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全国地区年度绩效调研报告(年终奖绩效全含)-锐仕方达-2022-29页

2021年度全国地区年度绩效调研报告(年终奖绩效全含)-锐仕方达-2022-29页

锐仕方达 核心人才招聘服务专家 招聘热线400-607-7666 每年度的绩效考核已经成为人力资源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时至年末, 锐仕方达整理大量人力资源调研数据,形成绩效专项调研报告,支持 到人力资源部门的年终考核工作。让您了解到市场绩效考核发放的情 况,希望能让人力资源部的绩效考核与发放做到公正,公平,受到员工 肯定。 本年度绩效专项调研报告是一份针对绩效部分的调研报告,以用人单 位的角度调研分析了各部门,各行业的绩效发放金额、比例、频次等 数据。是人力资源部年终绩效发放的市场指南,从中了解各行业、部 门绩效发放状况。绩效专项调研报告权威、专业;目前已经成为各公 司人力资源部年终绩效发放指导必备资料。 序 言 一、各部门绩效调研分析 目 录 二、各行业绩效调研分析 三、各层级绩效占比分析 四、各地区年终奖排名 五、各行业年终奖排名 六、绩效方案实施反馈调研 七、介绍 中国薪酬网 www.xinchou.cn 锐仕方达 核心人才招聘服务专家 招聘热线400-607-7666 各部门员工绩效调研分析-行政部门 分位值 绩效部分金额 薪酬项目 绩效部分占比 P25 P50 P75 P90 7349 9107 14389 19355 基本工资 补贴收入 绩效收入 福利收入 68.8% 5.2% 14.2% 11.8% 19,355 14,389 9,107 7,349 P25 P50 P75 P90 基本工资 11.8% 补贴收入 14.2% 行政部门 绩效收入 5.2% 68.8% 中国薪酬网 福利收入 www.xinchou.cn 锐仕方达 核心人才招聘服务专家 招聘热线400-607-7666 各部门员工绩效调研分析-人事部门 分位值 绩效部分金额 薪酬项目 绩效部分占比 P25 P50 P75 P90 12283 14718 22762 31777 基本工资 补贴收入 绩效收入 福利收入 68.6% 5.3% 13.9% 12.2% 31,777 22,762 14,718 12,283 P25 P50 P75 P90 基本工资 12.2% 补贴收入 13.9% 人事部门 绩效收入 5.3% 68.6% 中国薪酬网 福利收入 www.xinchou.cn 锐仕方达 核心人才招聘服务专家 招聘热线400-607-7666 各部门员工绩效调研分析-市场部门 分位值 绩效部分金额 薪酬项目 绩效部分占比 P25 P50 P75 P90 20302 23990 37893 52091 基本工资 补贴收入 绩效收入 福利收入 53.1% 5.2% 31.1% 10.6% 52,091 37,893 23,990 20,302 P25 P50 P75 P90 基本工资 10.6% 补贴收入 31.1% 市场部门 53.1% 绩效收入 福利收入 5.2% 中国薪酬网 www.xinchou.cn 锐仕方达 核心人才招聘服务专家 招聘热线400-607-7666 各部门员工绩效调研分析-销售部门 分位值 绩效部分金额 薪酬项目 绩效部分占比 P25 P50 P75 P90 27540 33874 51457 70940 基本工资 补贴收入 绩效收入 福利收入 50.6% 5.7% 34.2% 9.5% 70,940 51,457 33,874 27,540 P25 P50 P75 P90 基本工资 9.5% 补贴收入 34.2% 销售部门 50.6% 绩效收入 福利收入 5.7% 中国薪酬网 www.xinchou.cn 锐仕方达 核心人才招聘服务专家 招聘热线400-607-7666 各部门员工绩效调研分析-研发设计部门 分位值 绩效部分金额 薪酬项目 绩效部分占比 P25 P50 P75 P90 16726 21094 34055 46727 基本工资 补贴收入 绩效收入 福利收入 69.7% 5.6% 15.8% 8.9% 46,727 34,055 21,094 16,726 P25 P50 P75 基本工资 8.9% 15.8% 5.6% 补贴收入 研发设计部门 绩效收入 69.7% 中国薪酬网 P90 福利收入 www.xinchou.cn 锐仕方达 核心人才招聘服务专家 招聘热线400-607-7666 各部门员工绩效调研分析-生产部门 分位值 绩效部分金额 薪酬项目 绩效部分占比 P25 P50 P75 P90 14390 16807 25427 34719 基本工资 补贴收入 绩效收入 福利收入 51.7% 5.1% 32.9% 10.4% 34,719 25,427 16,807 14,390 P25 P50 P75 P90 基本工资 10.4% 补贴收入 32.9% 生产部门 51.7% 绩效收入 福利收入 5.1% 中国薪酬网 www.xinchou.cn 锐仕方达 核心人才招聘服务专家 招聘热线400-607-7666 各部门员工绩效调研分析-物流采购部门 分位值 绩效部分金额 薪酬项目 绩效部分占比 P25 P50 P75 P90 11655 14716 23053 30262 基本工资 补贴收入 绩效收入 福利收入 69.2% 5.3% 16.0% 9.6% 30,262 23,053 14,716 11,655 P25 P50 P75 基本工资 9.6% 补贴收入 16.0% 物流采购部门 绩效收入 5.3% 69.2% 中国薪酬网 P90 福利收入 www.xinchou.cn 锐仕方达 核心人才招聘服务专家 招聘热线400-607-7666 各部门员工绩效调研分析-信息技术部门 分位值 绩效部分金额 薪酬项目 绩效部分占比 P25 P50 P75 P90 9799 12169 19457 24627 基本工资 补贴收入 绩效收入 福利收入 69.3% 5.4% 15.6% 9.7% 24,627 19,457 12,169 9,799 P25 P50 P75 基本工资 9.7% 补贴收入 15.6% 5.4% 信息技术部门 绩效收入 69.3% 中国薪酬网 P90 福利收入 www.xinchou.cn 锐仕方达 核心人才招聘服务专家 招聘热线400-607-7666 各部门员工绩效调研分析-运营部门 分位值 绩效部分金额 薪酬项目 绩效部分占比 P25 P50 P75 P90 17232 20754 33482 43939 基本工资 补贴收入 绩效收入 福利收入 58.5% 5.4% 26.4% 9.6% 43,939 33,482 20,754 17,232 P25 P50 P75 P90 基本工资 9.6% 补贴收入 26.4% 运营部门 绩效收入 58.5% 福利收入 5.4% 中国薪酬网 www.xinchou.cn 锐仕方达 核心人才招聘服务专家 招聘热线400-607-7666 各部门员工绩效调研分析-综合管理部门 分位值 绩效部分金额 薪酬项目 绩效部分占比 P25 P50 P75 P90 24138 28560 43516 62019 基本工资 补贴收入 绩效收入 福利收入 53.2% 5.8% 31.6% 9.5% 62,019 43,516 28,560 24,138 P25 P50 P75 P90 基本工资 9.5% 补贴收入 31.6% 综合管理部门 53.2% 绩效收入 福利收入 5.8% 中国薪酬网 www.xinchou.cn 锐仕方达 核心人才招聘服务专家 招聘热线400-607-7666 各行业员工绩效调研分析-高科技行业 分位值 P25 P50 P75 P90 28185 34853 57005 70558 基本工资 补贴收入 绩效收入 福利收入 61.9% 5.8% 22.1% 10.3% 绩效部分金额 薪酬项目 绩效部分占比 P90 70,558 P75 57,005 按行业分类 高科技行业 P50 34,853 P25 28,185 10.3% 22.1% 福利收入 5.8% 绩效收入 补贴收入 61.9% 中国薪酬网 基本工资 www.xinchou.cn 锐仕方达 核心人才招聘服务专家 招聘热线400-607-7666 各行业员工绩效调研分析-制造行业 分位值 P25 P50 P75 P90 11831 14696 22708 32072 基本工资 补贴收入 绩效收入 福利收入 52.3% 5.1% 32.1% 10.6% 绩效部分金额 薪酬项目 绩效部分占比 P90 32,072 P75 22,708 按行业分类 制造行业 P50 14,696 P25 11,831 10.6% 32.1% 福利收入 绩效收入 5.1% 补贴收入 基本工资 52.3% 中国薪酬网 www.xinchou.cn 锐仕方达 核心人才招聘服务专家 招聘热线400-607-7666 各行业员工绩效调研分析-医药/生物行业 分位值 P25 P50 P75 P90 16871 21313 35055 44496 基本工资 补贴收入 绩效收入 福利收入 62.8% 5.6% 21.6% 10.0% 绩效部分金额 薪酬项目 绩效部分占比 P90 44,496 P75 35,055 按行业分类 医药/生物行业 P50 21,313 P25 16,871 10.0% 21.6% 福利收入 5.6% 绩效收入 补贴收入 62.8% 中国薪酬网 基本工资 www.xinchou.cn 锐仕方达 核心人才招聘服务专家 招聘热线400-607-7666 各行业员工绩效调研分析-消费品行业 分位值 P25 P50 P75 P90 14559 18327 28132 38599 基本工资 补贴收入 绩效收入 福利收入 54.3% 5.0% 30.0% 10.7% 绩效部分金额 薪酬项目 绩效部分占比 P90 38,599 P75 28,132 按行业分类 消费品行业 P50 18,327 P25 14,559 10.7% 30.0% 5.0% 福利收入 绩效收入 补贴收入 54.3% 中国薪酬网 基本工资 www.xinchou.cn 锐仕方达 核心人才招聘服务专家 招聘热线400-607-7666 各行业员工绩效调研分析-房地产/建筑行业 分位值 P25 P50 P75 P90 37422 46876 72644 98207 基本工资 补贴收入 绩效收入 福利收入 54.7% 5.6% 31.0% 8.8% 绩效部分金额 薪酬项目 绩效部分占比 P90 98,207 P75 72,644 按行业分类 房地产/建筑 P50 46,876 P25 37,422 8.8% 31.0% 5.6% 福利收入 绩效收入 补贴收入 54.7% 中国薪酬网 基本工资 www.xinchou.cn 锐仕方达 核心人才招聘服务专家 招聘热线400-607-7666 各行业员工绩效调研分析-金融行业 分位值 P25 P50 P75 P90 35758 42945 66921 88033 基本工资 补贴收入 绩效收入 福利收入 50.5% 5.2% 34.3% 10.0% 绩效部分金额 薪酬项目 绩效部分占比 P90 88,033 P75 66,921 按行业分类 金融行业 P50 42,945 P25 35,758 10.0% 34.3% 福利收入 绩效收入 5.2% 补贴收入 基本工资 50.5% 中国薪酬网 www.xinchou.cn 锐仕方达 核心人才招聘服务专家 招聘热线400-607-7666 各行业员工绩效调研分析-汽车行业 分位值 P25 P50 P75 P90 21986 26812 41561 55358 基本工资 补贴收入 绩效收入 福利收入 64.2% 5.2% 21.1% 9.5% 绩效部分金额 薪酬项目 绩效部分占比 P90 55,358 P75 41,561 按行业分类 汽车行业 P50 26,812 P25 21,986 9.5% 21.1% 福利收入 5.2% 绩效收入 补贴收入 64.2% 中国薪酬网 基本工资 www.xinchou.cn 锐仕方达 核心人才招聘服务专家 招聘热线400-607-7666 各行业员工绩效调研分析-服务行业 分位值 P25 P50 P75 P90 7775 9077 14780 19069 基本工资 补贴收入 绩效收入 福利收入 51.3% 5.3% 34.6% 8.9% 绩效部分金额 薪酬项目 绩效部分占比 P90 19,069 P75 14,780 按行业分类 服务行业 P50 9,077 P25 7,775 8.9% 34.6% 福利收入 绩效收入 5.3% 补贴收入 基本工资 51.3% 中国薪酬网 www.xinchou.cn 锐仕方达 核心人才招聘服务专家 招聘热线400-607-7666 各行业员工绩效调研分析-广告传媒行业 分位值 P25 P50 P75 P90 19538 23187 36167 49321 基本工资 补贴收入 绩效收入 福利收入 52.1% 5.3% 31.4% 11.2% 绩效部分金额 薪酬项目 绩效部分占比 P90 49,321 P75 36,167 按行业分类 广告传媒行业 P50 23,187 P25 19,538 11.2% 31.4% 福利收入 绩效收入 5.3% 补贴收入 基本工资 52.1% 中国薪酬网 www.xinchou.cn 锐仕方达 核心人才招聘服务专家 招聘热线400-607-7666 各行业员工绩效调研分析-能源化工行业 分位值 P25 P50 P75 P90 15450 19442 30817 39804 基本工资 补贴收入 绩效收入 福利收入 60.6% 5.5% 22.3% 11.6% 绩效部分金额 薪酬项目 绩效部分占比 P90 39,804 P75 30,817 按行业分类 能源化工行业 P50 19,442 P25 15,450 11.6% 22.3% 福利收入 5.5% 绩效收入 补贴收入 60.6% 中国薪酬网 基本工资 www.xinchou.cn 锐仕方达 核心人才招聘服务专家 招聘热线400-607-7666 各层级绩效占比分析 各层级绩效平均收入 P25 P50 P75 P90 高管层 191241 236710 369817 482242 总监层 114794 139672 226343 306360 经理层 79352 93125 144870 187788 主管层 48292 56157 88358 115727 专业技术层 38457 45468 70557 100772 一般员工层 16904 21308 33952 43385 高管层 总监层 经理层 主管层 专业技术层 一般员工层 600000 500000 400000 300000 200000 100000 0 P25 中国薪酬网 P50 P75 P90 www.xinchou.cn TEL:400-6363-638 锐仕方达 核心人才招聘服务专家 招聘热线400-607-7666 各层级绩效占比分析 各层级绩效平均收入 基本工资 补贴收入 绩效收入 福利收入 高管层 47.8% 4.6% 43.0% 4.6% 总监层 50.0% 4.7% 39.3% 6.0% 经理层 62.8% 5.9% 24.0% 7.3% 主管层 70.0% 5.4% 15.8% 8.8% 专业技术层 74.6% 6.6% 8.2% 10.7% 一般员工层 73.0% 6.6% 8.7% 11.7% 基本工资 0% 高管层 总监层 经理层 主管层 补贴收入 20% 40% 47.8% 50.0% 80% 4.7% 62.8% 70.0% 74.6% 一般员工层 73.0% 福利收入 60% 4.6% 专业技术层 中国薪酬网 绩效收入 100% 43.0% 4.6% 39.3% 6.0% 5.9% 24.0% 5.4% 15.8% 6.6% 8.2% 6.6% 8.7% 7.3% 8.8% 10.7% 11.7% www.xinchou.cn TEL:400-6363-638 锐仕方达 核心人才招聘服务专家 招聘热线400-607-7666 各地区年终奖排名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27812 27795 22310 32483 24089 重庆 成都 西安 杭州 南京 20535 22575 18246 21557 19728 32,483 27,812 27,795 24,089 22,575 22,310 21,557 20,535 19,728 18,246 北京 上海 中国薪酬网 广州 深圳 天津 重庆 成都 西安 杭州 南京 www.xinchou.cn TEL:400-6363-638 锐仕方达 核心人才招聘服务专家 招聘热线400-607-7666 各行业年终奖排名 高科技 制造 医药 消费品 房地产建筑 34989 12643 31923 26098 26817 金融 汽车 服务 广告传媒 能源化工 29380 26216 9039 13867 13675 34,989 31,923 29,380 26,098 26,817 26,216 13,867 12,643 13,675 9,039 高科技 制造 中国薪酬网 医药 消费品 房地产建 筑 金融 汽车 服务 广告传媒 能源化工 www.xinchou.cn TEL:400-6363-638 锐仕方达 核心人才招聘服务专家 招聘热线400-607-7666 绩效方案实施反馈调研 项目 没有 有但不完善 有且较清晰 清晰完善 占比 6.3% 41.4% 41.2% 11.2% 11.2% 6.3% 没有 有但不完善 41.2% 公司是否有清 晰的绩效目标 和制度 有且较清晰 41.4% 清晰完善 项目 基本无法完成 基本完成 完成良好 全部完成 占比 6.0% 48.8% 33.6% 11.5% 11.5% 6.0% 基本无法完成 基本完成 33.6% 员工绩效目标 完成率 完成良好 48.8% 全部完成 中国薪酬网 www.xinchou.cn 锐仕方达 核心人才招聘服务专家 招聘热线400-607-7666 绩效方案实施反馈调研 项目 流于形式 占比 6.3% 9.7% 有一定作用 能起到激励效果 43.4% 6.3% 动力十足 40.6% 9.7% 流于形式 有一定作用 40.6% 员工对绩效目标 的感受 能起到激励效果 43.4% 动力十足 项目 1个月以下 1个月 2个月 3个月及以上 占比 23.9% 39.6% 24.6% 11.9% 1个月以下 11.9% 23.9% 1个月 24.6% 绩效收入为几 个月的基本工 资水平? 2个月 3个月及以上 39.6% 中国薪酬网 www.xinchou.cn 锐仕方达 核心人才招聘服务专家 招聘热线400-607-7666 绩效方案实施反馈调研 项目 3个及以下 3-5个 5-7个 7个以上 占比 8.2% 31.0% 50.7% 10.1% 10.1% 3个及以下 8.2% 3-5个 单个员工绩效 考核目标平均 数量 31.0% 5-7个 7个以上 50.7% 项目 一月一次 一季度一次 半年一次 一年一次 占比 26.4% 30.1% 31.8% 11.7% 一月一次 11.7% 26.4% 一季度一次 31.8% 绩效考核频次 半年一次 一年一次 30.1%

30 页 455 浏览
立即下载
2021年90后脱发调研报告

2021年90后脱发调研报告

2021年 后 脱发 调研报告 2021年8月 Mob研究院出品 ©2021 MobTech. All rights reserved. 目 90后已经开始“秃”了? CONTENTS 录 01/ 90后英年早“秃”原因及影响? 02/ 90后拿什么“拯救”头发? 03/ 彩蛋:程序员“脱发”那点事儿 04/ 2 2.5亿人脱发,90后取代80后成为“人间蒲公英” 中国约2.5亿人存在脱发问题,其中90后占比上升,超越80后,脱发现象呈现年轻化趋势 中国脱发人群现状 2017年中国脱发人群代际分布 中国脱发人数及占比 36.1% 38.5% 17.8% 全国约2.5亿人脱发 90后 80后 70后 7.6% 其他 2021年中国脱发人群代际分布 39.3% 37.9% 16.4% 17.7% 90后 Source:国家卫健委,2017年《拯救脱发趣味白皮书》,Mob研究院调研2021.08 80后 70后 6.4% 其他 3 90后脱发人群中严重脱发占比近5成 90后脱发情况分布中,46.7%有严重的脱发。女性中,有43.7%会脱发,而男性中脱发人群占比相对 更高,达51.4% 90后脱发情况分布 53.3% 90后脱发人群占比(分性别) 男性中脱发人群占比 女性中脱发人群占比 51.4% 43.7% 32.7% 14.0% 不严重 一抓掉落 较严重 5根以内 一抓掉落 很严重 5-10根 一抓掉落 10根以上 Source:Mob研究院调研 4 “发际线后移”最普遍,“发缝一抹白”是她的第二烦忧 90后脱发区域分布中,男性或女性都认为发际线是最主要的脱发区域,其次,女性的发缝也脱发明显 90后主要脱发区域调研 男性 女性 53.1% 46.3% 41.6% 40.8% 34.6% 29.4% 26.5% 21.6% 15.5% 17.2% 6.3% 5.6% 发际线 Source:Mob研究院调研 头顶 额角 后脑勺 发缝 双鬓 5 北上广年轻人饱受“脱发之苦” 90后脱发人群城市分布中,北上广成为占比最高的三大城市,杭州、深圳、成都等城市也进入前十名 90后脱发人群城市分布TOP10 Source:Mob研究院调研 TOP1 北京 TOP6 成都 TOP2 上海 TOP7 苏州 TOP3 广州 TOP8 重庆 TOP4 杭州 TOP9 西安 TOP5 深圳 TOP10 武汉 6 IT通信男与广告营销女最易脱发 90后脱发人群行业分布中,IT通信成为男性脱发占比最高的行业,而女性则处于广告营销行业最容易 存在脱发问题 90后脱发人群行业分布TOP5(分性别) 男性 IT通信 Source:Mob研究院调研 女性 广告营销 金融保险 法律 机械制造 医疗卫生 房地产 教育 广告营销 媒体 7 目 90后已经开始“秃”了? CONTENTS 录 01/ 90后英年早“秃”原因及影响? 02/ 90后拿什么“拯救”头发? 03/ 彩蛋:程序员“脱发”那点事儿 04/ 8 熬夜和压力过大成为半数人的脱发根源 90后脱发原因中,超50%认为熬夜、压力过大是他们脱发的主要原因,其次,也有内分泌失调、缺乏 运动等自身原因 90后脱发原因调研 熬夜 59.1% 压力过大 50.2% 内分泌失调 40.8% 缺乏运动 32.8% 饮食习惯差 29.5% 遗传 23.0% 经常烫染 18.3% 产后脱发 所用洗发产品成分差 Source:Mob研究院调研 13.1% 8.6% 9 脱发的他们,睡眠也不容乐观 90后睡眠质量调研中,有脱发现象的人群睡眠质量处于非常差、较差和一般的占比(46.0%)明显高 于没有脱发现象的人 90后睡眠质量调研 有脱发现象的90后 无脱发现象的90后 39.2% 27.8% 31.1% 26.8% 25.4% 22.9% 11.6% 7.8% 6.6% 0.8% 非常差 Source:Mob研究院调研 较差 一般 较好 非常好 10 脱发的他们,近4成是油性发质 90后发质调研中,多数为油性发质和混合发质,其中有脱发现象的90后多为油性发质,占比近4成 90后发质调研 有脱发现象的90后 无脱发现象的90后 39.4% 35.3% 29.6% 28.2% 25.1% 16.3% 油性发质 (头发细软、油腻、需要经常打理) Source:Mob研究院调研 混合发质 (头发发根油腻、发梢干燥分叉) 14.7% 11.4% 中性发质 干性发质 (头发不干燥柔顺滑有光泽) (头发无光泽、干燥、易打结) 11 超8成会因脱发烦恼,对颜值的影响最大 90后的脱发人群中,仅16.4%不会因为脱发烦恼,而37.7%会经常因脱发烦恼。他们认为脱发对颜值、 自信、脱单影响程度最大 90后是否会因脱发烦恼? 经常烦恼 偶尔烦恼 90后认为脱发对不同方面的影响程度? 十分影响 从不会烦恼 对颜值 16.4% 37.7% 比较影响 44.3% 对自信 31.4% 对脱单 31.3% 对心理 一般影响 22.9% 不影响 31.1% 18.0% 6.6% 34.2% 26.2% 28.5% 27.1% 39.8% 25.7% 8.2% 13.1% 11.6% 45.9% 对人际交往 对就业 Source:Mob研究院调研 13.1% 10.9% 24.3% 30.7% 49.5% 45.9% 13.1% 12.5% 12 目 90后已经开始“秃”了? CONTENTS 录 01/ 90后英年早“秃”原因及影响? 02/ 90后拿什么“拯救”头发? 03/ 彩蛋:程序员“脱发”那点事儿 04/ 13 拯救头发的预算与花费集中于500元内 90后在减少脱发的尝试中,超6成预算和实际花费在500元内,但仍有近1成愿意付出5000元以上挽 留头发 90后拯救脱发的年预算及实际年花费调研 预算 实际花费 68.4% 61.9% 21.7% 23.3% 6.8% 0-500元 Source:Mob研究院调研 501-2000元 3.5% 2001-5000元 5.9% 3.2% 5001-10000元 3.7% 1.6% 10000元以上 14 防脱洗发水成为拯救第一选择 90后拯救脱发方法中,选择使用防脱洗发水超6成,除外用方法,调整饮食、放松心情是他们必做的 功课 90后拯救脱发的方法调研 其他方法占比 外用方法占比 防脱洗发水 63.7% 生发液/精华 46.2% 给头发做护理 28.4% 发际线粉 21.5% 调整饮食习惯 放松心情 吃保健品 外用药物治疗 15.8% 针灸等中医治疗 Source:Mob研究院调研 29.5% 加强锻炼 16.9% 4.9% 30.7% 吃黑芝麻 假发 生发仪器 36.3% 植发 20.2% 15.1% 6.6% 1.7% 15 防脱洗发水:90后购买者近6成 购买防脱洗发水的消费者中,90后占比达58.3%,“吕”是他们最爱用的防脱洗发水品牌 中国防脱洗发水购买人群90后占比 90后 90后爱用的防脱洗发水品牌 其他 58.3% Source:苏宁消费大数据,Mob研究院调研 TOP1 吕 TOP2 滋源 TOP3 施华蔻 TOP4 美体小铺 TOP5 卡诗 16 植发成为最有效的救“发”稻草 90后拯救脱发方法中,超2成90后认为植发是最有效的方法,通过手术方式从根本解决发量问题 90后拯救脱发方法效果调研 十分有效 植发 放松心情 一般有效 无效 23.2% 69.1% 20.1% 7.7% 71.8% 8.1% 调整饮食习惯 12.6% 生发仪器 11.6% 防脱药物治疗 11.3% 77.0% 11.7% 防脱洗发水 10.0% 78.6% 11.4% 加强锻炼 9.9% 给头发做护理 9.1% 针灸等中医治疗 8.8% 生发液/精华 8.4% Source:Mob研究院调研 吃保健品 6.8% 吃黑芝麻 6.7% 79.2% 73.8% 8.2% 14.6% 83.6% 71.2% 6.5% 19.7% 80.1% 75.3% 70.4% 65.5% 11.1% 16.3% 22.8% 27.8% 17 植发:90后撑起半边天,最关心植发价格 中国植发人群中,90后占比超5成,在他们对植发的问题中,最关心的是植发的价格 中国植发人群代际分布 90后 80后 70后 90后对于植发关心的问题 其他 6.4% 7.1% 29.1% Source:雍禾植发大数据,Mob研究院调研 57.4% 18 目 90后已经开始“秃”了? CONTENTS 录 01/ 90后英年早“秃”原因及影响? 02/ 90后拿什么“拯救”头发? 03/ 彩蛋:程序员“脱发”那点事儿 04/ 19 程序员:不拼发量拼实力,超3成不因脱发烦恼 90后程序员中,脱发占比高达37.6%,超3成并不会因为脱发烦恼。在程序员的生活中,拼的是实力 而非发量 90后程序员是否会因脱发烦恼? 90后程序员的脱发占比 49.5% 37.6% 34.8% 15.7% 从不会烦恼 Source:Mob研究院调研 偶尔烦恼 经常烦恼 20 程序员:负压前行,头顶多处成脱发“重灾区” 90后程序员超6成表示压力大,发际线、额角、头顶成为他们主要脱发区域 90后程序员脱发区域调研 90后程序员的压力调研 压力非常大 压力较大 压力正常 压力较小 发际线 47.1% 额角 43.6% 头顶 25.8% 42.7% 24.6% 6.9% 后脑勺 发缝 双鬓 Source:Mob研究院调研 39.5% 22.6% 19.4% 13.2% 21 报告说明 1.数据来源 MobTech报告数据基于市场公开信息,MobTech自有监测数据,以及MobTech研究模型估算 等来源。 2.数据周期及指标说明 报告整体时间段:2017-2021.8 具体数据指标请参考各页标注 3.版权声明 本报告为MobTech制作,报告中所有的文字、图片、表格均受有关商标和著作权的法律保护, 部分文字和数据采集于公开信息,所有权为原作者所有。没有经过本公司新媒体许可,任何组 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或传递。任何未经授权使用本报告的相关商业行为都将违反《中 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其他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国际公约的规定。 4.免责条款 本报告中行业数据及市场预测主要为分析师采用桌面研究、行业访谈及其他研究方法,并且结 合MobTech监测产品数据,通过统计预测模型估算获得,仅供参考。受研究方法和数据获取资 源的限制,本报告只提供给用户作为市场参考资料,本公司对该报告的数据和观点不承担法律 责任。任何机构或个人援引或基于上述数据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所造成的法律后果均与 MobTech无关,由此引发的相关争议或法律责任皆由行为人承担。 22 全球领先的数据智能科技平台 关注我们 研究报告合作 021-54623189 marketing@mob.com

23 页 412 浏览
立即下载
2021年Q2人力资源趋势报告-猎聘-2021-27页

2021年Q2人力资源趋势报告-猎聘-2021-27页

ADD YO UR YO UR 2021年二季度人力资源 趋势报告 T I T LE,ADD 数字赋能,万业增华 T I T LE. 目录 1 调研说明 P3 2 核心洞察 P5 3 季度行业动态概览 P6 4 一季度变化趋势 P10 5 二季度招聘计划分析 P12 6 招聘协同挑战 P15 7 招聘渠道与工具 P17 2 调研概况 通过猎聘战略投资产品问卷星,根据固定的问题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 对全国861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 猎聘战略业务发展部在调研数据基础上,结合区域客户访谈、猎聘大 数据及产业发展动态,对数据进行了分析解读,助力企业及时、准确地 捕捉2021年一季度人力资源趋势变化。 调研行业 调研城市 城市 样本数量 行业 企业规模 样本数量 规模 样本数量 网 254 1000人以上 119 电 子 通 信 147 100-999人 428 房 97 1 北 京 100 互 上 海 102 广 州 82 深 圳 89 机 械 制 造 76 杭 州 60 金 融 55 南 京 56 传 媒 教 育 54 成 都 50 消 品 50 武 汉 44 其 他 128 西 安 48 总 计 861 其 它 230 总 计 861 联 地 费 产 总 9 9 人 计 314 861 3 相关说明 岗位类别 业务类岗位:主要指销售、营销等岗位,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销售收 • 入。 技术类岗位:主要指研发、技术开发等岗位,能够给企业发展创新 • 带来支撑。 运营类岗位:主要指客服、销售支持等岗位,能够为企业运作和优 • 化提供支持。 市场类岗位:主要指品牌、公关、新媒体等岗位,能够为企业进行 • 品牌传播,增强企业美誉度及影响力。 职能类岗位:主要指人事、文秘、行政、司机等岗位,能够为企业 • 内部创造良好的人员和办公支持。 人才意向指数 • 人才意向指数:根据指定时间段内的中高级人才投递人次(包含包含 行业内部的投递人次),如果指数1,说明城市/行业对人才的吸引 力弱,希望离开的人才多;指数1,说明城市/行业对人才的吸引力 强,期望流入的人才多。 区域划分 • 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 • 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 华中地区:河南、湖北、湖南 • 华东地区:山东、江苏、安徽、上海、浙江、江西、福建 • 华南地区:广东、广西、海南 • 西北地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 • 西南地区:四川、贵州、云南、重庆、西藏 4 核心洞察 一季度变化 • 与上季度对比,2021年一季度业务、运营人才流动性增强,26.3%的 企业二季度业务人才比一季度的离职率有上升,23.4%的企业二季度运 营人才比一季度的离职率有上升 • 华南、华东跨地区吸引力大,互联网、生物制药吸引更多跨行业人才 二季度需求 • 二季度人才竞争依旧激烈,超过80%的企业的招聘数量比一季度增多或 者持平; • 数字化转型加速,二季度企业对于运营类、市场类的需求上涨,分别为 19.7%(上升8.9%)和19%(上升13.4%)。 招聘挑战 • 候选人软性素质的判断能力、岗位要求与市场现状的差异成为协同招聘 最大挑战,得票率为56.7%; 渠道与工具 • 更多企业在二季度会积极推进校招,因为疫情原因,高校外出限制导致 实习生难以到位成为校招首要挑战,得票率为59.8%,其次是校招渠道 的有效性,得票率为50.8% • 更多企业愿意尝试AI面试、人才评价和直播招聘,二季度得票率分别为 43%、44%和18.2%,超过第一季度。企业对于线上化、智能化、可视 化的招聘工具接受程度变高 5 数字赋能,推动实业发展、消费焕新 • 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8.3%,比2020年四季度 环比增长0.6%,我国经济复苏步伐加快 • 2021年进入第二季度,经济变革进一步加速,也带来了新的趋势,这些趋 势包括:数字化转型、实业复兴再工业化、内需焕发新机等,这些变革对 组织灵活性、前瞻性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 企业应变也带来了对人力资源工作的新要求,包括如何跨行业破圈吸引人 才、如何进行人才架构重组以提效、如何协调新兴团队融合等等。 数字转型 十四五规划中首次提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传统行业纷纷加 快数字化转型,带来更加激烈的跨行业人才竞争 01 组织变革 02 振兴实业 03 内需新机 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十四五规划中,消费出现频次高于 一方面金融机构要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 投资。消费品、教育、地产、医疗 本分,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 等行业迎来新挑战和新机遇 亿元;另一方面十四五提出实业兴国、 再工业化,推动实业振兴 6 数字转型:数字经济发展推动行业进一步转型 • 2021年1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2021-2023年)》,旨在支持工业互联网实现新技术融合以及产业生态推进 等。 • 2021年一季度,造车新势力不断涌入,小鹏、威马、恒大、拜腾等纷纷在 一季度进行新融资。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造车新势力已累计融资超500 亿元人民币; • 2021年一季度金融科技全球股权融资数量720笔,同比增长246.2%,其中 中国投资数量62笔,同比增长40.9%,融资总额约126.7亿元(零壹财经) 数字经济:入选十四五核心经济指标和单独成篇 数字化核心技术 数字化应用场景 云计算 智能交通 大数据 智慧能源 物联网 智能制造 工业互联网 智慧农业及水利 区块链 智慧教育 人工智能 智慧医疗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 智慧文旅 智慧社区 智慧家居 智慧政务 7 振兴实业:再工业化推动实业振兴 • 一季度,工业生产稳步回升,制造业增势良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同比增长24.5%,环比增长2.01%;两年平均增长6.8%;装备制造业和高技 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39.9%、31.2%,两年平均分别增长9.7%、 12.3%。 •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50城卖地7020.99亿,同 比增26%,刷新历史纪录。 • 银保监会在3月2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将完善金融支持实体 经济的体制机制 • 2021年芯片行业融资事件共148起,这其中,拿到两轮以上融资的有12家 公司。不断推动中国半导体生态链和产业链建立。(东四十条资本) 我国金融及制造业占比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Wind 制造业PMI指数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8 内需新机:双循环赋予消费新机 •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部分境外消费回流,网上零售快速增长。一季度,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221亿元,同比增长33.9%,环比增长1.86%;两 年平均增长4.2%。 • 全国网上零售额28093亿元,同比增长29.9%,两年平均增长13.5%。其中,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3067亿元,同比增长25.8%,两年平均增长15.4% • 2021 年一季度消费行业共发生 137 起投融资事件,食品和个护美妆为两大 最受欢迎投资领域,其事件数量占比分别为 20%、16% • 2021年一季度教育行业共发生71起投融资事件,共计融资103.5亿 3 1 新主体 下沉市场 小店商铺 有序运营 县乡消费 加快电商、快 递进农村 2 新产品 企业创新产品 和服务 4 新技术 互联网+ 数字化 9 与上季度对比,业务、运营人才一季度流 动性增强 • 32.2%的99人以下规模小企业业务类职位比上一季度的离职率有上升;对比 上季度, 20.2% 的1000人以上规模企业技术类人才离职率比上季度上升; • 在一季度, 23.7%的机械制造行业、 19.3%互联网行业的技术类人才离职率 高于上季度; • 28%的消费品行业、 22.7%房地产行业市场类人才离职率高于上季度,高于 其他行业。 Q1不同规模离职率最高职能分布 1-99人 17.2% 100-999人 17.5% 13.3% 1000人以上 17.5% 20.2% 技术类 32.2% 21.3% 27.1% 20.2% 市场类 23.5% 业务类 13.1%1.30% 18.8% 运营类 17.3% 20.2% 职能类 3.50% 10.9% 生产类 5% 其它 Q1不同行业离职率最高职能 消费品 机械制造 12.0% 28.0% 23.7% 34.0% 9.2% 21.1% 金融 1.8% 16.4% 互联网 传媒/教育 房地产 电子通信 19.3% 13.0% 13.6% 12.6% 市场类 16.4% 26.0% 29.5% 31.5% 22.7% 17.0% 技术类 14.5% 49.1% 18.5% 16.5% 13.2% 14.0% 13.6% 业务类 17.5% 职能类 14.5% 18.5% 33.3% 运营类 18.4% 12.6% 18.5% 26.8% 8.0% 4.0% 14.4% 22.4% 生产类 其它 10 2.1% 华南、华东跨地区吸引力大,互联网、生 物制药吸引更多跨行业人才 • 对比2020年Q4及2020年Q1,华南地区、华东地区人才跨区域流入意向较高;互 联网、生物制药、计算机软件等行业跨行业人才流入意向较高; • 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为华南、华东地区提供了大量的新机会,也吸引了 更多的跨区域人才; • 2021年医疗政策的支持、科技的进步、资本的青睐推动生物制药进一步发展,对 于科技人才的需求量也进一步增长;数字经济也使得互联网、计算机软件对跨行 业人才吸引力增大 人才跨区域流入意向指数分布 1.59 1.49 1.42 1.41 华南地区 华东地区 1.13 1.1 西南地区 0.74 0.75 0.720.79 0.630.7 华中地区 华北地区 西北地区 东北地区 2.82 2.45 0.19 0.2 2021年Q1 2020年Q4 人才跨行业流入意向指数分布 1.54 1.86 1.91 1.55 1.54 1.43 1.43 1.4 2021年Q1 1.6 1.42 1.39 1.44 1.24 1.22 1.37 1.28 1.23 1.11 2020年Q4 数据来源:猎聘大数据研究院 11 二季度人才竞争依旧激烈 • 44.5%的1000人以上规模企业在二季度将继续扩大招聘,高于中小企业 • 机械制造行业数字转型加快,一方面十四五规划强调制造业是发展经济的着力点, 国家积极支持实业兴国,再工业化,另一方面更多企业布局新能源汽车版图,因 此在二季度招聘计划增加较多,占比40.8%; 不同规模企业招聘需求变化 50.0% 1-99人 23.2% 56.3% 100-999人 17.5% 40.3% 1000人以上 0.0% 26.8% 15.1% 20.0% 44.5% 40.0% 持平 26.2% 60.0% 减少 80.0% 100.0% 增多 不同行业二季度招聘计划环比变化 消费品 机械制造 金融 互联网 传媒/教育 房地产 电子通信 0.0% 60.0% 14.0% 48.7% 10.5% 54.5% 14.5% 46.5% 26.0% 40.8% 30.9% 26.4% 38.9% 27.2% 20.4% 40.7% 56.7% 19.6% 59.9% 23.1% 23.7% 17.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持平 减少 增多 布局线上、精益数字化推动更多运营、市场 类需求增长 • 对比Q1和Q2的企业紧缺职能类别,二季度企业对于运营类、市场类的需求上 涨,分别为19.7%(上升8.9%)和19%(上升13.4%)。在数字经济世代, 数字营销、智慧运营等方式更为重要,企业在一季度完成首要的业务和技术类 招聘后,会重视运营、市场的招聘; • 在二季度,不同规模企业招聘的侧重点也有所差异:99人以下小型企业重视 业务类招聘,寻求快速变现;100-999人规模企业重视运营,寻求市场增量; 1000人以上规模企业重视技术招聘,寻求产品创新。 紧缺职能分布 35.3% 34.2% 22.6% 19.7% 17.1% 8.3% 业务类 职能类 20.4% 19.0% 10.8% 5.8% 1.0% 5.6% 运营类 市场类 Q1紧缺职能 技术类 其他 Q2紧缺职能 Q2不同规模企业紧缺职能分布 1-99人 18.8% 19.4% 100-999人 18.7% 19.4% 1000人以上 31.1% 0.0% 20.0% 技术类 市场类 27.7% 18.5% 17.5% 23.1% 16.8% 24.4% 40.0% 60.0% 业务类 运营类 15.6% 1.4% 18.9% 13.4% 14.3% 80.0% 职能类 1.0% 100.0% 其它 13 各行业转型侧重不同,推动跨界与融合 • 机械制造在Q2仍需要较多技术类人才,一方面汽车/制造行业积极转型,需 要跨行业技术类人才,另一方面更多企业的入局导致人才竞争更为激烈; • 消费品行业进行快速升级,更多新消费企业崛起,传统消费企业通过联名、 更新产品等方式迎战,在Q2加大市场布局,期冀引进更多市场类的人才; • 金融行业在2021年进一步支持实业经济,50.9%的企业表示在Q2更需要业务 类的人才,推动普惠金融产品的覆盖; • 电子通信、互联网等行业重视客户体验,在Q2招聘更多运营类人才,分别占 比为24.5%和23.2%,高于其他行业,力求推动技术在更大范围内应用。 Q2分行业紧缺职能分布 消费品 18.0% 机械制造 金融 互联网 传媒/教育 房地产 电子通信 0.0% 36.0% 26.3% 12.7% 17.7% 11.8% 24.0% 18.4% 16.4% 12.0% 13.2% 25.0% 50.9% 18.9% 22.2% 23.7% 20.4% 23.2% 20.4% 26.8% 23.1% 9.5% 5.5% 0.0% 19.3% 25.9% 14.4% 5.3% 14.5% 20.1% 20.4% 10.0%0.0% 19.6% 24.5% 0.8% 11.1% 0.0% 14.4% 1.0% 21.8% 0.7%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技术类 市场类 业务类 运营类 职能类 其他类 14 数字化带来的招聘协同挑战 • 受访企业表示非HR人员对于候选人软性素质的判断能力、岗位要求与市场现 状的差异是影响招聘协同的最大挑战,得票率均为56.7% • 一方面,企业对于复合背景的人才需求量增大,业务部门更多的参与到招聘过 程中,因此对于业务部门员工的人才识别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 企业的快速转型不仅带来了更多跨界人才需求,也给人才市场带来了变化,最 终导致岗位要求与市场的现状产生了较大的差异; Q2招聘协同挑战 56.7% 56.7% 43.2% 37.9% 20.4% 0.8% 注:招聘协同挑战为多选题,故分项加总不等于100%,下同。 注: 非HR对软性素质判断:非HR人员对于候选人软性素质的判断能力不足 岗位描述:岗位描述不够精准 岗位与现状差异:岗位要求与市场现状差异较大 用工风险:对用工风险感知度低 薪酬谈判能力:薪酬谈判能力不足 15 不同规模及行业企业的招聘协同挑战 • 1000人以上企业认为岗位要求与市场现状差异较大是最大难点,得票率 61.3%;中小型企业更担心岗位描述不够精准影响招聘结果,得票率分别为 44.2%和43.9%; • 就不同行业来看,传媒/教育的企业认为非HR对于候选人软性素质的判断能力 不足、用工风险的感知度不足对协同招聘影响较大,超过其他行业,得票率为 68.5%和42.6%; • 机械制造、金融等传统行业则认为岗位要求与市场现状的差异对于协同招聘的 影响较大,得票率为60.5%和54.5%。传统行业在转型过程中会面临更多的跨 界人才招聘需求,因此在协同中对于市场的了解至关重要。 Q2不同规模企业协同挑战分布 1-99人 100-999人 1000人以上 58.6% 43.9% 54.7% 58.8% 非HR对软性素质判断 52.9% 37.3% 44.2% 58.2% 39.0% 37.8% 61.3% 35.3% 岗位描述 岗位与现状差异 用工风险 21.7% 0.6% 17.3% 0.7% 1.7% 28.6% 薪酬谈判能力 其他 Q2不同行业招聘协同挑战分布 消费品 60.0% 机械制造 63.2% 金融 互联网 传媒/教育 50.9% 36.0% 32.7% 60.2% 50.5% 电子通信 47.6% 非HR对软性素质判断 46.9% 54.7% 岗位描述 35.8% 岗位与现状差异 38.1% 40.1% 用工风险 1.3% 3.6% 20.1% 42.6% 57.7% 2.0% 22.4% 29.1% 53.7% 53.7% 26.0% 36.8% 40.0% 48.1% 47.4% 34.0% 60.5% 54.5% 46.1% 68.5% 房地产 68.0% 46.1% 0.4% 27.8% 18.6% 0.0% 10.9% 0.7% 薪酬谈判能力 其他 16 偏好渠道:二季度更重视校招 • 相对于一季度,更多企业在Q2会积极推进校招; • 就不同企业规模来看,1000人以上规模企业招聘需求量大,对于校招、 RPO等方式的偏好占比高于其他规模企业 Q2渠道偏好分布对比 91.2% 70.2% 40.5% 38.6% 35.1% 31.8% 26.5% 36.6% 23.3% 23.3% 22.1% 7.9% 内推 线上招聘网站 猎头 2021年Q1 RPO 校园招聘 社交网络招聘 2021年Q2 Q2不同规模企业招聘渠道分布 1-99人 38.9% 100-999人 33.4% 1000人以上 31.1% 内推 70.4% 70.8% 38.1% 67.2% 线上招聘网站 33.1% 40.3% 校园招聘 16.6% 22.6% 26.2% 31.1% RPO 28.3% 27.1% 35.0% 34.5% 社交网络招聘 注:招聘渠道偏好为多选题,故分项加总不等于100%,下同。 29.4% 猎头 17 不同行业二季度渠道偏好各有侧重 • 分不同行业来看,传媒教育、消费品在二季度对于校招的需求量较大,得票 率分别为51.9%和44%,高于其他行业,教育、消费品在2021年受到资本青 睐,快速发展,需要更多年轻血液; • 消费品、房地产、机械制造等行业使用线上招聘网站的得票率较高,分别为 86%、78.4%和75%,高于其他行业。 Q2分行业主要招聘渠道分布 消费品 机械制造 36.0% 39.5% 金融 36.4% 互联网 37.0% 传媒/教育 房地产 电子通信 86.0% 44.0% 75.0% 60.0% 31.6% 32.7% 67.7% 42.6% 66.7% 38.1% 51.9% 78.4% 21.8% 61.2% 内推 线上招聘网站 30.9% 38.1% 校园招聘 26.3% 21.8% 36.2% 25.9% RPO 10.0% 40.0% 30.3% 34.5% 27.2% 25.0% 34.5% 20.1% 16.7% 21.6% 32.0% 35.4% 33.3% 27.8% 19.0% 39.5% 社交网络招聘 猎头 24.1% 33.0% 18 渠道、实习生外出限制成为校招的重要课题 • 根据教育部最新官方数据, 202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909万人,首 次突破900万人。一方面高校毕业生人数创新高,另一方面,企业在进行 校招时,仍存在较大挑战: • 其中因为疫情原因,高校外出限制导致实习生难以到位成为首要挑战,得 票率为59.8%,其次是校招渠道的有效性,得票率为50.8%; • 企业在进行应届生招聘时,一方面更愿意提供实习岗位,通过实践进行企 业和应届生的双向筛选;另一方面,随着应届生数量的增长,如何快速找 到合适候选人,寻求有效的渠道也成为校招的重点之一。 Q2校招挑战 50.8% 20.9% 59.8% 42.0% 20.0% 3.1% 注: 渠道有效性:不知道今年哪些渠道更加有效 高校外出限制,实习生难找:疫情影响很多高校对学生外出有限制,实习生很难找 实习生在线管理成本及方式:实习生在线管理是否有更好的成本和收益管理方式 注:校招挑战为多选题,故分项加总不等于100%,下同。 19 渠道有效性、跨界引才成传统行业校招挑战 • 就不同企业规模而言,1000人以上规模企业对于实习生的需求量更大,因 此选择高校外出限制带来的挑战的较多,得票率为61.3%; • 相比其他行业,机械制造更关注校招渠道有效性,得票率为57.9%;机械 制造在智能化、数字化进程中,与以往不同,需要招聘计算机、大数据等 相关专业的学生,从而更加关注如何与新专业的应届生建立有效联系; Q2不同规模企业校招挑战 1-99人 100-999人 25.2% 52.5% 17.3% 1000人以上 58.0% 51.2% 22.7% 46.8% 60.7% 44.5% 18.2% 53.3% 61.3% 3.5% 21.7% 48.7% 2.8% 3.4% 18.5% 不知是否能进校 渠道有效性 高校外出限制,实习生难找 实习生在线管理成本及方式 不确定应届生薪酬增幅 其它 Q2不同行业企业校招挑战 消费品 机械制造 19.7% 金融 23.6% 互联网 24.8% 传媒/教育 房地产 电子通信 58.0% 28.0% 57.9% 43.6% 18.6% 46.1% 53.7% 43.6% 63.4% 57.4% 36.1% 46.0% 42.1% 60.0% 55.1% 33.3% 10.2% 66.0% 20.0% 21.1% 9.1% 6.6% 3.6% 51.6% 68.5% 62.9% 61.2% 18.1% 50.0% 49.5% 24.1% 3.1% 24.7% 58.5% 0.4% 18.4% 2.7% 不知是否能进校 渠道有效性 高校外出限制,实习生难找 实习生在线管理成本及方式 不确定应届生薪酬增幅 其它 20 应届生薪资涨幅高 • 企业更加重视对于应届生的招聘和培养。超过60%的企业在今年计划给应 届生涨幅10%以上,其中24.3%的企业表示涨幅会在15%-20%左右; • 其中1000人以上规模企业15%~20%左右的比例最高,占比33.6%,高于 中小企业占比。 Q2不同行业应届生薪资涨幅计划 38.8% 24.3% 22.6% 15%-20%左右 10%左右 5%以内 6.9% 7.4% 不变 尚不确定 Q2不同规模应届生薪资涨幅计划 1-99人 15.9% 100-999人 1000人以上 15%-20%左右 40.4% 27.8% 27.1% 40.0% 33.6% 10%左右 20.3% 30.3% 5%以内 6.4% 10.2% 19.3% 不变 6.3%5.6% 10.1% 6.7% 尚不确定 21 传统行业提升薪资,跨界吸引年轻力量 对比不同行业,电子通信、互联网涨薪幅度高;其次为机械制造、房地产等 行业。机械制造、房地产等行业需要与电子通信、互联网等行业争夺计算机 相关的人才,因此大幅提高应届生薪资。 Q2不同行业计划应届生薪资涨幅 消费品 16.0% 机械制造 金融 互联网 传媒/教育 房地产 电子通信 32.0% 23.7% 30.0% 35.5% 9.1% 29.1% 22.4% 30.9% 28.7% 18.5% 42.5% 7.9% 12.7% 22.4% 3.1% 3.1% 37.0% 40.2% 22.7% 37.4% 15%-20%左右 8.0% 10.5% 18.2% 35.2% 21.6% 14.0% 43.5% 10%左右 5%以内 不变 5.6% 3.7% 5.2% 10.3% 14.3% 尚不确定 22 2.7% 2.0% 招聘工具多元化、智能化、可视化 • 对比2021年一季度,二季度更多企业愿意尝试AI面试、人才评价和直播招 聘,二季度得票率分别为43%、44%和18.2%,超过第一季度。企业对于线 上化、智能化、可视化的招聘工具接受程度变高; • 就企业规模来看,1000人以上规模企业对于人才评价需求较高,得票率为 47.9%,高于其他规模企业,对于人才全面素质更加看重; 招聘工具偏好分布对比 56.80% 44.7% 44.5% 44.0% 43.0% 35.20% 25.60% 20.00% 18.2% 7.70% 视频面试 AI面试工具 4.5% 4.20% 人才评价工具 2021年Q1 猎头类工具 2021年Q2 直播招聘 其他 Q2不同规模招聘工具分布 5.4% 1-99人 50.0% 40.1% 40.8% 39.5% 19.1% 4.0% 100-999人 1000人以上 视频面试 40.9% 44.5% AI面试工具 44.9% 43.7% 人才评价工具 45.3% 47.9% 猎头类工具 47.9% 45.4% 直播招聘 注:招聘工具偏好为多选题,故分项加总不等于100%,下同。 17.3% 4.2% 19.3% 其它 23 不同行业招聘工具偏好差异 • 就不同行业来看,互联网、电子通信等数字化程度高的企业对于AI面试的接 受程度高,得票率分别为47.8%和43.6%; • 消费品、教育等行业快速发展中,更重视人才评价工具在前期招聘中的应用, 识别合适人才,得票率分别为64%和51.9% Q2分行业招聘工具分布 4.0% 消费品 机械制造 金融 互联网 传媒/教育 房地产 电子通信 58.0% 30.0% 50.0% 32.7% 36.8% 43.4% 43.6% 52.0% 40.7% 49.5% 26.5% 47.6% 视频面试 AI面试工具 45.5% 39.8% 51.9% 38.1% 40.0% 40.8% 45.5% 52.0% 38.9% 64.0% 40.2% 40.1% 人才评价工具 22.4% 14.5% 45.3% 38.9% 45.4% 56.5% 猎头类工具 26.0% 10.5% 5.5% 18.5% 25.9% 11.3% 17.7% 直播招聘 0.4% 7.4% 5.2% 1.4% 其它 24 2021年Q2人力资源趋势 数字转型,跨界招聘 • 据猎聘《2021年数字经济人才白皮书》,传统行业在技术数字化升级过 程中表现抢眼,猎聘数据显示,2018-2020年,技术类职能需求连续三 年呈现增长,其中,互联网、房地产、服务外包、文教传媒、金融、消 费品、制药医疗等行业都出现了技术职能需求增长的态势,大量技术人 才加入企业将带动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 • 在Q2,更多传统行业继续推动数字化转型,不仅仅在数字化专业方面 招聘更多技术人才,也开始重视技术、运营等数字化应用人才。 更重视校招,方式多元化、智能化 • 根据猎聘校园2021年调研数据,超过63%的应届毕业生和超过48%的 企业认为未来校招线上和线下模式相辅相成,未来缺一不可; • 一方面企业给到应届生的薪资大部分提升10%以上,更看重优秀的应届 生;另一方面更多企业将结合视频面试、AI面试、直播招聘等多种方式, 提升校招效率; 25 2020年,猎聘升级为多元科技集团 • 猎聘从中高端招聘向上覆盖至高端招聘,向下覆盖至大众招聘、校园招聘, 其中包括国际高端猎头公司CGL、中高端招聘平台猎聘、校园招聘业务猎聘 校园等品牌;横向则开辟新疆土,分别在B端和C端布局,在C端有简历修改、 面试辅导、生涯咨询等个性化职业辅导服务;B端则包括勋厚人力、乐班班 等人力资源服务以及多面、问卷星等SaaS工具产品。 •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企业对于在线招聘、视频面试、线上培训、在线测评、 灵活用工、直播招聘等无接触服务方式的需求持续增长。猎聘顺势而为,布 局了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全力支持客户完成人才升级和组织升级。 布局人力资源产业链,提供一体化人才解决方案 人才发展 人才盘点 在线培训 人才评价 人才测评 背景调查 高端精英人才 人才招聘 社会骨干人才 人才外包 校园潜力人才 组织战略 平台 人才地图 定岗定编 基于6500万+精英人才和16万+猎头的【大数据平台】|【数据仓库】|【AI算法】 37 T I T LE,ADD YO UR 每 季 度 更 权 , 猎 聘 解 释 权 。 1 - 2 2 6 6 YO UR 创 , 聘 授 权 及 - 6 2 ADD Thank You * 版 权 声 明 : 本 报 告 系 原 新 一 次 , 转 载 请 联 系 猎 保 留 对 相 关 数 据 的 所 有 联 系 电 话 : 4 0 0 T I T LE.

27 页 442 浏览
立即下载
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2版

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2版

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 (2022 版) 国家卫生健康委三级公立医院 绩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 2022 年 3 月 前 言 为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 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9〕4 号)要求,保证三级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通过现场调研、 会议座谈、平台反馈、自评报告等多渠道搜集相关单位意见建议。 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0 修订版)》(以 下简称《操作手册(2020 修订版)》)的基础上,结合最新政策 文件,组织专家研究,并在部分医院针对调整内容进行试填报后, 修订形成《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2 版)》。 一、修订原则 (一)稳定性。延续《操作手册(2020 修订版)》中明确的 绩效考核范围、指标架构和顺序。指标名称、指标属性、计算公 式、指标来源和指标导向等内容基本不变。 (二)统一性。为规范数据采集,统一指标说明、指标意义 和相同数据的统计口径。 (三)准确性。确认有关指标定义、指标说明和指标意义中 涉及的数字、年份、内容、依据和脚注等,以最新政策文件和《国 家卫生健康统计调查制度》为依据对其进行补充完善,保证权威 性和准确性。 (四)简洁性。修订文字表述,将需要阐明的概念以脚注形 式标注,使“指标说明”更直接清晰,便于使用者查找核对。 二、修订内容 (一)增设或修订延伸指标。一是在指标 18-19 原有内容 之上,增设对于基本药物处方使用品种数量占比的考核内容; 在指标 21 原有内容之上,增设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药品 完成比例的考核内容;在指标 45 原有内容之上,增设感染性疾 病科医师占比的考核内容。二是在指标 37 延伸指标基础上,剔 除有关项后的医疗收入增幅。用于反映剔除散装中药饮片、小 包装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剂、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罕见病 用药收入,长期处方产生的药品收入,以及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中谈判类药物收入后的医疗收入增幅情况,并将剔除项应用于 指标 38-41。 (二)补充及更新相关工作要求。将最新规范性文件作为指 标统计依据,如加入《关于印发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 (2021-2025 年)的通知》(国卫医发〔2021〕27 号)、《国务 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国办发〔2021〕 18 号)、《深入推广福建省三明市经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 实施意见》(国医改发〔2021〕2 号)、《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 印发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0 年版)的通知》 (国卫医发〔2020〕 26 号)、《2021 国家卫生健康统计调查制度》等文件。涉及指 标 1-3、8、10-13、17、20、22-24、28、31、33、37、42-43、46、 48-49、53、55 共 24 个指标。 (三)进一步明确指标内涵。根据医院在填报中提出的相关 问题,一是细化指标 42 的佐证资料清单;二是指标增 1 中分母 由“同期耗材总收入”修订为“同期卫生材料收入”,并与《医 院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补 充规定》保持一致。三是根据工作情况,进一步细化指标说明, 涉及指标 10、12、17-21、28、30-31、33、36-42、45-46、49-50、 增 1 共 23 个;更新或增加指标脚注,涉及指标 1、8、10-12、21、 25-26、28、33-35、37、49 共 14 个;更新指标解释,涉及指标 21、50、52 共 3 个;更新指标来源,涉及指标 21、28、30、3741 共 8 个。 为使相关数据具有可比性,实施动态监测,针对各省医疗服 务价格调整、支付方式改革对考核指标产生较大影响的,需提供 说明材料。除特殊说明外,本次考核的定量指标数据在既往基础 上增加 2021 年度数据。各地应按照属地化原则加强数据质控, 提升数据质量,不断探索运用数据质量作为系数对指标结果进行 调整的应用机制。 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既是一项开创性工作,也是一项 需要持续改进的工作。感谢来自各地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这些意 见建议是完善操作手册的基础,更是扎实、高质量推进三级公立 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助力器。 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另行制定印发。 国家卫生健康委三级公立医院 绩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 年 3 月 目 录 一、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框架 ............................................ 1 二、医疗质量相关指标 .................................................................... 5 (一)功能定位(指标 1-7) ................................................. 5 1.门诊人次数与出院人次数比 ...................................................... 5 2.下转患者人次数(门急诊、住院) .......................................... 7 3.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 ........................................................ 10 4.出院患者手术占比▲ ................................................................ 13 5.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 ........................................................ 15 6.出院患者四级手术比例▲ ........................................................ 17 7.特需医疗服务占比 .................................................................... 19 (二)质量安全(指标 8-15) ............................................. 22 8.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 22 9.I 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 ...................................................... 24 10.单病种质量控制▲ .................................................................. 26 11.大型医用设备检查阳性率 ...................................................... 29 12.大型医用设备维修保养及质量控制管理 .............................. 32 13.通过国家室间质量评价的临床检验项目数▲ ...................... 37 14.低风险组病例死亡率▲ .......................................................... 40 15.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覆盖率 ...................................................... 42 (三)合理用药(指标 16-21) ........................................... 44 16.点评处方占处方总数的比例 .................................................. 44 17.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 ............................................ 47 18.门诊患者基本药物处方占比 .................................................. 50 19.住院患者基本药物使用率 ...................................................... 54 20.基本药物采购品种数占比 ...................................................... 56 21.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标药品使用比例 .......................... 60 (四)服务流程(指标 22-24) ........................................... 63 22.门诊患者平均预约诊疗率 ...................................................... 63 23.门诊患者预约后平均等待时间 .............................................. 65 24.电子病历应用功能水平分级▲ .............................................. 67 三、运营效率相关指标 .................................................................. 70 (五)资源效率(指标 25-26) ........................................... 70 25.每名执业医师日均住院工作负担 .......................................... 70 26.每百张病床药师人数 .............................................................. 72 (六)收支结构(指标 27-36) ........................................... 74 27.门诊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 ...................................................... 74 28.门诊收入中来自医保基金的比例 .......................................... 76 29.住院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 ...................................................... 79 30.住院收入中来自医保基金的比例 .......................................... 80 31.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检验收入)占医疗收 入比例▲ ....................................................................................... 81 32.辅助用药收入占比 .................................................................. 84 33.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重▲ .................................................. 86 34.万元收入能耗支出▲ .............................................................. 89 35.收支结余▲ .............................................................................. 91 36.资产负债率▲ .......................................................................... 93 (七)费用控制(指标 37-41) ........................................... 94 37.医疗收入增幅 .......................................................................... 94 38.门诊次均费用增幅▲ .............................................................. 97 39.门诊次均药品费用增幅▲ ...................................................... 99 40.住院次均费用增幅▲ ............................................................ 101 41.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增幅▲ .................................................... 103 (八)经济管理(指标 42-43) ......................................... 105 42.全面预算管理 ........................................................................ 105 43.规范设立总会计师 ................................................................ 109 四、持续发展相关指标 ................................................................ 111 (九)人员结构(指标 44-46) ......................................... 111 44.卫生技术人员职称结构 .........................................................111 45.麻醉、儿科、重症、病理、中医医师占比▲ .................... 113 46.医护比▲ ................................................................................ 116 (十)人才培养(指标 47-49) ......................................... 118 47.医院接受其他医院(尤其是对口支援医院、医联体内医院) 进修并返回原医院独立工作人数占比 ..................................... 118 48.医院住院医师首次参加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 ................ 121 49.医院承担培养医学人才的工作成效 .................................... 129 (十一)学科建设(指标 50-51) ..................................... 135 50.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项目经费▲ ................................ 135 51.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成果转化金额 ............................ 137 (十二)信用建设(指标 52) ........................................... 139 52.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等级 ........................................................ 139 五、满意度评价相关指标 ............................................................ 140 (十三)患者满意度(指标 53-54) ................................. 140 53.门诊患者满意度▲ ................................................................ 140 54.住院患者满意度▲ ................................................................ 142 (十四)医务人员满意度(指标 55) .............................. 143 55.医务人员满意度▲ ................................................................ 143 六、新增指标 ................................................................................ 145 增 1:重点监控高值医用耗材收入占比 .................................. 145 七、附件 ........................................................................................ 147 附件 1 日间手术病种及术式目录 ..................................... 147 附件 2 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 ......................... 172 附件 3 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 174 附件 4 第一批国家高值医用耗材重点治理清单............. 175 附件 5 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自评报告(参考提纲) 178 附件 6 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上报系统/平台............. 183 附件 7 指标解释联系人 ..................................................... 184 一、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框架 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包含一级指标 4 个、二 级指标 14 个、三级指标 55 个(定量 50 个,定性 5 个)、新增 指标 1 个。 1 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一览表 序号 相关指标 指标属性 指标导向 1 门诊人次数与出院人次数比 定量 监测比较 2 下转患者人次数(门急诊、住院) 定量 逐步提高↑ 3 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 定量 监测比较 4 出院患者手术占比▲ 定量 逐步提高↑ 5 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 定量 逐步提高↑ 6 出院患者四级手术比例▲ 定量 逐步提高↑ 7 特需医疗服务占比 定量 监测比较 8 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定量 逐步降低↓ 9 I 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 定量 逐步降低↓ 10 单病种质量控制▲ 定量 11 大型医用设备检查阳性率 定量 监测比较 12 大型医用设备维修保养及质量控制管理 定性 监测比较 13 通过国家室间质量评价的临床检验项目数▲ 定量 逐步提高↑ 14 低风险组病例死亡率▲ 定量 逐步降低↓ 15 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覆盖率 定量 逐步提高↑ 16 点评处方占处方总数的比例 定量 逐步提高↑ 17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 定量 逐步降低↓ 18 门诊患者基本药物处方占比 定量 逐步提高↑ 19 住院患者基本药物使用率 定量 逐步提高↑ 20 基本药物采购品种数占比 定量 逐步提高↑ 21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标药品使用比例 定量 逐步提高↑ 22 门诊患者平均预约诊疗率 定量 逐步提高↑ 监测比较 2 逐步降低↓ 序号 相关指标 指标属性 指标导向 23 门诊患者预约后平均等待时间 定量 逐步降低↓ 24 电子病历应用功能水平分级▲ 定性 逐步提高↑ 25 每名执业医师日均住院工作负担 定量 监测比较 26 每百张病床药师人数 定量 监测比较 27 门诊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 定量 监测比较 28 门诊收入中来自医保基金的比例 定量 监测比较 29 住院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 定量 监测比较 30 住院收入中来自医保基金的比例 定量 监测比较 31 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检验收入) 占医疗收入比例▲ 定量 逐步提高↑ 32 辅助用药收入占比 定量 监测比较 33 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重▲ 定量 逐步提高↑ 34 万元收入能耗支出▲ 定量 逐步降低↓ 35 收支结余▲ 定量 监测比较 36 资产负债率▲ 定量 监测比较 37 医疗收入增幅 定量 监测比较 38 门诊次均费用增幅▲ 定量 逐步降低↓ 39 门诊次均药品费用增幅▲ 定量 逐步降低↓ 40 住院次均费用增幅▲ 定量 逐步降低↓ 41 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增幅▲ 定量 逐步降低↓ 42 全面预算管理 定性 逐步完善 43 规范设立总会计师 定性 逐步完善 44 卫生技术人员职称结构 定量 监测比较 45 麻醉、儿科、重症、病理、中医医师占比▲ 定量 逐步提高↑ 46 医护比▲ 定量 监测比较 3 序号 相关指标 指标属性 指标导向 47 医院接受其他医院(尤其是对口支援医院、医联体内 医院)进修并返回原医院独立工作人数占比 定量 逐步提高↑ 48 医院住院医师首次参加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 定量 逐步提高↑ 49 医院承担培养医学人才的工作成效 定量 逐步提高↑ 50 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项目经费▲ 定量 逐步提高↑ 51 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成果转化金额 定量 逐步提高↑ 52 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等级 定性 监测比较 53 门诊患者满意度▲ 定量 逐步提高↑ 54 住院患者满意度▲ 定量 逐步提高↑ 55 医务人员满意度▲ 定量 逐步提高↑ 重点监控高值医用耗材收入占比 定量 监测比较 增1 注:1.指标中加“▲”的为国家监测指标。 2.指标导向是指该指标应当发生变化的趋势,供各地结合实际确定指标分值时使 用,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确定基准值或合理基准区间。 3. 增 1 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 发〔2019〕37 号)而增设指标。 4 二、医疗质量相关指标 医疗质量指标部分,共有二级指标 4 个,三级指标 24 个(国 家监测指标 10 个),其中定量指标 22 个,定性指标 2 个。 (一)功能定位(指标 1-7) 1.门诊人次数与出院人次数比 【指标属性】定量指标 【计量单位】比值(X:1) 【指标定义】 考核年度门诊患者人次数与同期出院患者人次数之比。 【计算方法】 门诊人次数与出院人次数比 = 门诊患者人次数 同期出院患者人次数 【指标说明】 (1)分子1:门诊患者人次数仅以门诊挂号数统计,不包括 急诊患者、健康体检者。 (2)分母:出院患者人次数是指出院人数,即考核年度内 所有住院后出院的人数,包括医嘱离院、医嘱转其他医疗机构、 非医嘱离院、死亡及其他人数2,不含家庭病床撤床人数。 1 参阅《2021 国家卫生健康统计调查制度》。 2 统计界定原则是(1)“死亡”包括已办住院手续后死亡者、未办理住院手续而实际上已收容入院 的死亡者。(2)“其他人数”指正常分娩和未产出院者、未治和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者、无并发症 的人工流产或绝育手术出院者。 5 【指标意义】 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 要(2015-2020 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14 号)、《国务 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办发 〔2015〕38 号)、《关于印发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的若干意见》(国卫体改发〔2015〕89 号)、《国务院办公厅关 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5〕70 号)、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和《国 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的通知》 (国 发〔2016〕78 号)等文件精神,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 主体,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医保支付和医疗服务价格政策,调动三 级公立医院参与分级诊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三级公立医院 收治疑难复杂和危急重症患者,逐步下转常见病、多发病和疾病 稳定期、恢复期患者。城市三级综合医院普通门诊就诊人次占比 逐步降低。 【指标导向】监测比较。 【指标来源】医院填报。 【指标解释】省级卫生健康委。 6 2.下转患者人次数(门急诊、住院) 【指标属性】定量指标 【计量单位】人次 【指标定义】 考核年度三级公立医院向二级医院或者基层医疗机构下转 的患者人次数,包括门急诊、住院患者。 【计算方法】 下转患者人次数 = 门急诊下转患者人次数 + 住院下转患者人次数 【指标说明】 (1)考核三级公立医院向医联体3内的二级医院、基层医疗 机构下转患者情况。 (2)门急诊下转患者包括医联体患者登记系统中,三级医 院向二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下转的患者。 (3)住院下转患者包括病案首页在“离院方式”选项中, 填写“医嘱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代码为 3)的出 院患者,及住院信息系统中查阅到的下转二级医院、基层医疗机 3 医联体:是指由不同级别、类别医疗机构之间,通过纵向或横向协作形成的医疗机构联合组织。 目前医联体主要有四种组织模式:一是医疗集团,在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由三级公立医院或者 业务能力较强的医院牵头,联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护理院、专业康复机构等,形成资源共享、 分工协作的管理模式。二是医疗共同体,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 础的县乡一体化管理,与乡村一体化管理有效衔接。三是专科联盟,医疗机构之间以专科协作为 纽带形成联合体。四是远程医疗协作网,由牵头单位与基层、偏远和欠发达地区医疗机构建立远 程医疗服务网络。 7 构的出院患者。 (4)门急诊和住院下转患者人次数累加求和为医院下转患 者人次数,不包括出院患者在下级医院门诊复查以及三级医院间 相互转诊的人次数。 【指标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中发〔1997〕 3 号)中首次提出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 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 号)、《国 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的通知》 (国 发〔2016〕78 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 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7〕32 号)等一系列文件中提出, 明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诊疗服务功能定位,控制三级医院普通门 诊规模,支持和引导病人优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由基层 医疗卫生机构逐步承担公立医院的普通门诊、稳定期和恢复期康 复以及慢性病护理等服务。2017 年,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 建设试点,三级公立医院要全部参与并发挥引领作用,综合医改 试点省份每个地市以及分级诊疗试点城市至少建成一个有明显 成效的医联体。到 2020 年,所有二级公立医院和政府办基层医 疗卫生机构全部参与医联体。三级医院应当根据功能定位,重点 收治疑难复杂疾病和疾病的急性期患者,将适宜患者向下转诊, 8 以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深入推广福建省三明市经验深化医 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医改发〔2021〕2 号)中提出, 创新分级诊疗和医防协同机制,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有序就 医。 【指标导向】逐步提高。 【指标来源】医院填报。 【指标解释】省级卫生健康委。 9 3.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 【指标属性】定量指标 【计量单位】百分比(%) 【指标定义】 考核年度出院患者施行日间手术4台次数占同期出院患者择 期手术总台次数的比例。 【计算方法】 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 = 日间手术台次数 同期出院患者择期手术总台次数 × 100% 【指标说明】 (1)分子:日间手术台次数是指日间手术患者人数,即在 日间手术室或住院部手术室内、麻醉状态下完成的择期日间手术 人数。 (2)分母:此处同期出院患者择期手术5总台次数是指同期 出院患者择期手术人数,同一次住院就诊期间患有同一疾病或不 同疾病施行多次手术者,按 1 人统计。统计单位以人数计算,总 数为实施择期手术和介入治疗人数累加求和。包括妊娠、分娩、 4 日间手术是在日间手术室或住院部手术室内、麻醉状态下完成的手术(含介入治疗),指按照 诊疗计划患者在 1 日(24 小时)内入、出院完成手术或介入治疗(不包括门诊手术或门诊介入治 疗),如因病情需要延期住院的特殊病例,住院时间不超过 48 小时。 5 择期手术是指可以选择适当时机实施的手术,手术时机不致于影响治疗效果,允许术前充分准 备或观察,再选择时机施行手术。 10 围产期、新生儿患者。 (3)本年度考核手术名称和编码参阅《手术操作分类代码 国家临床版 3.0》6。 【指标意义】 《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卫医 发〔2015〕2 号)提出推行日间手术。医院在具备微创外科和麻 醉支持的条件下,选择既往需要住院治疗的诊断明确单一、临床 路径清晰、风险可控的中、小型择期手术,逐步推行日间手术, 提高床位周转率,缩短住院患者等候时间。 《关于印发开展三级医院日间手术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国卫医函〔2016〕306 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 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18 号)把推进日间手术 模式作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时,要求在保障医疗 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符合条件的三级医院稳步开展日间手术, 逐步扩大日间手术病种范围,逐年增加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 例,缩短患者等待住院和等待手术时间,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缓 解患者“住院难”和“手术难”问题。《国家卫生家健康委办公 厅关于发布日间手术推荐目录(2022 年版)》整合发布了 708 项 6 在《手术操作分类代码国家临床版 2.0》基础上,增加代码 836 条、修改 90 条、停用 38 条, 形成《手术操作分类代码国家临床版 3.0》。详见《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采集二级和三级公 立医院 2019 年度绩效考核数据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438 号)。 11 日间手术推荐目录。推荐目录见附件 1。 【指标导向】监测比较。 【指标来源】医院填报。 【指标解释】国家卫生健康委病案管理质量控制中心、省级卫生 健康委。 12 4.出院患者手术占比▲ 【指标属性】定量指标,国家监测指标。 【计量单位】百分比(%) 【指标定义】 考核年度出院患者施行手术7治疗台次数占同期出院患者总 人次数的比例。 【计算方法】 出院患者手术占比 = 出院患者手术台次数 同期出院患者总人次数 × 100% 【指标说明】 (1)分子:出院患者手术台次数是指出院患者手术人数, 即同一次住院就诊期间患有同一疾病或不同疾病施行多次手术 患者,按 1 人统计。统计单位以人数计算,总数为手术和介入治 疗8人数累加求和。 (2)分母:同期出院患者总人次数是指出院人数。 (3)手术和介入治疗统计按照《手术操作分类代码国家临 7 根据《关于印发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94 号)规 定,手术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使用手术器械在人体局部进行操作,以去除病变组织、修复 损伤、移植组织或器官、植入医疗器械、缓解病痛、改善机体功能或形态等为目的的诊断或者治 疗措施。 8 介入治疗即不切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血管、皮肤上作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在 影像设备(血管造影机、透视机、CT、MR、B 超等)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的创伤最小的治疗 方法,包括:心血管介入、外周血管介入、神经血管介入、综合介入。 13 床版 3.0》的目录实施。 【指标意义】 手术和介入治疗的数量尤其是疑难复杂手术和介入治疗的 数量与医院的规模、人员、设备、设施等综合诊疗技术能力及临 床管理流程成正相关,鼓励三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服务于疑难危 重患者,尤其是能够提供安全有保障的高质量医疗技术服务。 【指标导向】逐步提高。 【指标来源】病案首页。 【指标解释】国家卫生健康委病案管理质量控制中心。 14 5.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 【指标属性】定量指标,国家监测指标。 【计量单位】百分比(%) 【指标定义】 考核年度出院患者实施微创手术9台次数占同期出院患者手 术台次数的比例。 【计算方法】 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 = 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台次数 同期出院患者手术台次数 × 100% 【指标说明】 (1)分子: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台次数是指出院患者微创手 术人数。同一次住院就诊期间患有同一疾病或不同疾病施行多次 微创手术者,按 1 人统计。 (2)分母:同期出院患者手术台次数是指出院患者手术(含 介入)人数。 (3)纳入本次考核的微创手术目录,将利用腹腔镜、胸腔 镜、纵隔镜、神经内镜、关节镜等现代医疗器械及相关设备经 非自然腔道入路进行的微创手术,结合《手术操作分类代码国 家临床版 3.0》和大数据统计结果形成,由国家统一制定,仅用 9 微创手术是指出院患者在日间手术室或住院部手术室内、麻醉状态下的内科和外科腔镜手术、 血管内和实质脏器的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的特点。 15 于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并嵌入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 信息系统。 【指标意义】 (1)微创手术降低了传统手术对人体的伤害,具有创伤小、 疼痛轻、恢复快的优越性,极大地减少了疾病给患者带来的不便 和痛苦,更注重患者的心理、社会、生理(疼痛)、精神、生活 质量的改善与康复,减轻患者的痛苦。 (2)合理选择微创技术适应症、控制相关技术风险促进微 创技术发展。 【指标导向】逐步提高。 【指标来源】病案首页。 【指标解释】国家卫生健康委病案管理质量控制中心。 16 6.出院患者四级手术比例▲ 【指标属性】定量指标,国家监测指标。 【计量单位】百分比(%) 【指标定义】 考核年度出院患者施行四级手术 10 台次数占同期出院患者 手术台次数的比例。 【计算方法】 出院患者四级手术比例 = 出院患者四级手术台次数 同期出院患者手术台次数 × 100% 【指标说明】 (1)分子:出院患者四级手术台次数是指出院患者住院期 间实施四级手术和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介入诊疗人数之和。 (2)分母:同期出院患者手术台次数是指出院患者手术(含 介入)人数。同一次住院就诊期间患有同一疾病或不同疾病施行 多次手术者,按 1 人统计。 (3)纳入本次考核的四级手术和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介入 诊疗目录(简称四级手术目录)结合《手术操作分类代码国家临 床版 3.0》和大数据统计结果形成,由国家统一制定,仅用于国 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并嵌入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信息系 10 四级手术是指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手术。参阅《关于印发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 (试行)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94 号)。 17 统。 【指标意义】 《关于印发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卫 办医政发〔2012〕94 号)提出医疗机构应当开展与其级别和诊疗 科目相适应的手术。三级医院重点开展三、四级手术。《关于印 发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若干意见》(国卫体改发 〔2015〕89 号)要求对手术类型构成比进行监测比较,通过四级 手术占比,衡量医院住院患者中实施复杂难度大的手术的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心血管疾病介入等 4 个介入 类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9〕828 号),对心血管疾病介入、综合介入、外周血管介入和神经血管 介入 4 个介入类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进行了修订。该修订 强化了医疗机构的主体责任,加强了对相关技术临床应用的事中 事后监管措施,明确要求医疗机构将相关技术纳入手术分级管理。 【指标导向】逐步提高。 【指标来源】病案首页。 【指标解释】国家卫生健康委病案管理质量控制中心。 18 7.特需医疗服务占比 【指标属性】定量指标 【计量单位】百分比(%) 【指标定义】 特需医疗服务占比由特需医疗服务量占比和特需医疗服务 收入占比两部分体现。 (1)考核年度特需医疗服务量(特需门诊患者人次数和享 受特需医疗服务的出院人数)占同期全部医疗服务量(门诊患者 人次数和出院人数)的比例,不含急诊和健康体检人次。 (2)考核年度特需医疗服务收入(特需门诊医疗服务收入和 住院患者特需医疗服务收入)占同期全部医疗服务收入的比例。 【计算方法】 特需医疗服务量占比 = 特需医疗服务量 同期全部医疗服务量 特需医疗服务收入占比 = × 100% 特需医疗服务收入 同期全部医疗服务收入 × 100% 【指标说明】 (1)分子 分子 1:特需医疗服务11量是指特需门诊患者人次数和享受 11 特需医疗服务是指医院在保证医疗基本需求的基础上,为满足群众的特殊医疗需求而开展的医 疗服务活动。该服务由副高级职称及以上医护技人员提供、收费价格在相关管理部门备案、高于 同级职称提供的普通诊疗服务价格的服务。 19 特需医疗服务的出院人数总和。 分子 2:特需医疗服务收入是指特需门诊医疗服务收入和住 院患者特需医疗服务收入总和。 (2)分母 分母 1:同期全部医疗服务量是指所有门诊患者人次数与出 院人数之和。 分母 2:同期全部医疗服务收入是指医院开展医疗服务活动 取得的收入,包括门诊收入、住院收入和结算差额12。 【指标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 发〔2009〕6 号)提出控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规模,提供特需服 务的比例不超过全部医疗服务的 10%。《关于印发公立医院改革 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卫医管发〔2010〕20 号)、《国务院办 公厅关于印发 2011 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国 办发〔2011〕10 号)及《发展改革委 卫生计生委 人力资源社会 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 (发 改价格〔2016〕1431 号)等相关文件和意见提出,放宽非营利性 医疗机构提供的供患者自愿选择的特需医疗服务的指导价格,以 12 根据《关于医院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补充规定》,医院医 疗收入包括门诊收入、住院收入和结算差额。 20 满足不同层次患者的需求。公立医疗机构可提供市场竞争比较充 分、个性化需求比较强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 【指标导向】监测比较。 【指标来源】医院填报。 【指标解释】省级卫生健康委。 21 (二)质量安全(指标 8-15) 8.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指标属性】定量指标,国家监测指标。 【计量单位】百分比(%) 【指标定义】 考核年度择期手术患者发生并发症 13 例数占同期出院的手 术患者人数的比例。 【计算方法】 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 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 同期出院的手术患者人数 × 100% 【指标说明】 (1)分子: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是指择期手术和择期 介入治疗患者并发症发生人数。统计住院病案首页中出院诊断符 合“手术并发症诊断相关名称”且该诊断入院病情为“无”(代 码为 4)的病例。 同一患者在同一次住院发生多个入院病情为“无” 的择期手术后并发症,按 1 人统计。 (2)分母:同期出院的手术患者人数是指同期出院患者择 13 手术并发症是指并发于手术或手术后的疾病或情况,本年度仅统计择期手术后,并发于手术或 手术后的疾病或情况的人数,包括:手术后出血或血肿、手术后伤口裂开、肺部感染、肺栓塞、 深静脉血栓、败血症、猝死、手术中发生或由于手术造成的休克、手术后血管并发症、瘘、呼吸 衰竭、骨折、生理/代谢紊乱、人工气道意外脱出等。参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综合医 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1 年版)的通知》(卫办医政函〔2011〕54 号)和《国家卫生 健康委关于印发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0 年版)的通知》(国卫医发〔2020〕26 号)。 22 期手术人数。统计单位以人数计算,总数为实施择期手术和介入 治疗人数累加求和。不包括妊娠、分娩、围产期、新生儿患者。 (3)本年度考核的手术并发症仅统计择期手术后,并发于 手术或手术后的疾病或情况的人数。 (4)本年度考核手术名称和编码参阅《手术操作分类代码 国家临床版 3.0》。 【指标意义】 预防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是医疗质量管理和监控的重点,也是 患者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是衡量医疗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重 要结果指标之一。《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三级医院评审标准 (2020 年版)的通知》(国卫医发〔2020〕26 号)将疾病/手术 并发症发生例数和发生率作为医疗质量安全的评价指标。 【指标导向】逐步降低。 【指标来源】病案首页。 【指标解释】国家卫生健康委病案管理质量控制中心。 23 9.I 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 【指标属性】定量指标,国家监测指标。 【计量单位】百分比(%) 【指标定义】 考核年度发生 I 类切口14手术部位感染15人次数占同期 I 类 切口手术台次数的比例。 【计算方法】 ????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 = I 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人次数 同期 I 类切口手术台次数 × 100% 【指标说明】 (1)分子:I 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人次数即出院患者手术为 I 类切口且病案首页中切口愈合等级字段填报为“丙级愈合”16 (代码为 3)选项的人数。同一患者同一次住院有多个 I 类切口 丙级愈合手术,按 1 人统计。 (2)分母:同期 I 类切口手术台次数是指同期出院患者手 术为 I 类切口人数,同一患者同一次住院多个 I 类切口手术,按 1 人统计。 14 I 类切口是指手术切口为无菌切口。 15 手术切口感染包括表浅手术切口感染和深部手术切口感染。参阅《关于印发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试行)的通知》(卫医发〔2001〕2 号)。 16 I 类切口丙级愈合是指无菌手术切口发生切口化脓的情况。切口愈合等级包括甲级愈合(切口 愈合良好)、乙级愈合(切口愈合欠佳)、丙级愈合(切口化脓)和其他愈合(出院时切口愈合 情况不确定)。参阅《卫生部关于修订住院病案首页的通知》(卫医政发〔2011〕84 号)。 24 (3)本年度考核手术名称和编码参阅《手术操作分类代码 国家临床版 3.0》。 【指标意义】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麻醉等 6 个专业质控指 标(2015 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5〕252 号)中《医 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 年版)》提出,监测Ⅰ类切口手 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频率,反映医院对接受 I 类切口手术 的患者医院感染管理和防控情况。 【指标导向】逐步降低。 【指标来源】病案首页。 【指标解释】国家卫生健康委病案管理质量控制中心。 25 10.单病种质量控制▲ 【指标属性】定量指标,国家监测指标。 【计量单位】人、天、元、百分比(%) 【指标定义】 对特定病种17的医疗服务相关评价指标进行测算,包括: (1)单病种例数:考核年度内符合单病种纳入条件的某病 种出院人数之和,计量单位:人。 (2)平均住院日:考核年度内符合单病种纳入条件的某病 种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计量单位:天。 (3)次均费用:考核年度内符合单病种纳入条件的某病种 出院患者平均住院费用,计量单位:元。 (4)病死率:考核年度内符合单病种纳入条件的某病种出 院患者死亡人数占同期同病种出院人数的比例,计量单位:百分 比(%)。 【计算方法】 某病种例数 = 符合纳入条件的某病种出院人数累加求和 平均住院日 = 次均费用 = 某病种出院患者占用总床日数 同期某病种例数 某病种总出院费用 同期某病种例数 17 特定病种根据三级公立医院上报的病案首页数据测算结果确定。 26 病死率 = 某病种死亡人数 同期某病种例数 × 100% 【指标说明】 (1)分子 分子 1:某病种出院患者占用总床日数是指考核年度某病种 所有出院人数的住院床日之和。 分子 2:某病种总出院费用是指考核年度某病种患者住院期 间发生的与诊疗有关的所有费用之和。 分子 3:某病种死亡人数是指考核年度某病种出院患者病案 首页中离院方式为“死亡”(代码为 5)的人数之和。 (2)分母:同期某病种例数是指考核年度某病种的出院人 数。 (3)单病种提取需符合《疾病分类代码国家临床版 2.0》及 《手术操作分类代码国家临床版 3.0》要求。单病种提取包括疾 病和手术,病种例数按照“出院人数”统计,手术例数则按照“手 术人数”统计,具体释义参阅指标 1 和指标 4。 (4)根据工作进展情况,逐步扩大监测的病种范围,并开 展基于重点病种的专科能力评价。 【指标意义】 单病种质量管理是一种标准化的、以病种(或手术)为单位 而进行的全程医疗质量管理的新方法,它以明确诊断标准的单一 27 疾病(或手术)种类为一个质量评价单位,通过对疾病诊疗全过 程,包括诊断、检查、治疗、治疗效果以及医疗费用等,实施标 准化控制,达到提高医疗质量和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利用的目的; 具有相同疾病(或手术)诊断名称的一类患者运用相同指标进行 医院间比较,可反映各医院的诊疗能力、技术水平和费用等差异 性。 【指标导向】 (1)每一单病种例数:监测比较。 (2)每一单病种平均住院日:逐步降低。 (3)每一单病种次均费用:监测比较。 (4)每一单病种病死率:逐步降低。 【指标来源】病案首页。 【指标解释】国家卫生健康委病案管理质量控制中心。 28 11.大型医用设备检查阳性率 【指标属性】定量指标 【计量单位】百分比(%) 【指标定义】 考核年度大型医用检查设备的检查报告阳性结果(人次)数 占同期大型医用设备检查人次数的比例。 【计算方法】 大型医用设备检查阳性率 = 大型医用设备检查阳性数 同期大型医用设备检查人次数 × 100% 【指标说明】 (1)分子:仅统计用于检查目的的大型医用设备18,不包括 用于治疗目的的大型医用设备。检查阳性数即检查报告阳性结果 数,按报告份数统计,如果一份报告中含有多个检查部位,有一 项或多项阳性结果,按 1 人统计,不包括健康体检人群。 (2)分母:同期大型医用设备检查人次数仅统计用于检查 目的的大型医用设备所完成的检查总人数,同样以报告份数为统 计单位,不包括健康体检人群。 (3)本年度考核的用于检查的大型医用设备19包含: 18 大型医用设备是指使用技术复杂、资金投入量大、运行成本高、对医疗费用影响大且纳入目录 管理的大型医疗器械。参阅《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739 号)。 19 本年度考核的大型医用设备参阅《关于发布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18 年)的通 知》(国卫规划发〔2018〕5 号),详见附件 2。 29 甲类检查设备:正电子发射型磁共振成像系统(PET/MR)、 首次配置的单台(套)价格在 3000 万元人民币(或 400 万美元) 及以上的大型医疗器械(本次仅统计用于检查的设备)。 乙类检查设备:X 线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PET/CT,含 PET)、64 排及以上 X 线计算机断层扫描仪(64 排及以上 CT)、 1.5T 及以上磁共振成像系统(1.5T 及以上 MR)、首次配置的单 台(套)价格在 1000-3000 万元人民币的大型医疗器械(本次仅 统计用于检查的设备)。 【指标意义】 对已经购置的大型医用设备使用情况、使用效果应定期评价, 以充分发挥其在诊疗中的优势作用,促进大型医用设备科学配置 和合理使用。《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基本 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国卫医发〔2016〕36 号)要 求对于大型医学影像设备要开展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定期进行影 像诊断与手术、病理或出院诊断随访对比,统计影像诊断与临床 诊断的符合率。《关于印发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医疗检 查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卫医发〔2020〕29 号)指出医疗机构 要建立大型医用设备检查适宜性点评制度,对检查的适应证、必 要性、检查结果阳性率等进行评估并在机构内公示结果。《医疗 器械临床使用管理办法》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令第 8 号)规定, 30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开展医疗器械临床使用评价工作,重点加 强医疗器械的临床实效性、可靠性和可用性评价。 【指标导向】监测比较。 【指标来源】医院填报。 【指标解释】省级卫生健康委。 31 12.大型医用设备维修保养及质量控制管理 【指标属性】定性指标 【计量单位】无 【指标定义】 考核年度大型医用设备在医院使用期间的维修保养和质量 控制管理状况。 【计算方法】 医院提供考核年度(当年)的相应佐证材料。 【指标说明】 引导医院关注医用设备的维修保养、质量控制和网络安全, 配置合适维修人员和维修检测设备。评价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配置合理维修人员和维修场地,涉及有毒有害作业应 有合适的维修场所和有效防护。 ① 医院提供所有放射、核素相关的大型医用设备维修人员 及岗位分工(包括数量、技术职称、人员配置);维修场地20空 间以及其面积(包括医院房产存档建筑图纸且标出实际使用面积, 以及能清楚反映场地各工位的实景照片),要求提供的佐证材料 图片清晰、文字精炼。 ② 如果开展对环境有污染或对维修人员有伤害的大型医用 20 维修场地是指医院为开展设备维修在设备管理部门设置的专用于开展维修工程工作的空间。 32 设备(如:放射、核素等相关的大型医用设备)的维修活动,设 备管理部门需提供具备职业防护措施的场地实景照片及说明材 料,其中应包含职业防护的措施以及职业防护装备的清单。 (2)急救、生命支持类等设备的预防性维护计划(本考核 年度仅提供甲、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预防性维护计划)。 (3)开展大型医用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有巡检、保养、 维护等相关记录(内容包括设备名称、周期、实施时间、执行情 况等项目,可提供报表扫描件、信息系统截图)及设备管理部门 对临床使用部门的监管(包括方案、记录、问题处理结果等项目)。 要求每半年至少一次培训,培训记录包括培训项目、培训目的、 实施形式、培训对象、课件目录、授课人、签到表等,可提供扫 描件。 (4)配置必备的检测和质量控制设备21,设备管理部门定期 对设备(特别是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确保 在用设备完好,有记录和标识,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本考 核年度仅提供甲、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相关资料,包括考核当年有 关检测和质量控制设备清单及台帐目录;医院在用的甲、乙类大 型医用设备的预防性维护记录台账)。 21 检测与质量控制设备,系指固定资产用于质量控制,设备归属于临床工程部门或相关临床、医 技科室。 33 (5)本年度考核的甲、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目录见附件 2。 【指标意义】 《关于印发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 知》(国卫规划发〔2018〕12 号)中要求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应当 建立大型医用设备管理档案,记录其采购、安装、验收、使用、 维护、维修、质量控制等事项,并如实记载相关信息;应当按照 大型医用设备产品说明书等要求,进行定期检查、检验、校准、 保养、维护,确保大型医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大型医用设备必 须达到计(剂)量准确、辐射防护安全、性能指标合格后方可使 用;应当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完善大型医用设备使用 信息安全防护措施,确保相关信息系统运行安全和医疗数据安全。 大型医用设备使用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能力,按照产品说 明书、技术操作规范等使用大型医用设备。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发 现大型医用设备不良事件或者可疑不良事件,应当按照规定及时 报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 发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0 年版)的通知》(国卫医发〔2020〕 26 号)要求,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建立和完善医学装 备管理组织架构,人员配置合理,制定常规与大型医学装备配置 方案;医学装备部门与使用部门共同管理医学装备,医学装备部 门建立质量安全小组和网络安全小组,使用部门将医学装备纳入 34 科室管理。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739 号)要求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对需要定期检查、检验、校准、保养、 维护的医疗器械,应当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检查、检验、 校准、保养、维护并予以记录,及时进行分析、评估,确保医疗 器械处于良好状态,保障使用质量;对使用期限长的大型医疗器 械,应当逐台建立使用档案,记录其使用、维护、转让、实际使 用时间等事项。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医疗器械规定使用期限终 止后 5 年。《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管理办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 会令第 8 号)要求医疗器械保障维护管理应当重点进行检测和预 防性维护。通过开展性能检测和安全监测,验证医疗器械性能的 适当性和使用的安全性;通过开展部件更换、清洁等预防性维护, 延长医疗器械使用寿命并预防故障发生;医疗机构应当监测医疗 器械的运行状态,对维护与维修的全部过程进行跟踪记录,定期 分析评价医疗器械整体维护情况;医疗机构应当遵照国家有关医 疗器械标准、规程、技术指南等,确保系统环境电源、温湿度、 辐射防护、磁场屏蔽、光照亮度等因素与医疗器械相适应,定期 对医疗器械使用环境进行测试、评估和维护;医疗机构应当具备 与医疗器械品种、数量相适应的贮存场所和条件。对温度、湿度 等环境条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医疗器械安 35 全、有效。 【指标导向】监测比较。 【指标来源】医院填报。 【指标解释】省级卫生健康委。 36 13.通过国家室间质量评价的临床检验项目数▲ 【指标属性】定量指标,国家监测指标。 【计量单位】百分比(%) 【指标定义】 考核年度医院临床检验项目中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 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项目数量。 【计算方法】 医院临床检验项目中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组 织的室间质量评价项目数量。 【指标说明】 (1)考核指标由室间质量评价项目参加数量和室间质量评 价中合格的项目数量两部分组成。分别以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和 室间质评项目合格率予以体现。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参加国家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 室间质评项目22参加率 = 室间质评的检验项目数 同期实验室已开展且同时国家临床检验中心 × 100% 已组织的室间质评检验项目总数23 22 微生物中级和微生物高级室间质评项目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项目中计为一项,参加微生 物高级室间质评可以不参加微生物中级室间质评。 23 分母为实验室开展的项目与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项目中重叠的项目 数。 37 参加国家临床检验中心组织 室间质评项目合格率 = 室间质评成绩合格的检验项目数 同期参加国家临床检验中心 × 100% 组织的室间质评检验项目总数 (2)考核中的室间质量评价项目数量是指国家卫生健康委 临床检验中心开展的室间质量评价项目。如图示: 【指标意义】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 2010 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函〔2010〕67 号)要求进一步 优化诊疗流程,推广预约诊疗,实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 缩短群众就医等候时间。《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医疗质量控制 中心建设推进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工作的通知》(卫办医 政发〔2010〕108 号)要求,加强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设和管理, 推进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 38 务行动计划(2018-2020 年)的通知》(国卫医发〔2017〕73 号) 要求各地区应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关于加快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的通知》 (国卫办医函〔2021〕 392 号)要求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结 果互认体系,加强检查检验质量控制,推进检查资料互认共享, 并优化激励措施,强化工作监督,提升医疗机构运行效率,促进 医疗资源合理利用,减轻人民群众就医负担。《关于印发公立医 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 年)的通知》 (国卫医发〔2021〕 27 号)要求,公立医院通过国家级、省级临床实验室室间质评的 项目数和通过率持续提升,不断推进检验结果互认和检查资料共 享。 室间质评反映实验室参加室间质评计划进行外部质量监测 的情况24,体现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同质性,同时为临床 检验结果互认提供科学依据。 【指标导向】逐步提高。 【指标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 【指标解释】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 24 参阅《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麻醉等 6 个专业质控指标(2015 年版)的通知》(国卫 办医函〔2015〕252 号)中临床检验专业内容。 39 14.低风险组病例死亡率▲ 【指标属性】定量指标,国家监测指标。 【计量单位】百分比(%) 【指标定义】 考核年度运用 DRGs25分组器测算产生低风险组病例26,其死 亡率是指该组死亡的病例数占低风险组全部病例数量的比例。 【计算方法】 低风险组病例死亡率 = 低风险组死亡例数 低风险组病例数 × 100% 【指标说明】 (1)分子:低风险组死亡例数是指考核年度低风险组出院 患者死亡人数之和。 (2)分母:低风险组病例数是指考核年度低风险组出院人 数之和。 (3)利用各 DRGs 组病例的住院患者病死率对不同 DRG 组进行死亡风险分级。 25 DRGs(Diagnosis Related Groups)译为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是以主要诊断和主要治疗方式, 年龄、性别、并发症和伴随疾病、出院转归和住院时间等信息为关键变量,将临床诊疗过程相近、 医疗资源消耗相似的出院患者归类到同一个诊断相关组(DRG)。 26 低风险组病例:该组患者的死亡率低于负一倍标准差,其死亡风险则称为低风险的 DRG 组,即 一旦发生死亡,死亡原因可能与疾病本身的相关度低,而与临床诊治管理过程相关度更高。通过 低风险组病例死亡率衡量医院对住院患者所提供服务的安全和质量。 40 住院患者基于 DRGs 死亡风险分级及评分 分组 评分 无 0分 分值描述 表示归属于该 DRG 组的病例没有出现死亡病例。 表示住院患者病死率低于负一倍标准差。 低风险组 1分 注:因考核指标的分母是住院患者,而非全人口,故用 病死率来表述死亡患者所占百分比。 中低风险组 2分 表示住院患者病死率在平均水平与负一倍标准差之间。 中高风险组 3分 表示住院患者病死率在平均水平与正一倍标准差之间。 高风险组 4分 表示住院患者病死率高于正的一倍标准差。 【指标意义】 体现医院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情况,也间接反映了医院的救 治能力和临床诊疗过程管理水平。 【指标导向】逐步降低。 【指标来源】病案首页。 【指标解释】国家 DRG 质量控制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病案管 理质量控制中心。 41 15.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覆盖率 【指标属性】定量指标 【计量单位】百分比(%) 【指标定义】 考核年度医院已经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病房 27 总数占医院 全部病房总数的比例。 【计算方法】 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覆盖率 = 全院已经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病房总数 全院病房总数 × 100% 【指标说明】 (1)分子:考核年度医院按照优质护理标准开展优质护理 服务的病房总数(即病区数)。 (2)分母:考核年度医院所有病房总数(即病区数)。 【指标意义】 根据《关于印发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 的通知》(卫医政发〔2010〕108 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 发 2011 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的通知》 (国办发〔2011〕 10 号)、《关于印发2011 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的通 27 所有病房均按病区为计算单位,根据《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WS/T 510—2016)中的定义, 病区是指由一个护士站统一管理的多个病室(房)组成的住院临床医疗区域,与住院部公用区域 或公用通道由门分隔。一般包括病室(房)、护士站、医生办公室、医务人员值班室、治疗室、 污物间等。 42 知》(卫医政发〔2011〕23 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 三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检查评价的通知》(卫办医政函〔2011〕 973 号)、《关于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的通知》 (国卫办医发〔2015〕15 号)及《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 行动计划(2018-2020 年)的通知》(国卫医发〔2017〕73 号) 等一系列文件均要求各级各类医院要深化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 务,到 2015 年底,全国三级医院的各个病房都要开展优质护理 服务,逐步实现二级以上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 【指标导向】逐步提高。 【指标来源】医院填报。 【指标解释】省级卫生健康委。 43 (三)合理用药(指标 16-21) 16.点评处方占处方总数的比例 【指标属性】定量指标 【计量单位】百分比(%) 【指标定义】 考核年度点评处方占处方28总数的比例。 点评处方 29 包括点评门急诊处方和点评出院患者住院医嘱 两部分。 【计算方法】 点评处方占处方总数的比例 = 点评出院患者医嘱比例 = 点评处方数 处方总数 × 100% 出院患者住院医嘱点评数 同期出院人数 × 100% 【指标说明】 (1)分子 28 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以下简称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 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以下简称药师)审核、调配、核对,并作 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参阅《处方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 53 号)。 29 点评处方是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用药适 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发现存在或潜 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 注意:点评处方不等于处方审核。根据《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所有处方均应当经审核通过 后方可进入划价收费和调配环节,未经审核通过的处方不得收费和调配。因此处方审核是药物发 出前合理性评价,而处方点评是药物发出后的合理性再评价。 44 分子 1:点评处方数包括考核年度内点评的门急诊处方数、 住院患者未在医嘱中的处方数和出院带药处方数,不包括出院患 者住院医嘱。处方点评包括整体和专项点评。 分子 2:出院患者住院医嘱点评数按点评的人数(即病历份 数)统计,同一患者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多个医嘱的处方点评,按 1 人统计。处方点评包括整体和专项点评。 (2)分母 分母 1:处方总数按药房处方数统计,包括门急诊处方、住 院患者未在医嘱中的处方和住院患者出院带药处方。 分母 2:同期出院人数,不包括出院患者在住院期间未使用 药物者。 【指标意义】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 53 号),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填写处方评价表,对处方实施 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登记并通报不合理处方,对不合理用药及 时予以干预。医院应按照《关于印发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 行)的通知》(卫医管发〔2010〕28 号)、《卫生部国家中医 药管理局总后勤部卫生部关于印发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的 通知》(卫医政发〔2011〕11 号)和《关于加强药事管理转变药 学服务模式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7〕26 号)等文件规定, 45 对点评中发现的问题,重点是超常用药和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 和跟踪管理;将处方点评结果纳入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对医疗 机构的绩效考核指标中。门急诊处方抽样率不应少于总处方量的 1‰,且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不应少于 100 张;病房(区)医嘱 的抽样率不应少于出院病历数的 1%,且每月点评出院病历绝对 数不应少于 30 份。 【指标导向】逐步提高。 【指标来源】医院填报。 【指标解释】省级卫生健康委。 46 17.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 【指标属性】定量指标,国家监测指标。 【计量单位】DDD 【指标定义】 考核年度通过成人抗菌药物的平均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s,DDDs30)分析评价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 作为用药频 度分析单位,不受治疗分类、剂型和不同人群的限制。 【计算方法】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消耗量31(累计 DDD 数) 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 × 100 【指标说明】 (1)分子:本年度仅考核住院患者在院期间抗菌药物应用 情况,不包括住院患者出院带药。 (2)分母:同期收治

194 页 624 浏览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