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人力资源部年度预算方案样本

公司人力资源部年度预算方案样本

公司人力资源部年度预算方案样本 方案 名称 受控状态 公司人力资源部年度费用预算方案 编 号 一、总则 1.目的 为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资金的合理安排、有效使用,人力资源成本得到合理控制,特制 定本方案。 2.原则 在充分考察以往年度费用预算及使用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本年度公司经营目标及人力资 源规划,本着客观、可行、科学和经济原则编制。 3.职责范围 (1)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年度费用预算的编制。 (2)各相关职能部门给予相应配合。 (3)本预算方案经总经理审批后,财务部备案。 二、年度公司人力资源部费用预算及使用情况分析 公司人力资源部收集公司 3 年内人力资源费用预算及使用情况数据,并分析整理,结论如下表所 示。 公司人力资源部费用预算及使用情况历史数据 单位:万元 费用项目 XXXX 年 XXXX 年 XXXX 年 预算 0.85 实际 0.8 预算 1.2 实际 1.25 预算 1.6 实际 1.6 培训费用 3 2.8 3.5 3.4 4.2 4 员工工资 150 144 180 183 235 240 各项福利费用 20 18.9 22 24 28 27.9 社会保险总额 60 58 72 73.2 84 83.5 其他相关费用 4 4.5 6 5.8 8 8.5 237.85 229 284.7 290.65 360.8 364.5 招 总 聘 计 由上表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随着公司经营业绩的不断增长及业务范围的扩展,每年公司需要招聘各类岗位员工,招聘费 用基本以平均 40%的速度递增。 2.随着公司员工总数的逐年增加,员工工资费用支出平均以 30%的速度递增。 3.随着公司经营效益的提高及员工总数的增加,各项福利费用亦随之递增。 4.根据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不断提高,本地区人均工资水平不断提高,员工保险缴费基数亦逐 年相应提高,加之公司员工总数的提高,公司每年缴纳社会保险总数基本平均以每年 20%的速度 递增。 5.其他各类人力资源相关费用支出平均亦以 35%的速度递增。 6.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费用总额平均以 28%的速度递增。 三、公司经营状况分析 1.公司 201X 年的发展目标为:继续以 40%的增长速度发展。 2.预计新增业务项目 2 项,人员编制 15 人,其中项目经理 2 名。 3.预计公司在传统业务项目上加大运营力度,销售和研发人员会有所增加。 4.公司相关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政策的调整对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影响。 …… 四、201X 年公司人力资源相关政策的调整 根据公司于 2015 年 12 月 30 日公布的《2016 年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规定,对相关人力资源管 理政策的调整特总结如下。 人力资源管理政策调整内容 人力资源政策 招聘政策调整 薪资福利政策调整 考核政策调整 调整内容 1.2016 年起,大力实行中高级人才内部推荐制,经公司考核合格 后录用为正式员工的,每成功一名,奖励推荐员工 500 元 2.2016 年将进一步完善非开发人员的选择程序,加强非智力因素 的考查;研发人员的选择仍以面试和笔试相结合的考查办法 1.经总经理提议,董事会批准,2016 年 1 月起增加员工工龄津 贴,为企业连续服务每满一年的每月增加 20 元工龄津贴 2.2016 年起能完成半年度生产、销售和利润目标的部门,企业将 拨款,由部门组织员工春游、秋游各一次,费用为每人 200~400 元,视完成利润情况决定具体数额 1.2016 年起实行全面的目标管理,公司根据各部门、各岗位人员 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考核 2.2016 年起建立部门经理对下属员工做书面评价的制度,每季度 一次,让员工及时了解上级对自己的评价,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3.2016 年起建立考核沟通制度,由直接上级在每月考核结束时进 行沟通 4.2016 年加强对考核人员的培训,减少考核误差,提高考核结果 员工培训政策调整 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1.2016 年起新进员工的上岗培训,除了制度培训之外,增加岗位 操作技能培训和安全培训,并实行笔试考试。考试合格方可上岗 2.2016 年起管理培训由人力资源与专职管理人员合作开展,培训 分管理层和一般员工培训两部分 3.2016 年起为了激励员工在业余时间参加专业学习培训,经企业 审核批准,凡愿意与企业签订一定服务年限合同的,企业予以报销 部分或全部培训学费 五、2016 年各项费用预算编制 1.招聘费用预算,如下表所示。 招聘费用预算表 校园招聘讲座费用 参加人才交流会 单位:元 计划对本科生和研究生各进行 3 次讲座,共 6 次。每次费用 500 元, 共计 3000 元 参加交流会 3 次,每次平均 2400 元,共计 7200 元 宣传材料费 交流会及校园招聘会的宣传材料合计 2500 元 网络招聘会 在×××招聘网站上刊登招聘信息一年,费用合计 9600 元 合 计 22 300 元 2.培训费用预算 2015 年实际培训费用 4 万元,本年扣除外聘人员的劳务费支出,增加新进员工的上岗培训费 用,预计 2016 年培训费用约为 4.6 万元。 3.员工工资预算 按企业增资每年 5%计算和增加员工 15 人计算,全年工资支出预算为 302 万元。 4.员工福利预算 增加春、秋游费用 4 万元(由行政部预算并组织),员工的各项福利费用预算为 31.2 万元。 5.社会保险金 2015 年社会保险金共交纳 83.5 万元,按 20%递增,本年度社会保险金总额为 100.02 万元。 6.公司人力资源部考虑各项可能变化的因素,留出预备费 2 万元,以备发生预算外支出。 7.2015 年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预算简表 单位:万元 费用项目 招聘费 预算额 2.3 培训费 4.6 员工工资 302 各项福利费用 31.2 社会保险 100.2 其他费用支出 10 备用金 2 合计 452.3 相关说明 编制人员 审核人员 批准人员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3 页 553 浏览
立即下载
编制人力资源预算不得不看的诀窍

编制人力资源预算不得不看的诀窍

编制人力资源预算不得不看的诀窍 大多数组织都有正式或非正式的相应系统来编制一项营运预算。一项预算需要对可能 的开支和指定用途资金进行系统彻底的评估,要能帮助企业在规定时期内调配好这些开支。 对实际开支和预算内开支进行比较,便于需要时做出调整,以便处理随着时间推移而产生 的预估变化。 人力资源从业者的责任是在组织指导原则和程序范围内按照组织战略目标调整人力资 源部的预算。为了确保人力资源被视为一个需要开支费用的伙伴,把人力资源业务与组织 的整个工作计划联系起来,这一点显得尤其重要。由于人力资源通常被视为花销中心,而 不具有产生利润的功能,因此常常被视为开支最容易被削减下来的部门,因此编制预算也 就尤为重要了。一项经过周密计划和充分论证的人力资源预算,反映出在与组织计划和活 动直接相关的人力资源开支上的深思熟虑。 接下来是一个预算编制过程的概述,之后是人力资源从业者遇到的某些特殊问题以及 人力资源部预算中常见的项目清单。 人力资源预算编制过程 预算编制需要系统收集信息和数据,以便规划支持组织目标所需的资金。大多数组织 都有某种程序来编制预算。两种常用的方法为: 渐增预算法–利用当前预算,在预估的基础上向上或向下调整每个项目来制定出新的预 算。 零基预算法–每个项目在纳入预算前,必须先经过论证。因此,程序必须从头开始。 编制预算时,需要收集许多类型的数据。从人力资源观点出发,编制新预算所需的数 据包括: 下一年预估员工人数。 福利成本增长或预估量。 预计员工流失率。 本年度实际开支。 预计新福利/计划。 影响支出的政策、商业战略、法律或法规的其他变化。 人力资源收入(通过咨询、节省的开支[从提成、福利、降低员工流失率、培训开支等中]、 租金收入等)。 预估可以简单,也可以复杂,可以按照实际开销来推算,也可以按照猜想,这取决于 该项开支的性质和收集到的数据。例如,广告开支可以比较容易地进行预估,如果一个公 司的员工流失率低或者非受邀求职者来源稳定的话,但是如果一个公司员工流失率和人员 招聘需求波动很大,这项开销就比较难于预估。另一方面,如果掌握了下一计划年度的保 险费增加资料以及保险计划覆盖的员工人数资料,则比较容易预测健康保险费的总开支。 为了作出有根据的预测,第一次参与编制预算的人员必须收集从所有可能来源得到的数据。 在编制预算过程中,利用几年来的实际开支数据会很有帮助,例如培训开支或员工成 就奖,从而制定出比较切合实际的预算。但是,如果一项开支在过去几年内波动很大,重 要的是调查波动原因,并努力预测下一年度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例如,如果该组织以前 常举办铺张的假日聚会,而未来却没有此类计划,则历史数据就无多大用处。 在仔细审查每一项开支时,可以问下列问题: 此项开支是否是固定(指该项开支这一年内不会改变)或可变(即取决于员工人数或 实际利用率)的 如果是可变开支,它是否会随某些确定因素(例如员工不能超过预先批准的最大人 数)而波动,或者随业务需要会出现变化(即在业务量临时性增长期间使用临时员工) 雇主是否控制开支或开支受外部组织左右(如以小时数计酬的外包费用) 根据可用数据,最好和最坏情况是什么 该项开支的依据是什么——如果这项开支被取消,业务将受到多大程度上的不利影响 有任何影响此项开支的外力吗(比如:缩减规模、合并、意外增长、中期开支增加等) 尽管不可能预计影响人力资源预算的所有方面,但是可以利用以上问题从客观角度对 每一项开支进行细致入微的评估。 一旦年度开支预测确定后,必须设法把该项开支分摊到本预算年度的每个月或者每个 季度上。这样做可以监控该部门的月现金流。此外还可以在业务上有此需要时做出调整。 草案完成后,就该仔细检查内容,并且把它与该部门过去的开支情况进行比较。应该 核查开支上的大幅增加或减少并且找出原因。应该复查员工人头开支,看看其变化是否有 理有据。如果对某些项目的开支发生疑问,可以查阅预算编制的相关文件。如果可行,可收 集行业标准等外部数据与本组织的预测进行比对。 人力资源部预算编制的挑战 影响预算编制进程的挑战之一就是员工利用率引起的开支波动。例如,公司重组可能 需要进行更多员工重新安置作业,并冻结加薪和晋级。同时,福利开支可能会因为任何外 来因素的影响而增加或减少。因为对预算编制过程中涉及到的明显的预算矛盾而产生的疑 问,人力资源从业人员可以借助编写严谨的文件库给以解答。 人力资源部门同样会出现意料之外的未分配到预算资金的开销。意外事件可能需要进 行咨询,新增业务需要更多使用招聘广告或职介机构,而员工不端行为的传言需要增加培 训和调查作业的开支。任何情况的发生都会打乱精心编制的预算。把这些意外事件纳入规划 是需要智慧的事情。恰当的办法是为业务相关的意外事件安排一笔杂项资金。 另一个在人力资源预算编制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因素是,预算资金分配给组织内各个部 门或者由人力资源部门集中管理的比例。根据部门旗下管理的员工人数,可以将工资、工资 税、培训费和招聘资金分配给各部门。这是一个应该和组织的其他预算项目统筹评估的宏观 问题。例如,如果将电话和其他办公设备的开支分摊到各个部门,那么预算中员工个人开 支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这样处理。 人力资源部预算项目 人力资源部预算可能会包括或者不包括许多项目,以下是需要考虑的最常见的项目清 单。尽管以下清单不是无所不包,但是为人力资源预算中最为常见的项目种类提供了一个 坚实的基础。 员工选拔和招聘 招聘广告 中介费 临时聘用 公司员工推介计划 技能测试 毒品试验 背景调查 招聘相关出差 校园招聘赠品 印刷费用——申请表、招聘小册子 网页开发/维护 申请者追踪系统费用 培训和发展 外部项目 住宿费 差旅费 证照查验费 内部项目 咨询费/培训师工资 项目文档材料 食品与饮料 受训人文具 视听设备租赁 薪资与福利 员工工资 薪资成本 加班费 奖金 短期和长期伤残保险/资助 养老金/利润分成 食堂计划管理 电信费 调查报告 员工与劳工关系 成就奖项 工作奖 意见调查管理 绩效评估软件 出勤奖励 职业律师费 员工转岗费 建言计划奖 劳工关系费(律师、咨询顾问) 多元化管理项目实施 保健、安全与保安 员工协助计划 戒烟 健身器材 安全培训/宣传 职场暴力预防/培训 收入 其他 战略规划(数据/咨询顾问) 慈善捐赠 HRIS(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管理) 人力资源数据库/报刊订阅/会员/书籍 内部网络设计与维护 结束语 正如本文开篇所述,按照组织战略目标来编制人力资源部的预算是人力资源从业人员 的责任。本文可供第一次负责预算编制的人员或负责监督人力资源预算执行的人员使用。最 后,人力资源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业特点,因为预算周期可能改变,某些组织可能会以历法 年度或财政年度来编制预算。

6 页 594 浏览
立即下载
一份超级经典实用的招聘计划书(改改就能用)

一份超级经典实用的招聘计划书(改改就能用)

本招聘计划包括了招聘目标,信息发布时间和渠道、招聘小组成员名单、选择方案及时间安排、新员工上岗 时间、招聘费用预算、招聘工作时间表等内容。 招 聘 计 划 书 一、招聘目标(人员需求): 职务名称 人员数量 其他要求 职位 1 X X 职位 2 X X 职位 3 X X 二、信息发布时间和渠道 1、XX 报       X 月 X 日 2、XX 招聘网站    X 月 X 日 三、招聘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成员 1(人力资源部经理)对招聘活动全面负责 成员:成员 2(人力资源部培训专员)    具体负责应聘人员接待、应聘资料整理    成员 3(人力资源部招聘专员)    具体负责招聘信息发布,面试、笔试安排 四、选拔方案及时间安排 1、管理职位 职位 1      主管领导 1 X月X日 初试(面试)   主管领导 1+人事部领导 X 月 X 日 复试(笔试)   主管领导 1 X月X日 2、业务类职位 资料筛选     招聘专员+主管领导 2 X月X日 初试(面试)   招聘专员 X月X日 复试(面试)   主管领导 2 X月X日 3、行政文员 资料筛选     招聘专员+主管领导 3 X月X日 面试       主管领导 X月X日 五、新员工的上岗时间: 预计在 X 月 X 日左右。 六、费用招聘预算 1、XX 日报广告刊登费     X 元 2、XX 招聘网站信息刊登费    X 元            合 计:X 元 七、招聘工作时间表 X 月 X 日:起草招聘广告 X 月 X 日~X 月 X 日:进行招聘广告版面设计 X 月 X 日:与报社、网站进行联系 X 月 X 日:报社、网站刊登广告 X 月 X 日~X 月 X 日:接待应聘者、整理应聘资料、对资料进行筛选 X 月 X 日:通知应聘者面试 X 月 X 日:进行面试 X 月 X 日:通知通过面试人员进行复试 X 月 X 日:向通过复试的人员通知录用 X 月 X 日:新员工上班                              人力资源部                             XX年X月X日 附录:招聘流程图。

2 页 574 浏览
立即下载
新员工入司培训、在职培训及费用预算

新员工入司培训、在职培训及费用预算

1、新员工入司培训计划 类型 新员工 入司培 训 1 月 2 月 培训时间 3 4 5 6 7 8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9 月 12 月 序号 培训项目 1 企业文化和发展历史 ◆ ◆ ◆ ◆ ◆ ◆ 2 员工行为规范与要求 ◆ ◆ ◆ ◆ ◆ ◆ 3 企业业务和相关概要知识 ◆ ◆ ◆ ◆ ◆ ◆ 4 员工礼仪 ◆ ◆ ◆ ◆ ◆ ◆ 5 人事、财务和财务制度概要 ◆ ◆ ◆ ◆ ◆ ◆ 6 劳动安全制度 ◆ ◆ ◆ ◆ ◆ ◆ 7 岗位职责培训和指导 ◆ ◆ ◆ ◆ ◆ ◆ ◆ ◆ ◆ ◆ ◆ ◆ 8 员工试用期职业辅导计划 ◆ ◆ ◆ ◆ ◆ ◆ ◆ ◆ ◆ ◆ ◆ ◆ 10 月 11 月 训计划 培训 课时 累计 课时 培训讲师 (万) 预算 培训 对象 4 24 内部 - 新员工 2 12 内部 - 新员工 2 12 内部 - 新员工 2 12 内部 - 新员工 1 6 内部 - 新员工 1 6 内部 - 新员工 内部 - 新员工 内部 - 新员工 备注 2、员工在职培训计划 培训类 序号 别 公共培 训 管理技 能 1 月 2 月 ◆ ◆ 3 月 4 月 5 月 培训时间 6 7 月 月 ◆ ◆ ◆ 8 月 9 月 ◆ 10 月 11 月 1 2 企业文化 语言技能 ◆ 3 计算机技能 ◆ 4 5 拓展训练 读书活动 8 高效沟通和协调能力训练 9 高绩效团队建设 10 提升领导能力和管理技巧 11 项目管理 12 13 目标与绩效管理 变革管理 14 专业形象和商务礼仪 15 中层管理者管理技能培训 ◆ ◆ ◆ 16 人力资源专干培训 ◆ ◆ ◆ 17 18 时间管理 会议管理 19 双赢谈判技巧 20 22 23 24 25 有效的沟通 非人力资源经理的人力资 源管理 非财务经理的财务管理 压力管理 自我营销 网络安全讲座 26 房地产行业态势研讨会 27 房地产行业发展讲座 28 合同法 29 财务(投资方向) 30 房地产营销实务 31 投资并购案例分析 32 企业文化建设 21 专业知 识 培训项目 12 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专业技 能 33 公共关系管理 34 如何制定有效的市场计划 35 品牌建设 36 工程资料备案管理 37 工程招投标管理 38 房地产开发成本管理 39 项目评估与投资决策 40 企业竞争情报 41 客户管理 ◆ ◆ ◆ ◆ ◆ ◆ ◆ ◆ ◆ ◆ 培训计划 课时 累计 培训 预算( 课时 讲师 万) 3 12 2 培训对象 0.8 全体参加 24 内部 外请 2 48 外请 0.6 自愿参加 14 外部 - 7 0.8 全体参加 - 14 - 7 7 外请 1 全体参加 3 6 内部 - 3 3 内部 - 副高经以上必须参加 14 14 外请 2.5 专业人员、副高经以上人员必 须参加 3 3 6 6 内部 外请 1 副高经以上必须参加 4 8 外部 0.5 全体参加 7 28 内部 - 4 16 内部 - 人事经理,招聘经理,培训经 理,各部门主管等 4 4 8 8 内部 内部 - 全体参加 自愿参加 全体 副高经以上必须参加 副高经以上必须参加 高经-职能总经理必须参加 全体参加 4 8 外请 1 行政副高经,投融资副高经, 采购副高经,营销副高经,培 训副高经,采购专业师,招标 人员 4 8 内部 - 全体参加 7 7 外请 2 部门主管以上岗位 7 7 7 4 7 7 7 4 外请 外请 外请 外请 2 1 0.8 0.1 部门主管以上岗位 - - 委外 0.2 市场、战略、房地产技术人员 等 3 6 内部 - 全体参加 4 8 内部 - 全体参加 全体参加 全体参加 IT人员 4 8 外请 0.2 财务人员,投资人员,审计人 员 4 8 外请 0.2 4 16 内部 - - - 委外 0.5 营销、品牌、客户管理人员、 房地产技术人员等 战略、投资、人力资源、财务 人员等 行政管理人员、人力资源管理 人员等 备注 - - 委外 0.2 行政、融资、税务、人力资源 管理人员等 - - 委外 0.4 - - 委外 0.3 4 4 外请 0.2 4 4 外请 0.2 市场研究、营销管理、品牌管 理、客户关系等人员 市场研究、营销管理、品牌管 理、客户关系等人员 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专业师 等 工程项目经理,招投标人员等 等 4 4 外请 0.2 项目经理、会计、造价管理人 员等 4 4 外请 0.2 投资,战略,产业人员等 4 4 外请 0.2 产业研究,市场管理,营销管 理,品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高级专业师、高级主任专业 师、公关人员等 4 8 内部 - 营销,客户管理,品牌管理等 24.1 3、           财务预算 1.        公司内部组织的培训费用 内部讲师授课费用 80元/小时,总课时为130小时,合计授课费10400元 教材及相关的耗费,每次100元,21次合计2100元。 2.        外请专家和外派参加研讨会的费用 培训师费用为241000元,与此相关的资料费,招待费计5000元,合计246000元 3.        计划外培训的费用估算,总计20000元 合计:10400+2100+241000+20000=278500元(约28万元) 0元

4 页 505 浏览
立即下载
企业人力成本计算方法

企业人力成本计算方法

企业人力成本预算方法 人力成本预算包括的指标:4 v9 N$ v3 p% h$ t' u: B ① 招聘成本+ w% U6 B, c1 A' O; d. ?' q: A 招聘成本主要包括招募人员的直接劳务费用、直接业务费用,如招聘洽谈会议费、差 旅费、代理费、广告费、宣传材料费、办公费、水电费等。还有间接费用,包括行政管理 费、临时场地及设备使用费等。其计算公式如下: 招募成本=直接劳务费+直接业务费+间接管理费+预付费用- s" B W' @# I4 n5 ② 选拔成本 选拔成本包括各个环节如初试、面试、心理测试、评论、体检等过程发生的一切与决 定录用或不录用有关的费用。其计算公式如下: 选拔面谈的时间费用 =(每人面谈前的准备时间+每人面谈所需时间)×选拔者工资率×候选人数汇总申请资料 费用 =(印发每份申请表资料费+每人资料汇总费)×候选人数考试费用 =(平均每人的材料费+平均每人的评分成本)×参加考试人数×考试次数测试评审费用 =测试所需时间×(人事部门人员的工资率+各部门代表的工资率)×次数(本企业)体检 费 =[(检查所需时间×检查者工资率)+检查所需器材、药剂费] ×检查人数 ③ 录用成本 录用成本包括录取手续费、调动补偿费、搬迁费和旅途补助费等由录用引起的有关费 用。这些费用一般都是直接费用。其计算公式如下: 录用成本=录用手续费+调动补偿费+搬迁费+旅途补助费 ④ 安置成本 安置成本是企业将被录取的员工安排在确定工作岗位上的各种行政管理费用;录用部 门为安置人员损失的时间费用;录用部门安排人员的劳务费、咨询费等。 安置成本=各种安置行政管理费用+必要装备费+安置人员时间损失成本# J7 v$ P# U; (2)培训和学习成本 8 O2 l" Y/ F7 `, Q ① 上岗前教育成本( ]$ J Y2 o' J0 I/ H7 N 6 l: Y$ ]" J# r0 F- A! H* j 上岗前教育成本包括教育与受教育者的工资、教育与受教育者离岗的人工损失费用、 教育管理费、资料费用和教育设备折旧费用等。计算公式如下: 上岗前教育成本=(负责指导工作者平均工资率×培训引起的生产率降低率+新职工的工资 率×职工人数)×受训天数+教育管理费+资料费用+教育设备折旧费用 1 M5 i/ I; O3 W t ② 岗位培训成本 岗位培训成本是企业为使员工达到岗位要求而对其进行培训所发生的费用, 括上岗培训成本和岗位再培训成本。上岗培训主要通过以老带新的形式完成。其计算公式 如下: 岗位培训直接成本 =∑指导小组时工资×指导小时 I×每月指导次数 I+∑(被指导者小时工资 K×指导小时 K× 月被指导次数 K) 岗位培训间接成本 =培训人员离岗损失费用+被培训人员不熟练造成损失+培训材料费+各种管理费 岗位再培训成本计算与岗位培训成本计算类似,只是再培训成本比岗位培训成本损失 费用要小些,时间可能短一些。其计算公式为: 岗位再培训间接成本=培训再培训人工费用+材料费用+管理费用+各种培训造成的损 失费 (3)离职成本 ① 离职补偿成本 离职补偿成本是指企业辞退员工,或是员工自动辞职时,企业所应补偿给员工的费 用,包括至离职时间为止应付员工的工资、一次性付给员工的离职金、必要的离职人员安 置费等支出。 ② 离职管理费用 离职管理费用是企业管理人员因处理离职人员有关事项而发生的管理费用。* ~" 面谈时间成本费=(与每人面谈前的准备时间+与每人面谈所需时间)×面谈者工资率×企 业离职人数 7 离职员工的时间费用=每人面谈所需时间×离职员工的加权平均工资率×企业离职人数( 与离职有关的管理活动费用=各部门对每位离职者的管理活动所需时间的平均工资率×有 关部门职工的平均工资率×离职人数离职前效率损失=正常情况平均业绩-离职前期间内平 均业绩. f3 i! V, c8 ~0 z5 C 8 I2 @# F6 x, j0 a. @. l) B ③ 空职成本 空职成本是指员工离职后职位空缺的损失费用,由于某职位空缺可能会使某项工作或 任务的完成受到不利的影响,从而会造成企业的损失。

2 页 567 浏览
立即下载
年度招聘计划及费用预算表(附招聘实施方案)

年度招聘计划及费用预算表(附招聘实施方案)

20xx 年 度 招 聘 计 划 及 费 用 预 算 表 一、招聘目的 通过招聘的开发与管理,为各部门提供招聘工作的流程和依据,建立良好的人才选用机制,满足公司发展对岗位人才的需要 二、招聘方法 / 渠 内部招聘: 内部调动 □ 道 外部招聘: 网络媒体 □ 岗位轮换□ 橱窗广告□ 内部推荐□ 公司网站□ 小区广告□ 内部微信□ 现场招聘会□ 校园招聘□ 厂区横幅□ 三、年度招聘费用预算总计= 13000 元/ 年 四、年度公司人员编制定额(人) 五、年度各部门岗位设置、人员配置规划 岗位名称 定编人数 149 人 目前人员配置额(人) 六、招聘实施预算明细 现有人数 申报人数 核定人数 招聘渠道 预算费用 备注 焊工 21 新安人才网 3500 元 / 年 20xx 年 8 月 24 日 到 期 装配工 16 前程无忧网 2200 元 / 年 20xx 年 11 月 9 日 到 期 折弯工 2 橱窗招聘 2700 元 / 季 可间隔张贴 570 元 / 季 - 寅 特 尼 3 场场次自由安排 3000 元 /700 元 - 新 安 2/13 ( VIP ) 、 2/20( 普 现场招聘 人才 售后工程师 17 机械工程师 17 软件工程师 2 销售经理 14 通) 厂区横幅 50 元 厂区外围墙 广告张贴 20 元 小区内张贴 综管部经办人: 分管领导审核: 总经理审批: 招 聘 实 施 方 案 一、现场招聘 1 、大型招聘会(会展中心):正月十三(VIP 展位)、正月二十(标准展位) 2 、小型招聘会(寅特尼人才市场):正月初八、正月初十、待定 备注:会展中心两场指定日期,寅特尼三场日期自主安排。 二、公司网站、微信平台、招聘群 1 、公司官方网站有招聘板块,可以将公司在招技工岗位挂上,部分岗位(软件工程师、销售经理、市场策划、机械工程师)可以长期在线。 2 、智能网络时代,手机平台不可忽视,人手一机,传播量大,快;可在公司微信平台发布招聘信息,由微信成员(公司员工)负责转发,扩大宣传范围。 备注:放假前,由市场部提供微信二维码,公司员工扫码加入公司微信群。 三、内部介绍、内部调动(岗位调动) 1 、内部员工介绍,稳定性比较好,放假前各部门进行宣导。 2 、内部岗位调动适应性快,合格率高,因其缺失的岗位可外招及时补充。部分岗位因岗位特点不适合外招,如发货员、统计员(男性)因工作特点外招人员上 手慢且流失快,公司内部人员适应较快。 四、 广告张贴 1 、重点小区顺美家园、顺和家园,因其是回迁小区,没有工作的人员比较集中,年底回家来年就近换工作几率很高,所以宣传到位,年后效果较可观。 2 、人才市场橱窗张贴广告,年后人才市场人流量很大,宣传效果非常好。 备注:寅特尼橱窗广告,一季度三个月,可间隔张贴(如正月张贴2 个月,剩下一个月可根据公司招人需求任意安排月份。 五、 悬挂横幅 1 、公司放假期间,可在厂区围墙上拉招聘横幅,将起到一定的宣传效果,附近路过的人员会看到、会议论、会传播 2 、横幅上注明招聘岗位、报名时间(初九)、联系号码(手机),放假期间有联系的将做记录,年后上班后统一联系面试。 六、网站刷新 1 、公司放假期间,为了让找工作人员能随时看到我公司的招聘岗位,人事部每天登录网站刷新岗位,如有合适岗位也会及时发送短信进行联系确认。

3 页 538 浏览
立即下载
公司预算管理制度(附带配套表格)

公司预算管理制度(附带配套表格)

预算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有效地组织和协调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华公司”或“公司”) 以及所属各控股子公司的各种经营管理活动,对公司的财务和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控制和考核, 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宏华公司以及所属各控股子公司(宏天、友信、科贸等)。分公司若未特别提 及,等同于子公司运用本制度。 第三条 宏华公司实施预算管理的目的 (1) 协调宏华公司各职能部门、各下属子公司的工作; (2) 明确各单位的奋斗目标; (3) 控制各经营单位的经济活动; (4) 考核各部门的工作成绩。 第四条 预算实行统一规划、逐级管理的管理体制 (1) 公司的预算目标统一规划、逐级分解; (2) 经下达的预算指标由宏华公司各职能部门及下属子公司负责落实; (3) 由宏华公司统一对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考核。 第二章 预算的组织体系 第五条 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包括:预算领导机构、预算管理部门和预算执行部门。 -1- 第六条 预算领导机构 宏华公司董事会是宏华公司预算的决策机构。 董事会职责 (1) 依据宏华公司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计划,决定宏华公司年度预算基本假设、预算目标、 预算编制方针、预算编制程序、预算执行的监控方法; (2) 审议批准宏华公司预算草案和各部门年度预算草案。 宏华公司总经理办公会预算会议是宏华公司预算的管理机构,为非常设机构。预算会议人员构 成:宏华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下属子公司总经理、下属子公司财务 负责人、执行部门相关人员。 (1) 审议批准预算管理部门提交的宏华公司预算草案和各部门年度预算草案; (2) 审议批准预算管理部门提交的预算调整草案。 (3) 协调、裁定宏华公司预算重大冲突。 第七条 预算管理部门 宏华公司财务部是预算管理部门,内设专门岗位,对公司预算工作进行管理,其职责如下: (1) 预算管理制度的编撰; (2) 预算的组织和汇总编制; (3) 预算任务的下达; (4) 预算执行的监督; (5) 预算执行结果的分析评价等工作。 第八条 预算执行部门 预算执行部门是各级预算执行主体,即责任中心,它是宏华公司内部具有一定权限,并能承担 相应经济责任的各级部门和各下属子公司。 -2- 责任中心负责本部门及分管业务预算编制、执行、分析和控制等工作,并配合预算管理部门完成 宏华公司总预算的综合平衡。 第九条 责任中心的划分 责任中心可分为以下几类:利润中心、收入中心、成本费用中心。 (1) 利润中心:利润中心为负有利润责任的下属子公司,其决策能够决定本责任中心的利 润、收入、成本费用等主要因素,控制目标是特定预算年度的利润及其相关指标; (2) 费用中心:费用中心为负有期间费用责任的部门,控制目标是特定预算年度的各明细 费用指标。 第十条 宏华公司各预算责任中心划分 (1) 利润中心:宏华公司、各下属子公司; (2) 费用中心:宏华公司各职能部门。 第三章 预算的编制 第十一条 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 (1) 以战略为指导、与经营计划相匹配; (2) 预算目标的确定要实事求是,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3) 各责任中心预算管理的重点是可以控制的; (4) 各预算项目谁控制、谁预算、谁受益、谁承担。 第十二条 预算编制的基本方式 预算编制要在预算会议批准的编制方针指导下进行,采取自上而下下达预算编制目标、自下而 上编制预算、由财务部平衡、汇总的预算编制方式。 -3- 第十三条 年度预算的编制程序 (1) 预算编制准备:宏华公司财务部、其他各部门做好预算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收集信息, 总结本预算年度经营计划及预算的执行情况,测算有关指标数据,分析研究下一预算 年度的发展趋势,预测下一预算年度预算的总体情况。 (2) 年度预算编制程序 1) 每年 ----月----日前,总经理办公会预算会议确定下一预算年度的预算目标; 2) 根据下一预算年度预算目标和公司初步分解的经营计划目标,财务部负责具体分解预算目 标; 3) 财务部制定详细的预算指导文件,在----月----日前下发到各部门; 4) 预算指导文件具体包括:公司预算目标下达文件、编制手册(预算假设、表格、编制说明) 和编制进度要求; 5) 各职能部门及下属子公司在全面分析以前年度、预计预算年度业务情况的基础上,根据预 算年度经营环境的变化、年度经营目标、预算目标、预算指导文件的要求及经营计划,编 制预算年度的预算草案,交职能部门主任及子公司总经理初审,提出意见并进行修改确 认; 6) ----月----日之前,宏华公司各职能部门及子公司将审核后的预算草案上报宏华公司财务 部。财务部审核上报的预算草案是否符合公司总体的方针、目标,讨论通过预算草案或 返回重编; 7) 在预算会议的统一领导下,宏华公司财务部负责对讨论通过预算草案汇总平衡,编制宏华 预算草案,包括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损益表、预计现金流量表及其他有关资料,提交 预算会议审议; 8) ----月----日之前,预算会议组织召开年度预算编制质询会,审议通过各子公司及宏华公 司整体预算草案; -4- 9) ----月----日由财务部组织各职能部门及子公司根据年度预算质询会的决议,修改预算草 案,并报宏华公司预算会议审批; 10) ----月----日财务部将预算会议批准的预算方案正式下达给各职能部门及子公司执行。 第十四条 预算编制的主要内容及编制职责: (1) 经营预算 1) 各下属子公司以经营收入、成本、期间费用和利润为主要内容编制经营和财务预算,由财务 部审核、调整。 (2) 宏华公司期间费用预算 1) 人力资源费用(包括员工工资、福利保险、培训、招聘等费用)由人力资源部编制; 2) 办公费用、物业费用、车辆使用费用、业务招待费由办公室/资产物业部编制; 3) 各种摊销费用由财务部负责编制; 4) 差旅费、招待费由各职能部门编制后财务部汇总; 5) 财务费用、税金、营业外收支预算、其它业务利润预算由财务部编制; 6) 其它各项期间费用由各职能部门根据年度预计发生情况进行编制。 (3) 资本性预算 1) 资本性收入预算是对预算期内可用于资本性投资活动的资金来源的财务安排,主要包括内 部资金来源预算和融资预算; a) 内部资金来源预算是对预算期内税后利润、折旧的财务安排,由财务部负责编制; b) 融资预算是在预算期内需新借入的长短期借款、经批准发行的债券等的财务安排,由 财务部负责编制; 2) 资本性支出预算是对预算期内进行资本性投资活动预计产生的现金支付的财务安排,包括 固定资产投资预算、权益性投资预算、前期费用预算、还本付息预算、其它资本性支出预 算; a) 固定资产投资预算包括固定资产购置预算,由资产物业部和子公司负责编制; b) 权益性投资预算管理包括股权投资预算、债权投资预算,由投资部门协助财务部负责 编制; c) 借款的还本付息预算由财务部负责编制; -5- d) 债券的还本付息预算由财务部负责编制; e) 其他资本性支出主要包括处理重大事故、自然灾害所需的恢复性投入,根据国家政策 给予的援助性资本投入等,由相应责任中心负责。 3) 在预算编制期无法预测发生的新投资项目,在项目确定时编制专项投资预算,包括和此项 投资相关的所有收入、成本、费用,并据此调整资金预算、筹资计划和预计财务报表。专 项投资预算的编制需要各相关部门配合共同完成,财务部平衡、汇总。专项投资预算必 须经宏华公司预算会议批准。 第十五条 财务预算报表的编制 财务部负责编制公司损益预算表、资产负债预算表、现金流量预算表。 第十六条 预算预备费 预算编制时,公司预留一定的预备费作为不可预见的支出准备,预备费总额为公司年度成本费 用总额的一定比例。 (1) 每年编制年度预算时,根据预算编制和执行经验、对预算年度基本假设的信赖和争议程 度、预算年度重大经营政策环境的变化,以及其他不确定因素等,由财务部建议年度预 算预备费的提留比例,经预算会议审批通过; (2) 在公司预算工作执行有一定积累、预算数据较准确的前提下,或者当预测预算年度经营 环境比较稳定时,预算预备费提留比例可以略低;当预测到预算年度经营环境将发生 剧烈变化时,预算预备费提留比例可以适度提高。 第十七条 预算期和预算编制期 预算期指预算编制覆盖的经营期间。与会计年度相一致,为每年的 1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 预算编制期指预算实际编制的时间。公司在每年 11 月(暂定)开始着手编制下一预算年度的年 度预算。 第四章 预算的执行、控制和分析 第十八条 公司年度预算方案和分劈月度预算方案一经批准下达,即具有指令性,各责任中心必须 按照预算方案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以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 -6- 第十九条 预算的执行部门 (1) 各责任中心是预算的执行机构 (2) 预算执行的直接责任人 1) 主管具体业务和部门的宏华公司经营层对于其负责的责任中心的预算执行负有主要责 任; 2) 各责任中心的负责人是责任中心预算执行的直接责任人。 第二十条 预算的执行控制体系 (1) 责任中心负责人:各责任中心的负责人根据本责任中心的预算目标,负责本责任中心 具体业务活动的领导和监督,按照预算目标控制资金及成本的支出,完成指定的工作 目标; (2) 公司职能部门:依据预算目标对责任中心的各种经济行为实施过程控制,确保预算执 行部门在预算目标框架下运营; (3) 宏华公司总经理:对各责任中心的预算外行为进行审批控制。 第二十一条 预算资金控制 (1) 预算内资金控制: 1) 预算内支出,根据不同的审批权限由公司各责任中心负责人、分管领导、宏华公司总经 理审批; 2) 需要使用资金的预算责任中心,按照批复的年度预算编制月度预算,提报《资金支出 申请表》,并附相关文件、合同或资料,按公司授权审批权限审批后,送财务部审核; 3) 预算责任中心,按照审批同意的月度预算《资金支出申请表》,编制“周用款计划”, 公司财务部根据资金的周转情况和资金需求情况以及《资金支出申请表》和“周用款计 划”办理拨付手续; 4) 财务部建立预算资金拨付台帐制度,各预算责任中心建立预算执行台帐,每季度末与 财务部核对; 5) 对于不可预见的支出,各责任中心根据业务的实际需要,提出资金使用申请,经分管 -7- 领导审批,向总经理提交申请。总经理判定是否需要动用预算预备费,并综合平衡各 个申请,决定预算预备费的实际使用。批准的预算预备费的使用由财务部统一管理, 预备费使用的考核与预算内费用的考核相同。 (2) 预算外资金控制: 1) 预算外资金申请,需由责任中心填写申请,该申请应该包括使用目的、使用的责任中 心和责任人、使用目标、使用方式等内容。总经理对各责任中心的预算外行为进行审批 控制; 2) 预算外资金的实际使用应在其影响的当期及后期的预算表中做出清晰的标志,预算外 资金的使用由财务部统一管理,预算外资金使用的考核按照申请中明确的使用目标单 独进行。 第二十二条 预算执行信息反馈表单:由各级责任部门定期填制、并逐级汇总上报的一系列表单,用 来全面、系统地报告每个责任中心及整个公司预算执行的进度和结果。 第二十三条 预算反馈报告 预算执行情况报告采用两种形式:预算执行分析报告和专题反馈报告。 (1) 预算执行分析报告是定期编制的报告,用来全面、系统地报告每个责任中心的预算执行 的进度和结果。 (2) 专题报告是对重大预算差异的调研报告,不定期编制。 第二十四条 预算会议成员应定期地收到预算执行情况的反馈报告,以了解和掌握预算执行的进程。 当预算执行差异过大时,相关责任部门要上报专题反馈报告。 第二十五条 总经理办公会预算会议 (1) 预算会议根据财务总监报请的审议内容,定期、不定期召开会议; (2) 预算会议由宏华公司总经理确定会议议程,召集并主持; (3) 预算会议应当由四分之三以上的成员出席方可举行; -8- (4) 预算会议做出的决议,必须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方为有效。总经理具有一 票否决权。 第二十六条 预算管理的例会制度 公司通过预算管理的例会制度保证预算与考核的衔接。 (1) 预算管理的例会分月度/季度/年度例会,目的是对前一月/季/年各部门的预算目标完成 情况进行分析、评价、考核,及时发现和解决经营中的潜在问题,确定改进措施,明确 下阶段的工作重点,确保预算的完成,或者必要时修正预算,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对完成或超额完成预算指标的各单位,由公司根据有关规定对该单位及其负责人给予 表彰和奖励;对完不成年度预算指标的公司各部门,根据不同情节,对该单位及其主 要负责人给予相应的处罚,追究其经济或行政责任。 (2) 预算管理的例会细则: 1) 会议准备:财务部在每月/季/年初填制上一月/季/年预算完成情况表,在例会前一周 对上一月/季/年预算完成情况做差异分析并找出主要问题;各单位提前十天做出本单 位预算完成情况差异分析和解决问题拟用的措施; 2) 参会人员:预算会议成员、各单位有关人员视情况参加; 3) 召开时间:月度/季度例会在每月 15 日以前,年度例会在 2 月; 4) 会议议程: a) 责任中心负责人汇报上月/季/年部门工作完成情况; b) 分管领导总结主管工作预算执行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c) 财务总监介绍上月/季/年公司总体预算执行情况,主要预算差异及其原因; d) 逐一对各部门上月/季/年预算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评价、考核,揭示存在的问题, 明确改进目标; 5) e) 讨论各部门草拟的改进措施,通过或令其修改; f) 总经理宣布闭会。 会后事项: a) 预算会议总结、下达会议决议、会议责成解决事项,落实责任部门; b) 财务部负责督促落实会议决议; c) 财务部跟踪以上事项的完成情况,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并向总经理汇报; -9- d) 人力资源部统计、记录考核结果。 第二十七条 预算差异分析 (1) 预算差异分析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财务部及各责任中心都要对差异进行分析,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并提出 改进措施,对整个经营活动加强控制。 (2) 负责分析差异的责任部门 1) 2) 预算会议 a) 审批财务部提交的重大差异分析报告; b) 确定导致差异的原因,并提出处理意见。 财务部 a) 分析预算执行情况,汇总各单位提供的差异分析报告,并加以综合分析,出具公 司总的预算差异分析报告,并上报预算会议; 3) b) 确认导致差异的原因; c) 确认应对差异负责的责任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上报预算会议; d) 向有关责任部门提供差异用的数据,协调差异分析工作。 各责任中心 a) 记录本单位预算执行情况,找出问题,分析本单位差异产生的原因,提出改进建 议; b) 出具预算差异分析报告,上报公司财务部; c) 落实由本单位负责的改进措施。 (3) 预算差异分析程序 1) 预算执行过程中,各责任中心要及时检查、追踪预算的执行情况,形成预算分析报告, 于每月----日前将上月预算分析报告交财务部; 2) 财务部根据自己的记录与各单位的预算分析报告进行核对,纠正偏差,分析差异产生 的原因,落实责任部门,不利差异的改进措施以及有利差异今后进行巩固、推广的措 施建议,并提出处理建议,于每月----日前,形成每月总的预算分析报告,出具初步 预算考核意见; 3) 每月----日前,开预算月度例会,对前一月各部门的预算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评 - 10 - 价、考核,形成正式的公司预算分析报告、预算考核意见,交预算会议审批,为预算的 执行进行动态控制提供依据; 4) 每月----日前,财务部根据审批后的公司预算分析报告,由财务总监召集,组织相关 责任部门落实各项不利差异的改进措施,以及有利差异今后进行巩固、推广的措施, 将每月预算考核意见提交人力资源部,由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相关制度规定,对相关 责任部门、责任人进行考核。 (4) 预算差异分析内容 1) 各责任中心预算差异分析内容 a) 将预算的执行进度与结果的计量数据与预算指标加以比较,找出本责任部门存在 的差异,列示产生差异的项目本期预算额、本期实际发生额、本期差异额、累计预 算额、累计实际发生额、累计差异额; b) 对差异额进行分析:产生不利差异的原因、责任归属、改进措施以及形成有利差异 的原因今后进行巩固、推广的建议。 2) 财务部预算差异分析内容 a) 分析汇总各责任中心预算分析报告,找出公司存在的差异,列示产生差异的项目 本期预算额、本期实际发生额、本期差异额、差异率、累计预算额、累计实际发生额、 累计差异额、累计差异率; b) 由财务总监召集,在各责任中心的配合下,对差异进行全面、详细、深入的分析, 以确定造成差异的原因。造成不利差异的原因有很多种,例如: i. 现行的有关管理制度,业务流程规定或操作规定不合理或过于复杂难以使用; ii. 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工作没有遵守有关的规定; iii. 公司外部环境因素导致(预算编制时考虑不全面,预算编制时所假设环境因 素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c) 确定不利差异的责任归属、改进措施,以及形成有利差异的原因,今后进行巩固、 推广的建议; d) 提出对预算执行不利差异的相关责任部门的处理意见。 第二十八条 预算的冲突与仲裁 (1) 当执行预算时,各责任中心间发生利益冲突,且各责任中心间协调无效时,应将有关 事项报经财务部协调,协调无效时由其上报预算会议仲裁; - 11 - (2) 预算会议做出仲裁决议后,通过财务部下达“预算仲裁决议书”给相关单位; (3) 仲裁决议一经形成,各单位须无条件执行。 第五章 预算的调整 第二十九条 预算调整原则 (1) 公司预算的调整权属于公司总经理办公会预算会议; (2) 预算调整因素:预算执行中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可以调整预算: 1) 调整公司发展战略,需重新制订公司经营计划; 2) 市场形势发生重大变化,需要调整相应预算; 3) 国家相关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4) 生产经营条件发生重大变化; 5) 不可抗力的作用; 6) 预算会议认为应该调整的其他事项。 第三十条 由上而下的预算调整 (1) 当某一项或几项因素向着有利方向变化,而且具备中长期的稳定趋势,总经理办公会 可以在预算年度内进行公司经营目标的调整,并下达预算调整方案。预算调整方案中必 须包括: 1) 公司经营目标调整的原因; 2) 调整后的预算 (2) 由上而下的预算调整的程序 1) 总经理办公会提出公司经营目标的调整方案,经协商后达成最终预算调整方案,由预 算会议下达给公司财务部; 2) 财务部组织对公司年度及当期预算进行调整,将调整的预算,报预算会议审批; 3) 预算会议对调整的预算批准后,由财务部下达各部门执行,同时存留预算调整方案。 - 12 - 第三十一条 由下而上的预算调整 (1) 当某一项或几项因素向着劣势方向变化,影响预算的执行时,应首先挖掘与预算目标 相关的其他因素的潜力,或采取其他措施来弥补,只有在无法弥补的情况下,才能提 出预算调整申请。预算调整申请中必须包括: 1) 导致无法实现预算的原因; 2) 已经采取的其他弥补措施和效果; 3) 与该项预算调整相关的业绩调整; 4) 调整后的预算。 (2) 由下而上的预算调整的程序 1) 当遇到特殊情况需要调整预算时,由相应的责任中心填写预算调整申请表,提交预算 调整分析报告,说明调整内容及原因,并后附相关文件(如市场价格变动情况说明、 相关政策变化情况说明、变更前后的经营计划、公司下达追加(或缩减)任务、项目可 行性建议书等),交宏华公司分管领导审批; 2) 宏华公司分管领导签字同意的预算调整申请表上交公司财务部; 3) 财务部对预算调整申请表及相关报告进行审查,财务总监在预算调整申请表上签署意 见,并将同意上报的预算调整申请表及相关报告,上报预算会议; 4) 预算会议对调整申请进行审批,并下达给财务部; 5) 财务部留存预算调整申请表,并根据审批意见,编写“预算调整通知书”,以及调整 后的预算方案下达给相关责任中心。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本制度由宏华公司财务部负责制订、修改并解释。此前宏华公司的相关管理规定,凡与本 制度有抵触的,均依照本制度执行。 第三十三条 本制度未尽事宜,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的有关规定。 第三十四条 本制度经宏华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后生效实施。 - 13 - 附件一《预算执行信息反馈表》 附件二《预算调整申请表》 附件三《预算调整通知单》 附件四《仲裁决议书》 - 14 - 附件一《预算执行信息反馈表》 宏华公司预算执行信息反馈表                                  № 职能部门:      预算项目:       日期: 序 号 公司(部门) 预算计划 本期 实际完成 累计 本期 盈超(+/-) 累计 本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合  计             预算负责人:        复核人:             制表人: - 15 - 累计 备注 附件二《预算调整申请表》 预算调整申请表                         № 单位(部门):                    日期: 申请单位负责人 调整内容 申请单位经办人 原 因 采取措施及效果 预算职能部门意见 宏华分管领导意见 宏华财务部意见 预算会议审批意见 - 16 - 相关业绩调整 调整后预算 附件三《预算调整通知单》 预算调整通知单                        № ____单位(部门): 你部№   预算申请已经预算会议审议批准,从  年  月起按批准后预算计划执行 , 特此通知。                宏华财务部                二 00 年 月 日 - 17 - 附件四《仲裁决议书》 预算仲裁决议书               宏华裁字第 号 申诉方: 被诉方: 事由: 查明: 本预算会议认为: 本裁决为最终仲裁结论。  财务部                  二 00 年 月 日 - 18 -

18 页 540 浏览
立即下载
企业年度人力成本预算怎么做(很详细)

企业年度人力成本预算怎么做(很详细)

年度人力成本预算 很多人经常问人力资源管理是否有一条清晰的线索,可以把人力资源绩效薪酬、人力资源开发 和人力资源的激励串联起来。回答是肯定的。年度人力资源规划便可以把这几个方面有效地联于一体 的。    例如,某企业准备给员工制定的薪酬年度规划是由去年的 4100 元上调到 4500 元,也就是要 把员工的基准工资提升 5 个等级。要想实现这一规划目标,员工的年终综合考评得分就必须≥56 分 (假设);要想≥56 分,员工就必须保证每月的绩效考核都要达到 A 等或 A 等、B 等兼有。例如,A 等对应的得分为 5 分,B 等对应的得分为 4 分,员工必须得到 12 个 A 等或者是 11 个 A 等和 1 个 B 等、10 个 A 等和 2 个 B 等、9 个 A 等和 3 个 B 等的组合。接下来,企业就要考虑如何才能使员工得到 A 等和 B 等的考核绩效。按照我在《8+1 绩效量化技术》一书中的有关说明,达到 A 等的要求必须是 每月的考核得分为≥110 分(最高配分为 120 分),达到 B 等的要求必须是每月的考核得分为 ≥100 分。员工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完成每月的各项考核指标;要想完成每月的各项考核指 标,就必须在平时做好各项日常工作;要想使日常各项工作得以顺利且保质保量地完成,就需要加 强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不断开发、提升员工的能力素质也是企业发展所必须的投入)。    这样,通过一步步地目标激励,使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模块串联起来并且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一条整体线索。  一、企业年度计划    企业年度计划是针对企业在某一年度为了达到预定目标而制定的计划,也就是要明确企业在一 年内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它较多地考虑了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以及相关的经济微观因素。    有不少从事人力资源的工作者曾经问我:企业的年度计划能否与企业的中长期规划结合在一起? 回答是肯定的。随着现代商业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因为 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存在,企业要想做相当长时期的规划是比较困难的,但年度的目标计划还是应 该很明确的。    企业年度目标计划的项目一般如下表所示:    表 3-1 企业年度目标计划项目表  二、年度人力资源计划    企业制定了年度计划后,就可以开始制定年度人力资源计划了。  (一)年度人力资源计划制定步骤    制定年度人力资源计划一般有三个步骤:收集有关信息、预测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人力资源供给 和编制人力资源计划。  1.收集有关信息    主要收集外部与内部的信息。外部信息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发展趋势、本行业的发展前景、主要 竞争对手的动态、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动向、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政府的法律与政策、人口发展的趋 势、社会发展趋势、文化风俗习惯演变等。内部信息主要包括:企业发展计划、企业憧憬的变化、企业 领导层的更迭、人力资源成本的变化、生产流水线的变化、销售渠道的变化、融资能力的变化等。  2.预测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    根据收集来的信息,运用一定的方法,就可以较正确地预测企业在未来一年内人力资源的数量 和质量的需求与供给。如果供给大于需求,就要考虑分流出一部分人力资源;如果需求大于供给, 就要考虑引进一部分人力资源。当然,培训员工、改变计划、调整薪酬等也是可以运用的手段。  3.编制人力资源计划    一份完整的年度人力资源计划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计划达到的目标、目前形势分析、未 来形势预测、计划事项、计划制定者和计划制定的时间。    另外,编制年度人力资源计划一定要附上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是年度人力资源计划中的一个 重要方面。缺了这一块,企业的年度人力资源计划是不完整的。     人力资源管理行动计划一般由项目名称和项目细则组成。项目细则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项 目负责人、项目参与者、实施时间、项目检查人、检查时间、项目预算等。有若干个项目就应该有若干 条项目细则。     当然,制定好年度人力资源计划后,关键是实施。但是,是否制定了一份科学实用的年度人力 资源计划是实施的前提。  (二)确立人力资源管理年度绩效标准    人力资源年度绩效标准的有效确立是科学制定年度人力资源计划的前提。绩效标准是否合理, 是决定能否完成绩效指标的最重要一环。人力资源管理的年度绩效目标应该从公司战略目标纵向分 解而来,而不是上级或部门领导的随意指定。    企业提出下一年人力资源绩效目标时,要对有关人员的工作提出明确的界定,使他们明白要做 什么,做到什么程度;通过逐级分解,让员工了解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期望;有关责任人要 对整个流程进行跟踪,考察目标完成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不定期地对目标进行回顾、反馈和调整, 做出合理的考核结果;建立绩效档案,以记录有关人员的绩效表现,及时反馈绩效表现,不断做出 调整,以更好地完成绩效目标,保证管理者所做出的绩效评价是基于事实而不是主观判断,保证绩 效考评的公正;最终将绩效结果和激励机制挂钩。    人力资源管理年度绩效指标一般包括:人事费用率、人均费用、人均产量 、人均产值、人均效 益、招聘费用率、人均培训费用、内部流动率、外向离职率等(见表 3-2)。    表 3-2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绩效标准  ◎ 案例        某企业去年 100 个人生产了 100 台机器,销售额是 1000 万,100 台机器中有 A 机器 50 台、B 机器 20 台、C 机器 20 台、D 机器 10 台;今年 100 个人生产了 110 台机器,销售额是 950 万,110 台机器中有 A 机器 40 台、B 机器 20 台、C 机器 20 台、E 机器 20 台、F 机器 10 台。    单从销售额上看,能证明今年的人均效益比去年降低了吗?不能。因为销售额有太多的外在影 响因素。要证明人均效益是降低还是提高,我们就要从最根本的、不受外界影响太大的数据中来挖掘 真相。    就本企业而言,这个最根本的、不受外界影响太大的数据就是每一台设备的标准工时。计算出标 准工时,就可以证明人均效益是降低还是提高了。  (三)人力成本的预算与控制  1.人力成本构成    企业中只要有员工就会涉及到人力成本的问题。在人力资源规划中,人力成本的预算是非常重 要、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人力成本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我们知道人力成本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  ◆标准工作时间的员工标准所得(员工工薪部分);  ◆非标准工作时间的企业付出(如福利部分);  ◆开发费用(包括内部开发和外部开发,内部开发主要是培训,外部开发主要是招聘)。  2.人力成本的预算和控制    人力成本的预算和控制是所有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者都应该了解和掌握的知识。这里需要 提到另一个概念叫人力成本率,计算公式为:人力成本率 = 人力成本÷销售额 。    通常情况下,人力成本率会随着销售额的递增而递减。也就是说,在销售额不断增加的前提下, 企业前一阶段的人力成本率一般会大于后一阶段的人力成本率。所以说,如果一个公司的销售额能 预算得很准,那么人力成本也会预算得比较准。  ◎ 案例    如果一个企业今年的销售额是 6 亿元,正常情况下,该企业的人力成本率应该是 10% 。下面, 我们把该企业明年的销售额分为两种可能:  1.如果该企业明年的销售额为 7 亿元,那么,在 6 亿元和 7 亿元之间的 1 个亿的人力成本率是大于 10% 还是小于 10% 呢?正常情况下,在这 1 个亿中人力成本率应该是小于 10% 的,假设为 9% ;   2.如果该企业明年的销售额为 8 亿元,假设 6 亿元到 8 亿元中间的 2 亿元中有 1 亿元的人力成本为 9% ,另一亿元的人力成本为 8% 。    这种情况下,预算整体的人力成本公式为: ∑(月销售额 × 人力成本率) = 全年人力 成本    人力资源部往往从本年度 11 月份开始就要搜集各种信息,筛选出变量因素,进行下一年度的 人力资源规划的准备。这个时候如果人力资源部想知道本年度 12 月份的人力成本总和,可以采用下 面的计算方法:某月的销售额×人力成本率 = 当月的工资总和      我们在咨询过程中,经常有企业的领导人问道:"年终奖到底该如何计算?"这里,我们介绍一 种比较简单实用的方法:如果企业本年度的人力成本率为 10% ,那就可以按 8% 来计算年度人 力成本,剩余的 2% 留作年终奖。    我们知道,员工工资属于人力成本的组成部分。它又包括两个部分,固定部分叫做岗位工资, 变动部分叫做绩效工资。如何计算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呢?    举例来说,假设某企业今年一月份的销售额为 4 千万元,人力成本率为 10% ,留下为年终 奖准备的 2% ,4000×8% = 320(万元),就是该企业一月份的人力成本。假设该公司共有 员工 400 人,400 人的岗位工资之和为 250 万元,那么,变动部分的 70 万元就是绩效工资。如果该 企业二月份增加了 20 人,销售额还是 4 千万元,假设 420 人的岗位工资之和为 260 万元,那么, 绩效工资就是 60 万元。    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统称为基准工资。基准工资有一个规律,通常状况下,岗位工资和绩效工 资的比例有 5 :5 ;6 :4 ;7 :3 ;8 :2 等。当企业发现比例发生倾斜,比如由原来的 5 :5 变 成了 6 :4 的时候,这就证明员工固定工资的部分在增加,如果这时企业的效益并没有增加,为了 健全双赢的机制,一般的做法是可以适当减少人员的数量,按减少后的人员数量发岗位工资,而绩 效工资还按原来的人数所得发给现有的人数所得。    例如,以前需要 10 个人共同完成一项工作,平均每人的工资是 2000 元,其中岗位工资 1200 元/人,绩效工资 800 元/人。那么,绩效工资的总额就是 8000 元。效率提高后,只需 9 个人就可以 完成这项工作了。这时,为了达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工资可以这样分配:岗位工资不变,还是 1200 元/人,绩效工资 = 8000÷9= 889 元/人 。这样,企业既减少了人力成本的开支,员工 的工资总额也得到了提高,真正实现了双赢。  ◎ 案例    深圳某生产企业,一直都是按照计件的方式来计算工人的薪酬,而且工人是没有底薪的。今年 公司领导打算采取计时的方式计算工人的薪酬,目标是在不减少工人目前收入的前提下,尽量地降 低生产成本。    假如说,以前平均每个工人一天工作 10 个小时,能够生产 10 件产品。企业付给工人每件产品 10 元的报酬,也即每件产品的人力成本是 10 元。    现在,企业通过生产技术的改造,工人平均每人每天可以生产 15 件产品。如果按照计件制来计 算薪酬,那么,平均一个工人一天的收入就是 150 元,一个月(按 30 天计)就是 4500 元。虽然工 人的薪酬增加了不少,但是企业的总生产成本并没有降低。    如果采取计时制的方式,企业付给工人平均每人每月固定工资(底薪)2000 元,绩效工资为 3.5 元/件,然后将工作时间缩短到每天 8 小时。这样,工人平均每人每天可以生产 12 件产品,一个 月(按 30 天计)就可以生产 360 件产品,工人平均每人每月的工资=2000+3.5×360=3260 元, 平均每件产品的人工成本约为(2000+3.5×360)÷360= 9 元/件 。    按照这种方式,既在缩短了劳动时间,又使工人有了底薪的基本保证,工人在正常的上班时间 内就可以达到甚至超过以前的收入水平;同时,企业生产每件产品的人力成本从 10 元变成 9 元, 从而大大地降低了产品的总生产成本。

6 页 581 浏览
立即下载
全面预算管理操作指南(155页精确指导)

全面预算管理操作指南(155页精确指导)

前言 全面预算管理是在企业战略目标的指引下,通过预算编制、分解、执行、 调整、分析、考核等一系列活动,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实现企 业价值最大化的科学管理方法。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的《中央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暂行办 法》,明确要求中央企业应当建立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组织开展内部财务预算 编制、执行、监督和考核工作,完善财务预算工作体系,推进实施全面预算管 理。集团公司成立以来,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经过几年来的不断探索,机制不断 健全,作用不断强化,取得了明显的成绩。目前全面预算管理已经成为集团公 司的一项重要管理手段,成为组织配置各方面资源,保障集团公司战略目标顺 利实施,确保各项经营发展目标落实的重要方法。 由于公司系统各单位在全面预算管理实施力度和管理水平上存在差距,为 全面提升公司系统全面预算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对生产经营全过程、全要素的 管控能力,提高员工全面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积极性,集团公司根据火电企业 生产经营特点,组织编写了《全面预算管理操作指南—火电企业 2009 年试行 版》,为火电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提供实际操作指南,水电、风电等其他企 业可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借鉴使用。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要求公司系统上下目标一致,要求夯实基层企业预算 管理水平,要求解决好业绩考核与全面预算管理的关系。集团公司层面的业绩 考核机制要保证企业敢于善于抓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企业层面的考核机制要 实现较好的激励和约束,保证预算执行的钢性。基层企业要根据集团公司编写 的操作指南制订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细则,并在工作中抓好落实,使全面 预算管理工作深入人心,起到实效。 如何更好地发挥全面预算管理在火电企业的作用,还需要大量的探索和实 践。另外,由于时间原因,本次编写的操作指南未能在系统各单位全面讨论和 征求意见,错误在所难免,希望各单位在实际使用中认真总结,提出完善意见 和建议,我们将在后续工作中进一步修改与完善。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部 年 月 目 录 第一章 集团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介绍...................................................................................3 一、关于预算组织体系..........................................................................................................3 二、预算编制工作流程..........................................................................................................3 三、预算的执行与调整..........................................................................................................4 四、预算执行情况分析..........................................................................................................5 五、业绩考核..........................................................................................................................5 第二章 全面预算管理概述..........................................................................................................6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含义.......................................................................................................6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6 三、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7 四、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应遵循的原则...................................................................................8 五、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前提...............................................................................................9 六、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10 七、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11 第三章 火电企业全面预算的编制.............................................................................................12 一、全面预算编制依据和程序.............................................................................................12 二、全面预算管理编制总体设计方案示意图及说明.........................................................14 三、计划报告书的编制........................................................................................................15 四、全面预算管理指标体系.................................................................................................17 五、业务预算的编制流程及操作实务.................................................................................22 1、销售预算..................................................................................................................22 2、燃料采购预算..........................................................................................................28 3、燃料成本预算..........................................................................................................32 4、水费、购电费预算..................................................................................................35 5、折旧预算..................................................................................................................38 6、职工薪酬预算..........................................................................................................41 7、委托运营费用预算..................................................................................................45 8、检修预算..................................................................................................................47 9、材料费预算..............................................................................................................55 10、其他费用预算........................................................................................................60 11、财务费用预算........................................................................................................69 12、其他业务预算........................................................................................................71 六、专门决算预算的编制流程及操作实务.........................................................................75 1、基建项目投资预算的编制.......................................................................................75 2、技改项目投资预算的编制.......................................................................................78 3、小型基建项目投资预算的编制...............................................................................83 4、对外参股投资和债权投资预算的编制...................................................................86 5、现金预算的编制......................................................................................................89 6、筹资预算的编制......................................................................................................92 七、财务预算报表的编制流程及操作实务.........................................................................94 1、资产负债预算表编制的编制...................................................................................95 2、利润及利润分配预算表的编制...............................................................................98 3、现金流量预算表的编制.........................................................................................101 第四章 预算分解和月度电量及煤炭采购计划的编制.........................................................104 一、预算分解的原则、依据...............................................................................................104 二、损益性预算目标的月度分解.......................................................................................104 三、预算目标的逐级分解..................................................................................................108 四、月度电量计划和煤炭采购计划的编制.......................................................................120 第五章 全面预算的执行..........................................................................................................123 一、全面预算授权的控制..................................................................................................123 二、全面预算的执行监控..................................................................................................124 第六章 全面预算的调整..........................................................................................................130 一、预算调整的含义和分类...............................................................................................130 二、预算调整的执行流程和说明.......................................................................................131 第七章 全面预算执行情况分析...............................................................................................143 一、预算执行情况分析的原则...........................................................................................143 二、预算执行情况分析的要求和分工...............................................................................143 三、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流程和说明...................................................................................145 第八章 全面预算考核与业绩评价...........................................................................................152 一、全面预算考核与业绩评价概述...................................................................................152 二、预算考核的基本原则..................................................................................................152 三、预算考核的程序..........................................................................................................153 四、全面预算基础工作评分办法.......................................................................................153 五、全面预算管理考核......................................................................................................154 第一章 集团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介绍 全面预算管理是国资委近年来推行的财务监督的一种重要管理措施,也是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集团公司成立以来,一直在积极推进全员、 全过程和全要素的预算管理工作,经过几年来的不断探索,全面预算管理的机 制不断健全,作用不断强化,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全面预算管理已经成为集团 公司的一项重要管理手段,成为组织配置各方面资源,保障集团公司战略目标 顺利实施,确保各项经营发展目标落实的重要方法。 一、关于预算组织体系 在集团公司层面,预算管理决策机构是集团公司预算委员会,日常办事机 构设在财务资产部;总部各职能部门按职责分工分别对分管的业务预算负责, 并配合财务资产部作好财务预算的综合平衡、分析、控制等工作。 系统各企业逐级建立相应的预算组织体系,保证集团公司的管理目标能够 按照管控模式,顺利落实到二级管理单位,由二级管理单位再具体分解落实到 所属基层企业。 二、预算编制工作流程 集团公司按照“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结合、分级编制、综合平衡” 的程序,依据集团公司管控模式,层层组织做好预算编制工作。具体流程是: 每年 10 月,财务资产部牵头安排部署次年预算编报工作,各部门按职责 分工对分管指标提出编报要求,财务资产部平衡后提出预算编制的基本思路、 编报要求和工作计划报分管领导和总经理审定后,向二级管理单位下达集团公 司财务预算的具体编制大纲。 二级管理单位按照集团公司总体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组织做好所属企 业预算布置、编报、汇总和平衡工作。二级管理单位根据本年各主要要素的预 计完成情况、次年市场预测和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要求的实际情况,向集团公 司各业务归口管理部门提交次年主要经营要素的预算安排建议;集团公司各职 能部门在与二级管理单位沟通协调的基础上,初步核定经营要素目标。 每年 11 月初,二级管理单位在履行内部管理程序后,向集团公司财务资 产部报送财务预算建议方案;同时集团公司相关职能、业务部门向集团公司财 务资产部报送业务预算方案;集团公司财务资产部组织相关部门对企业上报预 算方案衔接、审核、汇总、平衡,对财务预算方案提出调整意见,并反馈有关 二级管理单位予以修正。 每年 11 月下旬,经过综合分析、测算和平衡,财务资产部提出集团公司 预算目标的初步建议方案,向集团公司预算管理委员会汇报,根据预算管理委 员会的意见对预算的初步建议方案进行修改,提出集团总体目标安排建议方案; 12 月份,财务资产部将目标建议方案报集团公司预算管理委员会审议,根据预 算管理委员会的意见确定集团公司财务预算目标、各二级单位财务预算目标及 方案;次年 1 月份,集团公司下达各二级单位财务预算目标。 各二级管理单位按要求层层落实集团公司下达的预算目标,将本企业及所 属企业的年度分解预算上报集团公司备案。 三、预算的执行与调整 预算方案一经集团公司批准下达,必须严格执行。 集团公司直接管理的单位,分公司和未设立董事会的全资子公司直接执行 集团公司下达的预算;其他全资和控股子公司要通过董事会决议落实集团公司 下达的预算,保证预算的顺利执行。 预算批准后原则上不得调整,但企业财务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形之 一,导致预算编制基本假设发生重大变化的,可予以调整: 1、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 2、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3、国家经济政策发生重大调整; 4、企业发生分立、合并等重大资产重组行为。 5、集团公司认定的其他需调整因素。 企业预算需要进行调整时,应及时编制预算调整方案,并按照规定程序, 于每年 8 月底前报集团公司审批。 四、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集团公司每月召开经济活动协调会,财务资产部对公司系统预算执行情况 进行分析,计划发展部、安全生产部、市场营销部等有关部门就安全生产、经 营要素和发展情况进行专题分析,集团公司领导对下一步工作任务、工作目标 做出安排布署。会后,财务资产部对会议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以通报的形式 传达会议精神。二级管理单位每月组织开展本企业及所属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分 析会(或与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会等结合进行),月度预算分析报告应于每月 7 日前上报集团公司。 五、业绩考核 集团公司建立业绩考核制度,按照“管住、管活、管好”的原则,进一步 修改和完善集团公司现行的绩效管理办法,一是以考核企业先进性为基础,注 重经营成果考核,体现业绩好、薪酬高的经营业绩导向,强化股东回报;二是 在预算目标考核上,将“柔性”和“刚性”原则相结合,客观评价企业经营业 绩,鼓励企业不断改善业绩。对煤价、利用小时等市场指标,按同区域可比原 则进行评价,采用柔性考核。对三项费用等内部可控指标按照对标和定额管理 的要求,实行刚性考核;三是对于长期经营亏损或业绩不佳的企业,加强企业 改善情况的考核。 集团公司根据企业决算完成情况,每年 3 月底前对二级管理单位进行考核 兑现。二级管理单位应坚持业绩与薪酬挂钩的原则,参照集团公司管理办法制 订考核办法报集团公司备案。并严格按照办法进行考核,同时将考核结果报集 团公司备案。 第二章 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含义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企业在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对未来的经营活动和相应财 务结果进行充分、全面的预测和筹划,并通过对执行过程的监控,将实际完成 情况与预算目标不断对照和分析,从而及时指导经营活动的改善和调整,以帮 助管理者更加有效地管理企业和最大程度地实现战略目标。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 全面预算是关于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资本、财务等各方面的总体计划, 它将企业全部经济活动用货币形式表示出来。全面预算的最终反映是一整套预 计的财务报表和其他附表,主要是用来规划计划期内企业的全部经济活动及其 相关财务结果。 全面预算管理内容主要分为业务预算(经营预算)、专门决策预算和财务 预算。 (一)业务预算 业务预算是基础,火电企业业务预算主要包括与企业日常业务直接相关的 销售预算、成本费用预算(其中包括燃料预算、购电费预算、水电费预算、折 旧预算、材料预算、修理费预算、职工薪酬预算、委托运营费预算、其他费用 预算、财务费用预算)、期末存货预算、应收应付款预算等。其中销售预算又 是业务预算的编制起点。 (二)专门决策预算 专门决策预算是指企业为那些在预算期内不经常发生的、一次性业务活动 所编制的预算,主要包括:根据长期投资决策结论编制的与购置、更新、改造、 扩建固定资产决策有关的资本支出预算;与资源开发、产品改造和新产品试制 有关的生产经营决策预算等。 (三)财务预算 财务预算主要反映企业预算期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各项预算, 包括现金预算、利润预算和资产负债预算。财务预算是基于业务预算和专门决 策预算而编制的,是整个预算体系的主体。 1、资产负债表是按照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和格式编制的综合反映预算执行单 位期末财务状况的预算报表。一般根据预算期初实际的资产负债表和销售预算、 经营预算、资本支出预算、筹资预算等有关资料分析编制。  2、利润表是按照利润表的内容和格式编制的反映企业在预算期内利润目标 的预算报表。一般根据销售预算、成本费用预算以及其他专项预算等有关资料 分析编制。 3、现金流量表是按照现金流量表的内容与格式编制的反映企业在预算期内 现金流量状况目标的预算报表。一般根据销售预算、经营预算形成的现金流入、 流出预算与预算资产负债表、预算利润表等分析编制。 三、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 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对现代企业的作用可以概括为: (一)落实企业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通过全面预算加以固化与量化,预算的执行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 现成为同一过程;对预算的有效监控,将确保最大程度地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通过预算监控可以发现未能预知的机遇和挑战,这些信息通过预算汇报体 系反映到决策机构,可以帮助企业动态地调整战略规划,提升企业战略管理的 应变能力。 (二)优化配置企业资源 预算计划过程和预算指标数据直接体现了各子公司和各部门使用资源的效 率以及对各种资源的需求,因此是调度与分配企业资源的起点。 通过全面预算的编制和平衡,企业可以实现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人 力资源流的整合,协同各种业务活动和管理方案,使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 均能统筹规划,协调行动,预算管理能需要有效地聚集各项经济资源,包括人 力、物力、财力、信息等,使之形成一种强有力的、有序的集合,实现企业有 限的资源最佳的安排使用,避免资源浪费和低效使用。 (三)有效的监控与考核 预算的编制过程为上级企业和子公司双方提供了设定合理业绩指标的全面 信息,同时预算执行结果是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将预算与执行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为经营者提供了有效的监控手段。 (四)有效防范经营风险 全面预算可以初步揭示企业下一年度的经营情况,使可能的问题提前暴露。 参照预算结果,公司高级管理层可以发现潜在的风险所在,并预先采取相 应的防范措施,从而达到规避与化解风险的目的。 (五)有效提升经营业绩 全面预算管理和考核、奖惩制度共同作用,可以激励并约束相关主体追求 尽量高的收入增长和尽量低的成本费用,提升经营业绩。 全面预算编制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对企业环境变化做出的理性分析,从而保 证企业的收入增长和成本节约计划切实可行。 预算执行的监控过程关注收入和成本这两个关键指标的实现和变化趋势, 这迫使预算执行主体对市场变化和成本节约造成的影响作出迅速有效的反应, 提升企业的应变能力。 四、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应遵行如下原则: (一)坚持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导向的原则: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要服从于企 业战略目标,并且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保障体系。 (二)坚持效益优先的原则:全面预算管理要树立价值思维理念,按照战 略、股东回报、企业员工共同发展的要求分配有限资源。 (三)坚持全过程控制的原则:全面预算管理在注重事后考核评价的同时 更要强化事前和事中控制的力度,将控制的重点前移,以达到更加主动控制预 算的效果。 (四)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全面预算管理强调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投资活 动全过程管理,但不能不分主次,要对影响企业利润目标和战略发展的关键环 节和重点过程实行重点管理。 (五)坚持积极稳健原则:全面预算管理要坚持以收定支,加强企业财务 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六)坚持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划分责任中心,努力做到责任 明晰、权责对等,并与薪酬挂钩,做到奖罚分明。 五、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前提 为保证全面预算管理发挥预期的作用,企业需要从多方面着手,落实相应 的预算保障措施。 (一)企业高层领导的支持与参与,是保证全面预算管理有效运行的重要 前提。全面预算管理既涉及公司战略,又影响到日常管理;既涉及资金运营, 又涉及采购、生产等各个部门和整个流程。因此,全面预算管理是“一把手” 工程,不应该仅属于财务部门的事情。企业高层领导(董事会、总经理)应当 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全面预算管理方案设计和实施,直接介入预算管理的授权、 预算的审批等具体环节,并引导全体员工积极支持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树立 全面预算管理的文化和理念。 (二)建立健全的预算组织体系,是顺利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保障。 公司要建立健全与全面预算管理相适应的组织体系,要成立全面预算管理委员 会、日常全面预算管理机构、全面预算的考核机构,合理设置各预算组织的职 能;要合理划分预算责任中心,保证责任、权利和义务对等,将预算约束与预 算激励对等地运用到各预算责任中心之中。 (三)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体系,是顺利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基础。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部分,全面预算管理离不开企业业务活 动的内部控制,建立健全业务工作规范,完善业务管理程序,对燃料采购、技 术改造等重要环节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以适应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要明确 考核制度,建立长效管理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与激励机制。 (四)规范运转的全面预算管理流程,是顺利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支 撑。根据火电企业的自身特点,充分了解生产过程,深入实际,实事求是,制 定全面预算管理的流程和方法。加强预算编制的可操作性,对客观因素要有有 效的调节机制。要确立全面预算的权威性,要坚持预算审批程序,严格执行考 核制度,确保预算管理的公平、公正、科学、合理。 (六)建立标准成本管理制度和市场预测体系,是确保全面预算管理科学 有效的重要保证。各企业要根据对标成果建立完善标准成本管理制度,确定定 额标准。加强信息收集,做好市场预测和分析,做到见事早谋事快,保证预算 科学,导向积极。 六、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包括如下内容: (一)建立预算管理和运营三级组织机构。 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设立全面预算管理办公室。全面预算管理委员 会是公司管理层一个专门委员会,对公司股东会或董事会负责,负责全面预算 管理的组织和控制,拟定企业财务预算编制与管理的原则,审议企业财务预算 方案和财务预算调整方案,解决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审议企业 全面预算执行情况季度分析工作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工作目标,审议财务预算执 行结果的考核和奖惩。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由企业总经理、副总经理、总会计 师、相关部室负责人组成,企业总经理担任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主任。全面预 算管理办公室是预算管理的日常运营部门,具体负责预算的编制、考核、监督、 分析和报告。全面预算管理办公室设在财务部门,办公室主任一般由财务部门 负责人兼任,公司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等相关人员作为成员。 建立业务预算责任中心,负责各业务预算的编制、分解、考核、监督、分 析和报告。 建立预算管理工作组,预算管理工作组按部门或设备分类成立,负责做好 各项业务预算责任中心分解预算的管理工作;做好分管预算台账的登记、预算 的编制和执行预算的具体分析工作等。 (二)制定预算管理制度。在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各级预算管 理组织都要制定相应的预算管理和运营制度,建立预算控制台账制度,每月提 供预算执行情况的数据,形成定期分析报告和有关专题分析报告。 (三)建立科学预算指标体系,设置明确的预算目标。要在企业价值分析 的基础上,根据公司战略规划制定并分解形成的若干有机联系的预算指标体系, 对关键预算指标进行细化,确保分解到各业务预算责任中心、预算管理工作组、 班组、甚至个人。预算目标要先进、科学,要有一定的挑战性。 (四)建立预算考核体系。要明确预算的考核目标,制订考核管理办法, 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年末由全面预算管理办公室和各业务预算责任中心提供 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和考核建议,经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批准后执行。 (五)建立预算例会分析制度。各企业每月 5 日前召开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会,由财务部门通报预算执行情况,相关业务预算责任中心和预算管理工作组 对预算差异较大的经营要素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同时, 安排影响企业经营状况的关键要素,及行业比较差距较大业务的业务预算责任 中心或预算管理工作组进行专题分析,找出原因,提出工作目标和措施。 (六)建立预算调节机制。预算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因环境、时间等因素 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因此必须对预算进行及时的调整。但这种调整不是随意 的,要建立一种规范的调节机制。包括预算增减的原则、程序、方法等,增减 必须有相应的“计划书”,分析论证预算调整的原因,并经过各级预算组织的 评估和审批。 七、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 1、固定预算:根据预算内正常的、可实现的某一业务量水平编制的预算, 一般适用于固定费用或者数额比较稳定的预算项目,如一般管理费用等。 2、弹性预算:在按照成本(费用)习性分类的基础上,根据量、本、利之间 的依存关系编制的预算,一般适用于与业务量有关的成本(费用)预算项目,如 消耗性材料费等。 3、滚动预算是随时间的推移和市场条件的变化而自行延伸并进行同步调整 的预算,如销售预算等。 4、零基预算是对预算收支以零为基点,对预算期内各项支出的必要性、合 理性或者各项收入的可行性以及预算数额的大小,逐项审议决策从而予以确定 收支水平的预算,一般适用于不经常发生的或者预算编制基础变化较大的预算 项目,如对外投资、对外捐赠等。 第三章 火电企业全面预算的编制 一、全面预算编制依据和程序 (一)全面预算编制的依据 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财税政策和有关规定; 2、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 3、上级公司确定的预算编制原则、总体要求和年度经营目标; 4、上年度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和历史统计资料; 5、企业各种经济技术指标定额和对标管理资料; 6、各责任中心制定的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报告书、投资计划报告书。 7、市场预测的有关资料; 8、其他与预算编制有关的因素。 (二)全面预算编制的程序 全面预算编制程序采用“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进行。    1、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明确总体目标。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战略、上级要求、 市场分析判断和可持续发展需要,提出下一年度企业总体预算目标,并确定预 算的编制原则,下达各业务预算责任中心。 2、编制业务预算。各业务预算责任中心按照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下达的预 算总体目标和预算编制原则,根据各预算管理工作组上报的预算草案,提出详 细的业务预算方案报送全面预算管理办公室。 3、全面预算管理办公室初步审查平衡。全面预算管理办公室对各业务预算 责任中心报送的业务预算方案进行汇总及初步审查平衡,提出初步调整意见, 并反馈给各业务预算责任中心予以修正。根据修正后的结果,编制企业财务预 算方案,提出综合平衡建议,上报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审议。   4、全面预算管理委员审议、上报。全面预算管理委员根据综合平衡建议, 对于不符合企业发展战略或者财务预算目标的事项,责成有关业务预算责任中 心进行修正,直至全面预算管理委员审议通过,形成企业年度财务预算方案, 上报上级公司审核批准。根据上级公司的批复,全面预算管理办公室对预算方 案进行调整后,提交董事会审议批准。 5、分解、下达、执行。预算方案经上级单位审议批准后,由全面预算管理 委员分解成一系列的指标体系,并进一步分解到月份和机组,逐级下达到各业 务预算责任中心、预算管理工作组(部门)执行。 二、全面预算管理编制总体设计方案示意图及说明 (一)流程图示 企业战略 中长期发展目标 企业战略 中长期发展规划 年度经营目标 资金分析能力 中长期投资计划 年度投资计划 计划 年度经营计划 固定资产投 资计划 生产预 算 燃 煤 采 购 预 算 职 工 薪 酬 预 算 收入预 算 水 费 购 电 费 用 预 算 委 托 运 营 费 用 预 算 材 料 费 检 修 费 预 算 固定资产 投资预算 电 热 其 他 费 用 预 算 权益资本 投资计划 权益资本 投资预算 投资预算 预算 成本费用预算 短期投资 预算 现金预算 筹资预算 财务费用 预算 预计利润表 资产负债预算表 预计现金流量表 债券投 资计划 债券投资 预算 (二)全面预算管理编制总体设计方案说明 1、目的 明确火电企业预算形成的总体流程图,确定战略、计划和预算之间的级次 和逻辑关系。 2、总体流程图内容编制说明 说明火电企业预算管理的整体思路,从战略、计划和预算三个层面的内在 联系,勾划出预算管理的总体蓝图。 3、参与部门 火电企业分管部门以及各业务责任中心。 4、主要活动描述 首先,确定了工作计划的形成与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关系,着重强调了经 营计划和投资计划,尤其是投资计划的形成与战略、经营和资金与盈利能力等 的动态联系,以及在两大计划后形成的各种生产计划、日常采购计划和管理部 门计划。 其次,在各工作计划的基础上,形成经营、投资和筹资预算之间的数据关 系。 最后,根据上述三项预算的汇总,形成最终的财务预算,最终形成资产负 债预算表、利润预算表和现金流量预算表。 三、计划报告书的编制 为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企业应当根据预算管理委员会的要求和实际情 况,编制工作计划报告书,各种工作计划报告书是编制各业务预算的依据。 (一)计划报告书的分类 1、生产经营计划,包括: (1)发电量计划; (2)供热量计划; (3)厂用电率计划; (4)供电煤耗计划; (5)检修计划; (6)燃料采购计划; (7)物资采购计划; (8)职工薪酬计划(包括工资、福利、教育培训等计划)。 2、投资计划,包括: (1)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包括:① 基本建设计划;② 投改计划(包括重 大项目、一般项目、特殊项目、零星购置计划);③ 小型基建计划; (2)权益资本投资计划; (3)债券投资计划。 (二)计划报告书编制流程 1、计划报告书编制流程图 流程的编制、平衡、审批环节 项 计划报告书负责编制部门 目 开 全面预算 全面预算 管理办公室 管理委员会 否 始 计 划 确定报告书编制原则 报 审 批 是 告 书 编 制 的 工 企 业 战 备 规 划 外 部 经 营 环 境 年度 生产 经营 发展 工作 目标 本业 务的 基本 情况 作 否 过 程 编制计划报告书 流程结束 2、计划报告书的编制 否 资金 平衡 是 审 批 计划报告书主要有:基本建设投资计划报告书(包括前期费)、技改项目 投资计划报告书(包括科技、环保、信息化项目)、小型基建投资计划报告书、 权益投资计划报告书、债券投资计划报告书、生产计划报告书(包括电量、厂 用电率、煤耗等)、煤炭采购计划报告书、物资采购计划报告书、生产检修计 划报告书、员工工资计划报告书、员工福利费计划报告书、员工培训计划报告 书、财税工作计划报告书、筹资工作计划报告书等,其基本格式如下所示。 预算管理 计划报告书:**计划报告书 编号:YSJHS1-1 20**年度 ****** 计划报告书 一、编制原则 …… 二、编制依据 …… 三、目标 …… 四、任务分解表 …… 四、全面预算管理指标体系 华电集团火电企业全面预算指标体系根据指标性质分为技术经济类指标和 财务类指标两大类,根据管理要求分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企业 可根据管理需要进一步细分)。具体预算指标体系如下表: 序 号 一 一级指标 技术经济指标 发电量           综合厂用电率                               售电单价 供热量   售热单价 综合供电标准煤耗                   供热标准煤耗   采购煤质煤价 入厂煤质、标煤单价 入炉综合标煤单价   全面预算指标体系 二级指标   期末设备容量 平均设备容量 利用小时 等效可用系数 生产厂用电率                       上网电量  售电量 供热管网损耗 售热量   发电标准煤耗 供电标准煤耗                 发电油耗 发电水耗 三级指标         非计划停运系数 降出力系数     风机电耗 制粉排风系统电耗 给水泵电耗 凝结水泵电耗 循环水泵电耗 脱硫系统电耗 输煤系统电耗 除灰系统电耗 制水系统电耗 其他公用系统电耗 主变损耗 非生产用电耗               主蒸汽温度 主蒸汽压力 再热蒸汽温度 给水温度 真空 再热减温水流量 排烟温度 排烟氧量       计量单位  兆瓦时 万千瓦 万千瓦 小时 % % % 兆瓦时 % kwh/t 汽 kwh/t 煤 kwh/t 汽 % % % % % % % % % 兆瓦时 兆瓦时 元/兆瓦时 百万千焦 % 百万千焦 元/百万千焦 克/千瓦时 克/千瓦时 克/千瓦时 ℃ Mpa ℃ ℃ Kpa  T/H ℃ % 千克/吉焦 吨/亿千瓦时 吨/万千瓦时 重点煤采购原煤价 重点煤结算热值 市场煤采购原煤价 市场煤结算热值 元/吨 千焦/千克 元/吨 千焦/千克 入厂煤原煤单价 入厂煤热值 元/吨 千焦/千克 元/吨 元/吨 吨 元/吨 元/吨 吨 元/吨     入炉煤折标煤单价 入炉煤热值 入炉油折标煤单价 入炉气折标煤单价       耗气量 天然气平均单价 序 号 … 二                               一级指标   耗油量 排放指标 …… 财务指标 利润总额                                 全面预算指标体系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天然气平均发热量 二氧化硫排放绩效 氮氧化物排放绩效 烟尘排放绩效 污水排放绩效 脱硫设施投运率 ……   (一)主营业务收入 发电收入 供热收入 (二)主营业务成本 折旧 水费     购电费     职工薪酬             材料费                             修理费     …… 计量单位  千焦/千克 千焦/千克 克/千瓦时 克/千瓦时 克/千瓦时 克/千瓦时 % ……               水资源费 生产消耗水费   置换电量购电费 自用购电费   成本工资 工资外人工成本 其中:基本养老保险 基本医疗保险 失业保险 工伤保险 生育保险 住房公积金 ……   维护材料费 其中:电气部分维护材料费 汽机部分维护材料费 锅炉部分维护材料费 热控部分维护材料费 脱硫部分维护材料费 化学部分维护材料费 输煤部分维护材料费 其他公用系统维护材料 生产建筑物及附属设施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维护材料费 消耗材料费 其中:脱硫材料 脱硝材料 制水材料 钢球 皮带   电气部分标准项目检修费 电气部分特殊(非标)项目检修 汽机部分标准项目检修费 汽机部分特殊(非标)项目检修 锅炉部分标准项目检修费 锅炉部分特殊(非标)项目检修 热控部分标准项目检修费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序 一级指标 号                                                                                 净利润   资产总额     全面预算指标体系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热控部分特殊(非标)项目检修 脱硫部分标准项目检修费 脱硫部分特殊(非标)殊项目检 化学部分标准项目检修费 化学部分特殊(非标)项目检修 输煤部分标准项目检修费 输煤部分特殊特殊(非标)项目 其他公用系统检修费 生产建筑物及附属设施检修费   委托运营费   其他费用 一般管理费 办公费(分责任中心) 差旅费(分责任中心) 业务招待费(分责任中 会议费(分责任中心) 运输费(分责任中心) …… 财产保险费 排污费 二氧化硫排放费 氮氧化物排放费 …… 政策性税费 房产税 车船使用税 …… 长期资产摊销 燃料厂后费用 煤场管理费 …… 专项费用 科技开发费 …… 特别专项费用 水源地电费 …… 其他   (三)财务费用 日均借款余额 平均借款利率 ……   (四)其他业务利润   (五)营业外收支净     所得税 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 其中:集团网络内货币资金 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其中:应收电热余额 其他应收款 预付款项 存货 其中:燃料余额 其他流动资产 计量单位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序 一级指标 号       负债总额             所有者权益总额 净资产收益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 当年电热费回收率 资产负债率 劳动生产率 资本性支出合计 全面预算指标体系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非流动资产 长期股权投资 固定资产净值 其中:固定资产原值 累计折旧 在建工程 工程物资 无形资产 长期待摊费用 其他非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 应付账款 预收款项 其他应付款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其他流动负债   长期负债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 长期应付款 专项应付款 其他非流动负债 实收资本(股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少数股东权益 基本建设投资计划                     信息化项目投资计划       小型基建投资计划     现金净流量 技改工程投资计划 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 投资性现金流量净额 当年基本建设资金计划 以前年度已完项目资金计划 一般技改投资计划 其中:当年一般技改资金计划 以前年度项目资金计划 重大技改投资计划 其中:当年重大技改资金计划 以前年度项目资金计划 特殊项目投资计划 零星购置投资计划   当年信息化项目资金计划 以前年度已完项目资金计划   当年小型基建资金计划 以前年度已完项目资金计划 ……     计量单位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 % % % %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序 号   一级指标 全面预算指标体系 二级指标 …… 筹资性现金流量净额 …… 三级指标   计量单位  万元 万元 万元 五、业务预算的编制流程及操作实务 火电企业业务预算主要包括销售预算、燃料采购预算、燃料成本预算、水 费购电费预算、折旧预算、职工薪酬预算、委托运营费预算、检修费预算、材 料费预算、其他费用预算、财务费用预算等。各业务预算应当遵守如下原则: 一是坚持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谁作业、谁花钱、谁编制,谁管事、 管什么事、编制什么预算,努力做到责任明晰,权、责对等,并与经济利益挂 钩,奖罚分明。 二是业务归口负责的原则。各业务预算的编制需要不同的部门按照职能分 工共同协作完成,不同的部门根据在业务预算中职能分工编制或确定相应的业 务计划和预算数据,各业务预算责任中心对汇总的业务计划和预算数据进行技 术审核,并对审核的结果负责,最后完成业务预算的编制工作。 各具体业务预算编制的依据、流程和方法以及使用的各种表格如下: 1、销售预算 (1)编制依据 销售预算的编制依据主要有:收入历史情况、市场预测、电(热)量计划、 电(热)价格变动预测、已签定或有意向的各类合同、收入与利润目标、政府 相关文件等; (2)编制说明 a) 计划营销部根据电热量市场需求预测情况、影响电热量的内部因素改善 目标、单位电量边际贡献等预测数据对发电供热数据影响提出建议,然后根据 综合厂用电率等确定的上网电量计划、售热量计划,再结合电价、热价等编制 销售收入预测表,报送全面预算管理办公室; b) 全面预算管理办公室进行初步平衡,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初步调整的意见 , 并反馈给各有部门予以修改后,汇总编制主营业务收入预测表,上报全面预算 管理委员会; c) 全面预算管理委员进行审核,对于不符合企业发展战略或者财务预算目 标的事项,责成有关部门进行修正,形成企业年度财务预算方案,报上级公司 审核批准。根据上级公司的批复,全面预算管理办公室对预算方案进行调整, 提交董事会审议批准; d) 企业董事会对预算年度电热量计划、主营业务收入预算进行审核批准, 有调整意见的,将调整意见通知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重新上报审核,企业董事 会对电热量计划、营业收入计划批准后交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全面预算管理 办公室将批准下达的预算指标根据公司情况分解下达给计划营销部、财务资产 部; e) 计划营销部将下达电量指标通知生产管理部门,由生产管理部门通知检 修部及运行部,由检修部、运行部根据下达电量编制检修计划、计划检修小时、 厂用电率,报生产管理部门审核并由生产管理部门确定备用小时和非计划停运 指标。 以上 c、d、e 环节为业务预算的通用环节,在后面的业务预算中不再赘述。 (3)销售收入编制的流程图示: 流程的编制、审核、平衡、审批环节 项 业务预算管 预算管理工作组(部门) 目 理责任中心 全面预算 全面预算 管理办公室 管理委员会 流程开始 销 售 收 入 已 签 订 或 有 意 向 的 合 同 市 场 预 测 电 热 量 计 划 电 热 价 格 变 动 预 测 收 入 历 史 情 况 政 府 相 关 文 件 预 算 否 编 否 制 工 审核 确定销售收入预算编制原则 是 是 作 否 过 程 审 批 编制各项技经指标和收入预算 审 核 是 销售收入预算汇总 否 否 平 衡 是 审 批 是 流程结束 (4)销售收入表的编制 预算管理 预算编制:技术经济指标预算 编 号:YSBZ05 20**年度技术经济指标预算汇总表 编制部门: 项 目 1、发电量 其中:煤机 燃机 水电 风电 2、综合厂用电率 其中:煤机 燃机 水电 风电 3、上网电量 其中:煤机 燃机 水电 风电 4、售电量 其中:煤机 燃机 水电 风电 5、供热量 6、售热量 7、发电用标准煤 其中:煤折 油折 气折 8、供热用标准煤 其中:煤折 油折 气折 计量单位 兆瓦时 兆瓦时 兆瓦时 兆瓦时 兆瓦时 % % % % % 兆瓦时 兆瓦时 兆瓦时 兆瓦时 兆瓦时 兆瓦时 兆瓦时 兆瓦时 兆瓦时 兆瓦时 吉焦 吉焦 吨 吨 吨 吨 吨 吨 吨 吨   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上年预计 本年预算 项 目 9、发电供热标准煤价 其中:煤折 油折 气折 10、综合供电标准煤耗 11、综合供热煤耗 12、发电油耗 13、入厂入炉煤热值差 14、发电供热用天然油量 其中:发电用天然油量 供热用天然油量 15、发电供热用天然油价 16、天然油平均发热量 17、发电供热用天然气量 其中:发电用天然气量 供热用天然气量 18、发电供热用天然气价 19、天然气平均发热量 20、期末发电机组容量 21、平均发电机组容量 其中:煤机 燃机 水电 风电 21、平均机组利用小时 其中:煤机 燃机 水电 风电 22、本地区同类机组平均小时 计量单位 元/吨 元/吨 元/吨 元/吨 克/千瓦时 千克/吉焦 吨/亿千瓦时 千焦/千克 吨 吨 吨 元/吨 千焦/千克 千标立方米 千标立方米 千标立方米 元/千标立方米 千焦/千标立方米 万千瓦 万千瓦 万千瓦 万千瓦 万千瓦 万千瓦 小时 小时 小时 小时 小时 小时 行次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上年预计 本年预算 预算管理 预算编制:技术经济指标预算 编 号:YSBZ05-1 20**年度技术经济指标分机组预算表 编制部门: 指 标 金额单位:万元 计量单位 上年预计 #1 #2 #3 #4 本年预算 #5 #6 合计 #1 #2 #3 #4 #5 #6 备注 合计 1、期末装机容量 万千瓦                             2、平均装机容量 万千瓦                             3、机组利用小时 小时                             兆瓦时                               5、综合厂用电率 %                               其中:发电厂用电率 %                               辅助厂用电率 %                               %                               兆瓦时                               吉焦                               9、供热管损 %                               10、售热量 吉焦                               11、发电煤耗 克/千瓦时                               12、供电煤耗 克/千瓦时                               4、发电量 6、供热厂用电率 7、上网电量 8、供热量       13、综合供电煤耗 14、发电油耗 编制部门: 项 克/千瓦时                               吨/亿千瓦时                               目 栏 次 一、电力小计 1、煤机 其中:基数 直供 跨网 优惠 竞价 置换换入 置换换出 其他基数外 容量电费收入 2、燃机 二、热力小计 1、工业用热 2、采暖用热 3、其他用热 4、未回水收入 5、计入收入的供热补贴 补充资料:按采暖面积收费情况 1、采暖期供热面积(万平方米) 2、采暖期供热价格(元/平方米) 3、采暖期供热收入 三、其他主营业务收入 1、(分项目) 2、 3、   行次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预算管理 预算编制:主营业务收入预算 编 号:YSBZ06   单位:兆瓦时、吉焦、元/兆瓦时、元/吉焦、万元 本年预算 售电(热)量 不含税价 收入 批复含税 4 5 6 7     ——     ——                                                     —— ——                                                                     —— —— ——   —— —— ——   —— —— ——   —— —— —— 20**年度主营业务收入预算表   售电(热)量 1 —— —— —— —— —— 上年预计 不含税价 2                     ——                       —— —— —— ——                                                     收入 3 编制: 主营业务收入合计 27     —— —— 审核:       ——   ——   编制日期: —— 2、燃料采购预算 (1)编制依据 根据年度发电供热计划、机组平均煤耗水平、锅炉设计煤种、掺配烧条件 与技术、煤场储存能力、期初库存量、预计期末库存量、非生产性耗用、铁路 运力分配、优化结构目标等编制燃料采购工作计划;根据燃煤资源市场和价格、 运输市场价格和各项厂前杂费预测、历史重点合同兑现率和市场采购情况、与 燃煤供应商的关系、等编制燃料采购价格。 (2)编制说明 a)由运行部根据历史经验并结合预算年度业务情况预测综合煤耗、油耗, 编制综合发电煤耗、油耗预测情况表,提交生产管理部门; b)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对于发电煤耗、油耗的合理性进行审核,对于指标不 合理的,要求运行部进行调整,生产管理部门将审核同意的发电煤耗、油耗指 标报计划管理部门; c)计划管理部门依据电量计划、能耗指标、非生产耗用等,编制燃料年度 需求预算,提交燃料管理部门。 d) 燃料管理部门根据燃料年度需求预算,结合期初燃煤的库存情况、期末 应保持的安全储备,编制电煤采购预算表; e) 燃料管理部门将燃料采购计划等预算方案上报预算管理办公室,预算管 理办公室审核后提交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燃料采购月度预算是落实年度燃料采购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月度预算表 的样式可参照年度预算表根据燃料体制管控模式进一步细化,具体编制方法和 管理流程按照上级公司燃料采购预算管理办法编制。 (3)燃料采购预算流程图示: 流程的编制、平衡、审核、审批环节 项 业务预算管理责任中心 目 全面预算 全面预算 管理办公室 管理委员会 流程开始 燃 料 采 购 预 上 年 采 购 结 构 及 价 格 预 算 年 度 采 购 工 作 计 划 煤 炭 及 运 输 价 格 预 测 厂 前 各 项 杂 费 预 测 完 成 目 标 利 润 要 求 算 编 否 制 否 制 作 审 核 确定燃料采购预算编制原则 工 是 作 否 过 程 编制燃料采购预算 是 审 批 否 平 衡 是 审 批 是 流程结束 (4)电煤采购预算表的编制 预算管理 预算编制:电煤采购预算 编 号:YSBZ08 20**年度电煤采购预算表(一) 编制部门: 矿别 上 年 预 计 栏 一、 1、 1.1   2、 2.1   3、 3.1   4、 二、 1、 1.1   2、 2.1   3、 3.1   次 全国重点计 ******省 ******矿 … ******省 ******矿 … ******省 ******矿 … 其他 区域重点计 ******省 ******矿 … ******省 ******矿 … ******省 ******矿 … 单位:吨、元/吨、千焦/千克、万元 行 次 — 1 2     3     4     5 6 7     8     9     采购 合 煤量 计 1 2 发站 车板 价 3 费 采购单价(不含税) 火 汽 代 水 车 车 理 运 运 运 费 费 费 费 4 5 矿区 专用 线运 6 7 8 港 厂区 杂 专用 费 线运 用 费 9 10 燃料 煤业 服务 费 11 其 他 1 采购 成本 合计 13 热 值 运输 到厂 到厂 损耗 天然 天然 结算 到厂 煤量 煤量 单价 热值 热值 14 15 16 17 18 入厂 煤折 标煤 单价 19                                           4、 三、   其他 市场煤 合 计 10 11 12       预算管理 预算编制:电煤采购预算 编 号:YSBZ08 20**年度电煤采购预算表(二) 编制部门: 矿别 本 年 预 算 栏 一、 1、 1.1   2、 2.1   3、 3.1   4、 二、 1、 1.1   2、 2.1   3、 3.1   4、 三、   次 全国重点计 ******省 ******矿 … ******省 ******矿 … ******省 ******矿 … 其他 区域重点计 ******省 ******矿 … ******省 ******矿 … ******省 ******矿 … 其他 市场煤 合 计 单位:吨、元/吨、千焦/千克、万元 行 次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采购 合 煤量 计 1 2 发站 车板 价 3 费 采购单价(不含税) 火 汽 代 水 车 车 理 运 运 运 费 费 费 费 4 5 矿区 专用 线运 6 7 8 港 厂区 杂 专用 费 线运 用 费 9 10 燃料 煤业 服务 费 11 其 他 1 采购 成本 合计 13 热 值 运输 到厂 到厂 损耗 天然 天然 结算 到厂 煤量 煤量 单价 热值 热值 14 15 16 17 18 入厂 煤折 标煤 单价 19                                                 3、燃料成本预算 (1)编制依据 发电计划、期初库存量、燃煤采购预算、煤耗指标、燃油市场价格及走势 、 燃料耗用历史经验数据、燃料各种定额相关管理制度规定。 (2)编制说明 a)运行部依据电(热)量计划、油耗指标编制年度燃油耗用量,计算油折 标煤量;计划管理部门根据期初库存油量油价确定本期耗用天然油平均价格, 编制燃油费预算; b)生产管理部门在集团公司规定标准内,根据历史数据确定入厂入炉煤热 值差,并根据入厂煤平均热值测算入炉煤热值。 c)计划管理部门依据电(热)量计划及能耗指标,确定耗用标准煤量,计 算出煤折标煤量,根据入炉煤热值测算入炉天然煤量;财务部门根据期初库存 煤量、本期燃料采购计划编制本期耗用天然煤平均单价,编制燃煤费预算; d)计划管理部门根据燃煤费预算、燃油费预算,编制火电企业燃料成本预 算表,报预算管理办公室,预算管理办公室审核后提交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核批 准。 (3)燃料成本预算流程图示: 流程的编制、审核、平衡、审批环节 项 业务预算管 预算管理工作组(部门) 目 理责任中心 全面预算 全面预算 管理办公室 管理委员会 流程开始 燃 料 成 上 年 库 存 情 况 年 度 采 购 预 算 综 合 供 电 煤 耗 计 划 厂 内 管 理 标 准 年 末 库 存 要 求 合 同 验 收 预 算 条 款 本 预 算 否 编 否 制 工 确定燃料成本预算编制原则 审核 审 批 是 是 作 否 过 程 编制燃料分项预算 审 核 是 燃料成本费用预算汇总 否 平 衡 否 是 审 批 是 流程结束 (4)燃料成本预算表的编制 预算管理 预算编制:燃料成本预算表 编 号:YSBZ09 20**燃料成本预算表 编制部门: 单位:吨、千立方米、元/吨、千焦/千克、千焦/立方米、万元 期初库存 项 目 行 次 本期购入 到 次 — 入 到 入炉 炉 数 单 金 厂 单 金 厂 煤热 热 量 价 额 数 价 额 热 值差 值 量 栏 入厂 1 2 3 4 值 5 6 7 8 9 耗用 天然 煤 平均 单价 10 入炉 综合 标准 煤量 11 发电供热耗用 入炉 天然 煤量 12 非生产 耗用 水 储损 分 差 入炉 金 综合 额 标煤 数量 金 数 金 调 煤 单 金 额 量 额 整 量 价 额 20 21 22 量 单价 13 14 期末库存 15 16 17 18 19 一、燃煤 1   二、燃油 2   —   1、重油 3   —   2、轻油 4   —   3、其他 5   —   三、燃气 6     —   合 计 7     本 一、燃煤 8   年 二、燃油 9   —   预 1、重油 10   —   上 年 预 计                         —       算 2、轻油 11   —   3、其他 12   —   三、燃气 13   —   合 计 14   — — — — — — — — — — — 0 — — — — —   编制人:                     审核人:               编制日期:   0 4、水费、购电费预算 (1)编制依据 发电计划、置换电量市场预测、用水量计划、历史费用发生情况、已签定 或有意向的各类合同、价格变动预测以及其他规定等。 (2)编制说明 a) 由运行部根据历史水耗情况,编制水耗率预算表; b) 运行部将编制的“水耗率预算表”提交生产管理部门,由生产管理部门 负责对水耗率情况进行审核,在审核中生产管理部门应当与运行部门充分沟通, 对于发现的问题提出调整意见并反馈给运行部予以修正,对于不符合企业发展 战略或者财务预算目标的事项,应当责成运行部予以修订、调整; c) 由生产管理部门将审核好的“水耗率预算表”提交计划营销部,计划营 销部对上报的“水耗率预算表”进行审核,并依据对外签订的合同、水耗率预 测情况,编制生产用水费预算; d) 计划营销部根据历史经验并结合预算年度业务、发电计划情况、市场需 求情况预测置换电量及购电费预算,编制购电费预算; e) 计划营销部将水费、购电费预算方案上报全面预算管理办公室,全面预 算管理办公室汇总编制主营业务成本中的水费、购电费预算,并提交全面预算 管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f) 全面预算管理办公室对水费、购电费预算进行初步审核,并汇总编制产 品成本中的水费、购电费预算,提交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3)水费、购电费用预算编制流程图示: 流程的编制、平衡、审核、审批环节 项 业务预算管理责任中心 目 全面预算 全面预算 管理办公室 管理委员会 流程开始 上 年 水 费 、 购 电 费 完 成 情 况 水 费 及 购 电 费 预算 年度 生产 用水 计划 置换 电量 计划 外购 电量 计划 置 换 电 价 及 购 电 价 预 测 水 价 及 水 资 源 费 价 格 预 测 预 算 编 制 否 工 否 是 作 确定水费、购电费预算编制原则 过 审 核 是 程 审 批 否 是 否 编制水费、购电费预算 流程结束 平 衡 审 批 是 (4)水费、购电费预算表的编制     预算管理 预算编制:水费、购电费     预算 编 号:YSBZ10  20**年度生产用水费、购电费预算表 编制部门:   行 项 目 栏       次   单位:兆瓦时、元/兆瓦时、吨、元 /吨、万元 上年预计 数 单 量 价 本年预算 金额 单价 金额 取费依据 4 5 6 7 量 次 — 1 2 一、水费小计 1 — — — — 1、水费 2 — — — — — — — — 其中:按电量计 费 按水量计 费 2、水资源费 3 4 5 其中:按电量计 费 按水量计 费 其中:地表 水 地下 水 3、库区维护费 4、水能资源出让 3 数 6 7 8 9 10 11         5、其他 12         二、购电费小计 1 金 1、替代电量购电 费 其中:

183 页 606 浏览
立即下载
电子书-以成果为导向的高管教练: 培养组织领导者的终极指南-164页

电子书-以成果为导向的高管教练: 培养组织领导者的终极指南-164页

管理敏练译丛 什么是教炼? 教练究珑,是怎么 [iil 事?如何1;/. 战好教练?你怎样知道教练、19tH 成功('! 是的 , 教练时代的确已经到来了 ! 以成果为导向的 [二 E ive Coaching for 正丁| ve Guide to Dcveloping Organizatio 培养组织领导者的终极指南 (美 ) Br ian O. 凶由rhill . Kimcee McAnally. John J . 吴侃 i手 .~~~二?ifJtr Koriath 著 Executive Coaching for Results The Dcfinitivc Gui tJe lo ()cvC'loping Organi7.auonal I.eadcrs 食食食食食 过Jt-本 tlHi 川的 I~ 、 1ft IHi 1 1'攸 'Jî 、研究和想法 。 作!ì描述 f 组织如何成功实施教练 。 对任何领导 )J 发展人民米说挪是 A 本必读 I~! Sirnon 飞Tcltcr 好个内部和1 外 tm 教练的 I~ 架 1: 拥S1.ìZ ì主 1f 这...f: I~ 。 对 JJIS 吨征领导 h 发展 Jj 而也剑直接 ~Iìtl 挫作川的领导 )J 发蜒、人才 Ti 即. 和人 )J 资源 T 作荷米 i兑牛: I~ 也 tlHj 益 . 本 I~ 砸 :::í [尚 f(教练的所 1 iJj rfii. 1$ '1 1 的研究、作占的经验和组织的,乎材料和 I JcHt 实践那|非常 1i 价 11'( . 一一-Angcla Flctchcr 我能』川:将|川 ' 所学川置IJ 1: 作'1 1 。 特别 Jt关 j二 评估的那;;ï非常 1f 111 。 一-IIcaJdsburg 结构纠 l 织仰很奸、很容易就能找到你想亚的信息 。 对 f 想把教练 rJ 1 入组织并使Jt获得良 ~f 放束的的人 )J 资搅和领导 )J 发蜒人员米说、这是本很奸的队一-Liz 上朱建议 : 人力资源 Comish 管理敏练译丛 以Ji.:ro罢回回 筐黯鲸 培养组织领导者的终极指南 EXECUTIVE COACHING FOR RESULTS The Definitive Guide to Developing Organizational Leaders 主岸文 4λ 李出版社 ...- 内容提要 本书对什么是商管敏练,高管教练对于企业管理人才的发掘和培养有何影 响,高层管理人员需要哪些方面的教练,高管教练会带来什么样的效果等重要 问题做了深入的分析。本书可供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及人力资源工作者参考 。 Co pyright@ 2007 by Brian Omer Underhill , Kimcee Lee McAnally , and John Jay Koriath Copyright licensed by Berrett- Koehler Pablishers arranged with Andrew Nurnberg Associates International Limited 版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 09-2008-656 图书在版编 目 (CIP) 鼓据 以成果为导向的高管教练:培养组织领导者的终极 指南 /( 美〉昂德希尔 (Underhill ,且 0.) , (美〉麦卡纳 利 (McAnally , K.), (美)科瑞亚斯 (Koriath. J. J. ) 著;吴侃译. 一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 〈管理教练译丛) ISBN978-7-313-06133-1 I.以... ll. ①昂.. .②麦.. .③科.. .④吴.. . 皿企业一领导人员一培养 N. F279.21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 (2009) 第 22202 1 号 以成果为导 向 的商管教练 培养组织领导者的终极指南 〈美) Brian o. Underhill Kimcee McAnally John J. Koriath 警 吴侃海 主 岸文 4 又拿出版社出版发行 〈上海市番禹路 951 号邮政编码 200030) 电话 :64071208 出版人 3 韩建民 常熟市梅李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开本: 787mmX 960mm 全国新华书店经销 1/ 16 印张: 10.5 字数 :192 千字 2010 年 1 月第 1 版 2010 年 1 月 第 1 次印刷 印数 :1 ~3030 ISBN978-7-313-Q6133-1/F 定价 :29.00 元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献给丽莎、凯特琳 、 伊万 一一爱你们的布莱恩 . 0 . 安德希尔 献给母亲和她多年来对我的爱、支持与 鼓励 一一金茜 · 麦肯纳利 献给凯瑟琳、亚历山德拉、还有帮助我们兴旺的家庭与社区 一-约翰 • ] • 柯利亚 序 马歇尔·戈德史密斯 在许多方面.高管教练仍是一个原始而新兴的领域。领导者与公司都 在质疑 " 究 竟 高管教练是做什么的呢?"或者"高管教练能为我们的公司做 些什么呢? " 虽然已有一些书籍在微观或个人的层面对教练进行描绘,但却很少有 著作涉及宏观或组织的层面。许多图书论述了个人如何成为伟大的领导者 教练,却几乎没有谈及组织该如何创建能够影响其众多领导者的伟大的教 练流程。《以成果为导向的高 管教 练》第一次真正全面研究了大机构如何使 用高管教练来培养其领导者。 高管教练是领导力发展的下一个演变过程。过去,领导力发展主要关 注培训项目中学员的参与度。这些项目都建立在一个完全无效的假设 上 一一如果他们 理解 了,那么他们就会 执行 . 错了! 在作本篇序言之时,我的 最 新著作《带你到这里来的 , 不会带你到那里 去 )(What Go t You Here Won't Get You There) 荣登《 纽约时报》畅销书排 行 榜, 名列美国指导类畅销书 第 四。排名第一的畅销书〈当然〉是一本节食 减肥类图书。哪怕我的书在上周卖得比任何其他商业类图书更火,这本最 最畅销的节食图书的销量仍是我的书的 1 0 倍 ! 所有购买节食减肥类图书的 人都做了与参加培训项目的领导者同样的假设:如果我 知遭 如何去节食减 肥,那我就会去做. 又错了 ! 在美国,节食减肥类图书的销 量飘升 ,而读者却变得越来越胖!你不是 通过阅读节食减肥类图书而减轻体重的,你是通过实际控制饮食来减轻体 重的一-一 并且需要持之以恒。 我的伙伴霍华德 · 摩根与我一起进行了针对领导力发展项目的广泛研 究,涉及来自 8 京大公司的超过 86000 名参与者 I 。我们的研究结果无可 置 疑。如果领导者出席了培训项目,可是在当时并未与同学 一起讨 论所学内 容,也没有做好跟进工作确保下一步进展一一他们克其 量 就是随机进步. 2 以成果为导向的高管教练 换句话说,他们可能就是在那儿看了一整天的情景喜剧! 在过去的几年里 , 我了解到许多参加培训项目的学员的确在学以致用, 并且做得越来越好,但大多数人却并非如此 !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领导者参 加了培训课程,带着短期"宗教般的转变体验"回到工作中 , 最后却未能实现 真正的改变 ?这不是因为他们缺乏价 值观或不够聪明 , 几乎所有参加培训 项目的学员都是非常优秀、非常聪明的人。 许多领导者之所以没有在工作中应用传统培训中所学到的知识,是因 为他们被工作吞没了!今天,大公司的领导者比过去 40 年的前辈们更加努 力地工作。他们感到被困在了望不到边的电子邮件、语音邮件及各种请示 的汪洋之中。他们担心全球化竞争。他们过去可能感受到的职业保障成了 遥远的记忆。他们的时间仅够他们达到工作要求的底线一一 而他们对于自 已作为领导者的长远发展的关注却少了很多。 高管教练能够帮助领导者,在"理解要做什么"以及"实际去做"之间架 起跨越鸿沟的桥梁。你的教练会在一段时间内监督你,确保你去做你知道 应该做但又总是"明天再说"的事情,而如果没有帮助的话 , 这个明天可能永 远不会到来。 尽管许多主要商业出版物都视我为一名教练领域的专家,我仍然有我 自己的教练一一 吉姆 · 摩尔 。我 被问道"你怎么也有教练呢?你不 是知道 如何实现行为土的积极改变吗?" 我的确撰写理论,这就是我为什么也有教练的原因.我深知取得积极 持久的改变是何等的困难。我并不比我的同 事 更优秀,我也同样繁 忙,同样 过度工作,同样疯狂。如果没有教练不断给我建议、支持和鼓励,我会很容 易滑落下来,就像其他每一个人。 我的一位优秀客户是一家大公司里备受 尊 敬的首席执行官。我成功地 完成了对其公司一位高管的教练任务,随后他又 请 我做另一位高管的教练 。 我问他"为什么您要我来做这项工作呢?您和我一样了 解 我的教练流程 。 您已经来我这儿上过三次课了。为什么您不自己做教练呢?" 他坦率的回答说明了为什么他是一位杰出的首席执行官。他说"我希 望 你来 承接这 个 教练任务,而不是我,有四个原因:①我不喜欢处理行为问 题,所以我的动力就非常小 s ②虽然我了解你做 事 的理论,但你在那方面拥 有的经验远胜于我一一所以我的能力也不够强 ; ③我 一 点时间都没有 p ④你 的费用是很高,可你的时间价值比起我的时间价值要低得多 1" 我想了想他的答案,意识到他说的的确没错。如果我是他,我也会聘用 一位 高管教练来开发我的顶 尖人才一一-就 像他聘用我 一样 ! F事 3 我的首席执行官朋友让我理解了为什么高管教练要存在此处。在当今 的商业世界中,利益关系不断上升,压力不断加大,培养杰出领导者的需求 也越来越强烈。留给高管来做这些事情的时间却大为减少。而教练能够帮 助高潜质领导者成为杰出的领袖! 展望未来 , 高管教练项目的重要性将继续增加。组织需要学习如何管 理教练及教练流程。随着这种需求越来越强烈,本书中的知识也就变得越 来越重要了。 阅读本书时,想想你自己的组织,从优秀的案例中学习。最后,引用一 位我心目中的英雄一一孔子 一一的话 :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前 本书的写作过程凝聚了过去四年间一系列事件的结晶。像我们之前的 许多工作 一样,故事自然而然地展开了。 背景 在 2004 年,高 管发展协会 (E xec utive Development Associates , EDA) 主导了其两年一 次的《高管发展趋势 》 调查 。超过 100 家财富 1000 强和全 球 500 强的公司给予了反馈 。 调查结果 表明,高管教练在 25 项 最流行的 学习方法 中名列第 5 位( 见 表1)。更为重要的是,这是自 1 984 年 开展该研究以来高管教练首次位居学 习方法的前五位 。 56% 的企业表 示 ,他们曾使用外部高管教练作为 学习方 法(见图口 。 与此同时 .EDA 观察到:高管及领导力发展 工作者对于与教练相关的查 询的数量显著增加了 。 在 2005 年,对 EDA 关系网成员所傲的民意调查证 '量 1 一一旦旦 实, 64 % 的受访者感到行业研究对他们而言非常或植具价值 。 前五位学习方法( 2(刷每与 2例4 盖在对比} 20创} 行动学习 外部专家 高管担任讲师 外部讲师 内部专家 2佣4 最后,我们与 EDA 一道--一在顾问委员会的指导下一一在 2005 年春 天,进行了 高影 晌 商管教练 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 离影 晌 商管教练 是第一次从 三 维的视角 (组织、 接受教练的领导者以 2 以成果为导向的高管教练 使用离管担任讲师 行动学习 使用外部讲师 使用外部专家担任讲师 外部离管教练 使用内部离管/领导力发展专员组任讲师 使用内部专家(非培训师)担任讲师 案例研究 网络/在线学习 计算机模拟经营 100 80 60 40 20 0 反馈百分比 图 1 组织角度 前十位学习方法 (2004) 及高管教练〉来审视这个行业的研究(见 图 2) 。 我们运用了 一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 数据收集方法,从三个角度进行了 45 次深 度访谈(1 9 个组织, 13 位领导者, 13 名高 管教练)。网络调查则实现了调查的广度, 领导者角度 高管敏练角度完成了对 48 个组织、 86 位领导者(来自 25 图2 三维的高影响 商管教练研究方法 家公司)以及 1 52 名教练员的调查。请注 意,这些调查对所有的领导者和教练开放, 但是某 一 领导者与他的具体教练未必同时 参加调查。此外,对富达、通用磨坊、 IBM 及英特尔都进行了深层次的案例 分析研究 。 起步 尽管数据很有价值,然而由此形成的交流过程却是无法估价的。高影 响高管教练的数据在 2005 年 7 月的一个为期两天半的研讨会上 披露。那次 研讨会聚集了将近 25 位资深的从业人员,分析解释了研究成果,并介绍了行 业现状。这个集体分享了 一 种惊人的能量,那就是教练所起的作用。教练 将在劳动者中培养真正的领导者并将价值观植入组织文化,这将使公司在 21 世纪全球化、交互式团队和网络化人才的范式中取得辉煌。在这样 一 个 平台上,教练负责为培育具有商业嗅觉及情感与社会智慧的领导者,以及当 今复杂商业挑战所需的充分参与度.提供发展项目。 前言 3 教练的所有者是由世界 上一些顶尖的公司 一一英特尔、时代华纳、联合 利华、 IBM 、英国石油、索尼、沃尔玛以及更多家公司 一一组合起来的 。呈 现 在我们面前的是大量的幻灯片信息一一来自 三个视角(组 织、 教练 、领导者〉 的关于高管教练的调查研究数据。 我们在未来三天的工作,是了解发现成果、分事公司最佳(与最差〉的实 践,总结我们所相信的将塑造出这个行业未来几年的情况 。 玛丽 · 简 · 纳德森 (M. J. Knud son) ,富达投资的人力资掠副总裁,在大 会开幕词中阐述了所有组织的精神是一种"我们头脑中 牢固而普遍 的意 识" 。 这句话及其所暗喻的内容对许多人产生了长久的影响,我们努力地思 考着我们把 自己带向了何处. 关于本书 在明尼阿波利斯的这项开创性的 EDA 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本 书 一一《 以成果为导向的高管教练 》一一迅速地 推进 了 这个行业的发展 。它 整合了原创性研究、作者的 经验 ,以及一些世界上最优秀组织所提供的第 一 手资料。 本书通过分享实际的学习、最佳实践,以及体现这个领域中精华智慧的 经验将这些声音汇集在 一 起。这是首次在企业界评估高管教练业务 , 包括 这项研究和来自许多著名组织的最 佳实践。 虽然该项研究以及撰写本书的从业人员通常来自于大企业,但是这里 所讨论的思想、见解和实践在任何规模的企业中都有应用价值。如果 一 个 组织需要为业务战略整合其人才绩效;如果 一 个组织拥有 一 个由价值观、胜, 任力、能力素质构建起绩效的文化;如果一个组织认识到有时候某位关键领 导者的行为、风格及关系的微小变化.就可能成为组织中瓶颈能量的突破 点一一那么本书的观点将证明其富有价值 。 我们在引 言部分阐释了为什么本书很 重要 , 这个行业是如何成长起来 的,以及为什么我们相信教练时代来到了 。 第一 章给出了教练的定义与目的,并描述了如今谁在接受教练。第 二 章明确了组织文化及领导支持对公司教练项目的重要性 。 在第 三 章中 , 我 们阐释了教练与领导力发展战略、人才管理及人力资源实践之间的联系 。 我们还探讨了内部专业人 士在 教练任务中的角色 。 第四章'提供了教练实施的细节,包括教练实施期间的活动、任务长度、 教练与领导者 之间如何相 互影响,以及 教练的戚本 . 第五章中我们历数教 练任务中常用的 工具,解释如何应用评估.以及给出了关于教练的 工具箱里 4 以成巢为导向的离管教练 到底应该存放哪些工具的建议 。 在第六章里,我们明确了公司在进行教练 活动时应当持有何种水平的一 致性。 第七章探讨了越来越多的内部教练运用,内部教练的优势和面临的挑 战,以及如何比较内部教练与外部教练 。 第八章陈述了关于评估教练效果 的争论,以及何种方法和指标可以使用 。 在第九章中,我们讨论了发现、定 位以及筛选合格教练的艺术,教练是否需要认证,以及领导者与教练相互匹 配的重要性 。 第十章介绍了如何设计一个全球性的教练关系网。我们给出实际的建 议和解决方 案来帮助领导者将其教练经验最优化 , 并解释了教练库如何能 成为组织的一项资源 。 本章还包括一些公司正在从事的与教练保持联系的 范例 。第十一 章探讨了教练之后的生涯一一 当 任务结束后 会发生 什么,以 及继续安排的形式 。 最后 ,第十二章强调了教练的最新形式,总结了行业趋势,并预测了教 练行业的未来 。 穿插在各个章节中的,是企业工作者所分享的其教练项目的精华。这 些错落有致的文章(插图) 一 般为 三 到四段 长,阐述 了各个企业的做法。 注:调查中受访者所提供的数 据高度保密 。 因此,来自组织、教练、领导 者的所有引用均匿名处理 ,以保护其个人隐私 。 旅程 在你开始这次旅程之时 , 我还要再做些解释。全书中,我们交叉使用 "高管教练"及"教练" 。除非特别指出,凡提到调查,即指高影响高管教练调 查研究 。 还有一点要说明,本书是关于高管教练的一一不要误解为生活教 练 ,后者帮助人们实现个人目标 。 行业中的确存在着这些易混淆的区分,但 是他们各有不同的教练、做法以及资质标准 .这 是本关于高管教练的书。 我们邀请你加入这次旅行,和我们一起继续这次对话,探索案例分析, 阅读领先组织中的最佳实践,并 推进教练事业 。这些内容将会不断扩充,请 参阅 www. executivecoaching4results. com. 目录 引言 · 教练时代的来临· 为什么是现在? 关于本书… 1. 了解教练领域………. .... ..........…..…........….............. . …........ 6 什么是教练? ………………………………………… …… …………… 6 教练的目的一一为什么? ………………… …………………………… 7 教练取代的是什么? ……………..............…..............….... .... 12 …………………………………………… …… …… u …...... .. ..........……..................................….. ...... 14 谁应获得教练 ? 要点 回顾 2. 文化与领导支持的重要性 ........…….. .... .........….........….......… 文化很重要 .........……………………… …… …… … ………………四 获得领导支持 …..... ..............…........... ...........…........ ... ...... 20 教练为何与众不同 ? 推广很重要 要点回顾 16 …............... ......... .......................……. 22 …·……………………………………………………… .. 24 …………….......................….... ... .. ........…........... 25 3. 将教练与领导 力发展 、 人才管理及人力资源实践联累起来 ... . .. . .…. 与人才管理方式相连 26 …........…........................................ 26 与领导力发展战略相连 ………………………………………………… 27 与领导力发展及人力资源工作者相连 要点回顾 4. 管理敏练项目实施 ……………………………………… … …………… 38 让高管为教练做好准备 ……................................ ................ 38 2 以成果为导向的离管教练 让老板为教练做好准备 切勿低估匹配度 当心停顿现象 ……………………………………………… 40 …...........................….... ... ...........….......… 42 ….........…………... .....………............ ....……… 46 发现误配情况并尽快修正 ..............................….................. 46 …….. .... ........................ ...........………. 46 ………………........….... .....…......... .........…. 52 明确时间长度与频次 教练期间的活动 了解成本,但这不是全部… . ....... . .................... . . ......... ......….. 要点回顾 57 …….........…. .....................................….. .....…… 58 S. 工具箱:工具与评估....... .…… .................................. .. ………. 为什么要评估? 收集反馈 60 ........…………................ ...............… ......... 61 ....................... .... ................................... .......... 62 延展工具箱 …………………………………………………………… 62 制定工具政策 ………….........…………….......................……. 62 如何对工具的选择进行管理 要点回顾 6. 平衡-致性与灵活性........… ...... ....................................……. 68 一致,还是不一致.................... ............. .. ... ................... . ..... 68 提高 一致性 要点回顾 7. .........…....................... ............. 66 .........…………….. ..............………….......….......... 67 …........................…….................................. .. 71 ….................………·…………..... ..................……. 75 77 考虑时机 ……........….....................…………........….......…. 77 比较内部与外部教练 ………………….................................... 78 教练内化…........….. ........ ..... ......... . ................................…. …....... .................................................…. 79 内部教练的挑战 …................…......................….........……. 81 教练式领导者 ..................... .................. ........................... 83 辅导 …........ .......... .、...... ..... ........................................... 85 内部教练的好处 争论仍在继续 ……..…………………………………… ..υ …………" 要点回顾 8. 评估效果……….........………………………………………………… m 从教练满意度开始 . ......................................... .... .... .......…的 8录 3 包含效果指标 ………………………………………………………… ……........................................ .… ........…. ... .... 用另一个 360 度进行眼踪 …… ·… ............... ........... ..........….. 评估投资回报率 ……......................….............................… 请老板评估 90 90 91 92 .................. ............................................................ 99 底线 要点回顾 … .........…….......….......................................….. 100 9. 寻找合格教练的艺术……….......…................……................ 101 101 102 任职资格….................………........….........….........…........ 物色教练……........…....................................………......…. 筛选教练……………………………………………………………… 105 …………….......….. ... ........…..………….. ......… 108 .. . . ....…..................….. . .. . . . .……….........…......... . 109 认证重要吗? 要点回顾 10. 创造一个世界级的教练圃 为什么这很要紧? …….... . . .. ..................... ........ . . ...... ….......... . .. . .….............、. ..................... . .. 110 110 与教练库保持联系… 培养教练人才………………………………………………………… 116 了解教练如何思考…………………………………………… ……… 116 11. 要点回顾..... . .................…..... .... .………………………………. 117 教练之后的生涯……....... . .................….........…................. 119 重新谈判关系………………………………………………………… 120 防止退化.........…................… …... .....……........................ 121 内部可以继续支持….........……… .. .....….......…................… 121 意识到依赖性………………………… ………… …………………… 122 自我教练…….. . ....…………………… . ................. . .. . …………. 123 持续评估… … . . ………………………………………………………. 123 124 要点回顾……………….......………….........………...... . .......... υ 式 标结教 模 来 化 未 准果练 的 练作 注的 教运关新 句& qLn4nLnru EdFORdpb 4 以成果为导向的离管教练 规则… . ...............…......... .. . . . . ………........….... . ......... . . ….. 129 运用科技进行教练… …………… ……………… …………………… 1 29 行业趋势……………………… ……………………… …………….. 总结思考………….........… . ......…... . .......... ..… ...............…. 要点回顾………..... . .... . ...…........................…............. .. .... 130 131 132 教练项目设计清单 ………………………………………………………… 134 瞌 ………………………………………………… ……… ……………….. 143 致谢 ……………………………………………………………………….. 145 关于作者…… . .... . .. . . .. ..……....... .. ......……·…..............….......... 147 作者公司及相关机构……·…….......... ............. ...... .....…........ ….. 149 51 教练时代的来临 教练时代已经来临! 鉴于这个行业发展迅猛,企业、教练及寻找教练的管理者对高管教练领 域存在疑惑不足为奇。企业教练行业目前还没有一个官方的声音。因此, 对于企业教练从业人员而言,迫切需要对企业教练下个定义。 全世界的组织都忙 于 充分利用这一大受吹捧却又有些神秘的发展工 具。那么,什么是教练?教练究竟是怎么回事?如何寻找好的教练?怎样才 能知道教练项目成功了? 为什么是现在? 就在过去的十年间,教练行业已经实现了爆炸式的增长。目前 , 全球有 大约 4 万名教练,预计每年有1O ~20 亿美元的营收。许多组织在其领导力 发展战略中优先考虑外部教练。一些组织已经开展了 5~10 年的深度教练 . 并服务于数百位一一如果不是 上 千位一一他们的高管人员。教练已经成了 一项不仅专业而且利润丰厚的事业。 2004 年, 一 篇《哈佛商业评论》的文章冠教练业以"原始的西部"之名,来 形容当时盛行的氛围。大机构们发起了几次全行业的调查研究,希望能更好 地了解这个有前途的领域。 拿什么来解择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增长?首先,不断加快的变革步伐需 要组织领导者们在他们目前的工作情况下迅速发展。传统的培训项目通常 是为培训或教育大量的人群服务的,而非专注于某一个人的发展需求。教 练提供了 一 种个性化发展的选择方案,而无需领导者脱离他们的工作。 其次,对领导型人才的争夺战仍在继续。随着寻找并留住 人 才越 来 越 难.许多公司已将教练视为一种在人才市场上吸引并留住人才的竞争工具。 我们碰到不少组织的领导者声称,如果没能得到教练,他们不会继续留在他 们的公司。 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教练在组织里随着 360 度反馈调查的开展而发展 起来。公司开始提供一 到两个小时的汇报讨论会,由外部教练对反馈进行评 2 以成果为导向的离管教练 价。组织发现,反馈看上去效果很好,领导者喜欢有机会与中立的外部专业 人士 一 同工作。更多的领导者及许多优秀的团队,发现这一 过程对他们的发 展很有帮助一一一 当领导者成长为高层管理者时,会把教练推荐给其他人。 渐渐地,标准教练项目衍生出多次培训的、数个月的、有时为期 6..-...-12 个 月的任务等形式 。 教练员中有咨询顾问、培训师、心理学家和过去的行业领 导者。组织开始把教练专门用于高潜力或高绩效的领导者,而非那些正经历 着绩效问题的人。 如今 ,著名的公 司如戴尔、强生 、 沃尔玛和联合利华,都有管理良好的教练项 目,使之服务于无数的高层管理者,并在世界各地使用经过严格筛选的教练库 。 教练资质现在更加统一了,教练在比以往更多的国家中开展工作。除了个人 教练以外,有组织的教练网络、精品专业公司及许多人都服务于这个行业。 教练也在向内部转移,许多组织正培养内部专业人员去教练领导者。 这种想法主要出于成本目标和为那些认为他们组织文化非常独特的公司所 欢迎。内部教练最常用于中层经理和 一 线主管的级别。外部教练依然是针 对高层管理者最受欢迎的解决方案。 教练的人气上升影响着传统高管发展方法的使用 。 我们发现,企业内 训、正规辅导、外部教育正在被高管教练所替代。结果就是,许多培训师和 咨询顾问现在传授他们的专业内容时也包含教练技术。举例来说,时间管 理课程现在可能包含后续教练阶段。 我们也看到更多组织希望缔造 一 种教练文化。公司正在培训其领导者 在与 工作相 关的场景下更好地教练其他人。随着更多的组织理解了教练的 成果,他们开始提供教练式领导者的培训。 教练的好处包括一对一的专注发展、量身定制的个人学习、保密性和个 人改善责任。此外,教练向领导者提供了比大部分教学项目更快的发展个 人能力的机会,以及在那些没有培训项目的领域发展的机会。教练所面临的 主要挑战仍是相对较高的戚本和评估成果方面的困难。 总的来说,高层领导对教练的支持和热情正在升温。不过这 一 点也因 公司而异。我们还发现了接受教练的领导者与那些愿意公开支持教练的领 导者之间的差距。也许在一些公司里,仍然对教练有 一种误解。 虽然教练仍然是一个快速增长的新兴领域,但是现在已有许多答案和 最佳实践能够指引行业的发展了。这个行业并不像某些人以为的那样失控。 "原始的西部"正在被驯服(就像它在现实中那样〉。 这个行业的成长没有出现放缓的迹象。最近合益集团 (Hay Group) 的 一份人力资源专业人士调查发现 .50% 以上的受访者在过去的 18 个月内设 sl 言 3 置过 一 次教练项目。教练业预计以每年 40% 的增长率增长。另一项会议委 员会由特许人事 与发展研 究 院开 展的 调查 发现, 79% 的 反馈 公司 正在运 用 教练 。 在下面对教练的回顾里 ,世界 大企业联合会 ( The Conference Board) 分 享 了 来自其行业领先的大会上的趋势报告 。 联合会之高管教练趋势 苏珊 · 黛尔蒙德 世界大企业联合会 高管教练在企业商层管理发展领域已成为公认的最佳实践,由世 界大企业联合会主持的两次会议和两次研讨会完全致力于高管教练课 题也证明了这一点 始于 21 世纪初的首次教练大会,吸引了寻求新兴领域基本知识的 听众,这个领域普遍关注于需要改进的高层管理者.随着教练从补救 性的干预变为给高潜质高管的额外好处,教练实践的知识和复杂度也 增加了.相应的,世界大企业联合会在 2004 年增加了研讨会和论坛,以 满足高级专业人士的兴趣。 企业代表、顾问委员会成员及与会人员参与了积极的对话。他们代 表了以下这些领先的公共、私营、政府的机构:摩根士丹利、高露洁、美 洲银行、戴尔、保诚保险、格蒂固片社、辉瑞、 20 世纪福克斯、强生、卡特 彼勒、麦格劳希尔、麦肯锡、百事可乐瓶装集团、美国宇航局、货币审计 办公室以及美国海军. 在这些近期的典型展示中,教练最佳实践的新矿向及趋势十分 鲜明。 · 英特尔 F→-提交了一份研究.其中引述了其教练项目有超过 600% 的技资回报率。 · 高盛一一将教练与特定的经营目标挂钩。 · 惠好一一教练在销售组织快速变革和重新定位过程中所起的关键 作用。 4 以成果为导向的高管教练 · 美联银行一一期待内部人力资源与外部教练提供者之间紧密的伙伴 关系。 · 通用电气和美国家庭保险一一一开发了一个人力资辉与组织发展的内 部教练骨干. • MTV 一一日益认识 到威人学习与发展理论在活跃教练项目中的重 要性 。 · 雅芳一一作为全球人才管理的一部分,唯有对高潜质领导者效果保 证的教练才受到膏睐。 · 孩之宝一一将教练与在达特茅斯举办的高管发展与战略研讨会相 结合。 · 德勤一一现在需要为所有合伙人提供教练技术的培训11. . 荷兰银行一-一培训11 其事业部经理的教练技术. 展望未来,研讨会和论坛将继续跟上教练业的发展趋势。经常被提 到的评估主题包括 2 · 最佳的教练模型是什么?成人的学习理论蕴含什么样的内容?好的 教练方法是否有生理学基础?教练与心理学之间有何关联? · 如何有效地在企业内部引进一个教练项目,确保全球教练项目的一 致性,并打造 一个教练文化? · 教练与领导力发展、人才管理、组织设计及经营策略之间的重要 联系. · 教练证书。 . 何时应使用内部教练?在何种情境下 , 使用外部教练更加有效? · 如何匹配教练与受教练者?如何评估结果,包括投资回报率?保密性 问题怎么样? · 女性领导是否需要不同的教练方式?教练过程 中 有没有多样性和年 代的影响问题? 基于我们的调查,我们了解到高管教练不只是-种时尚,而是这一 新开发市场中的中流抵柱.在此次研究中 , 63% 的组织期望在未来五年 内增加他们对教练的使用.几乎所有余下的公司计划继续它们目前的 投入,只有 2% 的公司打算削减他们的教练预算. 最鼓舞人心的统计数据来源于这个过程的事户一一领导者们自 己。接受过教练辅导的领导者中 , 有 92% 表示他们会在合适的时间,再 雇佣教练员。 5 百i言 关于本书 本书是一本权威性的指导,任何负责企业教练项目的设计与管理的人 士都应该阅读。本书的读者对 象包括 :领导力发展从业人员、战略人力资源 从业人员、人才管理团队、内部和高管教练,还有追求教练体验最大化的高 管与领导者 。 绝大多数的学习及案例,可用于任何行业、公司或组织 .同 样,这些案 例与经验可能发生在大型、中型或小型组织,私企或上市公司 , 政府机构,刚 成立的或已成立的公司 。 本书提供了 一个关于教练行业的 三 维视角,描述了组织、教练和领导者 之间相似或对立的观点。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其他出版物可以做到这点。这 些信息在对教练进行全面研究和行业发展方面的贡献是无价的 . 虽然本书 从三位作者的视角和经验出发来研究教练行业,但是书中的内容也受到调 查研究和组织参与的 影响 ,这些组织 提 供了反馈、标注及其公司实践的 观点 。 我们诚邀您作为读者,加入到作者、教练员以及财富 1000 强及全球 500 强组织的从业人员的共同旅程中,来了解高管教练的技术发展水平,并拓展 其在业界的影响力. 是的,教练时代的确已经到来了 。 1. 了解教练领域 教练 ( coach 意为"教练"、"长途客车"一一译注 〉一 词源自 1 5 世纪的匈 牙利语,考克斯村 C Kocs) ,优良的运输客车在那里首次建造成功。客车的目 的是将人们从所在之处运送到他们要去之处 。 相 似的是 , 高管教练能帮崩组织把领导者运送到发展和绩效的新层次 。 旅程中最理想的情况是.有 一 个整合的组织系统和几个从事人力资源或领 导力发展的专业人员来协助这一旅程,有 一 位训练有素且适职的教练员,还 有一位渴望 〈 或至少是愿意 〉 被运送到某个地方去 的领导者 。 我们最好先建 立 高管教练的大本营 , 然 后 从那儿出发 。 什么 是 教练 ? 为什么要进行教练? 谁来接受教练 ? 我们将在本章中深入探究这 些 基 本 问题 。 什么是教练 ? 翻开学术著作 、 咨询困书以及其他文献,你 会 发现对高管教练所下的 定 义与市场中的教练数量一样多 。 这儿就有一些例 子 : 高管教练的本质是帮助领导者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并帮助他 们 将其所 学转化,为组织的成果 。 一一玛丽 · 贝斯 · 欧条尔 行动教练是培养自我意识并最终产生变革动机的一个过程 , 也是针对 为满足组织需求所进行的变革而提供的指导 。 一一多特里克&凯浴 一名在组织中共有管理的权限或职责的客户与顾问之间可形成一种服 务关系 。 顾问在正式确定的教练、协议下 , 通过大量的行为技巧和方法,帮助 客户实现,其双向的既定目标,以改善客户的专业表现及个人满足惑 , 提升客 户的组织效率 。 一一基尔伯格 高管教练是一名有合格证明的或自诩的教练员与一位希望提升自己在 更多精选内容,关注公众号「参一江湖」 1.了解教练、领域 7 职业或事业上相关技能的高层经理之间的一种一对一的培训和合作关系。 一- 维基百科 我们对高管教练的定义更加简单,定义如下: 离管教练是对一位组织领导者的"一对一"式的发展。 高管教练采用一位领导者加一名教练的模式,目的是对领导者的技巧 加以发展 。 高管教练是针对组织领导者的(不管他们是否处于实际的领导 职位〉 。 不论公司大小,营利或非营利,是私人组织、政府还是上市公司 一一 目的都是一样的 。 大多数新兴的训练方式都会面临定义上的巨大变化 。 但是毫无疑问, 不论如何定义 ,高管教练的 实践是亘古不变的。 教练的目的一一为什么? 很多领导者相信他们需要有一名教练,但并不完全明白为什么需要 。 许多组织也对此感到内疚 。 教练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公司要雇用教练 ? 在做大会演讲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碰到企业从业人员提出有关教练的 不同类型的 问题 。这样的疑惑是可以理解的-一-有许多理 由 去 雇用 一 名教 练。 一位高层发展经理的理解是"高管教练可以被用于很多方面,从建立 并保持领导能力 ,这在 当今具有挑战性的时代异常艰难一一到有领导力问 题需要纠正的经理人,到正在进行新角色转型的领导者 。 " 公司雇用 教练 的首要理由是:发展他们管理人员的领导能力。在我们 的调查中,组织、领导者和教练毫无争议地一致同意:这是进行教练活动的 根本目的 。 在更小的规模上,教练也被用来加强职业生涯发展,解决绩效问题,留 住高潜质雇员以及管理领导力转型。 公司的人力资糠或领导力发展团队,在确定如何使用教练并将其与公 司经营战 略联动方面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协助作用 。 让我们看看调查中关于教练目的的前几项回答吧〈图1. 1) ! 发展领导能力 我们的研究结果证实,发展领导力是大部分教练活动最 明确的目的 。 组织和教练对此观点的态度几乎完全一致。他们将发展领导力评为明显的 赢家.对剩余选项的相关重要性的看法也一样 。 更多精选内容,关注公众号「参一江湖」 8 以成果为导向的离管教练 领导者转型 领导者转型 , 比如晋升、平调或者跨国派遣等,都是进行教练的机会。 而领导人才的稀缺以及许多组织的快速国际化扩张 ,需要 领导者快速实现 成功的转 型 。 随着《最初 90 天》及其他书 籍的出版, 越来越多的组织开始用教练来帮 助领导者转型 。 一 家组织说,他们现在"如果要送某人出去担任外派任务 时,就会开展一些围绕组织内转型和晋升或调动的教练项目" 。 其他公司会在重要转型发生时,自动配备教练。一家公司说"我们把 教练当作一种发展战略,通常 与新的领导者一一那些正在踏上新职位的人 们一一的转型相关联,从而确保他们在重要的第一年 取得成功。 领导者发展 转型 保健商浴质入才 ~ E理 解决馈效问题 职业生嚣'重串串 生活.练 '曹文化徽撼度 』幌盼皿咿 贸Mr柑 M口伺 -q 领导者发展 转型 保留离滞质入才 1.3 解决绩效问题 职业生覆辙练 生活.练 跨文化..度 领导者发展 转型 保窗高洞,.人才 '峰 解决绩效闷罐 '‘ 生活疆生练 职业生撞事量练 跨文化敏感应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0.5 0.0 反馈者评缀 图1. 1 敏练的目的一一组织、领导者及敏练的视角 t 因释, 1= 完全不用于此项目的, 2 = 总是用于此项目的〉 更多精选内容,关注公众号「参一江湖」 9 1. 了解教练领域 我们期待更多的公司启用教练,来帮助领导者的轮岗转型或晋升转型, 或者在他们进入新环境的过渡期间帮助他们 。 比如,路德特立 文金融公司 在领导者人职转型期间,就很好地启用了教练。 为 转型而启用教练 克莉丝?了 · 奥尔森 路德特立文金融公司 在路德特立文金融公司,我们使用高管教练作为我们的"就此开 始"项目的一部分。这一项目是我们为新任高级销售领导者设置的路 线图,它有两个关键组成部分 一一喃 区域经营计划的开发及启动实施, 以及新团队的确定及启动运作,它们构成了我们所称的"百臼计划"。 我们为他们提供一名管理教练,帮助支持该计划的执行并启动一套个 人发展计划的实施。教练会陪伴领导者度过转型后的前六个月。 转型通常涉及地理位置上的迁移。我们提供的教练就在他们现在 居住的区域,这是一项额外的福利,为他们提供一种了解所在新城市并 建立关系的机会。 一开始,我们让个人自己选择是否要有一名高管教练。但是过了 一段时间,我们认识到,这对他们未来的成功至关重要,因此必须要配 备。通常我们会在新的任命发布后的几周内告知新的领导者关于转型 教练流程及其教练的信息。我们为他们选择一名教练,如果他们之间 的关系不佳,则可以重新选择。这就简化了流程,并使教练更快到位。 教练关系建立的一个重要步骤是高管教练与个人的负责人/上级 经理之间的对话。这些交谈的目的是,向教练提供有关转型性质的背 景以及有利于高效教练的关键信息。因为领导者身处新岗位,通常不 清楚他们不知道什么,所以这些对话能节省时间,还有助于教练更好地 理解其工作和我们的组织。 在这样一个新领导者可能偏离轨道的时期,主管教练通过确保前 述两个方面保持最高优先级而提供了增援。教练实际上是我们的第二 道支持系统和安全网,确保了这些个人在其职业生涯的关键时期行驶 在正确的轨道上。 更多精选内容,关注公众号「参一江湖」 10 以成果为导向的高管教练 留 f主高潜质人才 许多公司已经认识到领导力发展教练在留住管理人才方面的价值。提 供教练被视作公司对发展关键领导者与 内部人才的承诺 。领导 者认可公司 对其成功所做的投资并乐于接受此项个人关注。 这对领导者和公司而言是一种双赢的模式。领导者赢在得到了个人关 注并增加了发展机会;公司赢在拥有了 一 位更强的、会为 当 前及未来业务中 作出贡献的快速发展的领导者 。 过去几年我们遇到的多位领导者,都特别 重视教练,并作为他们继续留任 于公 司 的理由 。 绩效问题 早些年,教练更频繁地被用于纠正脱离轨道的员 工 绩效 。 在一些组织 中,现在依然如此。然而,从业人员真正渴望看到的发展趋势是尽可能少地 将教练用 于绩效问题。 许多公司认识到其他绩效管理方 法更适合用来纠正绩差问题,他们现 在将教练一一及其投资成本一-一保留给了绩效更佳者。一家组织说"在过 去 五年的时间里,我们所学会的最大改变之一 , 是将高管教练从补救措施转 变为发展工具 。 " 那些仍然运用教练来解决绩效问题的公司,可能会发现他们的明星员 工对教练缺乏兴趣 。 我们的建议是停止在绩效问题方面使用教练,而将管 理教练留给那些在公司中拥有光明前途的员 工。 职业生涯教练 职业生涯教练主要用来帮助个人评估其目前的职业生涯坐标以及接下 来可能的方向。这种教练的费用由个人或公司承担。 一些著名的职业生涯 管理顾问公司现在提供针对个人的教练服务。 领导者把职业生握教练评为领导力发展之后最常用的教练、目的 。 公司 希望将教练用来发展领导者,而领导者也把教练视为提升其个人职业生涯 的工具。受访的领导者多次谈到教练在其职业生涯发展中扮演的重要 角色 。 许多教练项目在教练的目的及达成该目的所需的课时方面进行严格控 制 。 一位领导者告诉我们"我认为教练给了我一面镜子 , 帮助我解决自身 的问题。我觉得我 一 直需要一 名教练来为我的个人发展工作。" 更多精选内容,关注公众号「参一江湖」 1.了解教练领域 11 生活教练 生活教练专注于帮助客户设定并实现其生活方面的目标,而非致力于 经营目标 。 在这些情况下,人们会选择改善生活中的某些方面,比如达到一 个个人目标(如:克服一项财务或体能的挑战) .成功地改变或转型〈如:职业 规划或关系改变 ) ,或者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生活的某一部分(如: 压 力或时 间管理) 。 生活教练不是治疗,教练也 不是治疗专家一一虽然治疗专家也可能是 生活教练.生活教练几乎总是由个人支付费用 。 我们相信教练业目前正处 于 一 个十字路口,生活教练和商管教练很可 能会变成各自独 立 的行业 。它 们都将针对各自的客户,提供独特的操作实 践和认证要求,以及独 一 无二 的价值见解。 特定内容教练 有时,教练被用来强化传统培训项目 。我们看到过一些例 子 ,比如针对 时间管理、公共演讲、财务基础教育、沟通技巧等的教练。公司在课堂培训 后,通过增加 后续教练课程来继续学习的进程 。 通用磨坊 (General Mill s) 通过一 系列不同的项目提供教练 .在下 面的 摘录中,凯文· 瓦尔德 ( Kevin Wilde) 描述了他们在个人生产率教练上获得 的巨大成功 。 把事情做好:个人生产率教练 凯文 · 瓦尔德 通用磨坊公司 通用磨坊提供三种教练:战略领导力发展教练〈配合首席执行官 和 高层领导团队的培训|项目) .针对个人任务的名为"打扫房间"的教练 . 以及"把事情做好"(个人生产力〉教练。最后一种教练因其创新而成功 的教练方式得到了特别的关注 . " 把事情做好"是关注个人生产力的特殊教练。这个教练项目是 由 大 卫 · 艾伦设计的 , 他也是《把事情做好》一书的作者,重点是辅助 高 层 经理人在工作场所中变得更有效率。 更多精选内容,关注公众号「参一江湖」 12 以成果为导 向 的离管教练 这项教练是一次为期两天的办公室体验。一名外部教棒和领导者 共同归顾生产力方法论的基本 概 念,其余时间则用来对最能影响管理 者的事情进行实践操作,包括清扫整个办公室,查收电子邮件、文件、语 音信息并把每件事都组织得井井有条.通常行政助理也会在场协助领 导者. 作为后续跟进过程的一部分,教练接触时间设定为最长两年.一 些内部支持流程由此产生 , 以便帮助管理者继续他们的应用实践。例 如 .12 名受过培训的内部教练经常提供接触式会议,以便加强井扩展高 层经理提高生产力的实践. 该项目作为提升职业竞争优势的捷径,受到了那些试图更好地平 衡工作与生活的人们的欢迎。教练被分派给领导者,而! 不是由领导者 来选择,这是因为此项工作更多关注的是内容而不是相互作用。大 卫 · 艾伦精干的教练团队能够很好地应对各种领导层。 一年大约有 200....., 225 位高管接受了某种形式的培训11 或教练项目. 其中,约有 25 位参加了"把事情做好"项目.项目越来越受欢迎.公司 还有一名内部专员继续支持该项目,向这些受训对象强调概念。 教练取代的是什么? 教练在所有关于发展的武器库里扮演 了 日益重要的角色 。 网络调查的 结果显示, 86 % 的做出反馈的组织表示,教练占据了他们所有发展项目近 三 分之一的比重 。领导者对 于 教练的评价更高, 91 % 的领导者表示他们的发 展有 三分之一要归功 于教练 。 一般会考虑用高管教练取代什么方式 ? 图 1. 2 所 示 为组织与领导 者给出的答案 。 组织最多的答案是 : 传统内部培训、辅导和发展性的工 作任务。 领导者对于这些选择给出了不同的先后 次序 。尽 管他们对内部培训和 外部培训的看法与组织 一 致,但是对于发展性的 工 作任务 ( 25 % 之差 ) 和辅 导的排位 ( 3 7 % 之差 〉 却比组织给的排位低得多 。 随着教练事业的发展,我们相信高管教练 会 逐步取代那些较为传统的 方法 , 这就意味着一种从更大众化的教育模式向个人化、 一 对一 的发展模式 的转变。 更多精选内容,关注公众号「参一江湖」 1 . 了解教练领域 13 谁应获得教练 ? 许多组织试图判断哪些领导者应该接受教练 。 是否仅对副总裁及以上 人员开放?还是针对所有高层经理人?或者为充实人才库而针对高潜质人 才 ? 谁会从中获益最多? 一种 更好的问题是 : 对公司影响最大的是什么 -一一 目前还有未来?根 据我们的经验,要回答这个问题最好考虑以下 三 个方面:领导者〈目前 和未 来的〉的职位级别,领导者的绩效与潜力,以及哪 些领导 者能最有效地发挥 教练的作用 。 | 川% 内部培训! 辅导 183 .7% ~ 』情盼 '匾 ggM 町山固始』 创' 唰国恒 um 啊h 哥哥 发展性工作任务 18 1.6% 外部格调 177. 6% 行动 学习 165.3 内部熔训11 173.6% 辅导 14 7.1% 156.3% 发展性工作任务 167 .8% 外部鱼雷训 行动 学习 15 1. 7% 100 固l. 2 W ro ~ ~ 0 反馈百分比 离管教练所取代的方式一一组织与领导者的视角 (凡提交全选) 如果教练对你的组织来说 是新鲜 事物,那么 在决定让哪些领导 者最先 获得教练方面要特别注意。这些早期的获益者应该是那些 有着高 绩效和高 度影响力的领导 者,他们能公开认可 教练 经验的价 值 。 如果为 了 解决绩效 问题而建立教练项目,会在组织内部定下对教练负面的基调 。 如果教练项 目同时用于绩差者和绩优者的话,就可能引起人们的困惑。 我们来看接受教练的领导者水 平〈图1. 3) . 副总裁们是最常见的客 户 群体 . 然后是高级副总裁,接着是总监 。 这就说明在公司内,教练仍然主要 服务 于高管人员。 令人惊讶的是,只有 约 三 分之 二 (67%) 的公司选择高潜质人才作为教 练的对象 。这就暗示了 一 个很大的机会:把教练项目延 伸向高潜 质人才。 更多精选内容,关注公众号「参一江湖」 14 以成果为导向的高管教练 通过向这些未来的高级经理贡献资源,公司将获益良多,从而改善人才储备 与接班计划。 高浦$质人才 167.3% 郎腿运团制时鄂 总监 副总裁 高级副总裁 175 .5% "苗庸"层 90 80 70 60 50 反馈百分比 图1. 3 哪些层级接受教练? 一一组织视角{凡提交全选〉 有趣的是很多组织受访者不清楚公司的总体统计数据。在许多公司, 教练是一种分散管理的活动。结果,受访者指出他们不清楚这些数据,或者 他们仅能从自己所在的部门、集团、区域等角度发表观点。 正如开篇所述,教练帮助领导者把他们从所在之处运送到要去之处 。 这个过程始于对教练的定义、目的及对象的清晰认识。 要点回顾 教练的定义有很多 。简言 之,高管教练是对组织领导者的一对一式发 展。理想的话,教练包括一个整合化系统,其中有辅助这一旅程的人力资摞 或领导力发展工作 者,有受过训练并适合工作 的教练,还有渴望被运送的领 导者。 ·定义教练的目的 要清楚教练的定义、目的及对象。公司雇用教练的首要理由是发展他 们高管人员的领导力。在一个较小的规模上,教练也被用来提升职业生涯 发展,解决绩效问题,留住高潜质雇员,管理领导力转型 。 ·确定教练最大影响之处 考虑三个方面:领导者层级(今天与未来) ,领导绩效与潜质 , 以及哪些 领导者最有接受的积极性 。 · 避免使用教练来解决绩效问题 从绩效问题出发建立教练项目,会在组织内部定下关于教练的负面基 更多精选内容,关注公众号「参一江湖」 1 了解教练领域 15 调 。 如果教练项目同时用 于绩差者和绩优者的话 , 就可能引起困扰 。 .巧妙利用公司人力资源或领导力发展团队 这些专业人士 能够在确定如何使用教练并将其与公司 经营 战略相连方 面提供巨大帮助。 更多精选内容,关注公众号「参一江湖」 2. 文化与领导支持的重要性 教练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与领导的影响。 这并不令人吃惊一一但是文化与领导的作用常常被严重低估。无论组 织的规模大小,教练的效力都非常可能被这两种因素所削弱。 在一些组织中,教练受到热烈欢迎 , 领导者要求获得教练并主动地投入 到整个过程中。领导者申请的教练经常比组织能够或愿意提供的要多 。 领 导者因为被选中接受教练而感到自豪,并且将此举视为公司对他们的职业 与未来承诺的标志。 在这幅画卷的另 一 头,教练或遮遮掩掩或不存在。对教练的申请非常 少一一而且通常只针对那些陷入转型危机的领导者 。 教练被要求不能出现 在公司,而且会面是秘密进行的。领导者不讨论他们的学习,对他们的改进 领域只字不提,甚至可能对教练完全不予重视。 在筛选新提交的教练申请时,我们经常会问"在你们公司里,教练有 着怎样的历史?当人们被要求参加 一 个教练项目时,感觉是怎样的?"这 些问题会让我们对该公司的文化和领导对教练的接受度有 一 个初步的 了解。 本章关注 文化与领导的支持对教练主动权的影响,并就缺乏支持时如 何应对给出建议。 文化很重要 组织中最具渗透性也最不易察觉的动力糠就是企业文化 。组织的文 化 深深影响了日常决策的制定方式。我们认为文化是公司的性格特质,因此, 它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方式。 我们的调查发现组织文化在支持教练上是多么重要。那些拥有成熟的 教练方式的组织经常会提到他们的文化对员工发展和教练的支持。在这些 公司里,发展是 工作及生活很自然的一部分。领导者也会把教练视作 一 种 正 向收益,而不是某种要私下进行的东西 。 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来自 三家重要的公司。其中 一 家告诉我们"在领导 更多精选内容,关注公众号「参一江湖」 2 文化与领导支持的重要性 17 力发展方面,教练很适合这里的文化。我们有 一 个相当个性化的文化,大多 数高管的学习的确是一对一进行的。"另一家补充道"我们的文化对教练非 常支持。我们的首席执行官拥有定期对他进行教练的人员。"第三家也同 意,说道"教练已经成为我们组织文化的 一 部分了,因为它作为 一 个流程已 经存在了很多年 e 现在是实施教练的第 8 个年头,人们已经理解并认同 它了。" 相反的,我们这些年来也接到过领导力发展专业人士的电话,他们 想把教练带进他们的组织中一一但是几乎得不到文化上的支持。这些 从业人员知道教练的威力,但是他们发现他们所在的组织文化不太能接 受教练 一一及员工发展。这些从业人员往往会问 ,怎样才能创建一个教 练文化? 在一个案例中, 一位公司的总裁在 寻 找教练,但是他不知如何对他的同 仁讲述这个情况,因此十分苦恼。他花了 30 分钟与我们在电话中完善他对 教练的描述。他想让他的同事知道,是他一一而不是他的组织一一在申请 教练,以此表明他并没有遇到麻烦。 无论组织大小.我们都建议就其文化对发展的态度进行一次坦诚的分 析,然后再决定如何建立教练方式。通常,这些信息可以从过往对发展进行 的投资、文化调查或现存的访谈数据中得到。 如果教练无法自然地融合到公司文化中,我们推荐几种针对这些挑战 性文化的应对手段: ·找到最容易的突破口。从对一个看似理解个中价值的领导者或部门 进行教练人手。 .找到 一位公开态度的高层发起人 , 并让其推崇教练的效果 。 .将教练作为其他发展培训项目的补充引人。 · 向 一位刚刚加入组织且不那么沉默寡言 的领导者提供教练。 一家我们曾服务过的保险公司 , 在基层引入了教练项目,希望在基层取 得的成功能使高层领导对教练更感兴趣。 公司必须从某处开始着手。教练项目启动后,就会慢慢地被接受,然后 随着时间的流逝扎根到组织文化中 。 萨姆 · 汉弗莱是联合利华 一 名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 , 她对企业文化提 出了更深层次的建议。她建议在 三个层面上分析企业文化:个人、团队以及 组织。 更多精选内容,关注公众号「参一江湖」 18 以成果为导向的高管教练、 文化很重要一一我们在这里是如何做事的 萨姆 . i又弗 莱 联合利华公司 当一名 教练在一家组织中开展教练项目时,应该从三个角度来考 虑企业 文化 : 个人 角度、团队角度以及组织角度 。 每 个 角度对 关 键成功 要素可能都有 不 同的判断 。而 如果每 个 角度对每一 项 成功要素的 看法 都不 一 样,那么教练的干预 就 不大可能起作用。 举例 来说 , 假设成功的 关 键要素是确定 教练 的 目的 。 如果个人 把 教练着 作是 发展干预 , 团队把教练着作是 补 救方式,而 组 织 认为 教练是 用来改进绩效的 。 在这种情况下 , 不大可能取得好的效果 。每一 个团 体的期 望 值都会反映在其想法和行动上,这就突出了结盟的重要性 。 当将教练项目引入组织时 , 应在当前的文化背景下考虑教练 。 在个人层面,我们可以考虑 : · 他们认为他们有多大的自由度来做他们自已? . 对一位教练对象而言,他能从中获得什么? 以往的团队或个人发展干预对个人的成效如何? . 个 人的教练可行性如何? 在团队层面,我们可以考虑 : · 对正在经历变革与发展的个人 , 团队给予了哪种类型的支持? . 团队成员接受教练对团队有何益处? 在组织层面,我们可以考虑 : · 如何评估教练? · 如何奖励并认可个人或团队的变革? · 如何处理匹配问题〈通过挑选还是分派教练) ? . 谁是客户 一一接受教练的个人,还是组织? 这个问题的核心是定位 。 如果 把 为什么要 引 入教练、它的目的是 什么、如何对它进行评估这 三 个方面的文化定位关系都搞清楚,那么教 练就有相当高的成功机会了。 教育领导者去教练,是培养教练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 哈瑞斯 · 金斯伯格分享了他在这方面的经验。 更多精选内容,关注公众号「参一江湖」 2 文化与领导支 持的重要性 19 作为企业学习干预手段的教练 哈瑞斯· 金斯伯格 科囊 亚 公司 当教练成为领导力发展战略的基石的时 候, 会发生什么?一京大 型技术公司为其 300 位高层领导者投资了领导力教练项目。 5 年间 , 领 导者提高了他们对教练其直接下属的理解和技能.教练一一作为一种 流程和意识 一一 融入了接班人计划、高潜质人才发展以及领导力发展 项目 。 听上去有点牵强附会?也许吧,但是很多公司采用了相似的手段, 把教练作为众多学习战略之 一 加以应用。这家科技巨头挑选了一些掌 握常用领导力架构的内部和外部教练,这种架构整合了行为与价值 、 经 营战略及组织发展.这些领导力顾问把该架构应用到对高管的个人领 导力的教练上,为其所面临的组织问题出谋划策 , 在领导力实践方面与 领导者们在一个战壤里奋斗。在大多数情况下 , 基于一套领导力素质 及组织气氯维度的 360 度反馈 , 形成了该模式的基础. 另外,高管发展项目中的高潜质参与者也接受了教练 , 这是他们行 动学习的 一 部分。高管教练强调对高潜质领导力人员的承诺,而不是 对中等戎 一般 表现者的纠正。 最后 , 该公司审查了教练的质量 , 从而确定了最佳实践的标准。最 佳教练展现出如下类型的行为 : · 参与教练对话 · 发展相互关系 . 有效地沟通 · 促进学习和成果 此外 , 他们明确了其他能够增强外部与内部教练对于领导者影响 的其他能力 : · 经营头脑和行业知识 . 组织变革 · 道德〈由 APA , SIOP 确定〉 更多精选内容,关注公众号「参一江湖」 20 以成果为导向的高管教练 · 关于领导力及高管领导力发展的知识 教练成为了对管理者的期望目标以及绩效管理的分水岭 . 最终. 管理者要对他们的直接下属的绩效教练负责。创造一种欣然接受教练 的文化.需要对职业教练、人力资源与培训专业人民、以及管理者规定 持续而又明确的职责.教练在被用作学习战略的一部分时.可以有效 地影响绩效和文化。 更多的组织希望做到哈瑞斯建议的 一一培训领导者在其工作中成 为更好的教练.这会在组织文化中产生积极的影响 . 获得领导支持 非常成功的教练举措儿乎总是少不了来自高管层的支持。与任何公司 的努力一一战略、运营或发展一一一 样,获得高层领导的支持是非常重要 的 。 尽管没有强有力的支持也可能成功开展教练项目,但是如果在得了强 大的支持,则要容易得多。 大多数成功的企业从业人员推举首席执行官和高层领导者作为教练的 对象 。当 然.这些高管也是企业文化对教练支持的主要影响者 。 许多很受尊敬的首席执行官是教练的对象。他们公开谈论和教练 一 起 士,作对于他们长远发展的价值 。 在这些公司的领导者中推行教练项目是极 其容易的事情 。 正如 一 家组织告诉我们的"教练很容易被接受的主要原 因,就是我们的首席执行官已经使用了 一 段时间的教练,于是其他人也随大 流说:‘好吧.如果他用的话,那我也试试吧 。 , 仍有负面观念? 组织表示,大

165 页 753 浏览
立即下载
IBM-无边界企业成为新一代组织和运营模式

IBM-无边界企业成为新一代组织和运营模式

无边界企业 蓝图 开放、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六大构成 要素 IBM 商业价值 研究院 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 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 (IBV) 致力于为全球高级商业 主管就公共和私营领域的关键问题提供基于事实的 战略洞察。如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ibm.com/ibv. IBM Consulting 如何提供帮助 IBM Consulting 是面向现代商业新规则的全新合作 伙伴。我们听取多方声音,研究各种技术,积极推广 开放的工作方式。我们紧密合作,自由畅想,迅速应 用突破性的创新,推动指数级的影响,改变企业开展 业务的方式。我们相信,开放的生态系统、开放的技 术、开放的创新和开放的文化是现代企业乃至整个 世界抓住机遇和向前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希望携 手合作,共同创造,重新思考合作的可能性。如欲了 解更多信息,请访问:ibm.com/consulting。 扫码关注 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 官网 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Mark Foster IBM Consulting 董事长 John Granger IBM Consulting 首席执行官 Virtual Enterprise 无边界企业蓝图 开放、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 六大构成要素 AI、自动化、区块链、物联网 (IoT)、混合云、量子计算等呈指数级发 展的技术日益成熟,已经能够对业务成果产生深远影响,但前提是 企业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和基础架构,可以有效利用这些技术。为 此,众多企业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转变为技术企业、平台企业和 体验企业。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所有企业带来重击,作为应对之策,企业转变运 营模式,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因此,数字化转型 的步伐只会加快,而不是相反。由此产生的虚拟技术的采用率不断 增长也印证了我们在 2021 年“无边界企业:虚拟世界中的认知型 企业”报告中的发现 ― 先进的组织和运营模式不断涌现。在本报 告中,我们将更深入地研究无边界企业,并探索这种新一代组织的 基本构成要素。它们为世界级企业奠定基础,帮助企业获得当前的 增长动力,并为将来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2 目录 引言:无边界企业蓝图 6 第 1 章:开创性业务平台与 22 第 2 章:科学和数据主导的 38 第 3 章:扩展的智能化工作 54 第 4 章:可持续发展与社会 70 第 5 章:包容性人机偕行发 86 第 6 章:开放安全的混合云 102 结束语 生态系统展现威力 创新迸发火花 流程充满魔力 影响成为当务之急 挥创造力 与网络势在必行 引言 无边界企业蓝图 过去几年,我们经历了一个转折点 ― 全球各地的企业 事实上,由于疫情而被迫实施的虚拟化已成为一个关键 们看到,数字化转型已从企业的前沿或边缘转移到核 经历正在使无边界企业加速成为新一代的组织和运营模 都希望以整体方式运用技术,实现业务模式转型。我 心。与此同时,AI、自动化、IoT、区块链和 5G 等技 术已经达到可大规模应用的成熟程度,能够进一步对 业务成果产生切实的影响。 各行各业的组织都在努力向技术企业、平台企业和体验 企业转型。我们将这种演变称为认知型企业的兴起 ― 通过构想开创性业务平台、塑造智能化工作流程以及更 深入地关注于体验和人性化,让认知型企业成为现实。 新冠病毒疫情危机对这些认知型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影 响。疫情加快了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强调了应用呈指 数级发展的技术对于提高流程效率、有效性和灵活性 的重要意义;并带来了实际的用例,说明如何利用混 合云基础架构,提供具有高度适应能力的使用模式和 服务。我们看到,新的现实情况进一步拓展了认知型 企业的三大构成要素。 开创性业务平台必须更快地实现数字化,并将范围扩大 到新的生态系统及合作伙伴;智能化工作流程必须优先 考虑使用极致自动化和 AI,以满足广大客户和员工的 连接与服务需求;由于必须保证客户、员工和大众的健 康与安全,因此体验与人性化也有了新的定义。 1 的变革主题,而且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看到,最近的 式(请参阅第 3 页)。无边界企业由智能化工作流程这 根“金线”串连,将生态系统参与者紧密联系在一起, 实现共同的价值。无边界企业基于现有的价值推动因 素,并且将发展潜力提升至全新水平。无边界企业重新 评估对物理资产、基础架构和人才的需求,并打开通向 极致数字化、扩展价值链和新合作关系方法的大门。 “开放性”是无边界企业最重要的特征,没有之一。这 种开放性在三个层面带来价值(见第 2 页的图): 内部:在企业内部 ― 采用协作性更强、敏捷性更高的 工作流程,连接各个部门和职能。 外部:与日益发挥关键作用的企业外部合作伙伴开展合 作,实现企业的核心目标。 外部之外:参与更广泛的生态系统,发挥真正的平台经 济效益;并且与希望或需要利用所有平台优势以实现目 标的企业开展合作。 图1 无边界企业基于 3 个层面上的开放性 内部 外部 外部之外 实体 共享 虚拟 内部组织 合作关系 生态系统 业务平台 智能化工作流程 聘用 工具 本地/私有 本地 联合平台 集成工作流程 签约 网络 公有云 其他地方 开创性的业务平台 开放式扩展工作流程 访问 标准 混合多云 任何地方 在过去一年,以虚拟方式访问客户和同事的程度达到了 疫情期间的经历还进一步强化了这个世界的万物互联程 工具和新的工作方式变得司空见惯。 企业的运营环境中,宗旨、意图和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发 极致,这也导致加速人技接口的重置。一夜之间,新的 数字化渠道成为主要的互动来源,释放出新的市场潜力 和访问潜力,并为重建同理心、归属感和人际关系带来 全新挑战。持续进步的软件和技术解决方案也在不断检 验和支持各种工作关系和协作方式。 度,加深了人类对自身和地球的影响。因此,在无边界 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生态系统确实具备解决气候、健康和平等之类重大问题 的潜力。随着可持续发展和利益相关方资本收益成为最 高管理层的当务之急,基于技术的新业务模式在这方面 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无边界企业浮出水面 1 开创性业务平台 与生态系统 2 科学和数据 主导的创新 3 扩展的智能化 工作流程 5 包容性的 人技偕行 6 开放安全的混合 云与网络 无边界企业将生态系统视为战略 的核心,籍此促进创新、创造市场 以及大幅度提升企业能力。 3 4 可持续发展 与社会影响 开放 宗旨 开放性是无边界企业的决定性特征。最重要的是,开放 无边界企业加强了全球互联互通的程度以及人类彼此之 1. 开创性业务平台与生态系统 性有助于推动构想中的业务平台扩展,以包含更广泛的 生态系统。企业不仅认识到,结合各种平台有助于抢占 新市场,还认识到要形成大规模的影响,就必须联合其 他有实力的参与者。通过优化平台经济、开放的连接和 无摩擦的互动,无边界企业就能够支持开创性业务平台 与生态系统中的所有参与者。 加速 2. 科学和数据主导的创新 无边界企业的开放性有助于快速获取产品和服务创新 的新来源。它采用科学的发现方法,不断开展试验, 依赖于预测性和前瞻性分析,以可从自身及生态系统 合作伙伴访问的海量数据作为坚实基础。越来越多的 行业开始理解原先由研发主导的行业(如制药业)所 独享的价值 ― 因为后者面向未来而不沉迷于过去,他 们挖掘价值链中的信息以激发创造力。 敏捷 3. 扩展的智能化工作流程 智能化工作流程是激发无边界企业活力的法宝。它建立 了价值链的支柱,将生态系统的参与者紧密联系在一 起。随着工作流程的范围不断扩大,极致自动化、AI、 物联网等应用技术的力量将成倍放大,发挥巨大的效率 和差异化优势,并使平台更具吸引力。虚拟化在网络、 连接和技能互动等方面带来了新的机会,为工作流程注 入活力,并显著提高敏捷性。 4. 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影响 间和人类对地球的影响。它使企业的宗旨和意图与更广 泛的社会影响保持一致。随着最高管理层日益重视可持 续发展以及利益相关方资本收益,新的生态系统业务模 式可帮助提供解决方案,以应对气候、健康、安全和平 等之类当今时代的最大挑战。客户、合作伙伴以及员工 在与企业的互动过程中,也越来越关注这一点。 文化 5. 包容性的人技偕行 无边界企业采用疫情期间已成为常态的新工具和工作方 式。它充分利用人技接口加速重置的契机,包括面向客 户的数字化渠道以及跨流程的无缝虚拟工作方式。但 是,我们也认识到,需要建立新型的领导、激励、互动 和连接方式,以应对人类同理心、创造力和归属感等方 面日益严峻的挑战。 弹性 6. 开放安全的混合云与网络 无边界企业充分利用混合云架构所承诺的灵活性和敏捷 性。它使企业能够开放地与业务合作伙伴合作,并充分 发挥主要开放技术的潜力以推动创新。因此,无边界企 业以强大的网络和安全的技术基础架构为基础,确保能 够在适当的总体架构中运行适当的工作负载,并且具备 全球范围的即插即用兼容性。高适应性和高弹性的双重 要求是无边界企业之旅的先决条件,许多企业业已开启 这一旅程。 4 4 无边界企业蓝图 第1章 开创性业务平 台与生态系统 展现威力 开放性有助于拓展业务平台,以包含更广泛的生态系统。 企业不仅认识到,结合各种平台有助于抢占新市场,还认 识到要形成大规模的影响,就必须联合其他有实力的参 与者。通过优化平台经济、开放的连接和无摩擦的互动, 无边界企业就能够支持开创性业务平台与生态系统中的 参与者。 Lula Mohanty IBM Consulting 亚太区总经理 Jason Kelley IBM Consulting 管理合伙人 全球战略合作伙伴总经理 Jamie Cattell IBM Consulting 管理合伙人 企业战略服务负责人 Golnar Pooya IBM Consulting 企业战略与 iX 客户合伙人 开创性业务平台与生态系统展现威力 56 开放平台与生态系统 无边界企业浮出水面 如何提升价值 无边界企业的最大战略理念是平台思维与生态系统概念 什么是平台与生态系统? 促进创新、创造市场以及大幅度提升企业能力。这就要 成熟度或资本等原因)的资源,从而建立竞争优势, 的结合。无边界企业将生态系统视为战略的核心,籍此 求领导层清晰地认识到与其他企业建立战略关系所带来 的增长潜力,以及通过统筹协调其他企业希望和需要参 与的扩展业务平台所能获得的竞争优势。 生态系统的开放性有助于扩大其范围,提升价值创造潜 力,同时使平台内的实体能够在行业内环境以及新的跨 行业组合环境中分享最大的业务成果。 借助数字连接、信息共享和新数据组合的强大力量,生 态系统与客户及参与者建立联系的潜力得到进一步释 放。借助基于开放、安全的标准和软件定义网络的技术 架构,这种合作变得越来越简单。 外部化的业务流程和扩展的工作流程通过结合多种应用 技术的强大力量,形成差异化优势,为所有参与者创造 新的市场机遇。我们看到,行业内和跨行业的平台和生 态系统可提供单个组织无法实现的解决方案和标准。 76 平台帮助企业利用以其他方式无法获得(因为规模、 并自行开发更强大的产品。平台可以覆盖单个组织中 的多个职能领域、某个行业中的多个组织,或者覆盖 多个行业、整个消费者市场或一系列技术。在平台 上,所有参与者都为其他参与者提供价值,同时利用 网络的优势为自己收获更大的价值。 生态系统是持续合作、共同创造和开放创新的基础。 它们使工作关系超越交易或策略层面。在生态系统 中,网络参与者的集体智慧、能力和技术被用于增强 价值主张和创造更大的价值。生态系统可以促进合作 伙伴、供应商、客户和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合作与信 任。在组织内部,生态系统有助于打破孤岛,鼓励跨 部门协作。 无边界企业浮出水面 图 1.1 企业日益开放 100% 2倍 平台业务模式 4倍 80% 业务生态系统 4倍 60% 行业内的 合作伙伴网络 40% 4倍 行业外的 合作伙伴网络 20% 0% 2018 2020 2022 来源: “新冠病毒疫情与企业的未来:高管的领悟揭示疫情后的机遇”, 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ibm.co/covid-19-future-business 问题:贵公司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以下网络和业务模式(2 年前、目前和 2 年后)? 百分比表示回答“高”或“非常高”的受访者比例;n=3,450;采访时间:2020 年 4 月 - 6 月。 面对这个世界中诸多更严峻的挑战,我们需要这种协 供应链、溯源和身份等领域首先出现这种应用。可以 提供疫苗解决方案),还是协调参与者去推动对气候变 态识别以及实时同步的即时性,才能创造性地促进平 作。无论是为了扩大公私合作关系(例如为应对疫情而 化或粮食安全产生可持续的影响,开放、扩展和安全的 平台的力量都是显而易见的。 想象一下,只有结合安全可靠的参与者身份和交易状 台和生态系统的塑造过程(见图 1.1)。 区块链联盟是过去几年出现的一类行业内和跨行业的生 态系统活动。他们帮助参与者信任数据、消除成本、提 高效率,以及安全地“认识”整个工作流程中的所有参 与者。 开创性业务平台与生态系统展现威力 8 7 作为迈向平台业务模式的第一步,许多销售实体产品或 服务的企业都在创造新的数字体验,以增强原创性。例 如,支持实体血液监测的数字服务可以发送警报以触发 药理化验。 数字解决方案能够显著降低市场门槛,并建立新的成 本基准 ― 随着商机不断扩大,由共担运营费用取代高 昂的资本支出。自动化和零接触方法进一步增强了这 种潜力。 利用开放的变革性价值 随着开放成为无边界企业的核心,生态系统逐渐成为提 高整个经济体的效益和影响力的引擎。 对于正在混乱与 颠覆中苦苦挣扎的企业而言,扩大的合作伙伴平台可以 促进敏捷性与弹性,带来新的收入机遇。 对于正在寻求 这些机遇的企业而言,生态系统已经成为增长与扩张的 必要手段。 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 (IBV) 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16 个 行业中最关注生态系统合作的企业,都实现了更高的增 长率,创造了更多的商业价值。疫情期间,这些生态系 统领先者的收入增长是其他企业的 5 倍。1 但生态系统合作并不会自动产生价值。如果企业继续以 陈旧的模拟方式开展运营,那么生态系统的潜力就被浪 费了。目前,虽然大多数组织参与和/或拥有各种平台, 并制定了生态系统战略,但这些努力仍然可能带来令人 失望的结果。企业需要开展目的明确的数字化转型。 98 企业必须采取经过深思熟虑的正确步骤,从现有和新的 我们发现成功的领先者依赖于 4 个优先事项:3 中心的战略 ― 管理一系列价值商机及其风险,组织才 放技术的重大转变。 生态系统中创造和收获价值。只有适当地培养以价值为 能充分利用开创性业务平台与生态系统的变革性潜力。 生态系统领先者有何特点?从平台和生态系统收获价 值的模式并不唯一。但是,领先者通过确定适合他们 企业及其运营环境的独特战略和运营方法,使自己与 众不同。 IBV 通过评估以下两个主要方面的成功,确定领先企 业:在生态系统中的价值收获期望值,以及在生态系统 中的成熟度。领先者表现出高水平的生态系统成熟度, 并在具有很高潜力的价值收获环境中运营。 这些企业不是被动应对。面对如此之多的潜在合作关 系,以及已投资的合作关系,成功的企业持续关注于保 护和提升在这些合作中的地位。 这些生态系统领先者将他们的价值来源描述成:“我们 开放性:60% 的领先参与者表示实施了从专有技术向开 客户关系:74% 的领先者认为更深入的客户关系是主要 的价值推动力量。 创新性:49% 的领先者表示,要最大程度创造价值,创 新必不可少。 敏捷性:42% 的领先者认为缺乏组织敏捷性是成功的 最大障碍之一。 无边界企业利用平台与生态系统,让这些优先事项成为 现实。此外,有 3 项主要洞察有助于激活这些优先事项: ― 连通性 ― 合作关系 ― 技术 拥有客户关系。”一半以上的受访领先者将“加强现有 战略合作关系”视为成功的主要因素。他们还增加对创 新的投资,包括新产品或新服务;此外还考虑进军新的 行业、市场和客户。2 开创性业务平台与生态系统展现威力 10 9 关键洞察 1 连通性推动实现 增长与价值 开放平台和生态系统为增长、效率和创新 提供了新途径。 无边界企业利用开创性业务平台与生态系统 乃是出于以下切实可行的理由:连通性推动 实现增长与价值。 生态系统合作不断推动实现卓越的绩效。根据 IBV 最近 的一项调研,那些投资生态系统的技术采用者获得了 40% 的收入增长。4 要取得这样的成功,需要具备精通数字技术的现代运 营模式和思维方式。通过让企业瞄准业务优先事项, 并优化生态系统合作,就能够对绩效产生显著的影 响。无边界企业将生态系统放在战略的核心地位,籍 此激励创新、创造市场以及大幅度提升企业能力。 10 11 连通性源自对平台的承诺,IBV 的专项研究表明,这种 承诺正大范围加码。事实上,大多数受访企业表示, 他们将在未来 3 年内拥有或参与业务平台,以支持自 己的市场扩张、效率提升和创新战略(见图 1.2)。另 外,至少 60% 的受访企业表示将拥有或参与内部跨职 能平台、大众消费者平台、跨市场平台以及跨行业平 台。72% 的受访者表示将拥有或参与技术平台。 平台使供应链分散,从企业内部转移到外部,将传统 的运营和支出转移到更大的网络中,并加快履约和价 值实现速度。 图 1.2 拥有 平台业务模式活动预测(2023 年) 参与 二者兼有 19% 57% 15% 内部跨职能平台,使用技术, 提高效率 大众消费者平台,产生洞察 大众消费者平台,产生洞察 和新的价值主张 和新的价值主张 9% 56% 9% 跨市场平台, 促进生态系统中 的流程 4% 45% 11% 技术平台,实现用于支持工 作流程的应用与基础架构 32% 40% 28% 行业平台,提供主要能力 18% 26% 23% 来源: “无边界企业: 虚拟世界中的认知型企业”, 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https://ibm.co/virtual-enterprise 是否已准备好通过连通性促进增长? 问题 1 贵公司的业务平台如何拥抱更广泛的生 态系统? 问题 2 和计划,以管理平台与生态系统的价 贵公司将采用哪些以价值为中心的战略 问题 3 贵公司的目标与策略如何提高平台参与 度和生态系统成熟度,以创造和收获 价值? 值机遇以及相关风险? 开创性业务平台与生态系统展现威力 12 11 SBI YONO 利用平台与生态系统刺激增长 印度国家银行 (SBI) 已有 200 多年的历史。然而近年来, 尽管印度经济蒸蒸日上,但该银行却发现自己逐渐失去 市场份额。为了吸引年轻一代数字技术达人型客户群, 该行创建了数字银行、第三方产品的在线市场,以及冠 以新品牌 SBI YONO( “You Only Need One” )的数字金 融超市。SBI YONO 与 100 多家电子商务销售商合作,迅 速发展成为一个移动平台,每天登录超过 1,000 万次, 下载量达到 6,400 万次。 12 13 自从这个生态系统建立以来,SBI 已通过 YONO 实施了 100 多个数字客户体验项目,处理了超过 65 万次共同 基金交易,并销售了 40 多万份人寿保单。SBI 的 2020 年年报中几乎每一页都提到了 YONO,总共提到至少 96 次。如今,为了成功地在扩展的生态系统中创造和收获 价值,SBI 的战略已转移到扩大的网络范围,因为它平均 每月要为平台增加 15 个新的用例。 关键洞察 2 更深层次的合作关系 成为战略驱动力量 合作关系已成为大多数企业寻找价值的必由之路。通过重点 关注数量更少但更深入的生态系统组合,制定增长计划。 无边界企业并非在真空中运营。它依靠合作关 系,利用平台和生态系统的力量 ― 在最理想 的状况下,连接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系统。 合作关系是建立生态系统之生态系统的重要战略工 交易收益。他们将眼光投向针对所有参与者的更广泛的 需要记住一个关键障碍:由于企业参与多个平台和生 的生态系统领先者强调,业内竞争对手也可从生态系统 果某个企业的生态系统优先任务(可能多种多样,范 生态系统的领先者并不只是狭隘地关注自己企业的短期 生态系统价值机遇。事实上,根据 IBV 的调研,72% 中收获价值,67% 的领先者还表示甚至行业外的竞争对 手都可获得价值。5 这个领先群体将生态系统合作视为双赢的游戏,而不是 引发竞争焦虑:当其他企业的生态系统价值提升时,也 有助于自身企业抓住更多商机。 具。IBV 的另一项调研显示,54% 的受访高管认为整 合生态系统是他们组织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最重要驱动 因素之一。6 态系统,因此他们可能多管齐下,实施多种战略。如 围广泛)与企业绩效优先任务和单一的企业总体战略 愿景不一致,则可能会限制价值的收获。事实上,即 使仅参与一个生态系统,这种一致性对于优化价值收 获也是至关重要的。 这些调研结果表明了参与者为生态系统带来积极影响的 重要性,不能仅仅关注于眼前的竞争收益。这种积极的 影响可以促进生态系统在业内以及跨行业的发展,甚至 连接到其他生态系统,创造一个包容性的生态系统之生 态系统,以创造和收获更多价值(见图 1.3)。 开创性业务平台与生态系统展现威力 14 13 图 1.3 一切皆为动态: 生态系统之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1 生态系统 2 生态系统 3 贵公司是否已准备好建立更深入、更具战略意 义的合作关系? 如何让企业的所有部门都参与进来, 问题 1 以实现通过创建和培育战略生态系统 合作关系所带来的增长潜力? 问题 2 行性和创造性,包括支持安全可靠地 贵公司如何增强平台与生态系统的可 识别参与者以及明确交易状态? 15 14 问题 3 对于建立新的合作关系以及生态系统之 生态系统,贵公司有何计划?是寻找 新的市场商机、将业务流程推向外 部、扩展智能化工作流程、获取呈指 数级发展的技术,还是采取上述所有 措施? 数字健康通行证 通过合作关系应对疫情时代的挑战 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提供商、科技企业以及其他协会 冠病毒疫情之后重新开放,并为个人提供一种保护隐 这个基于 IBM 区块链技术的解决方案使组织能够有效 数字健康通行证 (Digital Health Pass) 帮助组织在新 私的方式,自愿分享他们的新冠病毒检测结果或疫苗 接种状态。这是在所有现有生态系统中跨行业合作的 结晶。 组织可以根据数据做出明智决策,正确配置健康通行 证,以便缓解风险,在需要的地方采取行动,并有效 地进行沟通。IBM 围绕数字健康通行证积极投资,与 和联盟开展合作。 地验证新冠病毒健康凭证,确保员工能够顺利返岗复 工,旅行者能够顺利出行,学生能够顺序复课,音乐 会观众能够回到音乐厅,球迷能够回到球场。同时, 还支持个人保持对自己健康信息的控制权,以一种安 全、可验证和可信的方式进行分享。 开创性业务平台与生态系统展现威力 15 16 关键洞察 3 技术与开放性是加速 实现价值的基础 以开放和标准为原则的新兴技术,如区块链和混合云, 为这一机遇的加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技术平台是无边界企业的支柱。现代业务生态 系统乃是基于技术以及数字平台所提供的开 放、可信、创新的合作。 IBV 调研表明,从 2017 年起,组织开始越来越重视技 术平台,在这方面的投资增加了 84%。投资水平继续加 速,对这些投资的预期回报也水涨船高(见图 1.4)。 受访高管预计到 2023 年,将收入的近 6% 投资于技术 平台,并从中获得近 12% 的回报。7 尽管有这样积极的发展路线图,但 2020 年给我们的教 训非常清楚 ― 许多企业的技术成熟度仍然滞后。事实 上,在近期开展的一项 IBV 调研中,受访者反复提到了 与技术相关的因素阻碍战略的实施:44% 的受访者抱 怨企业技术基础架构的现状以及在连接各种运营方面的 技术难度所带来的风险,43% 的受访者指出组织敏捷 性不足,39% 的受访者强调技术投资不够。8 16 17 而突破这些障碍的解决方案就是技术本身。通过融合 呈指数级发展的技术,比如 AI、区块链、边缘计算以 及混合云,就能够使开放、扩展、可信的生态系统更 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实现更高的智能化水平,从而不 仅能够提供解决方案,还可限制而不是加剧风险。例 如,在 IBV 近期开展的另一项调研中,3/4 的受访者表 示建立混合云有助于拉近各个生态系统之间的距 离,39%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希望混合云可以通过扩展 合作伙伴解决方案来加速创新。9 图 1.4 数字平台投资和回报的增长 60% 50% ROI 6% 投资占总收入/ 预算的百分比 技术平台 40% 20% 17% 8% 0% 5% 3% 2017 2020 2023 技术平台 来源: “无边界企业: 虚拟世界中的认知型企业”, 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https://ibm.co/virtual-enterprise 贵公司具有哪些能力,支持采用开放技术平台? 问题 1 贵公司如何积极利用技术和开放性, 创建或参与基于行业和跨行业的生态 系统? 问题 2 化、信任与安全性,从而转变业务模 贵公司将以何种方式投资于平台差异 问题 3 贵公司打算如何通过融合呈指数级发展 的技术,如 AI、自动化、区块链、物 联网、混合云以及量子计算,加速实 现企业目标和开放性? 式,创造新的增长机遇,并确定新的 成本和效率基准? 开创性业务平台与生态系统展现威力 18 17 Schlumberger 利用前沿技术与开放性提高绩效 Schlumberger 提供领先的数字解决方案,部署创新技 术,以帮助全球能源行业提高绩效,促进可持续发 展。该公司利用 DELFI 认知勘探与生产 (E&P) 环境, 过“一次编写,随处部署”方法,根据特定于客户的请 求,更快地开发应用和工作流程,实现整体平台绩效, 从而加快推出和部署更多的服务。预计客户的总体拥有 成本(产品、服务与运营成本)可降低 10% 到 20%。 支持客户的团队跨界自由协作,打破传统的数据孤 全球各地的客户与合作伙伴可将其 DELFI 环境部署与 在 DELFI 环境中,能源企业可以访问 Schlumberger 领 目前的不到 50% 扩大到覆盖几乎整个世界。 岛,从而加速云迁移之旅。 先的 E&P 解决方案和应用,创建新的数据驱动型工作 流程,并采用 AI、分析和自动化等颠覆性技术。通 18 19 OSDU™ Data Platform(能源数据的行业标准)集成在 一起。Schlumberger 的目标是扩大全球市场范围,从 行动指南 将平台与生态系统转化为价值 无边界企业是未来经济的重要支柱。正如 IBV 研究所证 增强文化 — 培养强调协作和共同创造的思维模式转变。 建立激励机制与目标,减少对短期交易机会主义的 实的那样,平台与生态系统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 — 整战略,释放业务价值。通过调整活动和目标,收获业 — 开放思想以及生态系统和平台思维可实现非常可观的战略 统筹参与 加突出,对于推动企业绩效至关重要。根据具体情况调 务价值。 性飞跃,并且可以成为企业战略的核心。平台与生态系统 必须处于企业的核心,而不是作为业务的附加方面处于边 缘。扩展的生态系统战略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越来越有 价值,而虚拟化和新的连接模式可以帮助规模较小的参与 义。生态系统需要成为主要的社会系统、互动焦点以及参 与组织的力量来源。企业的角色及其核心能力必须与此意 图保持一致。领导团队在做出共同承诺并建立开放文化 时,需要建立互信,这意味着需要放弃许多专属的所有权 和控制权。 以下是将平台与生态系统的潜力转化为价值的 6 大步骤: 调整战略 — — — 确定价值创造与价值收获机遇。 优先考虑与这些机遇保持一致的推动因素,以大规 模和快速地实现价值。 检验并确认价值收获和价值实现过程满足特定的里 程碑。 转变模式 — — — 评估任何新战略对运营模式的影响。 准备调整模式,确保企业的所有部门协同工作。 投资那些能够推动内部和外部共享、合作与开放的 项目。 — 定义各种合作伙伴角色、主要规则以及必要的协作 — 确认贵公司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想要发挥的 者(包括中小企业甚至个人)参与其中。 成为生态系统中有效的虚拟参与者也具有重要的文化意 关注,支持协作与共同创造。 工具。 作用)以及新的或隐藏的价值可能存在的位置; 并非所有参与者都采用相同方式或在相同层次发 — 现价值。 支持整体网络发展,这有助于所有参与者创造和收 获价值。 敏捷执行 — — — 采用敏捷的执行机制。 利用共同创造、共同执行和共同运营,加速创意开 发和价值收获(使用端到端的 Garage 模型)。10 在推动实时进展的同时,根据实验和有利机遇采取 行动。 促进未来发展 — 投资于开放和安全的技术架构,以满足快速整合、 — 利用现有架构进行快速扩展。 — 参与和扩展的需要。 拥抱可扩展的开放式混合云技术,支持新参与者大 规模地无缝整合。 发展旨在实现生态系统价值的基础能力。 开创性业务平台与生态系统展现威力 19 20 20 无边界企业蓝图 第2章 科学和数据 主导的创新 迸发火花 无边界企业采用科学的发现方法,不断开展试验, 依赖于预测性和前瞻性分析,以来自自身及生态系 统合作伙伴的海量数据作为坚实基础。越来越多的 行业开始理解原先由研发主导的行业所独享的价值 ― 因为后者挖掘价值链中的信息以激发创造力。 Glenn Finch IBM Consulting 认知型企业决策支持 全球管理合伙人 Teresa Hamid IBM Consulting 业务转型服务 CTO 兼副总裁 Tetsuya Nikami IBM Consulting 高级合伙人 IBM 日本 CTO 和云技术 CTO 科学和数据主导的创新迸发火花 21 22 无边界企业浮出水面 科学和数据主导的创新如何 带来新的解决方案 从根本上而言,无边界企业具有前瞻性和外向性的特 什么是科学和数据主导的创新? 动决策,而是通过结合基于海量数据的预测性分析和 和解决方案,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科学和数据主导的 征。它并不试图基于历史和内部信息来开展创新或推 前瞻性分析以及新型集体智慧来做到这一点。 无边界企业还更加严格地采用更深入的科学探索方法 来进行创新。新冠病毒疫苗仅用了数月而非数年就完 成了研发和试验,科学探索在其中居功至伟。如果可 以将类似的加速方法应用于业务创新,将会如何? 长期以来,针对假设开展试验、模拟和检验成为科学探 索的核心。对于众多行业的无边界企业而言,通过使用 AI、IoT 和量子计算等呈指数级发展的技术,就能够以 前所未有的速度实现类似的业务流程(见图 2.1)。 现在,所有这些探索活动都可通过生态系统和智能化 工作流程实时执行,从而使无边界企业能够更迅速、 更有效地发现并挖掘新的价值池。数据科学家利用无 边界企业及其生态系统中的开放架构,成倍放大数据 共享的优势,包括只有极致数字化才能实现的微观洞 察。神经网络和其他技术可以分解最关键和最复杂的 问题,帮助确定令人兴奋的新颖解决方案。 23 22 科学和数据主导的创新通过动态持续地发现新的机遇 创新遵循科学的试验方法(假设、检验、学习),既利用新 技术,也利用由传感器、信息共享和其他连接方法带来 的爆炸式增长的新数据。借助开放而严格的方法,这种 数据与技术的交汇可以持续产生宝贵的流程改进,并且 为曾经无法回答的问题带来解决方案。开放式协作是科 学和数据主导的创新的核心推动要素和要求。敏捷开发 和 IBM 车库方法就是很好的例子,说明如何充分发挥试 验的力量,开展共同创造、共同执行和共同运营,从而产 生大规模的影响。 无边界企业浮出水面 图 2.1 科学与探索推动各行各业的创新,在 88 万亿 美元的世界经济中贡献了 52 万亿美元 科学与探索 作为业务 依靠科学与 探索的企业 基于信息和 探索的企业 6.5 万 亿美元 航空航天与国防、化学、 生命科学及材料 航空公司、汽车、B2B 技术硬件、商业运输、消费必需品、能源和公用事业、医疗保健服务、 工业品、IT 服务和医疗设备 25.9 万 亿美元 20.3 万 亿美元 银行、非必需消费品、电子商务、金融市场、保险、零售、软件和电信 来源:来自 IBM 研究院“战略业务洞察”的数据与研究;Sally Ward-Foxton 著,“加速发现:AI 与科学方法”,EE Times,2021 年 1 月 19 日。 https://www.eetimes.com/accelerated-discovery-ai-and-the-scientific-method/ 随着 AI 和机器学习的模式识别能力越来越强,工作流 它也可以在平台层面开展,通过分析来自整个企业和各 用科学方法,可以进一步放大跨行业合作关系和联盟 创新机会,从而发现更深层的组合商机。但是,它在广泛 程优化解决方案变得更加清晰和有效。通过智慧地运 的作用,进而推动整个生态系统范围内的创新。 以数据为主导的创新在无边界企业的多个层面上开 展。它可以在基本的洞察层面开展,通过对客户数据 执行特定分析,推动服务主张的重塑。它可以在工作 流程层面开展,通过持续监控和深入分析某个流程中 的活动和表现,确定需要改进之处,提出自动化干预 个业务合作伙伴的数据源,确定市场缺口和产品或服务 的生态系统层面具有最大的构想和突破潜力 ― 大规模 的数据、意见和参与者不仅能够加速推动构想的形成过 程,而且更重要的是,还能促进发明创造活动的执行和 扩展。这就是为什么虚拟模式和生态系统日益成为解决 我们所面临最大挑战的方案的原因。 或人工干预建议。 科学和数据主导的创新迸发火花 24 23 借助虚拟化和开放性、综合 社区以及呈指数级发展的工 具,加速探索过程 新冠病毒疫情危机深刻地改变了企业的运营方式,加 快了供应链、制造、分销、员工队伍构成、消费者行 为等方面的转型步伐。这种持续的加速要求企业具备 前所未有的敏捷性和响应能力。管理这种新情况的工 具和方法来自于科学,它们自身也有助于放大加速的 效果。 在疫情之前,许多企业就已经开始使用分析技术和 AI 来改善业务流程。企业通过使用这些技术,以及日益 关注对核心企业数据资产(如用户或交易数据或企业 工作流程模式)的研究,为消除、数字化和自动化从 生产到计费过程中的多项任务铺平了道路。 领先的组织依靠智能自动化,帮助降低成本,提高工 作流程效率。他们构建由 AI 驱动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的 工作流程,在运营连续性和响应客户需求之间实现平 衡。这些工作流程包含预测性智能,如动态客户响 应、预防性维护和实时库存状态感知等。这种自动化 能力有助于实现数字支持的决策,使企业能够快速确 定下一步最佳行动、对其进行优先级排序并提出建 议。来自机器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的数据有助于进一 步增强工作流程自动化,实现实时洞察和预测。 24 25 无边界企业进一步落实这些实践,利用丰富的外部信息 (无论是与全球健康、气候还是其他生态系统状况相关 的信息)指导决策,调整运营和战略。 企业需要利用探索发现工具,消化吸收来自核心以外的 信息(也就是有关政治、环境、社会动态和其他行业的 信息),以保护和扩展业务连续性与企业弹性。科学和 数据主导的创新就是此过程的一个实例:通过快速收集 数据,为决策提供信息支持;通过强调科学严谨性,帮 助发现知识和管理风险。高管们逐渐认识到这种创新能 够带来的差异化优势,超过 3/4 的受访高管表示,他们 的竞争优势在于能够利用探索发现方面的洞察。1 新兴的无边界企业由探索发现驱动,充分发挥价值链的 优势。科学一直是生命科学、化工和材料等行业的核 心。其他行业(例如能源与公用事业、医疗保健和技术 硬件行业)的企业依赖于科学的成果和产出,由地质 学、医学、物理学或其他领域的科学进步推动。 如今,所有企业都必须在信息的驱动下运营。通过大规 模应用科学方法和试验,并以数据和人工智能为基础, 他们可以获得有关市场和管理实践的新信息,从而在业 务战略、产品开发和运营等领域推动关键的改进。 领先者有何与众不同之处 科学和数据主导的创新是什么?随着探索发现对于企 业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组织需要在文化、技能、业 务流程、工具和平台等领域进行转型。试验必须在整 个组织范围以无摩擦的方式大规模开展,才能保证卓 有成效。探索发现文化以证据为依据,因此需要适应 能力和开放性。 这些转型为企业的探索发现工作提供动力;推动气 候、工作和健康等领域的进步;并开展广泛的工作以 加快探索发现的速度。除了传统的 AI 工具外,企业还 需要使用混合云平台,以支持大规模试验。量子计算 的加入将开辟更多新的可能性。 AI 通过研究人员的工作方式,帮助确定最高效的工作 流程。然后,将这些任务移交给传统或量子系统(一 台或多台使用传统计算系统的量子计算机),最佳选 择视具体情况而定。信息技术专家建立工作流程后, 用户无需知道计算在何处或如何完成,也无需具备有 关量子计算的任何专业知识。 要实施必要的转型,以培养采用科学和数据主导创新 的发现型文化,我们建议重点关注 4 个领导能力优先 事项: 团队合作:在近期开展的一项 IBV 调研中,50% 的受 访高管将团队环境中的协作能力视为后疫情世界中的 核心员工队伍能力。2 生态系统重点:在近期的一项调研中,78% 的受访 CTO 表示,他们使用发现驱动的机制,找到更广泛生态系统 中的创新。3 数字化:受访高管预测,到 2023 年,他们所在组织中 的虚拟员工和客户参与能力将是 2017 年的近三倍。4 数据优势:67% 的高管了解数据的战略价值,而 58% 的高管可以实时访问数据以创建切实可行的洞察。5 无边界企业重视这些优先事项,支持科学和数据主导 的创新,加快探索发现的速度。三项关键洞察构成这 种支持的基础。这三项洞察分别侧重于: ― 虚拟化和开放性 ― 综合社区 ― 呈指数级发展的工具 科学和数据主导的创新迸发火花 26 25 关键洞察 1 虚拟化和开放性有助于促进 整个生态系统范围的探索发现 从根本上说,无边界企业具有外向性和前瞻性特征, 能够利用新型数据和智能。 无边界企业通过使传统工具实现虚拟化,发挥 科学创新能力,更快、更好地开展试验、假设 和测试。这种企业依赖于开放式科学实践。 在最早的时候,科学基于经验和理论。人们观察和测 量各种现象,例如物体的运动;假设和预测它们发生 的原因;然后反复检验。计算机以及最新的 AI 和超级 计算机改变了这一切,帮助人们迈入分析时代。我们 现在可以采集海量数据,并开发模型以模拟系统的行 为。无边界企业重新定义了传统基础架构,以使人才 能够在员工队伍、合作关系和生态系统中优化相关能 力。加快探索发现过程是未来增长的核心,82% 的 CTO 认同这一点。6 必须有的放矢地设计系统和流程,以便催生开放式协 作和科学探索。扩展的智能化工作流程必须具备数字 灵活性,例如,一台计算机可以同时被多个用户用作 多台独立的计算机,从而优化敏捷性和安全性。这些 进步有助于简化探索发现工作流程的定义,灵活地管 理和部署流程,以及大规模加速推进科学探索。认识 到这些优势后,高管告诉我们,他们不断加码各个职 能领域的虚拟化工作(见图 2.2)。 混合云环境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探索发现过程,提高生 产力、协作、整合以及科学可复制性水平;同时提供 一种获取反馈的方法,帮助改进平台并进一步提高采 用率。混合云技术栈中存在大量的创新机遇,例如重 塑中间件(位于操作系统和用户应用之间的软件), 以及改进计算机之间的分布式处理,等等。 26 27 图 2.2 组织持续对越来越多 的活动实现虚拟化 40% 30% 32% 31% 31% 25% 24% 23% 20% 10% 12% 31% 23% 11% 11% 2017 2020 2023 2017 2020 2023 2017 2020 2023 2017 2020 2023 员工敬业度 生态系统互动 创新 客户互动 10% 0% 来源:来自 2021 年 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无边界企业调研的未曾发布的数据。 问题:贵公司以下活动有多大比例已实现/将实现虚拟化? 贵公司是否具备外向性和前瞻性,能够加速探 索发现过程? 问题 1 贵公司如何开展开放式科学实践,从而 使员工、合作伙伴以及生态系统能够 参与到持续的探索活动中? 问题 2 贵公司如何展望基础架构和虚拟化工作 的发展,以支持科学和数据主导的探 问题 3 贵公司如何将快速和持续的试验融入企 业文化的核心? 索发现? 科学和数据主导的创新迸发火花 27 28 埃克森美孚 优化全球海运 如何统筹协调数万艘穿梭在大洋上运送大量消费品的 商船?大约 90% 的世界贸易依赖于海运。海洋上每天 有超过 50,000 艘船装载着多达 20 万个集装箱,运输 价值 14 万亿美元的货物。 就全球规模而言,传统计算机难以优化如此量级的航 运路线。埃克森美孚 (ExxonMobil) 和 IBM 联合组建的 研究团队使用该场景,研究如何借助量子计算机处理 优化问题。 28 29 埃克森美孚与 IBM 合作,探索量子计算算法,以进一 步解决全球航运的复杂性。研究人员应用不同策略,模 拟海运航线,最终目标是优化船队管理。他们计算旅 程,以最大程度减少商船在全球旅行的距离和时间。 这不仅有利于全球航运,而且研究成果还可以扩展应用 于众多不同的生态系统。显然,路线安排问题不仅限于 船运行业,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研究成果还可以轻松 应用于其他有时间限制的车辆优化问题,例如与货物配 送、车辆共享服务或城市垃圾管理有关的问题。 关键洞察 2 探索社区有助于提升 所有方面的价值 无边界企业运用科学探索原则,对企业、平台和生态系统 以及产品、服务和业务模式进行创新。 无边界企业不会孤立地开展科学探索活动。超过五分 现代科学探索发现过程需要做到结果可复制、出色的 部分创新将来自与客户以及生态系统合作伙伴的开放 利用这些社区中丰富的知识、创造力和资源,企业就 之二 (42%) 的受访企业预计,未来 3 年内,自己的大 式合作。 7 这项工作的核心是“发现社区”,它正成为践行和推 进科学探索的新模式(见图 2.3)。它们依靠开放的科 学实践,在生态系统之生态系统中开展动态知识传播 和精心协调的协作。之所以建立这些由目标驱动的发 现社区,主要原因包括基础架构共享、创新竞争力以 协作以及有效的沟通,以便能够进一步扩展。如果未 无法保持竞争力。在社区中执行的科学探索发现模型 是下一代高价值工作流程和工作负载的初期形式。 利用发现社区来寻找大规模问题的解决方案,有助于 扩大影响力,形成加速发现和创新的良性循环,从而 造福社会。 及共同的使命感。它们在多个云中运行,具有出色的 可移植性、弹性容量、基于 AI 的工具和安全功能。 科学和数据主导的创新迸发火花 30 29 图 2.3 扩展科学方法需要发现社区 随着发现问题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需要采用新的协 作模式,以推动创新,扩大影响范围。 未来 3 年内由量子计算执行或实现的 5 大工作 流程 1 全球贸易管理 社区层面 开放 + 合作 生态系统 合作关系 封闭 + 合作 2 个性化客户服务 生态系统 3 机构层面 智慧制造 专有 + 孤立 4 “从商机到收款” 综合流程 个人层面 5 数字营销和 品牌管理 来源: “IBM 科学技术展望 2021。”IBM 研究;来自 2021 年 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无边界企业 调研的未曾发布的数据。 如何将发现社区融入业务战略? 贵公司如何参与和鼓励发现社区的 问题 1 发展? 问题 2 成果,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开放地共享 贵公司如何利用组织外部的科学发现 在内部发现的科学进步和数据? 30 31 问题 3 贵公司的技术系统和云流程在多大程度 上有效支持内部和外部的协作式探索 发现? 哈特里国家数字创新中心 通过社区加速发现探索 英国研究与创新中心科学与技术设施委员会 (STFC) 正 在创建致力于发现探索的社区。英国达斯伯里地区的 哈特里国家数字创新中心 (HNCDI) 的使命是:通过降 低采用创新数字技术的试验和探索风险,为英国企业 和公共机构提供支持。 这项计划由哈特里中心与 IBM 合作发起,应用 AI、高 性能计算和数据分析、量子计算以及云技术,加速探 索和开发创新型解决方案,应对材料研发、生命科 学、制造和环境可持续性等行业挑战。在此过程 HNCDI 通过以下措施,帮助组织驾驭数字技术采用的 4 个主要阶段:提供触手可及的培训和以应用为中心 的技能;帮助人员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探索和发现企 业取得成功所需的技术;将奇思妙想转化为切实的数 字化行业解决方案;探索发现为英国经济未来发展保 驾护航的新兴技术,并为之做好准备。除了 IBM 量子 计算与混合云资源之外,参与该计划的科学家还可以 利用大量专注于材料设计、扩展和自动化、资产管 理、供应链以及可信 AI 的 IBM 商用和新兴 AI 技术的 组合。 中,HNCDI 将帮助企业提高生产力,创造新的高技能 工作岗位,以及促进地区和国家经济增长。 科学和数据主导的创新迸发火花 科学和数据主导的创新迸发火花 31 32 关键洞察 3 呈指数级发展的工具和系统 加快探索发现的速度 新型数据和新兴技术(例如流程挖掘、神经网络、群体智能和 量子计算)为加速实施有目的性和洞察主导的试验和创新提 供了全新机遇。 您可能还记得孩提时代学到的科学方法的基本 原则:从观察开始,然后提出疑问,进行假 设,开展试验,获得结果,最终得到结论。借 助传统计算,我们可以加快这一过程。 然而,尽管传统计算的功能非常强大,但它在面对呈 指数级增加的问题时,暴露出根本性的局限性。AI 和 量子计算等新兴技术展现出加速科学探索发现的巨大 潜力。无边界企业将这些新兴技术作为不可或缺的强 大工具。 想一想有关 mRNA 研究的惊人影响。mRNA 是一种单 链 RNA 分子,与基因的 DNA 链之一互补。8 这项研究 加速了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进程,从解码病毒到形成 疫苗只用了短短数周的时间,并在一年内实现疫苗的 广泛接种。之所以能够实现这样的成绩,原因是我们 积累了十余年的 mRNA 研究成果。9 传统计算、AI 和量子计算这“三驾马车”为试验和科 学方法加油提速,显著加快了获得结果的速度(见图 2.4)。前所未有的复杂系统建模能力有助于加速采 集、整合与验证的过程,帮助我们更快得出结论。我 利用现有的计算能力,我们可以对化学系统建模,移 动单个原子,模拟某些材料在数百万次使用中的表现 或反应。但是,有些挑战还是超出我们的能力范围, 例如数据不可用、不清晰或不精确等问题。量子计算 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有望最终为这些棘手的挑战创 造解决方案。 量子计算机能够在几分钟内分析传统计算机可能需要 几个世纪才能解决的问题,因此有潜力在物流和材料 或药物发现等领域掀起革命性的颠覆浪潮。量子驱动 的工作流程和加速的发现过程可帮助无边界企业重新 思考和重新塑造现有的工作流程,从而以新的方法、 新的效率和新的途径与客户、合作伙伴以及员工合 作。通过建立扩展的智能化工作流程,将特定任务转 交给量子计算机及其衍生的创新产物来处理。 通过 加速探索发现过程 ,更快地将知识转化为实践, 我们有望在医疗保健、新材料发现、太阳能电池板效 率改进、风力涡轮机和电池寿命等众多领域实现新的 飞跃。 们已经可以使用 AI 自动生成假设,并使用机器人实验 室自动开展物理实验。 32 33 77 图 2.4 传统计算、AI 和量子计算的结合将试验提升 到全新水平 学习 借助知识大规模开展采集、 整合与推理活动 提问 假设 使用工具,根据需求和 知识差距发现新问题 生成性模型自动提出新假设, 扩大发现空间 加速的 报告 科学方法 测试 机器人实验室自动执行试验, 缩小数字模型和物理测试之间 的差距 知识的机器表现形式 提出新的假设和问题 评估 模式和异常检测与模拟和试 验相结合,获得新的洞察 来源: “量子十年:培养意识、做足准备和取得优势的策略”, 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2021 年 7 月。 贵公司是否有能力采用呈指数级发展的工具? 问题 1 贵公司为了加速创新而使用的科学工具 和数据的先进程度如何? 问题 2 领域的专家合作,以将组织的洞察和 贵公司是否探索与呈指数级发展的技术 问题 3 有关量子计算对企业、行业、合作伙伴 平台和生态系统的影响,贵公司有多 深的理解? 信息与更大范围的资源池和更快的工 具相结合? 科学和数据主导的创新迸发火花 34 33 Cleveland Clinic 充分发挥云、AI 和量子计算的潜力 非营利性多专科学术医疗中心 Cleveland Clinic 在心脏治 疗领域排名第一,他们正与 IBM 合作建立 Discovery Accelerator 中心,部署混合云、AI 和量子计算技术,从 根本上加快医疗保健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医学发现速度。 Cleveland Clinic 的研究人员使用先进的计算技术,生 成并分析海量数据,以加强对基因组、单细胞转录 组、临床应用、化学和药物发现以及人口健康的研 究,包括发现应对新冠病毒疫情等公共卫生威胁的新 方法。 该中心将依靠 IBM 的新一代技术和创新,例如深度搜 索、AI 和量子增强模拟、生成式模型,以及 AI 驱动的 自主型实验室。IBM 在与该机构为期 10 年的合作计划 中,将为 20 多个 IBM 量子系统提供云网络访问,预计 到 2023 年将部署 1,000 多个量子位。 35 34 35 行动指南 部署科学和数据主导的创新, 产生最大影响 无边界企业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获得探索发 构建现代基础架构 — — 利用开放架构,使数据共享产生倍增效应。 部署 AI 和机器学习,显著改进模式识别、工作流程 优化和解决方案收集。 现成果。目前,市场乃至整个世界都面临严峻的挑 — 指数级的挑战需要指数级的能力。通过采用这些能 力,并整合专用流程 ― 依靠试验,部署开放科学,利 — 用先进的人类与技术资产,有助于催生新的解决方 依靠开放安全的混合云,平稳快速地实施扩展的智 案。只有通过科学和数据主导的创新,无边界企业才 — 加入发现社区,挖掘新的想法和成果。 战。但我们拥有的工具也空前强大。 使用量子计算工具和方法,体验扩展的能力。 加强生态系统关系 能化工作流程。 为互动、信息验证和信任制定准则与路线图。 能开始展现出潜力。 — 六个步骤: — 支持经过充分研究的解决方案,即使会给组织带来 投资于没有明确目标但基于价值的持续探索发现 以下是部署科学和数据主导的创新以实现最大影响的 大规模试验 支持科学创新 意外或挑战。 — 鼓励在组织内部、合作伙伴网络和生态系统中开展 — — 协作,分享奇思妙想。 这离不开对假设的检验、开展模拟以及使用作为探 — 索发现活动核心的其他科学方法工具。 拥抱未来 — 通过开放的科学方法和实践,开发新的和改进的数 据源。 利用海量数据 — 建立和补充干净、明确、可靠的信息集,深入广泛 — 结合预测性分析与规范性分析,帮助做出更明智的 — 地采集数据。 决策。 计划。 落实新想法,以扩大发明创新的规模。 — 重新定义员工队伍的角色,为将来以发现为导向的 — 重新调整系统性的流程,以适应持续快速的变化。 — 实践做好准备。 为应对以指数级涌现的科学和数据主导的新可能 性,重新思考组织的区位战略、运营方式以及可实 现的成果。 借助极致数字化获得微观洞察。 科学和数据主导的创新迸发火花 科学和数据主导的创新迸发火花 35 36 35 36 无边界企业蓝图 第3章 扩展的智能 化工作流程 充满魔力 智能化工作流程是创建价值链支柱的法宝,用于将 生态系统参与者连接在一起。随着工作流程范围不 断扩大,极致自动化、AI 和 IoT 等技术的威力将成 倍增加。虚拟化在网络、连接和技能互动等方面带 来了新的机会,为工作流程注入活力,并显著提高 敏捷性。 Paul Papas IBM Consulting 业务转型服务 全球管理合伙人 Jonathan Wright IBM Consulting 财务和供应链转型服务 全球管理合伙人 Mie Matsuo IBM Consulting IBM 日本业务转型服务 管理合伙人 扩展的智能化工作流程充满魔力 37 38 37 无边界企业浮出水面 扩展的智能化工作流程如何 放大机遇 智能化工作流程作为无边界企业的粘合剂,将宗旨、 什么是扩展的智能化工作流程? 无论是来自企业内部、来自合作伙伴还是来自生态系 捷性,推动业务转型。这些工作流程按照开放的数字 目的和价值观结合在一起。运行工作流程的参与者, 统之外,都需要与该目的保持一致,并且必须提供综 合、统一的体验。 这些工作流程的终极目的是让最终客户体验到集体的 价值。新冠病毒疫情无疑让大家进一步认识到扩展的 智能化工作流程在快速、大规模提供变革性体验方面 的重要性。 扩展的智能化工作流程的有效性还取决于所有参与者 的速度、准确性和安全性。工作流程的开放性和即插 即用兼容性为扩大价值的创造和使用范围设定了界 线。我们已经看到了研究企业内部的工作流程并运用 它们打破历史流程孤岛的力量。 工作流程的范围扩展得越大,工作流程的客户和参与者 之间的端到端联系就越紧密,业务成果也就越显著。通 过将范围进一步扩展到客户、供应商和其他利益相关 方,无边界企业的价值潜力就会呈指数级放大。 38 39 扩展的智能化工作流程通过优化运营效率、速度和敏 标准和协议,连接单个组织中的资源以及不同组织和 行业中的资源。它们依靠数据和可信的混合云访问来 推动试验、实时决策以及持续合作。在此过程中,扩 展的智能化工作流程促进协作,并大幅提升价值潜力 和价值创造能力。 无边界企业浮出水面 图 3.1 扩展的智能化工作流程整合虚拟组件和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IoT AI 扩展的智能化工作流程 市场 “金线” 区块链 成果 自动化 虚拟化增值 资本支出 数字孪生 远程技能 运营支出 传感 零接触 扩展的智能化工作流程是真正能够吸引大量参与者的 将资本支出 (Capex) 转化为运营支出 (Opex),将人员、 具体体现。通过在扩展的工作流程中应用多种呈指数 值池。 平台,它们是无边界企业及其相关平台和生态系统的 级发展的技术,以发现改进的机会,有助于推动业务 模式转型,让业绩更上一层楼。因此,工作流程决定 了现代扩展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差异化特点。 虚拟化成为另一类呈指数级发展的技术,可以带来新的 绩效机遇。虚拟化有潜力将实物资产转化为数字实体, 团队和办公室转化为新的参与模式,从而创造新的价 除了与共同目标保持一致外,智能化工作流程还需要 打破孤岛结构,在组织内外提供一致的总体体验。工 作流程的有效性,也就是无边界企业的有效性,取决 于每个参与组织和个人的速度、准确性和安全性(见 图 3.1)。 扩展的智能化工作流程充满魔力 40 39 敏捷性:改变工作方式、生态 系统思维方式和虚拟化方式 敏捷性是无边界企业的核心,扩展的智能化工作流程 已成为转变整个生态系统中体验、信息和关系的机 制,能够推动更出色、更迅速的试验和决策,呈指数 级地释放价值。 领先的组织以速度和效率为目标。他们致力于构建经 过简化与优化的数字智能化工作流程,利用受保护的 数据,无缝实现多对多和端到端的无摩擦连接。这些 自动化的工作流程由 AI 驱动,能够平衡运营连续性 (运营效率),以应对客户需求的激增。它们包含预 测性智能,如动态客户响应、预防性维护和实时库存 状态感知等。这种自动化能力有助于实现数字支持的 决策,使企业能够快速确定下一步最佳行动、对其进 行优先级排序并提出建议。 智能自动化带来的优势是变革性的。在 IBM 商业价值 研究院近期开展的一项调研中,受访高管表示,智能 自动化为他们的组织提供了多种优势,其中最重要的 是改善了客户体验,其次是提高了效率(运营成本降 低)和改进了决策。1 其他优势包括提高了可靠性和降 低了风险 ― 这些方面的重要性在疫情前常被低估,但 目前企业在解决员工工作地点改变、供应链挑战和客 户服务中断等问题时,这些优势就显得非常突出。2 40 41 此外,对扩展智能化工作流程的重塑可从虚拟知识工 作者领域扩大到工程和制造领域。物联网和传感机制 将信息从企业边缘或机器传输到工作流程,以帮助提 高自动化、洞察和预测水平。 通过实体与数字的结合,自动化能力和智能化工作流程 有助于在客户服务、制造、分销、运输和现场服务等领 域快速实现低接触或无接触式运营。得益于传感器技 术、AI、边缘访问甚至量子处理等领域取得的前所未有 的进步,计算机建模能够带来令人欣喜的新发现。 这些优势依赖于安全灵活的连通性和互操作性:机器能 够轻松连接到其他机器和各种呈指数级发展的技术。AI 和机器学习算法变得更加高效,能够帮助企业更轻松地 对设备编程、设计创新用例以及降低能源需求。 工作流程领先者有何与众不同之处 工作流程领先者有何特点?采用扩展的智能化工作流 程的组织,凭借新锐洞察、灵活运营和不断学习,获 得巨大的价值,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对客户数据进行 分析可能会促使企业重塑服务主张。通过对运营流程 中的活动和绩效进行持续监控,可揭示出需要持续改 进的领域,以及需要立即进行自动干预或人工干预的 领域。随着 AI 和机器学习应用于广泛的数据新领域, 模式识别和工作流优化表现出巨大的潜力。 我们看到,远程工作模式和企业的大规模扁平化促进 了生产力的提高,而数字化零接触方法降低了流程的 复杂性。这些虚拟化实践与极致自动化和机器人的广 泛使用相结合,为改进工作流程和开发更全面的“数 字孪生”模式带来了新的机遇。数字孪生是实体对象 或系统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虚拟表示,使用实时数 据和其他来源进行学习和推理,同时通过动态调整来 改进决策。 通过将地点因素排除在新模式之外,可以带来巨大潜 力,有助于建立新的人工成本池和虚拟的人才中心, 并且重新定义智能化

111 页 550 浏览
立即下载
CCFA连锁经营企业组织能力调研报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CCFA连锁经营企业组织能力调研报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CCFA连锁经营企业 组织能力调研报告 2022年10月 前言 过去五年,面对数字化和新零售的浪潮,很多零售连锁企业踏上了转型创新的变革旅途。 最近三年,叠加疫情冲击,经济形势严峻,转型和创新对零售业而言从未显得如此重要而急迫。 转型和创新是一件艰难而正确的事,需要方向、决心、方法和定力。目前为止,零售业的转型 创新难说成功,为什么?怎么办?痛点在哪里?疫情下能做什么? 为此,CCFA联合恺杰咨询,进行了本次连锁经营企业组织能力调研,试图从战略、组织、 人才、机制和文化维度研究分析连锁经营企业在组织能力建设上的现状,以洞察转型过程中所 面临的问题与原因。 本次调研有很多有价值的发现,值得连锁经营企业的管理者去思考和前瞻: • 近三分之一的创始人年龄超过55岁,未来5-10年,家族和企业传承会是很多中国民营企 业面临的挑战; • 有逾40%的企业外聘了分管科技或数字化的高管,但近半数企业线上业务占比不足10%, 数字化转型任重道远; • 战略执行、沟通协同、人才培养是企业组织管理中的普遍痛点,制约着企业的扩张和转型; • 合伙人机制已成为行业普遍实践,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企业也越来越多; • 高效执行是连锁经营企业最鲜明的文化特点,这是很多企业过去成功的要素之一,但未来 转型成功更需要创新、开放、包容、敏捷等组织能力,这是很多连锁经营企业欠缺的。 • 。。。。。。 我们希望本次调研报告对您的管理工作有所启发和借鉴,更多有意义的发现和洞察,我们 期待您的发掘和思考,我们也十分期待和您一起切磋研讨本报告。 © 2022 KJRC. All rights reserved. 2 目录 调研概览 P4 领导团队 P6 企业创始人画像 P6 企业高管团队画像 P7 高管外聘情况 P8 战略 P9 组织 P10 授权与流程 P10 品类管理(商超企业) P11 数字化转型 P12 客户洞察 P13 会员管理 P14 生态建设 P15 人才 P16 人才培养 P16 干部管理 P17 大学生专项 P18 机制 P20 绩效考核 P20 薪酬竞争力 P21 合伙人机制 P22 长期激励 P23 创新机制 P24 文化 P25 管理痛点 P26 疫情管理措施 P27 附录 P28 调研名单 P28 调研问卷 P29 © 2022 KJRC. All rights reserved. 3 调研概览 调研框架  本次调研围绕战略、组织、人才、机制与文化维度展开调研,以呈现当前连锁经营企业在组织能力建设 上的真实现状。 战略 领导团队 组织 人才 机制 授权与流程 客户洞察 人才培养 绩效考核 品类管理 会员管理 干部管理 薪酬激励 数字化 生态能力 大学生专项 创新机制 文化 © 2022 KJRC. All rights reserved. 4 调研概览 样本情况 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展开,共调研连锁经营企业65家  行业分布:共4个行业,涵盖商超百货、专业连锁、餐饮、鞋服家居  中国连锁榜入围情况:23家企业入围“2021年中国连锁TOP100”,11家企业入围“2021年中国特许 连锁TOP100” 按行业 按企业性质 7.7% 16.9% 商超百货 21.5% 49.2% 民营企业 专业连锁 64.6% 18.5% 餐饮 鞋服家居 21.5% 外资企业(含合资) 按企业规模 按企业员工数 9.8% 10.0% 1000(含)以内 10亿(含)以内 41.2% 34.0% 40.0% 50亿-100亿(含) 16.0% 13.7% 样本企业2021年总销售约1.1万亿元 约占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5% 5000-10000(含) 10000以上 100亿以上 • 1000-5000(含) 10亿-50亿(含) 35.3% 国有企业 • 样本企业2021年总自有员工人数约151万人 说明:商超百货指通过购物中心、百货店、大卖场、社区超市、便利店等形式进行经营的企业;专业连锁 含家电、医药、教育、食品、汽修、眼镜店等连锁经营类企业。 © 2022 KJRC. All rights reserved. 5 企业创始人画像 民营企业创始人仍在主导企业,未来5年面临接班人培养问题 创始人在任情况  大部分民企创始人仍然在主导企业的内部 管理,约74%的民营企业创始人目前仍然 25.6% 创始人在企业中任职 在企业内任职董事长或总裁。 74.4% 创始人不在企业中任职 创始人任职及管理情况  有创始人在任的企业,有约97%的企业由创 始人任职董事长;有约59%的企业由创始人 任职总裁。  其中,董事长及总裁都由创始人担任的企业 占约55%。  96.6% 58.6% 创始人 任董事长 创始人 任总裁 当创始人兼任企业董事长及总裁时,平均 13人向创始人汇报;其管理幅度超过创始 人仅担任企业董事长或总裁的情形。 创始人年龄  在任创始人平均年龄为55岁,最年轻的为 35岁,最年长为88岁。  约13%的企业,创始人年龄小于50岁;超 过一半的企业,创始人年龄在50-55岁之间。  创始人为55岁以上的企业占33%,未来5- 12.5% 50岁 33.3% 50~55岁 10年,很多企业会面临企业“接班潮”的 挑战。恺杰的经验显示,很多企业并没有做 54.2% 55岁 好准备(二代无法或无意愿接班,合格胜任 的下一代管理层也还没出现),本次调研再 一次提醒民企创始人需要未雨绸缪,提早选 择和培养接班人,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和 文化传承。 说明:企业创始人画像仅分析民营企业样本 © 2022 KJRC. All rights reserved. 6 企业高管团队画像 平均在职司龄13年,平均年龄46岁,反映出高管团队仍以内部提拔为主, 外聘高管较少 平均在职高管人数(分位值) 高管人数 15  调研企业平均11位高管在职。  由分位值数据可以看出,不同企业高管团队 9 5 的规模存在一定差异。 25分位值 中位值 75分位值 平均年龄 6.5% 11.3% ≤40岁 38.7% 43.5%  在职高管平均年龄为46岁;超过一半的企业 41~45岁 由年轻高管团队(平均年龄在45岁及以下) 46~50岁 主导。可以看出中国传统零售企业高管在逐 50岁 渐进行代际传承,而且这个趋势在未来五年 内可能会加速。 在职高管平均司龄(分位值) 平均司龄 17  13 的稳定性较高。 8  25分位值 调研企业高管的平均司龄为13年,企业高管 中位值 高管平均司龄较高,也反映出调研企业高管 多以内部提拔为主的现象。 75分位值 © 2022 KJRC. All rights reserved. 7 高管外聘情况 近三年,企业对外聘科技人才的需求尤为突出,但外聘高管整体留存率不理想 高管外聘情况  近三年,80%的企业曾外聘高管,平均每 家企业引进5位高管;外聘高管最多的企 业三年内引入21位高管。 5人 近三年曾外聘高管的 企业占比 近三年平均外聘高管的 人数 高管留存率 外聘高管业务分管情况  80.3% 外聘科技人才的企业最多,有40%的企业外  调研企业近三年平均高管留存率为64%, 聘了分管科技业务(包含数字化和技术职能) 根据恺杰的项目经验和观察,外聘高管三 的高管;27%的企业外聘了分管市场营销的 年平均留存率都不足50%;同时我们回顾 高管;24%的企业外聘了分管财务的高管。 调研企业高管画像,在职高管平均司龄达 13年,说明在职高管多为内部提拔,而外 聘高管如何保留是调研企业面临的问题。 科技业务 40.3% 市场营销 27.4% 财务 24.2% 全国运营 22.6% 人力 12.9% 战略 11.3% 全国供应链 11.3% 其他 12.9% (其他:包括CEO,文化,党建等职能或业务板块) © 2022 KJRC. All rights reserved. 64.0% 近三年外聘高管的 平均留存率 8 战略 战略落地执行与复盘纠偏有待提升  大部分调研企业具备战略制定与分解意识,但企业的战略执行力不足。  虽然有95%的企业进行了三年战略规划,但只有27%的企业能够进行月度落地复盘与纠偏;企业落地执 行与复盘纠偏有待提升。 95% 有3年战略规划 81% 能够将战略进行部门层面分解 27% 复盘与纠偏以月度开展 41% 复盘与纠偏以季度/半年度开展 32% 复盘与纠偏以年度或不定期开展 市场实践显示:  连锁经营行业通常变化快,挑战大,企业需要不断响应和调整策略。  领先企业注重战略沟通与共识,为达到上下同欲的目的,通常召开月会、季度会、年会或各层级共创会。  领先企业关注战略执行效果复盘,通常采用月会或季度会的方式及时纠偏迭代。  年度复盘更多聚焦在中长期组织能力、人才盘点,为来年战略规划进行排兵布阵。 © 2022 KJRC. All rights reserved. 9 授权与流程 授权不充分,沟通与协同是痛点 企业授权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情况  81%的调研企业制定了明确的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但在实际中严格按照制度进行管理的企业只占59%, 授权不充分。 1.6% 3.2% 14.5% 80.6% 有,并定期更新 部分有 有,近3年未更新 部分按照制度执行 9.8% 大部分按照制度执行 31.2% 严格按照制度执行 59.0% 无 企业流程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情况  87%的调研企业制定了明确的流程管理制度,但实践中严格执行且顺畅的企业占50%;占比近39%的企业 实践中能够大部分按照流程制度执行,但执行中需要借助较多协调沟通,反映出企业管理效率较为低下。 3.2% 9.7% 87.1% 有,并定期更新 部分有 有,近3年未更新 部分执行或大部分无执行 11.3% 大部分执行需要较多沟通 38.7% 严格执行且沟通顺畅 50.0% 市场实践显示:  随着连锁经营企业的规模扩张、业务多元化,授权与协同机制越来越成为了核心的组织能力。  尽管大多数企业具备授权机制与流程制度,但实际执行效果不尽如人意。  为了有效授权、高效协同,企业需要:①明晰责权利;②确保目标考核激励一致;③将协同内化为企业 的文化基因。 © 2022 KJRC. All rights reserved. 10 品类管理 商超企业虽普遍实施品类管理,但重视度与投入度不足 品类管理承接部门  从组织架构设置上来看,仅约28%的商超企业将品类管理设置为公司独立一级部门,大部分商超企业将 品类管理定位为二级部门或以下。 11.1% 27.8% 公司级独立一级部门 采购部下设二级部门 22.2% 运营部下设二级部门 无独立团队(具备此功能) 38.9% 品类管理负责人来源  商超企业品类管理负责人大多数来自于内部人才晋升(94%),仅6%是通过外部招聘引入。  品类管理是提高经营效率,优化资源的重要手段。本土商超企业虽普遍实施品类管理,但品类管理的经 验整体偏弱,重视度与投入度仍不足;企业不妨大胆引进外部专业人才、借鉴标杆经验,建立和完善品 类管理体系。 6.0% 内部晋升 外部招聘 94.0% 市场实践显示:  连锁经营协会非常重视商超企业品类管理,组织专家编辑品类管理相关书籍,并在企业和学校进行推广。  实践中,企业对品类管理的重视度不足,通常不设置为独立一级部门,且品类管理专业人才缺乏。  品类管理通常需要系统思维、数据分析以及协同能力,而这些恰恰是商超企业的短板。 © 2022 KJRC. All rights reserved. 11 数字化转型 近半数企业线上业务营收占比不足10%,数字化转型任重道远 数字化承接部门 公司级独立一级部门 14.4% 1.6% 8.1% 6.5% 8.1% 信息技术部下设二级部门 业务部门下设二级部门 61.3% 项目组 其他二级部门  无独立团队(具备此功能) 尽管有61%的调研企业将数字化设为 公司级一级部门,仍有近40%的企业 对数字化的定位不高,没有将数字化 放在战略地位,数字化转型较慢。 数字化负责人来源  调研企业对外部数字化人才的需求突 出,接近一半的企业选择外招人才负 责数字化业务。 内部晋升 41.9% 58.1% 外部招聘  同时,我们看到不同企业线上业务发 展的进程具有较大差异:线上业务发 展较快的企业其线上营收占比超过 20%,但约有近半数(48%)企业线 2021年线上业务营收占比 上营收占比不足10%。 29.0% ≥20% 48.4% 10%-20% 22.6% ≤10 © 2022 KJRC. All rights reserved. 12 客户洞察 大部分企业已具备客户洞察功能,更依赖传统的客户声音反馈渠道  调研企业中,94%的企业已具备客户洞察功能。其中约7成的企业将客户洞察设置为一级部门或二级部门; 而约3成的企业未设置独立团队。  在设置为二级部门的企业中,50%的企业选择在市场部下设二级部门。 客户洞察承接部门(二级部门) 客户洞察承接部门 9.1% 一级部门 31.0% 二级部门 5.2% 37.9% 25.9% 市场部下设二级部门 18.2% 50.0% 无独立团队(具备此功能) 其他 品牌部下设二级部门 22.7% 客户管理部下设二级部门 (其他:顾问企业、第三方公司)  运营部下设二级部门 大部分调研企业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客户反馈,超7成的企业具有3种及以上的反馈渠道;超过一半的企业 具有4种及以上的反馈渠道。  门店线下反馈、400客服等传统的客户声音反馈渠道仍是主流的选择;同时,随着互联网环境逐渐成熟, 线上反馈渠道也成为了聆听客户声音的重要渠道。 客户声音反馈渠道 95.2% 83.9% 64.5% 门店线下反馈 400客服 社群运营 58.1% 数字化客户平台 © 2022 KJRC. All rights reserved. 53.2% 定期第三方调研 13 会员管理 近7成企业会员收入占比在50%以下,会员运营与管理能力亟待提升 会员管理承接部门 30.6% 一级部门 二级部门 4.8% 8.1% 无独立团队(具备此功能) 56.5% 其他  调研企业均具备会员管理的功能,普 遍设置为一级部门或二级部门 会员管理承接部门(二级部门) (87%);在设置为二级部门的企业 中,市场部下设二级部门最为普遍。 11.4% 市场部下设二级部门 17.2% 45.7% 25.7% 运营部下设二级部门  从运营结果看,2021年整体会员销售 占比普遍较低,近7成企业会员销售占 品牌部下设二级部门 比不足50%;相比标杆企业(会员收 客户管理部下设二级部门 入占比通常超过60% ),会员管理仍 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021年会员销售占比 9.9% 10%(含)以内 30.7% 10%-30%(含) 38.6% 20.8% 30%-50%(含) 50%以上 © 2022 KJRC. All rights reserved. 14 生态建设 企业积极采取多种方式构建生态圈,强化线上销售及供应链能力  调研企业中,85%的企业在构建相关生态圈。其中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强化线上业务是最普遍的方式。 构建生态圈/产业链举措 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强化线上业务 53.2% 成立供应链子公司 41.9% 成立电商或新零售子公司 37.1% 投资入股供应链上下游企业 无相关举措 29.0% 14.5% 市场实践显示:  分行业看,餐饮与鞋服家居更愿意采用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强化线上业务的方式;商超百货则更愿意通过 建立供应链子公司打造生态圈。 © 2022 KJRC. All rights reserved. 15 人才培养 年度培训预算差距大,部分企业认为当前培训体系不足以支持业务发展 培训对业务的支持度  部分调研企业认为目前的培训体系仅能支持部分业务发展。 14.4% 30.7% 部分可以 大部分可以 完全可以 54.9% 培训预算  调研企业在培训上的投入较少,近一半的企业的培训投入在100万以内。 100万(含)以内 16.1% 100万-200万(含) 4.8% 45.2% 8.1% 200万-300万(含) 300万-400万(含) 11.3% 400万-500万(含) 14.5% 500万以上 市场实践显示:  通常销售规模在50亿元以上的中大型连锁经营企业,大学生培训周期为3-6个月,人均培训成本约为500 元/月(不包含人工成本),含培训场地、培训物料、差旅成本。以商超百货行业为例,若一年入职400 名大学生,则在大学生培训方面每年约需60-120万的投入。如再加上其他员工和干部培训投入,则年度 培训费用通常会超过100万。以上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度不足。 © 2022 KJRC. All rights reserved. 16 干部管理 大部分企业定期开展干部评估,干部区分度是评估的关键  调研企业普遍具备干部评估标准,但在干部评估结果上主流工具应用较少(九宫格、强制排序等);干 部评估结果的区分度上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 调研企业中,95%的企业定期开展干部评估。其中大部分企业会选择半年(41%)或1年(53%)为频率 进行干部评估。 干部评估标准 93.5% 有绩效标准 74.2% 67.7% 有能力标准 有文化价值观标准 干部评估方式 56.5% 71.0% 62.9% 64.5% 40.3% 24.2% 通过评估小组评议 进行述职评估 360评价 上级评估 测评工具 评价中心 干部评估频率 干部评估结果 3.4%3.4% 季度 38.7% 22.6% 52.5% 40.7% 半年 1年 2年 九宫格 强制排序 © 2022 KJRC. All rights reserved. 17 大学生引进与保留 大学生的吸引、培养与保留仍是不容忽视的挑战  我们发现部分调研企业3年内引进大学生不足300人,其人才梯队建设不足。  全行业每家企业平均引进3,063人,平均在职1,170人。  全行业3年平均留存率为38%。分行业看,专业连锁留存率最低(28%),其次为餐饮(36%),鞋服家 居(47%),商超百货(51%)。 2019年(含)之后大学生引进与保留 2019年(含)之后入职人数 2021年(含)仍在职人数 3年平均留存率 全行业3年平均留存率 10,716 51.0% 38.2% 3,818 46.9% 35.6% 27.6% 3,063 2,103 2,060 1,243 1,170 全行业 966 634 餐饮 商超百货 鞋服家居 580 专业连锁 留存率:在职人数/引进人数 说明:餐饮行业中领先外资企业大量招收大学生,因此行业入职人数规模较大。 © 2022 KJRC. All rights reserved. 18 大学生培养 重视度和投入度越高,大学生留存率更高 大学生培养项目  调研企业中,77%的企业具备大学生培养项目。其中约4成企业大学生培养项目完善(同时具备培训培养 体系、专项经费及带教团队)。  在具备大学生培养项目的企业中,企业通常建立了专门的培训培养体系;而投入专项经费或专门带教团 队的企业相对较少。 90.0% 有专门培训培养体系 58.0% 58.0% 有专项经费 有专门带教团队 大学生培养项目与大学生平均留存率  设置有大学生培养专项项目的企业较未设置的企业,在大学生留存率上高出13个百分点,但留存率仍然 处于较低水平。 48.4% 35.1% 具备培养项目 不具备培养项目 © 2022 KJRC. All rights reserved. 19 绩效考核 企业普遍会明确绩效等级,但在收入差距上体现不够显著 绩效考核等级区分  调研企业中,87%的企业在绩效考核中明确了绩效等级;大部分企业选择区分为五个等级。 28.0% 49.0% 是,区分三个等级 是,区分四个等级 23.0% 是,区分五个等级 优秀店长与一般店长收入差距  绩效优异的店长与绩效一般店长的收入差距上,超7成企业在50%之内,仅不到3成的企业收入差距拉开 至50%以上。 6.4% 22.6% 33.9% 30%(含)以内 30%-50%(含) 50%-100%(含) 37.1% 100%以上 © 2022 KJRC. All rights reserved. 20 薪酬竞争力 大部分企业认为薪酬竞争力位于中等水平,且在总部与门店采用相同的薪酬策略 总部与门店薪酬竞争力水平  大部分调研企业认为当前的薪酬竞争力位于行业中等水平。 25分位左右(较低水平) 50分位左右(中等水平) 16.1% 17.7% 79.0% 72.6% 4.9% 9.7% 总部 门店 总部与门店薪酬策略是否一致  同时我们发现,调研企业普遍在总部与门店采取相同的薪酬策略。 29.0% 相同薪酬策略 不同薪酬策略 71.0% 市场实践显示:  据恺杰咨询对中国零售消费上市企业薪酬福利水平的研究,2021年中国零售消费上市企业人均薪酬福利 成本约为12万元,人事费用率平均值约为12%(含总部与门店)。 © 2022 KJRC. All rights reserved. 21 合伙人机制 合伙人机制已是普遍实践 合伙人计划实施单元  调研企业中,60%的企业已实施合伙人机制;分行业看,商超百货普及度最高。  调研企业主要以门店或门店内单元为单元实施合伙人机制;此外还包括以区域、以总部部门或全国品类 为单元实施等。 以门店/门店内单元为单位实施 68.0% 以区域为单位实施 30.0% 以总部部门/全国品类为单位实施 24.0% 其他 14.0% (其他:新业务、部分业务) 合伙人分红方式  大部分调研企业采用更能直观地体现经营成果的指标来进行合伙人分红计提,如采用超额利润或净利润等。 按超额利润 55.6% 按净利润 36.1% 按经营利润 25.0% 按超额毛利 25.0% 按超额收入 19.4% 按收入 11.1% 按毛利 2.8% 其他 2.8% (其他:客单) © 2022 KJRC. All rights reserved. 22 长期激励 超6成企业已实施长期激励,上市企业更偏好期权,未上市企业更偏好员工持股 企业采用的长期激励工具  调研企业中,61%的企业已实施长期激励。其中47%采用员工持股,40%采用期权,32%采用限制性股票。 47.4% 39.5% 31.6% 限制性股票 期权 员工持股 上市/未上市企业采用的长期激励工具  上市企业较未上市企业长期激励普及度更高;上市企业更愿意采用期权,未上市企业更愿意选择员工持股。 限制性股票 47.0% 期权 53.0% 20.0% 员工持股 © 2022 KJRC. All rights reserved. 39.0% 30.0% 48.0% 23 创新机制 大部分企业尚未建立体系化创新机制  调研企业均具备创新机制相关举措。其中约6成企业建立渠道反馈机制或针对创新的奖励机制;设立独立 部门或团队进行创新活动的企业仅占比45%;建立了内部创业孵化机制的企业最少,仅占比34%。 鼓励创新的机制 员工有创新点子、有专门渠道/机制 63.0% 进行反馈和回应 有专门针对创新的奖励机制 61.0% 公司层面设立独立的部门或团队进 45.0% 行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活动 建立内部创业孵化机制 34.0% © 2022 KJRC. All rights reserved. 24 企业文化 高效执行是最显著的文化特征,但可能影响企业创新转型  高效执行、客户导向、诚信、奋斗进取、绩效导向是调研企业最普遍认同的文化特征。  然而,企业未来转型成功的关键特征,如创新、开放包容、敏捷反应等,则极少在企业文化中得以体现。 共创共享 客户导向 团队合作 授权管理 集权管理 敏捷反应 诚信 高效执行 绩效导向 创新 民主平等 务实 公平公正 关爱文化 奋斗进取 开放包容 高效执行 58.1% 客户导向 48.4% 诚信 46.8% 奋斗进取 43.5% 绩效导向 41.9% 团队合作 40.3% 创新 40.3% 开放包容 37.1% 关爱文化 37.1% 共创共享 33.9% 务实 32.3% 敏捷反应 17.7% 授权管理 9.7% 集权管理 公平公正 民主平等 8.1% 3.2% 1.6% © 2022 KJRC. All rights reserved. 25 管理痛点 组织与人才是连锁经营企业持续的痛 企业管理痛点 人才梯队断档 51.6% 创新力不足 50.0% 新老人的融合 40.3% 专业人才难引进 37.1% 部门协同不畅 37.1% 流程长效率低 35.5% 考核激励和晋升机制不到位 17.7% 制度体系难以落地 12.9% 执行力弱 集权和一言堂 企业文化比较保守封闭 11.3% 4.8% 1.6% © 2022 KJRC. All rights reserved. 26 疫情管理措施 多数企业采用组织架构精简、总部和区域人员优化应对疫情的冲击 疫情管理措施  面对疫情冲击下的收入下降,调研企业正在采取组织架构精简、总部人员优化、区域和门店人员优化的措 施予以应对。 组织架构的精简 64.5% 总部人员优化 61.3% 区域和门店人员优化 53.2% 加大灵活用工 48.4% 加大技术替代 38.7% 基本停止大学生招聘 9.7% 降低绩效奖金 9.7% 降低固薪 6.5% 其他 8.1% (其他:未作调整、推出加盟商扶持政策、供应商优化、引进专业人才) 计划开展人员优化比例  60%的调研企业计划开展人员优化;从优化力度来看,63%的企业计划优化10%以内的人员;27%的企业 计划优化10%-20%;10%的企业计划优化20%以上人员。 10.0% 计划开展,10%(含)以内 27.0% 计划开展,10%-20%(含) 63.0% 计划开展,20%以上 © 2022 KJRC. All rights reserved. 27 调研名单 商超百货(32家) 专业连锁(14家) • 安徽商之都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迪信通商贸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超市发连锁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福奈特洗衣服务有限公司 • 北京华冠商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北京红黄蓝儿童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京东七鲜) • 贝壳找房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京客隆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广州华胜企业服务管理有限公司 • 步步高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国美零售控股有限公司 • 成都伊藤洋华堂有限公司 • 国药控股国大药房有限公司 • 福建东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孩子王儿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 广州易初莲花连锁超市有限公司 • 杭州小拇指汽车维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贵州合力购物有限责任公司 • 绝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盒马(中国)有限公司 • 厦门元初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恒太商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 深圳百果园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湖北黄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五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华润万家(控股)有限公司 • 星创视界(中国)集团有限公司 • 江苏苏果超市有限公司 • 康成投资(中国)有限公司 • 辽宁地利生鲜农副产品有限公司 • 北京比格餐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 美宜佳控股有限公司 • 北京嘉和一品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 欧亚商业连锁经营有限公司 • 吉野家(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人人乐连锁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金拱门(中国)有限公司 • 砂之船商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 可纳客(上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 山西金虎便利连锁股份有限公司 • 快乐蜂(中国)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 天虹数科商业股份有限公司 • 米其林(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武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内蒙古西贝餐饮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中商超市连锁有限公司 • 上海肇亿商贸有限公司 • 新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顶巧餐饮服务咨询有限公司 • 新世界百货中国有限公司 • 王品(中国)餐饮有限公司 • 银泰商业(集团)有限公司 • 味千(中国)控股有限公司 • 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 • 西安饮食股份有限公司 • 肇庆市昌大昌超级购物广场有限公司 • 星巴克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 浙北大厦集团有限公司 • 中石化易捷销售有限公司 餐饮(14家) 鞋服家居(5家) • 爱慕股份有限公司 • 百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 迪卡侬(上海)投资有限公司 • 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依文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 2022 KJRC. All rights reserved. 28 调研问卷 问题 序号 1 董事长、公司总裁是否分别设置 2 董事长由谁担任 3 直接向董事长汇报的管理者有多少人 4 公司总裁由谁担任 5 直接向公司总裁汇报的有多少管理者 6 目前在职高管人数 7 目前在职高管层平均年龄 8 目前在职高管层平均司龄 9 2019年之后入职的高管累计人数 10 现有高管团队中有几人是2019年之后入职的 11 目前哪些职能是由外聘高管(指2019年之后入职)分管的 12 公司是否制定了明确的3年战略规划/战略目标 13 战略规划和目标是否分解到每个部门,形成明确KPI 14 是否定期进行战略执行和落地复盘、战略纠偏 15 公司是否制订了明确的分级授权管理制度 16 实践中公司是否按分级授权制度进行管理 17 公司是否制订了明确的流程管理制度 18 实践中是否按流程管理制度执行 19 门店干部晋升为店长的晋升流程需要多少个审批节点 20 品类规划/品类管理功能是否设置独立团队承接 21 品类规划/管理负责人内部提拔还是外部招聘 22 数字化是否设置独立团队承接 23 数字化负责人内部提拔还是外部招聘 24 2021年线上业务收入占比 25 是否有独立的市场调研/消费者洞察团队 © 2022 KJRC. All rights reserved. 29 调研问卷 问题 序号 26 是否有独立的市场调研/消费者洞察团队 27 消费者有哪些渠道可以向公司反馈商品和服务 28 会员体系管理是否设置独立团队承接 29 2021年会员销售占比 30 公司目前在构建生态圈或产业链方面有哪些举措 31 公司建立了哪些支持和鼓励创新的机制 32 是否有大学生(包括大专生)专项培养项目 33 2019年(含)之后大学生(包括大专生)引进总人数 34 2019年(含)之后引进大学生(大专生)目前在职总人数 35 公司如何进行干部评估 36 开展干部评估工作频率 37 目前的培训体系能否支持业务快速发展和员工能力提升 38 年度培训预算区间 39 过去三年门店员工平均离职率 40 绩效考核是否进行排序达到区分优劣的效果 41 通常绩效优秀的店长比绩效一般的店长收入高多少 42 总体而言,您认为总部员工的整体薪酬竞争力如何 43 总体而言,您认为门店员工的整体薪酬竞争力如何 44 公司是否实施了合伙人计划 45 合伙人分红是按什么进行计提 46 公司是否实施了长期激励计划 47 面对疫情的冲击,过去一年企业采取了哪些管理措施 48 面对疫情的冲击,今年是否有组织精简和人员优化计划,大概比例多少 49 请选择最能够形容您所在企业文化的5个词,并排序 50 请选择最能形容您所在企业目前存在的管理痛点,选择3项并排序 © 2022 KJRC. All rights reserved. 30 谢谢 © 2022 KJRC. All rights reserved. 31

32 页 548 浏览
立即下载
OD、TD、LD区别与岗位职责

OD、TD、LD区别与岗位职责

OD、TD、LD 区别与岗位职责 一、LD、TD、OD 涵盖内容  1、LD(Learning Development)学习发展  学习发展偏重于知识学习、技能提升及态度转变等的学 习和培训工 作。旨在提升现有人员的认知和 Level,帮助小白变职业,甚至变成 大咖,以符合组织的发展需要。重点工作包括培训体系建设、课程 体系建设、内训师体系建设、学习型组织和文化建设、员工的职业 发展等。  岗位职责:  ① 根据集团发展战略和业务需求,建立和完善公司学习与发展体系;  ②绘制学习地图,根据人才类别、业务类别,开发相应的专项学 习计划; ③制定各阶段学习发展计划并实施,对各类学习活动进 行效果评估; ④整合内外部资源,构建学习课程供应商体系,建 立多维度的学习资源; ⑤组织建立集团内训师体系,完成讲师选 拔、培训和认证; ⑥建立和开发公司案例库;  ⑦ 调研业务部门和分子公司培训需求,在统一的框架下给予指导和 合理化建议。 2、TD(Tanlent Development)人才发展  人才发展主要作用是帮助组织发挥长期优势,为组织持续提供关键 人才,所以人才发展又叫人才管理。人才管理中的关键人才的招募 、 薪酬、绩效管理一般会由相应模块的 HR 负责,而 TD 主要负责关键 岗位的人才发展工作,主要工作有:胜任力模型搭建、任职资格体 系建设、人才盘点、人才发展、继任者计划等。  TD 或者人才管理的专业能力,重点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中心等方法。  (3)发展技术,除了培训相关的技能以外,需要运用各种发展员工 的方法,如行动学习、导师制、轮岗、在岗的辅导和反馈、工作任 务等。  岗位职责:  ① 根据集团人才发展战略,制定各体系人才发展规划方案,完善并 优化不同岗位、层级的人才标准,搭建能力素质模型;  ② 统筹推动各体系人才梯队建设,组织和实施人才盘点、人才测评、 考核方案活动,制定关键人才盘点的工具方法,以及保留机制;  ③ 基于人才发展的整体规划,建立有效的人才发展项目,开发相应 的人才管理工具,主导核心人才及高潜人才发展项目;   ④ 构建人才测评中心, 负责核心人才的选拔及测评管理, 通过 人才盘点、评价中心等手段,维护公司核心人才库。为业务发展的 需要,提供相应的人才测评及解决方案;  ⑤ 搭建与推动执行人力资源体系相关计划,如任职要求、岗位评估、 职级评定、发展通道等,形成完整的任职资格体系。   3、OD(Organization Development)组织发展  OD(组织发展)是一个根据社会与行为科学知识进行干预,从而增 强组织有效性并促进个人与组织变革的过程。其核心目的是通过创 造适应变革的组织运行机制和组织文化,使得组织可以积极响应战 略调整带来的变革,让组织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可持续性地 健康发 展,让人、团队和组织的潜能最大的释放,为实现企业远大的目标 提供保障。  OD 的核心职责有哪些?  由于组织的内外部商业环境是快速、不断地变化的,OD 需要对整个 组织适应环境的这个 PDCA 循环的有效性负责。具体包括:  (1)确保组织不断确认内外部商业环境的变化  外部环境包括整个市场的格局,客户的需求,技术进步,竞争压力, 社会/政治/法律要求等;内部环境包括股东要求,员工的期望等等。   (2)连接战略与执行  基于公司战略,如何将战略落地,有效执行; (3)设计“组织” 这个系统 包括组织、人员、文化等相关要素。  组织指组织架构、角色职责、决策权限、回报与激励机制、信息管 理机制等;  人员指能力及数量规划、人才管理、人才发展等;  文化指组织提 倡的价值观、态度、行为准则等。 (4)把握组织实际上的运行状 况  重点把握组织“实际运行”的状态,检验与“设计”之间的差距。  (5)验证企业业绩  基于企业业绩、目标的达成情况,股东、员工期望的满足情况,与 最新的内外部商业环境做检验,推动组织及时调整企业战略和组织 设计。 职责描述:   ① 根据公司战略发展,进行组织有效性评估、组织诊断,分析组织 架构与业务发展的匹配度,促进相关组织架构、职责及管控模式的 设计、优化与管理;   ② 通过行业数据调研、内部数据分析,对内部业务流程、资源配置 等提出合理优化建议,持续推进各业务单元的人效提升;  ③ 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制定并优化组织架构及组织发展规划设 计;  ④设计及开发各种形式的针对不同岗位的组织评估、设计 和优化工具及方法,为组织设计的优化和赋能提供保障;  ⑤ 负责组织绩效、个人绩效体系的优化和相关工具开发工作;  ⑥ 负责权责手册的管理,根据业务发展及时修订,并推动信息化落 地。 ⑦主导岗位体系建设、开展岗位工作分析,维护更新岗位职 责;  ⑧与业务部门共同制定合理的 HC(人员编制)并进行管理。     OD 的功能就是通过组织变革帮助企业适应外部环境,通过内部系统 的改善,如在结构、流程、责权、人员能力、文化等方面的重塑, “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呼唤炮火”,达到深入客户需求、快速响应的 效果,使组织更有战斗力。  比如华为“铁三角”模式,是因为 2006 年在苏丹市场的溃败(外部 因素),其原因是客户线不懂交付,交付线不懂客户,产品线只关 注报价(内部因素)。之后华为形成了产品、客户、交付紧密结合 的铁三角模式。“铁三角”作为最贴近市场和客户的一线作战单元, 华为让项目团队在立项、投标、签约、合同变更与关闭等多个方面 的决策上拥有充分的自主权,从而极大提高了一线决策的灵活性, 实现了决策前移,调动了团队的积极性和创新创造热情,保证了对 客户需求和市场竞争的准确把握与快速响应。 LD 是培训体系职责的延伸,TD 侧重于人才管理体系的构建,OD 实 际上超越了 HR 的传统职能,更侧重组织整体,重点关注人和人之间 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系统考虑整体组织能力的构建。 那么究竟什么是 OD(组织发展)? OD(Organization Developmen t)  狭义 OD 的职责:一般指业务 OD,更多的是围绕着业务发展所做的 工作;借助系统思考,团体动力,人力资源,心理学等理论及工具, 帮助团体梳理业务方向和目标,改善团队关系,激发个体活力,以 及提升组织效率,达成业务目标。  1、根据公司战略,设计公司专属的组织构架。  不同的公司业务类型,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的组织结构不一样。  2、设计职能部门配置,撰写职能部门工作内容。 也就是为即将到 来的员工,诠释他们要做什么。 3、建立部门间合作机制(AMPES)  跨部门合作职责不清是现在很多公司遇到的问题, 这个时候就需 要明确划定,提高工作效率  大家需要 AMPES 模板:批准,监督,计划,执行,协助。 4、设 置组织构架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使得公司组织构架,能够随着公司变化而变化。 OD 具体工作场景  1、 公司市场和商业模式转变 • 主持 Top 团队进行新业务战略 确定; • 主持进行负责人选拔与确定; • 组织业务流程与组 织架构; • 主持核心管理团队与人员配备; • 实施人员能力 升级; • 主持业务转型保障服务; 2、 内部业务发展及组织 成长 •主持公司持续的文化健康分析工作;  • 主持因业务扩张带来的流程及职责、人员能力变化等工作; •  作为 TOP1 的工作教练,校准因 top1 个人风格对于组织成长的影响;   • 保障公司业务转型或业绩增量带来的组织扩容、流程改造、架构 及人员调整、人员能力缺失;  • 研发或者采购因组织成长或缺的各类干预工具、机能或流程,以 确保组织成长中出现的各层级问题有对应的干预方案; •预防公司经营中出现的系统性风险; •为公司各类团队及人才提供咨询与支持服务;   3、业绩扭亏与绩效提升 •组织 Top 团队进行战略与经营分析; •实施流程改造与组织架构调整; •主持关键人员调整及能力发展; •保障业务流程与人员调整带来的负面影响; •主持绩效管理与人员激励; 4、家族企业治理与传承  •策划并主持家族企业治理与传承章程,筹建治理与传承机能; •主持家族企业股权归属、交易、转让等权力变化工作; •策划并主持家族企业家庭关系经营,保障企业系统正常运营; •主持家族财富安全与增值、投资等工作; •负责家族企业核心人员梯队组建与培养工作; •保障家族企业核心人员替换期的正常经营及风险管控。  总结   OD 实际上超越了 HR 的传统职能,更侧重组织整体,重点关注人和 人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系统考虑整体组织能力的构建, 通过整体性能的改善,让组织更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    

8 页 665 浏览
立即下载
团队管理能力和领导力修炼培训-PPT模板

团队管理能力和领导力修炼培训-PPT模板

团队管理和领导力修炼 管理培训 - 管理介绍 - 管理知识 Click here to enter your text, change the color or size of the text. You can also format the appropriate text and adjust the line spacing of the text. 主讲: XX 时间: 202x-06 目录 CONTENTS PART-01 1 给你一个团队,你能怎么管? PART-02 2 领导力提升训练 PART -01 给你一个团队 你能怎么管? Click here to enter your text, change the color or size of the text. You can also format the appropriate text and adjust the line spacing of the text. 给你一个团队,你能怎么管? 团队概述 什么是团队呢? 团队就是不要让另外一个人失败,不要让团队任何一个人失败。 团 = 口+才 队 = 耳+人 团队 = 口+才 + 耳+人 口 = 沟通 耳 = 聆听 才 = 知识 人 = 基本因素   ---- 马云 给你一个团队,你能怎么管? 团队概述 管理者需要做到的 4 01 02 面 正视团队的 现实问题 个基本方 03 04 清楚地了解团 明白自己作为 永远不要强扭 队成员的不同 管理者想要什 一根歪长的瓜 想法 么 秧 给你一个团队,你能怎么管? 团队概述 团队主管的 4 个基本方 面 为老板创造利润 为社会谋求就业 为员工谋求福利 为消费者谋求品质 4 大职责 给你一个团队,你能怎么管? 团队概述 团队管理者的 3 大角色 老师 循序善诱 朋友 表现到位 兄长 分享知识 给你一个团队,你能怎么管? 团队概述 放权的 不 敢 障碍因素 缺乏彼此的信任 不 会 制度不明,过程无控,考核不严 给你一个团队,你能怎么管? 团队概述 放权要合理 放权时要提出要求,制定目标,给予资源 ; 建立制度,建立体系 放权要合理 权责要对等 收放自如 如何 放权 权责要对等 权利 责任→领导者武断决策,风气腐败 权利 责任→领导者保守守旧,责任上移, 难以做事 收放自如 妥善处理,稳定灵活处理 给你一个团队,你能怎么管? 团队概述 放权的 明确所要 承担的相 应责任 3 要素 任务 权利 有明确的 给予权利, 目标和信 让其充分 息要求 做主 责任 单击此处 添加正文。 给你一个团队,你能怎么管? 团队概述 管理者 01. 好的管理者必须是造梦大师 02. 宽容 ! 施一份宽容,恩泽万丈 带领你的团 03. 05. 变革,具有创新力 04. 健全制度,末位淘汰 06. 确立规则,抑恶扬善 明确责任,恩威并施 队,为梦想 冲刺吧 ! 给你一个团队,你能怎么管? 影响团队效能的因素 团队绩效 团队成员的满意度 团队运作过程 团队效能 是指与团队情境相关的多 • 产品品质提升 方面因素综合而成的团队 • 快速解决问题 运行的存在态势,是团队 • 错误的减少 实现预订目标的实际结果。 • 工作满意度的 提升 • 团队凝聚力加 强 • 态度的改变 • 沟通、决策制 定、影响力、 合作与竞争 给你一个团队,你能怎么管? 团队个体因素 影响团队效能的因素 技能 态度 人格特质 A 其他产出 效能的产 团队 互动 过程 B 团队凝聚力加强 团队因素 态度的改变 生过程 绩效产出 品质提升 快速解决问题 错误的减少 D C 1 、团队 工作满意度的提升 E 凝聚力 团队人员数目 环境因素 团队任务特质 奖励制度 环境压力 给你一个团队,你能怎么管? 影响团队效能的因素 统一的团队精神带来的好处 • 个性与集体目标一致 2 、影响 团队效能 的因素 • 对回队成员之间的对抗与互助的鼓励 • 团队精神为回队业绩服务 • 平衡,兼顾管理者的权威和回队成员的自治 • 牢固“管理者、个体、回队”之间的关系 给你一个团队,你能怎么管? 高效团队的管理 1 、高效团队的主要特征 清晰的共同目标与 相互承担责任,角 和谐、相互依赖和 愿景 色与分工明确 高度信任的关系 互补的技能 目标 责任 关系 技能 规范 价值观 学习 领导 具有共同的规范与 拥有共同的思想和 从经验中富于效率 恰当的创造性的领 方法 价值观 的学习 导方式 给你一个团队,你能怎么管? 高效团队的管理 1 、高效团队的主要特征 1. 以客户为中心,包括外部客户和内部客户; 2. 工作目标明确,且达成目标的措施具体严 谨; 3. 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并且沟通交流公开、 坦诚、直接、充分; 4. 团队及其成员谋求不断增长的业绩,不满 足于现状; 5. 授权明确、责任分明; 1. 信息反馈迅速准确; 2. 决策参与程度高; 3. 工作流程不断创新改进; 4. 团队和成员个人并重的绩效评价; 5. 时效观念强…… 给你一个团队,你能怎么管? 高效团队的管理 2 、团队内部沟通 4 大原则 团队思维 团队语言 团队成员公用一个“大脑”,统一的思考 团队中彼此的沟通语言和方式。应避免情绪化与个人 和决策;如有一人反对,将会出现裂痕。 主义,避免自以为是,刚愎自用;尽量使用大家熟悉 团队文化 的语言,随和平等沟通。 团队文化是社会文化与团队长期形成的传 团队协调 统文化观念的产物,也是多数成员和谐共 融的团队文化,同时它会绞杀融合比较特 协调主要体现团队的团结、互动和凝聚力。在管理中 殊与孤立的成员。这种现象的发生会使团 注意与员工交流,并寻找团队中的“二号人物” 队出现裂痕。 给你一个团队,你能怎么管? 高效团队的管理 放手重用 能力强态度好 引导管理 能力强态度差 劝说使用 能力差态度好 告知使用 能力差态度差 3 、如何用人 给你一个团队,你能怎么管? 高效团队的管理 4 、团队制度建立的因素 首先是公平的因素 如果程序上不公平,就会导致秩序上的混乱 对绩效的评估 绩效评估需公平、透明、科学,否则会影响成员的积极性 人际关系的协调 团队成员的人际关系越简单,工作就能既轻松又全力以赴 给你一个团队,你能怎么管? 高效团队的管理 5 、高效团队管理的方法 明职责 理流程 善改善 NO-01 NO-03 NO-05 重评价 抓执行 NO-02 NO-04 PART -02 领导力 提升训练 Click here to enter your text, change the color or size of the text. You can also format the appropriate text and adjust the line spacing of the text. 领导力提升训练 领导力提升的方法 1 、领导力概述 ( 1 )领导力就是领导获得追随者、实现共同愿景的能力。 ( 2 )领导力分为组织领导力和个体领导力,个体领导力是组织领导力的基础。 领导力表现在三个方面: 01 “ 跟我来” 令人信服的远见 卓识 02 “ 看我的”令 人信服的表率作 用 03 “ 一起干”令 人信服的精神力 量 领导力提升训练 领导力提升的方法 2 、领导力核心要素模型 关键 灵 魂 文 化 创 新 决策 基石 源泉 保证 根本 执行 育人 用人 自我管理 ( 影响力 ) 使命感 智 慧 解 决 问 题 方 法 领导力提升训练 领导力提升的方法 3 、领导力开发的制约因素 • 走路有人追 • 开不完的会 • 吃饭有人催 • 扯不完的皮 • 早晚有人访 • 签不完的字 • 办公有人陪 • 谈不完的话 领导力提升训练 领导力提升的方法 4 、领导力提升的方法--如何提升影响力? ( 1 )影响力的前提 • 影响力不是干预 • 影响力不是控制 • 影响力不是强迫 • 影响力不是欺骗 使人快乐 0 1 共 鸣 使人感动 0 2 • 领导者用 一 种为别 人 所 乐于接受 的方式 , 改 变他人的 思想和行 动的能力。 使人成长 领导力提升训练 领导力提升的方法 4 、领导力提升的方法--如何提升影响力? 第一维度:语言 影响力的 四个维度 第三维度:空间 • 积极倾听 • 引用权威说法 个 维(上 下 , 前後 , • 尽可能少的形成对峙 左右) • 寻找同盟 第二维度:行为 • 行为 维 度的 精 髓 在于 • 第四维度:时间 • 增进信任! • 活在当下 • 负起责任 我们周围的空间有 3A 已 存 在的影响力会 随 时间的流逝而减弱 • 正 在形成的影响力会 随时间的推进而增强 领导力提升训练 领导力提升的方法 影响力的 修为 4 、领导力提升的方法--如何提升影响力? 有一种动力叫做 【知耻】 有一种力量叫做 【执著】 有一种智慧叫做 【中庸】 有一种魅力叫做 【成熟】 领导力提升训练 领导力提升的方法 4 、领导力提升的方法--如何提升影响力? 重视简单 影响力的 武器  互  惠 承诺与行动一致 领导力提升训练 激励的原则 掌握激励的 6 大基本原则 01 】难度适当,不能遥不可及 04 】现金奖励,最没有激励性的拙劣的激励方式 02 】激励必须要公开化 05 】奖励方案应当短期,且与工作周期相关 03 】用高名誉价值低金钱价值的礼物 06 】激励方式应当不断变化着 领导力提升训练 如何激励团队成员 1 、激励,首先要了解并满足员工的个人需求 为员工安排的工作和职位必须 对完成了既定目标的员工 与他的性格相匹配 进行恰当的奖励 为每一名员工设定具体 针对不同的员工和他不同 而恰当的目标 的需求,进行不同的相应的奖励 领导力提升训练 如何激励团队成员 12 个 需求 2 、了解团队成员的 01 】在工作中知道公司对我有什么期望 07 】在工作中我的意见一定有人听取 02 】我有把工作做好所必需的工具和设备 08 】公司的使命或目标使我感到工作的重要性 03 】在工作中有机会做我擅长的事 09 】我的同事们也在致力于做好本职工作 04 】在过去的 7 天里,我出色的工作表现   得到了承认和表扬 10 】我在工作中经常会有一个最好的朋友 05 】在工作中上司把我当一个有用的人来关心 11 】在过去的 6 个月里,有人跟我谈过我的进步 06 】在工作中有人常常鼓励我向前发展 12 】去年,我在工作中有机会学习和成长 领导力提升训练 如何激励团队成员 3 、如何激励整个团队 l 找到每一个的梦想,并让员工相信, 你可以帮助其实现梦想 l 低效率依靠管理,高效率则要依靠激励 l 把员工视为不可缺少的合作伙伴,让员工又主人翁的感觉 l 让那些充满活力的员工去带动整体的效率 l 要多拿出充沛的时间与员工良好沟通 l 制定一套激励人心的团队制度 l 团队的奖励机制一定要尽可能公平 沟通 奖励 信任 公平 领导力提升训练 如何激励团队成员 4 、激励,但晋升奖励需慎用 l 业绩到底如何,短期内无法考察 l 不利于该员工成长 l 不利于该员工的工作取得成就 l 使员工的权利欲过度增长 晋升人数不易过多,且不易过快,否则会 造成: 合理的晋升激励,应该是一种隐性的激励,企业和团队收获的将是一种长期的效益。无论 何时,好处都不要一次给尽;但是也不能让一名能干的下属等太久。 领导力提升训练 如何激励团队成员 5 、提供晋升平台 一个人得到一份工作,进入你的团队,他不会想着拿到每月的薪水就完了。他不但 想获得暂时的席位,还想夺占自己的将来,成为命运的主人,影响团队的发展,并继 01 续向上攀升,成为团队的主人之一。 这是人的职业本性,作为主管,不要挡在他们前进的这条路上,而是要栽培他们,让 02 他们有机会赢。在胜利时给予嘉奖,在进步时,给予赞赏。在团队中给予看到上升的 希望,适当激励他的野心。 领导力提升训练 如何激励团队成员 6 、晋升。为了员工的未来,给予提供培训机会 01 培训的 3 种作用 02 03 提高员工的自我意识能力 提高员工的技术能力和相应的知识水平 转变员工的态度及工作动机 领导力提升训练 如何激励团队成员 姓 7 、完善员工绩效评价系统 计划期限:由 名: 第一评价人姓名: (1 )管 理流 程 职 至 位: 年 月 日 第二评价人姓名: 部 序号 职位: 职位: 门: 签署日期: 关键绩效指标( KPI )  员工 签名: 年 月 日 权 重 第一评价人签名: 基本目标值 年 月 日 挑战目标值 第二评价人签名: 领导力提升训练 如何激励团队成员 (2 )评 价内 容 创新 业绩 7 、完善员工绩效评价系统 岗位 业绩 职业 操手 岗位 技能 领导力提升训练 如何激励团队成员 岗位业绩 员工绩效管理标准的设计: 创新业绩 职业操手 岗位技能 员工每天岗位业绩 合理化建议、自主 主动发现、解决岗 包括学历、技能等 分满分为 10 分,其 管理、专利、技术 位职责范围内的各 级、技师资格培训 中 :工作 量 4 分, 秘密等内容, 种 难 点 、重 点内 容, 等内容。 工作质 量 3 分, 排 协助作业区解决各 故 能力 2 分,标 准 类问题。 化作业 1 分; 领导力提升训练 如何激励团队成员 岗位业绩 员工绩效管理比例的设计: 职业操手 职业操手 岗位技能 岗位业绩分 100 分 分 100 分占员工综 创新业绩实得分占 岗位技能实得分占 作为 奖金 发 放 依 据 , 合业绩排行分的 员工综合业绩排行 员工综合业绩排行 占员工综合业绩排 10% 分的 20% 分的 10% 。 行分的 60% , 领导力提升训练 员工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 等级 AAA 评价标准 卓越 比例范围 连续两年全面完成挑战目标并超越期望值 20% AA 优秀 全面完成挑战目标 A 好 全面完成基本目标,部分完成挑战目标 70 ~ 79% B 基本 达标 未全面完成基本目标,但基本目标完成度≥ 75 % C 不合格 未完成基本目标,且基本目标完成度 75 % 1 ~ 10% 团队管理 和领导力修炼 管理培训 - 管理介绍 - 管理知识 Click here to enter your text, change the color or size of the text. You can also format the appropriate text and adjust the line spacing of the text. 主讲: XX 时间: 202x-06

41 页 565 浏览
立即下载
ETA组织诊断问卷模板

ETA组织诊断问卷模板

ETA 模式 组织诊断调查问卷 ××××××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年 月 ETA模式组织诊断问卷 回 答 说 明 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对 公司组织管理和经营状况有一个总的认识和把握。调 查面向 公司各级各类人员,采用无记名的方式。参加调查的人将有机会表达您个 人对公司的看法、希望和建设性的意见。您个人的意见对公司的决策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请仔细地阅读下面的每一个问题,并把您个人的意见用“○”标在答卷的相应选择项上。 每个问题都有 5 种选择,分别表示您同意或反对的程度: A 表示您很不同意 B 表示您不同意 C 表示您说不准自己的感觉 D 表示您同意 E 表示您非常同意 问卷填写要求: 1、 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但由于我们要对调查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处理,请您务必把 您个人基本情况选择相应的项目填在答卷纸上。 2、 所有的问题都没有对错和好坏之分,只是表达了您个人对公司现状的意见和看 法,不必有什么顾虑。为了我们———公司未来的健康成长,也为了您个人的发 展,请实事求是地认真回答。 3、 请把您的回答标在专门的答卷纸上,不要在题目上做任何标记。 问 卷 部 分 1. 各级员工都感到对整个公司的目标负有责任,并能通过行动去实现。 2. 公司的事业定位(事业定位就是企业对未来从事事业的选择)是有远见和成效的。 3. 员工升迁的标准是客观的,政策是透明的。 4. 公司实施了能有效激励员工学习的措施。 5. 公司经常积极征求员工关于改革的意见并愿意接受。 6. 在我周围的大多数员工对公司的目标都很清楚。 7. 我的个人价值在公司里得到了科学的评价。 8. 我很清楚本公司的使命和追求的目标。 9. 我已经得到干好本职工作所需要的各种训练。 10. 公司内重大的方针政策都能够及时并准确地传达给每个员工。 11. 本公司各部门之间有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信息能够分享。 12. 多数员工的行为方式同公司的主导文化是一致的。 13. 为实现公司的总体目标,公司的资金和人力资源能进行合理的配置。 14. 我所在的部门(分子公司)内部的业务流程是顺畅的。 15. 我的工作能给我提供发展和提高自己的机会。 16. 公司建立信息系统在很大程度上能帮助领导掌控全局。 17. 由于与同事或上司缺乏信任,我们之间的沟通存在问题。 18. 公司的规章制度不仅考虑了组织的利益,而且考虑了员工个人的利益。 19. 我认为我部门工作所需权限是充分的。 20. 公司已经形成了统一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 21. 目前我看不到能对公司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 22. 员工可以自由地表达对公司的不满或意见而不会感到有压力。 23. 我认为公司的控制系统是有效的,高层领导能把握公司运作情况。 24. 我现在的收入水平符合我的期望。 25. 公司的医疗福利政策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26. 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和工作任务界定十分明确。 27. 对大多数员工来讲,升迁的机会太少。 28. 现有的考核制度是公平合理的。 29. 就个人能力而言,我认为目前的收入水平是比较高的。 30. 公司的整体目标具有有效性。 31. 公司的经营战略是符合市场环境的。 32. 我所在的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是令人愉快的。 33. 进公司后,我接受过与工作有关的正规培训。 34. 我感觉公司中基于等级制度的执行特权和管理权力正在缩减,基于个人知识、技能和 效率赢得的权威正在上升。 35. 员工个人的目标是公司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 36. 公司鼓励员工自由争辩,即使是上下级之间。 37. 公司推行计划与目标管理是全面的、有效的。 38. 公司的住房分配制度是合理的。 39. 员工个人的技能在公司里能得到充分和有效地发挥。 40. 同事之间经常能就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沟通。 41. 公司能用最佳的技术和专业知识进行决策。 42. 公司的工资和奖金分配政策是公平的。 43. 公司上下形成了有序的分权。 44. 由于公司内部信息网络建立,使得沟通更加及时、有效 45. 由于沟通不畅,我时常被误解 46. 公司的业务决策的责任正尽可能的向真正作该项工作的人转移。 47. 我对公司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地位很满意。 48. 员工对公司都有归属感。 49. 我的收入水平在本地区是上等水平。 50. 公司各部门的职责分工是合理的。 51. 公司高层注意及时了解员工的心态和工作感受。 52. 每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很高。 53. 高层管理人员能将公司的重大信息自上而下地进行沟通。 54. 公司鼓励员工冒风险。 55. 公司的组织体制是合理的,有助于支撑公司的战略。 56. 公司过于重视从外部招聘管理人员。 57. 各部门的工作都能围绕公司的总体目标进行。 58. 公司从上到下的指挥系统是顺畅有效的。 59. 员工有机会对公司的经营管理和发展方向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60. 我正感到,学习成为我们公司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61. 绩效考核常常破坏上下级、或同事之间的感情。 62. 我对公司的住房和医疗方面的福利待遇是满意的。 63. 我的收入与我在工作中的付出是对等的。 64. 公司鼓励员工进行探索性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 65. 我已经完全理解并接受了公司的文化。 66. 我能在现在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优势。 67. 公司的财务管理体制是科学合理的。 68. 公司内部的升迁制度很完善。 69. 就我所在的部门而言,岗位设置是合理的。 70. 公司领导注重引发大家思考,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71. 各单位(部门)虽然有独特的专业领域和工作内容,但总的来说,仍能显示出我们公 司的“风格。” 72. 总部各职能部门对各大区和分公司提供的有关信息能作出有效回应。 73. 公司没有形成能上能下的干部成长机制。 74. 公司的各项制度能得到严格执行。 75. 在我工作的部门里,所有的人对部门的工作目标都十分了解。 76. 公司的核心能力能够超过公司最大的竞争对手。 77. 我愿意介绍我的朋友到公司来工作。 78. 尽管变革的阻力很大,公司的高层还是促成了变革。 79. 公司总部同下属机构之间的业务流程是顺畅的。 80. 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的指导帮助很有效。 81. 公司的研究开发战略是成功的。 82. 我认为我所在的部门的职责范围和工作任务是合理的。 83. 我看不出公司的发展有什么不良征兆。 84. 实践证明,本公司领导的重大决策是正确的。 85. 公司各部门和各级别的协作精神很强。 86. 公司的营销战略是成功的。 87. 公司经常举办以交流思想、智慧和经验为目的的活动。 88. 总的来说,公司内部业务流程在成本上是节省的 89. 公司经营管理的好坏,每个员工都有责任。 90. 公司对员工绩效的考核和评价有明确具体的标准。 91. 公司对我所在部门的职责分配是合理的。 92. 总部各职能部门能够对分公司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 93. 公司各级部门和机构的设置是合理的。 94. 公司的分配政策考虑了大多数员工的利益。 95. 公司的高层管理者经常向我们灌输、宣讲学习的概念与重要性。 96. 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的考核和评价有客观的依据和标准。 97. 公司能给我提供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98. 业绩好坏不影响一个人的晋升。 99. 我与上司的沟通是坦诚、畅通的。 100.信息技术使得公司内部知识扩散加快,提高所有层次员工的交流与合作。 101.公司的员工在日常工作中都能体现团队精神。 102.对员工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都能及时给予答复或作出反应。 103.具体完成目标的人员有机会参与这些目标的制定过程。 104.一个人是否能获得晋升主要考机遇。 105.公司内每个人的工作都是富有成效的。 106.我认为公司应该加大变革的力度。 107.公司的经营战略能充分利用企业的各项资源。 108.总的看来,公司在“做实”和“造势”之间找到了恰当的结合点。 109.公司的实践表明:员工的价值取决于贡献的大小而不是关系或资历。 110.公司使用各种手段从外部资源包括客户、供应商、竞争对手处学习。 111.公司的各项政策都是严肃认真地制定出来的,并有利于实现公司的目标。 112.我认为走动式管理是适应公司网络发展的要求的。 113.公司的核心能力在行业中是明显的。 114.员工经常就公司的问题进行公开的、坦诚的、富有建设性的讨论。 115.公司在指导思想上鼓励员工进取、创新。 116.我对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很有信心。 117.各级员工都希望用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并期望有高绩效。 118.公司的计划与目标管理体系已基本建立。 119.我工作所需权限是充分的。 120.公司内部有公开批评的制度或惯例,即使是以某些高级管理人员。 121.公司高层领导总是敢于推动变革。 122.我很了解本公司的有关规章制度和方针决策。 123.我的收入与我的工作业绩是挂钩的。 124.公司给员工提供了创新的自由与环境。 125.公司的产品战略(推出产品或服务的节奏与时机)卓有成效。 126.公司的员工都很愿意在自己的岗位上全力工作。 127.公司的核心能力正在得到不断加强。 128.各级管理人员的走动式管理是很有效的。 129.有关公司的问题都能自下而上地得到反映。 130.只要有能力,一个人就有可能获得晋升。 131.总的来说,公司内部业务流程比较简捷。 132.公司的人力资源战略有助于公司可持续发展。 133.我的收入与我的工作难度和责任是相符的。 134.员工有机会参与并影响决定整个公司命运的决策。 135.公司的管理中,更重视对关键点的管理,而不是详尽的细节。 136.公司的内部环境促使每个员工积极进取。 137.一个人的升迁主要是资历因素,而不是能力因素。 138.公司的领导(中高层的人事任免)体制是科学合理的。 139.公司的各项政策和制度具有一贯性和连续性。 140.公司的计划与目标管理能有效的支持企业的整体战略。 141.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的工作建议或要求能及时作出反应。 142.只要与领导的关系好,就能获得晋升。 143.比较而言,我所在的部门升迁的机会比较多。 144.公司鼓励员工在工作中发挥创造性。 145.公司的管理制度有利于公司的健康发展。 146.我能感受到我们公司同事在一起时形成的“风格”。 147.全体员工对于评价贡献大小的标准有统一的认识。 148.公司的管理人员不仅关心工作,而且关心员工的生活。 149.公司的奖惩制度是公平合理的 150.公司的人事制度能够做到奖勤罚懒。 151.公司大部分员工都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专长。 152.公司的计划与目标管理更为短视,而不适应发展的需要。 153.上级一般不会干预下级的工作。 154.员工对公司都有忠诚感。 155.我对公司的未来充满信心。 156.到目前为止,我觉得我在公司的发展很不错。 157.公司用于鼓励员工学习的手段非常缺乏。 158.由于权限不足,严重影响我们部门的工作。 159.我的收入比我的期望水平低很多。 160.公司目前的考核制度不合理。 161.我很少因为沟通不畅而被上级、同事或下级误解。 162.公司不主张员工冒风险。 163.公司在选用“地面部队”(从企业内部选拔管理人员)和“空降部队”(即从外部招 聘管理人才)之间有效地找到平衡点。 164.总的来说,我现在的岗位对我个人优势发挥是不利的。 165. ETA模式组织诊断问卷 答 卷 纸 一、个人基本情况: 1、性别:A 男 B 女 2、年龄:(依据公司人员年龄结构具体设定选项) 3、学历:A 高中(中专)以下 B 大专 C 本科 D 硕士以上 4、您的工作部门: (依据公司部门结构具体设定选项) 5、目前职务: (依据公司职务序列具体设定选项) 6 您进入_________公司的年限: (依据公司人员入司年限结构具体设定选项) 二、答卷纸 1 A B C D E 2 A B C D E 3 A B C D E 4 A B C D E 5 A B C D E 6 A B C D E 7 A B C D E 8 A B C D E 9 A B C D E 10 A B C D E 11 A B C D E 12 A B C D E 13 A B C D E 14 A B C D E 15 A B C D E 16 A B C D E 17 A B C D E 18 A B C D E 19 A B C D E 20 A B C D E 21 A B C D E 22 A B C D E 23 A B C D E 24 A B C D E 25 A B C D E 26 A B C D E 27 A B C D E 28 A B C D E 29 A B C D E 30 A B C D E 31 A B C D E 32 A B C D E 33 A B C D E 34 A B C D E 35 A B C D E 36 A B C D E 37 A B C D E 38 A B C D E 39 A B C D E 40 A B C D E 41 A B C D E 42 A B C D E 43 A B C D E 44 A B C D E 45 A B C D E 46 A B C D E 47 A B C D E 48 A B C D E 49 A B C D E 50 A B C D E 51 A B C D E 52 A B C D E 53 A B C D E 54 A B C D E 55 A B C D E 56 A B C D E 57 A B C D E 58 A B C D E 59 A B C D E 60 A B C D E 61 A B C D E 62 A B C D E 63 A B C D E 64 A B C D E 65 A B C D E 66 A B C D E 67 A B C D E 68 A B C D E 69 A B C D E 70 A B C D E 71 A B C D E 72 A B C D E 73 A B C D E 74 A B C D E 75 A B C D E 76 A B C D E 77 A B C D E 78 A B C D E 79 A B C D E 80 A B C D E 81 A B C D E 82 A B C D E 83 A B C D E 84 A B C D E 85 A B C D E 86 A B C D E 87 A B C D E 88 A B C D E 89 A B C D E 90 A B C D E 91 A B C D E 92 A B C D E 93 A B C D E 94 A B C D E 95 A B C D E 96 A B C D E 97 A B C D E 98 A B C D E 99 A B C D E 100 A B C D E 101 A B C D E 102 A B C D E 103 A B C D E 104 A B C D E 105 A B C D E 106 A B C D E 107 A B C D E 107 A B C D E 109 A B C D E 110 A B C D E 111 A B C D E 112 A B C D E 113 A B C D E 114 A B C D E 115 A B C D E 116 A B C D E 117 A B C D E 118 A B C D E 119 A B C D E 120 A B C D E 121 A B C D E 122 A B C D E 123 A B C D E 124 A B C D E 125 A B C D E 126 A B C D E 127 A B C D E 128 A B C D E 129 A B C D E 130 A B C D E 131 A B C D E 132 A B C D E 133 A B C D E 134 A B C D E 135 A B C D E 136 A B C D E 137 A B C D E 138 A B C D E 139 A B C D E 140 A B C D E 141 A B C D E 142 A B C D E 143 A B C D E 144 A B C D E 145 A B C D E 146 A B C D E 147 A B C D E 148 A B C D E 149 A B C D E 150 A B C D E 151 A B C D E 152 A B C D E 153 A B C D E 154 A B C D E 155 A B C D E 156 A B C D E 157 A B C D E 158 A B C D E 159 A B C D E 160 A B C D E 161 A B C D E 162 A B C D E 163 A B C D E 164 A B C D E 以下问题是开放式问题,请表明您自己的看法: a 目前公司经营管理中最关键的问题是: b 我对公司最满意的方面是: c 我希望公司改进的地方是:

11 页 743 浏览
立即下载
组织诊断九连环-组织的自我觉察

组织诊断九连环-组织的自我觉察

组织诊断九连环-组织的自我觉察 组织的自我觉察 组织诊断九连环 1. 由个体健康到组织健康 2. 组织的自我觉察 3. 组织发展过程的常备小药 4. 玩转九连环 CHAPTER 2 CHAPTER 1 从个体健康到组织健康 成熟稳定期 个体健康觉察 / 检查 个体健康评价 / 觉 察 个体健康疗愈 / 指 导 OKR ,愿景型指标 组织健康觉察 / 检查 组织健康评价 / 觉 察 人才评估 + 个人发展计划 设置以销售或者产品的组 组织健康疗愈 / 指导 织结构 岗位分析, KPI+OKR CHAPTER 1 由个体健康到组织健康 组织如人 人体的结构: 细胞 :基本单位 组织 :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了组织,每种组织完成 一定的机能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 器官 :不同组织有机联合,完成复杂生理功能 胃,肺,肠,肾脏,心脏,胰脏,脾脏,肝脏,胆囊,生殖器官 九大系统:多个器官按一定次序组合,完成生命活动 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笑话系 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 CHAPTER 1 由个体健康到组织健康 组织如人 细胞(基本单位) 人 组织(相似机能) 职位序列 器官(功能) 部门 系统(生命活动) 流程(业务活动) CHAPTER 1 由个体健康到组织健康 组织如人 人类 孕育下一代 初创期(孕 快速成长期 成熟稳定期 育 / 婴儿 / 学步 (青春期) (盛年 / 稳 期) 企业 下一代生命的延续 进化 适应外部环境 衰退期 企业再造期 定期) 研究新领域 健康 (第二曲线) 感知外部,不断调整 CHAPTER 1 由个体健康到组织健康 人类 16 岁还不敢 自己过马路, 妈妈还要一起 睡觉,没有追 求 初创期(孕 快速成长期 成熟稳定期 育 / 婴儿 / 学步 (青春期) (盛年 / 稳 2 岁还不会走 不健康症状 路 /7 岁还不 会说话 / 自闭 企业 过早追求短 期利润 创始人失去 对组织的控 制 没有能力抚养下一代 教育方法错误 进化 孕育下一代 下一代生命的延续 企业再造期 研究新领域 分权不足 为了做而做 目标不一致 适应外部环境 衰退期 定期) 期) 不健康症状 组织如人 发展欲望降低 权力大责任小 (第二曲线) 健康 感知外部,不断调整 CHAPTER 2 组织的自我觉察 个体的自我觉察 自我觉察—是指个人知道,了解,反省,思考自己在情绪、行为、想法、人际关系及 个人特质等方面的状况、变化及发生的原因 《洞察力》将自我觉察的核心定义为:一种清醒地认识自我(及所处环境)的意愿和能力 自我觉察 是 能够看到真相的能力 CHAPTER 2 组织的自我觉察 个体的自我觉察 不急于做评价和结论 自我观察 不急于改变 注重感觉,放松 对自己讲实话 发现 改变 BY 内在智慧 CHAPTER 2 组织的自我觉察 组织清楚的自我认知: 准确识别和理解 认知 组织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进化和超越 超越 选择 以终为始,经 过评估后得主 动选择 觉察的目的是积极 探索行动方案 CHAPTER 2 组织的自我觉察 建立组织的自我觉察能力 创建觉察 HR 的角色:教练和引导员 教练 信息是觉察的基础 信息是觉察的基础 保持灵活 计划与目标设定 短期成功里程碑 关注责任 管理进展和确定 责任 回顾总结 CHAPTER 2 组织的自我觉察 组织的自我觉察能力:来自组织内 Leader 的自我觉察能力 HR 要帮助组织 Leader 建立 Ta 对组织真正的觉察能力 • 自我的状态和心态 • 用心倾听意图和感受 • 分离事实和情绪 • 有价值的提问 • 直接的沟通 学会使用小药箱 CHAPTER 3 组织发展过程中的常备小药箱 咳嗽药 眼药水 药 感冒 睡 血压 眠 计 监 测 仪 体温计 糖仪 血 消炎药 心脑血管类药 录仪 血氧仪 记 心电 组 组 织 织 设 组文 计 织化 丰 诊断流程 富 性 组 织 活 力 人 才组 组 留诊织 织 才 断高 绩 效 环 效能 境 指引 为 行 CHAPTER 3 组织发展过程中的常备小药箱 使命 组 织 文 化 组织的战略目标 愿景 价值观 组 织 设 计 人才观 业务规划 组织结构 资源配置策略 人 才 诊 断 招聘 关键能力 培养 留 才 环 境 组 织 效 能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组 织 高 绩 效 组 织 丰 富 性 绩效 价值 治理 薪酬 组 织 活 力 激励 氛围 CHAPTER 4 玩转“九连环” 解开九连环一共需要三百四十一步 CHAPTER 4 玩转“九连环” • 刚开始看到,觉得很简单! • 拆解第一个,第二个 很简单! • 第三个,有难度,怎么都拆解不下来! • 开始研究方法和逻辑,开始有点儿会了! • 但是还不熟练,一边拆解,一边要时不时停下来 再研究一下,再梳理梳理逻辑! • 继续练习,再练习…… .. • 最后:随时拆解安装,无论从哪一个阶段,都能 够一眼看出如何拆解和安装 CHAPTER 4 解开每一环的钥匙 玩转“九连环” 五个维度 缺一不可 权变 因素 诊断 组织数据 链条 组 织 设 计 组 织 效 能 组织支 持度 组 织 高 绩 效 动态 一致性 组 织 活 力 信任 组 织 文 化 组 织 丰 富 性 工作的 意义 人 才 诊 断 留 才 环 境 认知 差异 优化 CHAPTER 4 玩转“九连环” 我因何而 出名 领导 者 个人 发展 我将去何 方 我喜欢何 种挑战 七个推动丰富 性的问题 公司 留住人 才 我怎样应 对成长和 学习 有意 义的 工作 个人 因素 我为何感 到高兴 我将与谁 同行 我如何创 造积极的 环境 人力分析框架 结果导 向 进取心 团队导 向 五条分析链路 尊重员 工 稳定性 OCP 创新 人 才 获 取 分 析 人 才 招 聘 分 析 敬 业 度 分 析 价 值 分 析 留 任 分 析 人力分析框架 最 高 领 导 高管 层 人员 目 标 和 战略 规模 / 生 命周期 环境 文化 正规化 专业化 职权层级 集权化 职业化 基层 管理者 价 值 观 智 商 经 验 情 商 潜 力 专业 人士 技术 以上方法论或模型均来源于书籍,及公开信息 组织诊断九连环 看说明书,学习工具是一件有点枯燥的事情 练习—复盘 --- 觉察—超越 能力的提升一切从练习开始! 能力提升无捷径,满足枯燥永相伴! 谢谢

20 页 618 浏览
立即下载
腾讯-设计通道--专业技能标准

腾讯-设计通道--专业技能标准

类别 软件掌握 细则 2D,UI网页 Photoshop Illustrator Painter Flash Fireworks Iconworkshop Coreldraw 评价维度 1.软件使用熟练度 2.设计类软件整体应用范 围 3.多软件联合应用实用技 巧 1 熟练使用工作常用设计软件,视分工 不同有所侧重。 3D 3Dmax MAYA 多媒体 After effect Premier Soundforce 策划制作,页面构 建 Dreamweaver 可用性 SPSS Acess Excel 项目管理 VSS CC 语言类 1.语言知识掌握程度 2.语言使用熟练度 了解相关语言代码规范、能手工修改 代码。 色彩构成 1.色彩构成理论知识体系 掌握和应用程度 2.色彩构成理论实际应用 技巧 1.立体构成理论知识体系 掌握和应用程度 2.立体构成理论实际应用 技巧 1.平面构成理论知识体系 掌握和应用程度 2.平面构成理论实际应用 技巧 拥有良好的色彩搭配知识,能够把握 设计流行趋势并合理的应用于工作内 容。 1.对绘画知识的掌握程度 2.对绘画技巧的熟练程度 1.心理学理论掌握程度 2.心理学的实际应用技巧 3.心理学与相关专业的结 合 掌握基本的素描色彩绘画技巧。 人机工程学 1.人机工程学理论基础 2.人机工程学的实际应用 3.人机工程学的演变和进 化理论 明确交互概念,初步掌握常用交互设 计方法 网站重构 1.W3C主要标准掌握程度 用户研究 1.用户研究理论基础 2.用户研究实用技巧 1.统计学理论基础 2.分析学理论基础 3.统计分析理论结合实际 的应用 了解网站重构理论,并初步掌握重构 方式。 了解用户研究基本理论,初步掌握用 户研究方法。 了解统计分析基本理论,初步掌握统 计分析方法。 Html CSS Javascript 专业知识 立体构成 平面构成 手绘能力 设计心理学 统计分析 拥有良好的立体构成知识,能够把握 设计流行趋势并合理的应用于工作内 容。 拥有良好的平面构成知识,能够把握 设计流行趋势并合理的应用于工作内 容。 了解设计心理学基本理论,初步掌握 设计心理学方法。 文档写作 1.文档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文档书写规则和表达准 确度 3.文档撰写知识的教授能 能够充分理解文档,对自己的设计能 作出合理的说明。 工作流程 1.对已有流程的执行程度 2.对流程的完善、补充和 建设 了解项目开发的整个流程,相关的角 色及职能定位,并能在项目中明确自 身定位并协助他人顺利工作。 工作规范 1.对规范的理解掌握程度 2.规范的应用与改进 3.规范撰写的教授 熟悉需要使用的所有专业相关规范。 项目管理 1.项目重要性判断能力 2.影响项目良性发展能力 根据项目进度,配合相关人员,顺利 完成本职工作。 创新能力 1.创新可应用的范围 2.创新的理论支持度 在本职工作范围内,具有创新意识, 提出合理化建议。 专业相关知识 1.艺术修养 2.相关知识的了解广度 3.相关艺术领域创作能力 了解本专业的整体情况,明确当前的 流行趋势;具备初步的艺术鉴赏能力 。 行业相关知识 1.行业整体状况的了解度 2.结合本专业的分析能力 了解本行业的整体情况,明确当前的 流行趋势;具备初步的艺术鉴赏能力 。 1.对特定目标影响深度和 广度 2.以本专业为前提的推动 力 通过沟通解决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基本 问题。 1.需求理解 2.潜在因素判断 1.分析能力 2.判断力 1.分析能力 2.判断力 1.业务背景了解程度 2.专业应用熟练度 3.信息过滤和判断 能理解需求表述内容 流程规范 相关知识 专业影响力 对象定位 需求分析 数据分析 竞争分析 风格定义 具有数据分析意识,关注业务数据 对竞争产品能给出专业意见 能够遵循指定的风格定义进行高相似 度设计。 2 精通一到两个设计软件,达到可以授 课的水平,可以排除软件应用中出现 的大部分问题。 3 精通本专业大部分设计软件,可教授 软件高级应用技巧,了解设计常用的 大部分软件,能够指导多人多分工的 设计团队合理使用软件联合工作节省 成本。 熟练使用相关语言规范,能独立解决 能独立编写技术方案,并推动执行; 代码级问题。 能够无缝的与相关技术人员协同工作 。 具有专业的色彩知识,可以灵活运用 于商业设计,把握流行趋势,可以有 效的过滤和提取有用信息,分析并支 持设计。 具有专业的立体构成知识,可以灵活 运用于商业设计,把握流行趋势,可 以有效的过滤和提取有用信息,分析 并支持设计。 具有专业的平面知识,可以灵活运用 于商业设计,把握流行趋势,可以有 效的过滤和提取有用信息,分析并支 持设计。 在色彩知识方面具有权威性,能把握 和推导色彩流行趋势,明确用户预期 ,根据项目特点制定有效的色彩搭配 体系 在立体构成知识方面具有权威性,能 把握和推导色彩流行趋势,明确用户 预期,根据项目特点设定整个体系造 型风格 在立平面成知识方面具有权威性,能 把握和推导色彩流行趋势,明确用户 预期,根据项目特点制定优秀的平面 表现形式和整体风格特征。 具有较强的造型及配色能力,对各画 种绘画技巧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熟练运用设计心理学理论,能总结和 提炼可用性建议。 具有完备的造型及配色能力,熟悉各 种绘画表现技巧。 精通设计心理学和相关心理学理论, 可以综合运用于工作中,准确的推导 测试结论,独立输出可用性方案并改 进项目体验。 掌握交互整体理论,掌握通用交互设 精通交互设计理论,具备创新能力, 计方法 能独立提炼和总结交互原则 熟悉网站重构理论,掌握网站重构方 式。 熟悉用户研究基本理论,掌握用户研 究方法,熟练运用理论于实际工作。 熟悉统计分析基本理论,掌握统计分 析方法,结合理论在工作中熟练应用 。 精通网站重构理论,能独立提炼和总 结重构方案,并推动执行。 精通用户研究理论,能独立提炼和总 结适合需求的方法,合理应用并推动 执行。 精通统计分析理论,能独立提炼和总 结适合需求的方法,合理应用并推动 执行。 能够完成比较完善的设计文档,并按 系统严谨的的完成文档或文档体系, 规则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 并能指导别人完成高质量的文档;能 制作高标准的模板。 协助项目中相关合作人高效的进行工 作,了解项目定位和发展方向,在适 当的时候给出指引性建议。对现有流 程提出优化建议。 了解项目整体情况,可以结合项目背 景和发展方向给出可应用的建议,熟 悉项目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在 必要时可暂时替代他人完成工作。并 能制定相关流程。 熟练掌握相关工作规范,并能优化和 精通相关工作规范,能策划制作高标 更新,形成可持续沿用的工作规范。 准的新的工作规范,并有效指导执行 人的规范制作。 对小的项目进行管理,对大中型项目 对大中型项目进行合理管理,在可控 中的某些模块进行项目管理或控制, 的范围内保证项目方向正确,控制项 保证项目顺利进行。 目进度和成本,在可操作的范围内提 高效率,节省成本。 有敏锐的创新意识,对当前工作项目 在技术领域中提出过完善的创新方法 或相关业务领域的技术或方式提出创 或方式,并被证明能对相关项目或技 新的方法或思路。 术可以产生显著的良性影响。 熟悉本专业的整体情况,能根据整体 熟悉本专业的整体情况,可以有重点 态势进行分析,有效的提取和过滤有 的分析局势,把握宏观方向并有效推 用信息。 导未来发展趋势。 熟悉本行业的整体情况,能根据行业 熟悉本行业的整体情况,可以有重点 整体态势综合分析,有效的提取和过 的分析局势,把握宏观方向并有效推 滤有用信息。 导行业在特定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 能够推动方案的顺利执行。 能提炼需求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能够影响决策者和合作者做正确的方 案选择,在适当和必要的情况下改变 项目的开发速度,保障项目的开发。 对于需求的整体情况进行判断,并提 出专业上合理化建议。 掌握常规数据分析技能,能有效的过 精通数据分析方法,能挖掘数据产生 滤和提取信息 的根源,对业务提供指导性建议 能结合竞争分析,指出关键不足,并 能独立输出高标准的竞争分析报告, 能提出合理改进意见 影响产品的进化速度和质量。 能对风格定义作出优化、改进和整体 掌握多种设计风格,能够根据项目特 升级。 点和需要制定高质量高标准的风格设 定规范。 技能&知识 T1 T2 T3 [软件掌握]2D,UI网页 1 1 2 3 [软件掌握]3D 1 2 3 3 [软件掌握]项目管理 0 1 2 2 [软件掌握]多媒体 1 2 2 3 [软件掌握]语言类 0 1 2 3 [专业知识]手绘能力 1 1 2 3 [专业知识]色彩构成 1 2 3 3 [专业知识]立体构成 2 3 3 3 [专业知识]设计心理学 1 1 2 3 [项目管理] 1 2 3 3 [专业知识]文档写作 1 2 3 3 [专业知识]用户研究 0 1 2 3 [相关知识]行业相关知识 1 1 2 3 [相关知识]专业相关知识 1 2 3 3 [专业影响力] 1 2 3 3 [对象定位]需求分析 1 2 3 3 [对象定位]数据分析 0 1 2 2 [对象定位]竞争分析 0 1 2 2 [对象定位]风格定义 1 2 3 3 [创新能力] 1 2 3 3 [流程规范] 1 2 3 3 T2 T1 [ 软件掌握 网页 ]3D [ 流程规范 ] ]2D,UI [ 软件掌握 [ 创新能力 ] [ 软件掌握 ] 项目管理 [ 对象定位 ] 风格定义 [ 软件掌握 ] 多媒体 [ 对象定位 ] 竞争分析 [ 软件掌握 ] 语言类 2 [ 对象定位 ] 数据分析 0 [ 对象定位 ] 需求分析 [ 专业影响力 ] [ 相关知识 ] 专业相关知识 [ 相关知识 ] 行业相关知识 [ 专业知识 ] 用户研究 [ 专业知识 ] 色彩构成 [ 专业知识 ] 立体构成 [ 专业知识 ] 设计心理学 [ 项目管理 ] [ 专业知识 ] 文档写作 T1 T4 [ 专业知识 ] 手绘能力 [ 软件掌握 ]2D,UI 网页 [ 流程规范 [ 软件掌握 [ 创新能力 ] ] [ 软件掌 [ 对象定位 ] 风格定义 [ 软件 [ 对象定位 ] 竞争分析 [软 2 [ 对象定位 ] 数据分析 [专 0 [ 对象定位 ] 需求分析 [专 [ 专业影响力 ] [ 专业 [ 相关知识 ] 专业相关知识 [ 专业 [ 相关知识 ] 行业相关知识 [ 项目管 [ 专业知识 ] 用户研究 [ 专业知识 T2 [ 相关知识 ] 专业相关知识 [ 相关知识 ] 行业相关知识 [ 专业知识 ] 用户研究 [ 专业知识 ] 设计心理学 [ 项目管理 ] [ 专业知识 ] 文档写作 [ 专业知识 ] 用户研究 [ 专业知识 T2 T1 T3 [ 软件掌握 ]2D,UI 网页 ]3D [ 流程规范 [ 软件掌握 [ 创新能力 ]] [ 软件掌握 ] 项目管理 [ 对象定位 ] 风格定义 [ 软件掌握 ] 多媒体 [ 对象定位 ] 竞争分析 [ 软件掌握 ] 语言类 2 [ 对象定位 ] 数据分析 [ 专业知识 ] 手绘能力 0 [ 对象定位 ] 需求分析 [ 专业知识 ] 色彩构成 [ 专业影响力 ] [ 专业知识 ] 立体构成 [ 相关知识 ] 专业相关知识 [ 专业知识 ] 设计心理学 [ 相关知识 ] 行业相关知识 [ 项目管理 ] [ 专业知识 ] 用户研究 [ 专业知识 ] 文档写作 T3 T4 [ 软件掌握 ]2D,UI 网 [ 流程规范 [ 软件 [ 创新能力 ] ] [软 [ 对象定位 ] 风格定义 [ [ 对象定位 ] 竞争分析 [ 2 [ 对象定位 ] 数据分析 0 [ 对象定位 ] 需求分析 [ 专业影响力 ] [ 相关知识 ] 专业相关知识 [ 相关知识 ] 行业相关知识 [ 专业知识 ] 用户研究 T4 [ [专 [ 项目 [ 专业知 T2 [ 软件掌握 ]2D,UI 网页 ]3D [ 流程规范 [ 软件掌握 [ 创新能力 ] ] [ 软件掌握 ] 项目管理 [ 对象定位 ] 风格定义 [ 软件掌握 ] 多媒体 [ 对象定位 ] 竞争分析 [ 软件掌握 ] 语言类 2 [ 对象定位 ] 数据分析 [ 专业知识 ] 手绘能力 0 [ 对象定位 ] 需求分析 [ 专业知识 ] 色彩构成 [ 专业影响力 ] [ 专业知识 ] 立体构成 [ 相关知识 ] 专业相关知识 [ 专业知识 ] 设计心理学 [ 相关知识 ] 行业相关知识 [ 项目管理 ] [ 专业知识 ] 用户研究 [ 专业知识 ] 文档写作 T2 [ 专业知识 ] 用户研究 [ 专业知识 ] 文档写作 T2 T4 [ 软件掌握 ]2D,UI 网页 ]3D [ 流程规范 [ 软件掌握 [ 创新能力 ] ] [ 软件掌握 ] 项目管理 [ 对象定位 ] 风格定义 [ 软件掌握 ] 多媒体 [ 对象定位 ] 竞争分析 [ 软件掌握 ] 语言类 2 [ 对象定位 ] 数据分析 0 [ 对象定位 ] 需求分析 [ 专业影响力 ] [ 相关知识 ] 专业相关知识 [ 相关知识 ] 行业相关知识 [ 专业知识 ] 用户研究 T4 [ 专业知识 ] 手绘能力 [ 专业知识 ] 色彩构成 [ 专业知识 ] 立体构成 [ 专业知识 ] 设计心理学 [ 项目管理 ] [ 专业知识 ] 文档写作 技能&知识 T1 T2 T3 T4 软件掌握 Photoshop Painter 1 2 3 3 项目管理 VSS CC 0 1 2 2 色彩构成 2 3 3 3 立体构成 1 2 2 3 平面构成 2 2 3 3 用户研究 0 0 1 2 设计心理学 1 1 2 3 手绘能力 2 3 3 3 文档写作 1 2 3 3 工作流程 1 2 3 3 工作规范 1 2 3 3 项目管理 1 2 3 3 创新能力 1 2 3 3 专业相关知识 2 3 3 3 行业相关知识 1 2 3 3 专业影响力 1 2 3 3 需求分析 1 2 3 3 数据分析 0 0 1 2 竞争分析 1 1 2 3 风格定义 1 2 3 3 T1 项目管理 软件掌握 Photoshop VSS 风格定义Painter CC 竞争分析 色彩构成 数据分析 立体构成 3 2 需求分析 平面构成 1 专业影响力 0 用户研究 行业相关知识 专业相关知识 设计心理学 手绘能力 数 需 专业影 行业相 专业相 项目管理 软件掌握 Photoshop VSS 风格定义Painter CC 竞争分析 色彩构成 数据分析 立体构成 3 2 需求分析 平面构成 1 专业影响力 0 用户研究 行业相关知识 设计心理学 专业相关知识 手绘能力 创新能力 文档写作 项目管理工作规范工作流程 数 需 专业影 行业相 专业相 T1 T3 项目管理 软件掌握 Photoshop VSS Painter CC 风格定义 竞争分析 色彩构成 数据分析 立体构成 2 需求分析 平面构成 专业影响力 0 用户研究 行业相关知识 设计心理学 专业相关知识 手绘能力 创新能力 文档写作 项目管理 工作流程 工作规范 T3 数 需 专业 行业相 专业相 T2 项目管理 软件掌握 Photoshop VSS 风格定义Painter CC 竞争分析 色彩构成 数据分析 立体构成 2 需求分析 平面构成 专业影响力 0 用户研究 行业相关知识 设计心理学 专业相关知识 手绘能力 创新能力 文档写作 项目管理 工作流程 工作规范 项目管理 软件掌握 Photoshop VSS 风格定义Painter CC 竞争分析 色彩构成 数据分析 立体构成 2 需求分析 平面构成 专业影响力 0 用户研究 行业相关知识 设计心理学 专业相关知识 手绘能力 创新能力 文档写作 项目管理 工作流程 工作规范 T2 T4 项目管理 软件掌握 Photoshop VSS Painter CC 风格定义 色彩构成 竞争分析 数据分析 立体构成 2 需求分析 平面构成 专业影响力 0 用户研究 行业相关知识 设计心理学 专业相关知识 手绘能力 创新能力 文档写作 项目管理 工作流程 工作规范 T4 技能&知识 T1 T2 T3 T4 软件掌握 Photoshop Illustrator Iconworkshop 1 2 3 3 项目管理(软件) VSS CC 0 1 2 2 色彩构成 2 2 3 3 立体构成 1 1 2 3 平面构成 2 2 3 3 手绘能力 1 2 3 3 设计心理学 1 1 2 3 人机工程学 0 1 2 3 用户研究 0 1 2 3 统计分析 0 0 1 2 文档写作 1 2 3 3 工作流程 1 2 3 3 工作规范 1 2 3 3 项目管理 1 2 3 3 创新能力 1 2 3 3 专业相关知识 1 2 3 3 行业相关知识 1 1 2 3 专业影响力 1 2 3 3 需求分析 1 2 3 3 数据分析 1 1 2 2 竞争分析 1 2 3 3 风格定义 1 2 3 3 T1 软件掌握 Photoshop 项目管理 ( 软件 ) Illustrator 风格定义 Iconworkshop CC 竞争分析 色彩构成 数据分析 立体构成 3 需求分析 平面构成 2 专业影响力 手绘能力 1 VSS 数 需 专业 软件掌握 Photoshop 项目管理 ( 软件 ) Illustrator 风格定义 Iconworkshop CC 竞争分析 色彩构成 数据分析 立体构成 3 需求分析 平面构成 2 专业影响力 手绘能力 1 0 行业相关知识 设计心理学 专业相关知识 人机工程学 创新能力 用户研究 项目管理 统计分析 工作规范 工作流程文档写作 VSS 数 需 专业 行业相 专业相 T1 T3 软件掌握 Photoshop 项目管理 ( 软件 ) Illustrator Iconworkshop CC 风格定义 竞争分析 色彩构成 数据分析 立体构成 需求分析 平面构成 2 专业影响力 手绘能力 0 行业相关知识 设计心理学 专业相关知识 人机工程学 创新能力 用户研究 项目管理 统计分析 工作规范 文档写作 工作流程 T3 VSS 数 需 专业 行业相 专业相 T2 软件掌握 Photoshop 项目管理 ( 软件 ) Illustrator 风格定义 Iconworkshop 竞争分析 色彩构成 CC 数据分析 立体构成 需求分析 平面构成 2 专业影响力 手绘能力 0 VSS 软件掌握 Photoshop 项目管理 ( 软件 ) Illustrator 风格定义 Iconworkshop CC 竞争分析 色彩构成 数据分析 立体构成 需求分析 平面构成 2 专业影响力 手绘能力 0 行业相关知识 设计心理学 专业相关知识 人机工程学 创新能力 用户研究 项目管理 统计分析 工作规范 文档写作 工作流程 VSS T2 T4 软件掌握 Photoshop 项目管理 ( 软件 ) Illustrator 风格定义 Iconworkshop 竞争分析 色彩构成 CC 数据分析 立体构成 平面构成 需求分析 2 专业影响力 手绘能力 0 行业相关知识 设计心理学 专业相关知识 人机工程学 创新能力 用户研究 项目管理 统计分析 工作规范 文档写作 工作流程 T4 VSS 类别 软件掌握 专业知识 流程规范 项目管理 创新能力 相关知识 专业影响力 对象定位 细则 2D,UI网页 项目管理(软件) 色彩构成 立体构成 平面构成 手绘能力 设计心理学 人机工程学 用户研究 统计分析 文档写作 工作流程 工作规范 项目管理 创新能力 专业相关知识 行业相关知识 专业影响力 需求分析 数据分析 竞争分析 风格定义 T1 T2 1 0 2 1 2 1 1 0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T3 2 1 2 1 2 1 1 1 1 0 2 2 2 2 2 2 1 2 2 1 2 2 T1 2D , UI 网页 风格定义 项目管理 ( 软件 ) 竞争分析 色彩构成 数据分析 立体构成 需求分析 平面构成 2 专业影响力 手绘能力 0 行业相关知识 设计心理学 专业相关知识 人机工程学 创新能力 用户研究 项目管理 统计分析 工作规范 文档写作 工作流程 T2 T4 3 2 3 2 3 1 2 2 2 1 3 3 3 3 3 3 2 3 3 2 3 3 3 2 3 3 3 1 3 3 3 2 3 3 3 3 3 3 3 3 3 2 3 3 T2 2D , UI 网页 风格定义 项目管理 ( 软件 ) 竞争分析 色彩构成 数据分析 立体构成 需求分析 平面构成 2 专业影响力 手绘能力 0 行业相关知识 设计心理学 专业相关知识 人机工程学 创新能力 用户研究 项目管理 统计分析 工作规范 文档写作 工作流程 T3 2D , UI 网页 风格定义 项目管理 ( 软件 ) 竞争分析 色彩构成 数据分析 立体构成 需求分析 平面构成 2 专业影响力 手绘能力 0 行业相关知识 设计心理学 专业相关知识 人机工程学 创新能力 用户研究 项目管理 统计分析 工作规范 文档写作 工作流程 T4 2D , UI 网页 风格定义 项目管理 ( 软件 ) 竞争分析 色彩构成 数据分析 立体构成 需求分析 平面构成 2 2D , UI 网页 风格定义 项目管理 ( 软件 ) 竞争分析 色彩构成 数据分析 立体构成 需求分析 平面构成 2 专业影响力 手绘能力 0 行业相关知识 设计心理学 专业相关知识 人机工程学 创新能力 用户研究 项目管理 统计分析 工作规范 文档写作 工作流程 T1-T4 综合雷达图 2D , UI 网页 风格定义 项目管理 ( 软件 ) 竞争分析 色彩构成 数据分析 立体构成 需求分析 平面构成 2 专业影响力 手绘能力 0 行业相关知识 设计心理学 专业相关知识 人机工程学 创新能力 用户研究 项目管理 统计分析 工作规范 文档写作 工作流程 类别 技能&知识 软件掌握 2D,UI网页 T1 T2 T3 T4 1 1 2 3 可用性 1 2 3 3 项目管理 语言类 1 0 2 1 3 1 3 2 专业知识 平面构成 1 1 2 3 1 2 1 1 2 1 1 1 1 1 2 1 1 1 1 2 3 2 1 3 2 2 2 2 2 3 2 2 2 2 3 3 3 2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设计心理学 流程规范 项目管理 创新能力 相关知识 专业影响 力 对象定位 人机工程学 用户研究 统计分析 文档写作 工作流程 工作规范 项目管理 创新能力 专业相关知识 行业相关知识 专业影响力 需求分析 数据分析 竞争分析 T2 T1 2D , UI 网页 竞争分析 可用性 语言类 数据分析 项目管理 需求分析 2 专业影响力 平面构成 行业相关知识 0 设计心理学 专业相关知识 人机工程学 创新能力 用户研究 项目管理 统计分析 工作规范 文档写作 工作流程 行业相关知识 0 T2 T3 T4 0 设计心理学 专业相关知识 人机工程学 创新能力 用户研究 项目管理 统计分析 工作规范 文档写作 工作流程 设计心 专业相关知识 人机工 创新能力 用户研究 项目管理 统计分析 工作规范 文档写作 工作流程 T1 2D , UI 网页 竞争分析 可用性 语言类 数据分析 项目管理 需求分析 2 专业影响力 平面构成 行业相关知识 2D , UI 网页 竞争分析 可用性 语言类 数据分析 项目管理 需求分析 2 专业影响力 平面构 2D , UI 网页 竞争分析 可用性 语言类 数据分析 项目管理 需求分析 专业影响力 平面构 2 行业相关知识 0 设计心 专业相关知识 人机工 创新能力 用户研 项目管理 统计分析 工作规范 文档写作 工作流程 2D , UI 网页 竞争分析 可用性 语言类 数据分析 项目管理 需求分析 2 专业影响力 平面构成 行业相关知识 0 设计心理学 专业相关知识 人机工程学 创新能力 用户研究 项目管理 统计分析 工作规范 文档写作 工作流程 T3 2D , UI 网页 竞争分析 可用性 语言类 数据分析 项目管理 需求分析 专业影响力 平面构 2 行业相关知识 0 设计心 专业相关知识 人机工 创新能力 用户研 项目管理 统计分析 工作规范 文档写作 工作流程 T4 T2 2D , UI 网页 竞争分析 可用性 语言类 数据分析 项目管理 需求分析 2 专业影响力 平面构成 业相关知识 0 设计心理学 业相关知识 人机工程学 创新能力 用户研究 项目管理 统计分析 工作规范 文档写作 工作流程 T2 T4 2D , UI 网页 竞争分析 可用性 语言类 数据分析 项目管理 需求分析 专业影响力 平面构成 2 业相关知识 0 设计心理学 业相关知识 人机工程学 创新能力 用户研究 项目管理 统计分析 工作规范 文档写作 工作流程 2D , UI 网页 竞争分析 可用性 语言类 数据分析 项目管理 需求分析 专业影响力 平面构成 2 业相关知识 0 设计心理学 业相关知识 人机工程学 创新能力 用户研究 项目管理 统计分析 工作规范 文档写作 工作流程 T4 类别 技能&知识 软件掌握 2D,UI网页 T1 可用性 项目管理 语言类 专业知识 平面构成 设计心理学 人机工程学 用户研究 统计分析 文档写作 流程规范 工作流程 工作规范 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 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 相关知识 专业相关知识 行业相关知识 专业影响 专业影响力 力 对象定位 需求分析 数据分析 竞争分析 T2 T3 T4 1 1 2 3 1 1 2 2 3 3 3 3 0 1 2 1 2 2 2 1 1 1 1 1 2 1 1 2 1 1 1 3 2 3 3 3 2 2 2 2 2 3 2 2 3 2 1 2 3 2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2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T2 T1 2D , UI 网页 竞争分析 可用性 数据分析 项目管理 需求分析 语言类 2 专业影响力 平面构成 1 行业相关知识 0 设计心理学 专业相关知识 人机工程学 创新能力 用户研究 项目管理 统计分析 工作规范 文档写作 工作流程 行业相关知识 0 T2 T3 T4 0 设计心理学 专业相关知识 人机工程学 创新能力 用户研究 项目管理 统计分析 工作规范 文档写作 工作流程 设计心理 专业相关知识 人机工程 创新能力 用户研究 项目管理 统计分析 工作规范 文档写作 工作流程 T1 2D , UI 网页 竞争分析 可用性 数据分析 项目管理 需求分析 语言类 2 专业影响力 平面构成 行业相关知识 2D , UI 网页 竞争分析 可用性 数据分析 项目管理 需求分析 语言类 2 专业影响力 平面构成 2D , UI 网页 竞争分析 可用性 数据分析 项目管理 需求分析 语言类 专业影响力 平面构 2 行业相关知识 0 设计心 专业相关知识 人机工 创新能力 用户研究 项目管理 统计分析 工作规范 文档写作 工作流程 需求分析 专业影响力 2 行业相关知识 0 语言类 平面构成 设计心理学 专业相关知识 人机工程学 创新能力 用户研究 项目管理 统计分析 工作规范 文档写作 工作流程 T3 专业影响力 平面构 2 行业相关知识 0 设计心 专业相关知识 人机工 创新能力 用户研究 项目管理 统计分析 工作规范 文档写作 工作流程 T4 T2 2D , UI 网页 竞争分析 可用性 数据分析 项目管理 需求分析 语言类 2 专业影响力 平面构成 相关知识 0 设计心理学 业相关知识 人机工程学 创新能力 用户研究 项目管理 统计分析 工作规范 文档写作 工作流程 T2 T4 2D , UI 网页 竞争分析 可用性 数据分析 项目管理 需求分析 语言类 业影响力 平面构成 2 相关知识 0 设计心理学 相关知识 人机工程学 创新能力 用户研究 项目管理 统计分析 工作规范 文档写作 工作流程 业影响力 平面构成 2 相关知识 0 设计心理学 相关知识 人机工程学 创新能力 用户研究 项目管理 统计分析 工作规范 文档写作 工作流程 T4 技能&知识 T1 T2 T3 T4 [软件掌握]2D,UI网页 1 2 2 3 [软件掌握]策划及制作 1 2 3 3 [软件掌握]项目管理 1 2 3 3 [软件掌握]语言类 1 2 2 3 [专业知识]网站重构 1 1 2 3 [专业知识]统计分析 1 2 2 3 [专业知识]文档写作 1 2 3 3 [流程规范] 1 2 3 3 [项目管理] 1 2 3 3 [创新能力] 1 2 3 3 [相关知识]专业相关知识 1 2 3 3 [相关知识]行业相关知识 2 3 3 3 [专业影响力] 1 2 3 3 [对象定位]需求分析 1 2 3 3 [对象定位]数据分析 [对象定位]竞争分析 1 1 2 2 2 3 3 3 T2 T1 [ 软件掌握 ]2D,UI 网页 ] 页面构建 [ 对象定位 ] 竞争分析 [ 软件掌握 [ 对象定位 ] 数据分析 [ 软件掌握 ] 项目管理 2 [ 软件掌握 ] 语言类 [ 对象定位 ] 需求分析 0 [ 专业影响力 ] [ 专业知识 ] 网站重构 [ 相关知识 ] [ 专业知识 ] 文档写作 [ 创新能力 [] 流程规范 ] [ ]项目管理 T1 T3 [ 软件掌握 ]2D,UI 网页 ] 页面构建 [ 对象定位 ] 竞争分析 [ 软件掌握 [ 对象定位 ] 数据分析 [ 软件掌握 ] 项目管理 2 [ 对象定位 ] 需求分析 [ 软件掌握 ] 语言类 [ 软件掌握 ]2D,UI 网页 ] 页面 [ 对象定位 ] 竞争分析 [ 软件掌握 [ 对象定位 ] 数据分析 [ 软件掌握 ] 项 2 [ 对象定位 ] 需求分析 [ 软件掌握 ] 0 [ 专业影响力 ] [ 专业知识 ] [ 相关知识 ] [ 专业知识 ] 文 [ 创新能力[ ]项目管理[ ]流程规范 ] T2 T4 软件掌握 ]2D,UI 网页 ] 策划 [ 对象定位 ] [竞争分析 [ 软件掌握 [ 对象定位 ] 数据分析 [ 软件掌握 ] 项 [ 对象定位 ] 需求分析 [ 软件掌握 ] 语 T4 T3 [ 软件掌握 ]2D,UI 网页 ] 页面构建 [ 对象定位 ] 竞争分析 [ 软件掌握 [ 对象定位 ] 数据分析 [ 软件掌握 ] 项目管理 2 [ 对象定位 ] 需求分析 [ 软件掌握 ] 语言类 0 [ 专业影响力 ] [ 专业知识 ] 网站重构 [ 相关知识 ] [ 专业知识 ] 文档写作 [ 创新能力 ] [ 流程规范 ] [ 项目管理 ] T3 软件掌握 ]2D,UI 网页 ] 策划 [ 对象定位 ] [竞争分析 [ 软件掌握 [ 对象定位 ] 数据分析 [ 软件掌握 ] 项 [ 对象定位 ] 需求分析 [ 软件掌握 ] 语 2 [ 专业影响力 ] 0 [ 专业知识 ] 网 [ 相关知识 ] 行业相关知识 [ 专业知识 ] 统 [ 相关知识 ] 专业相关知识 [ 专业知识 ] 文 [ 创新能力 ] [ 流程规范 ] [ 项目管理 ] T4 T2 [ 软件掌握 ]2D,UI 网页 ] 页面构建 位 ] 竞争分析 [ 软件掌握 数据分析 [ 软件掌握 ] 项目管理 2 需求分析 [ 软件掌握 ] 语言类 0 影响力 ] [ 专业知识 ] 网站重构 相关知识 ] [ 专业知识 ] 文档写作 [ 创新能力[ ]项目管理[ ]流程规范 ] T2 T4 软件掌握 ]2D,UI 网页 ] 策划及制作 ] [竞争分析 [ 软件掌握 据分析 [ 软件掌握 ] 项目管理 求分析 [ 软件掌握 ] 语言类 T4 软件掌握 ]2D,UI 网页 ] 策划及制作 ] [竞争分析 [ 软件掌握 据分析 [ 软件掌握 ] 项目管理 求分析 [ 软件掌握 ] 语言类 2 响力 ] 0 [ 专业知识 ] 网站重构 关知识 [ 专业知识 ] 统计分析 相关知识 [ 专业知识 ] 文档写作 创新能力 ] [ 流程规范 ] [ 项目管理 ] T4 技能&知识 T1 T2 T3 T4 [软件掌握]2D,UI网页 1 1 2 2 [软件掌握]页面构建 2 3 3 3 [软件掌握]项目管理 1 2 3 3 [软件掌握]语言类 1 2 3 3 [专业知识]人机工程学 1 2 2 3 [专业知识]网站重构 2 3 3 3 [专业知识]文档写作 1 2 3 3 [流程规范] 1 2 3 3 [项目管理] 1 2 3 3 [创新能力] 1 2 3 3 [相关知识] 1 2 3 3 [专业影响力] 1 2 3 3 [对象定位]需求分析 1 2 3 3 [对象定位]数据分析 1 2 3 3 [对象定位]竞争分析 [对象定位]竞争分析 1 1 2 2 3 3 3 3 T1 [ 软件掌握 ]2D,UI 网页 ] 页面构建 [ 对象定位 ] 竞争分析 [ 软件掌握 [ 对象定位 ] 数据分析 [ 软件掌握 ] 项目管理 2 [ 对象定位 ] 需求分析 [ 软件掌握 ] 语言类 0 [ 专业影响力 ] [ 专业知识 ] 网站重构 [ 相关知识 ] [ 专业知识 ] 文档写作 [ 创新能力 ] [ 流程规范 ] [ 项目管理 ] T2 [ 软件掌握 ]2D,UI 网页 ] 页面构 [ 对象定位 ] 竞争分析 [ 软件掌握 [ 对象定位 ] 数据分析 [ 软件掌握 ] 项目 2 [ 对象定位 ] 需求分析 [ 软件掌握 ] 语 0 [ 专业影响力 ] [ 专业知识 ] 网 [ 相关知识 ] [ 专业知识 ] 文档 [ 创新能力 ] [ 流程规范 ] [ 项目管理 ] T2 T1 T3 [ 软件掌握 ]2D,UI 网页 T4 [ 软件掌握 ]2D,UI 网页 T4 T3 [ 软件掌握 ]2D,UI 网页 ] 页面构建 [ 对象定位 ] 竞争分析 [ 软件掌握 [ 对象定位 ] 数据分析 [ 软件掌握 ] 项目管理 2 [ 对象定位 ] 需求分析 [ 软件掌握 ] 语言类 0 [ 专业影响力 ] [ 专业知识 ] 网站重构 [ 相关知识 ] [ 专业知识 ] 文档写作 [ 创新能力[ ]项目管理[ ]流程规范 ] T3 软件掌握 ]2D,UI 网页 ] 页面构 [ 对象定位 ] [竞争分析 [ 软件掌握 [ 对象定位 ] 竞争分析 [ 软件掌握 ] 项目 [ 对象定位 ] 数据分析 [ 软件掌握 ] 语言 2 [ 对象定位 ] 需求分析 0 [ 专业知识 ] 人 [ 专业影响力 ] [ 专业知识 ] 网站 [ 相关知识 ] [ 专业知识 ] 文档 [ 创新能力 ] [ 流程规范 ] [ 项目管理 ] T4 T2 [ 软件掌握 ]2D,UI 网页 ] 页面构建 ] 竞争分析 [ 软件掌握 据分析 [ 软件掌握 ] 项目管理 2 求分析 [ 软件掌握 ] 语言类 0 影响力 ] [ 专业知识 ] 网站重构 关知识 ] [ 专业知识 ] 文档写作 创新能力 ] [ 流程规范 ] [ 项目管理 ] T2 T4 [ 软件掌握 ]2D,UI 网页 T4 [竞争分析 软件掌握 ]2D,UI 网页 ] 页面构建 [ 软件掌握 竞争分析 [ 软件掌握 ] 项目管理 分析 [ 软件掌握 ] 语言类 2 求分析 0 [ 专业知识 ] 人机工程学 响力 ] [ 专业知识 ] 网站重构 关知识 ] [ 专业知识 ] 文档写作 创新能力 ] [ 流程规范 ] [ 项目管理 ] T4 技能&知识 T1 T2 T3 T4 [软件掌握]2D,UI网页 1 2 3 3 [软件掌握]多媒体 0 1 1 2 [软件掌握]页面构建 0 1 1 2 [软件掌握]项目管理 0 1 2 2 [专业知识]色彩构成 2 2 3 3 [专业知识]立体构成 1 1 2 2 [专业知识]平面构成 2 2 3 3 [专业知识]手绘能力 1 1 1 1 [专业知识]设计心理学 1 1 2 3 [专业知识]人机工程 0 1 2 3 统计分析 0 0 1 2 [专业知识]用户研究 0 1 2 3 [专业知识]文档写作 1 2 3 3 [流程规范] 1 2 3 3 [项目管理] 1 2 3 3 [创新能力] 1 2 3 3 [相关知识]专业知识 1 2 3 3 [相关知识]行业知识 1 1 2 3 [专业影响力] 1 2 3 3 [对象定位]需求分析 1 2 3 3 [对象定位]数据分析 1 1 2 2 [对象定位]竞争分析 1 1 2 3 [对象定位]风格定义 1 2 3 3 T1 [ 软件掌握 ]2D,UI 网页 ] 多媒体 [ 对象定位 ] 风格定义 [ 软件掌握 [ 软件掌握 ] 页面构建 [ 对象定位 ] 竞争分析 [ 对象定位 ] 数据分析 [ 软件掌握 ] 项目管理 3 [ 对象定位 ] 需求分析 [ 专业知识 ] 色彩构成 2 [ 专业影响力 ] [ 专业知识 ] 立体构成 1 [ 相关知识 ] 行业知识 0 [ 相关知识 ] 专业知识 [ 创新能力 ] [ 项目管理 ] [ 流程规范 ] [ 专业知识 ] 文档写作 [ 专业知识 ] 手绘能力 [ 专业知识 ] 设计心理学 [ 专业知识 ] 人机工程 统计分析] 用户研究 [ 专业知识 [ 专业知识 ] 平面构成 [ 对象定 [ 对象定位 [ 对象定位 ] [ 对象定位 ] [ 专业 [ 相关知识 ] 行 [ 相关知识 ] 专 [创 [ [ 专业 [ 软件掌握 ]2D,UI 网页 ] 多媒体 [ 对象定位 ] 风格定义 [ 软件掌握 [ 软件掌握 ] 页面构建 [ 对象定位 ] 竞争分析 [ 对象定位 ] 数据分析 [ 软件掌握 ] 项目管理 3 [ 对象定位 ] 需求分析 [ 专业知识 ] 色彩构成 2 [ 专业影响力 ] [ 专业知识 ] 立体构成 1 [ 相关知识 ] 行业知识 0 [ 相关知识 ] 专业知识 [ 创新能力 ] [ 项目管理 ] [ 流程规范 ] [ 专业知识 ] 文档写作 [ 专业知识 ] 手绘能力 [ 专业知识 ] 设计心理学 [ 专业知识 ] 人机工程 统计分析] 用户研究 [ 专业知识 [ 专业知识 ] 平面构成 [ 对象定 [ 对象定位 [ 对象定位 ] [ 对象定位 ] [ 专业 [ 相关知识 ] 行 [ 相关知识 ] 专 [创 [ [ 专业 T1 T3 软件掌握 ]2D,UI 网页 ] 多媒体 [ 对象定位 ] [风格定义 [ 软件掌握 [ 对象定位 ] 竞争分析 [ 软件掌握 ] 页面构建 [ 对象定位 ] 数据分析 [ 软件掌握 ] 项目管理 [ 对象定位 ] 需求分析 [ 专业知识 ] 色彩构成 2 [ 专业影响力 ] [ 专业知识 ] 立体构成 [ 相关知识 ] 行业知识 [ 相关知识 ] 专业知识 [ 创新能力 ] [ 项目管理 ] [ 流程规范 ] [ 专业知识 ] 文档写作 T3 0 [ 专业知识 ] 平面构成 [ 专业知识 ] 手绘能力 [ 专业知识 ] 设计心理学 [ 专业知识 ] 人机工程 统计分析] 用户研究 [ 专业知识 [ 对象 [ 对象定 [ 对象定位 ] [ 对象定位 ] [ 专业 [ 相关知识 ] [ 相关知识 ] [ [ 专业 T2 [ 软件掌握 ]2D,UI 网页 ] 多媒体 [ 对象定位 ] 风格定义 [ 软件掌握 [ 对象定位 ] 竞争分析 [ 软件掌握 ] 页面构建 [ 对象定位 ] 数据分析 [ 软件掌握 ] 项目管理 [ 对象定位 ] 需求分析 [ 专业知识 ] 色彩构成 2 [ 专业影响力 ] [ 专业知识 ] 立体构成 0 [ 相关知识 ] 行业知识 [ 专业知识 ] 平面构成 [ 相关知识 ] 专业知识 [ 创新能力 ] [ 项目管理 ] [ 流程规范 ] [ 专业知识 ] 文档写作 [ 专业知识 ] 手绘能力 [ 专业知识 ] 设计心理学 [ 专业知识 ] 人机工程 统计分析] 用户研究 [ 专业知识 [ 软件掌握 ]2D,UI 网页 ] 多媒体 [ 对象定位 ] 风格定义 [ 软件掌握 [ 对象定位 ] 竞争分析 [ 软件掌握 ] 页面构建 [ 对象定位 ] 数据分析 [ 软件掌握 ] 项目管理 [ 对象定位 ] 需求分析 [ 专业知识 ] 色彩构成 2 [ 专业影响力 ] [ 专业知识 ] 立体构成 0 [ 相关知识 ] 行业知识 [ 专业知识 ] 平面构成 [ 相关知识 ] 专业知识 [ 创新能力 ] [ 项目管理 ] [ 流程规范 ] [ 专业知识 ] 文档写作 [ 专业知识 ] 手绘能力 [ 专业知识 ] 设计心理学 [ 专业知识 ] 人机工程 统计分析] 用户研究 [ 专业知识 T2 T4 [ 软件掌握 ]2D,UI 网页 ] 多媒体 [ 对象定位 ] 风格定义 [ 软件掌握 [ 对象定位 ] 竞争分析 [ 软件掌握 ] 页面构建 [ 对象定位 ] 数据分析 [ 软件掌握 ] 项目管理 [ 对象定位 ] 需求分析 [ 专业知识 ] 色彩构成 2 [ 专业知识 ] 立体构成 [ 专业影响力 ] 0 [ 相关知识 ] 行业知识 [ 专业知识 ] 平面构成 [ 相关知识 ] 专业知识 [ 创新能力 ] [ 项目管理 ] [ 流程规范 ] [ 专业知识 ] 文档写作 T4 [ 专业知识 ] 手绘能力 [ 专业知识 ] 设计心理学 [ 专业知识 ] 人机工程 统计分析] 用户研究 [ 专业知识

12 页 488 浏览
立即下载
腾讯公司职业发展体系介绍-专业职级

腾讯公司职业发展体系介绍-专业职级

腾讯公司专业职级发展体系介绍 人力资源部 我们的发展有哪些路径?——公司为员工成长规划了管 理与专业两条发展通道 管理通道 当员工成长发展到一定阶段后 ,公司会视员工在管理或者专 业方面的能力优势,结合员工 意愿与公司的人才培养规划, 帮助员工确定更能发挥其能力 特长的发展方向。 管理发展通道的主要特征是通 过他人的绩效实现组织目标 专业通道 。 专业发展通道的主要特征是通 过个人的工作达成组织目标。 在纵向上,公司为我们搭建职业发展阶梯,清晰指引员工 发展目标,体现了对员工能力发展的期望与要求 • • • 6 级:作 为公司内 外公认的 权威,推 4动公司决 级:作为 公司某一领 策 域专家,能 够解决较复 杂的问题或 2 级:作为 领导中型项 一个有经验 目 / 领域, 的专业成员 能推动和实 能够应用专 施本专业领 业知识独立 域内重大的 解决常见问 变革。 题。 • • • 技术人员通道 专业发展阶梯 5 级:作为公 司内公认的 某方面专家 ,参与战略 3 级:能够独 制定并对大 立承担部门内 型项目 /领 某一方面工作 域成功负责 或项目的策划 和推动执行, 1能够发现本专 级:能做 好被安排的 业业务流程中 一般性工作 存在的重大问 题,并提出合 在横向上, 按能力与职责相近的原则,公司为不同能力的员 工设计了不同的职业发展通道 6级 产品 / 项目人员 ( P1-6 ) 技术人员 (T 1-6 ) 市场人员 (M 1-6 ) 专业人员 (S 1-6 ) 5级 4级 3级 2级 1级 软 技 设 游 件 开 发 类 质 技 安 术 计 戏 量 研 类 美 管 究 术 理 类 类 类 游 术 运 营 类 产 全 技 术 类 项 戏 策 划 类 战 销 营 客 内 企 财 人 法 品 目 略 售 销 服 容 管 务 类 类 类 类 类 类 类 类 类 公司一共为员工提供了 24 条职业发展通道 公 力 资 源 类 行 律 类 采 共 关 系 类 建 秘 政 购 书 类 类 我们如何才能获得职级的晋升? 自愿 申报 权威 6级 资深 e (F 专家 ( llow 5 级 Ma st) e)r t r e ) xp E 4级 ( 家 骨 能力评审 专 基本资格审核 干 + (S pec ialis 3 级 ) 绩效 + 资历 各通道 / 各职级能力标准 e t a t i ) ed m r e t In ( 初 者 实现职级晋升: 2级 有经验做者 ( 1 、符合基本资格要求 En tr y 1 级 ) 2 、能力达到晋级标准 专业通道发展 职级晋升 - 基本资格 绩效条件 资历条件 申报类型 / 目标 (本职级、子等最低 工作年限) 上次 本次 1 级内晋等 0.5 年 —— 符合预期及以上 1晋2 2 级内晋等 2晋3 3 级基础等晋 3 级普通等 0.5 年 3 级普通等晋 3 级职业等 3晋4 1年 4 级内晋等 2年 最近两次绩效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 、至少有一次“超出预期”及以上 2 、本次绩效不是“低于预期” 1. 员工只能逐等申报,且应满足基本资格条件 2. 但部门可以对符合相关条件的员工给予快速发展通道或特殊申 报机会(具体见下页) 公司对我们有哪些能力标准的要求?——公司按照通道 / 职位建立了能力标准 该通道内所有员工的共性 能力要求提 炼,但各层 级和职位重 要程度和精 通程度可能 有所不同 将基本资格条件纳 入各通 道能力 模型, 强化绩 效导向 所有通道都强调的 • 方法论建设 • 知识传播 • 人才培养 单独设置能力维度“组织影响力” 组织影响力 通 用 能 力 绩效 专 业 技 能 专业能 力 专 业 知 识 专业经验 根据员工所在的职位工 作性质、 关键成功 因素提炼 。拆分为 • 专业技能 • 专业知识 在职级评定中,公司将确保员工的充分参与,并确保评定 的客观与公正 实现职级晋升标准: 1 、符合基本资格要求 2 、能力达到晋级标准 评估过程:充分发挥部门和 通道的作用提供 客观、公正的评 估环境; 评估的组织:鼓励员工充分 参与、自愿申报 ,自主举证,为 员工提供充分的 评估指引与准备 评估质量:不断建立规范化 方法,提高评估 专业性, 我们如何对待职业发展?——员工应认真规划,做好申报 准备,积极申报,以实现自身的职业发展 员工在公司如何实现个人的职业发展 认真规划 • 明确阶段职业发展 目标 • 了解政策目标 • 回顾绩效自评 • 回顾自我能力发展 做好准备 • 做好举证材料的准 备:培养人、带项 目、轮岗位、写文 档、讲课程 积极申报 • 完成业绩自评 • 主动、自愿申报 • 现场称述 / 答辩 • 参与晋升结果的沟通 职业发展 Roadmap 框架图 我们如何获得发展?——结合能力差异,选择适合的方式 1 详细 roadmap ,请查询: http:// 2 3 km.oa.com/group/grow 界定能力差异 了解通道能力标准 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式 培训与 分享 GAP (10%) ? 自学 或向他人学习 (20%) 岗位实际工作锻炼 通道能力要求 工具: 腾讯员工能力标准和要求 能力诊断表 (70%) (70%) 发展方式金字塔 发展方式匹配原则 发展方式卡片

10 页 478 浏览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