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类
考证与进阶课程
企业服务
工伤保优选
企业培训
学习中心
登录/注册
关注绑定微信领3重限时好礼
100套必备
工作模版
每日免费
资料下载
免费职业
规划咨询
限时绑定福利
00:02:29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注册登录
使用手机登录
登录注册即代表你同意
服务协议
和
隐私协议
仅差一步,马上完成
欢迎来到HRtop,根据政策法规落实实名制注册政策,需要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对用户稳私信息给予严格保密。
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公司名称(选填)
任职职位(选填)
请选择任职职位
完成
手机验证码登录
未注册手机验证后将自动创建新账号
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登录注册即代表你同意
服务协议
和
隐私协议
账号密码登录
账号
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密码
忘记密码
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手机验证码登录
登录注册即代表你同意
服务协议
和
隐私协议
按相关排序
按相关性
按阅读量
按最新
全部格式
全部格式
DOC
XLS
PPT
PDF
RAR
ZIP
全部页数
全部页数
1-5页
6-10页
11-20页
21页及以上
6、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付亚和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付亚和 战略思考一:观念 在任何领域里,观念的改变是 最伟大的 ★ 人力资源管理的三个层面 道——思想、观念、意识 谋——战略、策略、政策、原则、制度 术——技术、方法、手段 案例: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在任何领域里,观念的改变是 最伟大的 ★“ 官”本位还是“人”本位: *“ 官”和“管”; *“ 择业权”和“用人权”的关系; * 究竟是谁给了谁机会? 在任何领域里,观念的改变是 最伟大的 ★ 按劳分配是经济原则还是管理手段? * 按劳分配不能解决所有管理问题; * 我们要的是能够完成任务的员工,而不是 完不成工作少给点钱也行; * 分配和考核都不能替代管理! 在任何领域里,观念的改变是 最伟大的 ★ 我们如何思考激励的问题? * 管理是在约束条件下进行的,激励成本是有限的; * 激励对任何人都有效,但是并不一定对工作结果都有效; * 只有当个人努力对结果一明显影响的时候,激励才对组织有 价值! * 激励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也不能从根本是解决问题。 * 激励是用来刺激努力和增长的,而不是用来维护动机的 在任何领域里,观念的改变是 最伟大的 ★ 勤劳是 今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吗? * 不同经济形态下的管理特征: 经济形态 核心资源 人的行为 核心能力 管理特征 农种经济 土地 被动 勤劳 家长 工业经济 时间 主动 效率 标准化 知识经济 智慧 主动 创造 激励 在任何领域里,观念的改变是 最伟大的 ★ 忠诚还重要吗? * 忠诚是农种经济时代的 产物; * 忠于“企业”还是忠于“职业”; * 职业经理人的价值; 在任何领域里,观念的改变是 最伟大的 ★ 凭借压力和恐惧来进行管理是愚蠢的 : * 人对压力和恐惧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 * 人宁可改变环境也不愿意改变自己,除非 环境不可改变; * 对环境的体验是员工利益组合的重要织成 部分; 在任何领域里,观念的改变是 最伟大的 ★ 对农种家族式经济的人才观的反思 : * 国际化分工的大生产时代的到来:大规模 产业的人才观念; * 信任的风险:降低用人风险的出路是降低 对人的依赖和建立良好的管理控制系统 ; * 企业的发展和成长并不一定完全要依赖人 的素质提升; —— 追求创造的组织:提升人的素质的需求 —— 追求效率的组织:降低对人素质的需求 在任何领域里,观念的改变是 最伟大的 ★ 我们不能把留人当作管理的出发点: * 留人的管理思维方式永远是被动的; * 人留不住怎么办? * 不断降低组织对人的依赖性,是主动的管 理思考; * 我们未必能够留下每一个人,但是我们要 至少留下他的能力! * 不断把人的能力转化为组织能力,是人力 资源管理的核心竞争力! 在任何领域里,观念的改变是 最伟大的 ★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究竟是什么? * 是基于“人”的管理,还是基于“能力” 的管理? * 是基于“行为”的管理,还是基于“绩效 ”的管理? 在任何领域里,观念的改变是 最伟大的 ★ 基于能力的管理: * 企业能力管理四要素 —— 能力的获取:外部招聘与内部创造 —— 能力的沉淀:把个人的能力不断沉淀为 组织的能力 —— 能力的 转化:把少数人的能力转化为所 有员工的能力,让能力大规模创造价值 —— 能力的保护:我们未必留下每一个人, 但是我们至少要留下他们的能力 在任何领域里,观念的改变是 最伟大的 ★ 管理的本质就是要不断改变人,而人的 本性是不可改变的! 我们究竟要改变什么? * 行为改变 * 动机改变 * 本质改变 行为改变! 改变行 为 在任何领域里,观念的改变是 最伟大的 ★ 管理的本质就是要不断改变人,而人的 本性是不可改变的! * 直接改变:通过流程、作业方式的改变而 改变人的行为。改变后的行为稳定。 * 间接改变:通过政策制度改变动机而改变 人的行为。行为稳定的前提是动机稳定。 * 本质改变:通过改变人的价值观来改变人 的行为。改变后的行为稳定,但是信仰好 时间。 在任何领域里,观念的改变是 最伟大的 ★ 管理的本质就是要不断改变人,而人的 本性是不可改变的! * 与其通过改变人的“本性”来改变行为, 不如“直接”改变行为。 * 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手段,是根本不要让这 个问题 产生! 在任何领域里,观念的改变是 最伟大的 ★ 管理的实践 * 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 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 于“结果”,而唯一的结果就是成就! * 我们所追求的是管理的“有效性”,而不 是“科学性”。 * 企业永远会存在问题,我们就是通过不断 解决问题而成长的。 人力资源问题是企业永久的话 题,任何解决方案都是过渡性的! 战略思考二:人力资源管理的 组织目标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目标是解决组织成效 ( 管理绩效而不是管理人 ) 实现组织成效的两个最重要的交换 通过与顾客的交换来实现价值 ( 顾客要什么 ? 希望怎么交换 ) 通过与员工的交换来创造价值 ( 员工要什么 ? 希望怎么交换 ) 二、企业竞争模式选择与 人力资源政策 企业如何竞争 : 把成本最大限度地转化成为资本 ( 通过提高交换效率竞争增值性 ) 让平凡的员工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 通过竞争成本效率来提高交换效率 ) 价值与交换 企业——员工 企业——顾客 忠诚:持续创造价值 持续的努力 忠诚:持续实现价值 持续的购买和消费 维持员工的成本 维持顾客的成本 关注核心员工( 20 : 80 ) 关注目标客户( 20 : 80 ) 员工满意系统 员工抱怨处理系统 员工心中的最佳雇主 顾客满意系统 顾客投诉补救系统 顾客心中的最佳企业 每位员工的生产率 每位顾客的收益率 不断培育和发掘员工的潜力 不断开发老顾客的新价值 未被开发的潜能是最大的浪费 未被满足的需求是经济增长点 价值与交换 企业——员工 企业——顾客 ?! 顾客是上帝 ?! 顾客是我们存在的唯一理由 ?! 顾客的开发成本是挽留成本的 3 -5 倍 ?! 快速的补救会留下 95% 不满的顾客 ?! 购买越多,优惠越多,培育忠诚 ?! 通过常客计划使顾客对偶然失败谅解 ?! 在客户流失前积极挽留客户 ?! 跟进顾客流失以改善系统 ?! 给顾客以超值的感受 ?! 打造优秀的质量文化 战略思考三:企业战略与 人力资源策略 一、产业特征比较 基本原则 产业 生产和物流 知识和服务 职能 生产和运输产品 解释和提供经验 价值 通过提高效率使财务价值最 通过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 大化 促使财务价值最大化 价值创造 消费前已创造(可储存) 消费时正在创造(不可储存) 生产方式 机器 人 产出 有形的 无形的 绩效标准 更客观 更主观 战略 操作战略 市场战略 通过标准化,规模和自动化 通过差异化、弹性实现定制 实现的大规模生产 生产 满足普遍需求的群体消费 区分消费者以满足个体需要 组织 组织设计 稳定、高度结构化的机器官 动态的、绩效为中心的工作 僚结构 系统 工作设计 低自由度的工作 高自由度的工作 员工 更有依赖性 更独立 一、产业特征比较(续) 绩效改进 产业 改进策略 生产和物流 知识和服务 机械设计——通过协调人在 人性化设计——通过协调系 机械工作中的关系来实现机 统中人的工作关系来实现人 械绩效最大化 员绩效最大化 改进重点 系统 人 推动力 命令 提高期望 评估者 督导者 自我评估 流程 导向、标准化和控制 推动、支持和发展 技能 流程再设计 挑战新的信息 政策改革 解释 培训 系统再协调 控制和激励 适应和融合 二、人力资源的两个关键战略 1 、增长型—投机型—高技术型战略 2 、稳重型—防守型—成本效率型战略 * 着眼长期来寻找成功机会、高附加值 * 着重规模化、标准化、低成本 * 具有创造力、富有革新并勇于冒险精 神的雇员行为 * 外部获取各层面足够资格的员工满足 增长需求 * 行为模式 - 重复性、可预测并且是被 详细描述过的行为 * 外部招聘初级员工,中高级员工由内 部提升 * 绩效评估方面 : 根据工作结果而不是 根据过程和行为特征 * 绩效评估方面 : 强调正确地做事并关 注可量化的短期结果 * 绩效激励是薪酬的基础:底薪处于中 等水平,采用奖金、利润分享、股 票期权 * 薪酬制度的基础:根据岗位的价值确 定,根据对企业的忠诚等其他特征 进行奖励 三、不同人力资源战略下 的管理策略 市场需求 规模化需求 追求降低价格拓展市场空间 个性化需求 大量一致低成本 高利润带来更多同样设计的企业 高附加值 高效率组织 经济性为主导 增值性为主导 高承诺组织 标准化、程序化 内部高效率 外部高适应 学习型、非程序 可控性 尽量排除人 尽量发挥人 主动性、创造性 服从与规范 控制重于激励 激励重于控制 能力与努力 操作型员工 知识型员工 战略思考四:以绩效为中心的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一、基于绩效的假设 基础假设:每个员工都有做好工作的意愿: * 你是否给了他有效的工作方法或能力(事)! * 你是否给了他努力工作的动机(人)! * 你是否把他的努力引导到组织的最终成果上(资 源)! 过程控制模型(非知识型) 三个假设 1 、假设组织的分工是合理的 2 、假设流程与作业方法是有效的 3 、假设我们的员工能够按要求保 证工作过程的正确性 结果导向模型(知识型) 三个假设 1 、假设员工是有能力的 2 、假设员工是努力的 3 、假设员工的努力方向是与组织 所要求的结果一致的 二、影响组织绩效的结构变量 1 、组织与工作管理系统(如何使人有效做事?) ★ 分工的效率 ★ 作业的效率 ★ 标准化的效率 2 、政策制度系统(如何使人努力做事?) ★ 制度的效率 3 、资源分配系统(如何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 资源投入与员工努力方向的一致性;人的努力方 向决定着资源的投入效率 (一)组织与工作管理系统 ★ 企业几乎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人力资源 ”问题,都是 90% 的人力资源问题都可以通 过组织与工作系统的优化来解决! ★“ 有效”工作比“努力”工作更重要,是我们 的第一思考! (一)组织与工作管理系统 我们如何有效做事:分工的效率 ★ 组织与工作划分: * 分工的社会效率与效益: —— 社会职业标准化的价值 —— 职业资格认证体系 (一)组织与工作管理系统 我们如何有效做事:分工的效率 ★ 组织与工作划分——解决人力资源管理的首选 方案 * 不同的分工对人力资源的素质要求不同、能力 结构和人员结构要求不同、人工成本不同、效 率不同、风险不同、机会成本不同! 案例一:素质结构问题(坑人的总经理助理职位 设计) 案例二:人员与能力结构问题(沐足和设计院) (一)组织与工作管理系统 我们如何有效做事:分工的效率 ★ 组织与工作划分——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 首选方案 案例三:降低人员流动风险问题(贸易公司) 案例四:获得更多顾客机会问题(麦当劳) 案例五:减少顾客机会损失问题(销售中的职业 杀手) 案例六:改变组织的权利结构问题(销售人员的 权利) 案例七:降低组织风险问题(采购人员控制) (一)组织与工作管理系统 我们如何有效做事:分工的效率 ★ 组织与工作划分 * 分工的组织效率与效益:分工的结构研究 — 目标决定了组织的结构 (小型工程公司的案例) — 部门职责与岗位职责的确认 (五金公司品质部案例) — 组织权限的划分与确认 (五金公司品质部案例) (一)组织与工作管理系统 我们如何有效做事:作业的效率 ★ 工效研究 工效研究的目的在于: * 寻找有效的作业方法 * 降低工作的复杂性,用简单创造效率 * 降低对人素质的要求 * 降低人员流动产生的质量波动 走老爷爷的路子(流程与方法),只能是老奶 奶的步子(增长)和老祖宗的产量(绩效)! ( 一 ) 组织与工作管理系统 我们如何有效做事:作业的效率 ★ 工效研究的内容: — 作业研究 * 流程研究 * 方法研究 — 时间衡量(劳动定额) * 在不改变流程和作业方法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定 额或绩效,就是要逼死人! ( 一 ) 组织与工作管理系统 我们如何有效做事:作业的效率 ★ 流程研究:流程绩效问题 * 任何流程的设计都是结果导向的,都需要有清 楚的目标(你的流程目标是什么?)。 * 流程的设计:结果在先,逻辑在后(逆向设计 确保结果,正向检验确保逻辑)。 * 集中于结果的实现,而不是过程本身(招聘的 问题)。 * 通过不断优化流程来解决组织问题(三包服务 案例)。 ( 一 ) 组织与工作管理系统 我们如何有效做事:作业的效率 ★ 作业研究:经典管理思想(泰罗) * 什么叫“科学管理”:科学管理是一场深刻的 精神革命,这场革命的本质,就是用“科学” 的方法取代“经验”的方法; —— 经验的方法是需要大量的时间、需要不断支 付试错的成本! —— 如果不把经验的方法上升为科学的方法,知 识经验就不能积累,就不能复制,就不能产生 大规模的经济效益! ( 一 ) 组织与工作管理系统 我们如何有效做事:作业的效率 ★ 作业研究:经典管理思想(泰罗) * 什么叫“科学的方法”:完成一项工作的方式 方法一很多,但总有一种方法比其他方法效率 更高。管理的任务,就是要找到这种方法,并 用这种方法培训所有的员工; —— 不断提高绩效的责任更多的是组织的责任; —— 不依赖不断优化流程好作业方法来提高绩效 ,就只能靠逼死员工! ( 一 ) 组织与工作管理系统 我们如何有效做事:作业的效率 ★ 作业研究:经典管理思想(泰罗) * 为什么要培训员工:一个员工之所以不能完成 工作,是因为他不知道任何才能做好。 —— 不能只管“教”而不管“会”! ——“ 会”的标准是什么? —— 我们应该如何改造企业的培训体系? ( 一 ) 组织与工作管理系统 我们如何有效做事:作业的效率 ★ 讨论:组织绩效的责任 * 我们已经不是“冷兵器”时代了,仅靠努力和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已经不能赢 得战争的胜利了! * 没有一个强大的“管理后台”,就不可能有一 个有效的“前台”。 案例一:零售企业 案例二:服务企业 (一)组织与工作管理系统 我们如何有效做事:标准化研究 ★ 标准化研究:管理的标准化 由于可以互换,因此提高效率 案例一:美国陆军兵工厂 案例二:麦当劳的标准化 麦当劳的店铺检查表 A 、行政事务: B 、店面外貌 ( 1 )阅读经理留言本 ( 1 )检查店面四周的清洁状况。 (查看店面附近建筑物外围的清洁情况) ( 2 )阅读营运报告。 (特别留意营业额趋势,推广活动等) ( 3 )浏览当日的经理及员工岗位班表。 (注意人员数量是否与营业额相符) ( 4 )根据班表去安排员工的工作岗位、休息时 间、训练检查及其它日常的保养维修工作。 ( 5 )制订员工工作岗位安排表,确保员工明确 主要工作、责任及其他的附属工作。 ( 6 )检查员工衣着、外貌及双手清洁消毒情况。 意见及行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查看招牌、指示牌等。 (是否有定期维护保养? 是否所有照明的灯箱,射灯都正常? 是否清洁?) ( 3 )检查街外垃圾桶。 (是否有定期维修保养?是否需要维修? 是否满溢? 是否内外清洁?有否异味? 是否每星期清洁消毒一次?) ( 4 )检查门窗、玻璃。 (是否操作正常?是否需要维修? 是否清洁?是否根据正确步骤使用正确 配比的清洁剂溶液清洗玻璃?) ( 5 )巡视儿童游乐场。 (游乐设备是否运作正常?是否安全? 是否清洁?) 意见及行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麦当劳的店铺检查表 C 、大堂 ( 5 )检查桌椅,包括儿童椅。 ( l )检查餐牌及食品灯箱。 (是否底面清洁?请多留意缝隙、桌脚、凳 (是否清洁?是否所有照明都亮着? 产品价钱是否正确?) ( 2 )检查所有购物指引牌。 (是否配合推广活动? 是否清洁?是否需要维修保养) 脚等,是否需要保养? 桌椅是否用不同抹布清理? 抹布是否整洁地放在不显眼处? 清理食物后,是否用消毒液(两加仑 半用水配一包专用消毒粉,喷射处理桌面?) ( 3 )检查纸巾及吸管箱。 ( 6 )查看客人的食物盘。 (是否内外清洁?是否需要维修保养? (是否清洁?有无损坏? 是否有足够供应?) ( 4 )检查大堂地下。 (有否垃圾? 客人的食物品质是否合乎标准, 有无剩余弃置的食物和饮料?) ( 7 )检查垃圾桶。 是否清洁?是否定时用地板保养剂溶液 (是否内外清洁?有否异味?是否维修?是否满袋?) 及热水拖地? ( 8 )留意盆栽。 是否每星期最少刷地一次? (花草是否茂盛?花草是否清洁? 楼梯台级是否清洁?是否需要维修保养? 墙脚是否清洁?是否需要维修保养?) 花盆是否清洁?有否损坏?) ( 9 )检查镜子、妆台及其它布置。 (是否清洁?是否需要维修保养?) ( 10 )检查布告板。 (是否清洁?布置是否恰当? 资料有否通知?是否维修?) 麦当劳的店铺检查表 ( 11 )检查天花板。 (是否清洁?有错位或下坠现象? 是否需要更换?) ( l2 )检查灯格、灯片。 (是否所有照明及灯都亮着? 是否内外清洁?) ( 13 )检查风口。 (是否清洁?) ( 14 )感受大堂气温及气氛。 (大堂温度是否过高或过低? 冬天: 68 华氏度 夏天: 78 华氏度 是否播放轻音乐? 员工及公关是否积极、亲切地招呼客人?) ( 15 )检查工具间。 (是否清洁?有否有异味? 是否组织妥当?工具是否齐全?是否清洁? 是否合乎规格?员工是否懂得使用不同清洁工具去 清洗大堂、厕所及厨房?) 意见及行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组织与工作管理系统 我们如何有效做事:标准化研究 ★ 管理标准化: * 管理必须向标准化、精细化发展;凡是重复的 活动,都应该是标准化的活动; —— 通过标准化,我们会降低工作的复杂性,让 间的创造效率; —— 通过标准化,我们可以降低对人素质的需求 ,缩短培养的周期,从而降低组织对人的依赖 性; —— 通过标准化,确保结果的一致性。 (一)组织与工作管理系统 我们如何有效做事:标准化研究 ★ 现代企业标准化:知识经验的标准化研究 * 知识的共享和传播 * 知识向生产力的快速转化 * 把个人的能力快速转化为组织和每个人的能力 * 由于能力与人的分离,降低人员流动对组织的 影响 * 需要创造知识共享的文化和创造性向标准化转 化的效率 (二)政策制度系统: 如何让人努力做事 ★ 政策制度系统研究 —要想使人努力工作,靠的是好的制度设计。 —制度的效率:有什么样的制度,就有什么样 的动机。 —制度设计的思维方式:符合人类的行为规则, 按人的行为模式设计。 (二)政策制度系统: 如何让人努力做事 ★ 人的行为模式:任何行为都是基于需求产 生的 ! 需求 动机 行为 结果 ★ 制度设计模式:任何制度都是基于利益设 计的! 制度 动机 行为 结果 (二)政策制度系统: 如何让人努力做事 ★ 政策制度系统研究 —飞行员的案例 —制度经济学案例 (二)政策制度系统: 如何让人努力做事 ★ 在动机上解决问题:给他动机!!! * 我既不能替你干,也不能替你学,我们要做的是:给他要干 要学的动机! —员工技能体系 * 突破“玻璃天花板”的职业成长体系(案例) * 三句真言: —企业不可能为员工提供足够的职业成长空间; —我们能承诺的是给员工公平的机会; —我们只把有限的机会给那些最优秀的人! 以技能为基础的工资结构举例 基础技能 质量课程 、商店地板管理 材料处理、危险性材料录像 安全研习班、上岗培训研习班 RMB 核心技能 5 选择性 技能 14.50 3 选择性 技能 13.00 选择性 技能 12.00 40 核心技能 11.00 10.50 入门 140 核心技能 必备的 基础技能 必备的 基础技能 技术员 工程师 365 核心技能 240 核心技能 技能 技能 点数 点数 Longern 捏造 10 漏洞检查 10 控制板捏造 15 最终认可检验 15 甲壳捏造 15 焊接检查 15 终端铸造焊接 20 火焰喷射 20 润饰油漆 20 组装检查 20 润饰 Ablative 20 手工组装安全度 20 润饰表面准备 10 必备的 基础技能 高级工程师 必备的 基础技能 首席工程师 MK13 组装 15 使用机器 MK13 10 选择性技能 使用机器 MK14 15dBASE 维护、后勤、公司安全、计算机- Lotus 、计算机- MK14 组装 工具安装 15 计算机-文字处理、评价中心、舆论建设、统一意见、职业发展、群体决策 15 完工检查 公共关系、团队组织能力、培训、共同解决问题、行政管理 零件去油污 5 5 机器检查 组装 20 制度审核与审计 * 利益审计 — 制度当事人? — 利益方向一致性? — 利益最大化? * 动机审计 — 高尚动机引导 — 卑劣动机约束 * 成本审计 — 公平与效率:公平的成本是效率,效率的成本是公平。 — 执行成本 * 风险审计:降低企业的政策风险 制度设计 “ 不管什么人,只要他渴望创 造国家并为他制定法律,他必须设想所 有的人都是坏人,而且一有机会,他们 就要表现出罪恶的本性。”因此,“统 治者必须是一头能识别陷阱的狐狸,同 时又必须是一头能使豺狼惊骇的狮子。 ”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P97 制度与系统 * 制度与系统是互补的 解决问题靠系统,引导动机靠制度 * 制度:解决动机问题: 制度设计是建立在人类贪婪和恐惧的心理上 — 激励 — 约束 * 系统:解决问题本身 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根本不让问题产生 (三)资源分配系统: 如何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 资源使用效率 —资源的有限与对资源需求无限的矛盾,我们需 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最终成果上。 —人的努力方向决定着资源投入方向,因此:目 标管理可以通过引导人们的努力方向 , 把有限 的资源集中到组织的最终结果上。 —目标的一致性就是利益的一致性 目标一致性 目标一致性:在一个过程中使人们做出的 行动符合组织的利益,即:控制个人机会 主义行为违背组织的最高利益。 * 是什么动机引发人们为自己利益为行事 ? * 这些行为是否符合组织的最大利益? 目标冲突 经营目标 1 、产品线的进退 2 、新产品引进 3 、生产日程安排 市场部与生产部的冲突(例) 市场部 生产部 顾客满意 我们的顾客多样化需要 新产品是我们的生命 我们需要更快的反映 生产效率 产品线过宽,不经济的操作 不必要设计的浪费 我们承诺的要实现,不能见 异思 迁 4 、物资分配 5 、质量 为什么存货没从来没 有正好的货品 我们为什么不能低成 本,高质量 我们支撑不起大量存货 为什么我们总是选择过于 昂贵而又不能 为顾客提供什 么效 用的东西 考核指标(目标)一致性分解 (5) (4) (3) (2) (1) (5 ) (4 ) (3 ) (2 ) (1 ) (1 ) 部门业绩目标 公司 年度 经营 目标 (2 ) (3 ) (4 ) (5 ) 个人 业绩 目标 公司三年 经营目标 (1) (2) (3) (4) (5) 完成者: _____ 批准者: _____ 日期: _______ 组织绩效研究 ★ 组织绩效的结构研究 —纵向的绩效结构研究 * 因果分析法(零售连锁企业案例) —横向的绩效结构研究 * 部门相关性绩效研究(蛇口集装箱码头 案例) 基于因果关系的零售商店伸张指标 投资报酬率( ROI ) 资产利用 成本降低 营收成长 商店平均销售额 营收落差 10 亿元 坪效 商店平均面积 顾客平均消费额 衣柜占有率(组收组合) •衬衫 •裙和裤 •连身裙 •配件 商店数目 非购物中心 顾客人数 旧雨 新店 新知 促销 领导时尚 优质产品 销价技术 财物中心 老店 组织绩效研究 ★ 绩效指标的研究 * 指标必须选自组织的关键绩效领域,并 代表岗位的关键职责 * 指标背后的机会主义(伊利的案例) 在利益问题上,员工永远比你专 业。 参考资料:人力资源管理的 热点问题讨论 以下内容并非必讲课程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四个关键 ★始终强调要在动机上解决问题 ★ 始终强调努力减少组织对人的依赖性 ★ 始终强调对增值过程的管理 ★ 始终强调围绕组织战略实施来进行管理 二、人力资源的资产价值 公司 市场价值 净资产 净资产重置 价值升值 价值增值率 成本 (亿美圆) ( 1996 ) (亿美圆) (亿美圆) (%) (亿美圆) 挨克森 1250 430 1070 180 14 通用 1690 310 770 920 54 英特尔 1130 170 430 700 62 微软 1190 70 180 1010 85 可口可乐 1480 60 150 1330 90 1989 年对 2000 年后的管理预 测 管理行为 管理领域 1. 极强的想象能力 1. 制定经营管理战略 2. 薪酬与绩效挂钩 2. 人力资源管理 3. 经常与员工沟通 3. 市场营销与销售 4. 管理人员的规划 4. 财务管理 5. 重视道德 5. 谈判技巧 6. 经常与客户沟通 6. 国际经济与政治 7. 辞退不称职员工 7. 科学与技术 8. 奖励忠诚的员工 8. 利用传播媒介 9. 保持重要的决策 9. 生产管理 10. 重视传统 10. 计算机技术 1989 年的调查结果 管理行为 管理领域 1. 极强的想象能力 98% 1. 制定经营管理战略 78% 2. 薪酬与绩效挂钩 91% 2. 人力资源管理 53% 3. 经常与员工沟通 89% 3. 市场营销与销售 48% 4. 管理人员的规划 85% 4. 财务管理 24% 5. 重视道德 85% 5. 谈判技巧 24% 6. 经常与客户沟通 78% 6. 国际经济与政治 19% 7. 辞退不称职员工 71% 7. 科学与技术 15% 8. 奖励忠诚的员工 44% 8. 利用传播媒介 13% 9. 保持重要的决策 21% 9. 生产管理 9% 10. 重视传统 13% 10. 计算机技术 7% 2010 年后推动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 1 、与供应商和客户的联系 2 、人力资源 3 、核心竞争力 4 、有弹性的组织结构 5 、高生产率 6 、技术 7 、新产品 / 服务 8 、低生产成本 9 、开放的新市场 10 、采办与供应链管理 11 、财务工程 参考资料一: 薪酬与激励方案设计 第一部分:影响薪酬的关键变量 人的价值是不相同的 人的社会价格: Benefits 收益 VALUE 价值 = --------Costs 成本 劳动力市场决定 人对组织的价值: 取决于他所从事工作 对组织核心能力的贡献! high high 高 Idiosyncratic Knowledge Core Knowledge 特殊知识 核心知识 研发 TMT Rapids R&D Partners 操作人员 市场 / 销售 研发 唯 一 性 UNIQUE UNIQUE 法律 MIS Rapids HR 财务 市场 / 销售 Biologicals Distribution Low Low 辅助知识 低 Scott A. Snell, Cornell University HR TMT 操作人员 财务 客户 服务 Ancillary Knowledge Low Low 低 VALUE VALUE 价值 研发 质量 客户 服务 事务知识 Compulsory Knowledge high high 高 五个关键变量对薪酬结构的影响 1 、劳动力市场的稀缺性 2 、工作本身对组织核心能力的贡献 3 、个人能力差异对组织最终绩效的影响 4 、业绩形成周期的长短 5 、对结果的客观衡量 * 集体协议工资制度(无职务深度): 不稀缺 + 贡献小 + 能力差异对组织绩效影响小 + 短周期 + 客观 * 集体协议工资制度(有职务深度,等级工资制): 不稀缺 + 贡献大 + 能力差异对组织绩效有影响 + 无明显周期 + 主观 * 个别协议工资制度(职务深度极大,年薪制、期权) 稀缺 + 贡献大 + 能力差异对组织绩效影响大 + 长周期 + 基本客观 第二部分:薪酬设计 薪酬战略与模型 战略问题 薪酬技巧 战略目标 内部一致性 工作 分析 工作 说明书 工作 评价 内部薪 酬结构 外部竞争力 市场 界定 市场 调查 政策 线 薪酬 结构 员工的贡献 年功 定酬 绩效 定酬 激励 指导 激励 方案 薪酬管理体系 规划 预算 沟通 评价 薪酬设计原则 1 、公平性原则:公平性报酬 工作对核心能力的贡献 * 内部公平性 —— 每一个工作在组织内的 相对价值 * 外部公平性 —— 每一个工作的市场价值 基本工资 薪酬水平的确定 深圳 38520 90 p 最好 10% 行 36000 75 p 上 1/3 政 32100 50 p 中 1/3 19697 25 p 助 理 2003 16585 10 p 机 业 企 义 主 会 劳动力市场薪酬水平 个 人 机 会 主 义 下 1/3 最差 10% 劳动力市场资格水平 技术维修工 行政助理 出纳 财务会计 初级网络 助理软件工程师 PMC主管 仓管主任 首席结构设计师 低频工程师 首席高频工程师 财务部部长 电脑部主管 分公司财务主管 销售会计主管 销售副总经理 10分位 10610 16585 12840 29365 11641 52908 54084 54084 29300 52489 23472 98400 35169 88560 48060 174948 25分位 19200 19697 17476 34559 13906 53070 55740 55740 37927 55622 33135 102000 59760 100800 70108 185370 中位值 27120 32100 25800 40584 40800 53580 58500 58500 49620 60843 56520 108000 95526 121200 115872 225580 75分位 29460 36000 35220 44061 52890 54630 61260 61260 64890 75422 88440 114000 121710 141600 182460 260000 90分位 34800 38520 40531 47040 55464 55764 62916 62916 79956 84169 90000 117600 141168 153840 207600 260000 企业薪酬水平的确定 深圳 38520 90 p 最好 10% 行 36000 75 p 上 1/3 75 p 政 32100 50 p 中 1/3 50 p 助 理 2003 业绩工资 19697 25 p 下 1/3 25 p 16585 10 p 最差 10% 10 p 基本工资 劳动力市场薪酬水平 企业薪酬水平定位 薪酬设计原则(续) 2 、激励性原则:激励性报酬 个人对组织业绩的贡献度 * 与业绩相关 * 与个人努力相关 业绩工资 薪酬设计原则(续) 3 、效率性原则:以生产率为基础 与行业的平均效率为参照 * 单车人工成本或人均产量的行业水平 4 、企业的支付能力 * 在行业平均利润空间下的价格竞争力 薪酬设计原则(续) 5 、符合劳动特征 职 位 的 工 资 水 平 知识与技术的 工 资 水 平 操作与熟练的 纵 向 深 度 工作时间(经 验) 6 、文化价值倾向对薪酬政策的影响 高 个 人 主导价值 典型国家 * 个人成就 * 自私 公司特征 * 公司无需对员工的所有 福利负责 * 独立 * 个人贡献 * 员工追求个人利益 * 自我控制 * 相信自我掌握命运 * 与员工的功利主义关系 * 必需有明确的控制体制 来保证员工的服从,并避 免对公的准则严重背离 * 业绩导向 * 回报个人成就 * 强调外在公平 薪酬策略 * 美国 * 英国 * 外在的回报是个人 * 加拿大 * 成就的重要标志 * 新西兰 * 尽量区分个人贡献 * 重视短期目标 主 义 程 度 低 * 集体成就 * 为他人牺牲 * 公司承诺对员工的个人 生活高度关心 * 依靠社会 * 集体贡献 * 非常强调对公司的忠诚 * 外在控制 * 相信命运天定 * 以道德指导人际关系 * 标准化的而不仅仅是正 规的控制体制,以保证对 公司的服从 * 集体业绩是重要的 准绳 * 新加坡 * 资历导向 * 韩国 * 强调内在回报 * 印尼 * 指导薪酬政策的关 键在于内部平等 * 个人需要影响所得 (如子女数量) * 日本 竞争优势国际比较 美国( 4 项与薪酬相关) 奖励有为顾客服务意识的员工 87% 工 93% 划 交流经营方向、问题和计划 85% 员工的灵活性 82% 训 早日发现具有潜力的员工 76% 75% 经理达成一致 奖励有为顾客服务意识和服务高质量的员 84% 完善薪酬制度,鼓励利润分享 79% 对所列各项没有 奖励有创新性和发明的员工 89% 工 奖励有创新和发明的员工 83% X 交流经营方向、问题和计 90% 奖励具有经营意识和生产效率高的员工 84% 意大利 德国(所有项目都很重 要) 早日发现有潜力的员 96% 日本 交流经营方向、问题和计划 83% 早日发现具有潜力的员工 78% 强调激励和个人绩效观念 75% 重视管理技能开发和技术培 82% % 重视名校招聘 81% 奖励具有经营意识和生产效率高的员 工 81% 理 灵活的矩阵式管 78% 念 百分比重要程度, 75% 以上被调查经理确认 77% 强调激励和个人绩效观 全员参与 薪酬结构 招聘费用 业绩工资 福利保险 培训费用 工资、奖 金、福利、 保险 基本工资 薪酬矩阵 不同成长阶段公司的薪酬体系 发展 阶 段 初创期 高速发展期 基本工资 低 有竞争力的 奖金 高 福利 低 成熟期 稳定期 衰退期 复兴期 有竞争力的 高 高 有竞争力的 高 有竞争力的 低 无 高 低 有竞争力的 高 高 低 不同成长阶段公司的薪酬体系特点 创始期 公司范例 高速成长期 公司范例 成熟期 公司范例 @ Home 微软 / 康柏 / 英特尔 Yahoo 3COM Excite Cisco 系统 现金薪酬 现金薪酬 给副总裁及经理级人员 发最低基本工资 高于平均水平工资 朗讯 现金薪酬 平均水平的基本工资 给副总裁及经理级人员发 竞争性的奖金 副总裁及关键技术人员享 受较高的基本工资 大范围的奖金 发放较高的具有竞争力的 奖金 竞争性质的奖金 长期激励计划 长期激励计划 所有员工享有持股特权 大多数员工享有持股特权 股票数量根据总股数的 百分比来定 雇员级别不同实际授予额 度也不同 解决增长减缓问题 福利 有限度地提供福利待遇 有限度的退休福利 AT & T SBC 通讯公司 长期激励计划 有竞争力的长期激励方式 仅限于副总裁和一些关键员工 长期激励方式包括持股持 权计划及股票 福利 福利 提供福利的目的是为满足 日前的需要 更有价值、范围更广的福 利待遇 提高了的退休福利以及增 加节假日 考虑应用所有雇佣计划 提供福利的目的是为了满 足目前及将来的需要 退休福利非常丰厚 多种福利计划 薪酬管理指导方针 1 、设计一个支持组织战略的薪酬体系能够使组织更加具 有竞争力,提高组织的效率,并帮助管理层同时兼顾 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2 、薪酬体系的目标可能包括: * 吸引和留住员工 * 节约成本 * 遵守法律 * 所有员工的薪酬是公平的 * 激励员工产生更好的绩效 3 、组织是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互相影响,从而影响组织 对绩效体系的选择 薪酬管理指导方针(续) 4 、有效的绩效体系应包括内在激励(从工作本身获得回 报),也包括外在的报酬(在组织中由其他人提供的 报酬),都可以提高对员工的激励 5 、通过绩效工资体系 将使报酬和个体员工与群体绩效 联系起来 6 、绩效工资体系的三个关键因素是: * 将报酬与绩效联系起来 * 正确衡量绩效 * 提供恰当的奖励 薪酬管理指导方针(续) 7 、对个人的奖励计划往往会鼓励员工之间的竞争,而对 集体的奖励计划更有可能鼓励员工之间的合作与团队 精神 8 、三种激励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和强化理论)对 薪酬在影响员工行为中所起到的作用要进行深刻分析 9 、无论在薪酬体系设计还是实施过程中,员工对内部和 外部的公平感受,能提高员工对这个体系的接受程度 和降低对薪酬的不满意度 10 、并不是所有的奖励适应所有的员工,必须清楚员工 所重视的奖励形式,并努力使奖励的方式适合不同的 员工 薪酬结构(例) 玩具反斗城公司仓库管理者的薪酬 自 1994 年 2 月起,下列薪酬组合开始生效。随着时间的变 化,这项政策也可能发生变化。 股票期权: 管理者所接受的股票期权在以初始价格赠送之日起,一般在 4 年 9 个 月之内应该得到行使。期权一般在每年的 11 月份以当时的流通价格发行。 所赠送期权的数量根据你在接受期权时的职位而定。 奖励计划: 除了正常的薪水外,每年也许可以得到绩效导向的奖励。 职位 奖金范围 经理 基本工资的 0% ~ 15% 助理经理 基本工资的 0% ~ 22 。 5% 仓库主管 基本工资的 0% ~ 30% 这些奖励的基金已经得到了仔细的规划,并在预算中预留了基金准备 薪酬结构(例) 玩具反斗城公司仓库管理者的薪酬(续) 利润分享和储蓄计划: 在员工为公司服务一年以后的当月第一天起,员工有资格参加利润 分享和储蓄计划。公司把利润的一部分作为实行利润分享计划的资金。 这个份额一般相当于参与者一个日历年度薪水的 8% 。连续工作 5 年或 者以上,你可以获得 100% 。 你可以将税前收入的 1% ~ 10% 之间的任意数额存入这个计划。公 司会给予配套是资金,最高可以达到你存入资金的第一个 6% 的一半。 股票认购计划: 资格:年满 18 岁,并且至少为公司连续工作 90 天以上。员工股票 认购计划可以使你通过薪水的自动扣除来投资公司的股票。公司会在你 购买股票的资金中增加 10% ,并为你支付购买过程中的手续费。 对绩效工资体系的讨论 1 、如果组织雇佣的员工大部分是专业人员,实行绩效工 资是要冒风险的。具有专业技术的员工往往具有非常 受欢迎的技术,雇主们都愿意为获取这些人员而花大 代价。因此,如果一个新的奖励工资制度没有满足他 们对薪酬的预先期望,那么他们就会离开公司,而且 他们会很快找到工作。 2 、在实行绩效工资时,那些喜欢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并且 从他们的工作中获得大量内在激励的员工,也许并不 喜欢外部的奖励给他们工作所带来的更大的压力。在 这种情况下,不增加绩效压力而让员工享受他们自己 的工作,是一个更明智的选择。 对绩效工资体系的讨论 3 、如果工作之间的合作、团队精神和工作小组等比竞争、 个人行动和个人英雄主义更受推崇的话,那么绩效工 资并不适合这种情况。绩效工资倾向与使个人努力工 作,从而使自己的绩效变得更好,即使要以组织中其 他人为代价有在所不惜。 4 、为了使任何绩效工资体系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管理层 必须努力执行这项制度。如果管理层?或不愿承担绩 效工资所要求他们所承担的严厉角色,提供准确的绩 效评价的话,那么这个体系不会有很好的效果。 第三部分:激励方案设计 现场生产员工的激励 1 、差额计件工资制:给那些超过标准的 员工更高的工资率(在质量比数量更重 要、技术变化频繁和培养多面手员工的 情况下不适用) 2 、集体差额计件制: 1 )具有差额计件制同样的优点 2 )有自主压缩定员的倾向 3 、其他单项奖励制度 销售人员激励性报酬计划 1 、直接佣金计划:如 总额 =2%* 参照销售额 +4%* 超过参照标准的销售额 问题: 1 )强调销售额而非利润额 2 )顾客服务可能被忽视 3 )在销售淡旺季之间的收入差距波动大, 淡季时已获得培训的销售人员流动率高 4 )销售人员极力想获得让价授权 销售人员激励性报酬计划(续) 2 、工资佣金联合计划:关键在于控制工资与佣 金之间的比率(比率杠杆) 1 )恰当的比率可以发挥工资和佣金的优点 2 )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有助于帮助企业实现 利润最大化 3 )必须根据销售额确定最有利的销售费用比率 4 )除了销售额外,销售人员必须有动力去实现 公司特定的市场营销目标(其他约束指标) 产品开发人员的激励性报酬计划 1 、与内部技术职称相关的等级工资,提 薪与技术职称提升相关,而与年度无关; 2 、与项目开发相关的奖励制度; 3 、专利转让制度(一次性提取、与销售 挂钩按一定年度提取、或采取企业股权 置换方式)等。 中高层管理人员激励计划 1 、协议薪酬制度,采取年薪方式,每年进 行协商(基本年薪); 2 、与年度工作业绩、目标达成有关的短期 奖励计划(业绩年薪); 3 、与长期绩效目标有关的长期奖励计划, 包括期权、奖金银行等(奖励年薪); 4 、设立特别福利计划等。 参考资料二: 绩效管理 是什么在困扰我们 * 为何有那么多人虽然头脑聪明却绩效平平? * 为何我们抱怨问题而不去解决问题? * 为什么管理者不通过培养下属来使自己的日子好过? * 为什么即便有利益的引导和事业的发展,而员工却没有更 多承担责任的行为? * 为什么他们总是犯同样的错误? * 为什么他们不去思考如何把工作做好? * 为什么我们不能完成更多的工作结果? * 为什么没有人为解决问题出主意? * 为什么嘴上说做而实际并不兑现? * 为什么管理者不仅承担自己的工作,还要承担下属的工作? 对传统考核的批判 1 、缺乏目标的导引(心理导向) 2 、过程与结果的不可靠(事后的惩罚) 3 、警察与教练 4 、对责任的逃避 5 、缺乏改善提升的组织保证 6 、对员工职业发展的不负责任 7 、心理的负面效应而产生对考核的抵制 绩效管理 营造不断提升的闭环 目标 过程 结果 提升 双赢 管理控制系统 1 、预先(前馈)控制 * 预测、可行性分析、目标、预算 * 程序、规则、制度 2 、指导(过程)控制 * 同步控制,及时纠正偏差 3 、是否控制 * 对关键点的控制,决定是否继续运行 4 、事后(反馈)控制 评估系统与控制系统的完美结合 目标制订 目标执行 绩效考核 期望建立 行为过程引导 绩效改进 过程控制 前馈控制 反馈控制 同步控制 连续不断的控制 连续不断的反馈 连续不断的绩效提升 绩效变量结构 目标 设计 管理 组织层面 组织目标 组织设计 组织管理 流程层面 流程目标 流程设计 流程管理 执行者层面 工作目标 工作设计 工作管理 目标 设计 管理 组 织 层 面 组织目标: * 组织战略 / 方向是否得 到了明确的说明和有效的 沟通? * 战略是否反映了组织外 部 的威胁和机遇与内部 的优势和劣势? * 对于该项战略,是否对 需要的组织产出及其绩效 水平进行了明确和沟通? 组织设计: * 是否所有的相关职能都已 经到位? * 是否所有的职能都是必要 的? * 当前职能部门间的投入产 出流是否合适? * 正式的组织结构是否能够 支持战略? * 是否能够提高系统的效率 组织管理: * 是否设定了适当的职能目标? * 相关的绩效是否得到了衡量? * 资源是否得到适当的分配? * 职能部门之间的界面是否得到了管理? 流 程 层 面 流程目标: 流程设计: * 关键流程的目标是否与 * 组织是否设计了最有效率 客户和组织的需求相联系? 和效果的流程,以实现各项 流程目标? 流程管理: * 是否设定了适当的流程子目标? * 是否对流程的绩效进行了管理? * 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分配到各个流程中? * 流程步骤之间的界面是否得到了管理? 工作目标: * 工作产出和标准是否与 流程的需求相联系(流程 需求又与客户和组织需求 相联系)? 工作管理: * 执行人员是否了解工作目标(工作的期望产出和 工作所要达到的标准)? * 执行人员是否有足够的资源、明确的指示和优先 次序以及逻辑合理的工作设计? * 执行人员完成工作目标后是否得到相应的奖励? * 执行人员是否知道他们是否达到了工作目标? * 执行人员是否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实现工作 目标? * 如果执行人员对上述 5 个问题回答是肯定的,呢 们他们是否具备实现目标的体力、智力和情绪上的 能力? 执 行 者 层 面 工作设计: * 流程的需求是否反映在适 当的工作中? * 工作的步骤是否按一定的 逻辑进行了有序的排列? * 是否建立了支持性的政策 和规程? * 工作环境是否符合人体工 程学的合理性? 3 、制定战略的 外部环境(法律、 经济、资源的可 获取性、技术、 竞争和市场)有 那些假设? 资本 资 源 原料 技术 人力 一般经济环境 * 政府 组织绩效 * 经济 * 文化 1 、指导组织各 项业务的价值观 是什么? 2 、我们要关注 未来多长时间的 计划? 12 、应当使用什么财务和非财务措施来 实现战略的可能性? 4 、我们要提供 (或不提供)哪 些现有的或新的 产品和服务? 5 、我们评估新 产品和服务的机 遇所遵循的准则 是什么? 13 、战略实施如何确定以下问题? 10 、哪些产品或 市场领域有哪些 是我们当前的侧 重点(资源和注 意力)? 11 、哪些产品或 市场领域将是我 们未来的侧重点 (资源和注意 力)? —— 职能部门的目标、设计和管理是否 支持战略? 股东 —— 流程的目标、设计和管理是否支持 战略? 6 、我们将服务 于(或不服务 于)哪些鲜艳的 核心客户群? —— 定位 / 工作人员的目标、设计和管 理是否支持战略? 产品 / 服务 市场 8 、哪些因素(价格 / 或不同的 质量水平)对客户是有意义的? 9 、这些因素中有哪些 代表着组织的竞争优势? 竞争 产品 / 服务 7| 、我们用于评 估新市场机遇的 准则是什么? 组织绩效目标(基于战略) 组织目标: * 产品和市场 * 客户群(市场) * 竞争优势 * 产品和市场的优先次序()重点区域 有效的组织目标包括: * 组织价值 * 客户需求 * 财务预期和非财务预期 * 每一产品族和产品市场的目标 * 建立和提高竞争优势的期望 组织目标的评价: * 建立在企业所在产业的关键成功因素的基础上 * 来自于竞争和环境监测的信息 * 来自于标杆的信息(示范性组织系统的职能和绩效方面的信息) * 任何情况下都是可以计量的 * 对于所要了解的组织目标和一组织目标为导向的人,都是清楚明确的。 组织设计(基于流程结构) 劳 动 市 场 研 究 实 体 新产品说明 人力资源 产品 / 服务促销 营销 运营 客户软件和支持 技术 资本 产品开发 通 用 订 单 需求和应用 咨询 / 系统设计 预测和销售 销售 咨询和客户开发 销售工作 客制订单 发票 订 单 财务 / 资 本 市 场 人 采 购 订 单 物 料 需 求 客 户 订 单 合 同 生 产 计 划 现 金 生产 领 导 市场 零售分 销商 个体消 费者 订单 生产控 零售分 销商 制 生产车 间 装配运 输 合同 发票 现金 供应商 原材料和包材 专业大 客户 产品 人员绩效(基于人员) 2 、任务支持 * 工作人员是否能够轻易识别投入需要的措施? 1 、绩效说明 * 工作是否在没有其他工作的介入下开展? * 是否存在绩效标准? * 工作的持续和工作流程是否合理? * 工作人员是否知道期望的产出和绩效标 准有哪些? * 工作所需的资源(时间、工具、人员、信息)是 否充足?是否可以保证到位? * 工作人员是否认为标准是可以达到的? 输入(投入) 输出(产出) 工作 / 执行人员 反馈 反馈 5 、技能和知识 3 、激励 * 工作人员是否具备工作所需要的必 要知识和技能? * 是否安排了相应激励措施支持 期望绩效的实现? * 工作人员是否知道期望的绩效之所 以重要的原因所在吗? 6 、个人能力 * 工作人员在体力、智力和情绪上是 否有从事相应工作的能力? 4 、反馈 * 工作人员是否能够得到关于他绩 效状态的信息? * 他们所取得的信息是否是: — 相关的? — 准确的? — 即使的? — 具体的? — 易于理解的? * 从工作人员的观点来看,激励 措施是否是有意义的? * 激励是否及时? 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 1 、考核要素必须选自关键职责领域 2 、必须要有清楚的标准 3 、必须具有可靠的衡量手段 4 、必须具有可靠的信息来源 5 、必须具有调整偏差的手段 6 、必须公正地使用考核结果 绩效管理系统的建设 1 )与职务职责为核心的静态考核模块; 2 )以企业经营相联系的动态考核模块; 3 )以绩效和约为特征的绩效改进模块; 4 )以管理为核心的管理能力和管理行为考核模块; 5 )以行为和态度为核心的行为态度考核模块; 6 )以素质模型为基础的考核模块。 静态职责考核 初级护士绩效考核表 工作概述:一个专业护士,拥有为指定病人提供高质量服务的护理服务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 任 测评: 完成接受病人的程序, 包括: 1 、明确情况 2 、测评病人需求 3 、填写护理病理 规划: 1 、 创建病人护理指 南 2 、将病人及其家属纳 入病人护理规划中 3 、 创建规划,履行 职责 绩 效 标 在病人进入护理部 1 小时之内,向病人或家属介 绍自己,并明确初级护士的职责使病人或家属适应环 境。 在病人进入护理部时,以其紧急需要为基础所作 出的临时测评和护理判断,并在护士的护理记录上反 映最初的记录。 在接收病人的 24 小时内进行测评。测评是以记录 、咨询和检测资料中所包含的客观和主观资料为基础 的身体检查。 在病人进入护理部 24 小时内填写护理病理,作 出病人护理指南。 确保 24 小时病人护理指南是病人进入护理部 24 内完成的。这份指南将确定病人和家属的问题,并系 统描述用来缓和或消除每个护理问题的护理计划。 在最初和整个住院期间,将病人及其家属都纳入 病人护理规划中,并且在病人护理指南和来自病人及 其家属的口头反馈中用资料反映这一行动。 在入院开始,描述由病人和家属确认的长期和短 期护理目标。 若没有达到 标准,如何 才能达标准 是否达到 标准 准 不良事故清单 1 、伪造原始凭证、帐薄 、会计资料: 不依法索取原始凭证或设置会计帐薄,致使财务数据失真。不良事故级别为 A 级。 2 、 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处理方法不确定,违反《会计法》造成损失的。不良事故级别为 A 级。 3 、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不一致的 , 由于个人原因造成的不良事故级 别为 A 级。 4 、 隐匿会计资料: 隐匿会计资料和上级文件精神,给公司造成不良影响的,不良事故为 B 级;造成经济损失 的为 A 级; 5 、故意销毁会计资料: 未按照规定保管会计资料致使会计资料毁损、丢失的,不良事故级别为 A 级; 6 、 预算不准确 : 预算额与实际差异在 30% 以上不良事故级别为 A 级,在 10—30% 以下不良事故级别为 B 级; 7 、 指使强令他人行为: 强迫指使他人意志和行为造成不良影响的,不良事故级别为 B 级,造成经济损失的不良事故级 别为 A 级; 动态考核系统返回 姓 名 职 务 评价 人 第一部分:指标性目标(权重 目标名称 目标标准 分数 评价日期 % ,共 年 月 日 分) 评 估 分 数 完成情况 A B C ) E 第一部分分数合计 第二部分:重点工作目标(权重 本季度重点工作名称 ( % ,共 评 分数 )分 分) 估 分 数 A B C D E 第二部分分数合计 ( )分 年度战略发展目标部门相关性分析表 ··· 部门 ··· ·· 部门 ··· √ √ √ 3.2 ··· ··· 部门 部门 1 部门 2 部门 3 部门 4 √ √ 2.1 √ 2.2 √ 3.1 年度战略发展目标 1. 2. 3. ··· ··· _________ 部门(处)部门级 KPI 指标分析表 与本部门具有战略相关性 的年度战略发展目标 部门级 KPI 1. 2.1 2. 2.2 3.1 3. 3.2 ··· ··· ··· ··· 对绩效改善目标的控制 主要绩效 范 围 需求 重要性 潜在障碍 绩效目标 / 行动计划(人员、任务、时间) 预期结果 成本控制 在第二季 度期间减 少 15% 的部门开 支 储备断供 供应 船运延期 必须提高利润 上月流失了 4 个客户,损失 总数为 18.5 万 元的订单 卖方价格过高 以及竞争的限 制 对所有零件招 标竞价 找到至少 3 家 新供应商 王—在 4 月 10 日前做好招标计划 李—在 4 月 15 日前核准招标计划 周—在 5 月 10 日前实施招标计划 寻找新卖主 陈—在 4 月 20 日前找到新卖主 采购部未验收 指派检验员到 采购部 赵—在 4 月 30 日前挑选、培训新的 检验员 卖主不可靠 保安 消除雇员 偷窃行为 上季度库存货 物 损 失 达 5.5 万元 绝大多数材料 存放在无人看 管的地方 在 3 个月内将库 康—在 4 月 1 日前提出行动计划 存货物损失减少 常—在 4 月 15 日前为重要材料提供 50% 安全的储存地 过去的两年里 的保险费用上 升 了 60% , 带薪休养日增 加 发现了新的保 险承保单位 生产安全 第一季度 因事故造 成的时间 损失上升 30% 能在事故第二 天写出报告的 次数和百分比 主管不重视 损失的人工作 时 改善不安全工 作条件的开支 钱—从 4 月 1 日起每周作一次报告 孙—在 5 月 1 日前提出修改行动方案 吴—在 6 月 30 日前实施计划 管理绩效与行为考核 1 显著 1 2 3 4 5 6 7 8 2 有倾向 只是在表面上处理工作 头脑灵活 不得要领 工作麻俐 考虑问题仔细 构思力出色 交货期和时间观念强 交货期和时间观念差 1 显著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 有倾向 善于进行实际判断 善于从理论上判断 擅长于分析批评 善于归纳整理 成本意识强 工作快 工作慢 工作细致认真 行为与态度考核 □□□ □□□ □□□ □□□ □□□ □□□ □□□ □□□ □□□ □□□ □□□ □□□ □□□ □□□ □□□ □□□ □□□ □□□ □□□ 懒惰 动作缓慢 动作迅速而活跃 年纪大不胜任工作 身体上有小缺陷 身体上有重大缺陷 漫不经心 没精打采 饶舌 不和气 言语露骨 妄自尊大 同别人协调得好 同别人不协调 厌恶批评和忠告 同别人不和 待人接物比较慎重 总是活泼开朗 非常彬彬有礼 缺乏耐力 屡次表现出不满的样子 □□□ □□□ □□□ □□□ □□□ □□□ □□□ □□□ □□□ □□□ □□□ □□□ □□□ □□□ □□□ □□□ □□□ □□□ □□□ 再三说牢骚话 判断力差 判断力稍好 判断大体上正确 判断总是正确 不尽自己的职责 大体上希望做容易的工作 对应做的工作大体上都需要指示 工作有点迟缓 经常需要加以督促 工作很能掌握要领 做的工作量非常庞大 经常踏实地工作 经常紧张地工作 素质词典 1 、成就导向( ACH ) 2 、演绎思维( AT ) 3 、归纳思维( CT ) 4 、服务精神( CSO ) 5 、培养人才( DEV ) 6 、监控能力( DIR ) 7 、影响能力( IMP ) 8 、收集信息( INF ) 9 、主动性:( INT ) 10 、灵活性( FLX ) 11 、诚实正直( ING ) 12 、人际理解能力( IU ) 13 、组织意识( OA ) 14 、献身组织精神( OC ) 15 、关系建立( RB ) 17 、领导能力( TL ) 18 、合作精神( TW ) 对绩效形成过程的控制 职务上所表现 出的极限行动 好的行动 不好的行动 判 定 超过 期望 / 不可 接受 超过 期望 / 不可 接受 超过 期望 / 不可 接受 超过 期望 / 不可 接受 行动 您所采取的 管理行为 年·月 ·日 (措施) 管理行动 措施的效果 和 部下的现状 现状检查 年·月 ·日 年·月· 日
127 页
356 浏览
立即下载
7、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叶阿次
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 —— 渣打银行人力资源运营总监 叶阿次 (Alan) 1 专家介绍 照片 照片 管理学博士、 MBA ,现任渣打银行 ( 中国 ) 有限公司人力资 源营运总监,有 10 多年的 HR 专业经验。在 HR 运营效率、 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绩效管理、员工关系等方面有系统的 研究和经验,除了日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之年,还担任上 海交通大学经管学院职业导师、上海大学 MBA 中心人力资 源导师、南京大学商学院 EDP 中心客座讲师、上海外国语 渣打银行人力资源 运营总监 叶阿次 大学 MBA 中心顾问团成员等社会职务。 Contents 1. HR vs. Business 2. Strategic HR 3. How can we do? Question? 我们的领导对我们有什么样的期 待? Question? 你的管理面临哪些挑战? 管理的定义 Strategic HR Management What does it mean to the company? The trend of HR Core Competitive Advantage HC Advantage Capital HR Resources CA Personnel Affair Cost 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发展趋势 目前 股东 价值 10% 战略功能 30% 服务模式 60% 行政业务 未来 实现人力资本管理 • 员工“核心”能力的发展 • “ 知识性员工”的发展 • 人才的获得、发展、合理配置与评估 20% 战略功能 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服务 • 提供传统的人力资本服务 • 适应业务的变化 • 开展新的人力资本服务 50% 服务模式 进行人力资源行政事务 • 人事管理 • 薪酬计算 • 福利发放 • ... 30% 行政业务 人力资源的三境界 人财 人才 人材 GE Vitality Curve 70 % B - C 10 % + A 20 % 人力资本体系 Unique 唯一性 Idiosyncratic Core 独特性 核心 Low Value High Value 低价值 高价值 Ancillary 辅助 Compulsory 事务 Generic 普遍性 从优秀到卓越 组 织 起 来 群 众 管 理 起 来 普 通 团 队 学 习 起 来 优 秀 团 队 高 绩 效 卓 越 团 队 ????? 核心竞争力 持续创新力 学习型组织 HRM 体系的一般建设框架 公司理念 愿景使命 动态人 才规划 确定发展战略、目标任务 员工招聘 组织结构、部门和岗位设定 工作分析与职务说明书 员工培训 根据工作说 明书的要求 条件招聘 岗位职责、权限、工作内容、 年度任务目标、岗位技能要求 任职资格、待遇等 根据说明书 对技能的要 求进行培训 岗位评估 工作目标 评价出每个岗位的价 值、确定岗位等级 设定年度岗位 要实现的目标 制定薪资方案 绩效考核 建立工资等级制度, 制定相应的工资福利 进行目标考核,根据 结果决定奖金、晋升 人力资源价值链 工作 分析 绩效 考核 谁来做? 做什么? 价值链 做 得 如 何 怎么做? 价值创造 薪酬 福利 激励性 再循环 价值评估 价值分配 Value Chain of Strategic HR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构建模型 使命追求 文化与价值观 经营战略 企业对员工的要求 核心能力 个人需求与自我实现 价值评价与价值分配 ( 考核与薪酬 )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体系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体系 人力资源 管理技术 人力资源 管理制度 人力资源 管理机制 人力资源 管理流程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构建模型 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开发 与管理体系 与管理体系 人力 管理 资源 技术 理性 分析 ? 人力资源 管理制度 标准 制定 ? 人 力资 源 管 理机 制 包含 理念 ? 源 资 人力 流程 管理 操作 指导 ? 战略与绩效 战略 ? 绩效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把人看作企业中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按照企业 战略要求,对企业现有人力资源进行分层分类 的管理,并以此构建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体系 What is Strategic HR 1. You are not a Business Partner, You are part of the Business; 2. Understand the impact to Business and how to help it growth. 角色转换 我们 We 互赖 Interdependent 我 I 独立 Independent 你 You 依赖 Dependent 管理者的角色转变 From -专才 -依靠努力 To -通才 -依靠团队工作,利用 他人去实现组织目标。 -善做具体业务 -做管理、领导工作 , 反之花较少的时间做具 体业务工作 -技术性强的职业 -对管理职业有认同感 从战略分析到人力资源分析 优 势 劣 势 战 机 略 会 分 析 威 胁 战 略 规 划 与 资 源 配 置 强化 缩减 核心 组 织 分 析 外化 核 心 技 能 培 育 与 强 化 核心 层 中坚 层 人 力 骨干 资 层 源 分 析 能 力 要 求 与 人 才 激 公司战略的评估 经营系统 企业 KPI 完成公司 经营预算 公司战略 资本计划 战略规划 企业发展 与业绩评估 资本预算 经营计划 整个过程无不贯通着人力资源规划 业绩评估 平衡计分卡 Train What? Attitude knowledge Skill How can we train? Training Learning Four Roles of HEL 探索和设立方向 Pathfinding o Emp g 授提 升 能 树立榜样 能 动 自 力 Modeling 行 实 主 落 , 系, 体 g 合 整 gn i n From : Ali weri n Franklin Covey 5 Key IPE Factors Next Generation HR NG: HR Biz Partner Business partners are primarily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professionals who can: assist business leaders with planning and executing their business strategy; developing strategic workforce plans; identifying critical roles; developing critical capabilities; Conducting succession planning; handling performance management for top executives; providing coaching, mentoring, and change management; and ensuring that actions taken by business leaders are in line with the existing culture NG: Process Owner Process owners are held accountable for creating a seamless, end-to-end process, making sure all the pieces fit together, and ensuring that HR is producing the right outcomes (as opposed to merely executing on activities). maintaining the line of sight and helping people connect the dots between what they do and the larger business outcome. Not only do they control the resources within that process, but they also monitor progress, enabling them to identify problem spots and suggest process improvements. NG: HR Operations Next Generation HR also includes an operations lead that either manages an external service center and/or outsourced providers handling transactional work, as well as a group that handles metrics and analytics. Open your mind 士之致远者, 当先器识而后文艺 结束语 管理没有标准答案 而创新是永恒的主题 Thank you!
37 页
422 浏览
立即下载
3、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布局
互联网 + 人力资源管理 HC 战略布局 互联网 + 时代的五大特征 互联网 + 人力资源时代的新思维 互联网 + 人力资源时代的新思维 课程目录 第一部分 互联网 + 人力资源管理 HC 战略布局 第二部分 互联网 + 人力资源管理组织高效 H 模型布局 第三部分 互联网 + 人力资源管理 C 平台组织布局 第四部分 互联网 + 人力资源管理及其管理使命 第一部分 互联网 + 人力资源管理 HC 战略布局 一、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五个阶段 解决决策性的问题。 解决价值性的问题。 解决目标性的问题。 解决技术性的问题。 解决事务性的问题。 (一)人事管理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人事管理主要关注事物性的工作,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关注的是为 战略提供支持和服务。 (二)人力资本理论的出现 随着社会的演化,人力资 本 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在价值创造中所占 比例越来越大。 物 质 资 本 狩猎 - 采集社会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后工业社会 人力资 本 图—演化的生产涵数中的社会进化 (三)作为人力资本新科学的人才学的管理范式 作为必要的演变,人才学将人力资源管理的范式从服务 向决策扩展。 人事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人才学 二、互联网 + 人力资源管理 HC 战略布局 组织高效运行 HOUSE 模 式 人力资源管理 CLOUD 平台组织 第二部分 互联网 + 人力资源管理 H 模 型布局 组织高效运行 HOUSE 模型 组织高效运行的 HOUSE 模型含义 • 战略是组织形成与发展的指引和方向。 • 组织是实施战略的载体,组织的产生是为了解决效率问题。 • 人力资源是支持组织达成战略目标的条件和资源保障。 • 制度设计解决了组织发展过程中的管理提升问题。 • 文化整合是组织管理的最高层次。 一、战略 (一)定义:战略是组织形成与发展的指引 和方向。 战略的要素 (二)传统战略与互联网时代战略的特征比较 传统战略 互联网时代的战略 1、 宏观 微观 2 稳定 不稳定 3、 高层决定 用户 / 员工决定 4、 自上而下 无边界 5、 影响小 影响大 6、 不跨界 跨界 二、组织 (一)定义:组织是实施战略的载体,组织的产生 是为了解决效率问题。 互联网时代的新组织和旧组织的认知 (二)旧组织和新组织的特点 旧组织的特点 可预测性和可依赖性 公平性 专业性 清楚的控制界线 典型组织模型 : 直线职能制 新组织的特点 以团队为基础 与客户有更密切的联系 更柔性,更扁平,对变革的反应 更加灵敏 无清楚的控制界线 在劳动力的构成上更多样化,在 日益全球化的经济中能更有效地 运作。 在稳定环境中,以上特点是旧组织 的优势。 但当环境日益复杂和难以预测时, 典型组织模型 : 矩阵制 旧组织的不适应性将越来越明显。 (三)旧组织和新组织的类型比较 旧组织 新组织 直线制 扁平组织 直线职能制 1+1+N 组织 事业部制 阿米巴组织 矩阵制 子 / 母公司制 扁平化组织结构 (三)组织的旧模型和新模型的特征比较 旧模型 新模型 •个人职位是组织基 单位 本 •团体是基 单位 本 •与环境的关系由越界者处理 •与环境结成紧密的网络 •信息纵向流动 •信息横向和纵向流动 •决策向下传递,信息向上流动 •决策在信息所在地做出 •高耸(管理层次多) •扁平(管理层次少) •强调结构 •强调响应速度 •强调规则和标准程序 •强调结果和产出 旧模型 新模型 •固定工时和长工时 •灵活的工作日,兼职很常见 •职业路径是向上的、线性的 •职业路径是灵活的、侧向的 •标准化的评价和奖励系统 •即时性的评价和奖励系统 •对行为强烈期望的单一强势文化 •观点和行为的多样化 •专门化和被聚焦的个体 •专门化和被聚焦的组织 •按照所在的国家来定义环境 •环境被看做是全球性的 •种族中心性 •国际性 三、人力资源 定义:人力资源是支持组织达成战略目标的条件和 资源保障。 人力资源管理指:企业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实现组织目标 的管理过程。 其中包含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技术和方法。具体内容包括: 工作分析 公平就业 人力资源规划 甄选面试 劳动合同 薪酬福利 绩效考核 培训开发 职业安全 职业发展 人员异动 劳工关系 人力资源 系 理台 平 统 管 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文化建设系统 员工激励系统 组织与工作 系 理统 管 规范与行为准则 系 制 作业 统 控 员工职业发展 系 理统 管酬薪 职责与权利系统 关键业务流程 部门职责 点 制 关键 控 系 制统 控绩 业 部门岗位配置 部门工作任务 制 方标 法 准 控 激 励 公 平 薪 酬 管 理 薪 酬 管 理 系 统 系 统 目 标 管 理 控 制 岗位职责 业 绩 改 善 提 升 系 统 作业指导书 任职资格评估 培训手册 系 统 工作说明书 职责权限分配 组织与工作 理 系管 统 作业 制 系控 统 关键业务流程 关键 制 点控 职责与权利系统 部门职责 部门岗位配置 部门工作任务 岗位职责 制 方控 法 标 准 作业指导书 任职资格评估 培训手册 工作说明书 职责权限分配系统 企业文化整合系统 员工激励系统 规范与行为准则 员工职业发展 理 系管 统酬薪 制 系控 统业 绩 升 系提 统善改业 绩 制 系控 统理管标目 公 平 薪 酬 管 理 激 励 薪 酬 管 理 系 统 业 绩 评估模块 静态职责 制 模控 块 系 统 行为态度模块 绩 效理 模块 管 制 模控 块动态 标目 绩 效 改 进模块 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模型 人力资源政策 满意度 人 际 关 系 劳 工 关 系 人与工作相适应 职 业 发 展 管 理 方 式 人 员 系 统 研 究 工 作 系 统 研 究 工作绩效 工 作 设 计 工 作 负 荷 工 作 方 法 规 章 制 度 监 督 控 制 四、制度管理 (一)定义:制度设计解决了组织发展过程中的控 制及管理提升问题。 五、文化整合 (一)定义:文化整合是组织管理的最高层次。 (三)组织文化的层次 • 物质层:可以观察到的组织结构和组织过程等 • 支持性价值观:包括战略、目标、 质 量意识、指导哲学等 • 基本的潜意识假定:潜意识的、暗默的 一些信仰、知觉、 思想、感觉等 (四)文化动力学:组织文化的创建 • • • • 创始人的倾向性和假设 第一批成员从自己的经验中领悟的东西 高层管理人员的示范作用 所有员工的一致性 创建者 — 员工的甄选 — 高层管理人员 — 社会化 (开始) (保持) (固化) 第三部分 互联网 + 人力资源管理 C 平台组织布局 互联网 + 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 + 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人力资源管理云平台组织 各类可以随时调用, 各类无限需求的数 据化的信息 能力评估系统 考核评价系统 薪酬激励系统 职位管理系统 招聘配置系统 培养开发系统 人力资源管理云平台组织系统之间的关系 云组织 提供定薪依据 职位管理 系统 提供考核依据 提 供 激 励 效 果 基础 提供依据 招聘配置系统 吸引 薪酬激励系统 支撑 提供依据 提供 评估 对象 提 供 依 据 能力评估系统 提供依据 考核评价系统 依据 标准 促进个人绩 效提高 提供依据 提 供 依 据 培养开发系统 保障 一、职位管理系统 1 、传统的职位管理系统建设 1 2 3 用岗位体系科学确定 通过专业发展序列, 通过岗位职位管理, 工作职责、任职的知 职位分层分类管理, 淡化和取消行政级别 识、技能要求,促进 建立不同专业序列的 和身份差异 人职匹配 . 员工发展通道 ①搭建员工发展通道 角色定义 职层 决策层 总裁 副总裁 高级专家(公司级) 总裁助理 / 副总师 专家(公司级) 部门总经理 管理层 部门副总经理 高级专家(部门级) 首席工程师 专家(部门级) 资深工程师 业务经理(只在个别部门存在) / 课题长 骨干层 高级主管 主管 主办 基础层 实习人员 领域专家 专业中坚 高级工程师 中级工程师 专业骨干 初级工程师 基层主体 ②设置员工职位晋升与转换路径 总裁 5年 副总裁 5年 决 策 层 管 理 层 总裁助理 / 副总 5年 5年 高级专家(公司级) 专家(公司级 ) 4年 部门总经理 师 部门总经理 高级专家(部门级 3年 部门副总经 部门副总经 ) 理 理 业务经理 专家(部门级) 首席工程师 资深工程师 课题长 高级工程师 3 骨 干 年 层 2 年 基 12 年 础 层 年 高级主 高级主 管 管 主管 主管 主办 主办 管理通道 最低年限要求 5年 决 策 5年 层 首席工程师 4 年 资深工程师 管 理 层 高级工程师 3 中级工程师 中级工程师 初级工程师 初级工程师 技术通道 初做者 初做者 初入职者 3年 年 4 年 1年 骨 干 层 基 础 层 最低年限要求 2 、互联网 + 人力资源的职位管理系统 1 2 3 由客户的需求 决 定岗 不再有个人专业发展 通过岗位职位管理, 位,通过需求分解活 序列,职位的管理处 收集大数据,为人力 动,工作职责、任职 于无边界状态管理, 资源管理提供量化的 的知识、技能要求。 员工的职业发展通道 依据,为人力资体的 由纵向转向横向扩展 价值评估提供计量依 据。 二、能力评估系统建设 1 、传统的招聘配置系统建设 1 2 3 通过招聘渠道、规范 清晰各部门、各岗位 通过能力评估模型的 人才选、聘流程,为 的招聘界面划分,保 运用,甄别选择最符 证优秀人才招聘的高 合岗位需要的人才, 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 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效性与规范性 实现能岗匹配 ①规范招聘选拔流程 外部招聘流程 内部竞聘流程 发布招聘信息,应聘者传递 求职信息 根据应聘岗位需求进 行简历筛选 竞聘程序 竞聘前工作 不通过 进入招聘 人才档案库 笔试 汇总竞聘 人选的最 终得分 组织报名、条件审核、 确定竞聘人选 专业 ( 胜任力 ) 面试、体检 不通过 进入招聘 人才档案库 人力资源部 与部门主要 领导 沟通情况 任前公示 研究提出聘 任初步意见 岗位竞 聘会 起草聘任文 件,发放聘 任书 通过 招聘录用及后期程序 人力资源部和用人部门审 批 履行聘任手续 发布竞聘公告 部门提出 空缺岗位 通过 研究审定 确定初步 竞聘意见 个 人 述 职 民主 评议 报公司 领导审 批 ②运用能力评估模型甄选人才,实现能岗匹配 公司级通用素质一 4 3 岗位级技能 N 公司级通用素质 N 2 1 0 岗位级技能一 部门级能力与知识一 利用能力评估模型选拔人才,有 利于通过科学的手段选择最适合 岗位需要的人才,实现有效的能 岗匹配。 如左图,通过对比 A 、 B 、 C 三 位候选人的能力评估结果与岗位 的能力标准,可初步判断 B 候选 人为最适合该岗位的人选。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能力评 估受主观因素影响,所以不宜作 为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应结合 其他人才选拔手段,例如笔试、 面试、演讲等,才能真正选拔出 合适的人才 部门级能力与知识 N 岗位能力要求 A 能力评估结果 B 能力评估结果 C 能力评估结果 2 、互联网 + 人力资源招聘配置系统建设 1 、渠道互联网化 2 、跨界人才 3 、人力资本价值高 在线 在线 配匹位职与值价 云组织 在册 在册 自动配置 数据上传云组织 招聘效果评估 3 、互联网 + 人力资源招聘技巧 三、能力评估系统建设 1 、传统的能力评估系统建设 1 2 有效评估各个员工的 通过对员工能力的开 能力素质水平和发展 发,职业发展协助实 潜力,确定其适应企 现有效的事业激励, 业发展所缺的能力, 并制定有效的发展培 养方案 并形成企业专业化的 员工梯队 ①清晰专业人才能力要求,设计能力评估流程 专业人才能力模型 岗 位 技 能 部门级能 力与知识 岗位级技能是指为胜任岗位的工 作而必须具备的基 技 本能。 每个 岗位都有其特定的岗位技能。 部门级能力与知识是指在不同部 专业人才能力评估流程 人力资源部 人力资源部 确定胜任力模型库雏形 ,下发调查问卷 部门负责人 部门负责人 被评估对象 被评估对象 参与胜任力模型调查 ,积极反馈意见 修改后确定胜任力模型 库 定期组织胜任力评估, 下发胜任力评估表 组织 本 部 门胜任力 评估工作 门工作的公司员工应具备的与 本 填写自我评估表 部门工作相关的能力与知识。 汇总计算,并将结果 反馈至被评估者 反馈对评估结果的意 见 公司级通 用 素 质 将评估结果与反馈意 见提交人力资源部 公司全体员工应具备的特 和 质 能力。 其他评估者 其他评估者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人才 培养开发计划等 配合人力资源部执行 人才培养开发计划 填写评估表 ② 根据专业人才能力评估结果,针对性设计员工开发计划 专业人才能力评估表 胜任力名称 员工开发计划 岗位要求 自我评价 直接上级评价 间接上级评价 综合评价 能力级别 (30%) (40%) (30%) 团队协作能力 3 4 3 3 3.3 自我认知及管理能力 3 3 3 3 3 诚实敬业 3 3 3 3 3 亲和力 3 3 2 2 2.3 公司级通用素质 执行力 部门级能力 岗位级技能 3 3 2 2 2.3 建立信任能力 3 3 2 2 2.3 适应性及应变能力 3 3 2 2 2.3 外语应用能力 3 3 3 3 3 计算机应用能力 3 3 3 3 3 沟通及交往能力 2 2 2 2 2 计划能力 2 2 2 2 2 组织协调能力 2 2 2 2 2 工作主动性 3 3 2 3 2.6 影响力 3 3 2 3 2.6 学习能力 3 3 2 2 2.3 床戏能力 3 3 2 2 2.3 分析判断能力 2 2 2 2 2 公共关系方面的基本知识 2 3 3 2 2.7 群众团体建设的基本原则 和工作内容 2 2 2 2 2 现代企业管理知识 2 2 2 2 2 企业文化理论知识 2 2 2 2 2 口头表达和文字组织能力 2 2 2 2 2 2 2 2 2 2 2 3 3 2 2.7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使用办公软件和办公自动 化设备 公共关系方面的基本知识 群众团体建设的基本原则 和工作内容 现代企业管理知识 企业文化理论知识 口头表达和文字组织能力 使用办公软件和办公自动 化设备 ③ 清晰领导力要求,设计领导力评估流程 领导力评估流程 领导力模型 国际 体现要求: 可持续发展 人员发展 和提高 前瞻性 思考 与行动 政府 体现要求: 树立理想 供应与 服务 战略性 思维 人力 资源 结果导向 社会 文化 组织 推动和管理 变革 关系确立与 巩固市场 经济 有效沟通 环境 技术 体现要求:双赢合作 ④ 根据领导力评估结果,针对性设计领导人员开发计划 培养开发重点 业绩 - 领导力评估矩阵 70 分 7 领 50 导 分 力 评 估 30 分 0 分 8 高潜能者 安排 职位 有问 题者 5 多面手 4 1 需要改进者 9 明星人物 6 • 有针对性进行领导力培训 • 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轮岗交流 高潜能者 • 尽快进行岗位调整 2新任经理人 3 未达标 达标且超标 30% 以内 超标 50% 以上 业绩完成情况 • 晋升 2 、互联网 + 人力资源能力评估系统建设 四、培训开发系统建设 1 、传统的培训开发系统建设 1 2 通过建全培训课程体 通过培训方法和手段 系,协助员工根据能 的应用,全面解 各 决 力和知识评估结果实 部门、各岗位的培训 现有效提高 问题,实现多种形式 培训相结合 4、培训管理体系建设 (1)培训管理体系建设目的 1 2 通过建全培训课程体 通过培训方法和手段 系,协助员工根据能 的应用,全面解决各 力和知识评估结果实 部门、各岗位的培训 现有效提高 问题,实现多种形式 培训相结合 ①设置胜任培训与晋阶培训 常规培训 员工核心素质培训 公司级通用素质培训 部门级能力与知识培训 培训类别 专业培训 专业知识技能培训 专业资格证书培训 领导人员培训 专项培训 后备 干 部培训 新员工培训 胜 胜 任 任 培 培 训 训 组 组 // 晋 晋 阶 阶 培 培 训 训 组 组 ②不同部门、不同层级人员具有不同的培训课程,总框架如图 基础层 培训 重点 干骨 建立基础核 心能力 层 发展与整合核 心能力 策决 管理层 将核心能力转 化为执行能力 层 提升及实施执行力 高级课程 专家研讨 公司级 通用素质 部门级 培能力知识 训 内 岗位级 容 技能 专业 资格 证书 学历 学位 初级公司级通 用素质课程 中级公司级通 用素质课程 初级部门级能力 与知识课程 中级部门级能力 高级部门级能力 与知识课程 与知识课程 初级岗位级 技能课程 高级公司级通 用素质课程 中级岗位级 技能课程 高级岗位级 技能课程 国家专业资格证书培训 硕士、博士课程 高级课程 领导力课程 专家研讨 ( 2 )互联网 + 人力资源培训开发重点 人才培养的三大工具 三步思考法与一个引导图 三步思考法与五步引导法 教练技术与 GROW 模型 五、考核评价体系建设 1 、传统考核评价系统建设 1 2 对于各专业员工在不 通过业绩考核与能力 同层次、不同专业序 考核相结合,便于制 列的岗位工作业绩进 定员工的发展、晋升、 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的评价,有效衡量工 作成绩 激励和培养方案 2 、考核评价系统建设内容 ① 采用四维度、两层次的考核评价体系 工作绩效:以工作完成情况为核心 能力:以胜任力模型和领导力模型为核心 考核评价维度 态度:以工作态度为核心 周边:以协作表现为核心 中层人员:部门总经理、副总经理、 地区公司和海外项目的中方负责人 考核评价层次 一般员工:接受中层人员领导的其他 员工 ② 考评结果与能力评估结果共同影响到职位晋升与转换 员工职位 年限要求 具备晋升一个职位级别的资格 调整范围 下降一个职位级别 基础层 内部调 ≧1 年 整 连续 2 年考核档次均为 C“ 有待提高” - 注 基础层 ≧2 年 骨干层 骨干层 内部调整 ≧2 年 骨干层 ≧3 年 管理层 管理层 ≧3 年 内部调整 管理层 ≧5 年 决策层 考核档次 :A“ 良好”或 S “ 优秀”; •考核档次 :1 年 A“ 良好”, 1 年 S“ 优秀”; 连续 2 年考核档次均为 •胜任力评估结果 : C“ 有待提高” 连续 2 年超出现任岗位胜任力要求。 •考核档次 :1 年 A“ 良好”, 1 年 S“ 连续 2 年考核档次均为 优秀”; C“ 有待提高” •考核档次 :2 年 A“ 良好”, 1 年 S“ 优秀”; 连续 3 年考核档次均为 •胜任力评估结果 : C“ 有待提高” 连续 2 年超过现任岗位胜任力要求。 •考核档次 :2 年 A“ 良好”, 1 年 S“ 连续 3 年考核档次均为 优秀”; C“ 有待提高” •考核档次 :3 年 A“ 良好”, 2 年 S“ 优秀”; 连续 5 年考核档次均为 •领导力评估结果 : C“ 有待提高” 连续 3 年超过现任岗位胜任力要求。 •考核档次 :3 年 A“ 良好”, 2 年 S“ 优秀”; 决策层 连续 5 年考核档次均为 注:“基础层内部调整”情况下的“下降一级”即指退出职位序列 •领导力评估结果 : ≧5 年 C“ 有待提高” 内部调整 调整频次 连续 2 年 考核结果 在全公司 员工范围 每年一次, 内处于末 符合调整条 位者,实 件的员工每 行“末位 次调整一级 淘汰”机 制 六、薪酬激励系统建设 (1)传统薪酬激励系统建设 1 2 3 4 解决用工不统一 将以行政级别为 工作业绩表现与 建立具有外部竞 带来的薪酬激励 基础的薪酬转变 薪酬挂钩,对员 争力的薪酬水平, 差异问题,保证 为以岗位为基础 工的贡献给予相 从而吸引、保留、 员工在福利待遇 的薪酬,使薪酬 应回报,实现内 体系与员工职业 部的公平性和激 发展通道相联系 励性 和企业补贴方面 的一致性 激励员工 ①设立两种薪酬机制,适用于不同对象 集团部门经理(含) 以 上级别 集团部门经理 以下 级别 基本 岗位工资 岗位基 薪 绩效 岗位工资 岗薪制 法定福 利 年薪制 效益奖 金 绩效奖金 法定福利 ② 划分薪酬级别,实现“以岗定薪” 职位 副总裁/ 副总师 总裁助 理 总经 理 副总经 理 业 务 经 专 家 理 酬 等薪 级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副总裁/ 副总师 行 政 综 合 类 示 示 公级 司 高级专家 总裁助 理 人 力 资 源 类 部门级 高级专家 副总经 理 部门级 专 家 业务经 理 高级主 管 管 主 主办 勘 探 类 开 发 类 首席工程师 首席工程师 资深工程师 资深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意 意 司级 公 专 家 总经 理 财 经 类 高级主 管 高级主 管 管 主 管 主 中级工程师 中级工程师 主办 主办 初级工程师 初级工程师 ③完善激励种类,加大员工激励力度 项目激励 新客户销 售奖 新产品销 售奖 员工激励 安全无事故 奖 费用节约奖 3 、互联网 +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从 KPI 到 OKR 第四部分 互联网 + 人力资源管理及其管理使命 一、组织管理中对人的思考 一个原则 两条主线 八大圣经 (一)一个原则 人与岗位相匹配的原则 (二)两条主线 • 组织与工作系统研究 • 人的行为系统研究 (三)八大圣经 1、人性是恶的 2、人是没有自觉性的 3、人是需要控制的 4、人是重要的 5、人是需要尊重的 6、人是难于管理的 7、人是多样化的 8、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科学 课程总结
72 页
339 浏览
立即下载
年度培训计划方案(多参考模板)
年度培训计划方案 第 1 篇:员工年度培训计划方案 为了提高员工和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保证公司可持续 性发展;必须进行有效的培训,做好培训的基础是要有可行完整实用的培训计划, 现将 2017 的培训工作计划如下: 一、培训的总体目标 1、加强公司高管人员的培训,提升经营者的经营理念,开阔思路,增强决 策能力、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能力。 2、加强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完善知识结构 , 增强综合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执行能力。 3、加强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技术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增强科 技研发、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能力。 4、加强公司操作人员的培训,不断提升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 增强严格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 二、原则与要求 1、坚持按需施教、务求实效的原则。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和员工多样化培 训需求,分层次、分类别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培训,增强教育培训的 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培训质量。 2、坚持自主培训为主,外委培训为辅的原则,组织职工利用周末和节假日 集中授课。 3、坚持培训人员、培训内容、培训时间三落实原则。2017 年,中层干部 和专业技术人员业务培训累计时间不少于 20 天;一般职工操作技能培训累计时 间不少于 30 天。 三、培训内容与方式 1、组织各部门集中授课培训,再根据培训的实际情况进行做卷考核或者现 场提问的方式进行考核评价。(附培训课程安排表) 2、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同行业先进企业学习、学习先进经验,开阔视野并 加强对外出培训人员的严格管理,培训后要写出书面材料报培训中心,必要时 对一些新知识在公司内进行学习、推广。 3、新员工入厂培训。2017 年继续对新招聘员工进行强化公司的企业文化 培训、法律法规、劳动纪律、安全生产、团队精神、质量意识培训。每项培训 年不得低于 8 个学时;通过实行师傅带徒弟,对新员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试用 期结合绩效考核评定成绩,考核不合格的予以辞退,考核优秀者给于一定的表 彰奖励。 4、在岗职工培训。要继续对在职人员进行企业文化、法律法规、劳动纪律 、 安全生产、团队精神、公司形象等方面的培训、每项不得低于 8 个学时。同时 随着公司的生产产品的增加要及时的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10 天。 四、措施及要求 (一)领导要高度重视,各部门要积极参与配合,制定切实有效的培训实施 计划,实行指导性与指令性相结合的办法,坚持在开发员工整体素质上,树立 长远观念和大局观念,积极构建“大培训格局”确保培训计划开班率达 90%以 上,全员培训率达 95%以上。 (二)培训的原则和形式。按照“谁管人、谁培训”的分级管理、分级培训 原则组织培训。各部门要紧密配合培训中心抓好新员工和在职员工轮训的培训 工作。在培训形式上,要结合企业实际,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外培与内训相 结合,室内培训和现场培训相结合,选择最佳的方法和形式,组织开展培训。 在企业改革大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新时期所给予的机遇和挑战,只有保持 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的生机和活力,才能为企业造就出一支能力强、技术精、素 质高,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员工队伍,使其更好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企 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 2 篇:员工培训计划方案 首先我们来明确培训的目的及作用: 1. 传递公司文化和企业价值观 2. 沟通公司新的战略目标 3. 改变员工观念 4. 协助新项目推广、解决眼前问题 5. 提高员工岗位工作技能 6. 推广新的观念、知识和技能 7. 提高团队整体素质水平 8. 提供个人职业生涯发展 知道了培训的目的和作用,这些都是对我们企业可持续发展起到极其关键 的作用,那如何才能使培训工作行之可效,而不是白白浪费时间、金钱和精力 呢? 培训成功与否的秘诀是∶决定培训的基础是什么?如果培训计划的制定,完 全是以管理者所认为的职工“应当”会的东西为基础,那么无数次培训的经验 可以告诉我们,参加学习者的态度一定颇为冷淡。相反,如果培训计划是在公 司发展战略基础上,经常了解培训对象的需要和兴趣基础上制定的,那么一定 会是个成功的计划。 成人培训和儿童教育是截然不动的两种教育方式,儿童基本上是强制学习 者,如果他们不去学他们应当学的东西,就要惩罚他们。然而,成人却是自愿 学习者。儿童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关键差别也正在这里,这些差别将极大地影响 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及后期的成果。 第 3 篇:年度培训计划方案 一、培训目的 1、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一般有两种:一是靠引进,二是靠自己培养。所以企业 应不断地进行员工培训,向员工灌输企业的价值观,培训良好的行为规范,使员工 能够自觉地按惯例工作,从而形成良好、融洽的工作氛围。通过培训,可以增强 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增强员工与员工、员工与管理人员之间的凝聚力及团队精 神。就企业而言,对员工培训得越充分,对员工越具有吸引力,越能发挥人力资源 的高增值性,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培训不仅提高了员工的业务水平,而 且提高了职工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对工作目标有了更好的理解。 2、提升员工技术、能力水准 岗位人员上岗后也需要不断地进步、提高,参加更高层次的专业技能升级和 职务晋升等方面的培训,使各自的专业知识、技术能力达到岗位规范的高一层标 准,以适应未来岗位的需要。 3、有助于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 企业要想尽快建立学习型组织,除了有效开展各类培训外,更主要的是贯穿 “以人为本”提高员工素质的培训思路,建立一个能够充分激发员工活力的人才 培训机制。成功的企业将员工培训作为企业不断获得效益的源泉。 4、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一个企业要想建立竞争优势,就必须提供比其竞争对手质量更好的技术或服 务,提供竞争对手所不能提供的创新性技术或服务,或者以更低的成本提供与其 竞争者相同的技术或服务。研究表明,员工培训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建立有着强烈 的直接影响。 二、原则与要求 1、坚持按需施教、务求实效的原则。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和员工多样化培 训需求,分层次、分类别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培训,增强教育培训的 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培训质量。 2、坚持自主培训为主,外委培训为辅的原则。整合培训资源,立足自主培 训搞好基础培训和常规培训,通过委外培训做好相关专业培训。 2.3 坚持培训 人员、培训内容、培训时间三落实原则。 三、培训职责 1、由行政人事部负责公司的各项培训工作,包括培训制度的拟定、培训体 系的建立、培训流程的完善、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通知的发送、培训的组织 实施、培训的跟踪与反馈、培训效果的评估与总结等工作。 2、各部门主管负责提交本部门年度培训计划或临时性的培训需求并执行; 负责推行本部门培训训练;选派所属员工参加公司的各项培训或委外培训;利用 各种方式组织指导对本部门员工的培训; 3、员工本人有义务参加公司或本部门举办的各项培训。 四、培训计划纲要 根据各部门的需求和公司的发展需要,2017 年的培训计划纲要如下: 1、加强新员工入职培训。行政人事部负责院级培训,深入宣导公司的发展 史、组织构架、企业文化,了解公司的人事制度,提高其组织、沟通、团队协 作等能力,强化组织纪律性,使其能尽快适应公司环境,融入企业文化,完成 自身角色的转变。各部门/科室严格做好新员工部门级培训及岗位级培训,从而 使新员工尽快适应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2、丰富一线销售员工的产品知识培训,顾问式销售技巧、沟通技巧的培训 , 个人效能管理(时间、目标管理等)的培训等,解决销售人员专业技能的欠缺和 提升业绩。 3、加强一线服务性员工的服务礼仪培训,客户服务技巧和沟通技巧培训, 提升顾客的满意度。 4、强化临床医技人员业务培训。医生助理人员要进行病例书写规范性培训 , 顾客服务礼仪和沟通技巧培训,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各科室临床医生要紧 密结合自己专业,鼓励通过自学等方式增长本专业技术的新理论、新技术、新 方法,掌握交叉学科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掌握医疗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培训 ; 各医技科室结合本职岗位,进行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在按需培训的原则、 公司经济条件和时间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选派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学习,吸收 先进技术,提高技术水平。 5、提升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中高层管理者是企业战略、规划、制 度的制定者、引导者、推行者,中高层管理者队伍的素质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 到企业的执行力,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因此,2017 年我们要强力推进中高 层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主要以下列的培训内容为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非人力资源的人力资源管理(招聘,绩效,员工关系等)、执行力、领导力、全 面预算管理、角色认知(针对新任主管)等。 6、加强部门团队建设。团队成员应对团队具有强烈的归属感,愿意为团队 的利益和目标尽心尽力,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个体优势,从而提升团队的整体 效能。 7、企业文化塑造与宣导。深化执行《员工福利制度》和其他企业文化建设 的工作。 8、加强外部培训的管理。外部培训员工必须签订《外部培训协议》等事宜 ; 寻找优质的外部培训资源,从多方面选择。 9、资格培训。部分科室部门需要持证上岗的人员(如:医师、护士等人员) 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定时参加培训、考核,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10、培训时间。2017 年,各部门/科室人员培训累计时间应不少于 2 小时/ 月。
6 页
384 浏览
立即下载
“双减”背景下,2021年中国教育培训研究报告
“双减”背景下,2021年中国教育培训研究报告 前瞻产业研究院出品 CONTENTS 目 01 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02 中国教育培训乱象治理及政策梳理 03 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的危机 04 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的转型方向 05 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的未来 录 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01 1.1 教育培训概述 1.2 教育培训发展历程 1.3 教育培训发展现状 1.1 教育培训概述-定义及分类 教育培训是“大教育”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自身发展、适应就业或其他需要而以特定的方式进行的有关知识、技能、 行为和态度的一种短期教育活动。根据培训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学前教育、 K12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语言培训、 素质教育等,而且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新的培训需求和领域还在不断涌现。 学前教育 亲子教育 启蒙教育 K12教育 学科辅导 课后托管 艺术培训 高考咨询 高等教育 成人教育 考研辅导 留学培训 职业教育 语言培训 素质教育 职业考试培训 职业技能培训 企业培训 启蒙英语 少儿英语 留学英语 商务英语 其他 科技类 运动类 艺术类 益智类 文学类 其他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1.1 教育培训概述-展现方式 长久以来,教育培训主要以面授教学方式为主,在线教育的方式在多方面受到制约。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的制约被 打破,线上教育逐渐成线下教育的强替代。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线上教育飞速发展。 VS 线上教育 线下教育 培训特征 核心优势 相对劣势 地点固定、时间固定、面对面授 课,教学模式固定 师资雄厚、真实体验、师生联系、 学习氛围 学费偏贵、受环境限制较多、教 育资源不均衡、售后较差 培训特性 核心优势 相对劣势 时间灵活、线上运营、无实体接触、 教学模式灵活 便捷高效、课程多元、场所不固定、 减少时间成本 对网络有较高要求、不利于眼睛保 护、无学习氛围体验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1.2 教育培训发展历程 中国的教育培训始于改革开放初期,到目前行业规模达万亿,期间共经历了四个阶段:萌芽期、发展期、开放期和转型期。 • 这时期的中国百 废待兴,各行业 人次需求旺盛, 伴随着高考恢复、 留学热潮,早期 教育培训机构应 运而。 萌芽时期 (1978-1992) 发展期 (1992-1998) • 国家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逐步放开对 教育培训行业的管 制。这一时期成人 高等教育、职业技 能培训大受欢迎, 民间培训机构也在 这一时期快速发展 • 20世纪末,我国国 内涌现出了许多培 训机构,同时国外 培训机构也开始抢 滩中国市,于是在 竞争中市场淘汰开 始。 开发期 (1998-2004) 转型期 (2004年至今) • 中国教育培训行业成 立多个知名企业,如 新东方、好未来等。 并且行业整体开始细 化,出现不同的培训 方向,培训企业开始 向集团化发展。在线 教育开始兴起。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1.3 教育培训发展现状-企业数量 2014年开始,我国的教育培训行业快速发展。除2018年,当年新增企业数量增速均为正增长。2020年,我国教育培训行业 新增企业数量已经达到了约6.5万家。截止2021年8月,教育培训行业新增企业注册数量已超上年全年。目前,我国 教育培训行 业在业企业数量约为42万家,其中大部分为小微企业,大型企业占比仅为5%。 2014-2021年中国教育培训行业新增企业注册数量(单位:家,%) 80000 100% 90% 70000 64831 56766 55680 52650 53% 45821 47%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67616 34446 80% 2000万元以上 5% 60% 40% 22% 16% 20% 8% 23497 截止2021年8月初中国教育培训企业注册资金结构(单位:%) 500-2000万元 14% 200-500万元 11% <100万元 50% 0% 20000 -19% 10000 -20% 0 100-200万元 20% -40%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资料来源:企查猫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1.3 教育培训发展现状-企业区域分布 从企业的区域分布来看,我国的教育培训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东南沿海属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教育资源丰富, 人均教育花费高于全国其他地区。从企业数量看,广东居于首位,大约 2.7万家教育培训企业。其中注册资金大于1000万企业分 布情况,广东依然处于首位,数量约为1700余家。 2021年教育培训行业企业区域热力图 2021年教育培训行业企业区域热力图(注册资金1000万)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1.3 教育培训发展现状-行业投融资(1) 教育培训行业的火热自然吸引了资本的关注。从2014年开始,我国教育培训行业的投融资事件大量增加。此后 几年,教育 培训行业的投融资事件和投融资金额一路走高。但 2018年开始,我国加强了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2019年教育培训行业投融 资遇冷。2020年,国内疫情爆发,冲击了线下教育培训,但也刺激了在线教育的发展。以猿辅导、作业帮等企业为首的在线教 育企业获得大量融资机会。2020年。我国教育培训行业投融资金额达到历史高点640.5亿元。 2010-2021年中国教育培训行业投融资事件数及投融资金额(单位:件,亿元) 700 700 602 600 592 622 600 560 500 500 387 400 278 300 300 231 439.7 200 130 101 100 0 400 640.5 19 5.8 2010 59 63 27.0 2011 10.5 2012 209.7 194.1 2015 2016 258.2 238.8 165.2 200 100 90.7 16.2 2013 0 2014 投资金额(亿元)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投资事件数量(件) 资料来源:IT桔子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1.3 教育培训发展现状-行业投融资(2) 从不同细分市场来看,2020年我国教育培训行业获得投融资次数最多的为素质教育和K12教育,其次为学前教育、职业培训和 语言培训。由于全球疫情的影响,出国留学人员数量大幅下降,留学培训赛道的投融资事件较少。从不同赛道获得的资金看, K12教育无疑是最大的赢家。2020年,我国K12教育培训企业共获得465.18亿元投资,占行业投资金额的73%。 2020年教育培训细分市场投融资结构(按事件数)(单位:%) 2020年教育培训细分市场投融资结构(按金额数)(单位:%) 高等教育培训 留学培训 1% 1% 素质教育 19% 其他 27% 学前教育 2% 职业培训 4% K12教育 17% 高等教育培训 2% 留学培训 3% 语言培训 10% 职业培训 11% 学前教育 11% 资料来源:IT桔子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其他 7% 语言培训 5% 素质教育 7% K12教育 73% 资料来源:IT桔子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1.3 教育培训发展现状-上市企业 目前,我国的教育培训上市公司企业已有数十家,包括知名的新东方、好未来、中公教育等。未上市的也有一批估值超过 十亿美金的独角兽企业,如猿辅导、作业帮、美术宝等。在教育培训的每个细分领域中,都已有行业的领先者出现,如学前教育 有火花思维、VIPKID和美吉姆等,职业教育有高顿教育、中公教育等, K12教育有好未来、作业帮等。 中国教育培训行业上市公司及独角兽企业汇总 上市区域 企业名称 A股 学大教育、豆神教育、昂立教育、美吉姆、世纪鼎力、中公教育、行动教育、开元教育、传智教 育、全通教育、佳发教育、凯文教育等。 美股 新东方、好未来、高途、网易有道、一起教育科技、51Talk、洪恩教育、达内科技、流利说、瑞 思教育、四季教育、朴新教育、精锐教育、掌门教育、第一高中教育等。 港股 新东方-S、卓越教育、思考乐教育、大山教育、新东方在线、21世纪教育等。 独角兽 猿辅导、作业帮、VIPKID、高顿教育、轻轻教育、火花思维、松鼠AI、小盒科技、美术宝、爱学 习教育等。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1.3 教育培训行业现状-市场规模 中国教育培训行业整体市场已是万亿级规模 ,2015-2019年,教育培训行业市场规模从 1.67万亿增长至2.37万亿,在线教 育市场规模从1460亿增加至3468亿元,在线教育的比重则从10%上升至17%。但疫情影响,2020年一季度线下教育基本停滞,大 部分培训机构开始转向线上,在线教育企业开始融资狂奔。2020年教育培训行业整体规模下滑,但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实现正增 长,比重达到28%。但是“双减”政策对于K12学科教育算是毁灭打击 ,预计2021年教育培训整体市场将下滑至 1.81万亿,K12 学科培训市场将大部分萎缩。 2015-2021年中国教育培训行业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25000 35% 3468 20000 15000 2855 1872 28% 29% 4536 2329 4050 1460 30% 语言培训 6% 高等教育 8% 25% K12学科 20% 20% 17% 10000 13% 15% 15% 10% 11% 10% 5000 0 2020年中国教育培训行业市场结构(单位:%) 5% 15139 17727 17466 18920 20183 16024 14040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E 线下教育培训市场规模(亿元) 在线教育培训市场规模(亿元) 0% 学前教育 15% 职业培训 18% K12其他 11% 素质教育 22% 在线教育比重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教育培训乱象治理及政策梳理 02 2.1 教育培训行业乱象 2.2 教育培训行业治理 2.3 教育培训过往政策梳理 2.4 教育培训“双减”政策梳理 2.1 教育培训行业乱象 我国的教育培训行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在行业发展早期, 政府监管缺失,中小型机构数量较多,行业一直处于无序竞争 的状态。由于行业竞争加大以及资本大举进入,我国的教育培训行业乱象不断。主要有以下 5个方面: 虚假宣传 主要包括虚构 教师资质、虚 构执教履历、 夸大培训效果、 夸大机构实力、 编造用户评价 等类型。 缺乏资质 由于暴利的驱 使,长期出现 教育培训机构 无证办学、超 范围经营、讲 师资质不合格、 师资力量缺乏 保障等情况。 超前教育 部分教育培训 机构在学科培 训内容上超前 超纲,严重违 背孩子的正常 成长规律,加 重了学生负担。 贩卖焦虑 培 训 机构 通 过 鼓 吹 宣传 , 向 家 长 和学 生 灌 输 “ 起跑 线 ” 思想,刻意制 造、贩卖焦虑, 来 达 到课 程 售 卖的目的。 价格欺诈 主要表现为虚 构原价和虚假 优惠折价。同 时部分机构存 在收取预付费, 引导分期付、 退费困难等问 题。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1 教育培训行业乱象-消费投诉 根据消费者协会的数据,2015-2020年消费者针对教育培训的投诉每年不断上升,针对教育培训的投诉从5811件上升至 56165件,占服务类投诉比例从0.91%上升至5.72%。2021年上半年,针对教育培训的投诉比重上升至5.99%。从投诉类看,主 要是合同和售后服务的投诉,比例分别为43%和32%,反映出了教育培训行业的合同纠纷和退费难的问题,其次还包括虚假宣 传、服务质量等问题。 2015-2021年上半年教育培训服务投诉事件情况(单位:件,%) 60000 7.00% 5.72% 50000 5.99% 6.00% 4.81% 5.00% 40000 4.00% 30000 2.69% 3.00% 20000 0 0.91% 1.02% 5811 6646 10338 20521 39486 56165 3128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H1 1.00% 投诉量(件) 质量 6% 价格 5% 其他 8% 合同 43% 虚假宣传 6% 2.00% 1.42% 10000 2020年教育培训服务投诉事件投诉类型(单位:%) 售后服务 32% 0.00% 占服务类投诉比重(%) 资料来源:中国消费者协会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中国消费者协会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2 教育培训行业治理(1) 在行业乱象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的情况下,我国有关监管部门开始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部分企业在整治行动中 被多次处罚,反映出了行业乱象的密集与企业行业法规的漠视。其中的头部企业如学而思、新东方等涉嫌多次违法违规,处罚事 由主要为虚假宣传、价格欺诈、违反合同法等。在线教育的先行者如猿辅导、作业帮等也在其列,涉嫌不当竞争、虚假宣传、违 反合同法等。 教育培训行业重点企业行政处罚情况统计(单位:件) 教育培训机构 教育培训业务被处罚次数 主要处罚事由 新东方 9 虚假宣传、价格欺诈 学而思 20 虚假宣传、价格欺诈、违反合同法 高途 3 虚假宣传、价格欺诈 猿辅导 1 不当竞争、虚假宣传 火花思维 1 侵犯消费者权益 作业帮 2 不当竞争、违反合同法 51Talk 2 违反广告法 资来源:信用中国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2 教育培训行业治理(2) 疫情爆发后,线下教育培训需求转向线上,大量在线教育企业涌现,资本也加大对教培行业的投资。但随着行业竞争的愈 发激烈,企业在资本的加持下疯狂扩张,寻求盈利机会。结果就是企业忽视学生家长的权益、投诉事件频繁发生。为了遏制这些 现象,我国的监管部门多次组织联合执法,根据走访、调查、举报等方式对行业的相关企业进行严格审查,下表中列举了2021 年部分企业的行政处罚事件。 2021年教育培训行业重点企业部分行政处罚事件汇总 时间 企业 处罚事由 处罚内容 2021-04-25 高途、学而思、新东 方在线、高思 价格违法、虚假宣传等行为 2021-05-05 学而思、新东方等18 家校外培训机构 在部分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课程设置、教师资质、 通报批评 招生收费、广告宣传等方面存在问题 2021-05-10 作业帮、猿辅导 虚假价格标识、虚构教师任教经历 均处以警告和250万元顶格罚款 2021-05-28 学大教育 虚假价格、虚假宣传、违反广告法 罚款123.5万元 2021-06-21 ABC外语培训学校 缺乏资质、违法经营、虚假价格 罚款18.13万元 2021-06-28 51talk 虚假宣传、发布违法广告等 罚款123.5万元 2021-07-07 精锐教育 虚假宣传 罚款8万元,没收广告费用 罚款50万元 资料来源:国家市场监管总局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3 教育培训政策梳理(1) 2018年开始,我国监管部门极其关注校外培训的发展,频繁出台相关文件来监管规范行业的行为。 时间 2018-02-22 2018-08-23 2018-11-22 2019-07-12 2020-05-08 发文单位 教育部办公厅 等四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 通知明确了停办整改无证无照无资质机构;严禁“超纲教学”和强化应试的 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 教学行为;严查学校与教师不良教育教学行为。 理行动的通知》 《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 意见规定了校外培训机构不得聘用中小学在职教师、机构讲师需要资格证、 的意见》 机构必须获得办学许可证、并且不得预收费超过3个月等一系列限制。 教育部 、国家 《关于健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 通知明确严查无证违规机构;对现行学科培训和非学科培训机做好审批和整 市场监管总局 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机制的通知》 改工作;要对备案的学科培训做好是否超纲的认定工作;强化在线培训监管。 国务院办公厅 教育部等六部 《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 门 施意见》 教育部办公厅 意见指出要做好线上培训的备案审查工作;规定直播类培训活动结束时间不 得晚于21点;确保师资合格;规范费用收取、退还;每科不得一次性收取超 过60课时的费用;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 《关于印发义务教育六科超标 意见提出“坚决禁止应试、超标、超前培训及与招生入学挂钩的行为”要求, 超前培训负面清单(试行)的 为各地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超标超前培训行为提供依据,特制 通知》 定义务教育六科超标超前培训负面清单。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部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3 教育培训政策梳理(2) 时间 2020-06-16 2020-10-16 2021-03-31 2021-03-31 发文单位 教育部、市场 监管总局 政策名称 《关于印发《中小学生校 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 本)》的通知》 主要内容 合同内容反映了中小学生在参加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过程中,各环节必须明确的当 事人双方责、权、利关系,尤其对培训收费、培训退费和违约责任作出了详细的 规定。有利于家长学生合理选择机构,责任划分有据可依,以加强对校外培训机 构培训行为的监督管理。 《关于对校外培训机构利 通知部署了为期一年的集中整治工作,重点针对各类中小学校外培训服务机构利 教育部、市场 用不公平格式条款侵害消 用合同不公平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违法行为,要求各地教育、市场监管部门 监管总局 费者权益违法行为开展集 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对于培训机构利用格式条款免除自身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 中整治的通知》 排除消费者法定权利的行为坚决予以查处。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 通知规定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不得以课前预习、课后巩固、 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 作业练习、微信群打卡等任何形式布置作业。 教育部 教育部 《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 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 意见指出持续加大治理力度,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对学前儿童违规进行培训;小学 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等作为招生依 据;对接收学前儿童违规开展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严肃查处并列入黑名单。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部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3 教育培训政策梳理(3) 时间 2021-04-12 2021-05-17 发文单位 教育部 山西省教育厅 政策名称 《关于加强义务教育 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 改革委员会第 通知规定严禁校外培训作业。各地要按国家有关规定,把禁止留作业作为校外培训机 构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坚决防止校外培训机构给中小学生留作业,切实避免校内减 负、校外增负。 《促进中小学生身心 文件要求全面加强校外培训构设立审批、教学管理、收费管理违规处理等各环节的监 健康成长十项举措》 督管理,停止审批面向中小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中央全面深化 2021-05-21 主要内容 会议指出义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中小学生负担太重,短视化、功利化问题没有 / 十九次会议 根本解决。校外培训机构无序发展,“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突出,强调全面规 范管理,严肃查处问题机构。 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的主要职责是:承担面向中小学生(含幼儿园儿童)的校外教育 2021-06-15 教育部 《关于成立校外教育 培训监管司的通知》 培训管理工作,拟订校外教育培训规范管理政策;会同有关方面拟订校外教育培训 (含线上线下)机构设置、培训内容、培训时间、人员资质、收费监管等相关标准和 制度并监督执行,组织实施校外教育培训综合治理,指导校外教育培训综合执法;指 导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社会竞赛等活动等。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部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4 教育培训“双减”政策梳理(1) 2021年7月23日,我国出台《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 意见,简称“双减”政策。这份 政策主要针对校内外的教育培训,标志着我国教育培训的重大变革。 政策要点 梳理 解读 “双减”政策主要以加强对学校教育的改进和对校外培 学校给学生全面减负的情况下,校外培训企业不断增负,且存在过 训机构的治理。其根本目的是缓解家长的焦虑,减轻学 度宣传,超前超纲教学,造成家长学生焦虑,形成恶性循环。“双 生的负担。计划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 减”政策的目前就是彻底改变这种局面,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治理。 政策要求各地不再审批新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已有 对于K12学科类教育培训是重大打击,除非是公益性质,否则无法, 的机构全部转为非盈利性机构;对所有的线上学科类培 其目的是让教育回归本质。同时也会严格把关其他类的培训机构, 训机构进行审批。制定非学科类培训的标准和审批;禁 无论线上还是线下。禁止资本进入学科培训领域,对于主营业务是 止学科类培训机构资本化运作。上市企业和外资都不有 学科类培训的上市公司将是毁灭打击。同时严禁外资从事学科培训 此类业务或持有该类机构股权。 或持有机构股权,断绝了现有企业出售业务给外资的退路。 主要针对培训机构,要求禁止超前超标培训,禁止跨范 打击培训机构的不规范行为,不得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让教育符 规范培训服务 围经营,禁止境外课程;不得利用假期进行培训;不得 合学生成长规律。同时要防止培训机构用高薪让学校的师资力量流 行为 高薪挖抢学校教师;严查讲师的资质要求;完善收费制 失,并且打击培训机构讲师无资质的现象。针对目前行业的退费难、 度,签订统一合同,不得侵犯家长和学生的正当权益。 费用不透明等情况,要严厉打击。 总体要求 坚持从严审批 机构 资料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4 教育培训“双减”政策梳理(2) 政策要点 梳理 针对以往行业乱象重点监管,禁止虚构原价、虚假折扣、 强化常态运营 监管 虚假宣传等方式进行不正当竞争,查处行业垄断行为;同 时培训机构要注重学生视力,每节课时<30分钟,间隔> 10分钟,培训结束不晚于21点。线上机构不得提供搜题软 件服务;加强境内外籍教师管理,禁止聘请境外外籍教师。 解读 培训机构利用信息不对称,使用虚构原价再给用户打折的方式进 行业务销售,同时夸大培训的作用、虚构讲师的经历等,欺骗消 费者。政策主要治理这些行业乱象,要求管理部门加强监管。同 时,要求在保护学生视力、独立思考方面进行监管。这使得机构 的业务大幅收缩,搜题类软件业务下降。还加强外籍教师的管理, 境外外籍教师不得开展教学。 对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逐步压减,解决过 对于现有的学科类培训机构进行清理,严格把关机构的资质、管 坚决压减学科 多过滥问题;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存在不符合资质、管理混 理、收费等问题。要杜绝借培训之名行敛财之实,避免再出现培 类校外培训 乱、借机敛财、虚假宣传、与学校勾连牟利等严重问题的 训机构收钱跑路的现象。不得出现学校推荐培训机构,考试内容 机构。 超纲配合机构宣传等问题。 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在课余时间向学生提供兴趣类课后服务 鼓励发展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多方面发展。考虑到学校 活动,供学生自主选择参加。可适当将非学科类培训机构 在这部分资源上不均衡的情况,可以适当引进合格的校外非学科 作为课后服务的补充,但禁止在校招生,违者取消培训资 培训机构来帮助学校进行。禁止学科培训、减轻学生负担后,要 质。 对学生素质教育进行全面的引导和培养。 合理利用校内 外资源 资料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4 教育培训“双减”政策梳理(3) 政策要点 强化培训收费监管 全面部署、明确责 任、开展专项治理 行动 梳理 解读 保证校外培训机构的公益属性。审核学科类培训的定价 我国学科类培训机构定位:公益的、无盈利的、受监管的,对 机制;通过第三方托管、风险储备金等方式,对校外培 学校教师力不足时的补充。严格监管机构的收费问题,不得引 训机构预收费进行风险管控;加强培训贷款的管理。 导家长进行学费分期贷款等行为。 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的党政建设;明确各政府部门的监管 职责,加强日常监管工作;根据“双减”政策目标,制 定专项治理行动,多部门配合教育部门开展全面排查治 理。 政策出台后,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不再是教育部门或单个部门 的责任,常态化监管、多部门联合治理将会频繁发生。力保 “双减”政策执行到位。 不得开展面向3至6岁学龄前儿童的线上培训,严禁以学 学前教育的培训将会限制在亲子教育、启蒙教育范畴内,打击 学前教育的校外培 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 了向学前儿童进行学科培训的行为。同时,对学校的要求也是 训治理 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不再审批新的面向学 适龄儿童应收尽收,杜绝了学校配合机构举行入学考试、加大 龄前儿童的校外培训机构。 入学难度等方式宣传学科类培训机构。 资料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的危机 03 3.1“双减”政策的影响 3.2 我国教育培训行业受到冲击 3.3 我国教育培训行业的资本化结束 3.1.1 从严审批教育培训机构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对于教育培训机构进行了资质限制和融资限制,政策 明确规定,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对 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各地要区分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类别,明确相应主管部门,分类制定标准、严格审批。 学科类培训机构 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已违规的,要进行清理整治。 学科类培训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 资质 限制 融资 限制 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上市融资 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 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严禁资本化运作;已违规的,要进行 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 清理整治。 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对原备案 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改为审批制。 非学科类培训严格审批 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各地要区分体 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类别,明确相应 主管部门,分类制定标准、严格审批。 依法依规严肃查处不具备相应资质条 件、未经审批多址开展培训的校外培训 机构。 上市公司不得投资学科类培训机构 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学科类培 训机构,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 购买学科类培训机构资产;外资不得通过兼并 收购、受托经营、加盟连锁、利用可变利益实 体等方式控股或参股学科类培训机构。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3.1.2 不得占用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进行学科类培训 “双减政策”中明确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 根据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治理现代化课题组2019-2020年间在我国山东、广东、湖南、湖北、广西、四川等六省区的调研情 况发现,有36.5%的学生每周在校外参加培训的时间在4个小时以上;82.5%的学生在周末参加校外培训。利用节假日、休息日及 寒暑假期进行校外培训的情况严重,校外培训时间过长,培训科目较多,造成 了校内减负校外加压的现象。 2019-2020年学生校外培训科目数量情况(单位:%) 2019-2020年学生校外培训时间占比情况(单位:%) 节假日参加校外培训占比 4.90% 30.4% 寒暑假参加校外培训占比 休息日校外 培训严重 63.7% 21.60% 82.5% 周末参加校外培训占比 73.50% 校外培训时间在8小时以上 校外培训时间在4小时以上 16.1% 36.5% 校外培训 时间过长 参加6科以上补习 参加4-6科补习 其他 资料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治理课题组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3.1.3 禁止“拍照搜题” 近几年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持续扩大,其中拍照搜题的盛行,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养成,会加重学生形成“思维惰 性”。“双减”政策规定不得提供传播“拍照搜题”等不良工具,小猿搜题、作业帮搜题APP等工具受到直接影响;政策对线上 培训时间做出限制,在线教育公司生存空间也被大大压缩;同时,“双减”新政还规定了各地要做强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这 表明了国家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和促进教育公平的立场和决心。 2017-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及使用率(单位:万人,%) 45000 50% 46.8% 45% 40000 34.8% 35000 禁止“拍照搜题” 40% 35% 30000 30% 27.2% 25000 20000 1 24.3% 34171 15000 10000 20123 20% 15% 23246 10% 15518 5000 5% 0 0% 2017.12 2018.12 2019.6 2020.3 线上培训时间压缩 线上培训要注重保护学生视力,每课时 不超过30分钟,课程间隔不少于10分 钟,培训结束时间不晚于21点。 25% 42296 20.1% 2 线上培训机构不得提供和传播“拍 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 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 律的不良学习方法。 2020.12 3 教育部门要征集、开发丰富优质的线上 教育教学资源,利用国家和各地教育教 做强免费线上学习服务 学资源平台以及优质学校网络平台,免 费向学生提供高质量专题教育资源和覆 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资源。 资料来源:CNNIC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3.1.4 校外培训宣传受限 “双减”政策规定中央有关部门、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校外培训广告管理,确保主流媒体、新媒体、公共场所、居民 区各类广告牌和网络平台等不刊登、不播发校外培训广告 。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各种夸大培训效果、误导公众教育观念、制造家长 焦虑的校外培训违法违规广告行为。 近几年不少校外培训机构采用互联网商业营销模式,将大量资金用于广告宣传、同行竞价 ,部分校外培训机构不计成本地 大肆营销,进而造成教育功利化。根据QuestMobile数据,2020年12月,教育学习行业已成为互联网广告投放TOP1,其中, K12的投放费用占比最大。教育行业内商业氛围过于浓厚,学生家长的焦虑情绪蔓延。 2020年12月互联网广告主行业投放费用TOP5(单位:%) 2020年12月教育学习细分行业广告主投放费用 占比分布(单位:%) 7.4% 教育学习 2.1% 0.5% 22.22 10.3% 网络购物 17.85 金融理财 52.6% 7.23 27.1% 网络视频 房产服务 5.90 3.71 K12 学前教育 语言学习 教育工具 职业教育 其他 资料来源:QuestMobile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3.1.5 教育培训收费监管加强 “双减”政策规定强化培训收费监管。坚持校外培训公益属性,充分考虑其涉及重大民生的特点,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 外培训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管理,科学合理确定计价办法,明确收费标准,坚决遏制过高收费和过度逐利行为。通过第三方托 管、风险储备金等方式,对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进行风险管控,加强对培训领域贷款的监管,有效预防“退费难”、“卷钱跑 路”等问题发生。 根据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联合消费者网对2020年的教育培训消费舆情的统计分析显示,2020年有关教育培训消费方 面的负面舆情占比达到70.49%,其中退费困难的负面舆情占比达到59.87%,合同纠纷的负面舆情占比为8.32%。 2020年教育培训消费舆情信息情感分布(单位:%) 2020年教育培训负面舆情涉及问题分布(单位:%) 6.41% 11.93% 8.32% 11.10% 17.58% 59.87% 70.49% 14.30% 负面舆情 中性舆情 正面舆情 退费困难 宣传误导 培训质量 合同纠纷 其他 资料来源: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 消费者网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3.2.1 教育培训行业内企业股价大幅下跌 随着我国对教育培训行业的监管加强,我国教育培训行业上市公司的股价一路下跌。 2021年7月23日“双减”新规出台后, 美股的新东方股价单日跌幅达到-54.22%,好未来股价单日跌幅达到-70.76%,网易有道单日跌幅为-42.81%,高途单日跌幅为63.26%。2021年7月26日,港股卓越教育单日跌幅达到-42.45%,思考乐教育单日跌幅达到-45.45%;A股豆神教育和昂立教育 均以跌停板收盘。 2020-2021年8月初我国教育培训机构主要上市公司股价及成交量 新东方 美 股 好未来 网易有道 25 100 50 20 80 40 15 60 30 10 40 20 5 20 10 0 0 成交量 收盘价 100 50 0 成交量 卓越教育 4 高途 150 0 收盘价 成交量 收盘价 豆神教育 思考乐教育 15 15 收盘价 昂立教育 20 3 港 股 成交量 15 A 股 10 2 0 成交量 收盘价 10 5 5 1 10 5 0 0 成交量 收盘价 0 成交量 收盘价 成交量 收盘价 资料来源:Choice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3.2.2 教育培训行业内企业纷纷裁员 人员的流动是观测一个行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我国教育培训行业 监管趋严,各教育培训机构不得不面临裁员和转 型的局面,好未来、新东方、作业帮、猿辅导、VIPKID、高途、51 Talk、掌门教育等多家公司也爆出裁员的消息。无论是人 员的缩减、团队的优化,还是业务的调整,都预示着我国教育培训 行业将进入最煎熬的转型期。 2021年我国教育培训机构裁员情况 教育培训机构 好未来 新东方 裁员情况 2021年6月,学而思提供两种离职方案,第一种是一次性补偿员工2500元钱;第二种则是按照一个月800元标准,到7月31日后 离职。离职方案还和入职时间有关,如果员工入职时间超过6个月,则可一次性拿到超过5000元的补偿方案。 2021年4月15日,有媒体报道新东方在线已于之前一个月进行集中裁员,涉及中小学大班课业务的主讲教师、教学辅导、运营 等多个岗位。各部门裁员指标不同,中学部主讲老师已经有20%左右离职。 作业帮 2021年6月7日,据媒体报道,作业帮开启了大规模裁员,正在按照部门进行面谈。 猿辅导 随着教育强监管政策落地,猿辅导80%以上收入比例的业务面临关停转型,4万多员工面临调整或优化。 2021年5月17日,据媒体报道,VIPKID进行了大量裁员,多名员工透露此次裁员比例高达50%;中外教培优(VIPKID内部称为 VIPKID 高途 51 Talk 掌门教育 “双优”)裁员50%,启蒙英语和数学思维合并,裁员50%,而且最新一轮裁员没有N+1赔偿。 2021年7月,高途集团创始人、CEO陈向东召集管理层开会,定下了裁员指标,涉及范围达到上万人。 首轮裁员对象从试用期员工开始,然后扩展至正式员工。 2021年6月以来,掌门已分多批裁减了销售、班主任等业务人员,2021年7月集中裁员,主要涉及中台和行政部门。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3.2.3 资本市场的创投机构或将遭遇重创 2020年我国教育培训行业共发生融资事件231起,合计融资金额超640.5亿元人民币,其中,K12培训赛道备受资本青睐, 2020年K12教育领域的融资额达到465.18亿元人民币。同时,大部分的融资金额向头部教育培训机构集中,猿辅导和作业帮是 我国教育培训行业两大独角兽,2020年融资额分别超过35亿美元和21亿美元。资本市场曾预期猿辅导和作业帮等头部教育公司 在2021年完成上市,目前看来,受政策影响,大部分创投机构退出受阻。 2020年我国教育培训行业投资机构 TOP10 2020年我国教育培训行业融资情况 教育培训行业融资 231起 640.5亿元 猿辅导 2020年融资总额超过35亿美金 融资轮次:G轮 投资机构有腾讯投资、博裕资 本、高瓴资本、DST Global、中 信产业基金、淡马锡、挚信资 本、IDG资本等 教育培训细分赛道融资额 465.18亿元 2020年K12培训曾受资本热捧 42.74亿元 31.12亿元 25.56亿元 15.75亿元 K12教育 素质教育 语言培训 职业培训 2020年我国教育培训行业独角兽企业情况 学前教育 作业帮 2020年融资总额超过21亿美金 融资轮次:E轮 投资机构有阿里巴巴、Tiger Global、红杉中国、方源资本、 软银等 资料来源:IT桔子 36氪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3.2.4 教育培训行业大量中小机构将出清 随着政策监管的加强,我国大量中小教育培训机构面临困境,经过规范治理之后,我国教育培训机构将会出清一大批良莠 不齐的中小机构。根据企查猫数据,2014年-2021年8月,我国教育相关企业的总数从4万家上升到了42万家,从企业的注册资 本来看,在教育行业中,0-100万注册资本的企业数量最多,其次是100-200万注册资本的企业,基本呈现出“注册资本越低, 企业数量越多”的行业格局。新规之后,校外培训整顿加速行业洗牌,中小型线下机构或被淘汰出局。 2014年和2021年8月我国教育相关企业数量(单位:万家) 我国教育相关企业注册资本分布 2000万 以上 500-2000万 2021年8月 42万家 2014年 4万家 200-500万 100-200万 0-100万 资料来源:企查猫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3.3 我国教育培训行业的资本化结束 随着我国对教育培训行业监管的不断加码,教育培训行业受到了实质性影响,尤其是 K12学科类培训的资本化宣告结束,过 去资本对教育培训行业的热捧以及无序竞争局面按下暂停键。本质上来说,资本对效率的过度追求和逐利化倾向,与教育的公平 性和公益性之间存在着矛盾。2021年上半年,我国教育行业的投资额和投资次数大幅下降, K12投资热度降至冰点。 监管政策不断加码的实质性影响: 2021年H1我国教育行业细分领域投资次数(单位:起) 我国教育培训行业的资本化结束 40 35 30 37 31 28 K12投资 热度降至 冰点 25 20 15 13 11 10 7 4 5 2 0 企业服务 素质教育 职业教育 早幼教 语言培训 K12 留学服务 高等教育 资料来源:黑板洞察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教育培训机构的转型方向 04 4.1 素质教育的机会 4.2 职业教育的机会 4.3 教育信息化的机会 4.4 教育硬件的机会 4.1.1 素质教育领域的机会 “双减”政策规定主要集中在K12阶段的学科类培训,以K12教培为主要业务的机构面临转型。而素质类培训机构受影响较 小,艺体教育等培训机构仍可正常开展业务。2021年教育部、中组部、中央编办、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等六部联合印 发《以为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素质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逐渐得到强化和重视。2021年8月3日,国务院印发了《全民健身计划 (2021-2025年)》,该计划对于青少年儿童体育教育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2017-2020年素质教育细分领域比重情况(单位:%) 我国素质教育发展阶段 100% 90% 80% 35.95% 26.46% 38.04% 38.85% 70% 60% 50% 15.59% 18.69% 16.94% 17.77% 41.98% 37.19% 35.89% 2017 2018 2019 40% 30% 20% 41.80% 10% 0% 艺术教育 语言能力 STEAM教育 数学思维 2020 体育户外及其他 资料来源:iResearch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4.1.2 教育培训机构向素质教育转型 发展素质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受到政策影响的教育培训机构试图向素质教育转型 ,2021年7月28日,猿辅导上线STEAM 产品“南瓜科学”,新东方、好未来等头部教育机构积极布局素质教育业务。 2015-2019年,我国素质教育市场规模从2642亿 元增长到5286亿元,CAGR为19%。2020年新冠疫情对素质教育短期造成了一定影响,但我国素质教育的需求将持续存在,在学 科教育强监管、素质教育大获支持的大背景下,素质教育需求和供给有望迎来新增长。 我国主要教育培训机构向素质教育转型 教育培训机构 2016-2023年我国素质教育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素质教育转型产品及方向 好未来 励步少儿教育、彼芯(课后托管) 8000 南瓜科学(STEAM)、斑马(Al教育)、猿编 程(少儿编程) 7000 猿辅导 火花思维 大力教育 7152 6046 6000 5000 清北网校美育大师课、瓜瓜龙启蒙 4557 3000 新东方 儿童美术课程“泡泡美术”、口才表达课 2000 51 Talk 在线英语素质教育系统 掌门教育 加大素质教育投入 5050 4523 3623 4000 腾讯扣叮(少儿编程)、腾讯英语君 腾讯 5286 小火花、小火炬、火花编程 2983 1000 0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E 2022E 2023E 资料来源:36氪 iResearch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4.2.1 职业教育领域的机会 职业教育往往负担着培养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职能,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推动职业教 育持续发展。 2020-2021年6月我国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汇总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内容 2020年2月 教育部 《关于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 大力开展线上职业技能培训,丰富线上培训课程资源;强化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停 动“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计 工期间,对各类企业自主或委托开展的职工线上培训,按规定纳入职业培训补贴范围,所需资金可从职业 划”的通知》 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中列支。 2020年5月 教育部 《关于做好2020年中等职业 通知指出,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要把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点放在中等职业 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教育,把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的增量主要用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2020年9月 教育部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 计划要求加强顶层设计,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完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制 划(2020-2023年)》 度体系、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等进行部署。 2020年10月 国务院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 职业教育将艺术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强化实践,开设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拓展性艺术课程。职业教 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 育体育课程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培养身心健康的技术人才。 2021年3月 全国人大 “十四五”规划 2021年4月 全国人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021修正)》 2021年4月 全国人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 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组织开展农业技能培训、返乡创业就业培训和职业技 促进法》 能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创新创业带头人。 2021年4月 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 实施职业教育的公办学校可以吸引企业的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举办或者参与举办实施职业教育的营 促进法实施条例》 利性民办学校。 2021年6月 全国人大 2021年6月 国务院 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完善高职院校“分类招考”制度,健全普职融通制度。开展多样化的在职培训和 继续教育。 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继续教育制度。 《国务院关于2020年中央决 合理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大对中西部高校的支持力度。 算的报告》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 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在职前教育和职业培训中进一步突出科学素质、安全生产等相关内容,构建职业 要(2021-2035年)》 教育、就业培训、技能提升相统一的产业工人终身技能形成体系。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4.2.2 教育培训机构向职业教育转型 政策强监管之下,我国主要教育培训机构也在布局职业教育业务,如好未来推出 “轻舟”大学生教育多远平台,作业帮上 线“不凡课堂”等。根据《“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着重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 应性,具体包括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完善顶层设计、创信办学模式、提升教育质量和深化职普 融通。从发展趋势来看,职业教 育和技术人才无疑会是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 我国主要教育培训机构向职业教育转型 教育培训机构 好未来 高途 职业教育转型产品及方向 轻舟(职业教育) 同心圆(考研)、高途学院(成人教育)、 高途APP(成人教育) 作业帮 不凡课堂(成人教育) 大力教育 不倦课堂(教师培训) 腾讯 腾讯课堂、腾讯101计划 掌门教育 “十四五”期间发展职业教育的五大重点 艺考课程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4.3 教育信息化领域的机会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 新要求。当前K12校外学科培训被压缩后,未来免费和优质的教育资源会不断普及。将教育和科技深度结合,提升教育的信息化 程度和学生学习效率,是我国教育行业的发展趋势 之一。教育部于2011年就明确提出,各级政府在教育经费中按不低于8%的比 例列支教育信息化经费。我国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也在持续上升。 2011-2020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2015-2020年我国智慧校园解决方案用户规模(单位:万人/月) 6000 5655 5000 4335 4500 4014 4000 3691 3405 3500 2890 3000 2500 2000 5000 2216 2429 3111 2624 4270 4350 2018 2019 4000 3410 3000 2570 1910 2000 1500 1000 1590 1000 500 0 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E 2015 2016 2017 2020E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 Frost&Sullivan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4.4 教育硬件领域的机会 教育智能硬件是智能硬件产品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根据不同使用对象而开发出满足各类教育阶段和 场景的需求。对于教育 培训的用户来说,学习类智能硬件已经逐渐成为教学教辅方面的刚需。字节跳动旗下大力教育、华为、阿里、腾讯、百度、网易 有道和科大讯飞等均发布了教育职能硬件产品。根据iResearch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教育智能硬件市场规模为343亿元,2024 年有望接近千亿元。 我国主要教育培训机构教育智能硬件发布情况 机构 智能教育硬件 发布时间 科大讯飞 科大讯飞AI学习机T10 2021.7 华为 华为小精灵学习智慧屏 2021.7 大力教育(字节跳动) 大力智能作业灯 2020.10 腾讯 AlLA智能作业灯 2021.3 阿里 天猫精灵E1家庭学习智慧屏 2021.6 有道词典笔K3 2021.7 有道 百度 猿辅导 超级辞典 2020.9 星际小方编程机器人 2021.4 小度智能学习平板 2021.3 斑马逻辑思维学习机 2021.7 2018-2024年中国教育智能硬件的市场规模及预测(单位:亿元) 1200 953 1000 770 800 601 600 453 400 312 343 240 200 0 2018 2019 2020E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资料来源:iResearch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的未来 05 5.1 教育培训机构的未来 5.2 教育培训行业的未来 5.1 教育培训机构的未来 规范教育培训行业管理,加强培训广告管控,严格规定培训内容,严肃查处问题机构,严禁学科类培训机构上市融资,禁 止线上培训机构提供和传播不良学习工具和方法等一系列措施,旨在管控教育培训机构,遏制其野蛮发展和过度资本化的势头, 从而使教育培训机构回到正轨,缓解家长焦虑,减轻学生负担。未来我国教育培训机构将回归优质内容和优质服务,提升科技含 量和创新能力,采取卓有成效的管理和符合教育规律的发展战略,更好地满足我国广阔的教育培训需求。 回归优质内容和优质服务 提升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 教育培训 机构的未来 卓有成效的管理和符合教育规律的发展战略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5.2 教育培训行业的未来 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至2035年,我国将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未来我国教育培训行业也将 逐步回归教育本源,教育的重要功能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教育才是教育的本真。教育是关 系重大的民生话题,教育从业者只有扎扎实实练好内功,才能在未来有长足的发展。 2035年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2020年 全面实现“十三五”发展 目标,教育总体实力和国 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劳动 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明显增加,教育现代化取 得重要进展 2035年 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 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 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 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的教育 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投资/决策 光! 你需要前瞻的眼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 政府产业规划资深智库 企业产业投资专业顾问 产业研究 产业规划 园区规划 持续聚焦细分产业研究22年 复合型专业团队 首创「招商前置规划法」 1300余项目案例 + 独有「园区招商大数据」 产业地产 特色小镇 田园综合体 全产业链一站式服务 领先申报经验 规划+申报+融资+运营一体服务 精准产业资源导入 90+小镇项目案例 扫码获取更多免费报告 看懂未来新十年! 全球产业分析与行业深度问答聚合平台 解读全球产业变迁趋势 深度把握全球经济脉动 10000+ 行业报告 免费下载 100000+ 1000000+ 资讯干货 一手掌控 行业数据 精准把握 500+ 10000+ 资深研究员 有问必答 全球产业研究 全面覆盖 365+ 每日产经动态 实时更新 扫码下载APP 前瞻产业研究院 前瞻经济学人 前瞻产业研究院是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隶属于 前瞻经济学人APP是依托前瞻产业研究院优势建立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于1998年成立于北 的产经数据+前沿科技的产经资讯聚合平台。主要 京清华园,主要致力于为企业、政府、科研院所 针对各行业公司中高管、金融业工作者、经济学家、 提供产业咨询、产业规划、产业升级转型咨询与 互联网科技行业等人群,提供全球产业热点、大数 解决方案。 据分析、行研报告、项目投资剖析和智库、研究员 文章。 报告制作:前瞻产业研究院 主创人员:刘达 / 李宛卿 / 朱茜 联系方式:400-068-7188 更多报告:https://bg.qianzhan.com 产业规划咨询:0755-33015070 让你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48 页
573 浏览
立即下载
【培训工具】金牌培训师《七大控场实战技巧轻松HOLD住全场》
金牌培训师-七大控场实战技巧 如何开始 正统式开场 自我介绍式开场 轻松幽默式开场 明星式开场 调查式开场 展览式开场 录相式开场 游戏式开场 悬念式开场 神秘式开场 如何结束 1 2 3 4 5 6 嘎然而止 以故事结束 以游戏结束 以表彰会结束 以唱歌结束 以口号结束 7 8 9 10 11 12 以感谢结束 以领导讲话束 以问题结束 以合影留念束 以填写小结束 以期望结束 如何组织好研讨类课程 1 教室坐位摆放应有利于 交流,切忌“排排座” 2 研讨题必须简单,诉求 清晰,且能引起共鸣 3 讲师切忌扮演“权威”、 “ 专家”、“裁判” 4 学员中亦忌出现“权威” “ 专家”、“裁判”角色 5 事前宣布研讨规则 6 注意时间控制及中心话 题控制 7 不要让争执发生 8 对积极参与者予以鼓励 或小奖励 9 安排专人录音或以文字 记录 10 研讨完毕要归纳,提 炼,总结,引导 如何组织好游戏类课程 如何调动学员参与课程 1 2 3 4 5 课程内容应与学员有直接关系 讲师的表现应能得到学员的认可、依赖 课程形式本身应方便学员参与 设计足够的参与机会 让学员觉得参与课程很容易,很有趣, 而且没什么“风险” 6 要有吸引“驴拉磨”的“葡萄” 如何保持学员良好的情绪状态 1 、课程的内容、形式,实用性本身能吸引学员。 2 、讲师的语速稍快,音调偏高,语调上扬,神采飞扬,着装明亮、特别,肢体语言丰富 且略夸张,语言幽默风趣。 3 、量化参考标准: * 3 分钟一小笑, * 5 分钟一大笑; * 3 分钟一个案例, * 10 分钟一个故事; * 15 分钟一次参与, * 半天 1~2 个全程互动游戏。 4 、设计课程时,预先应计划好如何不断交叉调动学员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神经 系统。 5 、课程单元以 1~1.5 小时为宜,课间休息 10 分钟左右。有经验的讲师会想办法让学员每 隔 半个小时左右,有 2~3 分钟的“休息”时间。当然休息方式不一定是下课。 6 、课堂的音乐、灯光、温度、色彩、布局等都非常重要。 培训师七大控场技巧 技巧一: 约束技巧 常 见 情 形 有学员进进出出 学员场下窃窃私语 有人在课堂中打电话 …… 举 例 说 明 有学员进进出出: 有约在先——团队公约 立即制止请回 出去后不要再进来 学员回来时引起重视 技巧二: 调动技巧 常 见 情 形 讲师提问——冷场 学员中有人说上课很疲劳 有学员打瞌睡 …… 技巧三: 收放技巧 常 见 情 形 学员与你调侃 学员发言喧宾夺主 (不一定偏题) 学员发言严重偏题 …… 技巧四: 同理心技巧 常 见 情 形 有职务比你高的学员 有经验比你多的学员 学员中有专家 …… 技巧五: 示强技巧 常 见 情 形 学员用不信任语气回应 学员故意唱反调 学员公然提出挑战 …… 技巧六: 转呈技巧 常 见 情 形 学员不同意你的观点 (有自己的看法) 学员提出你回答不了的 问题 …… 技巧七: 示弱技巧 常 见 情 形 讲师出现口误 讲师忘词 学员指出讲师的错误 …… 培训师的创新技巧 回形针的用途? 创新的意义? 创造力? 创造发明的能力? 换个角度看问题、新的可能性、找到新的东西 每个人都有无穷的创造力 是什么让我们没有创造力了呢? 扼杀创造力? 思维定式 习惯使然 教条主义 权威作用 从众心理 经验主义 自我设限 安于现状 急于求成 过于律己 怕出差错 消极观念 扼杀创造力的口头禅: 鲁班 妹妹 雨伞 什么 原因 但是,不错 命中注定… 实际点吧 有这么简单吗? 如何快速提升创造力? -PPT005- 8 大类创新技法 1. 列举法 2. 联想法 3. 逆向法 4. 发散思维法 5. 加减缩放法 6. 灵感记录法 7. 立体思维法 8. 头脑风暴法 -PPT007- 头脑风暴 -PPT036- 头脑风暴 常见案例 1 如何激励员工(部属)? 2 如何增加公司的凝聚力? 3 应该有哪些好的观念? 4 有哪些是不好的观念? 5 公司应该制定哪些激励成员向上的“游戏规则”? 6 如何全面提高员工素质? 7 如何提高领导艺术? 8 公司如何提高沟通效率? 头脑风暴类别: 1、个人自由式头脑风暴 2、个人集合式头脑风暴 3、轮问式头脑风暴 4、小组集中式头脑风暴 5、全员集合式头脑风暴 -PPT037- 确定研讨主题 请每小组确定一个跟培训师或工作相关的 的头脑风暴主题。 (例:如何快速提升自己的演讲能力) 时间: 2 分钟 -PPT038- 会议准备 1 .一间温度适宜、安静、光线舒适的办公室或会议室。 2 .保持环境相对封闭性,严禁电话或其他事情干扰。 3 .有一架性能良好的录音机,对于重要的头脑风暴会议, 尽可能将全过程录音。 4 .一块白板或白纸夹板,以及相应的书写工具。列出解决问题 及大家的答案,公布在白板上,以让参会人员随时能看见。 5 .最好是让参会成员预先知道并各自思考该问题,或在会议 他 正式开始之前,让参会人员各自独立思考 10 分钟,并请 自我记录答案,以便分享。 -PPT039- 研讨 10 头脑风暴座位方式 1. 面对围坐式 2. 背对围坐式 3. 头对围躺式 4. 室内自由式 5. 室外自由式 请每小组选定一个大家有兴趣的座位方式,尽量不要雷同。 -PPT040- 头脑风暴游戏规则 1 、自由奔放 2 、集中思想 3 、延迟评判 4 、以量求质 5 、组合运用 -PPT041- 头脑风暴游戏细则 1. 选一到两位写字速度快的组员作记录。 2. 写明序号,以掌握进展,并说出被记录方案。 3. 综合运用 8 大类所有创新技法,快速“蹦”出方案 , 快速记录。 4. 对所有方案保持“只述不评”,无需解释 , 无需讨论 , 直到游戏进入“组合运用”阶段。 5. 要求方案具体 , 越具体越有价值。 6 .把每一个方案写在白板上,使每个人得能看见, 以利于激发出新的方案。 7 .鼓励参与 , 保持热烈的气氛,以助头脑“发热” 起风暴。 游 戏 时 间: 15 分钟 收集方案量: 60 条以上 -PPT042- 10 大创造状态 1、 强烈的创造欲望。 2、 完全放松。 3、 无拘无束。 4、 专注,集中思想。 5、 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 6、 潜意识暗示。 7、 热烈,活跃的气氛。 8、 选择舒适的环境。 9、 最好有柔和、轻快的背景音乐。 10 、保持旺盛的精力。 -PPT043- 头脑风暴游戏规则 1 、自由奔放 2 、集中思想 3 、延迟评判 4 、以量求质 5 、组合运用 游 戏 时 间: 15 分钟 收集方案量: 60 条以上 -PPT044- 研讨 11 组合运用研讨 整理 演示 评判 二次组合创新 -PPT048- -PPT051- 头脑风暴的威力 ⒈ 极易操作执行,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⒉ 非常具体地体现了集思广益,体现团队合作的智慧。 ⒊ 每一个思维都得能到最大限度的开拓,能有效开阔思路, 激发灵感。 ⒋ 在最短的时间内可以批量生产灵感,会有大量意想不到的收获。 ⒌ 几乎下再有任何难题。 ⒍ 面对任何难题,举重若轻。对于熟练掌握“头脑风暴” 的人来讲,再也不必一个人苦思冥想,独孤 “求索”了。 ⒎ 因为头脑越用越好用,可以有效锻炼一个人及团队的创造力。 -PPT052- 头脑风暴的威力 ⒏ 使参加着更加自信,因为,他会发现自己居然能如此有 “ 创意”。 ⒐ 可以发现并培养思路开阔、有创造力的人才。 ⒑ 创造良好的沟通平台,提供了一个能激发灵感、开阔思路 的环境。 ⒒ 因为良好的沟通氛围,有利于增加团队凝聚力,激发团队精神。 ⒓ 可以增加工作效率,能够更快更高效解决问题。 ⒔ 使参加者更加有责任心,因为人们一般都乐意对自己的主张 (而非上司给自己的命令)承担责任。 ⒕ 因为每一个人都在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因此上司可以更轻松, 可以腾出更多的精力去解决别的更重要的问题。 -PPT053- 回家作业 假使在现实生活当中由您去组织一个“头脑风暴”,那么: 1 、研讨主题 2 、参与对象 3 、参与人数 4 、组织时间 5 、方案数量 请大家花 3 分钟时间,把上面的空填好, 最好是两份,一份给自己,另一份给公司或部门备案。 -PPT050- 结束语 -PPT054-
46 页
416 浏览
立即下载
康佳集团-培训管理办法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员 工 培 训 管 理 办 法 (讨论稿) 编制: 部门/职位: 康佳学院 日期: 审核: 部门/职位: 日期: 批准: 部门/职位: 日期: 年 月 员工教育培训实施管理办法(讨论稿) 【目的】 1、规范和促进集团培训工作持续、系统的进行, 通过知识、经验、能力的积累、传播、 应用与创新,提升员工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使之适应集团业务发展的需要。 【培训原则】 2、以符合业务发展与组织能力提升为基本原则,并注意前瞻性和系统性。 【适用范围】 3.本办法适用康佳集团深圳总部公司所有培训活动的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等相关的 部 门与员工。各分康、分公司参照此办法另行制定,报康佳学院备案。 【类别与组织】 10.康佳学院提供的培训方式可分为以下 9 类,由康佳学院统一组织。 10.1 新员工培训: 指新进员工在试用期间须接受的入职培训, 包括集团统一组织的集中 培训和各部门安排的专业培训。集团总部的新员工由康佳学院统一组织, 各分公司、 分康的新进员工由其参照总部的培训内容自行安排。 10.1.1 康佳学院统一组织实施的入职培训内容包括: 公司的历史、概况、业务、发展规划、产品及技术概况等 公司的经营理念、核心价值观、员工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基本人事制度 安全与质量 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 职业生涯规划 10.1.2 由用人部门实施的入职培训内容包括: 部门承担的主要职能和责任、规章和制度 岗位职责介绍、业务操作流程和作业指导 10.2 任职能力:指公司为更新/扩展员工知识面、提升任职能力和晋升职务准备、增 进 工作效率所组织的各项培训(含研讨会)。主要包括: 中高层管理人员(包括:集团中层以上领导、各分康中层以上领导、分公司的 副总以上人员) :管理技能、领导力提升、决策思维能力等; 后备干部培训:角色转变、职业技能提升、管理技能培养等 集团研发人员:项目管理培训、项目团队管理培训等; 集团市场营销人员:营销管理、销售管理、销售技巧培训 售后服务培训:优质客户服务; 其他行政部门:职业精神与职业素质 技术培训、产品培训、岗位业务技能培训有集团各部门、各事业部自行组织, 报康佳学院备案。 客户培训(公司的战略性合作伙伴):康佳文化、营销策略等 10.3 外派培训: 因工作需要且没有安排或不能提供内部培训的, 可参加社会上专业培 训 机构或院校所组织的培训。 10.4 出国考察和培训: 指公司根据工作需要, 组织部分员工出国考察, 接受中、短期 训 练,以开阔员工视野,增长见识。 10.5 委托培养: 因公司发展需要及企业后备人才培养的需要, 由公司直接选派或由个 人 申请、经公司批准,送去大专院校定向脱产学习。 10.6 战略性培训: 指为了满足公司永续发展需要而进行的培训, 主要包括关键且稀缺 人 才培训、培养核心竞争能力所需的持续培、训接班人培养。 10.8 文化制度培训: 指公司为了推行新的或经改良的企业文化、管理体系而进行的培训, 旨在实行新的管理方法、行为规范。如康佳员工行为规范、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 ISO14000 环境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培训。 10.9 其他形式的学习。 10.10 培训费用按照不同的类别,由企业和个人分担,以体现“谁受益,谁投资”的 思 想。 培训类别 1 KA 2 KSH 3 K 4 SK 5 企业承担百分比 新员工培训 任职能力/素质培 训 专项技能/资格培 100% 70-100% 个人承担百分比 - - 0-30% 100% - - 出国考察和培训 100% - - KS 委托培养 30-60% 40-70% 6 K 业余进修 0-50% 0-100% 7 SK 战略性培训 70-100% 0-30% 8 SAH 文化制度培训 100% 训 - - 其他形式的学习 9 注: K-知识 A-态度 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S-技能 H-习惯 10.11 公司培训重点为 K、S 、H 类,注重培训内容的实用性。 【计划与实施】 11.集团年度培训计划由康佳学院组织制定, 经人力资源总监审核, 总裁批准后, 康 佳 学院正式发布并组织执行。各事业部、分康、分公司的年度计划有各单位的培 训管 理员制定,报康佳学院审核,经人力资源经理和总裁批准后由培训负责人 组织实 施。。 12.计划程序 12.1 上年度培训计划实施效果的评价与总结 12.2 每年 10 月份由康佳学院组织培训需求调查,进行综合分析 12.3 每年的 11 月份,汇总调查结果,并制定本年度培训计划 12.4 每年 12 月份,计划的审核与报批公司 12.5 上述各项工作完成时间的管理参见附件《培训工作流程》 13 费用预算、分配与管理 13.1 年度培训预算一般不得低于公司上年销售收入的 %。 13.2 在制定年度计划时, 由康佳学院分别确定各项培训所需的具体费用, 并汇总为年 度 的培训预算。 13.3 预算经与财务部门沟通协商后, 康佳学院报总裁批准, 并将培训计划和预算报公 司 财务部门备案。 13.4 计划内的培训费用, 由各主管副总裁/总监/分厂总经理批准开支, 财务部门担负 审 核责任。康佳学院监督费用的使用方向和使用效果。 13.5 内部有能力培训的课程,由内部培训师培训,以减少费用支出。 13.6 费用分配把握以下原则: 知识、 技能培训是重点; 业务部门、创造性部门的培训 优 先于服务部门、事务性部门; 干部、专业骨干培训重于一般员工培训; 上年度关键 绩效 领域发生重大不良事件且有能力不足因素的,应当首先满足该项目的培训。 14.培训实施与监控 14.1 根据年度培训计划的进度,组织实施公司级的培训活动。 14.2 康佳学院负责跟踪年度计划的落实,保障各部门或个人按计划进度实施培训。 14.3 康佳学院负责监督培训费用的使用方向,防止挪作他用。 14.4 康佳学院为公司的每位员工建立个人培训档案,保存个人参加培训记录,包括: 参加培训的登记/签到表 获得的各类证书复印件 获得的各类培训资料目录 参加内部考试试卷。 14.5 培训结束,培训教材应当收归康佳学院,充实公司培训资源,并供相关员工查阅。 15 例外管理: 由于特别情况发生的培训需求, 未列入公司年度培训计划的, 按以下程 序 处理。 15.1 涉及个人的培训需求和费用, 由个人提出申请, 康佳学院审核, 报总裁批准后实施。 15.1.1 属于公司业务急需的,经个人申请批准后列入培训计划的,费用由公司支付。 15.1.2 属于个人发展, 但与公司业务相关的,经个人申请批准后,可列入培训计划, 费 用 先由个人支付,完成学业后凭相关证书或证明报销。 15.1.3 特殊情况,因个人经济原因,可申请经总裁批准后,由公司先期支付。 15.1.4 与公司业务无关,纯属个人爱好或兴趣,费用由个人支付,公司不予报销,且不 得 占用工作时间。 15.2 涉及部门的培训需求和费用, 由部门提出申请, 康佳学院审核, 报总裁批准后实施, 否则财务不与报帐。 15.3 涉及公司范围的培训需求和费用, 由康佳学院直接提出申请, 报总裁批准后组织 实 施。 【内部培训资源建设与管理】 16.培训资源包括内部培训培训师、培训教材、培训设施设备、培训信息系统、培训经 费。 17.内部培训师制度 17.1 内部培训师资格与培养 17 .1 .1 讲师的来源 各级干部:各级干部皆担负有培养员工的责任,是内部兼职教师的主要承担者; 业务骨干或技术尖子: 各职能部门的业务骨干, 技术部门的技术尖子将是员工业务培训 的主要教师来源; 17.1.2 内部讲师的分类 内部培训师分为公司级兼职讲师和部门级讲师。 17 .1 .2 .1 公司级兼职教师 凡担任集团统一组织的培训课程(包括: 新员工培训、各级干部培训等) 的讲师为兼 职 讲师。公司级兼职讲师由康佳学院统一管理。 兼职讲师分为讲师、高级讲师、资 深讲 师。 讲师: 主讲专业领域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并有良好的业绩表现, 做临时讲师期间讲课课 时 达 10 个班次 高级讲师:主讲专业领域四年以上工作经验并有良好的业绩表现、授课场次 30 班次以 上、 60%以上培训场次学员评价在良等以上。 资深讲师:主讲专业领域四年以上工作经验并有良好的业绩表现、授课场次 50 班次以 上、 80%以上培训场次学员评价在良等以上。 17 .1 .2 .2 部门级讲师:担任各部门组织的基层员工培训课程,包括:新员工的上 岗 培训和老员工的业务培训的讲师。部门级讲师由各业务部门管理。 17 .1 .2 .3 内部培训负责所讲授课程内容的优化、资料收集、教材的编写及教学水 平 提高等。培训师以自主培训和在职培训为主。企业在外派培训、工作时间方面给予 一定 的优惠和支持。康佳学院每年将为内部培训师不定期的举行“讲师技能训练”, 并提供 课件开发、教材编写、课程讲授方面的资源与支持。 17.1.3 兼职讲师的申报: 凡申报兼职讲师必须填写 《兼职讲师申报表》,交康佳学院, 由 康佳学院同 HR 部门联合评审, 资历、课件、讲授水平达到要求者聘为公司级兼职讲师。 集团每半年组织一次评定。 17.1.4 兼职讲师的奖励: 初级 中级 高级 资深 工作时间 40 50 60 80 非工作时间 80 100 120 150 培训师可以获得一定金额书籍费, 其中初级培训培训师为 200 元/年, 高级培训师为 500 元/年。同时可以优先参加讲授领域的外部培训。 17.2 内部培训师职责 17.2.1 内部培训是企业员工内部兼职的行为, 不能因为培训或授受培训而影响本职工作。 17.2.2 内部培训师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承担相关的教学任务; 负责内容的优化、资料的收集,总结本专业领域的管理、操作经验, 编写教材 和提高讲授水平; 学习、消化外部培训课程,引入企业; 本专业领域或本部门的文化制度培训; 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不断学习,经常开展专题模拟培训; 根据培训部门设计的培训方案和计划进行培训,如有改动应事先征得培训部门 的同意。 17.3 内部培训师管理 17.3.1 初级培训师通过内部试讲确认其资格,高级培训师通过试讲和考核确认其资格。 17.3.2 培训结束,学员和培训组织者要对培训师进行考评。 17.3.3 康佳学院每年对内部培训师认证一次,不合格的解聘,认为一般的要协助、督促 其提高。高级讲师若一年不上课的, 降为讲师, 讲师若半年不上课的, 自动降为部门 级 讲师。 17.3.4 康佳学院负责组织培训师的集体学习、 提升活动。根据康佳学院确定的课程框架, 对不同的主题成立开发小组,各专题组不定期召开讨论会,对课件进行研讨。 17.3.5 各级领导皆负有培训人才的职责,其组织与参与的情况作为任职资格的达标认证 之一,其授课表现纳入其个人的业绩考核。 17.3.5 培训师的课酬规定见第 17.1.4 条。 17.4 外聘讲师 为广泛的引进与吸收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经验, 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科研 院 所、专业培训机构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集团将根据不同的需要, 从国内外聘请优秀 的讲 师、专家来公司进行讲学与授课。 17.4.1 外聘讲师的来源 高等学校、科研单位; 培训机构、顾问公司; 优秀企业高级的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 17.4.2 外聘讲师的审查部门和聘请程序 17.4.2.1 资格审查 17.4.2.1.1 技术/业务类讲师。由技术/业务部门和培训部门进行资格审查; 17.4.2.1.2 管理类讲师。由培训部门和人力资源部进行资格审查, 审查内容包括: 专业 背 景、从事职位、教学内容、教学水平。 17.4.2.2 聘请程序 凡聘请外部讲师必须由聘请部门填写《外聘讲师申请表》,经资格审查,报培训部门备 案。 17.4.2.3 课酬确定 17.4.2.3.1 课酬标准 讲师 分类 外聘 讲师、中干、 课酬 差旅费 副教授、高工、副总或以上 特殊情况 17.4.2.3.2 支付办法 课酬由各主办部门统一申请,经主管部门核实和康佳学院批准后,由财务部支付。 17.4.3 外聘讲师的职责 17.4.3.1 外聘讲师必须根据公司的培训需要, 提交教学内容和培训方案。最后经主办 部 门和培训部门批准后实施。如有改动应事先征得同意。 17.4.3.2 外聘讲师必须保质保量地完成双方协商的培训任务。 18 .培训教材。 18.1 内部教材。内部培训教材通过以下渠道建设: 工作提升计划的经验分享与教训总结; 企业本年度重大事件(成功或失败)的案例; 培训师组织开发 康佳学院组织开发 18 .2 外部培训教材引入和消化 凡公司聘请外部机构进行培训的, 外部机构必须提供教材, 教材由康佳学院统一 归 档管理; 集团员工参加外派公开课程的应在培训结束一周内将教材的原件或复印件 交康 佳学院存档。内部讲师可以借阅相关主题的教材。 18.2 培训教材的载体可以是书面文字、 电子文档、录音、录像等形式。教材由康佳学 院 统一管理。 19.培训设施设备 19.1 培训设施设备的建设、 购置、维护和管理依照“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的原则由康 佳 学院部统筹,可利用现有资源的不再行添置。 19.2 若某一年度集中建设、添置设施设备的, 所发生的费用例入专项费用, 不影响企 业 正常培训。 20.培训信息系统 20.1 培训信息系统包括内部培训专题教材、内部培训教师、 外部培训公司和培训师、经 费管理、过程档案、培训内化等五个模块; 20.2 内部培训专题教材、内部培训教师、 外部培训公司和培训师三个模块的主要作用 是 建立培训的资源支持; 20.3 经费管理用以分析企业培训费用的投入方向、重点和利用率; 20.4 培训过程档案用以记录员工接受培训的主题、 培训签到、考核成绩、应用情况, 存 储培训制度、培训计划等资料, 用以员工国家职称评聘、职位晋升参考、 ISO9000 认证、 ISO14000 认证; 20.5 培训内化用以跟踪每一培训专题的评估、考核、传播、应用与重复应用等情况。 22.培训经费 21.1 培训经费专款专用,主要应用于培训、培训设施设备、培训讲师培养。经费预算、 分配与管理见第 27 条。 21.2 为了便于管理,因培训所发生的交通、餐饮费用在各部门预算中费用例支。但是, 为了便于对培训信息的全面掌握和分析,可以将该部分费用统计入培训费用 【培训需求分析】 22.需求分析的依据 培训必须立足于组织发展的需要, 组织的需求主要来源于业务发展和业务策略; 同时 也 要为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提供支持, 以达到个人与组织共同发展的需要。培训需求 的主 要依据如下: 公司的战略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专家/管理干部需求计划、普通员工需求计划 市场竞争需要与核心竞争能力培养需要 公司年度经营目标 业绩和行为表现考核 流程、部门、职位运行状况和人员任职能力状况 23.需求分析的方法 23.1 培训需求的调查方法。 期待的、需求的 职位任职 资格要求的 知识、技能及态度 实际的、现状的 个人的知识、技能及态度 年度经营 目标的业务 重点及相关能力要求 相关部门、人员的能力现状 康佳的能力现状 竞争对手的能力现状 核心竞争能力 培 训 需 求 康佳的能力现状 23.2 重大事件分析法。通过分析本年度关键绩效领域发生的重大不良事件, 发现企业 运 营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 从流程、制度、能力三方面分析事件发生原因, 如果是能 力不 足的原因,则对症安排培训。 23.3 绩效考核分析法。分析绩效不佳、 出色、创新的问题所在、原因所在、责任部门 和 人员所在,针对性地提出流程能力改善计划和个人能力提升计划;分析员工行为表 现, 得出文化、制度、技能等方面的培训需求。 23.4 访谈法。通过访谈各部门、 各层级领导、业务骨干, 了解业务实际运行状况和员 工 个人需求,从而筛选培训需求。 23.5 问卷法。设计培训需求调查问卷,调查流程、部门运作状况和员工职业发展信息, 从而筛选培训需求。 23.6 观察法。通过观察被培训对象的现场表现, 了解其与期望标准的差距以确定培训 需 求。 23.7 以上四种方法,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单独或混合应用。 应用访谈法和问卷法调查培 训 需求时, 注意要设计客观而非凭感觉回答的问题, 同时, 调查信息整理时要把握组 织需 求原则,剔除纯粹的个人培训需要。 23.8 培训需求由康佳学院统一组织,各部门、事业部、分公司应大力支持与配合。 23.9 培训需求的应用。需求分析形成的报告可以为培训课程的设计、开发或培训计划 与 组织提供初始输入与依据。 【培训方式】 在职培训: 使受训者通过对熟练员工进行观察和提问来进行学习。观察要完整, 同时 有 机会去实践并得到反馈。 工作指导: 分步骤的列出如何完成工作, 培训者首先演示任务, 然后让受训者一步步 的 执行任务,必要是予以纠正; 封闭培训:由康佳学院聘请内部讲师或外部讲师进行的培训 外派培训:根据员工的岗位需要,参加外部培训机构、院校组织的培训。 【培训纪律】 24.集团员工必须参加集团指定的课程的学习, 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培训的应提出书 面 申请, 报主管批准, 否则按矿工处理。员工符合《免除培训制度》规定的可以不参 加某 些课程的培训。 25 .学习期间,学员应当遵守如下培训纪律: 按时到课,认真听课 关闭手机、 BB 机或调为振动档,上课期间不允许接听电话 25 .违反纪律的,按以下方式处理,由讲师或培训组织者监督执行。 迟到、早退、中途离场学员捐款 2 元以上,超过 15 分钟的,捐款 10 元以上, 超过 30 分钟的,捐款 20 元以上; 手机、 BB 机等每响一次捐款 5 元以上; 学员所捐款项用作学员培训知识和技能内化的活动经费,或由培训组织者以合 理方式支配。 【培训效果评价与培训考核】 26.康佳学院通过培训效果评价提高培训效果。以决定是否需要更进一步接受培训、 或 改进培训工作方法。 27.常用的培训效果评估方法有如下几种,效果评估与培训考核可以结合在一起做。 培训课堂考核(纪律和态度) 培训评估 考试、心得报告、工作笔记、案例分析 现场操作 日常工作应用(有记录或成果) 工作改善计划或方案,并组织实施 分享、授课或主持研讨会 工作业绩 28.集团组织的各类培训必须进行培训效果评估, 由学员填写《课程评估调查表》,征询受训人员 对 本次培训课程的安排、培训师进行评估, 以利以后工作。 培训结束后学员应创造性的将在培训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在工作中应用,康佳学院将不定期的到各 部门了解培训后学员行为的改变程度。 29 .培训评估与考核的主要目的是: 促使学员在学习中遵守纪律、认真学习; 评价本 次 培训的效果以便于改善培训工作;督促学员应用培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30 .学员是培训考核活动中的被考核人, 培训考核一般由学员的上司负责, 康佳学院 协 助。跨部门学员的考核由康佳学院组织考核。 31.康佳学院于每年中(六月底) 对培训效果及要求进行检讨, 并通过月/季度培训计划 的实施加以修正。 【培训内化】 32.获得最佳培训效果的关键在于知识、技能的转化、传播、应用和重复。 33.转化。 培训结束, 学员应当制定培训内容转化为工作技能的措施, 并利用专业知识 改 善工作的可能着眼点和可能程度。 34.传播。 培训学员应当将培训内容以分享会、研讨会、授课等方式传授给其他同事, 传 授范围应当包含:本部门同事+本系统相关人员+与本人工作流程接口的同事。 35.应用。学员有责任将培训内容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持续不断地应用于工作实践, 提升 本 人和促使提升同事的工作能力,最终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改善企业工作。 36.重复。 培训效果好坏的关键是持续不断的重复传播和应用。学员就应自觉不断地结 合 工作实际应用知识和技能,待有进一步的提升应当再行传播,与同事分享。 37.成果。 培训内化的成果表现为员工工作能力提升、工作习惯形成、工作改善、业绩 提 升。 38.组织。 培训内化工作由康佳学院组织, 并指定专人督促, 有必要的要进行考核。 督 促人一般为学员的上司,学员跨部门的,康佳学院承担协调任务。 【费用、服务年限】 39.以下几类培训,其费用须与为公司服务年限挂钩。 39.1 出国考察和培训、委托培养 39.1.1 培训费用由公司统一支付。 39.1.2 参加人员须与公司签订《培训服务协议》,一般需保证为公司服务满 5 年。 39.1.3 若参加人员不能获得相关合格证明,该项费用在个人工资中扣除。 39.1.4 培训期间员工的待遇保持在担任原职位不变。 39.2 业余进修、其他形式的学习 39.2.1 由公司支付费用的参加人员须与公司签订《培训服务协议》,按费用的多少, 一 般需保证为公司服务满 1-5 年。 【责任】 40.康佳学院责任 40.1 康佳学院业务经理负责统筹规划公司教育培训并管控经费的有效使用, 是公司培 训 体系/流程的主要责任人。 40.2 拟订培训战略,执行培训战略。 40.3 负责培训资源建设与管理。尤其要组织培养内部培训培训师, 建立公司的内部培训 师队伍。 40.4 负责日常培训营运管理。如培训需求分析、培训组织与评价、培训内化、培训费用 管理等工作。 40.5 负责培训基础行政工作。如与外部培训机构建立并保持有效的联系、建立并完善 员 工培训档案、培训设施设备维护。 41.各级主管、员工的责任 41.1 各级主管在公司培训体系/流程中,担负本职位接班人及其下属的培养责任,应 当 对下属进行在岗培训; 41.2 对下属的培训内容、时间等作出合理的判断; 41.3 检查下属培训效果, 督促、协助下属在实际工作中的分享、应用与重复应用培训 知 识与技能。 41.4 员工明确自身培训需求,积极参与培训并自觉将培训成果落实到岗位工作中以改善 工作绩效、养成良好工作习惯;做辅导员,实施在岗培训。 41.5 受训学员是培训参与的主体, 培训的效果直接与员工的参与态度、投入程度、应 用 持续时间和频率有关。 【附则】 42.本办法经公司批准后,自 43.本办法由康佳学院负责解释。 附件: 1.培训工作流程 2.年度培训计划摘要 3.外聘培训培训师评价表 4.培训签到表 5.员工培训登记卡 6.培训协议书 7.外派培训申请/考评表 8.培训内化跟踪表 年 月 日起实施。 培训工作流程 准备:康佳学院收集公司下年度经营目标、本年度关键绩效领域重大事件、 员工考核信息、员工满意度调查等进行公司级培训需求分析;同时,组织各 部门分析本部门及员工的培训需求。经综合分析,拟订公司年度培训计划。 时间: 责任人: 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报公司领导审批。 时间: 责任人:康佳学院经理、主管领导 情况发生变化 按计划组织实施培训计划 责任人: 修订年度培训计划 内部培训 外部培 记录:《员工培训签到表》、考核 资料的收集。 时间:培训完成两个工作日内 责任人 : 记录: 培训合格证书原件、复印 件、培训教材送交康佳学院。 时间:培训完成两个工作日内 责任人: 存档: 1 、在《员工培训登记卡》上记录; 2 、培训合格证书复印件、《员工 培训签到表》存入员工培训档案; 3 、培训合格证书复印件、考核资 料存个人档案。 时间:培训完成后的五个工作日内 责任人:人力资源工程师 培训效果评估: 1、短期:对培训效果、成本、组织方 式、主讲老师、学员接受程度作出评 价; 2、中长期:年度培训评估并提出改进 意见; 时间:培训工作完成后一周内 内化:持续的长期的培训转化、传播、应用、重复应用、创新 责任人:人力资源工程师、经理 时间: 3 个月到一年 责任人:学员和学员上司 年 度 培 训 计 划 E&T 表一 序 号 时间 参加人员 培训类别 / 内容 主办单位 培训 方式 经费 预 算 (元) 外 培训主题: 培训讲师: 评价要素 工作背景 实践经验 聘 培 训 培 训 师 培训对象: 评 价 表 培训时间: (第 位) 要素释义 是否有相关行业工作背景?是否有规范化企业如知名外资公司或大企业经历? 学院培训师?通过看培训师工作背景了解其实践能力、知识水平和专题信息 量。 是否具有相关专业的实践经验? 本 项 总 分 20 20 根据培训公司提供的培训目标、学员对象、课程纲要、课程的培训形式, 判 断 该课程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 35 授课场次 通过培训师授课的场次判断该授课专题的成熟度、培训师授课技巧、课程风险 系数。 15 授课对象 该培训师以往的授课对象在行业性质、员工素质、职务等方面是否与本次培训 对象相一致? 5 信息量 风险系数 客户反馈 是否已经试听过? 由于信息不充分,选择是有风险的。根据您已掌握的信 息, 对该课程的风险系数打分。分数愈高表示风险愈低,反之,表示风险愈 高。 已接受该培训师授课的其他企业培训负责人/学员对该培训师的评价(附加分) 是否聘请该培训师授课? 如是, 请简要说明原因。 结论 建议人签名/时间: 是否同意由该讲师讲授此课程, 并说明审批意见。 审批 审批人签名/时间: 培训讲师: (第 位) 15 +20 总分 评 分 培 训 签 到 表 (公司内部组织培训适用) E&T 表二 培训内容: 工号 签到(姓名) 主办者及时间: 时间 工号 签到(姓名) 时间 管 理 课 程 评 估 表 课程名称: 时间: 年 月 日 任课讲师: 一、基本信息: 姓名: 部门及职务: 二、课程满意度调查: (请用“ 联系电话: √ ”标出你对每条评估项目的满意度) 评估项目 非常满意 满意 一般 课程目标的明确性 关 于 课 程 内容编排的合理性 理论知识的系统性 课程内容的适用性 课程的趣味性 互动性 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表达能力 关 于 讲 师 对学员反应的关注程度 鼓励学员参与的程度 对学员学习兴趣的激发 对学员提问所作出的指导 把握课程进度的能力 会务 安排 培训时间安排的合理性 现场服务 培训辅助工具的准备 三、本次培训中您认为哪些内容对您帮助最大: 四、您认为课程或讲师最应改进的地方: 五:其他建议: 请填写完毕后交回此表,谢谢! 较差 员 工 培 训 登 记 卡 E& T 表 三 姓名: 职位: 本职位年限: 学历: 时间 培训课程/内容 照 片 获得证书或证明文件 备注 培训协议书 姓名: 部门: 岗位: 本人因公司事业发展需要被派送到 参加 时间 天,(即从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愿与公司共 同 遵守以下协议: 一、 培训目的: 二、 培训机构与培训科目: 三、 培训期间本人愿意遵守培训机构的有关规定, 维护本公司名誉与保证不泄露公司秘 密。保证受训期间虚心学习,吸收所需知识技能,于受训期满后返回公司服务。如公 司中途因工作需要要求中止受训,愿以公司利益为重,绝无异议。 四、 学业完毕后愿尽所学之经验、知识、技能服务于公司,并愿将所学传授给公司同仁, 所取得相关资料应留公司存档。利用所学取得的科研成果、专利、著作应以公司名 义 取得自有知识产权,绝不私自向外出售、泄漏、转让。 五、 培训学习期满保证继续在公司服务 至 年 月 年,即从 年 月 日,愿按公司相关规定申请报销培训费用。 六、 培训期间,公司应根据培训地点生活水平每月发给学员在职时月工资 的 %生活补贴,计 元人民币。 日 七、 培训期间本人愿与公司保持不间断联系,并能配合公司的科研开发及项目拓展活动。 八、 培训人如有违反以上条款,需赔偿公司一切损失。如有泄漏公司商业、技术秘密者, 愿承担法律责任。 协议人 受训人: 康佳学院: 法定代表人: 年 (本协议一式两份,受训人与公司各持一份) 月 日 外派培训申请/考评表 培训主题 培训经费 受训人员 申请部门 培训地点 培训时间 外派培训 原因 培训内容 及方式 (详细说明) 审核/批准 对培训学 员的考核 (由培训师 评价) 培训纪律和态度: 1. 受训学员是否迟到、早退、中途离场? 2. 受训学员是否在课堂接听手机? 3. 受训学员是否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 否 总体评价: 评价签字: 时间: 口是 口是 口是 口否 口否 口 联系电话: 课程: 培训师: 对培训 组 织单 位的 评价(由 学 员评 价) 培训管理 (培训工程 师填写) 培训组织单位: 4. 是否有引入企业内训的价值?若有, 请在总体评价栏说明原因。 否 总体评价: 员工培训信息是否入档? 口是 培训教材是否收到并存入公司培训资源库? 口是 培训学员学习效果、应用效果、应用范围总体评价: 口优 口良 备注: 1.申请时将培训组织单位的邀请函附本页。 口是 口 口否 口否 口中 口差 2.纸张不够,请另附纸写上。 培训内化跟踪表 培训主题 受训人员 培训形式 培训时间 培训内容 应用方法和计划 培 训 转 化 应 用 的 内 容 和 方 法 培训 传播 计划 与 实施 记录 培训 学员 应用 过程 与 结果 培训 集体 应用 过程 与 结果 备注: 本表由培训内化督导人掌握, 用于督促、考核受训学员培训知识、技能转化、传播、应用情况。 本课程培训组织部门协助督导。 培 训 报 名 表 (供报名参加培训部已计划的公开课程使用) 请将参加培训的人员登记于该表,然后在开课 2 周之前交给康佳学院 To: 康佳学院 报名日期: Fr: 电话: 传真 : 课程名称: 日期: 参加人员: ID 员工号 地点: 姓名 是否需要安排住宿: 是 住宿的标准: 100200 你的住宿时间: 培训期间特别要求: 工作职位 200-300 该部分由参加培训人员的上级及部门经理/办事处主任填写 部门经理意见: 签字 : 日期: 此职位时间 否 300-400
24 页
493 浏览
立即下载
企业如何制定年度培训计划
企业如何制定年度培训计划 年底了,又是年终总结和新年计划制定时。就企业员工培训而言,如何做好下一年 度的员工培训计划,又是培训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了。 培训计划年年做,年年计划效果如何,恐怕没有太多的人去认真地考虑这个问题。 那么如何做好年度培训计划,并获得好的效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和实 践: 一、做好培训需求调查,为培训计划提供准确依据。 培训计划制定的好坏,关键在于培训需求的调查如何。那么,如何做好培训需求的 调查呢?具体来说,培训需求调查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 1、了解下一年度公司经营目标和业务重点,为企业培训工作设置新的目标,并确 定下一年度培训重点。 2、收集本年度公司各部门或岗位工作中出现或存在的重点问题,特别是那些尚未 彻底解决好的问题,从中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地分析,寻找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并 确 定通过哪些培训来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工具,最终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同时为 培训 提供工作目标和思路。问题收集的方法可以采取访谈法,即与公司领导、部门负 责人和 员工进行访谈,通过与他们的访谈,了解问题所在、原因及解决问题的要求和希望。另 外,作为培训工作者,在日常的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经常与公司领导、部门负 责人和员工保持沟通和交流,从中发现公司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设计 一些解决问题的培训项目。 3、对公司高层领导进行访谈,通过与他们的访谈,了解公司高层对企业发展和员 工素质的要求,并作为培训计划制定的依据。 4、收集一年来公司高层对内对外的一些重要讲话和公司有关于战略目标和经营计 划的资料,为培训工作确定目标提供依据。 5、设计培训需求调查表,在员工中进行培训需求调查。这一方面不用介绍,大多 企业都会使用这一方法。 6、对本年度的培训计划实施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存在的问题,以便在新的培训计 划制定时有所创新和进步。 综上所述,根据收集调研出来的数据和资料,形成企业员工新的培训需求,为下一 步制定培训计划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二、确定培训计划模块,模块具体内容清晰描述。 明确了员工对培训的需求,就可根据这些需求进行培训计划的制定了。制定培训计 划,首先确定几个大致的模块,如培训目标、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讲 师、培训具体要求、培训费用预算等等。同时,对每一模块要有清晰的描述或说明,以 便在实施时执行到位。 三、培训计划确定后,具体实施应关注的问题。 一般来说,每年制定的下一年度培训计划,在实施时会有一些变化,如培训内容增 加或减少,讲师和具体时间的变化,费用的增加等等。因此,在培训计划实施时应该注 意几个问题: 1、根据公司战略发展和经营目标以及业务和流程的变化及时调整培训计划,以适 应公司发展的需要。 2、计划实施时,每一具体培训课程的推出,要事前做好宣传推广工作,以吸引更 多的员工积极参与到培训活动中来。 3、每次开课前,须与讲师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尤其是外部聘请的讲师,这一 工作更不可忽视。 4、每完成的一个培训课程,要及时进行效果评估,并把评估结果告知所有受训者 及相关人员。同时,须根据每次评估的结果,对新推出的培训课程加以完善,以提高员 工对培训效果的满意度。 5、每年培训计划完成后,要对优秀受训者、培训师进行评比和表彰,必要时,对 积极参与培训活动的部门进行优秀团队的评比,以倡导全体员工参与培训,提升自我 的 学习风气。 四、计划与实施冲突应对具体措施。 在企业员工培训的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培训计划赶不上公司经营变化的情况。市场 竞争激烈,企业经营策略在不断地变化和调整,作为培训工作者来说,应该对公司经 营 管理的变化或变革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以使培训工作与公司的经营发展同步。 在培训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如果遇到公司新的重大政策或制度出台,应及时调整培 训计划,把公司这些新的重大政策或制度向员工进行宣贯,以达到统一思想,统一行动, 促使公司新政策或制度顺利实施。 为了适应市场变化,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会进行一些变革,此时,培训工作的重点 应该围绕企业变革进行相关的培训,比如及时推出一些转变观念,新产品、新技术、新 知识、流程优化等方面的培训课程,以适应企业变革的需要。 根据变革、政策或制度推行的需要,在培训方式方面应采取不同形式,以取得更好 的培训效果,让员工在形式多样的培训宣贯中跟上企业变革的步伐,了解新的政策或制 度,保障企业变革的顺利进行,新的重大政策或制度的成功实施。 五、计划之前先行总结,为下一计划提供前车之鉴。 在制定新年度培训计划之前,应对本年度培训计划的实施进行认真的总结,分析在 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存在的不足,为新一年度的培训计划制定提供更加准确的信 息。培训计划制定后,最好召集相关部门或员工对计划进行评估,以取得大家的认可, 这样在下一年度实施起来更加顺利和有效。
5 页
448 浏览
立即下载
HR内训之《炼就HR顶尖高手!》
人力资源部内训之 炼就 HR 顶尖高手 LOGO 1 CONTENTS PAGE 目录页 学习大纲 第一章 资源与人力资源 第二章 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 第三章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四个阶段 第四章 人力资源从业概述 LOGO 2 TRANSITION PAGE 过渡页 第一章 资源与人力资源 第二章 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 第三章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四个阶段 第四章 人力资源从业概述 LOGO 3 第一章 正文 资源与人力资源 1.1 资源 资源( resources ),《辞海》将资源解释为“资产的来源”, 即“资财之源”,是创造人类社会财富的源泉。 资源是一个经济概念,经济学把可以投入到生产活动中创造财富 的一切要素统称为“资源”,如自然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等。 LOGO 4 第一章 正文 资源与人力资源 1.2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 Human Resources ,简称 HR ),是指人类 进行生产或提供服务,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各 种能力的总和。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人力资源是由企业支配并加以开发 的、依附于企业员工个体的、对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发展具有 积极作用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LOGO 5 第一章 正文 资源与人力资源 1.2 人力资源 “ 人力资源”一词是由德鲁克于 1954 年在其所著《管理的实 践》一书中提出的。于 1954 年在《管理实践》中首先提出并加以明确 界定的。他认为人力资源拥有当前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素质,即“协调 能力、融合能力、判断力和想象力”;它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必须通 过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开发利用,并给企业带来可见的经济价值。 英国经济学家哈比森在《国民财富的人力资源》中写道“人力资源视为国民财富的最终基础。资本和 自然资源是被动的生产要素,人是积累资本,开发自然资源,建立社会、经济和政治并推动国家向前发展 的主动力量。显而易见,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发展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就不能发展任何新的东西。” LOGO 6 第一章 正文 资源与人力资源 1.2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创造利润的主要资源,具有如下特性: ① 战略性 ⑤ 时效性 • 选对了一个人就选对了一个战略! —— 杰克•韦尔奇 • 及时开发,给予舞台,发挥所能 ⑥ 可再生性 ② 能动性 • 安全与保健,培训与潜能开发 • 需激励 ③ 社会性 • 人际关系,团队建设 ④ 复杂性 • 有针对性地激励与开发 人力资源 的特性 ⑦ 流动性 • 跳槽 ⑧ 稀缺性 • 需吸引人才 LOGO 7 第一章 正文 资源与人力资源 1.2 人力资源 概括起来说,人力资源的价值来源于两个方面,即手和脑 1 人具有体力,体力是企业组织生产劳动的必备要素,是企业存在的必要条 2 人具有脑力,脑力是企业发展的充分条件。脑力可以使人调用其他各种资 件,体力是人力的工具特性。 源、优化资源结构、利用其他资源创造价值,脑力是人力的智力特性。 正是因为人力同时具备两方面的特性,使得它比资金资源更有重要性, 所以称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当之无愧的。 LOGO 8 第一章 正文 资源与人力资源 1.2 人力资源 为了说明人力对企业的巨大作用,宝洁公司前董事长 Richard Deupree 说过这 样的话:“如果你把我们的资金、厂房及品牌留下,把我们的人带走,我们公司会垮掉; 如果你拿走我们的资金、厂房及品牌,而把我们的人留下, 10 年内我们将重建一切。” 美国钢铁大王 卡内基 曾说 过:将我所有的工厂、设备、市 场、资金全部夺去,但是只要保 留我的组织人员,四年以后,我 将仍是一个钢铁大王。 → 人力资源的重要性 LOGO 9 第一章 正文 资源与人力资源 1.2 人力资源 天下道理皆相通,企业的竞争和国家之间的竞争是相似的。 汉初,刘邦在刚得天下的时候,曾经与群臣讨论过 他之所以成功而项羽之所以失败的原因,所得的结论就 是,刘邦知人善任,诸如张良、萧何、韩信等人都能充 分施展他们的才华,而项羽只有一个范增,也没有给他 发挥的机会。 原话是“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 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 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 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 人力资源的重要性 LOGO 10 第一章 正文 资源与人力资源 1.2 人力资源 《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小霸王怒斩于 吉,碧眼儿坐领江东”中也有精彩论述。权 曰:“今承父兄之业,将何策以守之?” 瑜曰:“自古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为今 之计,须求高明远见之人为辅,然后江东可定 也。” 唐太宗李世民说,“为政之要,惟在得 人。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 类似的历史事实有许许多多,它们所表明 的就是:凡能够重视人力资源的,虽弱而强, 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最终可以取得成功;凡 周瑜 → 人力资源的重要性 不能够重视人力资源的,虽强而弱,可能会盛 极一时,但终究必败。 LOGO 11 第一章 正文 资源与人力资源 1.2 人力资源 再富有的国家也浪 费不起人力资源。 —— 富兰克林 · 罗斯福 所以我们说,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宝 贵的资源,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是影响全 局的因素,与其他任何资源相比,具有更重要的 作用。 当然,对人才真正的重视就是给予其舞 台,发挥其才能,创造出业绩,展示出成就。对 人才要有“三顾茅庐”般热诚,而不是“叶公好 龙”似的表面文章。 → 人力资源的重要性 将我们公司最好的 20 人拿走,微软在世界上 将变得无足轻重。”——比尔•盖茨 LOGO 12 第一章 正文 资源与人力资源 案 例 1.2 人力资源 【诺丁汉大学重视人才的案例】 英国诺丁汉大学曾经得到过一笔意外之财。那是在一次学 科评审中,因为工作出色,诺丁汉得到 1000 万英镑的奖金。学 校开始讨论这笔钱的用途。最后作出这样一个决定:以 5 万英镑 的年薪,从世界各地引进 200 名优秀人才。 结果可想而知。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诺丁汉大学实力大 增,在不少领域的排名纷纷上升。一位中国大学校长感慨:“这 笔钱如果到了中国高校手里,第一个用途很可能就是拿来盖楼, 添置实验室。” → 人力资源的重要性 LOGO 13 第一章 正文 资源与人力资源 1.2 人力资源 雇员是企业的第一客户也是最重要的客户!凡是成 功的企业家,都是经营人的高手。所谓战略决定成败, 谁来制订战略?谁来执行战略?肯定是人。而细节决定 成败,如何落实、追踪细节?还要靠人。 → 人力资源的重要性 LOGO 14 TRANSITION PAGE 过渡页 第一章 第二章 资源与人力资源 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 第三章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四个阶段 第四章 人力资源从业概述 LOGO 15 第二章 正文 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 2.1 人事管理 原始部落 奴隶军队 人事管理一词源出于英语 Personnel Management ,本意 是“人员管理”。日本译为人事管 理,后被普遍采用。 人事管理作为一门科学诞生于 20 世纪初叶的美国。人事管理的实践同人类社会的历史一样悠久。原 始社会的部落管理,奴隶社会的军事组织和生产组织等,从某种意义上说,都属于人事管理。 LOGO 16 第二章 正文 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 2.2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HRM )是一 门新兴的学科,问世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战略的要求,通过实施 定义 一系列的管理过程,保障企业发展的人力配置,并充分挖掘 人力资源的潜能,即实现了“事得其人,人尽其才”的人力 资源管理目标,从而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LOGO 17 第二章 正文 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 2.2 人力资源管理 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分析出人 力资源的各管理模块: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是:“事得其 事得其人 • 获取(招聘甄选) • 维持(薪酬福利、员工关 系) 人尽其才 • 激励(绩效管理) • 开发(培训发展) 人,人尽其才”。而这两句话对应的管 理任务和相应的模块是(右图): 为了实现“事得其人,人尽其才”的目标,需要完成两项基础工作:了解分析“事”(事是什么,需 要怎样的人来完成),了解分析“人”(分析预测人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并在此基础之上制定人力资 源的各模块的工作目标以及实施方案,这就是人力资源规划。 LOGO 18 第二章 正文 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 2.2 人力资源管理 于是,经过上述的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的六大职能模块就清晰的显现出来了,见图示: 获取(②招聘甄选) 事得其人 维持(④薪酬福利、⑥ 员工关系) 人力资源管 理 对“事”、 “人”的 分析及计划制定 (①人力资源规划) 激励(⑤绩效管理) 人尽其才 开发(③培训发展) LOGO 19 第二章 正文 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 2.3 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 传统人事管理把人设为一种成本,将人 当作一种“工具”,注重的是投入、使 用和控制。 传统人事管理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把人作为一种“资源” 甚至是“资本”,注重产出和开发,取得 “资源”的最大使用价值和“资本”的最 大增值效益。 LOGO 20 第二章 正文 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 2.3 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 是“工具”,你可以随意控制它、使用 它; 是“资源”,特别是把人作为一种资源, 你就得小心保护它、引导它、开发它。 难怪有学者提出:要重视人的资源性的管理,并且认为 21 世纪的管理哲学是“只有真正解放了被管理者,才能最终解 放管理者自己”。 LOGO 21 第二章 正文 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 2.4 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竞争优势来 源 人力资源管理是最难复制与模仿的管 理,是企业独有的“知识产权”,能形成企 业独特的竞争优势来源。人力资源管理无固 定模式,每一个企业都必须根据本企业的经 营战略、组织结构、文化等因素,结合业务 发展状况来发展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不是人力资源部一个部门的问题,而是公司每一个部门、每一位管理者的问题,尤其是 高层高理者,如 CEO 。每位管理者都是人力资源经理,都应学习并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技能。 LOGO 22 第二章 正文 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 两极分化严重,一些著名 企业已实施人力资源战略 管理,而中小企业的人力 资源管理依然停留在传统 人事管理水平上。 2.5 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现状 缺乏清晰的人力资源战略及 规划。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专业程度 不高或缺乏经验,大多数企 业没有配备专职人力资源管 理人员,甚至依然是按照传 统人事管理模式进行操作。 信息技术在未得到充分利 用,人力部门仍忙于日常事 务。 未建立基于人才价值本位的 选拔与用人机制,人才缺乏 或流失严重。 未深入人力资源管理 本质领域,只是在一 些操作层面徘徊,未 能发挥人力资源管理 真正巨大的作用价 值。 LOGO 23 第二章 正文 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 2.6 从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标志 分管人事的是副老总,老总 亲自过问人事工作 人事工作预算、投资增加 新的观念被接受: “ 以人为本”、 “ 人本管理”、 “ 人是企业最宝贵 的财富”、“有了 一流的人,就会有 一流的企业”等 人力资源管理部取代人事部 派能力强的人管理 人事部门,发言权 增大 重视培训 LOGO 24 TRANSITION PAGE 过渡页 第一章 资源与人力资源 第二章 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 第三章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四个阶段 第四章 人力资源从业概述 LOGO 25 第三章 正文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四个阶段 section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还 处于“小学阶段”。中国的人力资源还有很长的路要 走。 4 section 3 section 2 section 1 人事管理 01 人力资源 管理 02 人才管理 战略人力 资源管理 03 04 LOGO 26 第三章 正文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四个阶段 section 1 九十年代以前,“人”被看作档案 来管理;人事部门仅是一个“办手续” 的部门,是个琐碎次要的部门;工作内 容包括日常考勤、工资发放、办理离 职、退休、离休等。 人事部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事务性 人事管理 部门, HR 充其量是一个高级办事员, 并无人力资源专业化的要求。 LOGO 27 第三章 正文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四个阶段 1993 年,中国 人民大学劳动人事 学院率先将人事管 理专业改为人力资 源管理专业,中国 section 2 开始从人事管理转 向人力资源管理, 并经历了一个快速 的发展、创新和变 革期。 人力资源 管理 该阶段,人力资源管理强调以“工作”为核心,其目标更看重如何使个人能够完 成工作。此时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模块开始建立,例如:招聘、培训、薪酬、绩效 等,但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呈现相互独立状态。 LOGO 28 第三章 正文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四个阶段 section 3 2000 年以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开始走入大家的视线。在该阶段,有两个 鲜明的特征:一是 HRM 已被看成是企业的一个战略伙伴,它已经投入到了战略 制定的过程中,并且负责通过制定和调整 HR 的管理计划来帮助完成企业战略的 贯彻和执行工作。 战略人力 资源管理 二是,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实践应用与组织的战略相结合。简而言 之,就是组织战略导向型的 HRM—— 不同的战略应采取不同的 HRM ,不同的 战略发展阶段应采取不同的 HRM ,即 HRM 要考虑组织的战略环境和文化。 LOGO 29 第三章 正文 近几年,人才管理正在成为热门词汇。人才管理是一个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四个阶段 整合的人才发展体系,它关注于人才从吸引、招募、管理、发 展和保留的整个循环,并将其看作一个整体进行管理,以保障 在快速的商业变化下,企业能够保持充足的人才供应。 人才管理 的终极结果是 section 4 是实现公司发 展过程中持续 的人才供应。 无论企业如何 调整其商业战 略,他们必须 要评估和重视 人才管理 支撑企业发展 的人才需求。 LOGO 30 TRANSITION PAGE 过渡页 第四章 第一章 资源与人力资源 第二章 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 第三章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四个阶段 人力资源从业概述 LOGO 31 第四章 正文 人力资源从业概述 4.1 HR 职业发展前景 2011 年,网络热帖“未来十年十大高薪职业”中,有三个职业分别都是 HR 职业的相关分支。 人力资源管理师 热门排名 2 热门排名 3 企业培训师 热门排名 7 职业规划师 LOGO 32 第四章 正文 人力资源从业概述 4.1 HR 职业发展前景 在我国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中,专业人才 十分稀缺。虽然最近几年有高校开设了人力资 源专业,但是这些毕业生和市场的需要还有很 大的差距。其反映为人才资源队伍的国际化水 准不高,国际通用型人才十分紧缺。 随着我国企业国际化深入,人力资源的开 发和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个现代企业,最 重要的不是资金是否充足,而是是否有一群有 知识有能力并与企业同生共死的员工,而这些 需要人力经理去开发、管理和培训。 ■ 热门职业排名 2 :人力资源管理师 LOGO 33 第四章 正文 人力资源从业概述 4.1 HR 职业发展前景 培训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头戏”,许多 企业为此一掷千金。一方面人才紧缺,另一方 面需求旺盛,这是造成企业培训师身价不菲的 主要原因。企业顾问或企业培训讲师是一个收 入颇丰的职业,掌声和观众也使这一职业非常 有成就感。 好的培训师每小时的培训收入可以达到 3000 多元(数据来源于网略,仅供参考,下 同)。因此,随着企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 培训师的市场还将逐年扩大,其缺口将在一段 时间内持续存在,职业前景一片光明。 ■ 热门职业排名 3 :企业培训师 LOGO 34 第四章 正文 人力资源从业概述 4.1 HR 职业发展前景 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在求职应聘、职业 选择以及职场发展等方面前越来越感到无所适 从,职业咨询也已成为迫切的社会需求。目前 从事职业规划和咨询的专业人士数量非常有 限,其中已取得职业规划师资格认证也不多。 对于庞大的就业人群来说,现有的职业规 划师人数远不能满足需求。因此职业规划师的 身价近年不断攀升,业务能力强的年薪可达 20 万元左右。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很多 HR 经过 实际工作的积累之后最后选择作职业生涯规划 教练,收入每小时达数千美元。 ■ 热门职业排名 7 :职业规划师 LOGO 35 第四章 正文 人力资源从业概述 4.1 HR 职业发展前景 以上我们看到, HR 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职业生 涯的道路也是很宽的,做好了人的管理工作,还有什么 管理做不好?这也许正是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这个职业 的原因。 一般来讲,一个努力工作的 HR 管理者首先受益的 是眼界的开阔,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最新最强的管 理理念和管理知识,是管理知识的第一受益人。 LOGO 36 第四章 正文 人力资源从业概述 4.1 HR 职业发展前景 可以说, HR 是一个非常 EXCITING 的 职业, HR 工作是一个可以通过给企业增加价 值从而实现自身价值的工作。目前我国大部分 企业中的人事部门已转化为人力资源部门,而 掌握专业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拥有职业资格证 书的从业人员极其稀少。 据了解 HR 人才的缺口在全国达 50 万人 以上,仅上海保守估计缺口就在 4 万人左右, 大连已达到 3 万人左右…… LOGO 37 第四章 正文 人力资源从业概述 4.1 HR 职业发展前景 HR 的从业准入门槛也越来越高,具有严格的职业资格认定机制。美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协会 (Society for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是美国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管理与认证机构。英国、瑞典的全国性人力 资源管理协会是国家级的专业管理机构,负责建立人力资源管理行业的资格标准和程序确定,并负责资格认 定的具体实施。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人力资源 专业人员的认证,共分为四个等级:人力资源 管理员(国家四级);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 (国家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二 级);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一级)。 LOGO 38 第四章 正文 人力资源从业概述 4.1 HR 职业发展前景 HR 总监 / 副总裁 HR 经理 HR 主管 HR 专员(各模块专员) HR 助理 管理线: HR 从业人员该如何规划职业生涯呢? LOGO 39 第四章 正文 人力资源从业概述 4.1 HR 职业发展前景 培训助理 企业培训师 培训专员 高级培训顾问 专家线: HR 从业人员该如何规划职业生涯呢? LOGO 40 第四章 正文 人力资源从业概述 4.1 HR 职业发展前景 人力资源从业者薪资调查数据( 2010 年,来源于网络) 16 14 12 10 8 月薪(K) 6 (中位值) 4 2 0 人力资源总监 人事经理 HR 这个职业“钱途”如何? 人事主管 人事专员 LOGO 41 第四章 正文 人力资源从业概述 4.1 HR 职业发展前景 从普通的人事助理到人力资源总监,其间要 经历漫长的过程,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据 说,人力资源总监已经成为国际大公司高层人物 必经的职业发展阶梯。 衷心祝愿各位 HR 同行们,早日攀登到 HR 职业生涯的金字塔尖,赚取沉甸甸的高薪,并努 力为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做出卓越的贡献! HR 这个职业“钱途”如何? LOGO 42 第四章 正文 人力资源从业概述 4.2 如何成为顶尖 HR 高 手? 我们为什么要成为 HR 高手呢? 久做招聘的 HR 同行们,应该都有这样的一 种体会,虽然市场上求职的人多如牛毛、门庭若 市,但适合公司的人才却很少,尤其是职业或行 业内的高手,更是凤毛麟角,难以寻觅。 同样,对于日益热门的 HR 职业来说,真正 的 HR 高手,也是千载难逢的稀世之珍。话说, 我们为什么要成为高手呢? LOGO 43 第四章 正文 人力资源从业概述 其一 4.2 如何成为顶尖 HR 高 手? 我们为什么要成为 HR 高手呢? 高手好找工作,好工作才能有好收成。有了财务自由,我们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儿,过自己想过的人生。 高手工作轻松。高手四两拨千斤,对待工作似游戏,似庖丁解牛,另外可再培养一些 弟子、助手为自己做一些事务性的、营养低的、重复性劳动,自己则飘飘欲仙,做做 顾问与指导。 其三 其二 如果你不是高帅富,也不是白富美,那你更应该成为高手了。到什么年龄做什么事情, 如果你年纪一大把,还不能炼成职场高手,还在劳心费神地操持许多琐碎杂务,那你如 何跟粉嫩卖萌的学弟学妹们竞争?也就是说,如果你不能成为高手,就有可能随时被淘 汰。 LOGO 44 第四章 正文 人力资源从业概述 4.2 如何成为顶尖 HR 高 手? HR 的七大通病 然而,在实际的职场中,许多 HR 们沉浸在每 日繁琐的工作中,渐渐麻木甚至迷失了前进的方 向。 网上有篇文章《 HR 的七大通病》(作者:张 爱清,现任某跨国公司中国区人力资源经理),将 常见的 HR 职业通病做了简要的概况,很有代表 性。我们选取其中的观点,并略作修改,分享如 下: LOGO 45 第四章 正文 人力资源从业概述 4.2 如何成为顶尖 HR 高 手? 一 缺乏系统的思维和宏观 的把控能力。 缺乏对 公司业务的 真 正理 解,眼高手 低,综合管 理 能力不够。 HR 的七大通病 理念和工 的 谓 所 被各种 七 二 HR 七大通病 六 五 三 四 沟通 能 力的缺乏。 判断力。 乏 缺 , 具迷 惑 知 专业 乏。 践 经验 识和 实 的 严重 匮 无法认知 HR 的双重角 色。 无法准 确的定 位自身。 LOGO 46 第四章 正文 人力资源从业概述 4.2 如何成为顶尖 HR 高 手? HR 的七大通病 如今经济发展异常迅速,各种新鲜的管 理理念也层出不穷,但许多理念、工具、方 法是要跟公司的发展现状和综合管理水准相 结合起来的,并不能依葫芦画瓢,拿来就 用。否则会水土不服的。 但是我们很多的 HR 不明白这个道理, 反而抱怨老板的理念差、公司的支持力度不 够等等,久而久之,郁闷难免就产生了。德 鲁克说过:管理首先是一种实践,所有的理 论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为大众所接受。 一 被各种所谓的理念和工具迷惑,缺乏判断力。 LOGO 47 第四章 正文 人力资源从业概述 4.2 如何成为顶尖 HR 高 手? HR 的七大通病 现实生活中,人力资源管理者很多,但 是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少之又少,原因就 在于,中国大部分人力资源管理者都比较浮 躁,不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企业解决实际 的难题。 另外一个,就是在实践中,不能审时度 势,死抱着书本上的内容去做,过于教条没 有变通,有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考很多的证书 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这样也会走入死胡同 的。 二 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严重匮乏。 LOGO 48 第四章 正文 人力资源从业概述 4.2 如何成为顶尖 HR 高 手? HR 的七大通病 很多 HR 没有意识到他们实际上既是公 司利益的维护者,也是员工利益的代言人。 有的 HR 往往千方百计的为公司节省各类费 用,比如降低员工工资、不缴纳各种保险、 克扣员工的福利…… 从表面上看你是为公司节省了费用,但 长久则会导致劳资关系紧张,人员的流动率 居高不下,结果企业的效益下降,所以 HR 千万不要只顾及企业的当前利益而使企业的 长远利益受损。 三 无法认知 HR 的双重角色。 LOGO 49 第四章 正文 人力资源从业概述 4.2 如何成为顶尖 HR 高 手? HR 的七大通病 HR 应该清楚:本部门是一个不直接创 造价值的部门,但是很多 HR 把自己定位为 一个权力部门(或者表现出这样的姿态), 你得听我的,但是业务部门往往很难按照理 想化的操作去做,于是,双方就产生矛盾, 结果 HR 就开始抱怨人力资源的地位低。 实际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首先是一个服 务部门,要首先为大家做好后勤保障、支持 工作,前方的将士(业务部门)才能更好地 “攻城略地、奋勇杀敌”。 四 无法准确的定位自身。 LOGO 50 第四章 正文 人力资源从业概述 4.2 如何成为顶尖 HR 高 手? HR 的七大通病 很多人力资源管理者,脾气很大,非常 强势,这非常要不得,为什么,因为你是在 和人打交道,你必须学会团结身边的每一个 人(即使你内心有多么地讨厌他)。 在实际工作中,还会遇到很多的问题, 比如如何更好的和直线部门合作等,这些都 是需要沟通技巧的。所以人力资源管理者必 须是一个沟通的大师,如果你的沟通能力不 行,做人力资源管理成长的时间会长一点。 五 沟通能力的缺乏。 LOGO 51 第四章 正文 人力资源从业概述 4.2 如何成为顶尖 HR 高 手? HR 的七大通病 实际上,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是一个管 理的大师,应具备财务、人力资源、生产、 采购、销售、心理等多方面的知识,也就是 说:是一个杂家。 你不了解业务知识,不懂公司的流程, 业务部门怎么会把你当回事呢?只有对公司 的整体运营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你才会意 识到业务部门开展工作的艰难,理解他们的 真正需求,而不是整天“闭门造车”。 六 缺乏对公司业务的真正理解,综合管理能力不够。 LOGO 52 第四章 正文 人力资源从业概述 4.2 如何成为顶尖 HR 高 手? HR 的七大通病 大部分 HR 因为太多的流程性和事务性 工作丧失了系统思考的能力,很少从公司的 战略方面考虑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困 境,一方面想做点大事,却又不知道从何做 起。 作为 HR ,一定要学会从系统的观点来 思考和解决问题。企业究竟缺少什么,企业 需要解决什么?而不是每天沉湎于事务性的 工作上,忙得死去活来,结果自己没有丝毫 的成就感,老板也觉得你和这个部门的存在 与否无所谓,结果越做越没有信心。 七 缺乏系统的思维和宏观的把控能力。 LOGO 53 第四章 正文 人力资源从业概述 4.2 如何成为顶尖 HR 高 手? 微博段子 HR 的七大通病 请对照一下我们自己,是否? 1 )甘于现状,没有危机感,没有成就动机; 2 )没有找到个人的兴趣和爱好,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做什么,缺乏人生规划; 3 )不想学习,即使公司组织的培训也是如此; 4 )封闭自我,听不得别人的良言,将一切不如意都归结于环境、别人等因素; 5 )不能很好与人沟通,人际沟通界面差; 6 )缺乏自律,总是把事情拖到明天。 是什么阻碍了我们的职业发展,让我们产生了上述通病? LOGO 54 第四章 正文 人力资源从业概述 4.2 如何成为顶尖 HR 高 手? 可能很多人从事 HR 工作是从“随大流”开始的,或 者当初有做 HR 的一个机会也就做了,。但是要把 HR 作 为自己一生的职业是很难的事,只这些都未可厚非,当然 若 HR 从业之初能够有一个高的起点,就是更加幸运的事 情。 只有用心长期的热爱它、专注它,从中不断的学习、 实践、总结和积累才会有所收获、有所成绩。 HR 从业者 需要在“常立志”和“立长志”之间做出选择;倘若志愿 成为一个对组织和个人成长、成功和成就有益的 HR 从业 者,也许决定着从事 HR 工作的高度和结局。我们该成为怎 样的 HR 高手呢?微博上,未来十年最缺的 HR 是这样说 的: 是什么阻碍了我们的职业发展,让我们产生了上述通病? LOGO 55 第四章 正文 人力资源从业概述 4.2 如何成为顶尖 HR 高 手? 懂得 运营管 理的 HRM/ H RD 懂得 领导力建 设的 干部管理 高手 的 懂得在全球范围内寻访人才 招聘高手 运营 管理 招聘 培训 干部 管理 懂得影响力 建设的 企业文化高手 企业 文化 懂得课程规划和开发的 培训高手 绩效 劳动 关系 薪酬 懂得目标管理与 考核体系设计的 绩效高手 懂得根据不 同岗位 激励要素设计薪酬 的薪酬高手 懂得国家法律政 策和仲裁规则的 劳动关系高手 LOGO 56 第四章 正文 人力资源从业概述 4.2 如何成为顶尖 HR 高 手? 紧跟 踪,做 分析 一段 HR 发信 息,等 消息 二段 HR 做标 准,严 考核 三段 HR 凭经 验,做 判断 四段 HR 九段 HR 理论(以招聘为例) 做培 训、做 监督 五段 HR 做交 底、给 推荐 六段 HR 做战 略、做 梯队 七段 HR 做文 化、做 推动 八段 HR 九段 HR 做流 程、做 传承 LOGO 57 第四章 正文 人力资源从业概述 4.2 如何成为顶尖 HR 高 手? 分享观点, 与高手过招 系统思考, 构建自己的 HR 体系 拜高手为 师,向高手 学习 除了实践, 还是实践 恶补 HR 专 业知识 加入顶级公 司,充分历 练 系统研究顶 级公司案例 如何成为 HR高手 一万小时练 习法 LOGO 58 第四章 正文 人力资源从业概述 4.2 如何成为顶尖 HR 高 手? ① 恶补HR专业知识 前面已经分析到, HR 常见通病就是专 业知识匮乏,对常见的理念和工具缺乏深入 的理解和钻研,人云亦云,缺乏判断力。 其实,从我们招聘的角度来讲,我们对 候选人素质模型要求的第一个维度就是专业 知识维度,那么对我们 HR 自己来说,我们 的专业知识又掌握的如何?因此,若想成为 高手,首先必须要全面、深入地学习、钻研 HR 的专业知识。 LOGO 59 第四章 正文 人力资源从业概述 4.2 如何成为顶尖 HR 高 手? ② 实践、实践、还是 TM 的实践 许多人只是平常工作中领导让做什么, 就做什么,既不主动去创新,去主动争取实 践新知识、新理念、新工具的机会,对现有 的工作也是浅尝辄止,通过熬资历熬出自己 那点可怜的经验。 实际上,你以为你有几年工作经验,其 实你只是一年工作经验用了几年;你以为你 犯了几百个错误,其实你只是一个错误犯了 几百次;舍近求远和原地踏步,是我们职业 生涯里最容易习以为常的状态。 LOGO 60 第四章 正文 人力资源从业概述 4.2 如何成为顶尖 HR 高 手? ③ 系统思考,构建自己的 HR 体系 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工作实践, 深入思考,认真梳理和总结,写下来,形成 自己的 HR 知识和工作体系。 说白了就是开始自己的知识管理,写自 己的兵法,我们都知道孙子有《孙子兵 法》,其实,很多高人都有自己的兵法,比 如诸葛亮的《兵法 24 篇》(后传给姜维)、 曹操的《孟德新书》(竟然烧掉了)。所 以,我们可以像编教材、写兵法那样,去编 写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 LOGO 61 第四章 正文 人力资源从业概述 4.2 如何成为顶尖 HR 高 手? ④ 分享观点,与高手过招 通过以上努力,这个时候,我们已经有 了自己的核心知识体系和观点集成,那么, 就该和业内高手们多过过招,了解一下自己 的份量,也互通有无,相互学习。 比如,可以通过博客、微博、论坛(如 高手云集的天涯)、 SNS 社区等写文章(注 重原创)、跟评论的方式大胆抛出自己的观 点、看法、心得、感悟等,和圈内高手交流 学习、共同成长。同时,这也起到了个人品 牌营销和人脉建设的作用。 LOGO 62 第四章 正文 人力资源从业概述 4.2 如何成为顶尖 HR 高 手? ⑤ 拜高手为师,向高手学习 所谓“名师出高徒”,《射雕英雄传》 中的郭靖为什么是江湖公认的“武林最高 手”,你想想看他有多少的高手师傅? 但是,高人可遇不可求,所以,如果身 边有高人,一定不能放过他,多观摩高手的 做法,模仿之;一旦有空,就多向高手请 教、学习,请高手多批评、多指正。另外, 可以在职场之外认识比你专业水平更高的 人,有空没空多请教,所谓“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 LOGO 63 第四章 正文 人力资源从业概述 4.2 如何成为顶尖 HR 高 手? ⑥ 加入顶级公司,充分历练 我是从学习张晓彤女士的讲座,起步 HR 的工作的。 HR 界,张晓彤已是大家熟知 的人力资源专家。其实,她跟我们每一个人 一样,都是起步于微尘。 1990 年,张晓彤毕业于首都师范大 学; 1992 年,张晓彤凭借英语优势跳槽到英 美烟草公司,从文员做到办公室经理。 1994 年,她又跳槽到诺基亚从人事秘书干起,然 后到招聘专员、人事主管,再到到北方区人 力资源经理、诺基亚学院非技术课程经理。 LOGO 64 第四章 正文 人力资源从业概述 4.2 如何成为顶尖 HR 高 手? ⑦ 系统研究顶级公司案例 学习从模仿开始。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 会加入到顶级公司工作。那么,我们可以通 过研究行业顶级公司,来学习、研究 HR 的 管理体系,比如华为的人力资源体 系、 google 的企业文化建设等等。 比如,华为算得上是中国的顶尖公司 了,但他也是在不断的学习与模仿中成长 的。任正非曾几次去丰田考察学习,那篇著 名的《华为的冬天》,就是在考察了丰田如 何过冬之后写出来的。 LOGO 65 第四章 正文 人力资源从业概述 4.2 如何成为顶尖 HR 高 手? ⑧ 一万小时练习法。 加拿大畅销书作家 Malcolm Gladwell 在《异数》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 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 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 1 万小时 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他 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以上是本人的几点思索,以期抛砖引 玉,与 HR 同行共同探讨。祝愿各位同行都 能成为顶尖高手,实现职场辉煌与财务自 由,然后做自己想做的事儿,过自己想过的 人生。 LOGO 66
66 页
434 浏览
立即下载
新员工培训方案 (6)
HRtop - 睿智向上的 HR 都在这里 www.hrtop.com 新员工培训方案 一、新员工培训目的 为新员工提供正确的企业工作岗位信息,鼓励新员工的士气, 让新员工了解公司所提供给他们的相关工作情况及公司对他们的 期望。让新员工了解公司的历史、未来的发展及企业文化,为员 工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缓解新员工初进公司的紧张情绪,使其 能够更快地适应企业及新的环境;让新员工感受到公司对他们的 关怀,增强新员工的归属感;使新员工了解自己工作的职责,加 强新员工之间的团结协作;进行上岗流程和业务技能的培训,增 强新员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时间安排 A、每批新学员的学习时间为 45 天,每天学习 9 小时(包含用餐时 间) B、新学员每周安排 1 天休息,由培训老师与员工进行访谈交流 C、每天晚上安排晚自习,组织新学员观看相关的励志光碟 D、由专人负责,根据新学员的入学时间合理安排新学员的学习 进度及分班 三、企业文化、愿景培训 A、企业简介和未来发展 B、企业组织架构,高层管理人员介绍 C、各分、子公司简介(使用 PPT) D、企业文化介绍:包括店标、集团之歌、“三情”等方面 四、团队凝聚力培训 A、团队合作意识 B、整体精神面貌 C、自我约束能力 五、服务形象塑造 A、思想道德和人生价值观 B、良好的服务意识 C、服务礼仪:包括仪容仪表、形体训练、语言技巧 六、专业知识培训 A、业务理论知识:a、服务流程 b、菜品典故 c、酒水知识 B、服务技能训练:a、托盘训练 b、宴会摆台 c、斟酒折花 七、文娱活动安排 A、每批新学员组织一次户外团队活动 B、每月底组织一次新学员生日晚会,提高新学员自我才艺展示
1 页
409 浏览
立即下载
新员工培训方案(一)
HRtop - 睿智向上的 HR 都在这里 目录 www.hrtop.com 新员工培训方案 一、新员工培训目的 二、新员工培训程序 三、新员工培训内容 四、新员工培训反馈与考核 五、新员工培训教材六、新员工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七、部门新员工培训所需填写需表格 新员工岗位培训表(表一) 新员工岗位培训反馈表(表二) 新员工试用期内表现评估表(表三) 一、新员工培训目的 1、为新员工提供正确的、相关的公司及工作岗位信息,鼓励新员工的士气 2、让新员工了解公司所能提供给他的相关工作情况及公司对他的期望 3、 让新员工了解公司历史、政策、企业文化,提供讨论的平台 4、减少新员工初进公司时的紧张情绪,使其更快适应公司 5、让新员工感受到公司对他的欢迎,让新员工体会到归属感 6、使新员工明白自己工作的职责、加强同事之间的关系 7、培训新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提供寻求帮助的方法 8、使新员工迅速投入工作,降低离职率. 二、新员工培训程序 三、新员工培训内容 1.就职前培训 l 致新员工欢迎信 (人力资源部负责) l 准备好新员工办公场所、办公用品 l 准备好给新员工培训的部门内训资料 l 准备好布置给新员工的第一项工作任务 2. 部门岗位培训(部门经理负责) 3.公司整体培训:(人力资源部负责) HRtop - 睿智向上的 HR 都在这里 www.hrtop.com 公司历史与愿景、公司组织架构、主要业务、公司政策与福 利、公司相关程序、绩效考核、公司各部门功能介绍、公司培训计 划与程序、公司整体培训资料的发放,回答新员工提出的问题、 企业简介、企业标识、企业宣传片、关于企业、企业人才观工资体 系、福利体系(补助,资金,假期,提成,优惠,培训,俱乐部,竞聘机 制,沟通机制)、办事“指南”、智能化办公系统应用、沟通交流 机制及方式、各经理邮箱及电话列表、转正及离职办理流程、培 训费及工装费、着装规范、卫生制度、值班及脱岗处罚、安保条例。 四、新员工培训反馈与考核 l 岗位培训反馈表 (到职后一周内) l 公司整体培训当场评估表 (培训当天) l 公司整体培训考核表 (培训当天) l 新员工试用期内表现评估表 (到职后 30 天) l 新员工试用期绩效考核表 (到职后 90 天) 五、新员工培训教材 l 各部门内训教材 l 新员工培训须知 l 公司整体培训教材
2 页
418 浏览
立即下载
公司新员工培训方案
HRtop - 睿智向上的 HR 都在这里 www.hrtop.com 公司新员工培训方案 为了满足公司发展需要,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效率,高执行力团队;使 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较强的生命力,竞争能力,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本方案属于新员工入职制度之一,在于帮助新入职员工快速溶 入公司企业文化, 树立统一的企业价值观念,行为模式,了解公司相关规章制 度,培养良好的工作心态,职业素质,为胜任岗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培训所需要的态度和培训的意义 1. 培训的态度:也许培训真的很糟糕,也许真的对你的工作帮助不大, 但你一定要记住:哪怕最“烂”的一堂培训课,或最“烂”的一本书籍中, 你也能发现最有价值的“钻石”,关键在于你是否:用心“学习,态度积极。 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 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 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 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 2. 培训的意义: ① 掌握相应的工作技能、职业道德,从而胜任工作。 ② 可学到新的知识,多获得经验,从而有机会提升。 ③ 坚持接受培训,可减少工作中的安全事故。 ④ 新、生手变为熟手,老手不断更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⑤ 会增强自身对胜任工作的信心。 ⑥ 增强工作能力,有利于未来发展。 三、 培训的纪律要求: 1. 不可迟到、早退,不得请事假(特殊情况除外),擅自缺席,视为 自动离职。 2. 进入培训场所,禁止吸烟,不得吃东西,不可大声喧哗。 3. 见到上司要主动打招呼,对上司要服从,不可当面顶撞。 4. 培训时要保持安静,不可窃窃私语,注意力要集中。 5. 培训中同事之间要互相谦让、友爱,不可发生争执、打架;不能拉邦 结派,一切不利于团结的事,一律禁止。 6. 培训期间必须爱护公共财物,故意损坏公共财物者除照价赔偿外, 还将视情况处罚。 7. 培训时应认真听课,作好笔记,不得做与培训无关的事。 四、 培训时间安排。入职培训共分为 3 天 , 其具体培训详见附表 HRtop - 睿智向上的 HR 都在这里 www.hrtop.com 新员工培训计划表 日程 元月 10 日 时间 10.00~12.00 14.00~17.00 元月 11 日 元月 12 日 10.00~12.00 14.00~17.00 10.00~12.00 14.00~17.00 培训内容 培训老师 欢迎会、致欢迎词、新员工作自我介 蒋俊 绍、棋琴棋书画各自表述、学习新员工 培训方案 学习公司工作及生活管理制度、公司总 王艳梅 裁福利管理办法、商务礼仪 蒋俊 安全小常识、施工员知识、路基施工、 蒋俊 排水施工、建筑施工测量 钢筋绑扎、钢筋混凝土施工 蒋俊 市政施工资料、砼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蒋俊 建筑施工资料 施工企业管理、招投标程序、企业升级 蒋俊 的主要内容 胡蓉
2 页
391 浏览
立即下载
公司新员工培训方案_1
HRtop - 睿智向上的 HR 都在这里 www.hrtop.com 公司新员工培训方案 一、目的:本方案属于新员工入职制度之一,在于帮助新入职员工快速溶入 公司企业文化, 树立统一的企业价值观念,行为模式,了解公司相关规章制度, 培养良好的工作心态,职业素质,为胜任岗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培训所需要的态度和培训的意义 1. 培训的态度:也许培训真的很糟糕,也许真的对你的工作帮助不大, 但你一定要记住:哪怕最“烂”的一堂培训课,或最“烂”的一本书籍中, 你也能发现最有价值的“钻石”,关键在于你是否:用心“学习,态度积极。 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 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 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 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 2. 培训的意义: ① 掌握相应的工作技能、职业道德,从而胜任工作。 ② 可学到新的知识,多获得经验,从而有机会提升。 ③ 坚持接受培训,可减少工作中的安全事故。 ④ 新、生手变为熟手,老手不断更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⑤ 会增强自身对胜任工作的信心。 ⑥ 增强工作能力,有利于未来发展。 三、 培训的纪律要求: 1. 不可迟到、早退,不得请事假(特殊情况除外),擅自缺席,视为 自动离职。 2. 进入培训场所,禁止吸烟,不得吃东西,不可大声喧哗。 3. 见到上司要主动打招呼,对上司要服从,不可当面顶撞。 4. 培训时要保持安静,不可窃窃私语,注意力要集中。 5. 培训中同事之间要互相谦让、友爱,不可发生争执、打架;不能拉邦 结派,一切不利于团结的事,一律禁止。 6. 培训期间必须爱护公共财物,故意损坏公共财物者除照价赔偿外,还 将视情况处罚。 7. 培训时应认真听课,作好笔记,不得做与培训无关的事。 四、 培训时间安排。入职培训共分为 3 天 , 其具体培训详见附表 HRtop - 睿智向上的 HR 都在这里 www.hrtop.com 新员工培训计划表 日程 时间 10.00~ 12.00 14.00~ 17.00 10.00~ 12.00 14.00~ 17.00 10.00~ 12.00 14.00~ 17.00 培训内容 欢迎会、致欢迎词、新员工作自我介 绍、棋琴棋书画各自表述、学习新员工 培训方案 学习公司工作及生活管理制度、公 司总裁福利管理办法、商务礼仪 安全小常识、施工员知识、路基施 工、排水施工、建筑施工测量 钢筋绑扎、钢筋混凝土施工 市政施工资料、砼强度检验评定标 准、建筑施工资料 施工企业管理、招投标程序、企业升 级的主要内容 培训老师
2 页
390 浏览
立即下载
2011年公司新员工培训方案
HRtop - 睿智向上的 HR 都在这里 www.hrtop.com 2011 年公司新员工培训方案 一:培训目的 1、让新员工了解集团,公司概况,规章制度,组织结构,使其更快适应工作环境 2、让新员工熟悉新岗位职责,工作流程,与工作相关的安全,卫生知识以及服务行业应具 备的基本素质。 二:培训程序 1、大学生或合同工人数多,文化层次,年龄结构相对集中时,由集团职校与用人单位共同 培训,共同考核。(不定期) 2、人数较少,分散时,由具体用人单位从中心→具体班组负责培训,培训结果以单位和员 工书面表格确认为证,职校负责抽查。 三:培训内容 1、中心(公司)岗前培训 ——中心准备培训材料。主要是要对新来员工表示欢迎;按照各中 心(公司)行业特点,中心(公司)的组织结构,工作性质,中心(公司)有关规章制度和本公司 服务行业基本素质准备手册或专人讲解;指定新员工工作部门的经理或组长作为新员工贴 身学习的辅导老师;解答新员工提出的问题。 2、部门岗位培训 ——新员工实际工作部门负责。 介绍新员工认识本部门员工;参观工作部门;介绍部门环境与工作内容,部门内的特殊规 定;讲解新员工岗位职责要求,工作流程,工作待遇,指定一名老职工带教新员工;一周 内,部门负责人与新员工进行交换意见,重申工作职责,指出新员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回答新员工的提问;对新员工一周的表现进行评估,给新员工下一步工作提出一些具体要 求。 3、集团整体培训:集团职校负责--不定期 分发《员工培训手册》——(简述东南大学的历史与现状,描述东南大学在南京市地理位置, 交通情况;集团历史与发展前景,集团的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集团组织结构及主要领导 集团各部门职能介绍,(转载自第一范文网 http://www.diyifanwen.com,请保留此标记。) 主要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质量标准等;集团有关政策与福利,集团有关规章制度, 员工合理化建议采纳的渠道;解答新员工提出的问题。) 四、培训反馈与考核 1、各中心(公司)制作的培训教材须经过集团职工培训学校的审核,并交集团培训学校存档 所进行的中心(公司)→部门培训应在集团职工培训学校指导下进行。各中心(公司)每培训一 HRtop - 睿智向上的 HR 都在这里 www.hrtop.com 批新员工都必须完成一套"新员工培训"表格,部门→中心(公司)→集团职校的培训链,应环 环相扣,层层确认 2、培训实施过程应认真严格,保证质量,所有培训资料注意保存,并注意在实施过程中不 断修改,完善。 3、培训结果经职校抽查后,统一发放培训结业证书;职校对各中心新员工培训情况每学期 给各中心总结反馈一次。 五:新员工培训实施 1、召集各中心(公司)负责培训人员,就有关集团新职工培训实施方案,征求与会者意见, 完善培训方案。 2、各中心(公司)尽快拿出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教材,落实培训人选,配合集团职校组建从上 至下的培训管理网络。 3、集团内部宣传"新员工培训方案",通过多种形式让全体职工了解这套新员工培训系统, 宣传开展新员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 4、所有新员工在正式上岗前,都必须在中心(公司)集中培训一次,(培训内容见中心岗前培 训);然后再到具体工作部门进行培训(培训内容见部门岗位培训);各中心(公司)可根据新 员工基本情况实施相应的培训教材和时间,一般情况下,培训时间为 1-3 天;根据新员工 人数集团职校不定期实施整体的新员工培训,总体培训时间一周为宜,培训合格发放结业 证书,培训合格名单报集团人力资源部。
2 页
418 浏览
立即下载
新员工岗前培训方案
HRtop - 睿智向上的 HR 都在这里 www.hrtop.com 新员工岗前培训方案 为使新入职员工尽快熟悉、适应公司环境,明确自身岗位职责以及本岗位必 备的知识和技能,逐渐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实现公司经营发展战略,打造出一支 高素质能打硬仗的职业化队伍,特制定新入职员工岗前培训方案。 一、适用范围: 所有新入职员工 二、培训的两个阶段 1、 第一阶段:集中培训阶段; 2、 第二阶段:跟岗学习阶段; 三、培训周期设定 1、集中培训阶段:员工入职后第一周内安排; 2、跟岗学习阶段:入职后 1-2 个月内。 四、培训操作要点 1、集中培训 (1)培训方式:以内部授课形式为主。 (2)培训内容:在充分分析新员工能力与素质的基础上,为每一批新入职 员工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 (3)培训考核: 培训结束后二个工作日内进行笔试闭卷考核,由集团人力资源部及相应 培训老师共同制定笔试考核内容。考核分数达到 80 分(含 80 分)的新员工方可 进入到下一项的跟岗学习培训。不合格将给予一次补考机会,若仍不合格将终止 试用(原则上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 新员工应积极配合参加公司组织的入职培训,对无故不参加新员工培训 者不能如期办理转正,并在试用期满前终止试用。 2、跟岗学习阶段 (1)培训方式:部门经理或项目经理为每一位新员工指定一名指导老师, 进行“一带一”跟岗培训,帮助员工更快进入工作角色。 (2)培训内容:在进入跟岗学习阶段后,由指导人及新员工共同制定《岗 位培训计划表》,对新员工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培训,并于两个工作日内递交 HRtop - 睿智向上的 HR 都在这里 www.hrtop.com 至人力资源部备档。跟岗培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新员工岗位职责、工作内 容、岗位必备知识及技能、工作流程等。 (3)培训考核: 跟岗学习期间,公司将对新员工与新员工指导人进行相应考核。新员工跟岗 学习期间每月由指导人填写《新员工月度评估表》递交至集团人力资源部,以此 作为转正依据;同时,新员工填写《新员工对指导人评价表》递交至集团人力资 源部,作为对指导人的考核,如《新员工对指导人评价表》综合评价为差,则对 指导人处于 100 元-200 元罚款;如新员工在试用期间,为公司作出突出贡献, 得到集团通报表扬,则根据实际情况对指导人进行现金奖励。 五、执行要求 本方案自公布之日起实施,如公司其他制度中有相关规定与本方案不一致 的均以本方案为准。本方案在执行过程中,根据集团不同阶段发展要求,人力资 源部及时予以修改,逐级报批。
2 页
332 浏览
立即下载
新员工培训方案设计的要求
HRtop - 睿智向上的 HR 都在这里 www.hrtop.com 新员工培训计划 1.公司的地理位置和工作环境。 具体应包括: (1)公司在该城市的客观位置,公司的平面图以及公司在全市的地理位置。 (2)如公司已有结构模型和宣传图片,应由专人负责引导他们参观,并向 他们作解说,使他们对公司的地理位置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3)员工的工作环境,包括办公室的设施、工作的流水线、其他工作的辅 助设施,如电脑、复印机、传真机、总经理办公室、主管办公室等,每位新员工工 作的大环境和小环境,硬件和软件设备均需作详细的介绍。 2.企业的标志及由来。 企业的视觉识别系统(VIS)及由来,如麦当劳的颜色主要由金黄色和 红色构成,其标志“M”既是麦当劳的首写字母,又形似凯旋门,象征着吉利 和成功,每个企业的VIS都是企业的骄傲,是每位员工均要能识别并了解它 的特殊的含义。 3.企业的发展历史和阶段性的英雄人物。 每个企业的发展史都会和几个阶段性的标志人物紧密连在一起,他们都是 企业的英雄人物,如法国酒白兰地系列,就有马爹利老爹和马爹利老屋的传奇 故事,就有甜美葡萄的传说,就有棕木桶传奇般的功能和传说。伴随着企业的发 展,有英雄人物,有转折阶段,有传奇故事,有美丽的传说,把这些编成故事, 讲给新员工听,使他们更热爱自己的企业,更有归属感。 4.企业具有重要标志和意义的纪念品的解说。 美国有一个企业,它的大厅里有一个标志性的纪念品,用大玻璃罩着一条 金色的香蕉,这香蕉是一个员工,因为向董事长提出了非常出色的工艺改进的 建议,这个董事长很想立刻奖励这个年轻的小伙子,但此时董事长身边并未有 合适的奖品,董事长拿起桌子上一根香蕉,奖励了这位员工。从此以后,这个公 司提合理化建议成风。这个美丽的故事也广为流传,一个金色的美丽的香蕉被制 作成纪念品摆设在公司的大厅里,成为这个公司的标志物。要使新员工对企业有 归属感,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5.企业的产品和服务。 产品的名称、性能、原材料和原材料的来源,产品生产的流程,产品的售后 服务等,有些企业的“产品”就是服务,如旅游业。旅游业新员工就必须了解企 业售出的“服务”包含哪些内容,服务的性质,服务的对象,服务质量的检验, 服务错误的纠正等。 6.企业的品牌地位和市场占有率。 企业努力创造属于自己企业的品牌,创品牌是企业的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 自己企业的品牌,品牌在社会的认可度,品牌定位在哪个层次,本企业有哪些 竞争对手,彼此的市场占有率是多少。这是新员工培训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HRtop - 睿智向上的 HR 都在这里 www.hrtop.com 7.企业的组织结构及主要领导。 应该有一张组织结构图及主要领导的名录和联系方式,有的企业领导有员 工接待日。随着办公自动化和因特网的普及,员工的合理化建议应有专设的信箱 员工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渠道获得与总经理对话的机会。 8.企业文化和企业的经营理念。 每个企业的经营理念都是彼此不相同的,新员工一进入企业就要把本企业 正确的经营理念传授给员工,让员工主动与企业协调工作。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和其他有形与无形的内 外影响力。价值观是企业文化之核心,新员工进入企业,首先会感受到企业文化 的氛围,其次要认可企业的价值观,要融入这一团队中。 9.企业的战略和企业的发展前景。 企业现时的战略定位和企业战略的发展阶段、发展目标、发展前景也是新员 工十分关心的问题,因为只有企业的发展才能给个体带来发展空间,也才能激 发新员工内在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激情,才能激发新员工为企业奉献自己的智慧 和才干。 10.科学规范的岗位说明书。 每一位员工必须获得自己所在岗位的科学规范的岗位说明书并熟悉它。 11.企业的规章制度和相关的法律文件。 有效的劳动合同的签定,规章制度的运作程序等。 12.团队的协作和团队的建设
2 页
399 浏览
立即下载
新员工培训方案 (1)
HRtop - 睿智向上的 HR 都在这里 新员工培训方案 www.hrtop.com 新员工培训方案内容 一、员工培训目的 二、新员工培训程序 三、新员工培训内容 四、新员工培训反馈与考核 五、新员工培训教材 六、新员工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七、部门新员工培训所需填写需表格 一般新员工培训内容 1.企业概况:公司业务范围、创业历史、企业现状以及在行业中 的地位、未来前景、经营理念与企业文化、组织机构及各部门的功能 设置、人员结构、薪资福利政策、培训制度等; 2.员工守则:企业规章制度、奖惩条例、行为规范等; 3.财务制度:费用报销程序及相关手续办理流程以及办公设备的申 领使用; 4.实地参观:参观企业各部门以及工作娱乐等公共场所; 5.上岗培训:岗位职责、业务知识与技能、业务流程、部门业务周 边关系等。 新员工培训方案范文 一、培训目的 1、让新员工了解集团,公司概况,规章制度,组织结构,使其更快适 应工作环境 2、让新员工熟悉新岗位职责,工作流程,与工作相关的安全,卫生 知识以及服务行业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培训程序 1、大学生或合同工人数多,文化层次,年龄结构相对集中时,由集 团职校与用人单位共同培训,共同考核.(不定期) 2、人数较少,分散时,由具体用人单位从中心→具体班组负责培训, 培训结果以单位和员工书面表确认为证,职校负责抽查. 三、培训内容 1、中心(公司)岗前培训 ——中心准备培训材料.主要是要对新来 员工表示欢迎;按照各中心(公司)行业特 www.yewuyuan.com 点,中心 (公司)的组织结构,工作性质,中心(公司)有关规章制度和本公司服务 行业基本素质准备手册或专人讲解;指定新员工工作部门的经理或组 长作为新员工贴身学习的辅导老师;解答新员工提出的问题. 2、部门岗位培训 ——新员工实际工作部门负责. 介绍新员工认识本部门员工;参观工作部门;介绍部门环境与 工作内容,部门内的特殊规定;讲解新员工岗位职责要求,工作流程, 工作待遇,指定 1 名老职工带教新员工;1 周内,部门负责人与新员工 进行交换意见,重申工作职责,指出新员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回答新 员工的提问;对新员工 1 周的表现进行评估,给新员工下 1 步工作提 出 1 些具体要求. HRtop - 睿智向上的 HR 都在这里 www.hrtop.com 3、集团整体培训:集团职校负责--不定期 分发《员工培训手册》——(简述东南大学的历史与现状,描述东 南大学在南京市地理位置,交通情况;集团历史与发展前景,集团的企 业文化与经营理念;集团组织结构及主要领导,集团各部门职能介绍, 主要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质量标准等;集团有关政策与福利,集 团有关规章制度,员工合理化建议采纳的渠道;解答新员工提出的问 题.) 四、培训反馈与考核 1、各中心(公司)制作的培训教材须经过集团职工培训学校的审 核,并交集团培训学校存档,所进行的中心(公司)→部门培训应在集团 职工培训学校指导下进行.各中心(公司)每培训 1 批新员工都必须完 成 1 套"新员工培训"表,部门→中心(公司)→集团职校的培训链,应环 环相扣,层层确认 2、培训实施过程应认真严格,保证质量,所有培训资料注意保存, 并注意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 3、培训结果经职校抽查后,统 1 发放培训结业证书;职校对各中心 新员工培训情况每学期给各中心总结反馈 1 次. 五、新员工培训实施 1、召集各中心(公司)负责培训人员,就有关集团新职工培训实施 方案,征求与会者意见,完善培训方案。 2、各中心(公司)尽快拿出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教材,落实培训人选, 配合集团职校组建从上至下的培训管理网络。 3、集团内部宣传"新员工培训方案",通过多种形式让全体职工了 解这套新员工培训系统,宣传开展新员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 4、所有新员工在正式上岗前,都必须在中心(公司)集中培训 1 次, (培训内容见中心岗前培训);然后再到具体工作部门进行培训(培训内 容见部门岗位培训);各中心(公司)可根据新员工基本情况实施相应的 培训教材和时间,1 般情况下,培训时间为 1-3 天;根据新员工人数集团 职校不定期实施整体的新员工培训,总体培训时间 1 周为宜,培训合格 发放结业证书,培训合格名单报集团人力资源部。 5、中心(公司)从 2004 年 10 月开始实施新员工培训方案 。 六、部门新员工培训所需表 表 1 新员工部门岗位培训确认表 表 2 新员工岗位培训反馈表 表 3 _____中心新聘员工培训统计表
2 页
464 浏览
立即下载
新员工培训方案 (4)
HRtop - 睿智向上的 HR 都在这里 www.hrtop.com 新员工的到来,定然要进行新员工培训,如何做一个新员工培训方案就十分重要,既要调动 新员工情绪,又要让新员工更适应企业环境,因此,新员工培训方案无疑被寄予了更多的厚 望。 新员工培训方案的作用 什么叫培训,培训是一种有组织的管理训诫行为。为了达到统一的科学技术规范、标准 化作业,通过目标规划设定、知识和信息传递、技能熟练演练、作业达成评测、结果交流公告 等现代信息化的流程,让员工通过一定的教育训练技术手段,达到预期的水平提高目标。 而新员工的培训对于公司的管理更是重要,有了新员工培训方案,可以在事前就考虑清 楚并准备好对于新员工培训要点,针对新员工的特点,进行有效的按步就班,对于人力资源 更好的利用,起到一个指引规范的作用。 新员工培训方案内容 一、员工培训目的 二、新员工培训程序 三、新员工培训内容 四、新员工培训反馈与考核 五、新员工培训教材 六、新员工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七、部门新员工培训所需填写需表格 一般新员工培训内容 1.企业概况:公司业务范围、创业历史、企业现状以及在行业中的地位、未来前景、经营 理念与企业文化、组织机构及各部门的功能设置、人员结构、薪资福利政策、培训制度等; 2.员工守则:企业规章制度、奖惩条例、行为规范等; 3.财务制度:费用报销程序及相关手续办理流程以及办公设备的申领使用; 4.实地参观:参观企业各部门以及工作娱乐等公共场所; 5.上岗培训:岗位职责、业务知识与技能、业务流程、部门业务周边关系等。 新员工培训方案范文 一、培训目的 1、让新员工了解集团,公司概况,规章制度,组织结构,使其更快适应工作环境 2、让新员工熟悉新岗位职责,工作流程,与工作相关的安全,卫生知识以及服务行业应具 备的基本素质. 二、培训程序 1、大学生或合同工人数多,文化层次,年龄结构相对集中时,由集团职校与用人单位共同 培训,共同考核.(不定期) 2、人数较少,分散时,由具体用人单位从中心→具体班组负责培训,培训结果以单位和员 工书面表确认为证,职校负责抽查. 三、培训内容 1、中心(公司)岗前培训 --中心准备培训材料.主要是要对新来员工表示欢迎;按照各中 心(公司)行业特 www.yewuyuan.com 点,中心(公司)的组织结构,工作性质,中心(公司)有关规 章制度和本公司服务行业基本素质准备手册或专人讲解;指定新员工工作部门的经理或组长 作为新员工贴身学习的辅导老师;解答新员工提出的问题. 2、部门岗位培训 --新员工实际工作部门负责. 介绍新员工认识本部门员工;参观工作部门;介绍部门环境与工作内容,部门内的特殊 规定;讲解新员工岗位职责要求,工作流程,工作待遇,指定 1 名老职工带教新员工;1 周内, HRtop - 睿智向上的 HR 都在这里 www.hrtop.com 部门负责人与新员工进行交换意见,重申工作职责,指出新员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回答新员 工的提问;对新员工 1 周的表现进行评估,给新员工下 1 步工作提出 1 些具体要求. 3、集团整体培训:集团职校负责--不定期 分发《员工培训手册》--(简述东南大学的历史与现状,描述东南大学在南京市地理位置, 交通情况;集团历史与发展前景,集团的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集团组织结构及主要领导,集 团各部门职能介绍,主要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质量标准等;集团有关政策与福利,集团有 关规章制度,员工合理化建议采纳的渠道;解答新员工提出的问题.) 四、培训反馈与考核 1、各中心(公司)制作的培训教材须经过集团职工培训学校的审核,并交集团培训学校存 档,所进行的中心(公司)→部门培训应在集团职工培训学校指导下进行.各中心(公司)每培训 1 批新员工都必须完成 1 套"新员工培训"表,部门→中心(公司)→集团职校的培训链,应环环 相扣,层层确认 2、培训实施过程应认真严格,保证质量,所有培训资料注意保存,并注意在实施过程中不 断修改,完善. 3、培训结果经职校抽查后,统 1 发放培训结业证书;职校对各中心新员工培训情况每学期 给各中心总结反馈 1 次. 五、新员工培训实施 1、召集各中心(公司)负责培训人员,就有关集团新职工培训实施方案,征求与会者意见, 完善培训方案。 2、各中心(公司)尽快拿出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教材,落实培训人选,配合集团职校组建从 上至下的培训管理网络。 3、集团内部宣传"新员工培训方案",通过多种形式让全体职工了解这套新员工培训系统, 宣传开展新员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 4、所有新员工在正式上岗前,都必须在中心(公司)集中培训 1 次,(培训内容见中心岗前 培训);然后再到具体工作部门进行培训(培训内容见部门岗位培训);各中心(公司)可根据新 员工基本情况实施相应的培训教材和时间,1 般情况下,培训时间为 1-3 天;根据新员工人数 集团职校不定期实施整体的新员工培训,总体培训时间 1 周为宜,培训合格发放结业证书,培 训合格名单报集团人力资源部。 5、中心(公司)从 2004 年 10 月开始实施新员工培训方案 。 六、部门新员工培训所需表 * 表 1 新员工部门岗位培训确认表 * 表 2 新员工岗位培训反馈表 * 表 3 _____中心新聘员工培训统计表
2 页
390 浏览
立即下载
养乐事业部新员工培训方案
HRtop - 睿智向上的 HR 都在这里 www.hrtop.com 养乐事业部新员工培训方案 一、 新员工培训目的 1、 欢迎、鼓励新员工,让新入职员工在新的工作环境中得到归属感、荣誉感。 2、 建立员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逐步提高员工是服务意识。 3、 部门岗位细则、流程培训,让新员工了解并熟知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提高部门 和岗位职责的了解。 4、 提高员工沟通、协调能力,加强同事、宾客之间公共关系的处理能力。 5、 培养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提供寻求帮助的方案。 6、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二、 整体培训内容: 1、《致员工的一封信》——“养乐事业部欢迎您”员工欢迎会。 2、服务,由心开始,经过细节,直达人心。 3、俱乐部产品介绍。 4、部门岗位职责细则流程培训。 5、沟通、协调,我们都是天来泉形象大使。 6、意外,总出现在第 101 个问题上! 7、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三、入职培训流程: 1、报到日 1.1.报道后,由部门经理或主管带领全体部门员工欢迎新员工入职报到,并将每位同 事 1.2、介绍给新同事。 1.3、部门经理或主管向新员工递上《致员工的一封信》。 1.4、在本部门员工里挑选一名优秀员工作为新员工的老师。 1.5、有老师帮助新员工解决工作前准备的工作,比如宿舍安排、工作用品安排等等。 1.6、部门经理或主管把提前准备好的新员工必须了解的资料文件、FAQ 等文件交 待到新员工手里 1.7、由老师带领员工浏览小区、参观俱乐部、了解各个部门的办公区域,各个部 门的工作职责等。 1.8、部门经理或主管配新员工在员工食堂吃俱乐部第一顿午餐或晚餐。 2、参加俱乐部组织新员工培训后 2.1、三天内,部门经理或主管与新员工进行非正式谈话,了解新员工工作心态,回 答新员工的提问,根据新员工的具体情况,对既定的培训方案作出针对性修改。 3、部门员工培训(入职一周后) 3.1、《服务,由心开始,经过细节,直达人心》关于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服务意 识的培训。 3.2、俱乐部产品知识培训。 3.3、关于《养乐事业部管理制度规范细则》的培训。 3.4、我们是“天来泉形象大使”——仪容、仪表培训 3.5、“意外,总出现在第 101 个问题上!”——策划工作中的突发情况和应急公关。 3.6、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4、培训结束后 HRtop - 睿智向上的 HR 都在这里 www.hrtop.com 4.1、部门经理或主管与新员工进行非正式谈话,重申工作职责。 4.2、谈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对新员工的提问作出详细的解答。 4.3、交谈过程中,对新员工的工作状态、心理活动进行观察,针对一些对工作消极 的心态要及时的作出矫正,帮助员工调整好工作心态。 四、详细培训内容和资料: 1、致员工的一封信: 尊敬的 XXX: 我们是一个正在不停完善的企业,俱乐部不断成长的每一步、都来自全体员工的艰苦 奋斗和奉献付出。欢迎你加入我们这个队伍,成为我们当中的一员,从此不分彼此、共同 努力,推动俱乐部继续向前。 选择天来泉,就意味着你选择了先付出、后收获的人生道路。俱乐部工作压力比较大 、 比较辛苦,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因为我们不甘于平庸,我们做的每一个策划、每一个活 动都要成为宾客在天来泉的日子里,最为快乐的一段回忆,让客户交口称赞;我们的内部 流程和响应速度、都要做到最快最及时……要实现这些目标,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实现 的办法只有一个:努力,再努力。 任何有事业心的人,都希望自己在事业发展上有所成就。无论是运动场上拿奖牌的运 动员、还是在职场上脱颖而出的精英人士,都付出了超出常人的辛勤和汗水,没有人能随 随便便成功。我们的研发人员,为了版本的早日推出、为了产品强于竞争对手,经常奋战 到深夜;我们的市场人员,为了做下项目,远离亲人、天南地北;我们的客服人员,常常 是周末都难以得到休息、利用客户休息的时间去实施和调试;还有在各岗位的其他人员, 都在任劳任怨的默默付出。这是俱乐部高速发展的唯一原因,天道酬勤。 俱乐部的快速发展,为每个人的事业发展提供了快速上升的机会。加入天来泉是不幸 的,因为工作很辛苦;加入天来泉又是幸运的,因为近几年是俱乐部发展的关键时期,在 这个时期、俱乐部会涌现大量的机会,也会创造大量的英雄,在不久的将来就能有所收获 你有机会亲身参与一个朝阳产业从创业到上市、从本土到国际化的过程,并从中受益,既 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 进入天来泉,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有高收入。只有做出成绩,才能获得相应的回报。绝 大部分进入俱乐部的新员工,都是从简单工作做起。从每一个微笑、每一个创意、每一次 现场实施,开始你在天来泉的事业。我们认为,优秀的人在哪里都能闪光,如果简单的工 作都做不好、优秀从何谈起?不管以前你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有着什么样的履历,从进 入天来泉的第一天开始,忘记过去的成绩、从头做起,做出成绩,才能取得在俱乐部的发 展。我们的考评体系、干部提拔机制、分配机制,都是以成败论英雄,而不是以资历论英 雄。只要你做出成绩,一定能得到认可和回报。所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去想俱乐 部现在给你的收入少了、岗位低了,然后工作就消极应对。而应该积极的去做好每一天的 工作,踏踏实实的取得成绩。农民种庄稼都是先播种、先耕作,后收获! 俱乐部未来几年会不断创新发展,会不断扩大连锁品牌的规模和数量,随着俱乐部规 模的增长、会建立更多更强的职能部门,还要成为一个全球市场的领先企业,有太多的机 会和岗位在等着你们。这些机会在俱乐部只会属于绩效优秀的人,属于坚持到底的人。俱 乐部选拔人从来不会论资排辈,也不会计较你过去的错误或失败,只会看你今天取得的成 绩。也许你刚刚毕业、没有工作经验,只要你绩效优秀,同样能得到重用;也许你会暂时 遇到挫折、进步慢一些,只要你走出困境,用成绩证明自己,一样能得到重用。 俱乐部的继续成长,需要我们这支队伍不断壮大、并且保持凝聚力和战斗力,保持高 昂的斗志和拚搏精神,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创造辉煌的明天!
2 页
343 浏览
立即下载
新员工培训方案 (3)
HRtop - 睿智向上的 HR 都在这里 www.hrtop.com 新员工培训方案 新员工培训方案内容 一、员工培训目的 二、新员工培训程序 三、新员工培训内容 四、新员工培训反馈与考核 五、新员工培训教材 六、新员工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七、部门新员工培训所需填写需表格 一般新员工培训内容 1.企业概况:公司业务范围、创业历史、企业现状以及在行业中的地位、未来前景、 经营理念与企业文化、组织机构及各部门的功能设置、人员结构、薪资福利政策、培训制 度等; 2.员工守则:企业规章制度、奖惩条例、行为规范等; 3.财务制度:费用报销程序及相关手续办理流程以及办公设备的申领使用; 4.实地参观:参观企业各部门以及工作娱乐等公共场所; 5.上岗培训:岗位职责、业务知识与技能、业务流程、部门业务周边关系等。 新员工培训方案范文 一、培训目的 1、让新员工了解集团,公司概况,规章制度,组织结构,使其更快适应工作环境 2、让新员工熟悉新岗位职责,工作流程,与工作相关的安全,卫生知识以及服务行业应具 备的基本素质. 二、培训程序 1、大学生或合同工人数多,文化层次,年龄结构相对集中时,由集团职校与用人单位共同 培训,共同考核.(不定期) 2、人数较少,分散时,由具体用人单位从中心→具体班组负责培训,培训结果以单位和员 工书面表确认为证,职校负责抽查. 三、培训内容 HRtop - 睿智向上的 HR 都在这里 www.hrtop.com 1、中心(公司)岗前培训 ——中心准备培训材料.主要是要对新来员工表示欢迎;按照各 中心(公司)行业特 www.yewuyuan.com 点,中心(公司)的组织结构,工作性质,中心(公司)有关 规章制度和本公司服务行业基本素质准备手册或专人讲解;指定新员工工作部门的经理或组 长作为新员工贴身学习的辅导老师;解答新员工提出的问题. 2、部门岗位培训 ——新员工实际工作部门负责. 介绍新员工认识本部门员工;参观工作部门;介绍部门环境与工作内容,部门内的特殊 规定;讲解新员工岗位职责要求,工作流程,工作待遇,指定 1 名老职工带教新员工;1 周内, 部门负责人与新员工进行交换意见,重申工作职责,指出新员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回答新员 工的提问;对新员工 1 周的表现进行评估,给新员工下 1 步工作提出 1 些具体要求. 3、集团整体培训:集团职校负责--不定期 分发《员工培训手册》——(简述东南大学的历史与现状,描述东南大学在南京市地理 位置,交通情况;集团历史与发展前景,集团的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集团组织结构及主要领 导,集团各部门职能介绍,主要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质量标准等;集团有关政策与福利,集 团有关规章制度,员工合理化建议采纳的渠道;解答新员工提出的问题.) 四、培训反馈与考核 1、各中心(公司)制作的培训教材须经过集团职工培训学校的审核,并交集团培训学校存 档,所进行的中心(公司)→部门培训应在集团职工培训学校指导下进行.各中心(公司)每培训 1 批新员工都必须完成 1 套"新员工培训"表,部门→中心(公司)→集团职校的培训链,应环环 相扣,层层确认 2、培训实施过程应认真严格,保证质量,所有培训资料注意保存,并注意在实施过程中不 断修改,完善. 3、培训结果经职校抽查后,统 1 发放培训结业证书;职校对各中心新员工培训情况每学 期给各中心总结反馈 1 次. 五、新员工培训实施 1、召集各中心(公司)负责培训人员,就有关集团新职工培训实施方案,征求与会者意见, 完善培训方案。 2、各中心(公司)尽快拿出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教材,落实培训人选,配合集团职校组建从 上至下的培训管理网络。 3、集团内部宣传"新员工培训方案",通过多种形式让全体职工了解这套新员工培训系统, 宣传开展新员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 HRtop - 睿智向上的 HR 都在这里 www.hrtop.com 4、所有新员工在正式上岗前,都必须在中心(公司)集中培训 1 次,(培训内容见中心岗前 培训);然后再到具体工作部门进行培训(培训内容见部门岗位培训);各中心(公司)可根据新员 工基本情况实施相应的培训教材和时间,1 般情况下,培训时间为 1-3 天;根据新员工人数集团 职校不定期实施整体的新员工培训,总体培训时间 1 周为宜,培训合格发放结业证书,培训合 格名单报集团人力资源部。 5、中心(公司)从 2004 年 10 月开始实施新员工培训方案 。 六、部门新员工培训所需表 表 1 新员工部门岗位培训确认表 表 2 新员工岗位培训反馈表 表 3 _____中心新聘员工培训统计表
3 页
449 浏览
立即下载
上一页
1
2
...
30
31
32
...
44
45
下一页
跳到
页
热门推荐
月度薪酬分析报告(薪酬绩效部)
923 阅读
16 页
薪酬设计-薪酬模式
1669 阅读
8 页
红星集团公司3-5年人力资源规划方案
925 阅读
16 页
3、【方案】2018年人力资源规划方案(一)
770 阅读
11 页
框架完整内容详尽人事行政部创意年中总结PPT
1068 阅读
3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