润承担全部责任。在地区公司负责的区域市场中,总公司及各事业部不 与之进行相同事业的竞争。各事业部如有拓展业务的需要,可采取会同或支持地区公司的方 式进行。 (矩阵结构的演进) 第四十八条 当按职能专业化原则划分的部门与按对象专业化原则划分的部门交叉运作 时,就在组织上形成了矩阵结构。 公司组织的矩阵结构,是一个不断适应战略和环境变化,从原有的平衡到不平衡,再到 新的平衡的动态演进过程。不打破原有的平衡,就不能抓住机会,快速发展;不建立新的平 衡,就会给公司组织运作造成长期的不确定性,削弱责任建立的基础。 为了在矩阵结构下维护统一指挥原则和责权对等原则,减少组织上的不确定性和提高组 织的效率,我们必须在以下几方面加强管理的力度: 1、建立有效的高层管理组织。 2、实行充分授权,加强监督。 3、加强计划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4、完善考核体系。 5、培育团队精神。 (求助网络) 第四十九条 我们要在公司的纵向等级结构中适当地引入横向和逆向的网络动作方式, 以激活整个组织,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共享资源。我们既要确保正向直线职能系统制定和实施 决策的政令畅通,又要对逆向和横向的求助系统作出及时灵活的响应,使最贴近顾客,最先 觉察到变化和机会的高度负责的基层主管和员工,能够及时得到组织的支援,为组织目标作 出与众不同的贡献。 (组织的层次) 第五十条 我们的基本方针是减少组织的层次,以提高组织的灵活性。减少组织层次一方 面要减少部门的层次,另一方面要减少职位的层次。 三、高层管理组织 (高层管理组织) 第五十一条 高层管理组织的基本结构为三部分:公司执行委员会、高层管理委员会与公 司职能部门。 公司的高层管理委员会有:战略规划委员会,人力资源委员会,财经管理委员会。 (高层管理职责) 第五十二条 公司执行委员会负责确定公司未来的使命、战略与目标,对公司重大问题进 行决策,确保公司可持续成长。 高层管理委员会是由资深人员组成的咨询机构。负责拟制战略规划和基本政策,审议预 算和重大投资项目,以及审核规划、基本政策和预算的执行结果。审议结果由总裁办公会议批 准执行。 公司职能部门代表公司总裁对公司公共资源进行管理,对各事业部、子公司、业务部门进 行指导和监控。公司职能部门应归口设立,以尽量避免多头领导现象。 高层管理任务应以项目形式予以落实。高层管理项目完成后,形成具体工作和制度,并 入某职能部门的职责。 (决策制度) 第五十三条 我们遵循民主决策,权威管理的原则。 高层重大决策需经高层管理委员会充分讨论。决策的依据是公司的宗旨、目标和基本政 策;决策的原则是,从贤不从众。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要造成一种环境,让不同意 见存在和发表。一经形成决议,就要实行权威管理。 高层委员会集体决策以及部门首长负责制下的办公会议制度,是实行高层民主决策的重 要措施。我们的方针是,放开高层民主,使智慧充分发挥;强化基层执行,使责任落在实处。 各部门首长隶属于各个专业委员会,这些委员会议事而不管事,对形成的决议有监督 权,以防止一长制中的片面性。各部门首长的日常管理决策,应遵循部门首长办公会确定的 原则,对决策后果承担个人责任。各级首长办公会的讨论结果,以会议纪要的方式向上级呈 报。报告上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正式成员签名,报告中要特别注明讨论过程中的不同意见。 公司总裁有最后的决策权,在行使这项权力时,要充分听取意见。 (高层管理者行为准则) 第五十四条 高层管理者应当做到: 1、保持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忧患意识。对公司的未来和重大经营决策承担个人风险。 2、坚持公司利益高于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 3、倾听不同意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 4、加强政治品格的训练与道德品质的修养,廉洁自律。 5、不断学习。 第四章 基本人力资源政策 一、人力资源管理准则 (基本目的) 第五十五条 华为的可持续成长,从根本上靠的是组织建设和文化建设。因此,人力资源 管理的基本目的,是建立一支宏大的高素质、高境界和高度团结的队伍,以及创造一种自我 激励、自我约束和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为公司的快速成长和高效运作提供保障。 (基本准则) 第五十六条 华为全体员工无论职位高低,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准 则是公正、公平和公开。 (公正) 第五十七条 共同的价值观是我们对员工作出公平评价的准则;对每个员工提出明确的 挑战性目标与任务,是我们对员工的绩效改进作出公正评价的依据;员工在完成本职工作中 表现出的能力和潜力,是比学历更重要的评价能力的公正标准。 (公平) 第五十八条 华为奉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我们鼓励每个员工在真诚合作与责任 承诺基础上,展开竞争;并为员工的发展,提供公平的机会与条件。每个员工应依靠自身的 努力与才干,争取公司提供的机会;依靠工作和自学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依靠创造性地 完成和改进本职工作满足自己的成就愿望。我们从根本上否定评价与价值分配上的短视、攀比 与平均主义。 (公开) 第五十九条 我们认为遵循公开原则是保障人力资源管理的公正和公平的必要条件。公司 重要政策与制度的制定,均要充分征求意见与协商。抑侥幸,明褒贬,提高制度执行上的透 明度。我们从根本上否定无政府、无组织、无纪律的个人主义行为。 (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第六十条 我们不搞终身雇佣制,但这不等于不能终身在华为工作。我们主张自由雇佣 制,但不脱离中国的实际。 (内部劳动力市场) 第六十一条 我们通过建立内部劳动力市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引入竞争和选择机制。通 过内部劳动力市场和外部劳动力市场的置换,促进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实现人力资源的合 理配置和激活沉淀层。并使人适合于职务,使职务适合于人。 (人力资源管理责任者) 第六十二条 人力资源管理不只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而且是全体管理者的职责。 各部门管理者有责任记录、指导、支持、激励与合理评价下属人员的工作,负有帮助下属人员 成长的责任。下属人员才干的发挥与对优秀人才的举荐,是决定管理者的升迁与人事待遇的 重要因素。 二、员工的义务和权利 (员工的义务) 第六十三条 我们鼓励员工对公司目标与本职工作的主人翁意识与行为。 每个员工主要通过干好本职工作为公司目标做贡献。员工应努力扩大职务视野,深入领 会公司目标对自己的要求,养成为他人作贡献的思维方式,提高协作水平与技巧。另一方 面,员工应遵守职责间的制约关系,避免越俎代庖,有节制地暴露因职责不清所掩盖的管理 漏洞与问题。 员工有义务实事求是地越级报告被掩盖的管理中的弊端与错误。允许员工在紧急情况下 便宜行事,为公司把握机会,躲避风险,以及减轻灾情作贡献。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越级 报告者或便宜行事者,必须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承担责任。 员工必须保守公司的秘密。 (员工的权利) 第六十四条 每个员工都拥有以下基本权利,即咨询权、建议权、申诉权与保留意见权。 员工在确保工作或业务顺利开展的前提下,有权利向上司提出咨询,上司有责任作出合 理的解释与说明。 员工对改善经营与管理工作具有合理化建议权。 员工有权对认为不公正的处理,向直接上司的上司提出申诉。申诉必须实事求是,以书 面形式提出,不得影响本职工作或干扰组织的正常运作。各级主管对下属员工的申诉,都必 须尽早予以明确的答复。 员工有权保留自己的意见,但不能因此影响工作。上司不得因下属保留自己的不同意见 而对其歧视。 三、考核与评价 (基本假设) 第六十五条 华为员工考评体系的建立依据下述假设: 1、华为绝大多数员工是愿意负责和愿意合作的,是高度自尊和有强烈成就欲望的。 2、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优点突出的人往往缺点也很明显。 3、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应当体现在工作绩效的改进上。 4、失败铺就成功,但重犯同样的错误是不应该的。 5、员工未能达到考评标准要求,也有管理者的责任。员工的成绩就是管理者的成绩。 (考评方式) 第六十六条 建立客观公正的价值评价体系是华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长期任务。 员工和干部的考评,是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对每个员工和干部的工作绩效、工作态度 与工作能力的一种例行性的考核与评价。工作绩效的考评侧重在绩效的改进上,宜细不宜 粗;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的考评侧重在长期表现上,宜粗不宜细。考评结果要建立记录,考 评要素随公司不同时期的成长要求应有所侧重。 在各层上下级主管之间要建立定期述职制度。各级主管与下属之间都必须实现良好的,沟 通,以加强相互的理解和信任。沟通将列入对各级主管的考评。 员工和干部的考评实行纵横交互的全方位考评。同时,被考评者有申诉的权利。 四、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规范 (招聘与录用) 第六十七条 华为依靠自己的宗旨和文化,成就与机会,以及政策和待遇,吸引和招揽 天下一流人才。我们在招聘和录用中,注重人的素质、潜能、品格、学历和经验。按照双向选择 的原则,在人才使用、培养与发展上,提供客观且对等的承诺。 我闪将根据公司在不同时期的战略和目标,确定合理的人才结构。 (解聘与辞退) 第六十八条 我们利用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与淘汰机制,建立例行的员工解聘和辞退 程序。对违反公司纪律和因牟取私利而给公司造成严重损害的员工,根据有关制度强行辞退。 (报酬与待遇) 第六十九条 我们在报酬与待遇上,坚定不移向优秀员工倾斜。 工资分配实行基于能力主义的职能工资制;奖金的分配与部门和个人的绩效改进挂钩; 安全退休金等福利的分配,依据工作态度的考评结果;医疗保险按贡献大小,对高级管理和 资深专业人员与一般员工实行差别待遇,高级管理和资深专业人员除享受医疗保险外,还享 受医疗保健等健康待遇。 我们不会牺牲公司的长期利益去满足员工短期利益分配的最大化,但是公司保证在经济 景气时期与事业发展良好阶段,员工的人均年收入高于区域行业相应的最高水平。 (自动降薪) 第七十条 公司在经济不景气时期,以及事业成长暂时受挫阶段,或根据事业发展需 要,启用自动降薪制度,避免过度裁员与人才流失,确保公司渡过难关。 (晋升与降格) 第七十一条 每个员工通过努力工作,以及在工作中增长的才干,都可能获得职务或任 职资格的晋升。与此相对应,保留职务上的公平竞争机制,坚决推行能上能下的干部制度。公 司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依据客观公正的考评结果,让最有责任心的明白人担负重要的责任。 我们不拘泥于资历与级别,按公司组织目标与事业机会的要求,依据制度性甄别程序,对有 突出才干和突出贡献者实施破格晋升。但是,我们提倡循序渐进。 (职务轮换与专长培养) 第七十二条 我们对中高级主管实行职务轮换政策。没有周边工作经验的人,不能担任部 门主管。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人,不能担任科以上干部。我们对基层主管、专业人员和操作人 员实行岗位相对固定的政策,提倡爱一行,干一行;干一行,专一行。爱一行的基础是要通 得过录用考试,已上岗的员工继续爱一行的条件是要经受岗位考核的筛选。 (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 第七十三条 我们将持续的人力资源开发作为实现人力资源增值目标的重要条件。实行在 职培训与脱产培训相结合,自我开发与教育开发相结合的开发形式。 为了评价人力资源开发的效果,要建立人力资源开发投入产出评价体系。 第五章 基本控制政策 一、管理控制方针 (方针) 第七十四条 通过建立健全管理控制系统和必要的制度,确保公司战略、政策和文化的统 一性。在此基础上对各级主管充分授权,造成一种既有目标牵引和利益驱动,又有程序可依 和制度保证的活跃、高效和稳定的局面。 (目标) 第七十五条 公司管理控制系统进一步完善的中短期目标是:建立健全预算控制体系、成 本控制体系、质量管理和保证体系、业务流程体系、审计监控体系、文档体系以及项目管理系 统,对关系公司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领域,实行有效的控制,建立起大公司的规范运作模式。 (原则) 第七十六条 公司的管理控制遵循下述原则: 分层原则。管理控制必须分层实施,越级和越权控制将破坏管理控制赖以建立的责任基 础。 例外原则。凡具有重复性质的例常工作,都应制订出规则和程序,授权下级处理。上级主 要控制例外事件。 分类控制原则。针对部门和任务的性质,实行分类控制。对高中层经营管理部门实行目标 责任制的考绩控制;对基层作业部门实行计量责任制的定额控制;对职能和行政管理部门实 行任务责任制的考事控制。 成果导向原则。管理控制系统对部门绩效的考核,应促使部门主管能够按公司整体利益 最大化的要求进行决策。 公司坚决主张强化管理控制。同时也认识到,偏离预算(或标准)的行动未必一定是错 误的;单纯奖励节约开支的办法不一定是一种好办法。公司鼓励员工和部门主管在管理控制 系统不完善的地方,在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变化的时候,按公司宗旨和目标的要求,主动采取 积极负责的行动。 经过周密策划,共同研究,在实施过程中受到挫折,应得到鼓励,发生的失败不应受到 指责。 (持续改进) 第七十七条 部门和员工绩效考核的重点是绩效改进。 公司的战略目标和顾客满意度是建立绩效改进考核指标体系的两个基本出发点。在对战 略目标层层分解的基础上确定公司各部门的目标,在对顾客满意度节节展开的基础上,确定 流程各环节和岗位的目标。绩效改进考核指标体系应起到牵引作用,使每个部门和每个员工 的改进努力朝向共同的方向。 绩效改进考核指标必须是可度量的和重点突出的。指标水平应当是递进的和具有挑战性 的。只要我们持续地改进,就会无穷地逼近高质量、低成本和高效率的理想目标。 二、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形成) 第七十八条 优越的性能和可靠的质量是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我们认为质量形成于产品寿 命周期的全过程,包括研究设计、中试、制造、分销、服务和使用的全过程。因此,必须使产品 寿命周期全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必须实行全流程的、全员 参加的全面质量管理,使公司有能力持续提供符合质量标准和顾客满意的产品。 我们的质量方针是: 1、树立品质超群的企业形象,全心全意地为顾客服务。 2、在产品设计中构建质量。 3、依合同规格生产。 4、使用合格供应商。 5、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 6、质量系统符合 ISO-9001 的要求。 (质量目标) 第七十九条 我们的质量目标是: 1、技术上保持与世界潮流同步。 2、创造性地设计、生产具有最佳性能价格比的产品。 3、产品运行实现平均 2000 天无故障。 4、从最细微的地方做起,充分保证顾客各方面的要求得到满足。 5、准确无误的交货;完善的售后服务;细致的用户培训;真诚热情的订货与退货。 我们通过推行 ISO-9001,并定期通过国际认证复审,建立健全全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 和质量保证体系,使我们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与国际接轨。 三、全面预算控制 (性质与任务) 第八十条 全面预算是公司年度全部经营活动的依据,是我们驾驭外部环境的不确定 性,减少决策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公司整体绩效和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全面预算的主要任务是: 1、统筹协调各部门的目标和活动。 2、预计年度经营计划的财务效果和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3、优化资源配置。 4、确定各责任中心的经营责任。 5、为控制各部门的费用支出和评价各部门的绩效提供依据。 公司设立多级预算控制体系。各责任中心的一切收支都应纳入预算。 (管理职责) 第八十一条 公司级预算和决算由财经管理委员会审议,由公司总裁批准。公司级预算由 财务部负责编制并监督实施和考核实施效果。各级预算的编制和修改必须按规定的程序进行。 收入中心和利润中心预算的编制,应按照有利于潜力和效益增长的原则合理确定各项支出水 平;成本或费用中心的预算编制,应当贯彻量入为出、厉行节约的方针。 公司以及事业部和子公司的财务部门,应定期向财经管理委员会提交预算执行情况的分 析报告。根据预算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实现偏离程度,考核财务部预算编制和预算控制效果。 四、成本控制 (控制重点) 第八十二条 成本是市场竞争的关键制胜因素。成本控制应当从产品价值链的角度,权衡 投入产出的综合效益,合理地确定控制策略。 应重点控制的主要成本驱动因素包括: 1、设计成本。 2、采购成本和外协成本。 3、质量成本,特别是因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问题引起的维护成本。 4、库存成本,特别是由于版本升级而造成的呆料和死料。 5、期间费用中的浪费。 (控制机制) 第八十三条 控制成本的前提是正确地核算产品和项目的成本与费用。应当根据公司经营 活动的特点,合理地分摊费用。 公司对产品成本实行目标成本控制,在产品的立项和设计中实行成本否决。目标成本的 确定依据是产品的竞争性市场价格。 必须把降低成本的绩效改进指标纳入各部门的绩效考核体系,与部门主管和员工的切身 利益挂钩,建立自觉降低成本的机制。 五、业务流程重整 (指导思想) 第八十四条 推行业务流程重整的目的是,更敏捷地响应顾客需求,扩大例行管理,减 少例外管理,提高效率,堵塞漏洞。 业务流程重整的基本思路是,将推行 ISO-9001 标准与业务流程重整和管理信息系统建 设相结合,为公司所有经营领域的关键业务确立有效且简捷的程序和作业标准;围绕基本业 务流程,理顺各种辅助业务流程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公司各部门和各种职位的职责准确 定位,不断缩小审批数量,不断优化和缩短流程,系统地改进公司的各项管理,并使管理体 系具有可移植性。 (流程管理) 第八十五条 流程管理是按业务流程标准,在纵向直线和职能管理系统授权下的一种横 向的例行管理,是以目标和顾客为导向的责任人推动式管理。处于业务流程中各个岗位上的 责任人,无论职位高低,行使流程规定的职权,承担流程规定的责任,遵守流程的制约规 则,以下道工序为用户,确保流程运作的优质高效。 建立和健全面向流程的统计和考核指标体系,是落实最终成果责任和强化流程管理的关 键。顾客满意度是建立业务流程各环节考核指标体系的核心。 提高流程管理的程序化、自动化和信息集成化水平,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和公司事业拓展 的要求,对原有业务流程体系进行简化和完善,是我们的长期任务。 (管理信息系统) 第八十六条 管理信息系统是公司经营运作和管理控制的支持平台和工具,旨在提高流 程运作和职能控制的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并有效支持管理决 策。 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坚持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产品,以及坚持最小化自主系统开发 的原则。 六、项目管理 (必然性) 第八十七条 公司的高速增长目标和高技术企业性质,决定了必须在新技术、新产品、新 市场和新领域等方面不断提出新的项目。而这些关系公司生存与发展的、具有一次性跨部门特 征的项目,靠已有的职能管理系统按例行的方式管理是难以完成的,必须实行跨部门的团队 运作和项目管理。因此,项目管理应与职能管理共同构成公司的基本管理方式。 (管理重点) 第八十八条 项目管理是对项目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项目管理应当 参照国际先进的管理模式,建立一整套规范的项目管理制度。项目管理进一步改进的重点 是,完善项目的立项审批和项目变更审批、预算控制、进度控制和文档建设。 对项目管理,实行日落法控制。控制项目数量以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和提高组织整体运作 系统。项目完成验收后,按既定程序转入例行组织管理系统。 七、审计制度 (职能) 第八十九条 公司内部审计是对公司各部门、事业部和子公司经营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 效益性及各种内部控制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核实和评价的一种监控活动。 公司审计部门除了履行财务审计、项目审计、合同审计、离任审计……基本内部审计职能 外,还要对计划、关键业务流程及主要管理制度等关系公司目标的重要工作进行审计,把内 部审计与业务管理的进步结合起来。 (体系) 第九十条 公司实行以流程为核心的管理审计制度。在流程中设立若干监控与审计点,明 确各级管理干部的监控责任,实现自动审计。 我们坚持推行和不断完善计划、统计、审计既相互独立运作,又整体闭合循环的优化再生 系统。这种三角循环,贯穿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件事。在这种众多的小循环基础上 组成中循环,由足够多的中循环组成大循环。公司只有管理流程闭合,才能形成管理的反馈 制约机制,不断地自我优化与净化。 通过全公司审计人员的流动,促进审计方法的传播与审计水平的提高。形成更加开放、透 明的审计系统,为公司各项经营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提供服务和保障。 (权限) 第九十一条 公司审计机构的基本权限包括: 1、直接对总裁负责并报告工作,不受其他部门和个人的干涉。 2、具有履行审计职能的一切必要权限。 八、事业部的控制 (方针) 第九十二条 事业部管理方针是: 1、有利于潜力的增长。 2、有利于效益的增长。 3、有利于公司组织与文化的统一性。 (绩效考核) 第九十三条 事业部是利润中心,在公司规定的经营范围内自主经营,承担扩张责任、利 润责任和资产责任。 对事业部的考核指标主要为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增长率、市场份额和管理利润。考核销售 指标的目的是鼓励事业部扩张;考核管理利润的目的是兼顾扩张、效益和资产责任。公司将按 照对各事业部的不同发展要求,通过调节与事业部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增长率和管理利润各 部分挂钩的利益分配系数,影响事业部的经营行为。 事业部的全部利润由公司根据战略和目标统一分配。 (自主权) 第九十四条 我们的方针是,只要符合事业部控制的“三个有利于”原则,就对之实行 充分的授权。 事业部总经理的自主权主要包括:预算内的支出决定权和所属经营资源支配权,以及在 公司统一政策指导下的经营决策权、人事决定权和利益分配权。 (控制与审计) 第九十五条 公司对事业部的控制与审计主要包括: 1、事业部的总经理、财务总监、人力资源总监、审计总监由公司任免。 2、依据经过批准的带来部预算对事业部的收支进行总量控制。 3、公司统一融资,事业部对资金实行有偿占用。 4、对现金实行集中管理,事业部对自身的现金流量平衡负责。 5、事业部定期向公司财经管理委员会提交财务绩效报告。 6、公司审计部对事业部履行审计职能。 (服务型事业部) 第九十六条 服务型事业部的职能是以低利方式提供内部服务,以促进整体扩张实力。内 部运作实行模拟市场机制。 (联利计酬) 第九十七条 事业部实行按虚拟利润联利计酬的报酬制度。在事业部的报酬政策上,公司 遵循风险和效益与报酬对等的原则。 九、危机管理 (危机意识) 第九十八条 高技术的刷新周期越来越短,所有高科技企业的前进路程充满了危机。华为 公司由于成功,公司组织内部蕴含的危机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刻。我们应该看到,公司处 于危机点时既面临危机又面临机遇。危机管理的目标就是变危险为机遇,使企业越过陷阱进 入新的成长阶段。 (预警与减灾) 第九十九条 公司应建立预警系统和快速反应机制,以敏感地预测和感知由竞争对手、客 户、供应商及政策法规等造成的外部环境的细微但重大的变化;处理公司高层领导不测事件 和产品原因造成的影响公司形象的重大突发事件。 第六章 接班人与基本法修改 (继承与发展) 第一百条 华为经年积累的管理方法和经验是公司的宝贵财富,必须继承和发展,这是 各级主管的责任。只有继承,才能发展;只有量变的积累,才会产生质变。承前启后,继往开 来,是我们的事业兴旺发达的基础。 (对接班人的要求) 第一百零一条 进贤与尽力是领袖与模范的区别。只有进贤和不断培养接班人的人,才能 成为领袖,成为公司各级职务的接班人。 高、中级干部任职资格的最重要一条,是能否举荐和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不能培养接班 人的领导,在下一轮任期时应该主动引退。仅仅使自己优秀是不够的,还必须使自己的接班 人更优秀。 我们要制度化地防止第三代、第四代及以后的公司接班人腐化、自私和得过且过。当我们 的高层领导人中有人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时,就说明我们公司的干部选拔制度和管理出现了严 重问题,如果只是就事论事,而不从制度上寻找根源,那我们距离死亡就已经不远了。 (接班人的产生) 第一百零二条 华为公司的接班人是在集体奋斗中从员工和各级干部中自然产生的领袖。 公司高速成长中的挑战性机会,以及公司的民主决策制度和集体奋斗文化,为领袖人才 的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各级委员会和各级部门首长办公会议,既是公司高层民主生活制度 的具体形式,也是培养接班人的温床。要在实践中培养人、选拔人和检验人。要警惕不会做事 却会处世的人受到重用。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向第一、二代创业者学习。学习他们在思想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勇于向 未知领域探索;学习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坦荡的胸怀,坚持和不断完善我们公正合理的价值评 价体系;学习他们强烈的进取精神和责任意识,勇于以高目标要求和鞭策自己;学习他们实 事求是的精神,既具有哲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的眼界,又具有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走向世 界,实现我们的使命,是华为一代一代接班人矢志不渝的任务。 (基本法的修订) 第一百零三条 每十年基本法进行一次修订。修订的过程贯彻从贤不从众的原则。 在管理者、技术骨干、业务骨干、基层干部中推选出 10%的员工,进行修改的论证,拟出 清晰的提案。 然后从这 10%的员工中,再推选 20%的员工,与董事会、执行委员会一同审议修改部分的 提案。并将最终的提案公布,征求广大员工意见。 最后,由董事会、执行委员会、优秀员工组成三方等额的代表进行最终审批。 《基本法》是公司宏观管理的指导原则,是处理公司发展中重大关系的对立统一的度。其 目的之一是培养领袖。高、中级干部必须认真学习《基本法》,领会其精神实质,掌握其思想 方法。 小学毕业的那个暑假他上山去采中药材卖钱攒学费。初中毕业的那个暑假他到棕绳厂做小工挣钱。高中毕 业卖了 4 个月冰棍,每天 4 块钱的收入让他欣喜不已。大学时代,一头扎进书堆,恶补知识。研究生求学阶 段成立创办首都研究生社会实践促进会,组织研究生走进社会、进行社会调查及勤工俭学。 1986 年留校, 1987 年,28 岁的他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是当时高校里最年轻的副院长;主编 80 万 字的《行政学大词典》。 1991 年留学美国,随后背回来一麻袋美国各大企业管理制度的复印资料,与从日 本回来的包政教授等编撰《现代管理制度·程序·方法范例全集》,共八卷,一千余万字,对中国企业制度的 建立提供了方法和策略。 1992 年与台湾人合资创办“北京阶梯信息工程公司”,引进英语教材《走遍美 国》。从营销策划,到广告传播、市场推广全部自行制定战略方针,开创了中国全民英语学习新局面。1995 年投身管理咨询行业,先后创办了和君创业和华夏基石两大本土咨询公司。 《华为基本法》、 《华侨城宪章》、 《白沙文化发展纲要》、 《TCL 以速度抗击规模》等著名管理咨询案例,均出自其所领导的团队之手。他的研 究领域涉及人力资源、企业文化、市场营销,其管理思想对中国企业产生了重要影响,被多家媒体评为 “中国管理咨询业标杆人物”、“2004 年中国管理咨询业年度人物”,在《销售与市场》等媒体精选的“影 响中国营销进程的 100 篇文章”中他的文章有 6 篇入选。他就是著名管理咨询专家彭剑锋教授。彭剑锋教 授在管理咨询业界是当之无愧的开拓者,他本人在各类论坛、演讲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位置,同时,他所 领导的咨询团队创造了管理咨询的多项著名经典案例。无论是做人力资源,做企业文化,还是做营销策划 , 他对于中国管理咨询事业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他本人和他的团队所创造的佳绩,以及 他们的独特的管理理念推动了中国管理咨询行业的发展。前不久,《营销学苑》记者有幸和这位启动者、创 造者进行了一番关于他的人生和研究的交流。采访一开始,彭教授就说,他本质上是一个具有经营天赋的 人,天生就有赚钱的本能,只是阴差阳错最后成了一个教别人怎么经营和怎么赚钱的人。无论如何,凭借 智慧和知识取得报酬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情,他说,中国知识分子要自救,要将自己的知识奉献给社会, 为社会创造价值,不要去抱怨一个教授的收入不如一个街头卖煎饼果子的农民。如果你有知识,即使去卖 煎饼果子,你的吆喝声也比别人更强。彭教授说话很直率,他身材不算高大,体格不算健壮,一副书生样 貌,却有着侠客的豪爽,武生的大气。他说他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人,无论事业和生活,他总是快乐而激情 地面对。了解彭教授的人都会赞同他对于自己的这个评价,很多人认为听他的课或者和他谈话是一件很舒 服,很有收获的美事。彭剑锋和华为提起彭剑锋教授不能不说他曾经服务过的华为集团。1995 年,彭剑锋 带领 5 名人大教授赴深圳华为讲授企业二次创业与企业的战略转型、市场营销与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华为 总裁任正非在听了彭剑锋教授讲授的企业二次创业与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课程之后,认为这些问题正是华 为公司在高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值得大家认真研究。随后,任正非指派当时华为公司的 营销副总张建国与彭剑锋教授联系,邀请教授们到华为公司做顾问,提供管理咨询服务。为此,张建国在 两天之内一连给彭教授打了 20 多次电话,后又多次跑到北京他的家中。最终彭教授被张建国的真诚执著所 感动,接受了华为的邀请。当时,华为正处于高速成长过程中,营销网络的建设与人员管理问题变得十分 突出。随着网络的扩张,营销网络与人员的管理变得日益复杂,如何对营销人员的业绩进行有效的评价并 及时激励,成为当时亟待解决的问题。彭剑锋带领专家小组先从考核薪酬、营销队伍建设开始。第一个项目 是销售人员的考评体系与销售队伍的管理模式。经过详细的跟踪和考察,彭剑锋认为,信息通讯业是个新 兴产业,人才市场上尚没有该行业的成熟人才,而营销行业的业余选手在中国本土营销市场上沾染了很多 恶习,养了一身毛病,许多习惯性行为改造难度很大,比直接从大学生培养成本要高。而刚毕业的大学生 如一张白纸,容易接受公司的价值观和创新性的营销理念与模式,人力资源开发效果更好。因此,他建议 , 华为应侧重于直接从高校里大量招聘新人,并加大培训投入。据此,华为成为最早在内部建立起适合企业 特点的分层分类的人力资源开发、培训体系,如在各业务系统分别建立管理者培训中心、营销培训中心、研 发培训中心、客户培训中心的中国企业之一。华为依据业务需求与人才成长特点建立起独具特色的企业培 训体系。彭剑锋等专家教授的咨询重点也就由最初的协助华为管理市场体系,转而协助华为进行人力资源 管理,引进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系统,并于 1997 年前后提出了基于本土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指明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核心是考核与薪酬问题。有一个很著名的比喻就是彭剑锋教授在华为做咨询期间 提出的,他说任正非是一个思维敏捷、极具创新意识的人,经常会有一些突发性的、创新性的观点提出。但 随着企业的扩张、人员规模的扩大,企业高层与中基层接触机会的减少,他发现自己与中层领导的距离越 来越远,下面的人天天在悟老板在想什么,觉得老板的话越来越难以听懂,觉得老板在说“鸟语”;老板 则觉得下面的人日益缺乏悟性,“笨得像头猪一样”。这时,任正非就如同一只翱翔于高空的鸟,越飞越 高,越高视野越开阔、对事物的观察越宏观,距离地面上的“猪”也越远。由于双方语言不通,缺乏有效 的沟通渠道,“鸟”发出的信息无法准确及时的传递到“猪”那里,同样,“猪”的想法也无法及时准确 为“鸟”所知晓。这导致华为在高速成长过程中,老板与员工之间对企业未来、发展前途、未来价值观的理 解都出现了偏差,无法达成共识。华为公司的员工们理解不了老板的意图而备感困惑,任正非本人也因不 能被理解而痛苦。这需要在两者之间建立共同的语言系统与沟通渠道。于是,1996 年 3 月,由彭剑锋、黄卫 伟、包政、吴春波、杨杜、孙建敏等人大的教授组成了华为管理大纲起草小组。与华为人一起研究起草管理大 纲。这就是著名的《华为基本法》。 《华为基本法》是华为公司价值观体系和管理政策系统。管理政策是企业管 理者及各部门和各级主管的决策指导、行为准则;是调整企业内外重大关系和矛盾的准则;是对企业全部 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是对企业文化隐含假设的明确阐述。企业管理的基本政策应当能够从核心价值观中演 绎出来。实际上,基本法就是要明确回答三个基本问题:华为为什么获得成功?华为能否继续成功?华为 要获得更大成功还需要什么? 对华为来讲,《华为基本法》至少有三方面的作用。第一,将企业家个体的思 维转化为组织的思维:将企业家个人对企业未来的前途、使命的思维真正在企业内部达成共识。 《华为基本 法》最大的作用,就是将高层的思维真正转化为大家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使彼此之间能够达成共 识,这是一个权力智慧化的过程。这是中国民营企业首次对自身未来成长和发展的基本命题所进行的系统 思考,对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无疑,《华为基本法》在统一思想、凝聚员工等方面的作 用不可估量。第二, 《华为基本法》给华为带来了巨大的品牌价值。 《华为基本法》出台后,成为国内外企业界 竞相追捧、学习的范本。华为在国内外一时间声名鹊起,增加了华为的社会知名度和客户对华为品牌的认 同感。业界专家估计,《华为基本法》至少为华为带来了 10 亿元人民币的品牌价值。第三,为企业培养了一 支领导团队。彭剑锋的管理咨询观彭剑锋教授一直认为“没有一流的企业就没有一流的企业家,没有一流 的企业家就不会造就一流的咨询专家。”几年前,一些国内大型企业称“做咨询就找麦肯锡”,当时听来 , 这是一句带有几分霸气的口号,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了,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国内的咨询业发育日趋完善 , 究竟是“西药”好还是“中药”好的问题,只有企业心里最明白,因为,能治病的“药”才是好药。 早在 前几年,彭剑锋教授说过,“国内咨询业的门槛很低,人人都可以成为咨询师,人人都可以提供咨询服务 , 一部电话,一条枪,再加上几个人就可以开张了。因而很多咨询公司都处于养家糊口阶段,是求生存阶段 , 没有什么基础建设,这就使得'价格战'成为必然。而价格战会导致咨询公司用低质量的人,因为这样会降低 成本,如此一来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在彭教授看来,国内咨询公司的竞争力之所以不强,主要是因为 “万金油”式的咨询公司太多,“没有特别专业化的咨询公司,基本上是有单就做,市场、品牌、战略、人 力资源等项目都做,而这样做的结果就很难专业化。而问题是现在的企业家都有硕士、博士学位,有的还 留过洋,这跟以前很不一样,企业家都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没有专业素质的咨询当然很难达到他要求 的结果。彭剑锋觉得国内咨询只是在整体上与国外咨询公司有很大差距,在局部亦有自己的优势。认为咨 询方案的好坏不是由专家来评定的,而是看做起来怎么样,好坏的标准就是有没有后续的单,有没有回头 客。” “你看看有几个国外咨询公司的方案能够落地的?几乎没有!而我们能够介入具体的实施阶段,像 我们在 TCL、在华为、在六和、在新奥、在白沙集团一做就是两三年,而国外咨询公司最多做三四个月就跑 了,扔下一套方案,他们只是在跑客户,拉单子之前花得工夫多。” 彭剑锋认为这正是问题的所在,“如 果客户是一家国外企业,咨询公司扔下一套方案,企业就会照着去做,问题是国内的企业没这个能耐,由 于国内企业的内部系统没有建立起来,企业本身就不确定,再加上市场的不确定性,光有一套咨询方案是 没有用的。于是我们是在拉单以后所花的工夫更多,往往数十人蹲在一个企业做,而且一做就是几年。” 然而这样做的最大损失就是为此“牺牲”了很多优秀的咨询人员。“像我们派出去的在山东一家企业做咨 询的人最后就变成了他们企业的营销总监。在浙江的一个企业,我们又‘牺牲’了两个做战略组织、人力 资源的咨询师。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做的是长期客户,投入的人力成本就很大,最后直接导致了客户 来挖我们的人才,我们的咨询师也就由做顾问变成了企业员工,这在北京被称为‘第四大傻’。” “好的 咨询公司提供给企业的会是良方,而非一套既定的东西,没有一个案例事件是可以重复发生的。而且人力 资源,企业文化,营销策划是共融共通的,是一体的,并非独立存在,对于企业而言,这一切是一个完整 的体系,不能够割裂。”彭教授如是说。彭剑锋简介彭剑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华夏基石管理顾问有限 公司董事长,中国著名管理咨询专家。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北京和君创业研究咨询公 司总裁,并担任北京企业家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企业联合会咨询业委员会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力资 源开发与管理、企业文化和市场营销,他的观点、文章和专著对我国人力资源与市场营销的理论与实践产 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国人力资源管理与市场营销理论研究与咨询实践的典型代表人物和最具影响力的专家 。 彭剑锋教
26 页
464 浏览
立即下载
《惠普企业文化之道》
惠普之道 序 致所有的惠普人: 我希望你们喜欢这部关于比尔和我如何创办公司、如何使它在技术、革新和实业方面 成为居世界领先地位的企业的著作。我还谈到了惠普的价值观和经营管理原则,它们加在 一起构成人所共知的“惠普之道”。 惠普的成功得力于你、你的同事们和在你们以前为公司工作过的同仁们的才能和献身 精神。我们大家一起共同建成了一个非常出色的公司。我相信,这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公司。 我希望,当你们读这部书的时候,你们对我们取得的成就有一种深深的自豪感和满足感。 戴夫·帕卡德 谨上 1 前言 1930年秋天,我离开科罗拉多州普韦布洛,到斯坦福大学注册入学。在那里,我认识 了另一位新生比尔·休利特。 当时的大学生如果有志于从事技术工作,在头两年的普通学科中要学习自然科学和数 学。我想当一名电机工程师,而比尔则对医学或工程学感兴趣,所以我们两人在大学一二 年级时有许多课程是在同一个班学习的。到了高年级时,我们已成为要好的朋友。 由于许多情况的结合(我在本书将谈到这一点),比尔、其他一些朋友和我决定在我 们毕业后自己创业。实际上我们毕业后过了一些年,于1939年才开始创办我们的企业。 在经营休利特—帕卡德公司(以下通译为惠普公司)的最初年代里,比尔和我逐渐形 成了我们自己的一套经营管理风格,其中有一些做法是不同于当时流行的经营管理模式的。 后来大家称之为“惠普之道”(HP Way)。 本书讲述的,就是比尔·休利特和我的奋斗经历以及我们毕业创建经营的惠普公司的 发展过程。 2 第一章 从普韦布洛到斯坦福 我们上了年纪以后,有机会回顾多年以前的往事。当时看来一些似乎无关紧要的事情 却对我们日后事业或者职业生涯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就我自己来说,有两个这样的事情。一件发生在1929年的夏季,当时我有机会参观了 斯坦福大学。此行使我决定到这个学府读书。与此相关的第二件事是,我认识了斯坦福大学 的弗雷德·特曼教授。弗雷德激发了我对电了学的兴趣。后来他又鼓励并帮助比尔·休利特 和我自己创业。还在我们青年时代、在经济大萧条时斯,他就赞赏并相信我们的能力,这给 了我们信心,并有助于我们走自己的路。 我1912年出生于科罗拉多州普韦布洛。我父亲是律师,母亲是中学教师。父亲和母亲 是在科罗拉多州斯普林斯的科罗拉多学院相识的。他们结婚以后搬到普韦布洛居住,那里 是父亲的家。妹妹安·路易丝出生于1915年。 1912年的普韦布洛不像中西部的一个农业区,倒像西部的一个边疆城镇。那里有一个 炼钢厂和几个翻砂厂,冶炼来自利德维尔和落基山脉以西其他矿山的矿砂。普韦布洛人粗 犷暴躁,其中有许多移民工人,还有一些流氓,妓院和酒吧也不少。街头斗殴和枪杀事件 时有发生。 我们住在这个城市的北端,紧靠大草原。穿过房前的街道,就可以看到角蟾(今天几 乎绝种)、野洋葱头和仙人掌,这些植物往往成为响尾蛇的隐居处。 我们穿过草原,朝北走50英里左右,便可看到派克斯峰,往西大约走30英里,韦特山 脉矗立眼前。上中学以前,我有时同小朋友一起,有时单独一人,遨游草原。进中学以后, 功课和学校活动占去我的大部分时间,已无此闲情逸致于早年的遨游,培养了我对大自然 的热爱。 普韦布洛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之一是1921年的大洪水。我记得,我跟父亲向市区走去, 泥水有4英尺之深。另一个难忘的景象是,一辆火车车厢戳进一个主要建筑物的窗户。人们 调来一队军用卡车,把泥浆和垃圾运出城外,倒在我们住所以北大约一英里的大草原里。 邻里的一些孩子出来掏泥浆,想从里面捞出点有价值的东西。我记得,什么有用的东西都 没有找到。 我们的房子位于普韦布洛第29街和一条公路的拐角处。它同第29街有一段距离,这样 便形成了一个大大的院子。院子被一排丁香花分成两块大致相等的部分。前面一部分有一个 3 玫瑰花坛和一个牡丹花坛,其余都是草坪。后面一部分,栽种了一些果树,开辟了一块菜 园,在野花丛旁边还有一个水池。 我父亲对养花种菜不感兴趣,所以整个园子里的事儿都归我母亲管。我很小的时候, 就开始帮助母亲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后来养花种菜成为我终生的爱好。我发现这是很好的 休息,当你埋头于花草的时候,很快便忘记了人世的烦恼。长大成人以后,不管我们住在 哪里,我总要开一块园地。现在我退休了,可以拿出更多的时间享爱养花的乐趣。我对农牧 业也颇感兴趣。 早期的实验 我很小的时候,就爱好自然科学和数学。对此,父母没有给我泼过冷水。我长达几小 时地蜷曲着身子贪读家里的《世界图书百科全书》,学习其中关于自然科学的每一个条目。 我还自己做实验。我记得小时候,津津有味地审视铁路、桥梁、汽车、发动机和其他机电设 备的图片。我在后院用小模型模仿其中的一些装置。那时有一个年岁比我大的孩子,他住在 我们房子后面的对面胡同里,他的名字叫劳埃德·彭罗斯。他的母亲和妹妹得了肺结核。他 每天晚上在镇子对面的娱乐公园里工作,以便挣钱帮助养活妈妈和妹妹。他也协助我搞模 型和装置。我们成了好朋友。后来,他由于读不起大学,便参加了海军。我们保持联系多年 我对炸药也感兴趣。我和朋友们用硝酸铵制造火药,而一般火药用的是硝酸钠。硝酸 铵更剧烈。我们把晶体碘溶解于氨水中,用这个办法制造碘化铵,再用滤纸把碘化铵分离 出来,干燥以后,一触即炸。 离我们家大约1英里处,有一个沙场,在那里用5加仑的桶保存着炸药。我们发现,在 空桶里常常残留着一两汤匙炸药,这使我们又有了一个获得炸药的来源。 我从经验中得知,玩炸药是很危险的消遣。有一次,我左手拿着一根装满炸药的铜管 , 把管子封闭起来后,右手拿着铁锤砸它,结果爆炸了。当时劳埃德跟我在一起,我们用一 块布把我流血的手包扎起来,到怀斯大夫的诊所缝了几针。他的外科医术不太高明,自那 时以来我的拇指一直是变形的。不用说,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搞炸药实验了。 我也酷爱无线电。我记得,我搞到第一个真空管后,把它跟可变电容器、线圈、栅极导 线、AB电池各一节和一副耳机联接起来后,放在餐厅的桌上。当家里人和我轮流收听艾奥瓦 州得梅因WHO电台的节目时,我们是何等激动啊。那里离普韦布洛有600英里之遥!当我12 岁的时候,我已经装配了一台相当精密的真空管接收机。当我上“百年”中学的时候,我 已经是一个熟练的无线电操作员了,并担任了圣伊萨贝俱乐部的秘书。这使我有可能参加 在丹佛举行的全州无线电业余爱好者代表大会。 4 我父亲不喜欢钓鱼,但我有个朋友温德尔·斯皮尔,他们家每年夏季都要去冈尼森河 流域钓鱼两个星期。他们有几次带我一起去。因此,当我10岁的时候,我就对钓鲑鱼产生了 兴趣。当时捕鲑鱼的限额是每天50条,我们全部可以毫不费劲地捕到这个数额。我现在仍然 记得,当时我们拖着疲惫的身子,提着装满鱼的鱼篓,跋涉几英里回到营地,斯皮尔一家 人带着几个小木桶,用来腌制鲑鱼,以备冬季之需。每天晚上,我们把鱼挂在绳上风干, 次日清晨放进桶里,放一层鱼撒一层盐,直到桶填满为止。当冬天把桶打开时,鱼和盐已 经融为一体。如果熏制的话,那就更好了,但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做。上中学时,我和几个朋 友每年暑假都去捕鱼一两个星期,但我们不腌制鱼。 我11岁时,父亲给我买了一匹矮种马,起名拉迪,它是牡马,体格相当大,很有力气 。 我早晨骑上去,它弓起背,立起后腿,父亲用扫帚打了它的屁股,它一下子冲出车道,奔 上第29街,向草原奔驰而去。它看见一片苜蓿地,全速朝它奔去然后停住前蹄,吃了起来。 我从它的头部翻倒在地上。它知道如何搞掉骑在它身上的人,如跑到一排带刺铁丝网那里 把他蹭下来。尽管如此,父亲不让我洗手不干。我终于掌握了它,我们成为好朋友。我经常 骑它到草原狩猎。记得有一次,我们全速奔驰在草原上,它突然陷在一个狗穴里,我们都 翻滚在地上。幸而它和我都没有受伤。要掌握骑马的习惯,有时还到崎岖不平的山区去骑。 在小学的最后一年,我开始学习小提琴。我喜欢它,但是练习不够,因为其他活动似乎总 是显得更重要一些。父亲有个单身汉朋友波普先生,他也会拉小提琴。他时常参加我们家的 星期日晚会。我母亲会拉小提琴。于是,母亲、波普先生和我在一起时,就拉上一两个小时 中学的第一学年,我在管弦乐队当过第二小提琴手,在管乐队吹过大号。我对音乐一 直感兴趣,但对任何乐器都没有花足够的时间练习,所以未能成为很好的演奏家。 “百年”中学 “百年”中学有着传统的中学课程。我们的班主任是梅尔乔尔小姐。她是拉丁语教师。 我为了学习拉丁语下了很大功夫。但数学和自然科学则比较容易,因为我这方面的知识差 不多跟老师一样多。在四年中我都是当班长。 我在低年级时已开始参加体育活动。在高年级时,我们有了足球、篮球和田径冠军队。 在州级中学篮球比赛时,我们在决赛时输给了来自东科罗拉多一个名叫乔斯的小镇的球队。 我被选拔为全州篮球中锋。 在全州田径赛中,我获得了跳高、跳远、低栏、高栏和铁饼的第一名,为全州比赛创了 新纪录。科罗拉多大学的优秀跨栏运动员戈登·艾洛特在我父亲的事务所学习法律,他对 我进行了一些极好的训练。他后来当选为参议员。任职期间,他对我们公司提供了极大的帮 助。 5 我喜欢体育活动,并从中悟出了一些道理,这对我经营惠普公司很有帮助。我记得在 普韦布洛有一位波特先生,他对中小学体育活动都很感兴趣。他曾多次说过,两个争夺冠 军运动队,其成员旗鼓相当,在这种情况下,默契配合极为重要,特别是在那些瞬息定局 的比赛中,尤其是如此;假如运动员的素质和配合都很好,那么,谁有必胜的意志,谁就 获胜。 我把这些话铭记在心,作为发展和经营惠普公司的指导原则。聘用最优秀的人才,强 调密切配合的重要性,鼓舞他们必胜的意志。 6 斯坦福大学 1929年夏季,在我从中学低年级升入高年级的时候,母亲、妹妹和我驱车到加利福尼 亚旅游。我们在洛杉矶附近的埃尔莫萨海滩逗留了几周,我们还游览了蒙特里和太平洋的 格罗夫。然后去帕洛阿尔托访问了内夫家。内夫夫人是母亲在科罗拉多学院的同学,她的长 女艾丽斯刚在斯坦福大学上第一学年。艾丽斯带我参观了斯坦福大学。我原先对这所大学一 无所知。这次访问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它的电机工程课程非常好。所以我在1930年对它提 出入学申请。父亲本想让我子承父业,从事律师工作。但我有我的打算。我早在小学时代就 立志要当一个工程师。我对无线电和电机装置感兴趣,后来又把我的兴趣集中到电机工程 学方面。 进入斯坦福大学 当时在博尔德的科罗拉多大学的电机工程课程满不错。我的一些老朋友已经在那里学 习。我想那里应当是我的去处。但是,参观斯坦福大学后,我改变了主意。使我感到意外的 是,我的申请被接受了。一个季度的学费是114美元,在经济日益萧条的当时,这是一笔不 小的数目。1929年父亲被任命为破产鉴定人,所以家长有能力给我提供一部分经济支持, 不足的部分由我自己去挣。 我在斯坦福大学学习和生活的几年中是很繁忙的,除了学习外,我还要参加体育比赛 。 我在大学一年级时,足球、篮球和田径赛屡获校名首字母标志荣誉,创造了大学一年级学 生同我们的劲敌加利福尼亚大学进行的田径赛中得分最多的记录。但我决定不再参加田径 运动,因为它占去我的学习时间太多。我到斯坦福是来学习的,而不是参加体育比赛的。我 记得,大学的田径教练丁克·坦普尔顿对我的决定很不高兴。 足球并不是我最拿手的体育项目,但是,同学们对我的压力太大,所以我在高年级一 直踢足球。这方面的经验使我更加懂得了如何建立一个获胜的球队。 我在斯坦福上学期间,每年暑假回普韦布洛,找点工作做。父亲并不要求我自筹学费 , 但我坚决主张应当自力更生。再说我不喜欢清闲,而喜欢忙碌一点。 有一年暑假,我是在通向克里普尔河的公路附近同一个打眼儿矿工一起度过的。克里 普尔河当时是科罗拉多淘金热的中心。我们用手拿着锤子和钻头在岩石上打眼儿。那位矿工 把带有引信的炸药放进打好的炮眼里。爆炸后,我用手推车把松动的岩石拉出去。这位矿工 把岩石样品送给专家化验测定,但其含金量的价值从来没达到一吨4美元。当时的标准是一 吨4美元才有开采价值。罗斯福总统规定,一盎司黄金的价格为16美元。如果像今天的黄金 价格那样,那里的矿石可能是有利可图的。 7 还有一年暑假,我在普韦布洛的砖场找到了份报酬较高的工作。我的任务是装卸砖块 。 砖烧好冷却以后,我戴着厚厚的手套把它们从砖窑里运出来。中午时分,户外的温度高达 华氏100度或100度以上。这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我理应得到较高的工资。 我也为一家建筑公司工作过,它正在科罗拉多西南角的沃尔夫河口建筑一条公路。这 也是很艰辛的工作。不过,倒有一个好处,饭后可以美美地钓一个小时左右的鱼。正是由于 我对本州这一带有广泛的了解,比尔·休利特和我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后于1934年夏季沿着 洛斯皮诺斯河作了一次长途徒步旅行。 还有一年暑假,我在普韦布洛的贝赛默区找了一份送冰块的工作。我从货车上卸下几 吨冰块。这些冰是从萨利达运来的。它们为客户切割成小块。这大约是取消禁酒令一年以前 的事。我的最重要的客户是啤酒店,去那里喝酒的主要是炼钢厂的工人。那是个很乱的地方 我上中学时,总是避开那里。我卖冰,必须收现钱,以便次日再买一批。我不记得那个暑假 挣了多少钱,但我相信赚钱是不少的。 在斯坦福,业余无线电帮助我确定了我今后的道路。这所大学有一个业余爱好者无线 电台,设在工程部四方形院落附近的一个不大的建筑物里。它距离一位新的年轻教授弗雷 德·特曼的实验室不远。当时,我对他不大了解,甚至也不知道他父亲是一位鼎鼎有名的 教育学家和名闻遐迩的斯坦福—比内特智力测验的发明人。我偶尔去无线电台呆一会儿, 特曼教授时常到那里跟我聊聊。1933年春季的一天,他终于邀请我到他的办公室,建议我 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学习他的无线电工程学课程,从此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最终导致惠普公 司的建立。 我是第一个被特曼教授邀请攻读他的毕业课程的大学生,为此感到很荣幸。正是在这 位传奇般的教师的课堂上,他真正激发了我对电子学的兴趣。这门课的教学大纲后来成为 特曼的著名教科书《无线电工程学》的基础,这是当时在这一学科最有影响的课本。特曼教 授有一种独特的本领,能够把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说得简明易懂。他的教科书成功的奥秘 就在这里。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这部书成为这门学科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课本。这是我相当 吃力的一个学年,因为我一方面要对付大学本科的全部学业,另一方面还要参加足球校队, 同时在学生联谊会食堂、后来又在帕洛阿尔托的自助食堂当厨师。 通过这些不同的活动,我交了许多朋友,其中就有比尔·休利特。 8 第二章 同休利特的友谊 比尔·休利特和我于1930年秋季在斯坦福大学注册入学相识。当时我已立志要成为一 个电机工程师。比尔从事什么职业,尚未作出最后决定。在大学一二年级时,我们在同一个 数学班和自然科学班学习了许多课程。只有到高年级时,我们才有了较深的了解;毕业时, 我们已成为要好的朋友。 比尔的童年跟我完全不一样。他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在20世纪以前就居住在加利福尼 亚。他的父亲和母亲是在旧金山长大的。他的父亲是个医生,在霍普金斯大学接受的教育, 毕业后初期在密歇根大学教医学。比尔于1913年出生在安阿伯。一些年以后,他父亲当了斯 坦福医学院的教授。当时这个医学院在旧金山。 比尔说他的童年“幸福而忙碌”。他的父母亲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生活富裕。他们家 的假期一般是在内华达山脉度过的;在那里,他也跟我一样,养成了对户外生活的爱好, 这个习惯他一直保持到今天。 比尔小时候就表现出一种显著的特点:永不满足的好奇心。他想要了解各种东西是如 何运作的,为什么能够完成那样的作用。他常常在家里进行实验,想了解事物的本质。他也 喜欢探索,偶尔爬上房顶进行观察,或者探寻旧金山尚未开发的地方。他的最得意的探索 成果之一是发现了1915年在马里纳区举行的世界博览会的会址。这次博览会遗留下来的一 些空荡荡的建筑物成为比尔和他的同伴们的美妙玩耍场地,尽管当局是禁止入内的。 比尔上的是私立小学。乘坐缆车上下学。他的记数和运算成绩很好,但诵读很困难。人 们认为他是个迟钝的学生,实际上,他只是患有诵读困难症。但在当时,没有人懂得诵读 困难症是怎么回事。因此,他在读写方面始终感到吃力。后来在讲课班上,他记笔记的速度 太慢,跟不上讲课的老师。正像许多诵读困难患者那样,他开始学习如何听,如何把思维 和信息整理得有条不紊,以便随时可以记忆起来。“这个办法在学习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 特别有效”,他这样说。 比尔12岁的时候,他父亲死于脑瘤。比尔的祖母和母亲带他和他的姐姐去了欧洲。他 在欧洲生活了15个月。在此期间,比尔的姐姐路易丝去巴黎上学。他则由他的母亲和祖母辅 导学习。他们还到各地广泛游览,这对比尔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 返回旧金山后,比尔到洛厄尔中学读书。这是一所有名的大学预科学校。在自然科学 方面,他非常出色,但在别的方面则表现平平。比尔常爱讲,当快要毕业的时候,他像其 他许多同班同学一样,请求中学校长给斯坦福大学写封推荐信。校长的把他的母亲请来说: 9 “休利特夫人,你的儿子表示想去斯坦福大学上学。他的成绩单里没有任何东西值得我推 荐他。你知道他为什么想去那里吗?”她说:“他的父亲在那里教书。”这位校长马上露出 笑容,问道:“他的父亲是阿尔比恩·沃尔特·休利特吗?”她说是的。他说:“他是我 教过的最好的学生!”据比尔说,他就是这样进入斯坦福大学的。他补充说,次年这位校 长退休了。“反正我的目的达到了。” 在中学的时候,比尔参加了许多活动。他很喜欢化学和物理学,并继续进行实验,制 造东西。他制造了一个特尔萨线圈,用碳棒做了个电弧,给他自己和他的姐姐分别组装了 一个小型晶体无线电接收机。他和其他一些学数学的同学说服老师给他们开了微积分课。中 学一般是不开这门课程的。这为他们上大学做了准备。 比尔常说,如果他父亲没有病故的话,他可能选择医生这个职业。他开玩笑说,他之 所以选择电机工程学作为他在大学的主修课,是因为他喜欢电气火车。实际上,他在少年 时代就不仅对化学和数学感兴趣,而且对电气也感兴趣。 通过比尔,我跟他童年时代的一个最要好的朋友埃德·波特建立了友谊。波特跟比尔 一起进入斯坦福大学。他从少年时代起就是一个狂热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他的呼号为 W6BOA,“旧金山蛇”成为他的业余无线电代号。埃德的无线电知识非常广博,他上大学时 通过修理无线电取得部分生活费。埃德诞生于一个圣公会大主教的家庭里。他生气勃勃,充 满活力,以后40年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父亲作为牧师主持了1939年比尔 和弗洛拉的婚礼。他们五个子女中的三个子女以及我和我妻子的所有四个孩子都是由他主 持洗礼的。 在特曼的毕业班中还有一个年轻人,名叫巴尼·奥利弗。他是作为三年级生从加州技 校转学到斯坦福的。他已经学过了必修的大部分工程学课程。特曼准许他到毕业班学习,但 有一个条件:如果巴尼未能通过第一次期中考试的话,他必须退学。事实上,不仅在期中 考试,而且在那一年的所有考试中,他得分最高。 形成一个核心 由于共同上特曼的课,休利特、波特、奥利弗和我4个人很快就成为好朋友。一些年以 后,我们这批人成为惠普公司的经理班子,这决非巧合。波特于1976年逝世。他作为生产经 理在公司度过了30个年头。奥利弗是本世纪最伟大的应用科学家之一。他于1981年退休,曾 担任惠普公司的研究开发部主任,现在致力于外星智力研究项目。 比尔·休利特和我都爱好大自然,这在大学低年级时就表现出来。当时我们的一位教 授组织了一次对内华达山脉的考察旅行,参观了南加利福尼亚爱迪生公司经营的水力发电 厂。比尔和我利用这个机会去钓鱼,玩得好开心呀!有了这个开头,以后我们又多次到山 10 区旅行,包括1934年我们毕业后不久到科罗拉多进行的历时两周的徒步旅行。那次旅行, 我们还租了一匹马,租费一天一美元;我们徒步游历了圣胡安山脉。毫无疑问,对大自然 的共同爱好加深了我们之间的友谊,有助于我们互相理解,彼此尊重。这是我们在事业上 建立成功的合作关系的核心,这种关系持续了半个多世纪。 弗雷德·特曼对无线电工程的浓厚兴趣促使他认识了几乎所有在这个行业进行开拓工 作的人,其中许多人居住在帕洛阿尔托地区。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西里尔·F·埃尔韦尔进 行的早期无线电工作,于本世纪初组织成为联邦电报公司。李·德·福雷斯特于1908年在 帕洛阿尔托发明了真空管。弗里茨·科尔斯特在本世纪20年代研制成功无线电测向仪。 在20年代初期,加利福尼亚湾地区的许多地区迁移到芝加哥。芝加哥成了无线电工业 的中心。1932年,联邦电报公司向东迁移到新泽西。但许多人不想迁移。他们宁愿留在原地 创办自己的技术公司。在30年代,特曼的毕业课程无线电工程学包括参观这样一些公司。我 记得,我们参观了设在帕洛阿尔托的卡尔工程公司、设在伯林盖姆的艾特尔—麦卡洛公司、 查利·利顿工厂(它后来发展成为设在雷德伍德城的利顿工业公司),还去旧金山会见了 正在研制电视摄像管的菲洛·法恩斯沃思。 我记得特曼说过这样的话:“你们看到了吧,大多数成功的无线电公司是由受教育不 多的人建立起来的。”他又说,对那些在这个领域里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的人来说,成就事 业的机会就更多了。这使我们深思。大学最后一年,在特曼的鼓励下,比尔·休利特、埃 德·波特、巴尼·奥利弗和我拟订了一个毕业后自己创业的试验性计划。但我们的计划搁浅 了,因为1934年春季,我得到了通用电气公司(GE)为我提供的一份工作。当时,国家正 处于经济大萧条的困境中,工作很难找。特曼鼓励我接受GE的工作。他说,我在那里会学到 很多东西,对我们日后自己创业是有用处的。他还认为,比尔会从研究生课程中得到好处。 于是,我们大家商定推迟我们的创业计划,不过仍然决心最终还是要创办我们谈到的那个 公司。 在通用电气公司的经历 我在通用电气公司的工作要等到1935年2月才开始。所以我决定在1934年秋季到博尔德 的科罗拉多大学听一些课。最好的课程是哈奇森教授讲的工程教学。他在黑板上写五位数字 每列各20行,然后再增加,他书写速度之快是班上任何人都赶不上的。我发现他的课程是 我学的所有课程中最有趣味的课程之一。 1935年1月,我开车带着母亲和妹妹到东部的匹兹堡拜访一些朋友。接着我驱车到斯克 内克塔迪,开始在通用电气公司(GE)上班。第一天,我见到了博林先生,他曾在斯坦福 大学对我进行面试。他知道我对电子技术(当时仍然叫无线电)感兴趣,但他对我说,在 通用电气公司,电子技术是没有前途的。他建议我把我的工作和兴趣集中于发电机、引擎以 11 及公用事业设备和电力传输系统的其他重型部件上。 我常常回想起博林先生的劝告,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今天的惠普公司比他当年向我提 出忠告时通气公司要大得多。 即使在经济萧条时期,GE也仍然执行它的既定政策,每年雇佣一些大学毕业生,首先 让他们在各种检测部门工作。我最初的任务是在制冷产品方面,检测冰箱的泄漏和其他毛 病。我上的是中班,工作实在乏味。 我决定自行另找工作。我先是在无线电发射机部找了一份工作,负责检测给军队制造 的一些设备。这也没有什么意思,所以我又琢磨起来,在真空管制造部找了一份工作。它是 GE的主要研究部门,设在同一幢大楼里。这项新工作满有趣味。我还有机会认识了主要研究 实验室的一些有很有才能的人。 我最初工作的那个科室制造可控汞汽矫正管,用以控制斑口和缝口的焊接。最大的管 子是一个玻璃球状管,有一加仑罐那么大,上端有一个密封的阳极,水银柱跟密封的底部 相连。控制部分是一个碳化硅尖片,与管子侧面的密封垫和引线相连。在控制周期的每个正 半周产生弧光,也可以用仅几分之一的半周来控制。如果控制部分失去控制,管子即爆炸。 检测设备安装在这个大楼的底层,那里的仓库有两个大门,检测期间都大敞开。矫正 管有密密麻麻的金属网加以保护。如果管子爆炸,金属网可以兜住玻璃碎片,而水银柱则 化作一缕气体,从敞开的大门飘出室外。操作人员必须赶在水银蒸汽之前冲出室外,等它 飘散以后再返回室内。 矫正管成批生产,每批20支。最后一批产品中的所有管子都不合格,为此,给了我一 份新的工作,要求下一批管子都能通过检验。 共同工作 我对失败的原因做了尽可能全面的了解。我决定把我的大部分时间用在车间,以保证 每一个环节都不出差错。很快就查明,设计部门下达给工人的指示不够充分,无法保证每 一个环节都正确无误。我发现工人很想干好工作。我们共同努力,一起进行检测,查明每一 个失败的原因。结果,那批二十个矫正管全都通过了最后检测这一关,没有一支不合格的。 对我来说,这是一条极为重要的经验:除了书面的操作指南外,往往还必须亲临现场 指导。后来惠普公司实行的“现场管理法”,就是由此产生的。 那时,GE的朋友和我,每人每月的工资还不到90美元,所以,我们五六个人租一间大 房子,雇一个勤杂工。我们每天的生活只花一美元,还剩许多钱作为别的费用。一套相当不 12 错的服装,只需25美元。所以,尽管工资很低,我们每月关际上仍可节约一些钱。 我很珍视我在GE的经历。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对我后来自己创业很有帮助。我还同一 些人建立了密切的友好关系,他们后来对电子技术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其中的一人是博 比·威尔逊。他毕业于耶鲁大学,离校第一年给莱特博士的私人飞机当无线电操作员和导 航员,周游世界。博比后来当了GE在芝加哥的X光分部经理。另一个人是杰克·哈钦斯,他 在1936年春天在纽约市举行的美国电气工程师学会会议上向我提交了一篇论文。杰克后来 在伊利诺斯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制造大功率晶体管。 在斯克内克塔迪,住在我们房间的还有一个人,就是约翰·弗卢克,我们成为终生好 朋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约翰在华盛顿为海军上将里科弗工作。战后,他在西北建立了 自己的公司——约翰·弗卢克制造公司。这是一家生产电子仪器的大企业。通过约翰,我结 识了里科弗海军上将。1969年我到华盛顿就任国防部副部长时,里科弗对我的帮助极大。 约翰·凯奇也是我在GE结交的朋友,他后来在惠普公司起了重大的作用。战后,约翰 在珀杜大学当电子学教授。如果我们要雇佣学工程的毕业生的话,我就给打他电话。他给我 们推荐了许多杰出人才。1956年,我们聘用约翰监督一项重要的产品开发计划。后来,他组 建了我们第一个在英国的子公司——惠普有限公司,并担任经理。1971年,他同巴尼·奥 利弗一起编著了《电子计量检测学》。 1936年,由于仍然受经济萧条的影响,GE压缩了它的一些工作计划,我们中间的许多 人在下午三点就下班了。这使得我们有了打高尔夫球时间,对我来说,有了打篮球的时间。 我喜欢体育比赛,终于参加了当地的职业球队。我们在晚上练习,周末在纽约北部或新英 格兰的一些小城镇进行比赛。我们每周只挣几个美元。数额并不很大,但是,在当时经济萧 条的日子里仍然是管用的。我们在纽约市第34街国民警卫队操练厅进行了最后一场比赛。当 时比赛的情况,我记得已不多了;只记得我们队输了,还记得比赛开始时是由当时走红的 歌星凯特·史密斯抛的开场球。 当我回到斯克内克塔迪时,比尔·休利特正忙于毕业课程。1935年他在斯坦福读了一 年,次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得了硕士学位。在剑桥的时候,他到斯克内克塔迪访问了我几次。 我们泛舟游乐,畅叙友情。 我很喜欢呆在斯克内克塔迪的那些日子,许多周末是在北纽约、佛蒙特和新罕什尔的 湖泊中垂钓度过的。秋季,树林中异常美丽。GE的朋友和我常到林中狩猎鹿、山鹬和其他野 生鸟兽。 冬天,我的许多周末是在纽约州北克里克滑雪度过的。当时滑雪刚刚开始流行。北克 里克人用他们的校车把滑雪者送到戈尔山顶。有许多滑道可供初学者和滑雪专家选择。滑雪 13 板是用山核桃木、木岑木或者槭木做成的。我由于错过了滑道上的转弯儿处,闯入树林中而 折断了三副滑雪板。幸而我的腿比滑雪板更坚固些!这些活动使在斯克内克塔迪工作的大 学同学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1937年,我开车横跨各州到帕洛阿尔托。我带有一条睡袋,所以不必住旅馆。当时, 在公路上任何一个方便的地方睡觉,都是绝对安全的。那时,比尔已从东部回来。我希望跟 他聊聊。不过,我此行的主要目的是看望一个年轻的女子露西尔·索尔特。在斯坦福高年级, 我在女生联谊会餐厅当服务员时,首次认识了她。 1934年春季的一个周末,我的一批朋友组织到旧金山旅行,约定星期六的晚上在马克 饭店跳舞。我没有什么舞伴,我的一位朋友认为他在戴尔塔加马认识的一个年轻女子也许 会同意陪我去。而我正好在戴尔塔加马的厨房工作。当我正在厨房忙于盆盆碗碗的时候,露 西尔走过来对我说:“你什么时候找我?” 在舞会以前,我对露西尔了解很少。她是来自旧金山的一个聪明美丽的大学生。我们 跳了一夜舞,顿生爱慕之情,甚至在我们毕业后,两人相距3000英里之遥时,情丝仍然不 断。毕业后的几年中,我有机会认识了露西尔的双亲和她的妹妹奥德丽。奥德就读于斯坦福 不久,露西尔和我就开始认真地考虑结婚问题了。 在帕洛阿尔托之行中,我也同比尔·休利特相聚。当时,我们举行了我们的第一次 “正式”创业会议。1937年8月23日会议记录的标题是“创业计划的初步组织规划和初步工 作纲要”。我们讨论的产品设想包括高频接收机和医疗设备。还指出,“我们要做出一切努 力,赶上新出现的电视机技术。”我们给我们的新公司起了个名字,叫“工程服务公司”。 1938年春天,露西尔和我决定结婚。她辞去了斯坦福在学注册主任秘书的职务,乘快 车到芝加哥,然后换乘火车抵达斯克内克塔迪。这是4天的路程。当时找工作是很不容易的, 因此我没有向GE请假,冒失去这份工资较高的工作的风险。我没有向GE的人们流露出我不 打算再回去的任何迹象。为此,我利用星期五的下午结了婚,周末在蒙特利尔度了“蜜 月”,星期一清晨就重返工作岗位。 在那些岁月里,弗雷德·特曼一直在考虑比尔和我如何开展工作的问题。1938年夏, 他为我争取了一个斯坦福研究生名额,每年有500美元的奖学金。更重要的是,这使我可以 同休利特重新聚会在一起。研究生工作向我提出了有趣的技术挑战。我是同斯坦福一位年轻 的发明家拉斯·瓦里安一道工作,共同致力于他的一个设想。我的任务是改造真空管,使 之能够适应较高的频率。这是一项更大的产品的一部分,这个产品将拉斯和他的弟弟西格 名扬四海:这就是速调管,雷达和粒子加速器都少不了它。 GE的老板对我表示支持,给了我不带薪的假期。8月份,露西尔和我开车返回加利福尼 14 亚,在折叠加座上放了一台旧的西尔斯—罗巴克钻床。这将是惠普公司第一台设备。 差不多1年以后,我才从GE正式辞职。露西尔一直记得,她是在1939年6月向邮筒投入 了我的辞职信。这封信发出后,就切断了我们的经济来源。但我们对未来的前途是满怀希望 充满激情的。 特曼安排我在雷德伍德城利顿工程实验室做瓦里安研究项目的实验工作。他还设法把 我在GE的工作列入我的学分,这样我只须在斯坦福呆1年,就可以得到它的电机工程师学 位。 露西尔重新在斯坦福大学注册主任办公室任职。她从星期一一直工作到星期六上午。 在以后的几年中,我们的生活主要靠她来维持。最重要的是,休利特也回到城里。在此期间 他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的硕士学位。他毕业时,芝加哥的詹森·斯皮克向他提供了一份工 作。但特曼也来要他,让他跟旧金山的一个医生合作,这个医生想开发一些医疗设备。 15 第三章 汽车房变成了车间 比尔和我在一起后,我们便开始把我们的计划付诸实施。比尔在帕洛阿尔托的艾迪生 大街找到一幢两层楼房。露西尔和我租用底层。比尔当时还是单身汉,住在后面的一间小房 子里。那里还有一间只能容纳一辆汽车的车库。它便成为我们的车间。 从1938年秋季开始,我的日程安排是:大多数上午去斯坦福大学上课,下午同比尔一 起工作并找时间学习,晚上去利顿实验室工作。查利·利顿不喜欢在白天工作,而是从晚 上干到次日凌晨两三点钟,这对我倒有好处。否则,我便无法既工作、学习,又有时间过家 庭生活了。 由于我已有在GE的工作经验,再加上查利的帮助,我完全能够制造出真空管样品来检 验拉斯·瓦里安的理论。我同查利之间发展成了长期持久的友谊关系。查利做任何一件事情 都比别人干得好。1938年秋,他要建立一个新厂。他没有雇佣承包人来做挖土工作。而是买 了一台履带式装卸机,亲自挖土方。我也帮他一把。我相当熟练地掌握了推土机。当比尔和 我1954年买下一块大牧场时,我买了一台推土机,协助修建了20多英里长的道路。 查利·利顿起先是在帕洛阿尔托的联邦电报公司工作的。这家公司是由萨森内斯 ·贝 恩把公司搬到了新泽西。于是,查利决定建立自己的制造公司。他认为市场上销售的真空管 制造设备不够好,所以他决定设计和生产自己的玻璃吹制车床,用以生产无线电发射机使 用的50千瓦真空管。他生产出第一台这样的车床不久,就被美国无线公司(RCA)买走。他 生产的第二台车床也立即被西屋电气公司买去。 利顿适应了市场需要 全国从事真空管工作的人大都知道查利的活动。他们订购了他设计的新产品。他最重 要的贡献是,设计了一种低蒸发压力油的全金属真空泵。在此以前,大多数真空泵都一直 是汞汽泵。例如,我在GE使用的全部真空泵都一直是汞汽泵。它们有个缺点是,汞汽阀必须 用液态空气来冷却。那时全国低蒸发压力油的来源极为有限。但查利发现,他可以通过某种 品牌的商用机油进行蒸馏而生产出自己的低蒸发压力油。 1939年,在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和利奥·西拉德的建议下,罗斯福总统建立一个利用铀 裂变制造原子弹的工厂。这项工作后为被称为曼哈顿计划。参与这项工作的人决定利用一种 需要低蒸发压力油的工艺。他们认为,查利生产这种油的工艺比别人又快又好。查利以其特 有的作风,订购了市场上销售的最大的红杉木水槽,在三四周内就安装好,装上了蒸馏器。 发动机油是用火车油罐车皮运到雷德伍德城的。查利在他的水槽建筑物中将其净化提纯。虽 16 然我不太清楚这个项目,但由于我跟查利密切合作,所以我了解它的全过程。 查利的才能还扩展到四轮驱动方面。使用四轮驱动车勘探内华达山脉,他是第一人。 他通过把两辆轻型卡车的底盘(各有一个发动机和一个传动装置为它的两个轮子提供动 力)连接起来,从而设计制造了自己独特的越野汽车。战后,他也是几乎最先认识到,吉 普车在内华达山脉可以更灵活地行驶。比尔和我买了一辆吉普车,第一次到德索拉西翁山 谷地区旅行时,车子被一块岩石卡住,四个轮子离开地面。我们花了很大劲,用厂头垫在 轮子下面,才重新发动起来。我们买了一辆栅栏车箱式卡车,车身很大,足以装一辆吉普 车,拖一辆挂车和一辆旅行车,可供人们在里面睡觉。我们这一批人,包括诺埃尔·埃尔 德雷德、戴夫·斯科特、雷·德梅特。这使比尔·休利特和我跟诺埃尔·埃尔德雷德以及陪 同我们的公司其他人之间建立了密切的友谊。我们每人总可以捕猎到两只鹿,有时还有一 只麋。 当比尔和我在帕洛阿尔托我们的汽车房开始创业的那些日月里,我们经常同我们的斯 坦福同学和密友埃德·波特接触。埃德当时正推销空调设备,主要是向萨克拉门托山谷的 饭店推销,收入满不错,所以他决定呆在那里,不参加比尔和我的工作。不过,埃德经常 要求我们为他的空调设备设计一些专用控制装置。 1938年秋季,我们还没有决定究竟研制生产什么样的产品,所以我们只是做一些我们 感兴趣的活儿。T.I.莫斯利是当地的企业家,兼任他自己的达尔莫—维克托公司的总裁。在 我们创业的初期,他向我们提出了一些产品设想。有一次,他甚至决定生产玻璃钟琴。 莫斯利知道比尔研制一种音频振荡器。他要求我们为他的钟琴生产一种使用这种音频 振荡器的调谐器。但这种振荡器不够准确,无法适应这个要求。莫斯利的钟琴结果如何,我 不记得了。 莫斯利还想研制一种利用电脉冲来活动肌肉的体育锻炼器。他的妻子乐于合作。有一 个星期日,我们用不同频率的电流来活动她腿部的肌肉。莫斯利的所有这些项目都没有投 入生产,不过,这倒为比尔和我提供了取得收入的机会。 我们还为附近汉密尔顿山上的利克气象台设计一个变频马达控制器。我们的控制器使 望远镜的跟踪观察更加准确。我们还为当地的保龄球房设计了一种显示边线的信号装置。 这些不同的工作使我们对自己的特长和技术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也揭示了一些我们原 来没有想到的东西,即我们的能力是互相补充的,这对我们的伙伴关系大有好处。比尔擅 长于电路技术,而我则精于生产工艺,并有较多的经验。两人能力的结合对设计和生产电 子产品特别有用。 17 通过设计制造各种装置,我们挣了些钱,而且心里渐渐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在这些试 制的装置中总会有一种可以进一步发展成为站得住脚的产品吧。我们的成就虽然不大,毕 竟有了进展,于是比尔和我在1939年初签订了一项合伙协议。我不记得这项协议的具体条 款了,反正是非常不正规的。比尔预付了一些钱,以便购买一些部件和工具。我则贡献出我 从斯克内克塔迪带来的设备。我们通过掷硬币来决定在公司的名称中把谁的名字摆在前头。 不用说,比尔赢了。 下一步怎么办,弗雷德·特曼又给我们出了主意。早在1927年,贝尔实验室的一位科 学家哈罗德·布莱克写了一篇论文,谈到所谓“负反馈”这一新思想。这对电话的“增音 器”或放大器是很理想的,因为在使用这一技术的情况下,一个放大器的增益一般不会因 真空管特性的改变而改变。同样,它对电子计量仪器也是有用的。1938年春,在特曼实验室 工作的一批学生,包括比尔·休利特在内,还运用负反馈理论研制出一些实验设备。比尔 的重大贡献是抗阻音频振荡器。特曼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通过应用某些近似值,使布莱克 的方程式得到简化,更加便于应用。 比尔的音频振荡器是产生通讯、地球物理学、医学和国防工作中所需要的高质量音频 频率的第一个切实可行、成本低廉的方法。音频振荡器后来成为惠普公司的第一个产品。 我们在汽车房创业后的那一年晚些时候,特曼安排斯坦福大学的工程毕业生、国际电 话电报公司负责研究与开发工作的副总裁哈罗德·巴特纳审视了比尔的振荡器。他看后十 分感兴趣。向我们提供了500美元,去取得外国的专利权,并协助我们弄到了美国的专利权 11月份,我们生产出了声频振荡器的样品。比尔把它拿到在俄勒冈州波特兰举行的无 线电工程师协会会议上。大家的反应很好,所以我们决定投产。到圣诞节时,我们已制造出 第一台产品。我清楚地记得,我们把它放在壁炉架上,给它照了像,编了一本两页的推销 小册子,并按照特曼提供的名单,把这些小册子送给大约25家可能的客户。 我们把这个第一件产品定名为200A型,因为我们认为这个名字会使人觉得我们已经经 营一段时间了。我们担心,如果人们知道我们并没有实际研制、设计和生产成品的话,他们 会被吓跑的。在确定价格方面更显得幼稚可笑了:我们确定为54.40美元,我们当时并没有 进行成本 核算 ,而 只是想以 廉价取胜 ,它还使我们想起 “ 50040ˊ,否则就 战斗 !” (1884年在确定美国在太平洋西北部的美国北部边界的运动中使用的口号。)但我们很快 发现,按照那个价格,根本无法进行生产。幸运的是,我们的竞争对手——通用无线电公 司的振荡器的价格是400美元。这使我们有很大的回旋余地。 我们对我们寄出去的第一批邮件,并不寄予很大希望,但是,令人惊讶的是,在1月 份的头两三个星期就回了几个订单……有的订单还附有支票。 18 查利·利顿大力相助,使我们得以开始生产。他让我们利用他的车间,否则,在我们 的汽车房靠自己的力量是无法进行生产的。我利用查利的铸造生产,做出了模型,为我们 向埃德·波特供应的空调控制装置铸造了铝部件。利顿还有一台镌刻机,我们可以利用它 把饭店的名字镌刻把控制器上。使用镌刻机总是需要一些技巧的,而这些正是查利的拿手 好戏。 制造仪表板 当我们开始制造声频振荡器时,机壳是买进来的,但仪表板则是我们自己做的。我们 用铝板锯制、打眼,然后在家里喷漆,用家里的炉子把漆烘干,再拿到查利的车间,镌刻 上名称。然后,确定频率标准,标定刻度盘的刻度,用铅笔划好线,再回到查利的车间, 用机器镌刻这些线条。开始的时候,每个振荡器是单独标定刻度的。 我认为,我们最终是能够自力完成其中的许多事情的。但是在时间紧迫,资金短缺的 时候,查利·利顿的支持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从来不把我们当作竞争对手,而总是视 为伙伴。 查利还做了其他一些重要的事情。他喜欢阐述一些新的思想,并提高到理论高度。当 他想进一步了解某些东西的时候,他便在他的车间组织研讨会,邀请我和其他一些人参加, 通常都是斯坦福校友。其中包括亚历克斯·庞尼阿托夫,他后来创建了安佩克斯公司。1938 年,举行了几次这样的研讨会。我记得讨论了几次物理现象,如波理论和量子力学。我们还 谈到了商业哲学。查利在这方面是非常保守的。他固执地认为,经营一家公司必须依靠自身 的力量,决不能靠负债经营。通过这些讨论,我学到了许多关于企业管理的知识。 我1938年秋季在斯坦福大学参加了商业法律和管理会计两个班的学习,也获益不浅。 我之所以报名参加这两个班,是因为我认为它们可能对我们的崭新事业有用处。回过头来 看,这两门课是我学习的最重要的课程的一部分,因为通过商业法律,我充分了解了合伙 关系、合同和组建公司的知识,所以在以后若干年中我们很少求助于律师:而管理会计的 学习有助于我建立帐目,每天晚上和星期日,在露西尔的帮助下,帐目得以保持平衡。 向迪斯尼销售:神话和事实 比尔·休利特于1938年11月把声频振荡器的原型拿到在波特兰举行的技术会议上。在 对它颇感兴趣的人中包括巴德·霍金斯,他是沃尔特·迪斯尼电影制片公司的首席音响工 程师。霍金斯当时正为迪斯尼的创新影片《幻想世界》研制一种音响设备,他原计划从通用 无线电公司买一些声频振荡器,每台400美元。当比尔告诉他,我们的振荡器每台还不到 100美元时,他决定改买我们的产品。霍金斯让我们对原型作了许多改进,结果成为200B型 他买了八台,每台71.50美元。 19 多年来,关于我们对迪斯尼的销售,有些夸大其词的说法。同某些说法相反,我们对 《幻想世界》的制作并没有作出什么技术上的贡献。我们只是让迪斯尼买了一种优良产品, 而价格比我们的竞争对手要低得多。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如果我们不是卖给迪斯尼一批产 品的话,我们可能已破产。事实是,不管是否卖给迪斯尼这批产品,比尔和我决心要把我 们的公司办下去。 还有一位先生,他很早就对我们的话感兴趣,他注定要在惠普公司成功中发挥极为重 要的作用,他就是诺曼·尼利。诺曼是南加利福尼亚生产厂家的代表,负责销售无线电、录 音机和其他电气设备。他听到休利特搞出一种振荡器,便邀请他在洛杉矶无线电工程师俱 乐部的晚会上作一介绍。晚会开始时,情况并不令人鼓舞,俱乐部主席介绍比尔·休利特 时,竟把他说成“比尔·帕卡德”。但休利特的讲话引起强烈反响,最感兴趣的,莫过于 尼利本人了。 此后不久,诺曼·尼利在艾迪生大街汽车房访问了比尔和我。我们已经同诺曼进行过 接触,要他作我们的第一个推销代表。在他访问我们期间,我们达成了口头协议,握手敲 定。在以后的50年中,我们就是如此同诺曼合作共事的。 在交谈中,诺曼强调说,必须开发多种产品,光靠一种产品是很难使一个公司成功的 。 比尔和他的同事们1938年春季在斯坦福研制的产品包括一些音频频率测量仪器。除了比尔 的振荡器外,我们决定在此基础上研制一系列声频频率测量仪器。这就意味着,我们要直 接同通用无线电公司进行竞争了。 截至1939年底,我们创业第一年的销售额为5369美元,利润额为1563美元。从此以后, 我们每年都盈利。 20 第四章 增加场地 到了1939年秋季,我们的业务有了很大发展,需要增加场地。我们在帕洛阿尔托的帕 奇米尔路靠近埃尔卡米诺里尔的地方租了一个小建筑楼,后面就是约翰·“廷克”·贝尔 的车间,离我们的汽车房大约有两英里,大概就是在这个期间,比尔·休利特同弗洛拉· 拉姆林结婚。他是小时候他们两家人在塞拉度假时第一次认识她的。比尔放弃他在艾迪生大 街那间狭小的单人小房间,喜气洋洋地搬进跟弗洛拉共同居住的新房,那里离我们的新车 间不远。 我们在新居的前面一部分设立了一个办公室,而在后面的一间房子里安装了一些机床 和组装台。还安装了热浸和油漆的设备。似乎我们的场地已足够使用了。 然而新地方并不是没有问题的。冬天下雨时,水漫过了帕奇米尔路,有时我们不得不 在门前放上沙袋,以阻挡水的流入。我们本来用露西尔的炉子烘烤机壳上的油漆,现在把 它取而代之,用旧冰箱做了个炉子,放在车间的后面。不幸的是,我们没有考虑到冰箱是 用木棉作隔热材料的。有一天晚上木棉着了火。幸而有人开车路过这里,看到火焰后,报告 了消防队,才未造成重大损失。 在创业初期,比尔和我不得不作多面手。我们几乎要事事亲自动手:从发明、生产到 定价、包装和发货;从同顾客和推销员打交道到记帐;从草拟广告到每天下班时打扫卫生。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的许多东西是非常有价值的,是从商业学校所学不到的。 我发现,我们产品的零部件是双层定价的。生产厂家的分销商按出厂价格卖给零售商 , 而零售商把零部件的价格提高十倍,转卖给顾客。幸而我们结识了艾伦—布雷德利公司的 分销商比尔·珀迪,他决定按出厂价格卖给我们。后来,我们的其他零部件也采取同样的 办法,这样,我们大部分零部件的进价只有零售价格的百分之十。但在买机壳和底座时, 碰到的困难更大些。当时在加利福尼湾地区,出售金属板或机械零件的商店很少。我们雇了 一个人,名叫艾尔·斯皮尔,专为我们做机壳。当时计量设备习惯于用木壳。大部分机壳是 用胡桃木做的,但我们决定用橡木。当我们设计更高频率的检测设备时,我们不采用木壳, 因为它用处不大,而且增加了成本。 我们的金属板是由厄尼·希勒加工的,他在我们艾迪生大街汽车房那条街道附近有一 个车间,干活儿的只有他一个人。厄尼是个脾气暴躁的老工人,但他技术精良,手艺高超。 他多年为我们加工金属薄板。 急需现金 21 创业初期,经常碰到流动资金短缺问题。我记得,1940年,国际电话电报公司承包制 造成一种飞机着陆系统用的仪器。这种系统需要一种可变频率振荡器和一种晶体控制固定 频率振荡器。我上面提到的通用无线电公司是声频振荡器供应商。它向国际电话电报公司提 供可变频率振荡器,但却不敢承担供应固定频率振荡器的任务。我们同意承担这个任务, 其实我们并不比人家更内行,这对我们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当我们着手工作的时候,显然, 我们并没有足够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按时完成这项任务。幸运的是,我们从海因茨—考夫曼 公司聘用了诺埃尔·埃尔德雷德、比尔·杜利特尔和布伦顿·鲍尔。这三个人后来都成我们 班子的重要成员。我们努力按照所要求的规格完成定货,连同发票一起发送给国际电话电 报公司。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没有得到货款,如果再不给钱,可能连下周的工资都不 开不出了。我给国际电话电报公司我们的朋友哈罗德·巴特纳打了电话,他立即就把货款 电汇给我。 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哈罗德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当他从国际电话电报公司退休时,我 马上请他参加惠普公司的董事会。他成为我们最好的董事之一。由于他在国际电话电报公司 的经历,他几乎认识全世界所有电子公司的人。 承包制造国际电话电报公司产品的经验使我确信,我们需要更多的营运资金。我认为 , 我们需要做的是,同加利福尼亚最大的银行——美洲银行建立某种信用关系。我们申请500 美元的贷款。他们派一人对我们进行了解。他对我们的印象显然不怎么好,因为银行只有在 我们把应收帐款让与它的情况下,才同意给我一笔贷款。 那对我们没有多大吸引力,所以我去找当地的一家小银行——帕洛阿尔托国民银行, 并对该行总裁贾德·克拉里作了自我介绍。他说,他记得我在斯坦福是一位运动员。我说, 我们已取得初步成就,现在需要500美元贷款,以便进一步发展我们的业务。克拉里仔细聆 听了我的话,问了一些问题,然后写了一张500美元的贷款单。克拉里对我的信任成为我们 长期愉快合作关系的开端。当我们的业务进一步发展,我们的财务需要超过该行的合法额 度时,我们便求助于帕洛阿尔托国民银的联系银行——韦尔斯·法戈银行,该行派了一位 退休工程师访问我们。我陪了他一个下午。他给我的一些指点,我永远铭记在心。他说,许 多企业不是死于饥饿,而是死于消化不良。在以后的年代里,我多次体会到这个忠告的正 确性。 1939年秋季,在我们从汽车房搬到帕奇米尔路的房子后不久,通用无线电公司的创办 人梅尔维尔·伊斯特汉来访问我们。通用无线电公司即现在众所周知的GenRad,它的总部 设在马萨诸塞州,它在我们创业之前就已经建立很长时间了。比尔和我知道它是一家很好 的公司。 弗雷德·特曼介绍我们认识伊斯特汉,他同我们一起呆了一个下午,就如何组建和经 22 营一个公司给我们提出一些非常好的意见。其实当时伊斯特汉已认识到我们将成为他的公 司的直接竞争对手,所以我估计我们同他的会见大概不会是愉快的。然而,他却对我们说, 竞争是件好事,一种新产品最好由两家公司推出,如果它是新技术产品的话,更应当如此, 因为这样一来,顾客就对它更加信得过。在那次会晤以后,伊斯特汉和他的通用无线电公 司的同事们继续对我们提供帮助。虽然我们两家是竞争对手,但我们仍然成为好朋友。 1940年,我们的小公司继续发展。到那年年底,我们公司的正式员工约有 10人,包括 哈维·齐伯,他是我们在汽车房创业时雇佣的第一个雇员。我们还增添了第一个秘书海 伦·佩里。我们的厂房已扩展到廷克·贝尔的庞大建筑物的前面。 那一年,露西尔和我也开始健全我们的家庭。我们第一个孩子戴维·伍德利在那年10 月份诞生了。露西尔辞去她在斯坦福大学的工作,但继续为我们的公司工作。她什么事情都 干,包括会见求职的雇员。 休利特应征入伍 我们任命布鲁斯·伯林格姆为我们在东海岸的推销代表。他是设在新泽西州蒙默思堡 的陆军通信兵实验室主任的好朋友。比尔·休利特是陆军预备役军人,1941年春季他被征 召入伍。在布鲁斯·伯林格姆的帮助下,我们说服通信兵的负责人,让他们知道比尔跟我 一起经营惠普公司很重要,可以对国防做出更大贡献。比尔于秋季返回。但是,没有工作多 长时间,日本就于当年12月7日袭击了珍珠港。此后不久,他即被再次征召入伍。战争期间 他一直在陆军通信兵中当军官。在那些年代里,我们两人都很忙,没有什么联系。 惠普公司不是国防承包商,没有完全为军方设计和生产设备。但是,由于我们的大部 分设备是由军事单位和国防承包商购买的,所以我们在期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我们的年 销售额很快就达到100万美元,战争结束时职工已有200人。我们在帕洛阿尔托设立了一个 州招聘办公室,我们的大部分员工是通过这个办公室招聘来的。我记得,我们雇佣了一个 退休军官凯普·斯图尔特,让他管理工资帐目和分发工资。他的工作很细致,分毫不差。 我们还雇佣了一个退休的机械工程师拉夫·金曼,他后来成为一个机器设计专家。我 们为海军承担了一项重要工作,研制控制天线反射器的伺服系统。拉夫了解系统中每个轴 承的配合公差要求,并且在设计齿轮方面干得非常出色。他还设计了一种用于把元件固定 在塑料板上的机器。这种机器将长铜板条做成速接端子,在上面钻孔,最终将其嵌入并锁 定在塑料板上。这为我们的部件提出了价廉物美的底座。在我们的所有设计中都使用这种终 端卡板,直到后来改用印刷电路板为止。我们还设计了一种测验人的灵敏程度的仪器,以 帮助我们找到能够安装和焊接部件的适当人选。尽管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工序,但如果掌 握不好,也会使产品不合格。 23 40年代初期,萨森内斯·贝恩在新泽西建立一个大工厂,当时考虑用来生产战争期间 军队所需要的大部分磁控管。他在生产区域特地开辟了宽阔的通道,以便他能舒服体面地 陪同来自华盛顿的要人们参观访问。但有一个问题,这个工厂连一根合格的管子都生产不 出来!贝恩在绝望中不得不请求查利·利顿回来把工厂搞上正轨。查利同意了。作为交换条 件,贝恩把他手下的一位优秀管理人才杰克·科普兰从新泽西派到雷德伍德城,负责查利 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但杰克没有技术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所以我主动给他以帮助。大 约一年以后,利顿的工程实验室发生大火,机器车间大部分毁于一旦。那时,惠普公司在 帕洛阿尔托已建成了一个很好的机器车间,我们只在白班中使用它,所以我便让杰克和他 的工人在夜间使用。这正好适合他们的时间表,使他们可以继续工作,直到他们把自己的 工厂重新建设和装备好。 在战时,我们开始昼夜两个班次工作。1943年,我们在帕奇米尔街395号建造了我们自 己的第一座厂房,以适应生产的发展。要按时完成生产任务,压力是很大的,但是,大家 情绪很高,和衷共济。1943年,加利福尼亚只有3家企业获得陆海军E奖,我们是其中之一。 美国所有的生产厂家也只有2.5%获得此殊荣。我们的职工非常勤奋努力,我们要表彰和鼓 励他们的贡献。甚至在战前,比尔和我就开始对我们全体员工实行一项奖励补偿计划,这 项计划是根据我们从通用无线电公司那里学到的东西而制定的,它有一套复杂的办法,但 其本质是:如果生产超过定额,按每个人基本工资的比例发给资金。通用无线电公司的奖 励办法只实用于工程师。但比尔和我认为,应当把惠普公司的每个人都包括进来。我们要表 彰每一个人的贡献,而不只限于某些特殊人物。 我们的做法很有成效,在战时尤其有帮助。那时工资被法律冻结了。但我们的计划由 于是战前确定下来的,仍然有效,我们可以继续执行把奖金同生产挂钩的做法。 由于生产率大幅度提高,我们全体员工的奖金最终提高以至占有基本工资的 85% 。发 生战争以后不久,我们放弃了这个奖金方案。但是,我们决没有停止在全体员工中分享利 润的做法。直到今天,惠普公司仍然执行分享利润的原则,鼓励同心同德,互相协作,并 保持员工努力和公司成就之间的重要联系。 战争初期,有一天,我到办公室,发现当地重议委员会的两个工作人员在等我。重议 办法是联邦政府确立的,用以制止公司利用战争形势获取超额利润。这是个好办法,政府 通过这一措施使表现良好的公司获得合理的利润。 比尔和我决定把我们的利润再投资,而不求助于长期贷款。我在这方面非常坚决。我 们发现,如果我们把利润再投资,我们显然在资金方面有能力使生产每年翻一番。同董事 会的成员进行讨论后,他们对我们正在做的工作非常赞赏,但却只主张拿12%的利润进行 再投资。我指出,我们的业务每年翻一番,今后几年将继续保持这个势头。我还告诉他们, 24 我把我的工资保持在应当拿的水平以下,因为我认为,我的工资不应当超过比尔的。我还 指出,我们把产品的价格保持得很低,以致政府不可能从别的厂家以更低的价格得到更好 的产品。由于这些原因,我不能接受以12%的利润入股的限额。他们说,我应当把我的主张 提交华盛顿审议。我这样做了。我同政府达成了一项协议,我们公司实际得到了我们所需要 的一切。 25 进军微波领域 虽然我们的侧重点仍然是产品的生产,但是在战争初期,我们也开始着手搞产品的开 发了。那
92 页
416 浏览
立即下载
《蒙牛集团企业文化手册》
以蒙牛事业为己任 不以蒙牛利益为己有 —— 蒙牛企业文化大纲 目 录 * 蒙牛是谁? * 蒙牛的五个第一 * 蒙牛成长的三大法宝 * 蒙牛成长的一个体会 一、前言: 1 、什么是战略? 2 、建设企业文化的意义 3 、建设企业文化的目的 4 、企业文化的基本功能 5 、企业文化的十大功能 6 、什么是价值观? 二、蒙牛企业文化的基本架构 1 、企业文化的实质 2 、企业文化的诞生过程 3 、企业文化的沟通过程 4 、蒙牛企业文化的特征 5 、蒙牛的战略目标 6 、蒙牛人价值观的三个层次 7 、蒙牛企业文化的三个氛围 三、蒙牛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 1 、经营理念 2 、企业精神 3 、企业宗旨 4 、蒙牛的使命 5 、蒙牛的核心竞争力 6 、蒙牛企业文化的具体表现 7 、蒙牛的独特节日 8 、蒙牛企业文化综合表述 四、蒙牛企业文化的内涵 1 、什么是蒙牛? 2 、什么是草原? 3 、什么是蒙牛人的特征? 4 、蒙牛人的座右铭 5 、蒙牛广告定位 6 、蒙牛企业广告语 五、蒙牛企业文化三大管理思想 1 、 98% 法则 2 、三个三原则 3 、奥运精神 + 木匠观点 4 、蒙牛的无形资产 5 、蒙牛三个金三角管理模式 6 、蒙牛文化的价值链 六、蒙牛企业亚文化解析 1 、战略文化 2 、人才文化 3 、经营文化 4 、竞争文化 5 、产品文化 6 、市场文化 7 、营销文化 8 、领导文化 七、蒙牛人力资源七步法则 1 、经营人心 2 、工作育人 3 、尊重沟通 4 、互补双赢 5 、全球竞争 6 、超越自我 7 、庆祝嘉奖 八、蒙牛基因的三个组成部分 1 、学习型企业文化 2 、市场化利益机制 3 、差异化品牌战略 蒙牛是谁? * 蒙牛是在资源优势地区,以现代化的创新手段,提 供绿色、时尚、健康乳制品的专业制造商和服务商。 * 蒙牛是中国驰名商标的获得者,中国乳业的领导者之一, 中国企业跨世纪的成长冠军。 * 蒙牛是为致力于推动乳品事业发展的团队和个人搭建 的成长平台。 蒙牛的五个第一 •蒙牛是中国食品企业文化创新第一品牌 •蒙牛是世界第一座蒙古草原牛奶城成员 •蒙牛利乐枕牛奶全球产销量第一 •蒙牛智能化液体奶单体厂房全球第一 •蒙牛是跨世纪( 1999--2001 )中国企业成长速度第 一 跨世纪成长冠军蒙牛集团的成长速度 1999 年销售额 0.4 亿元 2000 年销售额 2.9 亿元 2001 年销售额 8.5 亿元 2002 年销售额 21 亿元 蒙牛成长的三大法宝 用文化凝聚人心 用制度驾驭人性 用品牌成就人生 蒙牛成长的一个体会 不谋万事,不足谋一事; 不谋全局,不足谋一域。 一、前 言 文化力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要进一 步推动蒙牛的持续发展,真正成为世界第一流的乳品 企业,就要借助于企业文化力。 企业文化反映了一种致力于物质生产的精神 气质,一种企业经营哲学和自我超越的生活态度。 检验一个企业成熟与否的三个标准: 第一,战略目标是否清晰 第二,核心竞争力是否突出 第三,学习型企业文化是否健全 实践证明: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 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关系到企业前途命运的大事;是 做好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利润就像人体需要的氧气、食物和水一样, 它们,就没有生命。但这些不是生命的目的 义。 —— 摘自《基业 1 、什么是战略? • 战略是如何有效地围绕目标整合资源。 • 战略是以建立持久竞争优势为目的的一系列整合行动。 • 战略就是首先做正确的事情,而战术则只是把事情做正 确 企业文化是为实现战略目标服务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2 、建设企业文化的意义 物质资源终会枯竭,只有精神力 量生生不息。建设企业文化是为了实现蒙牛 的使命,统一蒙牛人的思想、观念、态度、 行为和价值观的导向。 3 、建设企业文化的目的 营造创新氛围,吸引凝聚人心; 激发团队潜能,建设百年基业。 4 、企业文化的基本功能 能够使员工凝聚在一起,引导大家认同 公司的目标,并把自己的人生追求与公司的目标 相结合;培训员工理解公司的政策;调节个人与 个人之间、个人与团队之间、个人与公司的之间 相互利益关系。 5 、企业文化的十大功能 ① 导向功能 ⑥ 辐射功能 ② 教育功能 ⑦ 改善人际关系功能 ③ 凝聚功能 ⑧ 规范企业形象功能 ④ 激励功能 ⑨ 促进有效管理功能 ⑤ 约束功能 ⑩ 提高经济绩效功能 6 、什么是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是非 曲直、好坏善恶的评价标准。人们对各种事物,如金钱、 地位、友谊、荣辱、幸福、诚实、自尊等等,都有自己 的评价标准,在心目中都有好坏、轻重、主次之分。这 种轻重、主次的排列构成了个人的价值观体系。 企业文化是所有团队成员共享并传 承给新成员的一套价值观、共同愿景、使 命及思维方式。它代表了组织中被广泛接 受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二、蒙牛企业文化的基本架构 1 、企业文化的定义: · 团队共同认知的价值观 · 总结出来的行为准则 · 与众不同的企业形象 2 、企业文化的诞生过程: 内在经营资源 外在市场环境 VI BI 企业定位 MI 理念识别 活动识别 文化概念 CIS 视觉识别 企业的心 企业的手 企业的脸 3 、企业文化的沟通过程: 事 人 对外 对内 识别 传播多元化 理念共识化 形象系统化 广告宣传 公关活动 公益活动 终端促销 新闻造势 理念分享 精神沟通 教育培训 团队建设 VI 系统建立 物 VI 系统导入与管理 VI 环境识别 4 、蒙牛企业文化的特征: 两高、两强、三型 两高 两强 三型 目标高:全球乳业的领先者 境界高:以蒙牛事业为己任,不以蒙牛利益为己有 企业文化创新力强 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强 学习型、尊重型、竞争型 5 、蒙牛的战略目标: 以国际竞争的眼光来制定发展战略,强化学 习型企业文化建设;用创新的方法,整合全球有效资 源,用 5~10 年时间,成为中国和世界乳制品专业制造 商的领导者。 2003 年:中国乳业领导品牌 2010 年:世界乳业领先品牌 6 、蒙牛人价值观的三个层次 1 ) 人的价值大于物的价值 2 ) 企业价值大于个人价值 3 ) 社会价值大于企业价值 7 、蒙牛企业文化的三个氛围 1 )制度氛围是保证 2 )物质氛围是基础 3 ) 情感氛围是核心 三、蒙牛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 1 、经营理念 百年蒙牛 强乳兴农 2 、企业精神 学习沟通 自我超越 ① 学习沟通:每一位蒙牛人都要致力于 在 误解 团队中减少相互之间的 和被误解。 ② 自我超越:勇于跟自己较劲儿,把每 一件小事情都要做完整、 做 到位。 3 、企业宗旨 对消费者:提供绿色乳品,传播健康理念 对客户:合作双赢 共同成长 对股东:高度负责 长效回报 对员工:学习培训 成就自我 对社会:注重环保 回馈大众 . 管理理念—— 科学化、市场化、系统化 . 人才理念—— 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 . 质量理念—— 产品人性化、标准全球化 4 、蒙牛的使命 百年蒙牛,强乳兴农; 提供绿色乳品,传播健康理念; 为提升消费者的健康品质服务; 为员工搭建人生价值的实现平台。 5 、蒙牛的核心竞争力 以成功经营人心为终极目标,以双赢利益机 制和学习创新的方法,整合全球有效资源, 实现战略目标的能力。 6 、蒙牛企业文化的具体表现 1 、诚信:百德诚为先,百事信为本,诚信是蒙牛文化的核心。 2 、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感恩报恩是蒙牛做人的原则。 3 、尊重:建立相互尊重的蒙牛拇指文化,让人人都感到伟大和崇 高, 在工作中感受生命的意义。 4 、合作:二人为仁,三人为众,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在合 作 中共赢是蒙牛人做事的原则。 5 、分享:一个人最大的智慧就是与别人分享的智慧,只有分享的 思 想才有力量,没有分享,就没有团队的成长。 6 、创新:创新是旧的资源新的整合,创新是蒙牛事业发展的灵魂, 与时俱进是创新的最佳体现。 7 、蒙牛的独特节日 将学习成果与半年工作 成果总结相结合的一次团队分享 共赢的节日。 感恩节: 11 月份的最后一个周 五 11 月份的最后一个周五是国际通行的感 恩节。蒙牛将这一天做为一个特别重要的节日, 对我们的合作者、支持者、消费者进行真诚答 谢和感恩活动。 8 、蒙牛企业文化综合表述 以诚信构筑蒙牛文化的核心;以强 乳兴农为蒙牛的使命;用学习沟通和自我超 越的企业精神打造百年蒙牛品牌,用 5~10 年的时间成为中国和世界乳业的领先品牌。 四、蒙牛企业文化的内涵 1 、蒙牛是什么? ① 诚信蒙牛 绿色蒙牛 科技蒙牛 ② 蒙牛是草原 2 、什么是草原? 以成吉思汗为代表的草原英雄 以蒙古风情为代表的草原歌舞 以牛奶食品为代表的健康饮食 以绿色天然为主题的草原生态 3 、什么是蒙牛人的特征? 有胸怀、有远见、有思维、有品格 胸怀:草原一样辽阔 宽) (胸怀多宽 事业多 远见:雄鹰一样高远 轻) (登高望远 举重若 思维:骏马一样驰骋 新) (思维超前 观念创 4 、蒙牛人的座右铭 1 )小胜凭智,大胜靠德。 2 )以蒙牛事业为己任,不以蒙牛利益为己有。 3 )当今社会,观念、思维方式的革命,远比技术、软件和 速度的革命更重要。 4 )做正确的事情,然后把事情做正确。有所为有所不为。 5 )大道行简。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把简单的事情做完善。 6 )世界上没有奇迹,只有专注和聚焦的力量。 什么是企业家? 围绕终极目标,能将有效资源做最 佳整合的人。 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 很难营造企业家成长的环境; 没有优秀企业家的成长, 很难获得企业文化的不断创新。 5 、蒙牛广告定位 草原、时尚、健康的倡导者 6 、蒙牛企业广告语 1 )百年蒙牛 强乳兴农 2 )蒙牛是草原 3 )蒙牛绿色乳品 4 )诚信蒙牛 传播健康理念 绿色蒙牛 科技蒙牛 绿色蒙牛 绿在何方? (一)绿色策略 (二)绿色行为 (三)绿色系统 (一)绿色策略: 1 、挖掘绿:新世纪最稀缺、最珍贵的资源。 2 、渗透绿:大自然的本色,健康生活第一色。 3 、倡导绿:资源宝贵,物尽其力;强化“蒙牛是 草 原”的概念;先入为主,深入人心。 (二)绿色行为: 1 、眼中绿:统一草原绿为蒙牛基本色。 2 、身边绿:营造满眼绿色、伸手可及的绿色氛 围。 3 、心中绿:渗透自然平和、包容合作的价值观。 (三)绿色系统: 1 、绿色主张:提供绿色乳品,传播健康理念。 2 、绿色产品:无污染的奶源,科技领先的产品。 3 、绿色服务:对消费者高度的责任和绿色关爱。 4 、绿色环境:纯净的空气、天然的草原。 没有哪个时代象现代人这么追求绿色,绿 色已成为现代生活中最稀缺、最珍贵的资源。 绿色代表:自然、健康、纯净、无污染。 绿色是健康生活的灵魂,只有绿色才能创造生机与 活力、信念和希望。 绿色是蒙牛象征,意味着绿色承诺、绿色 责任、绿色关爱,蒙牛是草原。 五、蒙牛文化三大管理思想 1 、 98% 法则: 品牌的 98% 是文化;经营的 98% 是人 性; 资源的 98% 是整合;矛盾的 98% 是误 2 、三个三原则: 中国传统文化中认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三是最稳定持久的数字,蒙牛“三个三原则”的寓意是 做百年事业。 三 子 三 洗 三 力 孔子 克己复礼 洗面 时尚形象 体力 产品经营 孙子 不战而胜 洗脑 全球观念 财力 资本经营 老子 上善若水 洗手 两袖清风 智力 品牌经营 3 、奥运精神 + 木匠观点: ① 奥运精神: 奥运精神是一种让全世界 60 亿人口为之振奋的精神。 奥运原则:公正公开公平; 奥运主题:参与竞争合作,更高更快更强; 蒙牛育才观点:把用人工作变成工作育人,在竞争 中成长,在合作中共赢。 ② 木匠观点: 走进大森林,无材不能用;经历过挫折和 磨难的树,树纹更加美丽,因而更具有独特珍贵的 价值。 ③ 1+1 〉 2 : 蒙牛在大团队建设中, 特别强调战略伙伴关系,伙伴关 系的实质不仅是平等,更是互补。 与著名企业的管理思想对照表 企业 经营管理 文化特征 人力资源 品牌特征 海尔 OEC 管理 斜坡球体 赛马不相马 海尔是海 联想 拧毛巾 搭班子,定战略, 带队伍。 大棒+胡萝卜 1 + 1 =联想 蒙牛 98% 法则 三个三原则 奥运精神+ 蒙牛是草原 木匠观点 4 、蒙牛的无形资产 正确的战略 创新的文化 独特的品牌 科学的模式 学习的团队 卓越的客户 蒙牛超高速持续发展,必须有规划、 有步骤地不断进行无形资产的建设。 5 、蒙牛三个金三角管理模式 1 )蒙牛企业文化金三角: 国际观 民族情 中国心 2 )蒙牛品牌建设金三角: 国际设计 草原文化 本土沟通 3 )蒙牛经营模式金三角: 蒙牛文化 国际规则 中国特色 6 、蒙牛文化的价值链: 政府 外脑 东 股 蒙牛 员 工 供 应 商 客户 追求卓越 • 国内一流,国际领先 • 为股东创造价值 • 为员工创造价值 • 为客户创造价值 • 为社会创造价值 体现自我价值 追求团队价 值 • 个人的职业生涯与自我改造紧密相连 • 个人的职业生涯与企业的发展愿景紧密相连 •个人的职业生涯与社会的进步紧密相连 维护团队 完成任务 发展个人 A 、系统思考 B 、团队学习 F 、自我超越 百年蒙牛,强乳兴农 世界乳业领先品牌 C 、共同愿景 E 、与时俱进 D 、战略创新 六、蒙牛企业亚文化解析 1 、战略文化 5 、产品文化 2 、人才文化 6 、市场文化 3 、经营文化 7 、营销文化 4 、竞争文化 8 、领导文化 1 、战略文化:专注乳品事业,打造核心能力; 强化危机意识,实施百年创业。 2 、人才文化:搭建成长平台,强化学习培训; 实施大师计划,成就员工价值。 3 、经营文化:以需求为导向,以双赢为目的; 以质量为核心,以服务为手段。 4 、竞争文化:倡导宏观联合,坚持协同竞争; 在竞争中发展,在合作中双赢。 5 、产品文化:以品质取得信任,以品牌提升价值; 以创新制造差异,以成本赢得竞争。 6 、市场文化:客户就是市场,人心就是市场,家门 口 就是国际市场。企业价值链之间的 竞争 本质是文化力的竞争。 7 、营销文化: 80% 是营, 20% 是销;营造一种文化 概 念,率先深入人心,便是市场营销 的一 “神”入。 切。营销不仅要深入,而且要 8 、领导文化: 分权有序,集权有道;事权分散,财权集中; 坚持 12 字方针,提升领导影响力。 12 字基本方针为: 服务、协调、激励; 管理、监督、控制 12 字方针的内涵: 服务 为蒙牛集团全员实现成功人生提供全方位服务 为事业本部提供促进业务发展的资源整合服务 为事业本部提供保障正常运作的综合管理服务 协调 协调蒙牛集团与外界大环境的关系:各级政府、行业、新闻、 金融、公众等 协调事业本部之间、事业本部与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资源 分配和 合作关系 激励 在集团内部培育和推广以实现双赢为目的、具有蒙牛特色的 激励文化 在集团内部建立和推广面向全员、有形和无形价值相结 合的 管理 激励体系 负责高层人力资本管理:集团内高层管理人员的引进、任免、 考评、培养、发展 负责蒙牛核心品牌管理:“蒙牛”品牌的 CIS 开发与执行管 理、 企业形象宣传、品牌维护 监督 对事业本部的产品质量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和检查 对事业本部的财务管理进行全方位、全过程 的监督和检查 控制 深入研究集团发展战略,做好超速成长过程中的战略控制 建立风险预警防范系统,做好超速成长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七、蒙牛人力资源七步法则 1 、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心,经营团队成员快乐成长的情绪; 2 、建立学习型团队,把用人工作转变成工作育人; 3 、尊重理解,强化沟通; 98% 的矛盾是误会, 98% 的经营是人性, 人性 的本质是面子; 4 、木匠走进大森林,无才不能用; 1+1 〉 2 :伙伴关系不仅是平等更 是互 补,互补的前提是双赢; 5 、奥运原则:参与竞争合作,更高更快更强;人才市场化,竞争全球化; 6 、自我超越、团队学习、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系统思考; 7 、用文化凝聚人心,用制度驾驭人性;千里马是跑出来的,不把千里马 和普通马放在一个马槽里进食。 经营人心 工作育人 尊重沟通 互补双赢 庆祝嘉奖 超越自我 全球竞争 八、蒙牛基因的三个组成部分: 1 、学习型企业文化(文化力--灵 魂) 2 、市场化利益机制(竞争力--方 法) 3 、差异化品牌战略(形象力--目 基因的构成: “ 一两”基因超过“一吨”教育, 健康基因决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基 因由两个关键因素组成: ①企业文化;②经营机制。 基因优化的重要意义: 基因决定企业的成长。但在企业发展过程 中,有可能发生基因的突变,产生不健康的基因。基 因优化工程的目的即在于通过主动、持续的团队学习 和自我超越,使企业基因向积极、健康的方向演变。 蒙牛被评为近 3 年来中国企业的成长冠 军,究其快速成长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快速成长的成因 持续成长的动因 永续成长的原因 (一)快速成长的成因: 健康基因——文化、机制、战略 用双赢文化凝聚人心 用现代机制驾驭人性 用大道行简的业务流程落实战略 (二)持续成长的动因: 持续模式——理念、创新、流程 强化诚信,渗透理念 创新机制,整合资源 聚焦目标,建设流程 (三)永续成长的原因: 永续原因——环境、质量、品牌 大草原无污染的绿色环境 国际领先的高科技绿色产品 以强乳兴农为使命的特色品牌 蒙牛百年事业 健康基因 + 成长模式 + 特色 品牌 核心理念 市场永远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以蒙牛事业为己任,不以蒙牛利益为己有。 蒙牛寓言故事: 1 )狮子与羚羊的故事 清晨,非洲草原上的羚羊从睡梦中醒来,它知道新的比赛就要开始,对 手仍然是跑的最快的狮子,要想活命,就必须在赛跑中获胜。另一方面,狮子思想 负担也不轻,假如跑不过最慢的羚羊,命运都是一样,当太阳升起时,为了生存下 去最好还是快跑吧! 多么奇妙的事情,强如狮子之强,弱似羚羊之弱,差别不可谓不大,然 而在物竞天择的广阔天地里两者面临的,源自求生欲望的压力都是同等的。 可见,在动物世界里,动物的对手说到底也就是它自己,它要逃避死亡 的追逐,首先就要战胜自己,它必须越跑越快。因为稍一松懈,便会成为他人的战 利品,决无重赛机会。 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对人类来说何尝不是这样?不管你是总裁还是小职 员,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位,不是尽心尽责,全力以赴吗?要知道总有人盯着你的职 位跃跃欲试,总裁的高位自然热门,不必多说,小职员也不例外,因为公司门外总 有不少新人等着进来,这样看来,大家的选择都一样,要么做得更好,要么被淘汰, 在新的一天来临时,可不要再拿闹钟出气了,还是对自己叫一声“加油吧”。 荷花池的谜题 有一个荷花池,第一天的时候池中只有 1 片荷叶,但是荷叶的数 量每天成倍数增长,第二天 2 片,第三天 4 片 ······ 假设在第 30 天时整个 池塘全部被荷叶盖满,请问:在哪一天时,荷叶只有一半? 你可能马上就答得出:第 29 天。不错,这就是日积月累、滴水 穿石达成的终极突破。我们所设定的每一个目标、从事的每一项工 作都正像这片荷花池,在你做着貌似重复的日常工作的时候,你往 往会感到枯燥甚至是厌烦,你可能在第 3 天、第 28 天甚至第 29 天的时 候放弃了坚持,这时往往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巨大的成功靠的不 是运气、不是聪明,而是韧性。所以,在面对新的机会和挑战时, 不必急功近利、不必追求立竿见影,只要每天能够比前一天有一点 突破、一点改善,而且朝着正确的目标持续地做下去,就一定能够 迎来最终的成功。
86 页
384 浏览
立即下载
【案例分析】TCL战略及企业文化
TCL 股份有限公司介绍 • 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经营理念和发展战略 1 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公司股东、组织结构 • 过往 5 年业绩表现 2 公司股东、组织结构 惠州市投资 控股有限公司 管理层 员工 25.86% 40.97% 南太电子 14.79% 6% 金山公司 PENTEL 东芝 TECHNOLOGIES 6% 4% 2% 住友 0.38% TCL 股份有限公司 通讯产业 •通讯设备 •移动通讯设备 •无线接入设备 家用电器 事业本部 •空调事业部 •白家电事业部 •压缩机 •家电海外销售中心 多媒体电 子事业本部 信息产业 电工产业 •TV 事业部 •电脑科技 •AV 事业部 •万维科技手持设备 •显示器事业部 •信息工程事业部 •海外营业事业部 •高频电子事业部 •网络设备 •远程教育及增值服务 部品 其他 •升华 • 文化发展 • 华通 • LG 电子 •工业研究院 •电池 •照明 竞争优势 著名品牌:据北京名牌评估事务所 2002 年报告,某品 牌价值人民币 189 亿元,在中国消费品牌中排名第六。 一流营销服务网络:无与伦比的市场覆盖面和产品推广 能力。 全线家用信息娱乐产品:面向家庭和个人,充分满足不 同消费者的需求。 低成本、大规模的生产制造能力。 坚实、庞大的用户基础:某产品用户超过一亿。 412 竞争优势 建立了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充 分发挥国有、民营、外资三种体制的优势。 运用现代企业发展的经营观念,充分发扬以市场为导向的 经营模式 积累了丰富的与外商合作的经验,创下良好的合作记录。 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以核心价值观主导人力资源建 设,为员工创造成长机会。 良好的政府关系和社会纽带,能够优先、方便地获取政策 支持和社会资源。 513 经营理念和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创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 即具有世界级的知名度(品牌), 世界级的电子消费品市场,世界级的管理与科技人 才。 6 经营理念和发展目标 使 命:将科技融于生活,不断推出满足未来个人、家 庭新生活需要的消费电子产品 以创新科技产品与全球的消费者共享优质生活,成 为世界一流的消费电子品牌。 7 经营理念和发展目标 经营宗旨: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社会和股东创 造效益 1 、 为顾客创造价值: ( 1 )以顾客价值为中心而不是以企业价值为中心。 ( 2 )通过价值创新活动,不断创造顾客需求、引领市场趋势, ( 3 )用某创新的科技、品质和服务使顾客获得最大的满足感。 8 经营理念和发展目标 经营宗旨: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社会和股东创造 效益 2 为员工创造机会: ( 1 )以全员参与企业的管理持续变革为中心,而不是以少数控制 管理为中心。以尊重个人知识才能的价值观为基础,激发员工的聪 明才智和创新潜能,成就员工的事业愿望,提升员工的精神境界; ( 2 )以机会牵引人才,为员工创造一个能开放公正的健康成长氛 围,不断提供员工在职学习与再教育机会,培育员工创造新知识学 习新技能的竞争能力,使员工在与企业共同进步中,实现自己的人 生价值和事业追求。 ( 3 )以流程管理为中心,而不是以职能管理为中心,为员工提供 更多自我激励,承担使命,做出岗位价值贡献的机会。 9 经营理念和发展目标 经营宗旨: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社会和股东创造 效益 3 为社会和股东创造效益: ( 1 )以社会道德责任为标准,以企业发展创造赢利,创造就业机 会为前提,承担起对社会应尽的责任与义务,维护社会公德,处理 好企业与社会的公共关系,尽所能贡献于社会公益事业; ( 2 )以维护公众公司形象为基础,按照股东对企业的要求与愿望, 尽企业最大的努力为社会创造效益,以回报股东; ( 3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以强盛民族经济,振兴民族工业为已 任,整合社会资源,为“中国制造”成为世界一流名词贡献某神圣 一笔。 10 经营理念和发展目标 经营策略:研制最好的产品、提供最好的服务、创建最好的品牌 “ 研制最好产品” ( 1 )依托技术创新和价值创新,为顾客创造物超所值的优 质产品。 ( 2 )以顾客需求为基础,以市场趋势为前提,通过对产品 研制及市场营销各环节的创新活动、在产品的实用功能、外 观审美、服务内涵等方面为顾客提供更大的附加值。 11 经营理念和发展目标 经营策略:研制最好的产品、提供最好的服务、创建最好的品牌 “ 提供最好服务” ( 1 ) 用有效到位的人性化服务使产品增值,使品牌提升。 ( 2 ) 运用“及时、专业、亲切”的方式为顾客提供售前、 售中和售后的完美服务,以顾客增值和感受良好为前提,提升企业 核心竞争力。 ( 3 ) 在服务过程中与用户进行充分的情感沟通,亲切态度 与立即行动是树立服务口碑的最好方式。 12 经营理念和发展目标 经营策略:研制最好的产品、提供最好的服务、创建最好的品牌 “ 创建最好品牌” ( 1 ) 把某经营成为国际知名信誉度高的品牌。 ( 2 ) 把某塑造成为“科技化,国际化”的时代先锋形象。 ( 3 ) 把某品牌铸就成“信得过,用得起,高品质,有内 涵”的代名词。 13 经营理念和发展目标 企业精神:敬业、诚信、团队、创新 1 、敬业: ( 1 )是一种为事业献身的精神,把职业作为一种 事业来追求。 ( 2 )是一种专业精神。不断挑战困难、挑战自我, 不断提高、完善,追求做到最好。 ( 3) 是一种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为事业敢于冒险, 主动寻找机遇,发掘新的增长点。 14 经营理念和发展目标 企业精神:敬业、诚信、团队、创新 2 、诚信: ( 1 )强调忠诚于企业和工作职责,尽忠职守,重 视个人信用; ( 2) 诚信精神是企业和员工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是企业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和互相信任的前提; ( 3 ) 强调企业与客户、员工与企业、上级与 下级之间的承诺兑现,说到做到。 15 经营理念和发展目标 企业精神:敬业、诚信、团队、创新 3 、团队: ( 1 ) 是一种富有合作精神的良好职业境界, 一种互相开放心态的互动理念、一种沟通无障碍的 生态氛围。 ( 2 ) 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对团队工作负责, 注重与其他部门的协作配合。有局部服从全局的整 体观念( 3 )注重建立和谐健康的工作环境和人际 关系。 16 经营理念和发展目标 企业精神:敬业、诚信、团队、创新 4 、创新: ( 1 )不断超越过去和不断进取。 ( 2 )在原有成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方法和工 作思路,不断进步。 ( 3 )注重基础工作,在每个细节上寻找、发现创 新突破点,并善于学习、总结和提炼。 17 某企业文化精髓 1. 速度文化 这个世界充满着变化,“一个公司的成败 取决于其适应变化的能力”。这就意味着“速度就 是一切” 美国思科公司的企业信条:“在未来 的商场中,不再是大吃小,而是快吃慢”。 某 : 快鱼吃慢鱼,以速度打击规模 18 Change —— 变化 当外界的变速超过了内部变速时,也就快看到生命尽头了。 19 10 倍速时代已经来临,我们的失败和成功 都以 10 倍速的节奏进行 ------ 安迪 . 格鲁夫 20 现有竞争对手的 实力、活力和能力 互补企业的 实力、活力和能力 客户企业的 实力、活力和能力 企业 供应企业的实力、 活力和能力 企业经营项目 采用其他方式 经营的可能性 潜在竞争对手的 实力、活力和能力 21 现有竞争对手的 实力、活力和能力 互补企业的 实力、活力和能力 客户企业的 实力、活力和能力 企业 供应企业的实力、 活力和能力 企业经营项目 采用其他方式 经营的可能性 潜在竞争对手的 实力、活力和能力 22 现有竞争对手的 实力、活力和能力 互补企业的 实力、活力和能力 客户企业的 实力、活力和能力 企业 供应企业的实力、 活力和能力 企业经营项目 采用其他方式 经营的可能性 潜在竞争对手的 实力、活力和能力 23 现有竞争对手的 实力、活力和能力 互补企业的 实力、活力和能力 客户企业的 实力、活力和能力 企业 供应企业的实力、 活力和能力 企业经营项目 采用其他方式 经营的可能性 潜在竞争对手的 实力、活力和能力 24 实际上保持一定的速度才能保持平衡, 才能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因此,培育起一种重视 速度的企业文化成为当务之急。 企业速度文化的精髓:快速的发现最终消费者 要在企业营造出充分发挥知识和智能 效率的企业文化氛围 25 某企业文化的精髓 2. 创新文化 --- 创新已经被升华为一种社会主题 --- 创新变成了企业的生命源泉 --- 创新在于改变已有的游戏规则 --- 企业创新的最高境界是创新出一种独 特的利润模式 26 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能够生 存下来的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最聪 明的,而是那些最灵活的。 —— 达尔文 27 企业也是逐渐演进的物种 是文化的力量推动了企业的持续成长 28 企业是在克服一个一个的危机过程中前进的 新的危机 文牍主义 危机 稳定 靠合作而 成长 自主危机 领导危机 靠创造力而 成长 创业阶段 靠指导而 成长 集合阶段 再发展 衰退 靠分权 / 协调而 成长 正规化阶段 精细阶段 29 当创新成为一项组织例行功能之后,意味 着组织具备了创新的文化,也象征着竞争 对手无法抄袭的竞争优势。 “ 创新型组织”是继“学习型组织”之后 的企业“第六项修炼” 30 某企业文化的精髓 3. 虚拟文化 ---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典型产物就 是虚拟 --- 整合资源之争胜过自身积累 --- 企业虚拟文化的要旨在于具有灵活、柔 性、合作、共享、快速反应、高效输出等 素质 --- 康柏、耐克、可口可乐等公司就是虚拟经 营的典范,他们不断地制造概念,通过概 念来进行市场扩张 31 某企业文化的精髓 4. 学习文化 --- 新时代背景下,企业持续运行期限或生命周 期受到最严厉的挑战,只有培养整个企业组 织的学习能力、速度和意愿,在学习中不断 实现企业变革、开发新的企业资源和市场, 才能应对这样的挑战 --- 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你比别人学得快,“跟随超越” --- 企业不再是一个终身雇用的组织,而是一个“终身学 习的组织” --- 学习力本身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32 某企业文化的精髓 5. 融合文化 --- 企业成为一种跨文化的人类群体组织 --- 企业融合文化应当是多元文化、合作文化 和共享文化的集合 --- 多元优于一元,合作大于竞争,共享胜过 独占 --- 企业有了包容性的融合文化,就能突破有 限的市场空间的限制,实现资源和优势互 补,在更为广泛的程度上实现双赢或多赢 的商业运作 33 关于企业文化的认识: 企业文化不是结果,是过程 企业文化不是目标,是手段(是用价值观来创造价 值) 企业文化不是最新的管理发现,是一种客观存在 企业文化不是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是一种以 团 队分工建立起来的秩序 企业文化不是民主运动,是来源于企业家的发动和灌 输 企业文化不是标准模式,是一种个性 企业文化不是法律,是一种心理契约 企业文化不是可以随便复制的,是一种稀有资源 34 文化首先一种感觉,只有感觉到文化,才能建设文化 企业文化在某种形态上是务虚的,而在全部的结果上确 实务实的 文化是一种深层次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一种体系 企业文化创造生存的心理空间 企业文化是可以建设的 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 文化的持续变革强化是企业生命之树常青的法宝 35 SWOT 分析 -----TCL • 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 • 在国内多个产业具领先 优势 • 品牌和销售力强 • 变革创新的企业文化和 观念 • 稳定和高素质的员工队 伍 S • 供应链管理较好 • • • • 技术研发能力弱 W 国际化经营能力弱 综合竞争力不强 存在亏损和竞争力弱 的企业 • 管理体系需进一步规 范和提高效率 • 中国市场需求增长 • 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形成大 企业 • 国外大企业在中国建立全 面竞争优势尚需时间 • 在许多方面领先同行 O T• 中国产业和市场全面开放 • 企业学习及成长速度 • 在产业整合中存在的风险 •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存 在的风险 36 愿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 成就来自于改变 改变世界最短的路,便是改变自己 只要找到路,就不怕路远! 37 文化决定你的观念 观念决定你的心态 心态决定你的行动 行动决定你的习惯 习惯决定你的未来 38 一分技能 两分知识 三分经验 四分悟 五份激情 六分团队 39 谢谢观看! 40
40 页
501 浏览
立即下载
【培训课件】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 第一讲 传统企业文化(一) 1.企业管理的层级 2.企业文化的误区 3.文化的定义 4.中国的传统文化 5.中国的饮食文化 第二讲 传统文化(二) 1.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2.羞耻文化与内疚文化 第三讲 传统文化(三) 1.法 • 理 • 情 2.儒学 第四讲 传统文化(四) 1.中庸之道 2.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第五讲 企业文化(一) 1.企业应该思考的问题 2.企业文化的定义 3.企业文化的作用力 第六讲 企业文化(二) 1.企业文化层次—表层的物质文化 2.企业文化层次—浅层的行为文化 第七讲 企业文化(三) 1.前言 2.企业文化层次—中层的制度文化(上) 第八讲 企业文化(四) 1.企业文化层次—中层的制度文化(下) 2.企业文化层次—深层的精神文化 3.企业文化四个层级的关系 第九讲 企业文化(五) 1.企业文化的核心功能—导向功能 2.企业文化的核心功能—约束功能 第十讲 企业文化(六) 1.企业文化的核心功能—凝聚功能 2.企业文化的核心功能—激励功能 3.企业文化的核心功能—辐射功能 第十一讲 企业文化(七) 1.文化手册的作用 2.用实例证明和强化公司的价值观(上) 第十二讲 企业文化(八) 1.用实例证明和强化公司的价值观(下) 2.企业文化建设 【本讲重点】 第1讲 传统企业文化(一) 1.企业管理的层级 2.企业文化的误区 3.文化的定义 4.中国的传统文化 5.中国的饮食文 企业管理的层级 企业管理的层次就像围棋一样分成了九段,下面来一一的讲解。 1.一段至四段 管理的一段到四段,是经验管理、效率管理、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这是建国 50 多年以 来,中国的企业努力去做的四件事情,但似乎并没有把我们的企业搞好。 2.五段至七段 管理的五段、六段和七段分别是对人的管理,对知识的管理和对创新的管理。这是近几 年来我们才开始关注的领域。 3.八段至九段 管理的最高段级,是八段和九段。八段恰好是文化的管理,九段则是战略的管理。我们 在《企业规范化管理》的课程里面,讲到了一个企业的战略应该如何制定,也讲了整个公司 管理的规范化、流程的优化 EPR 系统,以及组织的优化等方面。今天把管理的八段,也就是 文化的管理打开,看看它为什么能够成为这么高的一个段级,看看它对企业到底有多大的 作用。 表 1-1 企业管理的层级图 企业文化的误区 我们这几年一直关注企业文化建设,但是似乎跟很多管理模式一样,我们在导入的过 程中往往进入了一些误区。这些误区使得很多企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却没 有达到应有的效果。下面简单地总结一下三个误区。 1.误区一 我们简单地把企业文化的建设,变成了一些口号和一些活动。以为喊出口号,组织一 些社会活动,公司就有了企业文化。 【案例】 有一种活动叫拓展培训,它主要是从文化层面上,来解决企业的团队精神和凝聚力的问题。参加过这 种培训的人会体会到,不管企业平时投入的管理有多少,不管员工之间的矛盾是否激烈,只要进了拓展训 练营,在参加训练的那几天,每个员工都会强烈地感受到团队精神,不分男女老少,不论职位高低,整个 团队都非常团结。但问题是,拓展培训结束后,回到原来的公司,一切都不存在了。因为拓展培训营的环 境是特定的,它适合团队,而每个公司的环境是特定的,它很可能不适合团队。因此,仅仅通过一些活动 , 一些口号来解决整个公司的企业文化,是不切合实际的。 2.误区二 不结合自己公司内部的实际情况来培养企业文化,而盲目照搬其它企业的模式。 【案例】 芬兰的诺基亚公司,有一句非常著名的口号—“以人为本”。于是我们中国的很多企业,也开始效仿诺 基亚。大家都打出“以人为本”这样的一个旗号,来作为自己企业文化的内涵。但“以人为本”的内涵到 底是什么?我们往往并不清楚。 我去过一家企业,人力资源部的经理跟我讲:“周老师,我们公司现在正在推行企业文化。” 他说:“以人为本……” 我就问他:“你们公司的企业文化内涵是什么呢?” 正说到以人为本,电话响了。是老板打来的,说话毕恭毕敬:“是,是,我看是,你放心……” 正在接电话时,来了一个下属,有紧急事情要请示:“经理,这个事情你看怎么办?”但是这位经 理不但没有理睬他,反而斥责下属后,继续接听老板的电话。 这家公司虽然借用了别人的口号,但是实质上并没有做到“以人为本”。另外,环境是否合适,企业 的成熟度是否达到了能够以人为本的地步,也影响到企业文化的内涵。 3.误区三 不能够持之以恒。很多企业,往往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打着变革与创新的旗号, 希望加快企业的变化。但通过变革和创新,不但没有令公司得益,反而加速了公司的衰亡。 比如,有些企业说,今年我们要“以人为本”;到了明年又说,我们要“科技领先”;后 年又变成要“服务第一”。再后来又可能是“质量第一”,他们没有意识到一个根本的文 化内涵问题,以及文化的持续性问题。 【案例】 瑞典的沃尔沃轿车公司自 1927 年创办以来,以独特的“安全”理念风靡全球。在沃尔沃公司看来, 一辆汽车可以有运动感,也应该有时尚感,但前提必须是安全,没有安全肯定无心享受其它。它有世界上 最先进的碰撞实验室,为了研究车辆的安全性,沃尔沃的安全中心内每年要撞毁 150 辆真车。而更令竞争 对手们羡慕的是在它的数据库内保存着 3 万起事故的详细资料和 5 万多名事故受害者的情况记录。在瑞典, 沃尔沃安全中心的一个研究小组是同警察和救护车一起开出现场的。由于多年来一直坚持 “安全”理念, 所以沃尔沃轿车公司的业绩直线攀升,2004 年轿车销售量超过 46 万辆,创历史最高纪录。 【自检】 请您判断下面的内容并回答问题。 请您重新审视一下所在企业的企业文化,看是否存在前面提到的三种误区?如果存在,有什么样的解 决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化的定义 要想对企业文化有正确的认知,首先要对文化有正确的定义。 1.老百姓的理解 老百姓对文化的理解就是,这个人书读得多,这人就有文化。 2.权威的解释 对文化的一个诠释,需要去看一些比较权威的书,比如《辞海》、 《辞源》,它对文化这 两个字具有比较准确的定义: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模式叫文化。 这跟老百姓的理解不同,它将“文化”提升到了“生存”的问题上。我们经常提到的 有古代文化、现代文化、东方文化、西方文化。中国的大陆文化,现在受到了海洋文化的冲击。 战争年代,也有战争年代的文化。比如,游击战文化、阵地战文化、正规战文化、海陆空三军 的战争文化。所以任何一个领域的文化,都会逐步升华。考察一种文化是不是先进的、优秀 的,关键是看能不能与时俱进。 我们中华民族和其他民族一样,都会面临这样一种选择,即传统文化是否能够发展和 深化。因此传统文化是我们所要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传统文化的定义 我们是炎黄子孙,生活在神州大地上,当我们去建立自己的文化时,每一个人,每一 个企业都不能回避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下面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Æ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 Æ 在这个文明史里,主要是长江和黄河孕育了我们这个民族。所以我们把长江黄河称 为我们的母亲,是她孕育了我们中华民族。 Æ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长江和黄河文化的主要内涵是农耕文化。 Æ 农耕文化的发展趋势是由北向南推进。北方的农业很发达,越往南越落后。历史上称 广东为南蛮之地,就是指当时的南方很落后。在北方犯了罪的人,把他流放到广东去。比如 苏东坡,他犯了罪以后,就被贬到广东的惠州。 Æ 民以食为天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 中国的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 在传统文化中,一句很重要的话叫“民以食为天”。所以要认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 统文化,就必须介绍我们的饮食文化。 1.在中国,很多事情是吃出来的,都跟吃有关系 在中国的很多事情都和吃有关,这跟西方的观念完全不同。西方人对“吃”的理解非 常简单,肚子饿了就吃饭,有什么吃什么。而中国人对吃则非常讲究。 2.饮食的潜意识 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交等一切事情,都跟“吃”有关系。所以在这样一种传统文 化的引导下,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骨髓里、血液里,都会有一种潜意识的观念,这种 观念对我们每个人都有影响。 【案例】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杯酒释兵权,跟政治、军事、权利相关。宋代第一个皇帝赵匡胤自从陈桥兵变,一举夺得政权之后,担 心从此之后他的部下也效仿他,因而想解除手下一些大将的兵权。于是他把所有的将军元帅请过来,跟他 们商量这件事情。他说近来一直没有睡好,现在他当了皇帝,但是兵权都在这些大将手里,因为担心他们 造反,所以连觉都睡不安稳。因此,他邀请诸位将军帮助他,放弃各自的兵权,多积金帛田宅以遗子孙, 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将军和元帅听了面面相觑,认为今天的酒不好喝,而且外面还有刀斧手层层把守。无 可奈何,大家只能把这杯酒喝了,放弃了各自的兵权。因此,一杯酒,赵匡胤把兵权、政治都稳定了下来。 中国人的“泛食文化” 因为吃很伟大,吃很重要,所以,我们把很多原来跟吃没有什么关系的事情,都跟吃 联系在了一起。比如: Æ 工作,我们叫“饭碗”; Æ 上班,我们叫做“混饭”; Æ 产生忌妒心,我们叫“吃醋”; Æ 吃透——上级意图、会议精神要吃透; Æ 吃亏、吃苦、吃得开等。 【本讲小结】 本讲主要对企业文化做一个概述。首先,介绍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层级中的位置,明确其重要性。然 后,通过典型案例来讲解导入企业文化时的三个误区,以引起企业管理者的警惕。最后,纠正了老百姓对 文化的误解,给出了文化的权威定义,即文化是指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模式。 【心得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讲重点】 第2讲 传统文化(二) 1.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2.羞耻文化与内疚文化 中西方观念的差异 中西方的观念差异比较大,例如有以下几点: 1.“尊”的含义 “尊”,是崇高的意思。但是在中国,有另外一层意思,即酒罐子。 2.“爵”的含义 “爵”代表了地位,中西方一样。但是我们多了一层意思,即酒杯子。 3.“鼎”的含义 “鼎”是锅,但是在中国这个鼎,非常重要。鼎代表了政权。“问鼎中原”,意思是想 夺取政权。 4.“宰”的含义 “宰”相当于西方国家的“总理”,西方的总理是主管国家行政事务的,而在中国古 代,“宰”是中国最大的官。是分配食物的,慢慢叫做宰相,再发展下去就变成了总理, 即我们现在最大的官。因此,总理的前身是宰相,宰相的前身是“宰”。宰在远古时代非常 重要。比如,打了一头野猪,有猪头、猪尾、前腿、后腿和内脏,分配起来很麻烦,这时就要 找一个德高望重的人来分配,这个人就是“宰”。 5.“等级”的含义 西方——兄弟姐妹、等级平等 在西方,不管基督教,还是天主教,都普遍认为大家都是兄弟姐妹,所以大家都是平 等的。比如,教堂里要布施,每个人把手放进袋子里,根据自己的意愿来捐钱,大家都是 平等的。 中国——尊卑有序、等级分明 中国讲伦理,尊卑有序,等级分明。比如某一个公司给海啸受灾地区捐款,总经理捐 献 1000 元钱,部门经理就不能捐 1500 元钱,必须按等级捐。所以我们讲级别,不能够讲平 等。 图 2-1 中西方观念的差异图 中国人的血缘关系 1.血缘关系 在泛饮食的关系下,又产生了中华民族的一种血缘关系,即我们中国人的等级观。 君臣、父子、兄弟、夫妻;上下、大小、尊卑、贵贱,都有等级,他们是不能平等相处的。 所以传统文化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2.泛血缘关系 血缘关系,又会延伸到泛血缘的关系。兄弟、父子是一家人,有血缘关系,但如果不是 一家人,我们就会讲究泛血缘关系。比如,我们都是兄弟姐妹;我们把祖国称为母亲;刘 关张三结义成了铁哥们;我们称单位为兄弟单位;邻居叫友好睦邻等等。我们把这些都泛 血缘化了。即使是泛血缘化了,骨子里面还是不平等的。比如,刘关张三结义,但刘备是皇 帝,就不能乱了等级。所以我们的泛血缘关系是把知道的东西都跟血缘关联在一起,这跟 我们的饮食文化和泛食文化有关。 3.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由于泛食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哲学上的两个不同体系: 中国——群体至上 中国的哲学认为,先有群体,后有个人。我们经常说,你是谁不重要,我是谁也不重 要,我们首先是一个群体,然后看你在这个群体里扮演的角色。 西方——个体至上 西方哲学认为,先有个体,后有群体。他们经常说,你是你,他是他,我是我,我们 加起来形成了一个团队。 4.个人与群体的关系 个人与群体的关系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社会结构体系、观念 体系、文化体系等很多方面。中国人首先要搞清楚一个群体,然后再看个体在这个群体里边 的定位是什么。所以我们中国人称呼别人的时候,都是称呼这个人在这个群体里面的定位 而这个人的名字并不重要。比如: 圣上、本官、卑职 皇帝是一国之君,被尊称为圣上,至于这个皇帝的名字是什么,你不用讲,只要知道 他是皇帝就行了。人当了官,要说本官。他的属下就自称卑职。 张处长、李乡长、王过磅 张处长、李乡长就是根据他们“处长”、“乡长”的定位而得出的称呼。王过磅就是指 这个人姓王,是个“过磅”的。 “羞耻文化”与“内疚文化” 人有两种感觉,一种叫羞耻感,另一种叫内疚感。 羞耻感和内疚感的定义 什么是羞耻感 羞耻感是指,当别人对你的自尊心造成严重伤害的时候,你所感受的那种感觉。 什么是内疚感 内疚感是指,自己觉得做错了某件事情,因此对别人产生的一种负罪和责任感。 重羞耻轻内疚 1.羞耻感和内疚感的比较 羞耻感和内疚感,中国人更在乎羞耻感。我们整个民族对羞耻感极度敏感,而对内疚 感却并不敏感。所以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重羞耻轻内疚的民族。 2.看不起和对不起的比较 看不起和对不起,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受。比如,走路不小心 , 踩了别人一脚,应该说声“对不起”,那是很小的一件事情;如果是“看不起”,却能引 起极大的愤怒。 【案例】 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事 项羽兵败乌江,当时他完全可以跑掉,因为小船都已经准备好了,只要摆渡过去,就可以上岸。但他 并没有跑,因为他无颜见江东父老,用项羽当时的一段话讲,“藉(项羽的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 西,今无一人而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意思是说项羽当年带江东父老,八千人渡江 而西去打仗,打到现在居然只剩他一个回来。即使他现在渡船回去,江东父老可怜他,还称他为王,但是 他已经没有脸去见江东父老了。于是他选择了自杀。由此可见,中国人重羞耻,把面子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案例】 李陵与苏武的故事 汉将李陵和苏武是同时代的两个人。苏武是民族英雄,誓死不投降匈奴,最后被迫去放羊。李陵因为 最后投降了匈奴,中国人觉得特没面子,所以他不是我们的民族英雄,李陵也成了千古罪人。《李陵答苏 武书》是一篇很有名的文章。是李陵投降以后,写给苏武的一封信。在这封信里面,他讲到了他当时的处境 和投降的背景。“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绝域,裹万里之粮,率徒步之师,出天汉之外,入胡强之 域”,先帝给他五千个步兵到绝域去,带着走万里路所需之粮,率师步行,出天汉之外,入胡强之域。 “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师,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当时对阵的形势是以五千个步兵,对对方的十万 大军,以疲乏之师对对方新调来的马队。“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使三军之士 , 视死如归。”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把敌人的战旗抢了过来,连他的元帅都杀了。“疲兵再战,一以当千, 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死伤积野,余不满百。”打到最后只剩下不到一百个人,“然陵振臂一呼,创 病皆起,举刃指虏,胡马奔走。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在这样的情况下,他 振臂一呼,所有的创病战士都起来了,再去拼杀。“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单于谓陵 不可复得,便欲引退。”正当匈奴军队想要撤退时,却出了叛徒。“而贼臣教之,遂使复战,故陵不免 耳。”他只剩几十个人了,最后一打,必然失败。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子孙,打仗打到这种程度,我们这 个民族至今没有原谅他,因为他的投降使我们觉得很没面子。汉武帝最后将他家满门抄斩。 3.重羞耻的结果 重羞耻的结果有两个方面: Æ 小吃大,就好象孩子吃娘奶,天公地道,不会产生内疚。 Æ 负本群体是可耻的,负外群体,则不可耻。 【案例】 中国的厕所有一个现象,就是很多公共厕所不干净。原因之一就是上公共厕所的人们,是一个杂体, 而不是一个群体,人们没什么内疚可言,所以就不会有意识地去维护它的卫生。同样,有些人对在公众场 所随地吐痰、大声喧哗等行为也不会感到内疚。 【自检】 请您阅读下面的案例并回答问题: 我有一天走在马路上,看见一个小伙子一边走一边踢一个可乐罐。一会儿就踢到了我附近。我在可乐 罐前一站,看着他。他非常惊诧地看着我。然后我把可乐罐捡起来,走到垃圾桶旁边,我再看他,他满脸 惊诧,等我把可乐罐扔进垃圾桶,他已经有点茫然了。我不认识你,你凭什么管我? 通过这个小案例,您是否可以结合本讲的内容,分析一下“小伙子”身上所反映的羞耻文化和内疚文 化。结合实际可以感觉到有些人对自己的不合理的举动是否有内疚的意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参考答案 2-1 中国人的尊卑等级 为什么会重羞耻轻内疚的现象呢?这要从我们中国人的尊卑等级的角度谈起。 1.尊卑等级的表现 Æ 中国人以长者为尊。嫂子虽然是平辈,但我们中国讲究“长嫂为母”,这就又拉开 了级别。 Æ 人当了官,就称之为长官。长官的意见,称之为高见;长官写的字,称之为墨宝。与 此相对,长官的属下,自称卑职。卑职的意见,称之为愚见;卑职写的字,称之为涂鸦。 Æ 南方人称北方人为“北佬”,北方人称南方人为“南蛮子”,中国人称外国人为 “洋鬼子”。 2.尊卑等级的影响 Æ 产生尊卑等级之后,由于大家的不平等,很容易产生羞耻感,却很难产生内疚感。 Æ 为尊、为上、为大者,有权去羞辱为卑、为下、为小者。比如由于男尊女卑的观念,丈 夫要求妻子端茶倒水。 Æ 在中国,判刑不是最可怕的,最怕的是游街示众。 Æ 中国有这样的谚语: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好男不跟女斗;好人不去见官,觉 得打官司很没有面子。 【自检】 您如何看待企业中“官大半级压死人”的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参考答案 2-2 两种文化的作用 1.羞耻文化的作用 一个民族连羞耻感都没有,那是很可怕的事情。人们知耻才能近乎勇,因此它能产生 被动的推力。 2.内疚文化的作用 内疚文化可以度己及人,顾全大局,它产生的是主动的推力。我们做事情的时候,都 要去想,如果做了这件事情,对企业、对社会、对同事们会有怎样的影响。如果是好的影响、 正面的影响就去做;如果是负面的影响,就不做,否则就会感到内疚。 【本讲小结】 本讲主要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饮食文化和血缘关系,并对中国的羞耻文化和内疚文化进行了分析。 首先对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做了比较简单的概括。然后深度讲解中国的饮食文化和泛饮食文化,对中西方 的观念进行了比较,从而引出中国尊卑有序的等级观念。接下来介绍了中国的血缘关系和泛血缘关系,阐 述了中国不平等的观念,比较了中西方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中国以群体至上,西方以个体至上。最后通过 羞耻感与内疚感的比较,认识了中国重羞耻轻内疚的传统及现状。 【心得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讲重点】 第3讲 传统文化(三) 中国人的情、理、法 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儒、佛、道 中国人的情、理、法 情、理、法三者的关系 1.第一层次——情 人与人的相处会产生“情”。情有很多种,父子之情,母女之情,母子之情,兄弟之 情,姐妹之情,夫妻之情,朋友之情。但“情”多了就会泛滥。 2.第二层次——理 当情出现问题时,就需要讲个道理,但是讲道理时又出现了问题。“公说公有理,婆 说婆有理”;“秀才见了兵,有理也说不清”。 3.第三层级——法 当道理出现问题时,我们就要在理上面再加一个“法”。所以情理和法理,是两个概 念。一旦立了法,就不能讲情理,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逻辑关系。 天理 1.天理是什么 人与人之间,最早产生的是情,然后升华为理,最后立为法,这个关系很清楚。但中 国人,在法上面又加了一个层级——天。所以,我们讲情理,讲法理,还要讲天理。这一下 就乱了套。 2.中国的人情,有时甚于国法 天大,人情大过天。五千年传统文化,对我们现代企业的管理系统形成了冲击。所以我 们的管理,要去掉这个“天”。在企业管理的时候,讲人情,就尽情地讲情理;讲公司制 度的时候,就要讲法理,大家在一个层面上,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进行会谈和沟通就会非 常顺畅。比如,我们跟员工谈话的时候,要界定一下,我们今天谈话的范畴是什么。如果回 顾公司的过去,展望公司的未来,大家坐在一起吃顿饭,这是在讲情理;如果进行年终工 作总结,要考评,就是要讲法理。所以在中国,为什么人力资源管理做起来非常困难,为 什么我们经常在管理过程中,对人的管理感到如此的苍白和无力?五千年传统文化,实际 上对我们有很深的影响。 【案例】 假如您有一个很好的朋友,触犯了法律,公安局正在追捕他,但他跑到了您家,这时您会不会举报?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是不能举报的,否则就不够朋友,不仗义。应该为朋友两肋插刀,把他藏起来, 等公安人员走了之后,再把他放走。这就出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搞乱了情理、法理和天理的顺序。而 这种顺序的混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案例】 某公司的总经理,找一个部门经理谈话。总经理对部门经理做了一个年终的评价。评价说发现这位部 门经理在近一年的工作里面,第一,没有完成公司 KPI 指标,第二,违反了公司的很多制度。当讲到公司 的制度时,他是在讲公司的法理,违反了公司的制度,没有完成公司的指标,工作没有尽到责任。通常在 中国的很多企业里面,这个部门经理就会跟总经理讲,他一年来如何努力工作,甚至连家庭都顾及不上。 他是在讲情理,因为情理大过天,天是凌驾于法的,要讲天理良心。所以,我们在观念上出现了很大的问 题。 【自检】 请您回答下面的问题: 1.您的企业是否出现过人情与制度相矛盾的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您是如何处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本讲的学习,是否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人的面子 传统文化,直到今天对我们仍有深远的影响。中国人在羞耻文化的影响下,特别注重 面子。 Æ 面子重于生命; Æ 面子是可吃的; Æ 面子有大有小; Æ 面子可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中国人的面子具有一定的社会作用,而且其作用力非常惊人。 中国人的人情 1.人情与面子的关系 Æ 中国人讲面子还要讲人情,面子加人情,等于情面。所以情面更为重要。 Æ 人情往往比面子更加可靠,作用力也更大。 Æ 女为悦己者容,讲的是面子。 Æ 士为知己者死,讲的是人情。 Æ 人情是可以储存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人情的银行,你要储存你的人情,将来从 这个银行里可以提取。比如在农村,有人结婚,大家都要随份子;很多企业的员工结婚, 大家也要随份子,等到自己结婚的时候,这个份子又回来了。 2.中国人的人情法则 中国人的人情有三大法则。 有恩必报 人情不能欠得太多,但是你又不得不欠。每一个人都会欠别人人情,要想秉承这个法 则,你就要当心,别欠人太多了,否则你还不了;还要舍财,滴水之恩得涌泉相报;甚至要 舍身,为朋友两肋插刀。 有仇必报 中华民族是永远没有办法被征服的。我们有仇必报,所以直到今天,我们谈起科索沃 导弹事件的时候,我们还是咬牙切齿。 冤冤相报何时了 中国人崇尚善良,非常宽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我们追求安定与和谐,而讲情面 就是稳定和和谐的一种最佳的方式。台湾搞台独不行,但是两岸三通行,飞机直航行。这就 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包容心和宽容心在起作用。所以中国人有一句话叫“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这实际上是一种内疚文化的表现。 中国人的做人 1.人是做给别人看的 西方文化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但是中国文化认为,人是做给别人看的。 2.做人难 正因为中国人认为“人是做给别人看的”,处处顾及别人的感受,所以才会产生“做 人难”的慨叹。中国有很多这方面的典故,比如,有的人家里很穷,弄块猪油,挂在门后 面,每次出门的时候嘴上抹点猪油,以显示自己生活的富足。 3.是否有人看 有人看,就有羞耻感,羞耻文化得以发扬;没有人看,就没有羞耻感,所以内疚文化 没有办法生根和发芽。 中国人的良心和义气 Æ 中国人做人讲究良心和义气。这是五千年传统文化里面很重要的内容。 Æ 良心和义气是我们中华民族衡量每一人行为规范的一个尺度。 Æ 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是有情有义。 Æ 所以我们有这样的名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中国人的圈子 正因为君子讲义,小人讲利,所以我们中国人就形成一种明显的圈子文化。 1.圈子文化的含义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这种群体意识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圈子。入错了圈子,是很严重的 问题。得罪本圈子肯定不行,得罪外圈子,绝对不内疚。这种圈子文化,小到可以化解一些 家庭和个人的纠纷,大到可以令整个民族凝聚起来。 2.圈子的形成 圈子形成以后,就会内外有别,党同而伐异,有福同享,生死与共。西方人批评我们 中国人,说中国人重人情,轻原则。其实他们不理解。中国人认为人情就是最高的原则,没 有比人情更有原则的东西。所以东西方的文化是有冲突的。 中国人的关系网 1.关系网的特性 Æ 关系套关系,圈子套圈子,就形成了一张关系网。在社会上这种关系网,到处存在。 Æ 关系网会不断地变化,它可以扩大,也能够分裂,还可以重组和延伸。 Æ 关系网越多,越大,层级越高,你的办事能力就越强。 Æ 我们习惯利用关系,也很习惯被别人利用。套来套去,就套出一个非常错综复杂的 关系网,这样就形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一棵大树。 2.关系网示意图 在这棵大树上,我们看到了四种东西,就是面子、人情、圈子和关系网。这棵大树的根, 它下面的土壤,是儒学、佛学和道学。这是中华民族整个文化的非常厚重的土壤,是最重要 的文化基础。 图 3-1 中国人的关系网示意图 儒学 1.儒学的观点 Æ 强调仁义礼智信。 Æ 主张“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Æ 重义而轻利,重德而轻才。 2.儒学的政治总纲 Æ 儒学的政治总纲是三纲,八目。 Æ 三纲,是指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Æ 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儒学的思想和原则 Æ 儒学的思想是仁、义、忠、恕、德、礼。 Æ 儒学的核心思想是中庸之道 Æ 名著中的儒学思想: †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指合群但是不会结党成派。 † “乡愿,德之贼也。”(《论语》)这是不可取的。 † “企者不利,跨者不行。”(《道德经》二十四章)意思是说你踮起脚尖,就不能站 很长时间;你跨在一个地方,就不能走得很快。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比喻。因此可见儒学的思 想和原则,对中国人的行为和社会的一些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力。 【本讲重点】 第4讲 传统文化(四) 1.中庸之道 2.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中庸之道 《中庸》一书中对中庸之道做了详尽的解释: 小人反中庸 中庸在中国的历朝历代,不是被捧到天上,就是被踩到地上。 对中庸的理解 ① 误读 我们对中庸的一般理解是:所谓的中庸,就是不左,不右,不偏不倚,走中间路线; 枪打出头鸟,咱别出头,也别在最后,在中间就合适。我们把这种思想叫中庸思想。这种理 解并不正确。 ② 权威解释 《中庸》一书对中庸之道做出的诠释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 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达之道也。”喜怒哀乐之未发,意思就是我还没有做、 我准备做事情,这叫中;做了,而且我做成了,这叫和。中是天下的大本,和是达之道也 这个道就是最好的一条道。 君子和而不同,而小人同而不和 这就讲到了同与和的观念,意思是,作为一个正人君子,他是和而不同的,和指的是 和谐,同指的是苟同。比如我们大家是一个和谐的团队,但是每个人可以各抒己见,如果 我对你的意见,有我的看法,我要表述,但是我表述了我的看法,不影响我们是一个团队 这是君子所为。小人则会阳奉阴违,实际上他心里跟你不是一个团队。 佛学 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第二个土壤是佛学。佛学是从印度传来的,但是它对我们中华民族 的影响非常深远。 1.佛学的观点 Æ 强调以清静之心修身,以慈悲之怀处事。 Æ 要平和圆通,去省悟人生的真谛。 Æ 每一个佛家的弟子,要消除心中的贪妄之念,扬善去恶,普渡众生。 Æ 普渡众生是佛学的最高境界。 2.什么是佛 什么是佛?下面的案例能够给您一些启发。 【案例】 20 多年前,我有幸认识普陀山的一位大师。我曾问他一个问题。 我问:“大师,什么叫佛?月亮我们登上去了,上面没有吴刚,没有嫦娥,没有玉兔……” 大师哈哈一乐。 他说:“周先生,把你的手伸过来。” 我把我的手伸过去,他在我的手心里写了两个字:舍得。 他说:“世人就是不舍得,但不舍怎么能得呢?舍得舍得,懂了这两个字,与佛就有缘了;不懂这两 个字,与佛无缘。” 我接着问:“天堂和地狱怎么解释呢?” 他回答说:“一个人,看见好吃的就想吃,看见好东西就想拿,他在畜生界。一个人,能够修身,洁身 自好,他在人界。一个人,能够普济众生,度己及人,他在天界。一个人,如果不但有贪心,而且还起杀 心,他在魔界地狱。” 3.外圆内方 外圆内方,是佛家的一个哲理,又是很重要的一个土壤。 Æ 钱币,外圆内方,我们称为“孔方兄”。它在中国定型了很多年,凝聚了中华民族 五千年传统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即外圆内方。 图 3-2 钱币的外形示意图 Æ 圆则通,通则达,方则分明。 Æ 我们有很多人,是“外方内圆”,专门喜欢跟人斗,自己却没有什么能力。还有一 种人,是“内外俱圆”,简直无法理喻。 道教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文化产物。 1.道教的观点 Æ 致虚极、守静笃。 道教强调“致虚极、守静笃”。意思是,如果说虚,就要虚到及至,如果要静,就要静 到底,它是强调一种境界。“致虚极、守静笃”,跟佛家的普渡众生一样,是道家的最高境 界。 Æ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Æ 得道要无为而治。 Æ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Æ 大巧若拙、大智若愚。 2.道教与水 道教对水的崇拜 道家对水有一种特殊的偏好。在道家的文章里,经常会讲到水,比如“上善若水,水 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八章)“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道德 经》十八章)“兵形像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孙子兵法》虚实篇)我们可以看到, 道家的理论对水有一种崇拜。 水的五种特性 道家对水的崇拜,源于水的五种特性。 第一,水能够以已之力,推动它物。 第二,如果遇到阻力,水会更加激发。 第三,以至柔,克至钢。抽刀断水水更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第四,洁身及洁人,而且清浊相融,包容宽广。 第五,水蒸发,变为云;遇冷,变成雨;冻了,化为冰;脏了,变浑浊,但是水的本 性没有改变。 这对我们人生有非常大的启迪。我们每一个人,如果都能够达到水的这种特性,你的 人生应该是很完美的。 道家的取舍原则 道家对于取舍也有非常独到的见解。《道德经》第三十六章有一段话非常有趣,叫“将 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是谓微明。” 小 游 戏 随便找一个搭档和您完成这个小游戏。准备两支 笔,先给对方一支,让其抓牢,然后您从他手中抢回 这支笔。您会感觉到对方抓笔的力气很大。这时,您可 以再给他一支笔,让其抓牢这两支笔,然后您再抢回 来。这次您会感觉对方抓笔的力气比较小,您也比较 容易抢到手。 这个小游戏给我们的启示是,很多企业打着变革与创新的旗号,结果却加速了企业的 灭亡。比如房地产、高科技、网络等什么都想干,最后却什么都干不好。原因就是没有明白取 舍的道理。 中国古代的用人之道 诸葛亮的用人之道 诸葛亮有一篇文章,叫《辨将》。讲的是怎样去分辨将才。他有七招,很有意思。 中西方的差异 Æ 西方人说“我爱你”;但是中国人说“你这个人讨厌”。 Æ 西方人赌马,跟不认识的人赌;中国人打麻将,跟认识的人打。 Æ 西方重理论,用西医;中国重实用,用中医。 Æ 西方人,生气就怒,开心就笑;但中国人喜怒不形于色。 Æ 西方的教育,注重发挥自我;而我们中国的教育方式是,排排座,吃果果。 Æ 西方的文化,化繁为简,比如麦当劳快餐,26 个英文字母;中国的文化,化简为繁, 八大菜系和方块字则非常复杂。 Æ 西方重视的是社会关系;中国重视的是伦理关系,亲情,这也是有很大区别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Æ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我们要正确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不仅要认识它, 还要识别它。 Æ 传统文化对我们影响深远,每一位炎黄子孙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它的影响。 Æ 在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Æ 传统文化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企业文化。 【案例】 有一位科学家,将五个猴子放在一个笼子里面,笼子上面放了一串香蕉,还在前面装了一个喷淋花草 的开关。猴子见了,就去够香蕉,结果香蕉没够着先碰到了喷淋开关,五个猴子全被淋湿了,冰天雪地, 冻得直发抖。时间一长,猴子明白了其中的因果关系。结果五个猴子达成共识,哪一个猴子去够香蕉,其 它四个猴子就把它抓起来,暴打一顿,结果猴子都不敢够香蕉了。 科学家拿出一个老猴,再放进一个新猴。新猴一够香蕉,四个老猴就把它抓下来暴打一顿,新猴莫名 其妙被打一顿,也不敢去够了。然后再把第二个老猴换出来,再换一个新猴进去。第二个新猴上去一够香 蕉,三个老猴和第一个新猴,也把它抓下来,暴打一顿,而且那个新猴打得最凶。 科学家用这样的方法一路置换,最后五个老猴全部被置换出去,笼子里全部放了五个新猴,这就发生 一个有趣的变化:五个新猴,有任何一个新猴去够香蕉,其它的四个新猴就会把它抓下来,暴打一顿。 老猴和新猴的行为一致,但是它们有一个本质的分别。五个老猴都知道为什么要打,五个新猴都不知 道为什么要打,反正别的猴打,它也跟着打。 这是科学家的一个动物实验。但是如果把这个动物实验引伸到我们企业文化的角度去 考虑,这个课题就很沉重。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传统文化,走到今天,我们每一个炎黄子 孙真正传承下来的,很可能只是一些传统,一些习惯。老一辈这么说,我们就这么干。但是 真正的文化内涵和底蕴是什么,我们不一定知道。所以我们一定要像老猴一样知道传承的 本原性的东西是什么,这样我们才有能力去判别它,才能够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我们 的传统文化能够真正有效地跟今天的企业文化和现代的社会文明挂钩,我们的民族和企业 才能够发扬光大。否则,我们很可能一个个变成了“新猴”。 【自检】 请您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传统文化对您的企业文化会有哪些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利用传统文化来建设您的企业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参考答案 3-1 【本讲小结】 本讲的重点是分析中国人的情、理、法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首先,讲述情、理、法的关系,情理、 法理、天理的关系,建议企业避免出现人情大于天的情况,并分别介绍了中国的面子、人情、做人、良心和 义气、圈子和关系网。通过分析中国人的关系网,来进一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儒学、佛学、道学。 对三大学派的观点、核心思想以及原则等进行了深度的剖析。然后,通过诸葛亮辨别将才的七招来透视中 国传统的用人术,同时分析了中西方各方面的差异。最后总结了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并通过 5 个猴子的试 验来启发我们更好地认识以及运用我们的传统文化。 【心得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讲重点】 第5讲 企业文化(一) 1.企业应该思考的问题 2.企业文化的定义 3.企业文化的作用力 企业文化的定义 1.企业文化不是什么 理解企业文化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Æ 企业文化不是知识,而是人们对知识的态度; Æ 企业文化不是利润,而是人们对利润的心理; Æ 企业文化不是舒适的环境,而是对环境的感情; Æ 企业文化不是管理,而是造就管理模式的氛围。 2. 什么是企业文化 所谓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独特的价值标准、传统、观点、道德、规范;是企业里不成 条文、但被员工普遍遵循的信念和习惯作风。 3.成熟的企业文化 Æ 很多企业的企业文化,没有形成的时候,经常会变,一会儿以人为本,一会儿以 科技为本,一会儿以服务为本。真正的企业文化,是很稳定的。 Æ 成熟的企业文化,不会因条件和环境的变化而轻易改变。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即使 外面的条件变恶劣了,它也是不会改变的。外界条件好,这个文化的内涵还在;外界条件 不好,这个文化的内涵更加鲜明和突出。 Æ 中国进入 WTO 以后,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我们的企业能否承受住各种冲击, 显得尤为突出。 【案例】 毛主席登上天安门城楼,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重庆渣滓洞里面,还关着共产党人。这些共产 党人,只要答应放弃共产党员的身份,就可以被带到台湾去。但这些共产党人没有为环境的改变做出这样 的选择,他们宁愿牺牲,也不改变自己的信念。 【案例】 有两支队伍曾跟美国作对。一支是本·拉登,另外一支是萨达姆。从文化的角度去看的时候,会发现本· 拉登和萨达姆,在表象的一些东西上是很相像的。本·拉登和萨达姆都有钱,有军队,都跟美国关系紧张, 都不赞同美国的一些理念和做法。他们的很多行为,很多思想,都是一致的。但到了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的 时候,二者存在本质的区别。萨达姆和他的孩子生活荒淫无度。本·拉登却不同,虽然他们看似信仰都差不 多,但本·拉登已经达到了宗教的一个很高的境界,而萨达姆还不入流。所以本·拉登的文化内涵和萨达姆 的文化内涵,虽然在表象上有太多相似的东西,但是他们的内涵是截然不同的。 【案例】 五六年以前,IBM 进行战略转型,从一个产品的供应商,转型为一个服务和方案的供应商。这时,它 就要升华它的企业文化,这种升华最后要延伸到每一个员工的思想和言行里,也就是说,五六年前的 IBM 的业务员,他是在卖产品,而今天的一个 IBM 市场营销人员,他在卖服务和方案的咨询。IBM 把 PC 业务 卖给了联想,联想买了 PC 以后,它的文化内涵,它的整个公司的运营机制,包括它的文化内涵,都要因 此有所升华。如果不升华,它买了这个 PC 业务,恐怕就是一个灾难。 【自检】 请您回答下面的问题: 1.您公司的企业文化是否稳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否受到过社会的冲击、商场变化的冲击、海洋文化的冲击?能否经受住这些风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企业文化的作用 企业文化到底有多大的作用呢? 1.专家和权威人士的评价 有关专家和权威人士,对于企业文化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Æ 世界五百强,胜出其它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它们的企业文化注 入活力,使这些公司能够保持百年不衰。它们在不断地优化自己的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 和公司的战略和运营相匹配,从而能够与时俱进。 Æ 国家的强大在于经济,经济的繁荣在于企业,而企业的发展在于管理,管理的优劣 在于文化。 Æ 优秀的企业造就优秀的企业文化,而优秀的企业文化,无疑造就一个优秀的成功企 业。二者是相辅相承的关系。 2.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Æ 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企业缺少的往往不是产品,不是技术,也不是人力资源。真 正缺少的是一种文化、一种凝聚力和一种团队精神。而文化力就能有效地产生这种凝聚力和 团队精神。 Æ21 世纪的竞争,如果我们把它放在一个很高的层次上去理解的话,它实际上不是企 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不是技术的竞争或者产品的竞争,而是文化的竞争。 Æ 企业文化是新生或者毁灭的一种力量,它可以使企业重生,也可以使企业毁灭。所 以塑造企业文化,本身就是打造一个全新的心智模式。 Æ 未来最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就是有文化的企业。 3.正确认识企业文化 Æ 从企业文化的作用力来讲,最复杂的人力资源问题,在企业文化面前,便可以迎刃 而解。 Æ 每个企业都有文化,无论这些积淀厚重与否,清晰与否,其实都有文化。 Æ 对于企业来讲,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观念上的故步自封。认清自己的企业文化很 重要,但是认清之后应该努力去改进和优化这种文化。 Æ 在观念上故步自封是最可怕的。从这一个角度看,我们能够真正地理解在“第五项 修炼”里面彼得·圣吉博士谈到的企业的思考模式,如果企业的思考停止了,那么这个企 业也就没有了希望。 【案例】 中国很多企业的文化是“忙乱”的。“忙乱”已经成为中国很多企业的企业文化内涵。这些企业的员 工的工作水平偏低,生活素质也很低。40 岁以前,拿命去换钱,40 岁以后,再拿钱去换命,这就是他们 的人生。所以每一个企业都有文化,吃喝嫖赌也是文化,坑蒙拐骗还是文化,只是这些文化积淀的厚重和 清晰度不同而已。 企业文化的四个维度 当我们讲到某一方面的时候,不能只从观念上去考虑它,需要进一步把它分解并细化 。 我们也可以从四个维度来考虑我们整个企业文化的构成。这四个维度分别是视觉系统、行为 系统、管理系统和理念系统。 Æ 视觉系统 是指一个企业特定的标识、颜色等等,使人们一眼就能够识别出你的企业。 Æ 行为系统 是指一个企业员工言行的规范,使人们通过接触你企业员工时对他们言行的感觉来判 断你企业的形象。 Æ 管理系统 是指企业的管理体系和管理理念,使人们通过企业的管理体系来认识和了解企业的动 作机制。 Æ 理念系统 是指一个企业对自身发展所确定的战略意图、服务宗旨、价值观等等,使人们了解:我 是谁,我是什么样的。 【本讲小结】 本讲是企业文化的一个概述。首先,从“企业文化不是什么”入手,引出企业文化的定义,即一个企 业独特的价值标准、传统、观点、道德、规范,是企业里不成条文、但被员工普遍遵循的信念和习惯作风。并 分析了成熟的企业文化的特点,即保持稳定,能够经受住各种冲击。然后对企业文化的作用做了详细阐述 , 强调企业文化能够推动企业走向成功。最后进一步分析了企业文化的结构,即视觉系统、行为系统、管理系 统和理念系统四个维度。 【心得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讲重点】 第6讲 企业文化(二) 1.企业文化层次—表层的物质文化 2.企业文化层次—浅层的行为文化 表层文化 1.表层文化的定位 所谓表层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第一个层次,也就是企业的物质文化。它主要表现在公 司的一些器物和标识文化上。前几年非常流行的 CI 形象策划,就是表层文化。 2.表层物质文化的内容 表层文化所包含的内容非常简单,比如: 3.表层物质文化的作用 Æ 第一印象对客户和社会来讲非常重要,所以企业要注重物质文化。 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个社会现象,就是无论男女,如果第一次去见未来的公公婆婆或岳 父岳母的时候,他们都会把自己打扮一番,就是要给自己未来的公公婆婆或岳父岳母留下 良好的第一印象。一个公司的表层文化,实际上也要起到这个作用。 Æ 中国在 20 世纪 90 年代曾流行标识文化,但仅限于标识文化的企业是短视的。 Æ 成功的企业都有成功的物质文化,但有良好物质文化的企业不一定都成功。 【案例】 几年前,我讲一个系列课程时,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当时在我左边的第一排有四个人,给我印象非 常深。每天听课他们第一个到,西装笔挺,还戴有公司的徽标,非常精神,非常整齐。课间的时候,我跟 这四个人聊天,问他们是哪个公司的。他们说了公司的名字,但是我并没听说过,我接着问他们公司有几 千员工,因为一看他们的举动,就不是一个小公司。他们回答说,他们公司的全体员工都到了,就四个。 由于这家公司的表层物质文化做得非常到位,留给我的第一印象非常好,所以我就很愿意跟他们公司交往。 【案例】 秦池集团当年在中央电视台抢标王,结果打开电视机,就能看到秦池的广告,这样全中国都知道秦池 , 都知道它的标识、它的颜色、它的表象文化,但是秦池最后的结果是消亡了。这说明一个问题,光有表象的 文化是不够的。当年秦池有一句名言,“我们每天向中央电视台开进一部桑塔纳,就能够开出一部大奔 驰。”这句话完全违背了市场的规律。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我们多开几个中央电视台,天天到电视台去 打广告,我们企业就能够发展和生存了,这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表层的物质文化是有作用的,但是它的 作用是有限的。 浅层文化 1.浅层文化的定位 有了好的表层文化,这只是第一印象。浅层行为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第二个层次。它主 要表现在企业的活动文化和礼仪文化上。 2.浅层行为文化的内容 浅层文化的具体内容如下: 【案例】 昵称的作用 我曾参加过一个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有一个企业介绍他们公司的企业文化时,讲到了这样一件事情 , 令我感触很深。这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在招聘新员工的时候,要求新员工填表格,其中有一栏是很多企 业不会有的,叫昵称。昵称是最亲切的称呼,很多人在家里才会有昵称,企业里一般不会有。但这家公司 有一个规定,在所有新员工入职的表格里面,昵称这一栏是最重要的。新员工必须有一个昵称,如果没有 就想办法给自己起一个昵称。在这家公司,所有的上下级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在称呼对方的时候,都 要用昵称,而不是称呼张总、李经理等职位。这样公司里的人际关系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来说是一种改善。但 是要注意,昵称跟小名是有区别的。有些小名并不好听,不适宜作为昵称。 【案例】 门卫的判断 我在某国际大厦上班的时候,和大厦的门卫很熟,有一天他跟我说:“我在这个国际大厦上班时间长 了以后,哪一家跨国公司的员工,虽然我不认识,但只要他走出电梯,我基本上就能够判断个八九不离 十。” 我说:“这个不可能,跨国公司那么多。” 这时,大厦的员工出来了,我就问:“你认识他们吗?” 他说:“我有一些是认识,但大部分不认识,但我一看他,就能知道他是哪家公司的。” 我说:“你有这个本事?” 他说:“你看,如果是美国通用的员工走出电梯,都是雄赳赳气昂昂的;四平八稳走出电梯的,那就 是杜邦的员工。” 我再去观察一下,证明这个门卫说的很有道理。 我去杜邦讲过多次课。杜邦是搞化工的,特别强调安全。每次到杜邦讲课,一定有一个小伙子,先夹 一个笔记本电脑,他不让我先讲,他把他的电脑一插,他就说:“同学们、周老师,这是你们这层楼的地 图,万一发生火警,你这样这样就能跑了。明白了没有,明白了,拜拜。”他就走了。第二天这小子又来了 他又插电脑,我就不让他插,我说:“你昨天不是讲过了吗?”他说:“不行,周老师,昨天是昨天,今 天是今天,再讲一遍。”在杜邦,下班笔尖必须冲下插到笔筒里;员工行走必须靠右;如果有扶手,一定 要扶扶手;在车间里工作,不许跑动;晚上的飞机别搭乘,可住五星级酒店,明天再回来。它的一切规定 都跟安全有关。这些员工就变得非常老成持重,走出来就是杜邦式的。 【案例】 电梯现象 乘电梯时,你在电梯口就能够看到这家企业的企业文化。我把它叫做电梯现象。企业文化不好的,电 梯门一开,所有的人争先恐后进入电梯,电梯门一关,每个人脸上都没有表情,两眼看着电梯上面的楼层 显示。门一打开,一部分人出去了,另一部分人见电梯门一关,所有的人又是面无表情。如果有客人到公 司,很少打招呼。而一个有优秀文化的企业,如果见到客人到公司,应该先让客人进电梯,进了电梯以后 , 然后跟客人礼貌地聊上几句。 【案例】 中国人讲,“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卧如弓”。我们企业的很多员工,“站如虾,坐如饼,走路 什么样子都有,勾肩搭背摇摇摆摆”。我去过一家日资企业,每一条路中间一定有一条黄线,员工必须走 在黄线的右边,不可以超越黄线。它们的企业文化告诉大家,黄线就等于一堵墙,不能超越。每一个人走 路靠右,碰到客人礼让,公司里面干干净净,想上厕所有标示,就能找到。所以浅层的文化不要去小看它 , 它体现了整个公司的一种价值取向。 3.浅层文化的作用 浅层文化体现了一个企业的经营作风,以及做事的风格。 Æ 它体现了一个企业员工的精神面貌。 Æ 是人际关系的一种文化特征。 Æ 是对于一个企业的精神、企业目标的动态反映。 Æ 成功的企业都有成功的行为文化,但有良好行为文化的企业也未必一定成功。 【案例】 酒楼所有的工作人员见到客人以后,都有一个普遍的行为,就是和客人打招呼,“欢迎光临”、“下 午好”、“欢迎下次再来”等,这是一种浅层文化。我去酒楼吃饭时,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有一次,我跟 几个朋友去一家酒楼吃饭,门口有一个迎宾小姐,长得很漂亮,个子很高,身材很好,她彬彬有礼地说: “欢迎光临”。于是我们很高兴的被带着往里面走,碰到他们的一个部长,这位部长跟我们打招呼:“欢 迎光临”。吓我们一跳。再往里面走,碰到了一个女服务员,也正眼都不看我们一眼,嘟囔一句:“欢迎 光临”。再往里走,所有见到我们的工作人员都用同样的方式和我们打招呼,最后我们听到“欢迎光临” 的时候感觉非常不舒服。所以,有了这种浅层文化,并不足以表示公司能够成功。但是公司又需要这样的 浅层文化。问题在于“欢迎光临”不是由衷之言,而是公司强行规范要去做的而已。 【案例】 沈阳高登酒店之所以出名,是因为这家酒店有一个七十多岁的门童。这位老大爷个子很矮,但是非常 称职、非常敬业,他的眼神不卑不亢,既不低三下四,也不夸张。他的举动不但变成了一种行为文化,还 延展成一种精神的文化。整个高登都学习他,以他为标准,他成了整个公司的一个楷模和典范。高登酒店 的文化特性,最终表现在这个门童身上。这位门童和前面提到的“欢迎光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我 们每一个企业都要去思考,如何构建公司的浅层文化。 【自检】 请您回答下面的问题: 1.前面提到的日本的企业视黄线为一堵墙一样地来执行,每个人都非常遵守,但是这种做法,是否 会让员工感觉很死板,在我们中国的企业里,如何平衡文化与制度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一个企业意识到建立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开始着手准备的时候,如何能够逐步地入手,避免假、 大、空的运动式的变革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参考答案 5-1 【本讲重点】 第7讲 企业文化(三) 1.前言 2.企业文化层次—中层的制度文化(上) 前 言 如果把企业文化比作一个靶的话,它就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表层文化、浅层文化、中 层文化和核心层的文化。这四个层次的文化,构成企业文化的一个整体结构。 图 5-1 企业文化的四个层次 中层文化(上) 1.中层文化的定位 企业文化的第三个层次是中层的制度文化,它显示了整个企业对文化的一种规范,它 包括一些强制性的制度文化和纸文化。 2.中层制度文化的内容 所谓的中层文化,它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指的是一个企业的最基本的一些制度、公司 的所有权、对责任机制的界定、对分配机制的界定、对用人机制的界定、整个公司的组织结构, 以及企业整体的管理模式,这些构成了一个企业的中层文化。 3.中层制度文化的表现 建立系统的管理制度 中国企业改革开放 20 多年,非常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今天搞一 个 CI 形象策划,明天又买一个 5S,后天再买一个 ISO9000,结果拼凑在一起,什么都不是。 所以企业的管理必须系统化,如同海陆空三军只有连动才能够打胜仗。所谓的管理体系建 立的五大系统是战略规划、规范化关系、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和资本运营财务管理 这五个系统,先建立,后健全,缺一不可。所以中层文化的表现就是公司有没有建立起一 个系统的务实的互为关联的管理体系。 企业的 ERP 系统建立 很多企业在做整个 ERP 系统的建立。数字化管理和信息化管理,是一个现代企业的必 由之路。但是,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的前提是规范化。没有规范化就不能够数字化,否则公 司整个流程混乱,组织结构涣散,部门与部门之间勾心斗角,员工与员工之间互不搭配。 所以很多企业要想导入 ERP,首先要建立和健全整个管理体系。 大量的管理学说产生 中层制度文化的具体表现还在于,越来越多的管理学说在不断地产生。这说明中国企 业对管理的重视。 哈佛管理书籍热销 哈佛商学院等各种派系的管理书籍非常热销。这些书籍的热销说明了一个问题,中国 的企业开始对中层的管理制度有了很好的认知。 【案例】 中层的制度文化做好了,比方说我们现在有 5S,6σ,ISO9000,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规范整个公 司的管理体系,以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ISO9000 最大的问题在于它的初衷是品质控制,而一个企业的管 理体系的核心是战略;而 6σ 就是以战略为导向的。ISO9000 本来是一个不错的管理体系,但很多企业导 入时变成了一个形同虚设的东西,使得企业的制度文化背离了初衷,失去了文化的内涵,变成了一些表象 的东西。所以很多企业在管理体系的变革过程中往往搞很多这样的运动。每次运动过去,一切又恢复原样 , 员工失去了动力,文化的内涵又没有了。 【案例】 上面提到的划黄线的那家外资企业的厂容厂貌非常干净,没有人去破坏,在外资企业里面,员工走路 都很规范,有花有草他们不会去踩踏,而我们国内的企业,经常看到很多草地上有走捷径的脚印,把草都 踩死了,矮的栏杆有的也被踢掉了。公司规定这些地方不能走,但没有人去执行。而这家外企在这方面的 规定很少,而是赋予了文化的内涵,使每一个人变成自觉的遵守,走路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靠右,不去 踩那条黄线。这对每一个人来讲,不但不会形成
40 页
473 浏览
立即下载
01 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究竟是什么
阿里走到今天,马云永远认为:支持他们最重要的就是文化。但是这种文化根植于其 18 年的慢慢摸索与奋斗历程,有其独特的背景和原因,并且不断在改进变化,要理解 阿里文化先思考这三点: 阿里的文化是什么? 第一层文化和第二层文化的关系是什么? 阿里的价值观是怎样构建的? 1. 去总文化 底层文化 每个阿里人都有一个“花名”,在阿里内部,这是一种“去总文化”,这也是阿里文 化的基石。因为一家企业,如果希望未来能走 102 年,这家企业需要变得更简单。 特别是对于初创企业来说,企业的核心的竞争力是什么?不是产品或资金,作为一家 企业,最为核心的就是人才。人才不是外面招来的,真正的人才是成长出来的,再牛 的人,如果无法融入企业的文化,他的才能永远发挥不出来。一个团队能做到最强, 不是这批人有多强,也不是管理者有多强,而是能让员工在企业中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就像今天的教学是一样的道理。以前的教学更多的是纯粹地教学生知识,但今天我们 还希望给孩子提供一个发挥个性的空间。带团队也是一样的道理,核心在于你的基层 文化是什么?既然把他招来,一定是因为他有优势。他的优点能否充分释放,取决于 公司的文化。 所以早期阿里在打造一个简单开放的文化环境,让员工与员工、员工与管理者之间变 得更简单。 2. 去办公室文化 到今天为止,大家看到阿里的总裁几乎都没有独立的办公室,大家都跟员工在一起。 在外界看来阿里已经很大,我们的办公环境足够让每个总裁拥有自己的办公室。但为 什么我们还要做“去办公室”文化? 在阿里园区有 3 个裸身低头的雕塑。马老师引进这三个雕塑是想告诉我们:在外界眼 里,阿里已经很大,但是我们每个阿里的员工都很清楚:不管在外界眼里长成怎么样, 你永远还是自己,永远记得低下头看看自己,永远不要忘记初衷。 3. 娱乐文化 阿里早期的业务压力特别大,2002 年在我负责的金华区域,只有最多 10%不到的企业 有自营出口权,并且大多数都是国字辈。在这样的情况下,销售人员每天要面对无数 的拒绝、无数的不理解。 那时阿里的新员工入职存活率只有三分之一左右,员工一入职,会有大部分的课程培 训是围绕你怎样成一个合格的阿里人来的。而在团队聚会中,主管也会通过讲笑话、 表演节目等方式弱化阿里的权利等级,打造让员工放松下来的时间和空间。 我们今天看到的阿里年会,包括马老师每年的节目表演,都是阿里娱乐文化的体现。 阿里成立 18 年来,开过 18 场年会,在 18 岁的成人礼上,唱歌戏曲样样精通的马老师, 更是全面爆发了舞技和魔术,带着精致的王子面具,身骑哈雷摩托霸气登场,引爆全 场热点。 阿里系的所有“宠物”(品牌)也都平等上台。只有展示环节,没有竞争环节;只有 努力的阿里人,没有独宠的明星团。每年的年会都是阿里员工们的狂欢,这不仅仅是 一场庆祝活动,还是阿里文化的集中展示,所有参加的员工都感受到自己作为其中一 份子的自豪感。 4. 公益文化 作为企业,最重要的是要想明白做一个怎样的企业?我的愿景、使命、价值观是什么? 记得在做业务总裁的时候,马老师每天见到我,就让我思考这三个问题。 在负责农村战略的时候,我至少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去探讨这个问题。为什么?因为 这是让这家企业、这个战略是否走得下去的核心。阿里最开始 18 人创业的时候,建立 了远大的愿景:要活 102 年。 这在别的企业眼里是一个口号,但这是我们的梦、我们的愿景。当我们有了这个愿景 的时候,我们再想明白我们的使命是什么?要活 102 年,就是要跟这个社会共存。 社会如何在 102 年能够很顺畅、快速的发展,决定你这家企业在这 102 年如何度过。 所以那时候我们建立的使命就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为什么建立这个使命?因为马老师很清楚,今天企业的使命是解决社会的问题、生态 问题,才有可能与社会共存。这是底层的价值观。社会责任不是为社会做的,而是为 自己做的。 就像今天的公益一样,当我们提出企业公益文化的时候,我们认为今天的公益不是为 受助者去做,真正的公益受益者,一定是员工自己,这是对企业、对每个员工最大的 回报。 因为有了这种文化,懂得感恩社会,会让员工的心变暖、让这个团队变得有温度。因 为懂得感恩,你今天会做得更多的是换位思考,你真正能够去换位到客户。这些东西 让你想明白,你要的是怎样的一个团队,这个团队未来会给你带来什么? 5. 家的文化 “家的文化”起源于 SARS 时期。阿里当时有一名员工参加广交会回来,出现疑似感染 的症状。阿里面临员工放假回家的情况。 当这个情况发生的时候,刚开始都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反而是因为阿里的这种文化, 所有的员工在没有强制要求的前提下,都把电脑抱回家了,家成了他的办公室,到了 晚上,我们所有的网全部连上,没有耽误任何客户的项目。这种家的文化,让这个团 队永远不会放弃。 就是因为这种不放弃,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机会,因为我们出不去,企业家也出不去。 传统的广交会的模式,突然之间全部转到了网上,到第二个月,我们的业绩几乎翻了 一番。 客户不一定是看到了这家企业的产品有多好,而是看到这家企业的文化,看到这家企 业的团队。 6. 分享文化 最初,我们每天跑业务回来,都住在民房里面,虽然环境没有那么好,但是我们会站 在桌子上,和大家来分享,那绝对是无比荣耀的一件事。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这种 文化最简单、没成本,但是会让年轻人很受激励。 做企业会有很多 80 后、90 后的员工,你们必须要了解年轻一代人需要的是什么?我们 一定要符合属于他的个性,尊重他的需求,把他的能量发挥到最大化。下一代比我们 这一代人要聪明得多,但如何把他们的价值发挥到最充足,是我们应该具备的能量。 创新文化 1. 小二文化 从 2003 年开始建立淘宝,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是“小二文化”:“亲”。铁军之所以能 赢得市场,是因为团队的换位文化,团队的价值观被客户认可了之后,逐步为淘宝的 发展奠定了基础。 把自己定位为小二文化。重新树立六脉神剑,以客户第一为顶层。更重要的是对于我 们来说,我们只想如何给客户未来的价值,哪怕只有一个客户。因为我们是客户的小 二,我们把“亲”这种精神文化,融入到与每一个客户交流的的过程中。 如果这件事对我们的客户非常重要,并且能为客户带来真正升级的、核心的变化,那 么无论再困难,这件事情一定要去做,因为客户最终会达成目标。 2. 倒立文化 到了支付宝时代,还有一个文化,叫做“倒立文化”,换个视野看世界、看问题。早 期的所有的支付宝的同学都还记得,公司里有几面墙,每天你进去就可以看到有很多 员工在倒立。 这是希望我们能真正站在客户的角度、体验的角度,换一个角度去看世界,而不能仅 仅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客户的问题。 这就是互联网今天的精髓,你不变,就将被命运改变,也就是阿里所说的“最大的不 变叫变化”。这种文化促使了我们的快速迭代,不断地去学习,不断地去引进人才, 不断地再去创新。你稍微打个瞌睡,你的优势就没有了。 3. 危机文化 因为创新时时有危机。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危险同样存在。低谷的时候要创新,巅 峰的时候也要创新。我们永远问自己,什么是我们要的?当碰到危机的时候,当最顺 风顺水的时候,还有没有动力、有没有能力去创新?这是所有的管理者都要去思考的 问题。 如果没有第一层文化中的简单、开放、有温度,那么第二层创新文化就 是伪命题。因为第一层的文化,让第二层的文化变得真正有穿透力、变 得遍地开花、变得每天有新的梦想、每天有新的思考。底层文化保障了 创新、保障了这种创新的执行、保障了这种创新的落地。 因为这种文化,是关系到我们未来是否能走 102 年的最重要的机制;也 是这种文化让阿里在遇到困难、遇到危机的时候,能够冷静地思考。 阿里的价值观 对于企业来说,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基石,当有了这个基础的时候,如何发挥自己最大 的价值,对一个企业尤为重要。 从“独孤九剑”到“六脉神剑”,最为核心的永远是“客户第一”,也就是阿里的 “高压线文化”。所谓高压线就是不管任何人触碰到了,不管你处在任何位置,只要 损害了客户利益,集团就会做出非常痛苦的决定。 从 2003 年到 2005 年,阿里员工被开除,最多是因为两件事:第一是考试作弊;第二 是 CRM 作弊。 我们每个员工每天拜访客户之后,必须把当天的拜访记录输入到系统里。如果你去了 没见到老板,或者你经过门口拍了张照上传,但在记录中录入了和老板沟通,查到后 会被立刻开除,因为这涉及到诚信问题。在 03 年的时候,因为 CRM 作弊被开除的有 134 个员工,他们很优秀,但不一定是合格的阿里人。 1. 独孤九剑的底层价值观就是——诚信 2003 年底的时候,我获得“全国第六新人王”的称号,作为一名新员工去分享与一家 公司签约的经历。起初我一直见不到老板,就每星期去拜访外贸部的经理,几个月下 来,每次去都会分享一些关于外贸的资料给他,慢慢的我们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但公司的老板并不认可阿里,因为阿里刚起步,规模不大。外贸部经理通过和我的接 触感动于我的服务态度,觉得可以尝试。 有一次他对我说:他觉得阿里一定会好,他从我身上看到了阿里的未来,他开始尝试 用免费的会员发布信息,虽然没成交,但是有客户咨询,这是一个好的现象。 有一次他鼓起了勇气带着我见了老板,他开口第一句话:“老板,我觉得用阿里一定 会有效果,我已经用了半年,目前为止已经成交了两个客户,还有一个单子,那是一 个大平台”。老板说有效果的话可以一试,这个合同就这样签了下来。 但是后来这个经理跟我说,其实没有交易,只是他觉得阿里有机会,所以就这么说了。 我就把这个故事进行了分享,本意是分享关于客户关系维护的话题,但当我把这个故 事分享到一半的时候,马老师跟我们的总经理立刻起身,制止了我接下来的讲话,告 诉大家今天要对孙利军做出这样一个决定:第一记大过处理;第二罚款 1 万;第三客 户罚没。 马老师做出这个决定之后,告诉所有员工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我们的“独孤九剑” 底层有一个价值观叫“诚信”,我违背了诚信。虽然我没有说谎,但也没有阻止误会 的发生。我想通了之后,去拜访了这个客户,把不能再为他服务的原因告诉了他,他 当时很感动,并且把阿里的这种文化分享给周围的很多朋友。 通过这起事件让我懂得了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阿里人。让我懂得了如何去保持客户第 一,如何保持与客户的关系,如何让客户因为我们的服务而真正地跟我们走在一起。 2. 诚信门事件体现的价值观 在莆田的一个市场,有部分人在网上成立了一家骗子公司,表面十分正常,部门、员 工、产品都很正式。这家公司按正常程序签了中国供应商,并且用心地回复及抓取每 个订单,但在最后一个季度,却突然卷款跑路。这对阿里员工来说,前期是无法察觉 的,因为它前期的运营都是正常的,直到后台收到顾客的投诉。 诚信门事件后,当时的 CEO 和 COO 纷纷引咎辞职。处理管理层的责任,实则是因为我 们作为管理者的市场敏感度不够。 当时的 COO 说:阿里就像他自己的家一样,他要离开,真的很痛很痛。他说哪怕留下 来,只做一个普通的员工,他都愿意。广东的总经理说:哪怕公司让我扫地,哪怕不 给我工资,我愿意一直干下去。 这是阿里的前辈留给我的,是永远的责任,当员工离开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是有抱怨的。 我相信,这就是阿里的价值观跟文化奠定了最为核心的基础。 如果一家企业违背了最重要的使命感、违背了我们的底层诚信,伤害了客户,用马老 师的话说,哪怕公司因为辞退员工失去了基本的公司架构、公司关门,他宁愿再重新 开始,也必须对客户负责。 3. 阿里的合伙人体系 阿里成立了合伙人体系,合伙人不是荣誉的代表,而是阿里文化的代表。我觉得值得 每家企业去参考的,就是我们对于阿里 18 位创始人的敬畏,18 位创始人目前只有 6 位 仍在合伙人体系内,这是何等的胸怀,阿里把机会平等透明地给到了阿里的普通员工 手里。 你的核心班子,你的创业团队能做到吗?就是因为这种文化和价值观坚守的底线,让这 家公司变得透明、让这家公司的人相互信任。这就是阿里的文化、阿里的价值观给到 我的深刻影响。 延伸思考 阿里巴巴无疑是最近十几年最为成功的企业之一,同时也是企业文化尤其鲜明的公司。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管理奠基在文化之上”,孙大圣在课堂上也多次提到阿里 巴巴企业文化的底层架构决定了后期的奇迹般发展,阿里的价值观成为竞争对手永远 无法模仿的制胜法宝。 结合大圣的精彩分享,可以得到几点启示: 1. 阿里的文化不是设计出来的,是随着公司的发展慢慢“长”出来的,这种 DNA 会深 深融入到每一个阿里人; 2. 任何企业的文化都应与发展阶段相匹配,从阿里创业初期的“家文化”到“大淘 宝”时代开启后的“创新求变文化”,整个体系上都在支撑着阿里文化土壤的发展; 3. 企业文化的核心目标之一是赋能员工,能让员工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并能愉悦地工 作,是文化致胜的最高境界; 4. 价值观之于企业文化,既体现在整个公司经营信条的阐述,更体现在每一位员工的 人生态度和行事准则,阿里价值观中的客户第一、诚信等要素,不是口号,而是真正 的生产力! 注:文章由五新研究中心整理提供;延伸思考由阿里巴巴商学院副教授、2017 总裁班教学班主任范 志刚博士完成。
11 页
488 浏览
立即下载
02 Netflix企业文化《自由与责任》硅谷最重要的文件132页完整版
Netflix Culture: Netflix文化: Freedom & Responsibility 自由与责任 1 We Seek Excellence 我们寻求卓越 Our culture focuses on helping us achieve excellence 我们的文化聚焦于帮助自己达成卓越 2 Seven Aspects of our Culture 文化的7个方面 • Values are what we Value(价值观来自于我们推崇和珍视 的价值) • • • • • • High Performance (追求高绩效) Freedom & Responsibility(自由和责任) Context, not Control(情景管理而非控制) Highly Aligned, Loosely Coupled(认同一致,松散耦合) Pay Top of Market(支付市场最高工资) Promotions & Development (晋升和成长) 3 Many companies have nice sounding value statements displayed in the lobby, such as: 众多公司在大堂展示动听的价值观,诸如: Integrity正直 Communication沟通 Respect尊重 Excellence卓越 4 Enron, whose leaders went to jail, and which went bankrupt from fraud, had these values displayed in their lobby: 安然公司,高层入狱,公司因欺诈而破产,在它的大堂里 展示着这些企业价值观: Integrity正直 Communication沟通 Respect尊重 Excellence卓越 (These values were not, however, what was really valued at Enron 5 这些字眼显然并非是安然公司真正的价值观) The actual company values, as opposed to the nice-sounding values, are shown by who gets rewarded, promoted, or let go 公司真正的价值观和动听的价值观完全相 反,是具体通过哪些人被奖励、被提升和 被解雇来体现。 6 Actual company values are the behaviors and skills that are valued in fellow employees 真正的价值观是被员工所重视的行为和技能。 7 At Netflix, we particularly value the following nine behaviors and skills in our colleagues… 在Netflix,我们特别珍视以下9项同事们 拥有的行为和技能… …meaning we hire and promote people who demonstrate these nine 也意味着我们雇佣和升迁能够体现这9项特质的员工 8 You make wise decisions (people, technical, business, and creative) despite ambiguity 你在对人,对技术、对商务和对创新上能够做出明 智的决定,摒弃模棱两可 Judgment 判断力 You identify root causes, and get beyond treating symptoms 你明辨事物根由,不为表象所惑 You think strategically, and can articulate what you are, and are not, trying to do 你能战略性思考,有自知之明,并努力做到 You smartly separate what must be done well now, and what can be improved later 你能很聪明地分清楚哪些事现在必须完成,哪些事 可以稍后跟进 9 You listen well, instead of reacting fast, so you can better understand 你善于聆听,而非快速反驳。如此你能够更 好地理解 Communication 沟通力 You are concise and articulate in speech and writing 你在说和写的时候简洁清晰 You treat people with respect independent of their status or disagreement with you 你待人接物心存敬意,不在意对方的身份, 也不在意对方持有异议 You maintain calm poise in stressful situations 在重压之下,你也能镇定自若 10 You accomplish amazing amounts of important work 你能完成众多重要工作 Impact 影响力 You demonstrate consistently strong performance so colleagues can rely upon you 你的同事能仰仗你持续输出的强大工作能力 You focus on great results rather than on process 你注重结果而非过程 You exhibit bias-to-action, and avoid analysis-paralysis 你偏好先发制人而非谋定后动 11 You learn rapidly and eagerly 快速学习且渴望学习 Curiosity 好奇心 You seek to understand our strategy, market, customers, and suppliers 努力理解公司的战略、市场、用户和供应商 You are broadly knowledgeable about business, technology and entertainment 拥有对商业、技术和娱乐的广泛认知 You contribute effectively outside of your specialty 在你专长之外也能有效提供贡献 12 You re-conceptualize issues to discover practical solutions to hard problems 你能重构概念以找出难题的特别解决之道 Innovation 创新 You challenge prevailing assumptions when warranted, and suggest better approaches 你能挑战成见,给出更好的方法 You create new ideas that prove useful 你能想出的新点子且被证实有效 You keep us nimble by minimizing complexity and finding time to simplify 你能通过降低复杂度,找到简化时间的方法以 保持公司的敏捷 13 You say what you think even if it is controversial 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哪怕有所争议 Courage 勇气 You make tough decisions without agonizing 你能毫无痛苦地作出艰难决定 You take smart risks 你能明智地冒险 You question actions inconsistent with our values 你能质疑和我们价值观不一的行为 14 You inspire others with your thirst for excellence 以你对卓越的渴望激励他人 Passion 热情 You care intensely about Netflix‘s success 你对公司的成功深系于心 You celebrate wins 你热爱胜利 You are tenacious 你坚忍不拔 15 You are known for candor and directness 众人认为你坦白直率 Honesty 诚实 You are non-political when you disagree with others 你不同意他人意见时并非出于公司政治的 考量 You only say things about fellow employees you will say to their face 你不背后议论他人 You are quick to admit mistakes 你能很快承认错误 16 You seek what is best for Netflix, rather than best for yourself or your group Selflessness 无私 你寻求的是什么对Netflix最好,而不是 什么对你自己和你的小团队最好 You are ego-less when searching for the best ideas 当大家一起找寻最佳方案时,你没有那 么多自我要维护 You make time to help colleagues 你愿意花时间帮助同事 You share information openly and proactively 你能主动开放地分享资讯 17 Seven Aspects of our Culture 文化的7个方面 • Values are what we Value(价值观来自于我们推崇和珍视 的价值) • • • • • • High Performance (追求高绩效) Freedom & Responsibility(自由和责任) Context, not Control(情景管理而非控制) Highly Aligned, Loosely Coupled(认同一致,松散耦合) Pay Top of Market(支付市场最高工资) Promotions & Development (晋升和成长) 18 Imagine if every person at Netflix is someone you respect and learn from… 设想一下,如果公司里的任何一个员工, 你都发自内心地尊重,而且能够从他们身 上学到东西… 19 Great Workplace is Stunning Colleagues 最好的工作环境是拥有一群超级棒的同事 Great workplace is not espresso, lush benefits, sushi lunches, grand parties, or nice offices 最好的工作环境不在于上等咖啡、丰厚福利、日本料理、盛大派 对和漂亮办公室 We do some of these things, but only if they are efficient at attracting and retaining stunning colleagues 我们也会做上述的事情,但那只是因为这样才能吸引和留住那些 超级棒的同事。 20 Like every company, we try to hire well 和许多公司一样,我们努力将招聘做好 21 Unlike many companies, we practice: 和许多公司不一样,我们实行: adequate performance gets a generous severance package 仅仅做到称职的员工,也要拿钱走人 22 We’re a team, not a family 我们是个团队,不是个家庭 We’re like a pro sports team, not a kid’s recreational team 我们就像个专业运动队,而不是小孩子过家家 Netflix leaders hire, develop and cut smartly, so we have stars in every position 因为Netflix的领导能够明智地聘用、培养和裁员, 所以我们在每个岗位上都是明星员工 23 The Keeper Test Managers Use: 管理者的员工去留测试: Which of my people, if they told me they were leaving, for a similar job at a peer company, would I fight hard to keep at Netflix? 我手下的员工里,如果有人要辞职去同业公司做 类似工作,有哪些人是我会拼命挽留的? 24 The other people should get a generous severance now, so we can open a slot to try to find a star for that role 如果不是,那么这样的员工我们只能让他们拿钱走人,这样我们 才能空出位子,为团队找到明星员工。 The Keeper Test Managers Use: 管理者的员工去留测试: Which of my people, if they told me they were leaving, for a similar job at a peer company, would I fight hard to keep at Netflix? 我手下的员工里,如果有人要辞职去同业公司做 类似工作,有哪些人是我会拼命挽留的? 25 Honesty Always 永远保持诚实 As a leader, no one in your group should be materially surprised of your views 作为领导者,你团队中的任何一名成员 都不应该对你的评估感到特别惊奇 26 Honesty Always 永远保持诚实 Candor is not just a leader’s responsibility, and you should periodically ask your manager: “If I told you I were leaving, how hard would you work to change my mind?” 坦诚不单是领导者的责任,作为员工,你也应该定期 地询问你领导:如果我告诉你我要辞职,那你会多大 程度上努力挽留我? 27 All of Us are Responsible for Ensuring We Live our Values 我们所有人都有责任确保价值观的延续 “You question actions inconsistent with our values” is part of the Courage value 质疑和我们价值观不一致的行为”是勇气那一章的一部分。 Akin to the honor code pledge: “I will not lie, nor cheat, nor steal, nor tolerate those who do” 和我们的荣誉准则一致:“我不撒谎,不欺诈,不偷窃,也绝不 容忍这么做的人。 28 Pro Sports Team Metaphor is Good, but Imperfect 专业运动队的比喻很好,但有瑕疵。 Athletic teams have a fixed number of positions, so team members are always competing with each other for one of the precious slots 运动队有固定的位置数量,所以成员们 会为了宝贵的位置而相互竞争。 29 Corporate Team 合作团队 The more talent we have, the more we can accomplish, so our people assist each other all the time 我们的团队能力越大,我们所取得的成就也就越大,所以 我们的人始终彼此帮助。 Internal “cutthroat” or “sink or swim” behavior is rare and not tolerated 内部人员之间的倾轧行为非常少见,而且不被容忍。 30 We Help Each Other To Be Great 我们彼此帮助,共同成就。 31 Isn’t Loyalty Good? 忠诚有益? What about Hard Workers? 如何对待勤奋员工? What about Brilliant Jerks? 如何对待不羁天才? 32 Loyalty is Good 忠诚有益 • Loyalty is good as a stabilizer • 忠诚就像稳定器一样有益。 • People who have been stars for us, and hit a bad patch, get a near term pass because we think they are likely to become stars for us again • 那些想成为明星员工的人表现低迷,会得到原谅,因为我们认为他 们很有可能会再次成为我们的明星员工。 • We want the same: if Netflix hits a temporary bad patch, we want people to stick with us • 我们也想得到同样的回馈:如果Netflix遭遇短期低迷,我们希望员 工会和我们紧密团结在一起。 • But unlimited loyalty to a shrinking firm, or to an ineffective employee, is not what we are about • 但是,对于一个走下坡路的公司,或者对一个无效率的员工,无限 33 度的忠诚并非我们所希望的。 Hard Work – Not Relevant 勤奋工作---并非切题 • We don’t measure people by how many hours they work or how much they are in the office • 我们不会用花了多少小时工作,或者有多少人呆在办公室里作为衡量员工和 团队的标准。 • We do care about accomplishing great work • 我们只在意是否完成了伟大的工作成就。 • Sustained B-level performance, despite “A for effort”, generates a generous severance package, with respect • 持续做出B级的工作输出,不想着做到A级的效能,只能请他拿钱走人,客客 气气的。 • Sustained A-level performance, despite minimal effort, is rewarded with more responsibility and great pay • 保持A级的工作输出,追求最大效用,将会被委以重任,酬以重金。 34 Brilliant Jerks 不羁天才 • Some companies tolerate them • 有些公司容忍他们。 • For us, cost to effective teamwork is too high • 对于我们而言,这种人会使得保持团队效率的代价太大。 • Diverse styles are fine – as long as person embodies the 9 values • 保持多样性的风格很好,但这个人得体现出前述9种价值观。 35 Why are we so insistent on high performance? 为什么我们对高效能如此坚持? In procedural work, the best are 2x 对于程序型的工作,顶级员工的输出量是一般员工的2倍。 better than the average. In creative/inventive work, the best are 10x better than the average, 对于创新型/创意型的工作,顶级员工的输出量是一般员工的10倍! so huge premium on creating effective teams of the best 以顶级员工组成的高效团队就有那么大提升! 36 Why are we so insistent on high performance? 为什么我们对高效能如此坚持? Great Workplace is Stunning Colleagues 最好的工作环境是拥有一群超级棒的同事。 37 Our High Performance Culture Not Right for Everyone 我们的高效能文化并非对所有人都合适。 • Many people love our culture, and stay a long time • 许多人喜欢我们的企业文化,并且呆了很长时间 – They thrive on excellence and candor and change – 他们因为公司的卓越、坦率和变化而成长。 – They would be disappointed if given a severance package, but lots of mutual warmth and respect – 他们会因为被辞退而感觉到失望,但是带走彼此之间 的热情和尊重。 38 Our High Performance Culture Not Right for Everyone 我们的高效能文化并非对所有人都合适。 • Some people, however, value job security and stability over performance, and don’t like our culture • 部分人看重工作的安稳甚于高效输出,而且并不 喜欢我们的企业文化。 – They feel fearful at Netflix – 他们在Netflix会心怀忧惧。 – They are sometimes bitter if let go, and feel that we are political place to work – 如果让他们走人,有时他们会感到苦涩,觉得我们在 搞办公室政治。 39 Our High Performance Culture Not Right for Everyone 我们的高效能文化并非对所有人都合适。 • We’re getting better at attracting only the former, and helping the latter realize we are not right for them • 在吸引前一类人这方面,我们正在越做越好。同 时,我们帮助后者认识到这里并不适合他们。 40 Seven Aspects of our Culture 文化的7个方面 • Values are what we Value(价值观来自于我们推崇和珍视 的价值) • • • • • • High Performance (追求高绩效) Freedom & Responsibility(自由和责任) Context, not Control(情景管理而非控制) Highly Aligned, Loosely Coupled(认同一致,松散耦合) Pay Top of Market(支付市场最高工资) Promotions & Development (晋升和成长) 41 The Rare Responsible Person •Self motivating(自励) •Self aware(自知) •Self disciplined(自律) •Self improving(自我提升) •Acts like a leader(如同领导者一般行事) •Doesn’t wait to be told what to do •(不会等着被叫去做事) •Picks up the trash lying on the floor •(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 42 Responsible People Thrive on Freedom, and are Worthy of Freedom 有责任感的人因为自由而成长,也配 得上这份自由。 43 Our model is to increase employee freedom as we grow, rather than limit it, 公司成长的同时增进员工的自由,而非限制; to continue to attract and nourish innovative people, so we have better chance of sustained success 持续吸引和培育有创新精神的员工,使得公司更 有可能维继成功。 44 Most Companies Curtail Freedom as they get Bigger 大多数公司伴随成长而来的是缩减员工自由 Bigger 企业越来越大 Employee Freedom 职业自由度越来越低 45 Why Do Most Companies Curtail Freedom and Become Bureaucratic as they Grow? 为什么大多数公司成长伴随着员工自 由的缩减和公司的日益官僚化? 46 Desire for Bigger Positive Impact Creates Growth 对于做大的渴望压缩了创造的增长 Growth 47 Growth Increases Complexity 成长增加了公司的复杂度 Complexity 48 Growth Also Often Shrinks Talent Density 成长经常稀释了人才密度 Complexity % High Performance Employee 49 Chaos Emerges(混乱出现) Chaos and errors spike here – business has become too complex to run informally with this talent level (混乱和错误钉牢这里,在这个人才水平上,业务已经 变得太过复杂而不可能以非范式的形态运行。) Complexity(复杂度) % High Performance Employee (高效能职员百分比) 50 Process Emerges to Stop the Chaos 流程开始出现以停止混乱 Procedures(流程) No one loves process, but feels good compared to the pain of chaos 没有人喜欢流程,但是和混乱带来的痛苦相比,前者让人 感觉好一点。 “Time to grow up” becomes the professional management’s mantra “成长的时候到了”已经成为职业经理人的密咒。 51 Process-focus Drives More Talent Out 强调流程作业驱离更多人才 % High Performance Employees 高绩效职业人员百分比降低 52 Process Brings Seductively Strong Near-Term Outcome 流程作业引出强有力的短期行为结果 • A highly-successful process-driven company 一个高度成功的流程驱动型公司 – With leading share in its market 在所处的市场上占据领先份额 – Minimal thinking required 对思考的需求最少 – Few mistakes made – very efficient 很少犯错---听起来不错 – Few curious innovator-mavericks remain 很少有好奇的创新者---难有突破 – Very optimized processes for its existing market 对既存市场拥有高度优化的流程 – Efficiency has trumped flexibility 效率战胜了灵活性 53 Then the Market Shifts… 接着市场变了… • Market shifts due to new technology or competitors or business models 由于新技术或者新对手或者新商业模式的出现,市场变了。 • Company is unable to adapt quickly 前述公司不能快速适应 – because the employees are extremely good at following the existing processes, and process adherence is the value system 因为员工们已经极端适应既有的流程作业,对流程的依靠是系统价 值的核心。 • Company generally grinds painfully into irrelevance 这样的公司将会痛苦地被碾成昨日黄花。 54 Seems Like Three Bad Options 貌似更糟的第三种选择 1. Stay creative by staying small, but therefore have less impact 通过保持公司小型化而保存创新能力,但是因此失去市场影响力。 2. Avoid rules as you grow, and suffer chaos 成长的同时不设立规则,然后为混乱所苦。 3. Use process as you grow to drive efficient execution of current model, but cripple creativity, flexibility, and ability to thrive when your market eventually changes 当公司成长时,使用流程驱动现有模式的有效执行。当市场最终 改变时,只能用跛脚的创新能力、灵活性和业务能力实现成长。 55 A Fourth Option 第4种选择 • Avoid Chaos as you grow with Ever More High Performance People – not with Rules 通过和更多高效能员工共同成长,而非制定规则以避免混乱 – Then you can continue to mostly run informally with self-discipline, and avoid chaos 于是你可以最大程度上凭借自律而使得灵活运作的业务得以进行, 同时避免混乱 – The run informally part is what enables and attracts creativity 灵活运作的那一部分能够激发和吸引创造力 56 The Key: Increase Talent Density faster than Complexity Grows 关键点:以超过复杂度提升的速度提升人才密度 57 Increase Talent Density 提升人才密度 • Top of market compensation 支付市场最高薪酬 • Attract high-value people through freedom to make big impact 用自由吸引高价值人才产生巨大影响 • Be demanding about high performance culture 强化高效能的企业文化 58 Minimize Complexity Growth 将复杂度增长降至最小 • Few big products vs many small ones 用少数大产品取代数量众多的小产品 • Eliminate distracting complexity (barnacles) 消除让人分散精力的复杂度(藤壶) • Be wary of efficiency optimizations that increase complexity and rigidity 警惕效率优化所带来的复杂度和僵化度增长 Note: sometimes long-term simplicity is achieved only through bursts of complexity to rework current systems 注:有时长期简单化只有通过现有系统爆发 式的复杂性再造才能完成。 59 With the Right People, 和对的人一起工作, Instead of a Culture of Process Adherence, 而非流程控制他们, We have a Culture of Creativity and Self-Discipline, Freedom and Responsibility 我们因而建立起富于创新精神和自律精神,自由和 负责的企业文化 60 Is Freedom Absolute? 自由是绝对需要的吗? Are all rules & processes bad? 是否所有的规则和流程都不好? 61 Freedom is not absolute 自由不是绝对的 Like “free speech”there are some limited exceptions to “freedom at work” 正如“言论自由”一样,“工作中的自由”也有几项 有限的例外 62 Two Types of Necessary Rules 两类必要的规则 1. Prevent irrevocable disaster 为了阻止不可挽回灾难 – Financials produced are wrong 财务程序错误 – Hackers steal our customers’ credit card info 黑客窃取了我们顾客的信用卡号 2. Moral, ethical, legal issues 为了避免道德、伦理和法律问题 – Dishonesty, harassment are intolerable 不诚实,性骚扰都是不能容忍的 63 Mostly, though, Rapid Recovery is the Right Model(大多数情况下,快速修正都是正确的模式) • Just fix problems quickly 尽快修复问题 – High performers make very few errors 高效能员工很少犯错 • We’re in a creative-inventive market, not a safetycritical market like medicine or nuclear power 我们处在一个创新的市场,而不是一个类似医药或者核能这样以安全 性为第一的市场 • You may have heard preventing error is cheaper than fixing it 你也许听说过预防错误比修复代价更低 – Yes, in manufacturing or medicine, but… 是的,在制造业或者制药业的确如此,但 – Not so in creative environments 在创新型行业里并非如此。 64 “Good” versus “Bad” Process 好流程VS.坏流程 • “Good” process helps talented people get more done 好流程帮助人才搞定更多事情 – Letting others know when you are updating code 当你在升级代码时让其他人知道 – Spend within budget each quarter so don’t have to coordinate every spending decision across departments 在每个季度都按照预算花钱,这样就不用频繁通过部门会议调整 每一笔支出 – Regularly scheduled strategy and context meetings 定期制定战略和搞清会议背景 65 “Good” versus “Bad” Process 好流程VS.坏流程 • “Bad” process tries to prevent recoverable mistakes 坏流程试图阻止可以恢复的错误 – Get pre-approvals for $5k spending 得到预先批准的5000美金支出额度 – 3 people to sign off on banner ad creative 要3个人签字才能终止的横幅广告创意 – Permission needed to hang a poster on a wall 在墙上贴个海报需要的许可 – Multi-level approval process for projects 项目所需的多层级许可流程 – Get 10 people to interview each candidate 找10个人去面试每一个应聘者 66 Rule Creep 规则潜行 • “Bad” processes tend to creep in 坏流程倾向于潜入 – Preventing errors just sounds so good 能够预防错误只是听起来不错 • We try to get rid of rules when we can, to reinforce the point 我们尽可能去除繁文缛节,以强化工作重点。 67 Example: Netflix Vacation Policy and Tracking 案例:Netflix休假规定和考勤管理 Until 2004 we had the standard model of N days per year 截至2004年,我们有一个每年N天假期 的标准休假模式 68 Meanwhile… 与此同时 We’re all working online some nights and weekends, responding to emails at odd hours, spending some afternoons on personal time, and taking good vacations 一些晚上和周末,我们都在工作,在非上班的时间回邮 件,在私人时间的下午工作,然后休假 69 An employee pointed out… 一个员工指出 We don’t track hours worked per day or per week, so why are we tracking days of vacation per year? 我们并不追踪每天或者每周的工作时间,为什么我们 要追踪每年休假了几天呢? 70 We realized… 我们意识到了 We should focus on what people get done, not on how many days worked 我们应该关注人们做了什么,而不是做了多少天。 Just as we don’t have an 9am-5pm workday policy, we don’t need a vacation policy 既然我们没有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规定,我们也就不需 要假期规定。 71 Netflix Vacation Policy and Tracking Netflix休假规定和考勤管理是: “there is no policy or tracking” “没有休假制度的规定” 72 Netflix Vacation Policy and Tracking Netflix休假规定和考勤管理是: “there is no policy or tracking” “没有休假制度的规定” There is also no clothing policy at Netflix, but no one comes to work naked 在Netflix我们也没有着装规定,但也没有人光着身子来上班。 Lesson: you don’t need policies for everything 教训:你不需要为每样事情都制定规则 73 No Vacation Policy Doesn’t Mean No Vacation 没有休假规定不等于没有假期 Netflix leaders set good examples by taking big vacations – and coming back inspired to find big ideas 通过讨论休假,Netfilx的领导层设立了很好的榜样,然后回来激 发出大的创想 74 Another Example of Freedom and Responsibility… 自由与责任的其他一些例子 75 Most companies have complex policies around what you can expense, how you travel, what gifts you can accept, etc. 围绕员工如何花销,如何出差,可以接受何种馈赠等等, 大多数公司都会制定复杂的政策。 Plus they have whole departments to verify compliance with these policies 再加上一整个部门来核实员工是否遵循了这些政策。 76 Netflix Policies for Expensing, Entertainment, Gifts & Travel: Netflix公司关于花销、娱乐、馈赠和出差 的政策是: “Act in Netflix’s Best Interest” 最合乎公司利益 (5 words long) (一共7个字) 77 “Act in Netflix’s Best Interest” Generally Means…(“最合乎公司利益”一般指) 1. Expense only what you would otherwise not spend, and is worthwhile for work(花你应该花的钱,否则就别 花,而且这钱应该是为了工作。) 2. Travel as you would if it were your own money(出差 时就像是在花你自己的钱。) 3. Disclose non-trivial vendor gifts(披露重要供应商提供的 礼物。) 4. Take from Netflix only when it is inefficient to not take, and inconsequential (只当不拿会降低效率和不合逻 辑的时候,才从公司拿东西。) - “taking” means, for example, printing personal documents at work or making personal calls on work phone: inconsequential and inefficient to avoid(“拿”的意思,举例说: 用公司的设备打印私人的文件,或者用工作座机打私人电话。) 78 Freedom and Responsibility 自由与责任 • Many people say one can’t do it at scale许多人说一家公司不能等比提升这两点 • But since going public in 2002, which is traditionally the end of freedom, we’ve substantially increased talent density and employee freedom从2002年 我们上市以来,按照传统上市意味着自由的终结, 但我们同时充分地提升了人才密度和员工自由。 79 Summary of Freedom & Responsibility: 自由与责任小结 As We Grow, Minimize Rules 我们成长的同时,把制度降至最少。 Inhibit Chaos with Ever More High Performance People 雇用更多高绩效人才来抑制混乱的产生。 Flexibilit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Efficiency in the Long Term 长期来看,灵活性远比效率重要 80 Seven Aspects of our Culture 文化的7个方面 • Values are what we Value(价值观来自于我们推崇和珍视 的价值) • • • • • • High Performance (追求高绩效) Freedom & Responsibility(自由和责任) Context, not Control(情景管理而非控制) Highly Aligned, Loosely Coupled(认同一致,松散耦合) Pay Top of Market(支付市场最高工资) Promotions & Development (晋升和成长) 81 If you want to build a ship, don't drum up the people to gather wood, divide the work, and give orders. Instead, teach them to yearn for the vast and endless sea. “ 如果你想造一艘船,先不要雇人去收集木头, 也不要给他们分配任何任务,而是去激发他们 对浩瀚汪洋的渴望。” -Antoine De Saint-Exupery, Author of The Little Prince《小王子》作者 82 The best managers figure out how to get great outcomes by setting the appropriate context, rather than by trying to control their people 最佳的管理通过设定合适的情景而非试图 控制员工以达到最大成果。 83 Context, not Control 情境管理而非掌控管理 Provide the insight and understanding to enable sound decisions(提供洞察力和理解力去促成合理的决定。) Context (embrace)情境管理(要坚持) • • • • • • • Strategy(战略) Metrics(度量体系) Assumptions(假定) Objectives(目标) Clearly-defined roles (明确界定的规则) Knowledge of the stakes(关于风险的知识) Transparency around decision-making(决策所需 的透明信息) Context, not Control 情境管理而非掌控管理 Provide the insight and understanding to enable sound decisions(提供洞察力和理解力去促成合理的决定。) Control (avoid)控制(要避免) • • • • Top-down decision-making(自上而下的决策过程) Management approval(管理许可) Committees(委员会) Planning and process valued more than results(计划 和流程的价值高于结果) Good Context优秀的情景管理 • Link to company/functional goals•和公司目标或者功能性目标相关 联 • Relative priority (how important/how time sensitive) •相对优 先权(多么重要/时间多么紧迫) – Critical (needs to happen now), or…决定性的(现在必须) – Nice to have (when you can get to it)锦上添花的(等你做到了) • Level of precision & refinement依据精度和纯度的水平 – No errors (credit cards handling, etc…), or…无错的(信用卡操作) – Pretty good / can correct errors (website), or…相当好的/可纠正错 误(网站) – Rough (experimental)粗糙的(实验性的) • Key stakeholders重要的相关利益人 • Key metrics / definition of success重要的指标/界定成功标准 86 Managers: 致管理者: When one of your talented people does something dumb, don’t blame them 当你的人才犯下了愚蠢的错误,不要指责他们。 Instead, ask yourself what context you failed to set 相反,你应该问问自己,在情景设定上犯了什 么错? 87 Managers: 致管理者: When you are tempted to “control” your people, ask yourself what context you could set instead 当你准备“控制”你的员工,请问一下自 己,可以用什么情境取代? Are you articulate and inspiring enough about goals and strategies? 对于目标和策略,你是否已经做到了足够清晰 和足够鼓舞人心? 88 Why Managing Through Context? 为什么要用情景管理? High performance people will do better work if they understand the context 高绩效人士如果很好地理解了当下情景, 能够更好地工作。 89 Investing in Context 寄望于情境 This is why we do new employee college, frequent department meetings, and why we are so open internally about strategies and results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开办新员工学院,定期举办部门会议, 以及为什么我们在内部对于战略和结果如此开诚布公。 90 Exceptions to “Context, not Control” “情景管理而非控制”的例外情况 • Control can be important in emergency 控制管理在紧急 情况下非常重要 – No time to take long-term capacity-building view没有 时间做长期的能力建设 • Control can be important when someone is still learning their area控制管理在某人依然处于学习阶段非常重要 – Takes time to pick up the necessary context花时间去找 出必要的情景 • Control can be important when you have the wrong person in a role控制管理在你所托非人时非常重要 – Temporarily, no doubt临时的,毫无疑问 91 Seven Aspects of our Culture 文化的7个方面 • Values are what we Value(价值观来自于我们推崇和珍视 的价值) • • • • • • High Performance (追求高绩效) Freedom & Responsibility(自由和责任) Context, not Control(情景管理而非控制) Highly Aligned, Loosely Coupled(认同一致,松散耦合) Pay Top of Market(支付市场最高工资) Promotions & Development (晋升和成长) 92 Three Models of Corporate Teamwork 合作团队的3种模式 1. Tightly Coupled Monolith 紧密耦合的巨无霸型 2. Independent Silos 各自为政的国企型 3. Highly Aligned, Loosely Coupled 认同一致-松散耦合型 93 Tightly Coupled Monolith(巨无霸型) • Senior management reviews nearly all tactics 高阶管理人员对战术事无巨细全部过问 – e.g., CEO reviews all job offers or advertising 例如:CEO评估所有的招聘文案或者广告 • Lots of x-departmental buy-in meetings 大量的跨部门协调会 • Keeping other internal groups happy has equal precedence with pleasing customers 让其他内部团队满意和取悦顾客拥有相同权重 94 Tightly Coupled Monolith(巨无霸型) • Mavericks get exhausted trying to innovate 想要创新的人员感觉筋疲力竭 • Highly coordinated through centralization, but very slow, and slowness increases with size通过中央集权管理保持各部门协调,但是非常缓慢, 这种缓慢程度和公司同步增长。 95 Independent Silos(国企型) • Each group executes on their objectives with little coordination 每个团执行各自的目标,基本没有协同。 – Everyone does their own thing 每个团队做自己的事。 • Work that requires coordination suffers 要求协同的工作让各方都很受伤。 • Alienation and suspicion between departments 部门之间山头林立,彼此排挤,相互怀疑。 • Only works well when areas are independent只有完全 独立的业务领域内才能运转顺畅。 – e.g., aircraft engines and blenders for GE 例子:GE公司的飞机引擎制造部门和搅拌机制造部门 96 #3 is the Netflix Choice 第三种是Netflix的选择 1. Tightly Coupled Monolith 巨无霸型 2. Independent Silos 国企型 3. Highly Aligned, Loosely Coupled 认同一致又松耦合型 97 Highly Aligned, Loosely Coupled 认同一致,松散耦合 • Highly Aligned认同一致 – Strategy and goals are clear, specific, broadly understood 战略和目标为全员所清晰、详尽和广泛的理解 – Team interactions focused on strategy and goals, rather than tactics 团队互动着眼于战略和目标,而非战术 – Requires large investment in management time to be transparent and articulate and perceptive 需要大量管理上的时间实现对信息的透明、准确和全员的领悟 98 Highly Aligned, Loosely Coupled • Loosely Coupled松散耦合 – Minimal cross-functional meetings except to get aligned on goals and strategy 除非是为了目标和战略而合作,否则尽量减少跨职能部门的会议。 – Trust between groups on tactics without previewing/approving each one – so groups can move fast 相信团队合作执行战术动作,无需进行预演或者审批,这样团队能快速行动。 – Leaders reaching out proactively for ad-hoc coordination and perspective as appropriate 领导者在合适的时间积极出手做临时协调。 – Occasional post-mortems on tactics necessary to increase alignment 偶尔的战术复盘对增进团队间合作是必要的。 99 Highly Aligned, Loosely Coupled teamwork effectiveness depends on high performance people and good context 高度一致又松散耦合的团队效率取决于高绩效人才 和优秀的情境管理 Goal is to be Big and Fast and Flexible 目标是:更大,更快,更灵活。 100 Seven Aspects of our Culture 文化的7个方面 • Values are what we Value(价值观来自于我们推崇和珍视 的价值) • • • • • • High Performance (追求高绩效) Freedom & Responsibility(自由和责任) Context, not Control(情景管理而非控制) Highly Aligned, Loosely Coupled(认同一致,松散耦合) Pay Top of Market(支付市场最高工资) Promotions & Development (晋升和成长) 101 Pay Top of Market is Core to High Performance Culture 支付市场最高薪酬是高绩效文化的核心 One outstanding employee gets more done and costs less than two adequate employees 一个卓越的员工比两个胜任的员工做得更多,花得更少 We endeavor to have only outstanding employees 我们致力于只雇佣卓越员工 102 Three Tests for Top of Market for a Person 判断卓越员工的3个测试 1. What could person get elsewhere? 这个人可以在别的地方得到吗? 2. What would we pay for replacement? 为了取代他我们要付出多少? 3. What would we pay to keep that person? 为了留下他我们愿意付出多少? – If they had a bigger offer elsewhere 假若他在别处有更好的雇佣条件。 103 Takes Great Judgment 做好判断 • Goal is to keep each employee at top of market for that person 目标是保持每一个员工都处在人力市场薪酬水平的顶端 – Pay them more than anyone else likely would 付给他们比其他家公司可能给的更高薪酬。 – Pay them as much as a replacement would cost 按照取代他们所需花费的标准支付他们薪酬。 – Pay them as much as we would pay to keep them if they had higher offer from elsewhere 如果别的公司开出更好的条件,尽我们全力加薪以挽留他们 104 Titles Not Very Helpful 头衔没有多大用处 • Lots of people have the title “Major League Pitcher” but they are not all equally effective 许多人有“大联盟投手”的头衔,但他们彼此不是等同水平。 • Similarly, all people with the title “Senior Marketing Manager” or “Director of Engineering” are not equally effective 类似,所有冠以“高级市场经理”或者“工程总监”的人也不是 等同水平。 • So the art of compensation is answering the Three Tests for each employee 所以,薪酬的秘诀就在于针对每一个员工回答刚才的三个问题。 105 Annual Comp Review 年度薪酬评估 • At many firms, when employees are hired, market compensation applies 在许多公司,当员工被聘用的时候,他们的薪酬和人力市场价格是相匹配的。 – But at comp review time, it no longer applies! 但是到了薪酬评估的时候,就不再匹配了! • At Netflix, market comp always applies: 在Netflix,它们总是相匹配的: – Essentially, top of market comp is re-established each year for high performing employees 本质上来说,对于高绩效人才,市场顶级人员薪酬水平每年都会重新 确立 – At annual comp review, manager has to answer the Three Tests for the personal market for each of their employees在年 度薪酬评估的时候,管理人员针对自己的每一个员工回答前面的那三个问 106 题。 No Fixed Budgets 没有固定的人力预算 • There are no centrally administered “raise pools” each year 每年没有公司高层决定的“加薪池” • Instead, each manager aligns their people to top of market each year – the market will b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areas 相反的,每个管理者每年把自己下属的薪酬和市场最 高价格调整到一致。 107 Compensation Over Time 应时薪酬 • Some people will move up in comp very quickly because their value in the marketplace is moving up quickly, driven by increasing skills and/or great demand for their area 有些人薪酬增长非常迅猛是因为他们的身价在人力市场上的增长非常 快,这往往是因为技能的增长或者特定领域的人力需求旺盛。 • Some people will stay flat because their value in the marketplace has done that 有些人的薪酬维持少变是因为他们在人力市场上的身价就放在那儿。 – Depends in part on inflation and economy 部分原因在于通胀和经济因素 – Always top of market, though, for that person 尽管如此,对于这个人来说,其薪酬水平也依然在市场最高价格。 108 Compensation Not Dependent on Netflix Success 薪酬并不取决于Netflix的成功 • Whether Netflix is prospering or floundering, we pay at the top of the market 无论Netflix的盛衰,我们都支付市场最高薪酬。 – i.e., sports teams with losing records still pay talent the market rate 例如:体育队伍哪怕失掉比赛也得按照市场水平支付薪酬。 – Employees can choose how much they want to link their economic destiny to Netflix by deciding how many Netflix stock options they want to hold 员工可以通过决定持有多少Netflix期权的方式,决定自己 愿意多大程度上把自己的经济前景和Netflix绑定在一起。 109 Bad Comp Practices 糟糕的薪酬实践 • Manager sets pay at Nth percentile of title-linked compensation data 管理者根据头衔,按照百分比排列设定薪酬。 – The “Major League Pitcher” problem 会导致“大联盟投手”问题。 • Manager cares about internal parity instead of external market value 管理者关心内部薪酬一致而无视外部人力市场价值 – Fairness in comp is being true to the market 在人力市场上,薪酬水平的公平性是真实不虚的。 • Manager gives everyone a 4% raise 管理者给每个员工4%的增幅。 • Very unlikely to reflect the market 根本无法反映市场的情况。 110 When Top of Market Comp Done Right... 当市场最高薪酬设置得当 • We will rarely counter with higher comp when someone is voluntarily leaving because we have already moved comp to our max for that person 我们很少遇见有员工因为更高薪酬而选择主动离职,因为 我们已经尽全力给到他最高工资。 • Employees will feel they are getting paid well relative to their other options in the market 和市场上提供的其他选择相比,我们的员工会觉得他们的 薪酬不错。 111 Versus Traditional Model 和传统模式对比 • Traditional model is good prior year earns a raise, independent of market 传统模式是上年度业绩好则加薪,完全和市场价格脱离 – Problem is employees can get materially under- or over-paid relative to the market, over time 问题是员工会实质上得到低于或者高于市场价格的薪酬 – When materially under-paid, employees switch firms to take advantage of market-based pay on hiring当实质性低于市场价格, 那么员工会换公司以获取基于市场价格的薪酬 – When materially over-paid, employees are trapped in current firm当现有工资高于市场价格,员工就会留在现公司 • Consistent market-based pay is better model 持续地基于市场价格制定薪酬是最好模式 112 Employee Success 员工的成功 • It’s pretty ingrained in our society that the size of one’s raise is the indicator of how well one did the prior year在我们的社会里,一个员工的加薪幅度是上一 年度业绩好坏的指示器,这已经是根深蒂固的观念 – but for us the other factor is the outside market 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另一个因素是外部的人力资源市场 • Employee success is still a big factor in comp because it influences market value员工的成功 依然是薪酬的重要因素,因为它影响了市场价值 – In particular, how much we would pay to keep the person特别是,我们愿意为留下一个人花多少钱? 113 Good For Each Employee to Understand Their Market Value 每个员工知道自己的市场价格是好事 • It’s a healthy idea, not a traitorous one, to understand what other firms would pay you, by interviewing and talking to peers at other companies通过在其它公司的同业了解别人会花多少钱 来雇佣自己,这是一个健康而非背叛的想法 – Talk with your manager about what you find in terms of comp和你的上级谈谈你在薪酬市值的发现 – Stay mindful of company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对公司的机密情报保持警觉 114 Efficiency效用 • Big salary is the most efficient form of comp 高薪是最有效的薪酬形式 – Most motivating for any given expense level在任何给定的费用 中,高薪最具激励性 – No bonuses, no free stock options, no philanthropic match没 有奖金,没有免费的期权,没有慈善比赛 – Instead, put all that expense into big salaries, and give people freedom to spend their salaries as they think best相 反的,把所有费用尽可能的打入高薪酬包,给予员工按照自己的意 图花费薪水的自由 • Health benefits: employees get $10k per year – If they choose Netflix plans that are less than $10k, they keep the difference – If they don’t need benefits from us, they keep all $10k 115 Optional Options期权 • Employees get top of market salary, and then can request to trade salary for stock options员工得到人力 市场上的最高工资,然后他们可以要求把工资兑换成为期 权 • Some people take all cash, some people request half their comp in options有的人选择全拿现金,有的人要求 拿一半工资兑换成期权 – Both are OK两种都没问题 • This is consistent with freedom and responsibility, and lets employees decide how much risk/reward is comfortable for them这是对自由与责任的坚持,它让员 工决定自己能承受多大程度上的风险/回报 116 Details on Stock Options期权细节 • The options are fully vested and are 10-years-to-exercise options, independent of how long one stays at Netflix期权分10年行使,而且一 经发放即为员工完全持有,随时可以转手,无论这个员工在Netflix工 作了多长时间 • These fully vested options are granted monthly at the then current stock price, so employees get price averaging on their exercise price这些员工完 全持有的期权依照当时的市场股票价格按月发放,因此员工按照行使 期权的平均价格获利 • These options cost employees less than half of what such options would cost in the open market, and are from pre-tax salary, so are a great deal期 权按照不到市场股价一半的价格买给员工,而且是用税前工资购买, 因此是个对员工有利的交易 • Employees can change their option request annually员工每年都可以要求 改变期权数额 • Options become valuable only if Netflix stock climbs唯有Netflix股价上扬, 期权才具有价值 117 No Vesting or Deferred Comp 没有期权工资或者延期工资 • We don’t want managers to “own” their people with vesting – all comp is fully vested我们不希望管理者通过扣发工资的 方式控制员工,所有薪酬足额下发 • We want managers to be responsible for creating a great place to work, and paying at the top of market我们要求管理者负责建立 起最好的工作环境,支付市场最高工资 • Employees are free to leave us anytime, without penalty, but nearly everyone stays员工可以在任何时候辞职,无需缴纳罚金,但 这么做了之后几乎所有人都留了下来 • Employees stay because they are passionate about their work, and well paid, not because of a deferred compensation system 员工留下来的原因是他们对工作有热情,薪酬丰厚,而不是因为有一个 延期发放工资的系统 118 No Ranking Against Other Employees不要用等级刺激员工 • We avoid “top 30%” and “bottom 10%” rankings amongst employees我们避免用“最好的30%” 或者“最差的10%”这样的等级来刺激员工 • We don’t want employees to feel competitive with each other我们不希望员工感觉到彼此之间是竞争关系 • We want all of our employees to be “top 10%” relative to the pool of global candidates我们希望员工 是所有应聘者中的“最好的10%” • We want employees to help each other, and they do 我们希望员工彼此帮助,而他们也的确做到了 119 Seven Aspects of our Culture 文化的7个方面 • Values are what we Value(价值观来自于我们推崇和珍视 的价值) • • • • • High Performance (追求高绩效) Freedom & Responsibility(自由和责任) Context, not Control(情景管理而非控制) Highly Aligned, Loosely Coupled(认同一致,松散耦合) Pay Top of Market(支付市场最高工资) • Promotions & Development (晋升和成长) 120 In some time periods, in some groups, there will be lots of opportunity and growth at Netflix 在某些时期,在某些团队内,公司的 确存在大量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Some people, through both luck and talent, will have extraordinary career growth有些既有运气又有能力的人,会 获得异乎寻常的职业生涯发展 121 Baseball Analogy: Minors to Majors 篮球类比:小联盟和大联盟 • Very talented people usually get to move up, but only true for the very talented非常有才华的人经常得到晋升,但仅仅是对那些 真有才华的人来说是这样 • Some luck in terms of what positions open up and what the competition is有些运气是依仗有什么位置空缺,或者面对某种竞争 • Some people move to other teams to get the opportunity they want有些人转岗到其他团队获得了他们所需要的机会 • Great teams keep their best talent伟大的团队保留住他们最好的 人才 • Some minor league players keep playing even though they don’t move up because they love the game有些小联盟的球员 即便没有得到升迁也继续打球,原因是他们热爱这个游戏 122 Netflix Doesn’t Have to Be for Life不必在Netflix呆一辈子 • In some times, in some groups, there may not be enough growth opportunity for everyone在某些时候, 某些团队,也许没有足够多的成长机会给每个人 • In which case we should celebrate someone leaving Netflix for a bigger job that we didn’t have available to offer them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 该为某些人离开Netflix得到更好的工作而庆祝,因为我们 并没有合适机会可以给他 – If that is what the person prefers如果这是那个人所希 望的话 123 Two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Promotion两种升职的必要条件 1. Job has to be big enough工作必须足够重要 – We might have an incredible manager of something, but we don’t need a director of it because job isn’t big enough我们也许在某些事 情上拥有非常棒的经理,但是如果这个工作不足够重要的话,我 们不会在其上安排一个总监 • If the incredible manager left, we would replace with a manager, not with a director如果这个非常棒的经理离开了,我们会安排一个新的经 理,而不是一个总监 2. Person has to be a superstar in current role这个人必 须在现有的岗位上是个超级明星 – Could get the next level job here if applying from outside and we knew their talents well如果我们从外面雇佣一个同样有才干的人进来, 这个人能胜任高一个层次的工作 – Could get the next level job at peer firm that knew their talents well如 果同业公司知道他的才干,他可以在那里得到更高层次的工作机会 124 Timing时机 • If a manager would promote to prevent an employee from leaving, the manager should promote now instead of waiting如果一个管理者 可以通过升职来阻止一个员工的离去,那么这个管理者应 该现在就给这个员工升职而不是等待 • Both tests still have to be passed以下两个测试 必须得到通过 1. Job big enough工作足够重要 2. Superstar in current role在现有岗位上是超级明星 125 Development发展 • We develop people by giving them the opportunity to develop themselves, by surrounding them with stunning colleagues and giving them big challenges to work on我们 通过给予员工自我发展的机会,提供周围一群杰 出同事的方法帮助他们发展。同事,也给予他们 足够大的挑战去为之奋斗 – Mediocre colleagues or unchallenging work is what kills progress of a person’s skills平凡的同事 和无挑战的工作正是杀死员工工作技能的元凶 126 Career “Planning” Not for Us 职业“规划”不是我们的菜 • Formalized development is rarely effective, and we don’t try to do it形式化的个人职业 规划很少奏效,我们也不会尝试去做 – e.g., Mentor assignment, rotation around a firm, multi-year career paths, etc.例如:导师和项目指导, 公司内轮岗,年功职级通道等等 127 We Support Self-Improvement 我们支持自我提升 • High performance people are generally self-improving through experience, observation, introspection, reading, and discussion高绩效人才大多能通过经验、 观察、内省、阅读和讨论自我提升 – As long as they have stunning colleagues and big challenges to work on只要他们还拥有杰出的一群同 事和足够大的工作挑战 – We all try to help each other grow我们所有人都努力 相互帮助对方成长 – We are very honest with each other我们所有人都对 彼此诚实 128 We want people to manage their own career growth, and not rely on a corporation for “planning” their careers 我们希望员工管理他们自己的 职业发展,而不是依赖于公司 “规划”他们的职业生涯 129 Your Economic Security is based on your Skills and Reputation 你的经济保障建立在你的技能 水平和人品名声之上 We try hard to consistently provide opportunity to grow both by surrounding you with great talent 我们倾尽全力持续提供机会,使得 你和你周围的杰出同事共同成长 130 Seven Aspects of our Culture 文化的7个方面回顾 • Values are what we Value(价值观来自于我们推崇和珍视 的价值) • • • • • • High Performance (追求高绩效) Freedom & Responsibility(自由和责任) Context, not Control(情景管理而非控制) Highly Aligned, Loosely Coupled(认同一致,松散耦合) Pay Top of Market(支付市场最高工资) Promotions & Development (晋升和成长) 131 We keep improving our culture as we grow 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持续提升我 们的企业文化 We try to get better at seeking excellence 我们努力通过寻求卓越而变得更好 132
132 页
569 浏览
立即下载
【企业文化建设】年度工作总结
深投发展公司 2019 年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2019 年,深投发展公司以战略发展规划为纲领,培育具有我司特色的企业文化,以公 司更名为契机,塑造员工对企业发展的共同愿景;以“家”文化为核心,营造亲如一家、 团结和谐的企业文化;以责任心文化为目标,打造用心、细心服务理念;以员工为中心, 营造以人为本、关爱员工的企业氛围;以丰富的文化活动为依托,将企业文化落到实处。企 业文化建设成效显著,具体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推进党组织建设,统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党建工作是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半年来我司积极推进党建工作,健全党组织, 发展基层党员。为便于工作开展,我司根据机构调整情况,增设 1 个支部,共设立 7 个党支 部,党员人数共计 59 名,定期开展党员活动,确保企业文化正确的发展方向。 (二)实践以人为本理念,关心关爱员工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最基本的就是以员工利益为本,我司 “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为员工办好事、办实事,关心员工长远发展,解决员工面 临的实际困难。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每月为当月过生日的员工举办生日会,公司领导 与员工共度生日并发放生日金,使员工充分感受到公司大家庭的温暖;2、举办各类培训, 提升员工素质,例如工程类、酒店业培训等;3、设立员工阅览室,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 。 3 月 22 日,我司鹿岭苑员工宿舍活动及阅览室正式开放,该活动室共有藏书近 500 本,同 时还设有跑步机等健身器材,活动室一周开放三次,丰富了员工业余生活,让他们以更饱 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4、开展明星员工评选活动,并予以相应奖励、培训等机会, 从而激励优秀员工,树立先进;5、对于生病的员工,公司领导及时看望,并送去关爱,对 于家庭有困难的员工,我司也予以补贴,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三)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家”文化建设 在全面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我司将文化活动视为企业文化建设行之有效 的载体,具体如下:1、公司领导亲自带头开展授课等活动,关心员工家庭生活,例如 6 月 5 日,宋公利董事长在投资大厦四楼举办了子女教育专场培训讲座,针对如何教育孩子、成 才求学等进行讲解,解决了员工的实际问题。2、为增强团队凝聚力,活跃员工业余生活,4 月 26 日下午,我司与会展中心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在岗厦群英篮球场举行了一场精彩的“五 四”篮球友谊赛,提高了员工身体素质,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增强了与系统内企业的交流。 (四)重点:组织员工爬山活动,舒缓工作压力 针对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我司高度关切员工心理健康,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我司员工 的身体素质,营造团结向上的良好氛围,5 月 28 日和 6 月 4 日,我司工会牵头,先后组织 300 多名员工前往梧桐山爬山,既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魄,在大自然中得到放松和舒缓, 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促进了员工之间的交流,增进了了解。许多员工纷纷表示,希望爬山 活动作为工会组织的特色活动一如既往地开展下去,让更多的同事参与进来。 (五)亮点:搭建企业文化宣传平台,推进简报、内刊建设 我司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宣传平台的建设,着手整合现有宣传平台:1、我司从 2019 年第 6 期开始,对《深投发展动态》进行了改版,强化编辑职能,明确投稿机制,科学性、规范性 显著增强,内容更加灵活。通过简报的形式,及时将企业的新闻、荣誉,员工个人的先进事 迹等传递到每位员工。2、筹办公司内刊《深投发展》,共设立高端论坛、制度管理、经营之道、 行业动态、员工天地等 10 多个栏目,努力使之成为公司内部沟通的桥梁,成为上传下达的 平台。 (六)积极配合上级单位的各项活动,融入企业大家庭 4 月 8 日至 9 日,为配合市国资局“市属国企手挽手 扶贫帮困心连心”活动,我司组 织员工积极参加,来自公司 15 个部门 130 多人纷纷捐款,两天共计捐款近 2 万元,作为企 业扶贫济困基金,用于帮扶困难职工。5 月初,我司作为承办单位参与了投控系统首届“投 控杯”摄影大赛的筹备工作,公司领导高度重视,成立工作组并制订了工作方案, 6 月初 认真组织公司员工积极参加本次大赛,展现企业风采和员工精神风貌。通过以上活动,员 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意识显著增强,积极融入系统大家庭。 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提炼、整合还不够,系统化的企业文 化建设工作才刚刚起步。深投发展公司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并不明确,各项活动的组织还 没有与公司企业文化很好的融合,需要不断梳理,并依托良好的宣传平台,形成员工统一 共识,最终使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继续推进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 1、根据控股公司要求和公司实际情况,我司将在党支部中开展以争创“政治引领性强、 推动发展力强、改革创新力强、凝聚保障力强”为主要内容的“四强”党总支,在党员中开 展以争做“政治素质优、岗位技能优、工作业绩优、群众评价优”为主要内容的“四优”党 员活动,通过“四强四优”活动提升我司党建水平;2、积极开展民主评议活动,加强对党 员的教育和监督,扶持和发扬党内积极因素推动各项工作;3、组织好“七一”党员活动, 增强党员以身作则的意识,提高党员队伍的凝聚力。 (二)重视员工心理健康,加强员工心理引导 针对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我司下半年将进一步加强员工心理疏导工作,组织心理培 训课程和心理辅导讲座,既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还要通过党组织、工会、共青团组织员工 活动,促进员工身心健康,推动企业良性发展。 (三)继续开展多项活动,活跃企业文化氛围 主要有以下活动:1、7 月至 8 月下旬,我司将主要配合控股公司做好“投控杯”摄影 大赛的各项工作,做好作品收集、评选、制作等工作,最终跟踪好颁奖典礼,为控股公司成 立六周年献礼;2、8 月份,我司将举办综合知识竞赛活动,提高员工业务素质,掌握和巩 固工作技能;3、积极组织、认真选拔优秀选手,参加 6 月 23 日投控系统乒乓球选拔赛,为 企业赢得荣誉;4、积极开展内训工作,由公司领导带头讲授“公司战略发展规划”课程, 中层干部讲授租赁、采购等相关内容培训课程。 (四)办好第十届员工运动会,发挥企业运动会优势 企业运动会的参赛运动员顽强拼搏、坚忍不拔,其他员工密切配合,对于活跃员工生 活,提高公司凝聚力具有特殊意义,提供了一个很好文化展示平台。我司将总结往届运动 会工作经验,重点办好 2019 年度员工运动会,增强比赛的趣味性,提高员工参与度,充分 展现出员工优良的体魄、高超的智慧以及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大家庭 的温暖。 (五)构建企业文化宣传体系,塑造共同价值观 企业文化建设需要通过宣传教育,使员工逐步形成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下半年,我司 将继续发挥好《深投发展动态》快速、简洁、高效的特点,及时报道公司新的新闻动态。另外, 要切实推进公司刊物《深投发展》的整合作用,通过刊物塑造公司形象,传递公司管理理念, 加大宣传力度,优化现有平台,形成员工对企业文化的共同认识。 (六)建立相应制度,确保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为贯彻“一体化、专业化、规范化”管理措施,确保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顺利进行,我司 先后制订了采购管理办法、工程项目管理办法、物业租赁管理暂行办法、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等一系列制度和规章。下半年,我司将继续对以上制度进行完善,理顺工作流程,强化制 度的刚性和柔性,塑造讲原则、重制度、规范操作的企业文化,为全面推进企业文化体系的 建设确立制度保证。 企业文化建设是国有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作,2019 年,按照市国资局和控股 公司要求,我司将继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 心力、竞争力,促进公司服务水平和经营效益的提高。 二〇一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5 页
463 浏览
立即下载
21 三星的企业文化解读
三星 de 企业文化 目录 企业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 和君创业对三星企业文化建设的贡献 三星的企业观 三星的创业理念和经营理念 三星的精神和三星人的精神 三星新经营哲学 三星的竞争力源泉 一、关于企业文化 摘要 如何理解企业文化 如何理解企业文化建设 如何理解企业文化 摘要 企业文化 10 种表述 从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来理解企业文化 从企业文化的形成发展来理解企业文化 结论 企业文化 10 种表述( 1 ) 某人曾统计,全世界范围内对企业文化曾经下过 100 多种定义。归纳 起来,大体有以下 10 种表述。 第一种表述: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所创造的独具特色的物质 财富和精神财富之总和;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具有特色 的精神财富,包括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人际关系、习俗、精神风 貌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组织和活动等。 第二种表述:企业文化由两部分构成,外显文化指企业的文化设施、 文化用品、文化教育、技术培训、文化联谊活动等;内隐文化指企业 内部为达到总体目标而一贯倡导、逐步形成、不断充实并为全体成员 所自觉遵守的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工作态度、行为取向、基本观念, 以及由这些因素汇成的企业精神。 第三种表述:企业文化是一种与民族文化、社区文化、政治文化、社 会文化相对独立而存在的经济文化,反映的是企业经济组织的价值观 与目的要求,以及实现目标的行为准则和习惯。 第四种表述:企业文化由企业的行为文化、心理文化、物质文化三部 分组成,其中心是企业的心理文化,即企业经营管理中形成的浸入企 业全体员工灵魂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企业文化 10 种表述( 2 ) 第五种表述:企业文化是由许多文化要素即企业劳动者所创造的的不 同形态的物质所构成的社会学意义上的概念,是通过企业员工主观意 志去改造、适应和控制自然物质和社会环境所取得的成果。 第六种表述:企业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价值观,是企业长期形成的 一种稳定的文化理念和历史传统,以及特有的经营风格。 第七种表述:企业文化是受企业经济活动及外界文化因素影响的由企 业员工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产品、内部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 第八种表述: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社会历史的环境条件下,企业及其员 工在生产经营中逐渐形成的价值体系和各种观念文化的总和。 第九种表述:企业文化是企业群体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创造的适合 于员工自身发展的一种生活模式,是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行为 方式的内在统一。 第十种表述: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某种文化观念 和优秀传统。 从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来 理解企业文化 理解企业文化,应从企业 文化概念及理论的产生过 程入手。 企业文化的概念及理论是 怎么产生的呢? 由此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日本企业 战后的崛起 美国管理 学界的重视 学者 潜心研究 提出企业 文化概念 得出的结论 企业文化是指那些企业生活中的精神 层面的事物,至少从本质上说可以这 么界定。 企业文化在本质上,体现了企业家 (组织)的价值导向。 有意识地推行某种企业文化,可能有 助于企业目标的实现。 从企业文化的形成发展 来理解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形成,首先缘于企业家的创业思维和行为(无论是有意识 的,还是无意识的)。 企业家的思维和行为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产生影响: 形成企业的经营模式 形成企业的管理模式 影响组织氛围 影响员工思维和行为 其次,员工也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影响的,它也会积极主动地施加 自己的影响,如,员工对组织的环境或氛围会有某种期望,在这种期 望指导下,会发生以实现期望为导向的行为,对管理模式、经营模式 甚至对企业家的思维和行为也一样会有某种期望,并产生相应的行为。 企业文化,正是在企业家的思维与行为和员工的思维与行为在相互折 冲中形成的,折冲发生的领域,则是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活动;最为直 观的体现,则是企业的经营模式、管理模式和组织氛围。 企业文化的形成(图示 1 ) 企业家创业 思维与行为 经营 经营领域 经营目标 业务模块 业务流程 操作方式 …… 管理 管理目标 管理制度 管理流程 管理风格 …… 组织氛围 沟通方式 人际关系 工作节奏 典礼仪式 …… 员工思维及 行为方式 企业文化的形成(图示 2 ) 企业家创业 思维与行为 1 5 4 经营 经营领域 经营目标 业务流程 操作方式 5 员工思维及 行为方式 …… 2 3 1 管理 管理目标 管理制度 管理流程 管理风格 …… 组织氛围 2 3 沟通方式 人际关系 工作节奏 典礼仪式 …… 4 结论 所以,企业文化,作为主观意识的体现,它首先缘于人的(企 业家和员工)的思维与行为。人的思维和行为是受一定的价值 观制约的,因而在本质上,价值观是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因素。 受价值观制约的人的思维与行为都是围绕经营与管理事务而展 开的,特定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因而构成企业文化的重要内 容。 特定的经营模式与特定的管理模式一旦形成,又会变成异己的 力量,并且会反过来对人(企业家和员工)的思维与行为产生 影响,使人(无论是企业家,还是员工)在组织生活中感受到 一种环境性的、氛围性的事物(这种环境与氛围,有的或有时 是可以被人所掌握所改变的,有的或有时则不易甚至不能被人 所掌握,被人所改变)。组织环境或组织氛围,也属于企业文 化的范畴。 所以,我个人的理解,企业文化的构成可以这样来理解: 人的价值观及其制约的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 组织的经营模式与管理模式 组织环境或组织氛围 小结 现在,来归纳我对企业文化的看法: 1 、企业文化是精神性的事物; 2 、企业文化源于人的价值观; 3 、价值观——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经营模式与 管理模式——组织氛围。这就是企业文化形成的 基本过程,这个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又都是企业 文化的基本构成要素。 4 、所以,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 值观及其表现形式。 如何理解企业文化建设 摘要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种管理手段 企业文化建设又是一种经营手段 无论是作为管理手段,还是经营手段, 企业文化都是为实现企业目标服务的。 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步骤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种管理手段 企业家与员工的折冲碰撞 正如前面所说的,企业文化的形成表现为:受一定价值观支配的 企业家(组织)与同样受一定价值观支配的员工(个人)在思维 与行为上的折冲;这种折冲主要发生在企业经营和管理活动中, 结果则是形成特定的管理模式、经营模式和组织氛围。 在企业文化的各个要素中,企业家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 式与员工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经常是处在矛盾“对 立”的状态之中的。所以它们才会不断地进行折冲碰撞。作为折 冲碰撞的结果,管理模式、经营模式和组织氛围则既反映了企业 家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又反映了员工的价值观、思 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两者的妥协物。当然,因为企业家具有组 织权威,所以,经营模式、管理模式和组织氛围可能更多地反映 的是企业家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另外同样作为折冲 的妥协物,经营模式与管理模式因为受组织权威制约更大,所以 会尤其多地反映企业家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组织氛 围受组织权威的影响相对小,所以反映企业家的价值观、思维方 式和行为方式则会更小一些。 图示 经营模式 管理模式 结果 企业家的 价值观、 思维方式 与行为方式 折冲碰撞 结果 组织氛围 员工的 价值观、 思维方式 与行为方式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家(组织)的有意识、 有目的的行为 从企业家(组织)的角度出发,他是不希望自己的价值观、思 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与员工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 激烈的折冲碰撞的。相反,他希望员工能理智地接受自己的价 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希望企业的经营模式、管理模式 和组织氛围完全符合自己的意愿。他会认为,只有这样,自己 设计的企业发展战略和策略才能得到充分彻底的贯彻,企业目 标才能实现。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企业家(组织)会在自己认为合理的范 围内,调动一切资源,来贯彻自己或自己倡导的价值观、思维 方式和行为方式。这个过程,就是企业文化建设。 所以说,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家(组织)来说,是一种必要 的管理手段。它为实现组织的目标服务。 企业家考虑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 实现 企业 目标 必须 实施 自己 设计的 经营 模式和 管理 模式 必须 形成 有利于 实施 这种 经营 模式 和 管理 模式 的 组织 氛围 员工 必须 接受 自己 或自己 倡导的 价值观 、思维 方式和 行为 方式 必须 开展 企业 文化 建设 作为管理手段,企业文化建设 为实现企业的目标服务 开展 企业 文化 建设 员工 接受 自己 或自己 倡导的 价值观 、思维 方式和 行为 方式 形成 有利于 实施 企业家 制定的 经营模式 和 管理模式 的组织 氛围 企业 遵循 既定的 经营 模式和 管理 模式 运营 实现 企业 目标 企业文化建设也是一种经营手段 作为经营手段的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家知道,一系列符合社会文化发展要求的价值观,一套成功 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一种良好的组织氛围,不仅对企业内部 管理极为有益,也有助于企业造成良好的外部影响,而这种良好 的外部影响,正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重要因素。 所以,企业家(组织)愿意支付一定的成本,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符合社会文化 发展要求的价值观 带来良好的声誉 成功经营模式 和管理模式 扩大企业的知名度 良好的组织氛围 吸引优秀的人才 增强 市场 竞争力 两种企业文化建设的比较 管理的功能和经营的功能是企业文化建设这个硬币的两个侧面。一般而言, 组织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在这两个方面实现“一举两得”。 当然,作为管理手段的企业文化建设和作为经营手段的企业文化建设也是矛 盾的统一体。有时,或在有的方面,两者密切联系;另一些时候或另一些方 面,也可能相互脱节。所以,企业家(组织)在考虑企业文化建设时,会根 据具体情况,确定建设的重点。 作为管理手段的企业文化建设和作为经营手段的企业文化建设在落脚点上也 不一样,前者要落脚到人(员工)的思维和行为上,确保员工形成反映企业 家(组织)提倡的价值观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后者则要落脚到人(社会 大众,包括顾客、合作商、政府官员、媒体人员、一般民众等等)的情感体 验上,使他们形成对企业的形成良好的印象,产生购买企业的产品与服务, 与企业合作,支持企业、加盟企业等行为意愿。 作为管理手段的企业文化建设和作为经营手段的企业文化建设在实现路径上 也大有区别。前者主要通过培训、考核与激励、英雄人物(制度英雄和实践 英雄)的带动等路径来实现;后者则主要通过广告、公关等传播手段来实现。 最重要的是,在企业家(组织)眼里,两种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是有差别 的。作为管理手段的企业文化建设显然比作为经营手段的企业文化建设要重 要的多。所以我们今天主要要阐述的是作为管理手段的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的步骤 三大步骤 从达到内部管理目标来看,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使 员工接受企业家(组织)倡导的价值观、思维方 式和行为方式的过程。所以概括地说,企业文化 建设分为三大步骤: 提出(并体系化)组织倡导的价值观、思维方式 和行为方式——构建企业文化体系。 使员工了解,什么是组织倡导的价值观、思维方 式和行为方式——企业文化培训。 使员工认可并遵循组织倡导的价值观、思维方式 和行为方式——企业文化培育。 企业文化体系的构成要素 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企业文化体系,与客观存在的企业 文化相比,精神味就更浓了。可以这么说,它基本上 是企业家(组织)倡导的价值观的总和(或综合)。 企业文化本身就是个很具主观性的事物,对企业文化 的研究和认识就更具主观性了。前面说了,仅一个企 业文化的定义,就有 100 多种。同理,企业文化体系 的构成要素有哪些,也存在各种各样的不同观点。 限于时间,我在这里只介绍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粗浅看 法。 企业文化体系图示 变革 策略 环境 与 历史 核心 价值 观 决 定 选 择 使 命 反 映 履 行 追 求 或 愿 景 选 择 实 现 战 略 系 统 决 定 支 持 策 略 系 统 公关 策略 管控 策略 人力 策略 业务 策略 选择 体现 形象标识 决 定 支 持 道 德 规 范 与 行 为 规 范 道德 规范 行为 规范 核心价值观 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有很多,其中, 有一个或几个居于核心的地位,影响、制约着 其它价值观念的形成、发展及其作用的发挥, 这就是组织的核心价值观。 根据这一定义,我们将组织在回答如何求得生 存,谋取发展的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最为基 本的价值理念称为核心价值观。 组织对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必然要接受实践 的检验。如果实践证明,这一价值理念确实对 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最有意义,最有价值,则它 将继续居于核心价值观的位置,否则,组织可 能摈弃它,转而谋求新的答案。 所以,尽管与其他价值观相比,核心价值观具 有相对稳定的特点,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组织关于生存与 发展的理念,其 内容包括: 我们必须生存下 去,并得到发展; 我们追求生存与 发展的意义于… … 我们必须按照… …的方式追求生 存与发展。 组织的核心价值 观直接反映了它 的企业观 使命 组织自觉运用核心价值观来判断环境对组织生存 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进而确认自身的使命。 所谓使命,汉语的权威解释是“重大的责任”。 组织在不同发展阶段,确认的使命也可能不一样。 环境与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决定组织对使命的 确认。 组织确认的使命应当反映环境的要求,应当体现 组织的核心价值观。 追求或愿景 追求,原意为“用积极的行动达到某种目的。”在组织文化中,追求 有动、静两态的涵义。动态的追求,指的是组织用积极的行动实践 (或履行)使命的过程;静态的追求,则表现为某种目标。组织确信, 通过积极的行动达到这种目标,就可以尽可能好地实践自身的使命了。 追求是组织实践自身使命的手段或形式,所以,追求受使命制约或决 定。 愿景,汉语中原无此词,是在组织文化研究中,出于翻译英语单词 “ Vision” 的需要而创造的。愿景大体指组织所期望的通过自身的 努力能够实现的某种理想状态,它的表达可能比较形象化、生动化, 甚至直观化,在组织文化中,起着激励员工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 愿景又与长远的战略目标相似。 愿景往往直观地反映了组织对未来发展的主观愿望,它既可能是组织 根据核心价值观来判断环境,确认自身发展可能性的直接产物,但更 大的可能则是受组织的使命制约。在后一种意义上,它与追求是同一 事物的不同方面。 战略系统 组织的战略系统包括战略目标、战略手段、 战略路径、战略步骤、保障因素等子要素 构成,其中,战略目标是整个系统的灵魂 (如前所述,长远的战略目标,其实也就 是组织的愿景)。 战略系统是实践公司使命、追求,或达到 愿景的手段。 策略系统 一般而言,组织的战略目标具有综合性的特征,所以它又 可以分解成许多子目标,每个子目标是组织的某一类活动 的最高价值标准,而如何实现这个子目标,又需要因应这 类活动的特点,确定相应的价值理念。以这个子目标为核 心形成的价值理念体系,就是组织的单项策略系统。 组织的策略系统是战略系统的支撑,只有实施好了这些策 略,战略目标才可能实现;同时,它又受战略系统,尤其 是战略目标的制约。 组织的策略系统至少包括以下几个:危机意识与变革策略; 公共关系策略;组织建设与管控策略,人力资源开发策略 和业务发展策略。其中,业务策略最复杂,又可以分为许 多更小、更低级的策略系统。如,研发、营销、生产、质 量、服务等策略系统。 组织的各种活动之间是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所以,在 此基础上形成的策略系统之间也可能有交叉,或重叠,这 在实践中是难以避免的。 危机意识和变革策略 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没有危机意识,不 随时因应环境和企业自身的发展变化来进行相应的变革, 是不可想象的。 可以说,组织的领导人及所有员工如何认识危机,并依据 危机观来审视环境和自身,作出各种变革的决策,决定着 企业的前途与命运,制约着战略目标的实现与否和实现程 度。 一般来说,组织总是自觉地依照核心价值观、使命、愿景 以及实现战略目标的要求来考察环境,认识危机,进行变 革。 危机意识与变革策略在当代企业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属于支撑组织战略系统的一级策略系统。 公共关系策略 此处,公共关系策略是具有广义上的涵义,指的 是组织处理与外界各种关系的价值标准。 组织与股东、顾客、合作者、政府、社会大众如 何处理关系,是关系到组织的形象与声誉,制约 着组织其他策略执行情况,影响着组织战略目标 实现的重要因素。 组织的公共关系策略直接受制于组织的核心价值 观、使命、远景、战略系统等文化要素。 组织的公共关系策略又对所有员工的行为提出特 定的要求。 组织建设与管控策略 组织是人的集合体,如何将人组织起来,协调组 织或团队中的工作关系,增强协作效率,保持组 织的机体健康,对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影 响。 组织建设与管控策略直接受核心价值观、使命以 及实现战略目标的要求所制约。 组织建设与管控策略必然对员工行为提出特定的 要求,员工行为规范必须充分反映这些要求。 人力资源开发策略 人是企业活动的主体,组织的使命、追求、愿 景、战略目标的实现,说到底,都要由人来实 现。所以,如何选拔到合适的人,开发人的潜 能,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主动性和创造 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人力资源开发策略与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实现 战略目标的要求有着密切的关系,受它们的影 响和制约。 人力资源开发策略是由员工来执行的,所以必 然对员工的行为提出特定的要求。 业务发展策略 业务发展策略主要包括研发、生产、营销、服务、 质量、品牌、财务、投资等子策略。 业务发展策略直接受制于组织的战略系统,间接 地,也与组织的核心价值观、使命、追求等文化 要素相关。 业务发展策略对员工行为会提出特别细致的专门 要求,这些要求大部分难以体现在员工的通用行 为规范之中,但在职位说明书、职位规范或任职 资格标准中必须得到充分的体现。 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 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是文化的行为层,组织根据实践公司 的使命、追求,达到公司的愿景,实现战略目标,执行策 略方针的要求,确认员工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 的内容。 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是组织文化从理念传播到内化落地的 中间环节,非常重要。一方面,所有重要的文化理念都应 当对员工的道德和行为提出要求,也就是说,道德规范和 行为规范应当反映所有文化理念的实践化要求;另一方面, 所有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内容又都应与员工考核、评价 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文化理念才可能一步步地实践化, 变为行动的力量,达到“文化管理”的要求。 形象标识 形象标识是整合组织所有重要的文化 理念的产物,所以它必然反映这些文 化理念。 形象标识具有直观性的特点,是企业 文化外播的重要手段。 二、和君创业对三星企业文化建设的贡献 摘要 和君创业的研究成果 这些成果对三星企业文化建设的贡献 和君创业的研究成果 《三星企业文化手册》 《三星企业文化读物》 《三星企业文化案例手册》 《三星新员工企业文化培训教材》 《三星新员工企业文化培训讲师教案》 《三星新员工企业文化培训讲师 PPT 》 《三星普通员工企业文化培训教材》 《三星普通员工企业文化培训讲师 PPT 》 《三星管理者企业文化培训教材》 《三星管理者企业文化培训讲师 PPT 》 这些成果对三星企业文化建设的贡献 前面讲了,企业文化建设分为三个阶段: 企业文化体系构建 企业文化培训 企业文化培育 因应三星的要求,我们主要为三星企业文化的前 两个阶段提供服务,为三星(中国)总部培育适 合中国国情的三星文化奠定扎实的基础。 贡献 1 :构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 三星企业文化体系 适合中国国情的 三星企业文化体系 三星企业文化手册 三星企业文化读物 (员工口袋版) (员工理解版) 三星的企业文化体系 三星(倡导)的企业文化体系 三 星 倡 导 的 企 业 文 化 体 系 经营理念 重视人才 三星人的精神 基于健全的危机 意识的自我创新 新经营哲学 强调责任的自主经营 合理思考与合理行动 竞争力源泉 道德规范和 行为准则 廉洁健康的工作作风 坚持一个方向 实现团队协作 如何理解三星现在倡导的企业文化体系 组 织 的 价 值 观 体 系 员 工 的 价 值 观 体 系 组织的使命 为人类社会作贡献 组织的追求 创造最佳产品与服务 组织的愿景 21 世纪世界顶级企业 (战略目标) 以人才和技术为基础 组织的策略系统 重质经营、信息化、国际化、组合化 员工行为导向 竞争力源泉 重视人才 自我创新 自主经营 合理追求 员工工作精神 三星人的精神 员工道德规范 道德规范 员工行为规范 行为准则 廉洁健康 一个方向 三星的策略系统与员工行为导向之间的密切联系 三星的策略系统 核心:以人才和技术为基础 危机与变革 策略 基于健 全的危 机意识 的自我 创新 公共关系 策略 组织建设 与管控策略 强调 责任 的 自主 经营 廉洁 健康 的 工作 作风 坚持 一个 方向 实现 团队 协作 员工行为导向 人力资源 开发策略 重视 人才 培养 人才 业务发展 策略 重 质 经 营 信 国 息 际 化 化 组 合 化 如何理解三星过去倡导的企业文化 与现在倡导的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 如三星企业文化发展的流程图所示,在历史上,三星曾经提倡过许许多多重 要的文化理念。这些重要的文化理念与三星现在倡导的企业文化体系之间存 在什么样的关系呢? 一句话,它们之间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三星现在倡导的企业文化体系首先是对公司宝贵文化遗产的充分而又合理的 继承。这主要反映在竞争力源泉这一块内容上。竞争力源泉事实上就是在三 星发展历史中,对三星始终保持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取得成功和发展的 那些关键要素的总结,重视人才、合理思考与合理行动、自主经营、廉洁健 康等等,都反映了这种文化的历史继承性。 三星现在倡导的文化又是对公司历史文化的辨证扬弃和发展。有的价值观念, 过去曾经是三星的立企之本,如创业理念中的“事业报国”,但现在已经不 能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了,所以,三星以“为人类社会作贡献”代替它;有 的价值理念,过去三星人强调它的这个方面,现在则因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强调它的另一个方面,比如,合理思考与合理行动,过去三星认为它的最核 心的行为要求谨慎小心,现在则在强调谨慎小心的同时,又指出,必须讲究 速度,实现机会先占。这种变化,也反映了对历史文化因产的扬弃与发展。 贡献 2 :构筑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三 星企业文化培训知识平台 适合中国国情的三星 企业文化培训知识平台 三星 企业 文化 案例 手册 三星 新员工 企业 文化 培训 教材 三星 新员工 企业 文化 培训 讲师 教案 三星 新员工 企业 文化 培训 讲师 PPT 三星 普通 员工 企业 文化 培训 教材 三星 普通 员工 企业 文化 培训 讲师 PPT 三星 管理者 企业 文化 培训 教材 三星 管理者 企业 文化 培训 讲师 PPT 贡献 3 :为三星企业文化培训 提供了实践模板 2003 年 9 月 2 日—— 5 日,我们对三星集团在中 国的 27 家法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经理和企业文化讲 师做了系统的企业文化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三星企业文化体系解读 三星企业文化培训教材、教案、 PPT 的使用 新员工企业文化培训示范 既教会了三星企业文化讲师如何使用这些培训工 具,又在组织培训、运用技巧等方面为讲师们提 供了示范,获得三星中国总部和各企业文化讲师 们的普遍好评。 三、三星的企业观 摘要 什么是企业观 企业观的重要性 企业观的核心问题 三星的企业观 《读物》对三星企业观的分析 什么是企业观 什么是企业观? 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企业观是关于企 业的本质和目的的系统观点。 企业观要回答两个问题: 企业是什么? 企业为了什么? 企业观的重要性 企业观之所以重要,是缘于它在企业文化形成过程 中的基础性地位。 任何企业家在创办企业之初,或在经营企业的过程 中,都必须仔细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创办(经 营)的这个企业是个什么性质的东西,我创办(经 营)这个企业,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对这样一 个问题的回答,决定着他对一切经营和管理问题的 思考,并进而制约着他解决经营和管理问题的行为。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企业观是特定企业文化 的基石。 企业观的核心问题 企业是什么,企业为了什么,这两个问题凝聚到一点,就是“作为经济组织 的企业,在追求利润和贡献社会之间,如何权衡”?这是企业观的核心问题。 回答清楚了这个问题,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对这样一个问题,存在两种极端的解决方案: 追求利润是唯一目的。 我只贡献社会。 历史地看,这两种极端的解决方案在企业发展的长河中都曾彻底地实践过。 第一种,赤裸裸地宣扬企业的目的就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在资本的原始积 累时期大肆泛滥。可以说,用这种价值观来经营企业绝不可能以单个的企业 家个体来计算,而可以将其理解为压倒性的社会心理和群体行为。空想社会 主义者,法国的傅立叶说,棺材店老板每天盼望发生瘟疫,玻璃作坊主雇人 四处砸玻璃,就是这种心理和行为的写照。概括性描述这种状况,就是绝大 多数企业家眼中只有利润,为取得利润而不顾一切,生产要素如原材料、人 力、资本等甚至都靠强制性的手段来获取;市场也是由资本的雇佣军靠武力 征服而开辟的;为了节约成本,工人的工资被压缩到尽可能最低的程度;对 自然资源疯狂地掠夺性地使用……,结果,招徕的是各种各样的反抗:环境 报复、工人罢工、殖民地独立运动等等。形势如此发展,昭示着这种利润至 上文化的彻底失败,企业家只有改弦易张,才可能确保企业自身以及整个社 会的稳定发展。 第二种,坚持企业只贡献社会的理念,并以此为指导来经营企业的,早期有 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的试验,近百年来有传统社会主义国家创办的公 营企业。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欧文是至善的。他的理想以及实践在价值观意 义上都值得大大地弘扬。可在现实中,善的动机并不一定总是获得善的回报。 家底丰裕的欧文办了几年农场合作社,结果是自己越来越穷了,工人们也没 过上好的生活,合作社最终更被迫破产。只贡献社会,而不考虑盈利,这样 的经营哲学是行不通的。与欧文相比,传统社会主义国家在一个民族国家内 部,甚至 10 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建构了一套完整的维持公营企业运转的 机制。这就使得以“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为目的的公营企业有了一 个维持生存和发展的微观环境。确实,在微观上,政府投资,政府购买,消 除了竞争,公营企业没有破产之虞。但在宏观上,公营企业面临着致命的危 机,那就是世界市场竞争还在持续,这种竞争不以企业为单位开展,而以国 家,或者同一类社会制度国家联盟为单位开展。只有传统社会主义国家在竞 争中不败,公营企业才可能继续生存。否则,立即将招徕灭顶之灾。但是宏 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毕竟是密切联系的。不计利润的公营企业造成了产品成本 的抬升,劳动生产率的下降,科技创新步伐的停滞等等。一国之内所有的企 业都这样,国家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必定大受影响,结果是什么?传统社会主 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跟不上资本主义国家,劳动生产率越来越低于资本主 义国家,科技创新越来越落后于资本主义国家,甚至连人力资源的经营素质 也无法与资本主义企业的人员相比,结果只能是传统社会主义大厦的坍塌。 大厦一塌,构成大厦的所有公营企业瞬即破产的破产,私有化的私有化。这 场世纪大试验再一次证明了“只贡献社会”的企业观的破产。 从现实的角度看,如今在市场中活动的企业旗帜鲜明地打 出以上两种企业观大旗的已经很少了。至少在表面上(对 外宣传上)如此,当然,在实践操作中,为追求利润而不 顾一切的企业家还是大量的。他们将面临什么样的结局, 这里不作评述。 应该说,如今大多数企业都承认这一点:企业既追求利润, 又应贡献社会。那么,怎么才能实现这两者的兼顾呢?这 是企业家(组织)必须解决的问题。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三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在三星企业文 化读物部分,企业观部分是作为整个读物的前言存在的。 在表述上,这一部分基本上没有使用“三星”的人称来表 达,但反映的仍然是三星眼里的企业观。这是有必要解释 清楚的。 三星的企业观 三星认为,企业是一个在市场中,由特定的人群依 照分工与与协作的原则组织起来,从事独立的生产、 流通或服务等经营活动,以产品或服务满足顾客的 需要而获取利润,贡献社会的经济组织。 企业是经济组织,是特定的人群根据自愿的契约组 织起来的人群集合体,追求利润是企业活动的直接 目标,贡献社会是企业活动的最终目的。这就是三 星关于企业本质和目的的回答,也是三星关于企业 的系统观点。 《读物》对企业观的分析 理解了三星的企业观,再来看《读物》对企业观的分析。 根据项目对接组的要求,我们将企业观部分命名为“企 业与人”。之所以用这个标题,是希望这个部分的内容 既反映三星对企业观的认识,又揭示这种企业观对三星 人的一些行为要求。 所以,“企业与人”这一部分分三个层次来进行分析: 企业是什么? 企业为了什么? 在企业里工作的人,如何行为才能实现企业的目标? 前两层的问题集中反映三星的企业观。第三层揭示这种 企业观对三星和三星人的一些行为要求: 三星和三星人如何才能确保盈利? 贡献社会要求三星和三星人如何行为? “ 企业与人”的框架 企 业 是 什 么 企 业 与 人 企 业 为 了 什 么 企业是在市场中活动的经济组织 企业的定义 企业是契约化的人群集合体 企业是历史和环境的产物 直接目标: 追求盈利 最终目的: 贡献社会 企业盈利的条件 实现盈利对企业和人的要求 企业贡献社会的途径 贡献社会对企业和人的要求 四、三星的创业理念和经营理念 摘要 创业理念与经营理念的表述 创业理念的逻辑结构 经营理念的逻辑结构 文化框架意义上的比较 创业理念与经营理念的表述 三星过去的最高文化理念 创业理念 事业报国 人才第一 合理追求 三星现在的最高文化理念 经营理念 以人才和技术为 基础 创造最佳的产品 与服务 为人类社会作贡 献 创业理念的逻辑结构 企业观 问题:在振兴韩国经济的时代背景下,三星如何贡献社会? 答案:通过发展三星所从事的事业(实业),推动韩国的工业化进程 问题:如何发展三星所从事的事业? 答案:经营人才 问题:人才应该如何开展工作? 答案:合理追求 经营理念的逻辑结构 重视培养和使用人才 人才开发出技术 人才使用已开发出的技术进行设计、 生产、营销和管理 创造出最佳的产品和服务 为人类社会作出贡献 文化框架意义上的比较 创业理念 文化框架 经营理念 使命 为人类社会作贡献 追求 创造最佳的产品和服务 人才第一 核心经营要素 以人才和技术为基础 合理追求 核心工作原则 六大竞争力源泉 事业报国 五、三星的精神和三星人的精神 摘要 “ 三星的精神”和“三星人的精神”表述 如何理解“三星的精神” 如何理解“三星人的精神” 两种精神的比较 “ 三星的精神”和“三星人的精神”表 述 三星过去的员工工作精神 共存意识 第一主义 创造主义 完美主义 道德精神 三星现在的员工工作精神 与顾客共存 向世界挑战 开创出未来 如何理解“三星的精神” “ 三星的精神”,从内容上看,实质上是三星对企业活动及员 工工作提出的思维和行为要求。也就是说,三星认为,三星的各 个成员企业在经营和管理中,所有的三星员工在工作中,必须: 崇尚共存共荣的价值观,并以它为指导处理与所有利益相关者的 关系; 崇尚第一主义的价值观,在行为中努力体现目标第一、奉献第一、 人才第一、信誉第一的要求; 崇尚完美主义的价值观,以责任心经营好企业,做好工作; 崇尚创新求变的价值观,努力研究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经营模式 和管理模式,探索符合工作规律的业务流程和工作方式,不 断 创造出以前没有达到过的绩效水平; 崇尚道德主义的价值观,目标上体现道德主义——事业报国,贡 献社会;经营上体现道德主义——正道经营,廉洁健康;管理上 体现道德主义——以人为本,人才第一;业务操作上体现道德主 义——合理追求,谨慎细致。 企业观和创业理念对“三星的精神”形成的影响 企业观 企业必须盈利 盈利是为了 更好地贡献社会 三星的精神 创业理念 共存意识 事业报国 第一主义 人才第一 完美主义 合理追求 创造精神 道德精神 如何理解“三星人的精神” 三星人的精 神直接发源 于三星的经 营理念,是 实践新的经 营理念对人 的思维和行 为提出的基 本要求。 为人类社会作贡献 要求三星人把消费者、员 工、股东、合作者、政府 乃至所有的社会大众都视 为自己的顾客 三星人应当与这些 顾客共存,共同创 造美好未来 因此,三星人就必须 面向世界,争创一流, 以此奉献顾客 这就要求三星人勇于开拓, 积极进取,奋斗不止。 六、三星新经营哲学 摘要 新经营哲学的内涵 新经营哲学的内容及逻辑关系 对新经营哲学的分析 对第二次新经营的分析 新经营哲学的内涵 新经营哲学,本质上反映的是三星在新 的形势下确立并执行的一整套新的经营 模式。 既然是一套新的经营模式,那么,就可 以与三星过去执行的经营模式进行对比, 这有助于揭示新经营哲学的内涵。 新旧经营模式的对比 对比项 旧的经营模式 新经营哲学 背景 国内竞争;冷战格局;企业主导市 场;传统产业主导经济发展;…… 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竞争;顾客主导市场;科 技革命和新兴产业牵引经济发展;软性竞争; 纷繁复杂的市场需求变化和日益加速的业务流 程速度;韩国企业界的龙头地位…… 活动范围和活 动方式 在国内发展实业,面向国内和国际 市场 国际化,跨国公司的经营模式 业务流程及操 作方式 传统的业务流程及操作方式 信息化、组合化 经营目标 成为韩国第一,事业报国 成为 21 世纪世界顶级企业,为人类社会作贡献 业务目标 数量和规模的扩张,满足消费者对 量的需求 质量与设计水平的提升,创造最佳的产品与服 务 核心经营要素 人才 人才(尤其是天才)和技术 对经营者的行 为作风要求 合理追求,谨慎细致 既小心谨慎,又强调速度与先机 对经营者的思 想作风要求 危机意识和变化从我做起 对经营者道德 品质的要求 弘扬人性美与道德性,遵从礼仪规范和行为规 范 对经营者组合 方式的要求 一个方向 新经营哲学的内容 21 世纪世界顶级企业 (为人类社会作贡 献) 力争竞 国际 化 组合 化 重质经营 信息 化 向方个一 人性美、道德性、礼仪规范、行为规范 始开我从化变 反省过去 认识现实 危机意识 对新经营哲学的分析 新经营的灵魂 变革 如何实施变革? 第一,基于健全的危机意识,开展自我作风创新; 第二,贯彻三星的指导原则,遵循道德规范、礼仪规范和行为规范; 第三,坚持同一方向,增强组织凝聚力,提高团队协作效率。 变革的目标 实现从“重量经营”到“重质经营”的转变, 加快三星信息化、国际化和组合化的进程, 增强三星的竞争力,使三星成为 21 世纪世界顶级企业。 对第二次新经营的分析 第二次新经营的发起,缘于新的时代背景和新的危机意识。 第二次新经营,确立三星新的发展目标,新的事业领域; 新的经营策略 新的时代背景: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持续性市场疲软;信 息技术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和非均衡性;追赶欧美先进水 平的困难与避免后发力量对自身发展造成冲击的压力;等 等。 新的危机意识:正如李健熙会长在 2003 西拉会议上指出 的:对三星来说,未来 10 年公司发展所面临的不确定性 和困难将比过去的 10 年还大。 新的发展目标、事业领域和经营策略在《读物》里已有充 分展现,这里不重复。 从经营模式的角度看,第二次新经营与 10 年前的新经营 没有本质的变化,这是我们必须理解到的。 七、关于竞争力源泉 摘要 竞争力源泉的文化渊源 竞争力源泉的框架结构 撰写六大竞争力源泉的逻辑思路 竞争力源泉的文化渊源 竞争力源泉,是三星在克服亚洲金融危机造成的不利影响的过 程中总结出来的。所以,在本质上,它反映为对三星成功经验 的总结,也表现为对三星传统文化的继承。 创业 理念 廉洁 健康 与 正道 经营 三星 的 精神 技术为主 的经营和 自主经营 经营理念 与三星人 的精神 新经营 哲学 1973 1970’S 1984 1988 1993 1993 重视 人才 廉洁 健康 合理 追求 自主 经营 自我 创新 一个 方向 竞争力源泉的框架结构 三 星 的 策 略 系 统 人力资源 开发策略 重视人才, 培养人才 员工应努力学习, 使自己锻炼成才 危机与变革 策略 基于健全的危机 意识的自我创新 人才(员工)应有危机 意识,不断进行自我创新 强调责任的 自主经营 员工在获得充分授权 的基础上,必须以最 高的责任心对待工作 组织建设与 管控策略 在自主经营中,员工应 当合理思考,合理行动 廉洁健康的 工作作风 在自主经营中,员工必须 培养廉洁健康的工作作风 坚持一个方向, 实现团队协作 在自主经营中,员工必须坚 持一个方向,实现团队协作 员 工 工 作 行 为 导 向 “ 重视人才”的撰写思路 重视人才既是三星的传统,也是未来三星获取竞争优势的基本保证 面对 21 世纪的挑战,三星尤其重视招聘、使用、培养核心人才 提供尽可能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三星重视人才的体现 公平、公正、公开的人事管理制度 以奖励为主的激励制度 “ 教育的三星”的美誉 所以,身为三星人,必须努力使自己成为三星需要的核心人才 “ 基于健全的危机意识的自我创新” 的撰写思路 基于健全的危机意识的自我创新是三星新经营哲学 的核心,也是三星未来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之一 健全的危机意识 什么是健全的危机意识 为什么要有健全的危机意识 在健全的危机意识指导下,员工应主动地进行创新 “ 强调责任的自主经营” 的撰写思路 自主经营的内涵:授权与责任的结合 为什么要对员工充分授权 自主经营对员工行为的要求 强调:获得授权,就必须旅行责任, 这是自主经营的最基本要求 “ 合理思考与合理行动”的撰写思 路 合理思考与合理行动 是三星人最基本的工作原则 合理思考与合理行动的内涵 合理思考与合理行动对员工行为的要求 强调:合理思考与合理行动的最核心要求 “ 廉洁健康的工作作风”的撰写思 路 廉洁健康是三星自创业以来就孜孜不倦的追求 廉洁健康对员工行为的要求 三星防止组织内腐败现象的机制与措施 重点:三星的经营监察机制 合作伙伴在与三星交往时,也应做到廉洁健康 “ 坚持一个方向,实现团队协作” 的撰写思路 坚持一个方向的必要性 一个方向的内涵 一个方向与“全球统一的三星” 一个方向对员工行为的要求
85 页
419 浏览
立即下载
17 方太的企业文化
解读方太的企业文化 一个企业的发展是一件艰苦卓绝的事业,新时期下的民营企业更是如此。他们不 仅要经受来自社会金融大环境的市场冲击,还要应付不规范的市场经济体系下的游击 “包抄”,因而要把发展作为硬的道理,进行必要的二次创业,就必须有着承受资本 整合时阵痛的抗力,有着培育厚重思想底蕴的张力,有着融合智慧扩张的合力,而所 有这些,都是一种很抽象、很具体的企业文化。尼采有一句经典的话“当婴儿第一次站 起来的时候,你会发现使他站起来的不是他的肢体,而是他的头脑”,一个企业要站 起来,也必须是依靠了他的“脑体”---企业文化。方太在从飞翔到方太的二次创业中, 把企业文化建设当作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培育方太企业理念、品牌文化、 经营哲学和服务文化上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 一、方太企业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纲目工程,涵覆了企业经营中的全部精髓,读它 , 就是在读一本方太管理的哲学书。 有位研究企业经营管理的学者参观方太后说:“要了解方太,我只看两点就已经足 够了,一个就是方太企业理念,一个就是员工的精神风貌。”诚然,一个企业的所有管 理哲学和经营理念,无不涵覆于这个企业的企业理念当中,如果一个企业的文化精神 没有建设好,或者很单薄,那只能说明这个企业的管理和运作处于初期的原始资金积 累中,严格地说还不能称其为“企业”,只能是暴发起来的“作坊式”的厂家而已。而 一个企业的理念能否很好地贯穿于整个企业管理中,看看企业员工就已经足够了,因 为人是精神最直接和最明显的载体,员工的精神风貌直接体现着这个企业的运作状态。 方太领导人在企业管理上站在了民营企业改革的潮头,他们深刻地认识到:要在市 场经济的大潮中搏击,就必须把握住消费愈渐趋向于“一体化”的智能性和 “人性 化”的健康性,并及时地在内部管理上赋予“以人为本”的管理精髓,把高科技和人 性化紧密地融合起来,才能创造出领先 21 世纪主题的新的产品。因此,方太人在确定 企业理念的时候,就把战略性的问题用前瞻性的眼光很直接地透视出来,赋予了它新 的主题和新的内容。 我们先来看看方太这些富有战略框架结构的企业理念: 一、 方太精神:真诚、敬业、学习、创新 二、 方太口号:我们是方太人,请一切做到最好! 三、 形象广告语:方太,让家的感觉更好! 四、 思维方式:想一想,一定还有更好的办法 五、 方太作风:令行禁止,雷厉风行 六、 方太哲学: ※ 我们相信组织成员的正气与良好的团队协作是我们实现方太远大目标的根本前提。 ※ 我们的团队哲学公式为 1+1+……+1>N ※ 我们必须尊重并且关心方太大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 ※ 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首要责任是在同行业中给予顾客最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 我们必须树立一种信念:所有工作任务都应该以创新和卓越的方式去完成 ※ 我们认为只有方太事业的成功才是实现自身价值的理想途径 ※ 我们明白,任何工作中的疏忽或水平上的不足都可能导致末日的降临,因此我们 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超越自我。 ※ 我们必须善于倾听下属的意见、建议和抱怨。 七、 方太宗旨: 不断为人类提供更新更好的家居(厨房)生活方式和文化,达到与社会共同进步。 八、 基本方针:不断改进,追求卓越 九、 方太目标:方太成为中国厨具第一品牌,方太成为国际化的专业厨具公司 十、 方太战略: ★ 管理战略:制度化+科学化+人本化+方太文化==方太模式 ★ 产品战略:独特、高档、领先 ★ 开发战略:生产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研究一代 ★ 生产战略:准时制,零库存 ★ 质量战略:质量零缺陷 ★ 营销战略:争创厨具第一品牌,追求顾客完全满意 ★ 发展战略:站稳脚跟后再出重拳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创建与 1996 年初,当时的油烟机市场已呈三足鼎立之势, 而且绝大部分集中在浙江地区,仅杭宁两地就有帅康、玉立、老板等名牌产品已占据整 个中国市场份额的 78%以上,方太为什么能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投出“方太之剑”, 直接扎根于市场的底源而翘然其上呢?用方太总经理茅忠群的话说“我们善于从消费 者入手,从他们需求的地方,我们找到了生存发展的空间。”归根到底,方太是从一开 始就瞄准了如何在市场罅隙中寻找新的座标准点,即把管理、研发、质量、营销等的标 点能在市场前期延伸成一个个敏锐的触觉,在探测市场脉博的同时,把反馈的信号编 译成单元化的有价知体,才能在重新的定位中寻找空隙,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1995 年做出飞翔二次创业的决定时,在初步选择油烟机和微波炉方面,方太就把 市场作为最有价值的数据分析载体,从大量周密和详细的市场调研中剖析出精确的投 机概数。当时市场上的油烟机存在着“造型单一、滴油、拆洗不便、不安全(电线外露)、 噪音大、吸力弱”等六大缺点,方太认为,如果加强技术攻关,变“缺”为“优”,也 就成了占领市场新的闪光点。经过统一的认知后,方太并未急功近利投入生产,而是在 不断深化技术攻关的同时,把企业的理念和战略问题放在了首要的位置,因为他们知 道:如果不确立好系统完善的市场目标和企业理念,只把企业建设和发展投注于产品 研发和市场营销上,那就只能是在风起云涌的浪尖上打个“水漂”,一波三折之后还 得尘埃落定。 方太在确立如何构筑企业经营框架和建筑企业精神,如何能在有限视野的生活空间 里探出敏锐的市场触觉等方面,通过率先导入 CI,制定 VI 手册等纲领性的制度,以期 达到能在企业经营中纲举目张的效果。我们从方太的企业理念上就能很清楚地看到,方 太在创业中就始终如一地秉承着企业的管理、研发、质量、营销等的战略方针。如果象某 些人一样仅仅把“方太现象”理解为市场经济初期的投机成功,那我们的观点未免太 失偏颇和公正。方太在从二次创业的初期就疏脱民营企业固有的局限性,而是从思想和 管理的苑囿上“跳出做鹰”,在向别人“取经”的同时有思考、有鉴别地结合自身实际, 逐步摆脱了诸如企业意识未深化、市场运作欠和谐、经营管理不规范等的局限。 我们在《圣经》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上帝想阻止诺亚的子孙在巴比伦建起通天塔, 没有发出雷霆之怒,没有令山崩地裂,只不过是让脚手架上忙忙碌碌的工匠们突然 “各说各话”,让人人心中都充满了能独自完成全过程的“野心”,不在默契配合。于 是未完工的巴比伦塔就成了人类感受自身局限的最初记忆。因而没有或缺乏向心力和亲 合力的任何企业都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企业团结必须凝聚于一个主轴,团结协作的 领导班子就能把每个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渗透于每个员工身上的企业理念都能 成为一种好的亲和力资源,向心于领导班子这根主轴。 二、“产品、厂品、人品”的三品合一构筑了方太独特的品牌文化,她是传统儒家思 想的企业化行为。 品牌是 21 世纪企业竞争中最有力的一张王牌,出新品、打广告、搞促销、建渠道、抓 质量,哪一样都离不开品牌的文化精神?因为企业生产的不仅仅是产品,而是在品牌 身上,还往往凝聚着很多的东西,这种深远的文化气韵,是对企业内涵由表及里的全 面透视,是要经得起推敲锤炼,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忠诚。 邓小平同志指出:“不抓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也要受到破坏,走弯路,光 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能胜利。”方太认为,只有切实将企业文化提高到 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地位,将之视为企业的灵魂、发展的动力,现代竞争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才能以更新更超前的思路掌握未来的主动权! “产品、厂品、人品”的三品合一是方太品牌文化的真正含义。一个企业发展离不开品 牌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品牌文化的生命力,品牌的竞争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一个新的 热点。宁波方太厨具公司自 1996 年投产以来,已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上连续刮起六次 “方太旋风”,在如今普遍的买方市场中创造了不平常的卖方市场,成为引领消费、创 造市场的典型。2000 年方太公司实现销售额 4.5 亿元,实现税利 8600 万元,销售突 破 55 万台,继续在国内同行业保持市场占有率第二,“方太”商标被认定为浙江省著 名商标。 要创建一个品牌成为名牌,就必须要伴随创业者们太多的艰辛汗水,要凝聚缔造者 们的太多心血和智慧,方太自然也不能例外。当人们在钦佩和惊喜于“方太现象”之时, 并开始了冷静地审视方太成功的运行轨迹,甚至精细而尖锐地剖析方太模式,发现在 方太的成功决不是偶然,也不象某些人把方太的成功理解为市场经济初期不良运作的 投机行为。她有着许多的因素是值得每一个企业借鉴的:方太良好的经济运行态势,在 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方太从创业伊始就在较高层面上设计了经济和文化的有机整合,并 自始至终以“品牌兴厂,文化兴牌”为战略指导思想,努力塑造“产品、厂品、人品” 三品合一的品牌文化,以“一切做到最好”成为方太人的形象口号,把品牌文化和企 业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揭开了品牌文化的真正内涵。 方太董事长茅理翔说:“有些人认为创立名牌只要产品质量好,用户满意就够了。 我的理解是,品牌的真正含义必须是‘产品、厂品、人品’三者的有机结合。三品合一 是方太品牌的核心思想。” 方太深知创名牌首先必须要有好的产品。产品是使一个牌子在市场上获得知名度、美 誉度和高信誉的内在根据。如果没有这个内在根据,任凭采取多么高明的推销术,对于 扩大产品影响,打开销路的作用也是十分有限的。五、六年来,方太始终坚持着“中、 高档精品”的产品定位以及“领先、独特、高档”的开发原则,先后开发出“厨后”吸 油烟机、“火凤”嵌入式灶具、“海贝”食具消毒柜等厨具精品,中国率先开发研制的 流线型油烟机、人工智能型油烟机、智能调速式吸油烟机等都均以独特的外观、卓越的 性能代表了吸油烟机行业的精品形象,被评为浙江省名牌产品。茅理翔董事长认为,创 名牌不能像百米冲刺,破了纪录,赚了一大笔钱就万事大吉了,创名牌就必须把握好 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有的企业,产品投放市场初期,高度重视质量,一旦打 开市场,进入旺销,就开始犯萝卜快了不洗泥的毛病,粗制滥造,结果自己打倒了自 己的牌子。方太作为起步比较晚的一个企业,早在 1996 年就在国内同行业率先通过了 ISO9001 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以“始于顾客需求,终于顾客满意”为方针,追求质量 零缺陷目标,注入品牌新的市场意识、精品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等新的 精神内涵,从内到外建立一种齐抓共管、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1999 年,公司被评 为全国质量管理先进单位,成为全国同行业中为数不多的历年抽检产品合格的企业, 并且多次在行业抽检中获得专家好评。 “厂品”就是企业形象。一个企业的管理模式、企业精神、文化理念、产品质量、服务 体系、营销活动、市场信誉、人力资源都综合了一个企业的品位,厂品是产品的基础, 是人品的体现,也是树立品牌形象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方太至今保持每年举办文艺 大奖赛的传统,职工们用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节目,说方太,唱方太,演方太,发达 了方太建立社会大家庭的强烈愿望,这对外树形象、内求团结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方太 信誉也在当地形成了良好的口碑。近年来,方太又以现场管理为基础,从最直观、最薄 弱、最容易引起脏、乱、差现象的现场抓起,借鉴日本的生产现场管理办法——6S 行动 计划,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为方太人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 境,也为树立方太现代化的企业形象创造了新环境、新氛围、新风尚。 “人品”就是企业家与员工的人品,特别是企业家的人品。一个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 良好公众形象、较高精神境界的老总,才能因带出一支具有强烈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的 管理班子和生产队伍,执着地追求健康、先进、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为人们生产出 质量可靠、性能卓越的产品。而一个不守信誉,弄虚作假的厂长经理,只能向社会提供 假冒伪劣产品。在构成“人品”的因素中,企业家和员工的素质是最为重要的,因为企 业家的文化素养是品牌战略的制高点,决定着它的方向与水平,企业员工素质是立足 点,决定着品牌战略的基础、速度和难度。方太的干部与员工是一个学习型的团队,不 管哪一级的干部,不管哪个岗位上的员工,都把自己纳入企业同步发展的轨道自觉加 强培训,从而加快了国内外先进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移植和应用。 方太“三品合一”的品牌形象是方太从战略到战术,在产品开发、质量管理、广告 策划、用户服务等全方位、全过程贯彻创新精神的的结果。方太参考国内外先进企业建 成一支包括 60 技术人员在内的省技术中心,同时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用于技改和测 试手段。方太还成功借助了自己商标中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名人效应请香港方太女士拍摄 形象广告,请国内著名黄格选制作企业广告歌《让家的感觉更好》,近期又在全国数百 个服务网点重点推行“更佳感觉星级服务”工程,把温馨和亲情带给每一个方太消费 者。 三、经营管理的最大化是追求一种卓越的“质”,把不能流动的资源化成一股清泉, 潺潺有声地飘摇于市场空间。 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企业管理已进入以战略管理为中心的时 代。当今市场需求变化之日新,科技进步之月异,前所未有,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比以往 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多变。竞争在空间上已经超越了国家、地区的界限而延伸至世界上各 个角落,时间上发展到了分秒必争、机会稍纵即逝的程度,而在深度上则超越了单纯的 产品功能、质量、价格的范畴,而延伸至设计、包装、品牌、服务、销售渠道、广告、营业推 广、公共关系、人力资源等全方位的对抗。因此,企业不仅要对企业外部宏观微观环境 的瞬息变化做出快速反应,而且必须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把握大局,力求使企业内 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的动态平衡,以期取得长期生存与发展。 方太领导人牢记这样一句话“天使在想象中,魔鬼在细节里”,这是 500 年前西班 牙女王告戒准备启程“征服世界之旅”前的哥伦布的名言。因而他们在经营管理上把理 想和细节的环节分得相当明晰,他们在从容和务实中完善着铁打的理想,把西方的经 营“显学”和自身在实践中滚打的经验在融合和碰撞中崩出更实性的智慧之光。 方太是个家族制的民营企业,在企业运作初期,企业的好多方面还亟待着改进和完 善,方太领导人积极去著名的企业考察学习,并不断研究自身面临的实际问题,引进 日本的 6S 管理,让流水的项目在平时的工作里条理清晰地梳理清楚。 方太董事长茅理翔先生早在多年前就认识到家族制在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局限性, 因而在飞翔集团时,他就努力摒弃家族制中可能带来的不利因素,不允许自己的经营 中产生不必要的内耗,但要彻底消除家族制,他认为在目前的国内还是不现实的,因 而他提出了“淡化家族制”的理论。或许我们大都认为此说颇有点中庸之道,其中包含 两层意思,一是承认方太是家族制,另一是说方太的家族制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存在的 合理性,基本上避免了由此产生的诸多弊端。茅理翔说,目前舆论上有否定家族制一说, 我认为对这个问题应当持辩证的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据美国管理学家统计,国际 上 80%以上的企业是家族企业,家族化并非中国的专利,在国际上也具有普遍性。 中国大部分民营企业还属于中小企业,一般都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由个人奋斗 起步,到动员家族奋斗,再发展到较高层次后,聘用社会人才共同奋斗。民营企业要想 在市场经济面前站稳脚跟,就必须要打破过去传统的小生产的观念及粗放的管理,打 破家族制的窠臼,向现代企业制度进军,广招人才,不断进取,不断创新,才能立于 不败之地。因此,对企业家族制问题不必走极端,各企业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因厂 制宜,合理设置。所以我的主要观点:“民营企业不搞家族制不行,完全家族化更不行。 方太走的路子是‘淡化家族制’。” 到此,我们仍然不免有些疑虑:方太虽然在外围上剔除了家族制可能带来的不良效 应,但一家三人操纵的方太大本营能否有能力经得住市场风浪的冲击?其实,茅理翔 和他的方太管理者们已经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经营管理改革,茅理翔把他的“口袋理 论”体现在家族成员间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配上,他认为最好是能把企业的钱放在一 个口袋里,否则就会给企业埋下一颗“定时炸弹”。他的拆除方法是,根据子女各自的 能力和特长,让他们独立地去创业,在我女儿女婿单独创建的凌克公司中,茅理翔只 以董事长的身份出现,不参与具体管理。 方太的经营哲学还能以厚重的人文气息把“家”的概念和现代管理的“学”融合起 来,确定了以 ISO9000 与“两本”(人本管理、成本管理)经营管理的有机结合,在 追求中把“方为规矩,太乃境界”定为卓越定则,既建筑了“方”的硬性框架,又赋 予了“太”的柔性精髓,刚柔相济,相得益彰。 所谓"人本"管理,即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管子?霸言》中就有"以人为本, 本理则固,本乱则国危"的论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 对"人"的管理有了更深刻地认识。日本商界巨子盛田昭夫说:"使企业得到成功的,既 不是什么理论,也不是什么计划,更不是政府的什么政策,而是人!如果说日本式经 营真有什么秘诀的话,那么我觉得,人就是一切秘诀的最根本出发点。管理者最重要的 任务就在于培育起与职员之间的健康关系,在公司中产生出一种大家族式的整体观 念。"著名的 IBM 公司体会到:企业必须自始至终把人放在第一位,尊重公司的雇员并 帮助他们树立自尊的信念和勇气,这便是成功的一半。 ISO9000 是世界各国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经验的结晶。ISO9000 与"人本"管理不 仅不互相排斥,而且可以互相促进。方太认为,以“方”为框架,追求“太”的管理最 高境界。一方面,贯彻 ISO9000 标准必须培育企业员工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良好的 质量意识和执行标准的自觉性,而这些只有通过推进"人本"管理才能尽快实现。另一方 面,贯彻 ISO9000 标准对推进"人本"管理有着极大地促进作用。 ISO9000 关于“质量管理”的定义中明确:"质量管理是各级管理者的职责,但必 须由最高管理者领导。”在 ISO9001--ISO9003 三种质量保证模式中无一例外地以"管 理职责"和"人员培训"两个重要要素的形式提出了如下要求:a.对从事与质量有关的管 理、执行和验证人员规定其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并形成文件;b.委派负责质量体系 运行和维护的管理者代表;c.作为重要资源,委派经过培训的人员,并对从事特殊工 作的人员按所要求的教育、培训或经历进行资格考核。方太把作为质量保证体系第一核 心要素的"管理职责"不断深化,在重点强调规定质量方针和组织职责与权限的重要性 方面,有力地促进员工尤其是管理者的职责,对员工和管理者从培训、资格、激励三个 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方太深知,成本是反映企业管理状况的重要综合指标,它可以反映企业产品产量的高 低(规模化程度)、质量的好坏(质量损失水平)、消耗状况和企业专业管理、基础管 理的强弱,其中同质量管理水平尤为相关。据不完全统计,一个没有按照 ISO9000 标 准建立质量体系(包括质量成本制度)的企业,其质量成本可占生产成本多达 25%, 其中的绝大部分是质量损耗造成的。 ISO9000 标准应始终贯穿质量与经济相统一的思想,强调质量体系的设计和运行 应贯彻最佳成本和最大利益的原则,以满足用户的需要和期望,同时也能保护企业的 利益。企业在经营管理上也必须在质量中考虑经济性的因素。 通过以上我们可以看到, ISO9000 质量管理与"两本"管理具有极强的相容性 。 ISO9000 标准中包含有"两本"管理的思想内涵,而良好的"两本"管理则为贯彻实施 ISO9000 质量管理标准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它们互相促进,共同构成了现代企业 管理的重要内容。方太在经营管理上的成功就恰恰是把二者的相容性最大化地协调起来。 四、服务是企业人性化行为的情愫归结点,方太不断构建服务文化并使之成为渗透 经营之道的“紫色玫瑰” 我们或许都看到或想象过这样一个镜头:当凄迷的女主角茫然漫步于四季之舟时, 紫色的玫瑰便在纷飞的视界里飘然而来,象一种情愫,慢慢地渗透了茫然和凄迷,于 是天地也欣欣然了。或许,有人会说这是类似琼瑶小说中纯美世界里少年男女的浪漫, 然而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极能打动人心的,谁不记得戴望舒的《雨 巷》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呢?记得十年前看到过谌容的短篇小说《错,错,错》,那 种以老年的语气慢慢写来的回忆,渗透着极浓郁的爱和悔,象是“紫色玫瑰”静静地 感染了我十多年,每每与笔友聊来,总有着说不明道不清的绵长韵味。企业的文化也就 是要把握住这样一种精髓,让最水泥地板和高楼框架搁置的匆匆行人从内心深处去感 受企业化行为的“紫色玫瑰”,而服务却是最有效最人性的途径。 方太认识到,现代名牌化战略离不开服务的名牌化,服务品牌逐渐被推向品牌竞争 的前沿,通过服务品牌的文化最优值去引导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对品牌的认同和亲和力 , 已经成为当今市场竞争的一种深层次、高水平、智慧型的竞争。为此,方太领导人在服 务经营中构架了许多的设想并逐渐付注于实践,把方太的企业理念、品牌文化、经营哲 学等逐渐渗透于服务之中,形成了一种“德与情”、“技与艺”相结合的服务文化。 方太在构建服务文化中同样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并努力在经营中得以实施。 方太按照国际上的先进营销模式运作,建立了一个强大的营销网络,创造出一种全方 位现代营销模式。方太总部设有销售部、市场部、监察部以及服务中心、策划中心、渠道 中心、对外新闻中心、信息中心、展览中心等,外部设有 46 个办事处和分公司,销售员、 维修员和服务员是总部的三倍。这个全员化、立体化、规范化的营销网络实现了宣传、销 售、服务等的一体化,由总部中心枢纽控制的营销发散性地辐射于全国各地,有力地保 证了方太服务文化在全国范围的全面迅即地传播和渗透。 方太在营销战略中以优质服务为经营管理的核心之一,他们以“方太,让家的感觉 更好”作为服务工作的中心思想和行动纲领,以“我是方太人,请一切做到最好”为 服务规范,在全国数百个服务网点重点推行了“更佳感觉星级服务工程”,其中,在 同行业率先推出 800 免费咨询电话,承诺首次免费服务清洗,三年保修等措施,接着 方太又推出安装、送货、维修、打墙洞、加长出风管等九项免费服务措施,以超额外附加 值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或许,单单从这些多样化的服务项目上,我们远远还看不 出方太的服务文化有什么异于其它企业的过人之处,因为我们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竞争 面前经历了太多的花样“变脸”,从最初的货源数量“争夺战”到豪华设施“装修 战”,从恶性减利“价格战”到借文煽情“口号战”,商家似乎把企业的竞争性作为 了企业的发展经营之道,市场永远都是不甘寂寞的,于是售后服务“承诺战”开始显 山露水。但是,许多商家对企业经营的服务之战认识还远远不够,现代消费步入理性化 的趋向,使得某些企业的炒作概念经营投机和暴利思想决不可能得逞。 方太认识到,服务就是服务,是企业在经营中赋予消费者附加的“蛋糕”,企 业要想持续经营,就必须把这块“蛋糕”做好,并在其间渗透更多更实在的“方太 情”,以情感服务,心理服务再加以知识型和技术型的服务,让消费者在产品和服务 中能全面透彻地了解商品的内涵,能真切感受真正的“情”和“谊”。方太还认为服务 文化的发展必须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延伸和升华,把终端商场变成“情场”,能让消费 者自然地成串反过头寻“情”而来。1998 年方太以股份制的形式与浙江电视台联合拍 摄了 18 集电视连续剧《徐福东渡传奇》,把这位中日友好使者东渡扶桑的故事演绎给 全国消费者,以服务文化兴起品牌文化。2000 年,方太集团董事长茅理翔先生提出了 “顾客管理学”,要把消费者纳入企业经营管理的“第三种”对象,将其作为方太企 业的内部人对待。为此,方太和马晓春九段合作,于 2000 年在杭城建立首家“方太纹 枰春晓围棋俱乐部”。方太在服务上的这一举措,是方太经营服务文化的一个重要尝试, 旨在建立一种服务文化的新的模式。茅理翔认为,“人、财、物、产、供、销”等是企业管 理的主体,以尊重人、发挥人的作用为根本出发点,通过内部管理(研发、质量、营销、 财务等)和外部管理(外协、销售、物流、服务等)来加强企业的人性化情愫,真正地 把她作为一种资源逐渐渗透于服务的每一处,归结为一点,是献给天下有“情”人的 紫色玫瑰。 方太的飞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植根于方太企业的文化精神,并不断地辐射向 方太所能覆及到的角角落落,方太的企业文化已成为方太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 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以期切实达到以方太文化推动方太经济的目的。我们有理由相信: 尽管方太的征程还是“漫漫远兮”,但我们从方太人身上 “不断求索”的精神中可以 看到方太“家”的明天会更好! 资料来源:中人网 作者:魏玉祺 思考题:1、如何评价方太的企业理念? 2、你觉得三品合一的品牌文化如何?
10 页
442 浏览
立即下载
12 飞利浦企业文化介绍
飞利浦公司文化 飞 利 浦 之 道 作 为 飞 利 浦 员 工, 我 们 应 遵 循 飞 利 浦 之 道, 它 是 每 一 位员 工 的 行 为 准 则。 其 指 导 原 则 如 下: 公司 的 目 标 保 证 飞 利 浦 成 为 本 领 域 中 管 理 最 专 业 化 的 公 司。 公司 的 目 的 为 顾 客 提 供 创 新 的、 有 吸 引 力 的、 使 用 方 便 的 产 品、 服 务、 改 善 人 们 的 生 活 和 工 作 条 件。 使 在 飞 利 浦 工 作 成 为 一 种 愉 悦 的、 令 人 振 奋 的 和 富 有 挑 战 性 的 经 历。 公 司 用 人 宗 旨 是: 事 业 的 发 展 与 个 人 的 发 展 融 为 一 体。 公 司 用 人 原 则 是: 任 人 唯 贤, 量 才 录 用。 公 司 希 望 每 一 位 新 加 入 飞 利 浦 的 员 工 : 1, 2, 3, 4, 很 真 对 对 快 诚 员 事 适 地 工 业 应 承 祥 不 环 担 和 断 境, 勤 奋 好 学, 努 力 工 作, 不 断 进 取 . 飞 利 浦 员 工 的 权 利 和 义 务. 友 爱, 视 同 家 人 . 追 求, 矢 志 不 渝 , 并 与 飞 利 浦 一 起 长 期 发 展 共 同 成 功 公司希望, 您 会 为 在 飞 利 浦 公 司 工 作 而 感 到 骄 傲, 明 天。 让 我 们 携 起 手 来, 同 心 同 德, 共 敬 飞 利 浦 之 业, 共 创 飞 利 浦 的 美 好 飞利浦公司欢迎新员工来工作! 飞利浦希望您成为公司的优秀员工! 飞利浦希望您遵循飞利浦公司的企业精神 --- 诚实可信,礼貌待人 --- 团结、奋进、为用户 公司 的 信 念 • 每 位 员 工 都 有 其 重 要 的 作 用 并 知 道 如 何 比 别 人 做 得 更 出 色。 • 优 良 的 表 现 来 源 每 一 位 员 工 的 负 责 精 神。 • 给 予 员 工 以 信 任尊 重 ,以 培 养 其 责 任 心。 • 只 有 开 诚 布 公 和 双 向 交 流 才 能 激 励 我 们 员 工。 飞利浦公司价值观 相互尊重 相互信任、诚实 各项业务、各个职能、各部门间进行团队合作 鼓励个人责任感,拥有紧迫感 开诚布公、经常沟通 着手变革、鼓励变革 双赢的客户关系 培训、教育每名员工 奉献公司 飞利浦的公司 价 值 取 悦 客 户 员 工 是 我 们 最宝贵的资源 任 何 时 候 提 供 优 质 和 完 美 的 产 品 和 服 务 获 取 最 大 的 投 资 回 报 在 各 层 次 员 工 中 鼓 励 敬 业 行 为 公 司 员 工 雇 聘 政 策 “ 以 人 为 本” 是 飞 利 浦 的 重 要 方 针 及 信 念. 我 们 一 直 将 人 力 资 源 视 为 公 司 最 宝 贵 的 资 源 之 一。 人 力 资 源 部 其 中 一 项 最 重 要 的 任 务 是: 雇聘 现 时 人 力 市 场 上 最 具 竞 争 力人力资源、 提 供 最 合 理 , 最具吸引力 的 薪 酬 及 福 利 的 体系 , 制 定 一 套 完 善 的 薪 酬 制 度, 以 激 励 和 保 留 我 们 的 员 工. 工 作 表 现 评 估 与 沟 通 工 作 表 现 评 估 是 注 重 并 鼓 励 评 估 人 与 被 评 估 人 之 间 的 双 向 沟 通。 工 作 表 现评估与 年 终 双 薪、加薪、奖 金 分 配 直 接 挂 钩。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 工作表现评估系统 Probation PA 试用期评估 Contract Renew PA 劳务协议续签评估 Annual PA 年度评估 员 工 管 理 发 展 路 径 A Staff 职员 Supervisor 主管 Employee Management Development Dept. Manager 部门经理 Sect. Head 二级经理 Senior Eng B C Technician Junior Eng Middle Eng C/B/A 技术工人 初级工程师 中级工程师 C/B/A Trainee Junior Operator Mid-Level Operator 实习生 初技操作工 中技操作工 B Senior Eng A 高级工程师 A 高级工程师 B Supervisor Sect. Head Dept. Mgr 主管 二级经理 部门经理 High-Level Operator 高技操作工 Junior Technician 初级技术工人 直接员工岗位技能提升 / 进阶培训计划 公司用工政策 人力资源部 / 生产部 生产部 培训部 人力资源部 / 生产部 岗位等级 岗位人员分析 季度提升计划 资格确认 总结与反思 A 人员名单 BH 人员名单 BL 确定最佳 多技能工 配置计划 CL 人员名单 人员名单 CH 招聘 劳动力市场 配置需求 培训资源 人员名单 执行计划 情况月报 企业内部员工管理体系 企业内部员工管理体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劳动合同 / 劳务协议管理制度 工作时间及其加班规定 考勤和假期规定 薪资制度 奖金及其考核体系 培训体系 员工礼仪 公司保密规定 员工处罚规定 禁烟规定 安全和环境 企业对劳务用工素质需求和用工原则 劳动用工资源 劳动用工策略 公司用工资源 Human Resource 合同用工人力资源 劳务用工人力资源 Contract Employee 内部招聘 外部招聘 员工发展 广告 Internal MD External Ad. Labor Employee 劳务公司 Labor Company 网络 Net 市场 职介所 Job Market Talent Market 实习生 Trainee 中等专业技术学校 Mddle-Technology School 职业技术学校 Technology School 公司劳务用工岗位分布 合同工用工岗位范围 管理岗位 工程技术岗位 技术工人 劳务工用工岗位范围 操作工 公司员工生活 服务岗位 警卫保安员 清洁工 劳动用工资源 劳动用工策略 企业招聘原则 招聘部审核应聘人员的 基本条件及其原件资料 挑选初试者 合格者 不 合 格 者 招聘部安排初次面试 推荐初试合格者 安排用工部门经理进行 初试合格者的复试 落 选 各方面证明 合格者 确认合格者相关证件和到岗 日期并准备书面录用通知 接受合格者 招聘部确认复试合格 者的用工期限和岗位 企业直接人员劳务用工招聘策略 劳动力成本优化 近期指标 劳动力结构优化 长期指标 招 聘 策 略 操作工岗位分为 3 等 5 级: 高等级 A 岗位 BH BL 需招聘的岗位 CH CL B 岗位 C 岗位 低等级 人 力 资 源 市 场 岗位技能提升策略 根据员工操作技能的提高,其岗位相应向上移动; A 岗位 高等级 岗位移动 BH BL 岗位移动 CH CL B 岗位 C 岗位 低等级 招聘策略及计划 新员工从事 低技能 C 岗位 员工由低向高 进阶型 发展 其薪酬随岗位等级的提高 而进阶型发展 A B 岗位技能薪酬体系 A 岗位 BH BL CH C CL 高等级 B 岗位 C 岗位 低等级 人 力 资 源 市 场 减员策略及计划 面对市场的变化,处于低需求期 时: 高等级 A BH BL CH 直接员工减员 CL B C 低等级 人 力 资 源 市 场 人员招聘策略及计划 针对由此产生的 C 岗位空缺进行内部调整 : 高等级 A 临时调整 BH BL 临时调整 CH CL B C 低等级 员工操作技能培训体系和程序 公司新员工培训程序 生产工艺操作培训 直接员工入职培训 新员工入职培训 岗位技能培训 (A) 生产产品质量及其标准培训 岗位技能培训 (B) 生产环境 5S 标准培训 岗位技能培训 (C) 间接员工入职培训 岗位任职技能资格考核并发上岗证 岗位技能培训计划及其实施 直接员工入职技能培训系统 新员工入职培训 C 岗位培训一天 入职准备 (C) 入职培训 师傅带徒弟时间 岗位培训 Yes 换岗 ? No 退工 No Yes 再培训 ? No 技能测试 ? Yes 班组确认 ? Yes No 退工 在线工程师 知识培训 岗位考试 ? Yes 试用期评估 结束 No 一个月内 三个月内 100 生产线年度操作工岗位技能匹配率目标 99 95 90 85 80 87 80.7 77.8 75 70 65 60 2001 Jan Feb Mar Apr May Jun July Aug Sep Oct Nov Dec 2A BGP Target 直接员工岗位技能提升 / 进阶培训计划 公司用工政策 人力资源部 / 生产部 岗位等级 岗位人员分析 生产部 培训部 季度提升计划 资格确认 A 人员名单 BH 人员名单 BL 确定最佳 多技能工 配置计划 CL 招聘 劳动力市场 总结与反思 配置需求 培训资源 人员名单 人员名单 CH 人力资源部 / 生产部 人员名单 执行计划 情况月报 企业对劳务工的技能素质的要求 招聘操作工 件 基本 的条 1, 年龄满 18 周岁者 ; 2, 身高 1.58 米 ( 女 ),165 米 ( 男 ) 以上 ; 3, 视力 : 双眼均为 0.6 以上 ; 4, 有电子或者机械专业知识的 ; 5, 学历 : 在中专和职业技术学校 , 或者同等学历 ; 6, 身体健康 , 体格检查合格者 ; 7, 没有犯罪记录者 凡属于不符合以上情况之一,公司将 认定 为不符合招聘条件 , 将不予录用 . 无条件退工: 招聘操作工技能素质的基本条件 1, 学历 : 具有中专和职业技术学校 , 或者同等学历 . 2, 专业 : 具有有电子或者机械专业知识的 . 3, 工作经验 : 具有外资企业的生产线工作经验 1~2 年 者优先录用 . 4, 特殊工种技能 : 具有特殊岗位上岗证书的 . 工 , 使用化学品等 的人员 . 例如 : 铲车工 , 电工 , 焊 持有特殊岗位技能证书 劳务佣工前期的培训需求 公司员工个人素质标准 1. 2. 3. 4. 5. 1. 2. 个 人 仪 员 工 注 意 指 甲。 男 员 女 员 服 饰 员 公 作 退 公 间 员 资 工 司 时 交 司 穿 工 源 表 应 争 作 文 明 员 工, 遵 守“ 七 不” 规 范。 个 人 卫 生, 保 持 衣 着、 头 发 整 洁, 经 常 修 剪 工 不 可 留 须, 工 应 化 淡 妆。 端 正, 夏 天 不 准 穿 短 裤、 超 短 裙 上 班。 证 与 将 在 间 应 人 力 将 为 着 制 在 离 部。 制 服 每 位 员 工 入 职 时 发 给 员 工 证。 员 工 在 工 佩 带 员 工 证。员 工 在 离 职 时 必 须 将 员 工 证 资 源 部。 生 产 线 员 工 配 发 制 服, 员 工 应 在 工 作 时 服。 员 工 应 按 要 求 保 持 制 服 整 洁 及 完 好。 职 时 必 须 在 离 职 时 必 须 将 制 服 退 交 人 力 公司员工个人素质标准 工 作 态 度 1. 友 善 以 微 笑 来 欢 迎 客 户 及 与 同 事 相 处 , 举 止 文 雅 , 尊 重 他 人。 勤 勉 工 作 勤 勉, 注 重 效 率。 诚 实 忠 诚 老 实, 不 说 谎 话。 守 时 严 守 工 作 时 间, 不 迟 到 早 退 和 无 故 中 途 离 开 岗 位。 负 责 尽 忠 职 守, 做 好 本 职 工 作, 认 真完 成 所 委 派 的 任 务。 服 从 听 众 上 级 的 指 令, 服 从 安 排。 节 约 坚持节约,反对浪费, 爱护公共财物,努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保 密 严守保密制度, 不向外界透露公司的机密材料和内部资料。 2. 3. 4. 5. 6. 7. 8. 公司员工个人素质标准 更 衣 箱 公 员 更 员 工 员 遗 衣 司 工 衣 工 不 工 失 箱 安 必 箱 必 得 不 更 有 排 须 必 须 私 得 衣 所 每 经 须 使 自 在 箱 损 位 生 产 线 员 工 一 只 更 衣 箱 作 更 衣 之 用。 常 保 持 更 衣 箱 清 洁 整 齐。 上 锁, 公 司 不 负 责 员 工 任 何 损 失 的 赔 偿。 用 公 司 发 给 的 更 衣 箱 锁, 不 得 私 自 换 锁 或 加 锁, 员 调 换 更 衣 箱。 更 衣 箱 内 放 置 易 燃、 易 爆 危 险 品、利 器 等 物 品。 钥 匙 应 立 即 呈 报 人 力 资 源 部, 再 做 补 配 手 续。如 更 坏, 员 工 需 交 费 作 为 赔 偿。 员工就餐 员 工 应 按 部 门 主 管 安 排 在 指 定 的 时 间 和 食 堂 内 用 餐。 用餐完毕后 , 自行将餐具归入规定的器具和地点内 . 禁 烟 员 工 不可以在厂区 范 围 内 吸 烟。 上班 时 间, 不 许 吸 烟。 公司员工个人素质标准 私 人 电 话、 探 访 及 1. 员 人 员 待 任 经 2. 3. 工 电 工 任 何 理 在 工 话。 不 准 何 私 外 界 及 生 参 观 作 时 间 不 得 接 听 或 拨 打 私 在 人 的 产 厂区 范 围 内和工作时间内 接 访 客。 参 观 或 访 问 都 必 须 经 总 技 术 厂 长 批 准 方 可。 公司员工个人素质标准 机 密 与 知 识 产 权 企业机 密 所 有 有 关 业 务 的、 客 户 的、 技 术 的、 人 事 方 面 的 信 息 以 及 所 有 潜 在 的 敏 感 文 件、 档 案、 资 料 均 为 机 密 的 信 息。 每 一 位 员 工 都 要 自 觉 保 证 这 些 信 息 的 绝 对 安 全 和 保 密。 安 全 及 其 环境 守 则 员 工 在 工 作 时 意 外 受 伤 需 立 即 通 知 部 门 主 管 及厂务工程部门。 员工应当保持工作区域范围的整洁和物品的堆放整齐
40 页
598 浏览
立即下载
6_创维企业文化(兼导速成版)
创维集团 总部市场部推广中心 目 录 一、创维企业介绍 二、创维的标识 三、品牌核心价值与定位 四、创维理念 五、创维大事记 六、企业荣誉 一、创维企业介绍 创维集团有限公司是以香港创维数码控股有限公司为龙头,跨越粤港两 地,生产消费类电子、网络及通讯产品的大型高科技上市公司。 创维成立于 1988 年,经过近二十年的奋斗,创维已成长为蜚声国际的 中国家电巨子, 2006 财年集团年销售额达 125.6 亿港元,出口额持续 9 年居 全国领先行列,成功挺进世界彩电十大品牌之列,成为中国电子百强名列第 16 位的优秀企业。 创维集团总部设在深圳市南山高新科技园区之创维大厦,产学研基地、 营销总部设在深圳宝安区,营销分支机构遍布全球,员工总数有近两万名。 围绕数码显示技术核心,创维组建了深圳创维 -RGB 电子有限公司、海外发展 公司、移动通信公司、数字技术公司、显示技术公司等十多家产业公司,并 在全球拥有美国硅谷研究室、香港研发中心、深圳数字研究中心等六大科研 机构。 同时,继 25 万平方米公明制造基地后,在深圳石岩已建成面积超过 65 万 平方米的创维平面显示科技工业园,以及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建成占地 245 亩 大型电视生产基地,这将是中国最现代化的数字显示产业基地。 与此同时,创维在产品、技术、营销、资源以及管理等方面全方位 提升企业竞争力。、先后获得“三年质量免检产品”、“中国名牌”、“驰名 商标”等称号。席卷中国大地的彩电“数码潮”、“健康风”以及“纯平风 暴”、“逐行风暴”、“高清风暴”、“平板风暴”,一浪接一浪地续写着创 维引领显示技术潮流的优势。创维率先在国内市场推出六基色技术、屏变技术、 屏稳技术产品,多项技术荣膺多次广东省和深圳市科技进步奖。 2007 年,创维以其优质的产品,顺利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创维电 视、创维手机、创维安防监视器成为中国航天专用产品。 创维公司拥有强大的经销网络,在国内设有 40 个分公司, 176 个办事处, 1 万多个经销商。优秀的人才队伍,国际化管理团队,杰出的资源整合能力, 制度化管理建设,艰苦奋斗、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造就了创维卓尔 不群的核心竞争力,成就了创维的行业领头羊地位! 创维正在努力实现着她的美好愿景:令创维视听产品进入亿万家庭,在不 同国家,让不同民族的人们享受数字视听生活的美妙和乐趣。 深圳公明制造总部占地面积 25 万平方米,拥有 9 条高速 TV 生产线, 1 条可生产 14 寸至 38 寸 TV 新品试制线, 1 条 PDP 生产线, 1 条 LCD 生产线, 1 条 CCK 生产线, 2 条 DVB 生产线, 46 台全自动电脑插件机,大型注塑机动 33 台,小型机 22 台,其它辅助设备 300 余台套,喷涂丝移印线体 8 条,泡沫 自动成型机 19 台,回收颗粒机 2 台, 7 个元件生产车间分别生产电感器、扬 声器、消磁线圈、接插件、铝合金等配件产品。日产 2 万台电视机,年产 55 0 万台电视机,共拥有员工人数近 5000 人。 深圳石岩大型生产基地——“创维平面显示科技工业园”投资 1 0 亿元人民币,资金由创维公司自筹。占地面积占地 600 多亩,建筑 总面积为 65 万平方米,是国内最大的平面显示技术基地。 创维电子(内蒙古)有限公司是由深圳创维 -RGB 电子有限公司与 香港创维数码控股有限公司合资兴建。公司注册资金 1000 万美元,投资总额 达 2500 万美元。公司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经济开发区如意区内,占 地总面积 245 亩,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 400 万台电视机。 二、创维的标识 老标识 新标识 • 2006 年 6 月 19 日,创维集团在北京宣布换标,全新的以蓝色为基调的创维新 品牌标识正式亮相。 • 创维新的商标形象是一个国际化的纯文字标识,将原来大写字母改为以小写 为主,符合英文视觉习惯,大气而不夸张,典雅而不拘束,体现了创维集团 多元化的包容,展示了宽阔视野和远大抱负,标志创维品牌步入了一个新的 发展时期。 • 标识释意: • 标识看似平实,却蕴含了丰富的表现力:英文字体从字首到字尾整体呈平稳 上升状,与英文——“ skyworth 广阔天空 价值无限”之意相吻合,将“天 空”和“价值”进一步延伸成“平台”、“发展”的概念,“天空”是施展 的舞台,“价值”是存在的意义。 三、品牌核心价值与定位 • • • • 1 、组织形象 创维集团是具有睿智、稳健、超越特征的诚信组织。 2 、品牌核心价值 创新 · 人性 · 爱 3 、品牌特征 健康 · 活力 · 真诚 4 、核心价值观 共赢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5 、品牌口号 中文——健康美妙生活 英文—— My wonderful life 四、创维理念 • • • • • • • • 1. 核心理念 1.1 人才理念 诚信为本,公私分明;五湖四海,人尽其才;业绩导向,共享成长 1.2 创新理念 持续不断地改进,永不停顿地创新 创新是创维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创维,更没有创维的未来。 1.3 学习理念 好好学习,学用结合 创维要基业长青,但我们没有现成的路可以走,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和成长。 创维是一个学习型组织, 学习是每个创维人必须终生要做的事,在“做中学,学中用”。 1.4 痛苦理念 • 宁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 • 作为创维人要了解自己的幸福、收入、事业的发展都要靠自己的奋斗。奋斗 的过程是痛苦的,只有 • 具备长期吃苦思想,能经历痛苦的人才能经受住任何打击,并获得成功。 1.5 成功理念 • 因为难,所以成功 • 没有哪一种成功可以轻轻松松获得,“难”才是成功的原因。只有做到别人 认为难和不可能的事,才叫做成功。不能挑战困难的人,不会获得成功。 五、企业发展与文化分期 • • • • • • • • • • 1. 创始期( 1988 年- 1993 年) 【特征】在企业的创始期,我们的主要问题是进入哪个行业,我们做什么?这个时候, 创始人决定着企业的起点和方向。为了有一个好的开始,创维的创始人选择了他最熟悉、 资源最丰富的领域——家电制造。然而,生意场是残酷的,带给创始人和企业的第一项 磨砺就是生意场的世态炎凉,我们的创始人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果敢的决断和创业激 情的投入,终于让创维成功的站在了行业之中。 【主要事件】 1988 年—香港创维实业有限公司成立 1990 年—正式进入制造业(生产电视遥控器) 1992 年—创维集团在香港成立 2. 创业期( 1993 年- 1996 年) 【特征】这一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资源和产能问题。资源(生产许可、优惠政策、土 地)对于企业,尤其是对于创业期的民营企业来说是最艰难的一关! 1993 年,创维集 团通过合资,成立了深圳创维— RGB 电子有限公司,成功地解决了资源问题。随着位于 深圳宝安区的创维电子城建成投产,产能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主要事件】 1993 年—创维集团与中国(深圳)彩电总公司、中国电子器件工业总公司合资成立深 圳创维— RGB 电子有限公司 1996 年—创维电子城在深圳宝安区建成投产 • • • • • • • • • • • • • 3. 快速成长期( 1996 年- 2000 年) 【特征】在这段时期,创维作为民营企业的机制优势和速度优势得到了充分 显现和发挥,机制灵活与高 效率是这一阶段创维制胜的关键。创维在激烈的行业洗牌中后来居上,毅然 挺进行业前四名,进入了领 军的第一阵营。 然而规模的飞速发展使得企业面临了新的问题,这一时期的主要问题是资金 问题、技术问题和人才 问题。规模的快速持续增长给有限的资金带来巨大压力;在产品同质化严重 和竞争对手的价格战中要建 立技术优势也迫在眉睫;同时,高素质的人才和新鲜血液也成为创维成长的 必要条件。 【主要事件】 1998 年—创维产销量列行业第四 1999 年—在美国硅谷成立创维实验室 1999 年—开始从重点院校大批招聘优秀大学生 1999 年—列中国电子百强第 20 位 2000 年—创维数码在香港主板上市 • • • • • • • • • • • • • • • 4. 变革期( 2000 年- 2004 年) 【特征】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创维成功上市之后,公司的性质发 生了改变。彩电行业的价格战、公司的内部治理和职业经理人成为创维面 临的主要问题。这时候的经营管理者开始从经验型到知识经验复合型转变, 创维精神也从个人英雄主义转变为团队精神,创维管理开始进入群体职业 经理人时代。 【主要事件】 (一)公司治理革新:分权与风险控制 2001 年:改组集团董事会,成 立经营管理委员会 2001 年:成立彩电事业部,调整组织架构,提升系统效率 制度建设、 流程再造、规范运作 (二)营销体制革新:提升分销能力和盈利能力 2000 年:代理制→分销制 2001 年:网络和终端建设 产品开发导向与市场推广统一 2004 年行业市占有率第一,盈利能力最强 (三)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 2001 年:分权制度(老板与职业经理人角色定位) 2003 年:期权、盈利分享制度 2004 年:批量提拔年轻人才入高管团队( 99 现象) (四)企业文化升华 企业文化的构建使创维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提升,成为创维的核心 竞争力之一。 2004 年创维对企业文化进行了再次提炼与升华,正式确定 了创维的宗旨、使命、愿景、价值观。 5. 二次创业期( 2004 年以后) • 【特征】 2004 年一场意外的事件没有击倒创维,反而使得创维人更 加的团结和坚强。危机打不倒,竞争 • 压不倒,经历了风风雨雨和痛苦变革的创维开始逆风飞扬。 • 【主要事件】 2004 年:“ 11.30 事件” • 2005 年:改组董事会、组建独立委员会 • 2006 年:两大新基地投产(石岩、内蒙) • 2006 年:平板浪潮中保持技术和市场领先 • 六、企业荣誉 关于创维 企业荣誉 2007 年创维集团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和中国 航天事业赞助商,创维电视、创维手机、创维安防监视器成为中国航天专用 产品 2007 年创维集团荣获“全国商业企业售后服务十佳单位”称号 2006 年创维 32L18HC 液晶电视荣获首届“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 2006 年创维彩电获“国家出口免检”证书 2006 年创维喜获深圳市市长质量奖和中国名牌称号 2006 年在首届中国消费电子年中 , 创维平板电视一举获得 “ 2006 平板电视 最具竞争力品牌”、“ 2006 平板电视最值得购买产品奖”,创维手机荣获 “最具成长性品牌”等三项大奖 2006 年深圳创维集团获得经信息产业部科技司审核颁发的行业大奖 :“2005 年度中国电子用户满意单位”称号,“创维牌”彩色电视机获得“ 2005 年度 中国电子用户满意产品”称号 2006 年创维荣获“中国最佳客户服务中心三十强”称号 2006 年创维获“中国公益事业十大贡献集体”光荣称号 2005 年创维“六基色”技术获深圳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05 年创维集团获“中国最具竞争力彩电十强企业”、“全国彩电消费者喜 爱 10 佳首选品牌”、“全国彩电售后服务用户满意品牌”称号 2005 年深圳创维 -RGB 电子有限公司再获“深圳市福田区纳税百强企业”称号 2005 年深圳创维 -RGB 电子有限公司“ 2005 广东省企业 100 强” 2005 年深圳创维 -RGB 电子有限公司入选“ 2005 民营上市企业百强” 2005 年深圳创维群欣安防科技有限公司荣登“中国安防百家最具成长性企 业” • 2004 年创维荣获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2004 年创维位列中国电子行业前 15 名 2004 年度深圳质量管理奖 2004 年获电子行业用户满意单位称号 2004 年获香港工业奖 2004 年获中国 20 年信息产业最具影响力企业称号 2004 年 "skyworth 创维 " 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驰名商标” 2003 年董事局主席黄宏生当选为深圳民营企业家商会会长 2003 年董事局主席黄宏生荣任全国政协委员 2003 年 "SKYWORTH 创维 " 荣获广东省著名商标称号 2002 年创维集团彩电事业部数字研究中心被认定为深圳市技术中心 2002 年董事长黄宏生喜获由香港理工大学主办的紫荆花杯杰出企业家 奖 2002 年董事局董事刘辉阳先生获 " 香港青年工业家 " 奖 深圳市工业百强第 23 位 2001 年创维彩电当选 " 中国名牌 " 产品 2001 年被评为对人才最具吸引力的 100 家企业 2000 年黄宏生董事长荣获香港青年工业家奖 2000 年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成功通过深圳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成为深圳市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之一 1999 年度香港工业成就奖 1996 年深圳市纳税大户第三名 1995 年获得中国最佳企业形象“ AAA” 级 每日小故事 年轻人与上帝 有一个年轻人特别信仰上帝,他相信上帝肯定也会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并帮助他。 一次,这个人所在的村庄发了大水,所有的人都被淹在水中,这个年轻人也在水中漂 浮着。 一个浪头打来,年轻人被子卷个了水中,等他再次浮上来的时候,他发现前面不远处 漂来一根木头,只要他一伸手,他就可以抓住那根木头。年轻人想,我这么相信上帝, 上帝肯定会来救我的。于是木头就在他眼前漂过去了。 当年轻人再次从水中浮上来时,一艘求援船发现了他,船上的人叫他把手伸过来,他 们拉他上来。年轻人说,不用了,上帝等下会来救我的。于是船就从他身边开走了。 第三次年轻人从水浮上来时,一架直升机在头上盘旋着,上面放下一根绳子,只要年 轻人抓住绳子,他就可以被拉上飞机。年轻人再次拒绝了,原因是上帝很快就会来救 他了。 又一个浪头打来,年轻人再次沉入水中,这次他再也没能浮上来,终于,他见到了上 帝,上帝正在悠闲地喝着茶。年轻人不满地对上帝说:亏了我对你这么信任,在我最 危难的时候,你都不肯出手来救我。 上帝恼火地说:我派了一根木头,一艘船,一架飞机去救你,可你连手都不肯伸一下, 这能怪我吗? 寓意: 不要总是期望下一个机遇是更好的;就算是机遇来了,也要我们伸手 去构到的!主动争取每一个机遇!
23 页
421 浏览
立即下载
【培训课件】联想核心价值观培训
联想核心价值观培训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1of58 1 联想核心价值观 服务客户 精准求实 诚信共享 创业创新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2of58 2 服务客户 服务客户 主要内容: 一、服务客户是什么? 二、服务客户为什么? 三、服务客户怎么做?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3of58 3 服务客户 服务客户 1 、我们的价值在于拥有客户,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让客户获得超出期望的满意; 2 、我们注重客户体验,倾听客户的声音,认清客户的真正 需求; 3 、我们以客户的需求为设立目标的依据,完全从客户的角 度来提升能力和素质,提升服务质量。 (注 : 技术、产品和方案是我们服务的手段。)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4of58 4 服务客户 利己 OR 利人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5of58 5 服务客户 概括地说,服务客户就是: 意识上: 我们的价值在于为客户创造价值 --- 比竞争者创造出更优越的价值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6of58 6 服务客户 服务客户 主要内容: 一、服务客户是什么? 二、服务客户为什么? 三、服务客户怎么做?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7of58 7 服务客户 产品发展的启示 用户需求 产品的价值在于满足客户需求 联想电脑 系列产品 汉卡 84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90 92 94 96 8of58 99 时间 8 服务客户 价值消失规律 被需求 对需求未理解透 或不重视 或服务能力不足 体现价值 机会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户 客 客户寻找替代 需求减少或无需求 解决办法 价值消失 对服务 不 意 失去机会 “破产” 满 9of58 9 服务客户 服务客户 主要内容: 一、服务客户是什么? 二、服务客户为什么? 三、服务客户怎么做?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10of58 10 服务客户 行动上: 弄清 弄清 体验 体验 提高 提高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谁是客户 谁是客户 客户真实需求 客户真实需求 服务客户的能力和工作质量 服务客户的能力和工作质量 11of58 11 服务客户 谁是客户 ? 客户是我们的产品和服务的承接者或使用者 三个要素: •对我们有需求; •我们有能力满足对方的需求,对方有支付能力; •能够实现双赢。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12of58 12 服务客户 行动上: 弄清 弄清 体验 体验 提高 提高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谁是客户 谁是客户 客户真实需求 客户真实需求 服务客户的能力和工作质量 服务客户的能力和工作质量 13of58 13 服务客户 认清客户需求的关键: 客户体验 事前:体验客户需求 -- 关注客户根本利益 , 到客 户的客户处体验; 事后:体验客户感受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14of58 14 服务客户 体验客户需求三步骤 1 、接近客户、倾听客户 ---- 你舍得花多少时间 2 、移情换位 ---- 不先入为主 , 不轻视人家 3 、辨析需求 ---- 多问几个为什么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15of58 15 服务客户 行动上: 弄清 弄清 体验 体验 提高 提高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谁是客户 谁是客户 客户真实需求 客户真实需求 服务客户的能力和工作质量 服务客户的能力和工作质量 16of58 16 服务客户 北京晚报头版曝光: 国家标准硬,还是客户标准硬? 产品好不好,客户说了算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17of58 17 联想核心价值观 服务客户 精准求实 诚信共享 创业创新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18of58 18 精准求实 精准求实 主要内容 一、精准求实是什么? 二、精准求实为什么? 三、精准求实怎么做?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19of58 19 精准求实 精准求实 求实 是一种态度,是求真,求客观,求事实的态度, 是严格认真的态度。 精准 是一种程度,又是一种手段。强调严丝合缝, 强调数据说话,强调规范、规律。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20of58 20 精准求实 精准求实(联想版) 1. 我们习惯理性思考,乐于发现问题; 2. 我们力求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来说话; 3. 我们注重目标可衡量,计划可操作; 4. 我们精益求精(并且简洁高效),不断总结做事 方法,努力探求做事规律; 5. 我们尊重规范和标准,纪律严明; 6. 我们勇于面对现实,敢于承担责任。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21of58 21 精准求实 概括的说,“精准求实”就是要: 意识上: 直面现实,数据说话,细化、量化、可操作 ---- 戒除模糊性 探求规律,制订标准,执行、执行、再执行 ---- 戒除随意性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22of58 22 精准求实 精准求实 主要内容 一、精准求实是什么? 二、精准求实为什么? 三、精准求实怎么做?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23of58 23 精准求实为什么? 服务客户的需要 回报股东利益的需要 员工良好工作氛围的保障 管理者的有力工具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24of58 24 精准求实 精准求实 主要内容 一、精准求实是什么? 二、精准求实为什么? 三、精准求实怎么做?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25of58 25 精准求实 精准求实,就是 行动上: 问题要细化 矛盾抓主要 目标可衡量 做法可操作 执行要彻底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26of58 26 举例 不合格的表述 适当的表述 2002 年要大力降低 人力资源成本 2002 年人力资源成本占营业额比例增长 不超过 X% (人力资源成本包括薪酬、 福利、红包、培训、招聘) 努力成立中国 XX 行业的一流厂商 两年内成为中国 XX 行业前二位的厂商, 市场份额不底于 X% 比较好地完成 战略转型的任务 上半年新业务(服务器、手机、数码产品、 IT 1 FOR 1 )占到本区域销售额的 X%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27of58 27 精准求实 我们是否抓住了问题的本质?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28of58 28 精准求实 “ 联想服务渠道运作手册” ------- 帮助工程师上岗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29of58 29 精准求实 光驱面板颜色有差异 ------- 无检验标准 1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2 、您是否能列举出其他类似现象?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30of58 30 精准求实 做事三准则 1. 如果有规定,坚决按规定办; 2. 如果规定有不合理处,先按规定办,并及时 提出修改建议; 3. 如果没有规定,在请示的同时按照联想文 化的价值标准制订或建议制定相应的规定。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31of58 31 诚信共享 研 讨 分享一个精准求实的案例 分组交流 小组呈现分享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32of58 32 联想核心价值观 服务客户 精准求实 诚信共享 创业创新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33of58 33 诚信共享 诚信共享 主要内容 一、诚信共享是什么? 二、诚信共享为什么? 三、诚信共享怎么做?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34of58 34 诚信共享 诚信共享 1 、我们诚实做人,注重信誉。坦诚相待,开诚布公; 2 、我们尊重他人,注重平等、信任、欣赏和亲情; 3 、我们分享远景,相互协作,共享资源,共同发展; 4 、我们把个人追求融入到企业长远发展之中。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35of58 35 联想核心价值观培训 诚信共享 概括的说,诚信共享就是: 意识上: 诚实、坦诚、守信,亲情待人 协作、分享、融入,长远发展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36of58 36 诚信共享 诚信共享 主要内容 一、诚信共享是什么? 二、诚信共享为什么? 三、诚信共享怎么做?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37of58 37 诚信共享 一、从历史角度来看 联想成功的基因:诚信、亲情、分享、融入 诚信 伴 亲情 取信于客户、取信于同事、取信于合作伙 “亲情文化”;“没有家族的家族” 分享 “瞎子背瘸子”;“大联想体系” 融入 与联想共同成长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38of58 38 诚信共享 二、从现实的角度来看 诚信有助客户、股东和社会的长期支持; 诚信有助于我们提高做事效率,减少内部交易成本; 共享能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率; 共享能“把饼做大”和获取长期回报。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39of58 39 联想核心价值观培训 诚信共享 诚信共享是我们立足和发展的保障 1 、诚信:个人立足和企业经营的基石 以诚待人和信守承诺是我们的道德底线; 以尊重赢得尊重,以信任赢得信任。 2 、共享:个人成长和企业发展的保障 相互协作和分享资源是我们成功的保证; 把个人追求融入到企业长远发展之中。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40of58 40 诚信共享 诚信共享 主要内容 一、诚信共享是什么? 二、诚信共享为什么? 三、诚信共享怎么做?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41of58 41 诚信共享 行动上: 遵守联想员工基本行为守则 信守承诺“三取信” 把话都摆到桌面上 亲情待人 主动补台、积极分享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42of58 42 诚信共享 1 、遵守联想基本行为规范 对待客户和合作伙伴 •知道一个中心和两种价值 •友善尊重 对待公司 •恪尽职守 •诚信相待 •平等公正 对待同事 •不谋私利 •平等尊重 •善用资源 •信息真实 •维护形象 •高效沟通 •以身作则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43of58 43 诚信共享 2 、信守承诺“三取信” —— 取信客户、取信同事、取信合作伙伴 慎重承诺,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兑现。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44of58 44 诚信共享 3 、把话都摆到桌面上 您怎样理解“把话都摆到桌面上”? 如果不能作到这一点,您认为主要原因会是什么?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45of58 45 诚信共享 做到“沟通无障碍” 沟通心态要积极 沟通步骤有四步 沟通方式要直接 沟通效果要彻底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46of58 46 诚信共享 4 、亲情待人 五多三少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47of58 47 诚信共享 多考虑别人的感受 少一点不分场合的训人 多把别人往好处想 少盯着别人的缺点不放 多给别人一些赞扬 少在背后说风凉话 多问问别人有什么困难 多一些灿烂的笑容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48of58 48 诚信共享 5 、主动补台、积极分享 分享 有形的资源 无形的信息、知识 共同激励的愿景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49of58 49 联想核心价值观 服务客户 精准求实 诚信共享 创业创新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50of58 50 创业创新 创业创新 主要内容: 一、创业创新是什么? 二、创业创新为什么? 三、创业创新怎么做?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51of58 51 创业创新 什么是创业精神? 有四点至关重要:要有激情,要有拚劲,喜爱工作、做 得更好,对客户的需求,对合理事情的推动要有一种不 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要谦恭,低姿态,悉心倾听客户 的批评;要有效率;要艰苦奋斗,要有经营意识。 -------- 杨元庆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52of58 52 创业创新 创业创新 1 、我们永不满足,勇于拼搏,不断地超越自我; 2 、我们做岗位的主人,主动承担责任,灵活地 应对变化和挑战; 3 、我们坚持学习与开拓,在可承受的风险内大 胆地尝试新方法和新事物,持续地改进工作。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53of58 53 创业创新 创业创新,就是 意识上: 主人翁的态度; 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 求变求新的意识。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54of58 54 创业创新 创业创新 主要内容: 一、创业创新是什么? 二、创业创新为什么? 三、创业创新怎么做?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55of58 55 创业创新 联想之内忧外患 内忧: •远离客户 •沟通协调成本提高 •激情减退 •墨守成规 外患: •产业危机 •外敌入侵与渗透 •追兵迫近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56of58 56 创业创新 创业创新 主要内容: 一、创业创新是什么? 二、创业创新为什么? 三、创业创新怎么做?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57of58 57 创业创新 创业创新需要我们有: 行动上: 三个心态 两项能力 一种氛围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58of58 58 创业创新 主人心态 三个心态 赤贫心态 求变心态 两项能力 一种氛围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学习能力 原创能力 宽松氛围 59of58 59 创业创新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60of58 60 创业创新 创业创新之心态一: 主人心态 螺丝钉 发动机 上级驱动 客户驱动,目标驱动 打工:被动完成任务 对领导负责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主人:主动体现价值 对自己负责 61of58 61 创业创新 拼搏:把 5% 的希望变成 100% 的现实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62of58 62 创业创新 为什麽? 有的合作伙伴说:“柳总是亲人,元 庆是朋友,现在的业务代表是领 导。”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63of58 63 创业创新 创业创新之心态二: 赤贫心态 强烈的危机意识 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 谦虚低调的为人处事之道 勇于承担风险,不为名利所累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64of58 64 创业创新 狼吃猫的故事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65of58 65 创业创新 习惯成自然时也就孕育着危机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66of58 66 创业创新 创业创新之心态三:求变心态 不安于现状,勇于尝试,主动寻求突破 不断超越对手,超越自己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67of58 67 创业创新 创业创新之能力一:学习能力 以智者为师 以客户为师 以合作伙伴为师 以竞争对手为师 以内部同仁为师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68of58 68 创业创新 创业创新之能力二:原创能力 跳出画面看画,回归原点思考问题 从客户需求上找差距 对做过事情体系性的总结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69of58 69 创业创新 创业创新之一种氛围:宽松氛围 干部身先士卒 允许失败 思想空间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70of58 70 服务客户 研讨: 对应各条核心价值观, 每组列出两条改进行为。 现状问题 改进行为(具体明确) 软驱与机箱的配合改善 71of58 71
71 页
369 浏览
立即下载
上一页
1
2
...
3
4
5
...
20
21
下一页
跳到
页
热门推荐
领导力模型(维度指标表格)
12346 阅读
6 页
职位职级发展体系设计方案
950 阅读
16 页
薪酬体系
19283 阅读
3 页
薪酬设计-薪酬模式
1678 阅读
8 页
框架完整内容详尽人事行政部创意年中总结PPT
1078 阅读
3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