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类
考证与进阶课程
企业服务
工伤保优选
企业培训
学习中心
登录/注册
关注绑定微信领3重限时好礼
100套必备
工作模版
每日免费
资料下载
免费职业
规划咨询
限时绑定福利
00:02:29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注册登录
使用手机登录
登录注册即代表你同意
服务协议
和
隐私协议
仅差一步,马上完成
欢迎来到HRtop,根据政策法规落实实名制注册政策,需要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对用户稳私信息给予严格保密。
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公司名称(选填)
任职职位(选填)
请选择任职职位
完成
手机验证码登录
未注册手机验证后将自动创建新账号
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登录注册即代表你同意
服务协议
和
隐私协议
账号密码登录
账号
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密码
忘记密码
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手机验证码登录
登录注册即代表你同意
服务协议
和
隐私协议
按相关排序
按相关性
按阅读量
按最新
全部格式
全部格式
DOC
XLS
PPT
PDF
RAR
ZIP
全部页数
全部页数
1-5页
6-10页
11-20页
21页及以上
和君创业3-新奥集团KPI指标体系构建
目 录 1. 新奥集团 KPI 指标体系构建思 路 2. 制度导读 3. 新绩效管理制度的特点与不同 本资料选自国内最具含金量,最全面的《人力资源顶级方法与实操大全 -2011 铂金版》 资料每年升级,全国各地免费送货,货到付款,详情咨询 qq : 514457731 (加 qq 无需验证) ——————————————————————————————————————— 和君创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 H&J VANGUARD RESEARCH AND CONSULTING CO.,LTD. 绩效监控与 KPI 指标体系 绩效监控是绩效管理体 系的基础。 KPI 指标体 系是绩效监控的核心。 ( 1 )通过成功关键因素 战略规划 考核结果用于 分配和激励 经营管理 目标与计划 绩效考核 绩效监控 和 KPI 指标体系将企业的 经营目标和发展计划进行 分解,并且根据 KPI 指标 体系动态的关注企业绩效 变化状况。 ( 2 )该体系是企业进行 绩效考核的基础,考核结 果最终将与企业的激励淘 汰机制挂钩。 ( 3 )更为重要的是,企 业通过该体系进行经营检 讨,发现企业经营过程中 的短板,并将发现的短板 作为下一期的考核内容, 同时纳入到企业的经营改 进计划之中。 KPI 体系构建思路 企业战略规划是实 现企业绩效管理与考核的前 提。战略实施要点通过关键 绩效指标( KPI 指标)落地, 公司各层管理者应该清晰了 解企业战略成功的关键,并 就此达成共识,从而制订企 业战略目标,并且通过 KPI 指标体系,将战略目标分解 到各系统各部门,直至员工, 最终形成以 KPI 指标为核心 的目标责任体系。 企业愿景 和使命 企业战略规划 CSF( 成功关键因 素) 财务 KPI 和非财务 KPI 指标体系的梳理 指标库的建立 指标与行为模块的对接 绩效考 核制度 Ⅳ Ⅰ Ⅱ Ⅲ CSF 概念和设计原则 成功关键因素( CSF , Core Success Factors )是对公司擅长的、对成功起决定作用的 某个战略要素的定性描述。 CSF 由关键绩效指标( KPI ,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 进行定量(即使其可以计算和测量)。使用 CSF 和 KPI ,使得战略目标可以计测,因此, 就可以控制战略目标 。 源自战略目标,支撑战略目标 反映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价值驱动因素 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对策措施 所要建立的关键能力(核心竞争力) 不可或缺的关键资源 关注的是成功的驱动因素,而不是导致失败的因素 各层次的 CSF 设计要考虑集团的管理体制、各层次的定位、职责、权限 各成员企业的 CSF 与其所处的成长发展阶段密切相关 KPI 指标概念 企业关键业绩指标 (KPI : Key Process Indication) 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输入端、 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 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 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 工作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的基 础。 KPI 可以使部门主管明确部门的主要责 任,并以此为基础,明确部门人员的业绩衡 量指标。建立明确的切实可行的 KPI 体系, 是做好绩效管理的关键。 KPI 设计原则 KPI (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设计的 SMART 原则: S Specific ,代表“明确可行” M Measurable ,代表“可衡量” A Attainable ,代表“可达成” R Realistic ,代表“与关键职责相关” T Time bound ,代表“有时间限制” 平衡记分卡概念 综合平衡积分卡( the Balanced Scorecard )是美国哈佛商学院 Robert S. Kaplan 与 David P. Norton 提出的,根据 Gartner Group 的调查资料显示,到目前为止,在 《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前 1000 位公司中,有 40% 的公司采用了综合平衡积分卡。 在最近由 William M. Mercer 公司对 214 个公司的调查中发现, 88% 的公司提出综 合平衡积分卡对于员工绩效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是有帮助的,目前综合平衡积分卡正在 被我国部分企业接受并且逐渐开始实施。 平衡记分卡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财务、客户、内部经营过程、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指 标之间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实现绩效考核 - 绩效改进以及战略实施 - 战略修正的目标。 即一方面通过财务指标保持对组织短期业绩的关注;另一方面通过员工学习、信息技 术的运用与产品、服务的创新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共同驱动组织未来的财务绩效,展 示组织的战略轨迹 之所以叫“综合平衡积分卡”,主要是这种方法通过财务与非财务考核手 段之间的相互补充,不仅是绩效考核的地位上升到组织的战略层面,使之成为组织战 略的实施工具,同时也是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之间、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之间、指 标的前馈指导和后馈控制之间、组织的短期增长与长期增长之间、组织的各个利益相 关者之间寻求“平衡”的基础上完成的绩效管理与战略实施过程。 平衡积分卡的应用: KPI 指标体系与企业战略的对接 愿景与战略 什么是公司目标? 经营目标与规划 与股东的要 求相比较 (财务层 面) 与客户的要 求相比较 (客户层 面) 与内部管理过程 的要求相比较 ( 过程管理层 面) 与员工方面的 要求相比较 (员工层面) 什么是成功的关键因素? …… …… …… …… …… …… …… …… …… …… …… …… 什么是关键评价指标? …… …… …… …… …… …… …… …… …… …… …… …… 要想取得成功,我们 有什么差距? 综合平衡积分卡 目 录 1. 新奥集团 KPI 指标体系构建思 路 2. 制度导读 3. 新绩效管理制度的特点与不同 和君创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 H&J VANGUARD RESEARCH AND CONSULTING CO.,LTD. KPI 指标体系 企业战略分解 经营计划和 绩效目标 绩效指标 公司绩 效计划 公司绩 效指标 部门绩 效计划 员工绩 效计划 KPI 指标 部门绩 效指标 员工绩 效指标 管理要项 常规 KPI 指 标 改进 KPI 指 标 分解 KPI 指标 管理要项 KPI 指标 行为指标 分解 对应改进 KPI 指标 经营检讨 管理要项是反映各企业和部 门内部管理状况的指标。是对关键绩 效指标的补充。管理要项的设置应针 对那些对实现公司目标有重要作用, 又难以用 KPI 衡量的关键管理领域和 活动,而非所有的领域和活动。管理 要项由企业或部门的上级绩效管理部 门和归口的职能管理部门确定。 行为指标由与纳入考评的改进 KPI 指标密切相关的一组或若干组行为 要项及工作标准组成,是为改进 KPI 指 标状况服务的。确定行为指标时,要考 虑与改进 KPI 指标相关的行为模块有哪 些,并从中找出有问题的行为要项,并 将这些行为要项转化为行为指标纳入考 评。行为指标由被考评者的直接主管与 被考评者沟通后确定。 绩效管理循环的内容 关键绩效指标( KPI ) 企业 KPI 分为常规 KPI 指标与改进 KPI 指标。 企业的常规 KPI 指标由上级绩效管理部门提出,经双方沟通确定。改 进 KIP 指标通过对经营管理问题或短板的发现,再对经营管理问题和 短板进行追根溯源性的追查,直至追溯到员工的行为。 部门 KPI 的确定:部门的 KPI 指标由上级主管提出,经双方沟通后确定。 员工 KPI 指标分为管理者和非管理者。管理者(企业长及部门长)的 KPI 指标与其负责的企业或部门的 KPI 指标一致。非管理者个人的 KPI 指标依据部门承担的 KPI 指标及员工所任职岗位的职责,由员工的直 接主管与其沟通后确定。 组织有管理要项,个人有行为标准用为 KPI 指标的补充。 关键绩效指标设目标值及挑战值。目标值是在正常的环境条件和经营 管理水平下,企业和部门应该达到的绩效结果或表现,是期望值。 KPI 指标体系应用案例:某成员企业绩 效指标设置与分解 燃气企业某成员企业,处在成长期,一方面需要进行积极的业务拓展,使销售收入快速增长,同时又要 提高运营效率、工程项目运作能力,并且提高和保持客户满意和员工与满意。根据战略发展的需要,以 及该城市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 2002 年度该成员企业 KPI 指标如下: KPI 指标 财务指标 客户指标 过程管理指标 员工指标 目标值 经营收入 4000 万元 配套费收入 3000 万元 经营收入增长率 50% 回款额 4800 万元 回款率 120% 利润额 1000 万元 客户满意度 80 分 品牌认知度 80 分 民用户发展户数 8000 户 民用户安装户数 5000 户 工福户销售气量 2000 方 外网建设 200 公里 管网用户密季度 200 户 / 公里 员工满意度 80 分 员工适岗率 70 % 人均营业收入 30 万 / 人 分解 第一 季度 第二 季度 第三 季度 第四 季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分解 KPI 指标体系应用案例:某成员 企业绩效指标设置与分解 KPI 指标 财务指标 客户指标 过程管理指标 员工指标 目标值 第一 季度 第二 季度 第三 季度 第四 季度 经营收入 4000 万元 经营收入增长率 50% …… …… …… …… 回款额 4800 万元 …… …… …… …… 回款率 120% 利润额 1000 万元 …… …… …… …… 客户满意度 80 分 …… …… …… …… 品牌认知度 80 分 民用户发展户数 8000 户 …… …… …… …… 民用户安装户数 5000 户 …… …… …… …… 工福户销售气量 2000 方 外网建设 200 公里 管网用户密季度 200 户 / 公里 员工满意度 80 分 员工适岗率 70 % 人均营业收入 30 万 / 人 分解 分解 部门 KPI 分解 员工 KPI KPI 指标体系 KPI 指标体系应用案例:指标监 控 编号 1 2 3 4 …… 30 31 32 33 34 35 …… 60 61 62 …… 70 71 72 73 74 …… 指标名称 不良资产比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利润率 天然气单位成本 …… 城市管道气化率 采暖炉发展户数 采暖炉用户增长率 供销气差率 单位管网工程成本 管网完好率 …… 用户满意度综合指数 用户回访满意度 工程工期履约率 …… 员工流动率 员工满意度 员工任职资格晋升率 员工任职资格达标率 劳动生产率 …… 指标类别 财务 财务 财务 财务 …… 过程管理 过程管理 过程管理 过程管理 过程管理 过程管理 …… 客户 客户 客户 …… 员工 员工 员工 员工 员工 …… 对应部门 成员企业 成员企业 成员企业 成员企业 …… 成员企业 成员企业 成员企业 成员企业 成员企业 成员企业 …… 成员企业 成员企业 成员企业 …… 成员企业 成员企业 成员企业 成员企业 成员企业 …… 统计来源 财务 财务 财务 财务 …… 市场 市场 市场 运营 财务 运营 …… 综合办 呼叫中心 市场、合同管理 …… 综合办 综合办 综合办 综合办 计统、综合办 …… 数据周期 年度 年度 季度 月度 …… 月度 月度 月度 月度 月度 月度 …… 年度 月度 年度 …… 年度 年度 年度 年度 年度 …… 1月 2月 达成情况 3月 4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月 6月 KPI 指标体系应用案例:经营检 讨 该成员企业 2002 年第一季度经营状况如下表: 工程施工进度 收 入 回 款 业 务 发 展 工 程 施 工 商 品 销 售 财 务 指 标 指标名称 经营收入 气量销售收入 民用户配套收入 热水器配套费收入 采暖炉配套收入 工福户配套费收入 燃器具销售收入 液化气销售收入 其他收入 回款率 总回款 气费回款 配套费回款 燃器具销售回款 液化气销售回款 其他回款 上年欠款回收 民用户发展 热水器发展 采暖炉发展 工福户开口气量 民用户安装 热水器安装 采暖炉安装 工福户安装 外网建设 总气量 民用户 工福户 液化气销售 燃器具销售率 灶具销售 采暖炉销售 热水器销售 可控费用 利润总额 综合毛利率 固定资产收益率 单位 一季度计划 一季度完成 一季度完成率 918.49 437.59 47.6% 万元 529.34 366.33 69.2% 万元 351.12 50.25 14.3% 万元 0 万元 0 万元 21.3 18.60 87.3% 万元 16 0.88 5.5% 万元 0 万元 0.7 0.53 75.7% 万元 % 118.08% 106.82% 1084.6 467.45 43.1% 万元 529.4 289.88 54.8% 万元 298.50 176.15 59.0% 万元 16 0.88 5.5% 万元 0 万元 0.7 0.53 75.7% 万元 240 万元 2500 720.00 28.8% 户 0 8.00 台 200 0.00 0.0% 台 500 192.00 38.4% 方 1596 147.00 9.2% 户 0 8.00 台 0 4.00 台 0 288.00 方 0 1377.06 公里 222.94 193.64 86.9% 万方 69.94 87.14 124.6% 万方 153 106.50 69.6% 万方 0 万吨 % 50.13% 800 64.00 8.0% 台 0 台 0 台 199.59 192.78 96.6% 万元 195.12 -118.00 -60.5% 万元 38% 41.00% 万元 43% 万元 管网建设 工福户安装 民用户安装 工程预算 预算及时率 工程设计 设计及时完成率 设计损失率、错误发生数 责任性设计变更量、重大技术方案失误量 客户 用户投诉次数、客户满意度 用户回访满意度、用户回访率 用户档案完整率、品牌认知度 业务员 市场调研 市场开发 合同 回款 宣传策划 新指标:重要客户达 成率? ? KPI 指标体系应用案例:经营检 讨 收 入 回 款 业 务 发 展 工 程 施 工 商 品 销 售 财 务 指 标 指标名称 经营收入 气量销售收入 民用户配套收入 热水器配套费收入 采暖炉配套收入 工福户配套费收入 燃器具销售收入 液化气销售收入 其他收入 回款率 总回款 气费回款 配套费回款 燃器具销售回款 液化气销售回款 其他回款 上年欠款回收 民用户发展 热水器发展 采暖炉发展 工福户开口气量 民用户安装 热水器安装 采暖炉安装 工福户安装 外网建设 总气量 民用户 工福户 液化气销售 燃器具销售率 灶具销售 采暖炉销售 热水器销售 可控费用 利润总额 综合毛利率 固定资产收益率 单位 一季度计划 一季度完成 一季度完成率 918.49 437.59 47.6% 万元 529.34 366.33 69.2% 万元 351.12 50.25 14.3% 万元 0 万元 0 万元 21.3 18.60 87.3% 万元 16 0.88 5.5% 万元 0 万元 0.7 0.53 75.7% 万元 % 118.08% 106.82% 1084.6 467.45 43.1% 万元 529.4 289.88 54.8% 万元 298.50 176.15 59.0% 万元 16 0.88 5.5% 万元 0 万元 0.7 0.53 75.7% 万元 240 万元 2500 720.00 28.8% 户 0 8.00 台 200 0.00 0.0% 台 500 192.00 38.4% 方 1596 147.00 9.2% 户 0 8.00 台 0 4.00 台 0 288.00 方 0 1377.06 公里 222.94 193.64 86.9% 万方 69.94 87.14 124.6% 万方 153 106.50 69.6% 万方 0 万吨 % 50.13% 800 64.00 8.0% 台 0 台 0 台 199.59 192.78 96.6% 万元 195.12 -118.00 -60.5% 万元 38% 41.00% 万元 43% 万元 编号 经营检讨 KPI 指标体系 1 2 3 4 …… 30 31 32 33 34 35 …… 60 61 62 …… 70 71 72 73 74 …… 指标名称 …… 不良资产比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利润率 天然气单位成本 …… 城市管道气化率 采暖炉发展户数 采暖炉用户增长率 供销气差率 单位管网工程成本 管网完好率 …… 用户满意度综合指数 用户回访满意度 工程工期履约率 …… 员工流动率 员工满意度 员工任职资格晋升率 员工任职资格达标率 劳动生产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月 2月 达成情况 3月 4月 6月 …… …… …… …… …… …… …… …… …… …… …… …… …… …… …… …… …… …… 筛选 …… …… …… …… …… …… 改进 KPI 指标 员工改进 KPI 5月 行为指标 组织与个人的绩效考评 组织考评方式 ⑴ 各级企业和部门的年度考评采取述职评价的考评方式。述职 评价小组在执行委员会和经营管理委员会下设立,由委员会中的 直接上级、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组成,人员在 5 - 7 名。总裁、副 总裁、专业副主席、总师为集团常务或列席人员。 ⑵ 各级企业年度考评由经营班子集体述职,专业集团向执行委 员会下的述职评价小组述职,成员企业向经营管理委员会下的述 职评价小组述职。专业集团常务或列席人员仿上。 ⑶ 集团四大中心和专业集团各部门的年度考评由部门负责人分 别向相应的述职评价小组述职。 员工绩效考评 1. 员工分类: 管理类、专业技术类(业务类)、操作类三大类 类型 适用范围 考评方式 考评责任者 管理类 集团和专业集团职 类职种分类中管理 类职位任职者 KPI 和 管 理 改 进 指标考评, 述职评价 述职评价小组 成员企业总经理 成员企业部门 专业技 术类 专业类、技术类、 营销类职位任职者 KPI 和 行 为 指 标 考评, 两级考评 直接主管 季度 技工、操作工 工作任务完成和 行为指标考评, 两级考评 直接主管 月度 作业类 考评周期 年度 企业领导、 季度 / 年度、 部门负责人 员工绩效考评 2. 考评方式 :非管理类员工实行两级考评主管和员工共同承担考评责任。 员工的直接主管为一级考评者,对考评结果的公正、客观性负责;直接主管的上 级主管为二级考评者,对考评结果负有监督、指导责任,保证一级考评者之间考 评结果的一致性。二级考评者对考评结果有异议,可责成下属重新考评,或者对 结果进行修改;但必须反馈。 3. 管理人员的考评 ----- 组织考评结果为主、个人单项目标为附的考评,用述职 的方式进行。 一把手所负责企业或部门的 KPI 考评指标,也就是对他们个人的考评指 标;相应地,他们所负责企业或部门的 KPI 考评结果,也就是对他们个人的考评 结果。 经营班子其他人员,根据其重点分管工作和职权,从企业的 KPI 指标中 分解出相关内容,作为他们的 KPI 考评指标。对他们的考评,依照同级企业的考 评办法实施。 各种兼职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评价,采取将其所兼任的单位对其进行的考 评结果加权汇总得出。如是一把手则由将其负责的单位考评分加权汇总得出。 员工绩效考评 考评等级比例的控制 员工的季度和月度考评遵循下列比例强制分布: 考评等级 A B C D E 分布比例 20% 30% 35% 10% 5% 员工绩效考评 部门绩效考评结果与该部门员工的考评结果影响关系: 员工考评 A B C D E A 25% 30% 30% 15% -- B 20% 30% 35% 10% 5% C 10% 25% 40% 15% 10% D 5% 10% 30% 40% 15% E -- 10% 20% 50% 20% 结果 团队考评结果 员工绩效考评 考评等级评定 年度考评 年度综合考评分数。各级人员的年度综合得分等于各次考评得分的加权 或加和平均值。 l 经理人员的年度考评得分 = 年终述职得分; l 部门主任的年度考评得分 = 三个季度得分与年终述职 得分总和 ÷ 4 l 专业技术类员工年度得分=季度得分总和 ÷ 4; l 作业类员工的年度得分=月度得分总和 ÷12 。 员工绩效考评 员工考评绩效积分方法 1. 年终考评等级对应绩效累计分数,连续两年的累计分数应用于任职 资格调整,应用方法由任职资格制度规定。 2. 年终考评等级与考评得分的具体对应关系为: 考评等级 优秀 A 良好 B 合格 C 基本合格 D 不合格 E 考评得分 4 3 2 1 0 目 录 1. 新奥集团 KPI 指标体系构建思 路 2. 制度导读 3. 新绩效管理制度的特点与不同 和君创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 H&J VANGUARD RESEARCH AND CONSULTING CO.,LTD. 新《绩效管理制度》的改变 组织考核指标改一年不动为部分指标可在过程自行调整。 如企业的改进指标,可以根据经营检讨的结果自行调整。 组织(成员企业)考核周期建议从月考核改变为季考核, 月考核权力下放给成员企业自身。 员工考核改 360 度考核为单向考核(直接主管一次考核 和主管的上级二次考核)。 组织考核改变下级报计划和上级认计划的被动,而是从 战略目标梳理开始,并鼓励大家建立挑战性目标。 员工考核脱离了一般意义上的优良中可差,也承担起 KPI 指标并辅之以行为标准的考核 新《绩效管理制度》的六个第一 第一次提出绩效管理的概念,明确绩效包含各级组 织经营业绩和员工工作绩效。绩效管理不同于绩效 考核,它把企业的战略、目标与计划、信息反馈系 统作为绩效管理的环境纳入绩效管理中。 第一次从确保战略目标落地的角度来考虑绩效考核。 追求与战略目标相符合的成果,是企业成熟的标志, 是企业走出短期行为的开始。 第一次明确绩效管理本身也要进行 PDCA 循环, KPI 指标和标准需要不断开发、积累和完善。 新《绩效管理制度》的六个第一 第一次引进新的概念和管理技术有如平衡计分 卡, KPI 指标体系,成功关键因素,经营检讨和绩 效监控, EVA ,等等。通过因果关系的梳理查找企 业的目前经营中的短板,并从人的行为上找到根源。 第一次完成员工考核与组织考核链接,走出组织考 核与人员考核因职能区划而相互割裂的误区。 第一次落实绩效管理制度环境的问题。通过梳理计 划,打通计划与预算的关系,打通绩效与薪酬的通 路实现激活组织、加速企业成长、激励员工不断改 进工作提高业绩等目标。对计划的准确性和信息系 统的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
28 页
392 浏览
立即下载
永和豆浆国际集团各部门KPI绩效考核表全套
永和豆浆国际连锁事业-天津永和食品有限公司 KPI绩效考核表 商品部(中厨) 员工姓名 主管/部门经理 刘昊 职位名称 员工编号 指标类型 工作绩效(50%) 具体评价指标 说明 权重 总体销售达成及利润控制(新店+老店) 目标量 保证采购供货及时和质量稳定 未有严重问题次数 20% 总体成本控制 目标量 30% 自评分数 考评分数 25+25% 100 小计 100 最终得分 董事长签核 副总/总监签核 主管签核 本人签字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TOTAL 商品部经理 评价日期 SALES TURNOVER 87+0 77+0 77+16 77+16 87+16 77+20 77+20 77+20 87+20 77+24 77+24 87+24 1164 销售目标 2009年1-12月份目标量 成本控制目标 69.6 61.6 74.4 74.4 82.4 77.6 77.6 77.6 85.6 80.8 80.8 88.8 931.2 实际达成(目标及利润) 永和豆浆国际连锁事业-天津永和食品有限公司 KPI绩效考核表 商品部(中厨) 员工姓名 采购 李广禄 职位名称 员工编号 评价日期 指标类型 工作绩效(50%) 采购职员 具体评价指标 说明 权重 成本控制 目标量 50% 保证采购供货及时和质量稳定 未有严重问题次数 20% 存货管理 正常提报次数每月 30% 100 小计 100 最终得分 董事长签核 副总/总监签核 主管签核 本人签字 附成本控制预算目标计划表2009年 自评分数 考评分数 永和豆浆国际连锁事业-天津永和食品有限公司 KPI绩效考核表 商品部(中厨) 员工姓名 物流统计 张莉 职位名称 员工编号 评价日期 指标类型 工作绩效(50%) 统计 具体评价指标 说明 权重 提报月度表单及时、保质、保量 未有问题次数 25 保证货源收发货及控制 目标量 25 安全库存管理 正常提报次数每月 50 100 小计 100 最终得分 董事长签核 副总/总监签核 主管签核 本人签字 自评分数 考评分数 永和豆浆国际连锁事业-天津永和食品有限公司 KPI绩效考核表 商品部(中厨) 研发 员工姓名 职位名称 员工编号 评价日期 指标类型 工作绩效(50%) 具体评价指标 说明 权重 保证月度和季度新品研发和推出 每月1次、每季度2次 50 成本控制 目标量 25 竞争者菜品或市场情报信息搜集提供 正常提报次数每月 25 100 小计 100 最终得分 董事长签核 副总/总监签核 主管签核 本人签字 自评分数 考评分数 永和豆浆国际连锁事业-天津永和食品有限公司 KPI绩效考核表 商品部(中厨) 员工姓名 司机 阎慧、郭亚楠 职位名称 员工编号 评价日期 指标类型 工作绩效(50%) 司机 具体评价指标 说明 权重 保证送货及收货运输 未有问题次数 25 成本控制 目标量 50 安全驾驶及车辆保养 未有问题次数 25 100 小计 100 最终得分 董事长签核 副总/总监签核 主管签核 本人签字 自评分数 考评分数 永和豆浆国际连锁事业-天津永和食品有限公司 KPI绩效考核表 商品部(中厨) 生产主管 祝拥华/李合营 员工姓名 职位名称 员工编号 评价日期 指标类型 工作绩效(50%) 生产、维修 具体评价指标 说明 权重 保证设备设施维护 未有问题次数 25 原物料成本控制 目标量 50 安全保证 未有重大问题次数 25 100 小计 100 最终得分 董事长签核 副总/总监签核 主管签核 本人签字 自评分数 考评分数 永和豆浆国际连锁事业-天津永和食品有限公司 KPI绩效考核表 商品部(中厨) 员工姓名 门卫 关英俊、于金龙 职位名称 员工编号 评价日期 指标类型 工作绩效(50%) 门卫 具体评价指标 说明 权重 保证正常工作秩序 未有问题次数 25 产区出入管理 未有问题次数 25 安全保证 未有重大问题次数 50 100 小计 100 最终得分 董事长签核 副总/总监签核 主管签核 本人签字 自评分数 考评分数 永和豆浆国际连锁事业-天津永和食品有限公司 KPI绩效考核表 营运部 员工姓名 库管 张斌 职位名称 员工编号 评价日期 指标类型 工作绩效(50%) 库管 具体评价指标 说明 权重 存货管理 未有问题次数 50 报表提报 正常提报次数每月 25 仓库安全保证 未有重大问题次数 25 100 小计 100 最终得分 董事长签核 副总/总监签核 主管签核 本人签字 自评分数 考评分数 永和豆浆国际连锁事业-天津永和食品有限公司 KPI绩效考核表 营运部 员工姓名 主管/部门经理/店长/督导 叶育青 职位名称 员工编号 指标类型 直营店主管 评价日期 具体评价指标 说明 直营店(2家)销售及成本控制 直营店培训 权重 自评分数 考评分数 60% 无问题次数及投诉次数 40% 100 小计 最终得分 董事长签核 副总/总监签核 主管签核 本人签字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TOTAL SALES TURNOVER 27 25 30 31 40 38 43 45 48 44 37 32 440 销售目标 2009年1-12月份目标量 成本控制目标 8.9 8.4 9.6 9.7 11.9 10.7 11.3 11.6 11.9 12 10.5 10.6 127.1 实际达成(目标及利润) 永和豆浆国际连锁事业-天津永和食品有限公司 KPI绩效考核表 营运部 员工姓名 主管/部门经理/店长/督导 卢小伟 职位名称 员工编号 指标类型 工作绩效(50%) 营运部经理 评价日期 具体评价指标 说明 权重 达成开店指标(直营+加盟) 32家 30% 直营店(2家)销售及成本控制 加盟店培训 自评分数 考评分数 50% 无问题次数及投诉次数 20% 100 小计 最终得分 董事长签核 副总/总监签核 主管签核 本人签字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TOTAL SALES TURNOVER 27 25 30 31 40 38 43 45 48 44 37 32 440 销售目标 2009年1-12月份目标量 成本控制目标 8.9 8.4 9.6 9.7 11.9 10.7 11.3 11.6 11.9 12 10.5 10.6 127.1 实际达成(目标及利润) 永和豆浆国际连锁事业-天津永和食品有限公司 KPI绩效考核表 营运部 员工姓名 督导 安意/李亚瑜 职位名称 员工编号 指标类型 评价日期 具体评价指标 完成人员培训 工作绩效(50%) SQC达成(50%) 说明 权重 目标量80%以上为达成 40% 服务达标 20% 质量达标 20% 卫生达标 20% 100 小计 100 最终得分 董事长签核 副总/总监签核 主管签核 本人签字 附QSC检核月表及培训检核月表 督导 KPI分数 其他分数 永和豆浆国际连锁事业-天津永和食品有限公司 KPI绩效考核表 营运部 员工姓名 店长(紫金山) 高旸、卢建伟、高媛、董鑫 职位名称 员工编号 指标类型 工作绩效(50%) 直营店店长 评价日期 具体评价指标 说明 权重 直营店销售及成本控制 目标量80%以上为达成 50% 达成培训要求 无问题次数或投诉次数 20% 服务达标 10% 卫生达标 10% 质量达标 10% SQC达成(50%) KPI分数 其他分数 100 小计 最终得分 董事长签核 副总/总监签核 主管签核 本人签字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TOTAL SALES TURNOVER 15 14 16 17 21 20 24 26 26 22 21 18 240 销售目标 2009年1-12月份目标量 成本控制目标 4.9 4.6 5 5.2 6.3 5.6 6.2 6.4 6.4 6.1 5.7 5 67.4 实际达成(目标及利润) 永和豆浆国际连锁事业-天津永和食品有限公司 KPI绩效考核表 市场部 员工姓名 主管/销售人员 张颖 职位名称 员工编号 评价日期 指标类型 具体评价指标 具体参数 权重 业绩分数 其他分数 60% 电话咨询数量和质量 工作绩效(50%) 客服 客户投诉及疑问答复 客户名单数据整体报告 无问题次数和投诉次数 20% 正常提报次数每月 20% 100 小计 最终得分 董事长签核 副总/总监签核 主管签核 本人签字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TOTAL 电话拜访数量 2009年1-12月份目标量 实际达成(目标及开发数量) 永和豆浆国际连锁事业-天津永和食品有限公司 KPI绩效考核表 市场部 员工姓名 主管/销售人员 柳燕 职位名称 员工编号 评价日期 指标类型 具体评价指标 开发新加盟商(指签单户) 工作绩效(50%) 市场开发 达成新加盟店指标(指已销售) 市场开发分析报告 具体参数 权重 5 30% 35万 50% 正常提报次数每月 20% 小计 业绩分数 其他分数 100 最终得分 董事长签核 副总/总监签核 主管签核 本人签字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TOTAL SALES TURNOVER 销售目标 2009年1-12月份目标量 开发加盟商数量 7万 1 7万 1 7万 1 7万 1 7万 1 35万 5 实际达成(目标及开发数量) 永和豆浆国际连锁事业-天津永和食品有限公司 KPI绩效考核表 市场部 主管/销售人员 员工姓名 张英 职位名称 员工编号 指标类型 具体评价指标 开发新加盟商(指签单户) 工作绩效(50%) 市场开发 评价日期 达成新加盟店指标(指已销售) 市场开发分析报告 具体参数 权重 7 30% 49万 50% 正常提报次数每月 20% 业绩分数 其他分数 100 小计 最终得分 董事长签核 副总/总监签核 主管签核 本人签字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TOTAL SALES TURNOVER 销售目标 2009年1-12月份目标量 开发加盟商数量 7万 1 7万 1 7万 7万 7万 7万 1 1 1 1 7万 1 49万 7 实际达成(目标及开发数量) 永和豆浆国际连锁事业-天津永和食品有限公司 KPI绩效考核表 市场部 员工姓名 主管/销售人员 于君 职位名称 员工编号 评价日期 指标类型 具体评价指标 开发新加盟商(指签单户) 工作绩效(50%) 市场开发 达成新加盟店指标(指已销售) 市场开发分析报告 具体参数 权重 8 30% 56万 50% 正常提报次数每月 20% 业绩分数 其他分数 100 小计 最终得分 董事长签核 副总/总监签核 主管签核 本人签字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TOTAL SALES TURNOVER 销售目标 2009年1-12月份目标量 开发加盟商数量 7万 1 7万 1 7万 7万 7万 7万 7万 1 1 1 1 1 7万 1 56万 8 实际达成(目标及开发数量) 永和豆浆国际连锁事业-天津永和食品有限公司 KPI绩效考核表 市场部 员工姓名 主管/销售人员 张荣生 职位名称 员工编号 指标类型 具体评价指标 开发新加盟商(指签单户) 工作绩效(50%) 市场部经理 评价日期 达成新加盟店指标(指已销售) 市场开发分析报告 具体参数 权重 32 30% 224万 50% 正常提报次数每月 20% 小计 业绩分数 其他分数 100 最终得分 董事长签核 副总/总监签核 主管签核 本人签字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TOTAL SALES TURNOVER 销售目标 2009年1-12月份目标量 开发加盟商数量 35万 5 35万 5 119万 17 35万 5 224万 8 实际达成(目标及开发数量) 永和豆浆国际连锁事业-天津永和食品有限公司 KPI绩效考核表 企划部 员工姓名 主管/一般人员 林广静 职位名称 员工编号 企划工程设计 评价日期 指标类型 具体评价指标 * 设计图纸和工程方面规划、协调、施工及完成 工作绩效(50%) * 无客户前中后期的投诉或设计重大问题 说明 权重 目标量(80%以上合格) 60% 无问题次数或投诉次数 40% 小计 KPI分数 其他分数 100 最终得分 董事长签核 副总/总监签核 主管签核 本人签字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TOTAL SALES TURNOVER 销售目标 2009年1-12月份目标量 成本控制目标 实际达成(目标及利润) 永和豆浆国际连锁事业-天津永和食品有限公司 KPI绩效考核表 企划部 员工姓名 主管/一般人员 范 职位名称 员工编号 企划美工 评价日期 指标类型 具体评价指标 说明 * 设计广宣、POSM及所有相关宣传品,与加盟商的销售目标 工作绩效(50%) * 无客户前中后期的投诉或设计重大问题 权重 目标量(80%以上合格) 60% 无问题次数或投诉次数 40% 小计 KPI分数 其他分数 100 最终得分 董事长签核 副总/总监签核 主管签核 本人签字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TOTAL SALES TURNOVER 4 5 3 4 3 3 3 3 4 8 5 5 50 销售目标 2009年1-12月份目标量 成本控制目标 实际达成(目标及利润) 永和豆浆国际连锁事业-天津永和食品有限公司 KPI绩效考核表 企划部 员工姓名 主管/一般人员 罗伟 职位名称 员工编号 企划部经理 评价日期 指标类型 具体评价指标 说明 权重 KPI分数 其他分数 15+15% * 协助完成直营店月销售绩效指标+广宣销售目标 目标量(80%以上合格) * 月度加盟商及门店整体系统SP、PR及MPR等 2个SP至少/月 30% * 完成和控制月A&P预算 目标量(90%以上合格) 40% 工作绩效(50%) 100 小计 最终得分 董事长签核 副总/总监签核 主管签核 本人签字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TOTAL SALES TURNOVER 27 25 30 31 40 38 43 45 48 44 37 32 440 销售目标 2009年1-12月份目标量 成本控制目标 实际达成(目标及利润) 永和豆浆国际连锁事业-天津永和食品有限公司 KPI绩效考核表 人事行政部 主管 员工姓名 胡婷 职位名称 员工编号 评价日期 指标类型 工作绩效(50%) 人事经理 具体评价指标 说明 权重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工作 正常提报次数每月 40% 管理制度结构设计 正常提报次数每月 30% 培训工作 正常提报次数每月 30% 100 小计 100 最终得分 董事长签核 副总/总监签核 主管签核 本人签字 自评分数 考评分数 永和豆浆国际连锁事业-天津永和食品有限公司 KPI绩效考核表 人事行政部 员工姓名 行政人员/文秘 马梦琳、于坤 职位名称 员工编号 职员 评价日期 指标类型 具体评价指标 说明 权重 完成要求之任务数量 按照指定要求(黑白猫原则) 50% 工作绩效(50%) 完成要求之任务质量 按照指定要求或达成结果分析 50% 100 小计 100 最终得分 董事长签核 副总/总监签核 主管签核 本人签字 自评分数 考评分数
20 页
389 浏览
立即下载
KPI——三产总公司财务科科长
三产总公司财务科科长 KPI 组成表 KPI 考核 周期 考核 标准 KPI 说明 权重 特 大 差 错 =3 一般差错次数 季度 12 次/年 次一般差错 重 大 差 错 =2 利润指标完成率 费用指标完成率 年度 半年 100 分 100 分 划利润 费用指标实际 情况 100 85 60 0 信息来源 考核目的 财务、审计、税务 部门的检查记录。 提供的财务计划、 预算计划、分析报 告 工作基本职责的完成情况,避 免差错,提高工作质量 50% 无差错次数 差错次数=2 差错次数=4 差错次数≥5 25% 实际利润/批准指标≥1 100 实际利润/批准指标≤1 每下降 1%分值减少 10 财务报表 确保公司的利润目标在本部门 得以实现 25% 实际费用/批准指标≤1 100 实际费用/批准指标≥1 每增加 1%分值减少 10 各种相关报表 提高财务管理与控制的职能, 使预算管理成为规范的工作 次一般差错 实际利润/计 计算方式 说明: 特大差错:员工泄密,营私舞弊,错误支付,给相关部门造成重大损失(万元以上) 重大差错:重大表单填报错误,票据丢失,给相关部门造成损失(万元以下) 一般差错:报表填报错误,会计事项处理错误,没有按照公司的有关制度开展工作,报告、报表填报不及时(推迟一天计一次) 审计部部长 集团整体经营情况 人力资源部 信息来源 总经理/副总经理 整理备案 集团财务报表 审阅并打分 常规性审计工作计划 与执行情况 常规性审计工作计 划与执行报告 非常规性审计工作进 展情况 非常规性审计工作 进展情况报告 整理备案 参照对报告打分 年度培训计划与执 行情况报告 整理备案 参照对报告打分 整理备案 参照费用统计打分 本部门员工培训执行 情况 部门费用情况 费用统计
3 页
513 浏览
立即下载
资产财务处KPI组成表
http://www.5ixue.com (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 资产财务处 KPI 组成表 考核 周期 KPI 年度财务预算 与执行报告 年 滚动现金流量 计划表 季度 重大经济事件 财务分析报告 随时 各分厂、分公 司资产财务状 况报告 半年 考核 标准 100 分 100 分 100 分 100 分 KPI 说明 权 重 计算方 式 信息来源 考核目的 见附表 1 25% 见表一 本岗位提交 报告 根据公司产品发展需要 制定新技术开发战略 见附表 2 25% 见表二 本岗位提交 报告 根据公司战略及经营业 绩制定质量管理制度 见附表 3 30% 见表三 本岗位提交 报告 本年度重点客户反映情 况总结 见附表 4 20% 见表四 本岗位提交 报告 确保各生产单位良品率 考核工作高质量完成 软指标评分表 表一:公司资产财务处战略规划报告评分表(总经理填写) 请针对资产财务处提交的公司资产财务处战略规划报告综合以下五方面评分 软指标评分项目 权重 报告上交及时性 10% 本阶段资产财务处工作实施内容 20% 本阶段资产财务处工作实施效果分析 25% 下阶级资产财务处工作重点 25% 提高资产财务处工作效果建议 20% 总计 100% 得分 加权得分 附表 1:公司资产财务处战略规划报告格式(资产财务处填写) 报告项目 内容 员工流动率分析 本阶段工作回顾 http://www.5ixue.com (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 1 http://www.5ixue.com (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 本阶段资产财务处调整方案的策划与实施情 况 各部门职能变动分析 下阶级资产财务处工作展望与计划 根据公司战战略制定资产财务处规划 表二:管理制度结构设计报告评分表(总经理填写) 请针对资产财务处提交的管理制度结构设计报告综合以下四方面评分 软指标评分项目 权重 报告上交及时性 10% 管理制度是否能体现公司文化 20% 各项管理制度制定与完善情况 40% 管理制度是否具有有序性 30% 总计 100% 得分 加权得分 附表 2:管理制度结构设计报告(资产财务处填写) 报告项目 内容 本阶段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目前管理制度存在问题分析 本阶段管理制度修订情况 如何提高管理制度执行效果的建议 下阶段管理制度结构改进工作计划 表三:培训工作报告评分(总经理填写) 请针对资产财务处提交的培训工作报告综合以下五方面评分 软指标评分项目 权重 报告上交及时性 10% 培训工作是否与公司战略相符 25% http://www.5ixue.com (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 得分 加权得分 2 http://www.5ixue.com (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 培训内容是否与本年培训主题相同 20% 培训预算使用情况分析 15% 员工对培训工作满意度调查 30% 总计 100% 附表 3:培训工作报告(资产财务处填写) 报告项目 内容 对资产财务处培训方向的把握 本阶段培训工作内容 本阶段组织各项培训目的分析 培训制度与文化结合情况分析 培训费用的使用情况分析 http://www.5ixue.com (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 3 http://www.5ixue.com (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 http://www.5ixue.com (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 4
4 页
364 浏览
立即下载
MBO、KPI与BSC联系区别
MBO、KPI 与 BSC 的联系和区别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深化,企业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在激烈的竞争中,越来越多 的企业认识到人力资源优势在获取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也成为获取 企业竞争优势的工具。一个企业要想获得相对其对手的优势,就必须创造出比其对手质量 更好的产品或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提供其竞争对手不能提供的创新性的产品和服务,或 者这些产品或服务以更低的成本被提供,也就是区分度要高、成本要低。越来越多的研究表 明,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对竞争优势的获得有强烈的影响。 人力资源能够提升企业价值,它是一种能够通过增加投入而提高产出的资源,人力资源管 理也成为了一项以企业战略为基础的管理活动。企业战略的落地,是要借助于人力资源管 理中的各个环节来具体实施的,在这一整体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绩效管理就承担着具 体的落地任务。 绩效管理是指为了达成企业或组织的目标,依据员工和他们的直接主管之间达成的协议, 通过持续开放的双向互动的沟通过程,来提高组织员工的绩效和开发团队、个人的潜能, 形成组织目标所预期的利益和产出,并推动团队和个人做出有利于目标达成的行为,从而 使组织不断获得成功的管理方法。绩效管理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到各个业务单元,并且 分解到每个岗位,而岗位职责最终由员工来实现。因此,对每个员工的绩效进行管理、改进 和提高,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绩效,使得企业的生产力和价值也随之提高,企业的竞争优 势也就因此而获得。绩效管理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绩效管理做得好,才能不断提 高和激励员工,从而不断提高公司绩效,推进公司持续发展。绩效管理在企业的人力资源 管理中占据着核心地位。企业的绩效管理是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培养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 段。 而在整个绩效管理系统中,绩效评价又是其中关键的环节。如何恰当的绩效评价方法,对 于整个绩效管理系统成功开展乃至企业战略的顺利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绩效评价的 方法很多,而目标管理法、关键绩效指标法和平衡计分卡作为三种新兴的绩效考核方法, 自其产生以来就受到了企业界的广泛应用。 一、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简称 MBO)是美国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于 1954 年提出来的,最初的提法叫做“目标与自我控制管理”。德鲁克认为,并不是有了工 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所以,“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 须转化为目标”。如果组织中的每个人都能向着一个方向努力,他们的力量就可以很好地 整合在一起,不会存在隔阂、摩擦和浪费,这样组织将会更有效率,也会更加成功。而目标 管理通过目标的沟通、分解和链接,能够使大家在对目标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汇集组织中 每个人的力量,向着共同的目标迈进。因此,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当组织 最高层管理者确定了组织目标以后,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分解,转变成各个部门以及各个 人的分目标,管理者依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下级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目标管理提出以 后,便在美国迅速流传,到目前为止,目标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基础,可以说,有企业 存在的地方,就有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是结果取向的绩效评估方法,其基本思想在于一个 组织必须建立大的目标,以作为组织的方向,为达成大的目标,组织中的管理者必须设定 1 基本单位的个别目标,而各项个别目标应与组织目标协调一致,从而促成组织的团队建设 并得以发挥整体的组织绩效。 目标管理法的具体操作,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步骤:1.绩效目标的设定。绩效目标是的设定, 是目标管理程序的第一步,实际上是在企业战略目标的基础上,明确上下级各个层次所要 达到的绩效目标,建立绩效目标体系,包括组织层次的绩效目标、部门层次绩效目标、团队 绩效目标以及个人绩效目标。目标的设定,要遵循 SMART 原则,即:Specific:目标设定 应该是具体明确的。绩效目标是被期望的具体结果,而不是意图或希望,目标应该用容易 理解的语言准确地描述出来;Measurable:即目标应该可以根据数量或质量的标准进行 量度和证实,只要有可能,就应该予以量化。目标应可衡量,也需要被衡量; Achievable:即目标应该是具有挑战性,但也应该是可以实现的。目标是在过去工作基础 上的进步和提高,具有一定的难度,但也必须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而不应该是没有达 成的可能性的;Result- oriented:即目标的设定应该是结果导向的;Time-based:即所 设定目标的达成,必须有一定的时间限定。2.绩效指导。在机械厂目标确定以后,管理者就 应该放手让下属根据预期绩效目标、时间进度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提供工作所需要的资 源、支持和帮助,并根据预先安排对工作进度情况进行跟踪,对关键步骤加强控制和指导 随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以保绩效目标的顺利实现。3.绩效检查。即管理者根据确定的绩 效目标实现的日期、评价维度、要求达到的标准,检查下属在多大程度上完成了预期的绩效 目标,并根据检查情况实施相应的激励和惩罚,并分析评价目标完成情况背后的原因,包 括工作成功的经验和工作不利的原因分析,为将来改进工作提供依据。4.制定新的目标,实 施新的目标管理循环。 持续不断的目标修正与绩效提升 1.绩效目标设定 2.绩效指导 3.绩效检查 4.设定新的绩效目标 明确组织战略,自上至下逐级分解组织目标 上下级共同确定各层级绩效目标 上下级就绩效标准及如何测量达成共识 ?确定各项绩效目标的重要程度 ?确定各项绩效指标的重要程度 ?上下级就绩效目标完成的时间期限进行沟通并确认 ?发现异常的绩效水平并分析产生的原因 ?上下级就绩效改进达成共识 ?制定解决办法和矫正方案 2 ?为目标修正提供反馈信息 ?根据组织战略及时评估结果,调整绩效目标?为新一轮绩效循环设立标准?上下级共同确定 各层级绩效目标并就如何测量达成共识 图 1:目标管理法的实施程序 目标管理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作为一种绩效评估工具,它的有效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它使各级部门及员工知道他们要完成的目标是什么,从而可以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最大程 度地投入到实现这些目标的行为中去;同时,目标管理强调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它将个 人利益合组织利益紧密联系起来,有助于启发员工的自觉性,调动员工是主动心、积极性 和创造性;目标管理强调在设定目标的过程中要注重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协商,因此也有 助于促进组织内部的意见交流和相互了解,改善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当然,目标管理也 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首先,由于组织环境的可变因素越来越多,变化越来越快,组织 的内部活动日益复杂,使组织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这就使得组织内的许多目标难以定量 化、具体化;同时,由于环境的变化,也可能会导致组织当初所设定的目标变得不和时宜 其次,目标管理只考虑结果,而不注重过程,对于很多工作来说,难以完全用工作产出结 果来衡量;忽视过程、只重结果可能会纵容为达到目标而不择手段的行为,损害组织形象。 再次,目标管理倾向聚焦于短期目标,即能在每年年度加以测量的目标,这可能会导致组 织了达成短期目标而忽略甚至牺牲长期目标。 二、关键绩效指标 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简称 KPI),20C50 年代,通用电气公司实 施了一组平衡的绩效衡量标准。1961 年的研究表明,许多组织受到了一个普遍问题的困扰: 缺少管理信息,随后,1979 年的一项研究描述了改进管理控制和信息系统的一种新方法, 提出了一个被称为 CSF(关键成功因素)的新概念。对企业来说,如果结果令人满意,那么关 键成功因素就是能够确保组织成功实现竞争性绩效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因素。企业要想发展 就必须实现关键成功因素。因此,关键成功因素是指应该得到管理层的支持的密切关注的 活动领域。这些关键成功因素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提炼,称为一种新的绩效评价体系——关 键绩效指标。 建立企业或组织的 KPI 体系,通常必须经过以下程序:首先,企业或组织的高级管理层必 须充分了解本企业或组织的战略发展目标以及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情况,由企业的高级 管理层和专家一起,找出企业的价值评估重点,并找出这些关键业务领域的关键业绩指标 从而建立企业级的 KPI;在确立了企业级 KPI 以后,在专家的指导下,各部门的主管对相 应部门的 KPI 进行分解,分解出各部门级的 KPI;然后各部门的主管和管理人员一起将部 门级的 KPI 进一步细分,分解为更细的 KPI 及具体岗位(即个人)的绩效衡量指标。各级 KPI 的建立,同样也应当遵循 SMART 原则,通常可采取以下步骤:①,详细描述部门和 岗位的工作职责,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与部门设置情况和部门间工作的业务流程关系,确 定每一部门的工作职责;②,提取工作要项。工作要项指各部门和各岗位的工作中所包含 的重要职责,由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通过商讨共同确定哪些工作作为工作要项。 ③,建立关 键绩效指标。每一个工作要项就是一个关键绩效指标。④,确定不同指标的权重,即确定不 同方面的绩效指标在总体绩效中所占的比重。⑤,确定绩效标准。关键绩效指标体现了每一 3 部门或岗位对组织目标由增值作用的产出。指标规定了从哪些方面对工作产出进行衡量和 评价,而标准则表明了在各个指标是分别应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指标解决“评价什么”的 问题,标准则解决被考评者“做得怎样”、“完成多少”的问题。 在企业中建立 KPI 体系,是对传统绩效评价理念的一种创新,通过 KPI 体系的设计,可以 将组织的战略目标有效地分解到各个企业部门和个人,使个人目标、部门目标与企业目标 之间始终保持一致,从而齐心协力为共同目标努力,保持企业的持续发展; KPI 体系不仅 成为员工行为的约束机制,同时还发挥着战略导向的牵引作用,能通过绩效管理过程有效 地实施企业战略目标;同时,KPI 体系的建立,能为价值评价体系和价值分配体系提供客 观、公正的数据,可最大限度地规避各级主管因认为原因造成价值评价的差异,保证员工 对立足于 KPI 而建立的价值评价体系的认同,从而激励和约束员工的行为。再次,通过关键 绩效指标的建立达成的承诺,员工与管理人员可以进行工作期望、工作表现和未来发展等 方面的沟通,关键绩效指标是绩效沟通的基石。 虽然,关键绩效指标法是有很多的优越性,但是,它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陷,主要表现 在:首先,关键绩效指标法针对每一项对战略有重要意义的工作产出提取相应的绩效指标 导致指标体系过于庞杂。在当今多变的社会环境下,战略也跟着改变,而这种应变性很差 的指标体系很难跟上战略的变化,从而给组织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其次,关键绩效指标 法没有明确指标的设置如何具体从各个方位全面、公正地平衡被考评者长期和短期的工作 绩效,并且各个指标是独立的,指标之间没有明确的内在联系,考核还是太多的定位在部 门及其内部个体绩效结果,而忽视了部门绩效之间的内在逻辑与组织战略实施之间的关系 因此这种考核还没能跨越其职能障碍,在如何让组织成员了解并利用其中内在的多重相互 关系,发挥员工推动组织战略实施的整体优势,使战略的导向牵引作用贯彻于员工的绩效 考核与行为改进方面还没有取得突破。再次,绩效评估的结果并不总是很清晰。对许多团队 来说,绩效的结果是什么并不清楚,人们并不知道工作的产出是什么,也无从知道工作完 成的好坏,因此,更谈不上去确定关键绩效指标。在某些情况下,即使知道工作绩效应该 从哪些方面进行衡量,也不知道该如何去衡量,因为并不是所有得事情都能够通过数字来 衡量的。 三、平衡计分卡 1986 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S?卡普兰在其发表的著作《失去关联性:管理会计的 兴衰》中指出了传统的业绩考核体系只关注财务方面的指标,而没有衡量驱动未来财务业 绩的非财务指标,从而引出了作者考虑建立一种新的战略管理工具的思考。为此,卡普兰 和当时的美国复兴方案公司总裁戴维?P?诺顿,通过对 12 家在业绩评价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的企业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研究,提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平衡计分卡模型。平衡计分卡 (Balanced Score Card,简称 BSC)是以企业的战略为基础,从财务、内部流程、客户和学 习/成长四个维度来衡量企业或组织的绩效,将企业或组织的战略落实到具体的、可操作的 目标、衡量指标和目标值上的一种战略实施工具。 平衡计分卡包括四个维度:财务、内部流程、客户和学习/成长,每一个维度包括目标、绩效 指标、目标值和行动计划,其基本框架如下: 4 愿景与战略 客户 目标、指标、目标值、行动方案 财务维度 目标、指标、目标值、行动方案 学习/成长 目标、指标、目标值、行动方案 内部流程 目标、指标、目标值、行动方案 图 2: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框架 财务维度的指标主要衡量的是公司的成长和盈利能力,通常包括营业额、净利润、资金回报 率和负债情况等;内部流程维度主要衡量公司在关键领域改进业务流程,以促进成长,增 加盈利能力和提高客户满意度的能力;客户维度主要体现的是公司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 而出的战略以及赢得客户的价值定位,其主要指标包括市场份额、客户保留率、客户满意度、 新客户开发率等。学习/成长维度反映了企业创新与发展员工的战略,鼓励员工学习/成长、 调整战略并改进战略实施的情况。学习/成长维度的指标包括新产品开发周期、新产品销售 比率、流程改进效率等。 平衡计分卡系统强调,各绩效维度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强调对战略管理的因果关系进 行假设和验证,强调各项评估指标之间的因果联系和逻辑关系。其逻辑关系可以用下图来 表示: 角度 学习/成长 内部流程 5 客户 财务 指标 员工培训 优质服务 客户满意度 销售收入增长 图 3:BSC 的逻辑关系图 毕意文和孙永玲博士在总结多年平衡计分卡实施的经验后,对平衡计分卡的实施流程做了以 下归纳:①,战略分析,分析公司的业务状况,包括生命周期、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的 SWOT 分 析和企业价值定位分析;②,战略形成,基于以上分析确定公司的愿景与战略;③,目标 的确定,根据公司的战略,确定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成长四个维度的找了绩效目 标;④,分解目标,即将战略传达到整个组织,分解公司目标到低一级的 业务单位,直至 个人;⑤,把平衡计分卡与绩效管理、能力发展和浮动薪酬挂钩,并运用信息系统为高层 提供便利,使之易于跟踪和检查,必要时可以及时调整战略以实现公司目标;⑥,链接平 衡计分卡与业务流程改进/再造,对重要业务流程进行改进或重新设计;⑦,汇报、分析和 调整,定期汇报组织绩效结果,根据评估分析,对战略做相应调整,并重复上述流程。 审视企业战略 及竞争目标 设立 绩效指标 开发各级 平衡计分卡 设定各级指标 的评估标准 6 持续的循环与提高过程 以平衡计分卡 进行绩效评估 分析评估结果 修正指标及标准 图 4:BSC 的实施步骤 平衡计分卡打破了传统绩效评估方法财务指标一统天下的局面,从财务、内部流程、客户、 学习/成长等角度来设计绩效评估体系,消除了单一评价指标的局限性,使得为增强企业竞 争力的应办事项中看似迥异的事项同时出现在一份管理报告中,它可以帮组企业建立战略 管理的基础架构,并为组织的绩效管理提供战略框架,使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具体的行动方 案;同时,平衡计分卡强调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企业内部与外部、企业长期目标与短期 目标、超前指标与滞后指标的平衡,很好地弥补了目标管理与 KPI 体系的不足,是对目标管 理和 KPI 体系的发展与完善。平衡计分卡体系强调持续的沟通和平衡,可以为协调组织和消 除组织壁垒提供润滑剂和黏合剂。 当然,世界上并没有十全十美的考核工具,平衡计分卡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首先 , BSC 的工作量极大,实施难度也很大。平衡计分卡的实施要求企业有明确的组织战略;高层 管理者具备分解和沟通战略的能力和意愿;中高层管理者具有指标创新的能力和意愿。因 此管理基础差的企业不可以直接引入平衡计分卡,必须先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才能循序 渐进地引进平衡计分。其次,指标体系的建立较困难。平衡计分卡对传统业绩评价体系的突 破就在于它引进了非财务指标,克服了单一依靠财务指标评价的局限性。然而,如何建立 非财务指标体系、如何确立非财务指标的标准以及如何评价非财务指标,却又成为了一个 新的问题。财务指标的创立是比较容易的,而其他三个方面的指标则比较难以收集,需要 企业长期探索和总结。而且不同的企业面临着不同的竞争环境,需要不同的战略,进而设 定不同的目标,因此在运用平衡计分卡时,要求企业的管理层根据企业的战略、运营的主 要业务和外部环境加以仔细斟酌。再次,指标数量过多,指标间的因果关系很难做到真实、 明确。平衡计分卡涉及财务、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四套业绩评价指标,按照卡普 兰的说法,合适的指标数目是 20-25 个。如果指标之间不是呈完全正相关的关系,我们在 评价最终结果的时候,应该选择哪个指标作为评价的依据;如果舍掉部分指标的话,是不 是会导致业绩评价的不完整性。这些都是在应用平衡计分卡时要考虑的问题。平衡计分卡对 战略的贯彻基于各个指标间明确、真实的因果关系,但贯穿平衡计分卡的因果关系链很难 做到真实、可靠,就连它的创立者都认为“要想积累足够的数据去证明平衡计分卡各指标 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可能要几个月或者几年。在 短期内经理对战略影响的评价,不得不依靠主观的定性判断”。而且,如果竞争环境发生 了激烈的变化,原来的战略及与之适应的评价指标可能会丧失有效性,从而需要重新修订 7 最后,各指标权重的分配比较困难。要对企业业绩进行评价,就必然要综合考虑上述四个层 面的因素,这就涉及到一个权重分配问题。更复杂的是,不但要在不同层面之间分配权重,而且 要在同一层面的不同指标之间分配权重。平衡计分卡没有说明针对不同的发展阶段与战略 需要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故而权重的制定并没有一个客观标准,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得权 重的分配有浓厚的主观色彩。 四、将 MBO、KPI 融入 BSC 1、MBO 与 BSC 的融合。 MBO 包括上级目标分解、本级目标设立、制定行动措施、过程管理、目标评价等工作管理过 程,以及这个过程中的沟通、辅导、支持、激励、总结、建议等一系列促使工作者成长的管理 行为。在 BSC 中融入 MBO 技术,就能够帮组应用 BSC 的组织和个人达到目标,从 MBO 技术来看,它要求的是对实现目标的过程进行管理,以及管理中的沟通、辅导、支持、激励、 总结、建议等一系列工作者互动的内容,这正好弥补了 BSC 在这方面的不足;MBO 主要针 对具体目标和工作者,在它的体系中并不关注目标是否为一个体系。对一个组织来说 , MBO 的目标系统性不强,没有一个体系来支撑;而 BSC 的指标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但其 对目标的发展关注不够,将 BSC 与 MBO 结合在一起,就正好形成优势互补。 2、MBO、KPI 与 BSC 的融合——主基二元法(PFBSC) KPI 体系从中战略角度出发,在逻辑上和科学上找到并列举了影响企业绩效的关键指标, 但它往往会忽略一些非关键指标或不创造价值但保护价值的指标; BSC 它虽然本身就是一 个创造价值的绩效发展循环,在 BSC 所分解出来的众多指标体系中,创造价值流程的指标 至少有十几个,若每次以月为管理周期对这些指标体系进行全面精细的测评,管理成本就 会较高。这就出现了指标太多会提高管理成本,而这些“太多”的指标仍不全面的难题。针 对这一难题,姜定维和蔡巍融合 KPI 与 BSC 首创了“主基二元法”。主基二元法将绩效实 现 分 为 两 个 方 面 : 一 个 是 主 要 绩 效 , 另 一 个 是 基 础 绩 效 , 相 应 地 可 以 制 定 PPI 指 标 ( Prime Performance Indicators ) 和 FPI ( Fundamental Performance Indicators).PPI 是当期最重要的指标,可以随当期的需要而变化,由显性业绩、工作短板、 临时任务组成;FPI 是除 PPI 外的所有绩效指标,它们按一定方式组织起来,包含了促进 成长、完善流程、照顾结构的全面要求。在 PFBSC 中,对于 PPI,可以采用目标管理使之更 加出色,对于 FPI,则可采用范围管理,将其控制在希望的范围内,约束其衰退,但不组 织其成长。BSC 建立的是发展因素之间的平衡,而 FPBSC 建立的是主要绩效与基础绩效之 间的平衡,它吸收了 MBO、KPI 与 BSC 的优点,使它们互为补充,被誉为“出类拔萃”、 “既出色又完美”的管理方式。 BSC 与 KPI 的区别 8 首先要明白的是:BSC(The Balanced Scorecard)即平衡记分卡; 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ion)即关键业绩指标。 最近查到一些关于‘BSC 与 KPI 的区别’的讨论,感觉说的很有道理。 最先看有关 BSC 的文章时觉得它的核心就是 KPI,BSC 就是站在了更 高的高度上去考虑问题。要说到两者之间的区别确实总结不出来,我觉 得下面的 3 点说的是很正确的: 区别一:BSC 首先是一个战略管理系统,平衡计分卡的最根本目标是 战略,而不是人或人的行为。即使在绩效管理方面,也是从企业/组织 绩效(战略目标)为重,员工绩效管理只是其功能的延伸。BSC 应用于 员工绩效管理要求企业用平衡计分卡的方法来制订企业战略,最后才 分解为员工绩效指标,员工绩效是组织绩效的反映/侧面; 区别二:平衡计分卡强调"抓大放小",主次分得很清楚,精力集中于 主要矛盾,即公司的战略。不是什么都要考核,或不分轻重,在信息时 代这一点很重要; 区别三:平衡计分卡系统是高度结构化的系统,并不是 KPI 的堆砌, KPI 指标之间有着必然的逻辑关系。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就像钻石、 石墨和木炭一样,虽然都是炭原子组织,却因结构不同,其效用与价 值有着天壤之别。 9 不少人误将 KPI 设计视为核心,其实,真正的关键是制订战略;战略 是核心,是本质,KPI 只是现象,没有战略,KPI 就没有意义;而不同 企业的 KPI 及其数量和数值都因战略而有很大差别。以为有了 KPI 就解 决了问题,或套用其他企业的 KPI 都是误区。 所以说 BSC 会考核 KPI,但 KPI 并不是 BSC 的全部。 BSC 和 KPI 的关系,实际上我们可以理解为两种战略绩效管理的工具,而在实际操作中没 有任何必要一定要采取哪种方法而排斥或批判另外一种方法,对待任何一个管理工具都应 当汲取精髓,鉴于此我们才提出 SWOT\BCG、BSC、KPI、MBO 的整合方案,BSC 与 KPI 的方 法完全可以结合在一起进行使用。具体关系,你可以参考一下黄先生总结的 RBSC 架构图。 BSC 和 KPI 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绩效管理两个发展阶段:即目标管理阶段和 bsc 阶段! 目标管理和 BSC 可以称为是绩效管理工具,但 KPI 根本算不上是绩效管理工具。 目标管理和 BSC 都有系统的绩效管理体系和思想,KPI 根本没有。任何绩效管理方法最终 的落脚点都是 KPI。 KPI 只是目标管理和 BSC 各个目标的具体体现。 KPI 和 BSC 在绩效考核中有什么区别? bsc 不是绩效考核的方法。 也不是个人绩效管理的工具。 Balanced Score Card,简称 BSC。称做平衡计分卡( 其简称 BSC),是一种全新企业综合测评体系,代表了 国际上最前沿的管理思想,它的一个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集测评、管理与交流 功能于一体。 BSC 是一种把企业战略转化为执行力的一种战略绩效工具,他主要针对的是企业的各子公司,各部门的绩 效管理。 KPI 可以说是绩效考核方法,不过我认为称为绩效管理工具更好。 10 看个人理解,好像没有准确的说法。 我认为面试单位理解的绩效考核是这些 1、图尺度考核法(Graphic Rating Scale,GRS):是最简单和运用最普遍的绩效考核技术之一,一般采 用图尺度表填写打分的形式进行。 2、交替排序法(Alternative Ranking Method,ARM):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排序考核法。其原理是:在 群体中挑选出最好的或者最差的绩效表现者,较之于对其绩效进行绝对考核要简单易行得多。因此,交替 排序的操作方法就是分别挑选、排列的“最好的”与“最差的”,然后挑选出“第二好的”与“第二差 的”,这样依次进行,直到将所有的被考核人员排列完全为止,从而以优劣排序作为绩效考核的结果。交 替排序在操作时也可以使用绩效排序表。 3、配对比较法(Paired Comparison Method,PCM):是一种更为细致的通过排序来考核绩效水平 的方法,它的特点是每一个考核要素都要进行人员间的两两比较和排序,使得在每一个考核要素下,每一 个人都和其他所有人进行了比较,所有被考核者在每一个要素下都获得了充分的排序。 4、强制分布法(Forced Distribution Method,FDM):是在考核进行之前就设定好绩效水平的分布 比例,然后将员工的考核结果安排到分布结构里去。 5、关键事件法(Critical Incident Method,CIM):是一种通过员工的关键行为和行为结果来对其绩 效水平进行绩效考核的方法,一般由主管人员将其下属员工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非常优秀的行为事件或者 非常糟糕的行为事件记录下来,然后在考核时点上(每季度,或者每半年)与该员工进行一次面谈,根据 记录共同讨论来对其绩效水平做出考核。 6、行为锚定等级考核法(Behaviorally Anchored Rating Scale,BARS):是基于对被考核者的工作 行为进行观察、考核,从而评定绩效水平的方法。 11
11 页
368 浏览
立即下载
以KPI和BSC为核心的绩效管理体系(P80)
以 KPI 和 BSC 为核心的 绩效管理体系 1 目 录 第一部分:绩效管理和 KPI 第二部分:平衡计分卡 BSC 简介 第三部分:惠普的绩效管理 2 第一部分:绩效管理和 KPI 3 一、绩效管理的重要意义 4 绩效管理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 绩效管理流程 岗位 设计 招聘 薪酬 激励机制 员工个人 发展 绩效管理 • 1. 制定 / 修改 关键业绩指标 • 2. 设定目标签 订业绩合同 • 3. 进行经营 业绩审核 • 4. 考核结果应用 5 关键业绩指标是推动公司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 • 关键业绩指标是 ... 1. 对公司战略目标的分解,并随公 司战略的演化而不断修正 2. 是能有效反映关键业绩驱动因素 的衡量参数 3. 分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大部分。 其中定量指标部分包括财务指标 和服务 / 经营运作指标。定性 指标包括与岗位职责及业务发展 战略相一致的软性参数等 4. 是对关键重点经营行动的反映, 而不是对所有操作过程的反映 5. 由高层领导确定并被考核者认同 的 • 关键业绩指标 1. 能 使高层领导清晰了解对公司 ... 价值最关键的经营操作的情 况 2. 使管理者能及时诊断经营中 的问题并采取行动 3. 有力推动公司战略的执行 4. 为业绩管理和上下级的交流 沟通提供一个客观基础 5. 使经营管理者集中精力于对 业绩有最大驱动力的经营活 动中 6 KPI 体系在绩效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 • 是公司开展绩效管理的基础:确定目标、考核、薪酬、岗位调整、培训、发展 是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绩效沟通 管控 竞争压力的分解 目标的分解 -- -- 7 什么是绩效? 绩效是指一个组织、团队或个人工作效率 与效能。 8 组织(企业)绩效: 组织绩效目标要依据组织战略和 核心能力与专长制定。 从纵向分类 团队(部门)绩效: 员工绩效: 团队和员工绩效目标则必须紧紧围绕 组织绩效目标制定,确保组织目标的 实现。 潜在绩效 从横向分类 行为绩效 按此分类方法产生了三种不同的绩效 管理模式 结果绩效 9 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关系: 1. 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绩效考核只是这个系统中的 一部分; 2. 绩效管理是一个过程,注重过程的管理,而绩效考核是一 个阶段性的总结; 3. 绩效管理具有前瞻性,能帮助企业和经理前瞻性地看待问 题,有效规划企业和员工的未来发展,而绩效考核则是回 顾过去的一个阶段的成果,不具备前瞻性; 4. 绩效管理有着完善的计划、监督和控制的手段和方法,而 绩效考核只是考核的一个手段; 5. 绩效管理注重能力的培养,而绩效考核则只注重成绩的大 小; 13 绩效管理模式: 基于素质的绩效管理、基于行为的绩 效管理和基于结果的绩效管理。素质和行为是绩 效的基础,但是很难监控与衡量,目前普遍采用 的是结果导向的绩效管理,通过结果的衡量和评 价,推动素质的提高和行为的改进。 10 什么是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企业将战略转化为能够为企业带来价 值的行动的过程,是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 其深层的目标,是基于企业的发展战略,通过员工与 其主管持续、动态的沟通,明确员工的工作任务及绩 效目标,并确定对员工工作结果的衡量办法,在过程 中影响员工的行为,从而实现公司的目标,并使员工 得到发展。 11 绩效管理的任务: 1 、在职位绩效与公司战略、目标和价值观之间建立清 晰 的联系。 2 、确定职位的关键绩效因素,确保每一职位均具有明 确 的 KPI 。 3 、定期检查员工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确保绩效评价 的 客观公正。 4 、向员工反馈绩效评价和对比信息,为员工改进绩效 提 12 绩效管理总体流程 – – – – 明确公司的战略目标 研究制定关键岗位的关键业绩指标 听取反馈意见,进行必要修改 形成一套关键业绩指标系统 •制定 / 修改关键业绩 指标 – 根据评估的结果,公 司高层领导提出战略 方向上的调整 – 各层面的领导人员在 公司战略大方向的指 导下,修改本部门 / 单元的经营计划,制 定下期的行动计划 – 为下一期的业绩指标 完成做准备 •设定目 标签订 业绩合 同 •产生 行动 计划 •进行经 营业绩审 核 – 制定目标, 起草经营业 绩合同 – 审批并签订 关键岗位人 员的业绩合 同 – 进行业绩审核之前的准备 – 召开每季度的业绩审核会议, 对业绩进行评估,发掘失败原 因或成功经验,寻求解决方案 14 二、绩效管理的方法 15 关键业绩指标法 绩效管理的理论方 法体系: (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 ) 平衡计分法 ( Balance Scorecard, BSC ) 16 KPI 的精髓,或者说是对绩效管理的最大 贡献是指出企业业绩指标的设置必须与企业的 战略挂钩,其“关键”两字的含义即是指在某一 阶段一个企业战略上要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 17 KPI 业绩指标确定的原则 •KPI 是对公司及组织运作过程中关键成功 要素的提炼和归纳。 •将公司远景、战略与部门和个人运作相 连接。 •与内外部客户的价值相连接。 •具有长远的意义。 •少而精,可控制。 •基于战略与流程而非功能。 18 单一指标的评价原则 1 、 S ( Specific ,具体性),要求每一个指标的每 一个实施步骤都要具体详尽; 2 、 M ( Measurable ,可衡量),要求每一个指标从 成本、时间、数量和质量等四个 方面能作综合的考察衡量; 3 、 T ( Time ,定时),业绩指标需要指定完成日期, 确定进度,在实施的过程中 , 管理 层还要对业绩指标作周期检查。 19 单一指标的评价原则 4 、 A ( Achievable ,可实现性),员工业绩指标 需 要和上级领导、部门及公司的 指标相一致且易于实施; 5 、 B ( Benchmark ,以竞争对手为标杆),指标 需 要有竞争力,需要保持领先对 手的优势; 6 、 C ( Customer oriented ,客户导向),业 绩 20 三、绩效管理体系与企 业价值链的关系 21 2 、以绩效为核心的价值评价系统的五大体系 建立一套客观、公正的绩效评价系统,这种绩 效评价系统就必须是以企业绩效文化为核心 潜能评价体系 绩效管理循环体系 职业化行为评价体系 绩效文化 绩效考核体系 绩效改进体系 24 企业能否产生好的业绩,其决定因素是人 的问题。潜能评价体系解决了合适的人到合适的 岗位。 一套任职资格标准体系,通过该体系规范员 工的行为,当员工按照这些规范标准去工作,进 行评价就是以任职资格为核心的职业化行为评价 体系。 25 KPI 完成的过程是要进行 指标分解的,定期的述职要求管 理者和经营者对推进过程中指标 完成的情况、遇到的主要问题、 取得的主要经验等进行分析。 26 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的战略性工作,人 力资源管理不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情,而且 是全体管理者的责任。各部门的管理者承担人 力资源管理的责任。 27 绩效管理体系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 体系中的作用和定位 以 KPI 为核心的绩效 管理体系 基于战略的 人力资源规划 基于市场、业绩、 能力的薪酬管理体系 分层分类的 任职资格体系 基于岗位适应的 潜能评价开发体系 培训开发职业 生涯规划与设计 28 战略决定着企业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 以及人力资源的规划配置。 潜能评价体系更关注的是员工是否适合做 某一职位的工作、发展的潜力如何。而任职资 格体系则关注的是员工能不能做、是不是胜任、 是否具备某一职位所需要的技能、知识、经验 等。 29 绩效管理制度作为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的中枢和关键,就必须重新定位。绩效管理制度 首先应同分配制度相分离,建立以任职资格为基 础、 KPI 的全面绩效评价体系 , 再通过薪酬制 度、岗位轮换制度、培训教育制度、资格晋升制 度等体现员工的激励。 30 3 、绩效管理的核心思想在于不断提升组织 和员工绩效 绩效管理就是不断提升组织和员工的绩效。 完整的绩效管理由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诊 断、绩效评价、绩效反馈几部分构成,并形成一 个闭循环过程。 31 4 、绩效管理是一个持续沟通的过程 绩效管理的核心是持续沟通 Manager Continuous 经理 Communication 持续沟通 Employee 员工 32 5 、绩效管理不仅仅是结果评价,更强调过程 确定绩 效计划 plan 绩效辅导 do 数据收集 绩效诊断 check 绩效反馈 check 再计划 replan 33 6 、绩效管理强调各级管理者的参与和管理责任, 明确绩效管理是各级管理者的主要责任和工作 战略规划 考核结果用于 分配和激励 经营管理目标 与计划 绩效监控 绩效考核 34 中层管理者的主要作用是分解部门承担的组 织目标,并指导和帮助下属完成计划目标,是绩 效管理实施的关键主体之一。在绩效管理中,中 层管理者承担的责任主要包括: 35 公司人力资源部 ---------- 绩效管理制度的制 绩效管理的责任分工 定 人力资源部与各部门 ------ 绩效管理制度的细化 (考核的部门特色) HR 与管理者的共同责任 ----- 绩效标准的建立 (落实到具体职位) 各级管理者 -------------- 绩效管理的实施 (计划、观察、评价、辅导、沟通) 员工 --------------------- 参与绩效管理 36 四、指标体系的建立与 KPI 的选择 38 KPI 体系的建立 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中文含 义为关键业绩指标,是指企业宏观战略目标决策 经过层层分解产生的可操作性的战术目标,是宏 观战略决策执行效果的监测。 KPI 用来反映策略 执 行的效果 . 39 将本地网分公司战略目标层层分解到关键岗位 •分公司总 经理 •业务部门 总经理 •单位单元 负责人 •一般管理 人员 分公司整体期望 关键业绩指标 =xx •. . . . . . . . ..... 关键业绩指标 1=xx 关键业绩指标 2=xx •. . . . . . . . ..... 关键业绩指标 1’=xx 关键业绩指标 2’=xx •. . . . . . . . ..... 关键业绩指标 1’’=xx 关键业绩指标 2’’=xx 40 职能部门的关键业绩指标的设计以主要工作 的完成情况为基础 – 关键业绩指标的设计中主要考虑职能部门的主要工作 以及完成工作时间、质量和成本三方面的影响因素: • 时间:职能部门完成主要工作是否及时? • 质量:职能部门各主要工作的质量如何? • 成本:职能部门完成主要工作时的费用支出是否 合理? – 由于工作性质职能部门的关键业绩指标有较多定性指 标,但也结合一些定量指标的考量,尤其是部门预 算 / 费用的控制 – 对职能部门的考核输入有部分来自于各业务部门及其 他职能部门,以保证其服务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其他 部门的需求,保证公司整体运作的最佳效应 41 KPI 是衡量企业战略实施效果的关键指 标 , 将企业战略转化为内部过程的活动 , 以不 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地取得高效 益. 42 重点关注的关键业绩指标 通常用三种方式来选择 KPI :一种是外部导 向法,即标杆基准法,第二种是成功关键分析法, 即通过提炼本企业历史成功经验和要素进行重点绩 效监控;第三种是采用平衡记分卡思想的策略目标 分解法。 43 1 、标杆基准法选择 KPI 标杆基准法成功的关键在 于寻找业界最佳业绩标准 作为参照的基准数据(如, 客户满意度、劳动生产率、 资金周转速度等)。 44 外部导向法——标杆基准法 差 异 指 标 X A 公司 B 公司 C 公司 基准公司 标杆基准法示例 本公司 45 2 、成功关键分析法选择 KPI 成功关键要点分析,就是要寻找 一个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点是什么,并对企 业成功的关键要点进行重点监控。基本思 想是通过分析企业获得成功或取得市场领 先地位的关键因素,提炼出导致成功的关 键业绩模块。 46 成功关键法 企业战略确定 业 务 价 值 树 分 析 关键驱动因素分析 关键业绩指标 KPI 的确定 47 指标筛选的原则 有效性 该项指标能够客观、最为集 中地反映要素的要求 量化性 尽量使用定量化衡量指标, 避免凭感觉、主观判断来影 响考核结果的公正、公平 易测算性 考核测算的数据资料能够比 较容易获得,并且计算过程 尽量简单 48 依据平衡记分卡建立 KPI 体 系 平衡记分卡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财务、 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指 标之间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实现绩效考 核、绩效改进并完成战略目标 49 3 、策略目标分解法选择 KPI 依据平衡记分卡的原则, 将企业的战略进行分解,展开为财 务策略、客户策略、内部运营策略、 员工管理策略等四个方面的策略目 标,以此反映战略关键驱动因素 (见图表) 51 财务策略目标 收入的增长与收入 结构的改善 客户策略目标 取得客户对公司和 产品的认可 战略目标 获取更多发展 机会和人才 内部运营策略目标 完善产品质量促进 产品的更新换代 员工管理策略目标 人才队伍的形成与稳 定及人才素质的提高 52 企业策略目标 企业客户 策略目标 企业财务 策略目标 企业策略 企业内部运营 目标分解 策略目标 员工管理 策略目标 部门 SWOT 分析 年度经营重点 部门财务 策略目标 部门客户 部门策略 部门内部运营 策略目标 目标分解 策略目标 部门员工管理 策略目标 一级 KPI 一级 KPI 直接落实的 二级 KPI 响应策略目标的 二级 KPI 部门二级 KPI 构成 53 4 、确定指标权重的意义 权重突出了重点目标; 权重体现出意图引导和价值观念; 权重直接影响评价结果; 权重是企业评价的指挥棒; 权重最终将左右和影响企业文化建设; 54 确定指标权重的原则 战略目标和经营重点为导向的原则; 拾遗补阙原则; 系统优化原则; 考核者的主观意图与情况相结合原则; 55 权重的设定也要靠经验的积累 • 成功经验 • 原因 – 指标数控制在 5-10 个之间 – 过高的考核指标导致员工分散注意 力,且多数指标重复 – 每个 KPI 权重一般不高于 30% – 过高的权重易导致该员工“抓大头 扔小头”对其它与工作质量密切相 关的指标不加关注;且过高的权重 会使员工考核风险过于集中,万一 不能完成指标,则整年的奖金薪酬 均会受很大影响 – 太低会对考核得分缺少影响力,也 易导致该员工“抓大头扔小头”现 象 – 每个 KPI 权重一般不低于 5% – 可简化计算的难度 – 权重一般取 5 的整数倍 – 可简化计算的难度 – 得分一般利用分段线性进行 计算 56 第二部分:平衡计分卡 BSC 简 介 57 发明:哈佛商学院罗伯特 . 卡番兰 大卫 . 诺顿 平衡计分卡 Balance Score Card BSC 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战略绩效管理及评价工具,主要 以四个重要方面来衡量企业: 财务角度:企业经营的直接目标和结果是为股东创造 价值,尽管理由与企业战略的不同,在长期或短期对 于利润的要求会有所差异,但毫无疑问,从长远角度 来看,利润始终是企业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58 客户角度:如何向客户提供所需的产品和服务,从而 满足客户需要,提高企业竞争力。客户角度是从质量、 性能、服务等方面,考验企业的表现。 内部流程角度:企业是否建立起合适的组织、流程、 管理机制,在这些方面存在哪些优势和不足? 学习与创新角度:企业的成长与员工能力素质的提高 息息相关,企业唯有不断学习与创新,才能实现长远 的发展。 59 许多企业实施 BSC 失败,并非是失败在 BSC 本身,而 是失败在考核上,因为企业的管理一定是要建立在制 度的安排上。制度安排即所有工作一定要有制度、有 流程、有量化、有考核。 平衡计分卡是一个理念十分先进的游戏规则,企业实 施 BSC 项目就如同在绿茵场上踢足球,球员先要学规 则,学会如何不越位,如何合理冲撞,如何传球。只 有熟练掌握了这套规则,才能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60 KPI 考核与 BSC 应该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共同体; KPI 是维护日常工作运行的; BSC 是保证年度目标的达成。 目的:科学衡量企业的无形资产在创造持续的经济价 值方面所起的作用。无形资产包括客户关系、创新、 质量、员工积极性和能力、数据库和信息系统。 61 BSC 六大败因: 1 、高层管理人员对此缺乏认可; 2 、成员参与度不够高; 3 、仅仅在公司高层推行; 4 、流程开发耗费时间太长,将 BSC 视为一次性的测 评 项目; 5 、将 BSC 视为一个系统工具而不是管理工具; 6 、对 BSC 的解释仅仅限于补偿作用。 62 实施 BSC 的七个步骤: 1 、建立公司的远景与战略; 2 、成立平衡计分卡小组建立四类具体的目标; 3 、为四类目标找出恰当的衡量指标; 4 、加强企业内部沟通与教育; 5 、确定每年、季、月的业绩衡量指标数字,并与 公司的计划和预算相结合; 6 、将每年的报酬奖励制度与平衡计分卡挂钩; 7 、经常采用员工意见,积极修正 BSC 指标,并改 进公司战略。 63 运用 BSC 的三个障碍 1 、如何实现整体考核到个体考核的衔接; 2 、如何有效处理 SBU (战略业务单位)的 BSC 和 公司级 BSC 体系; 3 、技术层面的障碍、指标值、权重如何沟通。 64 应用 BSC 的四个要素: 1 、切勿照、抄、搬其它企业的模式; 2 、提高企业管理信息质量的要求; 3 、正确对待投入成本与获得效益之间的关系; 4 、执行要与奖励制度结合。 65 首先出现的是成本而非效益,改善就要有 投入,效益的产生往往滞后很多时间,投入与产出, 成本与效益之间必然有一个时间差。 非财务指标的改善所投入的大量投资,在可 以预见的时间内,可以在财务指标中收回。 66 四个指标循环: 发 展 过 程 的 关 键 因 素 利润策略 客户策略 财务指标是企业最终的追求和 目标,提高企业利润水平 以客户为中心,满足客户需求, 内部行为 策略 提高客户满意度 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企业内部 的运营效率 学习策略 企业及员工的学习与创新 67 平衡了什么? 有何缺点? 1 、短期与长期的关系 1 、 BSC 的优秀增加了 2 、财务与非财务的平衡 3 、指标间的平衡 使用的难度 2 、 BSC 的工作量极大 3 、不适用于个人 68 KPI 与 BSC 有何不同? KPI 同样是基于战略的,它是通过“价值树”、 “任务树”或“鱼骨分析”来分解成功关键因素,根 据关键因素分解 KPI ,再把 KPI 按部门和岗位向下分 解,是自上而下的。 BSC 是以总体战略为核心,分层设置的。与 BSC 相比, KPI 的要求基本是相互独立的,没有体现彼此 的职能。在时间的维度上也没有起前与滞后之分,它 的分解与落实都是以既定目标为核心的,不能突出部 门或个人的特色及职能。对应 BSC , KPI 最适用的应 该是财务指标与任意指标,对于能力指标而言,就无 法应用 KPI 来进行分解。 69 第三部分:惠普的绩效管理 70 绩效管理 员工绩效管理 员工指标 流程指标 财务指标 客户指标 71 组织绩效评估中另一个指标是客户指标 包括: 市场份额、老客户挽留率、 新客 户拓展率、客户的满意度和客户忠诚度等几 个因素。 72 流程指标 包括响应周期、总缺陷率、成本改进率和产 品开发周期四个因素,而财务指标则包括销 售收入、经营利润和经济附加值三个因素。 73 制定业绩指标 对于员工的业绩指标,公司用六个英文字母来表示: SMTABC 。具体的解释是: S ( Specific ,具体性),要求每一个指标的每一个实 施都要具体详尽; M(Measurable, 可衡量),要求每一个指标从成本、时 间、数量和质量等四个方面能作综合的考察衡量; 74 制定业绩指标 T ( Time, 定时),业绩指标需要指定完成日期,确 定进度,在实施的过程中,管理层还要对业绩指标做 周期检查; A ( Achievable, 可实现性),员工业绩指标需要和老 板、事业部及公司的指标相一致且易于实施; 75 制定业绩指标 B ( Benchmark, 以竞争对手为标杆),指标需要有竞 争力,需要保持领先对手的优势; C ( Customer oriented, 客户导向),业绩指标能够达 到客户和股东的期望值。 76 惠普强调的是因人而异的授权方式,根据不同的员工类 型、不同的部门类型和不同的任务,惠普把授权方式分 为五种,分别是: Act on your own ( 斩而不奏)、 Act and advise (先斩后奏)、 Recommend (先奏后斩)、 Ask what to do (问斩 ) 、 Wait until told (听旨)。 不同的员工要用不同的授权方法,因人而异。 77 评定员工业绩时,惠普要综合考虑以下这些 指标:个人技术能力、个人素质、工作效率、工作可靠度、 团队合作能力、判断力、客户满意度、计划及组合能力、 灵活性创造力和领导才能。 在评定过程中,惠普会遵循九个步骤:协调评 定工作、检查标准、确定期望;确定评价时间、进行员工 评定、确定工作表现所属区域;检查分发情况得到最终许 可;最后将信息反馈员工。 78 惠普通过体制、环境、员工个人事业和感情 四个方面来挽留人才。 在工作环境方面,公司倡导开放和平等的工作 气氛,强调员工和管理人员的相互信任和理解,同时积极 营造活泼自由的工作氛围。 79
80 页
382 浏览
立即下载
KPI绩效考核方案
KPI 绩效考核方案 提纲 一、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 §绩效考核设计原则 §绩效考核体系主要考核内容 §绩效考核指标制定原则与方法 §绩效考核执行机构及人员 §绩效考核总流程 二、绩效考核具体操作方案 §制定目标管理体系 §日常考核操作体系(月度及专项任务考核) §综合素质指标体系 §满意度指标体系 §绩效考核结果处理系统(与工资挂钩) 前言 » 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都必须具有以业绩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和有效考核、奖 励优良业绩的管理体系,因此,如何建立积极向上的业绩文化和公正、有效的绩 效测评体系是 XXX 水泥公司向一流的管理水平迈进的重要一步。 » 本操作手册旨在描述如何使用关键业绩指标,衡量公司从管理干部到普 通员工的业绩表现,上下沟通每个员工的业绩考评结果并实施绩效改善计划, 以及与薪酬挂钩的办法和程序。在考虑关键业绩指标的同时 ,辅以综合素质的考 核,另外还涉及内部满意度的调查,从而使该体系对员工的考核更全面、客观、公正 与有效。具体地说,本手册将包括 2 个主要方面 ---- 绩效考核的操作方法及流程 ---- 绩效考核与薪酬挂钩方案 » 通过本手册的实施,希望能帮助任务发布公司实现管理模式的优化,从 而实现以绩效管理促进经营的目标。 一、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 §绩效考核设计原则 »考核的目的 绩效考核的目的是规范员工行为,同时激励员工、将员工行为引向企业的总 体目标, 在企业内部保持竞争机制,通过优胜劣汰,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考核内容 内容应联系到客户满意程度及对松川的价值创造;通过与工作及权力范围 的联系以增加员工的积极性。 »考核指标 考核指标应是明确、具体、有挑战性同时又是现实可行的,并且要切合公司 的战略目标、综合平衡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关系。 »考核方法 考核必须公平、操作性强,应由最了解业务的经理(或主管)负责,也须由 高层领导定期参与。 »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位置 §绩效考核体系主要考核内容 为确保评估的全面性与公正性,中层管理干部的评估包含三方面—工作绩 效、综合素质与满意度,而普通员工则用综合评估来考核。 通过多部门、多层次评估,可避免因手段单一导致的主观性和狭隘性,从制 度上保证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绩效考核指标制定原则与方法 部门绩效考核指标的确定要在岗位职责和工作计划的基础上反复研究沟通 才能确定。 绩效考核是对工作真实表现的考核考核指标的制定应全面考虑指标的作用 »绩效考核指标的作用 1)对岗位职责的考核 2)对预定目标的考核(结果有可比性的基础) 3)对工作的导向作用 4)管理的工具 »制定指标的要点 1)根据岗位职责和计划进行设计 2)被考核人和其主管领导认可 3)于销售年度开始前制定好,以保证导向作用 4)工作的核心环节 5)考虑可控度和重要性 6)指标要简洁精练 §绩效考核执行机构及人员 »绩效考核执行机构及人员——考评委员会 为配合新的绩效测评流程,使绩效评定工作公开、公正、公平,必须设立相 应的考评委员会。 »绩效考核执行机构及人员——考评委员会 人力资源部在考核方面负责流程、考核内容及统筹工作。同时为配合绩效考 核流程,使绩效评定工作公开、公正、公平,主持设立考评委员会。 §绩效考核总体操作流程 绩效评估流程的设计重点在于保证资料的全面性,给予受评估人自我解释 的机会,以及上级向下级提供发展所需要的反馈。 二、绩效考核具体操作方案 §制定目标管理体系 战略目标体系制定方法:树型分析 树型分析的分解原则:逐顶向下、逐步求精,相互独立、力求完整 目标管理体系的制定是一个明确怎样达到目标的过程 目标管理体系的建立应采取自上而下的目标分解方法 目标分解: 部门: XX 水泥公司 任务内容 负责人: 完成措施 部门(组) 完成时间 年 月工作任务安排表 填表日期: 负责人 配合人 过程及结果检核 备注 §日常考核操作体系(月度及专项任务考核) »操作说明 日常考核是为了在平时工作过程中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及时真实的记录 和考评,为月份及年终考评提供最确凿、最详实的依据,避免年终考评时因考核 者易受近因或其它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偏差,从而维护整个考评的客观性 和公正性。 普通员工日常考核包括周记录和月考评,各部门主管每周应对其员工工作 表现进行如实、详尽的记录,月底以周记录为主要依据,对员工每月工作情况进 行考评,并客观公正地填写月考评表,得出员工每月考评总分,进行排名后计 算月绩效工资,在年终考评时,主管应以每月考评得分为依据。 管理人员日常考核包括月考评和专项任务考评,由其主管负责考核(专项 任务考核由专项任务的主管负责),年终工管理人员考评时,每月考评总分的 平均分应占其关键业绩得分的 40%,年终对关键业绩的考评得分占 60%的权重。 专项任务考评得分用于修正管理人员绩效考评最后得分(其操作方法见专项任 务考评表备注)。 »月工作记录卡 姓名: 部门: 表格编号: 旷工( ) 迟到( ) 早退( ) 病假( ) 事假( ) 工假( ) 出勤情况 工 完成岗位工作情况 作 完成特殊任务情况 表 流程标准完成情况 现 工作态度 工作质量 工作效率 与其他人协调合作情况 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在工作中的创新表现 遵守公司规章制度情况 填表人: 被考核员工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月工作绩效考评表 部门: 考核内 容 评分标 姓名: 部门经理月度业绩考评表(1/2) 考核时间段: 优 良 中 差 91~100 76~90 61~75 60 以下 权 准 重 工作的 计 划 性、目 标性 有明确的月、周工作计 划,有较好的计划执 行监控,工作目标明 确,目标被执行者普 遍知晓,目标达成率 在 80%以上 部门建 设、改 进状况 有月 改进 计划 ,改 进 过程监控得力,改进 手段好,改进效果或 潜在效果佳 有月改进计划,改进 过程监控得力,改进 手段较好。改进效果 或潜在效果较好 有月度改进计划, 改进过程有监控, 改进手段有效,有 改进效果或潜在效 果 无明确的月度改 进计划,部门进 步慢 10 培训 有针 对下 属员 工的 培 训计划,并很好的得 到执行 有针对下属员工的培 训计划,并较好的得 到执行 有针对下属员工的 陪计划,执行情况 尚可 培训计划不明 确,执行困难 10 物料数 据准确 率 100%,能针对数据管 理提出更好的方法 99.9% ≥ X ≥98% 97.9% ≥X≥95% 95%≥X 20 物料入 仓效率 当天 到仓 的物 料当 天 做完帐,录入电脑系 统 当天到仓的物料次日 10:00 前才做完帐, 当天到仓的物料次 日 12:00 前才做完 当天到仓的物料 次 日 18 : 00 前 15 录入电脑系统 帐,录入电脑系统 才做完帐,录入 电脑系统 物料先 进先出 情况 100% ≥95% ≥90% ≤80% 10 物料储 存情况 保养 100%,90%以上 保养 100%,80%以上 保养≤90%,70%以 10 的物料能按方法储存 的物料能按方法储存 上的物料能按方法 储存 保养≤80%,低 于 70%的物料能 现场管 理 仓储 区域 划分 合理 , 货架摆放合理,通道 畅通。货流环境非常 好 有明确的月工作计 划,(周计划)过 程有监控,工作目 标明确,部分执行 者知晓目标,目标 达成率在 70%以上 15 有明确的月、周工作计 划。有很好的计划监 控手段,工作目标明 确,并且能够让每位 执行者都明确并理解 工作目标。目标达成 率在 100%以上 有明确的月工作 计划,工作目 标,过程控制不 力, 但被少数 人所知晓,目标 达成率在 70%以 下 仓储区域划分合理, 货架摆放合理,通道 畅通,货流环境良好 象,货流环境差 仓储区域划分较合 理,货架摆放较合 理,通道畅通,货 流环境尚可 按方法储存 10 仓储区域划分、 货架摆放存在不 合理现 部门经理月度业绩考评表(2/2) 部门: 姓名: 考核内容 考核时间段: 优 良 中 差 91~100 76~90 61~75 60 以下 权 评 分 标准 成品合格率 重 ≥95% ≥92% ≥ 90% ﹤90% 15 裁片合格率 ≥97% ≥ 94% ≥92% ﹤92% 10 耗材 10 产能控制 10 入仓及时性 10 生产现场管 理 工位管理到位,通 道畅通,区域划分 明确,现场井然有 序 工位管理到位,通 道畅通,区域划分 明确,现场管理良 好 工位管理到位,通 道畅通,区域划分 较明确,现场无混 乱现象 工 位 管 理 到 位 , 通 道 畅 通,区域划分 不明确,现场 时有混乱 招聘工作 及时准确、关键岗位 2周 较及时准确、关键 岗位 3 周 基本及时准确、关 键岗位 4 周 不及时准确、关 键岗位 5 周以 10 上 培训工作 及时准确、效果明显 较及时准确,效果 良好 基本及时准确,效 果一般 不及时准确、效 果差 绩效考评 推行、实施、管理完 成质量高 推行、实施、管理完 成质量较好 推行、实施、管理完 成质量一般 推行、实施、管 理完成质量不 好 加班控制 完善、落实、实施、检 查、效果显著 完善、落实、实施、 完善、落实、实施、 完善、落实、实 检查、效果较好 检查、效果一般 施、检查、效果 不好 单位 姓名 日期 市场部经理 月份关键业绩指标考核表 关键业绩指标 要求目标 绩 远 超 超 过 达 到 未达 效 目 标 目 标 目 标 目标 ( 100 ( 90- ( 70- ( 60 -90 70 60 -0 分) 分) 分) 分) 权重 月度 季度 半年 年度 销售额完成率 100% 100% 100% 100% 15% 销量完成率 100% 100% 100% 100% 15% 产品组合完成率 100% 100% 100% 5% 回款率 85% 85% 85% 30% 1.78 1.78 1.78% 8% 利润率 1.78 得 分 % % % 新客户拓展率 ≥50 % ≥50 % ≥50 % ≥50% 3% 销售预测准确率 ≥70 % ≥70 % ≥70 % ≥70% 5% 费用率 0.3 5% 0.3 5% 0.3 5% 0 . 35 % 8% 客户投诉次数 0 0 1 2 2% 客户投诉处理满意度 100% 100% 100% 100% 2% 报表上交及时准确率 100% 100% 100% 100% 3% 干部专项任务考评表 专项 任务 内容 姓名 部门 考评标准 职位 评分标准 优(91-100) 良(76-90) 中(61-75) 权重 差(60 以 下) 专项任务 完成情 况 超过计划 10% 以上 超过计划 510% 介于计划+ 5%之间 低于计划 5% 30% 完成工作 质量及效 率 能够高质量地 完成工作任 务,效率很高 能较好地保 证工作质 量,且效率 较高, 基本上能保 证工作质 量,效率一 般 工作质量低 下, 且效率很低 20% 管理能力 体现 体现了很强的 管理能力,为 专项任务的完 成发挥了至关 重要的作用 体现了较强 的管理能 力,为任务 的完成发挥 了较重要的 作用 管理能力一 般,基本能 配合任务的 完成 管理能力低 下,在一定 程度上阻碍 了任务的顺 利完成 15% 创新能力 具有很强的创 造能力,为任 务按时或超额 完成提出了非 常有创建性的 建议 具有一定的 创造能力, 偶尔能提出 一些有创意 的建议且效 果较好 创造能力一 般,虽有时 能提出一些 建议,但未 被采纳。 创造能力低 下,很少能 提出有创意 的建议。 15% 以上 得分 与其他员 工的协作 精神 有很好的协作 精神,能够积 极配合其他部 门或员工的工 作,保证整个 任务的顺利进 行 协作精神较 好,能配合 其他员工的 工作 协作精神一 般,能做好 本职工作, 但与其他员 工的配合不 够积极 协作精神 差,阻碍了 其他员工的 工作,导致 专项任务拖 延 20% 本月考评 总分 注:干部专项任务只在干部参与重大的、非日常专项任务时由专项任务的直 接主管进行考核,并填写此表,作为干部年终考核的依据,其中总分得优的, 在年终考评总分中加上 1 分(特别优秀的可加 1.5-2.5 分);得良的,加 0.5 分;得 中的,不加分也不减分;得差的,扣 0.5 至 1.5 分。当干部参与一项以上专项任 务时,其加分或减分可累计。 中层干部考核的主要内容 综合素质指标体系 *综合素质指标体系操作说明 综合素质测评主要是为了测评领导干部的个人品德、领导素质以及管理能力。 其考评的结果主要用于绩效考评总分的计算;另外在“二维分析——绩效 与能 力综合分析”也将用到该结果,以确定干部的发展方向。 在综合素质测评中,每一个被考核人将由其直接上级、同级和下级进行考评, 同级和下级为多人的情况下,取其平均分(简单平均数)。考评表格的发放、收 集以及初步计算整理将由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实施。 姓名: 评分项 目 部门: 干部综合素质测评表(1/2) 职位: 任职时间 : 评分标准 优(100-81) 良(80-61) 中(60-41) 差(40 以下) 权 重 影响力 与号召 力 有非常强的影响力 与号召力,能够对 周围的人发挥极强 的领袖力量 在任何时候和条件 下都能充分地与他 人协作,有很强的 协调和适应力,同 时能够组织协作事 务 有相当的能力, 但有时无法使他 人主动服从,需 要借用其他手段 (如行政手段) 有一定能力,但大 多数情况下不能使 他人服从并需要借 用其他方法 15 正确适 度授权 的能力 对授权要求能够全 面、精通地理解与 执行,并通过授权 达到非常好的管理 效果(提高积极 性) 能够正确、清晰地 划分权限,并能够 进行适度、有效的 授权与管理 基本能够清晰地 划分权限并进行 授权,但有授权 后无法掌握等管 理不力的现象 只能做到部分权限 划分、授权和管理 5 协调能 力 在任何时间和条件 下都能充分地与他 人协作,有很强的 适应和协调能力, 同时能够组织协调 事务 能够充分地与他人 协作,有较强的协 调能力 在正常情况下能 充分与人协作, 但对特殊情况适 应能力不够 在正常情况下基本 能与人协作,但不 具备对特殊情况的 协调能力 5 管理力 度 能紧抓所有控制项 目,任何时间都能 掌握全盘状况,使 组织井然有序,杜 绝发生任何过失的 机会 能够掌握多数的控 制项目,组织运作 顺序,无过失发生 能掌握重要的控 制项目,使部属 不会出现有意或 无意的过失 不能掌握多数的控 制项目,有意或无 意的过失经常发生 10 统 筹 规划 能力 能够高瞻远瞩, 对所辖组织的战 略规划作出超 前、正确的远景 规划 具有相当的能力,制 定规划基本无偏差 具有相当的能 力,但有时在某 些方面会有偏差 有一定能力,但 存在战略规划错 误的现象 5 对 组 织 内 部了 解的 能力 能够对所辖组织 有全面、精确、及 时的掌握 能够及时、准确地了 解整个公司的优缺点 及其他情况 尚具有准确了解 整个公司的能 力,但不够全面 及时 具备局部了解公 司内部的能力, 但不够准确和及 时 5 应 变 能力 具有超常的判断 能力 有准确、及时的判断 能力 一般情况下能有 准确、及时的判 对判断的准确和 及时性不够,执 5 运 筹 帷 幄 能 力 打 分 断,执行尚算果 断 行时有犹豫现象 干部综合素质测评表(2/2) 姓名: 部门: 职位: 评分项目 任职时间 : 评分标准 优(100-81) 良(80-61) 中(60-41) 差(40 以下) 权 重 发掘并培 养有潜能 下属的能 力 能够全面准确及时 发掘有潜能下属, 了解起发展方向并 适当培养 能及时、准确发 觉有潜能的下 属,并能帮其发 展 能够发觉有潜能 的下属,但培养 与指导不够 不能发掘有潜能 的下属或培养与 指导不足 5 推动组织 学习与发 展的能力 能妥善推动组织学 习与发展新技能 能推动组织学习 与发展新技能, 但效果一般 能推动组织学习 与发展新技能, 但效果较差 不能推动组织学 习与发展新技能 5 学习与运用 新知识提高 管理能力 具有学习新知识的 热情与能力,并能 够学以致用,辅助 管理 具有学习新知识 的热情与能力, 并能加以运用 具有学习热情, 但学习及运用能 力一般 思维僵化、落 后,不能学习, 更不能运 5 品德行为 品行端正,正直诚 实,能为人楷模 品行端正,正直 诚实,能从己做 起 品行基本端正, 正直诚实 品行不端,不正 直诚实 10 原则性 原则性强,立场坚 定 原则性比较强, 立场比较坚定 能坚持原则,立 场还算坚定 原则性不强,立 场不够坚定 5 全局观念 全局观念强,整体 利益高于一切 全局观念比较 强,整体利益优 先 有全局观念,能 维护整体利益 全局观念不够 强,较少考虑整 体利益 5 廉洁自律 廉洁自律,公心为 上,敢于同不良作 风作斗争 廉洁自律,公心 为上 能廉洁自律,基 本出于公心 不够廉洁,私心 较重 5 事业心 有强烈的事业心, 工作积极向上 有较强的事业 心,工作积极向 上 尚有事业心,有 一定工作积极性 事业心较差,缺 乏进取精神 5 企业文化理 念 对企业文化有深刻 理解,能身体力 行,积极宣传与推 广 对企业文化有一 定理解,较能身 体力行 对企业文化有了 解,并能认同其 理念 对企业文化不了 解或不能认同公 司的企业文化 5 组 织 发 展 能 力 总分 打 分 满意度指标体系 满意度指标体系主要是考核职能部门间在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处理内部事 务方面的工作质量。 满意度调查的结果经处理后将进入部门经理的考核总分。其操作实施主要由 人力资源部负责。在年末考核时,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将调查表发放到除被考核部 门以外的所有员工。每个部门要对调查结果初步处理,形成两份表格,其中一份 是部门经理所填,另一份由部门内员工所填表格计算而成(计算平均数)。将这 两份表格上交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再将结果进行处理。人力资源部把这两份 表格合并成一份表格。合并后的表格即为该部门对另一部门的满意度评价。其他 所有部门对某一部门的满意度评价加总平均即得到该部门的满意度的分。 »人力资源部满意度调查表 部门 人力 资源 部 项目 很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100-81 80-61 60-41 40-21 20-0 权重 1、工作效率 15% 2、工作态度 10% 3、招聘的及时和效果 15% 4、培训规划及培训效果 15% 5、工资核算及发放 10% 6、人员安置的效果 5% 7、厂区安全保卫 5% 8、车辆管理 5% 9、企业内文体活动的策划 5% 10、与各部门协调配合情况 15% 总分 »普通员工考核的主要内容 部门: 科室(组别)名称: 评分项 目( 权重) 工 作 责 效 60 % 综 合 素 质 40 % 普通员工综合评估表 姓名: 评分标准 得分 90-100 分 80-89 分 70-79 分 60-69 分 59 分 以 下 岗位考 核标准 完成情 况 40% 超额/提前 按时完成 原定计划 完成原定 计 划 80%99% 以 下 完成原定计 划 60%-79% 以下 完成原定计划 60% 工作质 量 30% 远优于同 事创造丰 厚利益 略优于同 事带来明 显利益 质量平平 甚少失误 工作失误次 数或程 度在 工作失误次数或程 度在合理范围之外 或平均水准之下 工作效 率 30% 工作效率 远超过一 般水准 工作效率 略超过一 般水准 工作效率 近于一般 水准 工作效率低 于一般水准 工作效率远低于一 般水准 工作创 新 10% 积极研究 显著改进 工作 主动改进 工作有创 完成现有 工作尚能 进行改进 满 足 于 现 在 , 不 改 进,但能接 受改进创新 墨守成规没有且不 能接受改革创新 工作责 任 感 20% 忠诚服务 锐意进取 处事稳健 需极少督 促 尚称负责 需督促 工任懈散、被 动 推诿责任工作不力 智能技 能 20% 能胜任工 作,有发 展潜力 能胜任工 作 尚能胜任 勉强胜任有 待加强 不能胜任 完成原计 划 意 合理范围之 内或在平均 水准之上 以下 单项 小 计 勤勉程 度 15% 工 作 勤 奋,积极 改进 工作尚算 勤奋,且 能改进 工作缺乏 主动和积 极性 工作中有懒 惰迹象 工作懒散、态度敷 衍 分析判 断 10% 知识经验 丰富判断 分析准确 知识经验 较丰富判 断较准确 具有一定 知识判断 尚算准确 在较小范围 内可自行判 断 单纯操作机械性地 执行 团结合 作 15% 团结合作 协调相融 主动合作 协调较好 合作尚好 合作一般尚 能团结他人 拒绝合作很难相处 工作纪 律 10% 模范,严 格遵守纪 律 自觉地遵 守纪律 能服从纪 律 纪律性较差 需督促 有违规行为 部门负责人签字: 总计分{ =分项分数 X 权重}: 部门内名次: 其它要说明的问题: 其它扣分 ( 此项由人力资源部填写 ): 绩效考核结果处理系统(与工资挂钩) »操作说明 : 在前面的流程中已经得出中层干部的考评结果,包括关键业绩得分、综合素 质得分和满意度得分。对普通员工的考核结果即为该员工在部门内的得分。 在该部分中将针对中层干部进行二维排名分析和总排名,这两种处理的结 果将用于后面的薪酬分配体系中。二维排名分析将为晋升、加薪及确定培养方向 提供依据;总排名将决定年终奖金的分配。对员工的考核结果进行调整处理后在 总公司范围内排名,为员工的晋升、加薪和年终奖提供依据。 人力资源部在完成考评结果的处理和初步分析后,将排名情况公布。过了申 诉期后,撰写干部评估报告,由部门经理会同人力资源部撰写员工评估报告。由 人力资源部将评估报告上交考评委员会讨论决定并将最终考评结果公布或反馈 给本人。 中层管理干部的排名 二维排名 姓名 工作绩效考核名次 综合素质排名 A 1 1 B 2 2 C 3 3 D 4 4 年终时针对工作绩效,综合素质(个人品质及领导素质)两部分考核结果, 进行硬性排名,并进行二维分析。 总排名 姓名 考核总分名次 A 1 B 2 C 3 D 4 年终时针对工作绩效、综合素质及满意度考核结果计算总分(计算方法参 前),并进行排名。 备注:各考评对象如被发现有重大违纪事件,则根据公司有关规定和领导 指示,对考核结果予以扣分(主要由考核委员会主持) 二维分析:绩效与能力综合分析 考核后应结合被考核者能力与业绩综合设计其发展方向 经综合分析,根据考评结果决定: 普通员工的排名方法: §奖金收入与考核指标挂钩: 普通员工全员排名计算方法示例 计算过程 1、按部门列出每一位员工的姓名、考评分数 S。 2、一次调整:计算每一部门考评分数的平均分 A,该部门员工分数调整为 (100/A) 3、二次调整:以得分最低的部门分数为 1,按比例求出部门权分;以部门权分 乘以员工一次调整得分得二次调整得分 4、重新排序 注:部门权分不要大于一次调整后(最高分+最低分)/(2*最低分),如大于 概述,将权分开方后重新求得,如:最高分为 119,最低分为 71.4。则权分不应 大于(119+71.4)/(2*71.4)=1.33,此次权分最高为 1.214,可以直接使用,如果权分 为 1、1.21、1.369、1.44。最高达到 1.44,则应将权分全部开方使用,即权分应为 1、1.1、1.17、1.2“部门得分”利用部门经理的业绩得分。 §考评计算表 部门 A 姓名 得分 A1 86 A2 84 A3 80 A4 78 部门平 均分 一次调比例 78 100/78=1.282 一次调 整后得 分 部门得 分 部门权 分 二次调 整得分 B C D A5 76 A6 72 A7 70 B1 80 B2 78 B3 70 B4 60 C1 100 C2 96 C3 92 D1 100 D2 96 D3 88 D4 76 D5 60 72 100/72=1.389 96 100/96=1.042 84 100/84=1.190 薪酬分配的基本制度 职等工资制 •按职等确定月度工资水平 •按每月考核结果分配绩效工资 •各等的升降以考核为依据 年终奖金 •员工年终奖金以考核为依据 注:员工年收入=职等工资*12 月+12 *每月绩效工资+年终奖金 •职等工资:参照行政级别将全公司各岗位统一划分等级的工资制度。 •各岗位职等工资额=现行工资结构中减除奖金以外的部分。为保证其刺激性,也 可以再加大其额度。 ☆绩效与工资挂钩方案之一 ——根据排名结果确定绩效工资权数 1、对各层级进行排名 2、根据排名结果确定 A、B、C、D、E 级 A 级点总人数的 10%、B 级点总人数的 20% C 级点总人数的 40%、 D 级点总人数的 20% E 级点总人数的 10% 3、A 级的绩效工资权数为 1.4、 B 级的绩效工资权数为 1.2 C 级的绩效工资权数为 1.0、D 级的绩效工资权数为 0.8 E 级的绩效工资权数为 0.6 4、根据权数计算个人绩效工资 总绩效工资*个人权数/权数总值 ☆绩效与工资挂钩方案之二 ——根据销售业绩控制绩效工资总量 1、确定年度每月标准销售额。 2、根据每月实际销额,调整绩效工资总量绩效工资系数为: 当月实际销额/每月标准销额 3、每月实发绩效工资总额为:标准绩效工资总额*当月绩效工资系数 ☆绩效与工资挂钩方案之三 ——员工每月绩效工资计算工公式 绩效工资=该层级总绩效工资*当月绩效工资系数*(个人权数/该层级权数总值) ☆绩效与工资挂钩方案之四 ——月绩效工资计算流程
22 页
396 浏览
立即下载
服装生产-KPI绩效考核指标
xx有限公司各岗位绩效考核指标 部 门 岗位名称 人力部经理 行政助理 人事助理 人力部 文控文员 前台文员 保安队长 保安员 清洁工 厨师 厨工 绩效考核项目 项目说明 权重 资料来源 1.人员招聘完成率 准时入职人数/需招聘人数 30 用人部门、总经办 2.培训计划完成率 实际培训次数/计划培训次数 20 总经办 3.公司制度执行力和监察力度 每出现一次差错扣5分 40 总经办 4.日常事务投诉 每出现一次员工投诉扣2分 10 总经办 1.公司行政制度执行力度 每出现一次差错扣5分 40 部门经理 2.日常行政事务投诉 每出现一次员工投诉扣5分 20 部门经理 3.工作计划完成及时性 未及时完成每项扣4分 20 部门经理 4.工作失误次数 每出现一次失误扣4分 20 相关部门、部门经理 1.普工类人员招聘完成率 准时入职人数/需招聘人数 40 部门经理、用人部门 2.新员工入职培训完成率 实际培训次数/计划培训次数 20 部门经理 3.考勤报表的准确性 每出现一个员工考勤不准确扣5分 20 部门经理 4.工作失误次数 每出现一次失误扣4分 20 相关部门、部门经理 1.文控资料发放及时、准确 每出现一次差错扣5分 30 部门经理 2.数据统计及时与准确性 每出现一次不及时或不准确扣5分 50 部门经理 3.工作失误次数 每出现一次差错扣4分 20 相关部门、部门经理 1.顾客满意度 顾客每投诉一次扣5分 40 部门经理、顾客 2.内部满意度 相关部门每投诉一次扣5分 40 部门经理、相关部门 3.工作失误次数 每出现一次差错扣4分 20 相关部门、部门经理 1.文明执勤状况 同顾客或职工打架行为,每次扣5分 10 部门经理、顾客、员工 2.消防、安全工作检查 每出现一次差错扣10分 40 部门经理、总经理 3.行政制度执行力度 每出现一次差错扣4分 20 部门经理 4.行政执行公正性投诉 每出现一次员工投诉扣2分 10 部门经理、员工 5.工作失误次数 每出现一次失误扣4分 20 相关部门、部门经理 1.内部满意度 每出现一次投诉或检查不合格扣10分 80 行政助理、相关部门 2.服从性或检查 不服从临时调动安排或检查不合格每次扣5分 20 行政助理 1.内部满意度 每出现一次投诉扣10分 80 行政助理、相关部门 厨师 人力部 厨工 司机 采购部经理 采购部 面料采购员 辅料采购员 驻外面料跟单 品控部主管 品控部 辅料检验员 面料检验员 品控部 生产检验QC 2.服从性或检查 不服从临时调动安排或检查不合格每次扣5分 20 行政助理 1.安全驾驶 违规驾驶一次扣10分 65 HR经理、交警部门 2.服从性及责任心 不服从安排及工作不负责任每次扣5分 35 行政助理、相关部门 1.头缸采购完成率 准时回合格头缸的缸数/头缸总缸数 15 跟单组、品控部、布仓 2.齐布采购完成率 准时合格齐布磅数/订布总磅数 40 跟单组、品控部、布仓 3.下栏采购准时性 4.辅料交货准时性 每次不准时扣2分(超过4天以上扣5分) 15 跟单组、品控部、布仓 每次不准时扣2分(超过4天以上扣5分) 10 跟单组、品控部、辅料仓 5.面料齐布、板布严重超期 面料齐布、板布超过5天以上,每张订单扣5分 20 跟单组、品牌部、布仓 1.头缸采购完成率 准时回合格头缸数/头缸总缸数 20 跟单组、品控部、布仓 2.齐布采购完成率 准时合格齐布磅数/订布总磅数 50 跟单组、布仓、品控部 3.下栏采购准时性 每次不准时扣3分(超过4天以上扣5分) 15 跟单组、布仓、品控部 4.面料齐布、板布严重超期 每次超过5天以上,每张订单扣3分 15 跟单组、布仓、品牌部 合格辅料交货准时性 每次不准时扣10分(超过4天以上扣15分) 100 跟单组、仓、品控部 1.已检面料返厂合格率 已检面料返厂合格缸数/已检面料返厂总缸数 50 采购经理/采购员/品控部 2.已跟订单的齐布采购完成率 1.面料检验准确性 准时合格齐布磅数/订布总磅数 50 采购经理/采购员/品控部 面料误检一次扣3分 20 生产部 2.辅料检验准确性 辅料误检一次扣2分 10 生产部 3.生产过程检验准确性 明显的质量问题未及时发现,每次扣5分 30 生产部 4.客户最终验货合格率 客户抽检合格批数/客户总抽检批数 25 跟单组 5.漏检(按规定检验次数) 1.辅料检验及时性 每漏检一次扣5分 未及时检验每次扣3分 15 10 生产部 采购部、辅料仓 2.质量检验的准确性 误检一次扣10分 70 生产部、部门主管 3.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如实上报 未及时如实上报每次扣4分 20 部门主管 1.面料检验及时性 未及时检验每次扣3分 10 采购部、布仓 2.质量检验的准确性 误检一次扣10分 70 生产部、部门主管 3.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如实上报 未及时如实上报每次扣4分 20 1.出现质量问题未能及时发现 每次扣10分 60 部 门 主 管 生产部、部门主管 品控部 生产检验QC 财务部主管 财务部 统计 会计 出纳 生产部经理 生产部 裁床主管 板房主管 车间主管 2.出现质量问题未及时上报或跟踪 3.客户最终验货合格率 每次扣5分 20 生产部、部门主管 客户抽检合格批数/客户总抽检批数 20 跟单、部门主管 1.对外往来款项结算 每出现一次差错扣10分 50 总经办 2.财务部报表准确性 每出现一次差错扣5分 15 总经办 3.扫菲、核算工资准确性 35 生产部、人力部 1.工资核算准确性 每出现一次差错扣5分 每出现一次差错扣10分 50 车间 2.扫菲准确性 每出现一次差错扣5分 30 车间 3.时工工时核算准确性 每出现一次差错扣4分 20 各部门 1.对外往来账款核算 每出现一次差错扣14分 70 供应商、客户 2.财务报表准确性 每出现一次差错扣10分 30 财务主管 1.对外往来账款收支 每出现一次差错扣10分 50 供应商、客户 2.备用金及工资支付 1.生产计划完成率 每出现一次差错扣10分 50 各部门 准时走货的数量/应走货数量 50 总经办 2.走货时间严重超期 走货时间超过4天以上,每张订单扣5分 20 总经办 3.客户最终验货合格率 客户抽检合格批数/客户总抽检批数 30 品控部 4.损耗率(按裁片数) 1.生产计划完成率 1%/实际损耗率 准时完成的数量/计划完成的数量 10 30 总经办 生产经理、跟单 2.裁片质量合格率 裁片检验合格数/裁片总数 30 品控部、车间 3.工作失误 一般性工作失误扣3分,严重性失误扣10分 30 品控部、车间 4.制度执行力 一般不执行扣2分,严重扣5分 10 生产经理、HR经理 1.生产计划完成率 准时交板的数量/计划完成的数量 20 生产经理、跟单 2.纸样合格率 纸样合格数量/纸样总数量 40 生产经理 3.工作失误 一般性工作失误扣3分,严重性失误扣10分 20 相关部门、生产经理 4.交板质量(批办) 每次不合格扣2分 10 跟单 5.制度执行力 一般不执行扣2分,严重扣5分 10 生产经理、HR经理 1.生产计划完成率 准时完成的数量/计划完成的数量 30 生产经理、跟单 2.产品质量合格率 成衣抽验批数/抽验总批数 30 品控部 3.损耗率(按裁片数) 1%/实际损耗 10 后整部、生产经理、跟单 后整主管 辅料仓仓管 生产部 布仓仓管 总收发 跟单组长 跟单员 维修组长 维修工 搬运组长 搬运工 洗水员 纸样师傅 4.工作失误(车错) 一般性工作失误扣3分,严重性失误扣8分 20 生产经理 5.制度执行力 一般不执行扣2分,严重扣5分 10 生产经理、HR经理 1.生产计划完成率 准时完成的数量/计划完成的数量 40 生产经理、跟单 2.产品质量合格率 成衣抽验批数/抽验总批数 30 品控部 4.工作失误 一般性工作失误扣3分,严重性失误扣8分 20 生产经理 5.制度执行力 一般不执行扣2分,严重扣5分 10 生产经理、HR经理 1.进出数据准确性(一天内) 每次错误扣10分 50 生产经理、跟单 2.工作失误 一般性工作失误扣3分,严重性失误扣8分 20 相关部门、生产经理 3.盘点、库存数据准确性 每次错误扣5分 20 财务部、生产经理 4.摆放归位、标识清楚 每次不合格扣2分 10 生产经理 1.进出数据准确性(一天内) 每次错误扣20分 40 生产经理、跟单 2.工作失误 一般性工作失误扣3分,严重性失误扣10分 20 相关部门、生产经理 3.盘点、库存数据准确性 每次错误扣5分 20 财务部、生产经理 4.摆放归位、标识清楚 每次不合格扣2分 10 生产经理 5.对次片/布头/布尾的过磅统计 每款未统计扣5分 10 生产经理 1.进出厂数据结算准确性 每次错误扣10分 60 财务、跟单 2.生产报表准确性 每次错误扣5分 20 生产经理、总经理 3.收发货的及时性 每次不及时扣5分 20 生产经理、跟单 4.工作失误 一般性工作失误扣3分,严重性失误扣10分 20 相关部门、生产经理 1.跟单工作准确性 因跟单工作失误而出现质量问题每次扣5分 30 生产经理、总经理、董事长 2.客户最终验货合格率 3.进度跟踪力度 客户抽检合格批数/客户总抽检批数 货期延误每批扣6分,超过4天以上扣10分 20 50 品控部 生产经理 1.维修配合力度 每次投诉扣10分 60 各生产部门 2.机器设备定期保养、检修 每次失误扣5分 40 各生产部门、生产经理 搬运配合力度 每次投诉扣10分 100 尾部、总收发、布仓等 1.洗水质量投诉 每次投诉扣10分 60 车间、跟单 2.洗水进度投诉 每次投诉扣5分 40 车间、跟单 1.纸样按时完成率 准时完成数/计划完成数 30 板房主管 2.纸样合格率 纸样合格数/纸样总数 40 板房主管 裁板员 车板员 板房杂工 生产部 后整组长 成品下货员 吹线员 组上记数员 物料收发 装箱员 打枪员 车间主管助理 3.工作失误 一般性工作失误扣5分,严重性失误扣10分 20 板房主管 3.配合力度 每次投诉扣2分 10 板房主管 1.裁板合格率 裁板准确数/裁板总数 60 板房主管 2.裁板的配合力度 每次投诉扣5分 40 板房主管 1.准时交板完成率 准时交板数/计划完成数 40 板房主管 2.车板合格率 车板合格数/车板总数 50 板房主管 3.配合力度 每次投诉扣2分 10 板房主管 配合力度 每次投诉扣10分 100 板房主管 1.生产计划完成率 准时完成数量/计划完成数量 40 后整主管 2.产品质量合格率 成衣抽验批数/抽验总批数 40 后整主管 3.制度执行力 一般不执行扣2分,严重扣5分 20 后整主管 1.成品下货完成率 实际下货数/计划下货数 40 后整主管 2.数据准确率 每次错误扣10分 50 后整主管 3.配合力度 每次投诉扣2分 10 后整主管 1.质量合格率 每次错误扣10分 70 后整组长 2.配合力度 每次投诉扣5分 30 后整组长 1.数据准确性 每次错误扣10分 70 后整组长 2.配合力度 每次投诉扣5分 30 后整组长 1.领发物料数量的准确性 每次错误扣5分 60 后整主管 2.发料的准确性 每次错误扣10分 20 后整主管 3.生产报表的准确性 每次错误扣5分 20 总收发 1.配合力度 每次投诉扣5分 30 后整主管 2.入箱准确性 每次错误扣10分 70 后整主管 1.及时完成 每次投诉扣10分 60 后整主管 2.工作失误 每次错误扣5分 20 后整主管 3.配合力度 每次投诉扣5分 20 后整主管 1.产品质量合格率 成衣抽验批数/抽验总批数 40 品控部 2.工作失误(车错) 一般性工作失误扣3分,严重性失误扣8分 20 车间主管 指导工 生产部 车间文员 查货组长 裁片收发 成品收发 组上收发 电脑唛架 打菲员 生产部 裁片仓扫描员 3.制度执行力 一般不执行扣2分,严重扣5分 10 车间主管 4.生产计划完成率 准时完成的数量/计划完成的数量 30 生产经理、车间主管 1.产品质量合格率 合格数量/总生产数量 30 查货组长 2.生产计划完成率 准时完成的数量/计划完成的数量 20 车间主管 3.损耗率(按裁片数) 1%/实际损耗 10 车间主管 4.工作失误(车错) 一般性工作失误扣3分,严重性失误扣8分 20 车间主管 5.制度执行力 一般不执行扣2分,严重扣5分 10 车间主管 6.保管辅料准确性 0.1%/实际损耗 10 车间主管 1.车间每日生产数统计的准确性 每次错误扣10分 70 总收发 2.配合力度 每次投诉扣5分 30 车间主管 1.产品质量合格率 成衣抽验批数/抽验总批数 50 品控部 2.制度执行力 一般不执行扣2分,严重扣5分 20 车间主管 3.生产计划完成率 准时完成的数量/计划完成的数量 30 车间主管 1.下裁片数量准确性 每次错误扣10分 70 车间主管 2.配合力度 每次投诉扣5分 30 车间主管 1.成品数量准确性 每次错误扣10分 70 车间主管 2.配合力度 每次投诉扣5分 30 车间主管 1.辅料领发准确性 每次错误扣10分 50 指导工 2.保管辅料准确性 每次少数扣5分 30 指导工 3.配合力度 每次投诉扣5分 20 指导工 1.唛架准确性 排错唛架每次扣10分 50 裁床组长 2.裁片用量计算准确性 用量算错每次扣5分 40 裁床主管 3.配合力度 每次投诉扣5分 10 裁床主管 1.菲仔准确性 打错菲仔每次扣10分 70 裁床组长 2.配合力度 每投诉每次扣5分 30 裁床主管 1.裁片扫描完整 扫描数量与裁数不符每次扣5分 30 裁床主管 2.裁片进出数量准确性 数量错误每次扣5分 40 裁床主管 3.裁片分开准确性 裁片分错款号每次扣5分 20 二车间三车间 4.配合力度 每次投诉扣2分 10 裁床主管 品牌部经理 设计师 品牌部 营销主任 跟板员 1.客户品牌销量完成率 实际销售额/目标销售额 40 财务部 2.自有品牌销量完成率 实际销售额/目标销售额 40 财务部 3.市场推广费用完成率 目标费用/实际推广费用 1.设计目标完成率 每月设计新款量/目标量 20 30 财务部 跟板员 2.设计款式的生产比率 实际生产款数/设计总款数 35 品牌部经理 3.计划工作完成及时性 计划工作3天后每推迟3天扣5分,以此类推 20 品牌部经理 4.工作准确性 每出现一次扣5分 15 品牌部经理、跟板员 1.销售目标完成率 实际销售额/目标销售额 50 财务部 2.计划工作完成及时性 计划工作3天后每推迟3天扣5分,以此类推 35 品牌部经理 3.工作准确性 每出现一次扣5分 15 品牌部经理 1.准时交板率 准时交板批次/总交板批次 50 设计师 2.计划工作完成率 计划工作3天后每推迟3天扣5分,以此类推 25 品牌部经理 3.工作准确性 每出现一次错误扣5分 25 品牌部经理、设计师 备注:1、定量指标(完成率、合格率)的实际得分=实际完成率(合格率)×权重。 2、定性指标的实际得分=权重-扣分。 3、单项最低得分为零分,最高得分为权重分数。 事长
9 页
434 浏览
立即下载
制造业-KPI考核指标
部门 考核项目 产能 人力资源部 质量 成本 现场管理 产能 采购部 质量 成本 现场管理 产量 质量 生产部 成本 现场管理 产能 研发工程部 质量 成本 现场管理 产能 财务部 质量 成本 现场管理 产能 出口部 质量 成本 现场管理 产能 品保部 质量 成本 现场管理 产能 各车间 质量 成本 20xx年度各部门绩效考核KPI指标内容 考核指标 550万/月(1650万/季度) 人员招聘及时率 员工流失率控制10% 培训计划达成率 办公用品费用控制率 招聘、培训成本 安全(治安、消防、盗窃检查) 5S管理 550万/月(1650万/季度) 采购及时率 来料一次合格率 退货处理及时率 办公用品费用控制率 采购成本 5S管理 550万/月(1650万/季度) 订单交期达成率 客诉控制率 产品一次合格率 库存下降率 办公用品费用控制率 安全 5S管理 550万/月(1650万/季度) 公司新品样品开发达成率 客户新品样品开发及时率 样品一次性合格率 工艺文件完成及时率 现场工艺技术支持率 工装夹具制作及时率 技术资料(包图纸、BOM)制作准 确率 技术资料的管理及时率 新设备投产及时率 办公用品费用控制率 5S管理 550万/月(1650万/季度) 报表的及时率 月成本统计准确率 指标定义 权重 目标产值挂件450万/月(1350万/季度),篮子:100万/月(300万/季度) 10 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提供合适岗位人才并组织面试 30 该季度实际离职人数(一周内除外)占该季度平均总人数的比率 30 依据公司的年度培训计划分解到每季度培训计划的完成 10 每季度控制在部门申请的金额内(生产使用的经采购部采购的除外) 5 控制在年度招聘与培训费用预算内 5 每月2次检查消防器材及安全情况 5 每月检查曝光次数 5 目标产值挂件450万/月(1350万/季度),篮子:100万/月(300万/季度) 10 接到《采购申请单》后,并按双方确认的交期内交货 25 主要原材料一次验收的合格比率 25 采购不合格品必须在一周内退回供应商 20 每季度控制在部门申请的金额内(生产使用的经采购部采购的除外) 5 不超过计划内采购费用总额的5% 10 每月检查曝光次数 5 目标产值挂件450万/月(1350万/季度),篮子:100万/月(300万/季度) 30 指订单规定完成的交付期 30 投诉的次数 10 成品入库一次合格率 10 每季度降低采购需求总额 5 每季度控制在部门申请的金额内(生产使用的经采购部采购的除外) 5 在生产中发生的安全(含消防)事故次数 5 每月检查曝光次数 5 目标产值挂件450万/月(1350万/季度),篮子:100万/月(300万/季度) 30 按时完成公司提出的新品开发计划 20 按时完成出口部提高的客户新品开发 20 客户确认的送样合格数(因客户更改数据而修改的除外) 10 技术部确认后3天内完成 10 生产现场出现的技术问题,必须在在内给予解决 10 指新品正式在公司各车间试产,技术部提前准备好相关工序的工装夹具 10 指标值 ≥100% ≥95% ≤10% ≥90% ≤2% ≤3% ≥100% ≤1% ≥100% ≥98% ≥85% ≥95% ≤2% ≤5% ≤1% ≥100% ≥90% ≤3% ≥100% ≥3% ≤2% ≤1% ≤1% ≥100% ≥100% ≥100% ≥98% ≥98% ≥98% ≥99% 数据来源 测评工具 完成率=季度实际完成产值÷季度目标产值 月产值报表 到位率=季度到位人数÷经批准的季度需求人数 入职名单 流动率=离职数÷总人数 离职名单 达成率=季度实际完成次数÷年度分解到季度的培训计划次数 培训计划 控制率=季度申请总额÷季度领用金额 办公用品申请领用表 月费用总计表 控制率=季度的实际费用汇总÷部门年度预算总额 统计检查累计次数 检查通报 达成率=部门曝光次数÷每月公司检查次数 检查通报 完成率=季度实际完成产值÷季度目标产值 月产值报表 达成率=未达成交期次数÷申请总次数 采购汇总表 检验记录 合格率=来料一次合格批数÷来料总批数 仓库统计报表 及时率=及时退货批数÷不合格批总数 控制率=季度申请总额÷季度领用金额 办公用品申请领用表 控制率:计划外采购费用总额÷采购总额 采购汇总表 达成率=部门曝光次数÷每月公司检查次数 检查通报 月产值报表 完成率=季度实际完成产值÷季度目标产值 达成率=完成订单数÷总订单数 出货记录表 控制率=当月客诉次数÷该月订单总数 客诉汇总表 检验记录 合格率=成品入库合格批次÷成品入库总批次 下降率=月申请采购额÷月订单实际需求额 生产采购申请计划 控制率=季度申请总额÷季度领用金额 办公用品申请领用表 统计累计次数 安全事故汇总表 达成率=部门曝光次数÷每月公司检查次数 检查通报 完成率=季度实际完成产值÷季度目标产值 月产值报表 达成率=实际完成数÷计划数 新品评审记录表 及时率=实际完成数÷客户需求总数 新品寄样记录 寄样记录表 合格率=送样确认合格数÷总送样次数 发放记录表 及时率=完成份数÷实际需要份数 生产技术故障记录表 支持率=解决时间÷生产提出时间 支持率=实际完成数÷需要的总数 生产线使用的工艺图纸及BOM制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95% 准确率=图纸(BOM)实际制作下发时数÷该批产品投产时间 工艺图纸、BOM发放与变更记录表 生产部 技术资料的发放与回收 10 设备购置回来后在最短时间内投入生产 10 每季度控制在部门申请的金额内(生产使用的经采购部采购的除外) 5 每月检查曝光次数 5 目标产值挂件450万/月(1350万/季度),篮子:100万/月(300万/季度) 30 在规定的时间内报政府相关部门报表 20 统计制造成本、采购成本 50 ≥100% ≥98% ≤2% ≤1% ≥100% 达标 ≥95% 及时率=新图纸发放一周内把旧图纸回收 及时率=调试好后正式投产时间÷购置后闲置时间 控制率=季度申请总额÷季度领用金额 达成率=部门曝光次数÷每月公司检查次数 完成率=季度实际完成产值÷季度目标产值 报表汇总 准确率=统计出错次数÷统计总次数 工艺图纸、BOM发放与变更记录表 总经办 设备使用记录 各车间 办公用品申请领用表 人力资源部 检查通报 人力资源部 月产值报表 财务部 报表汇总 总经办 统计报表 总经理 仓库的抽查完成率 每月对仓库存货的盘点报表在当月底前上报 10 每周1次 统计当月低前完成的累计次数 抽检记录 办公用品费用控制率 5S管理 接单达成率 每季度控制在部门申请的金额内(生产使用的经采购部采购的除外) 每月检查曝光次数 每月接到订单数量金额550万 5 5 30 ≤2% ≤1% ≥100% 控制率=季度申请总额÷季度领用金额 达成率=部门曝光次数÷每月公司检查次数 达成率=实际接单金额÷目标产值金额 办公用品申请领用表 人力资源部 检查通报 人力资源部 下单计划 生产部 客户交期达成率 指订单规定完成的交付期 10 ≥90% 达成率=完成订单数÷总订单数 出货记录表 财务部 下单及时率 接到客户订单在必须三个工作日内下达评审计划 10 ≥98% 及时率=超过时限订单批次÷接到订单总批次 订单评审计划 生产部 25 ≥99% 准确率=出货出错订单数÷出货订单总数 财务报表 财务部 ≥100% 及时率=答复时间 ≥98% ≤2% ≤1% ≥100% ≥98% 控制率=货款回收订单数÷该月交付订单总数 控制率=季度申请总额÷季度领用金额 达成率=部门曝光次数÷每月公司检查次数 完成率=季度实际完成产值÷季度目标产值 及时率=累加及时处理次数÷异常总次数 客诉记录表 每月应收款报表 办公用品申请领用表 检查通报 月产值报表 总经理、财务总监 财务部 人力资源部 人力资源部 财务部 出货准确率(数量、品种、报关) 每月出货批次汇总 5 数据监督或提供部门 财务部 各部门 各部门 各部门 人力资源部 财务部 人力资源部 人力资源部 财务部 生产部、财务部 品保部 财务部 人力资源部 财务部 人力资源部 财务部 出口部 出口部、品保部 品保部 采购 人力资源部 人力资源部 人力资源部 财务部 出口部 出口部 出口部 技术部、各车间、生产部 各车间、生产部 仓库 顾客投诉处理及时率 货款回收及时率 办公用品费用控制率 5S管理 550万/月(1650万/季度) 两天内回复客户的投诉 10 按照该月交付订单完成98% 5 每季度控制在部门申请的金额内(生产使用的经采购部采购的除外) 5 每月检查曝光次数 5 目标产值挂件450万/月(1350万/季度),篮子:100万/月(300万/季度) 30 品质异常处理及时率 依据程序规定时间完成生产品质异常处理 品质检验记录 品保部 来料检验及时率 来料检验准确率 ≥98% ≥95% ≤2次 及时率=及时完成批数÷送检总批数 准确率=检验准确批数÷生产投入批数 统计累加次数 检验记录 检验记录 品保部、仓库、生产部、各车间 品保部、仓库、生产部、各车间 客诉记录表 出口部、品保部 办公用品费用控制率 5S管理 550万/月(1650万/季度) 计划达成率 报表准确及时率 依据程序规定时间完成 20 10 由生产部统计因检验员判定失误的批数 每月依据出口部及生产部统计季度顾客退货情况(客观情况除外,如有异 20 议由方总裁决) 每季度控制在部门申请的金额内(生产使用的经采购部采购的除外) 5 每月检查曝光次数 5 目标产值挂件450万/月(1350万/季度),篮子:100万/月(300万/季度) 30 指根据生产部生产计划、按期完成的交期(临时插单或补单除外) 30 车间投入产出和结存报表 10 ≤2% ≤1% ≥100% ≥98% ≥95% 控制率=季度申请总额÷季度领用金额 达成率=部门曝光次数÷每月公司检查次数 完成率=季度实际完成产值÷季度目标产值 达成率=完成数÷总订单数 由财务核对 办公用品申请领用表 检查通报 月产值报表 出货记录表 人力资源部 人力资源部 财务部 出口部、生产部、财务部 成品一次合格率 报废控制率 机物料费用控制率 指各车间送检成品检验合格率 各车间投产总数中出现的报废数 每月控制在部门申请计划的金额内 ≥98% 合格率=合格数÷送检数 ≤3% ≤2% 控制率=报废数÷投产总数 控制率=月申请金额÷月领用金额 有关报表 检验记录 入库单 办公用品申请领用表 财务部 品保部 仓库、财务部 人力资源部 顾客投诉次数 30 15 15 5 各车间 各仓库 检查通报 安全事故汇总表 月产值报表 领料记录 抽检记录 生产采购申请计划 办公用品申请领用表 检查通报 月产值报表 设备维修/保养记录 设备维修/保养记录 人力资源部 人力资源部 财务部 各车间、生产部 财务部 采购 人力资源部 人力资源部 财务部 机修班、各车间 设备保养及时率 ≥97% 成本 办公用品(含机物料) 费用控制率 每月控制在部门申请计划的金额内 10 ≤2% 控制率=月申请金额÷月领用金额 物品品申请领用表 人力资源部、仓库 现场管理 安全 每月检查消防器材及设备安全运行情况(2次/月) 10 2次/月 统计累计次数 安全事故汇总表 人力资源部 质量 成本 现场管理 产能 机修班 ≤2% ≤1% ≥100% ≥98% ≥95% ≥3% ≤2% ≤1% ≥100% ≥97% 质量 产能 5S管理 安全 550万/月(1650万/季度) 收发料及时准确率 帐、物、卡一致性准确率 库存下降率 办公用品费用控制率 5S管理 550万/月(1650万/季度) 生产设备完好率 每月检查曝光次数 5 在生产中发生的安全(含消防)事故次数 10 目标产值挂件450万/月(1350万/季度),篮子:100万/月(300万/季度) 30 每月根据生产计划及时提前准备好生产需要的物料 35 35 财务抽查的记录 每季度降低采购需求总额 10 每季度控制在部门申请的金额内(生产使用的经采购部采购的除外) 5 每月检查曝光次数 5 目标产值挂件450万/月(1350万/季度),篮子:100万/月(300万/季度) 30 生产开工前设备可正常运做即算完好 40 依据规定时间内完成对设备的保养 40 达成率=部门曝光次数÷每月公司检查次数 统计累计次数 完成率=季度实际完成产值÷季度目标产值 及时准确率=物料收发准确批数÷接到收发料总批数 达成率=抽查不合格次数÷总抽查次数 下降率=月申请采购额÷月订单实际需求额 控制率=季度申请总额÷季度领用金额 达成率=部门曝光次数÷每月公司检查次数 完成率=季度实际完成产值÷季度目标产值 完好率=维修完好的设备台数÷申请维修的台数 及时率=保养日期数÷规定日期 现场管理 注:红色标识公司第一阶段的各部门绩效考核指标,其他的指标因公司某些基础数据还没有建立起来,故等半年以后再看 机修班、各车间
4 页
392 浏览
立即下载
最全的KPI指标库(含表格)
KPI 指标库 XXXXX 有限公司 20xx 年 月 企业(一)关键绩效指标(KPI)辞典 1 财务会计指标 序号 1 指标 指标定义 功能 万 元 工 资 销 财政年度内的全部销售收入 检测万元工资的投入产出效率,鼓励公司提高员工整体 售收入比例 与当期全部工资成本的万元 素质和能力 数的比值。 2 产品毛利率 产品毛利/产品销售收入 检测分(子)公司当前经营模式的效率 3 利润总额 一定周期内完成的利润总额 检测分(子)公司的经营效果 4 利 润 总 额 增 (本期利润总额—上期利润 检测分(子)公司不断优化经营模式,提高管理水平, 加率 5 6 总额)/上期利润总额 追求利润最大化 集 团 利 润 贡 某分(子)公司利润总额/集 检测分(子)公司在全公司利润中的贡献度 献率 团公司利润总额 资金沉淀率 一定周期内流动资金用于固 检测流动资金的使用和周转效率 定投资和弥补亏损的资金占 用额占全部流动资金总和的 比例 7 资金周转率 一定周期内流动资金的周转 检测公司周转情况 率 8 投资收益率 税后利润/实收资本 检测分(子)公司的投资收益情况 9 资产负债率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检测分(子)公司的资产负债情况 10 2 考核依据 生产管理指标 序号 指标 1 产值 指标定义 功能 一定周期内完成的入库品总 检测一定周期内的劳动生产总额 额 2 生 产 计 划 完 实际生产完成量/计划完成量 检测生产部门生产计划完成情况 成率 3 按时交货率 按时交货额/计划交货额 4 全 员 劳 动 生 总产值/员工总人数 检测生产部门生产进度执行情况 检测员工平均生产值,确定全员劳动生产率 产率 5 设备折旧率 设备折旧费用/设备资产 检测资产消耗占设备资产比率,以测定设备利用情况 6 设备故障率 设备故障检修费用/产值 检测设备资产的消耗在总产值中的比重 7 工具消耗率 工具消耗额/产值 检测工具消耗与产值的比率关系,越少越好 8 生 产 安 全 事 一定周期内发生的安全生产 检测生产部门生产安全管理的效果 故发生数 9 事故数 生 产 安 全 事 生产安全事故损失额/产值 检测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生产损失情况 故损失率 10 生 产 安 全 事 生产安全事故是否得到了及 检测生产安全部门的工作情况 故 处 理 的 及 时有效的处理 时性 11 生 产 作 业 现 生 产 作 业 现 场 是 否 摆 放 整 检测生产作业车间的现场管理情况 3 考核依据 场的整洁、有 齐,存放有秩序 序性 12 4 成本控制指标 序号 1 2 指标 指标定义 功能 主 营 业 务 成 产品生产成本 检测分(子)公司的主营业务成本,为分(子)公司降 本总额 本增效提供依据 制 造 费 用 与 制造费用/主营业务成本 检测制造费用在主营业务成本中的比例 主营业成本 比率 3 制 造 成 本 与 制造成本/主营业务成本 检测制造成本在主营业务成本中的比例 主营业务成 本比率 4 管理费用 在生产销售产品中所发生的 检测分(子)公司的管理费用比例 管理费用 5 营业费用 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费 检测分(子)公司的产品销售费用 用 6 7 8 9 10 5 考核依据 市场营销指标 序号 1 指标 销售合同额 指标定义 功能 一定周期内完成签订的销售 检测一定周期内的营销效果 合同总额 2 销售收入 一定周期内完成的产品出厂 检测一定周期内的产品销售收入,以产品出厂为准 总额 3 货款回笼率 一定周期内回笼的销售货款 检测一定周期内的货款回笼情况,促进公司销售部门提 总额/销售收入总额 4 5 高效率 营销、销售计 周期内营销、销售计划的完 检测营销、销售计划的编制准确性和计划完成情况 划完成情况 成、达成情况 市场占有率 产品销售收入/产品市场总份 检测一定周期内的市场占有情况 额 6 营 业 费 用 比 营业费用总额/产品销售收入 检测一定周期内的营销效果 率 7 总额 销 售 收 入 增 (本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 检测一定周期内的销售增加情况 加率 收入)/上期销售收入 8 客户满意度 客户满意户数/公司全部客户 9 营 业 费 用 达 一定周期内实际营销费用/营 检测营销费用预算执行情况 成率 10 检测公司的客户满意度情况 销预算费用 运 输 费 用 达 一定周期实际发生的运输费 检测销售部门合理选择运输单位,控制运输成本 6 考核依据 成率 11 12 用/计划预算费用 解 决 客 户 投 一定周内解决的客户投诉数/ 检测相关部门客户投诉的解决力度和效果 诉率 客户总投诉数 合同归档率 周期内归档合同总数/应归档 检测销售合同是否及时归档 合同数 13 销 售 台 帐 的 销售台帐记录是否准确 检测销售台帐记录的准确性 准确性 14 销 售 往 来 记 销售往来记录是否准确及时 录的及时性 和准确性 检测销售往来记录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15 产 品 标 识 制 产品标识制作是否及时 检测产品标识制作的及时性 作的及时性 16 客 户 信 息 管 客户信息是否完整并及时更 检测客户信息的完整性,以及相关人员是否及时将客户 理的完成性 新 信息更新 17 销 售 结 算 工 是否及时、准确地进行了销 检测市场部门是否及时、准确地进行了销售结算工作 作 进 行 的 及 售结算 时性准确性 7 质量管理指标 序号 指标 1 3 功能 一 次 检 验 成 一次检验成功的产品数/检验 检测生产质量情况 功率 2 指标定义 的产品总数 品 管 成 本 比 品管成本/产品销售收入 检测品管成本占销货收入比率,为拟订品管计划及生产、 重 品管改进参考 质 量 事 故 处 质量事故处理是否及时有效 检测品质管理部门在质量事故处理方面的工作 理的及时性 有效性 4 产 品 抽 检 合 抽检合格产品总数/抽检产品 检测产品生产质量,由品质保障部组织 格率 5 总数 客 户 质 量 问 对于客户质量问题的投诉是 检测综合管理部门对客户投诉的质量问题解决的及时 题 处 理 的 及 否及时有效 性,准确性 时性有效性 6 质 量 体 系 评 年度质量体系评审发生的不 检测公司质量体系管理的完整性、准确性 审 不 符 合 项 符合项数 数 7 质 量 检 验 的 产品检验差错数/检验产品总 检测产品检验人员的检验准确性和水平 差错率 8 数 供 方 质 量 检 供 方 质 量 检 验 资 料 是 否 完 检测质量检验人员日常工作的情况 8 考核依据 验 资 料 的 保 整、准确 管情况 9 技 改 项 目 的 技改项目完成数/技改项目计 检测公司技改项目的完成情况 完成率 划数 10 9 人力资源指标 序号 1 指标 员工增加率 指标定义 功能 ( 本 期 员 工 数 — 上 期 员 工 检测周期内员工增加比例 数)/上期员工数 2 员 工 结 构 比 各层次员工的比例分配状况 检测人力资源结构的合理性 例 3 4 关 键 人 才 流 一定周期内流失的关键人才 检测公司关键人才的流失情况 失率 数/公司关键人才总数 工资增加率 (本期员工平均工资—上期 检测工资增加情况 员工平均工资)/上期员工平 均工资 5 人 力 资 源 培 周期内人力资源培训次数/计 检测人力资源部门培训计划的执行情况 训完成率 6 部 门 员 工 出 部门员工出勤人数/部门员工 检测部门员工的出勤情况 勤情况 7 总数 薪 酬 总 量 控 一定周期内实际发放的薪酬 检测人力资源部门在薪酬总额控制方面的有效性 制的有效性 8 划总次数 总额/计划预算总额 人 才 引 进 完 一定周期实际引进人才总数/ 检测人力资源部门的招聘计划完成情况 成率 计划引进人才总数 10 考核依据 9 考 核 工 作 完 公司绩效考核完成的是否及 检测人力资源相关部门在绩效考核方面的有效性 成 的 及 时 性 时、准确 准确性 10 11 采购供应指标 序号 1 指标 该月所有供应商交货次数 供 应 商 信 息 供应商、外协商信息的完整 检测采购供应部门是否及时录入供应商和外协商信息, 管理 5 成本)/上期采购成本 供 应 商 一 次 供应商一次交货合格的次数/ 检测采购供应部门对采购进程、采购质量控制的情况 交检合格率 4 料需求计划 采 购 成 本 降 (上期采购成本—本期采购 检测采购部门降低采购成本的效果 低率 3 功能 采 购 计 划 完 当期采购实际完成数/当期物 检测采购部门采购计划的完成情况 成率 2 指标定义 性、准确性 以及是否及时更改 采 购 积 压 物 是否及时有效地处理了仓库 检测采购供应部门对库存积压物资处理的及时性 资 处 理 的 及 积压物资 时性 6 采 购 资 金 使 一定周期内采购资金付款数/ 检测采购供应部门的采购资金使用情况 用情况 采购物资的总额 7 8 12 考核依据 产品技术设计指标 序号 1 指标 指标定义 功能 研 发 计 划 完 当期按计划完成的研发项目 检测技术部门的研发计划完成情况 成率 数占当期计划完成的研发项 目数的比例 2 技 术 图 档 更 是否及时将技术图档更改 检测技术中心技术图档更改的效果 改的及时性 3 技 术 出 图 的 是否按照生产进度及时准确 检测技术部门的工作效果 及 时 性 准 确 的出图 性 4 标 准 化 审 查 标准化审查差错次数/标准化 检测标准化人员的工作效果 的差错率 审查总次数 5 6 7 8 9 10 13 考核依据 仓库库存指标 序号 1 2 指标 总库存金额 总库存数量 指标定义 功能 月底全部库存产品按入库成 检测分(子)公司的库存情况,促进销售部门加强销 本价格计算的总金额 售,为生产部门合理安排生产提供依据 月底全部库存产品数量 检测分(子)公司的库存情况,促进销售部门加强销 售,为生产部门合理安排生产提供依据 3 物 资 入 库 差 入库差错次数/入库总数 检测仓库部门的工作效果 错率 4 物 资 领 用 差 出错次数/领用总数 检测仓库部门的工作效果 错率 5 报表、台帐出 记录有误的报表、台帐总数 错率 检测仓库部门的工作效果 6 仓 库 环 境 审 仓库环境是否整洁有序 检测仓库部门的工作效果 查 7 标 准 库 存 量 标准库存量/实际库存量 与实际库存 量比率 检测标准库存量与实际库存量比率,设定存料对销货之 基本比率,为决定安全存量提供依据 8 14 考核依据 财务类指标 企业(二)关键绩效指标(KPI)辞典 关键绩效指标 指标定义/计算公式 数据来源 部门费用预算达成率 (实际部门费用/计划费用)*100% 部门费用实际及预算资 料 项目研究开发费用预算达成率 (实际项目研究开发费用/计划费用)*100% 项目研究开发费用实际 及预算资料 课题费用预算达成率 (实际课题费用/计划费用)*100% 课题费用实际及预算资 料 招聘费用预算达成率 (实际招聘费用/计划费用)*100% 招聘费用实际及预算资 料 培训费用预算达成率 (实际培训费用/计划费用)*100% 培训费用实际及预算资 料 新产品研究开发费用预算达成率 (实际新产品研究开发费用/计划费用)*100% 新产品研究开发费用实 际及预算资料 承保利润 寿险各险种的死差损益情况,死差损益=实际死亡率-预期 理赔统计、精算部 死亡率 赔付率 (本期实际赔付额+本期未决赔款-本期支付上期未决赔 理赔统计、精算部 款)/本期经过的寿险风险保费 内嵌价值的增加 将来保单价值的贴现值 精算部、财务部 人力成本总额控制率 (实际人力成本/计划人力成本)*100% 财务部 15 标准保费达成率 (公司实际标准保费/计划标准保费)*100% 财务部 附加佣金占标准保费比率 (附加佣金/营销标准保费)*100% 财务部 续期推动费用率 (续期推动费用/“孤儿单”佣金)*100% 财务部 业务推动费用占标准保费比率 (业务推动费/标准保费)*100% 财务部 公司总体费用预算达成率 (公司实际总费用/预算总费用)*100% 公司办公及物业管理费用预算达成率 (实际数/预算数)*100% 管理费用实际及预算资 料 财务部 车辆费用预算达成率 (实际数/预算数)*100% 财务部 党办管理费用预算达成率 (实际数/预算数)*100% 财务部 党办、工会费用预算达成率 (实际数/预算数)*100% 财务部 日常办公费用预算达成率 (实际数/预算数)*100% 财务部 办公费用预算达成率 (实际数/预算数)*100% 财务部 会务、接待费用达成率 (实际数/预算数)*100% 财务部 专项费用预算达成率 (实际专项费用/预算专项费用)*100% 财务部 销售目标达成率 (实际销售额/计划销售额)*100% 销售报表 理赔率 (理赔数量/销售数量)*100% 理赔报表 产品/服务销售收入达成率 (实际销售收入/计划销售收入)*100% 销售月报表 全 部 账 户 净 投 资 收 益 率 / 同 期 全部帐户净投资收益率/投资委员会选择的市场基准收益率 财务部/证券市场公布数 Benchmark (Benchmark=国债指数、企业债指数、封闭式 基金指 据 数、LIBOR、CFO 评估的 CD 基准利率按计划的可投资比例 加权的同期收益率) 16 投资收益率计划达成率(董事会批准 全部帐户净投资收益率/董事会批准及不时调整的的年度投 财务部 的年度计划收益率) 资计划 不良帐款比率/Benchmark 按照中央银行贷款分类标准逾期不能收回的资产占可投资 财务部 资产的比重/年初投资委员会确定的基准 (Benchmark=投资委员会年初批准的比例) (普通账户债券投资+全部账户直接投 所管辖帐户净投资收益率/总经理选择的市场基准收益率 财务部 资净投资收益率)/同期 Benchmark (Benchmark=国债指数、企业债指数、LIBOR、CFO 评估的 CD 基准利率按计划的可投资比例加权的同期收益率) 普通账户基金投资净投资收益率/同 所管辖帐户净投资收益率/总经理选择的市场基准收益率 财务部 期 Benchmark (Benchmark=同期封闭式基金指数收益率) 全部独立账户直接投资净投资收益率 所管辖帐户净投资收益率/总经理选择的市场基准收益率 财务部 /同期 Benchmark (Benchmark=同期国债指数、企业债指数、封闭式基金指数 及 CD 基准利率按可投资比例加权的同期收益率) 所 负 责 项 目 的 净 投 资 收 益 率 / 同 期 所管辖帐户净投资收益率/总经理选择的市场基准收益率 财务部 Benchmark (Benchmark=相应项目的指数同期收益率水平) 投资收益率计划达成率 销售目标达成率(资产管理中心) 所管辖帐户净投资收益率/总经理批准及不时调整的的年度 财务部 投资计划 (实际直接销售资产管理产品收入/计划收入)*100% 综合管理部 17 客户类指标 关键绩效指标 指标定义/计算公式 数据来源 包装水平客户满意度 接受随机调研的客户对包装水平满意度评分的算术平均值 某重点产品市场占有率 平均值:产品市场销售额/市场容量 公共关系效果评定 对与媒体、保险学会及社会的效果评定 包装水平客户满意度调 研 市场销售月报,市场资 料 上级领导评定 解决投诉率 (解决的投诉数/投诉总数)*100% 客户投诉解决速度 年客户投诉解决总时间/年解决投诉总数 投诉记录及投诉解决记 录 投诉记录 营销计划达成率 (营销实际标保/营销计划标保)*100% 财务部 新契约保费市场占有率 (新契约标保/新契约市场总容量)*100% 财务部 新契约保费增长率 (本年度新契约标保-上年度新契约标保)/上年度新契约 财务部 标保 (服务满 12 个月的人数/12 个月前入司的人数)*100% 财务部 13 个月代理人留存率 续期任务达成率 出租率 二次达成率=宽限期未实收的二次保费/考核期间应收的二 信息技术部 次保费;三次达成率=宽限期未实收三次保费/考核期间应 收的三次保费 (续保实收首期件数/续保应收首期件数) 财务部 *100% 出租的面积/应出租的面积 物控中心 市场知名度 接受随机调查的客户对公司知名度评分的算术平均值 问卷调查 媒体正面爆光次数 在公众媒体上发表宣传公司的新闻报道及宣传广告的次数 公众媒体 续保率 18 危机公关出现次数及处理情况 公共关系维护状况评定 总公司级危机事件在中央级、全国性媒体出现的产生重大 公众媒体、上级领导评价 负面影响的报导次数及处理情况 与媒体、保险学会及社会保持良好沟通和合作的状况 上级领导评价 网站用户满意度 对客户进行随机调查的网站满意度评分的算术平均值 客户满意度 接受随机调研的客户和代理人对服务满意度评分的算术平 客户满意度调研 均值 (客户对解决结果满意的投诉数量/总投诉数量)*100% 客户投诉记录 客户投诉解决的满意率 服务推广数量的达成率 新客户增加数量 (服务实际推广数量/服务计划推广数量) *100% (本期新客户数/总客户数)*100% 最终客户数量 (本期老客户数/客户总数)*100% 新产品的开发数量 产品上市的实际数量 技术服务满意度 对客户进行随机调查的技术服务满意度评分的算术平均值 直销客户满意度 对直销客户进行随机调查的满意度评分的算术平均值 内部营运类指标 关键绩效指标 指标定义/计算公式 支持满意度调研 服务统计资料 本期新客户数,客户总 数 本期老客户数/客户总数 *100% 销售资料 对客户技术服务满意度 调查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 数据来源 书面的流程和制度所占的百分率(ISO (书面化的流程和制度数目/所有需要制订的流程和制度总 需书面化的流程与制度 规定 标准) 数)*100% 工作目标按计划完成率 (实际完成工作量/计划完成量)*100% 工作记录 报表数据出错率 (查出有误报表数量/提交报表总数)*100% 报表检查记录 文书档案归档率 (归档文档数/文档总数)*100% 文档记录 19 国内外市场调研报告的质量 上级评定 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质量 财务报表出错率 (查出有误的财务报表数量/提交的财务报表总数)*100% 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质 量认证/上级评定 财务报表检查记录 财务分析出错率 (有误的财务分析数量/提交的财务分析总数)*100% 财务分析记录 各部门预算准确率 (1-超出或未达成预算/部门预算)*100% 各部门费用预算达成率 KPI 辞典更新的及时性 将新生成的 KPI 第一时间放入 KPI 辞典 KPI 辞典 策划方案成功率 (成功方案数/提交方案数)*100% 提交项目管理报告及时性 (按时提交管理报告/报告总数)*100% 策划方案提交与成功记 录 项目管理报告记录 管理委员会对办公室服务满意度 管理委员会对办公室服务工作的满意度调查的算术平均值 满意度调查 内部客户满意度 接受民主测评的相关部门对被测评部门所提供服务的满意 内部客户满意度民主测 度 评结果 空缺职位总数/招聘空缺职位所用的总天数 招聘天数记录 招聘空缺职位所需的平均天数 员工晋升评审活动的及时有效开展 员工工资发放出错率 错误发放的工资次数/发放的工资次数 劳动争议处理及时性 晋升评审记录及员工对 晋升意见记录 工资发放记录 投诉记录 绩效考核数据准确率 (实查有误数据/考核数据总数)*100% 投诉记录 绩效考核按时完成率 (按时完成的绩效考核数/绩效考核总数) *100% 绩效考核记录 20 内部网络建立的安全性 内部网络安运行 系统故障记录 个案完成及时性 个案处理时间=个案完成的日期-个案上报的日期 上报与批复的文件 统计分析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及时对各分公司的核保、核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使分 上级领导的评价 析结果具有使用价值 分公司总经理室及相关部门对客户服务部工作的满意度 问卷调查 提交分析报告的质量 分公司总经理室及相关部门满意度 提出新产品建议的数量和质量(鼓励 领导认可的新产品建议的数量和质量 创意性指标) 建立与研究及政府部门的联系 与国家研究部门及政府部门联系的广泛与密切程度 上级领导的评价 对外信息披露的及时性 按照章程规定的时间向外界批露应该批露的信息 批露的文件记载 股东及董事满意度 股东及董事对董办工作的满意度 满意度调查 相关部门及上级评价 与外部中介机构的沟通协调 上级评价 充分及时掌握相关政策、法规的变化 对与董事会工作相关的政策法规的变化及时掌握,及时应 上级评价 对 与股东、董事沟通的及时性、准确性 及时、准确地与股东、董事沟通的程度 上级评价 会议组织、安排的有效性 及时、有效安排会议的程度 英文资料翻译的准确率 信息的准确性 (准确提供的英文资源的数量/按照章程规定应该提供的英 英文资料翻译检查记录 文资料的数量)*100% 内部及对外部发布的信息的准确性 上级评价 内部信息收集的及时性 及时收集公司内部的与董办工作相关的信息 发布的文件 内部客户满意度(部门秘书) 部门内部及相关部门的满意度 满意度调查 劳动合同签订的及时性 劳动合同签订时间=劳动合同签订或续签时间-按照规定签 工作记录 21 上级评价 人员编制控制率 定或续签劳动合同的时间 员工入职或离职办理相关手续时间=员工入职或离职实际 工作记录 办理相关手续时间-按照规定办理员工入职或离职相关手续 时间 (实际人力/计划人力编制)*100% 上报文件 机构扩展达成率 (实际扩展的机构/计划扩展的机构)*100% 上报文件 机构内设控制率 (各机构下的实际部门及岗位设置数/计划数) *100% 法律意见被提意见对象和法律部主管领导的认可 上报文件 诉讼事件处理结果与公司方案的一致 性 对于对外签署的法律文件提出意见的 有效性 稽核意见建设性(de) 公司批准的诉讼方案与诉讼结果的比较 工作记录 稽核报告的质量 会议组织质量 1.符合内部稽核的工作规定;2.有无重大差错;3.稽核建议 上级领导的评价 的针对性、有效性 1.ISO 工作内部协调、督导和培训;2.文件的及时修改与更 上级领导的评价 新;3.ISO 协会的评价(质量、效率) 会议组织安排的及时性,形式、主题、材料准备是否充分 会议记录、记要 与各分公司日常联络 与各分公司保持畅通的信息联络 电话、文件、E-mail 文件传递效率 按照文件的紧急程度按时、按质传递 公司文件流转规定 文件制作效率和准确性 按照文件类型及时制作、印发 公司公文管理规定 入职离职手续办理的及时性 法律意见建设性 ISO9000 质量手册有效性的维护 上级领导的评价 经法律部审批的法律文件合法、合规或贯彻了公司领导的 上级领导的评价 意图 稽核意见被提意见对象和法律部主管领导的认可 上级领导的评价 22 机要档案和文件的归档 机要、文件、档案及时归档 公司公文管理规定 公章使用准确性 用章类型、流程、批准程序正确 公章管理办法 OA 系统使用管理 OA 系统的正常使用 OA 系统使用状况 总裁办对司机班服务满意度 总裁评价 外事信息管理的效率 对外事信息及时处理的及时性与效率 处理记录 外部合作关系管理的效率与规范性 对外合作项目开展的配合与管理效率 总裁室满意度 外事信息发布的及时性 外事接待任务完成的效率与质量 外事档案管理的系统性与规范性 口译、笔议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司机出车安全率 (安全出车次数/实际出车次数)*100% 出入库手续齐全率 (应办手续/实办手续)*100% 帐务差错数 查出错误的帐务数 帐务记录 安全事故发生次数 分公司基层组织和思想建设 员工文体活动及福利规划与实施 外部联系维护满意度 23 企业文化建设任务达成率 (实际达到的企业文化建设效果/预期达到的效果)*100% 工作记录 新闻审稿准确率 (准确发布的新闻稿件/全部发布的新闻稿件)*100% 工作记录 内部刊物按时出刊状况及质量评定 上级领导评价 公司宣传品制作 分公司业务指导 宣传档案归档率 (归档宣传文档数/文档总数)*100% 文档记录 网站出错率 (页面出错个数/总页面数)*100% 客户投诉记录 设计制作出错率 (设计制作规范/制作总页数)*100% 测试记录 信息内容出错率 检查记录 信息更新延误率 (信息内容及错别字出错数/总的信息更新量) *100% 信息更新时间是否依照规定时间执行 服务响应时间 向客户提供服务的响应时间的平均值 客户服务记录 “泰康在线”知名度的提高 对随机调研的业界和最终客户对“泰康在线”认知度的提 市场调查 高百分比 有关“泰康在线”的文章在新闻媒体上发布的数量 媒体剪报汇总记录 媒体曝光次数 媒体危机情况处理成功率 检查记录 应用开发出错率 ( 媒 体 危 机 情 况 处 理 成 功 案 例 数 / 媒 体 危 机 情 况 案 例 总 记录情况 数)×100% (出错的功能块个数/总功能块数)*100% 软件开发文档 系统和网络故障率 (发生故障次数/(设备数*天数))*100% 系统故障记录 业务管理规范程度及效率 业务流程顺畅/业务管理规定书面化/业务流程高效化 实际业务 24 项目报告按时完成率 项目成功率 ( 按 时 完 成 的 项 目 报 告 数 量 / 需 要 完 成 的 项 目 报 告 数 工作记录 量)*100% (成功的项目数量/项目总数量)*100% 工作记录 网站建设配合流畅度 完备的策划案、编辑和设计制作的完整衔接 客户档案和业务单证完备率 档案管理出错率 (完备的客户档案和业务单证数量/客户档案和发生业务总 客户档案和业务记录 数)*100% (查出管理有误的档案数量/档案总数)*100% 档案管理检查记录 档案更新延误率 (延误档案更新的数量/档案总数)*100% 档案管理检查记录 总经理满意度 接受随机调研总经理对文章撰稿等方方面面满意度评分值 总经理满意度调研 项目调研报告的认可数量 项目调研报告被认可的实际数量 工作记录 客户档案和业务记录 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实施、改进比率 (实施的新制度和流程数/制定的新制度和流程总数)*100% 研究报告数量 中心综合管理部组织评 估 (直接上级评估标准) 中心综合管理部组织评 估 (直接上级评估标准) 中心综合管理部组织评 估 (直接上级评估标准) 中心综合管理部组织评 估 (直接上级评估标准) 中心综合管理部组织评 估 (直接上级评估标准,聘请外部专家、合作伙伴对每篇研究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 报告进行评价) (直接上级评估标准)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 公开发表研究报告数量 (直接上级评估标准) 政策风险控制效果 组合经理指令执行效果 项目论证的参与程度、效果 工作文档管理的完整性和时效性 研究报告预测的明确与准确程度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 25 数据引用、处理的合理性 研究报告深度 (直接上级评估标准) (直接上级评估标准)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 项目计划目标达成率 (直接上级评估标准)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 新产品开发及市场推广成功率 (研究开发部经理评估标准)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 新客户开发成功率 (研究开发部经理评估标准)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 新产品开发数量 (研究开发部经理评估标准)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 后台作业差错率 (中心总经理评估标准) 作业流程制度化和标准化程度 (中心总经理评估标准,由总经理评估,包括所有负责的后 中心综合管理部组织评 估 台系统) (中心总经理评估标准) 中心综合管理部组织评 估 (中心总经理评估标准) 中心综合管理部组织评 估 (中心总经理评估标准) 中心综合管理部组织评 估 作业流程优化及实施程度 后台作业的效率 后台支持的主动性 系统故障率 (综合管理部经理评估标准)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 系统危机处理效率 (综合管理部经理评估标准)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 系统管理标准化、制度化程度 (综合管理部经理评估标准)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 系统管理作业流程优化的实施程度 (综合管理部经理评估标准)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 工作文档管理的完整性和时效性 (综合管理部经理评估标准)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 26 清算数据时效与准确性 (综合管理部经理评估标准)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 清算作业流程标准化、制度化程度 (综合管理部经理评估标准)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 清算作业程序优化与实施程度 (综合管理部经理评估标准)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 行政服务工作量与效率 (综合管理部经理评估标准)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 资金划拨在途时间 (综合管理部经理评估标准)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 资金调拨作业流程制度化、标准化程 (综合管理部经理评估标准) 度 资金调拨作业流程优化及实施程度 (综合管理部经理评估标准)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 流动性报表及现金流量预测的有效性 (综合管理部经理评估标准)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 法定会计核算差错率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工 作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工 作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工 作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工 作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工 作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工 作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工 作 中心综合管理部组织评 估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 (综合管理部经理评估标准) 管理信息报表的有效性、准确性和及 (综合管理部经理评估标准) 时性 未发现的交易差错比率 (综合管理部经理评估标准) 法律文书起草的规范性 (综合管理部经理评估标准) 法律文书服务的效率 (综合管理部经理评估标准) 参与研究项目提供法律建议的有效性 (综合管理部经理评估标准) 投资法律风险控制效果 (综合管理部经理评估标准) 销售部门满意度 (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标准) 27 内部投资经理满意度 中心投资经理采用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 中心综合管理部组织评 估 内部客户满意度(中心资产组合管理 资产组合部、研究开发部、总经理采用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 中心综合管理部组织评 估 部、研究开发部评估) 内部投资经理/研究员满意度 满意度问卷调查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 投资经理/投资会计满意度 满意度问卷调查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 投资经理、财务经理满意度 满意度问卷调查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 28 学习与成长指标 关键绩效指标 指标定义/计算公式 个人培训参加率 (实际参加培训次数/规定应参加培训次数) *100% 部门培训计划完成率 (部门培训实际完成情况/计划完成量) *100% 提出建议的数量和质量(鼓励创意性 领导认可的新产品建议的数量和质量 指标) 公司内勤培训规划的制定及实施 制订公司总体及各岗位的培训规划,并组织实施 数据来源 培训出勤记录 部门培训计划记录 上级领导的评价 上级领导的评价 团队建设成功率 员工自然流动率 (离职人数/现有人数)*100% 人力资源部 员工合作性 创新建议采纳率 (被采纳的创新建议数量/部门建议总数量)*100% 创新建议采纳记录 培训种类总计 培训种类记录 新技术掌握运用程度 培训种类 员工培训与激励满意度(包括培训计 下属员工用满意度调查表评分 划完成率、员工激励等) 研究开发部员工满意度 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 研究项目创新及项目规划、组织 培训与研讨参与率 中心综合管理部组织评 估 中心综合管理部组织评 估 (中心总经理评估标准) 中心综合管理部组织评 估 (实际参加培训与研讨的员工数/规定应参加培训与研讨的 培训研讨出勤记录 总人数)*100% 29 培训参与率 (实际参加培训的员工数/规定应参加培训的总人数)*100% 培训出勤记录 内部员工满意度 (综合管理部经理评估标准)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工 作 企业(三)关键绩效指标(KPI)辞典 005 年副总指标汇总表 30 职务 考核指标 1、月审批资金供应率 业绩标准 指标回顾 资金不断档 实际供应率: 财务费用控制(包括财务 严格执行每月的预算标准 费用、管理费用等) 采购成本降低率 采购成本比去年同期相比 实际控制比率 下浮 3% 采购配件质量事故率 库零量控制 生产副总 1、售后服务款项回收率 2、生产计划按时完成 3、市场技术支持满意率 行政副总 1、招待费用控制 质量事故率为 0,发现一 质量事故数 次扣 2 分,市场反馈回一 次扣 1 分 90%以上采购量库零不超 实际超出库存量 过 15 100%当季回收,每月应收 实际回收率 款滚动计算 不误发货,延误一次扣 2 实际延误次数 分 满意率 ≥ 90% 实际满意率 控制在预算内 实际发生 31 考核评价 权重 5×[1-(3%-实际下 浮比率)×17]= 5×[1 - ( 3%+ 实 际 上 涨比率)×20]= 5 - 质 量 事 故 数 ×2 ( 1 )= (到 0 为止) 5×{1-[(实际采购总 量 - 超 过 15 天 库 存 量)/实际采购总量- 90%]×2}= (0、5 为止) ×[-(10-实际回 收率)×3] 5- 延 误 次 数 ×2= (0、5 为止) 5×[1 - ( 90% - 实 际 满 意 率 ) × 3]=(0、5 为止) 实际发生在预算内为 5 分,超预算:5- 15× ( 实 际 / 预 算 - 30% 5×[1-(10*%-实际 30% 供应率)×4] = 30% 15% 15% 25% 50% 30% 25% 提取部门 2、内部服务满意率 附“满意调查表”,满意 实际满意率: 率≥90% 3、车辆费用控制 控制在预算内 4、招聘与培训计划完成 完 成 率 100% ( 见 年 度 计 实际完成率: 划) 实际费用: 总工程师 1、季度新产品研发计划完 完成率 100% 成率 实际成功率 2、新产品试制一次成功率 按测试总项及重试项算, 实际成功率 一次成功率 85% (成本) 财务部 1)= 5×[1 - ( 90% - 实 际 满 意 率 ) × 3]= (0、5 为止) 5×[1 - (实际费用 - 0.75)×3/0.75]= 5×[1 - ( 100% - 实 际 完 成 率 ) × 5]= (0、5 为止) 5×[1 - ( 100% - 实 际 完 成 率 ) × 5]= (0、5 为止) 5×[1 - ( 85% - 实 际 成 功 率 ) × 3]= (0、5 为止) 20% 25% 财务部 30% 人力资源部 30% 0% 3 、 测 试 达 标 率 COP 推迟一个月 (注) 4、新研发产品上市率 上市率 100% 实际上市率: 5×〔1-(100%-实际 满意率)×6〕= 1、月审批资金供应率 资金不断档 实际供应率: 2、全面预算管理控制 预算费用误差控制在±5% 实际发生: 以内 5×[1-(100%-实际 35% 供应率)×4] = 5×[1.1 - ( ∣ 实 际 - 15% 预 算 ∣ / 预 算 - 10%)×5] = 按时完成率 100%,未 35% 按时完成 3、财务费用控制(包括财 严格执行每月的预算标准 务费用、管理费用等) 4、生产成本降低率 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实际成本: 32 供应部 1、采购计划按时完成 2、采购成本降低率 3、采购配件质量事故率 4、库零量控制 技术部 但 未 延 误 发 货 扣 0.25 分 / 实际完成率: 次,延误发货扣 2 分/次 采购成本比去年同期相比 实际控制比率 下浮 3% 质量事故率为 0,发现一 质量事故数: 次扣 2 分,市场反馈回一 次扣 1 分 90%以上采购量库零不超 实际超出库存 过 15 1、提供图纸、材料定额、 按 时 下 达 , 文 件 准 确 性 实际晚天数: 95%,晚一天扣 0.25 分; 工艺卡及时准确性 因图纸资料不准确出现重 大生产事故扣 2 分/次 2、技术支持及时性 延误生产发货一次扣 2 分 实际耽误 3、技术质量事故率 因技术问题发生的质量事 实际事故数 故次数,每次扣 3 分 4、 现场技术支持满意率 见季度调查表 实际满意率 满意率 100%, 售后服务 1、用户服务满意率 满意率 95% 实际满意率 部 2、售后服务一次成功率 一次成功率95% 实际一次成功率 33 5 - 0.25× 次数 - 2× 次 30% 数= 5×[1-(3%-实际下 30% 浮比率)×17]= 5×[1 - ( 3%+ 实 际 上 涨比率)×20]= 5 - 质 量 事 故 数 ×2 15% ( 1 )=(到 0 为止) 5×{1-[(实际采购总 15% 量 - 超 过 15 天 库 存 量)/实际采购总量- 90%]×2}= ( 0 、 5 为 止) 5 - 实 际 晚 天 数 30% ×0.5=(到 0 为止) 5- 实 际 延 误 次 数 ×2=(0、5 为止) 5- 实 际 事 故 次 数 ×3=(到 0 为止) 5×[1- ( 100%- 实 际 满 意率)×3]= 5×[1 - ( 95% - 实 际 满 意 率 ) ×8] =(0、5 为止) 5×[1 - ( 95% - 实 20% 10% 30% 25% 25% 生产部 3、服务款项按时回收率 100%当季回收,每月应收 实际回收率: 款滚动计算 4、用户投诉追溯率 追溯率 100% 实际追溯率 1、生产计划按时完成 不误发货,延误一次扣 2 分 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完全按照作业指导书,违 反一次扣 2 分 质量事故率为 0,市场反 馈回一次扣 1.5 分 不误发货,延误一次扣 2 分 返工率﹤3%(按作业台数 考核) 实际延误次数 2、生产成本降低率 3、按照作业指导书作业 4、质量指标 车间 1、生产计划按时完成 2、各工序返工率 3、按照作业指导书作业 4、生产成本降低率 研究中心 1、市场技术支持满意率 2、方案设计成功率 实际成本 实际违反次数 实际事故数: 实际延误次数: 实际返工率: 完全按照作业指导书,违 实际违反次数: 反一次扣 2 分 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实际成本 满意率 ≥ 90% 实际满意率: 满意率 ≥ 95% 实际成功率: 34 际 成 功 率 ) ×4] =(0、5 为止) 5×[1-(100%-实际 30% 回收率)×3] =(0、5 为止) 5×[1 - ( 100% - 实 20% 际 追 溯 率 ) ×5]= (0、5 为止) 5 - 延 误 次 数 30% ×2=(0、5 为止) 5 - 违 反 次 数 ×2=(0、5 为止) 5- 实 际 事 故 数 ×1.5=(0、5 为止) 5 - 延 误 次 数 ×2=(0、5 为止) 5×[1 - ( 实 际 返 工 率 - 3% ) ×12.5]= (0、5 为止) 5 - 违 反 次 数 ×2=(0、5 为止) 15% 15% 30% 20% 15% 5×[1 - ( 90% - 实 30% 际 满 意 率 ) ×3]= (0、5 为止) 5×[1 - ( 95% - 实 40% 际 成 功 率 ) ×3]= 办公室 1 办公室 2 3、开发项目进度完成 100%完成 实际完成率 1、行政办公费用控制 控制在预算内 实际发生: 2、招待费用控制 控制在预算内 实际发生 3、内部服务满意率 附“满意调查表”,满意 实际满意率 率≥90% 4、总经理指令督办查办落 落实率 100%,未完成一项 未完成数 实率 经理助理按责任人的 25% 扣分 5、年内申报项目完成率 年内审批资金完成 80 万元 实际完成率 (全年指标统算调整) 1、车辆费用控制 费用控制在预算内 实际费用: 2、物业费用控制 3、员工就餐满意率 人力资源 1、招聘计划完成 部 费用控制在预算内 满意度≥75% 实际满意率 100%完成(见年度计划) 实际完成率 35 (0、5 为止) 5×[1 - ( 100% - 实 际 完 成 率 ) ×5]= (0、5 为止) 实际发生在预算内为 5分 超预算:5-15×(实 际/预算-1)= 实际发生在预算内为 5 分超预算:5- 15× ( 实 际 / 预 算 - 1)= 5×[1 - ( 90% - 实 际 满 意 率 ) ×3]= (0、5 为止) 5 - ( 未 落 实 数 ×5/ 总经理指令数)= (到 0 为止) 5×〔1-(100%-实际 满意率)×6〕= 5-15×(实际/预算- 1)= 30% 25% 25% 20% 30% 15% [1+ ( 实 际 满 意 度 20% - 75% ) ×5] ×5= (到 0 为止) 5×[1 - ( 100% - 实 30% 际 完 成 率 ) ×5]= 2、岗位培训计划完成 100%完成(见年度计划) 实际完成率 3、绩效考核完成率 研发部 每季首月 20 日结束上季考 实际晚天数 核晚一天扣 0.5 分 1、季度新产品研发计划完 100%完成 实际完成率 成 2、开发新产品资料完整 质量部 市场部 新 产 品 测 试 合 格 后 3 日 实际晚天数 内,要求将所有图纸、各类 参数资料、鉴定资料交技术 部(办公室),晚一天扣 0.5 分 3、新产品试制一次成功率 控制材料零件更换,工时 实际成功率 重复;按测试总项及重试 (成本) 项算,一次成功率 85% 4、研发成本费用控制 1、外购外协件检验工作合 检验工作(外观检验、上机 不合格项 测试)合格率为 100% 格率 2、质量事故追溯率 追溯落实率为 100% 实际追溯率为: 3、工序质量控制 1、客户接待满意率 2、按合同付款发货率 3、市场服务支持满意率 (0、5 为止) 5×[1 - ( 100% - 实 际 完 成 率 ) ×5]= (0、5 为止) 30% 5-0.5×天数 = 5×[1 - ( 100% - 实 35% 际 完 成 率 ) ×5]= (0、5 为止) 5 - 实 际 晚 天 数 15% ×0.5=(0、5 为止) 5×[1 - ( 85% - 实 25% 际 成 功 率 ) ×3]= (0、5 为止) 5-不合格项×1.5 = 25% 5× 实际追溯率 = 40% 5×〔1-(95%-实际 40% 满意率)×20〕= 发货率 100%,出现未付清 实际未付清款发货 5-2×未付清款发货数 25% 数 = 款发货一次扣 2 分 满意率为 100%,见附“服 实际满意率: 5×〔1-(100%-实际 35% 满意率为 95% 实际满意率: 36 务满意调查表” 项目管理 1、大包工程利润(包括配 季度计划利润 部 件利润) 2、工程质量合格率 一次验收达标率 100% 实际利润: 实际达标率: 清欠办 3、300 万以上工程方案评 审 1、货款回收 完成季度回收计划: 实际完成比率 出口部 2、清欠笔率 1、出口产品利润 年度利润 200 万美元 实际利润 2、费用指标 按回款比率数 实际发生 企管部 1、生产成本控制 2、管理费用控制 3、核算率 安装公司 1、安装工程总额 5×实际回款额/季度回 80% 收计划= 20% 5×实际利润/年度计划 60% 利润= 5×[1 - ( 实 际 / 预 40% 算 - 1 ) ×2]= (0、5 为止) 5×实际合同额/计划合 同额= 5×实际利润/计划利润 = 5×实际收入/计划收入 = 5- 延 期 工 程 数 ×3=(到 0 为止) 2、安装利润指标 3、配套产品销售收入指标 4、安装工程按期交验率 满意率)×6〕= 5×实际利润/季度计划 60% 利润= 5×[1 - ( 100% - 实 40% 际 达 标 率 ) ×3]= (0、5 为止) 100%(一次延期扣 3 分) 37 10% 40% 20% 30% 刚性否决指标 部门 生产部 硬性指标 安全生产事故 设备保养维护完好 质量事故(同车间) 质量事故 安全生产事故 安全事故 业绩标准 出现一次人员或设备安全事故扣 2.5 分 出现一次因设备不完好延误生产扣 1.5 分 市场反馈回一次质量事故扣 1.5 分 车间 市场反馈回一次质量事故扣 2 分 出现一次人员或设备安全事故扣 1.5 分 办公室 安全事故扣 2 分/次(非主要责任占 25%/次,全 责占 100%/次,其他占 50%/次) 发货运输防护管理 严格执行运输防护要求(质量提供),违反一 次扣 1.5 分 人力资源 核心员工流失率(年度指 年度流失率﹤4% 部 标) 研发部 研发新产品质量事故率 市场反馈后质量事故扣 2.5 分/次 质量部 出厂产品质量事故率 市场反馈回质量事故扣 3.5 分/次 生产副总 质量事故 汇总技术、生产、车间发生的质量事故,如何进 行扣分?? 安全生产检查 两个月一次,偶数月上旬;未按时召开扣 1 分,无相应记录扣 0.5 份 生产调度会议 质量分析会议 一月一次,每月底 25 号未按时召开扣 1 分,无 相应记录扣 0.5 份 总工 质量事故 汇总研发、质量发生的质量事故,如何进行扣 分?? 行政副总 厂区安全及卫生检查 一周一次,每周六未按时召开扣 1 分,无相应 记录扣 0.5 份 38 指标回顾 实际事故 耽误生产数 实际事故 实际事故: 实际事故 实际事故 实际违反 实际流失率 实际事故 实际事故: 实际事故 实际未完成 实际未完成 实际未完成 实际未完成 提取部门 安全事 : 部门 财务部 考核指标 1、月审批资金供应率 安全事故扣 2 分/次(非主要责任占 25%/次,全 实际事故: 责占 100%/次,其他占 50%/次) 2005 年部门指标汇总表 业绩标准 KPI 指标说明 资金不断档 主要资金支出部门根据月初的审批计划,统计 月末的供应资金。(实际供应率<80%,将不 得分。) 2、全面预算管理控制 供应部 技术部 预算费用误差控制在±5% 以内 3、财务费用控制(包括财 严格执行每月的预算标准 按预算标准执行,因市场或其他计划费用供应 不足超预算按责任调整系数?? 务费用、管理费用等) 4、生产成本降低率 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1、采购计划按时完成 按时完成率 100%,未按 按时、按要求完成生产、研发、售后服务等主要 时 完 成 但 未 延 误 发 货 扣 请购部门的请购任务。 0.25 分/次,延误发货扣 2 分/次 2、采购成本降低率 采购成本比去年同期相比 由财务部提供每月与去年同期发生的采购成本 下浮 3% 总额及涨浮度。 3、采购配件质量事故率 质量事故率为 0,发现一 统计每季度采购各类设备及零部件中出现的质 次扣 2 分,市场反馈回一 量问题,及市场反馈回的采购质量事故。 次扣 1 分 4、库零量控制 90%以上采购量库零不超 过 15 天 1、提供图纸、材料定额、 按 时 下 达 , 文 件 准 确 性 技术与车间根据生产计划规定出各类文件下发 100% , 晚 一 天 扣 0.25 的具体时间,由车间统计工艺图纸的及时性和 工艺卡及时准确性 分;因图纸资料不准确出 准确性,以及因工艺图纸出现的材料损坏或延 现重大生产事故扣 2 分/ 误生产等。 39 提出部门 2、技术支持及时性 3、技术质量事故率 4、 现场技术支持满意率 售后服务部 生产部 次 延误生产发货一次扣 2 分 因技术问题发生的质量事 故次数,每次扣 3 分 满意率 100%,见季度调 查表 1、用户服务满意率 满意率 95% 2、售后服务一次成功率 一次成功率95% 3、服务款项按时回收率 100% 当季回收,每 月应 收款滚动计算 4、用户投诉追溯率 追溯率 100% 1、生产计划按时完成 不误发货,延误一次扣 2 分 2、生产成本降低率 3、按照作业指导书作业 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完全按照作业指导书,违 反一次扣 2 分 40 针对现场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解答,要求解决 及时、不误生产发货。 因技术支持不到位造成的质量事故或重大损 失。 车间各工序统计在生产过程中对技术部所作的 现场技术支持的满意率(包括图纸、工艺资料 齐备,技术问题及时处理,配合协调态度积极 等) 每月 25 号由售后服务部填写完服务满意度调 查表,报销售支持部调查反馈用户的服务满意 率。 每月 25 号由售后服务部填写完服务满意度调 查表,报销售支持部调查反馈用户服务一次成 功率。 要求各类服务款项必须在当季度收回;若季度 款项回收率达不到 80%则此指标不得分;本季 度未收回款项,应转下季度跟踪,直至收回为 止。 将售后服务投诉电话及时反馈给售后服务部, 售后服务部针对投诉内容追溯落实情况,并将 解决结果反馈总经理秘书室进行汇总(季度指 标)。 根据合同要求,按时完成各类生产任务,并提 供给用户合格的产品;由销售支持部统计季度 生产任务的完成情况。 4、质量指标 车间 研究中心 办公室 1 质量事故率为 0,市场反 馈回一次扣 1.5 分 1、生产计划按时完成 不误发货,延误一次扣 2 根据合同要求,按时完成各类生产任务,并提 供给用户合格的产品;由销售支持部统计季度 分 生产任务的完成情况。 2、各工序返工率 返工率﹤3%(按作业台 由质量部统计车间各个工序在生产作业中的返 工次数。 数考核) 3、按照作业指导书作业 完全按照作业指导书,违 反一次扣 2 分 4、生产成本降低率 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1、市场技术支持满意率 满意率 ≥ 90% 研究中心汇总所作技术支持的详细资料,定于 25 号将其报至销售支持部,由销售支持部调 查市场支持的满意率。 2、方案设计成功率 满意率 ≥ 95% 研究中心汇总所作方案设计的详细资料,定于 25 号将其报至销售支持部,由销售支持部调 查方案设计的满意率。 3、开发项目进度完成 100%完成 1、行政办公费用控制 控制在预算内 办公室根据每月行政办公费用的预算情况,合 理控制各部室的办公费用使用。 2、招待费用控制 控制在预算内 办公室根据每月招待费用的预算情况,合理控 制各部室的招待费用。 3、内部服务满意率 附“满意调查表”,满意 各部室根据办公室的内部服务情况进行满意率 率≥90% 调查,详见“服务满意率调查表”。 4、总经理指令督办查办落 落实率 100%,未完成一 实率 项经理助理按责任人的 25%扣分 5、年内申报项目完成率 年内审批资金完成 80 万 元(全年指标统算调整) 41 办公室 2 人力资源部 1、车辆费用控制 费用控制在预算内 2、物业费用控制 费用控制在预算内 3、员工就餐满意率 满意度≥75% 1、招聘计划完成 完成率 100%(见年度计 划) 完成率 100%(见年度计 划) 2、岗位培训计划完成 3、绩效考核完成率 研发部 每季首月 20 日结束上季 考核晚一天扣 0.5 分 1、季度新产品研发计划完 100%完成 成 2、开发新产品资料完整 质量部 每月的车辆费用控制在预算范围内,由财务部 提供每月的实际费用。 每月的物业费用控制在预算范围内,由财务部 提供每月的实际费用。 由人力资源部对全体员工进行每季度一次的员 工就餐满意率调查,满意率小于 55%不得分。 根据公司的岗位需求按时按要求完成招聘任 务; 根据年初制定的培训计划及各部门临时性的专 业能力提升需求,按时完成每季度的培训任 务。 每季度首月 15 日人力资源部协助直接主管完 成上季度考核打分与沟通,人力资源部根据考 核成绩在 20 日完成绩效工资的兑现发放。 根据研发部的季度研发计划,与季度结束后的 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比较,要求按时完成所有计 划(若因其它临时工作延误了计划完成时间, 应???) 研发新产品在测试达标情况下,3 日内将产品 的各类图纸、技术参数等齐全资料交档案室归 档(资料的明细由总工给出)。 新产品测试合格后 3 日 内,要求将所有图纸、各 类参数资料、鉴定资料交 技术部(办公室),晚一 天扣 0.5 分 3、新产品试制一次成功率 控制材料零件更换,工时 重复;按测试总项及重试 (成本) 项算,一次成功率 85% 4、研发成本费用控制 1、外购外协件检验工作合 检验工作(外观检验、上 质量部在对外购外协件检验合格的情况下,经 机测试)合格率为 100% 车间使用或测试出现的不合格项,属于检验工 格率 42 销售支持部 工程项目部 部门 财务部 技术部 2、质量事故追溯率 追溯落实率为 100% 3、工序质量控制 1、客户接待满意率 满意率为 95% 作不合格。 统计由生产、售后服务等反馈回的产品质量事 故,对其进行调查、分析、追溯、解决,并反馈 解决结果。 每月 25 号将本月来访考察客户有关资料汇总 报至北京高新公司进行满意率调查。 2、按合同付款发货率 发货率 100%,出现未付 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付款率发货,不得因领导 的答复为准。 清款发货一次扣 2 分 3、市场服务支持满意率 满 意 率 为 100% , 见 附 “服务满意调查表” 1、大包工程利润(包括配 季度计划利润: 件利润) 2、工程质量合格率 一次验收达标率 100% 3、300 万以上工程方案评 审 考核指标 2005 年“新增”指标汇总表 业绩标准 指标回顾 考核评价 1、月审批资金供应率 供应率为 100% 实际供应率: 2、全面预算管理控制 控制在±10%以内 实际发生: 3、财务费用控制 1、提供图纸、材料定 额、工艺卡及时准确 性 2、解决现场问题及时 随生产计划同时 实际晚天数: 下达,晚一天扣 0.5 分 延误生产发货一 实际耽误 43 权重 ×[ -(0%1-实际供应率)×] 30% =4 5×[1-(∣实际-预算∣/ 预 30% 算-01)×5 30% 5- 实 际 晚 天 数 ×0.5=(到 0 为 30% 止) 5- 实 际 延 误 次 数 × 2=(0、5 为 20% 提取部门 性 3、质量事故率 后勤 次扣 2 分 因技术问题发生 的质量事故次数, 每次扣 3 分 4、现场技术支持满意 满意率 100%,见 率 季度调查表 4、(生产能耗)产能 电 耗 /kw 机 组 设 利用率 备 2、各工序返工率 返工率为0 3、质量事故率 0 ,主要质量责 任事故一次扣 3 分 5、(生产能耗)产能 电 耗 /kw 机 组 设 利用率 备 1、车辆费用控制率 0.75 元/公里 采购部 2、采购成本控制 生产部 车间 人力资源部 实际事故数: 止) 5- 实 际 事 故 次 数 ×3=(到 0 为 10% 止) 实际满意率 ×[1(0%1实际满意率)×3= 30% 30% 实际返工率: 实际质量事故 5- 实 际 事 故 次 数 × 3=(0、5 为 15% 数 止) 10% 实际费用: 采购成本比去年 实际控制比率 同期下浮 5% 3、采购配件质量事故 质量事故率为 0 质量事故数: 率 4、库存周期 周期≤30 天 实际 超出库存 量 1、招聘与培训计划完 完成率 100%(见 实际完成率: 成率 年度计划) 2、工资及时发放率 每月 20 号(与财 实际晚天数 务如何划分责 任)晚一天扣 0.5 分 44 5×[1 - ( 实 际 费 用 - 25% 0.75)×3/0.75]= 5×[1 - ( 5% - 实 际 下 浮 比 30% 率)×10]= (0、5 为止) 5- 质 量 事 故 数 ×2=(到 0 为止) 15% (1-超 30 天库存量×2/采购总量) 15% ×5= 5×[1 - ( 100% - 实 际 完 成 率 30% ) × 5]= (到 0、5 为止) 10% 5-0.5×晚天数=(到 0 为止) 4、绩效考核完成率 每季首月 20 日结 实际晚天数: 束上季考核晚一 天扣 0.5 分 45 5-0.5×天数 = 30%
45 页
359 浏览
立即下载
以KPI和BSC为核心的绩效管理体系
以 KPI 和 BSC 为核心的 绩效管理体系 目 录 第一部分:绩效管理和 KPI 第二部分:平衡计分卡 BSC 简介 第三部分:惠普的绩效管理 第一部分:绩效管理和 KPI 3 一、绩效管理的重要意义 绩效管理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 绩效管理流程 岗位 设计 招聘 薪酬 激励机制 员工个人 发展 绩效管理 • 1. 制定 / 修改 关键业绩指标 • 2. 设定目标签 订业绩合同 • 3. 进行经营 业绩审核 • 4. 考核结果应用 关键业绩指标是推动公司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 • 关键业绩指标是 ... 1. 对公司战略目标的分解,并随公 司战略的演化而不断修正 2. 是能有效反映关键业绩驱动因素 的衡量参数 3. 分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大部分。 其中定量指标部分包括财务指标 和服务 / 经营运作指标。定性 指标包括与岗位职责及业务发展 战略相一致的软性参数等 4. 是对关键重点经营行动的反映, 而不是对所有操作过程的反映 5. 由高层领导确定并被考核者认同 的 • 关键业绩指标 1. 能 使高层领导清晰了解对公司 ... 价值最关键的经营操作的情 况 2. 使管理者能及时诊断经营中 的问题并采取行动 3. 有力推动公司战略的执行 4. 为业绩管理和上下级的交流 沟通提供一个客观基础 5. 使经营管理者集中精力于对 业绩有最大驱动力的经营活 动中 6 KPI 体系在绩效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 • 是公司开展绩效管理的基础:确定目标、考核、薪酬、岗位调整、培训、发展 是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绩效沟通 管控 竞争压力的分解 目标的分解 -- -- 7 什么是绩效? 绩效是指一个组织、团队或个人工作效率 与效能。 组织(企业)绩效: 组织绩效目标要依据组织战略和 核心能力与专长制定。 从纵向分类 团队(部门)绩效: 员工绩效: 团队和员工绩效目标则必须紧紧围绕 组织绩效目标制定,确保组织目标的 实现。 潜在绩效 从横向分类 行为绩效 按此分类方法产生了三种不同的绩效 管理模式 结果绩效 9 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关系: 1. 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绩效考核只是这个系统中的 一部分; 2. 绩效管理是一个过程,注重过程的管理,而绩效考核是一 个阶段性的总结; 3. 绩效管理具有前瞻性,能帮助企业和经理前瞻性地看待问 题,有效规划企业和员工的未来发展,而绩效考核则是回 顾过去的一个阶段的成果,不具备前瞻性; 4. 绩效管理有着完善的计划、监督和控制的手段和方法,而 绩效考核只是考核的一个手段; 5. 绩效管理注重能力的培养,而绩效考核则只注重成绩的大 小; 13 绩效管理模式: 基于素质的绩效管理、基于行为的绩 效管理和基于结果的绩效管理。素质和行为是绩 效的基础,但是很难监控与衡量,目前普遍采用 的是结果导向的绩效管理,通过结果的衡量和评 价,推动素质的提高和行为的改进。 10 什么是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企业将战略转化为能够为企业带来价 值的行动的过程,是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 其深层的目标,是基于企业的发展战略,通过员工与 其主管持续、动态的沟通,明确员工的工作任务及绩 效目标,并确定对员工工作结果的衡量办法,在过程 中影响员工的行为,从而实现公司的目标,并使员工 得到发展。 11 绩效管理的任务: 1 、在职位绩效与公司战略、目标和价值观之间建立清 晰 的联系。 2 、确定职位的关键绩效因素,确保每一职位均具有明 确 的 KPI 。 3 、定期检查员工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确保绩效评价 的 客观公正。 4 、向员工反馈绩效评价和对比信息,为员工改进绩效 提 12 绩效管理总体流程 – – – – 明确公司的战略目标 研究制定关键岗位的关键业绩指标 听取反馈意见,进行必要修改 形成一套关键业绩指标系统 •制定 / 修改关键业绩 指标 – 根据评估的结果,公 司高层领导提出战略 方向上的调整 – 各层面的领导人员在 公司战略大方向的指 导下,修改本部门 / 单元的经营计划,制 定下期的行动计划 – 为下一期的业绩指标 完成做准备 •设定目 标签订 业绩合 同 •产生 行动 计划 •进行经 营业绩审 核 – 制定目标, 起草经营业 绩合同 – 审批并签订 关键岗位人 员的业绩合 同 – 进行业绩审核之前的准备 – 召开每季度的业绩审核会议, 对业绩进行评估,发掘失败原 因或成功经验,寻求解决方案 14 二、绩效管理的方法 15 关键业绩指标法 绩效管理的理论方 法体系: (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 ) 平衡计分法 ( Balance Scorecard, BSC ) 16 KPI 的精髓,或者说是对绩效管理的最大 贡献是指出企业业绩指标的设置必须与企业的 战略挂钩,其“关键”两字的含义即是指在某一 阶段一个企业战略上要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 17 KPI 业绩指标确定的原则 •KPI 是对公司及组织运作过程中关键成功 要素的提炼和归纳。 •将公司远景、战略与部门和个人运作相 连接。 •与内外部客户的价值相连接。 •具有长远的意义。 •少而精,可控制。 •基于战略与流程而非功能。 18 单一指标的评价原则 1 、 S ( Specific ,具体性),要求每一个指标的每 一个实施步骤都要具体详尽; 2 、 M ( Measurable ,可衡量),要求每一个指标从 成本、时间、数量和质量等四个 方面能作综合的考察衡量; 3 、 T ( Time ,定时),业绩指标需要指定完成日期, 确定进度,在实施的过程中 , 管理 层还要对业绩指标作周期检查。 19 单一指标的评价原则 4 、 A ( Achievable ,可实现性),员工业绩指标需 要和上级领导、部门及公司的 指标相一致且易于实施; 5 、 B ( Benchmark ,以竞争对手为标杆),指标需 要有竞争力,需要保持领先对 手的优势; 6 、 C ( Customer oriented ,客户导向),业绩 指标要能够达到客户和股东的 期望值。 20 三、绩效管理体系与企 业价值链的关系 21 2 、以绩效为核心的价值评价系统的五大体系 建立一套客观、公正的绩效评价系统,这种绩 效评价系统就必须是以企业绩效文化为核心 潜能评价体系 绩效管理循环体系 职业化行为评价体系 绩效文化 绩效考核体系 绩效改进体系 24 企业能否产生好的业绩,其决定因素是人 的问题。潜能评价体系解决了合适的人到合适的 岗位。 一套任职资格标准体系,通过该体系规范员 工的行为,当员工按照这些规范标准去工作,进 行评价就是以任职资格为核心的职业化行为评价 体系。 25 KPI 完成的过程是要进行 指标分解的,定期的述职要求管 理者和经营者对推进过程中指标 完成的情况、遇到的主要问题、 取得的主要经验等进行分析。 26 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的战略性工作,人 力资源管理不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情,而且 是全体管理者的责任。各部门的管理者承担人 力资源管理的责任。 27 绩效管理体系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 体系中的作用和定位 以 KPI 为核心的绩效 管理体系 基于战略的 人力资源规划 基于市场、业绩、 能力的薪酬管理体系 分层分类的 任职资格体系 基于岗位适应的 潜能评价开发体系 培训开发职业 生涯规划与设计 28 战略决定着企业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 以及人力资源的规划配置。 潜能评价体系更关注的是员工是否适合做 某一职位的工作、发展的潜力如何。而任职资 格体系则关注的是员工能不能做、是不是胜任、 是否具备某一职位所需要的技能、知识、经验 等。 29 绩效管理制度作为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的中枢和关键,就必须重新定位。绩效管理制度 首先应同分配制度相分离,建立以任职资格为基 础、 KPI 的全面绩效评价体系 , 再通过薪酬制 度、岗位轮换制度、培训教育制度、资格晋升制 度等体现员工的激励。 30 3 、绩效管理的核心思想在于不断提升组织 和员工绩效 绩效管理就是不断提升组织和员工的绩效。 完整的绩效管理由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诊断、 绩效评价、绩效反馈几部分构成,并形成一个闭循 环过程。 31 4 、绩效管理是一个持续沟通的过程 绩效管理的核心是持续沟通 Manager Continuous 经理 Communication 持续沟通 Employee 员工 32 5 、绩效管理不仅仅是结果评价,更强调过程 确定绩 效计划 plan 绩效辅导 do 数据收集 绩效诊断 check 绩效反馈 check 再计划 replan 33 6 、绩效管理强调各级管理者的参与和管理责任, 明确绩效管理是各级管理者的主要责任和工作 战略规划 考核结果用于 分配和激励 经营管理目标 与计划 绩效监控 绩效考核 34 中层管理者的主要作用是分解部门承担的组 织目标,并指导和帮助下属完成计划目标,是绩 效管理实施的关键主体之一。在绩效管理中,中 层管理者承担的责任主要包括: 35 公司人力资源部 ---------- 绩效管理制度的制 绩效管理的责任分工 定 人力资源部与各部门 ------ 绩效管理制度的细化 (考核的部门特色) HR 与管理者的共同责任 ----- 绩效标准的建立 (落实到具体职位) 各级管理者 -------------- 绩效管理的实施 (计划、观察、评价、辅导、沟通) 员工 --------------------- 参与绩效管理 36 四、指标体系的建立与 KPI 的选择 38 KPI 体系的建立 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中 文含 义为关键业绩指标,是指企业宏观战略目标决策 经过层层分解产生的可操作性的战术目标,是宏 观战略决策执行效果的监测。 KPI 用来反映策略执 行的效果 . 39 将本地网分公司战略目标层层分解到关键岗位 •分公司总 经理 •业务部门 总经理 •单位单元 负责人 •一般管理 人员 分公司整体期望 关键业绩指标 =xx •. . . . . . . . ..... 关键业绩指标 1=xx 关键业绩指标 2=xx •. . . . . . . . ..... 关键业绩指标 1’=xx 关键业绩指标 2’=xx •. . . . . . . . ..... 关键业绩指标 1’’=xx 关键业绩指标 2’’=xx 40 职能部门的关键业绩指标的设计以主要工作 的完成情况为基础 – 关键业绩指标的设计中主要考虑职能部门的主要工作 以及完成工作时间、质量和成本三方面的影响因素: • 时间:职能部门完成主要工作是否及时? • 质量:职能部门各主要工作的质量如何? • 成本:职能部门完成主要工作时的费用支出是否 合理? – 由于工作性质职能部门的关键业绩指标有较多定性指 标,但也结合一些定量指标的考量,尤其是部门预 算 / 费用的控制 – 对职能部门的考核输入有部分来自于各业务部门及其 他职能部门,以保证其服务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其他 部门的需求,保证公司整体运作的最佳效应 41 KPI 是衡量企业战略实施效果的关键指 标 , 将企业战略转化为内部过程的活动 , 以不 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地取得高效 益. 42 重点关注的关键业绩指标 通常用三种方式来选择 KPI :一种是外部导 向法,即标杆基准法,第二种是成功关键分析法, 即通过提炼本企业历史成功经验和要素进行重点绩 效监控;第三种是采用平衡记分卡思想的策略目标 分解法。 43 1 、标杆基准法选择 KPI 标杆基准法成功的关键在于寻找业界最佳业绩 标准作为参照的基准数据(如,客户满意度、 劳动生产率、资金周转速度等)。 44 外部导向法——标杆基准法 差 异 指 标 X A 公司 B 公司 C 公司 基准公司 标杆基准法示例 本公司 45 2 、成功关键分析法选择 KPI 成功关键要点分析,就是要寻找 一个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点是什么,并对企 业成功的关键要点进行重点监控。基本思 想是通过分析企业获得成功或取得市场领 先地位的关键因素,提炼出导致成功的关 键业绩模块。 46 成功关键法 企业战略确定 业 务 价 值 树 分 析 关键驱动因素分析 关键业绩指标 KPI 的确定 47 指标筛选的原则 有效性 该项指标能够客观、最为集 中地反映要素的要求 量化性 尽量使用定量化衡量指标, 避免凭感觉、主观判断来影 响考核结果的公正、公平 易测算性 考核测算的数据资料能够比 较容易获得,并且计算过程 尽量简单 48 依据平衡记分卡建立 KPI 体 系 平衡记分卡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财务、 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指 标之间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实现绩效考 核、绩效改进并完成战略目标 49 3 、策略目标分解法选择 KPI 依据平衡记分卡的原则,将 企业的战略进行分解,展开为财务 策略、客户策略、内部运营策略、 员工管理策略等四个方面的策略目 标,以此反映战略关键驱动因素 (见图表) 51 财务策略目标 收入的增长与收入 结构的改善 客户策略目标 取得客户对公司和 产品的认可 战略目标 获取更多发展 机会和人才 内部运营策略目标 完善产品质量促进 产品的更新换代 员工管理策略目标 人才队伍的形成与稳 定及人才素质的提高 52 企业策略目标 企业客户 策略目标 企业财务 策略目标 企业策略 企业内部运营 目标分解 策略目标 员工管理 策略目标 部门 SWOT 分析 年度经营重点 部门财务 策略目标 部门客户 部门策略 部门内部运营 策略目标 目标分解 策略目标 部门员工管理 策略目标 一级 KPI 一级 KPI 直接落实的 二级 KPI 响应策略目标的 二级 KPI 部门二级 KPI 构成 53 4 、确定指标权重的意义 权重突出了重点目标; 权重体现出意图引导和价值观念; 权重直接影响评价结果; 权重是企业评价的指挥棒; 权重最终将左右和影响企业文化建设; 54 确定指标权重的原则 战略目标和经营重点为导向的原则; 拾遗补阙原则; 系统优化原则; 考核者的主观意图与情况相结合原则; 55 权重的设定也要靠经验的积累 • 成功经验 • 原因 – 指标数控制在 5-10 个之间 – 过高的考核指标导致员工分散注意 力,且多数指标重复 – 每个 KPI 权重一般不高于 30% – 过高的权重易导致该员工“抓大头 扔小头”对其它与工作质量密切相 关的指标不加关注;且过高的权重 会使员工考核风险过于集中,万一 不能完成指标,则整年的奖金薪酬 均会受很大影响 – 太低会对考核得分缺少影响力,也 易导致该员工“抓大头扔小头”现 象 – 每个 KPI 权重一般不低于 5% – 可简化计算的难度 – 权重一般取 5 的整数倍 – 可简化计算的难度 – 得分一般利用分段线性进行 计算 56 第二部分:平衡计分卡 BSC 简 介 57 发明:哈佛商学院罗伯特 . 卡番兰 大卫 . 诺顿 平衡计分卡 Balance Score Card BSC 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战略绩效管理及评价工具,主要 以四个重要方面来衡量企业: 财务角度:企业经营的直接目标和结果是为股东创造 价值,尽管理由与企业战略的不同,在长期或短期对 于利润的要求会有所差异,但毫无疑问,从长远角度 来看,利润始终是企业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58 客户角度:如何向客户提供所需的产品和服务,从而 满足客户需要,提高企业竞争力。客户角度是从质量、 性能、服务等方面,考验企业的表现。 内部流程角度:企业是否建立起合适的组织、流程、 管理机制,在这些方面存在哪些优势和不足? 学习与创新角度:企业的成长与员工能力素质的提高 息息相关,企业唯有不断学习与创新,才能实现长远 的发展。 59 许多企业实施 BSC 失败,并非是失败在 BSC 本身,而 是失败在考核上,因为企业的管理一定是要建立在制 度的安排上。制度安排即所有工作一定要有制度、有 流程、有量化、有考核。 平衡计分卡是一个理念十分先进的游戏规则,企业实 施 BSC 项目就如同在绿茵场上踢足球,球员先要学规 则,学会如何不越位,如何合理冲撞,如何传球。只 有熟练掌握了这套规则,才能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60 KPI 考核与 BSC 应该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共同体; KPI 是维护日常工作运行的; BSC 是保证年度目标的达成。 目的:科学衡量企业的无形资产在创造持续的经济价 值方面所起的作用。无形资产包括客户关系、创新、 质量、员工积极性和能力、数据库和信息系统。 61 BSC 六大败因: 1 、高层管理人员对此缺乏认可; 2 、成员参与度不够高; 3 、仅仅在公司高层推行; 4 、流程开发耗费时间太长,将 BSC 视为一次性的测 评 项目; 5 、将 BSC 视为一个系统工具而不是管理工具; 6 、对 BSC 的解释仅仅限于补偿作用。 62 实施 BSC 的七个步骤: 1 、建立公司的远景与战略; 2 、成立平衡计分卡小组建立四类具体的目标; 3 、为四类目标找出恰当的衡量指标; 4 、加强企业内部沟通与教育; 5 、确定每年、季、月的业绩衡量指标数字,并与 公司的计划和预算相结合; 6 、将每年的报酬奖励制度与平衡计分卡挂钩; 7 、经常采用员工意见,积极修正 BSC 指标,并改 进公司战略。 63 运用 BSC 的三个障碍 1 、如何实现整体考核到个体考核的衔接; 2 、如何有效处理 SBU (战略业务单位)的 BSC 和 公司级 BSC 体系; 3 、技术层面的障碍、指标值、权重如何沟通。 64 应用 BSC 的四个要素: 1 、切勿照、抄、搬其它企业的模式; 2 、提高企业管理信息质量的要求; 3 、正确对待投入成本与获得效益之间的关系; 4 、执行要与奖励制度结合。 65 首先出现的是成本而非效益,改善就要有 投入,效益的产生往往滞后很多时间,投入与产出, 成本与效益之间必然有一个时间差。 非财务指标的改善所投入的大量投资,在可 以预见的时间内,可以在财务指标中收回。 66 四个指标循环: 发 展 过 程 的 关 键 因 素 利润策略 客户策略 财务指标是企业最终的追求和 目标,提高企业利润水平 以客户为中心,满足客户需求, 内部行为 策略 提高客户满意度 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企业内部 的运营效率 学习策略 企业及员工的学习与创新 67 平衡了什么? 有何缺点? 1 、短期与长期的关系 1 、 BSC 的优秀增加了 2 、财务与非财务的平衡 3 、指标间的平衡 使用的难度 2 、 BSC 的工作量极大 3 、不适用于个人 68 KPI 与 BSC 有何不同? KPI 同样是基于战略的,它是通过“价值树”、 “任务树”或“鱼骨分析”来分解成功关键因素,根 据关键因素分解 KPI ,再把 KPI 按部门和岗位向下分 解,是自上而下的。 BSC 是以总体战略为核心,分层设置的。与 BSC 相比, KPI 的要求基本是相互独立的,没有体现彼此 的职能。在时间的维度上也没有起前与滞后之分,它 的分解与落实都是以既定目标为核心的,不能突出部 门或个人的特色及职能。对应 BSC , KPI 最适用的应 该是财务指标与任意指标,对于能力指标而言,就无 法应用 KPI 来进行分解。 69 第三部分:惠普的绩效管理 70 绩效管理 员工绩效管理 员工指标 流程指标 财务指标 客户指标 71 组织绩效评估中另一个指标是客户指标 包括: 市场份额、老客户挽留率、 新客 户拓展率、客户的满意度和客户忠诚度等几 个因素。 72 流程指标 包括响应周期、总缺陷率、成本改进率和产 品开发周期四个因素,而财务指标则包括销 售收入、经营利润和经济附加值三个因素。 73 制定业绩指标 对于员工的业绩指标,公司用六个英文字母来表示: SMTABC 。具体的解释是: S ( Specific ,具体性),要求每一个指标的每一个实 施都要具体详尽; M(Measurable, 可衡量),要求每一个指标从成本、时 间、数量和质量等四个方面能作综合的考察衡量; 74 制定业绩指标 T ( Time, 定时),业绩指标需要指定完成日期,确 定进度,在实施的过程中,管理层还要对业绩指标做 周期检查; A ( Achievable, 可实现性),员工业绩指标需要和老 板、事业部及公司的指标相一致且易于实施; 75 制定业绩指标 B ( Benchmark, 以竞争对手为标杆),指标需要有竞 争力,需要保持领先对手的优势; C ( Customer oriented, 客户导向),业绩指标能够达 到客户和股东的期望值。 76 惠普强调的是因人而异的授权方式,根据不同的员工类 型、不同的部门类型和不同的任务,惠普把授权方式分 为五种,分别是: Act on your own ( 斩而不奏)、 Act and advise (先斩后奏)、 Recommend (先奏后斩)、 Ask what to do (问斩 ) 、 Wait until told (听旨)。 不同的员工要用不同的授权方法,因人而异。 77 评定员工业绩时,惠普要综合考虑以下这些 指标:个人技术能力、个人素质、工作效率、工作可靠度、 团队合作能力、判断力、客户满意度、计划及组合能力、 灵活性创造力和领导才能。 在评定过程中,惠普会遵循九个步骤:协调评 定工作、检查标准、确定期望;确定评价时间、进行员工 评定、确定工作表现所属区域;检查分发情况得到最终许 可;最后将信息反馈员工。 78 惠普通过体制、环境、员工个人事业和感情 四个方面来挽留人才。 在工作环境方面,公司倡导开放和平等的工作 气氛,强调员工和管理人员的相互信任和理解,同时积极 营造活泼自由的工作氛围。 79
76 页
378 浏览
立即下载
KPI指标库最全的
KPI 指标库 XXXXX 有限公司 20xx 年 月 企业(一)关键绩效指标(KPI)辞典 1 财务会计指标 序号 1 指标 指标定义 功能 万 元 工 资 销 财政年度内的全部销售收入 检测万元工资的投入产出效率,鼓励公司提高员工整体 售收入比例 与当期全部工资成本的万元 素质和能力 数的比值。 2 产品毛利率 产品毛利/产品销售收入 检测分(子)公司当前经营模式的效率 3 利润总额 一定周期内完成的利润总额 检测分(子)公司的经营效果 4 利 润 总 额 增 (本期利润总额—上期利润 检测分(子)公司不断优化经营模式,提高管理水平, 加率 5 6 总额)/上期利润总额 追求利润最大化 集 团 利 润 贡 某分(子)公司利润总额/集 检测分(子)公司在全公司利润中的贡献度 献率 团公司利润总额 资金沉淀率 一定周期内流动资金用于固 检测流动资金的使用和周转效率 定投资和弥补亏损的资金占 用额占全部流动资金总和的 比例 7 资金周转率 一定周期内流动资金的周转 检测公司周转情况 率 8 投资收益率 税后利润/实收资本 检测分(子)公司的投资收益情况 9 资产负债率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检测分(子)公司的资产负债情况 10 2 考核依据 生产管理指标 序号 指标 1 产值 指标定义 功能 一定周期内完成的入库品总 检测一定周期内的劳动生产总额 额 2 生 产 计 划 完 实际生产完成量/计划完成量 检测生产部门生产计划完成情况 成率 3 按时交货率 按时交货额/计划交货额 4 全 员 劳 动 生 总产值/员工总人数 检测生产部门生产进度执行情况 检测员工平均生产值,确定全员劳动生产率 产率 5 设备折旧率 设备折旧费用/设备资产 检测资产消耗占设备资产比率,以测定设备利用情况 6 设备故障率 设备故障检修费用/产值 检测设备资产的消耗在总产值中的比重 7 工具消耗率 工具消耗额/产值 检测工具消耗与产值的比率关系,越少越好 8 生 产 安 全 事 一定周期内发生的安全生产 检测生产部门生产安全管理的效果 故发生数 9 事故数 生 产 安 全 事 生产安全事故损失额/产值 检测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生产损失情况 故损失率 10 生 产 安 全 事 生产安全事故是否得到了及 检测生产安全部门的工作情况 故 处 理 的 及 时有效的处理 时性 11 生 产 作 业 现 生 产 作 业 现 场 是 否 摆 放 整 检测生产作业车间的现场管理情况 3 考核依据 场的整洁、有 齐,存放有秩序 序性 12 4 成本控制指标 序号 1 2 指标 指标定义 功能 主 营 业 务 成 产品生产成本 检测分(子)公司的主营业务成本,为分(子)公司降 本总额 本增效提供依据 制 造 费 用 与 制造费用/主营业务成本 检测制造费用在主营业务成本中的比例 主营业成本 比率 3 制 造 成 本 与 制造成本/主营业务成本 检测制造成本在主营业务成本中的比例 主营业务成 本比率 4 管理费用 在生产销售产品中所发生的 检测分(子)公司的管理费用比例 管理费用 5 营业费用 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费 检测分(子)公司的产品销售费用 用 6 7 8 9 10 5 考核依据 市场营销指标 序号 1 指标 销售合同额 指标定义 功能 一定周期内完成签订的销售 检测一定周期内的营销效果 合同总额 2 销售收入 一定周期内完成的产品出厂 检测一定周期内的产品销售收入,以产品出厂为准 总额 3 货款回笼率 一定周期内回笼的销售货款 检测一定周期内的货款回笼情况,促进公司销售部门提 总额/销售收入总额 4 5 高效率 营销、销售计 周期内营销、销售计划的完 检测营销、销售计划的编制准确性和计划完成情况 划完成情况 成、达成情况 市场占有率 产品销售收入/产品市场总份 检测一定周期内的市场占有情况 额 6 营 业 费 用 比 营业费用总额/产品销售收入 检测一定周期内的营销效果 率 7 总额 销 售 收 入 增 (本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 检测一定周期内的销售增加情况 加率 收入)/上期销售收入 8 客户满意度 客户满意户数/公司全部客户 9 营 业 费 用 达 一定周期内实际营销费用/营 检测营销费用预算执行情况 成率 10 检测公司的客户满意度情况 销预算费用 运 输 费 用 达 一定周期实际发生的运输费 检测销售部门合理选择运输单位,控制运输成本 6 考核依据 成率 11 12 用/计划预算费用 解 决 客 户 投 一定周内解决的客户投诉数/ 检测相关部门客户投诉的解决力度和效果 诉率 客户总投诉数 合同归档率 周期内归档合同总数/应归档 检测销售合同是否及时归档 合同数 13 销 售 台 帐 的 销售台帐记录是否准确 检测销售台帐记录的准确性 准确性 14 销 售 往 来 记 销售往来记录是否准确及时 录的及时性 和准确性 检测销售往来记录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15 产 品 标 识 制 产品标识制作是否及时 检测产品标识制作的及时性 作的及时性 16 客 户 信 息 管 客户信息是否完整并及时更 检测客户信息的完整性,以及相关人员是否及时将客户 理的完成性 新 信息更新 17 销 售 结 算 工 是否及时、准确地进行了销 检测市场部门是否及时、准确地进行了销售结算工作 作 进 行 的 及 售结算 时性准确性 7 质量管理指标 序号 指标 1 3 功能 一 次 检 验 成 一次检验成功的产品数/检验 检测生产质量情况 功率 2 指标定义 的产品总数 品 管 成 本 比 品管成本/产品销售收入 检测品管成本占销货收入比率,为拟订品管计划及生产、 重 品管改进参考 质 量 事 故 处 质量事故处理是否及时有效 检测品质管理部门在质量事故处理方面的工作 理的及时性 有效性 4 产 品 抽 检 合 抽检合格产品总数/抽检产品 检测产品生产质量,由品质保障部组织 格率 5 总数 客 户 质 量 问 对于客户质量问题的投诉是 检测综合管理部门对客户投诉的质量问题解决的及时 题 处 理 的 及 否及时有效 性,准确性 时性有效性 6 质 量 体 系 评 年度质量体系评审发生的不 检测公司质量体系管理的完整性、准确性 审 不 符 合 项 符合项数 数 7 质 量 检 验 的 产品检验差错数/检验产品总 检测产品检验人员的检验准确性和水平 差错率 8 数 供 方 质 量 检 供 方 质 量 检 验 资 料 是 否 完 检测质量检验人员日常工作的情况 8 考核依据 验 资 料 的 保 整、准确 管情况 9 技 改 项 目 的 技改项目完成数/技改项目计 检测公司技改项目的完成情况 完成率 划数 10 9 人力资源指标 序号 1 指标 员工增加率 指标定义 功能 ( 本 期 员 工 数 — 上 期 员 工 检测周期内员工增加比例 数)/上期员工数 2 员 工 结 构 比 各层次员工的比例分配状况 检测人力资源结构的合理性 例 3 4 关 键 人 才 流 一定周期内流失的关键人才 检测公司关键人才的流失情况 失率 数/公司关键人才总数 工资增加率 (本期员工平均工资—上期 检测工资增加情况 员工平均工资)/上期员工平 均工资 5 人 力 资 源 培 周期内人力资源培训次数/计 检测人力资源部门培训计划的执行情况 训完成率 6 部 门 员 工 出 部门员工出勤人数/部门员工 检测部门员工的出勤情况 勤情况 7 总数 薪 酬 总 量 控 一定周期内实际发放的薪酬 检测人力资源部门在薪酬总额控制方面的有效性 制的有效性 8 划总次数 总额/计划预算总额 人 才 引 进 完 一定周期实际引进人才总数/ 检测人力资源部门的招聘计划完成情况 成率 计划引进人才总数 10 考核依据 9 考 核 工 作 完 公司绩效考核完成的是否及 检测人力资源相关部门在绩效考核方面的有效性 成 的 及 时 性 时、准确 准确性 10 11 采购供应指标 序号 1 指标 该月所有供应商交货次数 供 应 商 信 息 供应商、外协商信息的完整 检测采购供应部门是否及时录入供应商和外协商信息, 管理 5 成本)/上期采购成本 供 应 商 一 次 供应商一次交货合格的次数/ 检测采购供应部门对采购进程、采购质量控制的情况 交检合格率 4 料需求计划 采 购 成 本 降 (上期采购成本—本期采购 检测采购部门降低采购成本的效果 低率 3 功能 采 购 计 划 完 当期采购实际完成数/当期物 检测采购部门采购计划的完成情况 成率 2 指标定义 性、准确性 以及是否及时更改 采 购 积 压 物 是否及时有效地处理了仓库 检测采购供应部门对库存积压物资处理的及时性 资 处 理 的 及 积压物资 时性 6 采 购 资 金 使 一定周期内采购资金付款数/ 检测采购供应部门的采购资金使用情况 用情况 采购物资的总额 7 8 12 考核依据 产品技术设计指标 序号 1 指标 指标定义 功能 研 发 计 划 完 当期按计划完成的研发项目 检测技术部门的研发计划完成情况 成率 数占当期计划完成的研发项 目数的比例 2 技 术 图 档 更 是否及时将技术图档更改 检测技术中心技术图档更改的效果 改的及时性 3 技 术 出 图 的 是否按照生产进度及时准确 检测技术部门的工作效果 及 时 性 准 确 的出图 性 4 标 准 化 审 查 标准化审查差错次数/标准化 检测标准化人员的工作效果 的差错率 审查总次数 5 6 7 8 9 10 13 考核依据 仓库库存指标 序号 1 2 指标 总库存金额 总库存数量 指标定义 功能 月底全部库存产品按入库成 检测分(子)公司的库存情况,促进销售部门加强销 本价格计算的总金额 售,为生产部门合理安排生产提供依据 月底全部库存产品数量 检测分(子)公司的库存情况,促进销售部门加强销 售,为生产部门合理安排生产提供依据 3 物 资 入 库 差 入库差错次数/入库总数 检测仓库部门的工作效果 错率 4 物 资 领 用 差 出错次数/领用总数 检测仓库部门的工作效果 错率 5 报表、台帐出 记录有误的报表、台帐总数 错率 检测仓库部门的工作效果 6 仓 库 环 境 审 仓库环境是否整洁有序 检测仓库部门的工作效果 查 7 标 准 库 存 量 标准库存量/实际库存量 与实际库存 量比率 检测标准库存量与实际库存量比率,设定存料对销货之 基本比率,为决定安全存量提供依据 8 14 考核依据 财务类指标 企业(二)关键绩效指标(KPI)辞典 关键绩效指标 指标定义/计算公式 数据来源 部门费用预算达成率 (实际部门费用/计划费用)*100% 部门费用实际及预算资 料 项目研究开发费用预算达成率 (实际项目研究开发费用/计划费用)*100% 项目研究开发费用实际 及预算资料 课题费用预算达成率 (实际课题费用/计划费用)*100% 课题费用实际及预算资 料 招聘费用预算达成率 (实际招聘费用/计划费用)*100% 招聘费用实际及预算资 料 培训费用预算达成率 (实际培训费用/计划费用)*100% 培训费用实际及预算资 料 新产品研究开发费用预算达成率 (实际新产品研究开发费用/计划费用)*100% 新产品研究开发费用实 际及预算资料 承保利润 寿险各险种的死差损益情况,死差损益=实际死亡率-预期 理赔统计、精算部 死亡率 赔付率 (本期实际赔付额+本期未决赔款-本期支付上期未决赔 理赔统计、精算部 款)/本期经过的寿险风险保费 内嵌价值的增加 将来保单价值的贴现值 精算部、财务部 人力成本总额控制率 (实际人力成本/计划人力成本)*100% 财务部 15 标准保费达成率 (公司实际标准保费/计划标准保费)*100% 财务部 附加佣金占标准保费比率 (附加佣金/营销标准保费)*100% 财务部 续期推动费用率 (续期推动费用/“孤儿单”佣金)*100% 财务部 业务推动费用占标准保费比率 (业务推动费/标准保费)*100% 财务部 公司总体费用预算达成率 (公司实际总费用/预算总费用)*100% 公司办公及物业管理费用预算达成率 (实际数/预算数)*100% 管理费用实际及预算资 料 财务部 车辆费用预算达成率 (实际数/预算数)*100% 财务部 党办管理费用预算达成率 (实际数/预算数)*100% 财务部 党办、工会费用预算达成率 (实际数/预算数)*100% 财务部 日常办公费用预算达成率 (实际数/预算数)*100% 财务部 办公费用预算达成率 (实际数/预算数)*100% 财务部 会务、接待费用达成率 (实际数/预算数)*100% 财务部 专项费用预算达成率 (实际专项费用/预算专项费用)*100% 财务部 销售目标达成率 (实际销售额/计划销售额)*100% 销售报表 理赔率 (理赔数量/销售数量)*100% 理赔报表 产品/服务销售收入达成率 (实际销售收入/计划销售收入)*100% 销售月报表 全 部 账 户 净 投 资 收 益 率 / 同 期 全部帐户净投资收益率/投资委员会选择的市场基准收益率 财务部/证券市场公布数 Benchmark (Benchmark=国债指数、企业债指数、封闭式 基金指 据 数、LIBOR、CFO 评估的 CD 基准利率按计划的可投资比例 加权的同期收益率) 16 投资收益率计划达成率(董事会批准 全部帐户净投资收益率/董事会批准及不时调整的的年度投 财务部 的年度计划收益率) 资计划 不良帐款比率/Benchmark 按照中央银行贷款分类标准逾期不能收回的资产占可投资 财务部 资产的比重/年初投资委员会确定的基准 (Benchmark=投资委员会年初批准的比例) (普通账户债券投资+全部账户直接投 所管辖帐户净投资收益率/总经理选择的市场基准收益率 财务部 资净投资收益率)/同期 Benchmark (Benchmark=国债指数、企业债指数、LIBOR、CFO 评估的 CD 基准利率按计划的可投资比例加权的同期收益率) 普通账户基金投资净投资收益率/同 所管辖帐户净投资收益率/总经理选择的市场基准收益率 财务部 期 Benchmark (Benchmark=同期封闭式基金指数收益率) 全部独立账户直接投资净投资收益率 所管辖帐户净投资收益率/总经理选择的市场基准收益率 财务部 /同期 Benchmark (Benchmark=同期国债指数、企业债指数、封闭式基金指数 及 CD 基准利率按可投资比例加权的同期收益率) 所 负 责 项 目 的 净 投 资 收 益 率 / 同 期 所管辖帐户净投资收益率/总经理选择的市场基准收益率 财务部 Benchmark (Benchmark=相应项目的指数同期收益率水平) 投资收益率计划达成率 销售目标达成率(资产管理中心) 所管辖帐户净投资收益率/总经理批准及不时调整的的年度 财务部 投资计划 (实际直接销售资产管理产品收入/计划收入)*100% 综合管理部 17 客户类指标 关键绩效指标 指标定义/计算公式 数据来源 包装水平客户满意度 接受随机调研的客户对包装水平满意度评分的算术平均值 某重点产品市场占有率 平均值:产品市场销售额/市场容量 公共关系效果评定 对与媒体、保险学会及社会的效果评定 包装水平客户满意度调 研 市场销售月报,市场资 料 上级领导评定 解决投诉率 (解决的投诉数/投诉总数)*100% 客户投诉解决速度 年客户投诉解决总时间/年解决投诉总数 投诉记录及投诉解决记 录 投诉记录 营销计划达成率 (营销实际标保/营销计划标保)*100% 财务部 新契约保费市场占有率 (新契约标保/新契约市场总容量)*100% 财务部 新契约保费增长率 (本年度新契约标保-上年度新契约标保)/上年度新契约 财务部 标保 (服务满 12 个月的人数/12 个月前入司的人数)*100% 财务部 13 个月代理人留存率 续期任务达成率 出租率 二次达成率=宽限期未实收的二次保费/考核期间应收的二 信息技术部 次保费;三次达成率=宽限期未实收三次保费/考核期间应 收的三次保费 (续保实收首期件数/续保应收首期件数) 财务部 *100% 出租的面积/应出租的面积 物控中心 市场知名度 接受随机调查的客户对公司知名度评分的算术平均值 问卷调查 媒体正面爆光次数 在公众媒体上发表宣传公司的新闻报道及宣传广告的次数 公众媒体 续保率 18 危机公关出现次数及处理情况 公共关系维护状况评定 总公司级危机事件在中央级、全国性媒体出现的产生重大 公众媒体、上级领导评价 负面影响的报导次数及处理情况 与媒体、保险学会及社会保持良好沟通和合作的状况 上级领导评价 网站用户满意度 对客户进行随机调查的网站满意度评分的算术平均值 客户满意度 接受随机调研的客户和代理人对服务满意度评分的算术平 客户满意度调研 均值 (客户对解决结果满意的投诉数量/总投诉数量)*100% 客户投诉记录 客户投诉解决的满意率 服务推广数量的达成率 新客户增加数量 (服务实际推广数量/服务计划推广数量) *100% (本期新客户数/总客户数)*100% 最终客户数量 (本期老客户数/客户总数)*100% 新产品的开发数量 产品上市的实际数量 技术服务满意度 对客户进行随机调查的技术服务满意度评分的算术平均值 直销客户满意度 对直销客户进行随机调查的满意度评分的算术平均值 内部营运类指标 关键绩效指标 指标定义/计算公式 支持满意度调研 服务统计资料 本期新客户数,客户总 数 本期老客户数/客户总数 *100% 销售资料 对客户技术服务满意度 调查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 数据来源 书面的流程和制度所占的百分率(ISO (书面化的流程和制度数目/所有需要制订的流程和制度总 需书面化的流程与制度 规定 标准) 数)*100% 工作目标按计划完成率 (实际完成工作量/计划完成量)*100% 工作记录 报表数据出错率 (查出有误报表数量/提交报表总数)*100% 报表检查记录 文书档案归档率 (归档文档数/文档总数)*100% 文档记录 19 国内外市场调研报告的质量 上级评定 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质量 财务报表出错率 (查出有误的财务报表数量/提交的财务报表总数)*100% 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质 量认证/上级评定 财务报表检查记录 财务分析出错率 (有误的财务分析数量/提交的财务分析总数)*100% 财务分析记录 各部门预算准确率 (1-超出或未达成预算/部门预算)*100% 各部门费用预算达成率 KPI 辞典更新的及时性 将新生成的 KPI 第一时间放入 KPI 辞典 KPI 辞典 策划方案成功率 (成功方案数/提交方案数)*100% 提交项目管理报告及时性 (按时提交管理报告/报告总数)*100% 策划方案提交与成功记 录 项目管理报告记录 管理委员会对办公室服务满意度 管理委员会对办公室服务工作的满意度调查的算术平均值 满意度调查 内部客户满意度 接受民主测评的相关部门对被测评部门所提供服务的满意 内部客户满意度民主测 度 评结果 空缺职位总数/招聘空缺职位所用的总天数 招聘天数记录 招聘空缺职位所需的平均天数 员工晋升评审活动的及时有效开展 员工工资发放出错率 错误发放的工资次数/发放的工资次数 劳动争议处理及时性 晋升评审记录及员工对 晋升意见记录 工资发放记录 投诉记录 绩效考核数据准确率 (实查有误数据/考核数据总数)*100% 投诉记录 绩效考核按时完成率 (按时完成的绩效考核数/绩效考核总数) *100% 绩效考核记录 20 内部网络建立的安全性 内部网络安运行 系统故障记录 个案完成及时性 个案处理时间=个案完成的日期-个案上报的日期 上报与批复的文件 统计分析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及时对各分公司的核保、核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使分 上级领导的评价 析结果具有使用价值 分公司总经理室及相关部门对客户服务部工作的满意度 问卷调查 提交分析报告的质量 分公司总经理室及相关部门满意度 提出新产品建议的数量和质量(鼓励 领导认可的新产品建议的数量和质量 创意性指标) 建立与研究及政府部门的联系 与国家研究部门及政府部门联系的广泛与密切程度 上级领导的评价 对外信息披露的及时性 按照章程规定的时间向外界批露应该批露的信息 批露的文件记载 股东及董事满意度 股东及董事对董办工作的满意度 满意度调查 相关部门及上级评价 与外部中介机构的沟通协调 上级评价 充分及时掌握相关政策、法规的变化 对与董事会工作相关的政策法规的变化及时掌握,及时应 上级评价 对 与股东、董事沟通的及时性、准确性 及时、准确地与股东、董事沟通的程度 上级评价 会议组织、安排的有效性 及时、有效安排会议的程度 英文资料翻译的准确率 信息的准确性 (准确提供的英文资源的数量/按照章程规定应该提供的英 英文资料翻译检查记录 文资料的数量)*100% 内部及对外部发布的信息的准确性 上级评价 内部信息收集的及时性 及时收集公司内部的与董办工作相关的信息 发布的文件 内部客户满意度(部门秘书) 部门内部及相关部门的满意度 满意度调查 劳动合同签订的及时性 劳动合同签订时间=劳动合同签订或续签时间-按照规定签 工作记录 21 上级评价 人员编制控制率 定或续签劳动合同的时间 员工入职或离职办理相关手续时间=员工入职或离职实际 工作记录 办理相关手续时间-按照规定办理员工入职或离职相关手续 时间 (实际人力/计划人力编制)*100% 上报文件 机构扩展达成率 (实际扩展的机构/计划扩展的机构)*100% 上报文件 机构内设控制率 (各机构下的实际部门及岗位设置数/计划数) *100% 法律意见被提意见对象和法律部主管领导的认可 上报文件 诉讼事件处理结果与公司方案的一致 性 对于对外签署的法律文件提出意见的 有效性 稽核意见建设性(de) 公司批准的诉讼方案与诉讼结果的比较 工作记录 稽核报告的质量 会议组织质量 1.符合内部稽核的工作规定;2.有无重大差错;3.稽核建议 上级领导的评价 的针对性、有效性 1.ISO 工作内部协调、督导和培训;2.文件的及时修改与更 上级领导的评价 新;3.ISO 协会的评价(质量、效率) 会议组织安排的及时性,形式、主题、材料准备是否充分 会议记录、记要 与各分公司日常联络 与各分公司保持畅通的信息联络 电话、文件、E-mail 文件传递效率 按照文件的紧急程度按时、按质传递 公司文件流转规定 文件制作效率和准确性 按照文件类型及时制作、印发 公司公文管理规定 入职离职手续办理的及时性 法律意见建设性 ISO9000 质量手册有效性的维护 上级领导的评价 经法律部审批的法律文件合法、合规或贯彻了公司领导的 上级领导的评价 意图 稽核意见被提意见对象和法律部主管领导的认可 上级领导的评价 22 机要档案和文件的归档 机要、文件、档案及时归档 公司公文管理规定 公章使用准确性 用章类型、流程、批准程序正确 公章管理办法 OA 系统使用管理 OA 系统的正常使用 OA 系统使用状况 总裁办对司机班服务满意度 总裁评价 外事信息管理的效率 对外事信息及时处理的及时性与效率 处理记录 外部合作关系管理的效率与规范性 对外合作项目开展的配合与管理效率 总裁室满意度 外事信息发布的及时性 外事接待任务完成的效率与质量 外事档案管理的系统性与规范性 口译、笔议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司机出车安全率 (安全出车次数/实际出车次数)*100% 出入库手续齐全率 (应办手续/实办手续)*100% 帐务差错数 查出错误的帐务数 帐务记录 安全事故发生次数 分公司基层组织和思想建设 员工文体活动及福利规划与实施 外部联系维护满意度 23 企业文化建设任务达成率 (实际达到的企业文化建设效果/预期达到的效果)*100% 工作记录 新闻审稿准确率 (准确发布的新闻稿件/全部发布的新闻稿件)*100% 工作记录 内部刊物按时出刊状况及质量评定 上级领导评价 公司宣传品制作 分公司业务指导 宣传档案归档率 (归档宣传文档数/文档总数)*100% 文档记录 网站出错率 (页面出错个数/总页面数)*100% 客户投诉记录 设计制作出错率 (设计制作规范/制作总页数)*100% 测试记录 信息内容出错率 检查记录 信息更新延误率 (信息内容及错别字出错数/总的信息更新量) *100% 信息更新时间是否依照规定时间执行 服务响应时间 向客户提供服务的响应时间的平均值 客户服务记录 “泰康在线”知名度的提高 对随机调研的业界和最终客户对“泰康在线”认知度的提 市场调查 高百分比 有关“泰康在线”的文章在新闻媒体上发布的数量 媒体剪报汇总记录 媒体曝光次数 媒体危机情况处理成功率 检查记录 应用开发出错率 ( 媒 体 危 机 情 况 处 理 成 功 案 例 数 / 媒 体 危 机 情 况 案 例 总 记录情况 数)×100% (出错的功能块个数/总功能块数)*100% 软件开发文档 系统和网络故障率 (发生故障次数/(设备数*天数))*100% 系统故障记录 业务管理规范程度及效率 业务流程顺畅/业务管理规定书面化/业务流程高效化 实际业务 24 项目报告按时完成率 项目成功率 ( 按 时 完 成 的 项 目 报 告 数 量 / 需 要 完 成 的 项 目 报 告 数 工作记录 量)*100% (成功的项目数量/项目总数量)*100% 工作记录 网站建设配合流畅度 完备的策划案、编辑和设计制作的完整衔接 客户档案和业务单证完备率 档案管理出错率 (完备的客户档案和业务单证数量/客户档案和发生业务总 客户档案和业务记录 数)*100% (查出管理有误的档案数量/档案总数)*100% 档案管理检查记录 档案更新延误率 (延误档案更新的数量/档案总数)*100% 档案管理检查记录 总经理满意度 接受随机调研总经理对文章撰稿等方方面面满意度评分值 总经理满意度调研 项目调研报告的认可数量 项目调研报告被认可的实际数量 工作记录 客户档案和业务记录 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实施、改进比率 (实施的新制度和流程数/制定的新制度和流程总数)*100% 研究报告数量 中心综合管理部组织评 估 (直接上级评估标准) 中心综合管理部组织评 估 (直接上级评估标准) 中心综合管理部组织评 估 (直接上级评估标准) 中心综合管理部组织评 估 (直接上级评估标准) 中心综合管理部组织评 估 (直接上级评估标准,聘请外部专家、合作伙伴对每篇研究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 报告进行评价) (直接上级评估标准)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 公开发表研究报告数量 (直接上级评估标准) 政策风险控制效果 组合经理指令执行效果 项目论证的参与程度、效果 工作文档管理的完整性和时效性 研究报告预测的明确与准确程度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 25 数据引用、处理的合理性 研究报告深度 (直接上级评估标准) (直接上级评估标准)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 项目计划目标达成率 (直接上级评估标准)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 新产品开发及市场推广成功率 (研究开发部经理评估标准)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 新客户开发成功率 (研究开发部经理评估标准)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 新产品开发数量 (研究开发部经理评估标准)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 后台作业差错率 (中心总经理评估标准) 作业流程制度化和标准化程度 (中心总经理评估标准,由总经理评估,包括所有负责的后 中心综合管理部组织评 估 台系统) (中心总经理评估标准) 中心综合管理部组织评 估 (中心总经理评估标准) 中心综合管理部组织评 估 (中心总经理评估标准) 中心综合管理部组织评 估 作业流程优化及实施程度 后台作业的效率 后台支持的主动性 系统故障率 (综合管理部经理评估标准)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 系统危机处理效率 (综合管理部经理评估标准)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 系统管理标准化、制度化程度 (综合管理部经理评估标准)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 系统管理作业流程优化的实施程度 (综合管理部经理评估标准)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 工作文档管理的完整性和时效性 (综合管理部经理评估标准)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 26 清算数据时效与准确性 (综合管理部经理评估标准)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 清算作业流程标准化、制度化程度 (综合管理部经理评估标准)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 清算作业程序优化与实施程度 (综合管理部经理评估标准)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 行政服务工作量与效率 (综合管理部经理评估标准)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 资金划拨在途时间 (综合管理部经理评估标准)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 资金调拨作业流程制度化、标准化程 (综合管理部经理评估标准) 度 资金调拨作业流程优化及实施程度 (综合管理部经理评估标准)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 流动性报表及现金流量预测的有效性 (综合管理部经理评估标准)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 法定会计核算差错率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工 作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工 作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工 作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工 作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工 作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工 作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工 作 中心综合管理部组织评 估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 (综合管理部经理评估标准) 管理信息报表的有效性、准确性和及 (综合管理部经理评估标准) 时性 未发现的交易差错比率 (综合管理部经理评估标准) 法律文书起草的规范性 (综合管理部经理评估标准) 法律文书服务的效率 (综合管理部经理评估标准) 参与研究项目提供法律建议的有效性 (综合管理部经理评估标准) 投资法律风险控制效果 (综合管理部经理评估标准) 销售部门满意度 (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标准) 27 内部投资经理满意度 中心投资经理采用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 中心综合管理部组织评 估 内部客户满意度(中心资产组合管理 资产组合部、研究开发部、总经理采用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 中心综合管理部组织评 估 部、研究开发部评估) 内部投资经理/研究员满意度 满意度问卷调查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 投资经理/投资会计满意度 满意度问卷调查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 投资经理、财务经理满意度 满意度问卷调查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 28 学习与成长指标 关键绩效指标 指标定义/计算公式 个人培训参加率 (实际参加培训次数/规定应参加培训次数) *100% 部门培训计划完成率 (部门培训实际完成情况/计划完成量) *100% 提出建议的数量和质量(鼓励创意性 领导认可的新产品建议的数量和质量 指标) 公司内勤培训规划的制定及实施 制订公司总体及各岗位的培训规划,并组织实施 数据来源 培训出勤记录 部门培训计划记录 上级领导的评价 上级领导的评价 团队建设成功率 员工自然流动率 (离职人数/现有人数)*100% 人力资源部 员工合作性 创新建议采纳率 (被采纳的创新建议数量/部门建议总数量)*100% 创新建议采纳记录 培训种类总计 培训种类记录 新技术掌握运用程度 培训种类 员工培训与激励满意度(包括培训计 下属员工用满意度调查表评分 划完成率、员工激励等) 研究开发部员工满意度 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 研究项目创新及项目规划、组织 培训与研讨参与率 中心综合管理部组织评 估 中心综合管理部组织评 估 (中心总经理评估标准) 中心综合管理部组织评 估 (实际参加培训与研讨的员工数/规定应参加培训与研讨的 培训研讨出勤记录 总人数)*100% 29 培训参与率 (实际参加培训的员工数/规定应参加培训的总人数)*100% 培训出勤记录 内部员工满意度 (综合管理部经理评估标准) 综合管理部组织评估工 作 企业(三)关键绩效指标(KPI)辞典 005 年副总指标汇总表 30 职务 考核指标 1、月审批资金供应率 业绩标准 指标回顾 资金不断档 实际供应率: 财务费用控制(包括财务 严格执行每月的预算标准 费用、管理费用等) 采购成本降低率 采购成本比去年同期相比 实际控制比率 下浮 3% 采购配件质量事故率 库零量控制 生产副总 1、售后服务款项回收率 2、生产计划按时完成 3、市场技术支持满意率 行政副总 1、招待费用控制 质量事故率为 0,发现一 质量事故数 次扣 2 分,市场反馈回一 次扣 1 分 90%以上采购量库零不超 实际超出库存量 过 15 100%当季回收,每月应收 实际回收率 款滚动计算 不误发货,延误一次扣 2 实际延误次数 分 满意率 ≥ 90% 实际满意率 控制在预算内 实际发生 31 考核评价 权重 5×[1-(3%-实际下 浮比率)×17]= 5×[1 - ( 3%+ 实 际 上 涨比率)×20]= 5 - 质 量 事 故 数 ×2 ( 1 )= (到 0 为止) 5×{1-[(实际采购总 量 - 超 过 15 天 库 存 量)/实际采购总量- 90%]×2}= (0、5 为止) ×[-(10-实际回 收率)×3] 5- 延 误 次 数 ×2= (0、5 为止) 5×[1 - ( 90% - 实 际 满 意 率 ) × 3]=(0、5 为止) 实际发生在预算内为 5 分,超预算:5- 15× ( 实 际 / 预 算 - 30% 5×[1-(10*%-实际 30% 供应率)×4] = 30% 15% 15% 25% 50% 30% 25% 提取部门 2、内部服务满意率 附“满意调查表”,满意 实际满意率: 率≥90% 3、车辆费用控制 控制在预算内 4、招聘与培训计划完成 完 成 率 100% ( 见 年 度 计 实际完成率: 划) 实际费用: 总工程师 1、季度新产品研发计划完 完成率 100% 成率 实际成功率 2、新产品试制一次成功率 按测试总项及重试项算, 实际成功率 一次成功率 85% (成本) 财务部 1)= 5×[1 - ( 90% - 实 际 满 意 率 ) × 3]= (0、5 为止) 5×[1 - (实际费用 - 0.75)×3/0.75]= 5×[1 - ( 100% - 实 际 完 成 率 ) × 5]= (0、5 为止) 5×[1 - ( 100% - 实 际 完 成 率 ) × 5]= (0、5 为止) 5×[1 - ( 85% - 实 际 成 功 率 ) × 3]= (0、5 为止) 20% 25% 财务部 30% 人力资源部 30% 0% 3 、 测 试 达 标 率 COP 推迟一个月 (注) 4、新研发产品上市率 上市率 100% 实际上市率: 5×〔1-(100%-实际 满意率)×6〕= 1、月审批资金供应率 资金不断档 实际供应率: 2、全面预算管理控制 预算费用误差控制在±5% 实际发生: 以内 5×[1-(100%-实际 35% 供应率)×4] = 5×[1.1 - ( ∣ 实 际 - 15% 预 算 ∣ / 预 算 - 10%)×5] = 按时完成率 100%,未 35% 按时完成 3、财务费用控制(包括财 严格执行每月的预算标准 务费用、管理费用等) 4、生产成本降低率 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实际成本: 32 供应部 1、采购计划按时完成 2、采购成本降低率 3、采购配件质量事故率 4、库零量控制 技术部 但 未 延 误 发 货 扣 0.25 分 / 实际完成率: 次,延误发货扣 2 分/次 采购成本比去年同期相比 实际控制比率 下浮 3% 质量事故率为 0,发现一 质量事故数: 次扣 2 分,市场反馈回一 次扣 1 分 90%以上采购量库零不超 实际超出库存 过 15 1、提供图纸、材料定额、 按 时 下 达 , 文 件 准 确 性 实际晚天数: 95%,晚一天扣 0.25 分; 工艺卡及时准确性 因图纸资料不准确出现重 大生产事故扣 2 分/次 2、技术支持及时性 延误生产发货一次扣 2 分 实际耽误 3、技术质量事故率 因技术问题发生的质量事 实际事故数 故次数,每次扣 3 分 4、 现场技术支持满意率 见季度调查表 实际满意率 满意率 100%, 售后服务 1、用户服务满意率 满意率 95% 实际满意率 部 2、售后服务一次成功率 一次成功率95% 实际一次成功率 33 5 - 0.25× 次数 - 2× 次 30% 数= 5×[1-(3%-实际下 30% 浮比率)×17]= 5×[1 - ( 3%+ 实 际 上 涨比率)×20]= 5 - 质 量 事 故 数 ×2 15% ( 1 )=(到 0 为止) 5×{1-[(实际采购总 15% 量 - 超 过 15 天 库 存 量)/实际采购总量- 90%]×2}= ( 0 、 5 为 止) 5 - 实 际 晚 天 数 30% ×0.5=(到 0 为止) 5- 实 际 延 误 次 数 ×2=(0、5 为止) 5- 实 际 事 故 次 数 ×3=(到 0 为止) 5×[1- ( 100%- 实 际 满 意率)×3]= 5×[1 - ( 95% - 实 际 满 意 率 ) ×8] =(0、5 为止) 5×[1 - ( 95% - 实 20% 10% 30% 25% 25% 生产部 3、服务款项按时回收率 100%当季回收,每月应收 实际回收率: 款滚动计算 4、用户投诉追溯率 追溯率 100% 实际追溯率 1、生产计划按时完成 不误发货,延误一次扣 2 分 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完全按照作业指导书,违 反一次扣 2 分 质量事故率为 0,市场反 馈回一次扣 1.5 分 不误发货,延误一次扣 2 分 返工率﹤3%(按作业台数 考核) 实际延误次数 2、生产成本降低率 3、按照作业指导书作业 4、质量指标 车间 1、生产计划按时完成 2、各工序返工率 3、按照作业指导书作业 4、生产成本降低率 研究中心 1、市场技术支持满意率 2、方案设计成功率 实际成本 实际违反次数 实际事故数: 实际延误次数: 实际返工率: 完全按照作业指导书,违 实际违反次数: 反一次扣 2 分 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实际成本 满意率 ≥ 90% 实际满意率: 满意率 ≥ 95% 实际成功率: 34 际 成 功 率 ) ×4] =(0、5 为止) 5×[1-(100%-实际 30% 回收率)×3] =(0、5 为止) 5×[1 - ( 100% - 实 20% 际 追 溯 率 ) ×5]= (0、5 为止) 5 - 延 误 次 数 30% ×2=(0、5 为止) 5 - 违 反 次 数 ×2=(0、5 为止) 5- 实 际 事 故 数 ×1.5=(0、5 为止) 5 - 延 误 次 数 ×2=(0、5 为止) 5×[1 - ( 实 际 返 工 率 - 3% ) ×12.5]= (0、5 为止) 5 - 违 反 次 数 ×2=(0、5 为止) 15% 15% 30% 20% 15% 5×[1 - ( 90% - 实 30% 际 满 意 率 ) ×3]= (0、5 为止) 5×[1 - ( 95% - 实 40% 际 成 功 率 ) ×3]= 办公室 1 办公室 2 3、开发项目进度完成 100%完成 实际完成率 1、行政办公费用控制 控制在预算内 实际发生: 2、招待费用控制 控制在预算内 实际发生 3、内部服务满意率 附“满意调查表”,满意 实际满意率 率≥90% 4、总经理指令督办查办落 落实率 100%,未完成一项 未完成数 实率 经理助理按责任人的 25% 扣分 5、年内申报项目完成率 年内审批资金完成 80 万元 实际完成率 (全年指标统算调整) 1、车辆费用控制 费用控制在预算内 实际费用: 2、物业费用控制 3、员工就餐满意率 人力资源 1、招聘计划完成 部 费用控制在预算内 满意度≥75% 实际满意率 100%完成(见年度计划) 实际完成率 35 (0、5 为止) 5×[1 - ( 100% - 实 际 完 成 率 ) ×5]= (0、5 为止) 实际发生在预算内为 5分 超预算:5-15×(实 际/预算-1)= 实际发生在预算内为 5 分超预算:5- 15× ( 实 际 / 预 算 - 1)= 5×[1 - ( 90% - 实 际 满 意 率 ) ×3]= (0、5 为止) 5 - ( 未 落 实 数 ×5/ 总经理指令数)= (到 0 为止) 5×〔1-(100%-实际 满意率)×6〕= 5-15×(实际/预算- 1)= 30% 25% 25% 20% 30% 15% [1+ ( 实 际 满 意 度 20% - 75% ) ×5] ×5= (到 0 为止) 5×[1 - ( 100% - 实 30% 际 完 成 率 ) ×5]= 2、岗位培训计划完成 100%完成(见年度计划) 实际完成率 3、绩效考核完成率 研发部 每季首月 20 日结束上季考 实际晚天数 核晚一天扣 0.5 分 1、季度新产品研发计划完 100%完成 实际完成率 成 2、开发新产品资料完整 质量部 市场部 新 产 品 测 试 合 格 后 3 日 实际晚天数 内,要求将所有图纸、各类 参数资料、鉴定资料交技术 部(办公室),晚一天扣 0.5 分 3、新产品试制一次成功率 控制材料零件更换,工时 实际成功率 重复;按测试总项及重试 (成本) 项算,一次成功率 85% 4、研发成本费用控制 1、外购外协件检验工作合 检验工作(外观检验、上机 不合格项 测试)合格率为 100% 格率 2、质量事故追溯率 追溯落实率为 100% 实际追溯率为: 3、工序质量控制 1、客户接待满意率 2、按合同付款发货率 3、市场服务支持满意率 (0、5 为止) 5×[1 - ( 100% - 实 际 完 成 率 ) ×5]= (0、5 为止) 30% 5-0.5×天数 = 5×[1 - ( 100% - 实 35% 际 完 成 率 ) ×5]= (0、5 为止) 5 - 实 际 晚 天 数 15% ×0.5=(0、5 为止) 5×[1 - ( 85% - 实 25% 际 成 功 率 ) ×3]= (0、5 为止) 5-不合格项×1.5 = 25% 5× 实际追溯率 = 40% 5×〔1-(95%-实际 40% 满意率)×20〕= 发货率 100%,出现未付清 实际未付清款发货 5-2×未付清款发货数 25% 数 = 款发货一次扣 2 分 满意率为 100%,见附“服 实际满意率: 5×〔1-(100%-实际 35% 满意率为 95% 实际满意率: 36 务满意调查表” 项目管理 1、大包工程利润(包括配 季度计划利润 部 件利润) 2、工程质量合格率 一次验收达标率 100% 实际利润: 实际达标率: 清欠办 3、300 万以上工程方案评 审 1、货款回收 完成季度回收计划: 实际完成比率 出口部 2、清欠笔率 1、出口产品利润 年度利润 200 万美元 实际利润 2、费用指标 按回款比率数 实际发生 企管部 1、生产成本控制 2、管理费用控制 3、核算率 安装公司 1、安装工程总额 5×实际回款额/季度回 80% 收计划= 20% 5×实际利润/年度计划 60% 利润= 5×[1 - ( 实 际 / 预 40% 算 - 1 ) ×2]= (0、5 为止) 5×实际合同额/计划合 同额= 5×实际利润/计划利润 = 5×实际收入/计划收入 = 5- 延 期 工 程 数 ×3=(到 0 为止) 2、安装利润指标 3、配套产品销售收入指标 4、安装工程按期交验率 满意率)×6〕= 5×实际利润/季度计划 60% 利润= 5×[1 - ( 100% - 实 40% 际 达 标 率 ) ×3]= (0、5 为止) 100%(一次延期扣 3 分) 37 10% 40% 20% 30% 刚性否决指标 部门 生产部 硬性指标 安全生产事故 设备保养维护完好 质量事故(同车间) 质量事故 安全生产事故 安全事故 业绩标准 出现一次人员或设备安全事故扣 2.5 分 出现一次因设备不完好延误生产扣 1.5 分 市场反馈回一次质量事故扣 1.5 分 车间 市场反馈回一次质量事故扣 2 分 出现一次人员或设备安全事故扣 1.5 分 办公室 安全事故扣 2 分/次(非主要责任占 25%/次,全 责占 100%/次,其他占 50%/次) 发货运输防护管理 严格执行运输防护要求(质量提供),违反一 次扣 1.5 分 人力资源 核心员工流失率(年度指 年度流失率﹤4% 部 标) 研发部 研发新产品质量事故率 市场反馈后质量事故扣 2.5 分/次 质量部 出厂产品质量事故率 市场反馈回质量事故扣 3.5 分/次 生产副总 质量事故 汇总技术、生产、车间发生的质量事故,如何进 行扣分?? 安全生产检查 两个月一次,偶数月上旬;未按时召开扣 1 分,无相应记录扣 0.5 份 生产调度会议 质量分析会议 一月一次,每月底 25 号未按时召开扣 1 分,无 相应记录扣 0.5 份 总工 质量事故 汇总研发、质量发生的质量事故,如何进行扣 分?? 行政副总 厂区安全及卫生检查 一周一次,每周六未按时召开扣 1 分,无相应 记录扣 0.5 份 38 指标回顾 实际事故 耽误生产数 实际事故 实际事故: 实际事故 实际事故 实际违反 实际流失率 实际事故 实际事故: 实际事故 实际未完成 实际未完成 实际未完成 实际未完成 提取部门 安全事 : 部门 财务部 考核指标 1、月审批资金供应率 安全事故扣 2 分/次(非主要责任占 25%/次,全 实际事故: 责占 100%/次,其他占 50%/次) 2005 年部门指标汇总表 业绩标准 KPI 指标说明 资金不断档 主要资金支出部门根据月初的审批计划,统计 月末的供应资金。(实际供应率<80%,将不 得分。) 2、全面预算管理控制 供应部 技术部 预算费用误差控制在±5% 以内 3、财务费用控制(包括财 严格执行每月的预算标准 按预算标准执行,因市场或其他计划费用供应 不足超预算按责任调整系数?? 务费用、管理费用等) 4、生产成本降低率 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1、采购计划按时完成 按时完成率 100%,未按 按时、按要求完成生产、研发、售后服务等主要 时 完 成 但 未 延 误 发 货 扣 请购部门的请购任务。 0.25 分/次,延误发货扣 2 分/次 2、采购成本降低率 采购成本比去年同期相比 由财务部提供每月与去年同期发生的采购成本 下浮 3% 总额及涨浮度。 3、采购配件质量事故率 质量事故率为 0,发现一 统计每季度采购各类设备及零部件中出现的质 次扣 2 分,市场反馈回一 量问题,及市场反馈回的采购质量事故。 次扣 1 分 4、库零量控制 90%以上采购量库零不超 过 15 天 1、提供图纸、材料定额、 按 时 下 达 , 文 件 准 确 性 技术与车间根据生产计划规定出各类文件下发 100% , 晚 一 天 扣 0.25 的具体时间,由车间统计工艺图纸的及时性和 工艺卡及时准确性 分;因图纸资料不准确出 准确性,以及因工艺图纸出现的材料损坏或延 现重大生产事故扣 2 分/ 误生产等。 39 提出部门 2、技术支持及时性 3、技术质量事故率 4、 现场技术支持满意率 售后服务部 生产部 次 延误生产发货一次扣 2 分 因技术问题发生的质量事 故次数,每次扣 3 分 满意率 100%,见季度调 查表 1、用户服务满意率 满意率 95% 2、售后服务一次成功率 一次成功率95% 3、服务款项按时回收率 100% 当季回收,每 月应 收款滚动计算 4、用户投诉追溯率 追溯率 100% 1、生产计划按时完成 不误发货,延误一次扣 2 分 2、生产成本降低率 3、按照作业指导书作业 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完全按照作业指导书,违 反一次扣 2 分 40 针对现场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解答,要求解决 及时、不误生产发货。 因技术支持不到位造成的质量事故或重大损 失。 车间各工序统计在生产过程中对技术部所作的 现场技术支持的满意率(包括图纸、工艺资料 齐备,技术问题及时处理,配合协调态度积极 等) 每月 25 号由售后服务部填写完服务满意度调 查表,报销售支持部调查反馈用户的服务满意 率。 每月 25 号由售后服务部填写完服务满意度调 查表,报销售支持部调查反馈用户服务一次成 功率。 要求各类服务款项必须在当季度收回;若季度 款项回收率达不到 80%则此指标不得分;本季 度未收回款项,应转下季度跟踪,直至收回为 止。 将售后服务投诉电话及时反馈给售后服务部, 售后服务部针对投诉内容追溯落实情况,并将 解决结果反馈总经理秘书室进行汇总(季度指 标)。 根据合同要求,按时完成各类生产任务,并提 供给用户合格的产品;由销售支持部统计季度 生产任务的完成情况。 4、质量指标 车间 研究中心 办公室 1 质量事故率为 0,市场反 馈回一次扣 1.5 分 1、生产计划按时完成 不误发货,延误一次扣 2 根据合同要求,按时完成各类生产任务,并提 供给用户合格的产品;由销售支持部统计季度 分 生产任务的完成情况。 2、各工序返工率 返工率﹤3%(按作业台 由质量部统计车间各个工序在生产作业中的返 工次数。 数考核) 3、按照作业指导书作业 完全按照作业指导书,违 反一次扣 2 分 4、生产成本降低率 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1、市场技术支持满意率 满意率 ≥ 90% 研究中心汇总所作技术支持的详细资料,定于 25 号将其报至销售支持部,由销售支持部调 查市场支持的满意率。 2、方案设计成功率 满意率 ≥ 95% 研究中心汇总所作方案设计的详细资料,定于 25 号将其报至销售支持部,由销售支持部调 查方案设计的满意率。 3、开发项目进度完成 100%完成 1、行政办公费用控制 控制在预算内 办公室根据每月行政办公费用的预算情况,合 理控制各部室的办公费用使用。 2、招待费用控制 控制在预算内 办公室根据每月招待费用的预算情况,合理控 制各部室的招待费用。 3、内部服务满意率 附“满意调查表”,满意 各部室根据办公室的内部服务情况进行满意率 率≥90% 调查,详见“服务满意率调查表”。 4、总经理指令督办查办落 落实率 100%,未完成一 实率 项经理助理按责任人的 25%扣分 5、年内申报项目完成率 年内审批资金完成 80 万 元(全年指标统算调整) 41 办公室 2 人力资源部 1、车辆费用控制 费用控制在预算内 2、物业费用控制 费用控制在预算内 3、员工就餐满意率 满意度≥75% 1、招聘计划完成 完成率 100%(见年度计 划) 完成率 100%(见年度计 划) 2、岗位培训计划完成 3、绩效考核完成率 研发部 每季首月 20 日结束上季 考核晚一天扣 0.5 分 1、季度新产品研发计划完 100%完成 成 2、开发新产品资料完整 质量部 每月的车辆费用控制在预算范围内,由财务部 提供每月的实际费用。 每月的物业费用控制在预算范围内,由财务部 提供每月的实际费用。 由人力资源部对全体员工进行每季度一次的员 工就餐满意率调查,满意率小于 55%不得分。 根据公司的岗位需求按时按要求完成招聘任 务; 根据年初制定的培训计划及各部门临时性的专 业能力提升需求,按时完成每季度的培训任 务。 每季度首月 15 日人力资源部协助直接主管完 成上季度考核打分与沟通,人力资源部根据考 核成绩在 20 日完成绩效工资的兑现发放。 根据研发部的季度研发计划,与季度结束后的 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比较,要求按时完成所有计 划(若因其它临时工作延误了计划完成时间, 应???) 研发新产品在测试达标情况下,3 日内将产品 的各类图纸、技术参数等齐全资料交档案室归 档(资料的明细由总工给出)。 新产品测试合格后 3 日 内,要求将所有图纸、各 类参数资料、鉴定资料交 技术部(办公室),晚一 天扣 0.5 分 3、新产品试制一次成功率 控制材料零件更换,工时 重复;按测试总项及重试 (成本) 项算,一次成功率 85% 4、研发成本费用控制 1、外购外协件检验工作合 检验工作(外观检验、上 质量部在对外购外协件检验合格的情况下,经 机测试)合格率为 100% 车间使用或测试出现的不合格项,属于检验工 格率 42 销售支持部 工程项目部 部门 财务部 技术部 2、质量事故追溯率 追溯落实率为 100% 3、工序质量控制 1、客户接待满意率 满意率为 95% 作不合格。 统计由生产、售后服务等反馈回的产品质量事 故,对其进行调查、分析、追溯、解决,并反馈 解决结果。 每月 25 号将本月来访考察客户有关资料汇总 报至北京高新公司进行满意率调查。 2、按合同付款发货率 发货率 100%,出现未付 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付款率发货,不得因领导 的答复为准。 清款发货一次扣 2 分 3、市场服务支持满意率 满 意 率 为 100% , 见 附 “服务满意调查表” 1、大包工程利润(包括配 季度计划利润: 件利润) 2、工程质量合格率 一次验收达标率 100% 3、300 万以上工程方案评 审 考核指标 2005 年“新增”指标汇总表 业绩标准 指标回顾 考核评价 1、月审批资金供应率 供应率为 100% 实际供应率: 2、全面预算管理控制 控制在±10%以内 实际发生: 3、财务费用控制 1、提供图纸、材料定 额、工艺卡及时准确 性 2、解决现场问题及时 随生产计划同时 实际晚天数: 下达,晚一天扣 0.5 分 延误生产发货一 实际耽误 43 权重 ×[ -(0%1-实际供应率)×] 30% =4 5×[1-(∣实际-预算∣/ 预 30% 算-01)×5 30% 5- 实 际 晚 天 数 ×0.5=(到 0 为 30% 止) 5- 实 际 延 误 次 数 × 2=(0、5 为 20% 提取部门 性 3、质量事故率 后勤 次扣 2 分 因技术问题发生 的质量事故次数, 每次扣 3 分 4、现场技术支持满意 满意率 100%,见 率 季度调查表 4、(生产能耗)产能 电 耗 /kw 机 组 设 利用率 备 2、各工序返工率 返工率为0 3、质量事故率 0 ,主要质量责 任事故一次扣 3 分 5、(生产能耗)产能 电 耗 /kw 机 组 设 利用率 备 1、车辆费用控制率 0.75 元/公里 采购部 2、采购成本控制 生产部 车间 人力资源部 实际事故数: 止) 5- 实 际 事 故 次 数 ×3=(到 0 为 10% 止) 实际满意率 ×[1(0%1实际满意率)×3= 30% 30% 实际返工率: 实际质量事故 5- 实 际 事 故 次 数 × 3=(0、5 为 15% 数 止) 10% 实际费用: 采购成本比去年 实际控制比率 同期下浮 5% 3、采购配件质量事故 质量事故率为 0 质量事故数: 率 4、库存周期 周期≤30 天 实际 超出库存 量 1、招聘与培训计划完 完成率 100%(见 实际完成率: 成率 年度计划) 2、工资及时发放率 每月 20 号(与财 实际晚天数 务如何划分责 任)晚一天扣 0.5 分 44 5×[1 - ( 实 际 费 用 - 25% 0.75)×3/0.75]= 5×[1 - ( 5% - 实 际 下 浮 比 30% 率)×10]= (0、5 为止) 5- 质 量 事 故 数 ×2=(到 0 为止) 15% (1-超 30 天库存量×2/采购总量) 15% ×5= 5×[1 - ( 100% - 实 际 完 成 率 30% ) × 5]= (到 0、5 为止) 10% 5-0.5×晚天数=(到 0 为止) 4、绩效考核完成率 每季首月 20 日结 实际晚天数: 束上季考核晚一 天扣 0.5 分 45 5-0.5×天数 = 30%
45 页
1213 浏览
立即下载
最全绩效考核KPI指标库(按职能划分)
螀袁芀蒇蒀蚄芆蒇蚂羀膂蒆螅螂肈蒅蒄羈羄蒄薇螁节薃虿羆膈薂螁蝿肄薁蒁羄 羀薁蚃螇荿薀螅肃芅蕿袈袅膁薈薇肁肇膄蚀袄羃膄螂聿节芃蒂袂膈节薄肈肄芁 螆袀肀芀衿螃莈艿薈罿芄芈蚁螁膀芈螃羇肆芇蒃螀羂莆薅羅芁莅蚇螈膇莄衿羄 膃莃蕿袆聿莃蚁肂羅莂螄袅芃莁蒃肀腿莀薆袃肅葿蚈肈羁蒈螀袁芀蒇蒀蚄芆蒇 蚂羀膂蒆螅螂肈蒅蒄羈羄蒄薇螁节薃虿羆膈薂螁蝿肄薁蒁羄羀薁蚃螇荿薀螅肃 芅蕿袈袅膁薈薇肁肇膄蚀袄羃膄螂聿节芃蒂袂膈节薄肈肄芁螆袀肀芀衿螃莈艿 薈罿芄芈蚁螁膀芈螃羇肆芇蒃螀羂莆薅羅芁莅蚇螈膇莄衿羄膃莃蕿袆聿莃蚁肂 羅莂螄袅芃莁蒃肀腿莀薆袃肅葿蚈肈羁蒈螀袁芀蒇蒀蚄芆蒇蚂羀膂蒆螅螂肈蒅 蒄羈羄蒄薇螁节薃虿羆膈薂螁蝿肄薁蒁羄羀薁蚃螇荿薀螅肃芅蕿袈袅膁薈薇肁 肇膄蚀袄羃膄螂聿节芃蒂袂膈节薄肈肄芁螆袀肀芀衿螃莈艿薈罿芄芈蚁螁膀芈 螃羇肆芇蒃螀羂莆薅羅芁莅蚇螈膇莄衿羄膃莃蕿袆聿莃蚁肂羅莂螄袅芃莁蒃肀 腿莀薆袃肅葿蚈肈羁蒈螀袁芀蒇蒀蚄芆蒇蚂羀膂蒆螅螂肈蒅蒄羈羄蒄薇螁节薃 虿羆膈薂螁蝿肄薁蒁羄羀薁蚃螇荿薀螅肃芅蕿袈袅膁薈薇肁肇膄蚀袄羃膄螂聿 节芃蒂袂膈节薄肈肄芁螆袀肀芀衿螃莈艿薈罿芄芈蚁螁膀芈螃羇肆芇蒃螀羂莆 薅羅芁莅蚇螈膇莄衿羄膃莃蕿袆聿莃蚁肂羅莂螄袅芃莁蒃肀腿莀薆袃肅葿蚈肈 羁蒈螀袁芀蒇蒀蚄芆蒇蚂羀膂蒆螅螂肈蒅蒄羈羄蒄薇螁节薃虿羆膈薂螁蝿肄薁 蒁羄羀薁蚃螇荿薀螅肃芅蕿袈袅膁薈薇肁肇膄蚀袄羃膄螂聿节芃蒂袂膈节薄肈 肄芁螆袀肀芀衿螃莈艿薈罿芄芈蚁螁膀芈螃羇肆芇蒃螀羂莆薅羅芁莅蚇螈膇莄 衿羄膃莃蕿袆聿莃蚁肂羅莂螄袅芃莁蒃肀腿莀薆袃肅葿蚈肈羁蒈螀袁芀蒇蒀蚄 芆蒇蚂羀膂蒆螅螂肈蒅蒄羈羄蒄薇螁节薃虿羆膈薂螁蝿肄薁蒁羄羀薁蚃螇荿薀 螅肃芅蕿袈袅膁薈薇肁肇膄蚀袄羃膄螂聿节芃蒂袂膈节薄肈肄芁螆袀肀芀衿螃 莈艿薈罿芄芈蚁螁膀芈螃羇肆芇蒃螀羂莆薅羅芁莅蚇螈膇莄衿羄膃莃蕿袆聿莃 蚁肂羅莂螄袅芃莁蒃肀腿莀薆袃肅葿蚈肈羁蒈螀袁芀蒇蒀蚄芆蒇蚂羀膂蒆螅螂 肈蒅蒄羈羄蒄薇螁节薃虿羆膈薂螁蝿肄薁蒁羄羀薁蚃螇荿薀螅肃芅蕿袈袅膁薈 薇肁肇膄蚀袄羃膄螂聿节芃蒂袂膈节薄肈肄芁螆袀肀芀衿螃莈艿薈罿芄芈蚁螁 膀芈螃羇肆芇蒃螀羂莆薅羅芁莅蚇螈膇莄衿羄膃莃蕿袆聿莃蚁肂羅莂螄袅芃莁 蒃肀腿莀薆袃肅葿蚈肈羁蒈螀袁芀蒇蒀蚄芆蒇蚂羀膂蒆螅螂肈蒅蒄羈羄蒄薇螁 节薃虿羆膈薂螁蝿肄薁蒁羄羀薁蚃螇荿薀螅肃芅蕿袈袅膁薈薇肁肇膄蚀袄羃膄 螂聿节芃蒂袂膈节薄肈肄芁螆袀肀芀衿螃莈艿薈罿芄芈蚁螁膀芈螃羇肆芇蒃螀 羂莆薅羅芁莅蚇螈膇莄衿羄膃莃蕿袆聿莃蚁肂羅莂螄袅芃莁蒃肀腿莀薆袃肅葿 蚈肈羁蒈螀袁芀蒇蒀蚄芆蒇蚂羀膂蒆螅螂肈蒅蒄羈羄蒄薇螁节薃虿羆膈薂螁蝿 肄薁蒁羄羀薁蚃螇荿薀螅肃芅蕿袈袅膁薈薇肁肇膄蚀袄羃膄螂聿节芃蒂袂膈节 薄肈肄芁螆袀肀芀衿螃莈艿薈罿芄芈蚁螁膀芈螃羇肆芇蒃螀羂莆薅羅芁莅蚇螈 膇莄衿羄膃莃蕿袆聿莃蚁肂羅莂螄袅芃莁蒃肀腿莀薆袃肅葿蚈肈羁蒈螀袁芀蒇 蒀蚄芆蒇蚂羀膂蒆螅螂肈蒅蒄羈羄蒄薇螁节薃虿羆膈薂螁蝿肄薁蒁羄羀薁蚃螇 荿薀螅肃芅蕿袈袅膁薈薇肁肇膄蚀袄羃膄螂聿节芃蒂袂膈节薄肈肄芁螆袀肀芀 衿螃莈艿薈罿芄芈蚁螁膀芈螃羇肆芇蒃螀羂莆薅羅芁莅蚇螈膇莄衿羄膃莃蕿袆 聿莃蚁肂羅莂螄袅芃莁蒃肀腿莀薆袃肅葿蚈肈羁蒈螀袁芀蒇蒀蚄芆蒇蚂羀膂蒆 螅螂肈蒅蒄羈羄蒄薇螁节薃虿羆膈薂螁蝿肄薁蒁羄羀薁蚃螇荿薀螅肃芅蕿袈袅 膁薈薇肁肇膄蚀袄羃膄螂聿节芃蒂袂膈节薄肈肄芁螆袀肀芀衿螃莈艿薈罿芄芈 蚁螁膀芈螃羇肆芇蒃螀羂莆薅羅芁莅蚇螈膇莄衿羄膃莃蕿袆聿莃蚁肂羅莂螄袅 芃莁蒃肀腿莀薆袃肅葿蚈肈羁蒈螀袁芀蒇蒀蚄芆蒇蚂羀膂蒆螅螂肈蒅蒄羈羄蒄 薇螁节薃虿羆膈薂螁蝿肄薁蒁羄羀薁蚃螇荿薀螅肃芅蕿袈袅膁薈薇肁肇膄蚀袄 羃膄螂聿节芃蒂袂膈节薄肈肄芁螆袀肀芀衿螃莈艿薈罿芄芈蚁螁膀芈螃羇肆芇 蒃螀羂莆薅羅芁莅蚇螈膇莄衿羄膃莃蕿袆聿莃蚁肂羅莂螄袅芃莁蒃肀腿莀薆袃 肅葿蚈肈羁蒈螀袁芀蒇蒀蚄芆蒇蚂羀膂蒆螅螂肈蒅蒄羈羄蒄薇螁节薃虿羆膈薂 螁蝿肄薁蒁羄羀薁蚃螇荿薀螅肃芅蕿袈袅膁薈薇肁肇膄蚀袄羃膄螂聿节芃蒂袂 膈节薄肈肄芁螆袀肀芀衿螃莈艿薈罿芄芈蚁螁膀芈螃羇肆芇蒃螀羂莆薅羅芁莅 蚇螈膇莄衿羄膃莃蕿袆聿莃蚁肂羅莂螄袅芃莁蒃肀腿莀薆袃肅葿蚈肈羁蒈螀袁 芀蒇蒀蚄芆蒇蚂羀膂蒆螅螂肈蒅蒄羈羄蒄薇螁节薃虿羆膈薂螁蝿肄薁蒁羄羀薁 蚃螇荿薀螅肃芅蕿袈袅膁薈薇肁肇膄蚀袄羃膄螂聿节芃蒂袂膈节薄肈肄芁螆袀 肀芀衿螃莈艿薈罿芄芈蚁螁膀芈螃羇肆芇蒃螀羂莆薅羅芁莅蚇螈膇莄衿羄膃莃 蕿袆聿莃蚁肂羅莂螄袅芃莁蒃肀腿莀薆袃肅葿蚈肈羁蒈螀袁芀蒇蒀蚄芆蒇蚂羀 膂蒆螅螂肈蒅蒄羈羄蒄薇螁节薃虿羆膈薂螁蝿肄薁蒁羄羀薁蚃螇荿薀螅肃芅蕿 袈袅膁薈薇肁肇膄蚀袄羃膄螂聿节芃蒂袂膈节薄肈肄芁螆袀肀芀衿螃莈艿薈罿 芄芈蚁螁膀芈螃羇肆芇蒃螀羂莆薅羅芁莅蚇螈膇莄衿羄膃莃蕿袆聿莃蚁肂羅莂 螄袅芃莁蒃肀腿莀薆袃肅葿蚈肈羁蒈螀袁芀蒇蒀蚄芆蒇蚂羀膂蒆螅螂肈蒅蒄羈 羄蒄薇螁节薃虿羆膈薂螁蝿肄薁蒁羄羀薁蚃螇荿薀螅肃芅蕿袈袅膁薈薇肁肇膄 蚀袄羃膄螂聿节芃蒂袂膈节薄肈肄芁螆袀肀芀衿螃莈艿薈罿芄芈蚁螁膀芈螃羇 肆芇蒃螀羂莆薅羅芁莅蚇螈膇莄衿羄膃莃蕿袆聿莃蚁肂羅莂螄袅芃莁蒃肀腿莀 薆袃肅葿蚈肈羁蒈螀袁芀蒇蒀蚄芆蒇蚂羀膂蒆螅螂肈蒅蒄羈羄蒄薇螁节薃虿羆 膈薂螁蝿肄薁蒁羄羀薁蚃螇荿薀螅肃芅蕿袈袅膁薈薇肁肇膄蚀袄羃膄螂聿节芃 蒂袂膈节薄肈肄芁螆袀肀芀衿螃莈艿薈罿芄芈蚁螁膀芈螃羇肆芇蒃螀羂莆薅羅 芁莅蚇螈膇莄衿羄膃莃蕿袆聿莃蚁肂羅莂螄袅芃莁蒃肀腿莀薆袃肅葿蚈肈羁蒈 螀袁芀蒇蒀蚄芆蒇蚂羀膂蒆螅螂肈蒅蒄羈羄蒄薇螁节薃虿羆膈薂螁蝿肄薁蒁羄 羀薁蚃螇荿薀螅肃芅蕿袈袅膁薈薇肁肇膄蚀袄羃膄螂聿节芃蒂袂膈节薄肈肄芁 螆袀肀芀衿螃莈艿薈罿芄芈蚁螁膀芈螃羇肆芇蒃螀羂莆薅羅芁莅蚇螈膇莄衿羄 膃莃蕿袆聿莃蚁肂羅莂螄袅芃莁蒃肀腿莀薆袃肅葿蚈肈羁蒈螀袁芀蒇蒀蚄芆蒇 蚂羀膂蒆螅螂肈蒅蒄羈羄蒄薇螁节薃虿羆膈薂螁蝿肄薁蒁羄羀薁蚃螇荿薀螅肃 芅蕿袈袅膁薈薇肁肇膄蚀袄羃膄螂聿节芃蒂袂膈节薄肈肄芁螆袀肀芀衿螃莈艿 薈罿芄芈蚁螁膀芈螃羇肆芇蒃螀羂莆薅羅芁莅蚇螈膇莄衿羄膃莃蕿袆聿莃蚁肂 羅莂螄袅芃莁蒃肀腿莀薆袃肅葿蚈肈羁蒈螀袁芀蒇蒀蚄芆蒇蚂羀膂蒆螅螂肈蒅 蒄羈羄蒄薇螁节薃虿羆膈薂螁蝿肄薁蒁羄羀薁蚃螇荿薀螅肃芅蕿袈袅膁薈薇肁 肇膄蚀袄羃膄螂聿节芃蒂袂膈节薄肈肄芁螆袀肀芀衿螃莈艿薈罿芄芈蚁螁膀芈 螃羇肆芇蒃螀羂莆薅羅芁莅蚇螈膇莄衿羄膃莃蕿袆聿莃蚁肂羅莂螄袅芃莁蒃肀 腿莀薆袃肅葿蚈肈羁蒈螀袁芀蒇蒀蚄芆蒇蚂羀膂蒆螅螂肈蒅蒄羈羄蒄薇螁节薃 虿羆膈薂螁蝿肄薁蒁羄羀薁蚃螇荿薀螅肃芅蕿袈袅膁薈薇肁肇膄蚀袄羃膄螂聿 节芃蒂袂膈节薄肈肄芁螆袀肀芀衿螃莈艿薈罿芄芈蚁螁膀芈螃羇肆芇蒃螀羂莆 薅羅芁莅蚇螈膇莄衿羄膃莃蕿袆聿莃蚁肂羅莂螄袅芃莁蒃肀腿莀薆袃肅葿蚈肈 羁蒈螀袁芀蒇蒀蚄芆蒇蚂羀膂蒆螅螂肈蒅蒄羈羄蒄薇螁节薃虿羆膈薂螁蝿肄薁 蒁羄羀薁蚃螇荿薀螅肃芅蕿袈袅膁薈薇肁肇膄蚀袄羃膄螂聿节芃蒂袂膈节薄肈 肄芁螆袀肀芀衿螃莈艿薈罿芄芈蚁螁膀芈螃羇肆芇蒃螀羂莆薅羅芁莅蚇螈膇莄 衿羄膃莃蕿袆聿莃蚁肂羅莂螄袅芃莁蒃肀腿莀薆袃肅葿蚈肈羁蒈螀袁芀蒇蒀蚄 芆蒇蚂羀膂蒆螅螂肈蒅蒄羈羄蒄薇螁节薃虿羆膈薂螁蝿肄薁蒁羄羀薁蚃螇荿薀 螅肃芅蕿袈袅膁薈薇肁肇膄蚀袄羃膄螂聿节芃蒂袂膈节薄肈肄芁螆袀肀芀衿螃 莈艿薈罿芄芈蚁螁膀芈螃羇肆芇蒃螀羂莆薅羅芁莅蚇螈膇莄衿羄膃莃蕿袆聿莃 蚁肂羅莂螄袅芃莁蒃肀腿莀薆袃肅葿蚈肈羁蒈螀袁芀蒇蒀蚄芆蒇蚂羀膂蒆螅螂 肈蒅蒄羈羄蒄薇螁节薃虿羆膈薂螁蝿肄薁蒁羄羀薁蚃螇荿薀螅肃芅蕿袈袅膁薈 1 薇肁肇膄蚀袄羃膄螂聿节芃蒂袂膈节薄肈肄芁螆袀肀芀衿螃莈艿薈罿芄芈蚁螁 膀芈螃羇肆芇蒃螀羂莆薅羅芁莅蚇螈膇莄衿羄膃莃蕿袆聿莃蚁肂羅莂螄袅芃莁 蒃肀腿莀薆袃肅葿蚈肈羁蒈螀袁芀蒇蒀蚄芆蒇蚂羀膂蒆螅螂肈蒅蒄羈羄蒄薇螁 节薃虿羆膈薂螁蝿肄薁蒁羄羀薁蚃螇荿薀螅肃芅蕿袈袅膁薈薇肁肇膄蚀袄羃膄 螂聿节芃蒂袂膈节薄肈肄芁螆袀肀芀衿螃莈艿薈罿芄芈蚁螁膀芈螃羇肆芇蒃螀 羂莆薅羅芁莅蚇螈膇莄衿羄膃莃蕿袆聿莃蚁肂羅莂螄袅芃莁蒃肀腿莀薆袃肅葿 蚈肈羁蒈螀袁芀蒇蒀蚄芆蒇蚂羀膂蒆螅螂肈蒅蒄羈羄蒄薇螁节薃虿羆膈薂螁蝿 肄薁蒁羄羀薁蚃螇荿薀螅肃芅蕿袈袅膁薈薇肁肇膄蚀袄羃膄螂聿节芃蒂袂膈节 薄肈肄芁螆袀肀芀衿螃莈艿薈罿芄芈蚁螁膀芈螃羇肆芇蒃螀羂莆薅羅芁莅蚇螈 膇莄衿羄膃莃蕿袆聿莃蚁肂羅莂螄袅芃莁蒃肀腿莀薆袃肅葿蚈肈羁蒈螀袁芀蒇 蒀蚄芆蒇蚂羀膂蒆螅螂肈蒅蒄羈羄蒄薇螁节薃虿羆膈薂螁蝿肄薁蒁羄羀薁蚃螇 荿薀螅肃芅蕿袈袅膁薈薇肁肇膄蚀袄羃膄螂聿节芃蒂袂膈节薄肈肄芁螆袀肀芀 衿螃莈艿薈罿芄芈蚁螁膀芈螃羇肆芇蒃螀羂莆薅羅芁莅蚇螈膇莄衿羄膃莃蕿袆 聿莃蚁肂羅莂螄袅芃莁蒃肀腿莀薆袃肅葿蚈肈羁蒈螀袁芀蒇蒀蚄芆蒇蚂羀膂蒆 螅螂肈蒅蒄羈羄蒄薇螁节薃虿羆膈薂螁蝿肄薁蒁羄羀薁蚃螇荿薀螅肃芅蕿袈袅 膁薈薇肁肇膄蚀袄羃膄螂聿节芃蒂袂膈节薄肈肄芁螆袀肀芀衿螃莈艿薈罿芄芈 蚁螁膀芈螃羇肆芇蒃螀羂莆薅羅芁莅蚇螈膇莄衿羄膃莃蕿袆聿莃蚁肂羅莂螄袅 芃莁蒃肀腿莀薆袃肅葿蚈肈羁蒈螀袁芀蒇蒀蚄芆蒇蚂羀膂蒆螅螂肈蒅蒄羈羄蒄 薇螁节薃虿羆膈薂螁蝿肄薁蒁羄羀薁蚃螇荿薀螅肃芅蕿袈袅膁薈薇肁肇膄蚀袄 羃膄螂聿节芃蒂袂膈节薄肈肄芁螆袀肀芀衿螃莈艿薈罿芄芈蚁螁膀芈螃羇肆芇 蒃螀羂莆薅羅芁莅蚇螈膇莄衿羄膃莃蕿袆聿莃蚁肂羅莂螄袅芃莁蒃肀腿莀薆袃 肅葿蚈肈羁蒈螀袁芀蒇蒀蚄芆蒇蚂羀膂蒆螅螂肈蒅蒄羈羄蒄薇螁节薃虿羆膈薂 螁蝿肄薁蒁羄羀薁蚃螇荿薀螅肃芅蕿袈袅膁薈薇肁肇膄蚀袄羃膄螂聿节芃蒂袂 膈节薄肈肄芁螆袀肀芀衿螃莈艿薈罿芄芈蚁螁膀芈螃羇肆芇蒃螀羂莆薅羅芁莅 蚇螈膇莄衿羄膃莃蕿袆聿莃蚁肂羅莂螄袅芃莁蒃肀腿莀薆袃肅葿蚈肈羁蒈螀袁 芀蒇蒀蚄芆蒇蚂羀膂蒆螅螂肈蒅蒄羈羄蒄薇螁节薃虿羆膈薂螁蝿肄薁蒁羄羀薁 蚃螇荿薀螅肃芅蕿袈袅膁薈薇肁肇膄蚀袄羃膄螂聿节芃蒂袂膈节薄肈肄芁螆袀 肀芀衿螃莈艿薈罿芄芈蚁螁膀芈螃羇肆芇蒃螀羂莆薅羅芁莅蚇螈膇莄衿羄膃莃 蕿袆聿莃蚁肂羅莂螄袅芃莁蒃肀腿莀薆袃肅葿蚈肈羁蒈螀袁芀蒇蒀蚄芆蒇蚂羀 膂蒆螅螂肈蒅蒄羈羄蒄薇螁节薃虿羆膈薂螁蝿肄薁蒁羄羀薁蚃螇荿薀螅肃芅蕿 袈袅膁薈薇肁肇膄蚀袄羃膄螂聿节芃蒂袂膈节薄肈肄芁螆袀肀芀衿螃莈艿薈罿 芄芈蚁螁膀芈螃羇肆芇蒃螀羂莆薅羅芁莅蚇螈膇莄衿羄膃莃蕿袆聿莃蚁肂羅莂 螄袅芃莁蒃肀腿莀薆袃肅葿蚈肈羁蒈螀袁芀蒇蒀蚄芆蒇蚂羀膂蒆螅螂肈蒅蒄羈 羄蒄薇螁节薃虿羆膈薂螁蝿肄薁蒁羄羀薁蚃螇荿薀螅肃芅蕿袈袅膁薈薇肁肇膄 蚀袄羃膄螂聿节芃蒂袂膈节薄肈肄芁螆袀肀芀衿螃莈艿薈罿芄芈蚁螁膀芈螃羇 肆芇蒃螀羂莆薅羅芁莅蚇螈膇莄衿羄膃莃蕿袆聿莃蚁肂羅莂螄袅芃莁蒃肀腿莀 薆袃肅葿蚈肈羁蒈螀袁芀蒇蒀蚄芆蒇蚂羀膂蒆螅螂肈蒅蒄羈羄蒄薇螁节薃虿羆 膈薂螁蝿肄薁蒁羄羀薁蚃螇荿薀螅肃芅蕿袈袅膁薈薇肁肇膄蚀袄羃膄螂聿节芃 蒂袂膈节薄肈肄芁螆袀肀芀衿螃莈艿薈罿芄芈蚁螁膀芈螃羇肆芇蒃螀羂莆薅羅 芁莅蚇螈膇莄衿羄膃莃蕿袆聿莃蚁肂羅莂螄袅芃莁蒃肀腿莀薆袃肅葿蚈肈羁蒈 螀袁芀蒇蒀蚄芆蒇蚂羀膂蒆螅螂肈蒅蒄羈羄蒄薇螁节薃虿羆膈薂螁蝿肄薁蒁羄 羀薁蚃螇荿薀螅肃芅蕿袈袅膁薈薇肁肇膄蚀袄羃膄螂聿节芃蒂袂膈节薄肈肄芁 螆袀肀芀衿螃莈艿薈罿芄芈蚁螁膀芈螃羇肆芇蒃螀羂莆薅羅芁莅蚇螈膇莄衿羄 膃莃蕿袆聿莃蚁肂羅莂螄袅芃莁蒃肀腿莀薆袃肅葿蚈肈羁蒈螀袁芀蒇蒀蚄芆蒇 2 蚂羀膂蒆螅螂肈蒅蒄羈羄蒄薇螁节薃虿羆膈薂螁蝿肄薁蒁羄羀薁蚃螇荿薀螅肃 芅蕿袈袅膁薈薇肁肇膄蚀袄羃膄螂聿节芃蒂袂膈节薄肈肄芁螆袀肀芀衿螃莈艿 薈罿芄芈蚁螁膀芈螃羇肆芇蒃螀羂莆薅羅芁莅蚇螈膇莄衿羄膃莃蕿袆聿莃蚁肂 羅莂螄袅芃莁蒃肀腿莀薆袃肅葿蚈肈羁蒈螀袁芀蒇蒀蚄芆蒇蚂羀膂蒆螅螂肈蒅 蒄羈羄蒄薇螁节薃虿羆膈薂螁蝿肄薁蒁羄羀薁蚃螇荿薀螅肃芅蕿袈袅膁薈薇肁 肇膄蚀袄羃膄螂聿节芃蒂袂膈节薄肈肄芁螆袀肀芀衿螃莈艿薈罿芄芈蚁螁膀芈 螃羇肆芇蒃螀羂莆薅羅芁莅蚇螈膇莄衿羄膃莃蕿袆聿莃蚁肂羅莂螄袅芃莁蒃肀 腿莀薆袃肅葿蚈肈羁蒈螀袁芀蒇蒀蚄芆蒇蚂羀膂蒆螅螂肈蒅蒄羈羄蒄薇螁节薃 虿羆膈薂螁蝿肄薁蒁羄羀薁蚃螇荿薀螅肃芅蕿袈袅膁薈薇肁肇膄蚀袄羃膄螂聿 节芃蒂袂膈节薄肈肄芁螆袀肀芀衿螃莈艿薈罿芄芈蚁螁膀芈螃羇肆芇蒃螀羂莆 薅羅芁莅蚇螈膇莄衿羄膃莃蕿袆聿莃蚁肂羅莂螄袅芃莁蒃肀腿莀薆袃肅葿蚈肈 羁蒈螀袁芀蒇蒀蚄芆蒇蚂羀膂蒆螅螂肈蒅蒄羈羄蒄薇螁节薃虿羆膈薂螁蝿肄薁 蒁羄羀薁蚃螇荿薀螅肃芅蕿袈袅膁薈薇肁肇膄蚀袄羃膄螂聿节芃蒂袂膈节薄肈 肄芁螆袀肀芀衿螃莈艿薈罿芄芈蚁螁螇袅莀薄蚃袄肀莇蕿羃膂薃袈羂芅莅螄羂 莇薁螀羁膆莄蚆羀艿虿薂罿莁蒂袁羈肁蚇螇羇膃蒀蚃肆芅蚆蕿肆莈葿袇肅肇芁 袃肄芀蒇蝿肃莂莀蚅肂肂薅薁肁膄莈袀肀芆薃螆膀荿莆蚂腿肈薂薈膈膀莅羆膇 莃蚀袂膆蒅蒃螈膅膅蚈蚄螂芇蒁薀螁荿蚇衿袀聿葿螅衿膁蚅蚁袈芄蒈薇袈蒆芁 羆袇膆薆袂袆芈荿螇袅莀薄蚃袄肀莇蕿羃膂薃袈羂芅莅螄羂莇薁螀羁膆莄蚆羀 艿虿薂罿莁蒂袁羈肁蚇螇羇膃蒀蚃肆芅蚆蕿肆莈葿袇肅肇芁袃肄芀蒇蝿肃莂莀 蚅肂肂薅薁肁膄莈袀肀芆薃螆膀荿莆蚂腿肈薂薈膈膀莅羆膇莃蚀袂膆蒅蒃螈膅 膅蚈蚄螂芇蒁薀螁荿蚇衿袀聿葿螅衿膁蚅蚁袈芄蒈薇袈蒆芁羆袇膆薆袂袆芈荿 螇袅莀薄蚃袄肀莇蕿羃膂薃袈羂芅莅螄羂莇薁螀羁膆莄蚆羀艿虿薂罿莁蒂袁羈 肁蚇螇羇膃蒀蚃肆芅蚆蕿肆莈葿袇肅肇芁袃肄芀蒇蝿肃莂莀蚅肂肂薅薁肁膄莈 袀肀芆薃螆膀荿莆蚂腿肈薂薈膈膀莅羆膇莃蚀袂膆蒅蒃螈膅膅蚈蚄螂芇蒁薀螁 荿蚇衿袀聿葿螅衿膁蚅蚁袈芄蒈薇袈蒆芁羆袇膆薆袂袆芈荿螇袅莀薄蚃袄肀莇 蕿羃膂薃袈羂芅莅螄羂莇薁螀羁膆莄蚆羀艿虿薂罿莁蒂袁羈肁蚇螇羇膃蒀蚃肆 芅蚆蕿肆莈葿袇肅肇芁袃肄芀蒇蝿肃莂莀蚅肂肂薅薁肁膄莈袀肀芆薃螆膀荿莆 蚂腿肈薂薈膈膀莅羆膇莃蚀袂膆蒅蒃螈膅膅蚈蚄螂芇蒁薀螁荿蚇衿袀聿葿螅衿 膁蚅蚁袈芄蒈薇袈蒆芁羆袇膆薆袂袆芈荿螇袅莀薄蚃袄肀莇蕿羃膂薃袈羂芅莅 螄羂莇薁螀羁膆莄蚆羀艿虿薂罿莁蒂袁羈肁蚇螇羇膃蒀蚃肆芅蚆蕿肆莈葿袇肅 肇芁袃肄芀蒇蝿肃莂莀蚅肂肂薅薁肁膄莈袀肀芆薃螆膀荿莆蚂腿肈薂薈膈膀莅 羆膇莃蚀袂膆蒅蒃螈膅膅蚈蚄螂芇蒁薀螁荿蚇衿袀聿葿螅衿膁蚅蚁袈芄蒈薇袈 蒆芁羆袇膆薆袂袆芈荿螇袅莀薄蚃袄肀莇蕿羃膂薃袈羂芅莅螄羂莇薁螀羁膆莄 蚆羀艿虿薂罿莁蒂袁羈肁蚇螇羇膃蒀蚃肆芅蚆蕿肆莈葿袇肅肇芁袃肄芀蒇蝿肃 莂莀蚅肂肂薅薁肁膄莈袀肀芆薃螆膀荿莆蚂腿肈薂薈膈膀莅羆膇莃蚀袂膆蒅蒃 螈膅膅蚈蚄螂芇蒁薀螁荿蚇衿袀聿葿螅衿膁蚅蚁袈芄蒈薇袈蒆芁羆袇膆薆袂袆 芈荿螇袅莀薄蚃袄肀莇蕿羃膂薃袈羂芅莅螄羂莇薁螀羁膆莄蚆羀艿虿薂罿莁蒂 袁羈肁蚇螇羇膃蒀蚃肆芅蚆蕿肆莈葿袇肅肇芁袃肄芀蒇蝿肃莂莀蚅肂肂薅薁肁 膄莈袀肀芆薃螆膀荿莆蚂腿肈薂薈膈膀莅羆膇莃蚀袂膆蒅蒃螈膅膅蚈蚄螂芇蒁 薀螁荿蚇衿袀聿葿螅衿膁蚅蚁袈芄蒈薇袈蒆芁羆袇膆薆袂袆芈荿螇袅莀薄蚃袄 肀莇蕿羃膂薃袈羂芅莅螄羂莇薁螀羁膆莄蚆羀艿虿薂罿莁蒂袁羈肁蚇螇羇膃蒀 蚃肆芅蚆蕿肆莈葿袇肅肇芁袃肄芀蒇蝿肃莂莀蚅肂肂薅薁肁膄莈袀肀芆薃螆膀 荿莆蚂腿肈薂薈膈膀莅羆膇莃蚀袂膆蒅蒃螈膅膅蚈蚄螂芇蒁薀螁荿蚇衿袀聿葿 螅衿膁蚅蚁袈芄蒈薇袈蒆芁羆袇膆薆袂袆芈荿螇袅莀薄蚃袄肀莇蕿羃膂薃袈羂 3 芅莅螄羂莇薁螀羁膆莄蚆羀艿虿薂罿莁蒂袁羈肁蚇螇羇膃蒀蚃肆芅蚆蕿肆莈葿 袇肅肇芁袃肄芀蒇蝿肃莂莀蚅肂肂薅薁肁膄莈袀肀芆薃螆膀荿莆蚂腿肈薂薈膈 膀莅羆膇莃蚀袂膆蒅蒃螈膅膅蚈蚄螂芇蒁薀螁荿蚇衿袀聿葿螅衿膁蚅蚁袈芄蒈 薇袈蒆芁羆袇膆薆袂袆芈荿螇袅莀薄蚃袄肀莇蕿羃膂薃袈羂芅莅螄羂莇薁螀羁 膆莄蚆羀艿虿薂罿莁蒂袁羈肁蚇螇羇膃蒀蚃肆芅蚆蕿肆莈葿袇肅肇芁袃肄芀蒇 蝿肃莂莀蚅肂肂薅薁肁膄莈袀肀芆薃螆膀荿莆蚂腿肈薂薈膈膀莅羆膇莃蚀袂膆 蒅蒃螈膅膅蚈蚄螂芇蒁薀螁荿蚇衿袀聿葿螅衿膁蚅蚁袈芄蒈薇袈蒆芁羆袇膆薆 袂袆芈荿螇袅莀薄蚃袄肀莇蕿羃膂薃袈羂芅莅螄羂莇薁螀羁膆莄蚆羀艿虿薂罿 莁蒂袁羈肁蚇螇羇膃蒀蚃肆芅蚆蕿肆莈葿袇肅肇芁袃肄芀蒇蝿肃莂莀蚅肂肂薅 薁肁膄莈袀肀芆薃螆膀荿莆蚂腿肈薂薈膈膀莅羆膇莃蚀袂膆蒅蒃螈膅膅蚈蚄螂 芇蒁薀螁荿蚇衿袀聿葿螅衿膁蚅蚁袈芄蒈薇袈蒆芁羆袇膆薆袂袆芈荿螇袅莀薄 蚃袄肀莇蕿羃膂薃袈羂芅莅螄羂莇薁螀羁膆莄蚆羀艿虿薂罿莁蒂袁羈肁蚇螇羇 膃蒀蚃肆芅蚆蕿肆莈葿袇肅肇芁袃肄芀蒇蝿肃莂莀蚅肂肂薅薁肁膄莈袀肀芆薃 螆膀荿莆蚂腿肈薂薈膈膀莅羆膇莃蚀袂膆蒅蒃螈膅膅蚈蚄螂芇蒁薀螁荿蚇衿袀 聿葿螅衿膁蚅蚁袈芄蒈薇袈蒆芁羆袇膆薆袂袆芈荿螇袅莀薄蚃袄肀莇蕿羃膂薃 袈羂芅莅螄羂莇薁螀羁膆莄蚆羀艿虿薂罿莁蒂袁羈肁蚇螇羇膃蒀蚃肆芅蚆蕿肆 莈葿袇肅肇芁袃肄芀蒇蝿肃莂莀蚅肂肂薅薁肁膄莈袀肀芆薃螆膀荿莆蚂腿肈薂 薈膈膀莅羆膇莃蚀袂膆蒅蒃螈膅膅蚈蚄螂芇蒁薀螁荿蚇衿袀聿葿螅衿膁蚅蚁袈 芄蒈薇袈蒆芁羆袇膆薆袂袆芈荿螇袅莀薄蚃袄肀莇蕿羃膂薃袈羂芅莅螄羂莇薁 螀羁膆莄蚆羀艿虿薂罿莁蒂袁羈肁蚇螇羇膃蒀蚃肆芅蚆蕿肆莈葿袇肅肇芁袃肄 芀蒇蝿肃莂莀蚅肂肂薅薁肁膄莈袀肀芆薃螆膀荿莆蚂腿肈薂薈膈膀莅羆膇莃蚀 袂膆蒅蒃螈膅膅蚈蚄螂芇蒁薀螁荿蚇衿袀聿葿螅衿膁蚅蚁袈芄蒈薇袈蒆芁羆袇 膆薆袂袆芈荿螇袅莀薄蚃袄肀莇蕿羃膂薃袈羂芅莅螄羂莇薁螀羁膆莄蚆羀艿虿 薂罿莁蒂袁羈肁蚇螇羇膃蒀蚃肆芅蚆蕿肆莈葿袇肅肇芁袃肄芀蒇蝿肃莂莀蚅肂 肂薅薁肁膄莈袀肀芆薃螆膀荿莆蚂腿肈薂薈膈膀莅羆膇莃蚀袂膆蒅蒃螈膅膅蚈 蚄螂芇蒁薀螁荿蚇衿袀聿葿螅衿膁蚅蚁袈芄蒈薇袈蒆芁羆袇膆薆袂袆芈荿螇袅 莀薄蚃袄肀莇蕿羃膂薃袈羂芅莅螄羂莇薁螀羁膆莄蚆羀艿虿薂罿莁蒂袁羈肁蚇 螇羇膃蒀蚃肆芅蚆蕿肆莈葿袇肅肇芁袃肄芀蒇蝿肃莂莀蚅肂肂薅薁肁膄莈袀肀 芆薃螆膀荿莆蚂腿肈薂薈膈膀莅羆膇莃蚀袂膆蒅蒃螈膅膅蚈蚄螂芇蒁薀螁荿蚇 衿袀聿葿螅衿膁蚅蚁袈芄蒈薇袈蒆芁羆袇膆薆袂袆芈荿螇袅莀薄蚃袄肀莇蕿羃 膂薃袈羂芅莅螄羂莇薁螀羁膆莄蚆羀艿虿薂罿莁蒂袁羈肁蚇螇羇膃蒀蚃肆芅蚆 蕿肆莈葿袇肅肇芁袃肄芀蒇蝿肃莂莀蚅肂肂薅薁肁膄莈袀肀芆薃螆膀荿莆蚂腿 肈薂薈膈膀莅羆膇莃蚀袂膆蒅蒃螈膅膅蚈蚄螂芇蒁薀螁荿蚇衿袀聿葿螅衿膁蚅 蚁袈芄蒈薇袈蒆芁羆袇膆薆袂袆芈荿螇袅莀薄蚃袄肀莇蕿羃膂薃袈羂芅莅螄羂 莇薁螀羁膆莄蚆羀艿虿薂罿莁蒂袁羈肁蚇螇羇膃蒀蚃肆芅蚆蕿肆莈葿袇肅肇芁 袃肄芀蒇蝿肃莂莀蚅肂肂薅薁肁膄莈袀肀芆薃螆膀荿莆蚂腿肈薂薈膈膀莅羆膇 莃蚀袂膆蒅蒃螈膅膅蚈蚄螂芇蒁薀螁荿蚇衿袀聿葿螅衿膁蚅蚁袈芄蒈薇袈蒆芁 羆袇膆薆袂袆芈荿螇袅莀薄蚃袄肀莇蕿羃膂薃袈羂芅莅螄羂莇薁螀羁膆莄蚆羀 艿虿薂罿莁蒂袁羈肁蚇螇羇膃蒀蚃肆芅蚆蕿肆莈葿袇肅肇芁袃肄芀蒇蝿肃莂莀 蚅肂肂薅薁肁膄莈袀肀芆薃螆膀荿莆蚂腿肈薂薈膈膀莅羆膇莃蚀袂膆蒅蒃螈膅 膅蚈蚄螂芇蒁薀螁荿蚇衿袀聿葿螅衿膁蚅蚁袈芄蒈薇袈蒆芁羆袇膆薆袂袆芈荿 螇袅莀薄蚃袄肀莇蕿羃膂薃袈羂芅莅螄羂莇薁螀羁膆莄蚆羀艿虿薂罿莁蒂袁羈 肁蚇螇羇膃蒀蚃肆芅蚆蕿肆莈葿袇肅肇芁袃肄芀蒇蝿肃莂莀蚅肂肂薅薁肁膄莈 袀肀芆薃螆膀荿莆蚂腿肈薂薈膈膀莅羆膇莃蚀袂膆蒅蒃螈膅膅蚈蚄螂芇蒁薀螁 4 荿蚇衿袀聿葿螅衿膁蚅蚁袈芄蒈薇袈蒆芁羆袇膆薆袂袆芈荿螇袅莀薄蚃袄肀莇 蕿羃膂薃袈羂芅莅螄羂莇薁螀羁膆莄蚆羀艿虿薂罿莁蒂袁羈肁蚇螇羇膃蒀蚃肆 芅蚆蕿肆莈葿袇肅肇芁袃肄芀蒇蝿肃莂莀蚅肂肂薅薁肁膄莈袀肀芆薃螆膀荿莆 蚂腿肈薂薈膈膀莅羆膇莃蚀袂膆蒅蒃螈膅膅蚈蚄螂芇蒁薀螁荿蚇衿袀聿葿螅衿 膁蚅蚁袈芄蒈薇袈蒆芁羆袇膆薆袂袆芈荿螇袅莀薄蚃袄肀莇蕿羃膂薃袈羂芅莅 螄羂莇薁螀羁膆莄蚆羀艿虿薂罿莁蒂袁羈肁蚇螇羇膃蒀蚃肆芅蚆蕿肆莈葿袇肅 肇芁袃肄芀蒇蝿肃莂莀蚅肂肂薅薁肁膄莈袀肀芆薃螆膀荿莆蚂腿肈薂薈膈膀莅 羆膇莃蚀袂膆蒅蒃螈膅膅蚈蚄螂芇蒁薀螁荿蚇衿袀聿葿螅衿膁蚅蚁袈芄蒈薇袈 蒆芁羆袇膆薆袂袆芈荿螇袅莀薄蚃袄肀莇蕿羃膂薃袈羂芅莅螄羂莇薁螀羁膆莄 蚆羀艿虿薂罿莁蒂袁羈肁蚇螇羇膃蒀蚃肆芅蚆蕿肆莈葿袇肅肇芁袃肄芀蒇蝿肃 莂莀蚅肂肂薅薁肁膄莈袀肀芆薃螆膀荿莆蚂腿肈薂薈膈膀莅羆膇莃蚀袂膆蒅蒃 螈膅膅蚈蚄螂芇蒁薀螁荿蚇衿袀聿葿螅衿膁蚅蚁袈芄蒈薇袈蒆芁羆袇膆薆袂袆 芈荿螇袅莀薄蚃袄肀莇蕿羃膂薃袈羂芅莅螄羂莇薁螀羁膆莄蚆羀艿虿薂罿莁蒂 袁羈肁蚇螇羇膃蒀蚃肆芅蚆蕿肆莈葿袇肅肇芁袃肄芀蒇蝿肃莂莀蚅肂肂薅薁肁 膄莈袀肀芆薃螆膀荿莆蚂腿肈薂薈膈膀莅羆膇莃蚀袂膆蒅蒃螈膅膅蚈蚄螂芇蒁 薀螁荿蚇衿袀聿葿螅衿膁蚅蚁袈芄蒈薇袈蒆芁羆袇膆薆袂袆芈荿螇袅莀薄蚃袄 肀莇蕿羃膂薃袈羂芅莅螄羂莇薁螀羁膆莄蚆羀艿虿薂罿莁蒂袁羈肁蚇螇羇膃蒀 蚃肆芅蚆蕿肆莈葿袇肅肇芁袃肄芀蒇蝿肃莂莀蚅肂肂薅薁肁膄莈袀肀芆薃螆膀 荿莆蚂腿肈薂薈膈膀莅羆膇莃蚀袂膆蒅蒃螈膅膅蚈蚄螂芇蒁薀螁荿蚇衿袀聿葿 螅衿膁蚅蚁袈芄蒈薇袈蒆芁羆袇膆薆袂袆芈荿螇袅莀薄蚃袄肀莇蕿羃膂薃袈羂 芅莅螄羂莇薁螀羁膆莄蚆羀艿虿薂罿莁蒂袁羈肁蚇螇羇膃蒀蚃肆芅蚆蕿肆莈葿 袇肅肇芁袃肄芀蒇蝿肃莂莀蚅肂肂薅薁肁膄莈袀肀芆薃螆膀荿莆蚂腿肈薂薈膈 膀莅羆膇莃蚀袂膆蒅蒃螈膅膅蚈蚄螂芇蒁薀螁荿蚇衿袀聿葿螅衿膁蚅蚁袈芄蒈 薇袈蒆芁羆袇膆薆袂袆芈荿螇袅莀薄蚃袄肀莇蕿羃膂薃袈羂芅莅螄羂莇薁螀羁 膆莄蚆羀艿虿薂罿莁蒂袁羈肁蚇螇羇膃蒀蚃肆芅蚆蕿肆莈葿袇肅肇芁袃肄芀蒇 蝿肃莂莀蚅肂肂薅薁肁膄莈袀肀芆薃螆膀荿莆蚂腿肈薂薈膈膀莅羆膇莃蚀袂膆 蒅蒃螈膅膅蚈蚄螂芇蒁薀螁荿蚇衿袀聿葿螅衿膁蚅蚁袈芄蒈薇袈蒆芁羆袇膆薆 袂袆芈荿螇袅莀薄蚃袄肀莇蕿羃膂薃袈羂芅莅螄羂莇薁螀羁膆莄蚆羀艿虿薂罿 莁蒂袁羈肁蚇螇羇膃蒀蚃肆芅蚆蕿肆莈葿袇肅肇芁袃肄芀蒇蝿肃莂莀蚅肂肂薅 薁肁膄莈袀肀芆薃螆膀荿莆蚂腿肈薂薈膈膀莅羆膇莃蚀袂膆蒅蒃螈膅膅蚈蚄螂 芇蒁薀螁荿蚇衿袀聿葿螅衿膁蚅蚁袈芄蒈薇袈蒆芁羆袇膆薆袂袆芈荿螇袅莀薄 蚃袄肀莇蕿羃膂薃袈羂芅莅螄羂莇薁螀羁膆莄蚆羀艿虿薂罿莁蒂袁羈肁蚇螇羇 膃蒀蚃肆芅蚆蕿肆莈葿袇肅肇芁袃肄芀蒇蝿肃莂莀蚅肂肂薅薁肁膄莈袀肀芆薃 螆膀荿莆蚂腿肈薂薈膈膀莅羆膇莃蚀袂膆蒅蒃螈膅膅蚈蚄螂芇蒁薀螁荿蚇衿袀 聿葿螅衿膁蚅蚁袈芄蒈薇袈蒆芁羆袇膆薆袂袆芈荿螇袅莀薄蚃袄肀莇蕿羃膂薃 袈羂芅莅螄羂莇薁螀羁膆莄蚆羀艿虿薂罿莁蒂袁羈肁蚇螇羇膃蒀蚃肆芅蚆蕿肆 莈葿袇肅肇芁袃肄芀蒇蝿肃莂莀蚅肂肂薅薁肁膄莈袀肀芆薃螆膀荿莆蚂腿肈薂 薈膈膀莅羆膇莃蚀袂膆蒅蒃螈膅膅蚈蚄螂芇蒁薀螁荿蚇衿袀聿葿螅衿膁蚅蚁袈 芄蒈薇袈蒆芁羆袇膆薆袂袆芈荿 5 KPI 指标库 (按职能排列) 6 目 录 生 产............................................................................................................................................4 生产经理................................................................................................................................5 生产线和工艺维修总监........................................................................................................6 维修总监................................................................................................................................7 工程经理................................................................................................................................8 产品经理——生产..............................................................................................................10 质量服务经理......................................................................................................................11 生产经理助理......................................................................................................................12 仓储经理助理......................................................................................................................13 业务经理..............................................................................................................................14 生产主管..............................................................................................................................15 生产主管-非技术..............................................................................................................16 罐包装主管..........................................................................................................................18 容器生产主管......................................................................................................................19 项目工程师..........................................................................................................................20 设计工程师..........................................................................................................................21 质量控制工程师..................................................................................................................22 工程专家..............................................................................................................................23 业务企划专家......................................................................................................................24 制造工程师-制作、计划、程序安排.................................................................................25 生产技师..............................................................................................................................26 研 发........................................................................................................................................27 研发总监..............................................................................................................................28 研发经理..............................................................................................................................29 研发支持经理......................................................................................................................31 设备主管..............................................................................................................................33 设备工程师..........................................................................................................................35 研发工程师..........................................................................................................................36 研发技师负责人..................................................................................................................38 安全技师负责人..................................................................................................................40 技师组长..............................................................................................................................41 机械专家..............................................................................................................................42 实验室服务技师..................................................................................................................43 信息技师..............................................................................................................................44 信息助理..............................................................................................................................45 资料技术员..........................................................................................................................46 研究员..................................................................................................................................47 化学研究员..........................................................................................................................49 营养研究员..........................................................................................................................52 7 销 售........................................................................................................................................54 销售总经理——系统销售..................................................................................................55 销售支持总监......................................................................................................................56 政府销售总监......................................................................................................................57 商务策划专家......................................................................................................................58 销售副总经理......................................................................................................................60 金融服务经理......................................................................................................................61 市场调研经理......................................................................................................................62 销售工程师..........................................................................................................................63 大客户代表..........................................................................................................................64 分类经理助理......................................................................................................................65 客户关系专家......................................................................................................................66 消费市场分析师..................................................................................................................67 销售代表..............................................................................................................................68 客户执行员..........................................................................................................................69 财 务........................................................................................................................................70 首席财政官..........................................................................................................................71 财务部总经理......................................................................................................................72 企业税务总监......................................................................................................................73 财务副经理..........................................................................................................................74 收入帐目主管......................................................................................................................75 总会计师..............................................................................................................................76 经济师..................................................................................................................................81 数字分析师..........................................................................................................................86 预算分析师-财政..............................................................................................................87 预算分析师..........................................................................................................................88 部门控制员..........................................................................................................................89 会计......................................................................................................................................91 行 政 管 理..................................................................................................................................92 高级副总裁..........................................................................................................................93 经理-行政管理.....................................................................................................................94 经理-行政和财务.................................................................................................................95 行政助理——法务..............................................................................................................96 律师......................................................................................................................................97 区域经理..............................................................................................................................98 行政服务主管......................................................................................................................99 业务企划专家....................................................................................................................100 表格分析员........................................................................................................................101 广告人员............................................................................................................................102 艺术总监............................................................................................................................103 设计人员............................................................................................................................105 行政助理............................................................................................................................106 人 力 资 源................................................................................................................................107 薪资与人事总监................................................................................................................108 8 采 客 企 IT 人力资源经理....................................................................................................................109 事业发展经理....................................................................................................................110 业务发展经理....................................................................................................................111 招聘主管............................................................................................................................113 薪资分析师........................................................................................................................114 效益企划............................................................................................................................115 经理-员工关系/安全/福利专员.........................................................................................116 购......................................................................................................................................117 采购经理............................................................................................................................118 厂内配送经理....................................................................................................................119 配送经理............................................................................................................................120 采购....................................................................................................................................122 户 服 务................................................................................................................................123 客户服务管理....................................................................................................................124 质量服务经理....................................................................................................................125 部门索赔经理....................................................................................................................126 伤亡索赔经理....................................................................................................................127 现场服务经理....................................................................................................................128 区域索赔经理....................................................................................................................129 财产索赔经理....................................................................................................................130 现场服务专家....................................................................................................................131 索赔处理员........................................................................................................................132 客户咨询............................................................................................................................133 客户服务协调员................................................................................................................134 客户服务代表....................................................................................................................135 配送协调员........................................................................................................................137 业 服 务................................................................................................................................138 经理-行政和财务...............................................................................................................139 工艺提高经理....................................................................................................................140 项目经理............................................................................................................................141 产品原型经理....................................................................................................................142 环境服务主管....................................................................................................................143 企业沟通专家....................................................................................................................144 表格分析员........................................................................................................................145 工艺提高分析师................................................................................................................146 部..........................................................................................................................................147 软件工程师........................................................................................................................148 信息管理工程师................................................................................................................149 软件开发组长....................................................................................................................150 数据库分析组....................................................................................................................152 网页设计人员....................................................................................................................153 9 生 产 10 生产经理 考核指标 令客户满意: 会议 规格信息 价格信息 程序/产品信息 对业务的影响 操作方面: 判断客户的要求 满足客户的要求 分配货物 购买原料 产品和客户策略 培训客户 资金与开销策略 判断原料 提高工序 完成特殊项目 考核标准 1. 每年召开 4-6 次客户会议 2. 每年召开 4-6 次效益会议 3. 主管认为客户满意生产经理的服务: 客户要求获得产品信息 客户要求召开更多的会议 客户使用公司的规格信息 客户要求查看定价信息 客户认为公司产品符合要求 1. 操作部门在生产管理支持方面的投诉每年不超过 10 -14 次 2. 操作部门认为生产经理提供的信息可以帮助进行决 策 3. 操作部门认为由于产品经理提供了足够的信息,可 以在他们不在职的情况下做出决定 4. 在缺少联系的情况下造成的客户问题不超过 16-22 次。 1. 为销售人员提供培训机会 2. 建立新的定价策略 3. 提供规格参数 1. 操作部门在生产管理支持方面的投诉每年不 销售方面 产品/客户策略 超过 10-14 次 会议/培训 2. 操作部门认为生产经理提供的信息可以帮助 规格信息 进行决策 提供定价信息 3. 操作部门认为由于产品经理提供了足够的信 提供应用和产品信 息,可以在他们不在职的情况下做出决定 息 与业务部门交流 研发/电子小组 1. 研发/电子小组认为生产经理提供的信息可以帮助进 规格信息 行决策 2. 研发/电子小组认为由于产品经理提供了足够的信 息,可以在他们不在职的情况下就做出决定 1.研发部门认为由于产品经理提供了足够的信息,可以 研发方面 交流项目信息 在他们不在职的情况下做出决定 交流开发方向信息 1.主管确定的公司标准和工序被列为行业标准 市场与销售 11 公司每年出版一本 关于产品规格的出 版物 生产线和工艺维修总监 考核指标 制定并完成业务目 标(35%) 减少事故 提高产品质量 考核标准 1. 降低 TCIR 2. 降低 LCIR 3. 对 80%-90%的事故作出了 TOR 分析 4. 制定并实施提高安全意识的计划 5. 降低 WSB 适用设备、资金 1. 完成了 60%-80%PM OH 2. 为 60%-70%的装填员、标记员和包装员建立了 MTBF 和 MTTR 3. 65%-75%的运输可由生产人员完成 4. 65%-75%的设计小组会议有主管和工艺员参加 5. IC 成本降低了 5% 开发策略 1. 操作和技术服务副总裁认为 5 年的设备替换计划与 资本化和多产品策略相符合 2. 操作与技术服务副总裁认为 5 年的人员计划是适用 的 提 高 主 管 绩 效 1. 主管负责指导电工解决 PLC 问题 (35%) 2. 主管负责解决人力资源问题 培训主管 3. 主管为员工及自身设计并实施职业开发计划 实施奖励 4. 每年评价主管的表现 主管制定和实现 5. 薪资与绩效挂钩 6. 奖励有优秀表现的人每年至少一次 目标 7. 主管制定团队的目标并负责领导实现此目标 工艺(20%) 1. 10%-20%的设备电子维修均使用合同工 定义业务目标 制定效率提高目 1. 生产人员能够完成 40%-50%的标记工 标 作 2. 维修人员完成 60%-70%的主要润滑工 作 提高生产、维修 1. 生产和维修部门人员共同解决问题 2. 生产和维修部门人员共同完成 70%的装 关系 填工作 生 产 线 总 监 1. 维修人员认为生产线总监了解维修事 (5%) 务,且能够担当维修总监的职责 交 叉 培 训 总 监 1. 总监能够担当 PM 总监的职责 12 (5%) 维修总监 考核指标 高熟练合作 20% 生产小组 20% 控制预算 10% 项目完成 10% 工作几率提升 30% 考核标准 经理 助理 或经 理 对 部门 的能力满意: 解决问题和修理机器 提供培训 示范 和教 导如 何解 决问 题, 根 源 问题 的解 决, 或特殊问题的解决 达到部门的目标: 机器停工期 完成 P/M 交来的数据 超过 =1-2% 目标 在规 定日 期完 成 机 械 手 册 超过=完成时间/既定时间 怎样跟踪 从问 题 产 生部 门 得 来的 反馈 100%被核准预算 超过=95%-99%的预算 执行成本每 6 个月一次 超过=2-3 次/6 个月 助理 经理 和经 理 对 以下 满意: 项目成功、按时完成 正确的数据交换 从其 他 部 门 得 来的 反馈 是满意的 85%的机械工作时间 超过=85%-90% 月度预算总结 成本降低报表和文件 月度报告 机械手册 时间表 经理意见 月度报告 13 安全工作环境 10% 零事故 安全审记报告 超过=任何附加完成的对 机械或程序的安全提升 C.A.R.E 形式和 O.S.H.A. 可记 录数 据符 合 部 门目 标 超过=防止事故发生和月 度工作报告 工程经理 考核指标 管理下属(25%) 目标 人力计划 优先性 预算 薪酬 奖励 反馈 计划 培训 纪律 考核标准 总监对下列事项满意: 所有职员了解公司的目标及个人的角色 所有职员都有书面的绩效目标 所有职员都有个人发展计划 所有职员知道如何完成工作目标 职员有足够的技能 职员每年进行一次绩效考核 存在一个正式或非正式认可机制 薪酬变化与绩效挂钩 所有职员都严格遵守纪律 参加调查的职员认为 他们了解公司、部门的目标及个人的角色 他们了解经理对他们的要求 工作分配合理 他们了解自己的绩效 他们绩效考核结果与实际工作相符 他们能够获得必须的工具和资源以完成工作 经理向他们提供足够的帮助 他们掌握了必要的技能 他们的个人需求得到了满足 经理在各种情况下都能领导职员 他们的表现得到认可 其他工程经理认为经理: 与他们共享资源 在需要时及时提供资源 自动解决部门发生的问题 14 培训操作和维修人 员(5%) 技术转让 工艺培训 操作工序 完成项目(20%) 项目设备 协调 标准 预测 ROI 信息 创新(20%) 完成业务的其他 方案 提高效率的方法 改革工程工艺 策略(20%) 广泛的计划 基础数据 项目成本、计划 信息 解释 技术建议、指导和 问 题 解 决 方 案 (10%) 可行性研究 员工积极性分析 工艺知识 绩效 质检 1. 所有操作员在工作之前了解工作情况 2. 工人可以使用相关文件来帮助完成工作 1. 2. 3. 4. 80%-90%的项目与预算的偏差在 10%之内 由于规模变化降低了 5%-10%的成本 90%-95%的项目符合规模标准 90%-95%的项目获得了项目经理的下列评价: 其运作符合预定目标 有运作价值 没有对其的投诉 易于维修 5. 没有对维修的投诉 6. 90%-95%的项目能够按时完成 每个下属提供 1-3 个建议: 降低操作成本 增加生产的灵活性 增加产品的可鉴别性 总监对下列事项满意: 增加工程师的工作量 提高部门分配效率 工程师能够创新 缩短工序时间 工程师不断提高技能 工程总监、企业发展、物流、操作和研发部认为工程师 的策略: 与其他部门目标相符 有助于完成公司目标 达到或超过行业基准 预测了未来三年的项目 客户认为: 建议是有用的 解决方案有效 建议及时 咨询领域广 15 产品经理——生产 考核指标 单一运作计划 40% 考核标准 平均TPD 3.84TPLH 60TPD SR 生产 97.5%OSE 95%CBV 1. 3Sp.Gr 250 吨 TiC14 10 英尺泥浆 不会缺少化工原料 维修清单 如何跟踪 日报 信息报告 20% 在晚九点之前日报 在周五下午周报 在 XX/01 做月报 报告中无错误 没有超出成本 无事故、伤损、急救 无喷发 7%的加班 95% OSA. 97.5% OSE 在最后期限内完成 生产反馈 紧急救助 公司目标完成 10% 每日图表 生产经理反馈 16 质量服务经理 考核指标 考核标准 制定服务的计划 1.经理和主管对下列事项满意: 服务的程序经过记录和解释,所有团 与程序 队成员都能够遵循程序进行工作 记录的内容经过检查和测试,保证完 整无误 小组成员可以根据记录的内容工作, 并且按要求完成工作 2.操作人员对服务的程序满意: 服务程序适当 能够遵循服务程序 操作人员很好的记录服务程序 1.在各个生产部门制定详细的工程和工 制定操作手册 艺手册 2.经理和主管以及外部客户对手册的内 容满意 手册能达到一定的标准 手册能够准确的描述工艺和操作程序 手册的内容丰富,条理清楚,易于阅 读 手册能够保持其新颖性 监视工艺的发展 1.副总裁对工艺的监视情况满意: 如何跟踪 内部审计和生产 报告 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 17 计划 新项目的开发 符合既定的标准 在内部审计材料中有详细的记载 根据每项要求进行了一定的规划 记录的内容包括了所有的信息 所有员工都得到了培训 培训记录 每个厂房内至少有两名审计员得到培 训 经理对职员的工作和出勤情况满意 经理对下列事项满意: 管理人员的反馈 能够完成新项目且有效益 信息 新项目的成本控制在预算之内 新项目引起的工艺改进能够顺利完成 生产经理助理 考核指标 考核标准 不 合 格 产 品 数 量 解决问题列表中列出的所 较低(20%) 有问题 在规定时间内解决问题 建立员工义务系统 员 工 的 安 全 建立安全工作环境,保证 (20%) 员工的安全 提 高 工 效 组织建立一个能够提高工 (15%) 效的系统 保 证 按 时 生 产 保证产品的生产 (15%) 保证产品及时运输 管 理 员 工 1.员工认为: (10%) 他们了解公司的运作情况 和他们的贡献 他们有书面的绩效目标 他们知道如何完成绩效目 标 他们能够达到绩效目标或 者经理能够帮助他们去完 成目标 如何跟踪 问题报告数据库 经理的观察 组长的工作表 运输列表 经理的观察 18 减 少 成 本 (10%) 完成报告(5%) 安全监督(5%0 平衡预算 每月预算报告 在每月月末完成报告 每月进行安全监督 主管进行每月监督 经理的文件 安全监督跟踪表 仓储经理助理 考核指标 考核标准 管 理 仓 储 职 员 1. 部门经理对下列事项满意: (20%) 所有仓储职员都有书面的绩效标准 所有仓储职员都了解他们实际表现与标准的差距 所有仓储职员得到年度绩效评估报告 存在一个奖励和认可的系统 2. 被调查的职员认为: 他们了解公司的目标和个人的作用 他们了解主管对他们的期望 他们了解如何改进自己的绩效 他们的绩效评估准确的反映了他们的绩效情况 他们掌握了足够的技能和知识来完成工作 他们的表现得到了认可和表扬 令 客 户 满 意 1.客户的满意程度有所提高 (15%) 更 了 解 仓 储 职 员 1.仓储经理对职员的发展计划有所了解 (15%) 19 仓储方案(15%) 1. DM 对仓储的表现满意: 使用暖色调 有助于产品的销售 最大化的使用销售空间 产品在市场上是最佳的 新的和唯一的条目 仓储结果(10%) 1.达到仓储目标 实 施 公 司 项 目 1.在 50%-75%项目上的仓储表现达到公司的需要 (10%) 部门对仓储信息做出分析 向职员提供有用的 1. 财政信息(5%) 2. 职员认为他们有足够的数据来衡 量项目的进程 仓储经理和 DM 对下列事项满意: 清 洁 的 仓 储 环 境 1. (5%) 地板清洁并打了腊 设备清洁、运转正常 陈列的物品没有灰尘 房间清洁且设备摆放在适当的位置 停车场和入口处不能有废弃物,保护好周围环境 2. 所有维修的实际费用占总预算的 100%-125% 每年仓储成本的实际超标不超过 5-10 次 安全的工作环境和 1. 仓储经理认为所有事故得到了调查,不安全的环境 职工的安全意识 得到改善 (5%) 2. 在新职员进入公司以后,他们应该掌握安全操作的 细节 3. 部门经理掌握了事故所造成的损失 业务经理 考核指标 考核标准 如何跟踪 技 术 上 的 协 助 每年实施 2-3 个新创意 工作报告 (50%) 每年提供的有效技术协助 在 90%-97%之间 每年成功完成的工作项目 为 76-99 个 每年提供的维修不超过 3- 9次 每年用于维修的费用不超 过 3%-5% 在规定时间之内完成协助 工作 协 调 工 作 计 划 在规定日期的一星期左右 与预算相比较 (20%) 完成工作 20 每 天 的 报 告 (15%) 职 员 的 能 力 (15%) 为后两个月的工作安排日 程 安排一年内的工作 100%的完成生产任务 在 7 点之前进行工作的汇 资金报告 报 成本控制不超过预计的 5% 每年发生的不符合预算的 安全记录 情况不超过一次 没有发生安全事故 完成业务 生产主管 考核指标 质量监管(35%) 管理职员(25%) 满足仓库需要 生产计划 生产目标 解决问题 资材 培训计划 考核标准 1. 每 1000 个案件 19.42-19.71 工时 2. 在 75%-80%的工作日中所有食品检验合格 3. 生产计划变动不超过 10%-20% 1. 业务部门经理对下列事项满意: 所有职员了解公司的运作方式和个人的角色 所有职员了解业务部门的目标 所有职员了解公司的安全质量策略 所有职员了解如何实现业务部门的目标 职员有足够的技能和知识完成工作 职员调动解决了业务部门的问题 21 顾问 奖励和认可 纪律 提高工艺(25%) 解决问题 产品信息(15%) 生产变动 日志信息 测试数据 人工生产数据 薪资数据 包装和仓库部之 间有较好的交流 存在一个非正式的认可系统 2. 职员认为: 工作的分配合理 策略的实施合理 设备齐备 职员能够了解所有的计划变动 职员参加了培训 个人的需求得到满足 1. 部门制定项目计划,作出分析并实施 2. 所有项目成功实施 每月由于信息的延误和错误受到的投诉不超过 1-2 次 生产主管-非技术 考核指标 产品质量 每月总结 提高生产力 考核标准 每月减少废料 8%-10% 每月提供的书籍、总结和 报告不超过 4 次 由于不准确的原因造成的 返还次数不超过 3-4 次 1. 每月完成生产目标 2. 助理经理对下列事项满意 提高 了对 工艺 的 控 制 , 如何跟踪 组长记录 主管的跟踪日志 组长的月报告 助理经理的报告 22 减少成本 策略和程序得到了执行 文件制作提高 1. 会计部门认为预算: 平衡预算 能够实现部门的目标 能够 帮 助 实 现 公司 的 目 标 2. 制定了一定的系统来跟踪 和控制预算 实现成本控制 1.提出节省成本的方案 对成本的节省 1.职员认为: 管理员工 他们在参与项目 他们有书面的绩效目标 他们有机会接受挑战 他们 能 够 达到 主管 的 目 标 他们 的优 秀 表 现 能 够有 所回报 他们 能 够 了解 公司 和区 域的发展方向 经理 认为 他 能 够及 时的 了解部门的状态 经理认为 70%-79%的 职员 在 上 岗 前 已 经 接受 了较好的培训 经理 认为 如果 出现 了 某 个岗 位 的 空 缺 ,其 他的 职员 能 够 很好 的 胜 任 该 岗位 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 通过 标 准 化 方 案 提 高 了 通讯系统的效率 1. 每月发生的客户投 客户的满意 诉不超过 5-6 次 2. 每月发生的督察失 误 的 情 况 不 超 过 20 % - 29% 3. 每月在运输方面发 生的失误不超过 6-7 次 经理认为工程在规 项 目 管 理 和 工 艺 1. 提高 定时间内完成 2. 经理认为工程合理 会计部门的月度报告 月度预算和解释 主管的日志 培训记录 组织记录 月度报告 每月的报告 与经理的谈话 月度报告 23 严格遵守工艺和 策略 组织安全的工作 环境 的应用了资源 3. 工艺发生了提高 经理认为员工严格的遵守 与经理的谈话 了工艺和策略方面的要求 部门需要为安全的工作环 经理的安全记录 境做准备 与经理的谈话 经理认为提高工效的项目 能够按时的完成 罐包装主管 考核指标 装载产品 考核标准 1. 完成 97%-100%的目标(每小时 2025 个) 2. 计划与实际的出入在 25 个之内 3. 每年丢失产品不超过 1 个 4. 每年的客户投诉不超过 6-13 次 24 团队组员有效率 目标 回馈 计划 培训 纪律 奖励 安全性 参与 5. 每年毁坏产品不超过 22-30 个 1. 团队成员: 了解他们的目标 了解他们如何实现目标 了解公司如何运作 有工作能力 守纪律 得到奖励 2. 团队成员: 了解他们的工作,了解产品 相互合作 3. 团队成员: 工作分配合理 策略公平 能够执行工作 了解计划的改变 为完成工作接受了足够的培训 实现了个人需求 团队队长能够控制局面 0 TCIR 0 LWCIR 缺席率不超过 1.5%-1.6%之间 容器生产主管 考核指标 产品质量 考核标准 1. 90%—95%的货盘没有瑕疵 2. 每周停工时间不超过 1.5—2 小时 25 3. 包装和运输时间符合要求 1. 0 TCIR 安全工作环境 2. 每周执行一次安全检查 3. 发现问题准确并及时更正 4. 无耽误工时 有 效 的 管 理 和 领 1. 完成预定生产计划 2. 经理认为组长成功的降低了成本 导: 完成了生产计划 3. 经理对决策满意 降低成本 进行决策 管理下属 经理对下列事项满意: 进行经常的培训 严格的遵守纪律 职员了解部门的目标及个人的角色 职员了解其职责 职员自动的完成检验确保产品质量 职员因为绩效好而受到奖励 旷工不超过 1%—1.5% 安全记录良好 26 项目工程师 考核指标 考核标准 指导项目和工作 在机械方面发生的错误不会超过总运行 的程序(60%) 时间的 10% 每年至少完成 4-6 个项目 在预定设备到达之前先让操作人员了解 设备的操作程序 成 本 估 测 至少进行 10-15 次成本估测 (20%) 实际成本在估测范围的上下 5%以内 在规定时间之内完成成本的估测工作 项目成果的检查 在项目完成后 10 天之内完成对成本的比 (5%) 较和对项目成果的检查 主管对检查的结果满意 完成项目的建议 管理人员同意工程师提出的至少 1-2 个 (5%) 新建议 每 天 的 报 告 报告在每天早上 7 点更新 (5%) 管理人员认为报告中包含了最新的记录 发票(5%) 发票记录显示没有超支的项目 发票在 20-30 天内报效 如何跟踪 主管记录 主管记录 主管记录 主管记录 报告 发票记录 27 设计工程师 考核指标 准确和及时的工 程记录(30%) 准确和及时的厂 房 支 持 服 务 (20%) 个 人 安 全 (10%) 报 告 和 评 估 (10%) 车间计划支持 (10%) 准确的成本和收 益分析(10%) 给予技术上的指 导 考核标准 完成工程的记录 提供安装支持 1.操作和维修人员认为工程师: 为解决车间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准确而 及时的支持服务 为车间提供设计支持服务 没有发生意外的事故 没有不良安全记录 及时的做出报告和评估 及时准确的向工程师提供有关信息 1.设计和操作人员对工程师的工作满意: 完成了必要的准备工作使有关人员能够 进行及时的设计和安装 完成了必要的记录工作使有关人员能够 进行及时和准确的维修 1.经理对下列事项满意: 所提供的分析资料保证了相关工作的完 成 工程师的日志中记录了所有车间机械的 运行和改进情况 1.维修人员认为工程师
180 页
355 浏览
立即下载
【绩效指标】人力资源与公共事务部KPI指标库全集
第一章人力资源与公共事务部 目录 一、部门绩效考核指标...........................................................6 二、部门绩效考核评估标准.......................................................8 三、岗位绩效考核指标...........................................................8 3.01 部门经理...............................................................8 3.02 人力资源主管...........................................................8 3.03 招聘管理员.............................................................9 3.04 培训管理员.............................................................9 3.05 薪酬管理员............................................................10 3.06 绩效管理员............................................................11 3.07 企管办主管............................................................11 3.08 企划宣传员............................................................12 3.09 企业管理员............................................................12 3.10 电子监控员............................................................13 3.11 总经理秘书............................................................13 3.12 信息中心主管..........................................................14 3.13 信息管理员............................................................14 3.14 总机话务员............................................................15 3.15 档案管理员............................................................15 3.16 总务主管..............................................................16 3.17 总务管理员............................................................17 3.18 办公室楼服务员........................................................17 3.19 公寓管理员............................................................18 3.20 招待室服务员..........................................................18 3.21 行政总厨..............................................................19 3.22 库管员................................................................19 3.23 总务会计..............................................................20 3.24 车辆环卫主管..........................................................21 3.25 驾驶员................................................................22 3.26 安全办主管............................................................22 3.27 消防管理员............................................................23 3.28 治安管理员............................................................24 四、岗位绩效考核评估标准......................................................26 4.01 部门经理..............................................................26 4.02 人力资源主管..........................................................27 4.03 招聘管理员............................................................28 4.04 培训管理员............................................................29 4.05 薪酬管理员............................................................30 4.06 绩效管理员............................................................31 4.07 企管办主管............................................................32 4.08 企划宣传员............................................................33 4.09 企业管理员............................................................34 4.10 电子监控员............................................................35 4.11 总经理秘书............................................................37 4.12 信息中心主管..........................................................38 4.13 信息管理员............................................................39 4.14 总机话务员............................................................40 4.15 档案管理员............................................................41 4.16 总务主管..............................................................42 4.17 总务管理员............................................................43 4.18 办公楼服务员..........................................................44 4.19 公寓管理员............................................................45 4.20 招待室服务员..........................................................46 4.21 行政总厨..............................................................48 4.22 库管员................................................................49 4.23 总务会计..............................................................50 4.24 车辆环卫主管..........................................................51 4.25 驾驶员................................................................52 4.26 安全办主管............................................................53 4.27 消防管理员............................................................54 4.28 治安管理员............................................................55 一、部门绩效考核指标 序号 1 考核指标 人力资源 配置完成率 权重 (%) 30 数据提供 指标说明 部门经理、招 (期内实际到岗人数÷公司批准的招 聘管理员 募计划数)X 100% 按公 司统 一模 式( 各部 门员 工对 食 2 后勤服务满意度 20 公司各部门 堂、信息、环卫等后勤保障的满意度调 查结果) 3 4 5 5S 现场 20 根据通报文件 20 部门经理 培训满意度 10 培训管理员 合计 100 与安全管理 企管工作计划 完成率 按公司统一模式 根据工作总结按工作计划比较 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二、部门绩效考核评估标准 序 号 1 2 3 4 5 考 核 指 标 人力资源 配置完成率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人力资源配置完 成率达到 %以 上。 人力资源配置完 成率达到 %以 上。 人力资源配置完成 率达到 %以上。 人力资源配置完成 率达到 %以上。 人力资源配置完 成率低于 %。 后勤服务满意度 20 与安全管理 完成率 各项工作的进度 和质量符合企管 工作计划要求或 提前。 各项工作的进度 和质量低于计划 要 求 但 可 以 补 救。 各项工作的进度和 质量基本符合工作 计划要求。 培训满意度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30 20 5S现场 企管工作计划 权 重 (% ) 各项工作的进度和 质量低于计划要求 且部分已无法补 救。 各项工作的进度 和质量低于计划 要求且已无法补 救。 20 10 8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合计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9 100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三、岗位绩效考核指标 3.01 部 门 经 理 序 号 考核指标 权重 (% ) 1 部门综合指标 50 数据提供 绩效管理 员 人力资源政策 2 与管理效果评 20 价 下属员工管理 3 成效 部门费用控制 4 率 后勤服务满意 5 度 合计 3.02 序 号 10 10 10 指标说明 部门考核得分X50% 根据总经理抽查结果(如员工纪律) 总经理 本人/ 下 属 财务管理 部 和总经理评议给分 按公司统一模式。 (实际发生管理费用 ÷计划管理费 用)X100% 公司各部 门 按公司统一模式 100 人 力 资 源 主 管 考核指标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权重 (% ) 数据提供 8 指标说明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人力资源配置 1 完成率 人事服务满意 2 度 30 经理/ 招聘 (期内实际到岗人数÷公司批准的 管理员 招募计划数)X 100% 按公司统一模式( 以问卷调查结果 30 各部门 评定分为基准分,另根据调查属实 的投诉次数扣减分) 培训人次完成率和效果满意度各占 培训工作 3 完成情况 人力资源 4 基础信息管理 下属员工 5 管理成效 合计 3.03 序 号 1 2 3 4 20 10 经理/ 培训 管理员 部门经理 10。分别根据计划对比和满意度调 查问卷结果考核。 培训人次完成率=实际参加培训人 数除以计划参训人次 相关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动态 性。 本人/ 下属 10 按公司统一模式 / 部门经理 100 招 聘 管 理 员 考核指标 人力资源配置 完成率 工作服务 满意度 人力资源 信息管理 交办事项完成 效率和质量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权重 (% ) 40 20 20 10 数据提供 指标说明 主管/ 招聘 (期内实际到岗人数÷公司批准的招 管理员 公司各部门 人力资源 主管 募计划数)X 100% 按公司统一模式 随机抽查人力资源各项信息的完整 性、动态性和准确性。 人力资源 主管 根据工作安排与完成效果/ 反馈时间 比较 9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5 人才储备率 10 合计 100 3.04 序 号 主管/ 招聘 管理员 根据人才储备分析及工作完成情况。 培 训 管 理 员 考核指标 权重 (% ) 数据提供 指标说明 人力资源 培训效果满意 1 度 30 主管/ 培 按公司统一模式 训 管理 员 人力资源 培训人次完成 2 率 30 主管/ 培 培训人次完成率=实际参训人次/ 计 训 划参训人次 管 理员 交办事项 完成效率和质 3 人力资源 20 量 人力资源 4 信息管理 谈话制度 5 落实情况 合计 3.05 序 号 主管、经 理 10 10 人力资源 主管 绩效管理 员 根据工作安排与完成效果/ 反馈时间 比较 随机抽查人力资源各项信息的完整 性、动态性和准确性。 从调查问卷结果中抽提数据或抽查。 100 薪 酬 管 理 员 考核指标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权重 (% ) 数据提供 10 指标说明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日常工作完 成效率和质 1 30 人力资源 主管 量 薪酬差错次 2 数 工作服务 3 满意度 薪酬计算 发放及时 性 人力资源 4 5 信息管理 合计 3.06 序号 1 2 3 4 5 根据工作安排与完成效果/ 反馈时间比 较 员工/ 人 20 力资源主 根据员工反馈记录与工作标准比较 管 20 20 10 公司各部 门 人力资源 主管 人力资源 主管 按公司统一模式 根据发生时间和规定时间比较 随机抽查人力资源各项信息的完整性、 动态性和准确性。 100 绩 效 管 理 员 考核指标 考核结果提供 的及时性 考核结果统计 差错次数 考核服务和投 诉处理满意度 交办事项完成 效率和质量 人力资源 信息管理 合计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权重 (% ) 25 25 20 20 10 数据提供 薪酬管理 员 薪酬管理 员 公司各部 门 人力资源 主管 指标说明 根据考核规定时间与薪酬管理员实际收 到时间比较。 根据考核结果统计差错次数扣分。 按公司统一模式 根据工作安排与完成效果/ 反馈时间比 较 人力资源 主管 随机抽查人力资源各项信息的完整性、 动态性和准确性。 100 11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3.07 序 号 企 管 办 主 管 考核指标 权重 (% ) 工作业务流程、 规章制度实施督 1 20 导效果 公关和法律事务 2 处理效果 20 3 企业文化与宣传 的计划完成率 20 4 管理项目计划进 展符合率 10 5 交办事项完成情 况 20 下属员工管理成 6 效 合计 3.08 序 号 1 2 10 数据提供 指标说明 经理/ 企管 根据调查问卷、走访和各部门情 办主管 经理/ 企管 办主管 经理/ 企管 办主管 经理/ 企管 办主管 经理 本人/ 员工 / 部门经理 况反馈 根据投诉情况 根据工作汇报按审批的工作计划 比较。 根据工作汇报按工作计划比较。 根据工作完成情况与工作安排比 较 按公司统一模式 100 企 划 宣 传 员 考核指标 管理项目计划进 展符合率 制度和工作业务 流程维护效果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权重 (% ) 30 30 数据提供 企管办主管/ 企划宣传员 企管办主管/ 企划宣传员 12 指标说明 根据工作汇报按工作计划比较。 根据调查问卷、走访和各部门情 况反馈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企业文化建设进 3 展状况 工作计划完成效 4 率和质量 宣传介质完成的 5 及时性 合计 20 10 10 企管办主管/ 企划宣传员 企管办主管/ 企划宣传员 企管办主管/ 企划宣传员 根据工作汇报按工作计划比较。 根据工作汇报按工作计划比较。 根据制度规定的时间 100 3.09 企 业 管 理 员 序号 1 考核指标 法律事务处理 效果 权重 (% ) 2 指标说明 企管办主 25 管/ 企管 根据投诉 员 大型综合活 动、会议筹办 数据提供 25 效果 公司各部 门 调查问卷 考核期向全公司正式报告的各类事故 3 安全与秩序管 理状态 20 检查通报 和治安事件发生次数。主动查处或发 文件 现各类事故隐患、违纪违规、违法行 为,在原考核等级基础上晋升一级。 工作计划完成 4 效率和质量 (含证照手续 企管办主 20 5 成效 合计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根据工作汇报按工作计划比较。 管理员 等) 下属员工管理 管/ 企管 10 本人、员 工、主管 100 13 按公司统一模式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3.10 电 子 监 控 员 序号 考核指标 权重 (% ) 1 监控覆盖率 40 2 各类事故报告 的及时性 20 数据提供 检查通报 文件 各部门/ 企管员 指标说明 通报文件提及次数 监控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 监控设备、系 3 统的维护与管 20 信息中心 维修情况、使用效果 理的有效性 4 监控记录的完 整性 5 3.11 2 10 电子监控 根据制度规定的时间 员 劳动纪律 10 合计 100 企管员 根据工作规范扣分 总 经 理 秘 书 序号 1 企管员/ 考核指标 日常文秘工作 满意度 交办事项完成 效率和质量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权重 (% ) 数据提供 指标说明 总经理、 30 公司各部 根据投诉或调查问卷 门、客人 20 总经理 14 根据投诉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3 文件处理的及 时性、流畅性 总经理、 20 经理、各 根据调查问卷 部门文员 部门经理/ 4 工作保密性 20 企管办主 根据投诉 管 5 印章文件资料 管理的有序性 合计 3.12 序号 1 部门经理/ 10 企管办主 根据工作规范 管 100 信 息 中 心 主 管 考核指标 网络信息安 全 权重 (% ) 数据提供 指标说明 25 各部门 随机检查和情况报告反馈。见表 25 各部门 各部门情况报告反馈或根据调查问卷结 果 各信息管理 2 系统运行故 障排除及时 性 3 4 5 档案管理规 范性 服务满意度 下属员工 管理成效 合计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20 20 各部门/ 部 门经理 各部门 准确性、完整性和动态性。 按公司统一模式 本人/ 员工 10 / 按公司统一模式 部门经理 100 15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3.13 信 息 管 理 员 序号 考核指标 权 重 (% ) 数据提供 25 公司各部门 20 主管 15 公司各部门 20 主管 10 主管 10 主管 指标说明 各信息管理系 1 统运行状况 ( 软件及相关 各部门情况报告反馈。见表 系统状况) 2 3 4 5 6 网络信息安全 信息服务满意 度 设备管理成效 交办事项完成 情况 网页技术维护 效果 合计 3.14 随机检查和情况报告反馈。见表 按公司统一模式。 根据设备管理制度,按照月度检查 打分表 根据管理规范,按照反馈、检查打 分表 100 总 机 话 务 员 序号 考核指标 权重 (% ) 数据提供 指标说明 1 交办工作完成 率 60 主管 根据工作汇报按工作计划比较。 相关部门 随机抽查和反馈接转差错次数扣 分(建立作业规范和对应扣分规 则)。 2 话务差错次数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15 16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3 话务规范性 15 相关部门 4 服务满意度 10 外部和公司 各部门 合计 100 3.15 根据作业规范,按随机抽查和反 馈不符合项扣分。 按公司统一模式。 档 案 管 理 员 序号 考核指标 权重 (% ) 数据提供 指标说明 1 档案管理的规 范性 30 信息中心主管 根据档案管理制度, 随机抽查和反 馈。见表 2 档案的安全保 密性 30 信息中心主管 根据档案管理制度, 随机抽查和反 馈。见表 3 档案的完整性 20 信息中心主管 根据档案管理制度, 随机抽查和反 馈。见表 4 工作满意度 10 相关部门 5 交办工作完成 率 10 信息中心主管 根据工作汇报按工作计划比较。见 表 合计 100 数据提供 指标说明 3.16 总 务 主 管 序号 1 2 公司统一模式。 考核指标 行政后勤服务 满意度 食堂盈亏控制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率 权重 (% ) 30 20 外部单位、 公司各部门 财务部/ 总务 会计 17 按公司统一模式。 根据盈亏数额进行考核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3 4 安全管理达标 率 卫生管理达标 率 办公设备 5 管理状况 下属员工 6 管理成效 合计 3.17 参照公司统一模式,根据检查办法 15 财产安全、工作人员人身安全)。 15 10 10 考核指标 权重 (% ) 4 本人/ 员工/ 部门经理 根据办公设备管理制度检查。 按公司统一模式。 数据提供 指标说明 备、家俱管理 总务主管/ 根据管理办法,按照抽查结果减分 总务管理员 后计算(实得分/ 应得分x100%) 20 公司各部门 按公司统一模式。 10 总务主管 20 总务主管 20 总务主管 10 本人/ 下属 20 工作 3 财务管理部 100 公司办公设 2 检查通报文件 按公司统一模式。 总 务 管 理 员 序号 1 检查通报文件 (食品卫生安全、消防安全、设备 食堂服务满意 度 食堂现场管理 效果 食堂采购价格 的控制 根据工作标准和评分标准检查扣 分。 根据市场抽查和员工投诉情况,进 行扣分。 办公楼服务与 5 保洁管理达标 根据作业规范和检查规则评定。 率 6 下属员工管理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成效 18 按公司统一模式。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合计 3.18 100 办 公 室 楼 服 务 员 序号 考核指标 权重 (% ) 数据提供 指标说明 根据工作规 范和配 套 检查扣分办 1 工作完成效果 50 总务管理员 法 。 50x ( 实 得 分 / 应 得 分 x100%) 2 服务满意度 30 公司各部门/ 外来人员 按公司统一模式。 按随机检查和日常反映记录,根据 3 劳动纪律制度 10 总务管理员 打分挂钩办法记分。10x (实得分 / 应得分x100%) 4 公共设施维护 保管状态 合计 3.19 10 总务管理员 随机抽查减分。10x (实得分/ 应 得分x100%) 100 公 寓 管 理 员 序号 考核指标 1 服务满意度 2 根据工作规范和配套检查扣分办法 安全管理达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标率 权重 (% ) 20 20 数据提供 公司各部门 / 外来人员 总务主管 19 指标说明 按公司统一模式。 根据公寓安全管理规范和考核办法。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卫生管理达 3 标率 设备物品管 4 理成效 20 总务主管 20 总务主管 10 总务会计 根据公寓卫生管理规范和考核办法。 根据公寓设备物品管理规范和考核办 法。 各项费用汇 5 总准确性和 根据每月报表检查和员工的反映 及时性 下属员工管 6 理成效 合计 3.20 10 本人/ 下属 按公司统一模式。 100 招 待 室 服 务 员 考核指标 权重 (% ) 数据提供 指标说明 1 现场卫生达标 30 公寓管理员 根据公寓卫生管理规范和检查办法 评分。 2 服务满意度 30 3 财产安全 20 序 号 4 5 消耗品的成本 控制 劳动纪律遵守 情况 合计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10 10 公司各部门/ 外来人员 公寓管理员/ 按公司统一模式。 根据公寓管理规范,随机检查和日 总务主管 常反映评分。 总务会计 根据每月核算的报表评分。 公寓管理员/ 总务主管 100 20 根据公寓工作人员工作规范考评打 分。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3.21 行 政 总 厨 序号 考核指标 伙食质量和服 1 务满意度 食堂盈亏控制 2 率 安全管理达标 3 率 食堂现场管理 4 下属员工管理 5 成效 合计 3.22 序 号 权重 (% ) 30 20 数据提供 外部单位、 公司各部门 总务会计 指标说明 按公司统一模式。 根据盈亏数额进行考核 参照公司统一模式。根据检查办法 20 检查通报文件 (食品卫生安全、消防安全、设备 财产安全、工作人员人身安全) 10 20 总务主管 本人/ 员工/ 主管 根据食堂相关管理办法。 按公司统一模式; 主要岗位(厨师和面点师)缺岗1 人/ 天,扣1 分。 100 库 管 员 考核指标 权重 (% ) 数据提供 30 行政总厨 指标说明 仓库物资管理 1 状态及库存控 根据管理规范随机抽查评分。 制合理 2 库存数据盘点 准确率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30 行政总厨/ 总 务会计 21 根据计划要求比较实际完成情况。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仓库账务管理/ 3 单据资料管理 就餐环境和物 4 总务主管 根据检查办法。本人提供不出规定 资料1 次扣2 分,不规范1 次扣1 分。 10 行政总厨 根据管理规范随机抽查评分。 食堂设备管理 10 行政总厨 根据管理规范随机抽查评分。 合计 100 品配备及时 5 20 财务管理部、 3.23 总 务 会 计 序号 考核指标 权重 (% ) 数据提供 指标说明 帐目处理准 1 确、及时、规 30 总务主管 根据检查办法 20 财务管理部 根据检查办法 20 总务主管 根据规定随机抽查扣分。 20 总务主管 范性 2 3 4 5 食堂菜价的有 效控制 办公用品发放 的有效控制 后勤成本费用 控制效果 工作服务满意 度 合计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10 公司各部门 / 外来人员 100 22 根据公司车辆、食堂、公寓、本部门管 理费用审核结果评价。 按公司统一模式。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3.24 车 辆 环 卫 主 管 序 号 考核指标 权 重 (% ) 1 环卫管理达标率 30 2 车辆安全管理达 标率 15 5S事务局/ 安全办 车辆管理 15 4 车辆百公里油耗 控制率 10 5 车辆单位公里维 修费用控制率 10 合计 100 指标说明 根据公司5S检查办法。 车辆环卫 20x (车辆数-车辆事故次数)/ 车辆 主管/ 总 数x100% 。10000 元损失以上事故1 次 务会计 3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数据提供 另扣5 分。 部门经理 根据相关的检查办法 财务管理 实际发生费用/ 额定总费用x100% 。额 部 定总费用=额定百公里费用* 总里程 财务管理 实际发生费用/ 额定总费用x100% 。额 部 定总费用=额定单位公里费用* 总里程 23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3.25 序号 1 驾驶员 考核指标 权重 (%) 车辆安全管理达 25 标率 数据提供 指标说明 车辆环卫 如有事故发生,按保险公司对车辆核损 报价赔偿金额扣分。 主管 经理/安全 2 车辆保养和保洁 25 办/车辆环 根据检查评分办法 卫主管 实际百公里耗油数/计划百公里耗油数 x100% 3 车辆百公里耗油 15 控制率 车辆环卫 每月 20 前,由物流部保管计算出每辆车 主管 的耗油总数报车辆管理组,计算每辆车 的百公里耗油数。 实际百公里维修费用/计划百公里维修费 4 用 x100% 车辆百公里维修 15 费用控制率 车辆主管 按照每个月审批的报告单及发票,登记 每辆车的修理费用,按照年底总平均修 理费用扣分 5 劳动纪律遵守 10 情况 合计 3.26 序号 车辆环卫主 管 根据检查办法。 100 安全办主管 考核指标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权重 (%) 数据提供 24 指标说明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考核期向全公司正式报告的各类事故和 治安事件发生次数;主动查处或发现各 安全管理状态 1 30 检查通报文 件 类事故隐患、违纪违规违法行为而下发 的隐患 整改 通知书 或违 规通 知书 的次 数。由直接领导进行考核 。经理或总经 理检查查出严重不合格项,1 项扣 5 分,明显不合格项扣 3 分。 考察检查覆盖率和整改兑效率。由直接 2 5S 现场管理检查 25 及整改力度 检查通报文 件 领导根据公司整体环境与秩序情况进行 综合考核。经理或总经理检查查出严重 不合格项 1 项扣 3 分,明显不合格项扣 1 分。 根据他人查获违章次数扣分和自己主动 3 安全与现场 查处公司违章次数加分的形式,由直接 公司员工劳动纪 20 律监督力度 管理小组、 领导进行考核。经理或总经理检查查出 公司各部门 严重不合格项 1 项扣 3 分,明显不合格 项扣 1 分。 4 15 下属员工成效 本人/员工/ 对下属员工(包括保安队)的组织协调 能力、工作积极程度、处理问题的方式以 部门经理 及沟通等状况由直接领导进行测评 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动态性,根据 5 基础信息管理 10 部门经理 有关部门对公司安全信息检查的满意程 度由直接领导考评。本人提供不出规定 资料 1 次扣 2 分,不规范 1 次扣 1 分。 合计 3.27 序号 100 消防管理员 考核指标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权重 (%) 数据提供 25 指标说明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考核期向全公司正式报告的各类事故和 治安事件发生次数;主动查处或发现各 1 安全管理状态 30 检查通报文 件 类事故隐患、违纪违规违法行为而下发 的隐患 整改 通知书 或违 规通 知书 的次 数。由直接领导进行考核 。经理或总经 理检查查出严重不合格项,1 项扣 5 分,明显不合格项扣 3 分。 考察检查覆盖率和整改兑效率。由直接 5S 现 场 管 理 2 检查及整改力 25 度 检查通报文 件 领导根据公司整体环境与秩序情况进行 综合考核。经理或总经理检查查出严重 不合格项 1 项扣 3 分,明显不合格项扣 1 分。 根据他人查获违章次数扣分和自己主动 3 公司员工劳动 纪律监督力度 安全与现场 查处公司违章次数加分的形式,由直接 20 管理小组、 领导进行考核。经理或总经理检查查出 公司各部门 严重不合格项 1 项扣 3 分,明显不合格 项扣 1 分。 5 下属员工管理 15 本人/员工/ 对下属员工(包括保安队)的组织协调 能力、工作积极程度、处理问题的方式以 部门经理 及沟通等状况由直接领导进行测评 成效 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动态性,根据 4 基础信息管理 10 部门经理 有关部门对公司安全信息检查的满意程 度由直接领导考评。本人提供不出规定 资料 1 次扣 2 分,不规范 1 次扣 1 分。 合计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100 26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3.28 序号 治安管理员 考核指标 权重 (%) 数据提供 指标说明 考核期向全公司正式报告的各类事 故和治安事件发生次数。各类事故协助 调查,主动查处或发现各类突发事件、 事故隐患、违纪违规、违法行为。由直接 领导考核 1 安全管理状态 30 考核期向全公司正式报告的各类事 日查、不定 时检查及例 故和治安事件发生次数;主动查处或发 查记录 现各类事故隐患、违纪违规违法行为而 下发的隐患整改通知书或违规通知书的 次数。由直接领导进行考核 。经理或总 经理检查查出严重不合格项,1 项扣 5 分,明显不合格项扣 3 分。 组 织 5S 现 场 2 检查及整改力 20 度 3 4 公司员工劳动 纪律监督力度 保安队伍监督 力度 20 10 检查通报文 考察检查时人员的到期率、检查的覆盖 率和整改兑现率。根据签到名单及整改 件 情况进行考评 主要对工装、胸牌的检查及迟到、早退 (中途外出)的规定及对睡岗、脱离工 违规通报 作岗位的检查。采取不定时抽查与周五 例查相结合的方法。由直接领导进行考 评 公司员工、 根据走访时经理的建议和意见;公司各 客户的反映 部门员工及客户对本人投诉次数及保安 的服务态度与工作质量。由直接领导进 或投诉 行考评 污染防治、鼠 5 密度控制的督 导检查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10 杀菌消毒文 件 根据 IS9000 文件出示相关的杀菌记录; 做好灭鼠防范工作和设施的完备率。由 直接领导进行考评。 27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做好日查、例查等与上级下发的安全文 6 信息档案管理 10 相关的安全 文件 件的整理与整顿工作,有关部门检查时 及时出示相关文件。由直接领导根据日 常或突击检查档案时的出示情况进行考 评。 合计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100 28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四、岗位绩效考核评估标准 4.01 序 号 1 2 3 部 门 经 理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考 核 指 标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部门综合指标 部 门 考 核 得 分 x50 % 为 最 终 得 分 。 50 人力资源政策与 管理效果评价 优秀 良好 尚可 下属员工管理成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效 权 重 (% ) 根据《下属员工管理成效问卷调查》综合统计最终得分。 29 一般 差 20 10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4 部门费用控制率 部门费用控制率 低于规定额度。 5 后勤服务满意度 根据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汇总最后得分。 4.02 序 号 1 部门费用控制率 低 于 % ( 包 含)。 部门费用控制率低 于 %(包含)。 部门费用控制率 高于 %(不 包含)。 10 10 合计 100 权 重 (% ) 人 力 资 源 主 管 考 核 指 标 人力资源配置完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部门费用控制率低 于 %(包含)。 成率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人力资源配置完 成率达到 %以 上。 人力资源配置完成 率达到 %以上。 30 人力资源配置完 成率达到 %以 上。 人力资源配置完成 率达到 %以上。 人力资源配置完 成率低于 %。 30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2 3 4 人事服务满意度 根据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汇总最后得分。 培训工作完成情 培训人次完成率 达到 %以上。 况 人力资源基础信 息管理 下属员工 5 管理成效 培训人次完成率达 到 %以上。 30 培训人次完成率 达到 %以上。 培训人次完成率达 到 %以上。 培训人次完成率 低于 %。 10 根据培训完毕后的效果满意度评价综合统计最后得分。 采用倒扣分法,本人提供不出规定资料 1 次扣2 分,不规范或未及时更新 1 次扣1 分,每月至少抽查两 次,扣完为止。 序 100 招 聘 管 理 员 考 核 指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10 10 根据《下属员工管理成效问卷调查》综合统计最终得分。 合计 4.03 10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31 权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号 标 人力资源配置完 1 2 3 成率 工作服务 满意度 人力资源 信息管理 交办事项完成效 4 5 率和质量 人才储备率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人力资源配置完 成率达到 %以 上。 人力资源配置完成 率达到 %以上。 人力资源配置完 成率达到 %以 上。 人力资源配置完成 率达到 %以上。 人力资源配置完 成率低于 %。 40 根据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汇总最后得分。 20 采用倒扣分法,本人提供不出规定资料 1 次扣2 分,不规范或未及时更新 1 次扣1 分,每月至少抽查两 次,扣完为止。 20 采用倒扣分法,对于主管(或经理)交办事项,无认可的理由,每次晚于约定时间扣2 分,质量达不到 要求扣2 分,两者同时扣5 份,有客观原因或困难,要及时沟通,事后反映不予认可,对完成情况主管 10 要予以记录,经理审核时,经理交办事项完成情况同主管,但不重复扣分。 采用倒扣分法,根据主管与经理审核批准的分析结果确定储备哪个岗位、什么专业或特长的人才及储备 数量,对储备人员注明投递简历时间、最近一次联系/ 沟通时间/ 联系结果,并由主管随机抽查储备人 才情况是否真实,数量每少5%扣2 分,低于5 %扣1 分,检查出提供数据不真实一人次扣3 分,扣完为 止 合计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重 (% ) 32 10 100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4.04 培 训 管 理 员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序 号 考 核 指 标 优 秀 ( 100 分 )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分 ) 分 ) 一 般 ( 40 分 ) 差 ( 0 分 ) 权 (% ) 30 1 培训效果满意度 根据培训完毕后的效果满意度评价综合统计最后得分。 2 培训人次完成率 培训人次完成率 达到 %以上。 培训人次完成率 低于 %。 30 交办事项完成效 采用倒扣分法,对于主管(或经理)交办事项, 无认可的理由,每次晚于约定时间扣 2 分,质量达不到 要求扣2 分,两者同时扣5 份,有客观原因或困难,要及时沟通,事后反映不予认可,对完成情况主管 要予以记录,经理审核时,经理交办事项完成情况同主管,但不重复扣分。 20 3 率和质量 培训人次完成率达 到 %以上。 培训人次完成率 达到 %以上。 培训人次完成率达 到 %以上。 采用倒扣分法,本人提供不出规定资料 1 次扣2 分,不规范或未及时更新 1 次扣1 分,每月至少抽查两 4 人力资源 次; 信息管理 抽 查 重 点 包 括 员 工 培 训 所 有 档 案 、 员 工 资 料 表 中 相 关 信 息 、 职 务 职 资 料 、 相 关 的 文 件 批 件 等 , 由 9000 办 查出的不合格项者1 次扣5 分,扣完为止。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33 10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谈话制度落实情 5 况 4.05 序 号 合计 100 权 重 (% ) 薪 酬 管 理 员 考 核 指 标 日常工作完成效 1 10 取下属员工管理成效指标中谈话制度部分综合统计最终得分。 率和质量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采用倒扣分法,对于主管(或经理)交办事项,无认可的理由,每次晚于约定时间扣2 分,质量达不到 要求扣2 分,两者同时扣5 份,有客观原因或困难,要及时沟通,事后反映不予认可,对完成情况主管 30 要予以记录;经理审核时,经理交办事项完成情况同主管,但不重复扣分。 采 用 倒 扣 分 法 , 经 查 实 属 个 人 原 因 造 成 的 工 资 差 错 一 次 扣 2 分 , 主 管 检 查 发 现 违 反 考 勤 纪 律 一 次 扣 10 2 薪酬差错次数 分;工作不认真,有问题不深究导致失误每发现一次扣5 分;对各类保险缴纳情况,造成的人数、金 20 额,或其他差错,每人次扣1 分 3 工作服务满意度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根据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汇总最后得分。 34 20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4 薪酬计算发放及 时性 采用倒扣分法,根据公司规定时限, 因绩效考核结果迟报和打卡记录器故障,每晚 1 天扣1 分。自身原 因每晚一天扣5 分,扣完为止。 人力资源 采用倒扣分法,本人提供不出规定资料 1 次扣2 分,不规范或未及时更新 1 次扣1 分,每月至少抽查两 信息管理 次,扣完为止。 5 4.06 序 号 合计 100 权 重 (% ) 考 核 指 标 及时性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采用倒扣分法,根据公司规定时限,因部门上报延迟或不合格调整,晚于规定时间1 天扣1 分,自身原 因每超过1 天扣5 分,扣完为止。 25 采用倒扣分法,因个人失误导致错误,经查实,每错一次扣1 分,扣完为止。 25 考核结果统计差 2 10 绩 效 管 理 员 考核结果提供的 1 20 错次数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35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考核服务和投诉 3 处理满意度 交办事项完成效 4 率和质量 5 采用倒扣分法,对于主管(或经理)交办事项,无认可的理由,每次晚于约定时间扣2 分,质量达不到 要求扣2 分,两者同时扣5 份,有客观原因或困难,要及时沟通,事后反映不予认可,对完成情况主管 采用倒扣分法,本人提供不出规定资料1 次扣2 分,不规范或未及时更新1 次扣1 分,每月至少抽查两 信息管理 次,扣完为止。 10 合计 100 权 重 (% ) 企 管 办 主 管 考 核 指 标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20 要予以记录,经理审核时,经理交办事项完成情况同主管,但不重复扣分,扣完为止。 人力资源 4.07 序 号 20 根据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汇总最后得分。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36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工作业务流程、 1 规章制度实施督 导效果 公关和法律事务 2 处理效果 3 企业文化与宣传 的计划完成率 4 交办事项完成情 况 5 管理项目计划进 展符合率 每月做有效调查 问卷或去岗位有 效走访1 次,发 现不足之处 修订,对其 门反馈的意 时汇报、修 保证制度顺 转,无投诉 及 他 见 订 畅 时 部 及 , 运 各相关部门未提 及反对或不认可 意见 与工作计划相比 较,能够完成计 划,推进企业文 化建设进程 不走访、不调查, 能主动发现问题, 对其他部门反馈的 意见能够重视并及 时修订的,制度基 本能正常运转 有局部投诉3 次及 以下 不 走 访 、 不 查,不主动发 问题,对反馈 意见给予交流 通,制度得到 善修订 投诉5 次及以下 不能完成计划, 但可以补救 基本完成计划 效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不走访、不调查, 不主动发现问题, 对反馈的意见不重 视但仍然去做,制 度得到修订 投 诉 10 次 及 以 下 不能完成计划,但 尽最大努力推进 不 走 访 、 不 调 查,不主动发现 问题,对反馈的 意见不理睬,制 度得不到修订 20 投 诉 超 过 10 次 20 不能完成计划, 不去做 20 20 各项工作的进度 和质量符合工作 计 划 要 求 或 提 前。 各项工作的进度和 质量基本符合工作 计划要求。 各项工作的进度 和质量低于计划 要 求 但 可 以 补 救。 下属员工管理成 6 调 现 的 沟 完 根据《下属员工管理成效问卷调查》综合统计最终得分。 37 各项工作的进度和 质量低于计划要求 且部分已无法补 救。 各项工作的进度 和质量低于计划 要求且已无法补 救。 10 10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4.08 序 号 考 核 指 标 展符合率 制度和工作业务 流程维护效果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权 重 (% )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各项工作的进度 和质量符合工作 计 划 要 求 或 提 前。 每月做有效调查 问卷或去岗位有 效走访1 次,发 2 100 企 划 宣 传 员 管理项目计划进 1 合计 现不足之处 修订,对其 门反馈的意 时汇报、修 保证制度顺 转,无投诉 及 他 见 订 畅 时 部 及 , 运 各项工作的进度和 质量基本符合工作 计划要求。 各项工作的进度 和质量低于计划 要 求 但 可 以 补 救。 各项工作的进度和 质量低于计划要求 且部分已无法补 救。 各项工作的进度 和质量低于计划 要求且已无法补 救。 30 不走访、不调查, 能主动发现问题, 对其他部门反馈的 意见能够重视并及 时修订的,制度基 本能正常运转 不 走 访 、 不 查,不主动发 问题,对反馈 意见给予交流 通,制度得到 善修订 不走访、不调查, 不主动发现问题, 对反馈的意见不重 视但仍然去做,制 度得到修订 不 走 访 、 不 调 查,不主动发现 问题,对反馈的 意见不理睬,制 度得不到修订 30 38 调 现 的 沟 完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企业文化建设进 3 展状况 工作计划完成效 4 率和质量 宣传介质完成的 5 及时性 4.09 与工作计划相比 较,能够完成计 划,推进企业文 化建设进程的 不能完成计划, 但可以补救的 不能完成计划, 不可以补救 20 与工作计划相比 较,能够完成计 划,推进企业文 化建设进程 不能完成计划, 但可以补救 不能完成计划, 不可以补救 10 宣传介质在规定 的时间内完成 未在规定得时间 内完成,可以补 救 未在规定得时间 内完成,不能补 救 10 合计 100 差 ( 0 权 重 (% ) 企 业 管 理 员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序 号 1 考 核 指 标 法律事务处理效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果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分 ) 分 ) 分 ) 各相关部门未提 及反对或不认可 意见 有局部投诉3 次及 以下 39 投诉5 次及以下 一 般 ( 40 分 ) 投 诉 10 次 及 以 下 分 ) 投 诉 超 过 10 次 25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2 3 大型综合活动、 会议筹办效果 安全与秩序管理 状态 工作计划完成效 4 率和质量(含证 照手续等) 5 筹办效果满意度 高 于 90% 筹办效果满意度高 于 80% 筹办效果满意度高于 60% 筹办效果满意 度 高 于 50% 筹办效果满意度 低 于 50% 25 在有效监 内,能够 及时反映 相关部门 件扩延的 能够发现能及时反 映,但未督促 能够发现未及时反映 未督促,未扩大为大 事故 未发现能根据 反映情况进行 督促 未发现未督促, 造成重大事故的 20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 成,基本满意,基 本满足要求 未在规定时间内完 成,但可以补救 未在规定时间内 完成,不符合要 求 20 控 发 , 阻 范 现 督 止 围 并 促 事 在规定的时间内 完 成 , 非 常 满 意,满足要求 下属员工管理成 效 10 根据《下属员工管理成效问卷调查》综合统计最终得分。 合计 4.10 序 电 子 监 控 员 考 核 指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100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40 权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号 1 2 标 监控覆盖率 各类事故报告的 及时性 监控设备、系统 3 的维护与管理的 有效性 4 监控记录的完整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性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在考核期限内, 在监控范围内, 在第一时间发现 所有通报文件中 提及的各类事故 和问题 在监控区域内发 生的事故,在事 故 发 生 10 分 钟 内 给予报警等处理 重 (% ) 不能全部发现的,按照漏查比率扣分,每少一次扣?分;全部漏查得0 分。 如能够主动查处重大隐患1 次加5 -10分、一般隐患1 次加1 分,查出违规违纪1 次加1 分。 40 在监 控区 域 内 发生 的事 故, 在事 故发 生15 分钟 内给 予报 警等处理 按照规章制度, 进行设备、系统 维护和管理,保 持设备正常运 转,无故障 非人 为 损 坏出 现 10 次小 事故 及以 下、 不影响机器运转 在规章制度规定 的监控记录保存 的期限内,图像 资料、书面记录 完整的 短缺 5 次记 录及 以 下 41 在监控区域内发 生的事故,在事 故 发 生 20 分 钟 内 给予报警等处理 出 现 20 次 小 故 障 及以下、不影响 机器运转,或出 现一次重大故障 (机器主板损 坏 , 不 能 运 转),但非人为 损坏 短 缺 10 次 记 录 及 以下 在监控区域内发生 的事故,在事故发 生30分钟内给予报 警等处理 在监控区域内发 生的事故,在30 分钟外未给予报 警等处理 20 出现30次小故障、 不影响运转 超出30次以上小 故障,或人为损 坏,影响机器运 行 20 短缺20次记录及以 下 短缺20次以上记 录 10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5 劳动纪律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违犯劳动纪律 在?次内 违犯 劳动 纪律 在? 次内 42 违犯劳动纪律 在?次内 违犯劳动纪律在? 次内 违犯劳动纪律 在?次以上 10 合计 100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4.11 序 号 总经理秘书 考 核 指 标 日常文秘工作满 1 意度 交办事项完成效 2 率和质量 文件处理的及时 3 4 性、流畅性 工作保密性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权 重 (% ) 根据日常文秘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综合统计得分,若有投诉,经查实每投诉一次在原得分基础上扣? 分,扣完为止。 30 在规定的时间内 完 成 , 非 常 满 意,满足要求 在规定得时间内完 成,基本满意,基 本满足要求 发放调查问卷, 紧 急 文 件 , 10 分 钟内给予处理, 非紧急文件,当 天处理,或文件 传递过程中,严 格执行职级签批 无投诉 投诉1 次 未在规定时间内 完成,但可以补 救 未在规定时间内 完成,不符合要 求 20 紧 急 文 件 超 越 30 分 钟 , 得 60 分 , 非紧急文件超越2 天,或文件传递 过程中,轻微错 位的 不符合以上规定 20 投诉5 次以上 20 投诉3 次 43 投诉5 次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印章文件资料管 5 理的有序性 4.12 序 号 理 章 留 , 理 , 制 有 或 , 严 度 详 文 无 格 执 细 件 文 印章管理,缺少5 次以下,或文件资 料管理,丢失5 份 以下 印 章 管 理 , 缺 少 10 次以下,或文件 资 料 管 理 , 丢 失 10 份以下 印 章 管 理 , 缺 少 20 次以下,或文件资 料 管 理 , 丢 失 15 份 以下 印章管理,超出 20 次 无 记 录 , 或 文件资料管理, 丢 失 15 份 以 上 10 合计 100 权 重 (% ) 信 息 中 心 主 管 考 核 指 标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印章管 按照规 行,并 的记录 资料管 件丢失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44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1 25 网络信息安全 各信息管理系统 2 25 运行故障排除及 时性 3 档案管理规范性 4 服务满意度 下属员工 5 管理成效 20 根据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汇总最后得分。 20 根据《下属员工管理成效问卷调查》综合统计最终得分。 10 合计 4.13 序 信 息 管 理 员 考 核 指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100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45 权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号 标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重 (% ) 各信息管理系统 1 25 运行状况( 软件 及相关系统状况) 2 网络信息安全 20 3 设备管理成效 20 4 信息服务满意度 15 根据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汇总最后得分。 交办事项完成情 5 10 况 网页技术维护效 6 10 果 合计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46 100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4.14 序 号 总 机 话 务 员 考 核 指 标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权 (% ) 1 交办工作完成率 60 2 话务差错次数 15 3 话务规范性 15 4 服务满意度 10 根据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汇总最后得分。 合计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47 100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4.15 序 号 档 案 管 理 员 考 核 指 标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权 重 (% ) 1 档案管理的规范 性 20 2 档案的安全保密 性 30 3 档案的完整性 20 4 工作满意度 5 交办工作完成率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根据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汇总最后得分。 48 15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4.16 序 号 1 合计 100 权 重 (% ) 总 务 主 管 考 核 指 标 行政后勤服务 满意度 2 食堂盈亏控制率 3 安全管理达标率 4 卫生管理达标率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20 根据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汇总最后得分。 食 堂 亏 损 在 元内 食堂 亏损 在 内 元 食 堂 亏 损 在 元内 食堂亏损在 内 元 食 堂 亏 损 在 元外 30 20 49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办公设备 5 下属员工 6 管理成效 4.17 序 号 15 管理状况 根据《下属员工管理成效问卷调查》综合统计最终得分。 2 考 核 指 标 权 重 (% )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20 家俱管理工作 20 食堂服务满意度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100 总 务 管 理 员 公司办公设备、 1 合计 50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食堂现场管理效 3 20 果 食堂采购价格的 4 20 控制 办公楼服务与保 5 10 洁管理达标率 下属员工管理成 6 效 4.18 序 号 合计 100 权 重 (% ) 办 公 楼 服 务 员 考 核 指 标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10 根据《下属员工管理成效问卷调查》综合统计最终得分。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51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1 工作完成效果 2 服务满意度 3 劳动纪律制度 20 30 根据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汇总最后得分。 20 公共设施维护保 4 4.19 序 号 15 管状态 100 权 重 (% ) 公 寓 管 理 员 考 核 指 标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合计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52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1 服务满意度 2 安全管理达标率 20 3 卫生管理达标率 20 4 5 6 20 根据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汇总最后得分。 设备物品管理成 20 效 各项费用汇总准 10 确性和及时性 下属员工管理成 效 10 根据《下属员工管理成效问卷调查》综合统计最终得分。 合计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53 100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4.20 序 号 招 待 室 服 务 员 考 核 指 标 1 现场卫生达标 2 服务满意度 3 财产安全 消耗品的成本控 4 制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30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30 根据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汇总最后得分。 20 成本控制率在 %内 成本 控制 率 在 内 % 劳动纪律遵守情 5 权 重 (% ) 成本控制率在 %内 成本控制率在 内 % 成本控制率在 %外 10 10 况 54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合计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55 100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4.21 序 号 行 政 总 厨 考 核 指 标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伙食质量和服务 1 满意度 2 食堂盈亏控制率 3 安全管理达标率 30 根据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汇总最后得分。 食 堂 亏 损 在 元内 食堂 亏损 在 内 元 食 堂 亏 损 在 元内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效 食堂亏损在 内 元 食 堂 亏 损 在 元外 20 20 下属员工管理成 4 权 重 (% ) 根据《下属员工管理成效问卷调查》综合统计最终得分。 56 20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5 4.22 序 号 10 食堂现场管理 100 权 重 (% ) 库 管 员 考 核 指 标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合计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57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仓库物资管理状 1 30 态及库存控制合 理 库存数据盘点准 2 确率 库存数据盘点准 确率高于 % 库存 数据 盘点 准确 率高于 % 库存数据盘点准 确率高于 % 库存数据盘点准确 率高于 % 库存数据盘点准 确率低于 % 仓库账务管理/ 3 20 单据资料管理 就餐环境和物品 4 5 10 配备及时 10 食堂设备管理 合计 4.23 序 100 总 务 会 计 考 核 指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30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58 权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号 标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帐目处理准确、 1 30 及时、规范性 食堂菜价的有效 2 20 控制 办公用品发放的 3 20 有效控制 后勤成本费用控 4 5 20 制效果 工作服务满意度 10 根据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汇总最后得分。 合计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重 (% ) 59 100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4.24 序 号 1 车 辆 环 卫 主 管 考 核 指 标 环卫管理达标率 车辆安全管理达 2 标率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30 根据环卫检查标准及办法统计最终得分。 安全管理达标率 %以上 安 全 管 理 达 标 率 %以上 权 重 (% ) 安全管理达标率 %以上 安全管理达标率 %以上 安全管理达标率 %以下 15 15 3 车辆管理 4 车辆百公里油耗 控制率 车辆百公里油耗 控制率在 %以 内 车辆百公里油耗控 制率在 %以内 车辆百公里油耗 控制率在 %以 内 车辆百公里油耗控 制率在 %以内 车辆百公里油耗 控制率在 %以 上 10 5 车辆单位公里维 修费用控制率 车辆百公里维修 费用在 %以内 车辆百公里维修费 用在 %以内 车辆百公里维修 费用在 %以内 车辆百公里维修费 用在 %以内 车辆百公里维修 费用在 %以外 10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60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4.25 序 号 考 核 指 标 1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25 标率 25 车辆保养和保洁 15 控制率 车辆百公里维修 4 权 重 (% )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车辆百公里耗油 3 100 驾 驶 员 车辆安全管理达 2 合计 15 费用控制率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61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5 劳动纪律遵守 4.26 序 号 1 100 权 重 (% )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考 核 指 标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安全管理状态 经理或总经理检查查出严重不合格项,1 项扣5 分,明显不合格项扣3 分。考核期内无责任性安全事故 为优秀;根据事故的性质、损失程度1000元以内为良好;3000元以内为尚可;5000元以内为尚可;8000 元以内为一般;8000元以上为差。(数据由财务部提供) 30 由直接领导根据公司整体环境与秩序情况进行综合考核。经理或总经理检查查出严重不合格项 1 项扣3 分,明显不合格项扣1 分。根据每周五安全与卫生检查通报,考核期内查处隐患并能及时整改的为优 秀;整改率80% 为良好;整改率60% 为尚可;整改率40% 为一般。 25 根据他人查获违章次数扣分和自己主动查处公司违章次数加分的形式,由直接领导进行考核。 经理或总 经理检查查出严重不合格项1 项扣3 分,明显不合格项扣1 分。每周进行一次检查,查出的结果进行上 报。主要对工装、胸牌检查的规定及对睡岗、脱离工作岗位的检查。采取不定时抽查与周五例查相结合 的方法。主要分一般和严重违纪:1 、一般违纪包括着装、胸卡等,查处每人次加0.5 分。2 、严重违 纪包括睡岗、脱岗、代人刷卡等,查处每人次加1 分。 20 及整改力度 公司员工劳动纪 3 合计 安 全 办 主 管 5S 现 场 管 理 检 查 2 10 情况 律监督力度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62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15 4 下属员工成效 根据下属员工管理成效问卷综合统计最终得分。 5 基础信息管理 根据有关部门对公司安全信息检查的满意程度由直接领导考评。本人提供不出规定资料 1 次扣2 分,不 规范1 次扣1 分。 4.27 序 号 1 0 合计 100 权 重 (% ) 消 防 管 理 员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考 核 指 标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安全管理状态 经理或总经理检查查出严重不合格项,1 项扣5 分,明显不合格项扣3 分。考核期内无责任性安全事故 为优秀;根据事故的性质、损失程度1000元以内为良好;3000元以内为尚可;5000元以内为尚可;8000 元以内为一般;8000元以上为差。(数据由财务部提供) 30 由直接领导根据公司整体环境与秩序情况进行综合考核。 经理或总经理检查查出严重不合格项1 项扣3 分,明显不合格项扣1 分。根据每周五安全与卫生检查通报,考核期内查处隐患并能及时整改的为优 秀;整改率80% 为良好;整改率60% 为尚可;整改率40% 为一般。 25 5S 现 场 管 理 检 查 2 1 及整改力度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63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公司员工劳动纪 3 律监督力度 5 下属员工管理成 效 4 基础信息管理 4.28 序 号 1 20 根据下属员工管理成效问卷综合统计最终得分。 15 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动态性,根据有关部门对公司安全信息检查的满意程度由直接领导考评。本人 提供不出规定资料1 次扣2 分,不规范1 次扣1 分。 10 合计 100 权 重 (% ) 治 安 管 理 员 考 核 指 标 安全管理状态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根据他人查获违章次数扣分和自己主动查处公司违章次数加分的形式,由直接领导进行考核。经理或总 经理检查查出严重不合格项1 项扣3 分,明显不合格项扣1 分。每周进行一次检查,查出的结果进行上 报。主要对工装、胸牌检查的规定及对睡岗、脱离工作岗位的检查。采取不定时抽查与周五例查相结合 的方法。主要分一般和严重违纪:1 、一般违纪包括着装、胸卡等,查处每人次加0.5 分。2 、严重违 纪包括睡岗、脱岗、代人刷卡等,查处每人次加1 分。 绩 效 评 估 标 准 优 秀 ( 100 良 好 ( 80 尚 可 ( 60 一 般 ( 40 差 ( 0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经理或总经理检查查出严重不合格项,1 项扣5 分,明显不合格项扣3 分。考核期内无责任性安全事故 为优秀;根据事故的性质、损失程度1000元以内为良好;3000元以内为尚可;5000元以内为尚可;8000 元以内为一般;8000元以上为差。(数据由财务部提供) 64 30 第一篇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绩效管理操作手册 组 织 5S 现 场 检 查 2 及整改力度 公司员工劳动纪 3 律监督力度 保安队伍监督力 4 度 考核期内查处隐 患并能及时整改 的为优秀 整 改 率 60% 为 尚 可 整改率80% 为良好 整改率40% 为一般 无整改 20 根据他人查获违章次数扣分和自己主动查处公司违章次数加分的形式,由直接领导进行考核。经理或总 经理检查查出严重不合格项1 项扣3 分,明显不合格项扣1 分。每周进行一次检查,查出的结果进行上 报。主要对工装、胸牌检查的规定及对睡岗、脱离工作岗位的检查。采取不定时抽查与周五例查相结合 的方法。主要分一般和严重违纪:1 、一般违纪包括着装、胸卡等,查处每人次加0.5 分。2 、严重违 纪包括睡岗、脱岗、代人刷卡等,查处每人次加1 分。 20 根据走访时经理的建议和意见;公司各部门员工及客户对本人投诉次数及保安的服务态度与工作质量。 由直接领导进行考评 10 根据ISO9000 文件相关内容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确保库区、车间灭鼠设施的完整有效,每月定期检查两 次,根据检查的记录与整改措施由直接领导进行相应的考核。 10 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动态性,根据
64 页
388 浏览
立即下载
售后客服kpi考核_175
Y17年Q3季度七月份KPI考核表 序 行动 指标分类 月度任务 计划 分解 1 2 业务类 岗位: 天猫在线技术客服 指标名称 计算公式或评价方式 数据提供方或数 据考核方 接待量 按照人力测算人均每 日个工作量计算 赤兔数据软件 目标值 1.2 / 平均回复时间 回复顾客每一句话的 赤兔数据软件 平均回复时间(65s) &≤45s / 回复率 已经回复人数/接待人 赤兔数据软件 数*100% 无 / / 差评数 未点名差评扣1分 点名差评扣2分 后台数据统计 无 / / 好评个数 点名好评个数(80个 ) 后台数据统计 &≥90 / / 每月专业考试成绩 65S 3 4 部门:客户服务部 服务类 5 6 学习成长 类 7 投诉 重大负面影响事件 表扬 服务热诚 技术服务部培训 综合成绩得分(成绩 人员或上级领导 、参训率、纪律) 提供 引起客户投诉 直接上级提供 暂时没有相关培训,由上级主 有出现因服务态度引起投诉的本月度 加权得分 8 考核人签字: 使要投诉的客户转化 质检抽查/反馈 客户原本是需要投诉的,最后通过接待服 为对服务满意的个数 聊天记录 达到1个KPI结果直接 直接上级领导签字: 七月份KPI考核表 天猫在线技术客服 考核人姓名: 目标值 1 0.8 0.6 0.4 权重 10% 45s<&≤65s 65s<&≤75s 75s<&<95s 95s& 15% &=100% 99%≤&< 100% 98%≤&< 99% &<98% 20% &=0 &=1 &=2 &≥3 20% 80≤&<90 70≤&<80 60≤&<70 &<60 25% 暂时没有相关培训,由上级主管根据实际表现评分 10% 有出现因服务态度引起投诉的本月度KPI直接减0.025,每条叠加 无 客户原本是需要投诉的,最后通过接待服务让客户满意并撤销投诉的个数 达到1个KPI结果直接加0.025 无 100% 评分 加权得分
1 页
501 浏览
立即下载
KPI指标分解方法与执行操作全案(115页)
KPI 指标分解方法与执行操作全案 1. 绩效管理的基本概念 2 绩效管理的基本概念 1. 绩效管理简介 2. 绩效管理方法 3. 发展趋势 4. 绩效管理流程 3 绩效管理的历史 1800s ~ 1930 1930~1950 1960s 1970s ~ 1980s 1993~ 科学化管理 个人特征评估 目标管理 行为向量 平衡记分卡 泰勒 Frederick Taylor 梅耶 Elton Mayor 德鲁克 Peter Drucker 劳伦斯 & 洛什 Lowrance & Lorsh 卡普兰 & 诺顿 Kaplan & Norton 对大生产工人小 时工资与产出关 系的评估 人际关系理论, 管理层关注对绩 效产生影响 强调组织绩效纳 入管理,将个人 目标和组织目标 结合 组织权变理论, 最适而非最优的 观点 强调绩效与战略 的联系,强调企 业的绩效平衡 备注: • 各种绩效管理方法并无绝对的优劣好坏之分,他们也有各自的优点和缺陷; • 不同类型的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企业内外部环境,可能需要适用不同的绩效管理系统; 4 绩效管理的定义 业绩管理是组织所采用的, 通过它来确定绩效目标,评估业绩表现, 识别业绩实力和发展性需求, 从而实现经营战略的系统 5 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区别 从以前的绩效评估 到今天的绩效管理 • 注重过去 • 注重未来 • 绩效 = 对于个人的总体感觉 • 绩效 = 附加价值(结果 + 行为 ) • 评估等级 • 凭个人判断去衡量 • 填写大量的表格 • 每月或每季度填表 • 人力资源部为主 • 点状的 • 单向从上到下 • 用于分配奖金或利润 • 绩效目标 • 以结果作衡量 • 与企业目标相结合 • 价值创造的过程 • 直线经理为主 • 持续循环的管理 • 员工的参与 • 有较大的调节作用和风险 6 绩效管理的不同观点 管理会计观点 营运管理观点 人力资源管理观点 预算 会计 支付 战略 & 目标 过程 控制 经营 结果 绩效 设计 绩效 辅导 绩效 评估 完整的绩效管理是三者结合的结果。 现代管理中,非财务因素在绩效管理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7 绩效管理的不同导向 绩效管理 管理用途 • 薪酬 • 升职 • 人员解雇 • 规模缩减 发展性用途 • 确认强项 / 优势 • 确认需要提高的领域 • 发展计划编制 • 培训和职业规划 绩效评估存在内在的矛盾,有效的绩效管理通过不断的绩效辅导和综合 的绩效评估手段努力避免传统的绩效考核中的内在矛盾 8 绩效管理的基本概念 1. 绩效管理简介 2. 绩效管理方法 3. 发展趋势 4. 绩效管理流程 9 绩效管理的层次 考核内容 企业绩效 组织绩效 企业 整体绩效 各业务部门绩效 岗位绩效 具体岗位的绩效 (个人绩效) 被考核者 考核者 高级管理层 董事会 业务部门负责人 高级管理层 各个岗位 流程负责人 10 组织绩效表现契约 组织结构 业务活动 分配责任 职责分布 目标分布 确定目标 职级分布 绩效分布 组织 评估表现 薪酬结构 能力模型 11 职位(个人)绩效契约 职位 目标 分配责任 职位说明 目标确定 确定目标 职位评估 绩效评估 个人 评估表现 薪酬政策 人力资源开发 12 组织绩效管理的方法 对比项 全面总结法 代表模型 --- 目标管理法 目标任务法 财务指标法 ( MBO) 经济增加值评估法 ( EVA ) 作业成本管理方法 ( ABC ) 平衡记分卡 综合指标法 ( BSC) 特点 优点 缺点 应用范围 强化了组织自我全面 系统地总结 系统全面,自我反省进 步、不足和改进措施, 有益于后期工作 没有评判标准,易于夸 大优点和自我满足 部门、政府机构、事业单 位、非营利性组织、协作 配套的内部分组织等 对组织主要使命目的 的工作任务进行总评 评估标的明确,结果针 对性强 不全面,重结果轻过程 简化的评估,小型组织、 项目管理部、协作配套的 内部分组织等 易引导组织追求短期利 益从而忽略长期利益 利润中心组织、独立企业 选取指标困难,且即便 指标较多也会要求不全 面 集团内的分 / 子公司、非 营利组织、政府机构 主要测算经济利益 将多项要求以指标指 示的方向进行评估 促进获得 经济利益 评估全面客观 13 个人绩效管理方法 个人 按手段分类 书 面 描 述 法 关 键 事 件 法 目 标 管 理 法 360o 评 分 表 法 按评估基础分类 评 估 以 结 果 为 基 础 以 特 质 为 基 础 以 行 为 为 基 础 14 个人绩效管理方法 以结果为基础 特点 优点 缺陷 范围 以特质为基础 以行为为基础 对被考核者特质 工作过程; 进行评估 对行为进行评估 发展导向 全面,注重过程 容易片面, 相比评估难度大, 考核成本高, 只重结果,不重过程 不易比较 相对而言主观性大 技术 / 研发 行政、服务、支持 直观、简单 容易操作, 比较客观 结果为导向的职位 销售、生产 15 个人绩效管理方法的综合使用 以结果为基础 以特质为基础 以行为为基础 晋升目的 辅助方法 主要方法 辅助方法 发展目的 --- 辅助方法 主要方法 薪酬 / 奖金 目的 主要方法 --- 辅助方法 16 绩效管理的基本概念 1. 绩效管理简介 2. 绩效管理方法 3. 发展趋势 4. 绩效管理流程 17 绩效管理发展趋势 基于企业战略的绩效管理 – 绩效指标结合企业远景及策略,远景可以结合组织成员的共识、行动,一起为共 同目标努力 – 由远景转换成策略目标,再将策略目标与竞争需求,整合成绩效评估制度 绩效管理成为整个企业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其过程和方 法,而不是传统的绩效评估 − 结果指标虽然重要,但却无法挽回既成的结果 − 不仅要了解短期结果,更要控制企业长期发展的策略和过程 18 绩效管理发展趋势 组织绩效的管理越来越重要 − 未来绩效管理会将个人的绩效指标与组织绩效相结合,而评估管理制度将着 重于组织绩效,以求目标实现; − 只有组织绩效显现出来,个人才有绩效可言。 绩效管理从事实认定转向引导发展 – 绩效管理成为让组织知道何时或如何来修正行动的工具; – 善用绩效管理指标,协助组织了解问题,进而改善绩效,完成组织任务,引 导组织和个人发展。 应用 IT 系统结合绩效管理 – 未来绩效管理制度需要收集大量信息和数据,以提供评估过程所需; – IT 技术的应用使得可以快速、简单和低成本地收集、处理信息。 19 绩效管理的基本概念 1. 绩效管理简介 2. 绩效管理方法 3. 发展趋势 4. 绩效管理流程 20 绩效管理的主要步骤 公司战略 绩效计划 绩效激励 Re wa Pe r r 薪酬福利 职务调整 绩效改进计划 培训发展 3 rm an ce r Pe or m an ce f • 个人绩效评估 • 组织绩效评估 • 沟通、共识 1 ew Revi 绩效评估 4 Es ta De blis ve l nce & rma rfo t Plan Pe en h pm o • • • • g n i ze o c e Re & a nc d rm fo 2 rf o e P te a t i l i F ac • 制定公司、部 门、个人目标 • 反复沟通、 建 立共识 绩效辅导 • 观察与纪录 Feedback • 中期评估与调整 • 指导与反馈 21 绩效管理的第一个步骤 - 绩效计划 制定绩效计划是一个从公司、到部门和个人的完整流程。它包含将 公司战略和经营目标分解为部门阶段性计划和个人行动计划及目标 什么是目标设定 ? 第一步、绩效计划 rm an ce Re w Pe ar r fo er wP Revie rm an ce Est Deablis ve l − 管理人员和他们的下属反复沟通,共同设定员工的绩效目标、并达成共识的工 ance & orm n erf nt Pla h Ppme o gnize eco e & R anc d rm fo o erf eP t a t i Facil 作 − 绩效计划包括绩效目标和素质目标两个方面 具体工作 − 公司管理层制定企业的年度经营目标和行动计划纲领,并指导业务和职能负责 人分解目标,制定具体的年度计划和目标 − 部门负责人确认本部门的年度目标,并对部门目标进行合理分解,以保证总体 目标的达成 − 管理人员审核员工的职位说明书,对职责的调整进行确认 − 管理人员和经理安排确定一个与员工进行绩效计划或目标设定的时间 − 员工和他们的经理共同制定一个员工在下一个考核周期的工作计划 − 管理人员和员工在员工的工作计划上签字,并澄清员工在组织中的角色,他们 的工作目标和绩效目标 22 绩效目标的分解 整个公司 长远目标 目标分解 公司总部 年度绩效目标 绩效评估 部门绩效目标 个人绩效目标 23 绩效计划制定的流程 在公司各个层面制定绩效计划的流程 我们应如何制定计划 来实现愿景目标? 公司 战略地图 我们需要做好哪些 工作? 公司 举措 业务部 / 团队 举措 个人目标 我们如何衡量自己的 表现? 公司 关键绩效指标 我们如何知道是否 成功? 我们如何衡量成功? 公司 指标值 业务部 / 团队 关键绩效指标 业务部 / 团队 指标值 个人 关键绩效指标 个人 指标值 衡 量 方 法 24 2. 平衡计分卡简介 25 平衡记分卡 1. 概念介绍 2. 设计方法 3. 公司 KPI 的形成 26 公司平衡计分卡即公司战略地图 我们应如何制定计划 来实现愿景目标? 公司 战略地图 我们需要做好哪些 工作? 公司 举措 业务部 / 团队 举措 个人目标 我们如何衡量自己的 表现? 公司 关键绩效指标 我们如何知道是否 成功? 我们如何衡量成功? 公司 指标值 业务部 / 团队 关键绩效指标 业务部 / 团队 指标值 个人 关键绩效指标 个人 指标值 衡 量 方 法 27 什么是记分卡? 最简单的记分卡 10:8 28 什么是记分卡? 某女士择偶条件记分卡 身高 20% 175-185cm, (1-|h-180|/5)*100 相貌 10% 感觉评分 1 ~ 100 职业 15% 查职业分表 人品 20% 多人综合感觉评分 1 ~ 100 家庭背景 15% 多人综合感觉评分 1 ~ 100 收入水平 20% 400K~1000K, (1-(1000K-R)/600K)*100 29 何为平衡计分卡? 平衡计分卡是由 Robert Kaplan 和 David Norton 博士于 20 世纪 90 年代早期提出的一项“全新”的战略管理工具 平衡计分卡为衡量公司的绩效表现,提供了除财务指标以外的其他 衡量标准 平衡计分卡在保留了衡量过往绩效的财务指标的同时,又引入了实现 未来财务绩效的驱动因素 客户 内部运营 学习发展 30 平衡计分卡模型 目标 目标 市场与客户 衡量职标 标准 为了达成我们的愿景, 我们必须如何出现在客 户面前? 财务指标 衡量指标 标准 行动计划 企业战略 行动计划 目标 学习与发展 衡量指标 标准 目标 行动计划 要取得出色的财务状况,我 们应该向股东展示什么? 内部流程建设 衡量指标 标准 行动计划 要使得我们的客户满 意,我们必须在何种流 程上作得出色? 为了达成我们的愿景,我们应如 何保持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31 平衡计分卡的力量在于四种类型的指标的整合 远景 Customer Internal Process Learning & Innovation 如果你想建 立正确的核 心竞争力, 你必须改善 你的业务流 程,而这将 导致客户满 意度的提高 ,并最终导 致投资人满 意度的提高 Financial 我们的投资人如何认为我们财务上的成功? … 导致更高的投资回报 要实现我们的远景,我们该怎样出现在我们的客户面前 ? … 给我们的客户带来更高的价值,而这 ... 为使我们的客户和投资人满意,我们该如何改善内部的流程? … 创新并建立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和效率… 为实现我们的远景,我们该怎样保持我们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我们员工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系统… • • • • ROE 利润率 现金流 价值创造 • • • • 服务质量 客户关系 市场位置 客户保留 • • • • 质量 生产率 团队 风险管理 • • • • 员工培训 人才开发 产品开发 员工满意度 32 财务方面 表明其它几方面的财务结果 企业如何定位其吸引力和值得让人考虑对其的投资 业务对股东和财务投资人的最终回报 传统的财务衡量指标 _ 增长 / 利润 / 现金流 / 投资等 在这 1/4 的审核中首先考虑股东与财务投资人 取得股东与财务投资人的满意 33 客户方面 关注外部 平衡计分卡的核心 通过客户的眼光看待业务 组织机构的发展以及内部流程的改造应该参照这一方面 衡量指标多围绕公司形象 / 客户关系 / 市场份额 / 客户的选择、满意度 / 新客户发展 / 交付时间 / 客户应答 / 价格等 在这 1/4 的审核中首先考虑客户的选择 取悦客户 34 内部业务流程方面 关注内部 什么样的流程能对客户和业务产生价值? 衡量指标多围绕内部成本 / 流程时间 / 质量 / 生产 / 营运 / 安全 / 业务合伙人关系管理 / 与流程有关的服务 / 供应商等 在这 1/4 的审核中首先考虑 能带来客户和股东满意的流程 有效的流程 35 学习和发展方面 首先是塑造能支持组织机构变化、创新与增长的氛围 必须做的工作是获得、维持、建立并更新目前的技能与知识,以确保对客户和业务的了 解并取得其满意 确保其长期发展的能力 _ 对这些方面的投资对保持长期成功非常关键 衡量指标多围绕员工资源 / 员工能力 / 核心竞争力 / 技术 / 信息系统 / 企业文化等 在这 1/4 的考核中首先考虑未来的成功 发展 _ 机构的人员与基础系统 激励与人才库的建立 36 实施战略的障碍 要制定制胜的战略并不容易,但耍成功地实施组织的战略难度就更大 成功执行战略的能力才是关键 少于 10% 的组织能成 功地实施他们的战略 一项对 275 名投资经理人的问卷调查显示,他 们评估一个企业的价值时,最重要的考量并不 在于企业的愿景和战略的品质,而是该企业是 否有能力将战略成功地落实到日常执行的层面 。* 实施战略的障碍 另一项对管理咨询顾问的调查发现,只有少于 1 0% 的设计完美的战略被成功地实施。 ** 1999 年《财富》杂志封面故事“顶尖 CEO 为何 惨遭失败”强调决大多数失败的案例( 70% 以 上),其问题出在战略执行的失败,而非战略 本身的拙劣。过分强调企业的愿景和战略造成 了一种错觉,认为找到制胜的战略就等于获得 了成功,殊不知执行战略的能力才是成败的关 键。 *** 再完美的战略也必须通过成功地执行战略来实 现其欲达成之目标。 愿景障碍 人员障碍 管理障碍 资源障碍 只有 5% 的 员工理解组 织的战略 只有 25% 的 管理人员享 有与战略相 关的激励 85% 的管理 团队每个月 讨论战略的 时间不足一 个小时 60% 的组织 没有将战略 和预算联系 起来 * “Measures That Matter” Ernst & Young 1998 ** “Corporate Strategists under Fire” Fortune 27 Dec. 1982 *** “Why CEO’s Fail” Fortune, 21 Jun. 1999 37 公司层面平衡计分卡 平衡计分卡将使命、价值观、愿景、战略和日常工作联系起来。 使命 我们为什么存在 价值观 对我们最重要的是什么 愿景 我们想要成为什么 战略 我们的行动计划 平衡计分卡实施 差距 专注、协调、分解、沟通 预算管理 我们应该把资源用在什么地方 全面质量管理 我们必须改进什么 授权 / 个人目标 我们激励员工达到怎样的目标 战略结果 满意的股东 愉悦的客户 高效的流程 积极的员工 38 公司层面平衡计分卡-战略地图 企业需要一个制胜的战略,更需要执行该战略的能力。“平衡计分卡”运用战略地图 来提高企业成功执行战略的能力。公司层面的平衡计分卡即所谓的战略地图。 战略 (一套与竞争对手不同的做法) 财务面 目标 解释 “ 我们在股东 眼中应该是怎样 的?” 只有被清晰地描述的战略才 可能被理解 客户面 目标 学习与成长面 考量 使命和策 略 “ 我们在客户 眼中应该是怎样 的?” 理解 只有能被理解的战略才可能 被成功地执行 成功执行 平衡计分卡运用战略地图清 晰地描述和沟通企业的战略 来保证企业成功地执行该战 略 考量 目标 考量 “ 我们的企业必 须怎样学习和提 高?” 内部运营面 目标 考量 “ 我们需要在哪些 流程上表现 出色?” 公司层面的平衡计分卡就是根据 公司的战略设计的战略地图 39 公司层面平衡计分卡-战略地图 企业通过平衡计分卡进行战略转换,既是一个从上至下也是一个从下至上的过程。 使命与核心价值 期望的未来景象 愿景 与众不同的行动 战略 为了实施战略必须做好什么 目标举措 “ 如何评价与跟踪战略成效 指标 40 公司层面平衡计分卡-战略地图 平衡计分卡的演化过程:评价系统、战略管理系统、沟通工具。 评价系统 通过滞后与前置指标,分四个维度(财 务、客户、内部营运、学习与成长), 对企业的有形和无形资产进行评估 通过整合短期行为与长期战略 ,克服有效实施战略所可能遇 到的各种障碍(愿景、人员、 管理、资源) 战略管理系统 沟通工具 通过设计清晰而有效的绩效指 标,清楚地描述所制定的战略 并使抽象的愿景与战略变得栩 栩如生 41 平衡记分卡 1. 概念介绍 2. 设计方法 3. 公司 KPI 的形成 42 建立公司平衡计分卡即明确公司战略目标或举措 -何为目标 何为目标? … 目标是指你在目前的角色中所需关注的事情 达成目标将会怎样? … 对公司战略的最终实现提供支撑 目标需要包括哪些内容? … 目标必须包括一个“主动性动词”和与其相关的“内容”,以描述 任何你所期望达成的结果 目标具体为何? … 例如:提升新产品的市场形象,带动新产品的销售 43 如何设计战略地图 - 财务构面 战略地图的构建过程依循从上至下的顺序,从最上层的财务构面 - 成长、效率和股东价值开始 设计战略地图:财务构面 创造股东价值是任何战略所追逐的目标,企业 应选择一个最主要的目标作为其长期成功的象 征,一般可选择的指标为: 增加股东 价值 投资回报率 营收成长策略 开创新的 营收来源 新的营收 来源(新 产品 / 客 户群 / 市 场) 增加客户 价值 提高现有客 户的获利率 效率提升策略 改善成本 结构 提高资产 利用率 降低单位 成本 减少现金 费用 现有资产 管理 增加的投 资 投资回报率( ROI )、资本运用回报率 ( ROCE )、附加经济价值 ( EVA )、 EBITDA 、各种类型的折现现金 流量( DCF ) 成长策略 从新的市场、产品和客户开创新的营收来 源 提升现有客户的获利水平 效率提升策略 降低运作成本 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 44 如何设计战略地图 – 客户构面 根据企业提供给客户的价值定位和目标客户设计战略地图的客户构面 设计战略地图:客户构面 成本领先 产品 / 服务特性 价 格 品 质 时 间 关系 选 择 形象 品 牌 客户至上 产品 / 服务特性 关系 服 务 关 系 形象 品 牌 不同的价值定位决定了不同的差 异化因素,从而决定客户构面的 关键性绩效领域。 企业确定了其价值定位的同时, 也确定了企业的目标客户。企业 应以目标客户为焦点来考核绩效 通常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考虑客 户构面,即:品牌、客户满意和 新客户开发 产品领先 产品 / 服务特性 时 间 关系 性 能 形象 品 牌 竞争的差异化因素 基本要求 45 如何设计战略地图 – 客户构面 不同的战略要求用不同的价值定位来吸引和留住客户 客 户 产 出 客 户 战 略 市场份 额 获得客 户 客户 满意率 保留客 户 单个客 户业务 量 客户 利润率 产品领先 客户至上 成本领先 为客户提供最创新产品 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全面解决 方案,帮助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最佳产品 最佳全面解决方案 为客户提供综合性的最佳服务 ( 包括品质,价格,选择,便 利) 最实惠产品 竞 争 优 势 • 通过创造领先的产品和服务 创造客户需求 • 强调引领客户需求 • 通过理解客户需求和业务为 客户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 • 强调对客户业务的理解和贡 献 • 通过改进流程和规模生产, 追求以对自身和客户都是最 佳的成本及时满足客户需求 • 强调满足客户需求的效率 公 司 范 例 • Sony 索尼 • Mercedes 奔驰 • Intel 因特尔 • IBM 国际商用机器 • Goldman Sachs 高盛投资 • Mobil 美孚 • McDonalds 麦当劳 • Dell Computer 戴尔电脑 • Wal-Mart 沃尔玛 46 如何设计战略地图 – 内部营运构面 企业内部流程面的关键绩效领域设计必须与企业所确定的价值定位保持一致 策略 产品领先 客户至上 成本领先 创新 流程 客户管理 流程 作业 流程 •新产品 / 服 务 发明 •产品发展 •产品上市速 度 •发展解决方 案 • 客户服务 • 客户关系管 理 •咨询服务 • 供应链管理 •高效率的运作 : 降低成本、 提升品质、缩 短作业周期 •产能管理 采取“产品领先”战略的企业必须具备领先 的创新流程,才能开创具有最佳功能的新产 品,并且快速地使该产品上市。其客户管理 流程可能着重于快速招揽新的客户,以掌握 其作为产品领先者所占领的市场先机。 策略性的 实务作业 符合基 本要求 采取“客户至上”战略的企业必须具有优异 的客户管理流程,例如客户关系管理与解决 方案之发展。基于目标客户的需求,可能仍 需要促使这类企业发展创新流程,然而其着 眼点是为了增进客户的满意而开发新产品或 强化服务内容。 采取“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则强调作业流 程的成本、品质和周期时间、卓越的供应商 关系,以及供应商及配送流程的速度和效率 47 如何设计战略地图 – 学习与成长面 企业为了创造最佳的绩效表现,最终必须依赖在学习与成长构面的无形资产之开发和 利用。学习和成长构面一般包括三个主要项目 学习与成长构面 战略性能力 技能 • 战略技能 的完备率 知识分享 • 最佳业务 分享 战略性科技 基础架构 应用系统 • 战略所需的资讯科技完备 率 组织氛围 策略认知 • 对战略的 了解率 整合 • 与记分卡 目标的整 合率 意愿 激励 • 关键职位平 均在职时间 • 员工士气 ( 满意度 ) • 员工提案建 议制度 ( 授权 ) 战略性能力: 工作团队为达成企业战略所须具备的战略性技能和知识 战略性科技: 为实现战略所必要的资讯系统、资料数据库、工具和网络 组织氛围: 团队 在战略的前提下所必须的企业文化转变、以激励、授权及整合工作 48 平衡计分卡内在“因果”逻辑关系 组织层面的绩效指标需要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指标“网络”,网络的指标之间存在某 种“因果”关系,而组织的战略则通过这个网络得到了有效诠释。 示意图 “ 因”与“果” 收入增长 财务 因此获得更长久的客户关系,最终实现我 们希望的收入增长。 客户忠诚度 客户 老客户保留,新客户增加 与客户加强沟 通,满足他们 特定的需求 以具有竞争能 力的价格及时为 客户提供支持 向目标客户传递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 赢得客户的高度忠诚度, 合理设计岗位及营运流程,以使我们的员 工致力于创造价值的活动 内部营运 学习和发展 建立一种尽量挖 掘员工潜力的企 业文化 如果我们建立这样的一种环境… . 49 战略地图模板 提高股东价值 财务构面 股东所享价值 资本运用报酬率 (ROCE) 营收成长策略 效率提升策略 开创新的营收来源 提高客户价值 改善成本结构 提高资产利用率 新的营收来源 客户利润贡献 单位成本 资产利用率 客户争取 客户延续 产品领先 客户至上 成本领先 客户价值取向 客户构面 产品 / 服务特性 价格 品质 关系 时间 功能 服务 形象 关系 品牌 客户满意 内部流程构面 学习与成长构面 “ 开创经销优势” “ 增加客户价值” “ 建立作业优势” “ 成为良好的企业公民” ( 创新流程 ) ( 客户管理流程 ) ( 作业流程 ) ( 法规与环境流程 ) 训练有素且士气高昂的工作团队 策略性能力 策略性科技 组织氛围 50 平衡记分卡 1. 概念介绍 2. 设计方法 3. 公司 KPI 的形成 51 通过对公司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成功因素的分析,来 确定公司层面的关键绩效指标 我们应如何制定计划 来实现愿景目标? 公司 战略地图 我们需要做好哪些 工作? 公司 举措 业务部 / 团队 举措 个人目标 我们如何衡量自己的 表现? 公司 关键绩效指标 我们如何知道是否 成功? 我们如何衡量成功? 公司 指标值 业务部 / 团队 关键绩效指标 业务部 / 团队 指标值 个人 关键绩效指标 个人 指标值 衡 量 方 法 52 通过对公司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成功因素的分析,来 确定公司层面的关键绩效指标 远景 : 通过提供不同的客户服务 取得市场的领导地位 关键成功因素 拓宽收入构成 财务方面 增加收入 客户方面 渗透目标市场 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战略要点 全球增长 广泛的客户基础 优秀的员工 创新的产品 内部流程方面 管理风险 开发新产品 主要衡量指标 业务收入 ROCE 组织发展方面 推荐有发展潜能员工 倡导领导行为 市场份额 客户满意度 新产品收入 % 风险限度 战略人才库 360 度评估 53 关键成功因素(主要战略举措) 远景 战略主题 主要成功要素 主要业绩衡量指标 组织 财务 客户 内部流 程 阐述为实现战略目标而在平衡计分卡的四个方面都必须做得很好的 工作 下述四个问题必须按照顺序回答,确保平衡计分卡反映出四个方面 的衡量指标间的重要因果关系 − 为取得财务方面的成功,企业如何向内外股东展现自己的价值? − 为实现企业的远景和取得股东的满意,企业如何向客户展现自己? − 为取得客户以及股东的满意,企业必须在什么业务流程方面做得卓越? − 为实现企业的远景,企业必须如何发展人力资源的技能以及提高业务流程的有效 性? 机构 发展 假如你正确改进了企业的能力,你也就改善了企业的主要流程,从 而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取得股东的认可 54 主要业绩衡量指标 远景 战略主题 主要成功要素 主要业绩衡量指标 组织 财务 客户 内部流 程 将截止到目前与战略有关的定性的指标转化成某些可被衡量的指标 解决各主要成功要素的两个关键问题: − 我们如何知道自己正在取得成功 ? − 我们如何衡量自己是否正在从事为取得成功而必须做得很好的工作? 机构 发展 确定易于管理、同时还可以衡量战略执行状况的量化业绩目标 55 在建立关键绩效指标时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主要业绩衡量指标在计分卡的四个方面和战略要点间的平衡 已经领先与落后的业绩衡量指标 主要业绩衡量指标的先后次序与数量的限定 使用新的衡量指标与现行的衡量指标间的比较 56 在建立关键绩效指标时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平衡计分卡应包含 16-20 个衡量指标,大致平分到计分卡的四个方面 : 平衡计分卡的四个方面 − 财务 − 客户 − 内部流程 − 组织机构的发展 企业战略的每一方面 57 在建立关键绩效指标时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已经领先与落后的业绩指标 已经领先的指标 − 展现对未来业绩的推动 − 描述企业是否正在从事确保将来成功的工作 − 通常很难确定 已经落后的指标 − 展现过去而非未来的业绩 − 很容易确定 − 事实上,通常的财务指标均为已经落后的指标 计分卡应当允许已经领先与落后的业绩指标间的大致平衡 在思考如何衡量既定的主要成功要素的时候,首先试着明确判定可展现未来业绩的衡量指标 58 在建立关键绩效指标时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针对每一个主要成功要素需要多少主要业绩衡量指标? 计分卡必须简明扼要 - 通常为 16-20 个主要业绩衡量指标 如果衡量指标多于 20 个,它将变成一个太累赘的管理和报告工具而不便于使用 如果衡量指标少于 15 个,作为一个管理工具,它将很有可能没有全面体现战略的先后次序 通常在建立平衡计分卡时,让高层经理拘泥于 16-20 个的理想衡量指标较为困难 主要业绩衡量指标的数目必须限定,否则计分卡将变得过于庞大而很难用于管理 可以尝试用一个,但不能多于 3 个的关键指标去反映每一主要成功要素的核心部分 59 关键绩效指标时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新的衡量指标与现行的衡量指标间的比较 建立平衡计分卡的过程不是要去确定所有新的衡量指标,而是在于基于现行的衡量指 标提供一些新的、更有连贯性的参照指标 新的衡量指标可能需要时间和资源来解决下述问题 : − 数据的有效性 − 收集信息和报告的成本 − 为适应新的衡量指标而导致的公司技术以及基础体系的变化 − 一旦新的系统采用后所导致的人员行为方式的变化 现行的衡量指标 − 从平衡计分卡的角度审核,某些指标可能会作为重要的业绩衡量指标参数 − 从平衡计分卡的角度审核,某些指标的重要性可能就会削弱 60 一个好的平衡计分卡应当体现出公司的战略 业务战略 你的战略要点是什么? • 目前 : 主要成功要素 你必须在什么方面做得很好 去实现目标? 主要衡量指标 指标值 成就 你如何知道自己的成功 你的既定目标或绩效标 ? 准是什么? 你实际上做了什 么? A 财务 : A 财务结果 : A 财务 : A 财务 : B 客户 : B 客户开发 : B 客户 : B 客户结果 : C 内部 : C 内部结果 : C 内部 : C 内部 : D 组织机构发展 : D 创新与发展 : D 创新与发展 : D 创新与发展 : • 长期 : 目标应当清楚地阐述 概述实现目标的因果 远景 关系 已经领先与滞后的指 标组合将最终与创造 价值关联 制定每一衡量指 标的挑战性目标 评价每一衡量指 标的实际业绩与 目标的比较 61 常用关键绩效指标 财务类 – 总资产 – 人均总资产 – 利润占总资产的百分比 – 毛利率 – 净收入 – 利润总额 – ROE – ROI – ROA – 现金流量 – 总成本 – 库存周转率 – 利润总额平均增长率 – 利润占销售额的百分比 – 收入 – 新产品收入 62 常用关键绩效指标 客户类 – 客户满意度 – 客户忠诚度 – 市场份额 – 客户投诉 – 客户数 – 营销成本占销售量的百分比 – 品牌认知度 – 销售量 – 单位渠道销售量 – 参加贸易展览会的次数 – 一次投诉解决数 – 客户保留 – 新客户收入占比 63 常用关键绩效指标 内部流程 – 单位交易平均成本 – 及时交付时间 – 平均提前时间 – 存货周转率 – 内部满意度 – 新产品上市时间 – 新产品引进时间 – 返工率或数 – 研发费用 – 客户响应时间 – 平均流程周期 64 常用关键绩效指标 学习与成长 – 员工加入专业或行业协会人数 – 平均客户培训投资 – 平均服务年限 – 参加交叉培训的员工人数 – 员工满意度 – 员工工作效率 – 培训时数 – 及时完成绩效评估次数 – 员工流失率 65 关键绩效指标的设定 举例 构面 战略举措(关键成功因素) 财务 客户 内部营运 学习与成长 提高新产品收入 开发新客户 创造个性化解决方案 提高员工创新能力 关键绩效指标 新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重 新业务发展投资回报率 净增客户数 客户数市场份额 企业美誉度 客户对产品组合的满意度 新产品开发完成率 新产品预期收入达成率 大客户策划方案数量 部门协作满意度 员工合理化建议采纳数 相关培训时数 公司培训计划完成率 / 满意度 66 3. 部门关键绩效指标的形 成 67 部门关键绩效指标的形成 我们应如何制定计划 来实现愿景目标? 公司 战略地图 我们需要做好哪些 工作? 公司 举措 业务部 / 团队 举措 个人目标 我们如何衡量自己的 表现? 公司 关键绩效指标 我们如何知道是否 成功? 我们如何衡量成功? 公司 指标值 业务部 / 团队 关键绩效指标 业务部 / 团队 指标值 个人 关键绩效指标 个人 指标值 衡 量 方 法 68 部门关键绩效指标的形成 公司战略举措与关键绩效指标 财务类 SI #1 KPI #1 部门关键绩效指标 ~~~ 财务 流程 客户类 SI #3 KPI #3 ~~~ SI #4 KPI #4 ~~~ 部门 #1 财务 流程 内部运营类 SI #6 KPI #6 ~~~ SI #7 KPI #7 ~~~ 客户 人员 客户 人员 部门 #2 财务 客户 部门 #3 流程 人员 部门 #4 学习发展类 SI #10 KPI #10 ~~~ 财务 流程 客户 人员 69 计分卡分解被用于建立下一层次与业务发展相 一致的目标 前提 : 企业的整体计分卡根据战略已确定,同时已明确平 衡量度 目的 : 一旦企业的整体战略衡量指标被确定,就应该被转 化到全公司。计分卡 的层次分解提供了有效建立下一层次 的计分卡或衡量度的方式,同时保证与业务发展目标的一致 。分解的衡量度应对各业务部和个人有着局部的重要性。 70 如何分解 战略 : 审核企业内第一层次的战略对第二层次的适用性,第二层次的战 略应该由下述组成: − − − 与第一层次相同; 作为第二层次的战略,更加具有其第二层次的明确性; 不适用于第二层次的战略就不应该包含在第二层次的计分卡中。在进行分解前, 第二层次的战略应该由企业的第一负责人审核批准 主要业绩衡量指标 : 企业计分卡的量度指标有可能没有同一些小型 的业务单位或者员工个人直接挂钩。第一层次的量度分解应该明确其 可行性以及针对性。第二层次的个体衡量指标应该由下述组成: − − − 与第一层次相同; 作为第二层次的目标,更加具有其第二层次的明确性; 不适用于第二层次的目标就不应该包含在第二层次的计分卡中 71 4 如何分解 主要业绩衡量指标 ( 续 ) :分解平衡计分卡的主要业绩衡量指标意 味着将适当的整体目标向下分解到企业内的各业务部门,需要始终 贯彻的理念为: − 分解衡量指标不是去确定主要业绩指标的多少百分比会被分解到部门和个人 − 有效分解的衡量指标是各业务部的业绩驱动因素,其直接影响到公司的主要 业绩衡量指标 − 分解的量度不一定要必须全方位考虑整体的平衡计分卡,它们应该是与支持 计分卡量度相对应的业绩驱动因素,同时反映出正在进行中的支持业务战略 的局部活动 72 5 通过流程分析公司战略举措 要让流程合理、高效并达到目的,除了对其结果进行控制之外,还需要对其过程中的 所历经的时间、所花费的成本、所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控制,才能保证流程最终促成 战略举措的实现 --- 这些关键控制点就是关键成功因素。 结果 时间 风险 流程 成本 主要从时间、成本、风险、结果 四方面,考虑是否对各主要业务 流程进行控制 时间 成本 风险 新产品设计 市场营销 采购管理 招聘管理 预算管理 行政管理 结果 73 通过流程控制关键点确定关键绩效指标 示例 实际上关键绩效指标就隐含在对每个流程关键控制要点的分析中。 流程 时间 成本 风险 结果 新产品设计 新业务开发按 时完成率 新业务开发平 均成本 - 年度新业务开 发总数 市场营销 促销活动按时 完成率 营销费用预算 达成率 - 新业务用户认 知度 采购管理 采购周期 采购成本预算 达成率 违规采购的次 数 采购质量问题 发生次数 招聘管理 年度大学生招 聘按时完成率 招聘费用预算 达成率 - 用人单位对招 聘人员符合要 求的满意度 预算管理 预算编制按时 完成率 - 未按预算流程 控制的次数 公司整体预算 达成率 行政管理 重点任务物资 保证按时完成 率 食堂管理费用 预算达成率 - 员工对后勤管 理的满意度 74 通过流程控制关键点确定关键绩效指标 示例 基于公司的战略举措,通过流程控制的方法寻找关键绩效指标,是公司战 略举措通往部门 KPI 的桥梁。 举措 开 发 新 业 务 从 流 程 出 发 分 析 涉及具体步骤 关键控制点和绩效指标 新业务创意 通过初评估的 新业务创意数量 针对需求部门 通过的新业务需求 进行新业务开发 新业务开发计划及时完成率 新业务开发平均成本 新业务开发实现率 网络支撑、配合、 系统维护 计费系统配合支撑 从 控 制 点 找 指 标 新业务网络需求 及时解决率 需求实现率 新业务开发及时完成率 需求实现率 责任部门 数据业务中心 新业务开发中心 确 认 责 任 部 门 网管中心 计费中心 针对目标客户群制定 新业务组合营销计划 营销计划按时完成率 新业务试用率 (新业务使用客户数) 数据业务中心 对新业务推广结果 进行评估 新开发业务的收入 新开发业务的投资回报率 数据业务中心 新业务开发中心 75 工作绩效的衡量指标 一般性的评判 − 对满意度、数量、质量等的整体评价 • 如:客户满意度、媒体评价得分 分级评判 − 满意度、数量、质量等的级别 • 如:人力支持的程度( 6 或 7 ) 比率 − 实际结果与机会之间的比较 • 如:%市场份额,销售签单率 数量 − 以数量表达的实际结果 • 如:销量,客户投诉量等 76 绩效指标的测试和修正 对初步选定的绩效指标用以下八项原则进行测试,对不完全符合以下原则的指标进行 修改或淘汰,筛选出最合适的指标: 1. 该指标是否可理解? 是否用通用商业语言定义? 能否以简单明了的语言说明? 是否有可能被误解? 2. 该指标是否可控制? 对该指标的结果是否有直接的责任归属? 绩效考核结果是否能够被基本控制? 3. 该指标是否可实施? 是否可以用行动来改进该指标的结果? 员工是否明白应该采取何种行动对指标结果产 生正面影响? 4. 该指标是否可信? 是否有稳定的数据来源来支持指标或数据构成 ? 数据能否被操纵以使绩效看起来比实际更好或 更糟? 数据处理是否引起绩效指标计算的不准确? 5. 该指标是否可衡量? 指标可以量化吗? 指标是否有可信的衡量标准? 6. 该指标是否可低成本获取? 有关指标的数据是否可以直接从标准报表上获 得? 获取指标的成本是否高于其价值? 该指标是否可以定期衡量? 7. 该指标是否与整体战略目标一致? 该指标是否与某个特定的战略目标相联系? 指标承担者是否清楚企业的战略目标? 指标承担者是否清楚该指标如何支持战略目标 的实现? 8. 该指标是否与整体绩效指标体系一致? 该指标和组织中上一层的指标相联系吗? 该指标和组织中下一层的指标相联系吗? 77 选择关键绩效指标 可控程度 高 重要程度 低 高 关键 的 部门 合 适 择 选 标 指 绩效 低 关键绩效指标是绩效管理者的重要工具,正确的选择和使用,有助于引导部门价值创造的行为 78 示例 – 公司战略举措的分解 根据公司战略举措,形成部门战略举措(关键成功因素),然后形成部门绩效指标。 公司战略举措 开发新产品 部门 KSF 增加大客户收入 部门 KPI 切实、积极、主动地了解客 户需求 及时、稳定地对新业务提供 技术支撑 及时反馈客户对新业务的意 见 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组合; 拓展服务渠道; 巩固客户关系 部门 市场调研报告及 时提交率 技术支持响应率 市场部; 研发部门 新业务试商用反 馈及时率 销售部 大客户数 服务渠道数 业务收入市场份 额 大客户管理部 销售部 客户服务部 大客户流失率 79 新业务部门关键绩效指标的形成示例 构面 部门关键绩效指标 财务 新业务收入比重 新业务收入 ÷ 营运收入 *100% 财务部 20 % 客户 使用新业务的客 户满意度 客户对新业务的满意度 第三方市场调查 15% 新业务使用用户数 ÷ 总用 户数 *100% 市场部 10% 新业务推广计划按时完成率 新业务部 15% 客户对新业务的投诉次数 市场部 20% 部门服务协作满意度打分结 果 人力资源部 15% 人力资源部 5% 内部营运 学习与成长 新业务普及率 新业务营销推广 计划按时完成率 指标定义 客户对新业务的 投诉次数 部门服务协作满 意度 部门培训计划完 成率 部门实际完成培训小时数 ÷ 部门计划完成培训小时 数 指标来源 指标权重 80 4. 个人绩效指标的形成 81 个人关键绩效指标的形成 我们应如何制定计划 来实现愿景目标? 公司 战略地图 我们需要做好哪些 工作? 公司 举措 业务部 / 团队 举措 个人目标 我们如何衡量自己的 表现? 公司 关键绩效指标 我们如何知道是否 成功? 我们如何衡量成功? 公司 指标值 业务部 / 团队 关键绩效指标 业务部 / 团队 指标值 个人 关键绩效指标 个人 指标值 衡 量 方 法 82 个人绩效管理设计思路:高级管理层 公司 BSC 整体考核 CEO 高级管理层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个人绩效,采用公司的 BSC 作为高管绩效的基础 高级管理层考核最常用的方法是整体考核法,因为高管级别的管理层的团结和协作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至关 重要的,片面考核个人绩效是没有意义的。采用公司整体绩效作为参数整体考核高级管理层 高管的绩效考核和薪酬的联系方法由董事会薪酬委员会决定,本次项目中不涉及有关的计算方案 83 个人绩效管理设计思路:部门经理层面 部门 BSC 整体考核 部门经理 绩效 部门经理个人绩效与部门的表现有非常大的关联,直接采用部门的 BSC 结果作为部门经理的个人绩效参 数,因为 BSC 意见包含了平衡发展的诸多指标 84 个人绩效管理设计思路:基层员工 职位说明书中那 些对客户、对本 部门和其他部门 重要的职责 那些可以为公司 的业务计划增值 的关键指标 那些在工作中需 要改善的领域 部门 BSC 部门经理要求 职位说明书 个人绩效目标 85 根据职位说明书确定绩效指标-示例 86 个人绩效管理设计思路:基层职位 基层职位的个人绩效应当根据职位说明书、部门 BSC 和部门业务实际要 求灵活确定,通常可以采用管理用途指标和发展用途指标评价 基层职位的指标设计通常要考虑到职位的性质,按照 ABC 公司的实际情 况,主要分为三类: – 营销类职位:直接采用目标管理法 – 项目管理、工程技术类职位(包括研发):采用项目评分+主管评分法 – 行政类职位:建议采用以行为评价为主的方法 87 营销人员目标管理法工作表格实例 部门 BSC KPI 1 KPI 2 KPI n 个人绩效设定讨论表格 部门日常 管理指标 权重 个人 JD 职责 1 职责 2 职责 n 部门管理要求 1 2 1 2 3 4 5 6 88 项目人员的个人绩效首先需要确认项目成员角 色 项目经理 项目核心人员 项目参与人员 角色系数 项目角色 领导整个项目,负责整 参与项目的关键技术和 个项目的流程控制, 流程,协助保持客 参与项目设计和交付工作, 对项目的成本负责, 户关系,领导项目 按照要求完成任务 对客户满意度负总体 下的模块或协助控 责任 制项目流程、费用 89 项目人员的个人绩效 项目名称: . 角色系数 客户 质量和效率 40% 客户关系 人员 团队合作和联络 30% 人员管理和培养 公司 30% 项目经理 项目核心人员 项目参与人员 1.5 1.2 1.0 工时利用率 过程管理 预算控制 例 示 90 项目表现评估举例 关键绩效指标 客户 人员自评 评估者(项目经理 / 项目总监) Rating : _____ 质量和效率 按照要求的质量,在规定的预算范围内提交工作; 5 -主动实施、并能超过要求达到效果 有效地规划和利用时间; 4 -能够达到该项要求 主动地承诺达成目标 在项目工作中做出有效的决定 3 -经过督促能够达到要求 对客户需求及时回应 发展有创意的解决方案 体现出对客户增值 客户 2 -达到部分要求 1 -不能达到要求 Rating : _____ 客户关系 在合适的情况下,开拓、维护和深化与客户的长期关系 5 -主动实施、并能超过要求达到效果 发现并理解客户的需求 4 -能够达到该项要求 在项目中与客户有效的一起工作 3 -经过督促能够达到要求 实施以客户为核心的工作方法 2 -达到部分要求 管理客户期望值, 1 -不能达到要求 发现并开拓客户新的业务可能性 灵活运用客户联系和客户活动 人员 Rating : ____ 团队合作和联络 分享信息和机会 5 -主动实施、并能超过要求达到效果 合理的给予他人介入工作的机会 4 -能够达到该项要求 为团队和业务的利益而采取行动 3 -经过督促能够达到要求 为形成信息和计划共享的环境作出贡献 2 -达到部分要求 帮助同事 1 -不能达到要求 为团队提供个人的经验和智慧 91 项目表现评估举例 人员 Rating : _____ 人员管理和培养 5 -主动实施、并能超过要求达到效果 有效的授权和支持 4 -能够达到该项要求 设定绩效和学习的目标 3 -经过督促能够达到要求 有效管理团队 2 -达到部分要求 在团队中有效工作 1 -不能达到要求 提供及时和建设性的反馈和评价 提供并鼓励在职学习 表现出领导力并成为他人学习模范 体现公司的价值观 . 公司 Rating : _____ 工时利用率 5 -主动实施、并能超过要求达到效果 能按照项目要求利用时间,在项目时间范围内保持一定的工时利用率 4 -能够达到该项要求 3 -经过督促能够达到要求 2 -达到部分要求 1 -不能达到要求 公司 Rating : ____ 过程管理 5 -主动实施、并能超过要求达到效果 按照公司的项目管理要求执行项目流程和控制流程; 4 -能够达到该项要求 按照公司质量贯标要求完成项目; 3 -经过督促能够达到要求 有效的进行项目的文档管理和知识管理; 2 -达到部分要求 项目过程管理与客户及时沟通; 1 -不能达到要求 公司 Rating : ____ 预算控制 5 -主动实施、并能超过要求达到效果 有效的控制项目费用支出; 4 -能够达到该项要求 达到公司要求的项目预算命中率; 3 -经过督促能够达到要求 协助公司回收项目工程款; 2 -达到部分要求 遵守公司有关的项目支出规定; 1 -不能达到要求 及时根据情况调整项目预算; 92 行政人员考核:结合行为评估的目标管理举例 经理 了解公司设施管理的方法和政策,具有所要管理设施的基本知识,具 有管理办公设施等资源的基本技能,以便确保其正常运作。 级别- 1 秘书、行政助理 --- --- 5 -主动并能超过要求达到效果 4 -主动能够达到该项要求 3 -经过督促能够达到要求 2 -达到部分要求 1 -不能达到要求 --- 5 -主动并能超过要求达到效果 4 -主动能够达到该项要求 3 -经过督促能够达到要求 2 -达到部分要求 1 -不能达到要求 --- --- --- --- 5 -主动并能超过要求达到效果 4 -主动能够达到该项要求 3 -经过督促能够达到要求 2 -达到部分要求 1 -不能达到要求 5 -主动并能超过要求达到效果 4 -主动能够达到该项要求 3 -经过督促能够达到要求 2 -达到部分要求 1 -不能达到要求 --- --- --- 设 施 管 级别- 2 理 级别- 3 熟练掌握公司设施管理的方法和政策,能够制定、改进具体管理流程; 5 -主动并能超过要求达到效果 具有良好的管理设施资源的能力,能够运用现有资源,并能收 4 -主动能够达到该项要求 3 -经过督促能够达到要求 集其它资源,从而提高对公司行政支持的质量和效率。 级别- 1 了解各类活动安排的基本程序,具有基本的组织、沟通技能,能在指 导下协调资源完成一般活动的安排或大型活动的部分工作,回 答活动参与者的查询并提供必要信息和建议。 级别- 2 掌握各类活动安排程序,具有良好的组织、沟通技能,能独立制定行 动计划,协调资源。安排较复杂的活动,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 具有一定的财务知识和理念,按照预算进行各类活动管理。 活 动 安 排 掌握公司设施管理的方法和政策,能对管理流程提出改进意见;具有 管理设施资源的能力,能够确保组织内设施的服务质量和服务 效率。 级别- 3 文员 2 -达到部分要求 1 -不能达到要求 --- 熟练掌握各类活动安排程序,具有很强的组织、协调、沟通技能,能 制定大型活动安排方案,组织完成活动安排,能够及时处理现 5 -主动并能超过要求达到效果 4 -主动能够达到该项要求 场突发事件;具有良好的项目调控能力,能够很好控制预算、 3 -经过督促能够达到要求 时间、资源 2 -达到部分要求 1 -不能达到要求 93 行政人员考核:结合行为评估的目标管理 支持、服务和行政类人员的考核比较适合采用基于行为的考核方法 各类行为的制定基础来源: - 职位说明书 - 公司的核心能力指标 (KCI) 建议 ABC 公司先以个人职位说明书为出发点,制定一些行为评估向量,在能力模块结束后, 结合公司的核心能力指标( KCI) 完善行政人员考核 94 5. 指标值的设定 95 指标值的设定 我们应如何制定计划 来实现愿景目标? 公司 战略地图 我们需要做好哪些 工作? 公司 举措 业务部 / 团队 举措 个人目标 我们如何衡量自己的 表现? 公司 关键绩效指标 我们如何知道是否 成功? 我们如何衡量成功? 公司 指标值 业务部 / 团队 关键绩效指标 业务部 / 团队 指标值 个人 关键绩效指标 个人 指标值 衡 量 方 法 96 何为指标值 何为指标值? … 指标值为量化标准,用于根据期望的结果评估和沟通指标的完成情况 我们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成功? … 指标值可以帮助你在绩效管理周期内,及时量化实际完成的结果与期望结 之间的差距 指标值包含哪些内容? … 指标值必须对可衡量结果的变化程度进行”定量“ 指标值示例 … 例如:将产品认知度从 25% 提高到 40% ,即指标要达到 40% 的受访者 认可这一产品 97 指标值的设定原则 一般而言,指标值设定应符合 SMART 原则 – Specific 具体的 – 含糊不清的指标值无法明确表示 预期绩效 – Measurable 可衡量的 –指标值应该是可以量化的 – Achievable 可实现的 –通过努力应该能够实现 – Relevant 相关性 –指标值应与部门乃至整个公司相 关 – Time-bound 时限性 –指标值应有一个完成的限制日 期 98 指标值的类型 指标值类别 成功率 含义 • 最低绩效要求 (大部分情况下必须完成) 目标要求 (期望的结果) 最高或杰出的绩效要求 (最高期望) 大部分人 能够实现 能够实现的 人多于不能 实现的人 只有少数人 能够实现 • • • 最低绩效要求可根据”历史记录”、标杆参考 等方式加以确定 与基本工资挂钩 即使很难达到标准,也鼓励“最大努力” 对于严重低于指标值的,不提供或提供少量奖 金 • • 该目标要求是期望达成的结果 应该采用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奖励机制 • 最高或杰出绩效要求代表一种“不断追求更高 ”的境界 应给予高度奖励 根据取得的突出成果给予最高的薪酬回报 • • 99 指标值的信息来源 员工:常常可以提供客户经验和内部流程的视角 趋势和基准:在相对稳定的时期内最有效;可以根据过往的经验来预测 未来的绩效水平 客户及其他股东的反馈:与客户及其他股东沟通和讨论其期望 行业平均水平:通过可靠的中介机构来协助其进行绩效监控 100 指标值的衡量方法 我们应如何制定计划 来实现愿景目标? 公司 战略地图 我们需要做好哪些 工作? 公司 举措 业务部 / 团队 举措 个人目标 我们如何衡量自己的 表现? 公司 关键绩效指标 我们如何知道是否 成功? 我们如何衡量成功? 公司 指标值 业务部 / 团队 关键绩效指标 业务部 / 团队 指标值 个人 关键绩效指标 个人 指标值 衡 量 方 法 101 何为衡量方法 何为衡量方法? … 用于衡量绩效结果的手段、工具或方法 我们如何知道衡量方法是否有效? … 应能够可靠和准确地评估绩效指标的完成情况,并能在一个合理的时间范围 内对此进行报告 衡量方法应该是如何的? … 应该是一项现有工具或方法 衡量方法示例 … 例如:点评估法或线性评估法 102 衡量方法 示例 几种考评方法的举例说明 哪种方法用于绩效考核和监控更为可靠和精确? 类别 示例 精确度 / 可靠性 区分绩效的程度 定量体系 / 工具 财务报告 中高 高 定性体系 / 工具 调查工具 中 中 管理者的判断 观点 中低 中低 103 衡量方法 示例 – 区分绩效好坏的程度 示例 1 : 仅以令人满意与否为标准来区分绩效 满意 示例 2 : 示例 3 : 不满意 以 5 分制区分绩效 1 2 3 4 5 不满意 有待改进 满意 / 胜任 超越期望 杰出 / 优秀 以增量结果区分绩效 生产 / 出售 1 件产品 生产 / 出售 2 件产品 生产 / 出售 3 件产品 生产 / 出售 4 件产品 104 确定目标值及其衡量方法 绩效指标的目标值及衡量标准是用来考核被评估者工作是否达到公司期 望的参照标准,是确保绩效管理体系公平客观性的关键。 绩效指标目标及衡量标准设定表 关键绩效指标 权重 KPI 1 10 % KPI 2 20 % KPI 3 15 % KPI 4 5% KPI 5 15 % KPI 6 5% 最低目标要 目标要求 挑战的目标 求 要求 ( 2 分) ( 1 分) ( 3 分) 达到最低 目标值 达到目 标值 达到 挑战值 每个考核指标都需事先设定 目标值(衡量标准),以便 考核时能对结果完成情况达 成共识 目标值每绩效管理周期核定 一次,原则上一经设定就在 考核周期内不作改动,但如 遇不可抗因素等特殊情况而 须调整,则必须由被评估人 向评估人书面申请,并按规 定程序审批 105 确定目标值及其衡量方法 目标值的设定可以借鉴竞争对手和公司历史完成绩效状况的经验,根据不同的指标类型, 也可将关键绩效指标及目标值设计为两个:基本目标值和接近基本目标值。 接近目标值 不合格 未完成目标 基本目标值 未完成基本目标,但已完 成绝大部分工作,未达成 的工作对整体结果影响很 小 正好完成直线上下级对该项工作期望应 达到的完成标准,通常反映在正常市场 环境中、正常经营管理水平下部门应达 到的绩效表现,侧重考虑可达到性 因指标不同也可以不设接 近目标值 依据公司下达的相关工作要求 依据上级承担该项工作的目标要 求 依据该项工作的历史完成水平 示例 绩效指标 目标类型 报表未及时提交次数 权重 10% 接近目标值 基本目标值 1分 2分 1次 0次 106 确定目标值及其衡量方法 还有部分指标可以用线性评分方式来进行计分 0 ~目标值 挑战目标值 示例 绩效指标 目标类型 权重 0 ~目标值 挑战目标值 0 - 3 分之间 3分 大客户保有率 20 % 每降低 1 个百分点,扣 0.5 分,扣完为止 100 % 服务厅暗访考评 15 % 每低 1 分扣 0.5 分;低 于上月成绩的,每低 1 分扣 1 分,扣完为止 100 分 107 6. 关键绩效指标的审核 108 各层绩效指标设定要具有一致性 目标一致性是指员工制定工作计划和设定绩效目标的时候,需要考 虑是否支撑部门,乃至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 公司战略目标 部门目标 客户满意度提高 10% (依据客户 满意度调查) 交付时间缩短 30% 个人目标 每日计划发货数量增加 5% 109 各层绩效指标设定要具有一致性 层级 1 公司目标 层级 2 业务单元或部门目标 层级 3 个人及团队 目标 公司目标 描述公司层面的目标,如: 整体收入增长 品牌知晓度 技术创新 员工能力 公司目标如何转化为业务单元或部门目标,如: 收入目标 市场分额 新产品开发 继任计划 公司目标如何转化为团队和个人目标,如: 销售收入 客户服务 新产品项目完成情况 能力提升 110 关键绩效指标的审核清单 有效 无效 战略目标一致性 体现业务部门举措 以目标为先导 体现关键职责 与其他关键绩效指标 互补而非比较 可衡量 易于理解 关注结果 检查清单 目标 使用“主动动词” 描述一个期望的结果 评语 关键绩效指标 111 关键绩效指标的审核清单 检查清单 Effective 有效 无效 具体的 可衡量的 可实现的 相关的 有时限的 现有评估方法 成本效益 及时报告结果 评语 指标值 衡量方法 112 练习五 根据绩效指标检查清单,对绩效指标的设定进 行审核 113 个人绩效指标的修正和检查 评价前一个练习中的目标、关键绩效指标、指标值和衡量方法的设定是 否有效 如有视为无效的情况,则记录无效的原因或相关发现 114 整体回顾 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差别? 绩效管理的整体流程? 平衡计分卡的特点? 平衡计分卡和战略地图的关系? 部门绩效指标形成的过程? 个人绩效指标设定应注意的要点? 绩效指标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测试和修正? 115
115 页
378 浏览
立即下载
华为KPIs实施目标
华为 KPI KPIs 实施目标 客户服务 制造领先 市场领先 人和文化 利润与增长 技术创新 华为 KPIs 之客户服务: 参数:服务质量 目标:在客户端安装高质量产品 典型考核内容:客户产品抱怨;客户服务态度抱怨;人力生产力(每次安装成 本);%安装日期守诺度;%安装按期完成度; MBTF;客户支持响应速度;% 一年内失败率/总安装数(每一产品);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次数;竞争性产品定 价;竞争性维护定价;竞争性修理定价;支付要求; 参数:客户培训 目标:提供高质量,用户友好性的培训与培训材料 典型考核内容:要求提供与客户培训内容相关的岗位培训的次数;客户对培训 的满意度 参数:重要项目管理 典型考核内容:按预算准时完成;项目满意度 华为 KPIs 之制造领先: 参数:供应管理 目标:建立互利的供应商关系,能以一个经济的价格获得优质原材料。 典型考核内容:购买价格指数;供应商绩效指数;供应准时交付(中国);供 应准时交付(进口);保证金返还-平均流转时间;库存;缺货发生次数;供应 商拒绝交付比率;与当地代理商的关系程度;购买定单完成比率;配额与进口 许可的有效管理;供应商数量的减少;新供应源的发掘; 参数:原料管理 目标:确保库存原料保持适当水平,安全,容易获取,状况良好。 典型考核内容:原料处理成本(人力,仓储,运送);原料运送坏货率;库存 流;缺货发生次数;排货次数(原料到达到排队等待接收的次数);每笔交易 成本(所有交易成本/交易次数) 参数:质量生产能力 目标:持续提高生产能力,最大化机器运转效率。 典型考核内容:总退货/总生产量;定单及时处理率;机器故障停运时间(设备 华为 KPI 总生产力);因计划错误、要求更改产生的机器停运时间;返工修理小时数 /生 产时间;因生产线变化导致的工具重配;总员工数/总监工数;员工总生产力; 投产;质量成本;重大改进数; 华为 KPIs 之市场领先: 参数:市场份额 目标:通过理解顾客细分及产品多样化需求,实现市场穿透与增长。 典型考核内容:市场份额增长/产品;队购现象产生/促销活动;新市场产品期货 单的增长;当前市场产品期货单的增长;延长产品生命周期/收益率; 参数:销售网络 目标:营建一个有效、高效的销售与渠道网络。 典型考核内容:差旅成本/总成本;客户增长率;客户保持力;销售调查回应次 数;每销售渠道利润;建议率/建议采用;获取竞争对手客户;收入增长-新客 户;收入增长-现有客户;销售漏斗管理; 参数:市场形象 目标:全国乃至全球扩展华为质量品牌形象。 典型考核内容:品牌认知度;在“喜欢”与“听说过”品牌中的排名水平; 华为 KPIs 之人与文化: 参数:工作环境 目标:为华为全体职工创造积极工作环境 典型考核内容:雇员满意指数增长:工作环境 参数:文化 目标:营造一种团队精神,进步,互助的文化 典型考核内容:雇员满意指数增长-文化;明辩能力水平; 参数:能力 目标:在世界一流的组织结构与领导团队带领下,实现人善其职 典型考核内容:员工能力(如在胜任员工中有 80%熟练);清楚明白华为的理 念;成为雇主的选择(大量高素质申请者积极寻求加入华为); 参数:HR 系统 目标:拥有一个有效并负责的内部人力资源系统(招聘,培训,奖励,绩效管 理)以支持华为的业务方向。 典型考核内容:结果/业绩;%多少最好员工留下;%多少员工因期望未达到而 离开;招聘有效(每招聘一次的成本,聘用书的成功率,招聘质量);HR 人 员人数:全体员工人数;积极的人力资源规划;内部员工晋升领导层比率;绩 效管理制度在多大程度上激励了积极的行为表现; 华为 KPI 华为 KPIs 之利润与增长: 参数:资产管理 典型考核内容:有效税率(利税/年总利润);有效税率(确保最有利的税收比 例);运营成本与预算;业务发展;内部返款率;投资收益;基金成本对基本 拆借率;坏帐率; 参数:收入 典型考核内容:未完成回款的天数;票据准备周期时间;月财务报表周期时间; 参数:成本 典型考核内容:财务成本占总成本比率;研发项目金融分析有效性;财务成本 占收入比率;时间/纠错成本 华为 KPIs 之技术创新: 参数:产品多元化 目标:在所有选择的市场上与竞争产品相比,拥有明显的产品多样性与独特性 典型考核内容:相对于竞争者而言的产品范围;华为与竞争产品的相对性差别; 所获专利数;新产品开发数;相对于整个产业而言的产品范围;新技术的开发 与获取; 参数:利用质量和利润优势进入市场的速度 目标:利用有商业生存能力和长生命周期的新产品,最先最快占领市场; 典型考核内容:在目标时间质量成本内完成新项目的开发;最先进入市场的产 品数量;相对研发时间/产品生命周期;标准的提出与管理;制造的简便性;维 修的简便性;新产品主要成份的潜在能力;实验性测试的相对周期;每一产品 的零缺陷目标;MTBF;拒绝率 参数:有效研发 目标:管理研发成本,以确保高质量,低成本产品的开发 典型考核内容:开发成本/绩效(产品总利润);每一产品的研发回报周期;商 业案例分析质量(在成本与市场商业能力评估上的差异)总研发成本/总支出
3 页
380 浏览
立即下载
华为KPI设立研讨
刊号:第 80 期 标题:各系统对公司级 KPI 体系的讨论意见 内容: 2 月 3 日到 2 月 5 日,公司各系统对“华为公司公司级关键绩效指标 (KPI)体系(草案)”进 行了认真讨论。经过讨论,对本次制订公司级 KPI 的思路、原则有了更深入和更具体的理解, 尤其是增强了对强化公司整体核心竞争力、形成连带责任和坚持最终成果导向的价值评价 体系的全面理解。 研发系统的讨论要点及修改建议 大家共同感到,本次公司级 KPI 体系简练、重点突出、主线清晰,兼顾了公司规模的成 长扩张,人均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控制,指标间相互制约,有利于形成面向市场最终成果 的良好运作模式和运作机制。 讨论的焦点集中在几个关键矛盾上。(1)强调了新产品销售额比率的增长,会不会忽视 老产品的稳定和优化;(2)强调了成本控制,会不会忽视质量;(3)强调了人均新产品毛利的 增长,会不会产生短期行为,只重视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利益和潜力的增长;(4)如果 市场部不积极销售新产品,影响了研发系统关键绩效指标的达成怎么办。 经过反复讨论和争论,大家的认识逐渐趋向下述观点: (1)新产品销售比率和人均新产品毛利的增长,是研发系统对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主 要的责任和贡献,为了防止可能发生的短期行为,应对“新产品”的概念合理定义,使之 能够包括老产品的优化与稳定,以及为进入新的市场领域对老产品的完善和改进。此外, 为防止短期行为,应坚持数年地推行这一指标体系,以形成有利于长期效益增长和公司潜 力增长的研发系统运行机制。 (2)以新产品销售比率增长率和人均新产品毛利率考核研发系统,最直接的效果是促使 在开发中降低新产品成本,在设计中构建成本优势,尽管没有直接强调质量和稳定性的指 标,但由于质量和稳定性是造成成本上升的重要原因和影响新产品销售的主要原因,因此 研发系统在分解公司级 KPI 指标时,必须把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性放在突出位置。 (3)为了进一步强调质量和稳定性的重要性,降低质量成本,建议将“技术和元器件复 用率提高率”指标,更换为“用服费用率降低率”指标。以体现研发系统必须对产品寿命 周期成本负责,促进中研、中试、用服的一体化。 (4)研发系统 KPI 指标的完成依赖营销和其他系统,而营销系统和其他系统 KPI 指标的 完成也依赖研发系统,这正体现了任总要求在指标设计中要相互制约的思路,有利于打破 与部门界限,促进部门之间的协作。 采购系统的讨论要点和修改建议 采购系统在讨论公司级 KPI 指标时,特别对“准时合格物料采购率增长率”指标中的 “准时”(是否该用“及时”)进行了充分地讨论。 主张采用“准时”概念的同志认为,它强调的是满足采购计划要求,有利于促使生产 系统提高物料需求的计划性,进而提高采购的计划性,改善物料供应。供应链管理和降低 物料采购成本,这与公司正在引进实施的 IBM 的物料采购系统的理念是一致的,从而有利 于全面提升公司采购系统的管理水平和保障程度,加快与国际接轨。而强调“准时”,绝 不意味着忽视“及时”供应的责任,采购系统必须保持对生产系统物料要求及时作出响应 的责任和能力,但双方都应朝着提高计划性的目标努力。 主张“及时”的同志认为,在目前市场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物料采购计划是不可能 很完善的,采购系统必须无条件的“及时”保障供应。我们应当是在“及时”保障供应的 前提下,努力提高采购的计划性和降低采购成本。而采购计划性的提高,根本上在于销售 计划性和管理责任的提高。销售计划性差,合同差错多,供货期承诺的随意性,是造成整 个生产系统和采购系统“救火”式管理的根源。 此外,还建议在“可比采购成本降低率”的对比标准中加入与“业界最佳标准”的比 较。 营销系统讨论要点及修改建议 营销系统在讨论中特别提出,公司组织增幅应突出强调两个重点:一是新产品的增长 点,二是新市场的增长点。对于营销系统的组织增幅来说,除了销售额的增长外,应特别 强调海外市场的增长,故应将出口收入纳入营销系统的 KPI 指标。 对于其他系统的公司级 KPI 指标,营销系统在讨论中特别对研发系统过于强调新产品 的销售比率增长和人均毛利的增长提出了看法,他们认为,提高新产品的质量和老产品的 稳定性仍然是公司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重点,因此,建议在研发系统的 KPI 体系中 加入有关网上运行产品的故障率,以及与提高老产品稳定性和降低老产品成本有关的指标。 生产系统讨论要点及修改建议 生产系统在讨论中,总的感觉此次公司级 KPI 指标体系对质量强调的不够,从生产系 统来看,虽然废品损失,库存呆料死料及报废损失等均属质量问题造成的,但从降低制造 费用的角度去控制不够直接,从而效果不明显。建议在成本控制的 KPI 中,加入与质量成 本直接有关的指标,如产品直通率提高率。 此外,生产系统对提高公司整个生产经营系统的计划水平的呼声很迫切,它既影响到 及时正确交货率的提高,也影响到制造成本的降低,而提高公司生产经营系统计划性的源 头在营销系统,故建议在营销系统的成本控制指标中,加入合同错货率降低率,以及存货 周转率提高率两个 KPI 指标。 再有,生产系统在讨论中认为,目前,采购系统还是强调合格物料“及时”供应率提 高率为宜。 财经管理系统讨论要点及修改建议 财经管理系统在讨论中肯定了此次公司级 KPI 体系中对财经管理系统规定的三个指标 同时对其他系统的 KPI 指标提出了修改建议。 主张采购系统的组织增幅还是强调合格物料“准时”供应率提高率,这样迫使计划工 作本身提高水平,降低由于计划不准给公司造成的损失。 此外,认为营销系统的成本控制指标中应加入“存货周转率提高率”指标,以考核销 售计划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由于销售计划的不准确,执行偏差太大,使公司整个计划系统 处于大幅波动状态,造成综合成本,特别是存货水平较高和采购成本较高的后果。 华为电气讨论要点及修改建议 华为电气在讨论中建议对“产品销售成本率降低率”应是规定一个合理的比率,而不 一定采取逐年降低的提法,因为造成产品销售成本率上升和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因素是产品 售价的下降。 此外,华为电气认为“人均超额利润增长率”指标,应与虚拟利润的概念和统计口径 一致。 对公司级 KPI 体系的修改 根据各系统的讨论意见,经反复考虑后,对原 KPI 体系初稿作下述修改,增加了有关产品 质量和质量成本的指标。 1、在公司组织增幅指标中,补充下述指标:出口收入占销售收入比率增长率。 2、在研发系统的成本控制指标中替换和补充下述指标:老产品物料成本降低额、运行产品 故障数下降率。 3、在营销系统的组织增幅指标中补充下述指标:出口收入占销售收入比率增长率、合同错 误率降低率。 4、在生产系统的成本控制指标中,补充下述指标:产品制造直通率提高率。 5、将采购系统的组织增幅指标改为:合格物料及时供应率提高率。(黄卫伟整理) 刊号:第 80 期 标题:华为公司公司级关键绩效指标(KPI)体系(修改稿) 内容: 一、建立与落实公司级 KPI 体系的迫切性和存在的问题 1、建立公司级 KPI 体系的迫切性 ●落实《年度管理工作要点》 ●传递市场压力 ●建立综合平衡发展的管理体系 ●推动干部职业化 2、在建立和落实公司级 KPI 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行的公司级 KPI 不能直接明确地体现公司战略,不能紧扣年度管理工作要点。 ●由于公司级 KPI 不明确,致使各大部门 KPI 不能聚焦,客观上助长了部门各自为政。 ●原有的 KPI 体系求全求细,没有抓住重点和关键,主线不清楚。 ●在原有的公司级 KPI 分解中,过于强调部门的可控性和责权对等,忽视了跨部门的 责任,致使公司的最终成果指标不能落到实处。 ●公司级 KPI 指标的主要责任部门不明确,致使一些痼疾长期得不到彻底解决。 二、公司级 KPI 体系的建立原则 1、体现公司中短期的发展战略,紧扣《年度管理工作要点》,以增强核心竞争力为最终 目的。 2、简化、突出重点,明确主线,抓住主要矛盾。 3、强调市场标准和最终成果责任。 4、强调跨部门连带责任,促进跨部门的协调,不迁就部门的可控性和权限。 5、综合性、可度量、定量化,指标间相互制约,激励与压力并存。 三、公司级 KPI 体系的设计思路 (见管理优化报第 80 期第 1 版) 四、公司级 KPI 核心指标 宗旨: ●减人、增效、降耗 ●实行工资总额与部门绩效挂钩的原则 ●工资总额增幅不能超过组织增幅和人均创利增幅 (见管理优化报第 80 期第 1 版) 五、主要责任中心 1、研发系统 2、营销系统 3、采购系统 4、生产系统 5、财经管理系统 6、华为电气 六、各主要责任中心 KPI 指标 ●研发系统 1、组织增幅 指标名称:新产品销售额比率增长率和老产品市场增长率 指标定义:年度新产品订货额占全部销售订货额比率的增长率,老产品的净增幅 设立目的:反映产品研发的效果,体现公司后劲的增长,坚持产品的市场检验标准 数据收集:财务部 2、生产率提高 指标名称:人均新产品毛利增长率 指标定义:计划期内新产品销售收入减去新产品销售成本后的毛利与研发系统员工平 均人数之比的增长率。 设立目的:反映研发系统人员的平均效率,控制研发系统人员结构和改善研发管理 数据收集:人力资源部 3、成本控制 指标名称:老产品技术优化及物料成本降低额 指标定义:计划期内,销售的老产品扣除可比采购成本升 (降)因素后的物料成本降低 额。 设立目的:促使研发部门不断完善和改进老产品,降低老产品物料成本,提高老产品 竞争力。 数据收集:财务部 指标名称:运行产品故障数下降率 指标定义:计划期内,网上运行产品故障总数的下降率 设立目的:促使研发系统提高新、老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降低产品维护费用 数据收集:市场部 ●营销系统 1、组织增幅 指标名称:销售额增长率 指标定义:计划期内,分别按订货口径计算和按销售回款口径计算的销售额增长率 设立目的:作为反映公司整体组织增幅和市场占有率提高的主要指标 数据收集:财务部 指标名称:出口收入占销售收入比率增长率 指标定义:计划期内,出口收入占销售收入比率的增长率 设立目的:强调增加出口收入的战略意义,促进出口收入增长 数据收集:财务部 2、生产率提高 指标名称:人均销售毛利增长率 指标定义:计划期内,产品销售收入减去产品销售成本后的毛利与营销系统平均员工 人数之比 设立目的:反映营销系统货款回收责任的履行情况和效率,增加公司收入,改善现金 流量 数据收集:人力资源部 3、成本控制 指标名称:销售费用率降低率 指标定义:计划期销售费用支出占销售收入比率的降低率 设立目的:反映销售费用投入产生销售收入的效果,促使营销系统更有效地分配和使 用销售费用 数据收集:财务部 指标名称:合同错误率降低率 指标定义:计划期内发生错误的合同数占全部合同数的比率的降低率 设立目的:促进营销系统减少合同错误,合理承诺交货期,从而提高整个公司计划水 平和经济效益。 数据收集:生产总部 ●采购系统 1、组织增幅 指标名称:合格物料及时供应率提高率 指标定义:指计划期内,经 IQC 检验合格的采购物料及时供应的项次各占生产需求的 物料采购项次的比率的提高率 设立目的:反映采购系统管理供应商的能力,以及对均衡生产的保障能力和响应能力 数据收集:生产总部 2、生产率提高 指标名称:人均物料采购额增长率 指标定义:计划期内,到货的物料采购总额与采购系统平均员工人数之比 设立目的:反映采购系统的生产率,促使其减人增效 数据收集:人力资源部 3、成本控制 指标名称:可比采购成本降低率 指标定义:按代表性物料品种(重点是 A 类物品)计算的与上年同期比较或与业界最佳 水平比较的采购成本降低率,在采购成本中包含采购系统的费用分摊额 设立目的:降低物料采购综合成本 数据收集:生产总部 ●生产系统 1、组织增幅 指标名称:及时齐套发货率增长率 指标定义:指在计划期内生产系统按照订货合同及时齐套正确发货的产值占计划产值 的比率 设立目的:反映生产系统和公司整体的合同履约能力 数据收集:市场部 2、生产率提高 指标名称:人均产值增长率 指标定义:计划期内生产系统总产值与平均员工人数之比 设立目的:反映生产系统的劳动生产率,促使其减人增效 数据收集:人力资源部 3、成本控制 指标名称:制造费用率降低率 指标定义:产品制造成本中制造费用所占比率的降低率 设立目的:促使生产系统降低制造费用 数据收集:财务部 指标名称:产品制造直通率提高率 指标定义:产品(含元器件)一次性通过生产过程各阶段检验的批次占全部生产批次的 比率的提高率 设立目的:提高制造质量,降低制造质量成本 数据收集:管理工程部 ●财经管理系统 1、组织增幅 指标名称:净利润增长率 指标定义:计划期内,净利润增长率 设立目的:旨在促进财经管理系统通过全面预算的有效控制和对货款回收的有效监控 促使公司最终成果的增长 数据收集:管理工程部 2、生产率提高 指标名称:财经管理人员比例降低率 指标定义:计划期内,华为技术财经管理系统人员平均数占公司员工平均数的比例降 低率 设立目的:旨在促进财经管理系统减人、增效 数据收集:人力资源部 3、成本控制 指标名称:管理费用率降低率 指标定义:计划期内,公司管理费用支出(不含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率的降低率 设立目的:促使财经管理系统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有效地提高管理费用支出效果和降 低管理费用率 数据收集:管理工程部 ●华为电气 1、组织增幅 指标名称:销售收入增长率 指标定义:计划期内,按权责发生制计算的销售收入增长率 设立目的:反映规模的增长和市场份额的增长 数据收集:华为技术财务部 2、生产率提高 指标名称:人均超额利润增长率 指标定义:超额利润:计划期内,实现净利润扣除按核定的净资产利润率计算的净利 润的超额部分。人均超额利润增长率:超额利润与员工平均人数之比的增长率 设立目的:旨在反映扣除资本要素创利部分之外的其他生产要素创利效果及其增长 数据收集:华为技术财务部 3、成本控制 指标名称:产品销售成本率降低率 指标定义:计划期内,产品销售成本占销售收入比率的降低率,相当于销售毛利率增 长率 设立目的:降低产品销售成本,扩大毛利空间,为加大研发和市场投入创造条件 数据收集:华为技术财务部 刊号:第 80 期 标题:研发系统考核指标(KPI)讨论会议纪要 内容: 黄卫伟教授介绍了建立公司级考核指标体系的思路、原则和指标(KPI),详细讲解了研 发体系 99 年考核指标。会议重点讨论了研发系统的 KPI 指标。 “新产品销售额增长率” 这个指标是合理的,但需要进一步讨论。 1、需要明确“新产品”的具体定义。如果沿用 98 年指标,以“非交换类产品”来定义, 则交换类的 128、海外产品如何看待?同一类产品中的不同版本是否算新产品,如何促进一 些老产品的升级换代?因此,新产品至少可分为同一领域的新产品和不同领域的新产品, 希望能够就“新产品”的界定与公司相关部门作详细充分的讨论。 2、运用这个指标时,必须避免短期行为。通常一个研发项目获得市场销售额,是在该 项目立项 1—3 年后,如果为了早见成效,将精力放在做周期短、见效快的项目上,必然会 影响公司长期持续的发展。因此在分解、贯彻该指标时,必须避免短期行为。如果能够坚持 该指标考核三年以上,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3、今天销售的新产品是在一两年前开始开发的,在设立指标值时,应考虑到开发绩效 的滞后效应。 “人均新产品毛利增长率” 该指标比较好,从长远来讲,可以促进研发体系的良好运行。它不仅迫使我们去降低 成本、提高效率,同时也会引导我们去追求抓住产品的机会窗。作为一个财务指标,分解下 去时也可形成像“缩短开发周期”等过程指标。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与第一个指标相同。 “技术和元器件复用率提高率” 建议把该指标改为“用服费用率的降低率”,突出质量因素。 1、其他系统在定义关于成本的指标时,都是对整个系统的成本的概括。而“技术和元 器件复用率提高率”只是成本方面的一个分支描述。并且技术复用及元器件的复用、替代和 优选等可在“人均新产品毛利增长率”中体现出来。该指标可用于下一级部门的考核,如 元器件复用率可以分解给硬件工程室。对研发系统有毛利的要求,会促进研发系统对产品 成本的关注,进而促使研发系统提高元器件的复用率。 2、技术的复用率目前难以统计,并且该指标生产部无法统计。生产部能够统计出元器 件的复用率,但统计不出软件的复用率。如果交给研发系统统计,又不符合考核指标应由 其他部门统计的原则。目前该指标可作为一个导向提出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公司有 关部门可以建立数据统计体系,并最终作为考核指标。 3、用服费用与产品开发的质量、稳定性密切相关,用这个指标可以促进研发质量的提 高。在市场开拓中,质量是资格因素,价格是竞争因素,目前我们产品最关键的问题是质 量,十分有必要对产品质量重点关注。并且用服费用这个指标体现了对产品生命周期成本 负责,符合研发体系改革的大目标。用服费用的指标将促进中研、中试、用服的一体化合作。 由于用服的费用与网上设备的保有量有关,所以这个指标应当是用服费用率增长率的 降低率。 新产品的销售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市场部的努力,研发系统充分理解 KPI 的设计原则 “不迁就部门的可控性和权限”。同时希望公司各责任中心的指标具有系统性和互相支持 性。(技术干部部) 刊号:第 70 期 标题:坚定地实行以责任结果为导向的价值评价体系——任总在基层员工价值评 价体系项目汇报会上的讲话 内容: 一、建立以责任结果为导向的价值评价体系 我们要以提高客户满意度为目标,建立以责任结果为导向的价值评价体系,而不再以 能力为导向。以往我们完全以技能来决定工资是错误的,因为我们实行基于能力主义的价 值评价体系后,却做不出很好的商品来——咱们的 C&C08 交换机已瘫几次了,深圳联通、 香港和记都瘫过几个小时!这种以技能导向造成了一种不良倾向:重视产品的技术水平而 忽视产品的稳定性;重视产品性能的创新而忽视产品的商品化、产业化。企业是功利性组织, 我们必须拿出让客户满意的商品。因此整个华为公司的价值评价体系,包括对高中级干部 的评价都要倒回来重新描述,一定要实行以责任结果为导向。 我们现在必须明确:基层员工的职业发展要建立专家体系,中高层员工则可以是杂家 体系。今后不再强调基层员工工作的流动性和岗位的可置换性,要激励基层员工在一个岗 位上长期工作,不断钻研业务,提高业务水平。为此,首先要明确岗位的需求,选择合适的 人上合适的岗位;其次,如果岗位要变化,工资也要相应变化,要按新岗位重新考核上岗 从新岗位的起薪开始拿起。当然,也要建立一套牵引机制,让他们在岗位不变的情况下, 工资有晋升的机会。 基层岗位考核标准的建立应遵循两个原则:第一原则是以业绩考核为主,按实际作业 结果给予评价,等级标准可按三级来设定:一级是要达到上岗要求,达到本岗位的基本任 职能力;二级是要达到本岗位内中等以上水平,即对业务能手要求的水平;三级是根据本 岗位特殊的业绩要求,要达到本岗位内资深专家的水平。第二原则是要明确规定每个人只 能选本岗位中所直接从事的专业项目来进行考核,就是以他所认定的最主要的专业参加考 核,其他专业项目一概不予计分,如果其他专业答错了要扣分,答对了也不加分。对于特 别优秀的分子,如果他不怕扣分,真的把主要与次要的专业项目都考好了,也只能鼓励, 一定要从管理机制上去约束他们不要一专多能。一专多能对博士、硕士,我们是提倡的,但 对低学历的基层员工我们鼓励他们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而成为专家。 我们应建立一个为公司服务,而不是为员工服务的管理干部与基层员工的价值评价体 系,不能替基层员工着想的太多,我们为他们着想的是只要他工作效率和品质提高了,就 应该得到合理的报酬。我们实行按劳取酬的原则,在分配上实现同工、同责、同酬,对于在 一个岗位上停留年头长的员工,工资要比新人拿得多一些。打破基层岗位仅按学历定工资 的技能评价体系。同样的岗位,同样的工作,只要责任心和贡献是相同的,硕士和大专生 就应该拿相同的工资。但在现实条件下,华为公司在全国大规模地撒网捞人,要逐个去谈 工资的确不现实,只能先按学历确定个初始值,待有经验了就按标准去调整。调整后,工 资涨了,考核标准也要再提高。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考核不合格的就要降工资,就要 辞退。 二、同工同酬,建立职业化的基层岗位体系 在行政管理部和生产总部,我们只对骨干管理人员实行薪酬待遇级别制,因为他们负 有管理责任;对于基层岗位人员,应该严格按岗位要求和标准进行考核定级、晋级,干不 了的可以走,可以流出华为公司。但是我们一定要把岗位描述清楚,应明确哪些岗位不可 以流动,哪些岗位可以流动及怎么流动。 行政管理部在建立职业化基层岗位体系的同时,要坚持能够社会化的就要社会化的原 则,比如公司的信函服务能否由社会专门公司来承担,实行送信收费制度?又如,公司的 话务员可以到寻呼台去聘用受过良好职业训练的寻呼小姐,在待遇上比同行业的其它公司 高 50%,我们就可以建立一支小小的队伍。这样一步步展开走稳,我们的行政管理系统最 后就只剩下一些招标和投标的管理人员,我们的管理不就简化了吗?但是你们现在仅担负 着向公司输送低素质人员的责任,所培养的人既不是小草,也不是乔木,而是一些灌木, 而有些灌木老想着流动,就流到了乔木林中,结果高不成低不就,搞得很难管理。 生产总部的任务是要建立一支稳定的技术骨干队伍,你们调查一下每个岗位的工龄结 构,看看岗位工龄超过 3 年的有多少人。你想一个工位如果连三年工龄的人都没有,怎么能 把产品搞好?要分析一下他们呆不了三年的原因,要拿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要建 立一套上面所说的有牵引力的基层岗位价值评价体系及岗位等级考核办法,解决同工不同 酬、低酬的问题。 钟点工和临时工的工资待遇要比正式工高 20%~30%,退休金、社会保险全部捆在一 起给他们,同时要享受华为公司的伙食补贴,因为我们对他们没有长远利益承诺,对他们 的关怀也是短暂的,所以要多给他们工资。临时工的工伤要按国家的有关工伤规定办理, 要按公司正式员工的待遇对待。可以让基层员工在正式工和临时工中做出选择,如果选择 做临时工,工资就比正式工高。 华为公司每走一步都要把公司发展的安全问题解决好,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风险太大了。以后公司的退休金政策要向国家政策靠拢,对退休金的管理也须从减少风险 的角度去作些调整。公司将实行很多改革,自然会碰到很多思想问题,大家要从正面去认 识公司、宣传公司,正确地去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矛盾是客观存在的,经过一段时间各种 渠道的疏导,总是会解决的。 (白云华 整理)
12 页
597 浏览
立即下载
住总集团KPI考核指标
ZZ 考核指标 目 第一部分 录 高层考核指标........................................................1 常务副总经理考核指标...........................................................................................................1 行政副总经理考核指标...........................................................................................................2 副总经理(租赁、拆迁)考核指标............................................................................................3 销售副总经理考核指标...........................................................................................................4 总经济师考核指标..................................................................................................................5 总会计师考核指标..................................................................................................................6 总建筑师考核指标..................................................................................................................7 总工程师考核指标..................................................................................................................8 分公司经理考核指标..............................................................................................................9 第二部分 业务部门考核指标...................................................10 一、市场部考核指标................................................................................................................10 市场部部长考核指标............................................................................................................10 项目研究考核指标.................................................................................................................11 计划统计考核指标................................................................................................................12 二、规划部考核指标................................................................................................................13 规划部部长考核指标............................................................................................................13 技术审核考核指标................................................................................................................14 规划管理考核指标................................................................................................................15 市政管理考核指标................................................................................................................16 三、预算合同部考核指标.........................................................................................................17 预算合同部部长考核指标.....................................................................................................17 材料设备管理考核指标.........................................................................................................18 工程合同预结算考核指标.....................................................................................................19 四、总工办考核指标................................................................................................................20 总工办主任考核指标............................................................................................................20 技术管理考核指标................................................................................................................21 五、分公司考核指标................................................................................................................22 分公司管理副经理考核指标.................................................................................................22 分公司生产副经理考核指标.................................................................................................23 分公司工程技术专责考核指标.............................................................................................24 分公司项目工程管理考核指标.............................................................................................25 分公司市政管理考核指标.....................................................................................................26 分公司财务会计考核指标.....................................................................................................27 分公司出纳考核指标............................................................................................................28 分公司生产计划统计考核指标.............................................................................................29 分公司预算合同考核指标.....................................................................................................30 销售主管考核指标................................................................................................................31 分公司办公室管理考核指标.................................................................................................32 分公司办公室行政事务考核指标.........................................................................................33 六、销售中心考核指标............................................................................................................34 销售中心主任考核指标.........................................................................................................34 销售中心副主任考核指标.....................................................................................................35 销售中心销售策划考核指标.................................................................................................36 销售中心销售管理考核指标.................................................................................................37 销售中心代办专员考核指标.................................................................................................38 销售中心前期管理考核指标.................................................................................................39 销售中心财务会计考核指标.................................................................................................40 销售中心出纳考核指标.........................................................................................................41 第三部分 职能部门考核指标...................................................42 一、党委办公室考核指标.........................................................................................................42 党委办公室主任考核指标.....................................................................................................42 党委办公室干事考核指标.....................................................................................................43 工会主席考核指标................................................................................................................44 二、总经理办公室考核指标.....................................................................................................45 总经理办公室主任考核指标.................................................................................................45 文秘考核指标........................................................................................................................46 档案管理考核指标................................................................................................................47 公共关系管理考核指标.........................................................................................................48 三、人力资源部考核指标.........................................................................................................49 人力资源部部长考核指标.....................................................................................................49 薪酬管理考核指标................................................................................................................50 人事管理考核指标................................................................................................................51 培训发展管理考核指标.........................................................................................................52 四、战略发展部考核指标.........................................................................................................53 战略发展部部长考核指标.....................................................................................................53 战略发展部副部长考核指标.................................................................................................54 战略计划考核指标................................................................................................................55 法律事务考核指标................................................................................................................56 资产管理考核指标................................................................................................................57 五、信息中心考核指标............................................................................................................58 信息中心主任考核指标.........................................................................................................58 计算机应用开发考核指标.....................................................................................................59 房库管理考核指标................................................................................................................60 六、行政后勤部考核指标.........................................................................................................61 行政后勤部部长考核指标.....................................................................................................61 后勤管理考核指标................................................................................................................62 食堂/资产管理考核指标.......................................................................................................63 医务管理考核指标................................................................................................................64 司机班班长考核指标............................................................................................................65 司机考核指标........................................................................................................................66 保卫管理考核指标................................................................................................................67 维修工考核指标....................................................................................................................68 炊事员考核指标....................................................................................................................69 七、审计室考核指标................................................................................................................70 审计室主任考核指标............................................................................................................70 审计人员考核指标................................................................................................................71 八、财务部考核指标................................................................................................................72 财务部部长考核指标............................................................................................................72 财务部副部长考核指标.........................................................................................................73 记账会计考核指标................................................................................................................74 银行出纳考核指标................................................................................................................75 现金出纳考核指标................................................................................................................76 税务管理考核指标................................................................................................................77 融资管理考核指标................................................................................................................78 资金管理考核指标................................................................................................................79 成本管理考核指标................................................................................................................80 北京 ZZ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考核指标 第一部分 高层考核指标 常务副总经理考核指标 任 务 绩 效 50% 指标项 考评目的 考评内容 公司经营运作 效果 保证公司日常 工作有序开展 在公司日常经营运作中是否充分 发挥组织力、协调力、调度力 直属部门的计 划完成情况 保证所负责部 门的计划目标 与开发公司的 计划目标相一 致 计划是否按时完成;计划执行效 果 公司发展战略是否与企业内部资 公 司 发 展 战 略 确保公司持续、 源相匹配,是否适应外部环境的 的合理性 健康发展 发展和变化 合资合作项目 执行情况 保证公司资金 按期收回 法律服务 保证公司良好 的法律运行环 境,使企业经 济利益损失最 小化 网络化发展 提高公司办公 室自动化和信 息化服务水平 公司资金是否按期收回 解决年度经济纠纷、法律事务的 效果 公司实现办公室自动化程度;内 部局域网信息化服务水平 备注: 第1页 考评人 总 经 理 北京 ZZ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考核指标 行政副总经理考核指标 指标项 考核目的 考核内容 保证所负责部门 的计划目标与开 发公司的计划目 标相一致 计划是否按时完成;计划执行 效果 人力资源规划效 果 保证人力资源满 足公司发展要求 公司的人力资源能否满足公司 的发展要求,其中关键岗位人 员的空缺率不高于目标值,关 键人员流失率不高于目标值 人力资源管理体 系的系统化水平 保证人力资源体 系的良性循环 人力资源体系标准化、规范化程 度;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效果 行政后勤保障体 系的运行效率 确保行政后勤保 障体系的完备性 和高效性 公司的安全、生活物资、业务运 行后勤保障体系的完备性、高效 性;部门或员工对后勤服务的 满意度 固定资产管理状 况 公司资产的使用 情况 年度固定资产的盘亏盘盈,非 正常损坏对公司资产所造成的 影响 员工对行政服务 满意度 保证行政后勤系 统高效运作,提 供优质的服务 是否有部门投诉发生,是否发 生过重大的事故,员工满意度 调查与上年对比情况 保证行政后勤费 用合理有效 行政后勤费用支出,实际行政 后勤费用与计划预算费用的偏 差,费用的增长速度与业务发 展速度比较是否合理 计划完成情况 任 务 绩 效 50% 行政后勤费用 备注: 第2页 考核人 总 经 理 北京 ZZ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考核指标 副总经理(租赁、拆迁)考核指标 指标项 任 务 绩 效 50% 考核目的 考核内容 计划完成情况 保证所负责部门 的计划目标与开 发公司的计划目 标相一致 计划是否按时完成;计划执行 效果 拆迁计划目标完 成情况 保证拆迁计划目 标的完成率和满 意度 拆迁计划目标完成率;拆迁实 际费用支出与预算费用的偏差 量;拆迁任务完成质量 租赁业务发展情 况 保证租赁业务发 展的经济效益最 大化 营业收入、费用是否完成目标 下属公司预算执 行偏差率 保证合理的支 出,加强财务控 制 拆迁租赁公司的预算执行情况 对公司重大投资 决策的支持程度 保证公司相关多 元化业务发展的 快速成长和规范 化管理 提出相关多元化(拆迁、租赁、 物业管理)业务发展规划;业 务发展规划方案是否具有科学 性、前瞻性、客观性、可行性 备注: 第3页 考核人 总 经 理 北京 ZZ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考核指标 销售副总经理考核指标 指标项 考核目的 考核内容 保证营销战略和总体 战略一致 对市场需求结构分析的客观 性、合理性;市场容量预测与 实际销售情况的绝对偏差 量;营销策略的可行性 年度销售目标完 成情况 保证公司的销售目标 能够按计划完成 销售收入完成百分比、销售计 划执行情况 营销策划方案的 质量 保证营销策划方案的 市场投放效果与开发 公司的销售经营目标 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编制营销策划方案的合理性、 可行性;营销策划方案实施 的效果;营销策划方案创造 的经济价值分析 企业品牌知名度 保证提升公司品牌形 象,增强公司竞争力 品牌宣传的力度、品牌被市场 的认可程度 销售费用预算执 行偏差率 整体上加强销售费用 规模和效果控制,提 高利润率 销售费用是否合理有效,销 售费用预算执行偏差率 销售费用收入比 率 保证销售费用的高效 使用 投入的销售费用和销售收入 的比值与目标值的偏差程度 销售管理体系的 规范化程度 保证建立健全规范化 的销售管理体系,同 时使销售管理体系发 挥最大的效能 销售管理制度建设的标准化 程度;销售管理体系运营的 规范化程度;销售管理体系 运行的经济价值分析 客户满意度 保证对客户的服务质 量,提高公司的核心 竞争力 年客户投诉总量,客户投诉 是否及时、有效得到解决,是 否积极服务客户 营销战略方案的 质量 任 务 绩 效 50% 备注 考核人 总 经 理 销售费用预算执行偏差率=1 — |销售费用年度预算-实际年度销售费用| / 销售 费用年度预算 第4页 北京 ZZ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考核指标 总经济师考核指标 任 务 绩 效 50% 指标项 考核目的 考核内容 主管部门业务计 划及执行情况 保证业务计划制 定的严肃性,执 行的高效、有序性 计划是否按时完成,计划执行 的效果 预算体系管理的 规范度 保证充分发挥预 算体系的职能, 控制公司费用、成 本 是否制定并落实了预算的规范 及操作办法等,制度体系是否 完整 招投标制度体系 的有效性 确保招投标事件 的高效、合理、有 序的进行 招投标规章制度的系统性、全面 性、合理性、操作性、有效性;招 投标规章制度完善程度 项目成本控制的 有效性 控制项目成本 项目成本控制流程是否合理; 项目成本监控是否合理、到位; 项目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偏 差度 综合计划的有效 性 充分发挥综合计 划的综合管理作 用 公司综合计划对各部门业务运 作的指导效果如何,部门之间 的协同度如何,是否发挥了监 控作用;综合计划的权威性、可 行性 立项比率 提高可行性分析 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了高层决策立项的项目相 对于可行性分析项目的比率 土地储备的经济 效益 保证土地储备的 经济价值的最大 化 土地储备的科学性、价值性;土 地谈判的计划性、有效性;土地 储备经济价值分析报告的科学 性、客观性 项目前期研究的 质量 确 保 项 目 研 究 的 项目研究经济分析是否全面、技 经济价值可行性、 术方案阐述是否明确;项目实 技 术 水 平 的 先 进 施的可行性 性 费用控制情况 保证下属部门费 用按预算进行控 制 备注: 第5页 下属部门实际费用与预算差异 比较 考核人 总 经 理 北京 ZZ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考核指标 总会计师考核指标 任 务 绩 效 50% 指标项 考评目的 考评内容 财务计划完成情 况 保证所负责部门 的计划目标与开 发公司的计划目 标相一致 财务计划是否按时完成;实际财 务收益与预期财务收益的偏差值 财务法律法规的 贯彻效果 提高财务人员的 业务素质,规避 财务风险 财务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效果 财务规章制度的 规范性 确保财务系统规 范化管理 财务管理效果 加强公司财务管 理和财务审计能 力,规避财务风 险 扩展财务融资渠 道,提高资金筹 融资效果 措能力,满足企 业业务发展的资 金需求 财务信息有效性 为管理决策提供 依据 税务处理效果 公司重大投资决 策的支持程度 财务管理制度是否系统、规范、有 没有操作性 财务资金的预算计划是否科学、 有效;财务资金的周转率、利用 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资产占有 资金周转率;财务审计制度是否 健全;审计工作是否有效 财务融资渠道、筹措资金的额度 等是否满足企业业务发展的需 要;财务管理费用是否科学、合 理、经济;资金调度和协调能力 是否满足资金预算要求 定期及时、真实地向总经理提供 支持决策的财务分析报告 合理税务筹划 充分利用国家政策享受的税收优 惠数(未发生税务纠纷) 保证公司重大投 资财务风险 提出重大投资的财务分析和方案 实施的财务可行性论证 备注 第6页 考评 人 总 经 理 北京 ZZ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考核指标 总建筑师考核指标 指标项 计划完成情况 任 务 绩 效 50% 考核目的 考核内容 保证所负责部门的计划 目标与开发公司的计划 目标相一致 计划是否按时完成;计划执 行效果 项目设计技术 标准、相关法 令、法规的贯彻 效果 提高规划部技术人员的 业务素质 技术管理规章 制度的完备性 保证项目设计技术标准 的科学性、合理性 技术管理制度是否系统、合 理、规范 项目设计质量 保证项目设计满足项目 开发组织总设计的设计 思想,在设计质量上满 足项目开发组织总设计 的技术要求 对项目设计的技术支持程度、 技术审核力度;项目设计过 程出现的重大技术的预见 性;项目设计质量水平带来 的经济效益分析 重大技术审核 保证技术审批的正确性 和完整性 项目总规划方案、单体/市政 重大技术决策、重大的技术变 更等技术处理是否及时、有 效;技术方案是否科学、合 理、全面、经济 对公司重大项 目投资决策的 技术支持程度 保证公司重大项目投资 的科学化,规避技术风 险 提出技术方案的科学性、前瞻 性、客观性、经济性;技术方 案创造的经济价值分析 备注 第7页 考核人 项目设计技术标准、相关法 令、法规的贯彻效果 总 经 理 北京 ZZ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考核指标 总工程师考核指标 指标项 任 务 绩 效 50% 考核目的 考核内容 计划完成情况 保证所负责部门的计 划目标与开发公司的 计划目标相一致 计划是否按时完成;计划执 行效果 施工技术标准、 相关法令、法规 的实施效果 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 业务素质 技术管理规章制 度的完备性 保证工程建设技术标 准的科学性、合理性 技术管理规章制度是否系 统、合理、规范 重大技术的审批 质量 保证技术审批的正确 性和完整性 施工组织总设计、监理大纲、 重大项目的招投标等技术文 件或技术处理的审批是否及 时、有效;技术方案是否科 学、合理、全面、经济 对工程建设质量 的监督力度 保证分公司满足质量 要求,避免重大质量 事故 发生重大适量事故的次数和 影响范围,事故原因 对公司重大项目 投资决策的技术 支持程度 保证公司重大项目投 资的科学化,规避技 术风险 提出技术方案的科学性、前 瞻性、客观性、经济性;技术 方案创造的经济价值分析 备注: 第8页 考核人 施工技术标准、相关法令、法 规的贯彻和实施效果 总 经 理 北京 ZZ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考核指标 分公司经理考核指标 指标项 任 务 绩 效 100% 考核目的 考核内容 年度销售收入 保证分公司按时或超额 完成开发公司下达的年 度销售收入计划 年度总销售额;年度销售任 务完成率 工程质量 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符合 项目设计技术要求 工程建设过程质量验收合格 率;工程最终交接质量验收 合格率 工程交用时间 保证分公司按时完成开 发公司下达的年度工程 建设任务 工程交用时间;年度工程建 设任务完成率 工程安全 保证工程建设安全生 产,降低事故发生率 工程事故发生率低于目标值 费用控制 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 经济效能最大化的前提 下,使项目工程建设费 用、综合管理费用最小 化或合理化 工程建设费用总额,综合管 理费用总额;工程建设成本 控制率,综合管理费用控制 率 备注 第9页 考核人 总 经 理 北京 ZZ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考核指标 第二部分 业务部门考核指标 一、市场部考核指标 市场部部长考核指标 任 务 绩 效 50% 指标项 考核目的 考核内容 部门计划完成情 况 保证部门计划制定 的严肃性,执行的 高效、有序 计划是否按时完成,计划执行 的效果 综合计划的质量 确保公司综合计划 公司综合计划制定的及时性、 的严肃性、客观性、 可操作性;计划的实际效果与 具备可操作性 预期效果的对比 研究报告的数 量、质量 充分发挥市场部的 项目研究职能,定 期或不定期对公司 房地产业务进行专 题研究 每年项目研究或专题研究报告 的数量、质量 综合统计资料的 收集和利用情况 确保公司综合统计 资料收集的及时性 和利用的合理性 公司综合统计的全面性、及时 性、准确性;统计报告分析的 数量、质量 分公司经理业绩 合同管理情况 确保上级能够及时 了解分公司经理业 绩合同完成情况 分公司经理业绩指标完成情况 统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部门费用控制情 况 控制部门费用合理 支出 部门实际费用与预算费用的偏 差 备注 第 10 页 考核人 总 经 济 师 北京 ZZ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考核指标 项目研究考核指标 指标项 任 务 绩 效 70% 考核目的 考核内容 计划完成情况 保证岗位计划目标与部 门计划目标相一致 计划是否按时完成,计划执 行效果 信息数据库的 更新 保证项目研究所需要的 信息更加全面、准确 数据库信息收集的全面性、及 时性、准确性、动态变化性; 房地产行业发 展研究报告的 质量 要求每年度对房地产行 业作一定数量的高质量 专题研究 土地市场研究报告、项目可行 性研究报告、房地产市场需求 研究报告的数量;相关研究 报告的被高层领导采纳的数 量或对高层领导决策的支持 程度 编制项目成本 计划的质量 保证项目成本计划的制 定的合理性和实施效果 项目成本计划制定的准确性、 操作性、及时性;计划的实际 效果与预期效果的对比性 备注 第 11 页 考核人 市 场 部 部 长 北京 ZZ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考核指标 计划统计考核指标 指标项 任 务 绩 效 70% 考核目的 考核内容 计划完成情况 保证岗位计划目 标与部门计划目 标相一致 计划是否按时完成,计划执行效 果 综合计划的质量 保证公司综合计 划的严肃性、客 观性、操作性 公司综合计划制定的及时性、可 操作性;计划的实际效果与预期 效果的对比性;计划实施效果分 析 综合统计的质量 保证综合统计的 权威性 统计数据的全面性、及时性、准确 性 综合统计资料的 利用 确保公司综合统 计资料收集的及 时性和利用的合 理性 统计资料分析的及时性、合理性、 全面性;统计分析报告的数量、 质量 分公司经理业绩 合同管理情况 保证分公司经理 经营承包完成 分公司经理是否按业绩合同完成 任务 备注 第 12 页 考核人 市 场 部 部 长 北京 ZZ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考核指标 二、规划部考核指标 规划部部长考核指标 任 务 绩 效 50% 指标项 考核目的 考核内容 部门计划完成情 况 保证部门计划制定 的严肃性,执行的 高效、有序性 计划是否按时完成,计划执行 的效果 项目设计思想的 完美性 保证项目规划设计 完全体现公司对项 目的总体定位以及 项目设计方案的创 新性、前瞻性 项目设计思想的实现程度;项 目规划设计方案的创新水平 项目设计方案的 可行性 项目设计方案的经 项目的客户定位与市场需求定 济价值、技术水平、 位是否一致 并能满足市场需求 项目设计质量 保证项目设计一次 性完成设计任务 项目设计是否出现重大技术问 题;项目设计更改、变更的次 数;施工图交接相关资料和手 续的完整性 项目设计完成的 及时性 保证项目设计在确 定的时间内,实现 设计思想,完成总 体项目设计方案 项目委托设计实际完成时间与 计划完成时间的绝对量对比 相关证件或手续 完成情况 部门费用控制情 况 为了保证项目设计 的顺利进行,在规 定的时间内办理好 相关证件或手续 保证部门费用按计 划预算进行控制 备注 第 13 页 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理好相 关手续(申报规划设计要点、 申报规划设计条件等);是否 及时办理工程建设规划许可 证;办理证件/手续的实际完成 时间与与计划完成时间绝对量 对比 部门实际费用与计划预算费用 的偏差 考核人 总 建 筑 师 北京 ZZ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考核指标 技术审核考核指标 指标项 任 务 绩 效 70% 考核目的 考核内容 计划完成情况 保证岗位计划目标与部 门计划目标相一致 计划是否按时完成,计划执 行效果 技术审核质量 保证规划设计图纸的严 谨性、准确性 与设计院进行技术沟通的次 数、技术修改的情况;施工图 技术交底的成功率 技术审核的及 时性 为保证项目委托设计的 质量和技术交接的计划 性,技术审核应在规定 的时间内完成技术审核 任务 技术审核实际完成时间与计 划完成时间的偏差 技术审核工作 量 为保证技术审核的质 量,应投入的总体工作 量 完成技术审核所花费的作业 时间 技术标准的贯 彻效果 为了提高部门的技术水 平和作业质量,定期或 不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 技术培训 技术标准的发放次数;相关 人员的培训次数;标准的贯 标效果 为保证公司施工组织总 设计方案的良好运行, 对相关部门提供的技术 支持程度 技术服务信息的反馈速度; 提出技术处理方案的合理 性;技术处理效果 技术服务/支持 程度 备注 第 14 页 考核人 规 划 部 部 长 北京 ZZ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考核指标 规划管理考核指标 指标项 任 务 绩 效 70% 考核目的 考核内容 计划完成情况 保证岗位计划目 标与部门计划目 标相一致 计划是否按时完成,计划执行效 果 项目委托设计完 成情况 确保项目委托设 计在预计的时间 内完成 项目委托设计实际完成时间与计 划完成时间的绝对量对比 项目设计质量 保证项目设计一 次性完成设计任 务 项目设计是否出现重大技术问 题;项目设计更改、变更的次 数;施工图交接相关资料和手续 的完整性 相关证件或手续 完成情况 为了保证项目设 计的顺利进行, 在规定的时间内 办理好相关证件 或手续 技术服务/支持程 度 为保证公司施工 组织总设计方案 的良好运行,对 相关部门提供的 技术支持程度 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理好相关 手续(申报规划设计要点、申报 规划设计条件等);是否及时办 理工程建设规划许可证;办理证 件/手续的实际完成时间与与计划 完成时间绝对量对比 技术服务信息的反馈速度;提出 技术处理方案的合理性;技术处 理效果 备注 第 15 页 考核人 规 划 部 部 长 北京 ZZ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考核指标 市政管理考核指标 指标项 任 务 绩 效 70% 考核目的 考核内容 计划完成情况 保证岗位计划目 标与部门计划目 标相一致 计划是否按时完成,计划执行效 果 项目委托设计完 成情况 确保项目委托设 计在预计的时间 内完成 项目委托设计实际完成时间与计 划完成时间绝对量对比 项目设计质量 保证项目设计一 次性完成设计任 务 项目设计是否出现重大技术问 题;项目设计更改、变更的次 数;施工图交接相关资料和手续 的完整性 相关证件或手续 完成情况 为了保证项目设 计的顺利进行, 在规定的时间内 办理好相关证件 或手续 技术服务/支持程 度 为保证公司施工 组织总设计方案 的良好运行,对 相关部门提供的 技术支持程度 办理证件/手续的实际完成时间与 与计划完成时间绝对量对比 技术服务信息的反馈速度;提出 技术处理方案的合理性;技术处 理效果 备注 第 16 页 考核人 规 划 部 部 长 北京 ZZ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考核指标 三、预算合同部考核指标 预算合同部部长考核指标 任 务 绩 效 50% 指标项 考核目的 考核内容 部门计划完成情 况 保证部门计划制定 的严肃性,执行的 高效、有序性 计划是否按时完成,计划执行 的效果 招投标规章制度 的质量 确保招投标事件的 高效、合理、有序的 进行 招投标规章制度的系统性、全 面性、合理性、操作性、有效 性;招投标规章制度完善的程 度、更新的及时性 项目预结算审核 质量 保证招投标或非招 投标项目成本的公 证、合理、有效性 项目预结算审核程序的合理 性;预结算审核的频次、参与 的程度 项目成本控制的 有效性 确保项目成本控制 与项目成本计划的 协同性,以及项目 成本控制的合理 性、有效性 项目成本控制流程是否合理; 项目成本监控是否合理、到 位;项目成本数据/资料统计以 及分析报告是否及时 材料设备数据库 的质量 保证材料设备招投 标的合理性 材料设备数据库信息的全面 性、及时性、准确性;数据库信 息的更新速度 项目经济合同库 的完善程度 保证项目经济合同 的同一管理 项目经济合同数据统计的全面 性、及时性;相关数据上网的 时间、授权范围等 对分公司的技术 支持程度 保证分公司招投 标、预结算工作顺 利、有序的进行 国标、行标、企标的宣传程度; 数据库的信息支持;业务指导 或培训的频次 部门费用控制情 况 保证部门费用按预 算进行控制 部门实际费用与预算费用偏差 备注 第 17 页 考核人 总 经 济 师 北京 ZZ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考核指标 材料设备管理考核指标 指标项 考核目的 考核内容 保证岗位计划目标与部 门计划目标相一致 计划是否按时完成,计划执 行效果 招投标规章制 度的质量 确保招投标事件的合 理、有序的进行 招投标规章制度的系统性、全 面性、合理性、操作性、有效 性;招投标规章制度的更新 和完善程度 材料设备数据 库的质量 保证材料设备招投标的 合理性 材料设备数据库信息的全面 性、及时性、准确性;数据库 信息的更新速度、频次 材料设备合同 审核质量 保证材料设备合同的合 法性、公证、有效性 材料设备合同审核程序的合 理性、审核频次、参与的程度 项目成本控制 的有效性 确保项目成本控制的合 理、有效性与项目成本 计划的同一性 项目成本控制流程是否合 理;项目成本监控是否合理、 到位;项目成本数据资料的 统计、分析报告是否及时 计划完成情况 任 务 绩 效 70% 备注 第 18 页 考核人 预 算 合 同 部 部 长 北京 ZZ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考核指标 工程合同预结算考核指标 指标项 任 务 绩 效 70% 考核目的 考核内容 计划完成情况 保证岗位计划目 标与部门计划目 标相一致 计划是否按时完成,计划执行效 果 项目合同库的完 善程度 保证项目经济合 同的同一管理 项目经济合同数据统计的全面 性、及时性;相关数据上网的时 间、授权范围等 项目预结算审核 质量 保证招投标或非 招投标项目成本 的公证、合理、有 效性 项目预结算审核程序的合理性, 审核频次、参与的程度;经济分 析审核的合理性、及时性 项目预结算资料 统计 确保对项目预结 算资料的系统管 理和成本分析 统计资料分析的及时性、合理性、 全面性;统计分析报告的数量、 质量 对分公司的技术 支持程度 保证分公司预结 算工作顺利、有 序进行 国标、行标、企标的宣传程度;数 据库的信息支持;业务指导或培 训的次数 备注 第 19 页 考核人 预 算 合 同 部 部 长 北京 ZZ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考核指标 四、总工办考核指标 总工办主任考核指标 任 务 绩 效 50% 指标项 考核目的 考核内容 部门计划及执行 情况 保证部门内部工作有 序开展 部门计划制定的是否合理, 计划是否按时执行,计划执 行效果 工程建设法令、 法规、规范等落 实情况 确保监督落实国家的 制度文件 是否有效监督分公司、总工办 等部门落实国家的政策制度 文件 工程技术管理规 范制定、落实情 况 确保技术规范体系完 整、真正落实 是否制定了完整的技术规范 体系,是否监督技术规范落 实,对于不合规范的情况是 否提出纠正和向上级汇报 对分公司技术支 持的程度 为分公司提供科学、 合理的解决方案,确 保工程建设质量 对分公司技术支持的及时 性;提出解决方案的可行性 技术审核的质量 保证技术审核的质 量,避免技术上风险 技术审核的及时性;技术要 求实现的可行性审查;工程 建设中出现技术差错、遗漏率 部门费用控制 保证部门费用的有效 控制 部门实际费用与预算费用偏 差值 备注 第 20 页 考核人 总 工 程 师 北京 ZZ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考核指标 技术管理考核指标 指标项 任 务 绩 效 70% 考核目的 考核内容 计划及执行情况 保证工作有序开展 个人计划的制定是否合理, 计划是否按时执行,计划执 行效果 技术审核的质量 保证技术审核的质 量,避免技术上风险 技术审核的及时性;技术要 求实现的可行性审查;工程 建设中出现技术差错、遗漏率 技术审核的及时 性 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 完成技术审核任务 技术审核计划时间与实际完 成时间的偏差 对分公司技术支 持情况 确保完成对分公司的 具体技术支持 对分公司技术支持是否及时、 有效;重大技术的解决方案 是否科学、合理 备注 第 21 页 考核人 总 工 办 主 任 北京 ZZ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考核指标 五、分公司考核指标 分公司管理副经理考核指标 指标项 综合计划完成情 况 任 务 绩 效 50% 考核目的 保证分公司成本 计划/资金使用计 划/销售收入计划 目标与开发公司 的综合计划目标 相一致 考核内容 考核人 综合计划是否按时完成;综合计 划执行效果 销售收入 保证按时或超额 完成分公司下达 的年度销售收入 计划 季度销售额;季度销售任务完成 率;年度总销售额;年度销售任 务完成率 资金利用的合理 性 保证分公司资金 的合理使用和调 度,使资金使用 率达到最大化 资金的调度/使用合理性 综合统计完成情 况 确保分公司综合 统计资料上报的 分公司季度/年度综合统计数据上 及时性、全面性、 报的的及时性、全面性、真实性 真实性 招投标工作质量 保证招投标工作 的公平、合法、合 理性 费用控制 在保证工程建设 质量和经济效能 最大化的前提 下,使项目工程 建设费用、综合 管理费用最小化 或合理化 招标文件/标底编制的合格率;招 投标事件组织的有序性 工程建设费用总额;综合管理费 用总额;工程建设成本控制率; 综合管理费用控制率 备注 第 22 页 分 公 司 经 理 北京 ZZ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考核指标 分公司生产副经理考核指标 任 务 绩 效 50% 指标项 考核目的 考核内容 生产计划完成情 况 保证分公司生产 计划目标与开发 公司计划目标相 一致 计划是否按时完成,计划执行效 果 相关证件或手续 完成情况 为了保证项目设 计的顺利进行, 在规定的时间内 办理好相关证件 或手续 编制施工组织总 设计方案的质量 确保施工组织总 设计方案满足项 目组织总设计方 案的技术要求, 同时达到工程建 设施工要求 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方案的及时 性、结构的合理性、内容的全面性 办理市政工程建 设的及时性 在保证市政工程 建设质量的前提 下,让专业公司 提供一条龙服务 办理市政委托服务条件(代办工 程前期的全部报装、报批、审核手 续及后期工程的报竣、验收、开建 手续)的及时性 工程建设监控质 量 确保工程建设过 程控制质量 现场技术解决方案的次数;巡视 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频次;预 防工程建设出现不良事故的次数 工程质量 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符合项目设计 技术要求 工程建设过程质量验收合格率; 工程最终交接质量验收合格率 工程交用时间 保证分公司按时 完成开发公司下 达的年度工程建 设任务 工程交用时间;年度工程建设任 务完成率 考核人 办理证件/手续的数量、时间与相 应计划的偏差值 备注 第 23 页 分 公 司 经 理 北京 ZZ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考核指标 分公司工程技术专责考核指标 指标项 任 务 绩 效 70% 考核目的 考核内容 计划完成情况 保证岗位计划目标与分 公司计划目标相一致 计划是否按时完成,计划执 行效果 编制施工组织 总设计方案的 质量 保证施工组织总设计真 正成为工程建设的指导 纲要 施工组织总设计方案的可行 性、指导性、经济性、技术性 技术审核质量 严格确保工程建设与图 纸设计的高度一致性, 并对现场技术问题提出 合理解决方案 对设计图纸的理解程度,对 设计图纸技术的掌握程度; 现场技术问题解决的及时 性,解决方案的合理性 技术标准的贯 彻情况 为了提高部门的技术水 平和作业质量,定期或 不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 技术标准化培训 技术标准的发放次数;相关 人员的培训次数;贯标的实 施效果 为保证分公司良好的生 产运行,对工程建设提 供的技术服务程度 “四新技术”的贯彻实施效 果;现场技术服务信息的反 馈速度;提出技术处理方案 的合理性、技术处理效果、技 术服务的次数 技术服务/支持 程度 备注 第 24 页 考核人 生 产 副 经 理 北京 ZZ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考核指标 分公司项目工程管理考核指标 指标项 考核目的 考核内容 相关证件或手续 完成情况 为了保证项目设 计的顺利进行, 在规定的时间内 办理好相关证件 或手续 工程建设质量 保证工程建设质 量达到设计要求 对施工单位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的 及时性;对监理单位工作监控的 频次;工程验收的合格率 现场技术服务 保证工程建设顺 利、有序的进行 现场技术服务的及时性,重大技 术问题上报、处理的时间;现场 技术方案处理的合理性,技术处 理效果,技术服务的次数 办理证件/手续的数量、时间与相 应计划的偏差值 备注 第 25 页 考核人 北京 ZZ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考核指标 分公司市政管理考核指标 指标项 考核目的 考核内容 办理市政工程建 设的及时性 在保证市政工程 建设质量的前提 下,让专业公司 提供一条龙服务 办理市政委托服务条件(代办工 程前期的全部报装、报批、审核手 续及后期工程的报竣、验收、开建 手续)的及时性 相关证件或手续 完成情况 为了保证项目设 计的顺利进行, 在规定的时间内 办理好相关证件 或手续 办理证件和相关手续实际完成时 间与计划完成时间的偏差值 市政建设质量 保证市政建设质 量达到设计要求 对施工单位市政建设质量监督的 及时性;对监理单位工作监控的 频次;工程验收的合格率 保证市政建设顺 利、有序的进行 现场技术服务的及时性,重大技 术问题上报、处理的时间;现场 技术方案处理的合理性,技术处 理效果,技术服务的次数 现场技术服务 备注 第 26 页 考核人 北京 ZZ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考核指标 分公司财务会计考核指标 任 务 绩 效 70% 指标项 考核目的 考核内容 财务报告完成及 时性 保证财务报告按 时完成 分公司月季、年度报表是否及时 完成 拨款台账工作完 成情况 保证拨款台账记 账工作正常开展 工程、市政、材料设备等拨款台账 是否准确、及时 核实原始票据情 况 保证原始票据的 真实、完整 各类凭证核实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记账凭证完整性 和及时性 保证记账赁证工 作正常开展 编制与录入记账凭证是否及时、 完整 项目工程建设成 本归集完成情况 保证项目工程建 设成本归集工作 分公司项目工程建设成本归集是 否及时、是否准确 资金使用计划编 制/执行情况 保证资金使用计 划工作正常开展 分公司资金使用计划编制是否合 理;资金使用计划执行是否有效 备注 第 27 页 考核 人 管 理 副 经 理 北京 ZZ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考核指标 分公司出纳考核指标 任 务 绩 效 70% 指标项 考核目的 出纳工作准确度 提高出纳工作准 确度 差错次数不超过 XX 次 现金报销工作满 意度 提高现金报销工 作服务质量 报销人是否满意度 记账工作及时性 保证记账工作按 时完成 各种日记账日清日结,各种凭 证及时记录 支票管理工作完 成情况 保证公司支票管 理工作正常开展 是否按有关制度进行支票管理 客户付款凭证完 整性 保证客户付款赁 证完整 分公司客户付款凭证是否完整 编制银行存款余 额调节表及时性 保证此工作及时 开展 是否及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 节表 备注 第 28 页 考核内容 考核人 管 理 副 经 理 北京 ZZ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考核指标 分公司生产计划统计考核指标 指标项 考核目的 考核内容 分公司综合计划 的质量 保证分公司综合 计划制定的严肃 性、客观性、操作 性 分公司综合计划制定的全面性、 及时性、可操作性;计划实施的 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的对比 分公司综合统计 的质量 保证分公司综合 统计的权威性 统计数据的全面性、及时性、准确 性 综合统计资料的 利用 确保分公司综合 统计资料收集的 及时性和利用的 合理、有效性 统计资料分析的及时性、合理性、 全面性;统计分析报告的数量、 质量 备注 第 29 页 考核人 北京 ZZ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考核指标 分公司预算合同考核指标 指标项 计划完成情况 任 务 绩 效 70% 编制招标文件质 量 考核目的 考核内容 保证岗位计划目 标与分公司计划 目标相一致 计划是否按时完成,计划执行效 果 保证招标文件/标 底的公证性、合 理性、经济性 招标文件采用的标准是否先进、 合理、公证、客观;招标文件包括 的内容是否全面,分类方法是否 合理;标底是否客观、真实 招投标工作效率 体现招投标工作 的时间效益和经 济效益 招投标工作的经济效益;招投标 工作完成时间与计划完成时间的 偏差值 招投标相关手续 完成情况 为保证招投标的 顺利进行,在规 定的时间内办理 好相关证件或手 续 办理招投标手续的实际完成时间 与计划完成时间的偏差值 备注 第 30 页 考核人 管 理 副 经 理 北京 ZZ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考核指标 销售主管考核指标 指标项 任 务 绩 效 70% 考核目的 考核内容 计划完成情况 确保项目销售目 标的完成 计划是否按时完成,计划执行的 效果 销售任务完成情 况 确保项目销售综 合指标的完成 考核人 房屋销售总量(预售数/现售 数),销售资金回笼情况,售房 相关手续/证件的齐全性 销售活动的有效 性 保证目标消费群 体的诉求率达到 一定的目标值 产品促销活动数量与产品销售量 的增长比例;销售费用增长量与 产品销售增长量的比率;销售活 动数量与客户咨询电话数量的比 率 销售管理 保证销售活动的 有序进行 销售人员管理、培训,促销活动 的频次、效果 销售费用支出情 况 保证完成项目销 售任务所花费的 合理支出 销售费用的合理性;实际销售费 用与计划销售费用的偏差值;总 销售费用与总销售收入的比率 备注 第 31 页 管 理 副 经 理 北京 ZZ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考核指标 分公司办公室管理考核指标 指标项 任 务 绩 效 70% 考评目的 考评内容 文件批转、传递 及时性 保证文件传递 文件批转、传递是否及时 分公司资料管 理情况 确保分公司资料 管理质量 经济合同、招投标相关资料、工程 成套图纸归档是否完整、归档是 否及时、是否保密等 分公司公务用车 调度和管理 提高车辆服务质 量 车辆干净度;出车及时性;调度 是否满足需要;员工投诉服务质 量 会议准备、行政 后勤支持情况 做好行政后勤支 持工作 会议准备落实情况、后勤支持是 否让业务部门满意 备注 第 32 页 考评人 分 公 司 经 理 北京 ZZ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考核指标 分公司办公室行政事务考核指标 任 务 绩 效 70% 指标项 考评目的 考评内容 文件处理、传递 及时性 保证来文及时传 递 外部文件处理是否及时 分公司图纸管 理情况 确保工程图纸管 理完整 工程成套图纸归档是否完整、归 档是否及时、是否保密等 分公司计算机管 理 保证分公司正常 工作 购买软、硬件是否及时,其性能 价格比 分公司办公用 保证分公司工作 品采购的及时 正常 性 固定资产及低值 易 耗 品 管 理 情 保证分公司资产 定期盘查 况 环境绿化、清洁 保证分公司有良 及安全保卫情 好的办公环境 况 所需办公用品能否进行及时的供 应 是否定期盘查分公司账内外固定 资产和低值易耗品;台账完整性 分公司员工对环境绿化、清洁及 安全保卫是否满意 备注 第 33 页 考评人 分 公 司 办 公 室 主 管 北京 ZZ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考核指标 六、销售中心考核指标 销售中心主任考核指标 任 务 绩 效 50% 指标项 考核目的 考核内容 部门计划及执行 情况 保证部门内部工作有 序开展 部门计划制定的是否合理, 计划是否按时执行,计划执 行效果 销售策划的市场 效果 保证产品被市场认 知,促进产品销售 销售策划被市场认知程度; 促进目标客户群购买决策的 程度 销售定价合理性 保证价格定位合理, 既能促进销售也能保 证目标利润 价格被市场接受程度,和竞 争对手比较的合理性,是否 能够保证目标利润 对分公司的销售 体系建设支持度 促进分公司的销售体 系建设和销售计划执 行 是否组织对分公司销售培训、 培训效果;对分公司的支持 请求是否积极响应 对于前期研究支 持度 保证对公司的项目研 究进行充分的信息支 持 是否收集客户需求的第一手 材料反馈给项目研究部门, 信息的质量如何 办理相关证件/手续(立项/可 相关证件或手续 完成时效 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 办理好相关证件和手 续 研批复手续、土地出让手续、 土地使用证、土地规划许可 证、销售许可证、产权证、银 行、律师相关手续、客户住房 贷款手续、小区配套手续等) 是否及时;办理证件/手续的 实际完成时间与计划完成时 间绝对量对比 整体销售状况了 解程度 把握销售整体状况, 对高层决策提供信息 支持 及时上报项目销售收入统计 资料;销售计划执行情况、销 售收入情况的统计分析 部门费用控制情 况 保证部门费用按预算 进行控制 部门实际费用与预算费用偏 差值 备注 第 34 页 考核人 销 售 副 总 经 理 北京 ZZ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考核指标 销售中心副主任考核指标 任 务 绩 效 50% 指标项 考核目的 考核内容 销售策划工作计 划及执行情况 保证销售策划工作有 序开展 计划制定的是否合理,计划 是否按时执行,计划执行效 果 产品宣传策划及 形象宣传效果 树立产品品牌优势, 提高产品知名度 策划方案质量、宣传活动的效 果 提供市场信息及 调研报告的及时 性与有效性 促进公司的信息通 畅,为领导和各相关 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提供的市场调研报告数量和 被采用的数量 分公司对于销售 策划的满意度 促进对分公司的策划 服务改善,强化策划 职能 销售策划方案是否满足分公 司的时间要求,实施是否顺 利,策划的效果是否满意 产品促销活动组 织有序性 促使认真组织每一次 促销活动,达到满意 的宣传效果 样板间、展台等促销活动的组 织是否有序,是否能够达到 预期的效果 宣传及销售费用 控制 控制费用,降低成本 是否按预算制度来使用资 金,是否有超预算的情况 备注 第 35 页 考核人 销 售 中 心 主 任 北京 ZZ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考核指标 销售中心销售策划考核指标 指标项 任 务 绩 效 70% 考核目的 考核内容 计划及执行情况 保证工作有序开展 个人计划制定的是否合理, 计划是否按时执行,计划执 行效果 产品宣传策划及 形象宣传效果评 价 树立产品品牌优势, 提高产品知名度 策划方案报告质量和宣传效 果 提供市场信息及 调研报告的及时 性与有效性 促进公司的信息通 畅,为领导和各相关 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提供的市场调研报告数量和 被采用的数量 策划方案的及时 性 保证积极响应分公司 的宣传需求 是否及时组织提出策划方 案,并且按照计划按时实施 项目宣传策划费 用控制情况 保证用最少的费用达 到最好的宣传效果 在和广告公司谈判中是否努 力维护公司利益,控制合理 的费用支出 产品促销活动组 织有序性 促使认真组织每一次 促销活动,达到满意 的宣传效果 样板间、展台等促销活动的组 织是否有序,是否能够达到 预期的效果 备注 第 36 页 考核人 销 售 中 心 副 主 任 北京 ZZ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考核指标 销售中心销售管理考核指标 指标项 任 务 绩 效 70% 考核目的 考核内容 计划完成情况 保证岗位计划目标与 部门计划目标相一致 计划是否按时完成,计划执 行效果 销售合同审核准 确性、全面性和 及时性 控制合同风险,提高 客户满意度 是否能够按计划审核合同, 合同审核的准确性、全面性 市场价格信息了 解程度 充分了解市场价格信 息和变动趋势 市场价格信息调研报告提交 情况 项目成本信息完 备性、准确性 保证充分了解成本信 息作为定价基础 是否系统的收集成本信息 销售定价报告质 量 保证合理的销售定价 销售定价是否满足市场竞争、 项目成本要求 销售统计完备 性、及时性、准确 性 保证能够及时提供销 售的总体信息为领导 决策服务 销售收入情况、销售计划完成 情况、销售费用情况等统计是 否完备、准确、及时 数据管理情况 保证销售数据、合同 档案妥善管理 是否建立了销售数据档案, 信息是否完备准确;合同管 理是否有序、完整 备注 第 37 页 考核人 销 售 中 心 主 任 北京 ZZ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考核指标 销售中心代办专员考核指标 指标项 考核目的 考核内容 保证岗位计划目标与 部门计划目标相一致 计划是否按时完成,计划执 行效果 产权证办理准确 性、及时性 保证客户满地度 产权办理材料是否齐备,与 银行、律师的手续是否及时, 产权证是否能够按照承诺要 求满足客户 客户住房贷款、 公积金贷款办理 准确性、及时性 提高的客户满意度 客户住房贷款、公积金贷款、 客户契税手续是否及时、正确 计划完成情况 任 务 绩 效 70% 备注 第 38 页 考核人 销 售 中 心 主 任 北京 ZZ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考核指标 销售中心前期管理考核指标 指标项 考核内容 保证及时手续办理 是否能够协调相关方面及时 从市建委、计委手中拿到立 项、可研批复文件 土地委托评估、 测绘情况 保证及时、低成本的 委托土地评估、测绘 委托评估的及时性,费用支 出情况 土地出让手续办 理情况 及时办理土地出让, 保证项目计划的时间 要求 是否及时获得房管局批准, 土地出让合同条款签订是否 合理 土地使用证、销 售许可证等办理 情况 及时获得相关合法证 件 是否能够根据承诺计划完成 证件办理 小区配套手续办 理情况 保证及时办理小区配 套手续 是否及时和相关单位签订配 套协议,办理配套移交手续 立项/可研批复手 续办理及时性 任 务 绩 效 70% 考核目的 备注 第 39 页 考核人 销 售 中 心 主 任 北京 ZZ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考核指标 销售中心财务会计考核指标 指标项 任 务 绩 效 70% 考核目的 考核内容 计划完成情况 保证岗位计划目标与 部门计划目标相一致 计划是否按时完成,计划执 行效果 财务报告完成及 时性 保证财务报告按时完 成 每月、每年的报表及时完成 日常财务工作准 确性、完整性 提高财务工作准确度 差错次数不超过预定目标值 项目销售收入统 计及时、全面、准 确 保证及时、全面了解 收入情况 是否全面、及时统计销售收入 情况并分类管理 加强大额费用的管理 记录是否准确,对于大额费 用的支付是否为上级提供建 议,是否能够合理安排费用 的支付程序以增加利息收入 等 销售中心大额费 用管理 备注 第 40 页 考核人 销 售 中 心 主 任 北京 ZZ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考核指标 销售中心出纳考核指标 指标项 任 务 绩 效 70% 考核目的 考核内容 计划完成情况 保证岗位计划目 标与部门计划目 标相一致 计划是否按时完成,计划执行 效果 出纳工作准确度 提高出纳工作准 确度 差错次数不超过预定目标值 出纳工作有序性 保证出纳工作有 序进行 各种现金、银行存款日清日结, 登记日记账和总账,各种凭证 分类保管,及时登记 文书管理有序性、 保 证 文 书 系 统 化 系统性 管理 部门文件发放、传送是否及时, 是否有遗漏,文件登记管理是 否完整准确 备注 第 41 页 考核人 销 售 中 心 主 任 北京 ZZ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考核指标 第三部分 职能部门考核指标 一、党委办公室考核指标 党委办公室主任考核指标 指标项 任 务 绩 效 50% 考评目的 考评内容 计划完成情况 保证所负责部门的 计划目标与开发公 司的计划目标相一 致 计划是否按时完成;计划执 行效果 上级党委指派工 作完成情况 保证完成党委指派 工作 工作完成情况与工作任务差 异比较 党委系统的来信 来访处理情况 保证党委系统来信 来访正确处理 来信来访处理及时性、满意 性 党委组织工作情 况 保证党委组织工作 正常开展 公司党员发展情况 党委宣传工作情 况 保证党委宣传工作 正常开展 党的政策、方针的宣传时间 和宣传范围 业务党校培训情 况 保证党员培训学习 是否按 ZZ 集团党校要求完 成党员培训计划 部门费用控制情 况 保证部门费用按预 算进行控制 部门实际费用与预算差异比 较 备注 第 42 页 考评人 党 委 书 记 北京 ZZ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考核指标 党委办公室干事考核指标 任 务 绩 效 70% 指标项 考评目的 党委组织工作情 况 保证党委组织工 作正常开展 公司党员发展情况 党委宣传工作情 况 保证党委宣传工 作正常开展 党的政策、方针的宣传时间和 宣传范围 业务党校培训情 况 保证党员培训学 习 是否按 ZZ 集团党校要求完成党 员培训计划 备注 第 43 页 考评内容 考评人 党 委 办 公 室 主 任 北京 ZZ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考核指标 工会主席考核指标 任 务 绩 效 70% 指标项 考评目的 考评内容 工作计划完成 情况 保证工会工作按计划 执行 工作计划与工作总结差异比 较 工会费用控制 情况 保证工会费用按预算 进行控制 工会实际费用与预算差异比 较 工会组织情况 保证工会组织工作开 展 公司工会会员发展、会籍管 理情况、各项活动的组织情 况如何 工会宣传情况 培养员工爱岗敬业精 神 是否经常到员工中去,向员 工宣传爱岗敬业 员工诉讼解决 情况 维护公司员工权益 员工对诉讼解决的满意度 备注 第 44 页 考评人 党 委 书 记 北京 ZZ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考核指标 二、总经理办公室考核指标 总经理办公室主任考核指标 任 务 绩 效 50% 指标项 考核目的 考核内容 工作计划完成情 况 保证 部门 工作 按计 划 执行 工作计划与工作总结差异 比较 文书记录起草情 况 保证 公司 文书 处理 质 量 文书记录和起草的质量 公司印鉴、介绍 信使用和保管情 况 保证印鉴、介绍信正常 使用、保管 印鉴、介
84 页
377 浏览
立即下载
【行政人资部】绩效考核KPI
行政人资部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序号 1 KPI 指标 行政人资工作计 划按时完成率 考核周期 指标定义/公式 ×100% 月/季/年 2 招聘计划完成率 月/季/年 3 培训计划完成率 月/季/年 资料来源 行政人资部 ×100% 行政人资部 × 行政人资部 100% 4 5 6 7 绩效考核计划 按时完成率 绩效考核申诉 处理及时率 工资与奖金 计算差错次数 员工任职 资格达标率 月/季/年 ×100% 行政人资部 月/季/年 对工资、奖金核算及发放人为出错次数为 0 行政人资部 月/季/年 9 部门协作满意度 月/季/年 2 3 4 计划完成率 行政费用 预算控制率 行政办公 设备完好率 办公用品采购 按时完成率 算术平均值 ×100% ×100% 6 车辆调度合理性 季/年度 季/年度 企业员工对后勤服务的满意度评价的算术 平均值 相关部门因车辆调度不合理而对行政部投 诉的次数 考核期内消防安全事故发生的次数 行政人资部 行政人资部 行政人资部 行政人资部 ×100% 季/年度 行政人资部 行政人资部 ×100% 季/年度 季/年度 故发生次数 相关合作部门对行政部工作满意度评分的 季/年度 后勤服务满意度 消防安全事 ×100% 季/年度 5 7 ×100% 年度 核心员工流失率 后勤工作 行政人资部 0% 8 1 ×10 月/季/年 行政人资部 行政人资部 行政人资部 行政人资部 1 项目设计完成率 季/年度 行政人资部 2 人均图纸产量 季/年度 行政人资部 3 4 设计方案一 次性通过率 设计完成项目 设计方案总数 季/年度 季/年度 行政人资部 考核期内已经通过审核的设计方案总数 行政人资部 5 设计制作出错率 季/年度 行政人资部 6 设计资料完整率 季/年度 行政人资部 7 客户满意度 季/年度 接受随机调研的客户对设计水平满意度评 分的算术平均值 行政人资部 行政人资部部长绩效考核指标量表 被考核人姓名 职位 行政人资部部长 部门 行政人资部 考核人姓名 职位 总经理 部门 总经办 序号 1 2 3 KPI 指标 行政人资工作 计划按时完成率 行政人资成本 预算控制率 行政人资工作 方案提交及时率 权重 15% 15% 15% 绩效目标值 考核得分 考核期内行政人资工作计划按时完成率达 100% 考核期内行政人资成本预算控制率在 %以下 考核期内人力资源规划方案提交及时率在 % 以上 4 行政类计划完成率 15% 考核期内行政类计划完成率达 100% 5 人资类计划完成率 15% 考核期内人资类计划完成率达 100% 6 核心员工流失率 10% 考核期内企业核心员工流失率不得高于 % 7 员工管理 10% 考核期内部门员工绩效考核平均得分在 分以 8 服务满意度 5% 上 考核期内服务满意度不得低于 % 本次考核总得分 1.行政人资成本预算控制率 行政人资成本预算控制率= ×100% 2.行政人资规划方案提交及时率 行政人资规划方案提交及时率= 考核 指标 说明 被考核人 考核人 复核人 签字: 日期: 签字: 日期: 签字: 日期: 人事主任绩效考核指标量表 被考核人姓名 职位 人事主任 部门 行政人资部 考核人姓名 职位 行政人资部部长 部门 行政人资部 序号 1 2 3 KPI 指标 人力资源工作 计划按时完成率 人力资源成本 预算控制率 人力资源规划 方案提交及时率 权重 15% 15% 15% 绩效目标值 考核得分 考核期内人力资源工作计划按时完成率达 100% 考核期内人力资源成本预算控制率在 %以下 考核期内人力资源规划方案提交及时率在 % 以上 4 招聘计划完成率 10% 考核期内招聘计划完成率达 100% 5 培训计划完成率 10% 考核期内培训计划完成率达 100% 10% 考核期内绩效考核计划按时完成率达到 100% 10% 考核期内薪酬调查方案提交及时率达 100% 10% 考核期内企业员工任职资格达标率达 100% 6 7 8 9 绩效考核计划 按时完成率 薪酬调查方案 提交及时率 员工任职 资格达标率 核心员工流失率 5% 考核期内企业核心员工流失率不得高于 % 本次考核总得分 1.人力资源成本预算控制率 人力资源成本预算控制率= ×100% 2.人力资源规划方案提交及时率 人力资源规划方案提交及时率= 考核 指标 说明 被考核人 考核人 复核人 签字: 日期: 签字: 日期: 签字: 日期: 行政主任绩效考核指标量表 被考核人姓名 职位 行政主任 部门 行政人资部 考核人姓名 职位 行政人资部部长 部门 行政人资部 序号 1 2 3 4 5 6 KPI 指标 行政工作 计划完成率 行政费用 预算控制率 行政办公 设备完好率 办公用品采购 按时完成率 车辆调度合理率 消防安全事 故发生次数 权重 15% 绩效目标值 考核得分 考核期内行政人资工作计划按时完成率达 100% 15% 考核期内行政人资成本预算控制率在 15% 考核期内行政办公设备完好率在 15% 考核期内办公用品采购完成率达 100% 15% 考核期内车辆调度合理率达 100% 10% 考核期内企业安全事故不得高于 考核期内服务满意度不得低于 7 部门协作满意度 10% 8 员工管理 5% %以下 %以上 次 % 考核期内部门员工绩效考核平均得分在 分以 上 本次考核总得分 考核 指标 说明 1.行政费用预算控制率 行政费用预算控制率= ×100% 2.安全事故 安全事故是指企业辖区内所有消防安全、意外事故及盗窃事件等,车间工伤除外 被考核人 签字: 日期: 考核人 签字: 复核人 日期: 签字: 日期: 企划主任绩效考核指标量表 被考核人姓名 职位 企划主任 部门 行政人资部 考核人姓名 职位 行政人资部 部门 行政人资部 序号 KPI 指标 完成项目设 1 计方案总数 权重 绩效目标值 考核得分 20% 考核期内完成项目设计方案的总数在 项以上 2 项目设计完成率 15% 考核期内项目设计完成率达到 3 设计费用控制 15% 考核期内设计费用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 15% 考核期内设计方案一次性通过率在 设计方案一 4 次性通过率 5 设计制作出错率 15% 考核期内累计不超过 6 人均图纸产量 10% 考核期内人均图纸产量保证在 7 客户满意率 10% 考核期内客户满意度达到 本次考核总得分 考核 指标 说明 %以上 % 张 分以上 %以上 被考核人 签字: 日期: 考核人 签字: 复核人 日期: 签字: 日期: 其他人员绩效考核方案 一、考核原则 1.业绩考核(定量)+ 行为考核(定性)。 2.定量做到严格以公司收入业绩为标准,定性做到公平客观。 3.考核结果与员工收入挂钩。 二、考核标准 1、业绩考核标准 (1)工作计划按时完成率。 (2)工作计划编制及时率。 (3)相关数据及资料的准确度。 (4)相关数据及资料的完好性。 (5)其他。 2.行为考核标准 (1)执行遵守公司各项工作制度、考勤制度、保密制度和其他公司规定的行为表现。 (2)履行本部门工作的行为表现。 (3)完成工作任务的行为表现。 (4)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德的行为表现。 (5)其他。 三、考核内容与指标 其他人员业绩绩效考核表 被考核人姓名 职位 企划主任 部门 行政人资部 考核人姓名 职位 行政人资部 部门 行政人资部 序号 KPI 指标 权重 绩效目标值 1 工作计划按时完成率 30% 考核期内工作计划按时完成率达 100% 2 工作计划编制及时率 20% 考核期内工作计划编制及时率达 100% 3 相关数据及资料的准确度 20% 考核期内相关数据及资料的准确度达 100% 4 相关数据及资料的完好性 20% 考核期内相关数据及资料的完好性达 100% 5 部门协助满意度 10% 考核期内服务满意度不得低于 本次考核总得分 考核 指标 考核得分 % 说明 被考核人 签字: 考核人 日期: 签字: 复核人 日期: 签字: 日期: 其他人员行为绩效考核表 姓名 部门 考核项 专业 知识 工作 绩效 职称 考核内容 自行 初核 复核 初核 分数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语 15 具有相当的专业知识,能顺利完成任务 13 具有一般的专业知识,能符合职责需要 11 专业知识不足,影响工作进展 8 缺乏专业知识,无成效可言 5 工作效率高,具有卓越创意 20 能胜任工作,效率较标准高 17 工作不误期,表现符合要求 14 勉强胜任工作,无甚表现 10 责任心极强,能彻底达成任务,上级领导可以放 心交付工作 具有责任心,能顺利完成任务,上级领导可以交 付工作 尚有责任心,能如期完成任务 7 15 13 11 责任心不强,需有人督促,方能完成工作 8 欠缺责任心,时时督促,仍不能如期完成工作 5 善于协调,能积极主动与人合作 10 协调 乐意与人协调,能顺利达成任务 8 合作 尚能与人合作,能达成工作要求 7 协调不善,致使工作发生困难 5 无法与人协调,致使工作无法进行 3 不需督促,能主动安排自己的工作 10 工作 态度 具有积极性,能自觉地完成任务 8 基本上能积极工作 7 对工作不太热心 5 对工作消极应付 3 发展 学识与涵养俱优,极具发展潜力 潜力 具有相当的学识、涵养,具有发展潜力 到职日期 最高 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并能充分发挥完成任务 工作效率低,时有差错 责任感 性别 10 8 复核 评语 稍有学识与涵养,可以培养训练 7 学识与涵养稍有不足,不适培养训练 5 欠缺学识与涵养,不具发展潜力 3 10 品行廉洁、言行诚信、守正不阿,足为楷模 品德 言行 品性诚实、言行规律 8 言行尚属正常,无越轨行为 7 固执己见,不易与人相处 5 品行不佳,言行粗暴 3 10 成本意识强烈,能积极节省,避免浪费 成本 具备成本意识,尚能节省 8 意识 尚具成本意识,尚能节省 7 缺乏成本意识,稍有浪费 5 成本意识欠缺,以致常有浪费 3 100 评定总分 考核 分数 评核 等级 评分人员签章 特殊奖惩分数 理由 □ 予以晋级,晋级至 考核结果 级,工资晋至 元 □ 保留原工资级别 □ 予以通报批评 □ 予以降级,降至 级,工资降至 元 四、考核方法 1.员工考核时间:下一月的第一个工作日。 2.员工考核结果公布时间:下一月的第三个工作日。 3.员工考核挂钩收入的额度:业绩考核额度占 75%,行为考核额度占 25%。 4.考核执行人员由被考核者的直接上级及其他相关人员组成。 五、考核反馈 考核工作结束后,考评者要对被考核者的工作绩效进行总结,并将考核结果告知被考核者,让考核者 明确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提出改进的措施,共同制定下一阶段的绩效目标。 六、绩效评估奖惩规定 1. 依公司有关绩效奖惩管理规定给付绩效奖金。 2. 年度考核分数 分以上的人员,次年度可晋升一至三级工资,视公司整体工资制度规划而定。 3. 拟晋升职务等级之人员,其年度考核分数应高于 4. 年度考核分数在 分。 分者,应加强岗位训练,以提升工作绩效。
9 页
387 浏览
立即下载
上一页
1
2
...
16
17
18
...
1038
1039
下一页
跳到
页
热门推荐
10 人力资源管理汇报PPT
932 阅读
18 页
人力资源经理案头工作手册全套工具资料-338页
1296 阅读
342 页
【表格】最全地产公司绩效指标库及分解指标(地产)
1113 阅读
28 页
【案例】人力资源盘点报告(部门)-质量管理中心
771 阅读
8 页
【绩效】KPI指标分析绩效考核可视化看板(自动更新可视化动态图表)
819 阅读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