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2007年5月—2011年11月人力资源管理师历年真题及答案

【二级】2007年5月—2011年11月人力资源管理师历年真题及答案

2007 年 5 月—2011 年 11 月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历年真题及答案 2007 年 5 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职 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等 级: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卷册一:职业道德 理论知识 注意事项:1、考生应首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用钢笔、圆珠笔等写在试卷 册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用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处. 2、考生同时应将本页右上角的科目代码填涂在答题卡右上角的相应位置. 3、本试卷册包括职业道德和理论知识两部分: 第一部分, l 一 25 小题,为职业道德试题; 第=部分,26 一 125 小题,为理论知识试题. 4、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所有答案均不得答在试卷上. 5、考试结束时,考生务必将本卷册和答题卡一并交给监考人员. 6、考生应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如果不按标准要求进行填涂,则均属作答无 效. 地 姓 区: 名: 准考证号; 第一部分 职业道德 (第 1~25 题,共 25 道题) 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 答题指导: 该部分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其中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 项选择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 请根据题意和要求答题,并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错选、少选、多选,则该题均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第 1~8 题) 1、关于道德的说法,正确的是() (A)道德是一种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特殊行业规范 (B)道德是一种缺乏制约措施的理想化的行为规范 (C)道德是一种关于做人的,但同时又缺乏共同标准的行为规范 (D)道德是一种关于做事情的,同时又带有模糊的行为规范 1 2、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是()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牢记“两个务必” (D)“八荣八耻” 3、某企业家说,“企业要靠无形资产来盘活有形资产,只有先盘活人,才能盘活资产”。 “无形资产”的意思是() (A)人是真正干工作的资源,人是无形资产(B)是某种无形的、说清楚的存在物 (C)主要是企业精神和员工的职业道德 (D)企业的规章制度 4、关于“忠于企业”,理解正确的是() (A)只在某个企业工作一辈子(B)一切听从企业上司的安排,绝不和企业上司三心二 意 (C)完成本职工作、不给企业出难题(D)全心全意为企业着想做事 5、做生意“一诺千金”,其意思是说() (A)言多必失(B)讲求诚信(C)少做许诺(D)语言要谦逊、中肯 6、从业人员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是() (A)无私奉献(B)即使不喜欢某个工作,也得表现出喜欢的样子 (C)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D)对得起良心,拿工资问心无愧 7、办事公道是指从业人员在处理关系时,要坚持() (A)按照自己对事物的理解行事(B)按照道德规范、法律、政策和制度规定办事 (C)按照折中的方式对待当事双方(D)按照同事们的共同愿望、要求办事 8、关于节俭,正确的说法是() (A)不是在任何时代都需要节俭(B)如果个人或企业的财力雄厚,那么就无需倡导节 俭 (C)节俭既是个人道德问题,也关系到企业的成败(D)节俭不是道德标准 (二)多项选择题(第 9~16 题) 9、企业文化的功能包括() (A)自律功能(B)导向功能(C)整合功能(D)激励功能 10、职业道德品质包括() (A)职业理想(B)对财富的孜孜追求(C)社会责任感(D)意志力 11、从职业规范的意义上看,衣着不整的员工容易给人留下()的印象 (A)工作很忙(B)对工作很投入(C)懒散(D)不认真 12、()等说法,属于职业禁语。 (A)“后边等着去”(B)“请大家站在线外”(C)“靠边儿”(D)“请往外走” 13、职业理想的层次越高,从业人员()。 (A)工作干劲越大(B)潜能发挥得越充分 (C)越容易产生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心态(D)越是难以管理 14、在职业活动中,讲诚信的意义在于()。 (A)它是彼此之间获得信任的基础(B)它是经济交往持续、稳定、有效运行的重要规范 (C)它有助于降低市场交易的成本(D)它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15、对待利益,从业人员要树立的观念有() (A)人为财死,鸟为食亡(B)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C)天下攘攘,皆为利往(D)淡泊名利,不为物役 16、提高售后服务质量的正确做法有() (A)与客户建立经常性的通讯联系 (B)为避免顾客投诉给企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拒绝顾客登门解决问题 (C)征求顾客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并设法加以改进 (D)多设立一些服务网点 二、职业道德个人表现部分(第 17~25 题) 答题指导: 该部分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您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选择其中一个选 项作为您的答案。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择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17、工作忙时,你一般会() 2 (A)感到压力巨大(B)心情很抑郁(C)找到其中的乐趣(D)调整心态 18、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你觉得() (A)别人待自己不公平(B)别人不愿意和自己交往 (C)大家很关照自己(D)高兴的事儿总会感染自己 19、上司安排你带一名新徒弟,一段时间后,发现他进步不大,工作老是出差错,你会 () (A)向上司提出换人(B)给他制定更加严格的要求 (C)失去信心,不再帮助他(D)顺其自然,让他自己领悟 20、如果你的上司要去旅行结婚,这位上司平时口碑不是太好,你会() (A)送个小礼物给他(B)别送什么,自己也送什么 (C)发送手机短信给他(D)送他一份厚礼 21、你觉得自己在单位是个()的。 (A)朋友很少(B)不惹事生非(C)大家愿意共事(D)别人不真正了解自己 22、遇到困难时,你一般会() (A)自己解决(B)找同事帮助(C)放弃(D)怪自己学的知识少 23、由于工作忙碌,本来你打算周末好好休息一下,但同位同事不期而至,占用你大半天 的时间,你会() (A)感到有点沮丧(B)觉得无所谓(C)觉得这个周末过得不如意(D)认为这个周末 过得还可以 24、公司召开员工大会时,领导讲话,你一般会() (A)耐着性子听领导说话(B)带一份小报看看(C)爱走神(D)能明白领导的心情 25、春节前,虽然天气还冷,但不知何故,家里的几头大蒜长出了嫩芽,母亲感到很失望, 你想对母亲说的话是() (A)“别那么节俭!几头大蒜,不值得伤心”(B)“要是长得再长一点,就可以炒菜 了” (C)“好象春天到了”(D)“眼不见心不烦,扔了它,我再去买几头” 第二部分 理论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26~85 题,每题 1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在答 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26、劳动力供给弹性是()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A)劳动力需求量(B)劳动力需求增长量(C)劳动力供给量(D)劳动力供给增长量 27、实际工资计算公式是() (A)货币工资/价格(B)货币工资/价格指数(C)货币工资 X 价格(D)货币工资 X 价 格指数 28、劳动法的首要原则是() (A)保障报酬权(B)保障物质帮助权(C)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D)保障休息休假权 29、决策树的分析程序包括①剪枝决策②计算期望值③绘制树形图。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③②①(C)③①②(D)①③② 30、()是指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所抱有的一般性的满足与否的态度。 (A)工作成就(B)工作绩效(C)工作态度(D)工作满意度 31、从管理形式上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 (A)静态管理(B)动态管理(C)权变管理(D)权威管理 32、()以行为科学理论为依据,强调人的因素,从组织行为学角度来研究组织结构。 (A)古典组织理论(B)近代组织理论(C)现代组织理论(D)当代组织理论 33、()表明,一个领导者能够有效领导的直属下级人数是有一定限度的。 (A)任务与目标原则(B)集权与分权结合原则 (C)有效管理幅度原则(D)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原则 34、以()为中心设计的部门结构包括事业部制和模拟侵权制等模式。 (A)成果(B)工作(C)关系(D)人员 35、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前兆是() (A)新任领导上任(B)企业经营业绩下降(C)员工士气低落(D)组织结构本身弊病 显露 3 36、从内容上讲,狭义人力资源规划主要包括人员晋升计划、人员补充计划和()。 (A)职业生涯规划(B)人员培训计划(C)薪酬福利计划(D)人员配备计划 37、()是人员规划活动的落脚点和归宿。 (A)人力资源供求协调平衡(B)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问题 (C)人力资源的供给预测问题(D)人力资源的系统设计问题 38、以下人员需求预测方法中,不属于量化分析方法的是() (A)德尔菲法(B)趋势外推法(C)马尔可夫分析法(D)人员比率法 39、某企业计划期任务总工时为 6060,定额工时为 60,计划期劳动生产率变动系数为 0.01,运用工作定额分析法测定分析法测定的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为() (A)60(B)100(C)160(D)200 40、()具体表现为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生产下降。 (A)人力资源供求平衡(B)人力资源供大于求(C)人力资源供不应求(D)人力资源 供求失衡 41、小王喜欢登山,小李喜欢听音乐,这体现了()原理。 (A)个体差异(B)工作差异(C)环境差异(D)人岗匹配 42、为了填补财务总监的空缺,对财务人员进行素质测评,这属于()素质测评。 (A)考核性(B)诊断性(C)开发性(D)选拔性 43、()就是指测评体系的内在规定性,常常表现为各种素质规范行为特征或表征的描述 与规定。 (A)标度(B)误差(C)标准(D)标准差 44、测评者由于只关注到被测评者某方面的品质特征而作出片面判断,这是()。 (A)晕轮效应(B)感情效应(C)近因效应(D)首因效应 45、一般情况下,差异量数越小,集中量数的代表性就越()。 (A)大(B)无关(C)小(D)不确定 46、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在大学阶段,学习重要,还是实践更重要?”是一个()。 (A)排序型题目(B)开放工题目(C)资源争夺型题目(D)两难式题目 47、合格的面试考官不应该有的行为是()。 (A)尽量创造和谐的氛围(B)面试过程察言观色 (C)面试前做好充分的准备(D)认真倾听,适当发表结论性意见 48“你怎么看待北京房产价格直线上涨的现象?”是结构化面试中的()。 (A)前景性问题(B)知识性问题(C)思维性问题(D)压力性问题 49、()具有生动的人际互动效应。 (A)公文筐测试(B)非结构化面试(C)结构化面试(D)无领导小组讨论 50、受训者往来交通费用、食宿费用和教室租借费用() (A)属于直接培训成本(B)不计入培训成本(C)属于间接培训成本(D)不能确定属 于哪种培训成本 51、()以特定的行为术语作出表述,如“掌握”、“了解”和“应用”。 (A)课程目标(B)课程内容(C)课程评价(D)课程范围 52、在企业发展的()应集中力量建设企业文化。 (A)衰退期(B)发展期(C)成熟期(D)创业初期 53、对于需要定期开发的培训项目,企业一般()。 (A)聘请本专业的专家(B)聘请专职培训师 (C)从内部开发教师资源(D)从大中专院校聘请讲师 54、()承担着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的各种职能工作的具体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A)高层管理人员(B)中层管理人员(C)基层管理人员(D)一线管理人员 55、()不属于培训中评估的作用。 (A)保证培训活动按照计划进行(B)培训执行情况的反馈 (C)找出培训的不足,总结教训(D)保证培训效果测定的精确性 56、()是第一级评估,它易于进行,是最基本、最普遍的的评估方式。 (A)反应评估(B)学习评估(C)行为评估(D)结果评估 57、()不属于评估企业在培训中所获得成果的硬性指标。 (A)成本节约(B)产量增加(C)废品减少(D)态度转变 58、某企业开展员工培训,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率,降低成本,这种培训成果属于()。 4 (A)认知成果(B)技能成果(C)情感成果(D)绩效成果 59、()不属于行为导向型考评方法。 (A)强制分配法(B)强迫选择法(C)成对比较法(D)直接指标法 60、()比较适用于考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专家。 (A)成绩记录法(B)短文法(C)劳动定额法(D)排列法 61、“日清日结法”的实施程序包括①考评与激励;②设定目标;③控制。正确顺序为 () (A)③①②(B)①②③(C)③②①(D)②③① 62、()不是由考评者的主观性带来的。 (A)晕轮误差(B)自我中心效应(C)分布误差(D)评价标准误差 63、设计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程序包括①理论验证;②工作分析;③指标调查;④修改调 整。其正确顺序是() (A)②③①④(B)③①②④(C)②①③④(D)①②③④ 64、对考评指标标准进行多种要素综合计分,不宜选用()。 (A)简单相加法(B)系数相乘法(C)百分比系数法(D)几何平均法 65、关键绩效指标包括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成本指标和()。 (A)时间指标(B)时限指标(C)利润指标(D)收益率指标 66、在设定关键绩效指标时,()不适合用来解决工作产出项目过多的问题。 (A)设置更为全面的指标体系(B)比较产出结果对组织的贡献率 (C)删除与工作目标不符合的产出项目(D)合并同类项,将增值贡献率的产出归到一 个更高的类别 67、在 360 度考评中,主观性最强的维度是()。 (A)上级评价(B)同级评价(C)下级评价(D)自我评价 68、()是企业薪酬制度设计的基本依据和前提。 (A)薪酬的市场调查(B)岗位分析与评价(C)绩效考评的实施(D)岗位调查与分类 69、进行薪酬调查时,若岗位复杂且数量大,应采用()。 (A)企业之间相互调查(B)问卷调查法(C)采集社会公开信息(D)委托中介机构进 行调查 70、()表示的是不同职系之间的相同相似岗位等级的比较和平衡。 (A)职组(B)职门(C)岗级(D)岗等 71、工作岗位横向分类的程序包括①职组的划分;②职门的划分;③职系的划分。排序正 确的是()。 (A)②③①(B)③②①(C)②①③(D)③①② 72、以下不属于岗位工资制度的是()。 (A)一岗一薪制(B)技术工资制(C)一岗多薪制(D)薪点工资制 73、关于绩效工资说法错误的是()。 (A)佣金制不属于绩效工资形式(B)绩效工资过于强调个人的绩效 (C)计件工资属于绩效工资形式(D)绩效工资的基础缺乏公平性 74、企业实行经营者年薪制的必备条件不包括()。 (A)完善的职业生涯管理制度(B)明确的经营者业绩考核指标体系 (C)健全的经营者人才市场,完善的竞争机制(D)健全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完善的 群众监督机制 75、薪酬水平一般的企业应注意()点处的薪酬水平。 (A)25%(B)50%(C)75%(D)90% 76、经营者年薪制度的构成一般不包括()。 (A)可变工资(B)浮动工资(C)提成工资(D)固定工资 77、劳动者一方当事人在()以上的集体劳动争议,适用劳动争议处理的特别程序。 (A)10 人(B)20 人(C)30 人(D)50 人 78、劳动者派遣协议规定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双方的权利义务,从而使双方建立起()。 (A)事实劳动关系(B)劳动派遣关系(C)形式劳动关系(D)民事法律关系 79、若派遣劳动者的授受单位不能履行派遣服务费支付义务,派遣机构()。 (A)应负有担保责任(B)应该代为支付(C)应负有刑事责任(D)没有任何责任 80、工资指导线上线也称预警线,是对()的企业提出的警示和提示。 5 (A)生产经营不正常、亏损较大(B)工资增长较慢、经济效益较差 (C)生产经营正常、有经济效益(D)工资增长较快、工资水平较高 81、企业法定代表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 (A)全面责任(B)安全生产技术领导责任(C)直接责任(D)安全生产技术监督责任 82、企业员工在劳动安全卫生保护工作中的职业道德行为准则不包括()。 (A)安全第一(B)效益第一(C)预防为主(D)以人为本 83、企业调解委员会对劳动争议的调解的特点不包括()。 (A)群众性(B)系统性(C)自治性(D)非强制性 84、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应遵循自愿原则,该原则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申请调解自愿(B)调解过程自愿(C)退出调解自愿(D)履行协议自愿 85、劳动争议仲裁的申诉时效为 60 日,经仲裁委员会批准可以延期,延期不得超过()。 (A)15 日(B)30 日(C)60 日(D)90 日 二、多项选择题(86~125 题,每题 1 分,共 40 分。每题有多个答案正确,请在答题卡上将 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错选、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86、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有()。 (A)充分就业(B)同质劳动力获同样工资(C)体现工资差异 (D)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E)增大工资总额 87、劳动权保障具体体现为()。 (A)基本保护(B)平等就业权(C)全面保护(D)自由择业权(E)优先保护 88、组织公正与报酬分配要求()。 (A)分配公平(B)程序公平(C)互动公平(D)法律公平(E)组织公平 89、下列对人力资本不理解正确的是()。 (A)人力资本具有创造性(B)人力资本具有时效性(C)人力资本具有累积性 (D)人力资本具有收益性(E)人力资本具有个体差异性 90、关于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理论,说法正确的是()。 (A)组织理论包括组织设计理论(B)组织理论被称于广义组织理论(C)组织设计理 论被称为大组织理论 (D)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理论外延不同(E)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理论外延相同 91、部门结构不同模式的组合原则包括()。 (A)以产权为中心(B)以关系为中心(C)以成果为中心(D)以岗位为中心(E)以 工作和任务为中心 92、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方式包括()。 (A)改良式变革(B)爆破式变革(C)计划式变革(D)组织结构整合(E)反馈式变 革 93、()属于人力资源规划的内部环境。 (A)企业的行为特征(B)企业结构(C)企业的发展战略(D)企业文化(E)企业的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94、人力资源预测的局限性包括() (A)预测方法不精密(B)企业内部的抵制(C)预测的代价高昂(D)知识水平的局限 (E)环境的不确定性 95、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定量方法包括()。 (A)转换比率法(B)马尔可夫分析法(C)回归分析法(D)灰色预测模型法(E)趋 势外推法 96、()属于动态的员工素质测评,有利于激发被测评者的进取精神。 (A)心理测评(B)面试(C)评价中心(D)观察评定(E)个性测试 97、诊断性测评的特点有()。 (A)结果不公开(B)查找原因时,测评内容精细(C)有较强的系统性 (D)了解现状时,测评内容全面(E)过程强调客观性 98、面试的发展趋势有()。 (A)提问弹性化(B)理论和方法不断发展(C)形式丰富多样 (D)测评的内容不断扩展(E)结构化面试成为面试的主流 99、员工素质测评的类型主要有()。 (A)开发性测评(B)选拔性测评(C)综合性测评(D)诊断性测评(E)考核性测评 6 100、下列属于投射技术特点的是()。 (A)人际互动性强(B)被测评者反应的自由性(C)测评目的的隐蔽性 (D)内容的非结构性和开发性(E)用过去行为预测未来 101、引起测评结果误差的原因有()。 (A)感情效应(B)测评指标体系不明确(C)近因效应(D)测评参照标准不明确 (E)晕轮效应 102、在制定培训规划时,必须保证培训规划的()。 (A)普遍性(B)有效性(C)标准化(D)多样性(E)系统性 103、培训项目计划包含的层次有()。 (A)企业培训计划(B)培训人员计划(C)课程系列计划(D)培训课程计划(E)培 训阶段计划 104、外部培训资源的开发途径有()。 (A)从大中专院校聘请教师(B)聘请专职培训师(C)在网络上寻找并联系教师 (D)聘请本专业专家学者(E)从顾问公司聘请培训顾问 105、管理技能的开发模式有()。 (A)敏感性训练(B)角色扮演(C)决策模拟训练(D)决策竞赛(E)轮渡任职计划 106、培训效果评估的内容包括()。 (A)培训目标达成情况评估(B)培训计划评估(C)培训效果效益综合评估 (D)培训需求整体评估(E)培训工作者的绩效评估 107、结果评估的缺点包括()。 (A)需要较长的时间(B)相关经验少,评估技术不完善(C)多因多果,只能做定性 方面的分析 (D)多因多果,简单的数字对比意义不大(E)必须取得管理层的合作,否则无法拿到 相关数据 108、综合型绩效考评方法包括()。 (A)合成考评法(B)直接指标法(C)日清日结法(D)关键事件法(E)图解式评价 量表法 109、绩效考评效标是指评价员工绩效的指标及标准,具体包括()。 (A)优越性效标(B)特征性效标(C)结果性效标(D)行为性效标(E)一般性效标 110、绩效考评方法在应用中可能出现的偏误有()。 (A)分布误差(B)自我中心效应(C)个人偏见(D)优先和近期效应(E)晕轮误差 111、头脑风暴法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 (A)鼓励别人改进想法(B)依靠个人的冷静思考(C)思想愈激进愈开放愈好 (D)强调产生想法的数量(E)任何时候都不批评别人的想法 112、战略导向的 KPI 体系的意义体现在()。 (A)具有战略导向的牵引作用(B)是企业实施战略规划的重要工具(C)能够最大限 度地激发员工的斗志 (D)能够调动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E)是激励和约束企业员工行为的一种 新型机制 113、设计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 (A)简洁性原则(B)明确性原则(C)针对性原则(D)科学性原则(E)经济性原则 114、从调查的组织者来看,正式薪酬调查可以分为()。 (A)企业薪酬调查(B)商业性薪酬调查(C)行业薪酬调查(D)专业性薪酬调查 (E)政府薪酬调查 115、薪酬调查的意义在于能够为()提供参考依据。 (A)绩效管理制度的调整(B)薪酬晋升政策的调整(C)整体薪酬水平调整 (D)岗位薪酬水平的调整(E)薪酬制度结构的调整 116、对薪酬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时,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A)数据排列法(B)频率分析法(C)回归分析法(D)离散分析法(E)图表分析法 117、岗位工资制的特点主要有()。 (A)根据业绩支付工资(B)客观性较强(C)以岗位分析为基础(D)对岗不对人 (E)根据岗位支付工资 118、关于宽带式工资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7 (A)有利于工作绩效促进(B)支持扁平型组织结构(C)有利于工作岗位变动 (D)能引导员工自我提高(E)有利于管理人员的角色转变 119、企业工资制度的类型主要包括()。 (A)固定工资制(B)组合工资制(C)绩效工资制(D)岗位工资制(E)技能工资制 120、关于劳动者派遣管理表述正确的是()。 (A)劳动者派遣机构是实际劳动关系的主体之一( B)劳动者派遣机构是形式劳动关系 的主体之一 (C)派遣劳动者的接受单位是形式劳动关系主体之一( D)派遣劳动者的接受单位是实 际劳动关系的主体之一 (E)派遣单位与被派遣的劳动者之间建立的不是劳动关系 121、劳动者派遣机构()。 (A)应当在工商行政部门登记注册(B)必须具备企业法人设立的条件(C)是受派遣 劳动者的形式用人单位 (D)其设立应当得到劳动保障部门的特许(E)是派遣劳动者与接受单位之间的中介组 织者 122、按照劳动争议性质的不同,可以把劳动争议划分为()。 (A)权利争议(B)利益争议(C)个别争议(D)集体争议(E)团体争议 123、关于制定工资指导线说法正确的是()。 (A)应当遵循协商原则(B)只需符合企业的需求(C)应密切关注国际经济发展状况 (D)应密切结合所在地的宏观经济状况(E)应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对工资增长的 总体要求 124、劳动组织优化的主要内容包括()。 (A)以劳务关系取代劳动关系(B)工作时间合理组织(C)不同工种、工艺阶段合理组 织 (D)工作场地供应服务(E)准备性和执行性工作合理组织 125、劳动争议仲裁的基本原则包括()。 (A)合议原则(B)强制原则(C)一次裁决原则(D)回避原则(E)区分举证责任原 则 2007 年 5 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职 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 等 级: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卷 册 二:操作技能 注 意 事 项: 1、请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 准考证号、身份证号和所在地区。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并在 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3、请保持卷面整洁,不要在试卷上作任何与 答题无关的标记,也不得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一 二 三 8 四 总分 总分人 得分 一、 改错题(本题共 2 题,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1、 按照所选择效标的不同,绩效考评方法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品质导向型的考评 方法,主要有心理测验法、情景模拟法、特殊能力测试法和 PAQ 问卷法;行为导 向型的主观考评方法,主要有排列法、选择排列法、成对比较法、强制分配法、强 迫选择法和结构式叙述法;行为导向型的客观考评方法,主要有关键事件法,行 为定位法,行为观察法、加权选择量表法和直接指标法;结果导向型的绩效考评 方法,主要有劳动定额法、绩效标准法,短文法、成绩记录法和评价中心法:综合 型的绩效考评方法,主要有图解式评价量表法、合成考评法、日清日结法和目标管 理法。 请指出上述描述中存在的 5 处错误,并予以改正。(5 分) (1) (2) (3) (4) (5) 2、 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是由雇主与工会协商发布的,它具有指令性,可以 规范劳动市场供需双方的行为。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分为月工资收入和周工 资收入两种形式,按高数、中位数和常规数三种标准反映平均水平。劳动力市场工 资指导价位制度是企业工资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 深入发展与完善。国家对企业工资分配的宏观调控已经由直接控制转向间接调控, 由调控工资比例转变为调控工资水平。 请指表面化述描述中存在的 5 处错误,并予以改正。(5) (1) (2) 9 (3) (4) (5) 二、简答题(本题共 3 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1、 在实施 360 度考评方法时,应密切关注哪些问题?(10 分) 2、 请简要说明企业制定员工培训规划的基本步骤。(10 分) 3、 请简要说明劳动者派遣的成因和特点.(10 分) 三、综合题(本题共 3 题,每小题 20 分,共 60 分) 3、 YT 公司是一家大型的电子企业。2006 年,该公司实行了企业工资与档案工资脱 钩,与岗位、技能、贡献和效益挂钩的“一脱四挂钩”工资、奖金分配制度。 一是以实现劳动价值为依据,确定岗位等级和分配标准,岗位等级和分配标准经职 代会通过形成。公司将全部岗位划分为科研、管理和生产三大类,每类又划分出 10 多 个等级,每个等级都有相应的工资和奖金分配标准。科研人员实行职称工资,管理人 员实际职务工资,工人实行岗位技术工资。科研岗位的平均工资是管理岗位的 2 倍, 是生产岗位的 4 倍。 二是以岗位性质和任务完成情况为依据,确定奖金分配数额。每年对科研、管理和生 产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重奖,最高的达到 8 万元。总体上看,该公司加大了 奖金分配的力度,进一步拉开薪酬差距。 YT 公司注重公平竞争,以此作为拉开薪酬差距的前提。如对科研人员实行职称聘任 制,每年一聘。这样既稳定了科研人员队伍,又鼓励优秀人员脱颖而出,为企业长远 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请根据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 YT 公司薪酬体系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2 分) (2) 您对完善 YT 公司薪酬体系有何建议?(8 分) 10 4、 某汽车集团是一个有 20 年历史的大型国有企业,主要生产轿车和轻型汽车。该集 团由总经理直接领导,下设多个职能部门,如总经理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务部、 生产管理部、企划信息部。另外还有自己的投资室、审计室和战略研究所。 集团下属工厂除了总装厂外,还有配套生产厂,如发动机厂、车身厂和变速器厂。 各生产厂实行厂长负责制,彼此相互独立,它们除了有自己的研发中心、生产中 心和销售中心外,还有相应的职能机构,如计划科,厂长办公室、质量管理科等。 集团赋予各生产厂尽可能大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但是,配套生产厂生产的产品主 要供给总装厂使用。 (1)该集团适合采用哪种组织结构模式?请设计其组织结构图,并说明理由。 (10 分) (2)发动机厂适合采用哪种组织结构模式?请设计其组织结构并说明理由。(20) 5、 PS 计算机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软件开发、电子商务、系统集成、计算 机产品代理销售的 IT 高新企业。最近,PS 公司准备采用面试方法对应聘客户经 理,主要从事网络产品的推广,工作中需要与客户进行沟通。该公司准备采用面 试方法对应聘者进行甄选。面试分两轮进行,第一轮初试,由一位 HR 招聘专员 对求职者进行面试,每人面试时间大约 10~15 分钟,测评指标如下:仪表良好, 言谈举止得体,具有亲和力、普通话标准、性格开朗、对岗位了解、逻辑条理清晰。 第二轮复试,采用结构化面试方法,考官根据求职的应答表现,对其相关胜任素 质做出相应的评价。该职位有一重要的能力指标为沟通能力,该指标的定义如表 1 所示。 表1 沟通能力指标说明 能力指标 指标说明 语言简洁,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能根据表述内容和沟通对象的特点采 沟通能力 取适当的表达方式,在人际交往中,能通过各种途径和线索准确的把握和理 解对方的意图,并使别人接纳自己的建议和想法。 (1) 在面试实施过程中应注意掌握哪些技巧?(10 分) (2)根据上述资料,为“沟通能力”指标设计一个面试提问和评分标准。(10 分) 2007 年 5 月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职业道德(无标准答案) 第二部分理论知识 11 2007 年 5 月二级理论考试答案(已校对) 07.10.23 序号 答案 页码 序号 答案 页码 序号 答案 页码 序号 答案 页码 26 C j6 51 A 152 76 C 318 101 ABCDE 90 27 B j16 52 C 166 77 C 385 102 ABCE 143 28 C j30 53 C 168 78 D 353 103 ACD 155 29 B j68 54 B 171 79 A 356 104 ABCDE 168 30 D j100 55 D 177 80 D 362 105 ABCDE 173 31 B 2 56 A 184 81 A 370 106 ACE 178 32 B 2 57 D 185 82 B 374 107 ABDE 185 33 C 3 58 D 190 83 B 379 108 ACE 205 34 A 9 59 D 205 84 C 380 109 BCD 204 35 除A 12 60 A 209 85 B 385 110 ABCDE 221 36 D 22 61 D 219 86 ABD j12 111 ACDE 237 37 A 69 62 D 224 87 ACE j30 112 ABCDE 245 38 A 40 63 C 238 88 ABC j106 113 BCD 234 39 B 46 64 D 242 89 ABCDE j152 114 BDE 271 40 B 69 65 B 253 90 ABD 1 115 BCDE 274 41 A 72 66 A 257 91 BCE 9 116 ABCDE 283 42 D 74 67 D 263 92 ABC 12 117 BCDE 309 43 C 79 68 B 273 93 CDE 25 118 ABCDE 334 44 A 90 69 B 280 94 BCDE 32 119 CDE 308 45 A 91 70 D 294 95 ABCDE 39 120 BDE 353 12 46 D 137 71 C 300 96 BCD 75 121 ABCDE 355 47 D 109 72 B 310 97 ABCD 74 122 AB 378 48 C 113 73 A 314 98 ABCDE 100 123 ADE 362 49 D 127 74 A 318 99 ABDE 74 124 BCE 374 50 A 191 75 B 283 100 BCD 85 125 ABCDE 381 备注:j 为基础知识教材;35/89 题应该是题目问题,35 应该选不是的为 A, 89 题所有选项均为人力资本理解正确的选项 第三部分操作技能 一、改错题(本题共 2 题,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1、评分标准: (1)PAQ 问卷法不属于品质导向型的考评方法。 (2)强迫选择法属于行为导向型的客观考评方法。 (3)直接指标法属于结果导向型的绩效考评方法。 (4)评价中心法属于综合型的绩效考评方法。 (5)目标管理法属于结果导向型的绩效考评方法。 (1 分) 2、评分标准: (1)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是劳动保障部门向社会发布的。 (2)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具有指导性,不具有指令性。 (3)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分为年工资收入与月工资收入两种形式。 (5)宏观调控已经有由调控工资总量转变为调控工资水平。 (1 分) (1 分) (1 分) (1 分) (1 分) (1 分) (1 分) (1 分) 二、简答题(本题共 3 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1、评分标准: ①确定并培训公司内部专门从事 360 度考评的管理人员。 分) ( 1 ②实施 360 度考评方法,应选择最佳的时机。组织面临士气问题,处于过渡时期,或 走下坡路时,不宜采用 360 度考评方法。 (2 分) ③上级主管应与每位考评者进行沟通,要求考评者对其意见承担责任,确保考评者 地意见真实可靠。(1 分) ④使用客观的统计程序。如使用加权平均方法或其他量化方法,整理汇总核算多位考 评者的评价结果,需要注意地是:对不同的被考评者,应使用相同的权数以保证公平。 (2 分) ⑤防止考评过程中出现作弊、合谋等违规行为。 ⑥准确识别和估计偏见、偏好等对业绩评价结果的影响。 ⑦对考评者的个别意见进行保密,上级评价除外。 13 (1 分) (1 分) (1 分) ⑧不同地考评目的决定了考评内容的不同,所应关注的事项也有所不同。 (1 分) 2、评分标准: 制度员工培训规划的基本步骤: ①培训需求分析。明确员工现有技能水平和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 (2分) ②工作岗位说明。收集有关新岗位与现有岗位要求的数据 ③工作任务分析。明确岗位对于培训的要求,预测培训的潜在困难。 ④培训内容安排。排定各项培训内容或议题地先后次序。 ⑤描述培训目标。编制目标手册。 ⑥确定培训内容。根据培训目标确立培训的具体项目与内容。 ⑦选择培训方法。根据培训项目的内容选择培训方式方法。 ⑧设计评估标准。选项测评的工具,明确评估的指标和标准。 ⑨试验验证。对培训规划进行评析,发现其不足,并进行改进。 3.、评分标准: (1)劳动者派遣现象的出现及其迅速发展有其内在的深刻成因: ①为了降低劳动管理成本。 ②为了促进就业与再就业。 ③为强化劳动法制提供条件。 ④为了满足外国组织驻华代表机构等特殊单位地需求。 (2)劳动者派遣的主要特点: ①形式劳动关系的运行。劳动者派遣机构是形式劳动关系的主体之一,是以劳动力派 遣形式用工的用人单位。 (2 分) ②实际劳动关系的运行。派遣劳动者的接受单位是实际劳动关系的主体之一,是获得 劳动者实际劳动给付的用人单位。 (2 分) ③劳动争议处理。劳动者派遣中的劳动争议,即可能发生于派遣劳动者与派遣机构之 间,也可能发生于派遣劳动者与接受单位之间。派遣机构与接受单位之间发生的争议虽然 也会涉及派遣劳动者的利益,但不属于劳动争议,而属于民事纠纷。 (2 分) 三、综合题(本题共 3 题,每小题 20 分,共 60 分) 1、评分标准: (1)YT 公司薪酬体系的优势: ①YT 公司的“一脱四挂钩”工资、奖金分配制度,同时考虑了岗位特点、员工技能水 平、员工贡献和企业效益四个方面,可见 YT 公司的薪酬体系是一种平衡的薪酬体系。 (2 分) ②YT 公司将企业的全部岗位划分为科研、管理和生产三大类,岗位分类较合理。 (2 分) ③YT 公司将每类岗位细分为 10 多个等级,每个等级都有相应的工资和奖金分配标 准,可见 YT 公司的薪酬体系细节明确,为新的薪酬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分) ④YT 公司的薪酬体系重点突出,便重于科研人员,使关键技术人才的薪酬水平高于 一般可替代性强的 员工薪酬水平,在市场中具有竞争力。 (2 分) ⑤YT 公司通过加大奖金分配力度的做法来拉开薪酬差距,有利于企业效益的增长。 (2 分) ⑥YT 公司注重公平竞争,如对科研人员实施聘任制,为拉开薪酬差距提供前提。 14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2 分) (2)对 YT 公司的薪酬体系的建议: YT 公司的薪酬制度虽然有很多的优势,但要保证其有效的运行,还需要做到以下几 点: ①掌握市场薪酬水平变化,及时进行薪资调整,提高薪酬制度的对外竞争力。 (2 分) ②不断完善绩效管理制度,为薪酬制度的运行提供依据,保证薪酬制度的公平合理。 (2 分) ③在贯彻薪酬制度的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因此需要建立并完善沟通平台,上情下 达,下情上达,不断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完善薪酬制度。 (2 分) ④注意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相结合,对高层管理者、核心技术人员和有突出贡献的员 工推行长期激励,如年薪制,期权和股权计划等。 (2 分) 2、评分标准: (1)该汽车集团可以采用事业部制组织结构模式。 集团下属有很多分厂,各个分厂实行厂长负责制,独立核算,分别构成各个独立的 利润中心,因此,可以分成四个事业部:总装厂、发动机厂、车身厂和变速器厂。 (2 分) 该集团的组织结构如图所示: (2 分) 集团总经理 投资室 审计室 战略研究室 总经理办公室 人力资源部 总装厂 轿 车 财务部 车身厂 发动机厂 轻 型 汽 车 轿 车 发 动 机 机轻 型 汽 车 发 动 生产管理部 15 轿 车 车 身 企划信息部 变速器厂 轻 型 汽 车 车 身 轿 车 变 速 器 器轻 型 汽 车 变 速 图 1 集团总体组织结构图 组织结构图评分标准: 层次分明,上下关系明确,结构完整,各 2 分,共 6 分,画到分厂一级即可。 (2)发动机厂可以采用模拟分权的组织结构模式。 发动机厂的生产经营活动连续性很强,根据生产技术特点及其对管理的不同要求, 可以将发动机厂分为三个组织单位:研发中心、生产中心和销售中心,将它们看成是相对 独立的生产经营部门,赋予其尽可能大的经营自主权,拥有自己的职能结构,使每一单 位负有“模拟性”的盈亏责任,实现“模拟”的独立经营权、独立核算,以此调动各个组 织单位的生产积极性。 (2 分) 发动机厂的组织结构如图 2 所示: 厂长 计划科 厂长办公室 质量管理科 研发中心 总 工 程 师 室 生产中心 轿 车 研 发 组 组轻 型 轿 车 研 发 设 备 动 力 科 销售中心 车零 间部 件 生 产 车发 间动 机 组 装 图 2 发动机厂组织结构图 组织结构图评分标准: 层次分明,上下关系明确,结构完整,各 2 分,共 6 分 16 市 场 调 研 部 销 售 业 务 组 售 后 服 务 组 3、评分标准: (1)面试实施技巧: ① 充分准备。(1分) ② 灵活提问。(1分) ③ 多听少说。(1分) ④ 善于提取要点。(1分) ⑤ 进行阶段性总结。 ⑥ 排除各种干扰。(1分) ⑦ 不要带有个人偏见。(1分) ⑧ 在倾听时注意思考。(1分) ⑨ 注意肢体语言信息。(1分) ⑩ 创造和谐的面试气氛。 (1分) (1分) (2)评分标准:(每符合一项得 2 分,最高 10 分) ① 提出的问题是行为性的问题。(2 分) ② 所设计的问题内容应针对沟通能力,与指标说明内容密切相关。 (2 分) ③ 所设计的评分标准应针对沟通能力的指标内容,评分等级数量不少于 3 个。( 分) 2 ④ 各评分等级之间有明显的区别,易于评定。(2 分) ⑤ 每个评分等级要有相应的分值。 (2 分) ⑥ 有回答问题的时间限定。(2 分) 提问与评分标准举例: 问题: 在于他人的交往中,你遇到过令你非常尴尬的事情吗?你通常如何处理?回答时间 5 分 钟 等级 评分标准 分值 例子真实,处理得当,化尴尬于无形,沟通能力优秀 A级 10 例子真实,勉强处理好,沟通能力良好 B级 8 善于避免尴尬环境,沟通能力一般 C级 6 难以处理该事情,沟通能力弱 D级 4 2007 年 11 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职 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等 级: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卷册一:职业道德 理论知识 注意事项:1、考生应首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用钢笔、圆珠笔等写在试卷 册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用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处. 2、考生同时应将本页右上角的科目代码填涂在答题卡右上角的相应位置. 3、本试卷册包括职业道德和理论知识两部分: 第一部分, l 一 25 小题,为职业道德试题; 第=部分,26 一 125 小题,为理论知识试题. 4、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 17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所有答案均不得答在试卷上. 5、考试结束时,考生务必将本卷册和答题卡一并交给监考人员. 6、考生应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如果不按标准要求进行填涂,则均属作答无 效. 地 姓 区: 名: 准考证号; 第一部分职业道德 (1~25 题,共 25 道题) 一、 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第 1~16 题) (一)单项选择题(第 1~8 题) 1、关于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道德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特殊行为规范 (B)道德是一种理想化的、难以落到实处的行为规范 (C)道德是一种人人能够认同.但人人又不藤意身体力行的行为规范 (D)道德是一个缺乏共同评价标准的行为规范 2、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是( ). (A)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脱离低级趣味 (B)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 (C)牢记"两务务必" (D)八荣八耻。 3、建设节约型社会.很重要的一十方面是要求从业人员树立强烈的( ). (A)改革创新观念 (B)节能减捧意识 (C)团结协作意识 (D)求真务实精神 4、古人所谓"慎独"的意思是( ). (A)人是合群的社会性动物,要加强合作和谐.不能搞单打一 (B)人的心灵需要慰籍.要防止出现曲高和寡的状况 (C)人在独处时,要谨防发生违背道德要求的意念和行为 (D)要树立独立人格意识,防止发生侵犯独立人格的现象 5、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 ). 18 (A)集体主义 (B)合理利己主义 (C)社会主义 (D)温和功利主义 6、企业文化的自律功能是指( ). (A)不断强化从业人员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机 (B)严格按照法律矫正员工的动机和行为 (C)加强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建设推动企业行为规范化 (D)开展职业纪律教育,增强从业人员豹纪律意识 7、某公司奉行"不惜一切为顾客服务"的理念,正确理解的是( ). (A)要不计成本地满足顾客的要求 (B)无条件地满足顾客提出的任何要求 (C)一切都是顾客说了算 (D)顾客的满意程度决定企业的命运 8、关于打造品牌.正确的说法是( ). (A)只要掌握了高新技术.就能打遗品牌 (B)打造品牌.棱心任务是加强广告等嶷体宣传工作的力度 (C)员工具有敬业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打造企业品牌的内在力量 (D)质优价高才能打造品牌 (二)多项选择题(第 9~16 趣) 9、企业文化的功能包括( )。 (A)体闲功能 (B)导向功能 (C)整合功能 (D)健身功能 10、关于职业活动,正确的看法是( ). (A)职业活动与杜会分工密切相关 (B)职业活动当中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 (C)职业活动包含着高尚的内涵,它绝不能作为人谋生的手段 (D)职业活动限制了人的自由与发展 11、《公民道德建设实实纲要》指出的职业道德规范包括( ). (A)爱岗敬业 (B)服务群众 (C)开拓创新 (D)艰苦奋斗 12、下列说法中.属于职业禁语的是( ). (A)"问剐人去" (B)"不知道' (C)"我有什么办法。又不是我让它坏的。 (D)"后边等着击" 13、文明礼貌的具体要求是( ). (A)仪表堂堂 (B)语言规范 (C)举止优雅 (D)待人热情 14、符合爱岗敬业要求的是( ). (A)慎重选择职业,一旦选择了莱种职业就要踏踏实实干一辈子 (B)强化职业责任.严格履行职业责任的规定,不管成文与否 19 (C)提离职业技能,不断学习理论知识。提高业务能力 (D)加强职业责任修养,不断锤炼自己的职业意志 15、下列做法中.违背诚实守信要求的是( ). (A)甲与乙签订供货台同,后来原料涨价,甲要求提价没有得到同意便中断供 货 (B)张某答应事某"摆平"赵某.后来张某意识别问题的错误.便借故不干了 (C)X 厂发货到 Y 厂,不知何故 Y 厂迟迟投有收到货物.x 厂依合同进行赔 偿 (D)某女结识某男.后该女发现该男不诚实,于是她采取多种方式愚弄对方 16、下列做法中,符台团结互助要求的是( ). (A)工作中相互取长朴短 (B)互助即互相帮助,是否要帮助同事要以对方能否帮助自己为前提 (C)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标准.要求他人向自己看齐 (D)做事情多从善良、积极的角度思考问题.树立团队意识 二、职业道德个人表现部分(第 17~25 题) 答题指导: ◆该部分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您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选择 其中一个选项作为您的答案.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择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17、你和某同事同住一室,这天,你回寝室时发现同事的家人来了,你会( ). (A)说明自己只是偶尔回来.借口自己忙.便匆匆离开寝室 (B)问候同事的家人.早早离开寝室 (C)和同事的家人聊聊天,简短介绍自己和同时相处的情况 (D)把同事拉到一边.询问有什么需要自己做的事情 18、你在上班赶路,遇到一位外地游客向你问路.你解释了半天,对方还是不 清楚怎么走,这时你会( )。 (A)画个图纸给游客 (B)建议他坐出租车 (C)让他去找警察帮助 (D)说声对不起,告诉对方,自己再耽误时问就会上班迟到了 19、同事们在议论领导的缺点,你会( ). (A)不参与议论 (B)劝阻同事不要背后议论 (C)向领导委婉转运建议(D)参与议论 20、如果你的某十同事"十一"要结婚,给你发来了请柬。但这位同事与你平日 20 里根少有交往你会( ). (A)不送任何礼物 (B)主动表示祝贺.并且送上自己的礼物 (C)说自己假日早就预定回家.发送手机短信向他祝贺 (D)仿照别人.送他一份扎物 21、自己五音不全,一次.单位搞联欢.几个同事起哄拉你唱歌,你会( ). (A)为了不使自己出丑,赶紧离开现场 (B)反复说明自己不会唱歌,劝大家不要使自己难堪 (C)横下心,反正唱不好,就尽情地唱吧 (D)事先说明情况.请要大家将就着听 22、天气预报说"明天白天,晴,风力一、二级",几位朋友邀你第二天台家外 出游览,当大家正兴致勃勃地玩耍时,突然天降大雨。你会( ). (A)谴责天气预报不准确 (B)诅咒天公捉弄人 (C)责备自己决策错误 (D)觉得雨中游历别有情趣 23.你剐刚来到某个新单位上班.听某同事讲,这个单位的一把手本事不大• 但脾气不小,大 家都不服他.你会( ). (A)感到有点沮丧 (B)觉得这个同事挺关心自己,告诉了自己很重要的信息 (C)问问同事,为什么这位领导还不下台呢 (D)只听,但并不发表看法 24、某同事爱搞恶作剧,虽然没有出格的事情.但也时常令人感到不自在.假 如这样的事情发 生在你的身上.你一般会( ). (A)不理睬对方 (B)向对方发出警告 (C)一笑了之 (D)也拿对方搞点恶作剧 25、秋天.虽然阳光依然充足.但爸爸种在院子里的花却有些桔黄了.只有在 花茎上长得的几 粒果实在微风中瑟瑟抖动。爸爸凝视了许久,说:"天凉了. 冬天不远了。"你要对爸爸说的是 ( ). (A)"是呀,爸爸.天凉了,冬天不远了" (B)"天凉了,爸爸,你要注意换衣服保暖,保重身体" (C)"季节变换,报正常.把那些枯萎的花拔掉了吧,爸爸" (D)"爸爸,你看,花茎上结了许多果实,明年可以多种一些" 第二部分理论知识 (26~125 题,共 100 题,满分为 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26~85 题,每题 1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 案,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的相应字母涂黑) 21 26、( )是政府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 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 (A)财政政策 (B)收入政策 (C)金融政策 (D)货币政策 27、( )是劳动权的核心。 (A)择业权和劳动报酬权 (B)就业权和择业权 (C)休息休假权和劳动保护权 (D)劳动保护权和职业培训权 28、( )不具有法律效力。 (A)立法解释 (B)任意解释 (C)司法解释 (D)行政解释 29、企业资源优势具有( )的特点,企业要不断投入以保持和创新其优势。 (A)绝对性和时间性 (B)相对性和时间性 (C)绝对性和暂时性 (D)相对性和持续性 30、( )与缺勤率和流动率呈负相关. (A)组织效率 (B)组织承诺 (C)工作绩效 (D)工作分析 31、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基石不包括( )。 (A)定编定岗定员定额 (B)员工的绩效管理 (C)员工的引进与培养 (D)员工的技能开发 32、在动态组织设计理论中,( )所研究的内容占有主导地位. (A)静态组织设计理论 (B)动态组织设计理论 (C)古典组织设计理论 (D)近代组织设计理论 33、( )将矩阵组织结构形式与事业部组织结构形式有机结合起来。 (A)模拟分权组织 (B)分公司与总公司 (C)多维立体组织 (D)子公司与母公司 34、在行业增长阶段后期.为减少竞争压力.企业会采取( )。 (A)增大数量战略 (B)扩大地区战略 (C)纵向整合战略 (D)多种经营战略 35、( )是企业最常用的组织结构变革方式。 (A)改良式变革 (B)爆破式变革 (C)组织结构整台 (D)突发式变革 36、企业组织结构整合的程序包括①控制阶段:②互动阶殷;③拟定目标阶段: ④规划阶段,排序正确的是( ). (A)③②①④ (B)④③②① (C)③②④① (D)③④②① 37、人员晋升计划的内容不包括( ). (A)晋升意向 (B)晋升比率 (C)晋升条件 (D)晋升时间 38、编制人力资源规划的核心与前提是( ). (A)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 (B)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 (C)人力资源的供给预测 (D)人力资源供求平衡和协调 22 39、定员定额分析法不包括( ). (A)工作定龋分析法 (B)比例定员法 (C)劳动效率定员法 (D)人员比率法 40、人力资源内部供给预测的方法不包括( ). (A)人力资源信息库 (B)马尔可夫模型 (C)管理人员接替模型 (D)回归分析模 型 41、销售工作要求执行者能说会遵,秘书工作要求执行者细致周到.这体现了 ( )原理. (A)个体差异 (B)工作差异 (C)人岗匹配 (D)环境差异 42、某一测试问卷中有一道"你对 Java 语言的掌握程度如何?"的题,选项 为"A 精通;B 善于;C 尚可".在这里."精通"、"善于"、"尚可"是指( ). (A)标度 (B)指标 (C)标记 (D)标准 43、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将教育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最高层是( )。 (A)理解 (B)应用 (C)评价 (D)分析 44、某主管总是给自己的得力助手打高分.给其他下属打低分.这体现了( )。 (A)晕轮效应 (B)感情效应 (C)近因散应 (D)首因效应 45、关于面试说法错误的是( ). (A)面试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B)面试以谈话和观察为主要方式 (C)面试按预先设计的程序来进行 (D)面试过程中,考官与应聘者的地位平等 46、若招聘营销人员和技术人员,面试的问题及考核的要素完全一致,这说明 ( ). (A)面试目的不明确 (B)面试缺乏系统性 (C)面试标准不具体 (D)问题设计不合理 47、"你有什么业余爱好?"是结构化面试中的( )。 (A)经验性阃题 (B)情景性问题 (C)压力性问题 (D)背景性问题 48、在一次面试中•考官提问"如果公司搌你出差,而这时你妻子病重.你会怎 么处理?这是一个( )问题。 (A)经验性面试 (B)投射性面试 (C)描述性面试 (D)情景性面试 49、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为"一个好的领导者应该具备什么素质?",这是一个( )。 23 (A)两难式题目 (B)资源争夺型题目 (C)开放式题目 (D)捧序选择型题目 50、企业制定员工培训规划的基本前提是( )。 (A)工作岗位说明 (B)培训需求分析 (C)工作任务分析 (D)设计培训内容 51、课程设计的核心内容是( )。 (A)课程内容制作 (B)谭程内容安排 (C)课程内容选择 (D)课程内容试验 52、企业在发展期应提高( )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使之适应企业的要求。 (A)高层 (B)中层 (C)直线 (D)基层 53、从企业内部开发培训资源的优点不包括( ). (A)教师水平较高 (B)培训成本较低 (C)教师与学员易于变流 (D)培训易于控 制 54、"解决和处理问题方法训练"又称为( )。 (A)决策竞赛 (B)轮流任职计划 (C)角色扮演 (D)决策模拟训练 55,( )是指评估者依据自己的主观判断.而不是用事实和数宇加以证明。 (A)正式评估 (B)非正式评估 (C)建设性评估 (D)总结性评估 56、( )是第二级评估.用于评估学员在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收获。 (A)反应评估 (B)学习评估 (C)行为评估 (D)螭果评估 57、( )是指受训者取得的成果能真正反映其绩效差别的程度. (A)信度 (B)区分度 (C)相关度 (D)可行性 58、( )可以用来测量受训者对培训项目的态度、动机以及行为等方面的特征. (A)情感成果 (B)认知成果 (C)技能成果 (D)绩效成果 59、( )更适于评价人际接触和交往频繁的工作岗位• (A)行为性效标 (B)结果性效标 (C)特征性效标 (D)综合性效标 60、( )不属于结果导向型考评方法。 (A)成绩记录法 (B)排列法 (C)劳动定额法 (D)短文法 61、克服绩效考评宽厚、苛严和居中趋势误差的最佳方法是( )• (A)简单排列法 (B)强迫分布法 (C)成绩记录法 (D)成对比较法 62、( )是绩效考评要素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A)工作岗位分析 (B)工作岗位评价 (C)企业绩效考核 (D)员工薪酬设计 24 63、一般情况下.应以( )能达到的水平作为绩效考评指标的评定标准• (A)全体员工 (B)多数员工 (C)少数员工 (D)个别员工 64、提取关键绩效指标的方法不包括( )。 (A)问卷调查法 (B)目标分解法 (C)关键分析法 (D)标杆基准法 65、采用( )所获得的考评结果.可用于决定一些非激励性的工资待遇(A)先进标准 (B)平均标准 (C)基本标准 (D)落后标准 66、当绩效指标的跟踪和监控耗时过多时,可采取的改进措旆是( )。 (A)缩短跟踪和监控的时间 (B)增加人力、物力的投入 (C)设置更为精细的跟踪指标 (D)跟踪"正确率"指标转为跟踪"错误率"指标 67、360 度考评法是基于( )的一种考评方法• (A)性格特征 (B)胜任特征 (C)外貌特征 (D)品质特征 68、具有"快、准、全"特点的薪酬调查方式是( )。 (A)企业之间相互调查 (B)问卷调查 (C)采集社会公开信息 (D)委托中介机构进行调查 69、百分位法将岗位的所有薪酬调查数据从低到高排列,分为( )组。 (A)2 (B)5 (C)10(D)20 70、( )是按照岗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所进行的横向分类. (A)职组 (B)职等 (C)岗级 (D)岗等 71、薪酬满意度调查的步骤包括①设计并发放调查表;②回收并处理调查表; ③确定调查方式;④确定调查对象;⑤反馈调查结果;⑥确定调查内容。排序 正确的是( )。 (A)④③⑥①②⑤ (B)⑥④③①②⑤ (C)④⑥③①②⑤ (D)⑥③④①②⑤ 72、( )是将企事业单位的所有岗位纳入由职组、职系、岗级和岗等构成的体系 之中。 (A)岗位评价 (B)岗位调查 (C)岗位分类 (D)岗位分析 73、岗位评价要素的特征不包括( )。 (A)共通性 (B)显著性 (C)可观察性 (D)可衡量性 74、( )将工资计划和培训计划结合在一起。 (A)年薪制 (B)技能工资制 (C)绩效工资制 (D)岗位工资制 75、员工的( )应与企业的经济效益、部门业绩考核结果和个人业绩考核结果 挂钩。 (A)浮动工资 (B)固定工资 (C)基本工资 (D)岗位工资 76、( )是企业及其员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 养老保险制度。 25 (A)企业公积金 (B)企业年薪 (C)企业附加福利 (D)企业年金 77、( )是指专门就工资事项签订的专项集体合同。 (A)工资指导线 (B)工资协议 (C)工资集体协商 (D)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78、工资集体协商时,一方在接到另一方提出的书面协商意向书后,应于( 内予以答复。 (A)15 日 (B)20 日 (C)30 日 (D)60 日 79、( )是处理生产与安全两者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A)以人为本 (B)奖惩分明 (C)安全第一 (D)预防为主 80、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的形式包括( )。 (A)年工资收入和月工资收入 (B)月工资收入和周工资收^ (C)日工资收^和小时工资收入 (D)年工资收入和日工资收入 81、企业应安排员工定期进行体检,发现疾病时应及时( )。 (A)转岗 (B)解聘 (C)治疗 (D)上报 82、按照( )划分,可以将劳动争议分为权利争议和利益争议。 (A)劳动争议的主体 (B)劳动争议的性质 (C)劳动争议的客体 (D)劳动争议的标的 83、关予劳动争议仲裁说法错误的是( ). (A)仲裁主体具有特定性 (B)仲裁程序具有特定性 (C)仲裁对象具有特定性 (D)仲裁实行强制的原则 84、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即( ). (A)强制原则 (B)一次裁决原则 (C)台议原则 (D)区分举证责任原则 85、劳动争议钟载委员会的组成不包括( )。 (A)工会代表 (B)用人单位代表 (C)职工代表 ) (D)劳动行政部门代表 二、多项选择题(86~125 题,每题 1 分,共 40 分。每题有多个答案正确.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错选、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86、企业战略的实质是实现( )之间的动态平衡. (A)外部环境 (B)内部环境 (C)企业实力 (D)战略目标 (E)长近发展 87、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包括( ). (A)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B)公早的报酬 (C)支持性的工作环境 (D)融治的人际关系 26 (E)个人特征与工作的匹配 88、群体决策的优点有( ). (A)能比个体需要的时间少 (B)能增加决策的可接受性 (C)能增加决策过程的民主性 (D)能提供比个体更为丰富和全面的信息 (E)能提供比个体更多的不同的决策方案 89、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测量技术包括( ). (A)工作岗位研究 (B)KPI 技术 (C)关键事件访谈 (D)BSC 技术 (E)人员素质测评 90、( )是新型组织结构模式. (A)多维立体组织结构 (B)子公司与母公司 (C)模拟分权组织结构 (D)分公司与总公司 (E)企业集团 91、以工作和任务为中心的部门内部结构包括( ). (A)矩阵结构 (B)直线制 (C)事业部制 (D)分权制 (E)直线职能制 92、( )环境属于人力资源规划的外部环境。 (A)组织 (B)科技 (C)人口 (D)经济 (E)法律 93、制定企业人员规划的基本原施 I 包括( ). (A)确保人力资源需求的原则 (B)保持稳定性的原则 (C)与战略目标相适应的原则 (D)保持适度流动性的原则 (E)与内外环境相适应的原则 94、( )是影响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一般因素. (A)顾客需求的变化 (B)生产需求变化 (C)劳动力成本趋势 (D)追加培训需 求 (E)生产率变化趋势 95、人力赍源需求预测的定性方法包括( )。 (A)转换比率法 (B)描述法 (C)回归分析法 (D)德尔菲法 (E)经验预测法 96、人岗匹配包括( )相匹配. (A)工作报酬与员工贡献 (B)不同岗位之间 (C)工作要求与员工素质 (D)不同员工之间 (E)工作权限与员工愿望 27 97、在员工素质测评量化中.( )可以被看作二次量化. (A)类别量化 (B)顺序量化 (C)实质

207 页 431 浏览
立即下载
关于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综合评审的真题自考

关于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综合评审的真题自考

关于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综合评审的真题自考 1.某企业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近些年发展迅速, 2011 年企业准备投入一条新的生产 线,作为人力资源部经理,你如何制定 2011 年人力资源规划?(规划) 自考答案: 你好!尊敬的考官,我叫 XXX,来自 XXXXXXX 公司。 根据考卷题意,对该企业制定 2011 年的人力资源规划,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 手: 1.首先要调查、搜集和整理涉及企业战略决策和经营环境的各种信息; 2.根据企业各部门和岗位定员的实际情况,确定人力资源规划期限; 3.对企业未来的人力资源供求进行预测; 4.制定人力资源供求的协调总计划和各种业务计划; 5.对人力资源规划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评估和调整。 回答完毕!谢谢考官。 2.有人说:360 度考评很简单,只不过是确定各级考核人员的比例、权重、系数罢了, 你对此看法如何看待?并结合实际详细说明如何有效地试用这种方法?(配置) 自考答案: 你好!尊敬的考官,我叫 XXX,来自 XXXXXXX 公司。 根据考卷题意,我认为对员工的 360 度考评,主要是强调全方位、客观地对员工进行考 评,它既注重考评员工的最终成果,又将员工的行为过程和个人努力程度,纳入考核内容 从而使绩效考评能客观地反映员工的表现和业绩。 在考评中,要想有效地运用 360 度考评方法,必须: 1.确定好专业从事 360 度考评人员,选择最佳的时机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评; 2.作为主管应与考评者进行必要的沟通,要求考评者对自己的意见承担责任; 3.试用客观的统计程序,做好考评记录; 4.防止考评中出现作弊和违规行为; 5.克服各种偏见,对考评者的个别意见实施保密。 回答完毕!谢谢考官。 3.当今社会已步入学习型社会,企业也致力于建设学习型组织。因此,培训显得越来越重要, 但企业现状不容乐观。如:针对性不强、效果难以量化、甚至出现逃课现象,企业花钱不讨 好,作为培训主管,你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真正地发挥培训效能?(培训) 自考答案: 你好!尊敬的考官,我叫 XXX,来自 XXXXXXX 公司。 根据考卷题意,员工培训学习的意识不强,所出现的逃课现象,我想可能是因为如下 因素造成的: 1.培训主管对企业不了解,所设置的培训课程及内容不全面,而且没有针对性; 2.培训计划不合理,时间安排不妥当,整体效应不协调,让员工产生厌倦情绪。 企业为员工所提供的培训学习机会,目的是为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全面树立主人翁 意识,着重在专业技能上认真学习,把学到的东西投入到工作岗位中去。要想有效地解决 这些问题,更好地发挥培训效能,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变: 1.对培训教师的选择,必须要有专业的知识、能力和授课技巧; 2.对培训企业要有深入的了解,并且有针对性的确定培训内容; 3.具有与员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引导员工学习的能力; 4.积极开导员工拥有学习热情和求知的欲望; 5.能善于发现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和及时解决实际问题; 6.能积累更多的培训内容和相关资料案例。 回答完毕!谢谢考官。 4.结构化的面试被认为人才引进的有效选拔手段,假若你所在的公司要引进一批市场 销售人员,请综合你所掌握的结构化面试的知识与技巧,说明设计思路,主要工作与安排 等,确保企业引进市场销售人员的质量。(招聘) 自考答案: 你好!尊敬的考官,我叫 XXX,来自 XXXXXXX 公司。 根据考卷题意,按照结构化面试的常规类型,要充分考虑到: 1.所测评员工的背景问题;2.知识性的问题;3.思维性的问题;4.经验性的问题;5.情 境性的问题;6.压力性和行为性的问题。 为保证销售人员的质量,我想从下面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1.构建选拔性的素质模型。组建测评小组,绘制各种素质分级表进行选拔; 2.设计结构化面试提纲,对每一个测评指标进行测评,并形成问卷; 3.制定评分标准及等级评分表,汇总各指标的等级评分; 4.根据本企业对市场的定位,发展战略及目标和量化指标来衡量; 5.面试的评分应根据应聘者的每一个问题反映进行评分; 6.最终的决策应根据模型指标等级分的得分情况,作为候选人员的素质线,为招聘、选 拔、安置和晋升进行匹配。 回答完毕!谢谢考官。 5.奖金已成为各部门企业采用绩效工资形式,称为薪酬结构一部分,请结合你所掌握 的绩效工资知识和技巧,说明这一绩效工资形式在企业实际应用中的情况,如何做好不同 的员工绩效工资设计(绩效) 自考答案: 你好!尊敬的考官,我叫 XXX,来自 XXXXXXX 公司。 根据考卷题意,我对奖金的理解是:公司对员工激励的一种形式,大多数企业利用这 一形式来激发员工,在工作岗位上充分认识到,只有保质保量、才能多劳多得,从而更加 努力,争取下次拿到更多的奖金,因为没有员工的积极性,就没有企业的实际效益,所以 奖金具有一种很大、很强的内驱力和诱惑力。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的绩效工资设计,通常是在保证产质量的前提之下,实行的一种激 励方式,主要方法有: 1.岗位工资。依据员工在生产经营工作中的岗位为基础,确定工资等级和标准,通常表 现为同工同酬; 2.技能工资。是以员工的技术和能力为基础的工资;这类工资主要是鼓励员工不断提高 技术和生产率; 3.绩效工资。根据员工的业绩为基础来支付工资,同时以产质量作为考核前提,实行绩 效奖金。比如计件工资和佣金提成工资; 4.特殊群体的工资。是对高管而制定的一种年薪制工资。包括奖金、福利与津贴。 回答完毕!谢谢考官。 6.结合工作实际,请在人力资源规划、配置、考核、劳动关系内任选完成: 1.文字介绍一下你经历和经手处理的任务/事件/案例 2.说明你当时的解决思路、措施和结果 3.现在重新审视,你对当时的解决情况作和评价?(规划、配置、考核、劳动关系) 自考答案: 你好!尊敬的考官,我叫 XXX,来自 XXXXXXX 公司。 根据考卷题意,我在今年的实际工作中,处理过这样一个案例: 当时技术部的小李因个人原因要走,公司交代尽快找一位技术较为全面的版师来顶替他的 工作。作为人力资源部的我。此时考虑到这个岗位的关键性,要想招到一位与这个岗位向匹 配的技术人才,我认为首先是制定全面、系统的人才招聘计划: 1.从用人的角度考虑,这个岗位必须全面考量个人的职业技能、心理素质、以及对企业的敬 业心向力如何; 2.在本行业的经历和经验,能否跟随我公司的发展方向走,能否适应市场大胆开发和创新; 3.电脑打版和手工制作是否得心应手,同时对我公司的产品风格是否有一定的见解; 4.常规版的调整以及处理技术中所遇到问题的能力; 5.对生产工艺和面辅料的了解程度; 6.做出自己的样板,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 根据以上的规划,我如期在十天内招到了一位与该岗位相匹配的技术版师。并通过各方面 的考核和大家的评定,普遍认为这位同事能胜任这个工作,决定启用。为此,我对我的这 个案例的评估是,任何一个事情,都得考虑到事实的针对性,要根据工作实际多方面进行 考核对比,确定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切不可盲目招聘,造成人岗不配。甚至于人浮于事, 给企业带来损失,给自己的工作增加难度。 回答完毕!谢谢考官 以上六小题,是依照我个人的意见来做出简单的回答,请大家发挥自己都特的见解, 针对以上问题作出全面的回答,也许在这次综合评审中,会起到帮助! 综合评审不可怕,按自己的思维去回答!

3 页 475 浏览
立即下载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复习题(2014最新版)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复习题(2014最新版)

国家职业资格统一考试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复习题(2014 最新版) 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劳动经济学的概念: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 2、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具有的属性: (1)劳动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而言,是相对的稀缺性。 (2)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又具有绝对的属性。 (3)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资源的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 段的稀缺性。 3、市场运作的主体:是企业和个人。 4、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使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5、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 6、在生产要素市场,居民户是生产要素的供给者,企业是生产要素的需求者。 在商品市场中,居民户是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者,企业则是供给者 在劳动力市场上,居民户是劳动力的供给方,企业是劳动力的需求方 7、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就业量与工资的决定。 8、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两种: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 9、实证研究方法: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 10、实证研究方法具有两个特点: A、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事实,研究现象自身的运动规律及内在逻辑 B、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并可根据经验和事实进行检验 11、实证研究方法的步骤: (1)确定所要研究的对象,分析研究对象的构成要素、相互关系以及影响因素,搜集并 分类相关的事实资料。 (2)设定假设条件。 (3)提出理论假说。 (4)验证。 12、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目 的在于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务 13、劳动力参与率:是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 14、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劳动力供给量变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 程度,即 ES=(△S÷S)/(△W÷W),其中, ES 为劳动力供给弹性,△S/S 表示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W/W 表示工资变动的百分比。 15、劳动力供给弹性分为五大类: (1)供给无弹性,即 ES=0 (2)供给有无限弹性,即 ES→∞ (3)单位供给弹性,即 ES=1 (4)供给富有弹性即 ES>1 (5)供给缺乏弹性即 ES<1 16、劳动力参与率的变动趋势: (1)15—19 岁年龄组的青年人口劳参率下降。 (2)女性劳参率上升趋势。 -1- (3)老年人口劳参率下降。 (4)25—55 年龄段男性成年人的劳参率保持高位水平。 17、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即 Ed=(△D÷D)/(△W÷W),其中, Ed 为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D/D 表示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W/W 表示 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 18、劳动力需求是一种派生性需求 19、劳动力需求与工资率的关系:工资率提高,劳动力需求减少;工资率降低,劳动力需 求增加 20、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分为五大类: (1)需求无弹性,即 Ed=0 (2)需求有无限弹性,即 Ed→∞ (3)单位需求弹性,即 Ed=1 (4)需求富有弹性即 Ed>1 (5)需求缺乏弹性即 Ed<1 21、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由劳动投入的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可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边际产量递增阶段 (2)第二阶段:边际产量递减阶段 (3)第三阶段:总产量绝对减少 设总产量为 Q,可变的劳动要素投入为 L,平均产量为 AP,边际产量为 MP, 即 AP=Q/L MP=△Q/△L AP 与 MP 的交点为 AP 的最大值,当 MP=0 时,总产量取得极大值 22、完全竞争的市场,产品价格不变,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收益。设 劳 动 的 边 际 产 品 收 益 为 MRP , 劳 动 的 边 际 产 品 价 值 为 VMP , 产 品 的 价 格 为 P , 即 MRP=VMP=MP·P 。 在 完 全 竞 争 条 件 下 , 短 期 企 业 劳 动 力 需 求 决 定 的 原 则 是 : MRP=VMP=MP·P=MC=W 23、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A·马歇尔 24、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瑞士洛桑学派的 L·瓦尔拉 25、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主旨:供求和价格 26、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 (1)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2)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3)充分就业 27、人口年龄结构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的两个方面: (1)通过劳动年龄组人口占人口总体比重的变化,影响劳动力供给。 (2)通过劳动年龄组内部年龄构成的变动,影响劳动力供给内部构成的变化。 28、均衡价格论出自:新古典学派创始人、现代微观经济学的主要代表 A·马歇尔在其所著 《经济学原理》中提出来的。 29、生产要素分为四类: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 30、影响货币工资的三个因素:货币工资率、工作时间长度、相关的工资制度安排。 31、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货币工资=工资标准×实际工作时间 货币工资=计件工资率(计件单价)×合格产品数量 计件工资只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32、福利的支付方式:(1)实物支付(2)延期支付 33、福利的特征: (1)福利支付以劳动为基础(2)法定性(3)企业自定性和灵活性 34、总供给=消费+储蓄 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的国民收入称为均衡国民收入,均衡国民收入=消费+投资 -2- 35、失业类型: (1)摩擦性失业。是一种岗位变换之间的失业,它是一种正常性失业。 (2)技术性失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引进先进技术替代人力,以及改善生产方法和管 理而造成的失业。 解决技术性失业最有效的办法是:推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强化职业培训,普遍地实 施职业技能开发。 (3)结构性失业。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造成劳动力供求结构上的失衡所引致的失业, 在失业中所占比重很大。 (4)季节性失业。 36、需求不足性失业的两种形式:增长差距性失业、周期性失业 37、失业程度的两个指标:失业率、失业持续期 失业率=失业人数/社会劳动力人数×100%=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100% 38、失业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平均失业持续期的长度 39、失业的影响: (1)失业造成家庭生活困难(2)失业是劳动力资源浪费的典型形式(3)失业直接影响 劳动者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40、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两类 41、最低工资标准,又称最低工资率,是指国家依法规定的单位劳动时间的最低工资数额 42、最长劳动时间标准:国家通过立法规定的工时制度、延长工作时间(加班加点)的条 件及最高限额、休息休假制度等。 43、工会职能:与雇主或雇主组织进行集体谈判,参与决定基本劳动条件并对各项劳动条 件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 44、市场经济国家受法律保护的三个制度结构:最低劳动标准、最低社会保障、工会权利义 务 45、对就业总量影响最大的宏观调控政策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 46、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采取扩大政府购买、增加政府转移支付、降低税率等措施来刺激 消费和投资,增加总需求,以提高就业水平的宏观经济政策。 47、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采取减少政府购买、增加政府转移支付、提高税率等措施来削弱 消费与投资,减少总需求,以稳定物价的宏观经济政策。 48、货币政策: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 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 49、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来刺激投资和消费,以增加总 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 50、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通过削减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以减少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 51、政府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调节法定准备金率、调整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 52、收入政策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1)有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2)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3)有利于缩小不合理的收入 差距,限制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及其危害。 53、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基尼系数 通常基尼系数在 0.2~0.4 之间。基尼系数小于 0.2 时,表示收入差距非常小;基尼系数在 0.4 以上时,表示收入差距比较大; 第二章 劳动法 1、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含义: 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2、劳动法基本原则的特点: -3- (1)是劳动法律部门中具有指导性、纲领性的法律规范。 (2)它反映了所调整的劳动关系的特殊性。 (3)它有高度的稳定性。 (4)具有高度的权威性。 3、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作用: (1)指导劳动法的制定、修改和废止,保证各项劳动法律制度的统一、协调。 (2)指导劳动法的实施,正确适用法律,防止出现偏差。 (3)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有助于劳动法的理解、解释。 4、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1)保障劳动者劳动权利的原则 (2)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 (3)物质帮助原则 5、劳动法的首要原则是: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 6、劳动权包括:平等的劳动就业权、自由择业权、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保护权、职 业培训权等。 7、劳动权的核心是:平等的就业权和自由择业权。 8、劳动权保障具体的体现为:基本保护、全面保护和优先保护等。 9、全面保护:是对劳动者权益和权能的保护。 10、优先保护:是指劳动法对劳动关系当事人的利益都给予合法保护的同时,优先保护在 劳动关系中事实上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劳动者。 例如安全与生产发生冲突时,应当坚持安全重于生产的原则,即使生产受到影响也要坚持 安全第一的原则等。 11、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的内容: (1)劳动者有依据法律的规定享有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 (2)平等协商的权利。 (3)集体协商权和共同决定权。 (4)政府制定或调整重大劳动关系标准应当贯彻“三方原则”,即政府、工会和企业家 协会。 (5)听取工会意见。 (6)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应当贯彻“三方原则”。 (7)参与权、知情权、咨询权。 12、社会保险的基本属性:强制性 13、社会保险的特征: (1)社会性(2)互济性(3)补偿性 14、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国家的法律体系当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15、劳动法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劳动法律。 16、当前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主要依据是: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17、劳动规章: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18、任意解释不具有法律效力。 19、正式解释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 20、劳动(雇佣)合同:是雇员与雇主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21、集体合同:是通过工会与雇主或雇主协会按照合法的程序,经过集体谈判达成的关于 一般劳动条件的协议。 22、习惯法:以法律共同体的长期实践(习惯)为前提,以法律共同体的普遍的法律确信 为基础。 23、劳动法的体系:是指劳动法的各项具体劳动法律制度的构成和相互关系。 -4- 24、劳动法的体系由以下劳动法律制度构成: (1)促进就业法律制度(2)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3)劳动标准制度(4)职业培训 制度(5)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6)劳动争议处理制度(7)工会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 (8)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 25、劳动标准制度包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工资制度、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女职工 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制度等。 26、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标准为最低劳动标准,一般属于强行性法律规范。 27、社会保险制度在于保障劳动者的物质帮助权。 28、社会保险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的体制,社会保险的项目、种类,社会保险的适用范围, 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资格条件和标准,社会保险待遇的支付原则以及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 运营和管理等。 29、劳动法的监督检查的内容包括:《劳动法》各项规定的实施状况;劳动法律部门各项劳 动法律规范的实施状况。 30、劳动法的分类:所有制结构模式和职能结构模式。 31、劳动法所有制结构模式划分为: (1)国有企业劳动法律制度(2)集体企业劳动法律制度(3)股份制企业劳动法律制度 (4)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单位劳动法律制度(5)外商投资企业劳动法律制度 32、劳动法律体系的构成:劳动关系法、劳动标准法、劳动保障法 33、劳动关系法的构成: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法、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制定法、职工民 主管理法、劳动争议处理法。 34、劳动标准法的构成:工作时间法、工资法、劳动安全卫生标准法 35、劳动保障法的构成:促进就业法、职业培训法、社会保险法、劳动福利法。 36、劳动法律关系的含义: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雇 员)与用人单位(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37、劳动关系转变为劳动法律关系的两个条件:存在现实的劳动关系;存在着调整劳动关 系的法律规范。 38、劳动关系的产生是以劳动条件的分离为其条件。 39、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最主要区别:劳动法律关系体现了国家意志。 40、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 (1)劳动合同关系(2)劳动行政法律关系(3)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41、劳动合同关系:指雇员与雇主在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 42、劳动合同关系为劳动法律关系的主要形态。 43、劳动服务法律关系:是劳动服务主体与劳动关系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之间,在劳动服务 过程中依据劳动法律规范和有关法律规范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44、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 (1)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 (2)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 (3)劳动法律关系的双务关系。 (4)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强制性。 45、劳动法对劳动关系的第一次调整:运用劳动法的各种调整方式将劳动关系转化为劳动 法律关系。 劳动法对劳动关系的第二次调整:若运行出现如违约行为、侵权行为等障碍时,则对劳动 法律关系继续进行调整。 46、劳动法律关系的双务关系:雇主、雇员在劳动法律关系之中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 主体,互为对价关系。 47、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与客体。 -5- 48、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依据劳动法律的规定,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劳动法律关 系的参与者,即雇主与雇员。 49、劳动者成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前提:必须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50、法律通 常将自然人分为:完全劳动行为能力人、限制劳动行为能力人、无劳动行为能力人。 51、完全劳动行为能力人:是指身体健康,有完全行为自由,18 周岁以上的男性劳动者。 52、各类用人单位成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前提:必须具备用工权利能力和用工行为能力。 53、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54、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主体权利所指向的事物,即劳动法律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 和结果。 55、依据劳动法律事实是否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法律事实可分为两类:劳动法律 行为、劳动法律事件。 56、劳动法律行为:是指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 灭,具有一定法律后果的活动。 57、劳动法律行为包括:合法行为、违约行为、行政行为、仲裁行为、司法行为。 58、劳动法律事件:是指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一定的劳动法律后果的客 观现象。 第三章 现代企业管理 1、企业战略:是指企业为了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寻求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而制定的总 体性和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 2、企业战略的实质:实现外部环境、企业实力、战略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3、企业战略的特征:全局性、系统性、长远性、风险性、抗争性。 4、外部环境调研的方法: (1)获取口头信息(2)获取书面信息(3)专题性调研 5、行业成长过剩:当整个行业日趋成熟时,行业成长变慢,导致为生存而产生的激烈竞 争,利润下降。 6、政治法律环境:是指影响企业战略决策的首要外部条件。 7、企业资源优势具有相对性和时间性。 8、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因素: (1)各种投入要素的成本,如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 (2)生产率,即单位要素的产出; (3)工艺设计水平; (4)产能的利用程度。 9、企业的总体战略:进入战略、发展战略、稳定战略、撤退战略。 10、企业撤退战略的方式: (1)特许经营(2)分包(3)卖断(4)管理层与杠杆收购(5)拆产为股/分拆(6)资 产互换与战略贸易 11、差异化战略的制定原则: (1)效益原则(2)适当原则(3)有效原则 12、重点战略:是指选择行业内一部分或某一些细分市场作为其目标市场和竞争的领域, 以充分满足这一领域的市场需求的战略。 13、成熟行业的特点: (1)销售增长缓慢,市场占有率竞争加剧。(2)成本和服务成为竞争的中心内容。(3) 行业利润水平下降。(4)行业生产能力增长缓慢。 14、衰退行业的战略制定: (1)领导地位战略(2)合适定位战略(3)收获战略(4)迅速退出战略 -6- 15、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是战略管理工作的主体。 16、战略评价标准:是指预定的战略目标或标准,是战略控制的依据。 17、决策科学化包括: (1)合理的决策标准(2)有效的信息系统(3)系统的决策观念(4)科学的决策程序 (5)决策方法科学化 18、安全余额越大,销售额紧缩的余地越大,经营越安全。 当经营安全率低于 20%时,企业就要做出提高经营安全率的决策。 19、决策树的构成四个要素:决策点、方案枝、状态节点、概率枝 20、决策树的分析程序: (1)绘制树形图(2)计算期望值(3)剪枝决策 21、悲观决策标准:也称“华德决策准则”。 22、现代企业计划职能的作用: (1)使决策目标具体化(2)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3)为控制提供标准 23、PDCA 循环法:按照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四个 阶段的程序,周而复始地循环进行计划管理的一种工作方法。 24、目标管理的特点: (1)它是一种系统化的管理模式(2)要求有明确完整的目标体系(3)更富于参与性 (4)强调自我控制(5)重视员工的培训和能力开发 25、企业完成计划任务的关键:建立合理有效的目标体系或目标网络 26、市场营销活动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中心环节。 27、市场:是指某种产品的现实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需求的总和。 28、市场分类的标准和方法: (1)按交换对象不同分为商品市场、服务市场、技术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信息市 场。 (2)按照买方的类型分为消费者市场、组织市场。 (3)按照活动范围和区域不同分为世界市场、全国性市场、地方市场。 29、服务市场:提供的是特殊的商品——服务,它具有不可储存、无法转售、不可触知等无 形特征,必须采取相应的营销措施。 30、消费者市场:是指为了个人消费而购买物品或服务的个人和家庭所构成的市场。 31、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 (1)文化因素(2)社会因素(3)个人因素(4)心理因素。 32、购买决策过程的五种角色:倡议者、影响者、决策者、购买者、使用者 33、根据参与者的介入程度和品牌者的差异程度,消费者购买行为分为四种: (1)习惯性购买行为(2)化解不协调的购买行为(3)寻求多样化的购买行为(4)复杂 的购买行为。 34、购买决策过程的五个阶段:引起需要、收集信息、评价方案、决定购买、买后行为。 35、组织市场的三种类型:产业市场、转卖者市场、政府市场。 36、产业市场的特点: (1)产业市场上的购买者多为企业单位,数量较少,购买规模较大。 (2)产业市场上的购买者往往集中在少数地区。 (3)产业市场的需求具有派生性,即最终取决于消费者市场的需求。 (4)产业市场的需求缺乏弹性。 (5)产业市场的需求有较大的波动性。即消费者市场需求量的较小波动会导致产业市场 需求量的巨大波动。 (6)专业人员购买。 (7)互惠。 -7- (8)直接购买。 (9)产业购买者往往通过租赁方式取得产业用品。 37、采购中心包括五种成员:使用者、影响者、采购者、决定者、信息控制者。 38、直接重购:企业的采购部门根据过去和许多供应商打交道的经验,从供应商名单中选 择供货企业,并直接重新订购过去采购的同类产业用品。 39、影响产业购买者购买决定的主要因素: (1)环境因素(2)组织因素(3)人际因素(4)个人因素 40、企业营销机会:是对本企业的营销具有吸引力的、能享受竞争优势的市场机会。 41、产品项目:是指某一品牌或产品大类内由尺码、价格、外观及其他属性来区别的具体产 品。 42、产品组合的深度:是指产品大类中每种产品有多少花色、品种和规格。 43、商标:是指已获得专用权并受法律保护的一个品牌或一个品牌的一部分。 44、包装策略种类: (1)相似包装策略(2)差别包装策略(3)组合包装策略(4)复用包装策略 (5)附 赠品包装策略 45、投入期企业的营销策略: (1)快速掠取策略(2)缓慢掠取策略(3)快速渗透策略(4)缓慢渗透策略 46、成长期企业的营销策略: (1)改进和完善产品(2)开拓新的市场(3)树立产品形象(4)增强销售渠道功效 (5)适时降价 47、产品改良途径: (1)品质改良(2)特色改良(3)式样改良(4)附加产品改良 48、折扣和折让定价策略: (1)数量折扣(2)功能折扣(3)现金折扣(4)季节折扣(5)推广折让和补贴 49、心理定价策略: (1)整数定价策略(2)尾数定价策略(3)声望定价策略(4)招徕定价策略 (5)分 级定价策略 50、销售渠道的概念:是指产品由企业(生产者)向最终顾客(消费者)移动过程中所经 过的各个环节,或企业通过中间商(转卖者)到最终顾客的全部市场营销结构。 51、渠道的长度:就是产品在从生产者流向最终顾客的整个过程中所经过的中间层次和环 节。 52、影响销售渠道选择的因素: (1)产品因素(2)市场因素(3)企业因素(4)企业的营销意图(5)国家的法律约束 (6)中间商的特性。 53、企业实力:是指企业的声誉、人力、财力和物力。 54、独家性分销:企业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只选择一家中间商经销或代理其产品。 55、促销包括: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公共关系等方式。 56、广告:企业以一定代价,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向可能的购买者传递企业产品或劳务信 息,以增加影响、扩大销售的一种手段。 第四章 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 1、态度:是人对某种事物或特定对象所持有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倾向。 2、工作满意度的定义:指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所抱有的一般性的满足与否的态度。 3、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 (1)富有挑战性的工作(2)公平的报酬(3)支持性的工作环境(4)融洽的人际关系 (5)个人特征与工作的匹配 -8- 4、最早提出组织承诺的是:贝克尔 5、阿伦和梅耶所进行的综合研究提出三种承诺: (1)感情承诺(2)继续承诺(3)规范承诺 6、组织承诺的结果:与工作满意度类似,组织承诺与缺勤率和流动率成负相关。 7、社会知觉:是指个体对其他个体的知觉,即我们如何认识他人。 8、社会知觉的特征: (1)首因效应(2)光环效应(3)投射效应(4)对比效应(5)刻板印象 9、刻板印象:是指对某个群体形成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后,会据此去推断这个群体的 每个成员的特征。 10、归因:就是利用有关的信息资料对人的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推论其原因的过程。 11、内因:即内在的原因,是指导致行为或事件的行为者本身可以控制的因素,包括:行 为者的人格、品质、情绪、心境、能力、需要和努力程度。 12、外因:即外在原因,是指导致行为或事件的外部因素。 包括:行为者所处的各种环境和机遇、所从事工作的特点和难度,以及工作与个的相互作 用,他人对行为者的强制或约束、激励的作用。 13、稳因:即稳定的原因,是指导致行为或事件的相对不容易变化的因素。 包括:行为者的能力、人格、品质、工作难度、职业要求、法律、制度和规范。 14、组织公正与报酬分配: (1)分配公平(2)程序公平(3)互动公平 15、第一个将期望理论运用于工作动机并将其公式化的是:弗洛姆。 16、第一个对学习中的强化做出理论分析的是:心理学家爱德华·桑代克。 17、在桑代克的效果律中强调了三个行为法则: (1)“强化原则”。在对相同环境做出的几种反应中,那些能引起满意的反应,将更有 可能再次发生。 (2)“惩罚原则”。那些随后能引起不满意的反应,将不太可能再次发生。 (3)“消退原则”。如果行为之后没有任何后果,既没有正性的也没有负性的事后结果, 在若干时间后,这种行为将会逐渐消失。 18、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 19、组织行为矫正模型被认为是:有效的行为绩效管理的系统性方法之一。 20、组织行为矫正模型的步骤: (1)识别和确认对绩效有重大影响的关键行为。 (2)对这些关键行为进行基线测量。 (3)当关键行为被确认后,也得到了一个基线标准,那么就需要做功能性分析了。(4) 干预行为。 21、团队的有效性的四个要素: (1)绩效(2)成员满意度(3)团队学习(4)外人的满意度 22、团队学习:指团队生存、改进和适应变化着的环境的能力。 23、内部团队过程包括:沟通、影响、任务和维护的职能、决策、冲突、氛围和情绪。 24、团队的任务职能:帮助团队成员设定团队议事日程,让团队始终瞄准目标,做出高效 决策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替代方案而不是扯皮。 25、团队的维护职能:关注于人际关系,它让团队成员结合在一起,使大家能够继续相处 甚至有某种乐趣。 26、群体决策的优点: (1)能提供比个体更为丰富和全面的信息。 (2)能提供比个体更多的不同的决策方案。 (3)能增加决策的可接受性。 -9- (4)能增加决策过程的民主性。 27、群体决策的不足: (1)要比个体决策需要更多的时间。 (2)由于从众心理会妨碍不同意见的表达。 (3)如果群体由少数人控制,群体讨论时易产生个人倾向。 (4)对决策结果的责任不清。 28、影响群体决策的群体因素: (1)群体多样性(群体异质性)。(2)群体熟悉度。(3)群体的认知能力。(4)群体成 员的决策能力。(5)参与决策的平等性。(6)群体规模。(7)群体决策规则。 29、人际关系的五个发展阶段: (1)选择或定向阶段(2)试验和探索阶段(3)加强阶段(4)融合阶段 (5)盟 约阶段 30、个体的沟通风格四种类型: (1)自我克制型(2)自我保护型(3)自我暴露型(4)自我实现型 31、明茨伯格的三类经理角色: (1)人际关系类角色(2)信息类角色(3)决策类角色 32、领导特质: (1)内驱力(2)自信心(3)创造性(4)领导动机(5)领导者的随机应变能力 33、关怀维度:指的是领导者尊重和关心下属的看法和情感,更愿意与下属建立相互信任 的工作关系。 34、结构维度:指的是领导者更愿意界定自己和下属的工作任务和角色,以完成组织目标。 35、费德勒(Fred Fiedler)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末提出了第一个综合的权变模型。 36、费德勒分离了三个情境因素,这是决定领导行为有效性的关键,即(1)领导者与被 领导者的关系(2)任务结构(3)领导者的职权。 37、领导情境理论:把下属作为权变的变量,即认为下属的成熟水平是选择领导风格的依 赖条件。 38、领导情境理论的内容:工作成熟度、心理成熟度 39、路径—目标理论:认为领导者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必要的支持以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 标,并确保他们的目标与群体和组织的目标相互配合、协调一致。 40、路径—目标理论的四种领导行为: (1)指导型(结构维度)(2)支持型(关系维度)(3)参与型(4)成就导向型。 41、参与模型:把领导行为风格与下属参与决策相联系,并在具体情境和工作结构下讨论 如何选择领导方式和参与决策的形式以及参与的程度。 42、培训和发展领导者技能的理论和方法: (1)加速站(2)辅导(3)按需培训(4)确定领导技能的范畴 43、心理测量:就是将人的智力、人格、兴趣、情绪等心理特征按一定规则表示成数字,并 赋予这些数学一定解释的过程。 44、心理测验:是心理测量的工具。 45、心理测验按内容分为两类:能力测验、人格测验 46、心理测验按方式分为:纸笔测验、操作测验、口头测验、情境测验。 47、心理测验按目标分为:描述性测验、诊断性测验、预测性测验。 48、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 (1)信度(2)效度(3)难度(4)标准化 49、信度:又称稳定性或可信性,指一个人在同一心理测量中几次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50、效度:指一个测验的测验结果与被测验者行为的公认标准之间的相关程度,也就是一 个测验希望测量的心理特征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 10 - 51、标准化经过的四个标准步骤: (1)选定所需要的测验题(2)抽样选定标准化样本进行试测(3)施测程序标准化,对 每个被试按同样规定施测(4)从施测结果中建立常模。 52、在使用心理测验对应聘者进行评价和筛选时的三种策略: (1)择优策略(2)淘汰策略(3)轮廓匹配策略 53、测量方法在培训与开发中的作用: (1)它是培训需求分析的必要工具。 (2)为培训内容和培训效果提供依据。 (3)它是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重要步骤。 第五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1、人性内容: (1)自然属性(2)心理属性 2、自然属性: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又称为生物属性。 3、人性特征: (1)人性具有能动性(2)人性具有社会性(3)人性具有整体性(4)人性具有两面性 (5)人性具有可变性(6)人性具有个体差异性 4、“经济人”又称为“唯利人”、“实利人”,代表人物:泰罗 5、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埃尔顿·梅奥是“社会人”假设说的代表人物。 6、人本管理的机制: (1)动力机制(2)约束机制(3)压力机制(4)保障机制(5)环境优化机制 (6) 选择机制 7、人力资本的特征: (1)人力资本存在于人体之中,它与人体不可分离。 (2)人力资本以一种无形的形式存在,必须通过生产劳动方能体现出来。 (3)人力资本具有时效性。 (4)人力资本具有收益性,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 (5)人力资本具有无限的潜在创造性。 (6)人力资本具有累积性。 (7)人力资本具有个体差异性。 8、人力资本投资的特征: (1)人力资本投资的连续性、动态性。 (2)人力资本投资主体与客体具有同一性。 (3)人力资本投资的投资者与收益者的不完全一致性。 (4)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形式多样。 9、人力资本支出分为三类: (1)实际支出或直接支出。(2)放弃的收入或时间支出。(3)心理损失。 10、人力资本投资支出:培训投资 11、影响私人投资收益率的因素: (1)个体偏好及资本化能力,能力低的人接受教育比能力高的人接受教育的边际收益率 低。 (2)资本市场平均报酬率。 (3)货币的时间价值及收益期限。 (4)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水平。 (5)国家政策。 12、人力资源开发包括:人力资源的教育、培训以及人才的发现、培养、使用与调剂等诸多 - 11 - 管理活动。 13、人力资源开发目标的特性: (1)人力资源开发目标的多元性(2)人力资源开发目标的层次性。(3)人力资源开发 目标的整体性。 14、人力资源开发目标的多元性包括: (1)人力资源开发目标社会发展需要的多元性。(2)人力资源开发目标个体发展需要的 多元性。在人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人力资源开发目标也必须因时而异。 15、人力资源开发目标的整体性包括: (1)目标制定的整体性(2)目标实施的整体性 16、人力资源开发的最高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 17、人的发展具有的特征: (1)充分发展的可能性(2)发展方向的多样性(3)发展结果的差异性 18、人力资源开发的最根本目标使人的潜能得到开发和有效运用。 19、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四个主要途径: (1)需要激励(2)目标激励(3)行为激励(4)综合激励 20、人力资源的生理开发要研究:温度、湿度、气压、毒物、噪声、振动、辐射等环境的生理 效应,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 21、人力资源创新能力运营体系分为三个部分:创新能力开发体系、创新能力激励体系、创 新能力配置体系 22、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与方法的四大环节: (1)职业开发(2)组织开发(3)管理开发(4)环境开发 23、组织开发目标种类: (1)提高组织的能力(2)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3)改善组织内部行为方式(4)提高组 织内成员的工作热情、工作积极性、满意程度(5)提高个人与群体在计划和执行中的责任 程度 24、组织开发的主要方法: 第一种是库尔特·利温的三步模式:解冻、改变、重新冻结 第二种是拉里·格雷纳的过程顺序模式。 第三种是哈罗德·莱维特的相互作用变量模式。 25、管理开发的基本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宣传教育手段、目标管理手段 26、人力资源开发活动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工作环境、国际环境 27、人力资源的一般特点: (1)时间性(2)消费性(3)创造性(4)主观能动性 28、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更加强调: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29、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的主要区别: (1)在管理内容上,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以事为中心,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则以人为中 心。 (2)在管理形式上,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属于静态管理,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属于动态 管理。 (3)在管理方式上,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主要采取制度控制和物质刺激手段,现代人力 资源管理采取人性化管理。 (4)在管理策略上,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侧重于近期或当前人事工作,属于战术性管理;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更注重人力资源的整体开发、预测与规划,属于战术性与战略性相结合 的管理。 (5)在管理技术上,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照章办事,机械呆板;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追求 科学性和艺术性。 - 12 - (6)在管理体制上,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多为被动反应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多为主动 开发型。 (7)在管理手段上,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手段单一,以人工为主;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由 计算机自动生成结果。 (8)在管理层次上,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部门往往只是上级的执行部门,很少参与决策;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处于决策层。 30、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对人的管理。 31、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 (1)科学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2)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使企业赢得人才的制高点。 3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 (1)同素异构原理:总体组织系统的调控机制。 (2)能位匹配原理:人员招聘、选拔与作用机制。 (3)互补增值、协调优化原理:员工配置运行与调节机制。 (4)效率优先、激励强化原理:员工酬劳与激励机制。 (5)公平竞争、相互促进原理:员工竞争与约束机制。 (6)动态优势原理:员工培训开发、绩效考评与人事调整机制。 33、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 (1)完整全面地看待人的因素。 (2)使员工认识到工作的意义及员工与企业的利益休戚相关。 (3)肯定个人的尊严,公正待人,对人彬彬有礼。 (4)鼓励员工自立自强。 (5)不断加强员工之间的沟通,随时向员工提供有关信息。 (6)不要高估自己而低估下属的能力。 (7)领导者与管理者的计划、决策和意图,言简意赅。 (8)因人而异,随机制宜,适时适度,有理有利有节。 34、员工的基本特征: (1)生理性的需要(2)心理性的需要(3)社会性的需要(4)道德性的需要 35、员工的动态特征: (1)员工激励(2)员工的自我保护机制(3)员工的成熟和发展 36、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五种职能: (1)吸收、录用。(2)保持。(3)发展。(4)评价。(5)调整。 37、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基石: (1)定编定岗定员定额(2)员工的绩效管理(3)员工技能开发 38、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两种测量技术: (1)工作岗位研究(2)人员素质测评 - 13 -

13 页 461 浏览
立即下载
201611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专业技能知识真题

201611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专业技能知识真题

2016 年 11 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专业技能知识真题 一、简答题(本题共 2 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简述联想思维与想象思维的区别。    2、绩效管理系统总体评价指标体系中,系统构建指标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二、综合分析题(本题共 4 题,每小题 20 分,共 80 分)    1、维德集团是一家以家电制造为主的大型综合企业集团,旗下拥有厨用电器、家用视听 设备、制冷电器等多家子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家用空调、冰箱、洗衣机、微波炉、风扇、 洗碗机、电磁炉、电饭煲、电压力锅、豆浆机、饮水机、热水器等。在发展初期,集团公 司总部负责制订各个子公司的采购及生产计划,人员招聘、考核与岗位配置也由集团公司 统一管理。随着各子公司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管理效率开始下降,集团决定调整管控模 式,总部只负责集团的资本运营、财务管控和对外收购事宜,其他权力下放各子公司。新 的管控模式运行了一段时间后,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子公司业务发展方向出现交叉、重叠 造成集团内部的资源浪费和不必要竞争。    根据上述情境,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集团调整前后分别采取了哪种管控模式?在这两种管控模式中,集团总部各有什 么特点?(10 分)    (2)该集团更适合采用哪种管控模式?为什么?这种管控模式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特点? (10 分)    2、某建筑公司计划招聘一名项目经理,负责公司某重大项目的管理。该岗位工作职责如 下:    ① 负责与公司高层、甲方、监理、总包等各方面进行沟通协调;    ② 负责工程的技术管理,制定总体技术方案;    ③ 将公司下达的施工任务及各项工程技术经济指标合理分解,并监督实施;    ④ 管理工程进度,组织编制施工计划,合理安排工程进度;    ⑤ 保证工程施工质量,争创优质工程;    ⑥ 负责安全生产,抓好施工安全教育,加强现场安全管理;    ⑦ 加强用工管理,做好人员的统筹与安排。    根据上述情境,请回答以下问题:( 1)公司拟使用教育和职业计划自我指导探索方法 (SDS)进行职业人格测试···,该方法将职业人格分为哪几种类型?利用该方法,哪三个维 度得分高的测试者更适合职位?为什么?(10 分)    (2)沙盘推演测评法是否适合该职位候选人的筛选?为什么?(10 分)    3、某制造业上市公司推出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具体方案如下:    ① 参与范围:首期激励对象共计 2428 人,包括部门经理级别以上的管理人员、核心岗位 的业务骨干和工作年限两年以上的员工,约占员工总数的 67%。    ② 授予数量:向激励对象授予 5000 万份的股票期权,占公司股本总额的 19.38%;相同 职位级别期权数额相同,最高期权授予额不超过最低授予额的 5 倍。    ③ 行权条件:首期行权时,公司上一年度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 2%,且主营业务收入增长 率不低于 3%。    ④ 行权安排:首次行权不得超过获得股票期权的 40%,首次行权一年后有效期内可选择 分次或一次性行使剩余股票期权。    该激励计划实施一年后,公司净利润增长率为 5.2%,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为 7.1%,达到 了行权条件。但执行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之后,公司发现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反而造成 成本的大幅增加。    根据上述情境,请分析该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20 分)    4、张某于 2014 年 3 月 10 日入职 A 广告公司担任外景摄影师,但未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 A 公司按 4200 元/月给张某发放工资。2015 年 5 月,张某因病入院,住院费用总计 12335.4 元。张某出院后要求 A 公司报销全部医疗费用,A 公司认为张某的工作时间不固定,考勤 记录显示,张某外出摄影的日平均工作时间不足 4 小时,并且张某在公司无固定办公场所、 无工、无个人名片,公司和张某之间也只是口头约定了用工关系,张某属于非全日制用工 人员,公司不需要为张某缴纳社会保险,也不应承担其医疗费用。张某则认为,虽然日均 外出拍摄时间不足 4 小时,但拍摄前期准备、后期工作都应计入工作时间,并且周末常应 公司要求临时加班,算下来日均工作时间已超过 6 小时,张某认为自己与公司之间存在事 实劳动关系,故应该报销医疗费用。    请根据我国现行劳动法律法规,对本案例做出评析。(20 分)  答案 一、简答题(本题共 2 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答: (1)联想只能在已存入人的记忆系统的表象之间进行,而想象则可以超出已有的记忆表象 范围;  (2)想象可以产生新的记忆表象,而联想不能;  (3)联想思维的操作过程是一维的、线性的、单向的,想象思维则可以是多维的、立体的、 全方位的;  (4)联想思维的活动空间是封闭的、有限的,想象思维的活动空间则是开放的、无限的;  (5)想象思维的结果可以超越现实,联想思维的结果不能超越现实。  2、答:(1)高层支持程度  (2)绩效考评至绩效管理转换条件的具备情况  (3)绩效管理系统构建目的的恰当性  (4)绩效管理系统层次划分的合理性  (5)各层考评指标划分的合理性  二、综合分析题(本题共 4 题,每小题 20 分,共 80 分) 第一大题:  1、答:集团调整前采取的是运营管控型的模式,集团调整后采取的是财务管控型的模式。  运营管控型模式中,集团总总部规模比较大,对集团各企业从战略规划制定到具体业务实 施无所不管,各项业务操作和职能管理非常深入。因此,集团总部不仅有与下属企业对口 的业务管理部门,也设置了覆盖全集团的职能管理部门。  财务管控型模式中,集团总部主要负责集团的资本运营,做好内部的财务规划、投资决策 和实时监控,进行对外投资机会的挖掘和企业的收购、兼并工作。  2、答:该集团更适合采用战略管控型的模式。  在战略管控型模式中,人力资源特点如下:管理经营团队,对关键人力资源进行规划,掌 握统一的人力资源政策。  第二大题:  1、答:SDS 将职业人格划分为 6 种类型,分别为:常规型,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管 理型,社会型。  利用该方法,研究型、管理型、社会型三个维度得分高的测试者更适合职位。 原因如下:   第一,该职位需要与各方进行沟通协调,还需要做好人员的统筹与安排,因此社会型维度 得分要求应该高;  第二,该职位负责工程技术管理,需要进行科学的分析,进行系统性的活动研究,因此研 究型维度得分要求应该高;  第三,该职位要做好技术管理,管理工程进度,保证施工质量,争创优质工程,同时安全 与用工管理也要负责,因此管理型维度得分要求应该高。  2、答:沙盘推演测评法适合该职位候选人的筛选。  沙盘推演测评法能考察被试者的综合能力,不仅可以考察被试者经营管理的素质和能力, 还可以观察被试者的人际沟通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开拓创新能力以及综 合分析能力,要求被试者能全面、灵活地运用管理知识,考察被试者的分析、判断和应变 能力,并能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上述测试方面与该职位所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是吻合的 因此,沙盘推演测评法适合该职位候选人的筛选。  第三大题:  答:(该题经分析,在股票期权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员工持股制度相关知识点进行回答)  (1)问题一:“参与范围中,首期激励对象共计 2428 人,约占员工总数的 67%”。 按员 工持股计划的广泛参与原则,只要应要求 70%的员工参与。因此应将参与范围进一步扩大, 确保达到 70%的员工参与。  (2)问题二:“向激励对象授予 5000 万份的股票期权,占公司股本总额的 19.38%” 案例 中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持有股份应适当加大。正常在劳动密集型企业里,员工 持有股份占到 25%以上是很常见的,甚至超过 50%,实现了员工控股。 (3)问题三: “最高期权授予额不超过最低授予额的 5 倍” 经营者持股数额一般以本企业员工平均持 股数的 5-15 倍为宜。  (4)问题四:“首次行权一年后有效期内可选择分次或一次性行使剩余股票期权” 股票 期权的行权除上述条件外,还应设置强制持有期 3-5 年不等,这样可以使期权在较长时间 内保持约束力,避免一些短期行为,防止出现案例中没有带来预期效果,反而造成成本的 大幅增加。 第四大题:  答:从案例中得知,虽然 A 广告公司未与张某签订劳动合同,但存在用工关系,同时日均 工作时间实际超过 6 小时,形成事实劳动关系。自 2014 年 3 月 10 日入职至 2015 年 5 月, 未签订劳动合同时间超过一年,因此视为已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因此 A 公司应为张 某缴纳社会保险。  如张某申请劳动仲裁,应向仲裁委提供证据证明与企业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张某虽然在公 司无固定办公场所、无工牌、无个人名片,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提供工资发放记录等证 明材料。  住院费用报销需符合基本医疗保险相关规定。

3 页 475 浏览
立即下载
2009年经济师中级人力资源考前全真试题2

2009年经济师中级人力资源考前全真试题2

2009 年经济师中级人力资源考前全真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共 60 题,每题 1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最符合题意)   第 1 题 用人单位安排残疾病人就业的比例不得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  )。   A.1%   B.1.5%   C.3%   D.5%   【正确答案】: B   第 2 题 薪资结构线的主要用途之一是(  )。   A.检查已有薪资制度的合理性   B.分析人工成本的构成   C.辅助工作设计   D.确定技能薪资   【正确答案】: A   第 3 题 如果最高贴现率大于其他投资的报酬率,则人力资本投资计划是(  )。   A.不可行的   B.可行的   C.两者都可以   D.以上说法都不对   【正确答案】: B   第 4 题 用人单位与职工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后,应当于(  )内到当地公共就业 服务机构办理登记手续。   A.5 日   B.10 日   C.15 日   D.30 日   【正确答案】: C   第 5 题 根据(  ),职工因病或非因公负伤死亡时,其所供养的直系亲属可享受遗 属待遇。   A.《工伤保险条例》   B.《医疗保险条例》   C.《失业保险条例》   D.《劳动保险条例》   【正确答案】: D   第 6 题 劳动力的多样化是指(  )。   A.年龄层段的不同   B.教育程度不同   C.组织内员工在社会特征上存在较为广泛的异质性   D.工种的不同   【正确答案】: D   第 7 题 某沿海省份对制鞋工人的劳动力需求是单位弹性的,该省企业目前雇用的制 鞋工人总人数为 20000 人,工人的市场工资率是 20 元,小时,如果工资率上升为 25 元川、 时,则该省企业愿意雇用的制鞋工人总人数将变成(  )。   A.15000 人   B.20000 人   C.25000 人   D.30000 人   【正确答案】: A   第 8 题 集体激励计划在(  )中运用的有效性会更高。   A.大规模员工群体   B.小规模员工群体   C.老企业   D.新企业   【正确答案】: B   第 9 题 受训人直接与他/她将要取代的前任一起工作,由前任负责对受训人进行指导, 这种培训方法称为(  )。   A.辅导/实习方法   B.工作轮换   C.行动学习   D.管理竞赛   【正确答案】: A   第 10 题 自助式福利计划的基本思想是(  )。   A.让员工对自己的福利组合计划进行确定   B.让员工对自己的福利组合计划进行选择   C.不能降低原有薪酬水平和福利水平的条件   D.根据员工基本薪酬的百分比来确定的   【正确答案】: B 第 11 题 基本医疗保险费的统筹基金主要用于(  )。   A.支付小额医疗费用   B.支付大额医疗费用   C.支付门诊医疗费用   D.以上三者都不是   【正确答案】: B   第 12 题 下列叙述中属于内源性动机的是(  )。   A.对活动本身感兴趣,活动使人获得满足   B.为了避免受到惩罚而完成工作   C.为了赢得他人的好评而努力工作   D.为了获得物质奖励而付出努力   【正确答案】: A   第 13 题 因订立或者履行企业年金方案发生争议的,按国家有关(  )争议处理规定 执行。   A.集体合同   B.劳动合同   C.社会保险   D.经济合同   【正确答案】: A   第 14 题 德尔菲法一般适合于(  )的预测。   A.人力数量   B.人力质量   C.人力总额   D.人力分配   【正确答案】: C   第 15 题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体现了面试的(  )特点。   A.直观性   B.全面性   C.目标性   D.主观性   【正确答案】: A   第 16 题 内部招聘的最大弊端在于(  )。   A.打击落聘人员士气   B.近系繁殖   C.新领导人缺乏权威性   D.产生内部矛盾   【正确答案】: B   第 17 题 弗罗姆认为动机是三种因素的产物,是指(  )。   A.报酬、期望、绩效   B.效价、绩效、工具   C.效价、期望、工具   D.概率、期望、工具   【正确答案】: C   第 18 题 下列有关录用决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用人单位一般将人员的错误拒绝看得比错误接受更严重   B.当人事部门与用人部门在人选问题上意见冲突时,应以人事部门的意见为准   C.尽可能地选择个性特点与组织文化相吻合的求职者   D.录用决策必须上报当地劳动行政部门   【正确答案】: C   第 19 题 在雇佣关系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而产生的欺骗行为是(  )。   A.只会发生在企业一方中   B.只会发生在员工一方中   C.企业和员工间的第三方   D.企业和员工身上都有可能发生   【正确答案】: D   第 20 题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得如下结论(  )。   A.越是低层次的需要,其对于人们行为所能产生的影响也越大   B.任何人都具有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而且个层次需要的强度相等   C.层次越高的需要,其对于人们行为所能产生的影响也越大   D.对于具体的个体来说,其行为主要受主导需要的影响   【正确答案】: D 第 21 题 下列关于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代表选举确定原则的陈述不正确的是(  )。   A.企业代表由企业领导层推举   B.企业工会代表由企业工会委员会指定   C.职工代表由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推举产生   D.调解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具体人数由职工代表大会指出并与厂长(经理)协商确定   【正确答案】: A   第 22 题 用人单位侮辱、体罚、殴打、非法搜查和拘禁劳动者,公安机关可以对其当事 人处以(  )以下拘留。   A.10 日   B.12 日   C.15 日   D.20 日   【正确答案】: D   第 23 题 在矩阵组织机构中,某些员工可能被正式地分配给一个部门主管领导,但实 际上在另一个项目经理领导下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应由谁负责进行员工的业绩评价?(  )   A.由部门主管进行评价   B.由项目经理进行评价   C.应使用多方评价者进行评价   D.由部门主管或项目经理的任一方进行评价   【正确答案】: C   第 24 题 一般说来,专业知识考试往往采用(  )的方式。   A.笔试   B.面试   C.评价中心技术   D.行为模拟测试   【正确答案】: A   第 25 题 最常见的绩效薪金制是(  )。   A.基本薪水   B.行政福利   C.年度奖金   D.岗位津贴   【正确答案】: C   第 26 题 下列不属于绩效管理实施的影响因素的是(  )。   A.高层领导对绩效管理的支持力度   B.组织成员对绩效管理的态度   C.组织成员对自己下级工作目标有清晰的把握   D.人力资源部门对于绩效管理的支持程度   【正确答案】: C   第 27 题 职业技能监定指定中心在管理上实行(  )。   A.中心主任负责制   B.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制   C.政府负责制   D.成员负责制   【正确答案】: A   第 28 题 下列不属于支持企业年金计划的要素的是(  )。   A.建立企业文化   B.制定税收优惠政策   C.设立经办机构   D.建立风险预防和提保机制   【正确答案】: A   第 29 题 纪律处分要做到公平,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是(  )。   A.选择严格执法者   B.标准要公平公正   C.依照合理的处分决策程序   D.详细收集调查资料   【正确答案】: C   第 30 题 基于对人员为什么留在公司的原因而制定的计划称为(  )。   A.灵活性计划   B.人员保留计划   C.培训计划   D.人力资源发展计划   【正确答案】: D 第 31 题 培训与开发投资对组织来说,关键的是(  )。   A.能不能提高培训员工的各方面能力   B.预测员工将有多长时间留在组织内继续为本组织服务   C.在大多数情况下培训与开发是事先支付投资费用的   D.员工接受培训与开发之后在本组织服务时间变短   【正确答案】: B   第 32 题 关于对人力资源部门的绩效评价的陈述,错误的是(  )。   A.对人力资源部门的绩效评价包括对该部门本身工作的评价和该部门对组织整体绩效 的贡献的评价两部分   B.对人力资源部门工作的定性评价应采用等级评定法   C.在实践中,对人力资源部门工作的评价往往综合采用定量和定性指标   D.评价人力资源部门对组织整体绩效的贡献时,无需设置中间变量指标,可通过经济 效益提升幅度等指标直接衡量   【正确答案】: D   第 33 题 基尼系数所要衡量的是(  )。   A.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制度   B.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差距   C.失业率的高低   D.个人或家庭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   【正确答案】: D   第 34 题 对于一些技术含量较高、市场较为狭窄、销售周期较长的产品来说,最合适 的薪酬制度是(  )。   A.纯佣金制   B.高佣金加低基本薪酬   C.高基本薪酬加低佣金或奖金   D.高基本薪酬加高佣金制   【正确答案】: C   第 35 题 绩效薪金制同(  )关系比较密切。   A.期望理论   B.公平理论   C.三重需要理论   D.以上答案都不对   【正确答案】: A   第 36 题 如果劳动力需求曲线是(  ),则当工资率上升时,该类劳动力的工资总量 保持不变。   A.富有弹性的   B.缺乏弹性的   C.没有弹性的   D.单位弹性的   【正确答案】: D   第 37 题 人力资本投资的重点在于它的(  )。   A.未来导向性   B.现期收益性   C.潜力发掘性   D.可以塑造性   【正确答案】: A   第 38 题 (  )可以每生产一件产品就给予一定量的报酬。   A.工作奖金   B.利润分成   C.按利分红   D.计件工资   【正确答案】: D   第 39 题 期望模型中的三个因素可以有无穷多的组合,产生最强动机的组合是(  )。   A.高期望、高工具和高的正效价   B.高期望、高的正效价和高工具   C.高的正效价、高期望和高工具   D.高工具、高的正效价和高期望   【正确答案】: C   第 40 题 根据《劳动法》规定,各地(  )应成立劳动监察机构。   A.卫生行政部门   B.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C.工会   D.人民法院   【正确答案】: B 第 41 题 用人单位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或者 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责令改正,并按照受侵害的劳动者每人(  )的标准计算,处以罚款。   A.500 元以上 1000 元以下   B.1000 元以上 3000 元以下   C.1000 元以上 5000 元以下   D.3000 元以上 5000 元以下   【正确答案】: C   第 42 题 行政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具体行政行为必须符合的条件不包括(  )   A.事实清楚、证据充分   B.适用依据正确   C.程序简便   D.内容适当   【正确答案】: C   第 43 题 全面薪酬战略以(  )为中心。   A.企业自身利益   B.科层体系和官僚结构的满意度   C.企业员工的满意度   D.客户满意度   【正确答案】: D   第 44 题 在弹性福利计划的实施方式中,(  )是指在不降低原有薪酬水平和福利水 平的条件下,提供给员工一张特殊的信用卡,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购买商品或福 利。   A.附和福利计划   B.混合匹配福利计划   C.核心福利计划   D.标准福利计划   【正确答案】: A   第 45 题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  )担任。   A.党代表   B.职工代表   C.用人单位代表   D.工会代表   【正确答案】: D   第 46 题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作治疗的,在停 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的,由(  )按月支付。   A.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B.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   C.工伤保险基金   D.所在单位   【正确答案】: D   第 47 题 员工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在企业提供的福利领域中决定每种福利的多少,但 是总福利水平不变是指(  )。   A.标准福利计划   B.核心福利计划   C.混合匹配福利计划   D.附加福利计划   【正确答案】: C   第 48 题 假如当前利息率为 10%,某人一年后 5 元钱的现值是(  )。   A.1.8 元   B.2 元   C.3 元   D.5.5 元   【正确答案】: D   第 49 题 组织环境所涉及的生产技术指的是(  )。   A.技术要求   B.监控系统   C.工作成果的分布   D.使劳动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条件   【正确答案】: D   第 50 题 夫妻双方之间的劳动力供给决策是(  )。   A.独立决策   B.联合决策   C.家庭决策   D.个人决策   【正确答案】: B 第 51 题 在许多市场经济国家中,由于所接受的企业人力资本投资较少,所以女性员工的 辞职率相对于男性员工而言往往(  )。   A.更低   B.更高   C.相同   D.说不清楚   【正确答案】: B   第 52 题 (  )是合理人工成本的下限。   A.企业的支付能力   B.企业的生产能力   C.员工的基本生活费用   D.工资的市场行情   【正确答案】: C   第 53 题 奥尔德佛提出了(  )的观点。   A.挫折—很化   B.挫折一努力   C.挫折—进步   D.挫折—退缩   【正确答案】: A   第 54 题 将领导行为划分为“员工取向”和“生产取向”两个纬度的是(  )。   A.密西根横式   B.领导——成员交换理论   C.俄亥俄模式   D.权变模型   【正确答案】: A   第 55 题 (  )的分工形式的组合统称为事业部制。   A.职能制和地区制   B.职能制和产品制   C.产品制和地区制   D.职能制、产品制、地区制   【正确答案】: C   第 56 题 差异化战略的核心是(  )。   A.不断开拓新市场   B.细分市场   C.独特的产品与服务   D.以最低的单位成本价格为价格敏感用户提供标准化的产品   【正确答案】: C   第 57 题 调动是员工在组织中的(  )。   A.向上移动   B.向下移动   C.水平移动   D.纵向移动   【正确答案】: C   第 58 题 一位大学生毕业后自己办了一家公司,每年获利 5 万元,而如果他在 A 公司 打工,年收入为 6 万元,如在 B 公司打工,年收人为 7 万元,则其办公司的机会成本为(  )。   A.5 万元   B.6 万元   C.7 万元   D.以上答案都不对   【正确答案】: C   第 59 题 采用差异化战略的组织采取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应当是(  )。   A.将工作说明书定得更加宽泛,以获得员工更大的创造性   B.精简劳动力队伍   C.制定严格的规则和流程对员工行为加以约束   D.采用内部差距较大的薪酬系统   【正确答案】: A   第 60 题 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员工而言,比较有益的工资安排顺序是在员工职业生涯 的后期阶段工资实行(  )。   A.减额支付   B.超额支付   C.低额支付   D.高额支付   【正确答案】: B 二、多项选择题(共 20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 有 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第 61 题 绩效反馈面谈需要达到的目的有(  )。   A.向员工反馈绩效考核结果   B.向员工传递组织远景目标   C.弄清员工绩效不合格的原因   D.根据绩效,对员工进行奖惩   E.为下一个绩效周期工作的展开做好准备   【正确答案】: A,B,C,E   第 62 题 下列属于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的是(  )。   A.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B.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C.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E.教育与外罚相结合的原则   【正确答案】: A,B,C   第 63 题 桑南菲尔德认为文化类型可分为(  )。   A.学院型   B.军队型   C.裁判型   D.棒球队型   E.运动员型   【正确答案】: A,D   第 64 题 下列关于社会知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社会知觉的过程中,相互之间差异越大的对象越容易被知觉为一组   B.人们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具有很高的客观性,不同评级者对同一个人的评价基本不会 存在差异   C.社会知觉是指在自然环境下以物为对象的知觉   D.社会知觉包括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认知以 及对行为原因的认知等   【正确答案】: A,B,C   第 65 题 成熟度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能力与意愿,包括(  )。   A.知识成熟度   B.工作成熟度   C.心理成熟度   D.情感成熟度   【正确答案】: B,C   第 66 题 下列有关职业生涯锚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产生于职业生涯中期阶段、以个体习得的工作经验为基础   B.由个人能力、动机和价值观相互作用与整合而成   C.可以根据各种测试提前进行预测   D.并不是完全固定不变的   E.能清楚地反映个人的职业追求与抱负   【正确答案】: B,D,E   第 67 题 属于招聘录用成本计算的有(  )。   A.工资   B.通迅费   C.广告费   D.企业高级管理费   E.企业一般管理费   【正确答案】: A,B,C,E   第 68 题 下列选项属于人力资源有效性指数的有(  )。   A.经营收入/股东   B.总收入/员工总数   C.资产总数/员工费用   D.经营收入/员工费用   E.员工费用/员工总数   【正确答案】: A,B,C,D   第 69 题 当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而劳动力供给曲线右移时,则(  )。   A.均衡工资率上升   B.均衡就业量下降   C.均衡工资率下降   D.均衡就业量上升   【正确答案】: C,D   第 70 题 下列关于工资方案陈述正确的是(  )。   A.一家企业的工资方案是雇佣合同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B.它代表着企业为换取员工的努力而做出的承诺中的大部分内容   C.工资方案不一定同时满足员工和企业双方的需要   D.工资方案的结构一旦与企业的雇佣标准、监督政策以及总体管理哲学相配合,会极 大地影响对员工的激励程度   【正确答案】: A,B,D 第 71 题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中的劳动者,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达到法定就业年龄,即不低于 l8 周岁   B.必须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C.成为用人单位管理下从事劳动并以此获取报酬的自然人   D.达到法定就业年龄,即不低于 l6 周岁   【正确答案】: C,D   第 72 题 ERG 理论认为,人的核心需要包括(  )。   A.生存需要   B.亲和需要   C.权力需要   D.关系需要   E.成长需要   【正确答案】: A,D,E   第 73 题 行为事件面谈法这一面试方法具有(  )等优点。   A.准确性   B.针对性   C.客观性   D.可比性   E.真实性   【正确答案】: A,B,C,E   第 74 题 可以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需要符合的条件是(  )。   A.建立起完善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B.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   C.连续三年盈利   D.具有相应的经济负担能力   E.已建立集体协商机制   【正确答案】: B,D,E   第 75 题 薪资结构设计所考虑的因素有(  )。   A.人力竞争优势的保持   B.人力成本的合理比重   C.政府法律与法规的制约   D.企业的内部公平性   E.行业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况   【正确答案】: A,B,C,D,E   第 76 题 关于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解释的是劳动力供给意愿随着工资率的上升而上升的变动规律   B.它解释的是劳动力供给意愿随着工资率的下降而下降的变动规律   C.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形状是向后弯曲的   D.它反映了个人劳动力供给时间随工资率的变动而变化的规律   E.它表明工资率上升未必导致个人劳动力供给时间增加   【正确答案】: C,D,E   第 77 题 常用的纪律处分有哪几种方式?(  )   A.热火炉方式   B.冷却塔方式   C.渐进式   D.无惩罚的纪律处分   E.惩罚式   【正确答案】: A,C,D   第 78 题 下列属于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图的是(  )。   【正确答案】: B,C,D   第 79 题 需要层次论认为,成就感的需要是(  )。   A.较低层的需要   B.高级需要   C.基本需要   D.尊重的需要   【正确答案】: B,D   第 80 题 一份绩效改进计划所应包含的内容有(  )。   A.本职位应该完成的工作   B.对绩效评价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   C.上一期绩效评价的结果   D.绩效奖励方式   E.未来要达到的绩效目标   【正确答案】: B,C,E 三、案例分析题(共 20 题,每题 2 分。由单选和多选组成。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 每个选项得 0.5 分)   根据下列条件,回答 81~84 题:   甲和乙都是某服装外贸公司的高级业务员。甲年轻富有,豁达开朗,口头禅是“鄙人 有家有业,不愁吃不愁穿,只求有朝一 El 能实现儿时的梦想,独自驱车横穿撒哈拉沙漠, 与非洲土著居民围着篝火唱歌跳舞。”乙则精力充沛,办事风风火火,喜欢对人指手划脚, 发号施令,一直渴望有朝一日能独挡一面,到公司在某国的销售分公司担任领导职务。后 来,公司在销售部内部公开选拔一名分公司经理,但分公司的条件、待遇都比总公司差。甲 和乙均申请了突尼斯销售分公司经理的职务,但后来乙认为自己能在与甲的竞争中获胜的 概率微乎其微,于是主动撤回了申请,甲如愿以偿地到了非洲,一边开拓业务,一边体验 风俗民情。   第 81 题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甲的口头禅反应了甲的(  )。   A.基本需要   B.归属需要   C.权力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正确答案】: D   第 82 题 根据麦克里兰的三重需要理论,乙喜欢对人指手划脚,发号施令,反映了他 内心强烈的(  )。   A.权力需要   B.成就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尊重需要   【正确答案】: A   第 83 题 甲申请突尼斯销售分公司经理职务的动机属于(  )。   A.外源性动机   B.外在动机   C.内源性动机   D.需求动机   【正确答案】: C   第 84 题 根据弗罗姆的期望理论,乙开始强烈要求去突尼斯销售分公司,后来又因为 担心竞争不过甲而自动退出,这一现象说明了(  )。   A.效价高,期望高   B.效价低,期望高   C.效价高,期望低   D.效价低,期望低   【正确答案】: C   根据下列条件,回答 85~89 题:   某食品公司由于城建原因,而不得不迁移地址,到另一地方后,公司打算招用本地人, 而要解除公司现有的 50 名外地员工。   请根据劳动法有关规定进行分析。   第 85 题 我国劳动争议的处理体制是(  )。   A.法院判决   B.检察院判决   C.自我协商   D.一调、一裁、两审制   【正确答案】: D   第 86 题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有(  )。   A.着重调解,及时处理   B.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法处理.   C.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A,B,C   第 87 题 这 50 人应通过哪些机构来保障自己的权利(  )。   A.职工代表   B.企业代表   C.企业工会代表   D.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正确答案】: D   第 88 题 劳动争议的仲裁程序是(  )。   ①当事人申请②立案③仲裁④结果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   【正确答案】: A   第 89 题 多少人以上的劳动争议算集体争议?(  )   A.3 人   B.5 人   C.10 人   D.20 人   【正确答案】: A 根据下列条件,回答 90~92 题:   某通讯器材公司的技术服务部有 l5 位技术支持人员,他们的工作职责主要是协助销售 员向客户说明产品的技术性能和操作规范,为用户进行产品的安装和测试,以及负责产品 的维修。由于特殊的工作性质,这些员工绝大多数的工作时间是在客户或用户单位度过的。 他们彼此之间独立工作,基本上没有合作。这些员工的考核由该部门的经理负责。部门经理 由于无法直接观察到他们的实际工作情况,所以主要依据技术人员自己提供的工作报告来 对他们进行考核。通常大部分技术支持人员的考核业绩都处在相同的中等水平,只有个别 的业绩被评定为优秀或很差。实际结果表明员工的工作报告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实际的工作 情况,并且现行的考核结果缺乏区分度。   第 90 题 为了使考核能够更全面、真实的反映技术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除了部门经 理之外,还应该由谁来参与绩效考核?(  )   A.客户   B.用户   C.销售员   D.其他技术支持人员   【正确答案】: A,B,C   第 91 题 部门经理在考核的过程中可能犯了怎样的评价问题?(  )   A.晕轮效应   B.趋中趋势   C.偏松倾向   D.偏紧倾向   【正确答案】: B   第 92 题 采用哪些绩效评价方法可以保证对这些技术支持人员的考核结果有区分度?( )   A.评价尺度表法   B.交替排序法   C.强制分析法   D.关键事件法   【正确答案】: B,C 根据下列条件,回答 93~97 题:   某企业经济效益近三年连续滑坡,上级主管部门根据职工们的意见对企业的领导班子 进行了调整。新班子上任后,对企业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了清理和修改,在此基础上,又 着手解决原班子遗留下来的一些难点问题。请你对下述规章制度和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办 法的合法性进行判断。   第 93 题 就有关工资的发放问题,针对一些遗留问题和部分职工的意见,新的领导班 子打算采取如下办法,请你分析下述办法中合法的是(  )。   A.为改善厂办公室的办公条件和解决职工上下班交通车问题,企业决定购买三辆大轿 车并为每个办公室配备空调。但由于资金紧张,故决定购车当月职工工资只发 50%,其余部 分在以后的三个月内为职工补齐   B.上届领导班子在任期间,因私设小金库财政部门处以罚款 5 万元尚未交清,新的领 导班子得知,小金库款项已大部分用于给职工购买食品了,于是做出决定,将从职工工资 中每月扣除 20 元以充抵罚款,为期 4 个月   C.新的领导班子认为,企业经济效益滑坡,除经营管理不善外,职工质量意识差也是 一个重要原因,故决定从每名职工每月工资中扣除 30 元作用质量保证金   D.原领导班子以企业经济效益滑坡为由对休产假的职工和休病假的职工按下岗生活费 标准支付工资,新的领导班子认为这样做违反了法律规定,于是决定对休产假的职工按其 工资的 100%支付工资,病假工资最低不低于工资标准的 90%   【正确答案】: D   第 94 题 新的领导班子认为,企业经济效益滑坡与企业冗员有很大关系,于是打算如 下办法,请你分析,下列办法中合法的是(  )。   A.今年将有 55 名职工的劳动合同到期,到期后终止合同,不再续订   B.精简科室人员,各科室人员相应裁减三分之一,兴办第三产业   C.本年度未完成劳动定额的,劳动合同一律解除   D.近两个月内,凡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要求的,企业均予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 同时,企业不再要求职工支付违约金   【正确答案】: A,B,D   第 95 题 为压缩成本,企业新的领导班子重新修订了《关于职工培训的规定》,其中 有如下条款,你认为不合法的是(  )。   A.二年之内不再送职工全脱产学习,而采用半脱产、业余等方式对职工进行培训   B.参加业余学习的职工,培训费用应自负 50%   C.凡经企业出资培训取得特种作业资格的职工,合同到期终止合同的,一律应赔偿企 业为其支付的培训费   D.凡参加成人高校大专班半脱产学习的职工,学费先由职工本人交纳,等取得学历后, 企业酌情报销部分学费,因成绩不合格未取得学历的,企业不予报销学费   【正确答案】: C   第 96 题 针对企业考勤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新的领导班子还对企业考勤制度作了修 订,有如下条款,你认为不违法的是(  )。   A.职工请假 3 天以内由部门负责人审批,超过 3 天的必须报劳资科,由劳资科长审批   B.职工参加民间组织的各项活动必须履行请假手续,经批准的按事假处理   C.职工迟到 5 次或连续旷工达 10 天者,企业一律予以除名   D.因酗酒或打架斗殴致使伤病不能上班者,一律按事假处理   【正确答案】: A,B,D   第 97 题 针对企业日益增多的劳动争议,新的领导班子决定成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在调解委员会的组成问题上,新班子内部有不同意见,你认为下列意见中合法的是(  )。   A.由厂长亲自挂帅,任调解委员会主任   B.企业方代表由厂长指定   C.工会方代表和职工代表均由工会指定   D.调解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设在厂部办公室   【正确答案】: B 根据下列条件,回答 98~100 题:   某酒店对其所有员工进行绩效考核,前勤服务人员和后勤行政人员选择了同样的考核 主体,都是他们的直接主管,结果却很不一样。后勤人员的考核业绩大多集中在中等偏上 的水平,而前勤人员则优、中、差均有所分布。   第 98 题 根据你的从业经验,你认为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A.后勤员工的绩效考评没有制定出切实可行、具体明确的绩效目标和标准   B.后勤部门主管较前勤部门主管管理水平低   C.后勤部门主管犯了趋中趋势和偏松的评价问题   D.前勤部门管理更民主   【正确答案】: A,C   第 99 题 为使后勤人员的考核更全面,应采纳的做法是(  )。   A.由后勤各部门经理直接对每一位员工进行考评   B.培训各级主管使他们意识到考核的重要性和科学性   C.增加企业内外部客户作为后勤员工的考核主体   D.可选择强制分析   【正确答案】: A,B,C,D   第 100 题 对于前勤人员的考核可采用行为锚定法,其优点包括(  )。   A.这种方法设定的工作绩效评价指标简明、扼要,同时又能抓住关键工作要素   B.具有良好的反馈功能   C.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设计比较容易   D.各种工作绩效评价要素之间有着较强的相互独立性   【正确答案】: A,B,D

16 页 421 浏览
立即下载
2009年经济师中级人力资源考前全真试题3

2009年经济师中级人力资源考前全真试题3

2009 年经济师中级人力资源考前全真试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共 60 题,每题 1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最符合题意)   第 1 题 从投资的成本一收益角度分析,组织适合做培训投资的条件是(  )。   A.B-SC   B.S=B   C.B-SC p   D.S-BC   【正确答案】: A   第 2 题 质量监督小组管理方式属于(  )。   A.目标管理   B.参与管理   C.行为矫正   D.绩效薪酬制   【正确答案】: B   第 3 题 下列关于人为分类的陈述不正确的是(  )。   A.当组织强调合作的、团结的组织文化时,对不同员工进行人为分类并加以区别对待 是非常妥当的   B.具有浓郁组织文化的企业可以将需要实行不同人力资源实务的部门脱离出组织,成 立相对独立的子单位,以避免组织内部不同员工问差异过于显著而造成不满情绪   C.如果组织实行的是内部劳动力市场,那么人为分类则很难维持   D.当工作特点要求属于不同群体的员工进行合作时,对这些员工群体进行人为分类并 加以区别的对待就是不恰当的   【正确答案】: A   第 4 题 女职工王某严重违反了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但其已怀孕 6 个月, 用人单位(  )。   A.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B.不可以终止劳动合同   C.可以终止劳动合同   D.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正确答案】: A   第 5 题 下列不属于培训开发资源的人的是(  )。   A.直线经理   B.总经理   C.培训开发专家和培训师   D.过去接受过培训开发的人员   【正确答案】: B   第 6 题 一些员工在准备辞职时,往往说到(  )的理由。   A.表面化   B.深层次真正   C.不正确   D.以上答案都不对   【正确答案】: A   第 7 题 根据我国劳动法律规定,(  )是处理劳动争议法定的必经程序。   A.调解程序   B.仲裁程序   C.诉讼程序   D.复议程序   【正确答案】: B   第 8 题 通常情况下,在特殊培训完成之后,企业要(  )。   A.按没有接受特殊培训时的生产率向员工提供较低的工资   B.按接受过特殊培训后的生产率向员工提供工资   C.向员工支付在接受特殊培训前后两者之间的工资率   D.按企业的工资率向员工支付工资   【正确答案】: C   第 9 题 (  )应该承担培训开发的责任。   A.人力资源经理   B.直线经理   C.总经理   D.培训开发部经理   【正确答案】: B   第 10 题 下列有关个人简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般都有严格、统一的规格   B.有利于求职者充分进行自我表达   C.在招聘过程中作用不大   D.一般能够系统、全面地提供企业所关注的所有信息   【正确答案】: B 第 11 题 对于“退休”这种劳动力流动形式,其所反映的劳动力流动方向是(  )。   A.就业者成为失业者   B.失业者成为非劳动力   C.就业者成为非劳动力   D.非劳动力成为失业者   【正确答案】: C   第 12 题 自主性工作团队是在团体(  )上的应用。   A.工作丰富化   B.工作生活质量   C.工作扩大化   D.工作转换   【正确答案】: A   第 13 题 下列不属于入校招聘的优势的是(  )。   A.应聘目标明确   B.人员素质较高   C.应聘者可信度高   D.招聘时间固定   【正确答案】: D   第 14 题 下列选项中(  )的女职工的生育保险费用不是以财政直接供款为主。   A.国家机关   B.事业单位   C.社会团体   D.国有企业   【正确答案】: D   第 15 题 属于社会保险法律事实的种类的是(  )。   A.内容   B.分析   C.建设   D.行为   【正确答案】: D  第 16 题 教育所能够带来的较高社会收益不包括(  )。   A.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B.个人收益率的提高   C.失业率的降低   D.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   【正确答案】: B   第 17 题 在一个社会中,家庭两代人之间往往存在代际职业转移的情况,关于这种现 象,正确的说法是(  )。   A.代际职业转移属于一种回归迁移现象   B.在市场经济中,对一般劳动力流动产生影响的因素也同样会对代际职业转移产生影 响   C.在劳动力市场竞争性作用比较明显的情况下,家庭两代人之间的职业差异往往较小   D.家庭两代人之间的职业差异一定是越大越好   【正确答案】: C   第 18 题 研究表明,(  )的领导更能促使员工有高绩效和高工作满意度。   A.高工作取向,低度关心人   B.低工作取向,高度关心人   C.低工作取向,低度关心人   D.高工作取向,高度关心人   【正确答案】: D   第 19 题 在(  )中,面试考官可以随时发问,无固定的提问程序。   A.结构化面试   B.非结构化面试   C.半结构化面试   D.全结构化面试   【正确答案】: B   第 20 题 某公司规定:对于年度全勤的员工给予一定金额的奖励。这一举措属于个人 奖励计划中(  )的范畴。   A.收益分项计划   B.行为鼓励计划   C.计时制   D.管理奖励计划   【正确答案】: B 第 21 题 最高层管理人员侧重于(  )。   A.人际技能   B.技术技能   C.概念技能   D.综合技能   【正确答案】: C   第 22 题 下列关于利润最大化的雇佣水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企业的劳动力边际收益曲线就是它的劳动力需求曲线   B.由劳动力边际收益曲线上 MRPL=W 的那一点所决定的   C.竞争性企业的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就是劳动力边际收益曲线的下降部分   D.资本的数量不能随工资率的变化而改变   【正确答案】: B   第 23 题 索南费尔特(J.A.Sonnenfeld)等人提出的划分组织的员工职业管理模式的维 度有(  )。   A.组织内部员工的合作程度   B.组织内部员工晋升竞争的激励程度   C.管理人员对员工职业生涯的关心程度   D.员工接受培训的方式   【正确答案】: B   第 24 题 在劳务派遣这种用工形式下,劳动者的劳动关系(  )。   A.是派遣单位代用工单位建立的   B.是与派遣单位建立   C.是与用工单位建立的   D.不存在   【正确答案】: B   第 25 题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对劳动力供给行为所产生的影响是(  )。   A.作用方向相反   B.作用方向相同   C.作用方向有时相同,有时相反   D.不产生什么作用   【正确答案】: A   第 26 题 马尔科夫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是(  )。   A.找出过去人事变动的规律,以此来推测未来的人事变动趋势   B.发现现在人事变动的规律,以此来推测未来的人事变动趋势   C.马尔科夫模型有简单型和复杂型,可用计算机进行大规模处理   D.根据现在人员的变化,来确定未来的人事变化   【正确答案】: A   第 27 题 当工时变动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百分比相同时,劳动力供给曲线具有单位弹 性,数值为( )。   A.大于 1   B.小于 1   C.等于 1   D.等于或小于 1   【正确答案】: C   第 28 题 自助式福利计划的基本思想是(  )。   A.员工对自己的福利组合计划进行选择   B.由员工选择是享受福利计划还是领取现金   C.员工可自由选择相似的福利项目代替法定福利项目   D.福利成本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回报   【正确答案】: A   第 29 题 读大学年轻人现象背后的原因是在条件相同情况下,人力资本投资进行的越 早,(  )。   A.其收益时间越短   B.其机会成本越低   C.其净现值越高   D.收入增量流越短   【正确答案】: C   第 30 题 某企业在执行新的薪酬制度时,发现有些职位的薪酬有所下降,针对这种情 况,正确的做法是(  )。   A.将原有薪酬超出的部分以津贴的形式长期保留   B.尽可能将该职位员工调整到与其个人当前薪酬相适应的职位等级上去   C.依照新的薪酬体系降低其原有薪酬   D.辞退该员工   【正确答案】: B 第 31 题 培训合格后,上岗试用,试用期一般为(  )。   A.1 个月   B.3 个月   C.半年   D.2 个月   【正确答案】: B   第 32 题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  )。   A.向工会备案   B.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C.在本单位内公示   D.在报纸上公示   【正确答案】: C   第 33 题 下列有关马尔科夫模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周期越短,根据过去人员变动所推测的未来人员变动越准确   B.是用来预测具有等时间间隔的时刻点上各类人员分布状况的方法   C.是用来预测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方法   D.该模型假定在给定时间内人员的转移比率固定   【正确答案】: D   第 34 题 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单个企业与现行工资率的关系是(  )。   A.单个企业可以通过改变出价水平影响劳动力市场需求水平   B.单个企业可以通过改变劳动力需求来影响市场工资水平   C.单个企业只是现行工资率的接受者   D.单个企业能通过改变出价水平影响劳动力供给水平   【正确答案】: C   第 35 题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依法处理劳动争议时,应遵循(  )的效力高于行政 法规效力的法律适用原则。   A.法律   B.政府规章   C.规范性文件   D.地方性法规   【正确答案】: B   第 36 题 通常情况下,企业和员工双方之间存在的潜在承诺是(  )。   A.如果员工工作努力并且工作完成得好,那么随着他们的职业发展,他们将会提升到 薪酬较高的工作岗位上去   B.如果员工工作努力,并且工作完成得好,那么他们将会提升到领导岗位上去   C.如果员工工作努力,并且工作完成得好,那么,企业会将员工送往学习提升的培训 地方进行学习   D.如果员工工作努力,并且工作完成得好,那么,企业直接会将员工提升为企业管理 者   【正确答案】: A   第 37 题 (  )将决策过程分为确认、发展、选择阶段。   A.西蒙的决策阶段   B.经济理性模型   C.明茨伯格的决策阶段   D.有限理性模型   【正确答案】: C   第 38 题 《劳动法》规定,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  )劳动强 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   A.第二级   B.第三级   C.第四级   D.第五级   【正确答案】: B   第 39 题 组织文化的内容中,组织在活动时围绕团队而非个人进行组织的程度是指( )。   A.结果导向   B.人际导向   C.进取心   D.团队导向   【正确答案】: D   第 40 题 与精心设计的人员招聘申请表相比,个人简历的特点是(  )。   A.规范统一   B.形式死板,不利于求职者进行充分的自我表达   C.能够系统、全面地提供企业所关注的所有信息   D.可能存在自我夸大的倾向   【正确答案】: D 第 41 题 债效管理的着眼点为(  )的提高和发展。   A.个人业绩   B.公司业绩   C.个体潜能   D.管理方法   【正确答案】: A   第 42 题 如果员工们是被按照工时领取报酬的,那么(  )。   A.员工承担低生产率的风险   B.员工承担被解聘的风险   C.企业承担筛选人员的费用   D.企业就要承担员工生产率波动的风险   【正确答案】: D   第 43 题 管理者中(  )将不可避免的最终在组织中处于职业生涯的停滞状态。   A.最少的一部分   B.一部分   C.最大的一部分   D.相当一部分   【正确答案】: A   第 44 题 职能制结构主要适用于(  )。   A.大中型企业   B.产品品种比较多的企业   C.生产技术发展变化比较慢的企业   D.内部环境比较稳定的企业   【正确答案】: C   第 45 题 人力需求预测技术中的上级估算法,是组织各级领导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觉, (  )确定未来所需人员的方法。   A.启下而上   B.自上而下   C.横向   D.以上答案都不对   【正确答案】: A   第 46 题 组织变革程序的正确顺序是(  )。   A.组织诊断、确定问题、实行变革、变革效果评估   B.组织诊断、确定问题、变革效果评估、实行变革   C.确定问题、组织争端、实行变革、变革效果评估   D.确定问题、变革效果评估、组织诊断、实行变革   【正确答案】: C   第 47 题 社会刻板印象是指(  )。   A.个体在最初的接触给别人留下的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难消退   B.当人们了解一个人时,可能被该人的某种突出特点所吸引,以至忽视了该人的其他 特点或品质   C.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产生一种比较固定的、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D.知觉者把知觉对象假想成和其自己一样,认为自己有的特质别人也有   【正确答案】: C   第 48 题 关于招聘计划,理解正确的是(  )。   A.招聘计划为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和调整生产结构提供人力资源保证   B.在选择招聘计划时,外部招聘应先于内部调整   C.招聘计划是组织人力资源政策的基本内容   D.应完全依照用人部门的要求制定招聘计划   【正确答案】: A   第 49 题 我国规定重大死亡事故,即一次事故死亡(  )以上的事故。   A.15 人以上(含 15 人)   B.10 人以上(含 10 人)   C.5 人以上(含 5 人)   D.3 人以上(含 3 人)   【正确答案】: D   第 50 题 “可以租用,何必拥有?”体现了哪一组织形成的实质?(  )   A.事业部制形式   B.团队结构形式   C.虚拟组织形式   D.无边界组织形式   【正确答案】: C 第 51 题 (  )是指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对某一职业所需要能力水平所作的规定,是从 业资格的主要依据。   A.职业标准   B.工人技术标准   C.工人技术等级标准   D.国家职业标准   【正确答案】: D   第 52 题 通过(  )所取得的信息比较客观和准确。   A.观察法   B.访谈法   C.问卷法   D.工作日志法   【正确答案】: A   第 53 题 强调员工参与并采用现金激励来鼓励员工参与,且以产品销售价格与成本价 格之间的附加值来衡量生产率的奖励计划是(  )。   A.管理奖励计划   B.基于团队的奖励计划   C.斯坎伦计划   D.拉克收益分享计划   【正确答案】: D   第 54 题 需要利用计算机软件分析所收集的信息的工作分析方法是(  )。   A.关键事件法   B.标杆工作法   C.工作任务清单分析法   D.功能性工作分析方法   【正确答案】: C   第 55 题 基于工作效率的工作设计方法是(  )。   A.激励型工作设计法   B.生物型工作设计法   C.机械型工作设计法   D.直觉运动型工作设计法   【正确答案】: C   第 56 题 非全日制用工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  )小时。   A.12 小时   8.24 小时   C.48 小时   D.50 小时   【正确答案】: B   第 57 题 “评价中心”是用于评价、考核和选拔(  )的方法。   A.一线工人   B.销售人员   C.管理人员   D.质量监测人员   【正确答案】: C   第 58 题 对于员工的技能学习来说,最普通和最主要的方式是(  )。   A.高等教育   B.脱产培训   C.初等教育及九年义务教育   D.在职培训   【正确答案】: D   第 59 题 人力资源有效性指数,是由(  )研究开发的。   A.菲利普斯   B.舒斯特教授   C.大卫•乌里奇   D.斯托克蒂尔   【正确答案】: A   第 60 题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于 2009 年 3 月 1 日收到某单位与职工代表签订的集体合 同后,发现其中有部分无效条款,于是在 2009 年 3 月 10 日将审核意见书送达签订集体合 同的双方。在此情况下,应当(  )。   A.于 2009 年 3 月 25 日之前将无效条款修改并报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重新审查   B.于 2009 年 4 月 10 日之前将无效条款修改并报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重新审查   C.于 2009 年 3 月 20 日之前将无效条款修改合格后,集体合同自动生效   D.该集体合同生效   【正确答案】: A 二、多项选择题(共 20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 有 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第 61 题 关于实施参与管理方式的原因中叙述正确的是(  )。   A.参与决策可以使参与者对作出的决定有认同感,便于决策的执行   B.提高工作的内在奖励,使工作更有意义   C.员工与管理层的合作得到改善   D.促进管理层与员工沟通   【正确答案】: A,B,C,D   第 62 题 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职工探亲假期适用于符合规定条 件的(  )。   A.已婚职工探望父母   B.未婚职工探望父母   C.父母探望未婚子女   D.职工探望配偶   E.未婚职工探望祖父母   【正确答案】: A,B,D   第 63 题 组织环境主要包括的因素有(  )。   A.社会、政治、法律、经济环境   B.道德和情感   C.组织的文化、战略及劳动力   D.生产技术   E.民族差异   【正确答案】: A,C,D   第 64 题 伤亡事故发生后,事故调查组的职责是(  )。   A.查明事故发生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   B.确定事故责任者   C.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   D.按规定时间完成调查工作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正确答案】: A,B,C,D   第 65 题 下列薪酬形式中,属于可变薪酬的是(  )。   A.基本工资   B.福利   C.奖金   D.服务   E.年终奖   【正确答案】: C,E   第 66 题 广义的生产技术包括(  )。   A.物理布局和技术要求   B.监控系统和工作任务的模糊性   C.设备条件和科研能力   D.员工间相互依赖的程度和工作成果的分布   E.员工素质和管理能力   【正确答案】: A,B,D   第 67 题 下列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人力资本投资理论认为,所有的劳动者都是同质的   B.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发生在当前,收益产生在未来   C.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总是会超过成本   D.人力资本投资的方式包括正规学校教育、在职培训、劳动力流动等   E.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对于个人及其家庭来说,人力资本投资都是越多越好   【正确答案】: B,D   第 68 题 下列属于我国征缴社会保险费的法定机构有(  )。   A.保险公司   B.财政局   C.税务机关   D.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E.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正确答案】: C,D   第 69 题 劳动力职业流动的方向可按照职业等级差别分为(  )。   A.向上流动   B.向下流动   C.水平流动   D.垂直流动   【正确答案】: A,B,C   第 70 题 下面有关组织设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从形式上可分为静态设计和动态设计   B.古典的组织设计理论是动态的   C.现代的组织设计理论是静态的   D.现代的组织设计包含组织结构设计和运行制度设计   【正确答案】: A,D 第 71 题 矩阵组织形式的优点有(  )。   A.有利于减轻高层管理人员的负担   B.有利于提高组织的稳定性   C.有利于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D.有利于顺利完成规划项目,提高企业的适应性   E.有利于职能部门与产品部门相互制约,保证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   【正确答案】: A,C,D,E   第 72 题 下面关于全面质量管理,叙述正确的是(  )。   A.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之前必须进行组织文化的改变,或者两者同时进行   B.全面质量管理需要得到最高领导的支持   C.全面质量管理规划需要从上向下推行,并持续地从上向下付诸实施   D.实行全面质理管理需要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员工   E.全面质量管理,属于典型的现代的组织发展方法   【正确答案】: A,B,D,E   第 73 题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B.劳动合同的条款一般由法定条款和约定条款两部分构成   C.集体合同的法律效力高于劳动合同   D.劳动合同订立的程序有要约、回约和承诺三个阶段   【正确答案】: A,B,C   第 74 题 不适合运用观察法进行分析的工作是(  )。   A.工作循环周期很长的工作   B.简单体力工作   C.脑力工作   D.紧急而偶然的工作   【正确答案】: A,C,D   第 75 题 下列有关组织的制度化和职业化的陈述,正确的有(  )。   A.通常可以用员工的平均文化程度或上岗职业培训期限作为衡量职业化程度高低的指 标   B.如果企业中的多数员工需要较高的文化程度,或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才能胜任 工作,那么说明该组织的职业化程度较低   C.企业中采用书面文件的数量可以反映其制度化的程度   D.如果企业中各部门间的交流多采用书面文件的方式,说明其制度化程度较高   【正确答案】: A,B,C   第 76 题 在工作说明书的编写过程中,人力资源部主管主要负责(  )。   A.协调员工与主管之间的沟通   B.协助有关主管及其下属了解如何编写工作说明书   C.跟进编写工作说明书的进度   D.妥善保存并随时更新工作说明书   【正确答案】: B,C,D   第 77 题 组织的外部环境包括(  )。   A.劳动力   B.法律   C.经济   D.生产技术   E.政治   【正确答案】: B,C   第 78 题 人力需求预测技术中的上级估算法,主要适用于(  )。   A.短期预测   B.中期预测   C.长期预测   D.组织规模较小、结构简单时的中长期预测   【正确答案】: A,D   第 79 题 下列属于一般培训与特殊培训的区别是(  )。   A.一般培训不一定提高受训者所在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B.特殊培训所产生的技能只对提供培训企业有用   C.一般培训所培养的技能对所有企业都有用   D.企业提供的特殊培训也可以使受训者在其他企业中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E.A、D 两项正确   【正确答案】: B,C   第 80 题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的《再就业优惠证》的发放对象包括(  )。   A.国有企业关闭破产需要安置的人员   B.因身体状况导致再就业有困难的劳动者   C.国有企业所办集体企业下岗职工   D.因用人单位无法正常履行劳动合同而终止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E.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国企下岗失业人员   【正确答案】: A,C,E 三、案例分析题(共 20 题,每题 2 分。由单选和多选组成。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 每个选项得 0.5 分)   根据下列条件,回答 81~85 题:   李红,女,今年二十二岁,从某大学毕业后与某印染厂签订了劳动合同。   第 81 题 李红与印染厂签订的一份期限为三年的劳动合同,那么,试用期应约定为( )个月才算符合国家的劳动法规政策。   A.12   B.9   C.6   D.3   【正确答案】: C   第 82 题 春节到了,李红打算与男朋友一起外出旅游,按照国家《劳动法》的规定, 春节的法定休假天数为:(  )。   A.3 天   B.5 天   C.7 天   D.10 天   【正确答案】: A   第 83 题 李红需要在印染厂连续工作满(  )年,才能享受带薪年休假。   A.五   B.三   C.二   D.一   【正确答案】: D   第 84 题 李红“五•—”被安排加班,并且在此之后工厂因为生产任务重,并未安排 李红补休,那么工厂应支付给李红不低于工资的(  )的工资报酬。   A.400%   B.300%   C.200%   D.150%   【正确答案】: B   第 85 题 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工厂不能安排李红从事国家规定的第(  )级体 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A.二   B.三   C.四   D.五   【正确答案】: C   根据下列条件,回答 86~91 题:   目前许多大学生毕业后不是直接参加工作,而是继续读研究生。请你运用人力资本投 资的有关理论   第 86 题 关于人力资本投资,正确的是(  )。   A.人力资本投资的利益发生在未来   B.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发生在未来   C.人力资本投资的利益发生在当前   D.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发生在当前   【正确答案】: A,D   第 87 题 下列属于人力资本投资活动的有(  )。   A.上高中   B.上大学   C.读研究生   D.在职培训   【正确答案】: A,B,C,D   第 88 题 读研究生的直接成本有(  )。   A.学费   B.书本费   C.伙食费   D.不得不放弃的工作的收入   【正确答案】: A,B   第 89 题 读研究生的机会成本有(  )。   A.读研究生期间受到的是否能拿到文凭的心理压力   B.因为读研究生而不得不放弃的工作的收入   C.住宿费和伙食费   D.学费和书本费   【正确答案】: B   第 90 题 读研究生的心理成本是(  )。   A.货币成本   B.直接成本   C.间接成本   D.非货币成本   【正确答案】: D 第 91 题 读研究生的收益有(  )。   A.工作收益时间变长   B.未来终身工作的总收入比未完成研究生教育多出的部分   C.社会地位的提高   D.对各种娱乐活动欣赏能力的提高   【正确答案】: B,C,D   根据下列条件,回答 92~96 题:   某市的建筑工程设计院是一家具有高级资质的设计单位,建院 30 多年来,形成了特别 看重资历的文化,也曾经创造过许多的辉煌业绩。在设计院里,员工对组织具有很高的忠 诚度,很少有离职的员工,近几年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设计院在技术和服务等各方 面出现了相对滞后,老客户的投诉率也有所增加,业绩逐年有明显下降。2007 年招聘上来 的院长在设计院改制之际,借助外部专家的力量对本设计院进行了以下的变革。第一、对组 织结构进行了调整,将核心业务重组,分为二个设计所和一个咨询部;第二、打破了资历制, 制定出以员工绩效为标准的薪酬制度,重奖有突出贡献者;第三、营造良好的氛围,鼓励员 工进行技术革新和服务创新,并设立了院长业绩创新奖。经过一年多运行,组织变革已初 见成效。   第 92 题 为了保证企业组织结构正常运行,院长应在各项管理制度和方法设计从形式 上分为(  )。   A.静态设计   B.分工协作关系   C.动态设计   D.职能结构设计   【正确答案】: A,C   第 93 题 院长为了更好更快地实现企业战略和目标,起主要作用的是(  )。   A.分工形式   B.集权程度   C.关键职能   D.规范化   【正确答案】: C   第 94 题 按桑南菲尔德提出的组织文化分类,该设计院通过组织变革形成了(  )组 织文化。   A.俱乐部型   B.学校型   C.棒球队型   D.堡垒型   【正确答案】: C   第 95 题 设计院的组织文化建设,同时从组织文化结构的层次人手,取得了初步成效, 下列关于组织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严格的规章制度会阻碍组织文化的建设   B.物质层是制度层和精神层的物质基础   C.制度层制约和规范着物质层和精神层的建设   D.精神层是形成物质层及制度层的思想基础   【正确答案】: B,C,D   第 96 题 从以上组织结构形式中可以看出,该设计院变革后的组织结构形式属于(  )。   A.行政层级式结构   B.职能制结构   C.矩阵式结构   D.事业部制结构   【正确答案】: C 根据下列条件,回答 97~101 题:   某日用品公司是世界知名的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了生产和销售公司。在公司成立时 要招聘公司的领导管理者。   第 97 题 根据麦克里兰提出的三重需要理论,认为选聘领导者要有三种重要的需要, 有了这些需要才有竞选领导者的动力,有了动力才能为公司努力的工作,那么这三种重要 的需要是(  )。   A.知识的需要   B.成就需要   C.权力需要   D.亲和需要   【正确答案】: B,C,D   第 98 题 假设某人被聘为该公司的总经理,在实施目标管理时可以(  )来设定目标, 将组织的目标层层具体化、明确化,分解为各个相应层次的目标。   A.自上而下   B.从里到外   C.从内部到外部   D.自下而上   【正确答案】: A,D   第 99 题 绩效薪金制是指将绩效与报酬相结合的激励措施,通常采用的方式有(  )。   A.计件工资   B.工作奖金   C.工资及奖金的兑现   D.利润分成,按利分红   【正确答案】: A,B,D   第 100 题 聘用的经理为了很快地达到企业的生产和销售目标,更好地完成各方面的 任务,还需要对全体员工进行激励,那么激励的重要作用是(  )。   A.调动人们潜在的积极性   B.增加员工工作自主性   C.出色地完成工作目标   D.不断提高工作绩效   【正确答案】: A,C,D   第 101 题 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管理者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首先要注意(  )等因素,使员工不致产生不满情绪。   A.岗位的需要   B.工资   C.工作环境   D.工作满意度   【正确答案】: B,C

16 页 445 浏览
立即下载
2020年高级经济师 人力资源专业考试 备考【简答论述题】

2020年高级经济师 人力资源专业考试 备考【简答论述题】

2020 年高级经济师考试 简答论述题 备考 高级经济师 考试 备考【简答论述题】第一章至第四章 1.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对人格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格的核心是一个人思想中的各种事件,这些事件是产生行为的动机。某些动机 也产生于非意识层面。其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他认为人格的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 和谐是健康人格的前提。 人本主义从个人意识经验和成长潜能整合的角度理解人格,其核心是强调自我实现的驱动力。其代 表人物如罗杰斯、马斯洛和霍尼等,认为个体先天或后天追求自我实现的动机会驱动个体一直向积 极的方向发展和变化。马斯洛将自我实现置于其需要层次结构的顶点。 2.通过态度预测行为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因素? ① 态度的特殊性水平,态度的特殊性越高,预测越准确。② 时间因素,态度测量与行为发生之间 的时间间隔越长,不可知事件改变态度与行为的可能性越大。③ 自我意识,内在自我意识高的人的 态度预测其行为效度较高,而公众自我意识高的人较难预测。④ 态度强度,强烈的态度对行为的决 定作用更大。⑤态度的可接近性,态度被意识到的程度,越容易意识到的态度,其可接近性越大。 3.海德的平衡理论和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是怎样解释态度改变的? 海德的平衡理论从人际关系的协调性出发,认为在一个简单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使这一系统达到 一致性的情绪压力,促使不平衡的状况向平衡状况过渡。而态度改变遵循最少付出原则。 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是认知一致理论的一种。所谓的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 的行为而引发的不愉快的感情。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有:①改变态度。②增加认知。③改变认知的 重要性。④减少选择感。⑤改变行为。 4.论述影响说服效果的影响因素。 说服者的因素:①说服者的可信度(具有专长的人在说服他人时更有效)②说服者是否值得他人信 任(说服者会从观点中获益则会被怀疑可靠性)③ 说服者具有吸引力(外表漂亮、可爱乐观、相似 性等有助于提升说服力) 2020 年高级经济师考试 简答论述题 备考 说服信息因素:①差距。说服者与被说服者所持态度之间的差距,差距越大越不容易说服②恐惧。 信息唤起的恐惧感,恐惧感越增加,改变态度的可能性也增加,但是在信息唤起的恐惧感超过某一 个界限之后,人们的态度反而不会发生改变③信息呈现方式。如说服信息非常复杂时,书面信息的 效果好﹔信息简单时,视觉最好。被说服者已经处于争论中时,双面说服效果比单面好 ;当人们最 初同意该信息时,单面说服效果较好。 被说服者的因素:①被说服者的人格(如自尊、智商等);②被说服者心情。心情好的人在争论出 现时介入较少,不愿意去进行较深入的考虑,容易被说服;③被说服者介入程度。介入程度越深, 态度改变越困难;④被说服者自身免疫。过多的预先说服会使被说服者产生免疫力,使态度改变困 难;⑤个体差异。认知需求高的人不容易被说服、自我监控高的人容易被说服、处于敏感期的少年 更容易被说服。 情景因素:②预先警告:当个体对问题了解较多时,预先警告会引起抗拒。②分散注意:分散注意 力能减少抗拒,对改变态度有利。 1.简述需要层次理论的观点。 ① 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均有这五种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 我实现需要,只是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强烈程度不同而已。 ② 未满足的需要是行为的主要激励源,已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不再具有激励作用。 ③ 这五种需要层级越来越高,当下一层次的需要在相当程度已得到满足后,个体 才会追求高层次 的需要。 ④ 需要层次的五种层次分为两大类,高级需要和基本需要。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高级需要包括自我实现需要和尊重需要 ⑤ 组织用于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投入效益是递减的。 2.简述企业为什么实施参与管理?有哪些需要考虑的因素。 2020 年高级经济师考试 简答论述题 备考 实施参与管理的理由主要包括 4 个方面,具体如下:①工作十分复杂时,管理者无法了解员工所有 情况和细节,若允许员工参与决策,可以让了解更多情况的人有所贡献。②工作任务相互依赖程度 高,有必要倾听其它部门意见,彼此协商后的决定,各方都能致力推行。③使参与者对做出的决定 有认同感,利于决策执行。④参与工作可以提供工作的内在奖赏,使工作显得更有意义。 在实施参与管理时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①在行动前,要有充裕的时间来进行参与。②员工参与的 问题必须与其自身利益相关。③员工必须具有参与的能力,如智力、知识技术、沟通技巧等。④参 与不应使员工和管理者的地位和权力受到威胁。⑤组织文化必须支持员工参与。⑥此外,是否实行 参与管理需要考虑员工对参与的需要。 3.增加顺从的技巧有哪些? 答:顺从是指在他人的直接请求下,按照他人的要求行动的倾向。增加他人顺从可能性的技巧包括 以下几个方面:①“脚在门槛内技巧”,首先向他人提出一个较小的要求,在对方接受后,再提出 一个较大的要求,那么新的要求被接受的可能性会增加;②“滚雪球”,在最初的要求被他人接受 之后,告诉他人由于自己的要求被低估,又重新修改之前的提案,增加新的要求或价码,这时对方 更有可能接受新的出价。 ③“门前技巧”,首先向他人提出一个很大的要求,在对方拒绝之后,再提出一个较小的要求,这 时小要求被接受的可能性增加;④“折扣技巧”,首先向他人提出一个很大的要求,在对方回应之 前赶紧打些折扣或给对方其他好处,则对方更有可能接受; 4.什么是团体思维,怎样克服团体思维的影响? 团体思维是中团体中就某一问题或事宜的提议发表意见时,有时会长时间处于集体沉默状态,没有 人发表意见,而后人们又会一致通过。通常是组织内那些拥有权威,说话自信,喜欢发表意见的主 导成员们的想法更容易被接受,但其实大多数人并不赞成这一提议。 克服团体思维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方法:①在团体决策时制定一位成员专门对其他人的论点提出质 疑,探究支持论据,以及对其他人的逻辑提出挑战,提供一系列建设性的批评意见。这种方式保证 2020 年高级经济师考试 简答论述题 备考 团体决策时保持理性的、清晰的思路。②轮流引入新成员,邀请局外人参与,在最终决定前暂停, 给成员一个机会来确定并说出自己的保留意见。 5.简述团体决策的几种方法。 团体决策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①头脑风暴法。为克服团体压力抑制不同见解而设计的,鼓励创造 性思维的常用方法。其主张延迟评议,量变酝酿质变。②德尔菲技术。不安排团队成员见面,以匿 名方式独立完成问卷。优点是节约面谈会议成本、避免人际冲突;缺点是比较耗时,不利于激发决 策参与者的创造性。③具名团体技术。具名团体只是在名义上存在,决策时融合书面的形式,在作 决策前将交往控制在最低限度,以保证个体决策的独立性。决策时间得到严格控制,但程序僵硬呆 板,成员感受不到凝聚力,也无法获取他人的灵感。④阶梯技术。团体成员逐一加入,最后一起讨 论,直到达成共识。阶梯技术有利于选择最优方案,成员心理感受优于另外三种方法,但比较费时, 主要用于重大决策问题。 6.简述俄亥俄模式与密西根模式的关系。 俄亥俄模式认为与领导行为有关的因素包括关心人和工作管理,关心人和工作管理两个因素得分均 高的领导,能够促进员工产生高绩效和高工作满意度。 密歇根模式认为与领导行为有关的因素包括员工取向和生产取向,认为生产取向的领导风格和低绩 效、低满足感相关,支持员工取向的领导风格。 俄亥俄模式和密西根模式在维度的数量和性质上都极为相似,因而这两种模式理论能够互相印证, 具有很高的效度。 1.简述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 管理层次也称组织层次,是描述组织纵向结构特征。管理层次是指从组织最高一级管理组织到最低 一级管理组织的各个组织等级。每个组织等级就是一个管理层次。管理层次多少表明其组织结构的 纵向复杂程度。 2020 年高级经济师考试 简答论述题 备考 管理幅度也称管理跨度,它是指一名领导直接领导的下级人员的数量。管理幅度大小往往反映上级 领导者直接控制和协调的业务活动量的多少。 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关系密切。首先,两者存在反比的数量关系。同样规模的组织加大管理幅度, 管理层次就会关系少;反之,管理层次就会增多。其次,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两者互相制约,其中 管理幅度起主导作用,决定管理层次,管理层次的多少取决于管理幅度的大小,同时管理层次对管 理幅度也存在一定的制约作用。 2.组织文化的类型及特点 桑南菲尔德提出的分类方法,将组织文化分为四种类型: ① 学院型。是为那些想全面掌握每一种新工作的人而准备的地方。这种组织喜欢雇用年轻的 大学 毕业生,并为他们提供大量的专门培训,在职能领域从事专业化工作。 ② 俱乐部型。非常重视适应、忠诚和承诺。资历是关键因素,年龄和经验都至关重要。把管理人 员培养成通才 ③ 棒球队型。鼓励冒险和革新重视创造发明。薪酬制度以员工绩效水平为标准,对工作出色的员 工予以巨额奖酬和较大自由度,员工一般都拼命工作。 ④ 堡垒型。着眼于公司的生存。但工作安全保障不足,对于喜欢流动性、挑战的人来说,具有一 定的吸引力 3.职能制结构和矩阵组织形式的优缺点 职能制的主要特点:职能分工;直线—参谋制;管理权力高度集中。职能制的优缺点:①有明确的 任务和确定的职责,由于从事类似工作面临类似问题的人们一起工作,相互影响和相互支持的机会 较多②可以消除设备及劳动力的重复,最充分地利用资源,有利于发展专门设备的开发和专家的培 养③各部门和人员实行专业分工,有利于强化专业管理,提高工作效率④每一个管理人员都固定地 归属于一个职能机构,整个组织有较高的稳定性⑤管理权力高度集中,便于最高领导层对整个企业 实施严格的控制。缺点:①狭隘的职能观念;②横向协调差③适应性差④企业领导负担重⑤不利于 2020 年高级经济师考试 简答论述题 备考 培养具有全面素质、能够经营整个企业的管理人才。在简单/静态环境中效果较好。主要适用于中 小型的、产品品种比较单一、生产技术发展变化较慢、外部环境比较稳定的企业。 矩阵的组织形式的特点:一名员工有两位领导;组织内部有两个层次的协调;产品部门(或项目小 组)所形成的横向联系灵活多样。矩阵组织的优点和缺点:①有利于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配 合。②有利于顺利完成规划项目,提高企业适应性。③有利于减轻高层管理人员的负担④有利于职 能部门与产品部门相互制约,保证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缺点:①组织的稳定性较差②双重领导的 存在,容易产生责任不清、多头指挥的混乱现象。③机构相对臃肿,用人较多。在复杂/动态环境 中较为有效。适合用于技术发展迅速和产品品种较多而具有创新性强、管理复杂的特点的企业。 【简答题】第五章-第十二章 第六章 1.简述不同竞争战略下的人力资源战略。 竞争战略分为创新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和客户中心战略。 (1)创新战略:创新战略是以产品的创新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为导向的一种竞争战略。强调 风险承担和新产品的不断推出,把缩短产品由设计到投放市场的时间看成是自己的一个重要目标。 其人力资源战略:招募甄选方面希望得到有创新精神和敢于承担风险的人;职位描述比较灵活,薪 酬不取决于内容非常清晰的职位范围和职责,而是取决于员工个人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关注创 新的结果。 (2)成本领先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实际就是低成本战略,即在产品本身的质量大体相同的情况下, 组织以低于竞争对手的价格向客户提供产品。其人力资源战略:培训方面重点针对员工当前从事的 工作的需要;绩效管理重点在于员工的行为规范和对基本工作流程的遵守;薪酬水平不高于竞争对 手,同时提高浮动薪酬或奖金在薪酬构成中的比重,奖励员工在成本节约方面的任何成绩,提高生 产效率,鼓励员工降低成本。 (3)客户中心战略:客户中心战略是一种以提高客户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服务速度等来赢得竞 争优势的战略。其人力资源战略:招聘方面非常重视求职者或候选人的客户服务能力、动机以及经 2020 年高级经济师考试 简答论述题 备考 验;培训方面重视在客户知识、客户服务技巧以及以客户为导向的价值观方面;根据员工向客户所 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来支付薪酬,根据服务质量支付奖金。 2.人力资源供求平衡的基本对策 第七章 1.职位分析的作用 ① 有助于增强人力资源规划的准确性和有效性;②有助于确保组织中的所有工作任务都得到明确 的安排,上下级之间就员工承担的工作职责和任务达成共识;③有助于通过明确的任职资格来帮助 组织招募到合适的人才,增强员工和职位之间的匹配性;④有助于提高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工作的 有效性与针对性;⑤为组织对员工的绩效评价提供客观的标准;⑥有助于评价职位在组织中的相对 价值,从而保持薪酬的内部公平性。 2.职位设计方法中的职位扩大化和职位丰富化的区别。 职位扩大化是指增加一个职位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的种类,其目的是减少工作的重复性,使职位的 工作变得更有趣。具体方法则包括职位扩展和职位轮换。(1)职位扩展是指将几个相对简单的职 位合并在一起,形成一个包括更多工作任务的职位。(2)职位轮换实际上并不对职位本身进行重 新设计,而是将员工在几个不同的职位之间进行调动,这种方法在生产团队中比较常见。 职位丰富化通过增加员工的工作决策权来增加员工的自主权。途径包括赋予员工在质量达不到要求 时停止生产的权力,还可以让每位员工同时执行某个特定工序中的几项任务,而不是将这些任务分 解给若干名员工。 3.简述胜任素质模型的构建过程。 胜任素质模型的构建通常需要经历准备阶段、胜任素质原始信息收集阶段、胜任素质模型初步建立 阶段和胜任素质模型验证阶段四个步骤。 2020 年高级经济师考试 简答论述题 备考 1.准备阶段。首先,该开发小组要统一思想,对胜任素质模型的内涵、作用以及需完成的胜任素质 模型构建工作的程序、方法和目标等达成共识。其次,要对组织的战略、文化等进行分析和研究。 最后,开发小组还需要制订详细的工作计划。 2.胜任素质原始信息收集阶段。在获取胜任素质信息方面,主要可以采用两种方法,( 1)行为事 件访谈法是一种以绩效优秀者为对象的开放式深度访谈技术。在就这些事件对绩效优秀者进行访谈 时,通常要求他们按照 STAR 原则加以描述:要求被访者说出当时的情境(Situation);自己需 要 完 成 的 工 作 任 务 ( Task ) ; 自 己 实 际 采 取 的 行 动 ( Action ) ; 这 些 行 动 最 后 产 生 的 结 果 (Result)。(2)综合评价法,综合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专家评价以及标杆参照等多种方 法来获得胜任素质信息。 3.胜任素质模型初步建立阶段。在这一阶段需要对在上一阶段收集的胜任素质原始信息进行 整理和 提炼,以得出相应的胜任素质的各个模块。 4.胜任素质模型验证阶段。在初步建立胜任素质模型之后,还需要通过实践检验其有效性,即考察 在实际绩效评价或考核过程中,绩效优秀者和绩效一般者之间在这些胜任素质方面是否存在显著的 差异。在验证之后,通常还需要编写胜任素质词典,形成最终的胜任素质模型。 第八章 1.简述人员招募的基本程序。 用人单位人员招募的基本程序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1)确定招募需求。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在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各部门的实际用人需求确 定的,具体取决于需要招募人员的职位本身的要求。通常情况下,招募需要必须由具体的用人部门 和组织的人力资源部门共同确定。 (2)制订招募计划。如果确定为外部招募,组织就需要制订一份较为细致的招募计划。一份外部 招募计划包括的内容:招募范围、招募规模(招募甄选金字塔)、招募渠道、招募时间以及招募预 算等。招募计划必须获得上级主管领导的审批,方可进入实施阶段。 2020 年高级经济师考试 简答论述题 备考 (3)实施招募活动。组织的人力资源部门需要根据招募计划书,通过适当的招募渠道公布招募信 息,同时收集求职者通过各种方式投递的简历,从而为下一步的人员甄选做好准备。 (4)评估招募效果。评估招募效果就是对招募工作的最终效果以及招募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实施 情况进行评价。 第九章 1.如何进行开发和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①组织分析:当选择将培训作为应对各种压力的对策时,组织的领导者和管理者需 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即组织的战略、可用的培训资源以及组织内部的支持程度。②人员分析: 组织产生对员工进行培训的需求时,一个主要的压力点就是员工的绩效不佳或未能达到绩效标准的 要求。而人员分析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训是不是解决员工绩效不佳问题的有效途径。③任务分 析:在培训过程中注重强化他们在哪些方面的能力。在实践中,许多企业会借助胜任素质模型来进 行培训需求分析。 2.简述培训方法中的在岗培训法。 在岗培训法是一种通过在工作中边干边学来进行培训的方法。在岗培训可以采取自我指导学习和学 徒制计划两种形式。 1.自我指导学习是指要求员工自己承担学习的各方面责任,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学习以及让谁来帮助 自己学习等。它的优点包括两个方面:①受训者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在多种不同的场合学习,并且 能够得到关于学习绩效的反馈;②不需要组织提供太多的培训者,能够降低因旅行、租用会议室等 产生的费用。但也存在着不足,其不足主要是:①受训者必须是愿意学习并且对于自学很适应的人; ②对组织来说其开发成本较高,开发时间较长。随着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自我指导学习法在将来 很可能会越来越普遍。 2020 年高级经济师考试 简答论述题 备考 2.学徒计划也是一种边干边学的培训方法,它同时运用在岗培训和课堂培训两种培训手段。这种方 法的优点是受训者在学习的同时还可以获得劳动报酬,学成后还会随技能提高而增加。但在实施中 也存在不足,主要是培训时间长,效率不高,市场生存空间有限。 3.简述从五大方面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估的体系。 1.认知性结果,认知性结果主要衡量的是受训者在培训项目中学到了哪些知识。主要方式是书面测 验。 2.技能性结果,技能性结果是主要用来评价受训者的技术能力(或运动能力)以及行为是否发生改 变的一种培训效果指标。 3.情感性结果,情感性结果主要包括受训者的态度和动机两个方面的内容。它反映了受训者对于培 训项目中的培训设施、培训者以及培训内容等的感知情况。 4.组织成果,组织成果反映的是培训项目给组织带来的各种回报。 5.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报率是培训的经济收益与培训的货币成本之比。 4.谈一下员工开发方法中的 360°反馈法的优缺点。 360°反馈法是指每一位管理者通常都要接受上级、下级、同级员工甚至客户对自己作出的评价, 有时,一些普通员工也会得到其中若干不同来源的评价。这些评价的结果最终会反馈给被评价者, 分析造成绩效差异的原因何在,然后制订改善绩效的下一步行动计划。 它的优点包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收集与被评价者的绩效有关的信息,使被评价者可以将自我评价 结果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并且基于自己得到的行为和技能评价结果,与组织内部和 外部的客户进行更为正式的沟通。缺点主要体现在:①它往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②有些管理人员 可能会发现并进而报复那些对自己作出不利评价的人(尤其是他们的直接下属);③往往还需要有 一位协调者或指导者来帮助大家解释所得到的评价结果。 5.简述在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中的各方责任。 2020 年高级经济师考试 简答论述题 备考 1.员工本人的责任:①明确自己当前所处的职业发展阶段以及具体的开发需求;②了解自己的知识、 技能优势以及存在不足的反馈,并制订有针对性的开发计划来加以改进;③扩大视野和工作中的人 际交往范围;④提高自身能力,努力通过达到较高的绩效水平引起组织的关注。 2.直接上级的责任。①帮助员工明确开发需求;②为员工提供意见和建设性的建议;③对员工的实 际表现作出评估,提供反馈;④积极推荐员工参加相关的培训与开发活动,同时在有职位空缺时, 推荐合适的员工作为候选人。 3.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责任:①帮助组织制定系统的员工职业生涯发展和规划体系; ② 组织专门的培训与研讨活动;③利用各种专业工具进行测评,以明确他们的开发需求;④为员 工提供各种培训、开发机会;⑤基于绩效评价结果帮助员工分析潜在知识、技能缺陷;⑥提供相关 的咨询服务。 6.在组织新员工培训时应当注意的基本原则。 企业在组织新员工培训时应当注意的几项基本原则包括如下五个方面: ① 从最直观和最直接的信息入手,然后介绍更为一般化的组织政策和规章制度,并且要确保信息 提供的速度让新员工感觉舒服。②要特别注意与人有关的问题,即让新员工了解自己的上级和同事, 告诉他们需要大约经过多长时间才能够达到工作标准的要求,鼓励他们在需要时请求他人提供帮助 和建议。③新员工周围的资深员工或上级应当对他们提供帮助和指导。④帮助新员工深入接触其同 事及领导。⑤在对新员工提出更高的工作要求之前,应当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熟悉工作。 第十章 1.简述绩效管理对组织的影响。 良好的绩效管理体系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不良的绩效管理体系则会产生损害。1.良好的绩效管理 体系对组织的影响:①对组织而言,其可以让组织变得更加精简高效,更有可能实现战略目标,推 动组织变革,区分绩效优秀的员工,避免各种法律问题等。②对员工而言,员工工作目标更清晰, 获得更多的自我控制感和成就感,变得更加自信,工作满意度提升等。 (3)对各级管理者而言。管 2020 年高级经济师考试 简答论述题 备考 理者更加了解员工做出的贡献,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完成上级交办各项任务,提升管理技能和领导 力。2.不良的绩效管理体系的影响:①削弱员工完成工作的动力,导致他们产生工作倦怠感,工作 满意度下降,流动率上升。②伤害员工的自尊心,损害人际关系。③浪费时间和金钱,浪费管理层 的资源。④损害组织绩效,同时使组织增加遭遇诉讼的风险。 2.简述对员工个人绩效进行评价时,如何选择行为法和结果法。 行为法是一种以评价员工完成工作的过程为中心的方法,它重点关注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做了什么, 而不考虑员工的个人特征或他们的行为到底产生了怎样的结果。行为法的适用情况包括:①行为和 结果之间的联系并不明显。②行为和结果之间的时间间隔很长。③造成不良后果的原因不是被评价 者本人所能控制的。 结果法是一种只看结果的方法,它重点强调员工通过工作产生了哪些成果和结果,而不考虑员工所 具有的个人特征或员工是如何完成工作的。适用情况包括:①员工在完成所需的行为方面已经非常 熟练。②行为和结果之间存在明显的联系。这种情况在那些需要执行重复性任务的工作中(如装配 线上的工人)很常见。③结果能随时间的推移而得到改善。④正确完成工作的方式不止一种。能够 起到鼓励员工采用创造性、创新性的方法实现组织期望的结果。 在对员工个人绩效进行评价时,使用行为法还是结果法,要根据员工的工作特点确定,只有选择符 合适用条件的绩效评价方法,才能保证绩效结果的准确性与激励性。 3.论述目标与关键成果法(OKR)和关键绩效指标(KPI)两种方法的区别。 OKR 是一种新型的绩效评价工具,尤其是高科技企业中广为流行。它与 KPI 体系有着明显的不同, 具体如下: ① 评价作用:OKR 是绩效改进工具,仅仅作为绩效评价的参考因素甚至不作为参考因素,不与奖 惩、晋升挂钩,不需要在不同部门或员工之间进行结果排序,因而各目标之间不涉及权重设置,也 无法汇总出总分。KPI 是典型的绩效评价工具,其结果往往需要与奖惩、晋升等挂钩,不同的目标 2020 年高级经济师考试 简答论述题 备考 或指标之间一定要赋予不同的权重,并且能够算出总分,以便对不同部门或员工的评价结果进行排 序。 ② 评价的重点:OKR 强调员工的主观性和创造性,重点放在确定“我要做哪些事”方面。KPI 则 强调员工的执行力,其出发点是对付那些不想干活的人,重点放在确定“领导要我做哪些事”方面。 ③ 评价的标准:OKR 鼓励员工设置高期望,勇于尝试和超越自我,OKR 中的每一项关键结果得到 的评价结果分数过高和过低都被视为不佳,得分过高被视为之前的目标定得过低,得分过低则被视 为之前的目标定得过于不现实。KPI 实际上鼓励员工设置适度的期望甚至是低期望,因为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自己将来能达到绩效目标,至少不受惩罚。因此, KPI 的预定结果能够百分之百达成是理 想状态,超越则更好。 ④ 评价指标:OKR 强调指标和目标的灵活适应性,可以根据需要及时调整,设定目标和评估的频 率更高,通常以季度甚至月度为周期。KPI 则强调指标和目标的相对稳定性,设定目标和评估的频 率更低,通常以年度或半年为周期。 4.简述绩效评价误差形成的原因和预防或减少绩效评价误差的措施。 ① 绩效评价误差形成的原因:第一类是有意识的误差,如过宽误差、过严误差和居中趋势误差这 三种分布误差。这类误差与评价者的动机有关,它指的是评价者有意抬高或压低被评价者的绩效等 级或分数,或者总是保守地给出处于中间状态的平均分,避免给出高分和低分。第二类是无意识的 误差,其中包括由于晕轮效应、刻板印象、近因效应、首因效应、对比效应等原因而产生的误差, 这类误差往往是由于评价者根据不准确的信息来源作出判断或者产生了认知偏差。 ② 预防/减少绩效评价误差的措施:(1)通过沟通计划解决评价者的动机问题;(2)通过评价者 培训避免评价误差的产生;(3)通过建立绩效评价申诉机制避免评价误差 5.当员工的工作能力没问题,但是工作态度不够端正或工作动机较弱时,企业适合采取的纠 正措施。 2020 年高级经济师考试 简答论述题 备考 针对这一类的员工,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进一步的考察后做出判断:①如果是由于在组织中没有得 到公平对待、报酬过低、直接上级的领导方式有问题,应设法消除导致员工绩效不佳的障碍。②如 果是员工本人确实存在自身的问题,则要具体分析造成员工工作动机不足或态度不够端正的个人原 因是否有改进的余地。如果没有可能改进,应辞退该员工,或促使其离开企业。 6.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或动机均与组织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① 要让员工明确认识到他们的绩效与组织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且了解 持续绩效不佳可能带来的后果,其中包括被解雇。②应当通过岗位调整或者提供培训机会等为员工 提供绩效改进的路径。如果员工的绩效仍然没有改善,应辞退该员工,或促使其离开企业。 第十一章 1.简述组织在开展薪酬管理时,需要做出的重要决策。 任何组织在开展薪酬管理活动时,通常都需要在薪酬体系、薪酬水平、薪酬结构以及薪酬管理政策 等四个方面进行决策。 ① 薪酬体系决策。其主要任务是确定组织决定员工 基本薪酬的基础是什么。通行的薪酬体系主要 有三种:职位薪酬体系、技能薪酬体系、能力薪酬体系。职位薪酬体系是以工作和职位为基础的薪 酬体系,运用最为广泛。技能薪酬体系和能力薪酬体系是以人为基础的薪酬体系。 ② 薪酬水平决策。薪酬水平是指组织中各职位、各部门以及整个组织的 平均薪酬水平,薪酬水平 决定了组织薪酬的外部竞争性。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组织的支付能力和薪酬战略,同行业或地区 中竞争对手支付的薪酬水平,社会生活成本指数,以及在集体谈判情况下的工会薪酬政策等。 ③ 薪酬结构决策。薪酬结构是指在同一组织内部,一共有 多少个基本薪酬等级以及相邻的两个薪 酬等级之间的薪酬水平差距。薪酬结构合理与否往往会对员工的流动率和工作积极性产生重大影响。 组织往往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职位评价以及外部市场薪酬调查,确保薪酬结构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2020 年高级经济师考试 简答论述题 备考 ④ 薪酬管理政策决策。其主要涉及组织的薪酬成本与预算控制方式以及组织的薪酬制度、薪酬规 定和员工的薪酬水平是否保密等问题。薪酬管理政策必须确保员工对于薪酬系统的公平性看法以及 薪酬系统有助于组织和员工个人目标的实现。 2.简述职位薪酬体系的优缺点。 职位薪酬体系就是首先对职位本身的价值作出客观的评价,然后根据这种评价结果来赋予承担这一 职位的员工与该职位的价值相当的薪资这样一种基本薪酬决定制度。 它的优点主要包括:①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同工同酬,是一种真正的按劳分配体制;②有利于按照 职位系列进行薪酬管理,操作比较简单,管理成本较低;③晋升和基本薪酬增加之间的连带性增加 了员工提高自身技能和能力的动力。 它的缺点主要有:①由于薪酬与职位直接挂钩,因此当员工晋升无望时,也就没有机会获得较大幅 度的加薪,其工作积极性必然会受挫,甚至会出现消极怠工或者离职的现象;②由于职位相对稳定, 同时与职位联系在一起的员工薪酬也就相对稳定,这显然不利于组织对于多变的外部经营环境作出 迅速的反应,也不利于及时地激励员工。 3.简述职位薪酬体系设计的基本流程。 ① 了解一个组织的基本组织结构和职位在组织中的具体位置;②收集与特定职位的性质有关的各 种信息,即进行职位分析工作;③整理通过职位分析得到的各种信息,按照一定的格式把重要的信 息描述出来并加以确认,编写包括职位职责、任职资格条件等信息在内的职位说明书;④对典型职 位的价值进行评价,即完成职位评价工作;⑤根据职位的相对价值高低进行排序,即建立职位等级 结构,这一职位等级结构同时也就形成了薪资等级结构。 4.某企业决定采用绩效薪酬的方式进行薪酬设计,作为该企业的人力资源负责人,请说明采 用绩效薪酬的优缺点及实施要点。 绩效薪酬,也称奖励性薪酬,是指员工的薪酬随着个人、团队或者组织绩效的某些衡量指标的变化 而变化的一种薪酬设计。 2020 年高级经济师考试 简答论述题 备考 绩效薪酬的优点:①由于绩效薪酬往往有明确的绩效目标,因此它能够把员工的努力集中在组织认 为重要的一些目标上,从而有利于组织通过灵活调整员工的工作行为来达成组织的重要目标,避免 员工的行为脱离组织的战略主线而形成本位主义倾向;②由于绩效薪酬中的报酬支付实际上变成了 一种可变成本,减轻了组织在固定成本开支方面的一些压力,有利于组织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灵活 调整自己的支付水平;③由于绩效奖励往往是与直接的绩效改善联系在一起的,并且奖金的支付对 象是那些为更高绩效的达成做出贡献的人,因此,绩效薪酬有利于组织总体绩效水平的改善。 绩效薪酬的缺点:①绩效薪酬中使用的产出标准很可能无法保持足够准确和公正,在产出标准不公 正的情况下,绩效薪酬很可能会流于形式;②绩效薪酬有可能导致员工之间或者员工群体之间的竞 争,而这种竞争可能不利于组织的总体利益;③在绩效薪酬的设计和执行过程中还有可能增加管理 层和员工之间产生摩擦的机会,因为在许多绩效薪酬中都存在讨价还价的问题;④绩效薪酬实际上 是一种工作加速器,有时员工收入的增加会导致组织出台更为苛刻的产出标准,这样就会破坏组织 和员工之间的心理契约;⑤绩效奖励公式有时非常复杂,员工可能难以理解。 绩效薪酬的实施要点:①组织必须认识到,绩效薪酬只是组织整体薪酬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尽管对于激励员工的行为和绩效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不能取代其他薪酬计划。只有与其他薪酬 计划密切配合,才能确保绩效薪酬正常发挥作用。②绩效薪酬必须对那些圆满完成组织绩效或行为 与组织目标一致的员工给予回报,而组织目标通常是与组织的战略经营计划和组织任务联系在一起 的。③要想实施绩效薪酬,组织必须首先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④有效的绩效薪酬必须在绩效 和奖励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⑤绩效薪酬必须获得有效沟通战略的支持。⑥绩效薪酬需要保持一定 的动态性,这是因为绩效薪酬是围绕组织经营目标、组织外部的经营环境以及员工的工作内容、工 作方式等情况而不断变化的,因此,要么需要对原有的绩效薪酬进行较大的修改和补充。 5.简述组织愿意提供福利的原因。 ① 政府法律规定的要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带薪休假、法定休假日等,同时,各 国政府还通过法律对组织所应当提供的福利的最低水平施加一定的限制。 2020 年高级经济师考试 简答论述题 备考 ② 劳动力市场竞争压力的推动。在一个竞争性的尤其是一个紧张型的劳动力市场上,随着越来越 多的组织提供某种形式的福利,其他组织实际上也被迫提供这种福利。 ③ 集体谈判的影响。在许多市场经济国家都存在工会与雇主之间的 集体谈判机制,工会可以代表 员工就薪酬、工作时间、雇佣条件等问题与组织或者组织联盟进行谈判。 ④ 吸引和保留员工的需要。福利是一种很好的吸引和保留员工的工具,有吸引力的福利计划既能 帮助组织招募来高素质的员工,同时又能保证已经雇用的高素质员工继续留在组织中工作。此外, 福利计划有助于营造和谐的组织文化,提高员工的忠诚度。 ⑤ 享受优惠税收政策,提高成本支出的有效性。福利计划所受到的税收待遇往往要比货币薪酬所 受到的税收待遇优惠。 【简答题】第十二章-第二十一章 第十三章 1.简述结构性失业产生的原因和缓和结构性失业的对策。 结构性失业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引起:(1)最主要的是技术性失业,由于劳动力需求方需要的技 术和劳动力供给方能够提供的技术之间存在差异或错位而导致失业与空缺并存的现象。(2)在专 业结构或产品结构调整过程中,因衰落部门的失业者与扩展部门的工作要求不相符合,或现有的职 位空缺同失业者在地理位置上失调而造成的失业被称为结构性失业。引起结构性失业的更主要原因 是失业工人无力支付学习技术或转移到新地区的费用;或此过程过长,短期内无法掌握新工作所需 要的技术,从而不能填补职位空缺。 缓和结构性失业的对策主要包括:①加强劳动力市场的情报工作,使求职人员及时了解劳动力市场 的供求情况。②由政府提供资金,向愿意从劳动力过剩地区迁到劳动力短缺地区的失业工人提供 安 置费。③制订各种培训计划,使工人的知识更新与技术发展同步进行,以适应新职业的需要。④提 供更好的职业指导和职业供求预测。 第十四章 2020 年高级经济师考试 简答论述题 备考 1.简述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劳动力流动主要受到四个方面的因素影响,具体包括: (1)企业因素。①企业规模。企业规模越大,工资较高,加上内部劳动力市场因素,员工的流动 率越低。②地理位置。因为寻找工作便利性和成本较低,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越繁华,员工的流动 率越高。③组织文化以及领导风格。员工的心理成本太高或心理收益太低,会成为导致员工流失的 一个重要因素。 (2)劳动者因素。①年龄。年轻人流动的机会成本低,投资回收期长。②任职年限。任职年限越 长,离职的可能性越低。③性别,女性员工的离职率比男性员工的离职率高。 (3)市场周期因素。①劳动力市场处于宽松状态时,劳动力供大于求,劳动者流动率下降;劳动 力市场处于紧张状态时,劳动者流动率上升。②离职率与失业率存在负相关关系。③离职率与临时 解雇率存在负相关关系,即临时解雇率高时离职低。④劳动力市场周期与经济周期同步,即经济快 速增长,劳动力流动率会比较高。 (4)社会因素。①社会对劳动者流动的态度以及流动的传统习惯。如美国和澳大利亚移民国家, 流动率比其它国家要高。②不同国家的社会制度影响劳动力流动的直接成本。 第十五章 1.简述经济周期中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无论家庭劳动力供给决策,还是劳动者个人的劳动力供给决策,都可能会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具 体表现在①附加的劳动者效应:家庭中的主要收入获取者失去工作或工资被削减之后,其他家庭成 员(带孩子的女性或年轻人)将临时性地进入劳动力队伍,以力图通过找到工作来增加家庭收入。 在经济衰退时期表现尤为明显,随着家庭收入的减少,人们愿意从事更长时间的有酬工作。② 灰心 丧气的劳动者效应:一些本可以寻找工作的劳动者由于对在某一可行的工资率水平下找到工作变得 非常悲观而停止寻找工作,临时成为非劳动力参与者的情况。③两种不同劳动力供给效应在作用方 向上也是相反的。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附加的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导致政府公布的失业率 2020 年高级经济师考试 简答论述题 备考 数字上升;而灰心丧气的劳动者在失业后退出劳动力市场后,会导致失业率下降。它们的强弱对比 就会直接影响到失业率的高低。④通常情况下,灰心丧气的劳动者效应占据着主导地位。因为:第 一,附加劳动者效应只影响失业者尤其是唯一的挣工资者失去工作的极少数家庭;而灰心丧气的劳 动者效应则影响更多的劳动者。第二,在衰退之前就在从事市场工作的女性所占的比例已经很大, 所以在她们身上出现附加的劳动者效应的机会较少。第三,随着失业保险计划的实施,附加的劳动 者效应被进一步削弱。

19 页 432 浏览
立即下载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历年考试技能题规律一览表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历年考试技能题规律一览表

历年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技能题规律一览表: 类别 改错题 简答题 图表分析题 综合分析题 简答题: 1、 岗 位 分 析 的 目 的 和 要求(第一章人力 资源规划) 2、 绩 效 诊 断 的 主 要 内 容有哪些(第四章 绩效管理) 计算题: 1、 计划期末需要员工数 量(第一章人力资源 规划) 2、 计件工资(第一章人 力资源规划) 案例分析题: 1、 劳动关系(第六章 劳动关系) 2、 绩效考核面谈作用 (第四章绩效管 理) 方案设计题: 1、 校园招聘方案及外 部招聘好处、注意 问题(第三章培训 与开发) 2003 年 8 月 1、 集 体 合 同 签 定 程 序 (第六章劳动关 系) 2、 绩 效 考 核 指 标 设 置 (第四章绩效管 理) 1、 培训风险制度(第三 章培训与开发) 2、 如何处理员工间的问 题(第六章劳动关 系) 3、 怎样避免绩效评价、 招聘、岗位评价中评 分的误差(第四章绩 效管理) 1、 情景模拟实验(第 二章招聘与配置) 2、 薪酬设计(第五章 薪酬福利) 1、 组织结构题(第一 章人力资源规划) 2003 年 11 月 1、 部 门 管 理 者 职 责 (第四章绩效管 理) 2、 劳 动 合 同 签 定 ( 第 六章劳动关系) 1、 事业部制优点(第一 章人力资源规划) 2、 员工关系处理(第六 章劳动关系) 3、 职 业 生 涯 后 期 45 岁 以后优势及问题(第 三章培训与开发) 1、 薪 酬 曲 线 图 分 析 (第五章薪酬福 利) 2、 职业人格特征测试 分析(第二章招聘 与配置) 1、 员工满意度状况分 析(第四章绩效管 理) 1、 关 键 事 件 法 ( 第 四 章绩效管理) 2、 集 体 合 同 签 定 ( 第 六章劳动关系) 1、 行为描述面试(第二 章招聘与配置) 2、 在企业组织变革中, 如何通过沟通来克服 障碍(第六章劳动关 系) 3、 影响考评准确性的因 素有哪些(第四章绩 效管理) 1、 薪酬水平和薪酬结 构评价(第五章薪 酬福利) 2、 离职面谈中员工流 失原因分析、解决 存在的问题(第二 章招聘与配置) 1、 事业部制结构优缺 点,培训方法的选 择(第一章人力资 源规划)(第三章 培训与开发) 1、 劳 动 争 议 程 序 ( 第 六章劳动关系) 2、 要 素 计 点 法 ( 第 五 章薪酬福利) 1、 导致工作压力产生因 素,通过怎样沟通缓 解员工压力(第六章 劳动关系) 2、 企业技能培训常常出 现培训考试成绩好, 回到工作岗位绩效 差,导致这种现象的 原因(第三章培训与 开发) 3、 制 定 绩 效 考 核 目 标 时,部门经理在与员 工进行沟通时需要注 1、 薪酬偏好调整结果 分析(第五章薪酬 福利) 2、 招聘渠道的招聘录 用比率和实际录用 人员单位成本、渠 道的选择、选择猎 头公司注意事项 (第二章招聘与配 置) 1、 组织机构问题,事 业部制调整和变革 应从何处入手,组 织结构调整人力资 源部门发挥的作用 (第一章人力资源 规划) 年限 *2003 年 7 月 20/20/40/20 10/30/30/30 2004 年 6 月 10/30/30/30 2004 年 11 月 1 意哪些事项(第四章 绩效管理) 10/30/30/30 2005 年 5 月 1、 企 业 培 训 方 法 ( 第 三章培训与开发) 2、 工 作 岗 位 分 析 方 法 (第二章招聘与配 置) 1、 目标管理法的基本步 骤及其优缺点(第四 章绩效管理) 2、 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 区别(第六章劳动关 系) 3、 企业选拔应聘人员时 要注意哪些问题(第 二章招聘与配置) 1、 直线职能制特点、 优势、不足(第一 章人力资源规划) 2、 薪酬满意度调查题 分析(第五章薪酬 福利) 1、 出国培训案例分析 (第三章培训与开 发) 1、 聘 配 置 分 析 ( 第 二 章招聘与配置) 2、 劳 动 合 同 签 定 程 序 (第六章劳动关 系) 1、 起草培训制度包括哪 些内容(第三章培训 与开发) 2、 在分析劳动争议案例 时,应注意哪些要点 (第六章劳动关系) 3、 具体说明面试中常见 的偏见有哪些,他们 会给组织带来哪些不 利影响(第二章招聘 与配置) 1、 绩效考评方法(第 四章绩效管理) 2、 人员接替模型(第 一章人力资源规 划) 1、 组织结构改革,薪 酬制度改革建议 (第五章薪酬福 利) 1、 矩 阵 制 ( 第 一 章 人 力资源规划) 2、 员 工 薪 酬 调 整 ( 第 五章薪酬福利) 1、 简要说明组织内部信 息沟通的基本要求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 划) 2、 选择外部培训供应商 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第三章培训与开 发) 3、 小张不慎受伤,假如 经治疗后,其不能从 事原工作,也不能从 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 的其他工作,用人单 位若想单方面解除劳 动合同,应注意哪些 (第六章劳动关系) 1、 招聘渠道的优缺点 分析(第二章招聘 与配置) 2、 薪酬曲线分析、现 状调整分析(第五 章薪酬福利) 1、 绩 效 考 评 制 度 设 计、绩效管理存在 问题(第四章绩效 管理) 1、 绩 效 考 评 排 列 法 (第四章绩效管 理) 2、 岗 位 评 价 ( 第 四 章 绩效管理) 1、 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 与程序(第六章劳动 关系) 2、 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 (第四章绩效管理) 3、 福利设计中应注意哪 些问题(第五章薪酬 管理) 1、 一般来讲,企业最 需要培训的是哪些 人员?(第三章培 训与开发) 2、 表 1 中的三位员工 分别属于图 1 中描 述的哪类人?在为 他们制定培训与使 用方案时应分别注 意那些问题?(第 1、 ( 1 ) 解 决 人 员 富 余的主要途径有哪 些? (2)简要说 明制定人力资源规 划的主要步骤。 (3)该企业在解 决人力资源总量过 剩的同时应如何做 好结构调整工作 (第一章人力资源 10/30/30/30 2005 年 11 月 10/30/35/25 2006 年 5 月 10/30/30/30 2006 年 11 月 2 三章培训与开发) 3、 企业选聘人员条件 进行分析,并说明 谁是最佳候选人 (第二章招聘与配 置) 10/30/30/30 2007 年 5 月 1、 绩 效 考 评 方 法 ( 第 四章绩效管理) 2、 工 资 指 导 制 度 ( 第 五章薪酬管理) 1、 培训规划步骤(第三 章培训与开发) 2、 360 度考评(第四章 绩效管理) 3、 劳动者派遣的成因和 特点(第六章劳动关 系管理) 1、 薪酬体系的优势主 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以及完善薪酬体系 的建议(第四章绩 效管理) 2、 组织结构模式的设 计及应用(第一章 人力资源规划) 3、 面试中掌握的技巧 及提问、评分的标 准(第三章招聘与 配置) 1、 绩 效 考 评 中 出 现 的 偏误(第四章绩效 管理) 2、 劳 动 争 议 的 定 义 (第六章劳动管理 管理) 1、 简述培训评估报告的 撰写步骤(第三章培 训与开发) 2、 绩效考评方法的特点 及使用范围(第四章 绩效管理) 3、 劳动争议仲裁的原则 (第六章劳动关系管 理) 1、 选拔的优点(第三 章招聘与配置) 2、 工资制度(第五章 薪酬管理) 3、 组织结构中存在的 问题、改进措施及 推进组织变革的步 骤(第一章人力资 源规划) 1、 薪酬调查分析的方法 (第五章薪酬管理) 2、 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 (第五章薪酬管理) 1、 ( 1 ) 企 业 选 配 培 训师的基本标准是 什么(2)在组织 面试中应该注意避 免哪些常见问题 (3)如何采用无 领导小组讨论,它 具有哪些优势? (第三章招聘与配 置) 2、 绩效评定的标准以 及优缺点(第四章 绩效考核) 3、 问企业人力资源管 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及解决方法(第一 章人力资源规划) 10/30/60 2007 年 11 月 10/30/60 2008 年 5 月 26/74 规划) 3

3 页 460 浏览
立即下载
2014年5月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真题与参考答案

2014年5月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真题与参考答案

2014 年 5 月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真题与参考答案 第一部 职业道德(第 1~25 题,共 25 道题) 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 答题指导: ◆ 该部分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其中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是 正确的,多项选择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 ◆ 请根据题意的内容和要求答题,并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 错选、少选、多选、则该题均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第 1~8 题) 1、关于道德。正确的说法是( ) (A)道德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B)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道德是根本不变得 (C)虽然社会制度不同,但道德规范是完全相同的 (D)道德是处理各种关系的特殊行为规范 2、职业道德在形成、发展过程中,表现出( ) (A)适用范围上的无限定性 (B)形式上的多样性 (C)内容上的不稳定性 (D)任意解读性 3、所谓职业道德的自律性功能,是指它( )的作用。 (A)制定职业纪律 (B)把握工作节奏 (C)自觉克服危害社会的行为 (D)自主活动 4、在协调同事间的人际关系时,符合职业道德要求的是( ) (A)因疏忽给同事造成被动和麻烦,要及时进行补救 (B)对于感情上不融洽的同事,要尽量避免接触 (C)尊重同事的隐私,绝不过问他人的私生活 (D)以“大恩不言谢”为基本准则 5、关于职业道德和企业竞争力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 (A)职业道德不是科学技术,因此与企业的竞争力没有任何关联 (B)职业道德决定着企业的形象,进而根本上决定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的高 低 (C)职业道德能够提高人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D)由于倡导无私奉献,职业道德会遏止人的积极性进而削弱企业的竞争力。 6、文明礼貌的具体要求是( ) (A)仪表堂堂 (B)语言犀利 (C)举止潇洒 (D)待人热情 7、符合诚实守信要求的是( ) (A)从业人员要无条件地为企业保守秘密 (B)遵守劳动合同与否,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C)做出承诺而无法兑现,都是背离诚实守信的表现 (D)工作既要出工、也要出力 8、坚持办事公道,意思是从业人员要( ) (A)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处理当事人双方之间的关系 (B)一切按照上司的要求去做 (C)尊重知识和权威 (D)权衡利弊,处理各种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第 9-16 题) 9、胡锦涛同志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包括( ) (A)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B)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C)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D)以艰苦奋斗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10、职业道德包括( ) (A)职业情感 (B)职业态度 (C)职业良心 (D)职业作风 11、关于企业形象,正确的认识是( ) (A)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综合反映 (B)企业形象并不是产品质量信誉的标志 (C)创品牌是企业形象建设的重要内容 (D)树立企业形象,最根本的措施是加大媒体宣传力度 12、( )等属于职业“禁语” (A)“欢迎再来” (B)“这事儿,我不知道” (C)“还没上班,等会儿再说” (D)“要不要,想好了没有” 13、关于爱岗敬业,正确的说法有( ) (A)爱岗敬业是对人们工作态度和职业态度的普遍要求 (B)树立和增强爱岗敬业意识,提高物质待遇是前提和关键 (C)倡导爱岗敬业,也要考虑人们的个人需要 (D)爱岗敬业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14、关于诚实守信,正确的说法有( ) (A)诚实守信既是市场经济的规则,也是伦理道德的要求 (B)坚持诚实守信,基本前提是坚持人是利己主义者这一观念 (C)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利益与诚实守信能够实现有机协调 (D)只有彻底抛弃个人利益,才能够真正做到诚实守信 15、关于节俭,正确的认识有( ) (A)人和人不同,节俭不应成为人人秉持的品德 (B)时代的变化导致节俭的标准发生变化 (C)节俭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而且具有政治价值 (D)节俭是维持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 16、关于创新,正确的理解有( ) (A)服务行业隐藏着许多创新的机会 (B)一般地说,普通从业人员是难以真正做到创新的 (C)创新并不神秘 (D)只有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才能算是创新 二、职业道德个人表现部分(第 17-25 题) 答题指导: 该部分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您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其 中一个选项作为您的答案。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择的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17、闲暇聊天时,几个好朋友向你反映你单位的产品存在质量瑕疵,你会 ( ) (A)拒绝承认产品存在质量缺陷 (B)向他们解释说,产品正在改进 (C)向他们征求改进意见 (D)马上向主管反映情况 18、社会上有这样一句话,“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对此,你 的感受是( ) (A)从业人员要努力珍惜岗位 (B)要与领导搞好关系 (C)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 (D)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19、如果要你就自己的产品打个比喻,那么,你觉得它是( ) (A)自己的孩子 (B)烹调的菜肴 (C)雕塑 (D)夏日里的冷饮 20、一位司机为抢救一个受伤的路边行人,反而为被救的人所讹诈。你的感受 是( ) (A)好人难做 (B)公道自在人心 (C)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D)好人自有好报 21、某员工是你的好朋友,一次你发现他私自拿走了公司的一件小物品。你会 ( )。 (A)装作没看见 (B)私下劝他以后不要再拿 (C)要他归还 (D)报告领导 22、在你看来,工作是( ) (A)谋生的饭碗 (B)路边可以乘凉的大树 (C)自己想追求的(异性)朋友 (D)渡河的小舟 23、工作上遇到心烦事时,你一般会( ) (A)对父母说一说 (B)与朋友聊一聊 (C)与同事聊一聊 (D)自己慢慢消化 24、关于梦想,你的看法是( ) (A)水中月亮 (B)过去的一段记忆而已 (C)自己心中的图景 (D)说不清楚,自己总爱做梦 25、许多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对此,你认为( ) (A)找不到工作是暂时的 (B)教育体系存在问题 (C)上大学和不上大学一样 (D)上大学还不如早工作呢 第二部分 理论知识 (26-125 题,共 100 道题,满分为 100 分) 一、 单项选择题(26-85 题,每题 1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 答案,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26、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是( )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A)劳动力供给量 (B)劳动力供给率 (C)劳动力需求量 (D)劳动力需求率 答案:C,基础 P8 27、劳动者在就业岗位之间的变换所形成的失业,称为( ) (A)摩擦性失业 (B)技术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季节性失业 答案:A,基础 P20 28、( )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A)劳动法 (B)宪法 (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D)劳动规章 答案:B,基础 P33 29、劳动法律关系是一种( ) (A)劳动关系 (B)双务关系 (C)正向关系 (D)法务关系 答案:B,基础 P42 30、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不包括劳动法律关系的( ) (A)主体 (B)内容 (C)客体 (D)对象 答案:D,基础 P42 31、消费者市场是指所有为了( )而购买物品或者服务的个人和家庭所构成 的市场。 (A)家庭消费 (B)个人消费 (C)市场消费 (D)社会消费 答案:B,基础 P75 32、( )提供的产品不可储存,无法转售,且不可触知。 (A)服务市场 (B)商品市场 (C)技术市场 (D)金融市场 答案:A,基础 P75 33、( )是指当对一个人的某些特性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就倾向于 据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征。 (A)光环效应 (B)投射效应 (C)首因效应 (D)刻板印象 答案:A,基础 P102 34、( )是组织报酬体系设计和实施的第一原则 (A)公平公正 (B)激励性 (C)效率优先 (D)灵活性 答案:A,基础 P106 35、( )是指领导着更愿意界定自己和下属的工作任务和角色,以完成组织 目标。 (A)结构维度 (B)认可维度 (C)关怀维度 (D)尊重维度 答案:A,基础 P124 36、人力资本是经济资本中的核心资本,其原因在于人力资本的( ) (A)时效性 (B)创造性 (C)收益性 (D)积累性 答案:B,基础 P152 37、职业教育不包括( )。 (A)就业前的职业教育 (B)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C)就业后的职业教育 (D)特殊职业技术教育 答案:D,基础 P171 38、( )为企业员工的考核,晋升提供了依据。 (A)工作岗位分析 (B)工作岗位设计 (C)人员流动统计 (D)人员需求计划 答案:A,P3(新 P14) 39、岗位劳动规则不包括( )。 (A)时间规则 (B)行为规则 (C)考核规则 (D)协作规则 答案:C,P4(新 P15) 40、岗位管理知识能力规范的内容不包括( )。 (A)能力要求 (B)年龄要求 (C)知识要求 (D) 经历要求 答案:B,P5(新 P16) 41、以下不属于生产岗位操作规范内容的是( )。 (A)岗位的职责和主要内容 (B)岗位人员知识技能要求 (C)岗位各项任务的数量和质量要求 (D)完成各项任务的程序和操作方法 答案:B,P6(新 P17) 42、以下关于劳动定员与劳动定额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二者的应用范围相同 (B)二者的概念内涵相同 (C)二者的计量单位不同 (D)二者是对人力消耗所规定的限额 答案:A,P26(新 P43-44) 43、制定企业定员标准,核定各类人员用人数量的基本依据是:制度时间内规 定的总工作任务量和各类人员的( )。 (A)工作成果 (B)时间效益 (C)劳动效率 (D)工作能力 答案:C,P28(新 P46) 44、( )亦称概略定员标准,是以某类人员乃至企业全部人员为对象制定的 标准。 (A)比例定员标准 (B)综合定员标准 (C)效率定员标准 (D)设备定员标准 答案:B,P37(新 P49、55) 45、( )不属于行为规范。 (A)品德规范 (B)状态仪表规范 (C)劳动纪律 (D)员工业务提高 答案:D,P44 46、以下关于人工成本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产型企业的人工成本比例低于科研生产型企业 (B)商业型企业的人力资源费用低于生产型企业的人力资源费用 (C)采取市场焦点战略企业的人工成本比例低于采取产品差别化战略的企业。 (D)采取成本领先战略企业的人工成本比例低于采取产品差别化战略的企业。 答案:C,P55(新 P65) 47、同一组织内的员工有相同的文化背景,可能会产生( )的现象。 (A)团体思维 (B)惯性思维 (C)逆向思维 (D)发散思维 答案:A,P59(新 P70) 48、人才交流中心的特点不包括( )。 (A)一般建有人才资料库 (B)针对性强 (C)适于热门人才的招聘 (D)费用低廉 答案:C,P63(新 P75) 49、( )承担着双重角色,既为单位择人,也为求职者择业。 (A)职业技术学校 (B)人力资源部门 (C)就业中介机构 (D)费用低廉 答案:C,P63(新 P75) 50、一般在面试开始时,宜采用( )的提问方式,以缓解面试紧张气氛。 (A)开放式 (B)封闭式 (C)清单 (D)假设式 答案:A,P75(新 88) 51、情景模拟适用于测量员工的( )。 (A)学习能力 (B)道德品质 (C)人格特性 (D)领导能力 答案:D,P79(新 91) 52、测评者不布置议题,在进行过程中也不出面干预的情景模拟测试方式是( )。 (A)无领导小组讨论 (B)案例分析法 (C)决策模拟竞赛法 (D)公文处理模拟法 答案:A,P80(新 P92-93) 53、( )不属于人员配置的原理。 (A)要素有用原理 (B)品味对应原理 (C)互补增值原理 (D)动态适应原理 答案:B,P86(新 P105-107) 54、( )的组织效率最高。 (A)以人员为标准进行配置 (B)以单向选择为标准进行配置 (C)以岗位为标准进行配置 (D)以双向选择为标准进行配置 答案:D,P95(新 P113-114) 55、灵活的工作时间制度不包括( )。 (A)对班制 (B)弹性工作制 (C)分职制 (D)非全时工作制 答案:A,P105(新 P125-126) 56、现代培训活动的首要环节是( )。 (A)确定培训目标 (B)选择培训范围 (C)设计培训计划 (D)分析培训需求 答案:D,P115(新 P131) 57、在制定培训规划时,任务分析的结果就是提出一份任务( )。 (A)流程图 (B)安排表 (C)分类表 (D)一览表 答案:C,P130 58、一般而言,员工培训结束后的工作不包括( )。 (A)引导学员心态 (B)发放调查问卷 (C)向培训师致谢 (D)评估培训效果 答案:A,P137(新 P207) 59、培训效果评估的内容不包括( )。 (A)新知识新技能掌握的程度 (B)企业运营成本降低的程度 (C)企业经营绩效改进的程度 (D)受训人员工作改进的程度 答案:B,P144(新 P164) 60、模拟训练法能够( )。 (A)提供互教互学的机会 (B)让学员掌握更多业务知识 (C)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 (D)让学员掌握更多理论知识 答案:C,P151(新 P192-193) 61、头脑风暴法的优点不包括( )。 (A)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B)有利于解决学员工作中的困惑 (C)挑选讨论主题的难度小 (D)有利于加深学员对问题的理解 答案:C,P151(新 P192) 62、管理者培训适用于培训( )。 (A)核心管理人员 (B)高层管理人员 (C)技术管理人员 (D)中低层管理者 答案:D,P152(新 P193) 63、针对( )的培训开发,应采用讲义法、项目指导法、演示法、参观等培 训方法。 (A)基础理论知识 (B)创造性 (C)解决问题能力 (D)技能性 答案:A,P156(新 P197) 64、( )又称 T 小组法,简称 ST 法。 (A)案例分析法 (B)管理者训练 (C)头脑风暴法 (D)敏感性训练 答案:D,P152(新 P193) 65、由于涉及的工作对象和内容的不同,绩效管理程序的设计可分为具体考评 程序设计和( )。 (A)管理的方法设计 (B)绩效管理内容设计 (C)绩效管理目标设计 (D)管理的总流程设计 答案:D,P168(新 P219) 66、在绩效管理中,一般以上级主管的考评为主,所占比重约为( )。 (A)30%-40% (B)40%-50% (C)60%-70% (D)80%-90% 答案:C,P171 67、上下级之间的( )关系是企业绩效管理活动的基本单元。 (A)考评 (B)引导 (C)沟通 (D)协作 答案:A,P175(新 P224) 68、( )一般是在绩效管理初期进行。 (A)绩效考核面谈 (B)绩效总结面谈 (C)绩效计划面谈 (D)绩效指导面谈 答案:C,P184(新 P270) 69、( )是将考评期内员工的实际工作与绩效计划的目标进行对比,寻找工 作绩效的差距和不足的方法。 (A)水平比较法 (B)横向比较法 (C)纵向比较法 (D)目标比较法 答案:D,P188(新 P275) 70、绩效考评方法中可以克服员工优异表现与较差表现的共生性的考评方法为 ( )。 (A)目标管理法 (B)绩效标准法 (C)直线指标法 (D)成绩记录法 答案:B,P206(新 P255) 71、直接形式的薪酬不包括( )。 (A)基本工资 (B)绩效工资 (B)年终分红 (D)额外津贴 答案:C/D,P210/(新 P283) 72、( )是指员工自身感受到的社会和心理方面的回报。 (A)内部回报 (B)外部回报 (C)直接回报 (D)间接回报 答案:A,P210(新 P283) 73、在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时不予考虑的因素是( )。 (A)本地区平均消费水平 (B)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C)劳动就业实际状况 (D)劳动生产率增长率 答案:A/D,P216/(新 P380) 74、( )是一种岗位评价方法,适应于生产过程复杂、岗位类别数目多、对 精度要求较高的大中型企业。 (A)因素比较法 (B)排列法 (C)关键事件法 (D)评分法 答案:D,P243(新 P334) 75、( )是在处理岗位评价数据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 (A)登记误差 (B)随机误差 (C)系统误差 (D)内部误差 答案:A,P229 76、单位录用员工的,应当自录用之日起( )内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 缴存登记。 (A)15 日 (B)30 日 (C)60 日 (D)90 日 答案:B,P265(新 P352) 77、经济社会最普遍、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 ) (A)经济关系 (B)法律关系 (C)劳动关系 (D)政治关系 答案:C,P268 78、( )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雇员和雇主之间 的权利义务关系。 (A)劳动协作关系 (B)劳动契约关系 (C)劳动法律关系 (D)劳动合作关系 答案:C,P270 79、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不包括( )。 (A)企业 (B)个体经济组织 (C)社会团体 (D)劳动行政部门 答案:D,P271 80、( )的基本特点是体现国家意志。 (A)劳动法律关系 (B)劳动关系 (C)劳动法律法规 (D)劳动合同 答案:C,P275 81、按照主体和范围不同,我国的集体合同不包括( )。 (A)部门集体合同 (B)基层集体合同 (C)行业集体合同 (D)地区集体合同 答案:A,P278(新 P391) 82、关于平等协商和“作为订立集体合同程序”的集体协商说法错误的是 ( )。 (A)两者的主体不同 (B)两者的内容不同 (C)两者的程序不同 (D)两者的目的相同 答案:D,P292(新 P358-359) 83、( )是由企业劳动管理制度规定,有固定传输渠道,按照规定程序填写 的统一表格。 (A)汇总报表 (B)满意度调查表 (C)例会制度 (D)劳动管理表单 答案:D,P293(新 P360) 84、以下关于工作时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标准工作时间是其他工作时间制度的基准 (B)工作时间由法律直接规定或者由劳动合同约定 (C)在综合计算时间制下,周六、周日工作的计为延长工作时间 (D)在综合计算时间制下,法定节假日工作的计为延长工作时间 答案:C,P302(新 P374-376) 85、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 ),应当退出生产、工作岗位、终止劳动关系, 发给工伤伤残抚恤证件。 (A)一至三级 (B)一至四级 (C)八至十级 (D)七至十级 答案:B,P313(新 P421) 二、多项选择题(86-125 题,每题 1 分,共 40 分,每题有多个答案正确,请 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错选、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86、关于计时工资的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 (A)小时工资率×实际工作时间 (B)小时工资率×标准工作日小时数 (C)日工资率×标准工作周日数 (D)小时工资率×标准工作日数 (E)日工资率×合格产品数量 答案:ABC,基础 P16 87、政府支出包括( )。 (A)财政税收 (B)政府购买 (C)政府赠与 (D)转移支付 (E)政府呆坏账 答案:BD,基础 P23 88、社会保险特征包括( )。 (A)自由性 (B)社会性 (C)互济性 (D)补偿性 (E)知情权 答案:BCD,基础 P32 89、常见的成本导向定价法包括( )。 (A)随行就市定价法 (B)成本加成定价法 (B)盈亏平衡定价法 (D)目标收益定价法 (E)边际成本定价法 答案:BCDE,基础 P90-91 90、群体决策的优点有( )。 (A)能比个体决策需要更少的时间 (B)能提供比个体决策更为丰富和全面的信息 (C)能提供比个体决策更多的不同的决策方案 (D)能增加决策的可接受性 (E)能增加决策过程的民主性 答案:BCDE,基础 P117 91、人本管理原则包括( )。 (A)人的管理第一 (B)和谐的人际关系 (C)员工个人与组织共同发展 (D)满足社会的需要 (E)以人为中心构建企业组织形态 答案:ABCE,基础 P145-148 92、人本管理机制具体包括( )。 (A)目标机制 (B)压力机制 (C)约束机制 (D)保障机制 (E)选择机制 答案:BCDE,基础 P148-149 93、创新是把一种从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包括( )。 (A)引进新产品 (B)引进新技术 (C)实现企业的新组织 (D)开辟新市场 (E)引进生产装备设备 答案:ABCD,基础 P168 94、人员规则是对企业人员的( )的整体规则。 (A)总量 (B)供给 (C) 构成 (D) 需求 (E) 流动 答案:ACE,P1-2 95、定员定额标准的内容包括( )。 (A)岗位培训标准 (B)岗位员工规范 (C)时间定额标准 (D)双重定额标准 (E)产量定额标准 答案:CDE, P 5(新 P16) 96、为了使岗位工作丰富化,应注重达到( )。 (A)任务的整体性 (B)任务的多样化 (C)明确任务的意义 (D)定期轮换岗位 (E)注重信息沟通与反馈 答案:ABCE,P17 97、影响劳动环境的自然因素包括( )。 (A)噪音 (B)温度 (C) 空气 (D)湿度 (E)厂区绿化 答案:ABCDE,P18 98、工作岗位定员主要根据( )等因素来确定定员人数。 (A)工作量 (B)工作任务 (C)岗位区域 (D)工作效率 (E)实行兼职作业的可能性 答案:ABCE,P31(新 P49) 99、审核人工成本预算的方法包括( )。 (A)注意比较分析费用使用趋势 (B)保证企业支付能力和员工利益 (C)注意检查项目尤其是子项目是否齐全 (D)注重内外部环境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E)关注国家有关规定和发放标准的新变化 答案:ABD,P52-54(新 P62-64) 100、内部招募存在明显不足,主要体现在( )。 (A)容易抑制创新 (B)筛选难度大,时间长 (C)增加招募成本 (D)可能会造成一定矛盾 (E)影响内部员工的积极性 答案:AD,P59(新 P70) 101、( )属于内部招募方法。 (A) 推荐法 (B)校园招聘 (C)档案法 (D)网络招聘 (E)布告法 答案:ACE,P62(新 P73-74) 102、在面试评估阶段可采用的评估方式包括( )。 (A)专家式评估 (B)评语式评估 (C)团队式评估 (D)评分式评估 (E)分析式评估 答案:BD,P72(新 84) 103、心理运动机能测试的内容主要包括( )。 (A)思维能力 (B)想象能力 (C)身体能力 (D)体质素质 (E)心理运动能力 答案:CE,P78(新 P90-91) 104、情境模拟测试法比较适合招聘( )。 (A)服务人员 (B)销售人员 (C)科研人员 (D)管理人员 (E)事务性人员 答案:ABDE,P78(新 P91) 105、效度评估中的效度主要有( )。 (A)预测效度 (B)内容效度 (C)总体效度 (D)从侧效度 (E)平均效度 答案:ABD,P85(新 P99)。 106、培训需求分析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它是( )的前提。 (A)确定培训目标 (B)进行培训评估 (C)有效实施培训 (D)设计培训计划 (E)计算培训成本 答案:ACD,P115(新 P131) 107、分析培训需求时应关注( )。 (A)受训员工的现状 (B)受训员工岗位职责 (C)受训员工存在的问题 (D)受训员工经验阅历 (E)受训员工的期望和真实想法 答案:ACE,P120 108、采用绩效差距分析模型方法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时,可以分为( )等几个 阶段。 (A)发现问题 (B)明确目的 (C)预先分析 (D)归纳总结 (E)需求分析 答案:ACE,P126 109、在制定培训规划时,培训策略规定了受训者将要参加的培训的( )。 (A)类型 (B)成本 (C)特征 (D)性质 (E)评估方法 答案:ACD,P132 110、虚拟培训的优点在于它的( )。 (A)仿真性 (B)超时空性 (B)自主性 (D)低成本性 (E)安全性 答案:ABCE,P156(新 P197) 111、根据培训要求优选培训方法时,应( )。 (A)与企业的培训文化相适应 (B)与受训者群体特征相适应 (C)与岗位的职责权限相适应 (D)与培训的资源及可能性相适应 (E)与培训目的及课程目标相适应 答案:ABDE,P157(新 P198) 112、从考评者角度来看,影响绩效考评质量的因素有( )。 (A)考评者的多少 (B)考评者的个人素质 (C)考评者对被考评者的熟悉程度 (D)考评者的工作经验 (E)考评者对考评指标及标准的理解程度 答案:ABCD,P172(新 P222) 113、一个良好的绩效考评表格,要进行的检验包括( )。 (A)考评指标相关性 (B)考评指标的效度 (C)考评指标的信度 (D)考评标准准群性 (E)考评表格的复杂简易程度 答案:ADE,P179 114、为了保证绩效面谈的质量,提高信息反馈的有效性,信息反馈应具有 ( ) (A)真实性 (B)系统性 (C)针对性 (D)主动性 (E)及时性 答案:ACDE,P187(新 P273-274) 115、下列属于工作质量的衡量指标的有( )。 (A)工时利用率 (B)顾客不满意率 (C)顾客投诉率 (D)不合格返修率 (E)产品包装缺损率 答案:BCDE,P206(新 P255) 116、工资总额的标准统计为国家( )提供了重要依据。 (A)计算经济补偿金 (B)了解人民的收入水平 (C)计算离休退休金 (D)了解人民的生活水平 (E)计算最低工资标准 答案:ABCD,P213(新 P286) 117、要使员工的薪酬能够更好地体现内部公平的原则,就应当实现( )。 (A)以岗定事 (B)以人定岗 (C)以职责定权限 (D) 以绩效定薪酬 (E)以岗位定基薪 答案:CDE,P223(新 P310) 118、岗位劳动责任主要包括( )。 (A)质量责任 (B)管理责任 (C)看管责任 (D)安全责任 (E)消耗责任 答案:ABCDE,P226(新 P314) 119、合理确定人工成本的方法包括( )。 (A)销售净额基准法 (B)附加值基准法 (C)损益分歧点基准法 (D)净利润基准法 (E)劳动分配率基准法 答案:ACE,P258-260(新 P342-344) 120、员工福利管理的原则包括( )。 (A)共享性原则 (B)协调性原则 (C)必要性原则 (D)合理性原则 (E)计划性原则 答案:BCDE,P262(新 P346) 121、集体合同是集体协商双方代表根据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就( )等事项 在平等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议。 (A)劳动报酬 (B)休息休假 (C)工作时间 (D)保险福利 (E)试用期限 答案:ABCD,P278(新 P394-395) 122、集体合同除具有一般协议的特征外,还具有( )等自身的特征。 (A)合法性 (B)是规定劳动关系的协议 (C)意思表示全面与一致性 (D)是定期的书面合同,生效需经特定程序 (E)工会或劳动者代表职工一方与企业签订 答案:BDE,P278(新 P395) 123、订立集体合同应当遵循的原则包括( )。 (A)互利互惠、力求双赢 (B)诚实守信,公平合作 (C)兼顾双方的合法权益 (D)相互尊重、平等协商 (E)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 答案:BCDE,P279-280(新 P396-397) 124、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形式包括( )。 (A)个人参与 (B)合作参与 (C)岗位参与 (D)间接参与 (E)组织参与 答案:ACE,P291(新 P356) 125、劳动者应当被认定为工伤的情况包括( )。 (A)患职业病 (B)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 (C)外出期间受到伤害 (D)在工作期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 (E)在工作期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伤害 答案:ADE,P312(新 P418) 2014 年 5 月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 专业能力部分真题及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本题共 2 题,第 1 小题 14 分,第 2 小题 16 分,共 30 分) 1.简述在整顿劳动组织时,可采用哪些方法改进过细的劳动分工? 解析:P92-93 (新 P112-113) 1.扩大业务法 将同一性质(技术水平相当)的作业,有纵向分工改为横向分工。 2.充实业务法 将工作性质与负荷不完全相同的业务重新进行分工。 3.工作连贯法 将紧密联系的工作交给一个人(组)连续完成。 4.轮换工作法 将若干项不同内容的工作交给若干人去完成,实行工作轮换制。 5.小组工作法 将若干延续时间较短的作业合并,由几名工人组成的作业小组共同完成。 6.兼岗兼职 7.个人包干负责 2.简述企业各项福利总额预算计划的制定程序和内容(16 分) 解析:P263 (新 P349) 各项福利总额预算计划的制定程序和内容如下: 1.该项福利的性质:设施或服务; 2.该项福利的起始、执行日期,上年度的效果以及评价分数; 3.该项福利的受益者、覆盖面、上年度总支出和本年度预算; 4.新增福利的名称、原因、受益者、覆盖面、本年度预算、效果预测、效果评 价标准; 5.根据薪酬总额计划和工资、奖金等计划,检查该项福利计划的成本是否能控 制在薪酬总额计划内。 二、计算题(本题 1 题,共 20 分。先根据题意进行计算,然后进行必要分析, 只有计算结果没有计算过程不得分) 某地机场年度旅客吞吐量近 800 多万人,在航站楼进口处原设有 20 个值机柜台 负责接待旅客,办理登机卡,托运行李。随着出港旅客流量的日益增长,为了 提高服务质量,尽可能地减少旅客的等待时间,机场旅客客服服务中心从 2013 年起,又增加了 10 各值机柜台。同时,采用新的工作轮班方式,即每个值机柜 台配置 3 名员工,每人工作 1 天休息 2 天,每天的早上 6:00 上班,晚上 22:30 下班,其间轮流安排吃饭和休息(但不能超过 1 个小时)。员工轮流倒 班如遇法定节假日上班时,一律按照国家标准补付加班工资。同时,为了满足 夜航航班旅客出港的需要,该中心还根据航班运行的变动情况,配备一定数量 人员负责夜航值机服务。根据过去 3 年的统计数据,该类值机柜台的员工平均 出勤率为 98%。 请根据本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 采用劳动效率定员法核算出该旅客服务中心 2013 年值机柜台定员总人 数。(10 分) 解析:P30(新 P47) 本题应该采用劳动效率定员法中特殊形式的按设备定员方法计算。 需要开动的设备台数=20+10=30(台)(2 分) 每台设备开动的班次为 1(1 分) 每名员工在同一时间可以看管的设备台数为 1/3,即工人看管定额为 1/3;(2 分) 所以,2013 年值机柜台定员总人数为 92(1 分) (2) 推行新的每个员工“工作 1 天休息 2 天”的工作轮班制度后,值机柜台 员工全年实际工作工时是多少,并说明其合法性。(10 分) 解析: (新 P377) 1)因为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都安排上班,每人工作 1 天休息 2 天,故每人每年 上班天数为 365/3≈121.67(天)(2 分) 2)员工每天的早上 6:00 上班,晚上 22:30 下班,其间休息 1 个小时,那么每 个班次一个员工工作时间为 15.5 小时 (2 分) 每个员工按“工作 1 天休息 2 天”的工作轮班制度,那么 全年实际工作工时=365/3×15.5≈1885.8 小时 (2 分) 3)劳动法规定的标准工作时间为(365—52×2—11)×8=2000 小时(2 分) 4)全年实际工作工时 1885.8 小时,小于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并且,员工轮流 倒班如遇法定节假日上班时,一律按照国家标准补付加班工资。所以是合法的。 (2 分) 三、综合分析题(本题共 3 题,第 1 小题 16 分,第 2 小题 16 分,第 3 小题 18 分,共 50 分) 1、 某起重机械总公司由于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每年都会引进一批既有一定 技术或经营管理水平,又能熟练使用英语与客户进行交流的专业人员,但囿于 当地人才市场的局限性,经常出现人才供不应求的情况,极大的影响了海外市 场业务的开展。因此,公司领导决定从企业内部选拔一批既有工科背景,又达 到一定外语水平的新毕业的大学生作为公司外派人员的后备人选,并要求人力 资源部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培训时间一般不超过 3 月,力求在一年 之内培养出 50 名左右的专门人才。人力资源部经过认真的讨论,制定了一个具 体实施方案。在该实施方案中,提出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要求培训项目主管进行 一次全面培训需求调查,并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广泛地收集培训需求信息。 请结合本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可采用哪些方法收集这批受训者真实、全面的培训需求信息?(10 分) 解析:P122-124 可以采用的培训需求信息的收集方法有: (一)面谈法 (1 分) 这种方法有利于培训双方相互了解,建立信任关系;使培训工作得到员工的支 持;而且能使培训对象更深刻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自己的不足,激发 学习的动力和参加培训的热情。 但会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员工的工作;占 用培训者大量的时间;对培训者的面谈技巧要求高。 (1 分) (二)重点团队分析法 (1 分) 这种方法是在培训对象中选出一批熟悉问题的员工作为代表参加讨论,以调查 培训需求信息。不必和每个员工逐个面谈,花费时间和费用少;可以发挥出头 脑风暴法的作用,得到的培训需求信息更有价值。 但是对协调员和讨论组织者 要求高;可能导致小组讨论时大家不会说出自己真实想法,反映真实情况;使 得某些问题的讨论可能会限于形式。(1 分) (三)工作任务分析法 (1 分) 这种方法以工作说明书、工作规范或工作任务分析记录表作为确定员工达到要 求所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依据,将其和员工平时工作中的表现进行 对比,以判断员工要完成工作任务的差距所在。 (1 分) (四)观察法 (1 分) 这种方法是指培训者与培训对象亲自接触,对他们的工作有直接的了解。但观 察员工需要很长的时间,观察效果受培训者对工作熟悉程度影响,另外,观察 者的主观偏见也会对调查结论有影响。 (1 分) (五)调查问卷 (1 分) 问卷调查发放简单,节省双方时间,成本低,所得资料来源广泛。 但调查结果 是间接取得,无法断定真实性,而且问卷设计、分析工作难度较大。 (1 分) (2)在取得受训者需求信息后,应如何分析与输出培训需求结果?(6 分) 解析:P120-121 分析与输出培训需求结果 1.对培训需求调查信息进行归类、整理(1 分) 培训需求调查的信息来源于不同的渠道,信息形式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对 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并根据不同的培训调查内容的需要进行信息的归档, 同时要制作表格对信息进行统计,并利用直方图、分布曲线图等工具将信息所 表现的趋势和分布状况予以形象的处理。(1 分) 2.对培训需求进行分析、总结(1 分) 对收集上来的调查资料进行仔细分析,从中找出培训需求。此时应注意个别需 求和普遍需求、当前需求和未来需求之间的关系。要结合业务发展的需要,根 据培训任务的重要程度和紧迫程度对各类需求进行排序。(1 分) 3.撰写培训需求分析报告(1 分) 对所有的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分析总结以后,就要根据处理结果撰写培训需求 调查报告,报告结论要以调查信息为依据,不能以个人主观看法做出结论。(1 分) 2、某公司又到了年终绩效考核的时候,从主管到员工每个人都很紧张,大家议 论纷纷。公司采用强制分布的末尾淘汰法,年底时,根据员工的表现,将每个 部门的员工计较结果分为 A、B、C、D、E 五个等级,个等级上员工分布比例 分别占 10%、20%、40%、20%、10%。如果员工有一次被排在最后一级,员 工降一级,如果有两次排在最后一级,则下岗进行培训,培训后根据考察的结 果决定其是否重新上岗,如果上岗后再排在最后一级,则被淘汰,培训期间只 发给基本生活费。 主观与员工对此都有意见,但公司仍然强制执行。财务部主管吴经理每年都为 此煞费苦心,把谁评为 E 档都不合适。该部门是职能部门,大家都没有什么错 误,工作完成的也很好。去年,出纳员李丽有急事,请了几天假,有几次迟到 了,但是也没耽误工作,吴经理没办法只好把出纳员李丽报上去了。为此,李 丽到现在还耿耿于怀,今年不可能再把李丽报上去了,那又该报谁上去呢? 请结合本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 财务部是否合适采用强制分布法进行绩效考评,为什么(8 分) 解析: 财务部不适合使用强制分布法进行绩效考评(2 分),其原因是: ① 强制分布法是假设组织中员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绩效整体呈正态分布,那么 按照正态分布的规律,员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绩效好、中、差的分布存在一定 的比例关系,在中间的员工应该最多,好的、差的是少数。(3 分) ②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财务部门员工的工作行为与工作绩效并不符合正态分布, 员工业绩之间的差距很小,不具备推行强制分布法的前提。(3 分) (2) 强制分布法有何优点和不足?(8 分) 解析: P199 (新 P246) 优点:采用这种方法,可以避免考评者过分严厉或过分宽容的情况发生,克服 平均主义。 (4 分) 不足: 1)如果员工的能力分布呈偏态,该方法就不适合了。 2)只能把员工分为有限的几种类别,难以具体比较员工差别; 3)不能在诊断工作问题时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4 分) 3、 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制药公司)与工会签订了集体合同。合同 规定:职工工作时间为 8 小时,每周 40 小时,在上午和下午连续工作 4 小时, 期间安排工间操一次,时间为 20 分钟,这 20 分钟计入每日 8 小时工作时间。 职工每月工资不低于 2800 元,于每月 4 日前支付,合同有效期自 2010 年 7 月 1 日至 2013 年 6 月 30 日。同年 7 月中旬,制药公司从人才市场招聘了一批技 术工人去新建的制药分厂工作。每个技术工人都和制药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 合同有效期 2010 年 7 月 15 日至 2013 年 7 月 14 日,工作时间为每日 8 小时, 每周 40 小时,上、下午各 4 小时,期间无工间休息,工人每月工资不低于 2500 元。技术工人上班后发现车间药味很浓,连续工作头晕脑涨。部分工人向 分厂负责人提出要向总厂工人那样有工间休息,且每月工资不低于 2800 元。 但分厂的答复是:总厂集体合同订立在先,分厂设立在后,集体合同对分厂职 工无效,分厂职工不能要求和总厂职工享受同等待遇。 请根据我国现行劳动法律法规,对本案例作出评析(18 分) 解析:P283-287(新 P402-404) (1)这是一起因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有出入而引起的劳动争议。 (1 分) (2)《劳动法》第 35 条规定,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都 具有约束力.制药分厂属于制药公司的一部分,受集体合同的约束和规范,因此, 该制药公司的集体合同条款也适用于制药分厂。 (4 分) (3)分厂工人与分厂签订劳动合同时,集体合同已经生效,所以,集体合同对 这部分工人同样具有效力。 (4 分) (4)《集体合同规定》第 6 条规定,符合本规定的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 对用人单位和本单位的全体职工具有法律约束力。用人单位与职工个人签订的 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 同的规定。可见,集体合同的法律效力高于劳动合同。(5 分) (5)综上所述,分厂工人的要求是合理的。企业应做如下调整:(4 分) 1)按每月工资不低于 2800 元,补齐所欠差额; 2)在劳动合同剩余期限内,按每月工资不低于 2800 元标准支付分厂工人工资; 3)由于工作环境特殊,应适当增加休息时间,并提供一定的防护用具; 4)劳动合同其他条款依然有效。

19 页 447 浏览
立即下载
2016年11月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11月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6 年 11 月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真题及答案解析 第一部分职业道德   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强化职业责任是(  )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   A.团结协作   B.诚实守信   C.勤劳节俭   D.爱岗敬业   2.以下关于诚实守信的认识和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诚实守信与经济发展相矛盾   B.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应有的法则   C.是否诚实守信要视具体对象而定   D.诚实守信应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准则   3.《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积极作用,人们必须 增强(  )   A.个人意识、协作意识、效率意识、物质利益观念、改革开放意识   B.个人意识、竞争意识、公平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开拓创新精神   C.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开拓创新精神   D.自立意识、协作意识、公平意识、物质利益观念、改革开放意识   4.在美国学者詹姆斯·H·罗宾斯看来,“敬业”的本质是(  )   A.绝不朝三暮四,不把工作当作跳板   B.干一行,爱一行,服从安排,不挑肥拣瘦   C.以尊敬、虔诚的心灵对待职业,甚至存有敬畏感   D.心灵的坦荡和安然   5.以下关于“节俭”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节俭是美德,但不利于拉动经济增长   B.节俭是物质匮乏时代的需要,不适应现代社会   C.生产的发展主要靠节俭来实现   D.节俭不仅具有道德价值,也具有经济价值   6.文明礼貌具体要求不包括(  )   A.仪容端庄   B.语言规范   C.举止得体   D.少语寡言   7.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  )   A.集体主义   B.爱国主义   C.个人主义   D.利己主义   8.下列关于“慎独”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A.克制自己不要沉湎于一事物之中,以免玩物丧志   B.越是无人监督,越要严格要求自己   C.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   D.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   (二)多项选择题   9.坚持办事公道,必须做到(  )   A.坚持真理   B.自我牺牲   C.舍己为人   D.公私分明   10.职业纪律具有的特点有(  )   A.普遍适用性   B.一定的强制性   C.一定的弹性   D.固定性   11.关于职业化,正确的说法有(  )   A.职业化就是职业的终身化、固定化   B.职业化也称专业化   C.职业道德、职业荣誉感、职业责任感是职业化素养中的根本内容   D.职业化是全球职场的通用语言和职场文化   12.我国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  )   A.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B.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C.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   D.以敬业、奉献、和谐、享受为导向   13.在下列选项中,符合平等待人要求的有(  )   A.以对等的态度对待同事   B.根据服务对象的性别给予不同的服务   C.按贡献获取报酬   D.按德才谋取职位   14.维护企业信誉必须做到(  )   A.树立产品质量意识   B.重视服务质量,树立服务意识   C.保守企业一切秘密   D.妥善处理顾客对企业的投诉   15.从业人员践行“勤勉”这一职业活动内在的道德准则的基本要求有(  )   A.按照计划开展工作   B.先易后难,将困苦留在后面   C.经常加班   D.善始善终,不虎头蛇尾   16.优秀团队在合作方面的特征有(  )   A.成员具有强烈的团队归属感   B.团队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C.成员绝不单独行动   D.团队首领的言论具有压倒一切的号召力   二、职业道德个人表现部分   17.在工作中当你业绩不如别人时,你通常会(  )   A.顺其自然   B.努力想办法改变现状   C.请同事帮忙   D.换个工作   18.你的同事把公司的实际情况告诉顾客,结果导致一份即将成交的生意丢失。对此,你认可以 下哪种说法(  )   A.损害了公司的利益,是一种不敬业的表现   B.损害了公司的名誉,是一种严重的泄密行为   C.虽然损害了公司的名誉,但是一种诚信行为   D.虽然损害了公司的利益,但维护了公司信誉   19.如果经理作出一项影响公司效益的决定并委派你执行,你会(  )   A.说服经理改变决定   B.尽管不情愿,还是努力完成任务   C.采取迂回战术,把事情拖黄   D.坚决反对,拒不执行   20.某电冰箱厂总装车间清洁工在打扫卫生时发现了一颗螺钉,假如你是这位清洁工,你会(  )   A.将这颗螺钉放人垃圾桶内,以免扎伤人   B.将这颗螺钉捡起后交给仓库保管员   C.将这颗螺钉交给车间主任,并请其查证是否是漏装的   D.当作可回收废品处理   21.某国有企业陷入困境,而厂长却超标购买专用轿车。对此,作为该企业的员工,你会(  )   A.通过职代会,质询或罢免厂长   B.给厂长写信,力陈这样做的利害关系   C.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   D.对厂长的行为予以谴责   22.在上班路上,你因为交通拥堵而迟到。到了公司,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会是(  )   A.向其他同事解释迟到原因   B.马上进入工作状态   C.一边工作,一边向别人解释交通拥堵的严重程度   D.一边工作,一边盘算如何应对主管的批评   23.你的主管领导与公司总经理闹了矛盾,矛盾闹下来双方逐渐生分了。在主管和总经理之间, 你会(  )   A.倾向于站在主管一边   B.倾向于站在总经理一边   C.干着急,又不知道怎么办   D.不介入他们之间的是非   24.假设你在工作中出现了一次小的失误,暂时还未给单位造成什么损失,领导也没有发现。在 这种情况下,你认为最好的处理办法是 (  )   A.不向任何人提起这件事   B.不告诉任何人,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弥补过失   C.告诉领导,承认自己的过失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D.告诉自己最好的朋友,请他帮自己想一个最好的办法   25.单位年终要进行先进工作者评选,采取匿名投票方法。如果你是该单位职工,在下列投票行 为中,你会(  )   A.认为谁也不符合条件,弃权   B.认为自己也够条件,投自己一票   C.把票投给自己认为最符合条件的人员   D.谁为人好,就投谁的票 第二部分 理论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26.资源的有限性称为资源的(  )   A.稀缺性   B.紧迫性   C.节约性   D.需要性   27.劳动力供给缺乏弹性表示为(  )   A.Es  B.Es0   C.Es1   D.Es1   28.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造成劳动力供求结构上的失衡所引致的失业称为(  )   A.摩擦性失业   B.技术性失业   C.季节性失业   D.结构性失业   29.劳动法的首要原则是(  )   A.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   B.劳动关系民主化   C.物质帮助权   D.保障劳动者的报酬权   30.以法律共同体的长期实践为前提,以法律共同体的普遍的法律确信为基础的法律渊源是(  )   A.成文法   B.判例法   C.法官法   D.习惯法   31.影响企业战略决策的首要外部条件是(  )   A.经济环境   B.技术环境   C.政治法律环境   D.社会文化环境   32.PDCA 循环法是将①处理;② 计划;③ 检查;④ 执行四个阶段周而复始地循环进行计划管理的 一种方式。将四个阶段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①④②   D.④①③②   33.最早提出组织承诺的是(  )   A.科特   B.梅耶   C.阿伦   D.贝克尔   34.心理测验按测验的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能力测验,另一类是(  )   A.人格测验   B.成就测验   C.性向测验   D.情商测验   35.领导者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必要的支持以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并确保他们的目标与群体 和组织的目标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是(  )的主要观点。   A.参与模型   B.领导情境理论   C.路径一目标理论   D.费德勒的权变模型   36.下列不属于人力资源组织开发方法的是(  )   A.格雷纳模式   B.法国模式   C.莱维特模式   D.利温模式   37.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人才招聘、选拔与任用机制依据的是(  )   A.公平竞争原理   B.协调优化原理   C.激励强化原理   D.能位匹配原理   38.(  )是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   A.培训规划   B.组织规划   C.制度规划   D.战略规划   39.一般来说,企业首先应当确定(  ),然后确定工作岗位,再配备人员。   A.整体规划   B.生产工序   C.组织结构   D.生产工人数量   40.企业依法制定的要求员工在劳动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各种行为规范,称为(  )   A.岗位规范   B.岗位培训规范   C.岗位员工规范   D.岗位劳动规则   41.工作说明书最终交由企业单位的(  )审查批准,并颁布执行。   A.工会负责人   B.群众组织   C.群众代表   D.总经理或负责人   42.影响劳动定额修改间隔期长短的因素不包括(  )   A.定额的质量   B.定额完成情况   C.生产潜力大小   D.企业行业的排名   43.下列方法中,适用于生产周期长、产品结构和工艺加工过程比较复杂的企业的是(  )   A.按产品零件逐道工序汇总产品的实耗工时   B.按产品投入批量统计汇总实耗工时   C.按照重点产品、重点零部件和主要工序统计汇总实耗工时   D.按照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统计汇总实耗工时   44.制定企业定员标准,核定用人数量的基本依据是(  )   A.制度时间内规定的总工作任务量和各类人员工作(劳动)效率   B.制度时间内规定的工作任务量和各类人员工作(劳动)效率   C.制度时间内规定的工作任务量和各类人员工作时间   D.制度时间内规定的工作任务量和生产人员工作(劳动)效率   45.下列对劳动定员标准概述部分表述错误的是(  )   A.便于读者识别标准   B.便于读者了解标准产生的背景   C.能帮助读者了解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   D.由一般要素和技术要素构成   46.对人力资源费用实施控制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  )   A.制定标准类型   B.制定管理标准   C.制定控制标准   D.差异的处理   47.在外部招募时,发布广告的关键性问题是(  )   A.广告监管机构如何选择   B.广告载体如何选择   C.广告内容如何设计   D.广告投放渠道如何选择   48.关于面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面试时应从应聘者可以预料到的问题发问   B.应采用灵活的提问和固定的形式,进一步观察应聘者   C.应尽量营造和谐自然的面试环境   D.面试基本程序的最后一个阶段是面试评价阶段   49.人们的兴趣可以分为六类。下列不属于这六类的是(  )   A.研究型   B.艺术型   C.现实型   D.常规型   50.录用合格比指标的大小反映了(  )   A.本次招聘的有效性是否高于以前招聘有效性的平均水平   B.人员招聘有效性以及准确性   C.招聘有效性是否在逐步提高   D.招聘成本是否在逐步提高   51.常用的信度评估系数不包括(  )   A.稳定系数   B.外在一致性系数   C.等值系数   D.内在一致性系数  52.(  )指出,具有不同能力特点和水平的人应该安排在要求相应特点和层次的职位上。   A.要素有用原理   B.能位对应原理   C.互补增值原理   D.动态适应原理   53.5S 活动是加强现场管理的方法,其核心是(  )   A.安全   B.素养   C.清扫   D.整顿   54.6S 活动是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的基础上增加了(  )   A.忠诚   B.任务   C.安全   D.效率   55.五班轮休制是员工每工作(  )的轮班制度。   A.5 天轮休 2 天   B.10 天轮休 2 天   C.10 天轮休 1 天   D.10 天轮休 3 天 56.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目的是(  )   A.提高员工个人素质   B.实现企业战略与经营目标   C.提高企业整体素质   D.追求企业更好的发展   57.下列关于实现资源共享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企业的组织机构设置为资源共享提供了组织基础  B.将各组织机构的优势培训资源向系统内推介,有利于企业组织系统内部之间的交流学习   C.实行资源共享是企业内部开展培训的优势所在   D.赞同并支持培训资源共享的组织结构不多   58.(  )用来判断培训项目给企业带来的回报。   A.情感成果   B.效果性成果   C.技能成果   D.认知成果   59.在对培训效果的监控与评估中,实际运作的衔接方式是(  )   A.先定受训者再定培训内容.   B.先定受训课时再定培训内容   C.先定受训目的再定培训内容   D.先定受训课程再定培训内容   60.柯氏评估模型中最困难的测评是(  )   A.结果层面的评估   B.评估效果的评估   C.程序中的评估   D.目的设计中的评估   61.培训课程分析的目标是确定受训人员必须掌握的、用来执行符合课程意图的分内工作的(  )   A.体例 B.标准 C.知识和技能 D.工序   62.专题讲座法的优点不包括(  )   A.培训形式比较灵活   B.对培训环境要求不高   C.可随时满足员工某一方面的培训需求   D.讲授内容集中于某一专题   63.下列关于管理者训练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其优点是不影响工作   B.是一种信息双向性交流的培训方式   C.是产业界最为普及的管理人员培训法   D.学习者自主性强   64.人职培训制度的基本内容不包括(  )   A.培训的意义和目的   B.人职培训的地点   C.入职培训的基本要求标准   D.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入职培训的解决措施   65.绩效管理的重心是(  )   A.准备阶段 B.考评阶段 C.实施阶段  D.总结阶段   66.一般而言,员工拥有的“(  )”信息越多,就越能将个人目标与企业和部门的需要结合起 来。   A.高层领导的走访 B.内部刊物 C.大目标 D.文件   67.结果主导型的考评方法不太适合对(  )工作岗位人员的考评。   A.生产性 B.事务性 C.操作性 D.工作成果可以计量的   68.行为导向型客观考评法不包括(  )   A.关键事件法   B.强迫选择法   C.加权选择量表法   D.排列法   69.(  )是管理者就上一绩效管理周期中员工的表现和绩效评价结果与员工进行正式面谈的过 程。   A.绩效计划面谈   B.绩效反馈面谈   C.绩效考评面谈   D.绩效指导面谈   70.(  )是将考评期内员工的实际工作表现与绩效计划的目标进行对比,寻找工作绩效的差距 和不足的方法。   A.水平比较法   B.横向比较法   C.纵向比较法   D.目标比较法   71.为保障激励策略的有效性,应体现的原则要求是(  )   A.及时性原则   B.相关性原则   C.统一性原则   D.开放性原则   72.下列属于有效的薪酬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是(  )   A.对内具有竞争力原则   B.对外具有公正性原则   C.对员工具有合理性原则   D.对成本具有控制性原则   73.下列关于薪酬表述错误的是(  )   A.薪酬是人力资源作为劳动而享受的回报   B.工资制度是薪酬制度中最基本的制度   C.现代企业的薪酬制度应该是由基本工资分配制度、补充工资分配制度和福利制度有机结合的 薪酬体系   D.津贴是员工薪酬的一种补充形式   74.下列关于岗位评价描述错误的是(  )   A.岗位评价的中心是“事”不是“人”   B.它是以岗位为对象   C.它能与企业的专业分工、劳动组织和劳动定员定额相统一   D.岗位评价不能促进企业合理地制定劳动定员和劳动定额,从而改善企业管理   75.各类评价指标的衡量尺度以及岗位测量、评比的方法等所作的统一规定是(  )   A.格式评价标准 B.岗位评价标准 C.职业评价标准 D.效益评价标准   76.(  )首先选定岗位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采用一定的点数(分值)表示每一因素,然后按预先 规定的衡量标准对现有岗位的各个因素逐一评比、估价,求得点数,经过加权求和,最后得到各个 岗位的总点数。   A.评分法   B.点位法   C.点值法   D.评比法   77.生育保险费的提取比例由(  )确定及调整。   A.工会   B.当地人民政府   C.市级以上政府   D.民政部门   78.下列关于平等协商与集体协商主要区别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集体协商表现为知情、质询与咨询,协商的结果由当事人自觉履行   B.平等协商的职工代表由职工选举产生   C.集体协商有严格的法律程序   D.集体协商的目的是订立集体合同   79.一般来说,最低工资标准应(  )社会救济金和失业保险金标准。   A.高于   B.低于   C.等于   D.包括   80.劳动行政部门在对新开办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备案审查的内容应该是(  )   A.内部劳动规则的内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   B.制定内部劳动规则的程序是否符合工会规定   C.内部劳动规则的内容是否符合工会的规定   D.制定内部劳动规则的主体是否合法   81.劳动条件标准不包括(  )   A.劳动报酬   B.保险福利   C.劳动安全卫生   D.集体合同的违约责任   82.劳动合同依法签订后即产生法律约束力,双方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否则将 承担(  )的责任。   A.违规 B.违法 C.违约 D.刑事   83.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  )   A.1 年   B.2 年   C.3 年   D.4 年   84.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有权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机构是(  )   A.设县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   B.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   C.不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   D.设区的县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   85.根据劳动法等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分立、合并、转让的,承继单位(  )原用人单位的工伤 保险责任。   A.不必承担   B.协商是否承担   C.应当承担   D.自愿选择承担 二、多项选择题     86.下列关于劳动力市场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劳动力市场是社会生产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     B.劳动力与工资的交换行为是一种不等价交换     C.劳动力市场的劳动交换决定了劳动力的市场价值     D.通过劳动力市场的交换,实现劳动要素与非劳动生产要素的最佳结合     E.消耗最高费用的经济方式     87.紧缩性财政政策包括(  )     A.减少政府购买     B.提高税率     C.增加公共工程开支     D.降低贴现率     E.减少政府转移支付     88.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有(  )     A.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则     B.依法经营的基本原则     C.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D.物质帮助权原则     E.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     89.根据解释主体的不同,正式解释分为(  )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行政解释     D.任意解释     E.合同解释     90.经济政策主要包括(  )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C.收入分配政策     D.产业优化政策     E.产业政策     91.社会知觉包括的类型有(  )     A.首因效应     B.光环效应     C.投射效应     D.蝴蝶效应     E.木桶效应     92.心理测验类型中,按测验应用领域可分为(  )     A.教育测验     B.人格测验     C.能力测验     D.职业测验     E.临床测验     93.影响人力资源创新能力的因素有(  )     A.知识     B.天赋     C.文化     D.性别     E.年龄     94.下列关于统一领导、权力制衡原则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任何一级组织只能有一个人负责     B.无论对哪一项工作来说,一个下属人员只应接受一个上级主管的命令     C.权力的运用必须受到监督     D.下级组织只接受一个上级组织的命令和指挥     E.上级不能越级指挥下级,应维护下级组织的领导权威     95.下列关于工作岗位分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工作岗位分析为招聘、选拔合格员工奠定了基础     B.工作岗位分析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     C.工作岗位评价是工作岗位分析的基础     D.工作岗位分析的资料可以来自顾客和用户     E.工作岗位分析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制定激励性的薪酬制度作用不大     96.按照劳动定额所考察的范围,劳动定额水平又可分为(  )     A.零件定额水平     B.企业定额水平     C.行业定额水平     D.工序定额水平     E.工种定额水平     97.在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的计算方法中,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可根据(  )形式计算。     A.工作总量     B.工时定额     C.产量定额     D.劳动总量     E.工资总量     98.按劳动效率定员来核定用人数量的基本方法实际上是根据(  )来计算人员数量的方法。     A.工时总额     B.劳动总时间     C.劳动定额     D.工作量     E.工人总数     99.工作岗位定员主要根据(  )等因素来确定定员人数。     A.工作量     B.工作任务     C.岗位区域     D.工作效率     E.实行兼职作业的可能性     100.下列属于网络招聘优点的有(  )     A.成本较低,方便快捷     B.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     C.有利于招聘到一流的人才     D.带来新思想和新方法     E.起到树立形象的作用     101.结构化面试的优点包括(  )     A.对面试考官的要求较少     B.所收集信息范围不受限制     C.有利于提高面试的效率     D.对所有应聘者均按同一个标准进行     E.便于进行分析、比较,减少主观性     102.情境模拟测试法比较适合招聘(  )     A.服务人员 B.销售人员     C.科研人员     D.管理人员     E.事务性人员     103.评估面试方法的有效性主要从(  )方面着手。     A.面试者是否做到有意识地避免各种心理偏差的出现     B.面试考官是否做到有意识地避免各种心理偏差的出现     C.讨论题目的有效性     D.对考官表现的综合评价     E.提问的有效性     104.使用匈牙利法解决员工任务合理指派问题时,具备的约束条件有(  )     A.员工数目与项目数目相等     B.员工数目与任务数目相等     C.求解的是最小化问题     D.员工成本的最小化     E.求解的是最大化问题     105.一般来说,劳动环境优化的内容包括(  )     A.照明     B.色彩     C.噪声     D.温度和湿度     E.交通便利程度     106.下列关于培训的目标说法正确的有(  )     A.培训的目标应解决员工培训要达到什么样标准的问题     B.对合格、熟练、优秀一类的词语无法量化     C.将培训目标具体化、数量化、指标化和标准化     D.在众多的培训资源中,选择何种资源,最终要由培训方式来决定     E.培训的目标要能有效地指导培训者和受训者     107.下列属于培训项目计划内容的有(  )     A.培训目的     B.培训范围     C.培训规模     D.培训方法     E.培训师     108.培训有效性评估的方法包括(  )     A.观察法     B.测试法     C.情境模拟测试法     D.时间序列法     E.竞争五要素分析法     109.培训过程中,教学方案的制订程序包括(  )     A.确定教学目的     B.确定教学名称     C.检查培训内容     D.确定教学方法     E.选定教学工具     110.讲授法的局限性在于(  )     A.不能满足学员的个性需求     B.传授的方式较为枯燥单一     C.内容不具备较好的系统性     D.教师水平直接影响培训的效果     E.单向传授不利于教学双方互动     111.敏感性训练法适用于(  )     A.组织发展训练     B.晋升前的人际关系训练     C.新进人员的集体组织训练     D.外派人员的异国文化训练     E.中青年管理人员的人格塑造训练     112.一般来说,绩效管理系统的设计包括(  )     A.工作方式绩效考评     B.绩效管理制度的设计     C.绩效管理程序的设计     D.员工绩效考评设计     E.车间绩效考评     113.绩效管理系统评估的具体内容应该包括(  )     A.对薪酬制度的评估     B.对绩效管理体系的评估     C.对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评估     D.对考评全面、全过程的评估     E.对绩效管理系统与人力资源管理其他系统的衔接的评估     114.以下关于目标管理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能为晋升决策提供依据     B.很少出现评价失误     C.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D.可以进行横向比较     E.适合对员工提供建议     115.下列关于图解式评价量表法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图解式评价量表法也称图表评估尺度法、尺度评价法、图尺度评价法、业绩评定表法     B.本方法所采用的考评效标涉及范围较窄     C.本方法使用方便,但设计复杂     D.本方法具有广泛适应性     E.本方法不易出现偏误     116.正向激励的形式包括(  )     A.物质性策略     B.货币形式策略     C.精神性策略     D.非货币形式策略     E.荣誉性策略     117.外部薪酬包括直接薪酬和间接薪酬,间接薪酬包括公司向员工提供的(  )     A.各种各样保险     B.单身公寓     C.免费的工作餐     D.岗位津贴     E.非工作日工资     118.下列关于企业薪酬体系设计的基本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体现薪酬的基本职能     B.体现薪酬的不同类型     C.体现人格差别     D.薪酬职能是薪酬管理的核心     E.体现劳动的基本形态     119.确定工作岗位评价要素和指标的基本原则包括(  )     A.少而精原则     B.综合性原则     C.可比性原则     D.重要性原则     E.界限清晰便于测量的原则     120.核算人工成本的基本指标包括(  )     A.企业增加值     B.企业利润总额     C.企业年缴税总额     D.企业销售收入     E.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     121.属于劳动标准的纵向结构的是(  )     A.劳动关系标准     B.国家劳动标准     C.地方劳动标准     D.行业劳动标准     E.企业劳动标准     122.集体合同的特征包括(  )     A.合法性和法律约束性     B.主体平等性和意思表示一致性     C.集体合同是整体性规定劳动条件的协议     D.由工会或劳动者代表职工一方与企业签订     E.集体合同是定期的书面合同,其生效需经特定程序     123.劳动报酬具体内容包括(  )     A.加班加点工资及津贴补贴标准和奖金分配办法     B.用人单位工资水平、工资分配制度     C.试用期及病、事假等期间的工资待遇     D.特殊情况下职工工资(生活费 E.工资支付办法     124.下列属于仲裁时效中断的情形有(  )     A.一方当事人提出协商要求后,另一方当事人不同意协商或者在 5 日内不作出回应的     B.在约定的协商期限内,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不同意继续协商的     C.在约定的协商期限内未达成一致的     D.达成和解协议后,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在约定的期限内不履行和解协议的     E.一方当事人提出调解申请后,另一方当事人不同意调解的     125.下列关于职工因工致残待遇的描述正确的有(  )     A.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     B.一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 27 个月的本人工资     C.二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 25 个月的本人工资     D.三级伤残的伤残津贴为本人工资的 75%     E.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一部分 职业道德     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D2.B3.C4.C 5.D6.D7.A 8.B     (二)多项选择题     9.ADl0.ABll.BCDl2.ABC 13.ACDl4.ABDl5.ADl6.AB     二、职业道德个人表现部分     17~25(略)。更多 2016 年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真题推荐:          第二部分 理论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26.【答案】A     【解析】资源的有限性称为资源的稀缺性,或者更准确地说: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限需要 而言,客观上存在着制约满足人类需要的力量,此种力量定义为资源的稀缺性。     27.【答案】C     【解析】根据劳动力供给弹性的不同取值,一般将劳动力供给弹性分为以下五类:(1)供给 无弹性,即 Es=0;(2)供给有无限弹性,即 Es→∞。;(3)单位供给弹性,即 Es=1,(4)供给富有弹性, 即 Es1;(5)供给缺乏弹性,即 Es1。     28.【答案】D     【解析】在形成失业现象的直接原因方面,将具有共同性质和特点的失业现象进行归类, 主要有以下失业类型:(1)摩擦性失业;(2)技术性失业;(3)结构性失业;(4)季节性失业。其中结构性 失业是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造成劳动力供求结构上的失衡所引致的失业。结构性失业在全部正常 失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29.【答案】A     【解析】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则、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物质 帮助权原则。其中,根据《宪法》第 42 条和其他有关规定,可以说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是劳动法的 首要原则。     30.【答案】D     【解析】成文法主要是指国家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制定发布的具体系统的法律文件;习惯法是 以法律共同体的长期实践为前提,以法律共同体的普遍的法律确信为基础;判例法是基于法院的判决 而形成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定,这种判定对以后的判决具有法律规范效力,能够作为法院判案的法 律依据;法官法,在中国是指管理法官、约束法官行为的法律。     31.【答案】C     【解析】政治法律环境是影响企业战略决策的首要外部条件。它包括社会制度、政府政策、 法律的制定与执行以及战争与和平等方面的因素。     32.【答案】B     【解析】PDCA 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的,由戴明采纳、 宣传,获得普及。PDCA 是英语单词 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 Action(处理)的第一个 字母。PDCA 循环法,就是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四个阶段的顺序,周而复始地进行计划管理 的一种工作方法。     33.【答案】D     【解析】最早提出组织承诺的是贝克尔,他认为组织承诺是由于员工对组织投入的增加, 而使员工不得不继续留在该组织的一种心理现象。     34.【答案】A     【解析】心理测验按测验的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能力测验,另一类是人格测验。能 力测验旨在针对个人工作的实际能力和潜力进行测评。对能力的测评常常是通过智力测验来完成的, 包括韦氏成人智力测验和斯坦福一比奈特智力测验。人格测验也称个性测验,主要测量个体行为独 特性和倾向性等特征。     35.【答案】C     【解析】路径一目标理论采用俄亥俄大学的结构 和关系两个维度观点,确定了四种领导行为。并同激励的期望理论相结合,认为领导者的主要任务 是提供必要的支持以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并确保他们的目标与群体和组织的目标相互配合、 协调一致。     36.【答案】B     【解析】人力资源组织开发的方法有许多种,教材主要介绍了其中最受欢迎的三种,即库 尔特·利温的三步模式、拉里·格雷纳的过程顺序步骤模式、哈罗德·莱维特的相互作用变量模式。     37.【答案】D     【解析】根据能位匹配原理,企业必须建立以工作岗位分析与评价制度为基础,运用人员 素质测评技术等科学方法甄选人才的招聘、选拔、任用机制,从根本上提高能位适合度,使企业人 力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38.【答案】B     【解析】组织规划是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主要包括组织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应用,组 织结构图的绘制,组织调查、诊断和评价,组织设计与调整,以及组织机构的设置等。     39.【答案】C     【解析】定编、定岗、定员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最重要的一项基础工作。一般来说,企业 首先应当确定组织结构(即定编),然后确定工作岗位(即定岗),再配备人员(即定员)。岗位依工作 而存在,人员依岗位而配备。     40.【答案】D     【解析】岗位规范是对组织中各类岗位某一专项事务或对某类员工劳动行为、素质要求等 所作的统一规定。岗位规范包括的内容多、覆盖的范围大,大致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岗位劳动规 则;(2)定员定额标准;(3)岗位培训规范;(4)岗位员工规范。其中岗位劳动规则是企业依法制定的要 求员工在劳动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各种行为规范。     41.【答案】D     【解析】一般来说,为了保证工作说明书科学性、可靠性和可行性,工作说明书需由初稿、 第一稿、第二稿到送审稿增删多次,才能形成工作说明书审批稿,最终交由企业单位的总经理或负 责人审查批准,并颁布执行。     42.【答案】D     【解析】劳动定额修改的间隔期不宜过短,也不宜过长。定额修改期间隔的长短,主要根 据定额完成情况、生产潜力大小以及定额的质量来决定。同时,也应考虑企业生产类型和产品制造 的特点。     43.【答案】C     【解析】A 项主要适用于生产比较稳定、产品品种少、生产周期短的企业;B 项主要适用于 生产周期较短、投入批量不大的企业;D 项适合于生产稳定、大批大量生产的企业。     44.【答案】A     【解析】制定企业定员标准,核定用人数量的基本依据是制度时间内规定的总工作任务量 和各类人员工作(劳动)效率,即:某类岗位用人数量=某类岗位制度时间内计划工作任务总量÷某类 人员工作效率     45.【答案】D     【解析】劳动定员标准的概述部分由封面、目次、前言、首页等要素构成。其主要功能是 为了便于读者识别标准,了解标准产生的背景、制定修订的过程、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以及与其他标 准的关系。     46.【答案】C     【解析】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程序包括:(1)制定控制标准;(2)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 的实施;(3)差异的处理。其中,制定控制标准是对人力资源费用实施控制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47.【答案】C     【解析】发布广告有两个关键性问题:其一是广告媒体如何选择,其二是广告内容如何设 计。一般来说,单位可选择的广告媒体有很多,传统媒体如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现代媒体如网 站等,其总体特点是信息传播范围广、速度快,应聘人员数量大、层次丰富,单位的选择余地大。 在决定广告内容时,单位必须要注意维护和提升其对外形象。     48.【答案】B     【解析】在正式面试阶段,应采用灵活的提问和多样化的形式,交流信息,进一步观察和 了解应聘者。此外,还应该察言观色,密切注意应聘者的行为与反应,对所提的问题、问题问的变 换、问话时机以及对方的答复都要多加注意。     49.【答案】A     【解析】根据心理学家对兴趣划分的不同,测试的类型也不同。普遍地可以将人们的兴趣 分为六类:现实型、智慧型、常规型、企业型、社交型和艺术型。     50.【答案】B     【解析】录用合格比=(已录用胜任岗位人数/实际录用总人数)×100%,该指标大小反映了 人员招聘有效性以及准确性。录用合格比和录用基础比之差,反映了本次招聘的有效性是否高于以 前招聘有效性的平均水平,即招聘有效性是否在逐步提高。     51.【答案】B     【解析】信度主要是指测试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可靠性是指一次又一次的测试总是得 出同样的结论,它或者不产生错误,或者产生同样的错误。通常将信度分为稳定系数、等值系数和 内在一致性系数。     52.【答案】B     【解析】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原理包括要素有用原理、能位对应原理、互补增值原理、动 态适应原理、弹性冗余原理等。其中,能位对应原理是指人与人之间不仅存在能力特点的不同,而 且在能力水平上也是不同的,具有不同能力特点和水平的人,应安排在要求 相应特点和层次的职位上,并赋予该职位应有的权力和责任,使个人能力水平与岗位要求相适应。     53.【答案】B     【解析】5S 活动是日本企业率先实施的现场管理方法,5S 分别表示五个日语词汇的罗马拼 音 Seiri(整理)、Seiton(整顿)、Seiso(清扫)、Seiketsu(清洁)、Shitsuke(素养)的首字母的缩写。 素养即教养,努力提高员工的素养,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严格遵守行为规范,而不需要别人督促, 不需要领导检查,这是 5S 活动的核心。     54.【答案】C     【解析】在 5S 活动的过程中,有的人提出了 6S 活动,即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 素养”的基础上增加了“安全(Security)”。即重视员工的安全教育,要求各个员工每时每刻都树 立安全第一观念,防患于未然,目的是建立起安全生产的环境,所有的工作都要在安全的前提下进 行。     55.【答案】B     【解析】五班轮休制即五班四运转,它是员工每工作 10 天轮休 2 天的轮班制度。五班四运 转的轮休制,是以 l0 天为一个循环期,组织 5 个轮班,实行早、中、夜三班轮流生产,保持设备连 续生产不停,并每天安排一个副班,按照白天的正常时间上班(不超过 6 小时),负责完成清洗设备、 打扫卫生、维护环境等辅助性、服务性工作任务。     56.【答案】B     【解析】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是以实现企业战略与经营目标为目的,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的 变化不断地调整培训计划,真正地服务于企业发展的需要,明确企业到底为什么培训,培训需求分 析就是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对人才的要求应运而生的。     57.【答案】D     【解析】实行资源共享是企业内部开展培训的优势所在。一是企业的组织机构设置为资源 共享提供了组织基础。虽然各组织机构的性质和运行机制不同,但相同组织机构间存在许多可以相 互借鉴和交流的地方。各组织机构一般都赞同并支持培训资源的共享。二是将各组织机构的优势培 训资源向系统内推介,不但有利于企业组织系统内部之间的交流学习,而且可以降低培训支出,提 高培训效率。     58.【答案】B     【解析】培训有效性评估的主要内容是培训成果。培训成果包含以下五种类型:认知成果、 技能成果、情感成果、效果性成果和投资净收益。其中效果性成果用来判断培训项目给企业带来的 回报。     59.【答案】A     【解析】培训要取得预期的效果,就必须保证培训内容与受训者实际需求的合理衔接,即 把培训提供给那些真正需要这些培训的人员。在培训中对培训效果的监控与评估中,实际运作中的 衔接方式有两种:一是先定培训内容,再根据培训内容选择受训者,如财会培训班;二是先定受训者 再定培训内容,如经理培训班。     60.【答案】A     【解析】结果层面的评估是柯氏评估模型中最困难的测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这个层 面的评估需要大量时间,在短期内很难有结果;另一方面,对这个层面的评估,企业才开始尝试,缺 乏必要的技术和经验。加之无法分辨哪些指标的提高是培训产生的结果,因而很难取得直接部门的 配合。     61.【答案】C     【解析】培训课程分析是培训开发流程的重要步骤,是培训课程调查与研究的阶段。其目 标是确定受训人员必须掌握的、用来执行符合课程意图的分内工作的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课程目 标分析和培训环境分析。     62.【答案】B     【解析】专题讲座法的优点:培训不占用大量的时间,形式比较灵活;可随时满足员工某一 方面的培训需求;讲授内容集中于某一专题,培训对象易于加深理解。B 项是讲授法的优点。     63.【答案】C     【解析】管理者训练法简称 MTP 法,是产业界最为普及的管理人员培训方法。这种方法旨 在使学员系统地学习,深刻地理解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A、D 两项是 自学的优点;B 项是对案例研究法的正确描述。     64.【答案】B     【解析】起草入职培训制度时,主要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内容:(1)培训的意义和 目的;(2)需要参加的人员界定;(3)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入职培训的解决措施;(4)入职培训的主要责任 区(部门经理还是培训组织者);(5)入职培训的基本要求标准(内容、时间、考核等);(6)入职培训的 方法。     65.【答案】B     【解析】绩效管理总流程的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大体由五个阶段构成,依次为准备阶段、 实施阶段、考评阶段、总结阶段和应用开发阶段。其中,考评阶段是绩效管理的重心,它不仅关系 到整体绩效管理系统运行的质量和效果,也将涉及员工的当前和长远的利益,需要人力资源部门和 所有参与考评的主管高度重视。     66.【答案】C     【解析】只有员工对企业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有了清晰的认识之后,他才可能调整自 己的方向和行动,以适应企业的要求,个人的目标才有可能与企业的目标结合起来。所以,要先让 员工了解“大目标”。一般而言,员工拥有的 “大目标”信息越多,就越能将个人目标与企业和部门的需要结合起来。     67.【答案】B     【解析】结果主导型的绩效考评,采用结果性效标,以考评员工或组织的工作效果为主, 着眼于“干出了什么”,重点考量“员工提供了何种服务,完成了哪些工作任务或生产了哪些产 品”。由于结果主导型的考评,注重的是员工或团队的产出和贡献即工作业绩,而不关心员工与组 织的行为和工作过程,所以考评的标准很容易确定,操作性很强。它更适合生产性、操作性以及工 作成果可以计量的岗位,对事务性工作岗位人员的考评不太适合。     68.【答案】D     【解析】行为导向型客观考评法中,常用的主要有以下五种:关键事件法、行为锚定等级 评价法、行为观察法、加权选择量表法、强迫选择法。D 项属于行为导向型主观考评法。     69.【答案】B     【解析】绩效面谈按照具体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绩效计划面谈、绩效指导面谈、绩效考 评面谈和绩效反馈面谈。其中,绩效反馈面谈是管理者就上一绩效管理周期中员工的表现和绩效评 价结果与员工进行正式面谈的过程。     70.【答案】D     【解析】分析员工工作绩效差距和不足的方法有以下三种:目标比较法、水平比较法和横 向比较法。其中,目标比较法是将考评期内员工的实际工作表现与绩效计划的目标进行对比,寻找 工作绩效的差距和不足的方法。     71.【答案】A     【解析】采取一定的激励策略,能够有效促进工作绩效的改进和提高。为了保障激励策略 的有效性,应体现以下原则要求:(1)及时性原则;(2)同一性原则;(3)预告性原则;(4)开发性原则。     72.【答案】D     【解析】目前,企业普遍认为进行有效的薪酬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对外具有竞争力原则、 对内具有公正性原则、对员工具有激励性原则、对成本具有控制性原则。     73.【答案】A     【解析】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工资和薪酬已经演变为两个不同的概念。工资是人力 资源作为劳动而享受的回报,而薪酬是人力资本作为资本享受的回报,即企业对员工给企业所做的 贡献,包括他们实现的绩效、付出的努力、时间、学识、技能、经验等因素相应的回报和答谢。     74.【答案】D     【解析】岗位评价的中心是“事”不是“人”。岗位评价虽然也会涉及员工,但它是以岗 位为对象,即以岗位所担负的工作任务为对象进行的客观评比和估计。由于岗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它能与企业的专业分工、劳动组织和劳动定员定额相统一,因此,岗位评价能促进企业合理地制定 劳动定员和劳动定额,从而改善企业管理。     75.【答案】B     【解析】岗位评价标准是根据岗位调查、分析与设计以及初步试点的结果,在系统总结经 验的基础上,由专家组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各类评价指标的衡量尺度以及岗位测量、评比的方 法等所作的统一规定。     76.【答案】A     【解析】岗位评价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种情况:(1)排列法;(2)分类法, (3)评分法;(4)因素比较法;(5)成对比较法。其中,评分法也称点数法。该法首先选定岗位的主要影 响因素,并采用一定的点数(分值)表示每一因素,然后按预先规定的衡量标准对现有岗位的各个因 素逐一评比、估价,求得点数,经过加权求和,最后得到各个岗位的总点数。     77.【答案】B     【解析】依据《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生育保险费的提取比例由当地人民政府根 据计划内生育人数和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等项费用确定,并可根据费用支出情况适时调整,但最 高不得超过工资总额的 1%。     78.【答案】A     【解析】平等协商与集体协商的法律效力不同。平等协商表现为知情、质询与咨询,协商 的结果由当事人自觉履行;集体协商表现为劳动关系双方对劳动条件的决定或决策过程,所达成的集 体合同受国家法律保护。     79.【答案】A     【解析】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最低工资规定》对确定最低工资标准应考虑的因素作了细 化。确定最低工资标准一般考虑城镇居民生活费用支出、职工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 职工平均工资、失业率、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一般来说,最低工资标准应高于社会救济金和失业 保险金标准。     80.【答案】A     【解析】各级劳动行政部门对新开办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备案审查的内容主要是:内部 劳动规则内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制定内部劳动规则的程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81.【答案】D     【解析】劳动条件标准条款在集体合同内容的构成中处于核心地位,在集体合同的有效期 间具有法律效力。其主要包括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保险福利、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 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合同管理、奖惩、裁员等条款。上述条款同时也可以作 为劳动合同内容的基础,指导劳动合同的协商与订立,或直接作为劳动合同的内容。 82.【答案】C     【解析】《劳动法》第 17 条第 2 款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 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根据该条规定,劳动合同依法签订后即产生法律约束力,双方当事人 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否则将承担违约的责任。     83.【答案】A     【解析】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 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 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前述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 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84.【答案】B     【解析】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 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由社会保险 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工会组织、经办机构代表以及用人单位代表组成。     85.【答案】C     【解析】用人单位分立、合并、转让的,承继单位应当承担原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责任;原 用人单位已经参加工伤保险的,承继单位应当到当地经办机构办理工伤保险变更登记。 二、多项选择题     86.【答案】ACD     【解析】劳动力市场的性质有:第一,劳动力市场是社会生产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第二, 劳动力与工资的交换行为是一种等价交换;第三,劳动力市场的劳动交换决定了劳动力的市场价值— —工资;第四,通过劳动力市场的交换,实现劳动要素与非劳动生产要素的最佳结合,是一种具有最 高效率、消耗最低费用的最经济方式。     87.【答案】ABE     【解析】紧缩性财政政策是通过采取减少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提高税率等措施来削弱消 费与投资,减少总需求,以稳定物价的宏观经济政策。当经济处于繁荣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通 货膨胀严重,政府就要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88.【答案】ADE     【解析】根据《宪法》和《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保障劳动者劳动 权的原则、物质帮助权原则、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     89.【答案】ABC     【解析】正式解释是指有权的国家机关对已经生效的劳动法律、行政法规等规范性文件所 做的阐释和说明。根据解释主体的不同,正式解释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     90.【答案】ABCE     【解析】经济政策是国家根据国民经济计划调节各种宏观经济变量的基本原则和方针,它 在现实中表现为包括各种宏观经济的政策体系。其中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 产业政策等。     91.【答案】ABC     【解析】社会知觉,又称社会认知,即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对他人和群 体的知觉是人际知觉,对自己的知觉是自我知觉。此外,对行为原因的认知也属于社会知觉的范围。 社会知觉包括的类型有首因效应、光环效应、投射效应、对比效应、刻板印象。     92.【答案】ADE     【解析】心理测验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和心理学原理,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认知、行 为、情感的心理活动予以量化。心理测验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按测验应用 领域可分为教育测验、职业测验、临床测验。     93.【答案】ABC     【解析】影响人力资源创新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1)天赋;(2)知 识和技能;(3)个人努力;(4)文化;(5)经济条件。     94.【答案】ABCDE(Po)     【解析】统一领导、权力制衡原则中,统一领导是指无论对哪一项工作来说,一个下属人 员只应接受一个上级主管的命令。权力制衡是指权力的运用必须受到监督。在最高层与最基层之间 形成一条连续的等级链;任何一级组织只能有一个人负责;正职领导副职;下级组织只接受一个上级组 织的命令和指挥;下级只能向直接上级请示工作,不能越级请示工作;上级也不能越级指挥下级,应 维护下级组织的领导权威;职能管理部门一般只能作为同级直线指挥系统的参谋,但无权对下属直线 领导者下达命令和指挥。     95.【答案】CE     【解析】工作岗位分析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而工作岗位评价 又是建立健全企业单位薪酬制度的重要步骤。因此,可以说工作岗位分析为企业单位建立对外具有 竞争力、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员工具有激励性的薪酬制度准备了条件。故 C、E 两项说法错误。     96.【答案】BC     【解析】按照劳动定额所考察的范围,劳动定额水平可分为以下三类:(1)车间定额水平。 它是车间内部各个班组之间劳动定额综合达到的高低程度。(2)企业定额水平。它是企业内部各个车 间之间劳动定额综合达到的高低程度。(3)行业或部门定额水平。同行业或部门所属企业之间劳动定 额综合达到的高低程度。A、D、E 三项是以定额的综合程度为标准所作的分类。     97.【答案】BC     【解析】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可根据产量定额和工时定额两种形式分别计算。     (1)按产量定额计算时其公式为:产量定额完成程度指标一     98.【答案】CD     【解析】按劳动效率定员,是根据生产任务和员工的劳动效率以及出勤率来计算定员人数, 计算公式为;     这种定员方法,实际上就是根据工作量和劳动定额来计算人员数量的方法。     99.【答案】ABCE     【解析】工作岗位定员主要适用于有一定岗位,但没有设备,又不能实行定额的人员,如 检修工、检验工、值班电工、茶炉工、警卫员、清洁工、文件收发员、信访人员等。这种方法主要 根据工作任务、岗位区域、工作量,并考虑实行兼职作业的可能性等因素来确定定员人数。     100.【答案】AB     【解析】网络招聘具有以下优点:(1)成本较低,方便快捷;选择的幅度大,涉及的范围广。 (2)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3)使应聘者求职申请书、简历等重要资料的存贮、分类、处理和检索 更加便捷化和规范化。C、D、E 三项是外部招募的优势。     101.【答案】ACDE     【解析】结构化面试的优点是对所有应聘者均按统一标准进行,可以提供结构与形式相同 的信息,便于分析、比较,减少主观性,同时有利于提高面试的效率,且对面试考官的要求较少。 缺点是谈话方式过于程式化,难以随机应变,所收集的信息的范围受到限制。     102.【答案】ABDE     【解析】情境模拟测试法较容易通过观察应聘者的行为过程和行为效果来鉴别应聘者的工 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比较适合在招聘服务人员、事务性工作人员、 管理人员、销售人员时使用。     103.【答案】BE     【解析】招聘人员在评估面试方法的有效性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1)提问的有效性。 所提问题是否可以得到有效结论,该结论是否对录用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面试考官是否做 到有意识地避免各种心理偏差的出现。(3)面试考官在面试过程中对技巧使用情况的评价。C、D 两 项是对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评估。     104.【答案】BC     【解析】匈牙利法是企业在解决员工任务指派问题时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在应用这一方 法时,应具备以下两个约束条件:员工数目与任务数目相等;求解的是最小化问题,如工作时间最小 化、费用最小化等。     105.【答案】ABCD     【解析】为劳动者创造一个舒适安全且有效率的劳动环境,是管理者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内 容。优化劳动环境涉及的范围很广、因素很多,主要包括:照明与色彩、噪声、温度和湿度、绿化。     106.【答案】ACE     【解析】培训的目标的具体要求是:(1)培训的目标应解决员工培训要达到什么样标准的问 题;(2)将培训目标具体化、数量化、指标化和标准化;(3)培训的目标要能有效地指导培训者和受训 者。总之,培训目标是培训项目计划和培训方案制订与实施的导航灯。对合格、熟练、优秀一类的 词语必须加以量化,所以 B 选项错误;在众多的培训资源中,选择何种资源,最终要由培训内容及可 利用的资源来决定,所以,D 选项错误。     107.【答案】ABCDE     【解析】培训项目计划应包含以下内容:(1)培训目的;(2)培训目标;(3)受训人员和内容; (4)培训范围;(5)培训规模;(6)培训时间;(7)培训地点;(8)培训费用;(9)培训方法;(10)培训师。另 外还应注意培训学习的顺序。     108.【答案】ABCD     【解析】培训评估的方法一般有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测试法、情境模拟测试法、绩效考 核法、360 度考核、前后对照法、时间序列法和收益评价法。     109.【答案】ABCDE     【解析】培训教学方案的制订一般要按照这样一个程序来进行:(1)确定教学目的。(2)确 定教学名称。(3)检查培训内容。(4)确定教学方法。(5)选定教学工具。(6)设计教学方式。这是整 个教学方案的重心,包括教学一般技巧的使用和教学方法的采用及教学工具的具体使用等内容。(7) 分配教学时间。完成所有程序之后,还需要做的就是计算和分配时间。     110.【答案】ABDE     【解析】讲授法是指教师按照准备好的讲稿系统地向受训者传授知识的方法。其缺点在于: 传授内容多,学员难以吸收、消化;单向传授不利于教学 双方互动;不能满足学员的个性需求;教师水平直接影响培训效果,容易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传授方 式较为枯燥单一,不适合成人学习。C 项属于专题讲座法的缺点。     111.【答案】ABCDE     【解析】敏感性训练法要求学员在小组中就参加者的个人情感、态度及行为进行坦率、公 正的讨论,相互交流对各自行为的看法,并说明其引起的情绪反应。它适用于组织发展训练;晋升前 的人际关系训练;中青年管理人员的人格塑造训练;新进人员的集体组织训练;外派人员的异国文化训 练。     112.【答案】BC     【解析】绩效管理系统的设计包括绩效管理制度的设计与绩效管理程序的设计两个部分。 绩效管理制度是企业单位组织实施绩效管理活动的准则和行为的规范,它是以企业单位规章规则的 形式,对绩效管理的目的、意义、性质和特点,以及组织实施绩效管理的程序、步骤、方法、原则 和要求所作的统一规定。绩效管理程序的设计,由于涉及的工作对象和内容的不同,可分为管理的 总流程设计和具体考评程序设计两部分。     113.【答案】BCDE     【解析】绩效管理系统评估是对绩效管理各个环节和工作要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的过程。 评估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对管理制度的评估;(2)对绩效管理体系的评估;(3)对绩效考 评指标体系的评估;(4)对考评全面、全过程的评估;(5)对绩效管理系统与人力资源管理其他系统的 衔接的评估。     114.【答案】BCE     【解析】目标管理法的评价标准直接反映员工的工作内容,结果易于观测,所以很少出现 评价失误,也适合对员工提供建议,进行反馈和辅导。由于目标管理的过程是员工共同参与的过程, 因此,员工工作积极性大为提高,增强了责任心和事业心。但是,目标管理法没有在不同的部门、 不同的员工之间设立统一目标,因此,难以对员工和不同部门间的工作绩效作横向比较,不能为以 后的晋升决策提供依据。     115.【答案】BCE     【解析】图解式评价量表法也称图表评估尺度法、尺度评价法、图尺度评价法、业绩评定 表法。由于本方法所采用的考评效标涉及范围较大,可以涵盖员工个人的品质特征、行为表现和工 作结果,使其具有广泛适应性,同时该方法具有简单易行、使用方便、设计简单、汇总快捷等优点。 但考评的信度和效度,取决于考评因素及项目的完整性和代表性,以及考评人评分的准确性和正确 性。在考评要素选择确定以及考评人存在问题的情况下,本方法极容易产生晕轮效应或集中趋势等 偏误。     116.【答案】ABCDE     

23 页 394 浏览
立即下载
2010年11月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真题及答案

2010年11月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真题及答案

2010 年 11 月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理论) (参 考答案仅供参考,如有误,以书本为准)   2010 年 11 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职      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等      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卷  册  一:职业道德 理论知识   第一部分   职业道德 (第 1~25 题,共 25 道题)   一、             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 (一)   单项选择(第 1~8 题) 1、关于职业道德,正确的说法是(    )  A、职业道德在有些情况下可以借助立法手段来加以贯彻实施  B、职业道德是决定一个从业人员职业生涯的唯一因素  C、职业道德只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  D、提高职业道德素养,靠的是自觉而非组织教育和培训   2、我国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    )  A、爱国守法、勤俭自强         B、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C、诚信、敬业、公道、守纪     D、忠诚、审慎、勤勉   3、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  A、改革创新         B、爱岗敬业  C、民主科学         D、以人为本   4、职业化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其核心层是(     )  A、职业化技能         B、职业化语言  C、职业化礼仪         D、职业化素养   5、职业技能的特点是(     )  A、科学性、专业性、人为性、复合性  B、传承性、差异性、层次性、功利性  C、时代性、专业性、层次性、综合性  D、基础性、专业性、缜密性、综合性   6、古人认为,在无人监督时,依然能严格按道德规范要求做事的修养境界是(     )  A、自律      B、内省    C、慎独     D、无妄   7、关于“团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何一种组织都是一个“团队”       B、不管宗旨是什么,只要它是一个团结的队伍它就是团队       C、由于实行扁平化管理,一个好的团队逐渐淡化了组织领导     D、个人追求与组织发展方向高度一致是优秀团队的基本特征   8、下列属于比尔·盖茨关于“十大”优秀员工准则的是(    )  A、对自己公司的产品抱有极大的热情         B、踏踏实实在企业干一辈子  C、员工提出的建议哪怕有一点点启示,就是对公司最大的贡献              D、敢于表达,说错了话也不要紧张   (二)   多项选择题(第 9~16 题) 9、优秀团队在合作方面的特征是(     )  A、成员具有强烈的团队归属感  B、团队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C、成员绝不单独行动  D、团队首领的言论具有压倒一切的号召力   10、下列关于“公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公道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B、凡事讲求公道,会妨害员工 和谐相处  C、公道一般不能作为员工薪酬的指标       D、是否公道影响到员工职业前途   11、作为职业道德规范的“公道”的特征是(      )  A、公道标准的时代性          B、公道观念的多元性   C、公道意识的社会性          D、公道评价的模糊性   12、关于敬业,正确的说法是(      )  A、为了实现集体利益,要求每一个成员共同遵守  B、领导具有特殊的地位,其纪律要求高于一般员工  C、任何纪律均存在瑕疵,每个人要勇于挑战纪律  D、以坦诚的心态接受违纪行为的处罚   13、关于“节约资源”,要求从业人员做到(     )  A、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      B、明确节约资源的责任    C、创新节约资源的方法      D、节衣缩食降低资源消耗   14、在职业活动中,践行“合作规范”的具体要求是(     )  A、求同存异     B、防而不害     C、公平竞争     D、互相协作   根据下列事例,回答第 15、16 题。 20 年前,大卫·安德森与吉姆·墨菲都是普通的铁路职工。20 年后,两人的职位发生了巨大 变化,前者还是一名普通的铁路职工,而后者则成为铁路总裁。同事感慨地对大卫说: “真想不到你还在这里,而吉姆成了总裁。”大卫遗憾地回答:“在当时,我工作是为了 一小时 1.75 美元的工资,可吉姆不是,他工作是为了这条铁路。事情就是这样。” 15、根据上述事例,正确的说法是(     )  A、大卫和墨菲有着相同的事业起点   B、与墨菲相比,大卫明确的工作方向牵制了他的事业发展    C、同事对大卫的职业生涯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感到惊讶   D、大卫明白墨菲成为总裁的原因所在   16、从上述事例中,我们能够得到的启示是(     )  A、只要努力了,就能得到回报   B、爱岗敬业是职业成功的基础    C、在职业活动中,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  D、事业心是促进一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职业道德个人表现部分(第 17~25 题) 17、在你看来,一些社会活动志愿者不取报酬,却热心工作的目的是( D    )  A、出出名                      B、悠闲所致  C、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      D、增加一些阅历   18、公司组织员工做工间操,但大家对此举的反应并不积极,你认为究其原因是(   C   ) A、做工间操没有必要         B、员工们还是工作太忙了 C、组织不得力               D、缺乏奖励措施   19、董事长在外开会,临时通知你尽快把某项目的相关材料送到他那里。你迅速带上材料离 开办公室径直往董事长开会的场所,但途中,你忽然发现因为走得匆忙,自己竟然忘带了 一份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文件,重新返回办公室取材料会耽误一些时间,这时你会(    D   )  A、不回去取材料,董事长若问,就说他没有具体要求带哪些材料  B、不回去取材料,向董事长承认自己忘记带了  C、回去取材料,向董事长说明情况  D、一边赶往董事长所在的地方,一边联系办公室再派人送一趟   20、单位通过银行存折发放工资,你因不急需用钱,有一段时间没有查看存折了。这天,你 因购物取钱,才发现上个月的工资少了 10 元钱。你会(     )  A、向主管反应                     B、直接找财务人员核实 C、因钱不多,就忽略过去了         D、等到下个月发工资再说   21、由于流感爆发,许多人上街时都戴上了口罩。对这些人,你的感觉是(     )  A、他们都得了流感  B、他们多属大惊小怪  C、他们有社会意识  D、他们怕被传染   22、过马路时,在红绿灯变化时,你一般会(      )  A、一定按照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过马路           B、不管红灯绿灯如何变化,只要大家走,自己就走  C、一般会遵守交通规则,偶尔有急事时会违背            D、只要自己觉得安全有保证,不管红绿灯的变化   23、经理安排你假期加班,导致你与好几个好朋友的重要约会最终泡了汤。你会(    )  A、今后见面时,逐一向每个朋友解释  B、给他们发短信说明情况  C、编一个更加令人同情的“理由”,让他们相信自己不是一个食言的人  D、暂时不与他们联系,事后或者他们问起来再说   24、由于你的收入不高,除去维持生活的费用外,一年下来仅积攒了 6000 元钱。一天,你 的一个同事和你的父母因遇到难事,同时要求你对他们进行资金支持,这会花掉你所有的 积蓄。这时你会(     )  A、先支持朋友,父母毕竟是自家人          B、先支持父母,父母毕竟对自己有养育之恩  C、自己辛苦攒钱不容易,谁也不支持              D、各支持一部分   25、你家离单位不远,晚饭后散步,发现单位的会议室里还有灯光,两个人影匆匆来回走 动。这时已经很晚了,你会想到的是(     )  A、有人还在工作,他们太辛苦了  B、告诉门卫赶紧查一查  C、亲自上去看一看  D、肯定是有盗贼入室了,赶紧报案 第二部分     理论知识 (26~125 题,共 100 道题,满分为 100 分) 一、   单项选择题(26~85 题,每题 1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在 答题卡上讲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26、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是( B    )    A、国民收入     B、基尼系数    C、人均 GDP     D、需求弹性   27、( B    )是政府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 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C、金融政策         D、收入政策   28、(  A   )即雇员与雇主在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  A、劳动合同关系       B、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C、劳动法律渊源       D、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29、(  B   )不具有法律效力。  A、立法解释    B、任意解释      C、司法解释    D、行政解释   30、PDCA 循环法的四个阶段包括:①计划;②检查;③执行;④处理。其正确排序为(  A    )  A、①③②④             B、③②①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④②   31、企业( B    )是指企业的声誉、人力、财力和物力。  A、销售能力          B、实力  C、服务能力          D、潜力   32、(   C  )是团队生存、改进和适应变化着的环境的能力。  A、团队成长       B、团队建设     C、团队学习        D、团队发展   33、(  C    )是指最先的印象对人的知觉产生的强烈影响。  A、光环效应     B、投射效应     C、首因效应     D、刻板印象   34、领导者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必要的支持以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并确保他们的目标 与群体和组织的目标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是(    C  )的主要观点。  A、领导者参与模型            B、情境领导理论        C、路径—目标理论            D、费德勒的权变模型   35、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应(C     )。  A、以事为中心     B、以企业为中心    C、以人为中心    D、以社会为中心   36、在管理形式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   C  )。 A、静态管理         B、权变管理 C、动态管理         D、权威管理   37、人力资源开发目标的整体性不包括( D   )。  A、目标制定的整体性         B、目标实施的整体性    C、各个目标间不孤立         D、目标设计的针对性   38、(    B  )是对企业总体框架的设计。  A、战略规划      B、组织规划     C、人员规划    D、岗位规划   39、工作岗位分析的最终成果是形成岗位规范和(  B  )。  A、培训制度       B、工作说明书     C、工资制度       D、任务计划表   40、(    A)为企业员工的考核、晋升提供了依据。 A、工作岗位分析        B、工作岗位设计 C、人员流动统计        D、人员需求计划   41、影响劳动环境的因素不包括(    C )。 A、温度和湿度      B、工作地组织    C、工作丰富化      D、照明与色彩   42、根据岗位数量、岗位工作量和劳动者工作效率来核算定员人数的方法属于(D    )。 A、按设备定员     B、按比例定员 C、按效率定员       D、按岗位定员   43、国家或行业劳动定员标准的特征不包括(    C )。 A、法定性     B、技术性    C、强制性      D、统一性   44、(   B  ),亦称概略定员标准,是以某类人员乃至企业全部人员为对象制定的标 准。 A、比例定员标准      B、综合定员标准     C、效率定员标准      D、设备定员标准   45、制度化管理的优点不包括(   B )。  A、个人与权力相分离        B、适合现代小型企业组织的需要    C、以理性分析为基础        D、适合现代大型企业组织的需要   46、(   A  )是对企业管理各基本方面规定的活动框架,用于调节集体协作行为。 A、管理制度        B、业务规范 C、技术规范        D、行为规范   47、参加招聘会的主要步骤有:①招聘会的宣传工作;②招聘会后的工作;③招聘人员的 准备;④与协作方沟通联系;⑤准备展位;⑥准备资料和设备。其排序正确的是( A    )。 A、⑤⑥③④①②     B、⑥③④⑤②①     C、⑥①③④⑤②   D、③①⑥④⑤ ②   48、人才交流中心不具有的特点是(  C)。  A、一般建有人才资料库          B、针对性强   C、适于热门人才的招聘          D、费用低廉   49、(    D )通过测试应聘者基础知识和素质能力差异,判断应聘者对招聘岗位的 适应性。 A、心理测验           B、面试法 C、物理测验           D、笔试法   50、(    D )不是面试前应该做的准备工作。 A、科学合理设计面试问题         B、确定面试的时间和地点 C、详细了解应聘者的资料         D、消除应聘者的紧张情绪   51、(  C    )鼓励应聘者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A、举例式提问        B、封闭式提问     C、假设式提问        D、开放式提问   52、(   B  )不属于人员配置的原理。 A、能位对应原理        B、精确对应原理 C、互补增值原理        D、动态适应原理   53、在招聘评估中,录用比和应聘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录用人员的(A     )。 A、数量      B、成本     C、质量    D、规模   54、同一种测试方法对一组应聘者在两个不同时间进行测试,其测试结果的一致性称为(      A )。 A、稳定系数   B、内在一致性系数    C、等值系数     D、外在一致性系数   55、考虑(   C)时,主要考虑所用的方法是否与想测试的特性有关。 A、预测效度     B、同侧效度    C、内容效度    D、异侧效度   56、现代培训活动的首要环节是( D    )。 A、确定培训目标         B、确定培训范围     C、设计培训计划         D、分析培训需求 57、(  A   )信息是指培训实施与需求在时间上是否相对应。  A、培训及时性           B、培训有效性    C、培训广泛性           D、培训可信性   58、( C    )用于衡量受训者从培训中学到了什么,一般通过笔试来评估。 A、绩效成果      B、情感成果    C、认知成果      D、技能成果   59、(   D  )是指由一位有经验的工人或直接主管人员在工作岗位上对受训者进行培 训的方法。 A、特别任务法            B、工作轮换法   C、个别指导法            D、工作指导法   60、模拟训练法能够(  C    )。  A、提供互教互学的机会           B、让学员掌握更多业务知识   C、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           D、让学员掌握更多理论知识   61、(  A   )的开发要坚持“满足需求、突出重点、立足当前、讲求实用、考虑长远、提升 素质”的基本原则。 A、培训内容           B、培训计划      C、培训方法           D、培训方式   62、(  B    )就是根据培训面临的问题环境,选择和制定相应的措施。  A、拟订培训制度       B、实施培训计划  C、制定培训策略       D、设计培训流程   63、(   A  )是指在自然地域,通过模拟探险活动进行的情景体验式心理训练。 A、野外拓展训练            B、一般拓展训练      C、场地拓展训练            D、特殊拓展训练   64、虚拟培训的优点不包括(C      )。  A、仿真性          B、自主性    C、针对性          D、安全性   65、( B )是从企业宏观的角度对绩效管理程度进行的设计。 A、绩效管理的制度设计        B、绩效管理的总流程设计    C、绩效管理的方法设计        D、绩效管理具体程序设计   66、一般而言,(  A )较为客观。  A、上级考评         B、同级考评     C、下级考评         D、自我考评   67、(   A )是通过对员工现实工作行为和表现剖析,说明其行为的正确与否,根据 工作说明书来说服下属,使其提升绩效水平。 A、单向劝导式绩效面谈        B、综合式绩效面谈    C、双向倾听式绩效面谈        D、解决问题式面谈   68、( D   )是将考评期内员工的实际工作表现与绩效设计的目标进行对比,寻找工作绩 效的差距和不足的方法。  A、水平比较法              B、横向比较法     C、纵向比较法              D、目标比较法   69、以下关于行为主导型的绩效考评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操作性较强           B、适合对管理性工作岗位的考评     C、重在工作过程         D、适合生产性、操作性工作岗位的考评   70、(    B )与目标管理法相近,采用更直接的工作绩效衡量指标,通常应用于非管 理岗位的员工。 A、间接指标法          B、绩效标准法     C、直接指标法          D、成绩记录法   71、(  A  )通常是以工时或完成产品的计数计算员工应当获得的劳动报酬。 A、工资             B、薪金   C、奖金             D、福利   72、(  A   )是指员工自身心理上感受到的社会和心理方面的回报。 A、内部回报      B、外部回报     C、直接回报         D、间接回报   73、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 C    )。 A、35 小时               B、40 小时     C、48 小时               D、50 小时   74、在岗位评价中,(  D   )评价的是岗位的劳动卫生状况。 A、劳动责任       B、劳动技能       C、劳动强度       D、劳动环 境   75、(   B  )是指企业人工成本占企业附加值的比率。 A、成本收益率    B、人工费用率     C、劳动分配率     D、人工投入产出比 率   76、单位录用员工的,应当自录用之日起(   B  )内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缴费 存登记。 A、15 日        B、30 日    C、60 日       D、90 日   77、延长工作时间是指超过(   D  )的工作时间。 A、定额工时         B、平均工时     C、实耗工时         D、标准工时   78、(   C )是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因就业或雇用而产生的关系。 A、法律关系     B、命令关系    C、劳动关系      D、协作关系 79、雇员是基于(  B   ),为了获取工资而有义务处于从属地位,为他人即雇主提供劳 动的劳动者。 A、经济关系       B、劳动合同   C、社会关系      D、法律规范   80、(    C )是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形成的雇员和雇主之间的权利义 务关系。 A、劳动协作关系        B、劳动契约关系    C、劳动法律关系        D、劳动合同关系   81、( C  )是指不依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一定劳动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 A、劳动法律主体            B、劳动法律事实  C、劳动法律事件            D、劳动法律行为   82、( C    )劳动关系的运行是基于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契约自由等原则为基础构建的。 A、利益激励型        B、利益约束型    C、利益协调型        D、利益平衡型   83、集体合同是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 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   D  )。 A、临时协议          B、口头协议    C、网络协议          D、书面协议   84、(  C  )的基本特点是体现国家意志。 A、劳动法律关系         B、劳动关系   C、劳动法律法规         D、劳动合同   85、( D    )是劳动关系双方就企业生产经营与职工利益的事务进行平等商讨、沟通,相 互理解和合作,并在可能的条件下达成一定协议的活动。 A、集体协商制度           B、集体协商   C、劳动争议处理           D、平等协商   二、  多项选择题(第 86~125 题,每题 1 分,共 40 分。每小题有多个答案正确,错选、少 选、多选,均不得分)   86、失业类型分为( ABCD    )。 A、摩擦性失业                       B、技术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季节性失业 E、阶段性失业   87、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有(   ABD  )。 A、工会                B、最低社会保障   C、劳动力需求量        D、最低劳动标准 E、劳动力供给量   88、劳动法基本原则包括(  ACE   )。 A、物质帮助权原则               B、平等就业原则  C、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           D、自由择业原则 E、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则   89、下面属于劳动权的是(  ABCDE   )。 A、平等就业权             B、劳动报酬权 C、自由择业权             D、休息休假权 E、职业培训权   90、企业战略的实质是实现(  ACD   )之间的动态平衡。 A、外部环境             B、内部环境 C、企业实力             D、战略目标 E、长远发展   91、包装策略主要包括(   ABCDE  )。 A、相似包装策略              B、差别包装策略 C、组合包装策略              D、复用包装策略 E、附赠品包装策略   92、心理测验按测验的方式可分为(   BCDE   )。 A、情商测验          B、纸笔测验  C、操作测验          D、口头测验 E、情境测验   93、属于人力资本投资特征的选项有(  BDE   )。 A、收益形式单一化        B、投资的动态性  C、谁投资,谁收益        D、投资的连续性 E、收益形式多样化   94、从内容上看,人力资源规划包括( ACDE    )。 A、组织规划       B、企业组织变革规划  C、人员规划       D、人力资源费用规划 E、战略规划   95、工作岗位分析信息的主要来源有(ABCDE     )。 A、直接观察               B、事件访谈 C、工作日志               D、书面资料 E、同事报告   96、定员定额标准的内容包括( CDE    )。 A、岗位培训标准         B、岗位员工规范  C、时间定额标准         D、双重定额标准 E、产量定额标准 97、工作岗位分析的中心任务是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基本依据,实现(  BCDE   )。 A、责权一致            B、适才适所   C、人尽其才            D、人事相宜 E、位得其人   98、按照定员标准的综合程度,企业定员标准可分为(  DE   )。 A、比例定员标准                   B、效率定员标准  C、岗位定员标准                   D、单项定员标准 E、综合定员标准   99、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基本原则包括(   ABDE  )。 A、共同发展原则              B、学习与创新并重 C、保持制度稳定              D、符合法律的规定 E、适合企业特点   100、内部招募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体现在(  AD   )。 A、容易抑制创新             B、筛选难度大、时间长  C、增加招募成本             D、容易出现不公正现象 E、影响内部员工的积极性   101、(  ACE   )属于外部招募方法。 A、公布广告              B、记忆能力  C、借助中介              D、数字能力 E、熟人推荐   102、属于简历中客观内容的是(  ABC   )。 A、个人信息             B、教育经历 C、工作经历             D、工作业绩 E、个性描述   103、通过直接接触,面试可以使用人单位全面了解应聘者的(  BCDE   )。 A、社会背景         B、语言表达能力  C、个人修养         D、逻辑思维能力 E、反应能力   104、情境模拟测试法比较适合招聘(  ABDE   )。 A、服务人员       B、销售人员 C、科研人员       D、管理人员 E、事务性人员   105、关于内部招募中的布告法说法正确的是(   AC  )。 A、特别适用招聘非管理层员工       B、容易引起不公平  C、花费的时间比较长               D、容易形成小团体 E、成功率高 106、培训需求分析一般从(  BDE   )几个层次上进行。 A 、 岗 位 结 构       B 、 战 略     C 、 业 务 部 门        D 、 组 织        E、员工个人   107、培训需求调查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   ACDE  )。 A、培训需求调查工作的行动计划             B、确定培训目标和方式方法 C、确定培训需求调查工作的目标             D、确定培训需求调查的内容 E、选择合适的培训需求调查方法   108、分析培训需求应关注(  ACE   )。 A、受训员工的现状                B、培训的目标 C、受训员工存在的问题            D、企业的业绩 E、受训员工的期望和真实想法   109、培训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ABCDE   )。 A、培训项目的确定            B、培训成本的预算 C、培训内容的开发            D、培训资源的筹备 E、实施过程的设计   110、培训评估手段的选择主要解决(   ACDE  )等问题。 A、如何进行中间效果的评估            B、如何进行培训 C、如何考察在工作中的运用情况        D、如何考核培训的成败 E、如何评估培训结束时受训者的学习效果   111、直接传授型培训法适用于知识类培训,具体包括(  BDE   )。 A、模拟训练法         B、讲授法 C、头脑风暴法         D、研讨法 E、专题讲座法   112、从考评者角度来看,影响绩效考评质量的因素有(  ABCDE   )。 A、考评者的多少                    B、考评者的个人素质 C、考评者对被考评者的熟悉程度      D、考评者的工作经验 E、考评者对考评指标及标准的理解程度   113、公司员工绩效评审系统的功能有(  ABCE   )。 A、约束考评者              B、解决绩效考评中存在的问题 C、对考评结果进行甄别      D、为员工提供发表意见的机会 E、确保考评结果的公正性   114、有效的绩效信息反馈应具有适应性,即(  ABDE )。 A、反馈信息要因人而异             B、信息反馈是为了沟通而非命令  C、应解析员工的心理动机           D、应集中于重要的、关键的事项 E、应考虑到下属的心理承受能力   115、关于行为观察法这一绩效考评方法表述正确的是(   CD  )。 A、只能定性分析                B、不能量化  C、能区分行为重要性            D、费时费力 E、注重行为过程的结果   116、工资总额的准确统计为国家(  ABCDE   )提供了重要依据。 A、计算经济补偿金              B、了解人民的收入水平 C、计算有关保险金              D、了解人民的生活水平 E、计算离休退休金   117、工资奖金调整的方式包括(   ABDE  )。 A、奖励性调整                B、生活指数调整 C、福利性调整                D、工龄工资调整 E、特殊性调整   118、一般来说,影响员工工作的数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   ABCDE  )。 A、劳动责任                  B、劳动强度 C、劳动技能                  D、劳动环境 E、社会心理   119、社会福利的内容包括(  ABCDE   )。 A、公共设施              B、财政补贴 C、居民住房              D、生活补贴 E、集体福利   120、以下关于劳动法律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CDE  )。 A、劳动法律关系不具有法律强制性        B、劳动法律关系是单务关系 C、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强制性          D、劳动法律关系是双务关系 E、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力和义务   121、劳动法律事实可以分为(   CE  )。 A、劳动法律关系                   B、劳动合同 C、劳动法律行为                   D、劳动关系 E、劳动法律事件   122、雇员参与民主管理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 AE    )。 A、职工大会            B、岗位参与 C、质量小组            D、政策参与 E、合理化建议   123、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中的调解是劳动关系当事人的一种自我管理形式,其基本特点包括 (   ABE  )。 A、群众性     B、自治性    C、国家性    D、强制性    E、非强制性   124、订立集体合同应当遵循的原则包括(  ABCDE   )。 A、不得采取过激行为                 B、诚实守信、公平合作  C、兼顾双方合法权益                 D、相互尊重、平等协商 E、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   125、限制延长工作时间的措施包括(   ABCE  )。 A、条件限制            B、支付延长工作时间的报酬  C、时间限制            D、订立缩短工作时间的制度 E、人员限制 2010 年 11 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一、 简单题(本题共 2 题,第一小题 15 分,第 2 小题 15 分,共 30 分) 1、 请简述企业培训制度的基本内容。(15 分) 一、项具有良好适用性、实用性和可行性的企业培训制度应包括: ⑴ 制度企业员工培训制度的依据; (3 分) ⑵ 实施员工培训的宗旨与目的; (3 分) ⑶ 企业员工培训制度实施办法; (3 分) ⑷ 企业培训制度的核准与施行; (3 分) ⑸ 企业培训制度的解释与修订权限的规定。 (3 分) 2、 考评阶段是绩效管理的重心,请问应如何做好考评的组织实施工作?(15 分) ⑴ 确保考评的准确性; ⑵ 重视考评的公开性; ⑶ 慎重选择考评结果的反馈方式; ⑷ 对考评使用表格进行再检验; ⑸ 对考评方法进行再审核。 二、 (3 分) (3 分) (3 分) (3 分) (3 分) 计算题(本题共 1 题,共 20 分。先根据题意进行计算,然后进行必要分析,只有 计算结果没有计算过程不得分) A 公司在岗位评价过程中,采取了百分比系数法。以 B 岗位为例,其评价要素(Ei)及 其权重(Pi)、评价指标(Eij)及其权重(Pij)、评价指标得分(Xij)如表 1 所示。 (1)表一 B 岗位综合合计分标准表 评价要素 Ei 评价指标 Eij 评价指标评定 任职资格 专业知识水平 80 40 工作检验 80 60 组织协调能力 80 40 沟通能力 80 40 创造能力 60 20 工作复杂程度 60 20 工作责任 80 30 监督责任 80 25 工作强度 60 25 Xij Pij(% 评价要素得分 Xij·Pij Xi Pi(%) Xi·Pi ) 能力要求 责任 与强度 30 30 40 工作岗位评价总分 评分标准:每格 1 分,共 16 分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填写表 1,计算出 B 岗位各评价要素指标的得分(Xi)以及评价总分。(16 分) (2)说明设计各评价要素和指标权重的基本要求(4 分) (1)表一 评价要素 Ei 评价指标 Eij B 岗位综合合计分标准表 评价指标评定 Xij Pij(% 评价要素得分 Xij·Pij Xi Pi(%) Xi·Pi ) 任职资格 能力要求 责任 专业知识水平 80 40 32 工作检验 80 60 48 组织协调能力 80 40 32 沟通能力 80 40 32 创造能力 60 20 15 工作复杂程度 60 20 15 80 24 30 76 30 71 40 22.8 28.4 与强度 工作责任 80 30 24 监督责任 80 25 20 工作强度 60 25 15 工作岗位评价总分 75.2 评分标准:每格 1 分,共 16 分 (2)设计各评价要素和指标权重的基本要求 在企业中,不同类别的岗位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在设计各评价要素及其指标的权重时, 应根据其性质和特点,确定各岗位评价要素和指标的权重值,以体现出各类岗位(如管理 岗位、技术岗位、生产岗位等)之间的差异性。 (4 分) 三、 综合分析题(本题共 2 题,第 1 小题 15 分,第 2 小题 18 分,共 33 分) 1、 某公司是一家经营办公设备的跨国公司。今年年初,该公司决定在售后服务部门实施交 叉销售的经营战略,在提供售后服务同时,销售其它办公设备,并对售后服务人员进 行销售技巧培训,但是许多售后服务人员还是不适应既是服务人员、又是销售人员的角 色。后来,经过多次培训、教育、督促,甚至下达硬性指标,上半年销售业绩仍然没有明 显改善,甚至有部分人产生了抵触情绪。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人员配置要遵循哪些原理?(5 分) (1)人员配置的原理 ① 要素有用原理; (1 分) ② 能位对应原理: (1 分) ③ 互补增值原理; (1 分) ④ 动态适应原理; (1 分) ⑤ 弹性冗余原理; (1 分) (2)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公司应该怎样做才能改善当前局面、实现交叉销售的 经营战略?(10 分) (2) 对策 由于大多数售后服务人员不适应既是服务人员、又是销售人员的角色,人岗不匹配, 能位不对应,因此销售业绩难以提高。 为此,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① 淘汰不能够适应交叉销售经营战略的员工,招聘新的合适的员工; ② 提供有吸引力的提成工资,激励越来越多的售后服务人员去销售产品; ③ 聘请培训咨询机构,根据公司的需要,设计专门的培训课程,对员工进行系统的 培训,大力培养适用的专门人才,进一步促进公司现实交叉销售的经营战略; ④ 选拔优秀员工,树立交叉销售的标杆,发挥其引导和示范作用; ⑤ 建立完善员工的交流平台,鼓励员工之间互相帮助、不断交流成功的经验,总结失 败的教训,从而提高整体的销售水产。 2、 某酒店于去年 7 月 5 日与杨某签订了为期 3 年的劳动合同,合同规定试用期为 6 个月, 试用期间每个月工资人民币 850 元,试用期满以后每月 1000 员。当地规定的服务业最 低工资标准为每月 900 元。杨某从去年 7 月 5 日至 10 月 8 日一直在酒店上班,按规定提 供正常服务。10 月 9 日,杨某看到另一家宾馆招收女服务员,工资为 1200 元,奖金另 发。10 月 20 日,杨某等 5 名礼仪小姐向酒店人事部提出辞职申请,并要求酒店补付所 欠工资。人力部经理当场拒绝并报至总经理高某,高某认为杨某等人故意拆台,决定不 支付 9 月份工资。杨某不服,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 请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对本案件进行剖析。(18 分) 人力资源部经理工作说明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 本案涉及到试用期内员工工资待遇和择业主动权的法律问题。 (2) 按照劳动法有关规定,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可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且无须说明 理由或者承担赔偿责任。在本案中,杨某等人在试用期内提出辞职,应受法律保 护,该酒店以不发工资为要挟,要求员工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与法律相违背。 (3) 我国有关法律规定没有规定最低工资适用的排除范围。只要是在法定时间提供了 正常劳动的劳动者,其工资待遇都受最低工资制度的保护。本案中,杨某等人在 法定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该酒店给付的工资低于当地服务业最低工资标准, 与法律相违背,应予补付。 (4) 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 止劳动合同时一次性付清劳动者工资。本案例中,该公司有义务向杨某等人支付 其应得的工资。 四、 方案设计题(本题共 1 题,共 17 分) 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的工作说明书的主要内容如下: 1、 负责公司的劳资管理,并按绩效考评情况实施奖罚; 2、 负责统计、评估公司人力资源需求情况,制度人员招聘计划并按计划招聘公司员工; 3、 按实际情况完善公司《员工工作绩效考核制度》; 4、 负责向总经理提交人员鉴定、评价的结果; 5、 负责管理人事档案; 6、 负责本部门员工工作绩效考核; 7、 负责完成总经理交代的其他任务。 该公司总经理认为这份工作说明书格式过于简单、内容不完整、内容描述不准确。 请为该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重新编写一份工作说明书。(17 分) 人力资源部经理工作说明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 基本资料。主要包括岗位名称、岗位等级(亦既岗位评价的结果)、岗位编码、定员 标准、直接上、下级和编制日期等方面的识别信息。 (2) 岗位职责。主要包括职责概述和职责范围。 (3) 监督与岗位关系。说明本岗位与其他岗位之间的横向与纵向上的联系。 (4) 工作内容和要求。对本岗位所要从事的主要工作事项做出的说明。 (5) 工作权限。 (6) 劳动条件和环境。 (7) 工作时间。 (8) 资历。有工作经验和学历条件两个方面构成。 (9) 身体条件。 (10) 心理品质要求。 (11) 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 岗位职责梳理示例请参见工作说明书中岗位职责部分,其中: (1) 岗位职责的全面性(是否包含所有重要职责) (2) 岗位职责的系统性(是否按照由主及次、由前至后的顺序撰写) (3) 岗位职责的准确性(内容描述是否准确) (4) 职责表述的规范性(文字表述是否规范) 人力资源部经理工作说明书 一、基本资料 岗位名称 人力资源部经理 岗位等级 ······ 岗位编码 ×××××× 所属部门 人力资源部 直接上级 总经理 直接下级 ××× 定员标准 1人 编制日期 ××××年××月 二、岗位职责 (一)概述 (二)工作职责 1、负责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完善; 2、负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建立与维护; 3、负责人员的招聘与人才的储备; 4 负责公司劳资管理,并按绩效考核情况实施奖罚; 5 负责各种绩效管理制度的制定; 6 负责员工劳动关系的处理; 7、完成公司交付的其他工作任务。 三、监督与岗位关系 (一)所受监督与所施监督 1、所受监督:总经理 2、所施监督:下属人力资源管理人员 (二)与其他岗位关系 1、内部联系:······ 2、外部联系:······ 四、工作内容和要求 工作内容 工作要求 一、建立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应符合公司发展目标 ····· ······ 五、岗位权限······ 六、劳动条件和环境······ 七、工作时间······ 八、任职资格 1、学历;2、工作经验······ 九、身体条件······ 十、心理品质要求······ 十一、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B A B A B C C C C C D B B A C D C B B A B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A C D D C B C A C D A C D C A C A C B A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A D D B A A B D C B D C B C C C D C D ABCD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ABD ACE ABCDE ACD ABCDE BCDE BDE ACDE ABCDE CDE BCDE DE ABDE AD ABCDE ABCD ABCDE ABDE AC BDE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ACDE ACE ABCDE ACDE BDE ABCDE BCE ABDE CD ABCDE ABDE ABCDE ABCDE CDE CE AE ABE ABCDE ABC

19 页 496 浏览
立即下载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各章简答题汇总整理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各章简答题汇总整理

各章简答整理 第一章 战略(18.18%) 一、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衡量标准包括哪些方面? 1、 基础工作的健全程度; 2、 组织系统的完善程度; 3、 领导观念的更新程度; 4、 综合管理的创新程度; 5、 管理活动的精确程度。 二、 在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确定的情况下,制订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有哪些重要意义? 1、 有利于是企业明确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 2、 有利于界定人力资源的生存环境和活动空间; 3、 有利于发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以及相关政策的合理定位; 4、 有利于保持企业人力资源长期的竞争优势; 5、 有利于增强企业领导者的战略意识; 6、 有利于全体员工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鼓舞士气、增强信心、努力工作。 三、 影响企业战略规划的企业内部、外部环境因素包括哪些方面? 内部因素:1、企业文化;2、生产技术;3、财务实力 外部因素:1、劳动力市场的完善程度;2、政府劳动法律法规的健全程度;3、工会组织的作用。 四、 企业集团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哪些主要作用? 1、 推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是促进产业升级的主导力量; 2、 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支撑主体; 3、 是市场秩序的自主管理者,可以避免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无序竞争; 4、 能够形成在国际市场竞争的实力,具有维护国家经济主权的战略作用。 五、 人力资本有哪些基本特征? 1、 人力资本是一种无形资本; 2、 人力资本具有时效性; 3、 人力资本具有实效递增性; 4、 人力资本具有累积性; 5、 人力资本具有无限创造性; 6、 人力资本具有能动性; 7、 人力资本具有个体差异性。 第二章 招聘(30.3%) 一、 企业员工调动的目的有哪些? 1、 满足企业调整组织结构的需要; 2、 保持员工晋升渠道的畅通; 3、 满足员工的不同需要; 4、 是有效处理劳动关系冲突的方法; 5、 是员工获得不同工作经验的重要途径。 二、 工作岗位轮换有哪些益处? 1、 可以避免员工士气低落,效率下降,能够唤起员工工作热情; 2、 作为学习过程,可以使员工全面了解整个生产流程; 3、 可以增加员工就业的安全性; 4、 可以促使员工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使员工获得评价自己资质和偏好的良好机会; 5、 可以改善团队小环境的组织氛围; 6、 对有毒有害的工作岗位实行岗位轮换制度,可以有效降低职业伤害和各种职业病的发病率。 三、 优秀企业吸引人才的优势,除了工资、福利还包括哪些方面? 1、 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企业文化; 2、 增强员工工作岗位的成就感; 3、 赋予更多、更大的责任和权限; 4、 提高岗位的稳定性和安全感; 5、 保持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平衡。 第三章 培训(0) 一、 判断企业培训文化从萌芽阶段进入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1、 企业是否真正理解和认识了现代培训; 2、 企业是否真正拥有了自己行之有效的培训规划和实施计划; 3、 企业是否真正拥有了阶梯化的与需求匹配的培训课程体系。 二、 与传统的组织相比较,学习型组织有哪些特征? 1、 属于远景驱动型组织; 2、 组织由多个创造型团队组成; 3、 属于自主管理的扁平型组织; 4、 组织的边界被重新界定; 5、 注重员工家庭生活与职业发展的平衡; 6、 领导者扮演新的角色; 7、 善于不断学习的组织; 8、 具有创造能量的组织。 三、 影响组织学习力的因素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 对未来的警觉程度,洞察是否准确; 2、 对事物的认知程度,掌握认知能力; 3、 对信息的传递速度,沟通是否畅通; 4、 对变化的调整能力,应变是否及时。 四、 组织职业生涯规划最常用的落实制度与措施主要有哪些? 1、 建立职业记录及职业公告制度; 2、 帮助员工设计职业生涯规划方案; 3、 开展职业生涯年度评审; 4、 建立组织职业信息系统。 第四章 绩效(15.15%) 一、 简述企业实施平衡记分卡的优点。 1、 克服财务评估方法的短期行为; 2、 有助于各级员工对组织目标和战略的沟通和理解,使整个组织行为一致; 3、 有效地将组织的战略转化为组织各层的绩效指标和行为; 4、 提高组织整体管理水平,实现组织长远发展。 二、 企业确定关键绩效指标应遵循哪些原则? 1、 明确性原则,KPI 必须明确、具体; 2、 可测性原则,KPI 必须是可衡量的; 3、 可达成原则,KPI 必须可以达到的,不能高不可攀; 4、 相关性原则,KPI 必须与战略目标密切关联; 5、 时限性原则,KPI 必须有明确的时限要求。 三、 简述企业以平衡计分卡为核心进行战略管理所包括的五个过程。 1、 建立企业使命、愿景、价值观、长期目标; 2、 对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 3、 制定企业战略目标; 4、 战略执行与跟踪; 5、 战略评估与控制。 第五章 薪酬(0) 一、 基于战略的企业薪酬分配的根本目的有哪些? 1、 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强化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3、 能够支持企业战略的实施; 4、 有利于培育和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 5、 有利于营造响应变革和实施变革的文化。 二、 对企业的薪酬制度进行评价的目的有哪些? 1、 不断完善企业员工的薪酬激励方案; 2、 提出更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薪酬激励方案; 3、 充分发挥薪酬福利制度的保障与激励功能。 三、 企业经营者年薪制有哪些特点? 1、 其核心和宗旨是把企业经营者的利益同本企业职工的利益相分离,以确保资产所有者的利益; 2、 能够从工资制度上突出经营者的重要地位,增强经营者的责任感,强化责任、生产经营成果和应 得利益的一致性; 3、 能够很好地体现企业经营者的工作特点; 4、 是经营者的收入公开化、规范化。 四、 企业福利有哪些主要作用? 1、 能满足员工的某些需要,解决后顾之忧,为员工创造一个安全、稳定和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2、 能够增加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忠诚度,从而激励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为企业的发展作出 贡献。 3、 可以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第六章 劳动关系(36.36%) 一、 请简述在处理团体劳动争议时,因签订或变更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应当按照怎样的程序予以 处理? 1、 当事人协商。这是团体争议处理的一般程序,在这一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各自进行必要的妥协与 让步是利益协调的惯例。如当事人双方协商解决不成,用人单位工会应当提请上级工会协同政府劳动行政 部门协调处理。 2、 由劳动争议协调处理机构协调处理。劳动行政部门的劳动争议协调处理机构代表政府协调处理团 体劳动争议,应遵循“三方原则”,组织同级工会代表、企业方面代表及其他代表与团体争议当事人各方 首席代表共同进行协调。 二、 请简述组织内引起员工压力感的因素有哪些? 1、 角色模糊。当员工不理解工作内容时就会产生角色模糊,这是由于工作任务不明造成的,员工因 此而感到工作压力。 2、 角色冲突。但员工不得不完成完全相反的目标时会产生角色冲突,由此而产生工作压力感。 3、 任务超载。员工由于必须对太多人的任务期望做出反应而感到压力。 4、 任务欠载。工作太少或工作单调也会使员工产生压力感。任务欠载最严重的后果是惰性,体力和 精神上的厌倦和疲劳。 5、 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产生工作压力的另一个重要来源。如果个人缺乏同事的支持,与 同事关系紧张,都会使员工产生相当大的压力感。 6、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和压力也是密切相关的,组织的心理氛围会对工作产生压力。这时,企业高 层领导者的领导风格经常起着决定性作用。 7、 工作条件。如果工作环境的温度、噪声以及其他条件恶劣,会使员工焦虑感增强,造成压力感。 三、 请简述针对事故可能性进行事前评估的主要内容包含哪些方面? 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对企业发生重大劳动安全卫生事故的可能性进行定量预测并划分等级。 2、 事故所处阶段特征的预先描述。事故所处阶段一般分为事故潜伏期、慢性危险期、事故爆发期和事 故消解期。 3、 事故损害度的预先评估。主要包括人员伤害、营业额损失、资产与品牌损失、财物损失等,要按上 述不同阶段详细描述。 4、 事故可能涉及的法律、法规。 5、 事故可能涉及的赔偿范围。预先设定赔偿的责任范围。 6、 事故管理费用。 四、 《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的哪些权利做了新规定? 1、 同工同酬的权利。所谓同工同酬,是指在相同或相近的工作岗位上付出相同的劳动,应当得到相 同的劳动报酬。 2、 及时获得足额劳动报酬的权利。 3、 拒绝强迫劳动、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权利。 4、 要求依法支付经济补偿的权利。 高师第二章、第四章英文缩写整理 英文 英文 缩写 中文 第二章 备注 招聘配置 KPI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关键绩效指标   MBO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目标管理   BSC Balanced Scored Cards 平衡计分卡   CSF Critical Success Factor 关键成功因子   PRI Position Responsibility Indicator 岗位职责指标   PCI Position Competency Indicator 岗位胜任特征指标   EVA Economic Value Added 经济增加值 SMART Specific Measurable Attainable 原则 Relevant Time-based WAI NNI 明确、可测、可达成、相关、时限   Work Attitude Indicator 工作态度指标   No No Indicator 否决指标   第四章 绩效管理 SCII SC Interest Inventorty 斯坎兴趣调查 COPS C Occupational Preference System 加利福尼亚职业爱好系统问卷   Kuder Preference Record Vocational General Aptitude Test Battery 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试 DAT Differential Aptitude Test 鉴别能力倾向成套测试 MAT Mechanical Aptitude Test 机械倾向测试 CAT Clerical Aptitude Test 文书倾向测试 16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 职业兴趣测试 库德职业爱好调查表 GATB 16PFQ   职业能力测试 (英文缩写里 都有 AT) 卡特尔 16 种人格因素问卷 MBTI MB Type Indicator 梅耶尔人格特质量表 SDS Self-Directed Search 职业自我探索量表     霍兰德职业自我探索量表 RIT Rorschach Inkblot Test 罗夏墨迹测试 TAT 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 主题统觉测试 职业人格测试 投射测试

5 页 499 浏览
立即下载
2011年5月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卷册一考试真题

2011年5月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卷册一考试真题

卷册—:职业道德 理论知识 注意事项:1、考生应首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用钢笔、圆 珠笔等写在试卷册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用铅笔填涂答题卡 上的相应位置处。 2、考生同时应将本页右上角的科目代码填涂在答题卡右上 角的相应位置。 3、本试卷册包括职业道德和理论知识两部分: 第一部分,1—25 小题,为职业道德试题;    第二部分,26—125 小题,为理论知识试题。    4、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 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所有 答案均不得答在试卷上。    5、考试结束时,考生务必将本卷册和答题卡一并交给监考人员。    6、考生应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如果不按标准要求进 行填涂,则均属作答无效。 地 区: 姓 名: 准考证号: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监制 第一部分 职业道德 第 1~25 题,共 25 道题 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 答题指导: ◆该部分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其中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是 正确的,多项选择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 ◆请根据题意的内容和要求答题,并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错选、少选、多选,则该题均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第 1~8 题) l、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 )。 (A)必须服从的工作指令 (B)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 (C)衡量绩效的根本标准 (D)自我评价的价值尺度 2、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内在的道德准则是( )。 (A)真实、谨慎、勤奋 (B)忠心、严谨、殷勤 (C)忠诚、审慎、勤勉 (D)诚信、审问、勤快 3、与其他职业行为准则相比,职业道德的特征包括( )。 (A)超稳定性 (B)适用范围上的无限性 (C)表现形式上的单一性 (D)一定的强制性 4、关于职业道德品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品质的员工更容易取得职业成功 (B)在职业生涯中,职业技能显然比职业道德品质重要得多 (C)在职业道德品质修养过程中,环境的影响占据主导地位 (D)考察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品质,最关键的是看其工作绩效 5、在美国学者詹姆斯·H·罗宾斯看来,“敬业”的本质是( )。 (A)绝不朝三暮四,不把工作当作跳板 (B)干一行,爱一行,服从安排,不挑肥拣瘦 (C)以尊敬、虔诚的心灵对待职业,甚至存有敬畏感 (D)心灵的坦荡和安然 6、同事间建立信赖关系应该努力做到( )。 (A)开诚布公相处,多批评指正同事的缺点和不足 (B)坚持让事实说明一切,遇到误解时少解释、少争论 (C)加强同学、老乡间的联系和沟通,形成稳定的信赖关系 (D)彼此看重对方,不说同事的坏话 7,关于“平等待人”,理解或做法正确的是( )。 (A)服务顾客时,不作任何区别 (B)别人如何待我,我就如何待别人 (C)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 (D)把尊重人格作为平等待人的核心 8、对一般从业人员而言,践行“纪律”的要求是( )。 (A)学习岗位规则、执行操作规程、遵守行业规范、严守法律法规 (B)理解岗位规则、创新操作规程、执行行业规范、遵守法律法规 (C)热悉岗位规则、简化操作规程、遵守行业规范,维护法律法规 (D)学习岗位规则、掌握操作规程、改革行业规范、执行法律法规 (二)多项选择题(第 9—16 题) 9、关于“节约”,正确的说法是( )。 (A)节约是企业兴盛的重要保证 (B)节约是从业人员立足企业的品质 (C)节约是从业人员事业成功的法宝 (D)节约是企业赢得利润的最关键的手段 10、从“合作”角度来看,一个优秀团队的表现在于( )。 (A)成员对团队具有强烈的归属感 (B)团队对成员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C)成员必须依赖团队才能生存发展 (D)团队排斥成员个体性的思想和行为 11、关于“尊重集体”的含义,理解正确是( )。 (A)处处为企业着想 (B)坚持企业利益高于一切 (C)尊重集体,核心就是尊重领导 (D)忠诚所属企业 12、我国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 )。 (A)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B)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C)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 (D)以敬业、奉献、和谐、享受为导向 13、关于职业化,正确的说法有( )。 (A)职业化就是职业的终身化、固定化 (B)职业化也称专业化 (C)职业道德、职业荣誉感、职业责任感是职业化素养中的根本内容 (D)职业化是全球职场的通用语言和职场文化 14、职业技能的特点包括( )。 (A)个体性 (B)专业性 (C)层次性 (D)时代性 15、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在职业道德建设上的主要做法包括( )。 (A)倡导个性,逐渐淡化职业道德要求 (B)加强职业道德立法 (C)注重信用档案体系建设 (D)适应网络化和扁平化办公的需要,逐渐减少在岗培训 16、从业人员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有( )。 (A)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磨砺、自我完善 (B)加强“慎独”,积善成德 (C)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 (D)处理同事关系时宽容大度,一切不放在心上 二、职业道德个人表现部分(第 17~25 题) 答题指导: ◆该部分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您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选 择其中一个选项作为您的答案。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择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17、如果你的上司总是要求员工坚守岗位、无私奉献,但他自己却很少做到, 你的看法是( )。 (A)上司对下属提出各种要求,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儿 (B)一般不会相信上司的话 (C)很气愤,但也没有办法 (D)这样的上司难以服众,也让人看不起 18、在同事们看来,张某是一个十分自私贪婪而又妒忌心极强的人,不料他 因违章操作造成事故而受到严厉处罚,你觉得大家对张某的看法会是( )。 (A)报应 (B)略感同情 (C)值得大家警醒和借鉴 (D)希望他深刻反思 19、作为你每天必用的交通工具,最近几天,你的自行车接连被扎破轮胎,你 上班迟到,受到上司的严厉批评。气恼之下,你决心找到作案人,便到派出所报 了案,但都无济于事,因为你无法日夜看守在自行车旁。对此,你会( )。 (A)把自行车搬回家 (B)再买一辆新的自行车 (C)写一张告示,严厉谴责这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 (D)把自己怀疑的对象的自行车也扎破,以示警告 20、某同事在尾货市场淘到一件衣服,可谓物美价廉,你对这件衣服也是爱不 释手,你会( )。 (A)和同事商量,看看能不能卖给自己 (B)自己亲自去尾货市场淘 (C)想到撞衫的缘故,放弃了 (D)想到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就不贪这便宜了 21、你在某小饭馆吃饭,点了一盘“鱼香肉丝”,结果服务员却给你端上来一 盘“京酱肉丝”。你会 ( )。 (A)退回,要饭馆按照自己的要求重新做 (B)将就吃,但必须向饭馆说明 (C)将就吃,但要求饭馆打个折扣 (D)如果饭馆能够赔礼道歉,这事就不计较了 22、“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刚刚过去了几年,据报道,最近又有不法厂家铤而 走险,生产并销售毒奶粉。对此,你的看法是( )。 (A)明知故犯,罪加一等,只有加重处罚,才能改变局面 (B)商人都是见利忘义的,发生这样的事情不奇怪 (C)国人的道德水平就是这样,无奈、无语 (D)严厉处罚不作为的行业管理人员 23、如果你发觉一段时间以来上司比较疏远自己,相反,对其他同事却很重视 你会( )。 (A)把自己的工作干好了即可 (B)既然如此,工作上只要应付过去就行 (C)找他沟通一下 (D)认为目前这样的状况是可以接受的 24、主管很信任你,给你分配了一项重要任务。然而,照目前进度,要完成这 项任务比登天还难。接受任务时,你曾向主管做过保证,但没料想情况会这样。 对此,你会( )。 (A)尽最大努力,而能不能完成任务只能听天由命了 (B)后悔在主管面前把话说得太满 (C)辜负主管信任,如果到时完不成任务只好以辞职收场了 (D)尽快向主管反应情况 25、你的主管领导与公司总经理闹了矛盾,矛盾闹下来双方逐渐生分了。在主 管和总经理之间,你会( )。 (A)倾向于站在主管一边 (B)倾向于站在总经理一边 (C)干着急,又不知道怎么办 (D)不介入他们之间的是非 第二部分 理论知识 (26~125 题,共 100 道题,满分为 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26~85 题,每题 1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26、实证研究方法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 )的问题。 (A)源自哪 (B)怎样好 (C)为什么 (D)是什么 27、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在决定劳动投入规模时,以取得( )为决策准则, (A)经济效益 (B)社会效益 (C)最低成本 (D)最大利润 28,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如果没有准确适用的法律条款,( )可以直接适用, (A)劳动法的首要原则 (B)劳动法律规范 (C)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D)相关国际公约 29,在劳动关系领域,工会不享有( )。 (A)参与权 (B)咨询权 (C)知情权 (D)单方决定权 30、企业综合平衡的任务不包括( )。 (A)最优经济效果 (B)最优比例 (C)最优发展速度 (D)最优战略 31、市场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A)人口 (B)产品偏好 (C)购买力 (D)购买欲望 32、( )是人对某种事物或特定对象所持有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倾向。 (A)认知 (B)态度 (C)智慧 (D)感觉 33、( )是指导致行为或事件的行为者本身可以控制的因素, (A)归因 (B)内因 (C)外因 (D)知觉 34,领导情境理论中中关于领导方式的权变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 是心理成熟度,二是(  )。 (A)工作成热度 (B)心理承受度 (C)精神成熟度 (D)精神承受度 35、下面对人力资源开发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以立体开发为特征 (B)以提高效率为核心 (C)以挖掘潜力为宗旨 (D)是一个完全独立理论体系 36、( )是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基本前提和基础。 (A)人力资源管理的活动 (B)对人力资源外在要素的管理 (C)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 (D)对人力资源内在要素的管理 37、员工自我保护机制的特点不包括( )。 (A)大多数为满足个人需求 (B)它是一种动态表现 (C)压力会使员工做出不同程度反应 (O)增强了自主自立性 38、( )是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 (A)培训规划 (B)组织规划 (C)制度规划 (D)战略规划 39、( )是对组织中各类岗位某一专项事物或对某类员工的劳动行为、素质要求 等所作的统一规定。 (A)岗位评价 (B)工作分析 (C)岗位规范 (D)劳动制度 40、根据说明对象的不同,对工作说明书所进行的分类不包括( )。 (A)公司工作说明书 (B)部门工作说明书 (C)岗位工作说明书 (D)行业工作说明书 41、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 (A)明确任务目标 (B)责权利相对应 (C)合理分工协作 (D)互助合作目标 42、纵向工作扩大化的主要内容是( )。 (A)延长加工产品的周期 (B)小组负责完成一件工作 (C)多项操作代替一项操作 (D)将管理者的部分职能转由生产者承担 43、以下关于劳动定员与定额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劳动定员与劳动定额的内涵不同 (B)企业定员是对劳动力使用的限额 (C)劳动定员是劳动定额的一种特殊形式 (D)劳动定额采用的劳动时间单位是“工时”、“工日”等 44、以下关于劳动效率定员法的错误表述是( )。 (A)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更适合采用此方法 (B)它适用于实行一人多机或多人一机看管设备的岗位 (C)工人劳动效率可以用劳动定额乘以定额完成率来计算 (D)它是根据工作任务总量和劳动定额核算定员人数的方法 45、某车间为完成生产任务需要开动机床 20 台,每台开动班次为 3 班,看管 定额为每人看管 2 台,出勤率为 95%,则该工作定员人数为( )。 (A)126 人 (B)63 人 (C)57 人 (D)32 人 46、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作用不包括( ). (A)保证员工合法权益 (B)降低人力资源管理费用 (C)防止滥用管理费用 (D)最大限度地控制人工成本 47、( )能够给员工提供发展的机会,强化员工为企业工作的动机。 (A)内部招募 (B)社会招聘 (C)校园招聘 (D)外部招募 48、通过从外部招募优秀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专家,可以产生( )。 (A)团体效应 (B)远期效应 (C)鲶鱼效应 (D)晕轮效应 49、( )的目的是筛选出那些背景和潜质都与职务规范所需条件相当的候选人。 (A)档案筛选法 (B)综合筛选法 (C)初步筛选法 (D)素质筛选法 50、对应聘者的评价应该做到( ), (A)自下而上 (B)由表及里 (C)由里及表 (D)由远及近 51、( )让应聘者自由地发表意见或看法,以获取信息,避免被动。 (A)开放式提问 (B)封闭式提问 (C)选择式提问 (D)假设式提问 52、( )揭示了人们想做什么和他们喜欢做什么。 (A)人格测试 (B)能力测试 (C)兴趣测试 (D)情境测试 53、( )检查的是用同一种测试方法对一组应聘者在两个不同时间进行测试结 果的一致性。 (A)稳定系数 (B)外在一致性系数 (C)等值系数 (D)内在一致性系数 54、( )工作属于全局性工作,能级最高。 (A)决策层 (B)参谋层 (C)经理层 (D)作业层 55、( )可能导致一个人同时被多个岗位选中。 (A)以人员为标准进行配置 (B)以单向选择为标准进行配置 (C)以岗位为标准进行配置 (D)以双向选择为标准进行配置 56、( )是以工作说明书、工作规范等作为员工任职要求的依据,将其和员工平 时工作中的表现进行对比寻找差距的方法。 (A)访谈法 (B)工作任务分析法 (C)日志法 (D)重点团队分析法 57、( )旨在对员工培训需求提供一个连续的反馈。 (A)绩效差距分析模型 (B)循环评估模型 (C)全面任务分析模型 (D)阶段评估模型 58、对培训师进行培训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教学工具的使用培训 (B)授课技巧培训 (C)教学风度的展现培训 (D)教学内容培训 59、培训课程实施的前期准备工作不包括( )。 (A)确认培训时间 (B)准备相关资料 (C)培训后勤准备 (D)培训器材维护 60、( )是用来决策公司为培训计划所支付的费用。 (A)情感成果 (B)绩效成果 (C)技能成果 (D)认知成果 61、( )不属于直接传授型培训法的具体方式, (A)讲授法 (B)案例分析法 (C)研讨法 (D)专题讲座法 62、特别任务法常用于( )。 (A)技能培训 (B)入职培训 (C)管理培训 (D)在职培训 63、( )是培训管理的首要制度。 (A)培训奖惩制度 (B)培训考核制度 (C)培训服务制度 (D)培训激励制度 64、场地拓展训练的特点不包括( )。 (A)有限的空间,无限的可能 (B)简便,容易实施 (C)提供了真实的情景模拟体验 (D)锻炼无形的思维 65、( )是企业实施绩效管理活动的准则和行为的规范。 (A)绩效管理制度 (B)绩效管理目标 (C)绩效管理内容 (D)绩效管理方法 66、在考评的组织实施阶段,无须注意( )。 (A)考评信息的虚假程度 (B)考评的准确性 (C)考评结果的反馈方式 (D)考评的公正性 67、( )要求参加者事先准备一些问题,并要掌握提问和聆听的时机。 (A)双向倾听式面谈 (B)绩效指导面谈 (C)单向劝导式面谈 (D)绩效计划面谈 68、关键事件法的缺点是( )。 (A)不能了解下属如何消除不良绩效 (B)记录和观察费时费力 (C)无法为考评者提供客观事实依据 (D)不能贯穿考评期始终 69、( )是假设员工工作行为和绩效整体呈正态分布的一种方法。 (A)关键事件法 (B)行为观察法 (C)强制分布法 (D)目标管理法 70、( )是在绩效管理末期,主管与下属就本期绩效计划的贯彻执行情况,以及 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等方面所进行的全面回顾、总结和评估。 (A)绩效考评面谈 (B)绩效总结面谈 (C)绩效计划面谈 (D)绩效指导面谈 71、( )通常指以工时或完成产品的件数计算员工应当获得的劳动报酬。 (A)薪金 (B)工资 (C)薪资 (D)薪酬 72、企业员 TZIZ 资总额管理不包括( )。 (A)工资水平的调整 (B)工资总额的计划 (C)工资总额的调整 (D)工资总额的控制 73、企业薪酬制度的职能不包括( )。 (A)激励 (B)保障 (C)监督 (D)调节 74,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 )的工资报 酬。 (A)150% (B)200% (C)300% (D)400% 75、( )是一种岗位评价方法,适合于规模较小、生产单一、岗位设置较少的企业 (A)因素比较法 (B)排列法 (C)关键事件法 (D)评分法 76、( )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用于和支付给员工的全部费用。 (A)人工成本 (B)基本费用 (C)员 liT_资 (O)员工薪资 77、( )是指由国家法律制度规定的,在正常情况下劳动者从事工作或劳动的时 间。 (A)标准工作时间 (B)缩短工作时间 (C)计件工作时间 (D)正常工作时间 78、关于劳动法律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主体只能尽义务 (B)它是一种双务关系 (C)主体只享有权利 (D)它是一种单务关系 79、下列关于企业内部劳动规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以员工为制定主体 (B)只在本企业内适用 (C)由劳动者参与制定 (D)由单位行政决定和公布 80、以下关于劳动法律关系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劳动法律关系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手段的社会关系 (B)雇主和雇员在劳动法律关系中,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 (C)任意性规范形成的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不受国家强制力保障 (D)强行性规范形成的劳动法律关系受国家法律强制力的直接保障 81、依法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是( )。 (A)劳动契约关系 (B)劳动法律事实 (C)劳动合同关系 (D)劳动合同事实 82、劳动合同制度、集体合同制度本身就是一种( )。 (A)利益激励机制 (B)利益妥协机制 (C)综合平衡机制 (D)利益博弈机制 83、( )保证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的配置权,它是企业生产经营权的重要组成部 分。 (A)合同制度 (B)劳动法律行为 (C)劳动关系 (D)劳动法律关系 84、我国劳动立法规定集体合同的期限为( )。 (A)1~3 年 (B)2~4 年 (C)3~5 年 (D)3~6 年 85、个别劳动者不履行集体合同规定的义务,则( )。 (A)承担道义上的责任 (B)无须承担责任 (C)按照劳动合同的规定承担责任 (D)承担法律责任 二、多项选择题(86~125 题,每小题 1 分,共 40 分。每题有多个答案正确,请 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错选、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86、对摩擦性失业表述正确的是( ), (A)它是一种正常性失业 (B)它是一种岗位变换之间的失业 (C)它是高效率利用劳动资源的需要 (D)它是动态性市场经济的一个自然特征 (E)它表明劳动力经常处于流动过程之中 87、最低劳动标准包括( )。 (A)最低工资标准 (B)最低劳动条件 (C)最低社会保障 (D)最差就业环境 (E)最长劳动时间标准 88、劳动关系法包括( )。 (A)职工民主管理法 (B)集体合同法 (C)劳动争议处理法 (D)劳动合同法 (E)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制定法 89、各类用人单位成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有( )。 (A)用工权利能力 (B)用工行为能力 (C)劳动休息权力 (D)劳动权利能力 (E)劳动行为能力 90、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中的微观环境包括( )。 (A)经济环境 (B)法律环境 (C)产业环境 (D)市场环境 (E)政治环境 91、为贯彻既定的战略所必须从事的工作包括( )。 (A)建立相应组织 (B)设置行政支持系统 (C)配置战略资源 (D)实行薪酬支持计划 (E)调动群体积极性 92、群体决策的缺点有( )。 (A)降低了决策的可接受性 (B)对决策结果的责任不清 (C)比个体决策需要更多的时间 (D)群体讨论时易产生个人倾向 (E)从众心理妨碍不同意见表达 93、企业为赢得经营战略上的先机,要占领的制高点包括( )。 (A)人才制高点 (B)组织制高点 (C)技术制高点 (D)成本制高点 (E)市场制高点 94、以下关于工作岗位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为搞好岗位分析工作,要与员工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B)能采用重点调查、抽样调查方式,就不必进行全面调查 (C)为节省时间,不必要组织有关人员学习掌握调查的内容 (D)工作岗位分析的任务、程序不能分成小的单元逐项完成 (E)必要时可先对若干重点岗位进行初步调查,以取得经验 95、企业定员的范围包括( )。 (A)临时员工 (B)高层领导者 (C)技术人员 (D)初、中级管理人员 (E)一般员工 96、根据定员标准的综合程度,可将定员标准区分为( )。 (A)单项定员标准 (B)多项定员标准 (C)双向定员标准 (D)综合定员标准 (E)比例定员标准 97、制度化管理的优点包括( )。 (A)个人与权力相分离 (B)制度化管理以理性分析为基础 (C)适合现代大型企业组织的需要 (D)制度化管理是理性精神的合理体现 (E)管理人员所拥有的权利受严格的限制 98、( )属于对员工进行管理的制度。 (A)考勤规定 (B)工作时间规定 (C)薪资福利规定 (O)年休假的规定 (E)员工奖惩规定 99、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内部环境因素包括( )。 (A)管理机制和组织状况 (B)企业生产实力 (C)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D)企业资金实力 (E)劳动者的择业意识和心理变化 100、参加招聘会前,关于招聘人员的准备说法正确的有( )。 (A)招聘人员的服装服饰整洁大方 (B)现场人员要有用人部门的人员 (C)所有的人在回答问题时要口径一致 (D)现场人员最好有人力资源部的人员 (E)对求职者可能问到的问题对答如流 101、笔试的优点包括( )。 (A)成绩评定比较客观 (B)花较少时间达到较高效率 (C)对大量应聘者同时筛选 (D)应聘者的心理压力比较大 (E)增加考察的信度和效度 102、从面试所达到的效果看,面试可分为( )。 (A)初步面试 (B)结构化面试 (C)诊断面试 (D)非结构化面试 (E)正式面试 103、招聘成本效用评估的类型主要包括( )。 (A)人员录用成本效用分析 (B)招募成本效用的分析 (C)人员选拔成本效用分析 (D)招聘总成本效用分析 (E)招聘成本与录用人数比 104、企业内部劳动分工包括( )等几种形式。 (A)职能分工 (B)专业分工 (C)特殊分工 (D)个别分工 (E)技术分工 105、根据我国法律规定,( )不准出境, (A)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员 (B)犯罪嫌疑人员 (C)正在被劳动教养的人员 (D)被判处刑罚的人员 (E)正在民事调解中的人员 106、培训需求分析就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弄清( ), (A)培训什么 (B)用什么方法培训 (C)为什么要培训 (D)用什么方式培训 (E)谁最需要培训 107、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培训需求分析可以分为( )。 (A)管理部门培训需求分析 (B)在职员工培训需求分析 (C)业务部门培训需求分析 (D)新员工的培训需求分析 (E)设计部门培训需求分析 108、观察法比较适合于收集( )的培训需求信息, (A)管理工作人员 (B)生产作业人员 (C)技术工作人员 (D)销售工作人员 (E)服务工作人员 109、如果选择问卷调查法收集培训需求信息,在设计问卷时应注意( )。 (A)语言简洁 (B)问卷问题清楚明了 (C)多采用主观问题方式 (D)留有问卷填写者署名的地方 (E)主观问题应留足够空间填写意见 110、培训效果信息的种类包括( )方面的信息。 (A)培训时间选定 (B)受训群体选择 (C)培训场地选定 (D)培训形式选择 (E)培训教师选定 111、态度型培训法主要针对行为调整和心理训练,具体包括( )等方法。 (A)角色扮演法 (B)拓展训练 (C)敏感性训练 (D)模拟训练 (E)管理者训练 112、建立员工申诉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 (A)减少矛盾和冲突 (B)使考评者了解员工意愿 (C)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D)允许员工对考评结果提出异议 (E)使考评者重视信息的采集和证据的获取 113、根据面谈内容的不同,绩效面谈可以区分为( )。 (A)绩效计划面谈 (B)绩效提高面谈 (C)绩效指导面谈 (D)绩效总结面谈 (E)绩效考评面谈 114、( )等策略的制定可以促进工作绩效的改进与提高。 (A)全面激励 (B)组织变革 (C)正向激励 (D)人事调整 (E)负向激励 115、以下对目标管理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目标管理法的结果易于观测 (B)目标管理法适合对员工提供建议 (C)便于不同部门之间绩效的横向比较 (D)目标管理法直接反映员工的工作内容 (B)目标管理法适合对员工进行反馈和辅导 116、薪酬的货币形式包括( )。 (A)奖金津贴 (B)212 资 (C)销售提成 (D)福利 (E)劳动分红 117、外部薪酬包括直接薪酬和间接薪酬,间接薪酬包括公司向员工提供的( )。 (A)各种各样保险 (B)单身公寓 (C)免费的工作餐 (D)岗位津贴 (E)非工作日工资 118、企业薪酬管理应遵循( )。 (A)对内具有公正性原则 (B)对成本具有控制性原则 (C)对外具有竞争力原则 (D)对员工具有激励性原则 (E)体现劳动差别的原则 119、企业薪酬制度设计的基本要求包括( )。 (A)体现员工差别 (B)构建相应的支持系统 (C)体现人格差别 (D)合理地确定薪资水平 (E)体现岗位差别 120、以下属于国家基本劳动制度的有( )。 (A)劳动合同制度 (B)劳动保护制度 (C)集体合同制度 (D)定额定员制度 (E)劳动调解制度 121、下列关于集体合同协商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是法律行为 (B)主要采取协商会议的形式 (C)协商会议由有关政府部门主持 (D)协商代表双方人数各方至少 3 名 (E)全体职工讨论集体合同草案须半数以上同意方可通过 122、劳动法律行为的基本要求包括( )。 (A)劳动法律行为不依当事人的主观需求为转移 (B)劳动法律行为不依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C)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必须包含建立、变更和终止劳动法律关系的意图 (D)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必须完整地表达劳动法律关系建立、变更和终止的必须 内容 (E)行为人必须以一定方式将自己的内心意图表现出来,可以由他人客观地加 以识别 123、集体合同的特征包括( )。 (A)合法性和法律约束性 (B)主体平等性和意思表示一致性 (C)集体合同是规定劳动关系的协议 (D)由工会或劳动者代表代表职工一方与企业签订 (E)集体合同是定期的书面合同,其生效需经特定程序 124、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内容包括( )。 (A)劳动纪律 (B)民主管理制度 (C)劳动合同管理制度 (D)劳动岗位规范 (E)劳动安全卫生制度 125、劳动纪律的主要内容包括( )。 (A)组织规则 (B)定员规则 (C)岗位规则 (D)定额规则 (E)时间规则

18 页 447 浏览
立即下载
2008年5月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专业技能真题(下卷)

2008年5月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专业技能真题(下卷)

卷册二:专业能力部分 一、简答题(本题共 2 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 在工作岗位分析准备阶段,主要应当做好哪些工作?(10 分) 2、 如何运用无领导小组讨论进行人员选聘?(10 分) 二、计算题(本题 1 题,共 20 分。先根据题意进行计算,然后进行必要分析,只有计算结果没有计算过 程不得分) 某公司上年度相关费用如表 1 所示,上一年度净产值为 9780 万元,本年度确定目标净产值为 12975 万 元,目标劳动分配率同上一年。 请根据上述资料,分别计算出该企业本年度目标人工成本总额及其目标人工成本的增长率。 表 1    某公司上年度相关费用表 数额万 元 在岗员工工资总 额  不在岗员工工 资总额  2300  81  企业高管分红  260  社会保险费用  678  福利费用  219  教育经费  44  劳动保护费用  58  住房费用  127  工会经费  30  招聘费用  22  解聘费用  21 三、综合分析题(本题共 3 题,每小题 20 分,共 60 分) 1、2006 年 3 月 10 日振兴公司与公司工会推选出的协商代表经过集体协商,签订了一份集体合同草案, 双方首席代表签字后,该草案经五分之四的职工代表通过。其中,关于工资和劳动时间条款规定:公司 所有员工每月工资不得低于 1300 元,每天工作用 8 小时。同年 3 月 17 日振兴公司将集体合同将集体合 同文本及说明材料报送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登记、审查、备案,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 15 日内未提出异 议。所以,2006 年 4 月 2 日,振兴公司和工会以适当的方式向各自代表的成员公布了集体合同。 2006 年 5 月,刘某应聘于振兴公司,公司于当年 5 月 18 日与刘某签订了为期 2 年的劳动合同,合同规 定其每月工资 1000 元,每天只需工作 6 小时。1 个多月后,刘某在与同事聊天时偶然得知公司与工会签 订了集体合同,约定员工每月工资不得低于 1300 元。刘某认为自己的工资标准低于集体合同的约定, 于是与公司交涉,要示提高工资,但公司始终不同意,刘某不服,于 2006 年 7 月中旬,向当地劳动争 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要示振兴公司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月工资标准 1300 元履行劳动合同,并补足 2006 年 5 月至 2006 年 7 月低于集体合同约定的月工资标准部分的劳动报酬。 如果您是当地劳动争议仲裁人员,您如何进行裁决?(20 分) 2、安岩公司里一些新来的会计在结算每天的帐目时遇到了一些技术问题,于是公司请某高校财会系的 吴教授开发了一门培训课程。该课程设计良好,而且完全适合该公司的近三分之一需要在这方面提高技 能的财会人员,公司总经理对此很满意,于是他决定,“既然有如此好的培训课程,那就让财务部所 有人员参加,这对他们没有坏处。”但是培训主管却反对这一决定,他说:“即使是简单培训也需要详 尽的规划。”在听完培训主管的详细陈述后,总经理要求培训主管尽快制定出公司的培训规划。      请您结合本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一项培训规划主要包括哪些内容?(6 分) (2)如果你是安岩公司的培训主管,如何制定培训规划?(14 分) 3、光华公司总经理认为,对管理人员评价的核心应放在行为管理,而不仅是考察指标完成了多少,销 售额达到多少,利润率是多少。在光华公司对管理人员一般从六个方面采取综合素质的考评,这六个方 面分别是:战略力、应变能力、协调配合力、团队精神、全局观、学习力与创新力。 (1)请问按效标的不同,绩效考评方法可分为几级?企业管理人员宜采用哪一类考评方法?(5 分) (2)运用行为观察量表法就案例中管理人员的“团队精神”指标,设计考评表。( 2008 年 5 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答案 单项选择题: 26. B P3  27.D P21   28.D P34   29.B P37   30.B P75   31.A P79  32.D P100   33.A     34.B P117   35.A    36.D    37.C     38.B   39.A      40.C P17-18     41.D P17     42.D     43.B P26     44.C P35   45.B     46.D P56    47.D P60     48.B P67    49.D      50.D     51.B    52.B     53.A     54.C     55.B      56.D P121    57.C     58.B P134     59.C P136     60.A P146     61.D P148     62.B P152     63.B P164      64.A P166     65.A P168     66.B P171   67.C P183     68.D P185     69.A P206     70.C P207     71.A P210      72.B P212   73.D P267     74.A P229     75.B P241     76.C P242      77.C P268     78.A P272  79.A P282     80.A P293     81.B P293      82.D P295     83.A P302     84.D P306   85.A P313 二、 多项选择题: 86.BCE P1   87.BC P24   88.ABE   89.AD    90.ABC    91.AC P90-92  92.AE      93.ABCE P145-147    94.BE    95.ABCDE P5 96.ACDE P6 97.ABCDE    98.DE P28   99.ABCE P45   100.ABCDE P62   101.BCD P63 102.ABD P74   103.ACDE P78   104.ADE P92   105.ABE    106.ABCDE  107.ABCE P118-119   108.ABCDE P139   109.BCDE    110.ACDE P154   111.ACD P156   112.BDE P173         114.DE    115.BD P200   116.ABCE P210   117,ABCDE P213   118.ABCD P230 119.BCD P262   120.ABE P271   121.AE P276   122.ABD    123.ABCE P280 124.ABCDE P288   125.ACD P310 08 年 5 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答案 卷册二:专业技能 一、简答题(本题共 2 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在工作岗位分析准备阶段,主要应当做好哪些工作? 评分标准:P7(10 分) (1)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总目标、总任务,对企业各类岗位的现状进行初步了 解,掌握各种基本数据和资料。                                 (2 分) (2)设计岗位调查方案。                                      (2 分) (3)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说明该工作岗位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2 分) (4)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任务、程序,分解成若干工作单元和环节,以便逐项 完。                                                         (2 分) (5)对工作分析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                        (2 分) 2、如何运用无领导小组讨论进行人员选聘?(10 分) 评分标准:P80(10 分) (1)无领导小组讨论法是对一组人同时进行测试的方法。          (1 分) (2)讨论小组一般由 4 至 6 人组成。                             (2 分) (3)不指定谁充当主持讨论的组长,也不布置议题与议程。         (1 分) (4)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测评者不出面干预。                   (2 分) (5)测评过程中由几位观察者给每一个参试者评分。               (1 分) (6)评分的维度通常是主动性、沟通能力、人际协调能力、自信、心理承受力等。 (1 分) (7)要考察的素质和能力可以通过被测者在讨论中所扮演的角色(如主动发起 者、指挥者、鼓动者、协调者等)的行为来表现的。       (2 分) 二、计算题(本题 1 题,共 20 分。先根据题意进行计算,然后进行必要分析,只 有计算结果没有计算过程不得分) 某公司上年度相关费用如表 1 所示。上一年度净产值为 9780 万元,本年度确定 目标净产值为 12975 万元,目标劳动分配率同上一年。 请根据上述资料,分别计算出该企业本年度目标人工成本总额及其目标人工成 本的增长率。 表 1    某公司上年度相关费用表 数额万 元 在岗员工工资总 额  不 在 岗 员 工 工 资总额  2300  81  企业高管分红  260  社会保险费用  678  福利费用  219  教育经费  44  劳动保护费用  58  住房费用  127  工会经费  30  招聘费用  22  解聘费用  21 评分标准:P253-259(20 分) (1)由于:人工成本费用(总额)=企业在岗人员工资总额+不在岗员工工资 总额+社会保险费用+福利费用+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住房费用+工会 经费+招聘费用+解聘费用(3 分) (2)则上一年度人工成本费用总额=2300+81+678+219+44+58+127+30+22+21= 3580(3 分) (3)又因:劳动分配率=人工费用总额/净产值, 则:上一年度劳动分配率=2580÷9780=36.61%                          (3 分) (4)根据已知条件,本年目标劳动分配率与上一年相同,则:    本 年 度 目 标 劳 动 分 配 率 = 36.61%                                    (3 分) (5)由于:目标劳动分配率=目标人工成本费用/目标净产值               (2 分)    即:36.61%=目标人工费用/12975    则 : 本 年 度 目 标 人 工 成 本 = 12975×36.61 % = 4749.54 ( 万 元)         (3 分) (6)本年度目标人工成本增长率=4749.51÷3580-100%=32.67%         (3 分) 三、综合分析题(本题共 3 题,每小题 20 分,共 60 分) 1、2006 年 3 月 10 日振兴公司与公司工会推选出的协商代表经过集体协商,签订 了一份集体合同草案。双方首席代表签字后,该草案经五分之四的职工代表通过 其中,关于工资和劳动时间条款规定:公司所有员工每月工资不得低于 1300 元, 每天工作 8 小时。同年 3 月 17 日振兴公司将集体合同文本及说明材料报送当地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登记、审查、备案,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 15 日内未提出异议。 所以,2006 年 4 月 2 日,振兴公司和工会以适当的方式向各自代表的成员公布 了集体合同。 2006 年 5 月,刘某应聘于振兴公司,公司于当年 5 月 18 日与刘某签订了为期 2 年的劳动合同,合同规定其每月工资 1000 元,每天只需工作 6 小时。1 个多月后 刘某在与同事聊天时偶然得知公司与工会签订了集体合同,约定员工每月工资 不得低于 1300 元。刘某认为自己的工作标准低于集体合同的约定,于是与公司 交涉,要求提高工资。但公司始终不同意,刘某不服,与 2006 年 7 月中旬,向 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要求振兴公司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月工资 标准 1300 元履行劳动合同,并补足 2006 年 5 月至 2006 年 7 月低于集体合同约 定的月工资标准部分的劳动报酬。 如果您是当地劳动争议仲裁人员,您如何进行裁决?(20 分) 评分标准:P283(20 分) (1)这是一起因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有出入而引发的劳动争议,主要涉及集体 合同的订立、生效以及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约束力等内容。   (3 分) (2)本案例订立集体合同的过程中,振兴公司的工会推选了协商代表,就员工 最低工资、劳动时间等达成了一致,并经 2/3 以上职工代表审议通过,因此,振 兴公司集体合同的订立程序是符合法律、法规相关规定的。                                    (3 分) (3)本案例中,振兴公司将双方签订后的集体合同报送到劳动行政部门,劳动 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 15 日内未提出异议,因此该集体合同即行 生效。  (3 分) (4)本案中,振兴公司与刘某签订劳动合同时,该公司与工会签订的集体合同 已经生效,所以,集体合同对刘某同样具有效力。同时刘某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 同中约定的工资报酬低于集体合同中约定的标准,因此该项的规定无效。                        (3 分) 综上所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该做出以下裁决: (1)振兴公司补发刘某 2 个月的工资差额:即(1300-1000)×2=600 元。(3 分) (2)在劳动合同剩余期限内,振兴公司应当每月按照不低于 1300 元的标准, 支付刘某的工资;                                (3 分) (3)振兴公司与刘某所订立的劳动合同依然有效,除工资条款外,其他条款不 变。       (2 分) 2、安岩公司里一些新来的会计在结算每天的帐目时遇到了一些技术问题,于是 公司请某高校财会系的吴教授开发了一门培训课程。该课程设计良好,而且完全 适合该公司的近三分之一需要在这方面提高技能的财会人员。公司总经理对此很 满意,于是他决定,“既然有如此好的培训课程,那就让财务部所有人员都参 加,这对他们都有坏处。”但是培训主管却反对这一决定,他说:“即使是简单 培训也需要详尽的计划。”在听完培训主管的详细陈述后,总经理要求培训主管 尽快制定除公司的培训规划。 请您结合本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一项培训规划主要包括哪些内容?(6 分) 一个完整的培训规划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6 分) ① 培训项目的确定                                                (分) ② 培训内容的开发                                               (1 分) ③ 实施过程的设计                                               (1 分) ④ 评估手段的选择                                                (1 分) ⑤ 培训资源的筹备                                               (1 分) ⑥ 培训成本的预算                                                (1 分) (2)如果你是安岩公司的培训主管,如何制定培训规划?(14 分) 制定培训规划的步骤和方法:(14 分) ① 培训需求分析                                                  (2 分) ② 工作说明:说明培训与什么工作有关或与什么无关。               (1 分) ③ 任务分析:对岗位工作任务的培训需求进行分析,以选择切实可行的培训方 法。                                                                 (2 分) ④ 排序:对培训活动确定科学的学习次序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序。      (1 分) ⑤ 陈述目标:对培训目标作清楚明白的说明。                         (2 分) ⑥ 设计测验:设计有效的工具用来测评培训效果。                     (1 分) ⑦ 制定培训策略:根据培训面临的问题选择、制定相应的措施。        (2 分) ⑧ 设计培训内容:培训策略必须转化成具体的培训内容和培训程序,才能被执 行和运用。                                                        (2 分) ⑨ 实验:将培训规划进行实验,然后根据实验结果对之进行改善。      (1 分) 3、光华公司总经理认为,对管理人员评价的核心应放在行为管理,而不仅是考 察指标完成了多少,销售额达到多少,利润率是多少。在光华公司对管理人员一 般从六个方面采取综合素质的考评,这六个方面分别是:战略力、应变能力、协 调配合力、团队精神、全局观、学习力与创新力。 (1)请问按效标的不同,绩效考评方法可分为几类?企业管理人员宜采用哪一 类考评方法?绩效考评的类型及管理人员的考评方法:(5 分) ① 由于的效标不同,考评方法可分为品质主导型、行为主导型和效果主导型三 种。                                                                 (3 分) ② 对管理人员的考评,宜采用行为主导型的考评方法。                 (2 分) (2)请运用行为观察量表法就案例中管理人员的“团队精神”指标,设计考评 表。(15 分) (示例)   ##公司管理人员考评表 【基本资料】                                                    (2 分) 考评岗位:(              )          所在部门: (             ) 被考评者:(             )            考评者: (             )   【考评说明】                                                     (4 分)     考评管理者的行为,用 5~1 和 NA 代表下列各种行为出现的频率,评定 后填在括号内:         5 表示 95%~100%都能观察到这一行为;         4 表示 85%~94%都能观察到这一行为;         3 表示 75%~84%都能观察到这一行为;         2 表示 65%~74%都能观察到这一行为;         0 表示 0~64%都能观察到这一行为;         NA 表示从来没有这一行为。   【考评项目】                                                   (6 分)                    团队精神 (1)大方地传播别人需要的信息;                    (             ) (2)推动团体会议与讨论;                          (             ) ( 3 ) 确 保 每 一 个 成 员 的 参 与 经 过 深 思                  (             ) ( 4 ) 为 他 人 提 供 展 示 其 成 果 的 机 会 ;                  (             ) (5)了解激励不同员工的方式;                     (             ) ( 6 ) 若 有 冲 突 , 第 一 时 间 弄 清 实 质 , 并 及 时 解 决 。      (             )   【等级划分标准】                                              (2 分)         A:06~10 分:未达到标准;         B:11~15 分:勉强达到标准;         C:16~20 分:完全达到标准;         D:21~25 分:出色达到标准;         E:26~30 分:最优秀。 本考评项目等级:(             ) 【签字确认】                                                   (1 分)         考 评 者 :                                被考评者: 日期:      年      月      日

11 页 448 浏览
立即下载
2008年11月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卷册一试题

2008年11月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卷册一试题

第一部分 职业道德 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 答题指导: ◆该部分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其中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项选择题有 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 ◆请根据题意的内容和要求答题,并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错选、少选、多选,则该题均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第 l~8 题) 1、关于职业道德,正确的说法是( )。 ( A )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职业资质评价的唯一指标 ( B )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提高的决定性因素 ( C )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 ( D )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综合强制要求 2、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内在的道德准则是( )。 ( A )爱国、守法、自强 ( B )求实、严谨、规范 ( C )诚心、敬业、公道 ( D )忠诚、审慎、勤勉 3、按照职业道德要求,职业化是指从业人员工作状态的( )。 ( A )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 B )全球化、现代化、市场化 ( C )一致化、动作化、简约化 ( D )高效化、人性化、科学化 4、下列关于“员工敬业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美国社会学家盖洛普首次提出了“员工敬业度”的概念 ( B )“员工敬业度”表示只对工作负责,但与员工的忠诚度无关 ( C )敬业度高的员工虽然工作兴趣较低,但工作态度与其他员工无差别 ( D )敬业度高的员工一定是天赋高、才华出众的优秀员工 5、关于诚信,正确的说法是( )。 ( A )诚信是从业人员在职业生涯中的道德资本 ( B )诚信只是针对他人而言的遵约守信状态,与自我的内在信念无关 ( C )为监督诚信落实、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要坚持诚信条件的观点 ( D )无论作出怎样的承诺,坚持履行承诺是诚信的本质内涵 6、符合职业道德规范“公道”的基本要求的做法是( )。 ( A )轻重缓急一个样 ( C )遵守制度一致化 ( B )待遇高低一般齐 ( D )奖励惩罚一刀切 7、职业纪律的普遍适用性是指( )。 ( A )职业纪律与人情水火不相容 ( B )领导可以运用职业纪律处罚一切违背纪律的行为 ( C )在职业纪律面前,人人平等 ( D )即使是不合理的职业纪律也要遵守,不可更改 8、下列关于节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在招待客户时,讲节约是对客户的不尊重 ( B )靠劳动创造财富,而不是靠节约积累财富 ( C )节约与否应该由员工自主决定 ( D )节约的本质内涵是当用则用,宜省则省 (二)多项选择题(第 9~16 题) 9、下列属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要提出的职业道德规范是( )。 ( A )爱岗敬业 ( B )以人为本 ( C )保护环境 ( D )奉献社会 10、在职业活动的内在道德准则中,“勤勉”的内在规定性是( )。 ( A )时时鼓励自己上进,把责任变成内在的自主性要求 ( B )不管自己乐意或者不乐意,都要约束甚至强迫自己干好工作 ( C )在工作时间内,如手头暂无任务,要积极主动寻找工作 ( D )经常加班符合勤勉的要求 11、在职业道德修养过程中,所谓“不找任何借口”的意思是( )。 ( A )学会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 ( B )对自己的事情要千方百计地做好 ( C )投入自己的忠诚和责任心 ( D )不允许对企业管理提出不同的意见 12、关于如何培养职业情感,正确的认识是( )。 ( A )只有从事符合个人兴趣的工作,才能激发职业情感 ( B )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有助于培养职业情感 ( C )以小“善”去小“恶”,坚持点滴积累以巩固职业情感 ( D )时时反思自己的不足,有利于强化职业情感 13、下列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 )。 ( A )经营者使用了与知名商品近似但仔细辨别能够区分的商标 ( B )政府运用行政权力,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 ( C )为与对手竞争,经营者以低于对手,但不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 D )采取抽奖式的有奖销售,将最高奖的金额设置为 5500 元 14、一般从业人员执行操作规程,具体要求包括( )。 ( A )牢记操作规程 ( B )演练操作规程 ( C )坚持操作规程 ( D )自创操作规程 15、践行职业规范“合作”的具体要求包括( )。 ( A )求同存异 ( C )公平竞争 ( B )出奇制胜 ( D )互相协作 16、践行“奉献”职业规范,具体要求包括( )。 ( A )因事而异 ( B )尽职尽责 ( C )尊重集体 ( D )为人民服务 二、职业道德个人表现部分(第 17~25 题) 答题指导: ◆该部分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您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选择其中一个选项作为您的 答案。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择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17、北京奥运会期间,许多人当了志愿者,他们工作繁忙,但没有报酬。你认为他们当志愿者的主要目 的是( )。 ( A )为奥运出把力 ( B )能够近距离地感受奥运会的热烈氛围 ( C )有机会在电视上露露脸儿 ( D )积累一些社会阅历 18、公司组织员工向地震灾区捐款,而你的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如果捐款,生活将受到严重影响。看到其 他员工都在捐款,有的困难职工捐款达到了数百元,你会( )。 ( A )不捐款 ( B )量力而行,少捐一点 ( C )和其他员工一样捐款,自己家里的困难再想其他办法解决 ( D )向同事请教,问一问自己到底该怎么办 19、和往常一样,你早起准备去上班,突然天降大雨,往常你是骑自行车上班的,这时你( )。 ( A )估计能和往常一样按时到达单位,决定骑自行车去上班 ( B )认为公共汽车的速度比自行车快,决定乘公共汽车去上班 ( C )担心会迟到,赶紧打出租车去上班 ( D )先打电话给同事,说自己估计会晚一点儿到单位 20、中秋节到了,你要给某位朋友送份月饼。商场的月饼多种多样,你会选择( )。 ( A )价格比较高的 ( B )看起来包装最精美的 ( C )只要是知名品牌就好 ( D )自己过去吃过,感觉还不错的 21、员工张某是你最好的同事,她工作卖力而且业绩也十分出色。最近,她向你讲述了一件令你倍感惊 讶的事情,她的文凭是伪造的,而招聘时居然没有被公司发现。你会( )。 ( A )装做不知情,事后不会向别人讲起这件事情 ( B )责备张某不该欺骗公司,劝她向公司坦白以求得谅解 ( C )庆幸张某没有被公司发现,鼓励她好好努力 ( D )觉得张某不可靠,疏远张某 22、平时,你常有的感觉是( )。 ( A )心如止水 ( C )心灰意懒 ( B )轻松愉快 ( D )疲惫不堪 23、你和几个朋友在某餐厅聚会,如果你有吸烟的嗜好,当烟瘾难忍时,你会( )。 ( A )拿出香烟来快速吸上几口很快就熄灭 ( B )主动到室外去吸烟 ( C )只要见到有人吸烟,自己就可以吸了 ( D )先吸,有人制止再说 24、由于公司经营不善,已经到了连工资都发不出来的地步。但是,你觉得公司凭借特有的技术和产品 还是有希望搞好的,你会( )。 ( A )坚持在这家公司工作下去 ( B )立即离开这家公司 ( C )观察一段时间再做决定 ( D )边工作边找其他单位 25、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最近你的几位同事似乎都对你疏远了,你会( )。 ( A )分别找他们聊天,询问一下发生了什么事情 ( B )责备他们不该这样对待自己 ( C )回忆一下自己是否做错了什么 ( D )随他去,只要自己没有做错什么就行 第二部分 理论知识 (26~125 题,共 100 道题,满分为 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26~85 题,每题 1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 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26、( )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按价格计算的货币价值总量。 ( A )总需求 ( B )总需求价格 ( C )总供给 27、关于平均失业持续期表述错误的是( ( D )总供给价格 )。 ( A )无论时间长短都属于非正常失业 ( B )它的长度是反映失业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 C )平均失业持续期相对较短,反映了经济的动态性 ( D )平均失业持续期延长表明劳动力市场中存在长期失业者 28、以下不属于劳动标准法的是( )。 ( A )劳动争议处理法 ( B )工资法 ( C )劳动安全卫生标准法 ( D )工作时间法 29、劳动法律关系的主要形态是( )。 ( A )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 B )劳动合同关系 ( C )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 D )劳动监督关系 30、顾客力量分析不包括( )。 ( A )顾客购买动机分析 ( B )顾客消费承受能力 ( C )市场商品消费结构分析 ( D )企业产品消费群体分析 31、市场营销计划的控制不包括( ( A )季度计划控制 )。 ( B )效率控制 ( C )年度计划控制 32、阿伦和梅耶所进行的综合研究提出的承诺不包括( ( A )感情承诺 ( B )继续承诺 ( C )规范承诺 33、第一个对学习中的强化做出理论分析的是( ( A )弗洛姆 ( B )莱文泽尔 34、个体的沟通风格不包括( )。 ( D )口头承诺 )。 ( C )爱德华▪桑代克 )。 ( D )战略控制 ( D )赫兹伯格 ( A )自我实践型 ( B )自我保护型 ( C )自我暴露型 35、基于“经济人”假说的管理是运用( ( A )物质刺激 )来调动人的积极性。 ( B )满足社会需要 36、组织开发的基本目标不包括( ( C )内部激励 ( D )搞好人际关系 )。 ( A )改变组织氛围 ( C )改变组织文化 ( D )自我实现型 ( B )改变组织环境 ( D )改变组织结构 37、以下不属于员工动态特征的是( ( A )员工学习 )。 ( B )员工自我保护机制 ( C )员工激励 ( D )员工的成熟和发展 38、生产岗位操作规范的内容不包括( )。 ( A )工作实例 ( B )与相关岗位的协调配合程度 ( C )岗位的职责和主要任务 ( D )完成各项任务的程序和操作方法 39、( )是组织对各类岗位工作的任务、员工的任职资格等事项所作的统一规定。 ( A )岗位分析 ( B )工作说明书 ( C )岗位规范 40、以下不属于人力资源规划中费用规划的内容是( ( D )劳动说明书 )。 ( A )人力资源费用预算 ( B )人力资源费用控制 ( C )人力资源费用监督 ( D )人力资源费用结算 41、以下关于方法研究具体应用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流程图是分析生产程序的工具 ( B )操作人程序图是以宏观的物料流程为对象 ( C )人一机程序图是显示机手并动的操作程序图 ( D )多作业程序图主要用于分析研究多个岗位分工与协作关系 42、以下关于工业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研究对象是人、原材料、设备等资源构成的工作系统 ( B )基本目标是对系统进行设计、改进、评价,并不断创新 ( C )研究方法汇集了数学、生物学、工程学、卫生学的研究方法 ( D )研究任务是构建一个完整的“人—机—环境”系统并保障其有效运行 43、以下关于劳动定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班产量定额=工作时间/工时定额 ( B )基本形式有工时定额和产量定额 ( C )工人劳动效率=劳动定额/定额完成率 ( D )采用产量定额或工时定额的计算定员数时,其结果是相同的 44、以下关于制度规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管理制度主要针对集体而非个人 ( B )业务规范所规定的对象均具有可重复性特点 ( C )管理制度是比企业基本制度层次略低的制度规范 ( D )技术规范是企业组织中层次最低,约束范围最广的制度规范 45、以下关于定员标准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标准正文由一般要素和特殊要素构成 ( B )概述由封面、目次、前言和首页构成 ( C )定员标准由概述、标准正文和补充构成 ( D )一般要素包括标准名称、范围和引用标准 46、以下是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三个阶段,具体程序是( ① 制定控制标准 ( A )①②③ ②差异的处理 ( B ) ②①③ ③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实施 ( C )②③① 47、经常用于非管理人员招聘的员工招募方法是( ( A )推荐法 ( B )布告法 )。 ( C )档案法 ( D ) ①③② )。 ( D )任命法 48、在招聘的笔试完成后,阅卷人在阅卷和成绩复核时,关键要( ( A )客观、合理、不徇私 ( B )主观、合理、不徇私 ( C )客观、公正、不徇私 ( D )主观、公正、不徇私 49、( )在面试之前,已经有一个固定的框架 或问题清单的面试。 )。 ( A )初步面试 50、( ( B )结构化面试 ( C )诊断面试 ( D )非结构化面试 )鼓励应聘者继续与面试考官交流,表达出对信息的关心和理解。 ( A )确认式提问 ( B )封闭式提问 51、领导者失败的原因往往在于( ( A )智力不足 ( C )重复式提问 ( D )假设式提问 )。 ( B )能力不足 ( C )经验不足 ( D )人格特质不适 合 52、人员录用效用的计算公式为( )。 ( A )人员录用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 ( B )人员录用效用=应聘人数/招募期间的费用 ( C )人员录用效用=被选中人数/选拔期间的费用 ( D )人员录用效用=正式录用的人数/录用期间的费用 53、省时、能尽快检查出某种测试方法效度的测试效度类型是( ( A )预测效度 ( B )费用效度 ( C )内容效度 )。 ( D )同侧效度 54、将紧密联系的工作交给一个人(组)连续完成的劳动分工改进方法是( )。 ( A )扩大业务法 ( B )充实业务法 ( C )工作连贯法 55、在夏季,工作地点的温度经常超过( ( A )25℃ ( B )30℃ ( C )35℃ 56、培训需求调查计划的内容不包括( ( D )轮换工作法 ),应采取降温措施。 ( D )40℃ )。 ( A )主管领导的审批意见 ( B )确定培训需求调查工作的目标 ( C )调查工作的行动计划 ( D )选择合适的培训需求调查方法 57、在制定培训规划时,制定培训策略的目的在于( )。 ( A )根据工作要求规定培训类型 ( B )确定培训内容安排的前后顺序 ( C )翻译和提炼早期收集的信息 ( D )发现工作任务适合的培训类型 58、在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时,( )根据确认的培训时间编制培训次序表,并 告知相关部门。 ( A )管理者 ( B )培训部门 ( C )培训者 59、选择理想的培训师时,须考虑的因素不包括( ( A )符合培训目标 ( B )培训师的专业性 训师的配合性 60、专题讲座法的优点不包括( )。 ( D )后勤部门 )。 ( C )培训师的学历 ( D )培 ( A )形式比较灵活 ( B )员工的培训成本比较低 ( C )可随时满足员工某一方面的培训需求 ( D )培训对象易于加深理解 61、参与型培训法是( )的方法 ( A )以学习知识为目的 ( B )调动员工积极性 ( C )以掌握技能为目的 ( D )针对行为调整和心理训练 62、以下关于行为模仿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能够提高学员的行为能力 ( B )适用于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 ( C )根据培训的具体对象确定培训内容 ( D )使学员能更好地处理工作环境中的人际关系 63、自我开发的支持以及工作中的跟踪培训等属于培训方法中( )的开发方 法。 ( A )态度、价值观 ( B )基本能力 ( C )解决问题能力 64、有关培训考核评估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D )技能水平 )。 ( A )目的是在于检验培训的最终成果 ( B )为培训奖惩制度的确立提供依据 ( C )是规范培训人员行为的重要途径 ( D )抽样选择员工进行培训考核评估 65、考评者对被考评者容易心存顾虑,致使考评的结果缺乏客观公正性的绩效考 评方式是( )。 ( A )上级考评 ( B )同级考评 ( C )下级考评 ( D )自我考评 66、在一些大的公司中,总经理、管理人员或专业人员的绩效考评一般采用( )。 ( A )结果导向型考评方法 ( B )行为导向型主观考评方法 ( C )品质导向型考评方法 ( D )行为导向型客观考评方法 67、在绩效管理的总结阶段中,对企业各级组织诊断分析的基础和前提是( )。 ( A )对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的诊断 ( B )对考评者全面全过程的诊断 ( C )对企业绩效管理制度的诊断 ( D )对被考评者全面全过程的诊断 68、在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中,管理者关心的中心和焦点应当始终是( ( A )考评指标 ( B )考评标准 ( C )考评方法 )。 ( D )被考评者 69、在绩效考核管理中,通过对下属员工采取惩罚的手段,以防止和克服他们绩 效低下的行为,属于绩效改进策略的( ( A )正激励策略 )。 ( B )预防性策略 ( C )负激励策略 ( D )制止性 策略 70、选取可监测、核算的指标,构成若干考评要素,以此来作为考评员工的主要 依据的绩效考评方法为( ( A )目标管理法 )。 ( B )绩效标准法 ( C )直接指标法 ( D )成绩记录 法 71、( )分为工资和薪金两种形式。 ( A )收入 ( B )奖励 ( C )薪金 72、计算工资总额的方法不包括( ( D )薪给 )。 ( A )盈亏平衡点法 ( B )工资总额占附加值比例 ( C )工资总额与销售额 ( D )工资总额占利润值比例 73、确定岗位评价要素和指标时,要使不同岗位之间可以在时间上或空间上进行 对比,这体现了( ( A )少而精 )的原则。 ( B )综合性 ( C )可比性 74、工作岗位评价标准不包括( ( A )指标的分级 ( D )重要性 )标准。 ( B )指标的量化 ( C )评价的方法 ( D )评价的 流程 75、能够量化,可以避免主观因素对评价工作影响的岗位评价方法是( ( A )排列法 ( B )分值法 ( C )因素比较法 76、新成立的单位应当自成立之日起( ( A )15 日 ( B )30 日 )。 ( D )评分法 )内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 ( C )60 日 ( D )90 日 77、劳动关系反映的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关系,即( )。 ( A )人和物的关系 ( B )劳动给付和工资的交换关系 ( C )物与物的关系 ( D )劳动过程与产品的投入与产出关系 78、劳动法律关系的( )是指主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事物。 ( A )主体 ( B )客体 ( C )内容 ( D )对象 79、在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中,( )的基本特点是对劳动关系的社会性调整。 ( A )劳动法律法规 ( B )企业内部劳动规则 ( C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 D )劳动监督检查制度 80、以下关于集体合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集体合同规定了企业的最低劳动标准 ( B )集体合同文本须提交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审核 ( C )集体合同的目的是确立劳动者和企业的劳动关系 ( D )集体合同以全体劳动者共同权利和义务作为内容 81、( )是指因集体合同的订立而获得利益,并且受集体合同约束的主体。 ( A )所有者 ( B )集体合同的关系人 ( C )经营者 ( D )集体合同的当事人 82、以实现劳动关系双方的沟通,但不一定以达成协议为目的的企业民主管理制 度是( )。 ( A )组织参与 ( B )平等协商制度 ( C )个人参与 ( D )职工代表大会 83、直接以口头语言的形式,综合上向沟通、下向沟通、横向沟通的信息沟通方 式是( )。 ( A )例会制度 ( B )正式通报 ( C )员工满意度调查 ( D )劳动管理表单 84、某地区最低收入组人均每月生活费用支出为 200 元,每一就业者赡养系数为 2,最低食物费用为 120 元,恩格尔系数为 0、6,当地平均工资为 900 元,( a ) 为工资调整系数,则按恩格尔系数法计算得出该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为( ( A )150+( a ) ( B )200+( a ) ( C )240+( a ) ( D )400+( a ) )。 85、职工因工致残退出生产岗位,二级伤残应按月支付伤残津贴为本人工资的( )。 ( A )75% ( B )80% ( C )85% ( D )95% 二、多项选择题(86~125 题,每题 1 分,共 40 分。每题有多个答案正确,请在 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错选、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86、阻碍互惠交换实现的主要障碍包括( )。 ( A )体制障碍 ( B )市场缺陷 ( C )诚信障碍 ( D )经济滞后 ( E )信息障碍 87、扩张性财政政策包括( )。 ( A )降低税率 ( B )免税 ( C )扩大政府购买 ( D )退税 ( E )增加政府转移支付 88、劳动法的内容极为丰富,包括( )。 ( A )劳动关系 ( B )劳动法律事件 ( C )劳动标准 ( D )劳动监督检查 ( E )社会保险 89、政府制定或调整重大劳动关系标准应当贯彻“三方原则”,其中三方指的是 ( )。 ( A )雇主协会 ( B )政府 ( C )企业员工 ( D )工会 ( E )行业协会 90、企业战略控制的方法包括( )。 ( A )全程控制 ( B )事前控制 ( C )局部控制 ( D )事后控制 ( E )事中控制 91、按照活动范围和区域的不同,可将市场分为( ( A )行业性市场 ( B )世界市场 ( C )商品性市场 ( D )地方市场 )。 ( E )全国性市场 92、有领袖魅力的管理者的关键特征包括( )。 ( A )是变革的代言人 ( B )自信和远见 ( C )行为不循规蹈矩 ( D )对环境敏感 ( E )有清楚表达目标的能力 93、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目标包括( )。 ( A )有效促进人发展 ( B )有效运用人的潜能 ( C )有效开发人的潜能 ( D )有效促进组织的发展 ( E )有效开发组织的潜能 94、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包括( )。 ( A )人员规划 ( B )制度规划 ( C )战略规划 ( D )薪酬规划 ( E )部门规划 95、工作岗位分析是对岗位的( )进行系统研究,并制定出岗位人事规范的 过程。 ( A )性质任务 ( B )职责权限 ( C )岗位关系 ( D )劳动环境 ( E )员工社会关系 96、动作经济原理是指实现动作经济原则,用以改善工作方法,可分为( 方面。 ( A )人体利用 ( B )工具和设备设计 ( C )多作业分析 ( D )工作条件的改善 ( E )工作地布置 97、按设备定员,即根据( )来计算定员人数。 ( A )出勤率 ( B )设备需要开动班次 ( C )工人看管定额 ( D )设备需要开动的台数 ( E )生产任务的数量 98、从标准的具体内容上看,行业定员标准包括( ( A )用人的数量和质量要求 ( B )各工种工序的工艺流程 ( C )规定各类人员划分的方法 ( D )采用的典型设备和技术条件 ( E )人员任职的国家职业资格(等级)。 99、人工成本总预算的决定因素包括( )。 ( A )人力资源规划 ( B )行业工资标准 ( C )工资指导线标准 ( D )在职员工人数 ( E )企业人员工资水平 100、内部招募的优点包括( ( A )准确性高 )。 ( B )成本较高 )。 ) ( C )适应较快 ( D )激励性强 ( E )费用较低 101、选择招聘洽谈会时应关注的问题有( )。 ( A )了解招聘会的档次 ( B )了解招聘会面对的对象 ( C )注意招聘会组织者 ( D )注意招聘会的信息宣传 ( E )注意招聘会的场地 102、在面试过程中,面试考官根据应聘者的反应考察其( ( A )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 B )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 C )衣着外貌、风度气质 ( D )应聘者现场的应变能力 )。 ( E )是否符合岗位的要求 103、能力测试的内容主要包括( )。 ( A )普通能力倾向测试 ( B )健康状况测试 ( C )特殊职业能力测试 ( D )道德水平测试 ( E )心理运动机能测试 104、人员配置的原理包括( )。 ( A )同素异构原理 ( B )能位对应原理 ( C )互补增值原理 ( D )动态适应原理 ( E )弹性冗余原理 105、以下属于四班制轮班组织形式的是( )。 ( A )四六工作制 ( B )四三制 ( C )五班轮休制 ( D )四八交叉 ( E )四班三运转 106、组织层次的培训需求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 ( A )组织目标 ( B )组织战略 ( C )组织效率 ( D )工作任务 )。 ( E )组织文化 107、运用面谈法收集培训需求信息的优点有( )。 ( A )结论可信度高 ( B )有利于培训双方相互了解 ( C )获得员工支持 ( D )员工更深刻地认识到不足 ( E )花费时间较少 108、培训效果评估的指标包括( ( A )认知成果 )。 ( B )技能成果 ( C )情感成果 ( D )绩效成果 ( E )投资回报率 109、导致培训内容与计划出现差异的原因在于( )。 ( A )外部环境的干扰 ( B )不同项目之间的交叉或相互影响 ( C )培训教师的素质与培训内容不符 ( D )培训项目的管理机构没有按照规划实施培训 ( E )规划中的培训内容没有得到受训员工的认同 110、个别指导法的缺点主要在于( )。 ( A )指导者可能有意保留自己的经验 ( B )不利于新员工在工作岗位的创新 ( C )指导者的水平对学习效果有影响 ( D )不利于新员工融入团队,与同事合作 ( E )指导者不良的工作习惯会影响新员工 111、企业培训管理制度包括( )。 ( A )培训监督制度 ( B )培训资金管理制度 ( C )培训后勤制度 ( D )培训风险管理制度 ( E )培训服务制度 112、( )可以保证和提高企业绩效管理制度和管理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A )建立企业工会 ( B )聘请外部专家 ( C )获得高层领导的支持 ( D )赢得一般员工的理解和认同 ( E )寻求中间各层管理人员的全心投入 113、在绩效考评的总结阶段要完成的工作有( )。 ( A )形成考评结果的分析报告 ( B )对企业现存问题的分析报告 ( C )对业绩优异的员工给予奖励 ( D )提出调整和修改绩效管理体系的具体计划 ( E )制定下一期人力资源管理各方面的调整计划 114、根据面谈的具体过程及特点,可以将绩效面谈分为( ( A )解决问题式面谈 ( B )单向劝导式面谈 ( C )绩效考评式面谈 ( D )双向倾听式面谈 ( E )综合式绩效面谈 )。 115、关键事件法可以为其他考评方法提供参考依据,其特点为( ( A )时间跨度较大 ( B )考评员工的短期表现 ( C )能做定性分析 ( D )记录和观察费时费力 )。 ( E )提供客观事实依据 116、内部回报包括( )。 ( A )参与企业决策 ( B )更大的责任 ( C )更大工作空间 ( D )免费工作餐 ( E )更有趣的工作 117、设计薪酬制度时,要构建相应的支持系统,如( ( A )绩效考核系统 ( B )用工系统 ( C )技能开发系统 ( D )培训系统 )。 ( E )晋升调配系统 118、工作岗位评价的信息来源包括( )。 ( A )数据采集 ( B )现场调查 ( C )规章制度 ( D )岗位规范 ( E )工作说明书 119、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包括( )。 ( A )外籍及港澳台人员的劳动报酬 ( B )社会保险费用总额 ( C )聘用的离退休人员的劳动报酬 ( D )在岗员工工资总额 ( E )留用的离退休人员的劳动报酬 120、劳动法律行为包括( )。 ( A )沟通行为 ( B )合法行为 ( C )司法行为 ( D )违约行为 ( E )调解行为 121、以下属于集体合同中的一般性规定的有(  )。 ( A )集体合同条款的解释   ( B )集体合同的争议处理 ( C )集体合同条款的变更   ( D )集体合同的违约责任 ( E )集体合同的有效期限 122、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审核集体合同时,企业需报送的材料包括( ( A )双方代表的身份证 ( B )委托授权书 )。 ( C )职工代表的劳动合同书 ( D )企业的营业执照 ( E )相关审议会议通过的集体合同的决议 123、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包括( )。 ( A )劳动法律、法规 ( B )劳动合同管理制度 ( C )劳动定员定额规则 ( D )劳动安全卫生制度 ( E )劳动岗位规范制定规则 124、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包括( )。 ( A )劳动纪律 ( B )应聘人员相关材料的保存办法 ( C )劳动定额定员规则 ( D )劳动合同草案审批权限的确定 ( E )劳动合同履行的原则 125、劳动保护费用包括( )。 ( A )工伤医疗费用 ( B )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培训费用 ( C )健康检查和职业病防治费用 ( D )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定期检测费用 ( E )劳动安全卫生保护设施建设费用

16 页 490 浏览
立即下载
2016年5月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真题上卷(附答案)

2016年5月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真题上卷(附答案)

第一部分职业道德(第 1-25 题,共 25 道题) 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第 1-8 题) 1、关于职业,正确的说法是() (A)职业仅仅是从业人员谋生的手段 (B)职业体现了劳动者责任、权利和 利益的有机统一 (C)职业是公司老板设置并用来获取利润的平台 (D)员工胜任职业的唯一衡量标准是 职业能力 2、在有关范畴中,属于职业道德要素的是() (A)职业分工(B)职业收入(C)职业荣誉(D)职业特征 3、职业道德的具体功能是() (A)导向功能、规范功能、整合功能、激励功能 (B)导向功能、示范功能、整治功能、激 励功能 (C)教育功能、规范功能、整合功能、强化功能 (D)导向功能、惩罚功能、凝聚功能、激 励功能 4、在中国传统职业道德言论中,符合现代职业素质要求的是() (A)士为知己者死(B)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C)衣食足而知荣辱(D)民无信不立 5、极端个人主义的本质是() (A)人的自私的天然本性 (B)坚持个人利益高于其他利益 (C)奉行今朝有酒今朝醉处事哲学(D)脱离集体 6、关于职业精神,正确的说法是() (A)职业精神是企业员工职业理想的总和 (B)追求利益至上是职 业精神的本质 (C)员工自主追求和自己严格要求是职业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 (D)任何企业都有自己 独特的职业精神 7、作为职业道德规范,诚信的特征是() (A)通识性、智慧型、止损性、资质型 (B)规定性、模糊性、盈利性、资质型 (C)规范性、智慧型、止损性、资源型 (D)通识型、客观性、自损型、互利型 8、关于职业纪律,正确的说法是() (A)职业纪律是企业用于约束和控制从业人员的合法工具 (B)职业纪律应该由企业管理人员单方面制定 (C)遵守或违背职业纪律的状况折射着员工的劳动态度和敬业精神 (D)坚持相对宽松的职业纪律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二)多项选择题(第 9-16 题) 9、职业活动内在道德准则包括() (A)服从 (B)谦虚 (C)审慎 (D)勤勉 10、从业人员职业技能上坚持“与时俱进”的要求包括() (A)立足时代,充分认识职业技能加快发展更新的特点(B)立足国际,实施以模仿、复 制为主的职业技能提高策略 (C)立足未来,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 ( D)立足实际,树立只有掌握高技 能才能拥有一切的职业意识 11、属于职业道德修养的正确意识和反法的有() (A)吾日三省吾身 (B)勿以善小而不为 (C)已所不欲,勿施与人 (D)与世无争 天地宽 12、在中国传统职业道德中,敬业的含义包括() (A)执事敬 (B)专心致志,以事其业 (C)敬字工夫,及是圣门第一义 (D)不怠 慢,不放荡 13、“找不到任何借口”是世界 500 强企业关于优秀员工的 12 条核心标准之一。其意思包括 () (A)对自己行为负责(B)把自己的事情千方百计做好(C)投入自己的忠诚和责任心 (D)槟弃一切个人权利意识 14、同事间建立和谐关系应该遵循的原则包括() (A)多做事少说话(B)彼此看重对方(C)不说同事坏话(D)同事间不分派系 15、对从业人员“追求真理”的具体要求包括() (A)要强加学习(B)要敢于牺牲(C)不盲目从众(D)不盲目唯上 16、对从业人员“节约资源”的基本要求包括() (A)具备节约资源意识(B)明确节约资源责任(C)创新节约资源方法(D)获取节约资 源报酬 二、职业道德个人表现部分(第 17~25 题) 17、如果你所在单位的员工迟到早退的现象十分普遍,虽然公司领导三令五串,但似乎法 不责众,员工们依然我行我素。最近公司领导又在开会时严肃强调纪律。面对这种情况,你 会() (A)随大流(B)先按要求做,观察几天再说(C)按照领导要求的做(D)估计领导的要 求不起作用 18、某公司技术人员为了搞技术革新,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积劳成疾。虽然技术革新取得 了一定进展,但由于公司业务扩展过大导致资金投入不足,继而导致技术革新半途而废。 假如你就是那位技术人员,你会() (A)很后悔从事这项科研工作(B)很遗憾没有研制成功 (C)向公司申请一些身心健康损失费(D)呼吁缩减其它投资,继续推进技术革新 19、古时,吴王阖令孙子(孙武)操练宫女,孙子任命吴王两个最美丽的宠姬为队长,两 个队长不执行军纪,嬉闹不已,导致操练失败,孙子愤而依纪杀之。如果你是吴王,你会 () (A)适当惩处孙子(B)赞同孙子执纪严明(C)后悔信任孙子(D)为两个没姬之死感到 悲痛 20、在总经理的授意下,某公司会计密挪用公司资金炒股,原本想为公司大赚一笔,结果 炒股失利,血本无归。公司很快就要进行财务审计了,估计事情会暴漏。假如你是那名公司 会计,现在你会() (A)向总经理抱怨;“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 B)安慰总经理;“我们是为了 公司好,没什么可怕的” (C)对总经理说;“决策是你做的,你赶快想办法解决,可别连累我” ( D)向总经理 建议:“紧向组织交代 21、小王和小张俩人平时总闹矛盾,不仅影响到了工作。而且也损害了公司的形象。如果你 是小王和小张的上司,你会()(A)把小王和小张俩人的所有缺点罗列出来,痛加批评 (B)把小王和小张俩人的优点找出来,都给与表扬 (C)要小王和小张俩人同时分别找出自己的优点和对方的缺点(D)要小王和小张俩人同 时分别找出自己的缺点 22、如果你向公司领导提出了一条建议,你觉得这条建议非常可行,但是公司领导并未采 纳。在这种情况下,你会() (A)继续向公司领导提建议 (B)弄清楚自己所提的建议不被采纳的原因,之后在提 出新的建议 (C)觉得领导有点“官僚” (D)觉得自己没有用武之地 23、如果有同事误解了你,并说了些阴阳怪气的话,你会() (A)感到委屈,但你会默不作声,变现出不在意的样子(B)找哪位同事说理 (C)想不想自己哪里做得不好并加以改正 ( D)一定要找哪位同事私下沟通 一下,把话说开了 24、公司规定:任何员工迟到一分钟就要罚站一分钟。如果你是公司主管,下属中有一名骨 干员工因为最近工作繁忙而迟到,你对他的处理方式是() (A)因为这名员工是骨干,暂且不会处罚他(B)因为这名员工最近工作十分繁忙,故不 会处罚他 (C)为了保持这名员工的积极性,装作没有发现这名员工迟到(D)按照公司规定给予处 罚 25、你和小王在一家公司上班,公司主管领导对小王格外照顾,似乎小王做错了事情也行 不计较。相发,如果事情发生在你身上,就会受到批评。你会() (A)向领导提出抗议(B)向小王请教和领导搞好关系和诀窍(C)努力和小王搞好关系 (D)努力工作,随其自然 第一部分 职业道德(答案略) 第二部分 理论知识(26~125 题,共 100 道题,满分为 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26~85 题,每题 1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再答题 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26、当劳动力供给弹性(D)时,表示劳动力供给富有弹性。P6 (A)小于 0(B)大于 0 (C)小于 1(D)大于 1 27、以改善生产方法和管理而造成的失业,称为(C)。P20 (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技术性失业(D)境界性失业 28、(A)是当前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主要依据。P33 (A)宪法(B)劳动法律(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D)劳动规章 29、(A)包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工资制度、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以及女职工和未成年 工特殊保护制度等。P37 (A)劳动标准制度(B)促进就业法律制度(C)职业培训制度(D)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 30、企业撤退战略的主要方式不包括( C )P56 (A)分包 (B)特许经营 (C)买断 (D)资产互换 31、决策树的分析程序包括:①剪枝决策;②计算期望值;③绘制树形图。正确排序是 (B)P68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①③② 32、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不包括(D)。P100 (A)融洽的人际关系(B)公平的报酬(C)个人特征与工作匹配(D)自身生理心理条件 33、(B)包括行为者所处的各种环境、机遇,所从事的工作的特点、难度,以及工作与人的 相互作用、他人对行为者的强制或约束、鼓励的作用等。P103 (A)知觉(B)内因(C)外因(D)归因 34、(B)就是将人的智力、人格、兴趣、情绪等特征按一定规则表示成数字,并赋予这些数 字一定解释的过程。P131 (A)物理测量(B)心理测量(C)心理测验(D)情商测验 35、“经济人”假设的主要内容不包括(B)。P140-141 (A)人天生懒惰(B)人需要精神激励(C)人缺乏理性(D)人以自我为中心 36、人力资源的一般特点不包括(D)。P180 (A)时间性(B)主观能动性(C)消费性(D)客观规律性 37、员工激励的特点不包括(A)。P190-191 (A)激励一定会产生直接反应 (B)激励不一定达到满意效果 (C)员工做出相应反应需要一定时间(D)任何一种激励方法都不是万能的 38、(A)是对企业员工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P1 (A)人员规划(B)战略规划(C)费用规划(D)制度规划 39,、(B)是在对部门职能进行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将工作具体细化为若干模块,从而构 成部门工作的基本单元的过程。P54 (A)定编(B)定员(C)定岗(D)定额 40、岗位规范的主要内容部不包括(B)。P15~16 (A)岗位劳动规则(B)职务晋升规则(C)定员定额标准(D)岗位培训规范 41、工作岗位分析的程序不包括(B)P18-20 (A)准备阶段 (B)数据采集阶段 (C)调查阶段 (D)总结分析阶段 42、计划工时定额的计算方法是(B)P33 (A)计划工时定额=现行产量定额×计划定额完成系数(B)计划工时定额=现行工时定额 ÷计划定额完成系数 (C)计划工时定额=现行工时定额×计划定额完成系数(D)计划工时定额=现行产量定额 ÷计划定额完成系数 43、根据企业机器设备需要开动的数量和班次、工人看管定额和出勤率,核算该类岗位定员 人数的方法属于(C)。P46 (A)按设备定员(B)按比例定员(C)按效率定员(D)按岗位定员 44、某车间为完成生产任务需开动机床 60 台,每台开动班次为 3 班,看管定额为每人看管 2 台,出勤率为 90%,则该工作定员人数为(D)。P48 (A)50(B)60(C)90(D)100 45、以下关于企业定员标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P56 (A)规定控制幅度可以促进企业提高定员水平 ( B)规定控制幅度可适用不同环 境不同条件的单位 (C)劳动定员标准对人员数量的规定可以采用相对指标(D)劳动定员标准对人员数量的 规定不能采用绝对指标 46、内部招募的优点包括(A)P69 (A)选择余地大 (B)适应较快 (C)准确性高 (D)激励性强 47、对于高级人才和尖端人才,比较适合的招聘渠道是(B)P76 (A)交流中心 (B)猎头公司 (C)校园招聘 (D)网络招聘 48、(C)的目的是筛选出那些背景和潜质都与职务范围所需条件相当的候选人。P79 (A)档案筛选法(B)学历筛选法(C)初步筛选法(D)能力筛选法 49、从面试所达到的效果来看,面试可以分为(A)。P85 (A)初步面试和诊断面试(B)结构化面试和非结构化面试 (C)封闭面试和开发面试(D)结构化面试和半结构化面试 50、领导者失败的原因往往在于(D)。P90 (A)智力不足(B)能力不足(C)经验不足(D)人格不成熟 51、(C)越大,表示招聘信息发布的效果越好。P97 (A)录用比(B)招聘完成比(C)应聘比(D)总成本效用 52、招聘过程评估的信度,不包括(A)。P98 (A)外在平衡性系数(B)稳定系数(C)内在一致性系数(D)等值系数 53、(C)为标准进行配置的组织效率最高。P113 (A)以人员(B)以单向选择(C)以岗位(D)以双向选择 54、(B)旨在对员工培训需求提供一个连续的反馈信息流,用来周而复始地评估培训的需 求。P132 (A)三维培训需求分析模型(B)循环评估模型(C)前瞻性培训需求分析模型(D)绩效 差距分析模型 55、培训有效性评估应该始于(A)。P149 (A)培训目标(B)培训需求分析(C)培训方案(D)员工培训计划 56、(A)不属于企业经常采用的员工能力评估方法。P153 (A)操作测验(B)模拟情景(C)学前学后比较(D)书面测验 57、反应层面的评估是对培训效果的最基本评估,主要的测试方法为(B)。P168 (A)观察法(B)问卷调查法(C)测试法(D)360 度考核法 58、(C)是以逻辑推理和演绎分析为基础的学习风格。P177 (A)应用型学习(B)主动型学习(C)理论型学习(D)反思型学习 59、以下关于专题讲座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P187 (A)所传授的知识不够集中(B)不占用大量时间,形式灵活 (C)培训对象易于加深理解(D)随时可满足员工某方面需求 60、管理者训练法的简称是(C)P193 (A)TMP(B)SMP (C)MTP (D)STP 61、制定和修订培训制度时,要从(D)的角度出发,为企业人才培养建立一个完善有效并 且有威严的指导性框架,使培训与开发活动走向制度化和规模化。 P209 (A)社会 (B)企业 (C)目标 (D)战略 62、绩效管理的(B)是从企业宏观的角度对绩效管理程序进行设计。P219 (A)制度设计(B)总流程设计(C)方法设计(D)具体流程设计 63、以下关于考评周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D)。P224 (A)考评时间要与考评目的以及管理制度相协调 (B)以定期提薪和奖金分配为目的的绩效考评总是定期进行 (C)用于培训的考评,一般在员工绩效降低或推广新技术新技能时进行 (D)晋升晋级的绩效考评与进行培训需求分析的绩效考评均属于定期考评 64、绩效管理系统评估的内容不包括(D)。P232 (A)对管理制度的评估(B)对绩效管理体系的评估(C)对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评估 (D)对考评反馈面谈的评估 65、以下关于选择排列法进行考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B)。P246 (A)它是简单排列法进一步推广,是较为有效的排列方法 (B)它先是从被考评者中挑出 表现处于中间位置的员工 (C)它利用了人们容易发现极端、不容易发现中间的心理 (D)它可扩展到自我、同级和 下级等其他考评的方式之中 66、(D)是用一系列的形容词或者描述性的语句,说明员工的各种具体的工作行为和表现, 并将这些语句分别列入量表中,作为考评者评定的依据。P252 (A)关键事件法(B)行为锚定量表法(C)行为观察法(D)加权选择量表法 67、(C)不属于绩效考核中工作数量的衡量指标,P255 (A)销售量(B)工时利用率(C)废品率(D)月度营业额 68、(A)是将几种比较有效的绩效考评方法综合在一起,对组织或员工个人进行考评 。 P262 (A)合成考评法(B)成绩记录法(C)绩效标准法(D)业绩评定法 69、(D)是将考评期内员工的实际工作表现与绩效计划的目标进行对比,寻找工作绩效的 差距和不足的方法。P275 (A)水平比较法(B)横向比较法(C)纵向比较法(D)目标比较法 70、(D)通常以工时或完成产品的件数计算员工应当获得的劳动报酬。P283 (A)薪酬(B)薪资(C)薪金(D)工资 71、影响员工个人薪酬水平的因素不包括(B)P284 (A)劳动绩效 (B)工会的力量 (C)工作条件 (D)员工的技能 72、通行的薪酬体系类型不包括(D)P287 (A)岗位薪酬体系 (B)绩效薪酬体系 (C)技能薪酬系统 (D)结构薪酬体系 73、岗位评价的对象是(A)。P308 (A)岗位(B)工作条件(C)员工(D)岗位职责 74、人员流向属于(D)要素的评价指标。P315 (A)劳动责任(B)劳动技能(C)劳动强度(D)社会心理 75、岗位评价的具体标准不包括(B)。P318 (A)岗位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B)岗位评价的分类标准(C)岗位评价指标的量化标准 (D)岗位评价的方法标准 76、企业从业人员年人均工作时数的计算方式是(C)。P341 (A)(年制度工时+年度加班工时-休假工时)×企业年平均人数 (B)(年制度工时+年度加班工时-缺勤工时)÷企业年平均人数 (C)(年制度工时+年度加班工时-损耗工时)÷企业年平均人数 (D)(年制度工时-年度加班工时-损耗工时)×企业年平均人数 77、(D)不属于住房公积金的性质。P348 (A)普遍性(B)返还性(C)强制性(D)共享性 78、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企业职工行使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民主管理的(A)的具 体表现。P356 (A)组织参与(B)岗位参与(C)团体参与(D)个人参与 79、(A)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充分了解情况,掌握管理实际进程的工具。P360 (A)汇总报表 (B)正式通报 (C)例会制度 (D)劳动管理表单 80、(D)是指信息发布者将信息借助一定的传输手段、利用一定的传输方式传送给信息接 受者。P365 (A)信息采集 (B)信息传递 (C)信息处理 (D)信息接收 81、确定最低工资标准所考虑的因素,不包括(A)。P380 (A)个人缴纳的所得税 (B)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C)就业状况和劳动生产率(D)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82、在没有成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中,集体合同由(A)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P395 (A)职工代表(B)企业人事部门的主管(C)社团法人(D)职工所在部门负责人 83、下列关于集体合同主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P401 (A)工会会员是集体合同的当事人 (B)工会会员是集体合同 的关系人 (C)工会非会员劳动者是集体合同的关系人工会非会员劳动者(D)工会非会员劳动者不 是集体合同的当事人 84、以下关于劳动争议的说法,正确的是(A)。P406 (A)只有存在劳动关系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利益争议(B)是否遵循法律规范和合同规范 是利益争议的实质 (C)权利争议通常是因签订、变更劳动合同所引起的(D)不存在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可能 成为劳动争议的当事人 85、在工伤事故分类中,按照伤害类别可以划分为(C)类别。P417 (A)10 个(B)15 个(C)20 个(D)30 个 二、多项选择题(86~125 题,每题 1 分,共 40 分。每题有多个答案正确,请再答题卡上将 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错选、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86、常用的反映失业程度的指标有(BC)。P21 (A)就业人数(B)失业率(C)失业持续期(D)失业人数(E)平均劳动时间 87、扩张性财政政策包括(BDE)。P24 (A)提高税率(B)免税(C)减少政府购买(D)退税(E)增加政府转移支付 88、职业培训制度规定了政府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在发展培训事业、开发劳动者职业技能方 面的(BCDE)。P37 (A)规章规范(B)管理权限(C)通用标准(D)职业分类(E)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制度 89、企业外部环境调研得方法主要有(ABE)P46-47 (A)专题性调研(B)获取书面信息(C)外部环境预测(D)获取电话信息(E)获取口头 信息 90、处于衰退期的产品,企业可以采取的营销策略有(ACDE)P89 (A)维持策略(B)适时降价(C)集中策略(D)放弃策略(E)收缩策略 91、满足成就需要的行为包括(ABCD)。P105 (A)发现和使用更好的方法完成工作(B)比竞争者更出色(C)实现或者超越一个难以达 到的目标 (D)解决一个复杂问题(E)影响他人并改变他们的态度行为 92、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ACE)等方面表现出的个性差异。P138 (A)能力(B)态度(C)气质(D)信念(E)性格 93、工作环境优化机制的主要因素包括(CDE)。P149 (A)福利待遇(B)教育培训制度(C)工作条件(D)人际关系环境(E)工作环境 94、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包括(ACE)。P1 (A)战略规划(B)经营规划(C)组织规划(D)生产规划(E)制度规划 95、以下关于工作岗位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有(BDE)。P14-15 (A)能够提高企业员工的年度绩效(B)为员工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C)能够分出职务 的高低、职位的优劣 (D)有利于员工“量体裁衣”地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 E)是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 预测的重要前提 96、工作岗位分析准备阶段的具体任务包括(AE)。P18-19 (A)明确规定调查的范围(B)设计岗位调查的方案(C)了解情况并建立联系 (D)组成专门的专家调查组(E)确定调查的对象和方法 97、定额水平按定额的综合程度可分为(ABC)。P28 (A)工序定额水平(B)工种定额水平(C)产品定额水平(D)企业定额水平(E)行业定 额水平 98、核定用人数量时,比例定员法适用于(ABD)的定员。P49 (A)食堂工作人员(B)卫生保健人员(C)工程技术人员(D)托幼工作人员(E)政治思 想工作人员 99、外部招募的不足,主要体现在(ABDE)。P71 (A)进入角色慢(B)筛选的难度大且时间长(C)招募成本低(D)影响内部员工的积极 性(E)决策风险大 100、关于熟人推荐这种招聘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有(ABD)。P77 (A)工作会更加努力(B)对候选人的了解比较准确(C)招募的成本高 (D)易在组织内形成裙带关系(E)适应的范围较窄 101、面试可以使用人单位客观了解应聘者的(BC)等方面情况。P85 (A)社会背景(B)求职动机(C)工作经验(D)个人修养(E)心理生理状况 102、能力测试包括(ABC)。P90 (A)特殊职业能力测试(B)普通能力倾向测试(C)心理运动技能测试 (D)学习能力综合测试(E)创新与创造力测试 103、招聘成本效益评估的各类指标的计算方法,正确的有(ABDE)。P97 (A)总成本效益=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B)招聘成本效益=应聘人数÷招聘期间的费用 (C)招聘成本效益=聘用人数÷应聘期间的费用(D)选拔成本效益=被选中人数÷选拔期 间的费用 (E)录用成本效益=正式录用的人数÷录用期间的费用 104、企业内部劳动分工形式包括(ABE)。P108 (A)职能分工(B)横向分工(C)专业分工(D)纵向分工(E)技术分工 105、培训需求个人层面分析的信息来源,主要有(ABE)。P133 (A)业绩考核记录(B)员工技能测试(C)工作岗位分析(D)组织行为规范(E)员工填 写的培训需求问卷 106、(BC)属于企业外部培训资源。P145 (A)培训标准产品(B)咨询公司(C)专业培训公司(D)高等院校(E)互助学习小组 107、培训评估报告一般包括(BCDE)。P159 (A)培训评估人员的构成说明(B)培训背景说明与培训概况(C)培训评估信息的总结与 分析 (D)培训项目计划调整的建议(E)培训评估结果与培训目标的比较 108、利用案例分析法进行培训教学是,应满足的条件包括(ADE)。P191 (A)案例必须有明确的目的(B)内容新颖(C)与企业日常管理有一定的关联 (D)内容真实(E)案例中应包含一定的管理问题 109、企业培训制度除了入职培训制度外,还包括(ABCE)。P209 (A)培训服务制度(B)培训激励制度(C)培训考核评估制度(D)培训反馈制度(E)培 训风险管理制度 110、成功的绩效管理主要由(BCDE)组成。P220 (A)考评(B)指导(C)激励(D)奖励(E)控制 111、一个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可以通过(ABCDE)等多个环节提高员工的绩效,从而增强 企业的竞争优势。P226 (A)目标(B)计划(C)监督(D)指导(E)评估 112、沟通阶段是整个绩效计划阶段的核心环节,在这个阶段应当注意做到(BDE)。P240 (A)沟通前主管应编写面谈提纲并征询被考评者意见(B)沟通的气氛要尽可能宽松,不 要给人太大的压力 (C)沟通的地点和设备设施布置,以及周边环境条件要优选优化 (D)沟通的时候最好不要有其他人打扰,否则会影响绩效计划沟通的效果 (E)考评者应确定专门时间,放下手头的工作专心致志用于绩效计划沟通 113、以下关于加权选择量表法的说法,正确的有(ABCE)。P253 (A)便于反馈(B)打分容易(C)核算简单(D)适用范围较大(E)需要根据具体岗位设 计不同的考评量表 114、以下关于合成考评法的表述,正确的有(ACDE)。P262-263 (A)它可以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进行设计(B)它不能全面的反映各类岗位的 工作内容和特点 (C)它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利于提高管理水平( D)将描述性表格与改进计划合成, 不能对人员横向比较 (E)它是将几种比较有效地方法合在一起的考评方法 115、直接薪酬包括(ABCE)。P282-283 (A)基本工资(B)年薪(C)激励薪资(D)福利(E)绩效工资 116、确定合理的工资总额需要考虑的因素 (ABCE)。P286 (A)企业支付能力(B)市场薪酬水平(C)员工的生活费用(D)员工的绩效水平(E)员 工现有薪资状况 117、薪酬的基本职能包括(ABCDE)。P289 (A)补偿职能(B)激励职能(C)调节职能(D)效益职能(E)统计监督职能 118、在设计特殊贡献奖时,要注意的事项包括(ABCD)。P299 (A)制定标准时要有可操作性(B)为企业增加的金额(或减少损失的金额)要大 (C)获得该奖励的人数要较少,而奖金的金额较大(D)颁奖时要大力宣传使受奖人和其 他人受到鼓励 (E)以精神奖励为主 119、下列属于劳动强度指标的有(ABC)。P314 (A)工作轮班制度(B)体力劳动强度(C)劳动紧张程度(D)脑力劳动强度(E)视觉疲 劳程度 120、影响企业支付能力的因素有(ABCD)。P339 (A)劳动分配率(B)销货劳动生产率(C)损益分歧点(D)实物劳动生产率(E)消费品 税率 121、(ACE)是职工民主管理的直接形式。P356 (A)组织参与(B)领导参与(C)岗位参与(D)群众参与(E)个人参与 122、企业进行员工满意度调查所采用的基本方法有(BE)。P362-363 (A)访谈法(B)描述性调查法(C)问卷调查法(D)综合性调查法(E)目标性调查法 123、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内容包括(ACDE)。P386-387 (A)劳动纪律(B)民主管理制度(C)劳动安全卫生制度(D)劳动岗位规范(E)劳动合 同管理制度 124、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在于(ABCE)。P395 (A)主体不同(B)内容不同(C)功能不同(D)意义不同(E)法律效力不同 125、解决劳动争议应当遵循(ABDE)的原则,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P408 (A)合法(B)公正(C)公开公平(D)及时(E)着重调解

10 页 506 浏览
立即下载
2016年5月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真题下卷(附答案)

2016年5月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真题下卷(附答案)

注意事项: 1、请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身份证号和所在地区。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并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3、请保持卷面整洁,不要在试卷上作任何与答题无关的标记,也不得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一、简答题(本题共 2 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1、简述绘制组织结构图的基本方法。(15 分) 参考答案: a.框图一般要画四层,从中心层算起,其上画一层,其下画两层,用框图表示 b.功能、职责、权限相同机构(岗位或职务)的框图大小应一直,并列在同一水平线上 c.表示接受命令的指挥系统的线,从上一层垂小赖与框图中间或两端横向引出线相接 d.命令指挥系统用实线,彼此有协作服务关系的用虚线 e.具有参谋作用的机构、岗位的框图,用横线与上一层垂线相连,并画在左、右上方。 2、简述基于资源整合的培训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15 分) 参考答案: 对一切能利用的培训资源充分加以开发和利用,是课程设计艺术发挥的一个重要舞台。课程设计的资源包括人、财、物、 时间、空间和信息等方面,这些资源的有效协调和利用对于提高培训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a.培训者的选择。培训者和受训者要相互适应,要因材施教。 b.对时间和空间的设计。时间设计上最重要的是如何充分的利用时间,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调动受训者的学习 积极性,空间的设计如教室座位的排定等直接影响培训方法的采用和培训者角色的确定。 c.在教材选择上,要为学员提供先进实用的教材。 d.教学技术手段和媒体的应用。教学媒体的多样性和先进性,是现代培训课程设计的一个很重要的特色. e.培训方法的优选。培训方法的选择是保证培训课程的设计实现理想目标的根本保证。 二、计算题(本题 1 题,共 20 分。先根据题意进行计算,然后进行必要分析,只有计算结果没有结算过程不得分) 某公司拟招聘两名工作人员,表 1 是人力资源部通过笔试进行初选之后,对所挑选出来的甲、乙、丙、丁四名候选人进 行综合素质测评的得分,以及 A 和 B 两类岗位素质测评指标的权重。 请根据表 1 的数据,分别为 A 和 B 两类岗位各提出 1 名最终候选人。(20 分) 表 1        应聘人员素质测评得分与要素权重表 应聘人员 测评项目 知识水平 事业心 表达能力 适应能力 沟通能力 协调能力 决策能力 甲 0.9 0.5 1 1 0.8 0.9 1 乙 0.7 1 0.5 0.6 1 0.8 0.9 丙 0.8 0.8 0.7 0.8 0.8 1 0.8 丁 1 0.9 1 0.9 0.7 0.7 0.9 权重:A 岗 位 0.8 0.9 0.7 0.8 1 0.6 0.7 权重:B 岗 位 0.9 1 0.8 0.9 0.9 1 1 参考答案: (1)A 岗位: 候选人甲得分=0.9×0.8+0.5×0.9+1×0.7+1×0.8+0.8×1+0.9×0.6+1×0.7=4.71 候选人乙得分=0.7×0.8+1×0.9+0.5×0.7+0.6×0.8+1×1+0.8×0.6+0.9×0.7=4.4 候选人丙得分=0.8×0.8+0.8×0.9+0.7×0.7+0.8×0.8+0.8×1+1×0.6+0.8×0.7=4.45 候选人丁得分=1×0.8+0.9×0.9+1×0.7+0.9×0.8+0.7×1+0.7×0.6+0.9×0.7=4.78 (2)B 岗位: 候选人甲得分=0.9×0.9+0.5×1+1×0.8+1×0.9+0.8×0.9+0.9×1+1×1=5.63 候选人乙得分=0.7×0.9+1×1+0.5×0.8+0.6×0.9+1×0.9+0.8×1+0.9×1=5.17 候选人丙得分=0.8×0.9+0.8×1+0.7×0.8+0.8×0.9+0.8×0.9+1×1+0.8×1=5.32 候选人丁得分=1×0.9+0.9×1+1×0.8+0.9×0.9+0.7×0.9+0.7×1+0.9×1=5.64 (3)通过以上核算可以看出:候选人丁作为 A 岗位的最终候选人,候选人甲作为 B 岗位的最终候选人。 三、综合分析题 1、参考答案 绩效管理须靠绩效考核来执行。执行前需通过: a、就目标及如何达到目标需要达成共识。 b、绩效管理不是简单的任务管理,它特别强调沟通、辅导和员工能力的提高。 c、绩效管理不仅强调结果导向,而且重视达成目标的过程。 绩效管理作业流程:①制订考核计划②进行技术准备③选 拔考核人员④收集资料信息 ⑤做出分析评价⑥考核结果反馈⑦考核结果运用建立起绩效管理体系以后,严格执行绩 效考核并在绩效考核过程中掌握一些基本原则,设计出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绩效考核指标,并掌握绩效考核的全过程。 按照以下几条绩效考核原则组织开展考核工作: a.营销绩效考核体系应该围绕企业的整体营销计划建立,绩效考核一定不能脱离营销关键业务。绩效考核围绕战略规 划的重点,就是要设计一套关键绩效指针。 b.营销绩效考核体系营造一种机会公平的环境,使大家能在同样的平台上展开公平竞争,并且获得公平的回报。实践 中这种机会上的平等,就是必须充分考虑各类营销人员工作性质的差异,确保大家都能从企业的成长中获得价值。 c.在营销绩效考核体系中体现个人与团队的平衡,执行力并不是简单地由个人来达成的,而是由组织来达成的,因此, 执行力的强化就必须在个人和组织之间形成一种平衡关系,既不至于因强调个人英雄主义而削弱了组织的力量,又不 至于因强调团队而淹没了个人的特性和价值体现。在实际考核中,要做到部门绩效的提高可使本部门员工受益,个人 有突出贡献者能够得到区别于普通员工的奖励,这样就能够鼓励更多的员工为公司整体绩效的提高各尽所能。 d.总之,绩效管理需要从建立绩效管理体系、设计科学的绩效管理流程、完善绩效管理制度、合理设立绩效指标、严格 执行绩效考核、结合多种形式(物质与非物质)激励员工、定期修正绩效考核制度等方面提高营销执行力,以提升企业 绩效,实现公司发展的战略目标。 2、某知名民营企业现有各类员工 1800 多人,自公司初创以来,在过去的 10 年间一直采用一套较为完整的薪酬制度体 系,除高管实行年薪制之外,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一线操作技能人员按照各自岗位的性质和特点,实行不同结构的 薪点工资制。 最近,公司人事部根据董事会的要求,进行一次全面的薪酬满意度调查,该项调查结果显示:管理、技术人员薪酬满 意度达到 75%以上,而一线员工的满意度仅为 25%。大多数一线员工认为,现行薪酬制度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水平 低,特别是近 3 年来生活费用不断上涨,但工资水平却原地踏步;二是工资结构不合理,不能体现岗位劳动差别和员 工个人实际贡献,希望公司能够尽快推进薪酬制度的改革。公司董事会为此专门召开一次薪酬委员会会议,并决定组 成专家小组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对一线员工薪酬制度体系进行一次全面的再设计。 请结合本案例,分析说明对一线员工薪酬体系进行再设计时,应当做好哪些具体的准备工作?(18 分) 参考答案: a.根据工作岗位分析总目标、总任务,对企业各类岗位的现状进行初步了解,掌握各种基础数据和资料。 b.设计岗位调查方案。 c.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说明该工作岗位分析的目的和意义,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使有关员工对岗位分析有良好的 心理准备。 d、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任务、程序,分解成若干工作单元和环节,以便逐项完成。 e、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并掌握调查的内容,熟悉具体的实施步骤和调查方法。自己在工作岗位上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努力学习新的知识。在下属有什么地方没有做对做好,给予讲解。 3、去年 1 月初,小张到某公司工作,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但双方约定小张每月工资为 4000 元,1 月底,该公司做出 一项决定,从全体职工的工资中拿出 20%,作为绩效工资,如果在年底公司完成各项指标,公司将绩效工资一次性发 放职工本人,如果完不成指标,绩效工资将不予发放。从 2 月起,小张每月领到 3200 元的工资,小张为此与公司多次 协商未果。4 月初小张决定诉诸法律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请根据我国现行劳动法律法规,对本案件作出评析。(17 分) 参考答案: (1)该公司的做法是违法的。 首先,该公司在用工之日起未与小张签订劳动合同,违反了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小张在该公司工作,即已形成双方的 事实劳动关系,3 月 20 日前双方约定的工资额度即可确定为小张劳动合同中双方约定的工资数额。 其次,根据工资奖金调整的规定,该公司在做出工资改革前要向全体员工履行告知义务。如果在薪资改革后,出现员 工原来的工资水平高于调整后的工资方案,根据过渡办法中的有关规定,一般是本着维持工资水平不下降的原则,维 持原有的工资水平。 最后,根据《劳动法》第九十一条第一款,用人单位是不能以任何理由或方式扣除员工工资的。如果双方重新约定了改 革后双方认可的薪酬调整规定,作为员工的绩效工资的发放,应依据绩效考核的相关规定考评后核算员工工资,而非 按照企业业绩发放。 (2)小张是可以获得补偿的。首先小张是在劳动争议发生的 60 天内向劳动仲裁提出的仲裁申请。另外,《劳动法》第九十 一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侵害员工利益私自扣除工资的,应予以补偿。 【拓展】若本案例发生在 2008 年 1 月 1 日后,则应适用《劳动合同法》,除上述分析外,还应附加:《劳动合同法》第八 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 二倍的工资。”因此小张从工资第二个月起应获得的工资是 8000 元。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 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 责任。” 说明:以上答案仅为参考答案,如与教材有出入,请以教材为准。

3 页 457 浏览
立即下载
2012年5月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试真题卷册一(有答案)

2012年5月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试真题卷册一(有答案)

卷册一:职业道德 理论知识 注意事项: 1、考生应首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用钢笔、圆珠笔等写在试卷册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上,并用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处。 2、考生同时应将本页右上角的科目代码填涂在答题卡右上角的相应位置处。 3、本试卷册包括职业道德和理论知识两部分: 第一部分,1~25 小题,为职业道德试题; 第二部分,26~125 小题,为理论知识试题。 4、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涂 其它答案。所有答案均不得答在试卷上。 5、考试结束时,考生务必将本卷册和答题卡一并交给监考人员。 6、考生应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如果不按标准要求进行填涂,则均属作答无效。 地区: 姓名: 准考证号: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监制 第一部分 职业道德(第 1~25 题,共 25 道题) 一、 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第 1~16 题) 答题指导: ◆该部分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其中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是 正确的,多项选择题有 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 ◆请根据题意的内容和要求答题, 并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错选、少选、多选,则该题均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第 l~8 题) l、关于道德,正确的说法是( )。 A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 B 人们的道德观念是与生俱来的 C 道德与社会经济关系 变化无关 D 道德非人类社会所特有 2、与法律比较,道德在调节社会关系时的特点是( )。 A 事后性、柔和性 B 自觉性、事前性 C 广泛性、强制性 D 自发性、自由性 3、职业道德的特征是( )。 A 鲜明的行业性 B 适用范围上的广泛性 C 快速变动性 D 利益无关性 4、社会主义道德反对享乐主义的基本依据在于( )。 A 享乐既不是个人的人生目的,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目的 B 承认或者纵容享 乐会削弱人们的进取精神 C 享乐主义之“乐”是简单的个人之乐 D 享乐主义忽视人 的社会性,损害了社会利益 5、职业道德活动内在的道德准则是( )。 A 忠诚、敬业、无私 B 爱岗、敬业、无私 C 忠诚、审慎、勤勉 D 真诚、慎微、自勉 6、“敬业”的特征是( )。 A 主动、务实、持久 B 从一而终 C 上司分配什么就干什么 D 忠诚老实 7、关于“诚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诚信是双方为着共同目标而临时达成的合作条件 B 诚信的确立以维护自身 利益为前提 C 诚信是不可测度的,只能作为交往技巧使用 D 诚信包含着一种生活的 谋略和技能 8、关于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从业人员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坚持不以利取义 B 凡利己之事 必包含利人之义,坚持己欲利而利人 C“慎独”就是小心谨慎,坚持多请示多汇报,避免擅自处理重大事务 D 在原则问题 上决不让步,不出卖良心 (二)多项选择题(第 9~16 题) 9、下列要素中,属于道德评价的是( )。 A 红绿 B 胖瘦 C 是非 D 荣辱 10、下列范畴中,反映职业道德鲜明行业性特征的是( )。 A 买卖公平、童叟无欺 B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 C 遵守交规、文明行 车 D 救死扶伤、治病救人 1l、下列说法中,符合传统文化中“公忠为国”理念要求的是( )。 A 无条件忠君 B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C 竭尽忠心和能力报效国家 D 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2、西方发达国家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经验是( )。 A 加强道德立法工作 B 注重信用档案体系建设 C 严格的岗前培训 D 宽松自由的岗位培训 13、《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的要求包括( )。 A 爱国守法 B 公平正义 C 服务群众 D 奉献社会 14、关于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化素养,主要要求包括( )。 A 职业化素养并不侧重职业荣誉培育,重点在于职业标准建设 B 从业人员不仅要 去除私心杂念,甚至需要克服个人偏好 C 在工作和工作的决策中尽量克服主观性 D 从业人员自主培 养职业责任 15、诚信之“信”的内涵包括( )。 A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B 忠于客观实情 C 自觉主动履行承诺的实 践活动 D 有“诚”必然有“信” 16、下列关于职业纪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遵守职业纪律虽然不能决定企业存亡,但会直接影响企业形象 B 遵守职业纪律虽然不 是企业选择员工的唯一标准,但却是重要标准 C 遵守职业纪律虽然无助于提高工作能力, 但有助于赢得信任 D 遵守职业纪律虽然保证了管理秩序,但也扼制了创新活力 二、 职业道德个人表现部分(第 17~25 题) 答题指导: ◆该部分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您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选择 其中一个选项作为答案。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择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17、公司对员工上岗时着装有明确而严格的规定,某个员工忙中穿错了服装,结果因违犯 规定而被扣除当月奖金。对此,员工中存在几种不同看法,你的看法是( )。 A 公司有明确规定在先,同意公司的处理决定 B 小题大做,欺负弱 势群体,不同意公司的处理规定 C 同意公司的处理决定,但会向公司提出修改规定的建议 D 联合其他员工为这 名员工求情 18、某女员工小张,擅武、刚直、爱打抱不平。一次,单位的两名男员工欺负一名女员工,被 她暴打一顿。公司规定,凡打架者做开除处理。你对这件事的看法是( )。 A 替她惋惜,但应该开除 B 公司规定存在问题,具有正义感的员工不能被开除 C 小张不该管这事儿 D 小张该管这事儿!打架不对。但如果公司按规定处理 也有问题 19、因为上班的路途遥远加之车辆拥堵,员工们常有迟到现象发生。对此,你会( )。 A 建议再拓聘新员工时选择住址近一点的 B 建议把早上到岗时间集体向后延 迟 C 建议制定更加严厉的惩戒制度 D 建议管理者以人为本,睁一只眼 闭一只眼 20、某公司经理一心扑在业务开拓上,结果财务管理出现漏洞,公司会计和出纳合伙违规 挪用资金炒 股并挣了一些钱。公司董事会最近要听取财务工作报告,假如你是这名经 理,并有权处理此事, 你会( )。 A 马上开除会计和出纳,聘用新的财务人员 B 和会计、出纳研究一下如何暂 时应对董事会的策略 C 如实向公司董事会报告 D 保留会计和出纳的职位,同时 要求归还挪用资金 21、某公司两个员工闹矛盾最后动起手来,公司领导指派你去处理,你会( )。 A 列出俩人所有缺点,痛加批评 B 要求俩人写出检讨,作深刻的 自我批评 C 要求俩人各自进行申诉,对对方进行批评 D 要求俩人分析、检讨自己的缺 点,表扬对方的优点 22、主管上司的主意多且好变,甚至朝令夕改。如果你是他的下属,与之相处,你会( )。 A 对于他布置的任务暂不执行,等明确了再说 B 凡是他布置的任务都要求他白 纸黑字地签字 C 多与他交流,看看他的决定到底是什么 D 无法相处,思考离开他 23、如粟你有一个脾气暴躁的上司,动不动就发火儿,你会( )。 A 忍气吞声,默默地承受着 B 针锋相对,据理力争 C 坚持自己为人处事的原 则 D 了解对方的特点,注意把握策略 24、某同事每次遇到你都要跟你说“请你吃饭”,但一直没有兑现。你对他的看法是( )。 A 随便说说而已,自己也不会当真 B 敷衍 C 估计是一种个人习惯 D 觉得他不可靠 25、如果你在流水线上作业,对上一道和下一遭程序上作业的同事,你会( )。 A 督促上一道工序的同事快一点完成 B 看下一道同事的完成 情况,决定是否督促上一道同事 C 上道完成了自己就接过来,完成后直接交给下一道 D 按照自己的节奏完成 任务 第二部分理论知识(26~125 题,共 100 道题,满分为 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26~85 题,每题 1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在 答题卡上将 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26、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追求的目标是( )。 A 利润最大化 B 差额最小化 C 效用最大化 D 差额最大 化 27、( )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按价格计算的货币价值总量。 A 总需求 B 国民净收入 C 总供给 D 国内生产 总值 28、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直接决定了( )的性质。 A 劳动法律事实 B 劳动法律制度 C 劳动法律事件 D 劳动法律 关系 29、( )是当前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主要依据。 A 宪法 B 劳动法律 C 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D 劳动规章 30、劳动法律关系的主要形态是( )。 A 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B 劳动合同关系 C 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D 集体合同 关系 31、在市场营销学中,市场是( )购买者需求的总和。 A 显性和隐性 B 男性和女性 C 城市和农村 D 现实和潜 在 32、影响产业购买者购买决定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A 社会因素 B 环境因素 C 组织因素 D 人际因素 33、( )包括行为者所处的各种环境和机遇,所从事的工作的特点和难度,以及工作与人 的 相互作用,他人对行为者的强制或约束、鼓励的作用等。 A 知觉 B 内因 C 外因 D 归因 34、在亨利·明茨伯格提出的经理人角色理论中,管理者的角色不包括( )。 A 决策类角色 B 人际关系类角色 C 信息类角色 D 沟通协调 类角色 35、基于“经济人”假说的管理是运用( )来调动人的积极性。 A 物质刺激 B 满足社会需要 C 内部激励 D 搞好人际 关系 36、人力资源的( )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 A 技能开发 B 创新能力 C 培训开发 D 管理能力 37、( )是岗位调查、岗位分析、岗位评价与岗位分类分级等项活动的总称。 A 岗位研究 B 工作研究 C 工作分折 D 定岗定员 38、被称为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纽带的是( )。 A 制度规划 B 人力资源规划 C 战略规划 D 工作岗位 分析 39、以下不属于人力资源规划中费用规划内容的是( )。 A 人力资源费用预算 B 人力资源费用控制 C 人力资源费用监督 D 人力资源 费用结算 40、以下关于工作说明书和岗位规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工作说明书内容可繁可简 B 岗位规范与工作说明书的一些内 容有交叉 C 岗位规范应从实际出发,设计出单位特色 D 工作说明书是以岗位的“事”和 “物”为中心 41、以下不属于企业定员的内部环境的是( )。 A 考勤制度 B 退职退休制度 C 奖惩制度 D 企业与员工具有双向选择权 42、采用按岗位定员的方法时,应考虑的内容不包括( )。 A 看管岗位的负荷量 B 生产班次及倒班要求 C 岗位危险与安全程度 D 实 行兼职作业的可能性 43、以下关于定员标准内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规定控制幅度可以促进企业提高定员水平 B 规定控制幅度可适用不同环 境不同条件的企业 C 劳动定员标准可采用绝对指标亦可采用相对指标 D 控制幅度的高限是大部分企 业可达到的平均水平 44、以下关于制度规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管理制度主要针对集体而非个人 B 业务规范所规定的对象均具 有可重复性特点 C 管理制度是比企业基本制度层次略低的制度规范 D 技术规范是层次最低,约束 范围最广的制度规范 45、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内部环境因素不包括( )。 A 管理机制和组织状况 B 人员整体的素质结构 C 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D 各类专业人才的供给 46、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 A 及时性 B 节约性 C 适应性 D 合理性 47、( )使员工感觉到企业在招募人员这方面的透明度与公平性,有利于提高员工±气。 A 推荐法 B 布告法 C 档案法 D 任命法 48、笔试后,阅卷入在阅卷和成绩复核时,关键是要( )。 A 客观、合理、不徇私情 B 公平、合理、不徇私情 C 客观、公平、不徇私情 D 公平、公正、不徇私情 49、在面试活动中,面试考官始终处于( )。 A 辅助地位 B 主导地位 C 引导地位 D 从属地位 50、面试的开始阶段应从( )发问,从而营造和谐的面试气氛。 A 应聘者熟悉的问题 B 应聘者不能预料到的问题 C 应聘者陌生的问题 D 应聘者可以预料到的问题 51、人员录用效用的计算公式为( )。 A 人员录用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 B 人员录用效用=应聘 人数/招募期间的费用 C 人员录用效用=被选中人数/选拔期间的费用 D 人员录用效用=正式录用 的人数/录用期间的费用 52、( )的比例越大,表示招聘信息发布的效果越好。 A 录用比 B 招聘完成比 C 应聘比 D 总成本效用 53、( )是一个单位或组织中能级最低的层次。 A 决策层 B 管理层 C 执行层 D 操作层 54、( )强调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应以己之长补他人之短。 A 要素有用原理 B 能位对应原理 C 互补增值原理 D 动态适应原理 55、( )是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批准用人单位聘用外国人的法律文件。 A 劳动合同 B 就业许可证 C 三方协议 D 用人许 可证 56、培训需求调查计划的内容不包括( ) A 取得主管领导的审批意见 B 确定培训需求调查工作的目标 C 制定调查工作的行动计划 D 选择合适的培训需求调查方法 57、在制定培训规划时,排序的结果就是一份( )。 A 学习流程图 B 培训内容安排表 C 任务分类表 D 工作活动一览表 58、在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时,( )负责组织安排企业内部培训过程。 A 管理者 B 培训部门 C 培训者 D 后勤 部门 59、在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时,( )对内部培训有关的场地、设备、工具等予以落实。 A 管理者 B 培训部门 C 培训者 D 后勤部门 60、专题讲座法的优点不包括( )。 A 形式比较灵活 B 传授的知识相对集中 C 可随时满足员工某方面的培训需 求 D 培训对象易于加深理解 61、在实践型培训法中,常用于管理培训的方法是( )。 A 工作指导法 B 工作轮换法 C 个别指导法 D 特 别任务法 62、模拟训练法的缺点不包括( )。 A 模拟情景准备时间长 B 对学员要求较高 C 模拟情景质量要 求高 D 对组织者要求高 63、在事件处理法中,记录个案发生的背景时应依据( )原则。 A 5W2H B 4W2H C 5WIH D 4W1H 64、有关培训考核评估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目的是在于检验培训的最终效果 B 为培训奖惩制度的确立提供依据 C 是规范培训人员行为的重要途径 D 抽样选择员工进行培训考核评估 65、( )是企业单位组织实施绩效管理活动的准则和行为的规范。 A 绩效管理制度 B 绩效管理程序设计 C 绩效管理法规 D 具体考评程序没计 66、容易受人际关系状况影响的绩效考评方式为( )。 A 上级考评 B 同级考评 C 下级考评 D 自我考评 67、( )是保证考评者和被考评者正常活动的前提和条件。 A 企业成本管理体系 B 企业绩效管理体系 C 企业文化管理体 系 D 企业薪酬管理体系 68、在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中,管理者关心的中心和焦点应当始终是( )。 A 考评指标 B 考评标准 C 考评方法 D 被考评 者 69、关键事件法的缺点不包括( )。 A 不能作定量分析 B 关键事件的记录和 观察费时费力 C 不能具体区分工作行为的重要性程度 D 具有滞后性、短期性和表现性的 特点 70、人力、物力耗费相对较低的绩效考评方法是( )。 A 360 度 考 评 法 B 成绩记录法 C 直接指标法 D 绩效标准法 7l、( )通常指员工所获得的全部报酬。 A 收入 B 奖励 C 薪金 D 工资 72、计算工资总额的方法不包括( )。 A 盈亏平衡点法 B 工资总额占附加值比例 C 工资总额与销 售额 D 工资总额占利润值比例 73、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的工资报酬不低于标准工资的( )。 A 100% B 150% C 200% D 300% 74、( )的主要作用是对岗位评价的计量误差进行调整。 A 总体加权 B 局部加权 C 内部加权 D 外部加权 75、( )是一种使岗位之间的比较存在主观性,准确性较差的岗位评价方法。 A 排列法 B 分值法 C 分类法 D 评分法 76、新成立的单位应当自成立之日起 ( ) 内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 A 15 日 B 30 日 C 60 日 D 90 日 77、( )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在运用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 系。 A 劳动关系 B 劳动合同关系 C 经济关系 D 劳动法律 关系 78、( )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是具有一定法津后果的活动。 A 劳动法律行为 B 劳动法律要件 C 劳动法律事件 D 劳动 法津事实 79、以下关于劳动法律事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法律事实可以分为两类 B 任何事 实都可以成为劳动法律事实 C 产生劳动法律关系的事实双方意思表示必须一致 D 变更、消灭劳动法律 关系的事实也需双方意思表示一致 80、以下关于集体合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集体合同规定了企业的最低劳动标准 B 集体合同 文本须提交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核 C 集体合同的目的是确立劳动者和企业的劳动关系 D 集体合同以全体 劳动者共同权利和义务作为内容 81、企业根据劳动岗位特点对上岗员工提出客观要求的综合规定属于( )。 A 编制 定员 规则 B 劳动 纪律 C 劳动 定额 规则 D 劳动岗位规范 82、( )是先提出问题并设定问题的若干个答案,由被调查者对设定的答案进行选择。 A 问卷调查法 B 确定性提问 C 不定性提问 D 目标调查法 83、员工满意度调查中,调查对象不包括( )。 A 同行业企业人员 B 管理人员 C 办公室工作人员 D 生产工人 84、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考虑的因素,不包括( )。 A 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B 劳动生产率和就业状况 C 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 差异 D 企业人工成本的平均水平 85、职工因工致残退出生产、工作岗位,三级伤残应支付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 )的本 人 工资。 A 6 个月 B 12 个月 C 20 个月 D 24 个月 三、 多项选择题(86~125 题,每题 1 分,共 40 分。每题有多个答案正确,请在答 题卡上将所选答案 的相应字母涂黑。错选、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86、老年人口劳参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的完善和推广。 A 收入保障制度 B 绩效考核制度 C 薪酬管理制度 D 社 会保险制度 E 企业养老保险计划 87、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的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主要包括 ( ) A 劳动力供给量 B 最低社会保障 C 劳动力需求量 D 最 低劳动标准 E 工会权利义务 88、劳动法津渊源包括( )。 A 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B 劳动法律 C 宪法中关于劳动问题的规定 D 国际劳工 标准 E 我国立法机关批准的相关国际公约 89、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可以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其中微观环境包括( )。 A 经济环境 B 法律环境 C 行业环境 D 市场环境 E 政治环境 90、战略控制的方法包括( )。 A 全程控制 B 事前控制 C 重点控制 D 事后控制 E 事中控制 91、人格很复杂,包括( )。 A 动机 B 行为 C 价值观 D 态度 E 自我观念 92、培训和发展领导者技能的理论和方法有( )。 A 辅导 B 按需培训 C 加速站 D 确定领导技 能的范畴 E 制定培训发展规划 93、人力资本是( )共同投资的结果。 A 国家 B 企业 C 社会 D 家庭 E 个 人 94、从规划的期限上看,人力资源规划可以区分为( )。 A 长期规划 B 中长期规划 C 中期计划 D 中短期规划 E 短期计划 95、以下关于工作岗位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能够使企业提高年度绩效 B 为员工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 C 能够分出职务的高低、职位的优劣 D 有利于员工量体裁衣地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E 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 测的重要前提 96、动作经济原理是指实现动作经济原则,用以改善工作方法,可分为( )等多个方面。 A 人体利用 B 工具和设备设计 C 作业分析 D 工作条件的改善 E 工作地布置 97、为了做到人尽其才、人事相宜,进行定员时应做( )方面的分析。 A 考勤制度 B 用人制度 C 定员标准 D 工作岗 位 E 用人基本状况 98、按劳动效率定员,即根据( )来计算定员人数。 A 劳动时间 B 出勤率 C 看管定额 D 工人 的劳动效率 E 生产任务总量 99、企业劳动定员标准按照管理体制分类方法,可分为( )。 A 国家劳动定员标准 B 部门劳动定员标准 C 行业劳动定员标准 D 地方劳动定员标准 E 企业劳动定员标准 100、内部招募的优点包括( )。 A 准确性高 B 范围较广 C 适应较快 D 激励性强 E 费用较低 101、网络招聘的优点有( )。 A 选择的余地大 B 成本较低 C 涉及的范围广 D 方便 快捷 E 较高吸引力 102、非结构化面试的优点包括( )。 A 灵活自由 B 问题可因人而异 C 标准统一 D 得到信 息较深入 E 效率较高 103、面试中的提问方式包括( )。 A 开放式提问 B 压力式提问 C 情景式提问 D 假设 式提问 E 重复式提问 104、人员配置的原理包括( )。 A 同素异构原理 B 能位对应原理 C 互补增值原理 D 动态适应 原理 E 弹性冗余原理 105、作业组是企业中最基本的协作方式,需要组成作业组的情况包括( )。 A 生产作业需工人共同完成 B 看管大型复杂的机器设备 C 工人的工作彼此密切相关 D 为了便于加强管理和交流 E 没有同定工作地但为了调配分配工作 106、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时需评估员工的实际工作绩效,评估依据有( )。 A 员工同事的评价 B 员工主管的书面评价 C 员工的技能测试成绩 D 员工业绩考 核的记录 E 员工个人填写的培训需求调查问卷 107、进行培训课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 )。 A 确认培训学员 B 培训后勤准备 C 确认培训时间 D 准 备相关资料 E 确认培训教师 108、培训效果评估的指标包括( )。 A 认知成果 B 学习成果 C 情感成果 D 绩效成果 E 投资回报率 109、可以通过访问收集培训效果信息,访问对象可以是( )。 A 培训实施者 B 培训学员同事 C 培训组织者 D 培训学员领导和 下属 E 培训的对象 110、场地拓展训练可以使团队在( )方面得到收益和改善。 A 变革与学习 B 团结合作 C 心态和士气 D 共同愿景 E 沟通与默契 111、选择培训方法时要与受训者群体特征相适应,分析受训者群体特征可使用的参数有( ) A 学员构成 B 工作程序 C 工作压力 D 工作内容 E 工作可离度 112、在选择具体的绩效考评方法时,应当考虑( )。 A 管理成本 B 工作实用性 C 工作责任 D 工作适用性 E 能力素质 113、( )可以保证和提高企业绩效管理制度和管理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A 获得高层领导的支持 B 聘请外部专家 C 赢得一般员工的理解和认同 D 建立企 业工会 E 寻求中间各层管理人员的全心投入 114、分析工作绩效差距的具体方法有( )。 A 行为比较法 B 目标比较法 C 水平比较法 D 纵向比较法 E 横向比较法 115、以下关于关键事件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对事不对人 B 考虑到行为的情境 C 考评特定的工作行为 D 也可 考评品质特征 E 具有较小的时间跨度 116、内部回报包括( )。 A 参与企业决策 B 更大的责任 C 更大工作空间 D 免费工 作餐 E 更加有趣的工作 117、设计与完善企业薪酬制度的具体工作包括( )。 A 薪酬支付形式设计 B 薪酬项目的比例 C 薪酬调整制度设计 D 薪酬项目的构 成 E 工资等级标准设计 118、工作岗位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可以按( )的阶梯顺序进行排序。 A 由高到低 B 由大到小 C 由优到劣 D 由难到易 E 由上到下 119、企业人工成本一般包括( )。 A 劳动报酬总额 B 福利费用 C 房屋折旧费用 D 教育费用 E 劳动保护费用 120、劳动法律行为包括( )。 A 沟通行为 B 合法行为 C 司法行为 D 违约行为 E 调解行为 121、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中的调解的基本特点包括( )。 A 群众性 B 法律性 C 自治性 D 社会性 E 非强制性 122、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 )组成。 A 职工代表 B 行政机构代表 C 工会代表 D 用人单位代表 E 法律顾问 123、以下属于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内容的有( )。 A 企业各类规章制度 B 应聘人员相关材料的保存办法 C 劳动定额定员规则 D 劳动 合同草案审批权限的确定 E 劳动安全卫生制度 124、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其他制度包括( )。 A 工资制度 B 福利制度 C 考核制度 D 工作 说明书 E 培训制度 125、以下关于用人单位扣除劳动者工资的情况,合法的是( )。 A 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B 因劳动者请事假等原因相应减发工资 C 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D 劳动者加班加点工资 E 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 险费用 2012 年 5 月人力资源师参考答案 基础理论 第一部分 职业道德 1 2 3 4 5 6 11 12 13 14 15 16 7 8 9 10 17~25 题为个人表现部分,不提供参考答案。 第二部分 理论知识 26-30 A C B C B 31-35 D A C D A 36-40 B A B C C 41-45 D D D D D 46-50 D B C B D 51-55 D C D C B 56-60 A A B D B 61-65 D B A D A 66-70 B B D D C 71-75 A D C A C 76-80 B A A B C 81-85 D D A D C 86-90 AE BDE ABCE CD BDE 91-95 ACDE ABCD ABDE ACE BDE 96-100 ABDE DE BDE ACDE ACDE 101-105 ABCD ABD ADE BCDE ABCDE 106-110 CDE ABCDE ACDE ACDE ACDE 111-115 ACE ABD ACE BCE ABC 116-120 ABCE ABDE ABCD ABDE BCD 121-125 ACE ACD BD ABCE ABCE

11 页 443 浏览
立即下载
2014年5月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卷册一考试真题与参考答案

2014年5月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卷册一考试真题与参考答案

第一部 职业道德(第 1~25 题,共 25 道题) 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 答题指导: ◆ 该部分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其中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是 正确的,多项选择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 ◆ 请根据题意的内容和要求答题,并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 错选、少选、多选、则该题均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第 1~8 题) 1、关于道德。正确的说法是( ) (A)道德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B)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道德是根本不变得 (C)虽然社会制度不同,但道德规范是完全相同的 (D)道德是处理各种关系的特殊行为规范 2、职业道德在形成、发展过程中,表现出( ) (A)适用范围上的无限定性 (B)形式上的多样性 (C)内容上的不稳定性 (D)任意解读性 3、所谓职业道德的自律性功能,是指它( )的作用。 (A)制定职业纪律 (B)把握工作节奏 (C)自觉克服危害社会的行为 (D)自主活动 4、在协调同事间的人际关系时,符合职业道德要求的是( ) (A)因疏忽给同事造成被动和麻烦,要及时进行补救 (B)对于感情上不融洽的同事,要尽量避免接触 (C)尊重同事的隐私,绝不过问他人的私生活 (D)以“大恩不言谢”为基本准则 5、关于职业道德和企业竞争力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 (A)职业道德不是科学技术,因此与企业的竞争力没有任何关联 (B)职业道德决定着企业的形象,进而根本上决定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的高 低 (C)职业道德能够提高人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D)由于倡导无私奉献,职业道德会遏止人的积极性进而削弱企业的竞争力。 6、文明礼貌的具体要求是( ) (A)仪表堂堂 (B)语言犀利 (C)举止潇洒 (D)待人热情 7、符合诚实守信要求的是( ) (A)从业人员要无条件地为企业保守秘密 (B)遵守劳动合同与否,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C)做出承诺而无法兑现,都是背离诚实守信的表现 (D)工作既要出工、也要出力 8、坚持办事公道,意思是从业人员要( ) (A)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处理当事人双方之间的关系 (B)一切按照上司的要求去做 (C)尊重知识和权威 (D)权衡利弊,处理各种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第 9-16 题) 9、胡锦涛同志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包括( ) (A)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B)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C)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D)以艰苦奋斗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10、职业道德包括( ) (A)职业情感 (B)职业态度 (C)职业良心 (D)职业作风 11、关于企业形象,正确的认识是( ) (A)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综合反映 (B)企业形象并不是产品质量信誉的标志 (C)创品牌是企业形象建设的重要内容 (D)树立企业形象,最根本的措施是加大媒体宣传力度 12、( )等属于职业“禁语” (A)“欢迎再来” (B)“这事儿,我不知道” (C)“还没上班,等会儿再说” (D)“要不要,想好了没有” 13、关于爱岗敬业,正确的说法有( ) (A)爱岗敬业是对人们工作态度和职业态度的普遍要求 (B)树立和增强爱岗敬业意识,提高物质待遇是前提和关键 (C)倡导爱岗敬业,也要考虑人们的个人需要 (D)爱岗敬业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14、关于诚实守信,正确的说法有( ) (A)诚实守信既是市场经济的规则,也是伦理道德的要求 (B)坚持诚实守信,基本前提是坚持人是利己主义者这一观念 (C)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利益与诚实守信能够实现有机协调 (D)只有彻底抛弃个人利益,才能够真正做到诚实守信 15、关于节俭,正确的认识有( ) (A)人和人不同,节俭不应成为人人秉持的品德 (B)时代的变化导致节俭的标准发生变化 (C)节俭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而且具有政治价值 (D)节俭是维持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 16、关于创新,正确的理解有( ) (A)服务行业隐藏着许多创新的机会 (B)一般地说,普通从业人员是难以真正做到创新的 (C)创新并不神秘 (D)只有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才能算是创新 二、职业道德个人表现部分(第 17-25 题) 答题指导: 该部分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您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其 中一个选项作为您的答案。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择的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17、闲暇聊天时,几个好朋友向你反映你单位的产品存在质量瑕疵,你会( ) (A)拒绝承认产品存在质量缺陷 (B)向他们解释说,产品正在改进 (C)向他们征求改进意见 (D)马上向主管反映情况 18、社会上有这样一句话,“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对此,你 的感受是( ) (A)从业人员要努力珍惜岗位 (B)要与领导搞好关系 (C)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 (D)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19、如果要你就自己的产品打个比喻,那么,你觉得它是( ) (A)自己的孩子 (B)烹调的菜肴 (C)雕塑 (D)夏日里的冷饮 20、一位司机为抢救一个受伤的路边行人,反而为被救的人所讹诈。你的感受是 () (A)好人难做 (B)公道自在人心 (C)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D)好人自有好报 21、某员工是你的好朋友,一次你发现他私自拿走了公司的一件小物品。你会( )。 (A)装作没看见 (B)私下劝他以后不要再拿 (C)要他归还 (D)报告领导 22、在你看来,工作是( ) (A)谋生的饭碗 (B)路边可以乘凉的大树 (C)自己想追求的(异性)朋友 (D)渡河的小舟 23、工作上遇到心烦事时,你一般会( ) (A)对父母说一说 (B)与朋友聊一聊 (C)与同事聊一聊 (D)自己慢慢消化 24、关于梦想,你的看法是( ) (A)水中月亮 (B)过去的一段记忆而已 (C)自己心中的图景 (D)说不清楚,自己总爱做梦 25、许多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对此,你认为( ) (A)找不到工作是暂时的 (B)教育体系存在问题 (C)上大学和不上大学一样 (D)上大学还不如早工作呢 第二部分 理论知识 (26-125 题,共 100 道题,满分为 100 分) 一、 单项选择题(26-85 题,每题 1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 案,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26、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是( )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A)劳动力供给量 (B)劳动力供给率 (C)劳动力需求量 (D)劳动力需求率 答案:C,基础 P8 27、劳动者在就业岗位之间的变换所形成的失业,称为( ) (A)摩擦性失业 (B)技术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季节性失业 答案:A,基础 P20 28、( )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A)劳动法 (B)宪法 (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D)劳动规章 答案:B,基础 P33 29、劳动法律关系是一种( ) (A)劳动关系 (B)双务关系 (C)正向关系 (D)法务关系 答案:B,基础 P42 30、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不包括劳动法律关系的( ) (A)主体 (B)内容 (C)客体 (D)对象 答案:D,基础 P42 31、消费者市场是指所有为了( )而购买物品或者服务的个人和家庭所构成的 市场。 (A)家庭消费 (B)个人消费 (C)市场消费 (D)社会消费 答案:B,基础 P75 32、( )提供的产品不可储存,无法转售,且不可触知。 (A)服务市场 (B)商品市场 (C)技术市场 (D)金融市场 答案:A,基础 P75 33、( )是指当对一个人的某些特性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就倾向于据 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征。 (A)光环效应 (B)投射效应 (C)首因效应 (D)刻板印象 答案:A,基础 P102 34、( )是组织报酬体系设计和实施的第一原则 (A)公平公正 (B)激励性 (C)效率优先 (D)灵活性 答案:A,基础 P106 35、( )是指领导着更愿意界定自己和下属的工作任务和角色,以完成组织目 标。 (A)结构维度 (B)认可维度 (C)关怀维度 (D)尊重维度 答案:A,基础 P124 36、人力资本是经济资本中的核心资本,其原因在于人力资本的( ) (A)时效性 (B)创造性 (C)收益性 (D)积累性 答案:B,基础 P152 37、职业教育不包括( )。 (A)就业前的职业教育 (B)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C)就业后的职业教育 (D)特殊职业技术教育 答案:D,基础 P171 38、( )为企业员工的考核,晋升提供了依据。 (A)工作岗位分析 (B)工作岗位设计 (C)人员流动统计 (D)人员需求计划 答案:A,P3(新 P14) 39、岗位劳动规则不包括( )。 (A)时间规则 (B)行为规则 (C)考核规则 (D)协作规则 答案:C,P4(新 P15) 40、岗位管理知识能力规范的内容不包括( )。 (A)能力要求 (B)年龄要求 (C)知识要求 (D) 经历要求 答案:B,P5(新 P16) 41、以下不属于生产岗位操作规范内容的是( )。 (A)岗位的职责和主要内容 (B)岗位人员知识技能要求 (C)岗位各项任务的数量和质量要求 (D)完成各项任务的程序和操作方法 答案:B,P6(新 P17) 42、以下关于劳动定员与劳动定额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二者的应用范围相同 (B)二者的概念内涵相同 (C)二者的计量单位不同 (D)二者是对人力消耗所规定的限额 答案:A,P26(新 P43-44) 43、制定企业定员标准,核定各类人员用人数量的基本依据是:制度时间内规 定的总工作任务量和各类人员的( )。 (A)工作成果 (B)时间效益 (C)劳动效率 (D)工作能力 答案:C,P28(新 P46) 44、( )亦称概略定员标准,是以某类人员乃至企业全部人员为对象制定的标 准。 (A)比例定员标准 (B)综合定员标准 (C)效率定员标准 (D)设备定员标准 答案:B,P37(新 P49、55) 45、( )不属于行为规范。 (A)品德规范 (B)状态仪表规范 (C)劳动纪律 (D)员工业务提高 答案:D,P44 46、以下关于人工成本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产型企业的人工成本比例低于科研生产型企业 (B)商业型企业的人力资源费用低于生产型企业的人力资源费用 (C)采取市场焦点战略企业的人工成本比例低于采取产品差别化战略的企业。 (D)采取成本领先战略企业的人工成本比例低于采取产品差别化战略的企业。 答案:C,P55(新 P65) 47、同一组织内的员工有相同的文化背景,可能会产生( )的现象。 (A)团体思维 (B)惯性思维 (C)逆向思维 (D)发散思维 答案:A,P59(新 P70) 48、人才交流中心的特点不包括( )。 (A)一般建有人才资料库 (B)针对性强 (C)适于热门人才的招聘 (D)费用低廉 答案:C,P63(新 P75) 49、( )承担着双重角色,既为单位择人,也为求职者择业。 (A)职业技术学校 (B)人力资源部门 (C)就业中介机构 (D)费用低廉 答案:C,P63(新 P75) 50、一般在面试开始时,宜采用( )的提问方式,以缓解面试紧张气氛。 (A)开放式 (B)封闭式 (C)清单 (D)假设式 答案:A,P75(新 88) 51、情景模拟适用于测量员工的( )。 (A)学习能力 (B)道德品质 (C)人格特性 (D)领导能力 答案:D,P79(新 91) 52、测评者不布置议题,在进行过程中也不出面干预的情景模拟测试方式是( )。 (A)无领导小组讨论 (B)案例分析法 (C)决策模拟竞赛法 (D)公文处理模拟法 答案:A,P80(新 P92-93) 53、( )不属于人员配置的原理。 (A)要素有用原理 (B)品味对应原理 (C)互补增值原理 (D)动态适应原理 答案:B,P86(新 P105-107) 54、( )的组织效率最高。 (A)以人员为标准进行配置 (B)以单向选择为标准进行配置 (C)以岗位为标准进行配置 (D)以双向选择为标准进行配置 答案:D,P95(新 P113-114) 55、灵活的工作时间制度不包括( )。 (A)对班制 (B)弹性工作制 (C)分职制 (D)非全时工作制 答案:A,P105(新 P125-126) 56、现代培训活动的首要环节是( )。 (A)确定培训目标 (B)选择培训范围 (C)设计培训计划 (D)分析培训需求 答案:D,P115(新 P131) 57、在制定培训规划时,任务分析的结果就是提出一份任务( )。 (A)流程图 (B)安排表 (C)分类表 (D)一览表 答案:C,P130 58、一般而言,员工培训结束后的工作不包括( )。 (A)引导学员心态 (B)发放调查问卷 (C)向培训师致谢 (D)评估培训效果 答案:A,P137(新 P207) 59、培训效果评估的内容不包括( )。 (A)新知识新技能掌握的程度 (B)企业运营成本降低的程度 (C)企业经营绩效改进的程度 (D)受训人员工作改进的程度 答案:B,P144(新 P164) 60、模拟训练法能够( )。 (A)提供互教互学的机会 (B)让学员掌握更多业务知识 (C)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 (D)让学员掌握更多理论知识 答案:C,P151(新 P192-193) 61、头脑风暴法的优点不包括( )。 (A)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B)有利于解决学员工作中的困惑 (C)挑选讨论主题的难度小 (D)有利于加深学员对问题的理解 答案:C,P151(新 P192) 62、管理者培训适用于培训( )。 (A)核心管理人员 (B)高层管理人员 (C)技术管理人员 (D)中低层管理者 答案:D,P152(新 P193) 63、针对( )的培训开发,应采用讲义法、项目指导法、演示法、参观等培训方 法。 (A)基础理论知识 (B)创造性 (C)解决问题能力 (D)技能性 答案:A,P156(新 P197) 64、( )又称 T 小组法,简称 ST 法。 (A)案例分析法 (B)管理者训练 (C)头脑风暴法 (D)敏感性训练 答案:D,P152(新 P193) 65、由于涉及的工作对象和内容的不同,绩效管理程序的设计可分为具体考评 程序设计和( )。 (A)管理的方法设计 (B)绩效管理内容设计 (C)绩效管理目标设计 (D)管理的总流程设计 答案:D,P168(新 P219) 66、在绩效管理中,一般以上级主管的考评为主,所占比重约为( )。 (A)30%-40% (B)40%-50% (C)60%-70% (D)80%-90% 答案:C,P171 67、上下级之间的( )关系是企业绩效管理活动的基本单元。 (A)考评 (B)引导 (C)沟通 (D)协作 答案:A,P175(新 P224) 68、( )一般是在绩效管理初期进行。 (A)绩效考核面谈 (B)绩效总结面谈 (C)绩效计划面谈 (D)绩效指导面谈 答案:C,P184(新 P270) 69、( )是将考评期内员工的实际工作与绩效计划的目标进行对比,寻找工作 绩效的差距和不足的方法。 (A)水平比较法 (B)横向比较法 (C)纵向比较法 (D)目标比较法 答案:D,P188(新 P275) 70、绩效考评方法中可以克服员工优异表现与较差表现的共生性的考评方法为 ( )。 (A)目标管理法 (B)绩效标准法 (C)直线指标法 (D)成绩记录法 答案:B,P206(新 P255) 71、直接形式的薪酬不包括( )。 (A)基本工资 (B)绩效工资 (B)年终分红 (D)额外津贴 答案:C/D,P210/(新 P283) 72、( )是指员工自身感受到的社会和心理方面的回报。 (A)内部回报 (B)外部回报 (C)直接回报 (D)间接回报 答案:A,P210(新 P283) 73、在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时不予考虑的因素是( )。 (A)本地区平均消费水平 (B)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C)劳动就业实际状况 (D)劳动生产率增长率 答案:A/D,P216/(新 P380) 74、( )是一种岗位评价方法,适应于生产过程复杂、岗位类别数目多、对精度 要求较高的大中型企业。 (A)因素比较法 (B)排列法 (C)关键事件法 (D)评分法 答案:D,P243(新 P334) 75、( )是在处理岗位评价数据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 (A)登记误差 (B)随机误差 (C)系统误差 (D)内部误差 答案:A,P229 76、单位录用员工的,应当自录用之日起( )内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缴 存登记。 (A)15 日 (B)30 日 (C)60 日 (D)90 日 答案:B,P265(新 P352) 77、经济社会最普遍、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 ) (A)经济关系 (B)法律关系 (C)劳动关系 (D)政治关系 答案:C,P268 78、( )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雇员和雇主之间的 权利义务关系。 (A)劳动协作关系 (B)劳动契约关系 (C)劳动法律关系 (D)劳动合作关系 答案:C,P270 79、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不包括( )。 (A)企业 (B)个体经济组织 (C)社会团体 (D)劳动行政部门 答案:D,P271 80、( )的基本特点是体现国家意志。 (A)劳动法律关系 (B)劳动关系 (C)劳动法律法规 (D)劳动合同 答案:C,P275 81、按照主体和范围不同,我国的集体合同不包括( )。 (A)部门集体合同 (B)基层集体合同 (C)行业集体合同 (D)地区集体合同 答案:A,P278(新 P391) 82、关于平等协商和“作为订立集体合同程序”的集体协商说法错误的是( )。 (A)两者的主体不同 (B)两者的内容不同 (C)两者的程序不同 (D)两者的目的相同 答案:D,P292(新 P358-359) 83、( )是由企业劳动管理制度规定,有固定传输渠道,按照规定程序填写的 统一表格。 (A)汇总报表 (B)满意度调查表 (C)例会制度 (D)劳动管理表单 答案:D,P293(新 P360) 84、以下关于工作时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标准工作时间是其他工作时间制度的基准 (B)工作时间由法律直接规定或者由劳动合同约定 (C)在综合计算时间制下,周六、周日工作的计为延长工作时间 (D)在综合计算时间制下,法定节假日工作的计为延长工作时间 答案:C,P302(新 P374-376) 85、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 ),应当退出生产、工作岗位、终止劳动关系,发 给工伤伤残抚恤证件。 (A)一至三级 (B)一至四级 (C)八至十级 (D)七至十级 答案:B,P313(新 P421) 二、多项选择题(86-125 题,每题 1 分,共 40 分,每题有多个答案正确,请在 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错选、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86、关于计时工资的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 (A)小时工资率×实际工作时间 (B)小时工资率×标准工作日小时数 (C)日工资率×标准工作周日数 (D)小时工资率×标准工作日数 (E)日工资率×合格产品数量 答案:ABC,基础 P16 87、政府支出包括( )。 (A)财政税收 (B)政府购买 (C)政府赠与 (D)转移支付 (E)政府呆坏账 答案:BD,基础 P23 88、社会保险特征包括( )。 (A)自由性 (B)社会性 (C)互济性 (D)补偿性 (E)知情权 答案:BCD,基础 P32 89、常见的成本导向定价法包括( )。 (A)随行就市定价法 (B)成本加成定价法 (B)盈亏平衡定价法 (D)目标收益定价法 (E)边际成本定价法 答案:BCDE,基础 P90-91 90、群体决策的优点有( )。 (A)能比个体决策需要更少的时间 (B)能提供比个体决策更为丰富和全面的信息 (C)能提供比个体决策更多的不同的决策方案 (D)能增加决策的可接受性 (E)能增加决策过程的民主性 答案:BCDE,基础 P117 91、人本管理原则包括( )。 (A)人的管理第一 (B)和谐的人际关系 (C)员工个人与组织共同发展 (D)满足社会的需要 (E)以人为中心构建企业组织形态 答案:ABCE,基础 P145-148 92、人本管理机制具体包括( )。 (A)目标机制 (B)压力机制 (C)约束机制 (D)保障机制 (E)选择机制 答案:BCDE,基础 P148-149 93、创新是把一种从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包括( )。 (A)引进新产品 (B)引进新技术 (C)实现企业的新组织 (D)开辟新市场 (E)引进生产装备设备 答案:ABCD,基础 P168 94、人员规则是对企业人员的( )的整体规则。 (A)总量 (B)供给 (C) 构成 (D) 需求 (E) 流动 答案:ACE,P1-2 95、定员定额标准的内容包括( )。 (A)岗位培训标准 (B)岗位员工规范 (C)时间定额标准 (D)双重定额标准 (E)产量定额标准 答案:CDE, P 5(新 P16) 96、为了使岗位工作丰富化,应注重达到( )。 (A)任务的整体性 (B)任务的多样化 (C)明确任务的意义 (D)定期轮换岗位 (E)注重信息沟通与反馈 答案:ABCE,P17 97、影响劳动环境的自然因素包括( )。 (A)噪音 (B)温度 (C) 空气 (D)湿度 (E)厂区绿化 答案:ABCDE,P18 98、工作岗位定员主要根据( )等因素来确定定员人数。 (A)工作量 (B)工作任务 (C)岗位区域 (D)工作效率 (E)实行兼职作业的可能性 答案:ABCE,P31(新 P49) 99、审核人工成本预算的方法包括( )。 (A)注意比较分析费用使用趋势 (B)保证企业支付能力和员工利益 (C)注意检查项目尤其是子项目是否齐全 (D)注重内外部环境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E)关注国家有关规定和发放标准的新变化 答案:ABD,P52-54(新 P62-64) 100、内部招募存在明显不足,主要体现在( )。 (A)容易抑制创新 (B)筛选难度大,时间长 (C)增加招募成本 (D)可能会造成一定矛盾 (E)影响内部员工的积极性 答案:AD,P59(新 P70) 101、( )属于内部招募方法。 (A) 推荐法 (B)校园招聘 (C)档案法 (D)网络招聘 (E)布告法 答案:ACE,P62(新 P73-74) 102、在面试评估阶段可采用的评估方式包括( )。 (A)专家式评估 (B)评语式评估 (C)团队式评估 (D)评分式评估 (E)分析式评估 答案:BD,P72(新 84) 103、心理运动机能测试的内容主要包括( )。 (A)思维能力 (B)想象能力 (C)身体能力 (D)体质素质 (E)心理运动能力 答案:CE,P78(新 P90-91) 104、情境模拟测试法比较适合招聘( )。 (A)服务人员 (B)销售人员 (C)科研人员 (D)管理人员 (E)事务性人员 答案:ABDE,P78(新 P91) 105、效度评估中的效度主要有( )。 (A)预测效度 (B)内容效度 (C)总体效度 (D)从侧效度 (E)平均效度 答案:ABD,P85(新 P99)。 106、培训需求分析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它是( )的前提。 (A)确定培训目标 (B)进行培训评估 (C)有效实施培训 (D)设计培训计划 (E)计算培训成本 答案:ACD,P115(新 P131) 107、分析培训需求时应关注( )。 (A)受训员工的现状 (B)受训员工岗位职责 (C)受训员工存在的问题 (D)受训员工经验阅历 (E)受训员工的期望和真实想法 答案:ACE,P120 108、采用绩效差距分析模型方法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时,可以分为( )等几个阶 段。 (A)发现问题 (B)明确目的 (C)预先分析 (D)归纳总结 (E)需求分析 答案:ACE,P126 109、在制定培训规划时,培训策略规定了受训者将要参加的培训的( )。 (A)类型 (B)成本 (C)特征 (D)性质 (E)评估方法 答案:ACD,P132 110、虚拟培训的优点在于它的( )。 (A)仿真性 (B)超时空性 (B)自主性 (D)低成本性 (E)安全性 答案:ABCE,P156(新 P197) 111、根据培训要求优选培训方法时,应( )。 (A)与企业的培训文化相适应 (B)与受训者群体特征相适应 (C)与岗位的职责权限相适应 (D)与培训的资源及可能性相适应 (E)与培训目的及课程目标相适应 答案:ABDE,P157(新 P198) 112、从考评者角度来看,影响绩效考评质量的因素有( )。 (A)考评者的多少 (B)考评者的个人素质 (C)考评者对被考评者的熟悉程度 (D)考评者的工作经验 (E)考评者对考评指标及标准的理解程度 答案:ABCD,P172(新 P222) 113、一个良好的绩效考评表格,要进行的检验包括( )。 (A)考评指标相关性 (B)考评指标的效度 (C)考评指标的信度 (D)考评标准准群性 (E)考评表格的复杂简易程度 答案:ADE,P179 114、为了保证绩效面谈的质量,提高信息反馈的有效性,信息反馈应具有( ) (A)真实性 (B)系统性 (C)针对性 (D)主动性 (E)及时性 答案:ACDE,P187(新 P273-274) 115、下列属于工作质量的衡量指标的有( )。 (A)工时利用率 (B)顾客不满意率 (C)顾客投诉率 (D)不合格返修率 (E)产品包装缺损率 答案:BCDE,P206(新 P255) 116、工资总额的标准统计为国家( )提供了重要依据。 (A)计算经济补偿金 (B)了解人民的收入水平 (C)计算离休退休金 (D)了解人民的生活水平 (E)计算最低工资标准 答案:ABCD,P213(新 P286) 117、要使员工的薪酬能够更好地体现内部公平的原则,就应当实现( )。 (A)以岗定事 (B)以人定岗 (C)以职责定权限 (D) 以绩效定薪酬 (E)以岗位定基薪 答案:CDE,P223(新 P310) 118、岗位劳动责任主要包括( )。 (A)质量责任 (B)管理责任 (C)看管责任 (D)安全责任 (E)消耗责任 答案:ABCDE,P226(新 P314) 119、合理确定人工成本的方法包括( )。 (A)销售净额基准法 (B)附加值基准法 (C)损益分歧点基准法 (D)净利润基准法 (E)劳动分配率基准法 答案:ACE,P258-260(新 P342-344) 120、员工福利管理的原则包括( )。 (A)共享性原则 (B)协调性原则 (C)必要性原则 (D)合理性原则 (E)计划性原则 答案:BCDE,P262(新 P346) 121、集体合同是集体协商双方代表根据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就( )等事项在 平等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议。 (A)劳动报酬 (B)休息休假 (C)工作时间 (D)保险福利 (E)试用期限 答案:ABCD,P278(新 P394-395) 122、集体合同除具有一般协议的特征外,还具有( )等自身的特征。 (A)合法性 (B)是规定劳动关系的协议 (C)意思表示全面与一致性 (D)是定期的书面合同,生效需经特定程序 (E)工会或劳动者代表职工一方与企业签订 答案:BDE,P278(新 P395) 123、订立集体合同应当遵循的原则包括( )。 (A)互利互惠、力求双赢 (B)诚实守信,公平合作 (C)兼顾双方的合法权益 (D)相互尊重、平等协商 (E)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 答案:BCDE,P279-280(新 P396-397) 124、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形式包括( )。 (A)个人参与 (B)合作参与 (C)岗位参与 (D)间接参与 (E)组织参与 答案:ACE,P291(新 P356) 125、劳动者应当被认定为工伤的情况包括( )。 (A)患职业病 (B)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 (C)外出期间受到伤害 (D)在工作期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 (E)在工作期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伤害 答案:ADE,P312(新 P418)

22 页 455 浏览
立即下载
人才招聘甄选工具之名企试题-国美校园招聘笔试试卷

人才招聘甄选工具之名企试题-国美校园招聘笔试试卷

应届毕业生笔试 1—132:A、符合自己情况 B、介于符合与不符合之间的或无法回答的 C、不符合自己情况的 请按顺序回答,回答结果并无好坏之分,所以请尊重你的第一感觉。 1. 你很容易交朋友吗? 31. 你喜欢在集会或会议上发言吗? 2. 得到一定的信号之前,你能控制住自己不做 32. 你很容易受挫吗? 某件事情吗? 33. 你很难从全神贯注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吗? 3. 短暂休息能解除你的工作疲劳吗? 34. 当谈话打扰他人时,你能停止吗? 4. 你能在不利环境中工作吗? 35. 你的脾气暴躁吗? 5. 讨论中,你能抑制无理的情绪性的争论吗? 36. 当你与同事合作时,你能轻松地跟上他的节 6. 你能轻松地恢复一项停顿了较长时间(由于 奏吗? 假日等)的工作吗? 37. 在决定一项活动之前,你会思考再三吗? 7. 当你埋头工作时,是否能忘记疲劳呢? 38. 当阅读一本书时,你能很容易地按作者的思 8. 当让某个人做某事时,你能耐心等到他完成 路从头到尾读完吗? 工作吗? 39. 与陌生人同行时,你会很快加入谈话吗? 9. 无论一天中什么时候,只要一上床,你就能 40. 当争论毫无结果时,你能停止与一个说法错 很快入睡吗? 误的人的争论吗? 10. 你能很容易坚持一个信念吗? 41. 你喜欢从事手工灵巧的工作吗? 11. 你能很容易恢复一项停止了几个星期或几个 42. 当遇到新争论时,你能改变主意吗? 月的工作吗? 43. 你容易习惯新的工作安排吗? 12. 在提供说明时,你有耐心吗? 44. 经过一天的工作,你还能在夜里工作吗? 13. 你喜欢脑力劳动的职业吗? 45. 你阅读小说的速度快吗? 14. 当 进 行 一 项 单 调 的 工 作 时 , 你 感 到 很 疲 倦 46. 由于一些困难,你会经常放弃计划吗? 吗? 47. 当情况需要时,你能保持平静吗? 15. 经过强烈的情绪激动后,你很容易入睡吗? 48. 你能毫无困难地迅速醒来吗? 16. 必要的时候,你能控制表现自己的优势吗? 49. 你能控制没有预想到的反映冲动吗? 17. 控制激动或愤怒,对你来说困难吗? 50. 噪音会干扰你的工作吗? 18. 在 陌 生 人 面 前 , 你 能 按 你 习 惯 的 方 式 活 动 51. 当需要保密时,你能控制向他人报告实情的 吗? 欲望吗? 19. 在面临困难的时候,你能控制情绪吗? 52. 当你等待一个考试或一种不愉快的事情时, 20. 必要时,你能适应小组成员的行动吗? 你能控制住自己吗? 21. 你准备从事一些有责任性的工作吗? 53. 你能迅速适应新环境吗? 22. 你的心情常常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吗? 54. 你喜欢经常性变化和转换吗? 23. 你能战胜挫折吗? 55. 睡一宿觉会消除你一天紧张活动造成的疲倦 24. 当碰见一个人,并希望使他有很深刻的印象 吗? 时,你能保持平静吗? 56. 你 会 回 避 在 短 时 间 内 需 要 不 同 操 作 的 工 作 25. 当 你 生 活 中 出 现 未 遇 见 的 事 件 时 你 会 激 怒 吗? 吗? 57. 通常你能独立解决自己的问题吗? 26. 你准备回答每一次争论吗? 58. 当其他组织成员不提出自己的建议时,你能 27. 当 等 待 着 一 个 能 改 变 个 人 命 运 的 时 机 出 现 提出自己的看法吗? 时,你能保持平静吗? 59. 加入会游泳,你会跳入水中抢救一个快要溺 28. 在假日里,你能很快平静下来吗? 死的人吗? 29. 你会对未期望的刺激迅速做出反应吗? 60. 你工作(或学习)努力吗? 30. 你能调整自己的步伐速度或吃饭习性适应比 61. 你能抑制做不合时宜的评论吗? 你慢的人吗? 62. 你喜欢在工作、学习场所或演讲大厅中有个 固定的座位吗? 63. 你容易转换工作吗? 64. 当 面 临 重 要 抉 择 时 , 你 仔 细 选 择 “ 是 ” 或 “否”吗? 65. 你会迅速克服困难吗? 66. 当有机会观看他人的日记或私事时,你很难 控制这种好奇心吗? 67. 当进行常规性活动时,你会感到厌倦吗? 68. 你很容易在公共场所遵循规则吗? 69. 当进行谈话、公开发言或口语测评时,你能 消除多余的姿势或活动吗? 70. 你喜欢混乱和喧闹的环境吗? 71. 你喜欢高强度的职业吗? 72. 你能长时间地集中精力工作吗? 73. 你需要迅速活动的工作吗? 74. 在困难情况下,你能保持平静吗? 75. 必要时,你能立即醒来吗? 76. 如果必要的话,你自己做完工作后,还能耐 心等待他人做完工作吗? 77. 当看到一个不愉快的悲痛的情景时,你能以 正常的效率活动吗? 78. 你能迅速浏览一天的报纸吗? 79. 有时候,你说话会快得难以理解吗? 80. 当夜里睡眠不好时,你能像平时一样正常工 作吗? 81. 你能够长时间不受干扰地工作吗? 82. 牙疼或头疼会严重地干扰你的工作吗? 83. 当需要结束一项工作时,尽管你的同事喜欢 休息或等待你去做,你也能去完成这项工作 吗? 84. 未 期 望 的 问 题 出 现 时 , 你 会 迅 速 做 出 反 应 吗? 85. 你说话速度快吗? 86. 你能在等客户时工作吗? 87. 在有说服力的争论中,你会轻易地改变自己 的看法吗? 88. 你有耐心吗? 89. 如果一个人的工作节奏很慢时,你也能适应 他吗? 90. 如果可能的话,你计划自己同时进行几项工 作吗? 91. 一 个 幽 默 的 同 伴 会 使 你 从 抑 郁 中 解 脱 出 来 吗? 92. 你能同时进行几项活动而不需过多努力吗? 93. 当看到一起交通事故时,你能保持平静吗? 94. 当看到心爱的人遭到痛苦时,你能保持平静 吗? 95. 在关键时刻,你会很自信吗? 96. 在许多人和陌生人面前,你感到很舒服吗? 97. 到时间时,你能立刻结束交谈吗? 98. 你容易适应他人的工作方式吗? 99. 你经常改变自己的职业吗? 100. 事故发生时,你会迫切感到自己应该行 动吗? 101. 你能抑制不合时宜的微笑吗? 102. 你能迅速开始一项工作吗? 103. 如果你确信自己时正确的,你会对一般 本可以接受的问题产生怀疑吗? 104. 你能抑制住瞬间产生的沮丧心情吗? 105. 经过一天紧张而疲劳的脑力活动后,你 会难以入睡吗? 106. 你能静静地排长队吗? 107. 当你对住宿情况的抱怨毫无意义时,你 能停止抱怨吗? 108. 在激烈的讨论中,你能平静地争论吗? 109. 你能对环境中的突然变化立刻做出反应 吗? 110. 当需要时,你能平静地活动吗? 111. 你能忍受痛苦的药物或手术治疗吗? 112. 你会十分紧张地工作吗? 113. 你准备改变娱乐或休息的地点吗? 114. 你很难适应新的生活规律吗? 115. 发生事故时,你期望自己解决问题吗? 116. 在体育比赛中,你能抑制大声的喊声或 一些过分的活动吗? 117. 你喜欢与他人谈话的工作吗? 118. 你能控制自己的滑稽动作(拉长脸阴 笑)吗? 119. 你喜欢需要强烈的活动的工作吗? 120. 你认为自己是个很有勇气的人吗? 121. 在关键时刻,你的声音会降低吗? 122. 你能克服失败造成的沮丧吗? 123. 必要的时候,你能静静地很长时间地站 着或坐着吗? 124. 如果你的欢乐会刺伤他人时,你能控制 吗? 125. 你很容易从悲伤转入愉快吗? 126. 你很容易被激动起来吗? 127. 你会很容易遵守你生活中的规则吗? 128. 你喜欢公开演说吗? 129. 没有经过长期的准备,你能迅速地开始 工作吗? 130. 即使会危及个人生命安全,你也会立刻 抢救面临危险的人吗? 131. 你喜欢剧烈运动吗? 132. 你喜欢有责任感的工作吗? 133—154:请选择符合您的选项 133. 你在工作中一时大意造成被动,受到领导严厉批评处罚,这时,原来和你不错的人不仅不帮助 和宽慰你,反而躲你远远的,你的做法是: A、对别的朋友骂他是“白眼狼”,“狐狸精”,“势利眼” B、认为这是人际关系中常有的弊病,并不在意 C、悉听尊便,你不理我地球也照转 134. 你感到本季度工作干得不错,可到发奖金时你只获得三等,你一位知心朋友告诉你:“这是因 为有人在‘头儿’面前说了你的坏话”;你听了后: A、很生气,要找经理讲讲清楚 B、首先对自己上个季度的工作进行反思,必要时加以澄清 C、空生闷气,借酒消愁 135. 你是个有妻室(丈夫)的人,一个正人君子,由于工作需要,常和某女士(先生)来往,接 触,最近你耳闻一些人对你们捕风捉影,妄加议论,你: A、怒气冲天,要找出造谣者,并和他算账 B、根本不理那一套,该怎么干照样怎么干 C、感到委屈,为了不使人们议论而辞掉那项工作 136. 朋友借过你一笔钱,可过了相当长时间也不还你,你不知道他是一时无力偿还还是忘了,而你 近期又急需要这笔钱,你通常怎么办呢? A、只好等一等再看 B、你找到他直言讨要 C、请一位与你与他都很好的朋友去提醒一下 137. 你下决心给孩子买一件刚上市的服装,回家一试太小,简直不能穿,你找到商店要求退,但售 货员拒绝退货,你: A、心里有气,回到家里把衣服丢到一边 B、和她大吵大闹,引起观众围观 C、找到经理室说明情况,对当时没看清表示歉意,商量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138. 一门远亲患病,从外地投奔你而来,请你帮助联系医院或请名医治疗,而你工作忙不说,仅住 宿就是大问题。此刻,你: A、尽管有困难也热情接待,努力想法满足其要求,劝他多住些日子治疗 B、接待很热情,但告诉他你爱莫能助,请他多加谅解 C、厌烦之情溢于言表,不冷不热,借故推脱了事 139. 菜场上某种食品涨价了,而这种食品又是你平时最喜欢吃的,你又怎么办呢? A、少买些,把菜谱适当做一下调整 B、由它去涨,照买不误 C、大发牢骚,但还是买了 140. 你的朋友、同事、邻居中,有人结婚、生日、葬礼、迁居等,难免要破费一点表示情义和礼 节,你: A、尽管可能要多花一点钱,还是要选一点有特色的礼品,表示心意 B、假装不知道或借故躲到外面去 C、两种办法:对一般人不屑一顾,但对体面的人奉以重礼 141. 一位一向和你要好的朋友因工作需要调动,要离开你到新的单位去,你: A、为他饯行,祝他万事如意 B、不冷不热,听便 C、陈说利害,设法不让他离开你 142. 学校工会从外地购来苹果给大家出售,掌秤人给别人称的都是不错的,但轮到给你称时却明显 大小不一,甚至还有烂的,此时,你: A、认为这是碰巧发生的,并非故意与你为难,所以高兴地付钱 B、心中不悦,认为他太不公平,但还是付钱了事 C、觉得他见人下菜碟,倒掉不要,转身离去 143. 你因工作成绩突出,而破例晋升两级工资,同事们纷纷要你请客,此时,你: A、认为没必要而断然拒绝 B、感谢同志们的关照,必要时给予表示 C、只找几个要好同事到餐厅猛吃一顿 144. 你和一位同事外出办事,因缺少某方面知识办了一件尴尬事,回来后同事一时高兴,拿你这件事当 众寻开心,出你的洋相.这时,你: A、非常难堪,下不了台 B、和同事们一块大笑,事后说清原委,自自然然 C、反击对方,转揭对方老底 145. 当你乘飞机时,突然感到气流使飞机上下颠簸,此时你会怎么做? A、继续读你的杂志,或接着看电影,不理会这个气流 B、有紧迫感,盯着空姐,看她们的反应,读紧急情况须知 C、以上两者都有可能 D、不好说,从未注意过 146. 当你带一群四岁小孩上公园玩的时候,其中一个小孩因为别人不跟他玩而哭起来,你会: A、走开,让孩子自己解决 B、同他谈话,帮助他回到孩子的身边 C、温和地告诉他不要哭 D、给孩子一些别的东西以吸引他的注意 147. 如果你是一个大学生,很想一门课得到“优秀”,但期中考试你只得到“及格”,你会: A、拟出一个改进分数的计划,然后发誓实现它 B、决心在将来努力学习好 C、安慰自己,不要放在心上,集中精力在其它你可能得高分得学科上 D、去找老师,让他给你更高一些的分数 148. 假设你是一个保险公司的推销员,正同你要发展的客户打电话,但已有 15 个客户拒绝你了, 你十分沮丧,你会怎么办? A、认为打了一天的电话,但愿明天有个好运气 B、可能自己没有做推销的这种能力 C、再等下一个新的电话 D、考虑做另一种工作 149. 假如你是一个组织部门的负责人,你有责任鼓励各民族之间的人互相尊重,但当你听到有人拿 其它民族的习惯做笑料时,你会: A、不理他,这只是一个笑话 B、把说笑话的人叫到办公室来教训他 C、说明以后在说这种笑话是不合适的,单位里不允许说这种笑话 D、把这个说笑话的人送到民族团结学习班去 150. 你开车的朋友正向差点撞到你们汽车的司机发火,你很想让朋友平静下来,你会: A、告诉他别在意,没有碰上,没关系 B、播放一段好的曲子,让他平静下来 C、下车去帮他,让对方知道你俩关系的密切 D、告诉他简直是发疯,然后截停另一辆车去医院急救室 151. 假设你与你的伴侣吵起来了,两人都非常激动,简直气坏了,这时你很可能做出过火的事情, 你认为最好是: A、停止 20 分钟,然后继续讨论此事 B、停止争论,沉默下来,无论对方说什么都不出声 C、说对不起,也要求对方道歉 D、停一会,想想自己的理由,然后再讲出来 152. 如果你是一个机构的领导,正想用创造性的办法来解决工作中的一个棘手的问题,此时你做的 第一件事是: A、设计一个草案,用一些时间大家讨论每个细节 B、给一些时间大家彼此了解 C、开始要求每个人说出自己的见解,而且要求这些见解有新意 D、开动脑筋,鼓励每个人谈出自己的想法,不管他有多荒唐 153. 假如你三岁的儿子非常胆小,在陌生地方和陌生人面前相当害怕,你会: A、接受他胆小的现实,不让他到感到害怕的环境中去 B、带小孩看心理医生 C、有意识的带他到新地方和新的人面前锻炼一下,让他自己克服胆怯 D、给他安排一系列的挑战,教他如何面对陌生的地方和人 154. 多年以来你梦寐以求得到一种学习乐器的机会来临了,如果你想最有效的利用自己的时间,你 会: A、每天都进行严格的训练 B、选择你能做好的事 C、只有心情好的时候才去玩 D、选一件不熟悉的乐器,通过勤奋练习掌握它。 155—181:请仔细阅读,然后在答案卡上作答。 155. 三只猫三分钟内可以捉三只老鼠,一百只猫需要多久才能捉到一百只老鼠? 156. 有两枚硬币,共值一元五角,其中一枚不是五角的硬币,请问两枚硬币的面值各是多少? 157. 一个人购物共付了六元,零食比笔芯多五元,笔芯价格是多少? 158. 有两个人在路上走,年轻的是年长的儿子,但年长的不是年轻的父亲,年长的是谁? 159. 一立方尺的洞里有多少垃圾? 160. 一个男人和他遗孀的妹妹结婚是否合法? 161. 一只猴子跌进三十尺深的井里,它每天朝上蹿三尺,但都滑下两尺,依照这个速度,猴子多少 天后会蹿出井外? 162. 抽屉里有黑白袜子各十只,如果你在黑暗中伸手入抽屉,最少要取出几只才一定会有一双颜色 相同? 163. 有三个苹果,你拿了两个,你共有多少个? 164. 有人要赶火车,只有两分钟时间,但要走两里。如果第一里的速度是每小时三十里,第二里的 速度应该是多少才能赶上这班火车? 165. 篮里鸡蛋数目每分钟增加一倍,一小时后篮子满了,请问篮子在什么时候半满? 166. 一个牧羊人有十七只羊,除了九只外其余的都死了,他还有几只羊? 167. 船舷外挂着一道十尺长的绳梯,每级相隔一尺,最低一级刚好触及水面。潮水每小时涨六尺, 要多久才会浸没最下面的三级? 168. 两个父亲和两个儿子各自猎得野鸭一只,但他们一共猎得三只野鸭,为什么? 169. 一位顾客买了五元雪茄,付给烟贩十元钞票,烟贩没零钱找,就到隔壁药房用十元钞票换了两 张五元的钞票,顾客拿了雪茄和找回的五元走了。一小时后,顾客急步走来,说刚才那张钞票是假 的,烟贩只好还他一张真的五元钞票,烟贩一共损失了多少? 170. 最少要几只鸭才能排成两鸭在一鸭之前,两鸭在一鸭之后,一鸭在两鸭中间的阵形? 171. 一角邮票每打有十二枚,若是两角邮票,每打应有几枚? 172. 小艇只能载二百磅,一名男子重二百磅,两个儿子各重一百磅,他们怎样过河? 173. 一套英文书共十本,依次放在书架上,每本书一百页,十本共一千页,一条蚊虫从第一本书第 一页起,一直蛀到最后一本的最后一页,它一共蛀了几页? 174. 一个考古学家说他发现一枚刻有“公元前六四九年”的银币,他不是在撒谎就是在开开玩笑, 为什么? 175. 两列火车相距一百里,相对前进,一列时速为六十里,另一列时速为四十里,一只蜜蜂以时速 二十五里飞行。如果它和火车同时出发,两列火车相遇时它一共飞了几里? 176. 国王迫首相辞职,在帽子里放了两张纸条,请法官作证,说如果首相抽出的纸上写着“留”, 他便可留任,写的“去”,他便应辞职。但国王在两张纸上都写了“去”字。首相抽出纸条后,法 官竟判他留任。首相究竟有什么妙计? 177. 一个人走进森林,最多能走多远? 178. 有两根不均匀分布的香,每根香烧完的时间是一个小时,你能用什么方法来确定一段 15 分钟 的时间? 179. 一只蜗牛从井底爬到井口,每天白天蜗牛要睡觉,晚上才出来活动,一个晚上蜗牛可以向上爬 3 尺,但是白天睡觉的时候会往下滑 2 尺,井深 10 尺,问蜗牛几天可以爬出来? 180. 鱼头长 9,鱼尾等于鱼头加半个鱼身,鱼身等于鱼头加鱼尾,问鱼全长多少? 181. 27 个小运动员在参加完比赛后,口渴难耐,去小店买饮料,饮料店搞促销,凭三个空瓶可以 再换一瓶,他们最少买多少瓶饮料才能保证一人一瓶? 182. 英译汉 GOME expands net profit by 189% HONG KONG: China's largest retail chain of home electrical appliances, GOME Appliances Holdings, yesterday posted a 189 per cent increase in interim net profits due to robust consumer demand.The group recorded a HK$246 million (US$31.5 million) net profit for the first half ended September 30 of this year, compared with HK$85 million (US$10.9 million) in the corresponding period last year. GOME's turnover grew 45 per cent in the six months ended September 30, reaching HK$6.1 billion (US$782.4 million) over the same period last year, while the interim gross profit margin improved from 7.2 to 10 per cent. According to the group, 99 per cent of its turnover comes from the electrical appliances retail business, which posted an interim turnover of HK$6.097 billion (US$781.7 million), representing a 45 per cent jump over the same period last year. China's retail sales of electrical appliances and consumer electronic products are expected to see a 11.4 per cent annual growth next year."There is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fast-growing retail market," Wong said.GOME will continue to invest intensively in expanding its retail network in order to maintain its leading position and enlarge its market share, he said. In addition, the group is planning to open new stores in second-tier cities around major areas where the group already has presence. 考号: 姓名: 学校: 2005 年应届毕业生笔试答题卡 题号 A 1 2 3 4 5 6 7 8 9 1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B C 题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3 3 3 4 4 4 4 4 4 4 4 4 A B C 题 4 5 5 5 5 5 5 5 5 5 5 6 6 6 6 6 6 6 6 6 6 7 7 7 A B C 题 7 7 7 7 7 7 7 8 8 8 8 8 8 8 8 8 8 9 9 9 9 9 9 9 145 A B C D 150 A B C D 155 146 A B C D 151 A B C D 156 147 A B C D 152 A B C D 157 148 A B C D 153 A B C D 158 149 A B C D 154 A B C D 159 160 166 161 167 162 168 163 169 164 170 165 171 172 178 173 179 174 180 175 181 A B C 题号 A 9 9 9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B C 题号 A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B C 176 177 182 请把答案写在背面

8 页 523 浏览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