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类
考证与进阶课程
企业服务
工伤保优选
企业培训
学习中心
登录/注册
关注绑定微信领3重限时好礼
100套必备
工作模版
每日免费
资料下载
免费职业
规划咨询
限时绑定福利
00:02:29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注册登录
使用手机登录
登录注册即代表你同意
服务协议
和
隐私协议
仅差一步,马上完成
欢迎来到HRtop,根据政策法规落实实名制注册政策,需要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对用户稳私信息给予严格保密。
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公司名称(选填)
任职职位(选填)
请选择任职职位
完成
手机验证码登录
未注册手机验证后将自动创建新账号
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登录注册即代表你同意
服务协议
和
隐私协议
账号密码登录
账号
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密码
忘记密码
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手机验证码登录
登录注册即代表你同意
服务协议
和
隐私协议
按相关排序
按相关性
按阅读量
按最新
全部格式
全部格式
DOC
XLS
PPT
PDF
RAR
ZIP
全部页数
全部页数
1-5页
6-10页
11-20页
21页及以上
【腾讯各职位能力模型图】腾讯-技术专业族职级评定标准
能力标准描述(技术族&专业族) 1)达标: “关键标准项”均符合,且所有“不符合”及“部分符合”的能力标准项个数≤6项。 2)不达标: 不符合上述条件者,为不达标。 能力评估要素(带*为关键能力项) 有效沟通 有效沟通﹡ 结果影响﹡ 影响力 (一)、 领导力 专业方向影响 组织氛围影响 下属培养 教练/合作 团队内合作﹡ 跨团队协调﹡ 关注客户需求﹡ 客户导向 实现客户需求 预见客户需求 1级 •掌握基本沟通技巧 •能够清楚表达工作内容和个人观 点 •能够主持小型会议 •能够根据明确的标准要求和计划 完成工作 •能为专业领域工作提供有用信息 •确保工作具有的可维护、 可实施性,满足指标要求 •理解专业技术并运用到工作中 •对专业方向敏感,全面理 解专业技术并体现于工作 •对工作认真负责 •体现服务、成本意识 •积极参加公司活动 •良好的工作作风对团队有 很好的影响 •推动和参加公司活动 •向新员工传授经验/心得 •指导低级别专业人员 •必要时承担导师工作 •有效利用协作技巧合作 •对收集的信息能够进行分 析 •能认真对待工作接口 •参与团队内/间交流 •能保密、遵守职业道德 •在工作中注意协作技巧 •可对客户进行服务概要介绍 •在工作中借助集体力量 •能够对客户做专业指导 •对从事专业领域进行介绍 •能够识别谁是自己的客户,包括 内部和外部客户 •能够准确识别客户需求 •能够对某个客户需求及时作出反 应 •在S2以上人员指导下,能够区分 客户优先级别 •能够通过良好服务为客户 留下深刻印象 •能够持续跟进客户确保问 题解决 •根据明文规定和详细的工作指南 做出简单选择和判断 •工作有规律性,有明确方 式,有先例可循 •在相似的情况下做出判断 和选择 •在一般业务领域中承担一定的作 •在关键业务领域中承担一 定作用和在一般业务任务中 承担较重要的作用 •在他人指导下解决业务范围内的 专业领域某一方面问题; •独立处理和解决专业领域例行的 问题和操作问题 •在他人指导下解决专业领 域某一方面问题和难点; •独立处理和解决服务/业务 问题和难点 •避免重复犯同样错误 •运用经验发现避免一些常 规专业问题 •理解和支持团队/部门决策 •能够根据部门目标要求协调本职 工作优先级 •根据需求及时调整工作 •同S1 思考范围 在团队中解决问题 用 ﹡ 解决问题 独立解决问题 (二)、 业务导向 预见避免错误 目标/决策贡献﹡ 业务贡献 2级 业务贡献 •能有效完成工作文档 •能对流程/规范提出可供参 考的改进建议 •能够运用本职工作必需的知识( 技能、方法、工具和流程) •能够灵活运用和不断提高 本职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能 、方法、工具和流程) 文挡/流程贡献﹡ 专业知识深度﹡ (三)、 知识深度与广度 相关知识广度 •能够学习和掌握本职工作需要的 •能够学习和掌握本职工作 相关知识(技能、方法、工具和流 需要的相关知识(技能、方 程) 法、工具和流程) &专业族) ≤6项。 3级 4级 •能够规划/管理团队沟通 •能够通过与高层协调和沟通,获取 •能够主持或在大型会议进行主 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题陈述 •专业工作取得较好成绩 •对部门决策起有效的影响 •专业工作取得突出成绩 •对目标决策起重要影响 •探索专业技术理论并为其应用到其 它领域,提供建议 •直接影响服务/工作的客户满 意度、成本、质量等 •对专业工作综合效能有影响 ••对专业方向决策起直接影响 •对专业领域具分析和实施/组织实 施能力 •将良好的服务、成本意识体现 同S3 于工作、服务中,并对团队有 较好影响 •培养了一批有经验者 •承担新员工思想导师 •有效利用协作技巧和团队力量 合作 •参与外部沟通并收集、利用信 息 •培养了一批骨干 •能够作为兼职内部讲师 •在团队中发挥凝聚力 •参加专业技术理论研讨 •详细介绍复杂方面 •能对专业领域做详细介绍 •持续有效与客户进行专业技术 及服务交流沟通 •能够主动收集客户反馈,发现 •能够主动收集客户反馈,发现改进 改进机会 机会 •能够在问题露出苗头之初就意 •能够持续采取措施提高客户服务水 识到对客户的影响 平 •能够系统地设计服务方案 •能够保证提供的客户服务水平保持 最佳 •遵循公司指导方针和专业原则 •能够制定专业领域指导方针 灵活性处理问题 •在多变的情况下,具有分析性、阐 •在已知的范围内寻求解决办法 明性、评鉴性和/或建设性的思考 •在关键业务领域中承担较重要 •在关键业务领域中承担重要作用或 作用或在一般业务领域中起骨 在一般业务领域中起组织领导作用 干或组织领导作用 或技术顾问作用 •及时解决有一定复杂程度的专 •独立及时解决较复杂的专业领域问 业领域某一方面问题和难点; 题和难点; •独立处理和解决有较大影响的 •独立处理和解决较重大问题 问题和难点 •运用技巧和经验发现并避免较 •在较大问题发生前识别并预见其可 复杂的专业问题 能性,制定并实施避免问题发生的 方案 •领导一个小型专业领域/专业 领域某一方面工作 •制定并把握团队相关部分工作 计划、进度及成本目标; •迅速根据需求参与团队/部门 目标确定和决策; •可参与业务领域内的预算工作 •领导一个中型专业领域/专业某一 方面工作 •制定并把握团队相关部分的工作计 划、进度及成本目标; ••迅速根据需求推动团队/部门目标 确定和决策; •参与业务领域内的预算 •注重、推动职能范围内工作文 档的建设; •具有一定评审能力并参与评审 ; •对流程/规范提出有效的改进 建议 •有效推动、完成职能范围内的文档 工作 •负责较高的专业领域方案/计划/业 务产出/文档/资料评审; •组织/推动技术共享; •参与/推动相关流程/规范的改进 本次技术族 •在某关键专业技术上有专长和 •在公司某专业技术学科被视为权威 率先试行对 知识技能标 较深造诣 人士 准进行细化 ,列出了各 职位所必须 •能够在某一专业技术学科识别 •能跨多个专业技术学科识别关键技 达到的知识 技能点,以 关键技术点及其潜在价值 术点及其潜在价值 •识别业界重要的新出现的技术,领 及各级别的 导分析其影响、构成,对在专业领 要求,详见 《技术族专 域中应用能提供帮助 业技能标准 》。
2 页
508 浏览
立即下载
3D打印科技有限公司职位职级体系表
附件1:职位职级体系表 管理通道 M(管理)序列 职位层 级 职层 角色 职称 职级 职称 职级 组织管理 六级 董事层 领导层 五级 专业通道 S(营销)序列 M16 董事长 M15 执行董事 M14 董事 产品/项目/运营 M13 总裁 M12 副总裁 M11 总经理 M10 副总经理 M9 高级总监 P12 产品线&项目&运营高级总监 M8 总监 P11 产品线&项目&运营总监 M7 副总监 P10 产品线&项目&运营副总监 M6 高级经理 P9 产品线&项目&运营高级经理 M5 经理 P8 M4 副经理 M3 主管 M2 副主管 M1 组长/ 拉长 职层角 职 色 级 职 类 T(技术)序列 职称 职 级 职 电商运 类 市场 客服 营 销售 四级 中层 三级 二级 基层 业内权 威/首 席 职称 研发 T14 首席 研究员 T13 资深 研究员 T12 高级 研究员 T11 研究员 高层 F(职能)序列 制造 工程 信息 技术 售后 工程 职 级 职 质量管 类 理 职称 设计 人力 资源 财务 审计 法务 供应 链 战略 运营 S10 资深专家 T10 资深专家 F10 资深专家 S9 高级专家 T9 高级专家 F9 高级专家 产品线&项目&运营经理 S8 专家 T8 专家 F8 专家 P7 产品线&项目&运营副经理 S7 资深专员&师&顾问&代表 T7 资深工程师 F7 资深专员&师&顾问 P6 产品线&项目&运营主管 S6 高级专员&师&顾问&代表 T6 高级工程师&设计师 F6 高级专员&师&顾问 S5 中级专员&师&顾问&代表 T5 中级工程师&设计师 F5 中级专员&师&顾问 有经验 者 S4 专员&师&顾问&代表 T4 工程师&设计师 F4 专员&师&顾问 初做者 S3 助理专员&师&顾问&代表 T3 助理工程师&设计师&专员 &技术员 F3 文员/秘书/司机/助理专员&师&顾问 领域专 家 业务骨 干 一级 F2 保安 F1 清洁 工 普工级 注:职位排序(分级):按照能力、资质要求,权限大小和行政待遇排序逻辑(相对价值,即任职资格体系) 第 1 页,共 2 页 行政 :职位职级体系表 专业通道 F(职能)序列 O(生产操作)序列 职称 职 级 职 类 产品/项目 运营 职称 生产 技工 操作 /辅助 产品专家 项目&运营管理专家 资深产品经理 资深项目&运营管理专员 高级产品经理 高级项目&运营管理专员 中级产品经理 中级项目&运营管理专员 产品专员 项目&运营管理专员 O4 技师 产品助理 项目&运营管理助理 O3 技工 O2 O1 第 2 页,共 2 页 助拉 普工/操 作&辅助 员
3 页
415 浏览
立即下载
腾讯公司职业发展体系介绍-专业职级
腾讯公司专业职级发展体系介绍 人力资源部 我们的发展有哪些路径?——公司为员工成长规划了管 理与专业两条发展通道 当员工成长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公司 会视员工在管理或者专业方面的能力 优势,结合员工意愿与公司的人才培 养规划,帮助员工确定更能发挥其能 力特长的发展方向。 管理通道 专业通道 管理发展通道的主要特征是通过他人 的绩效实现组织目标。 专业发展通道的主要特征是通过个人 的工作达成组织目标。 在纵向上,公司为我们搭建职业发展阶梯,清晰指引员工 发展目标,体现了对员工能力发展的期望与要求 每级下面分设三个子等: • 基础等 • 普通等 • 职业等 • 6 级:作为公司内外公认 的权威,推动公司决策 • 5 级:作为公司内公认的某方面 专家,参与战略制定并对大型项 目 / 领域成功负责 • 4 级:作为公司某一领域专 家,能够解决较复杂的问题或 领导中型项目 / 领域,能推动 和实施本专业领域内重大的变 革。 • 3 级:能够独立承担部门内某一 方面工作或项目的策划和推动执 行,能够发现本专业业务流程中 存在的重大问题,并提出合理有 效的解决方案 • 2 级:作为一个有经验的专 业成员能够应用专业知识独 立解决常见问题。 为什么每 1 级还要设置子等? 个人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逐步积 累和提升的过程,并需要有持 续的绩效表现。 • 1 级:能做好被安排的一般性 工作 专业发展阶梯 技术人员通道 在横向上, 按能力与职责相近的原则,公司为不同能力的员 工设计了不同的职业发展通道 产品 / 项目人员 ( P1-6 ) 技术人员 (T 1-6 ) 专业人员 (S 1-6 ) 市场人员 (M 1-6 ) 6级 5级 4级 3级 2级 1级 软 件 开 发 类 技 设 游 质 术 计 戏 量 研 类 美 管 究 术 理 类 类 类 技 术 运 营 类 安 全 技 术 类 游 戏 策 划 类 产 品 类 项 目 类 战 销 略 售 类 类 营 销 类 客 服 类 内 容 类 企 管 类 财 务 类 人 力 资 源 类 公司一共为员工提供了 24 条职业发展通道 法 律 类 公 共 关 系 类 行 政 类 采 购 类 建 筑 工 程 类 秘 书 我们如何才能获得职级的晋升? lo w ) l e F 权威( 资深 专家 ( 自愿 申报 基本资格审核 绩效 + 资历 + 能力评审 各通道 / 各职级能力标准 实现职级晋升: 1 、符合基本资格要求 2 、能力达到晋级标准 Ma st er ) 6级 5级 xpert) E ( 专家 4级 骨干 (S p ec ialis t) 3级 a te ) i d e m Inter ( 者 有经验 初做 2级 者( En tr y ) 1级 专业通道发展 1. 绩效和资历是员工职级晋升的门槛,能否实现专业职级的晋升,最终还要看员工专业能力是 否真正得到提升,并达到了目标职级的要求; 2. 员工只有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并创造良好的绩效,才能在公司获得持续的发展。 职级晋升 - 基本资格 1. 2. 3. 绩效条件 资历条件 申报类型 / 目标 (本职级、子等最低 工作年限) 上次 本次 1 级内晋等 0.5 年 —— 符合预期及以上 1晋2 2 级内晋等 2晋3 3 级基础等晋 3 级普通等 0.5 年 3 级普通等晋 3 级职业等 3晋4 1年 最近两次绩效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 、至少有一次“超出预期”及以上 2 、本次绩效不是“低于预期” 员工只能逐等申报,且应满足基本资格条件 4 级内晋等 2年 但部门可以对符合相关条件的员工给予快速发展通道或特殊申报机会(具体见下页) 特殊申报适用于有特殊贡献、潜力高发展迅速、或当前职级严重滞后于实际能力的员工 公司对我们有哪些能力标准的要求?——公司按照通 道 / 职位建立了能力标准 该通道内所有员工的共性 能力要求提炼,但各层级 和职位重要程度和精通程 度可能有所不同 所有通道都强调的 • 方法论建设 • 知识传播 • 人才培养 单独设置能力维度“组织影响力” 组织影响力 专业能力 通 用 能 力 专 业 技 能 专 业 知 识 将基本资格条件纳 入各通道能力模 型,强化绩效导向 绩效 专业经验 根据员工所在的职位工 作性质、关键成功因素 提炼。拆分为 • 专业技能 • 专业知识 在职级评定中,公司将确保员工的充分参与,并确保评定 的客观与公正 评估标准: 评估组织: 结合业绩与 能力 实现职级晋升标准: 鼓励充分参 与 1 、符合基本资格要求 2 、能力达到晋级标准 评估过程: 评估质量: 客观公正公 平 专业、规范 性 评估过程:充分发挥部门和 通道的作用提供客观、公正 的评估环境; 评估的组织:鼓励员工充分 参与、自愿申报,自主举 证,为员工提供充分的评估 指引与准备 评估质量:不断建立规范化 方法,提高评估专业性, 我们如何对待职业发展?——员工应认真规划,做好申报 准备,积极申报,以实现自身的职业发展 员工在公司如何实现个人的职业发展 认真规划 • 明确阶段职业发展 目标 • 了解政策目标 • 回顾绩效自评 • 回顾自我能力发展 做好准备 • 做好举证材料的准 备:培养人、带项 目、轮岗位、写文 档、讲课程 积极申报 • 完成业绩自评 • 主动、自愿申报 • 现场称述 / 答辩 • 参与晋升结果的沟通 我们如何获得发展?——结合能力差异,选择适合的方式 职业发展 Roadmap 框架图 1 了解通道能力标准 2 界定能力差异 ? 通道能力要求 腾讯员工能力标准和要求 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式 培训与 分享 (10%) GAP 工具: 3 能力诊断表 自学 或向他人学习 (20%) 岗位实际工作锻炼 岗位实际工作锻炼 (70%) 发展方式金字塔 发展方式匹配原则 发展方式卡片
10 页
363 浏览
立即下载
【表格】集团标准岗位职级表
集团标准岗位职级图&薪酬对照表 生产管理职位序列 管理层 级 决策层 经营管 理层 组织名称 组织 层级 董事长/董事总经 第一层 理 中心/事业部/分 公司/工厂 职等 职级 对应薪酬架构范围 集团 董事长级 董事长 董事总经理级 董事总经理/行政 总裁 职能部门 生产工厂 生效时间: 行政职能专业序列 L1 L2 L3 财务/供应 链/人力/行政 /商务/品管 研发技术序列 对应薪酬架构范围 L1 L2 L3 师12 副总经理级 L1 L2 L3 生产技 品质检 安装施工质 工程售后服 工序列 验系列 量安全序列 务序列(客 服) 营销序列 对应薪酬架构范围 L1 L2 基础服务序列 对应薪酬架构范围 L3 销售/项目管理 /渠道序列 L1 L2 对应薪酬架构范围 后勤/支持 序列 L3 L1 L2 师11 总经理助理级 84,500.00 78,000.00 71,500.00 67,600.00 65,000.00 58,500.00 49,400.00 45,500.00 45,500.00 42,000.00 36,000.00 33,500.00 31000.00 26400.00 行政副总裁 常务副总经理/资 常务副总经理/资 深常务副总经 深常务副总经 理/资深财务总监 理/资深财务总监 资深行政副总经 理/资深财务总监 副总经理/营动副 总经理/总经理助 理/财务总监/营 销副总经理/行政 副总经理 行政副总经理/财 务总监/ 总经理/部门总经理 第二层 第三层 副总经理/营运副 总经理/总经理助 理/财务总监/营 销副总经理/行政 副总经理 执行总监 厂长 260,000.00 240,000.00 230,000.00 总经理/部门总经 理 160,000.00 145,000.00 142,000.00 副总监 副厂长 220,000.00 210,000.00 200,000.00 副总经理/部门副 总经理 140,000.00 135,000.00 总设计(工程、工 132,000.00 艺,建筑五大员类 )师 300,000.00 280,000.00 240,000.00 资深经理 资深经理 170,000.00 160,000.00 155,000.00 160,000.00 155,000.00 150,000.00 221,000.00 190,000.00 175,000.00 部 师8 高级经理级 (部级) 第四层 高级专业经理 经营执 行层 首席质检 首席技师 员 高级经理 高级经理 150,000.00 145,000.00 140,000.00 145,000.00 140,000.00 135,000.00 师6 经理 经理 135,000.00 130,000.00 125,000.00 130,000.00 125,000.00 120,000.00 115,000.00 105,000.00 98,500.00 91,000.00 84,500.00 高级设计(工程、 78,000.00 工艺,建筑五大员 类)师 90,000.00 850,000.00 62,000.00 师5 经理级 (副部级) 师4 师3 第六层 副总设计(工程、 工艺,建筑五大员 类)师 师7 专业经理 第五层 副总经理/部门副总 经理 技术副总经理 总监级 师9 组 对应薪酬架构范围 师13 师10 课 研发/设计/工 程/工艺技术 序列 6/1/2016 操作技工序列 主任级 师2 副经理 副经理 120,000.00 110,000.00 100,000.00 主任 主任 97,500.00 91,000.00 85,000.00 资深专员(文员 ,统计、会计) 195,000.00 169,000.00 业务经理/项目经理 /区域主任 110,000.00 105,000.00 100,000.00 156,000.00 130,000.00 117,000.00 业务副经理/项目副 经理/区域副主任 95,000.00 90,000.00 85,000.00 104,000.00 101,400.00 98,800.00 高级专员(内勤、 助理) 80000 75000 70000 135,000.00 130,000.00 高级技师 售后副工程师 97,500.00 94,900.00 91,000.00 专员(内勤、助理 ) 65000 60000 55000 125,000.00 115,000.00 110,000.00 中级技师 资深质检 员 高级质量工程师 资深安装维修 /高级安全工程 员 师 91,000.00 84,500.00 78,000.00 职员(内勤、助理 ) 50000 45000 40000 80,000.00 初级技师 高级质检 员 中级质量工程师 高级安装维修 /中级安全工程 员 师 71,500.00 62,400.00 59,800.00 58,000.00 高级技工 中级质检 员 初级质量工程师 中级安装维修 /初级安全工程 员 师 58,500.00 54,600.00 52,000.00 初级安装维修 员 45,500.00 65,000.00 专员 组长 62,500.00 58,500.00 54,000.00 专员(文员,统 计、会计) 54,600.00 52,000.00 初级设计(工程、 49,400.00 工艺,建筑五大员 类)师 78,000.00 设计(工程、工艺 39,000.00 ,平面设计/建筑 五大员类) 师 52,000.00 45,500.00 234,000.00 140,000.00 71,500.00 49,400.00 115,000.00 售后工程师 高级专员(文员 ,统计、会计) 职员(文员,统 计、会计) 120,000.00 145,000.00 资深技师 65,000.00 45,500.00 125,000.00 150,000.00 71,500.00 49,400.00 高级业务总监/高级 项目总监 155,000.00 84,500.00 52,000.00 130,000.00 160,000.00 副主任 副组长 140,000.00 165,000.00 副主任 职员 160,000.00 170,000.00 中级设计(工程、 58,500.00 工艺,建筑五大员 类)师 职员级 师1 资深设计(工程、 工艺,建筑五大员 类)师 资深售后工程 资深质量工程师 师 /资深安全工程 师 高级售后工程 师 资深业务总监/资深 项目总监 49,400.00 45,000.00 中级技工 初级质检 员 质量员/安全员 厨师长 厨师/驾驶员 41,600.00 39,000.00 初级技工 安装维修工 37,700.00 36,400.00 35,100.00 普工 叉车工 32,500.00 31,200.00 29,900.00 环境管理员/帮 厨 清洁工/保安 班 编制: 第七层 OP 操作工级 学徒工 审核: 批准: 装卸工 28,600.00 27,300.00 26,000.00
2 页
392 浏览
立即下载
【表格】集团化公司岗位及职级序列模板
集团化公司各岗位层级定位(专业序列) 集团化公司各岗位层级定位(管理序列) 管理序列层级 定位 权利 职责 财权 人权 事权 负责董事会与股东会履 行的职责;负责公司战 略规划;负责公司年度 经营规划;负责公司高 管层核心团队的管理及 搭建;负责公司重大经 营事项的统筹、协调 公司年度预算、年度资 金计划、项目商业计划 书等财务规划方案的审 批;公司月度资金计划 的审批;预算及资金计 划外支付事项的审批; 重大资产处置权 公司高管层、特别 岗位的人事管理权 公司各级团队的人 事否决权 公司战略规划的审批 对公司经营目标有影响 的重大经营事项的决策 对重大经营事项进度、 成本及风险的平衡权 协助决策层管理多个中 专业战略规划+高管 层团队管理+专业重 心或下属多个业务公司 大事项决策+跨职能 ,并承担相应考核 间的统筹协调 负责职能战略规划 负责年度职能策略及目 标进行规划 负责职能高管团队的管 理及搭建 负责职能重大专业事项 的统筹、协调及把关 所管辖板块年度专业预 算的审批 所管控板块月度资金计 划的审批 预算及资金计划外支付 事项的审核 所管辖板块总监层 、经理层的录用、 任免、考核及薪酬 审批权 职能战略规划的审批 管辖范围内重大专业事 项的决策 跨职能的资源统筹与协 调,对管辖范围内重大 专业事项进度、成本及 风险的平衡权 总监层 作为中心/子公司负责人 ,根据公司战略进行理 解并且能够对于本中心 业务工作做方向性指引 中心职能范围内的目 标规划+核心团队管 理+重大事项决策+职 能范围内的统筹协调 负责中心/子公司年度策 略及目标规划 负责中心/子公司核心骨 干团队的管理及搭建 负责中心/子公司管理体 系、机制的搭建 负责中心/子公司专业事 项的统筹、协调及把关 所在中心/子公司专业预 算及资金计划的审核 所在中心/子公司预算及 资金计划内支付事项的 审批 依据专业意见对所 管辖的经理层以下 员工的录用、任免 、薪酬及考核审批 权 所管辖经理层的录 用建议权 中心/子公司年度规划与 目标的审核 中心/子公司日常专业事 项的审批 中心/子公司内资源的统 筹与协调,对管辖范围 内重大专业事项进度、 成本及风险的平衡权 经理层 指地产总部中心或者城 市公司的职能部门负责 人,负责本部门各项工 作管理,同时直接管理 的下属在3人以上。 管辖部门的目标规划 及考核 +下属团队人 事建议+专业事项的 审核 员工层 无 管理序列无员工层 决策层(TOP) 高管层 作为整个集团的最高负 责人,对公司发展方向 做指导性规划,同时对 公司重大事项拥有决策 权限 董事会与股东会赋予 的权利+公司战略规 划+高管层团队管理 +公司重大事项决策 +公司间的统筹协调 专业序列层 级 定位 权利 职责 财权 人权 事权 无 专业序列无决策 专业序列无决策层 层 高管层 指集团某技术条线的 技术权威,首席在整 个集团同一技术条线 只能唯一设置 专业战略建议 +专业目标管理 及考核+专业团 队人事建议 负责所在专业的战略、年度 策略、年度目标规划并推动 执行 负责站在专业角度对公司重 大经营事项进行审核把关, 并有效控制专业风险 负责对专业内日常重大事项 进行有效控制、决策 总监层 指中心/子公司某专 业条线的技术负责人 ,根据中心/子公司 发展方向及考核指标 完成本专业年度指标 分解并有效拟定本专 业方向和计划,同时 监督其完成情况 管辖范围内专业 条线的目标规划 及考核 +下属团 队的人事建议 +标准事项的决 策+非标准事项 的专业审核 负责在上级指导下拟订专业 条线战略、年度策略及年度 目标并负责具体执行 负责对本专业内其它员工制 订的方案或成果进行的审核 把关,并提出改进意见 负责对本专业管理制度及流 程的有效性、适用性进行审 核把关,并提升出改进意见 负责中心/子公司部门的 工作方案、策略及目标 所管辖的员工层的 部门专项方案、计划及 制订 负责中心/子公司部门团 所在部门支付事项的发 录用建议权 目标审核 所管辖的员工层的 部门日常专业事项的审 队的管理及搭建 起或审核 考核指标制订及考 负责中心/子公司部门日 核 核审核权 常专业事项的组织、协 调及推动执行 经理层 负责独立的按照所在部门的 能够按照所在部 工作计划或任务去制订解决 门/条线的工作计划 或任务去制订解决方 独立拟订方案及 方案,调动内部资源,并推 业务范围内支付的 动专项工作的执行 无 案,调动内部资源, 解决问题 负责制订所在部门具体工作 发起(独立) 同时能独立开展对应 的管理制度及流程 相关工作 业务范围内事项的 发起(独立) 管理序列无员工层 员工层 根据公司制度或上级 负责根据公司制度或上级指 指令执行简单工作任 不能够独立拟订 令执行简单工作任务,或配 业务范围内支付的 务,或配合部门其它 方案或解决问题 合部门其它员工完成工作 发起(需要指导) 无 员工完成工作 业务范围内事项的 发起(需要指导) 管理序列无员工层 管理序列无员工层 管理序列无员工层 决策层(TOP) 专业序列无决策层 专业序列无决策层 专业序列无决策层 所管辖板块年度职 能预算的专业审核 预算及资金计划外 支付事项的专业审 核 所管辖板块总监层的 定级、录用、任免、 及薪酬专业审核 所管辖板块总监层的 专业考核的制订、目 标下达及专业目标考 核 职能战略规划的专 业审核 管辖范围内重大专 业事项的决策建议 对管辖范围内方案 及认定的最终成果 的审核 所管辖专业条线相 关的,有明确制度 标准的预算及资计 划内支付事项的审 核 所管辖的经理层及以 下人员的录用建议权 所管辖的经理层及以 下人员考核指标制订 及考核审核权 本专业专项方案、 计划及目标的审核 ,是对专业条线技 术方案风险第一责 任人 专业条线日常专业 事项的审核 对部门内阶段性成 果的认定 集团化公司职级序列表 管理序列职级(负责团队管理) 编号 1 2 层级 决策层 3 4 高管层 5 6 7 8 9 总监层 经理层 管理职级序列 一级 集团总部 二级 城市公司 T13 董事长 T12 总裁 M11 常务副总裁 总经理 M10 副总经理 副总经理 M9 总经理助理 总经理助理 M8 总监 总监 M7 副总监 副总监 M6 部门经理 部门经理 M5 部门副经理 部门副经理 10 11 12 制表: 层级 员工层 专业职级序列 物业、商业等 一级 集团总部 二级 城市公司 G11 总经理 副总经理 高管层 G10 首席XX官 G9 总监层 经理层 由各三级子公司自行设置 员工层 13 说明 三级 子分公司 专业序列职级(不负责团队管理) G8 专业总监 G7 专业副总监 G6 专业经理 专业经理 G5 专业副经理 专业副经理 G4 高级主管 高级主管 G3 主管 主管 G2 高级专员 高级专员 G1 专员 专员 1、该岗位职级设置是根据公司当前业务现状并结合年度业务规划、经营情况、组织架构及人员结构进行优化修订。人力行政中心将定期根据公司每年业 务发展状况、当年战略规划和组织管控模式进行系统审视和调整,以符合公司当期发展的管理需要。 2、在集团总部设置中心,其它二、三级公司内部设置部门。 3、(1)原则上地产总部各中心不能同时设立正/副职,如满足该中心负责人由公司M9级及以上领导兼任时可设置中心副职;(2)原则上城市公司各部 门不能同时设立正/副职,如满足以下情况,可考虑设置副职:A、部门负责人由城市公司副总/总助兼任;B、部门内员工人数>15人且部门副职需直接 管理下属> 8人。 4、当设置某专业首席后,在同一行政单元层级不得再设置同一专业总监层。 5、设置城市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负责所在城市所有项目专业板块统筹管理。 6、设置首席XX官,最高职级可等同于总部常务副总裁,在整个集团同一技术条线首席官只能唯一设置,可设置首席财务官、首席战略官、首席人力官、 首席风险官、首席营销官、首席产品官等。 审核: 审批:
5 页
423 浏览
立即下载
各职级员工体检项目套餐 (多表格)
操作层员工套餐 序号 检查类别 项目名称 临床意义 测量 身高,体重,血压 1 检查专科或方 式 2 用于血脂代谢紊乱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危险 血脂两项(总胆固醇 性预测和营养学评价提示血液粘滞性情况,为某些 、甘油三脂) 疾病提供预报性资料,可作为某些疾病鉴别诊断的 辅助手段 抽血室 3 肾功两项(尿素,肌 酐) 抽血室 4 空腹血糖测定 5 血液检查 6 主要用于肾功能评价、蛋白质代谢和营养学评价 了解血糖情况,糖尿病的相关诊断。 抽血 甲胎蛋白(AFP)定 性 原发性肝癌早期筛查 抽血室 EB病毒抗体测定 鼻咽癌的早期筛查 抽血室 7 血尿酸 8 肝功能两项(谷丙、 谷草转氨酶) 了解肝功能损害情况 抽血室 9 乙肝二对半 乙肝病毒(HBV)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 抽血室 10 五分类全血细胞分析 了解有无感染、贫血、凝血功能障碍等血液病 抽血室 尿十项 尿道有无感染、尿蛋白、尿糖、急慢性肾病等,主 要用于肾功能评价、蛋白质代谢和营养学评价 尿液 11 尿液检查 12 仪器检查 13 14 了解有关代谢疾病,痛风诊断。 常规心电图检查(三 诊断心律失常的最佳手段,对冠心病及其他心脏病 通道+十二通道) 也有提示诊断的作用 抽血费 建立健康档案 抽血 心电图室 职员级员工套餐(女) 序号 检查类别 项目名称 临床意义 测量 身高,体重,血压 1 2 3 妇科检查 检查专科或方式 妇科检查 排除妇科常见的阴道炎、宫颈炎以及妇科肿 瘤等疾病 妇科 阴道分泌物常规 对宫颈炎症类型、宫颈肿瘤的诊断有一定意 义 妇科 协助诊断有无宫颈癌细胞 妇科 4 阴道、宫颈脱落细胞学 5 肾功两项(尿素,肌酐 主要用于肾功能评价、蛋白质代谢和营养学 ) 评价 抽血室 6 肝功能四项 抽血室 7 空腹血糖测定 了解血糖情况,糖尿病的相关诊断。 抽血 8 血尿酸 了解有关代谢疾病,痛风诊断。 抽血 9 10 血液检查 11 抽血室 癌胚抗原(CEA)定性 大肠癌、直肠癌肿瘤早期筛查 抽血室 EB病毒抗体测定 14 17 原发性肝癌早期筛查 乙肝病毒(HBV)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 了解有无感染、贫血、凝血功能障碍等血液 五分类全血细胞分析 病 用于血脂代谢紊乱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性疾 病危险性预测和营养学评价提示血液粘滞性 血脂二项 情况,为某些疾病提供预报性资料,可作为 某些疾病鉴别诊断的辅助手段 13 16 甲胎蛋白(AFP)定性 乙肝二对半 12 15 了解肝功能损害情况 鼻咽癌的早期筛查 尿道有无感染、尿蛋白、尿糖、急慢性肾病 等,主要用于肾功能评价、蛋白质代谢和营 养学评价 腹部B超(肝、胆、胰 了解肝、胆、胰、脾、肾、输尿管、膀胱、 B超检查(黑白)、脾、双肾、输尿管、 子宫及附件、结构是否正常,有无结石、炎 膀胱、子宫附件) 症、囊肿、肿瘤等病变 尿液检查 心脏检查 尿十项 常规心电图检查(三通 道+十二通道) 18 抽血费 19 建立健康档案 诊断心律失常的最佳手段,对冠心病及其他 心脏病也有提示诊断的作用 抽血室 抽血室 抽血室 抽血室 尿液 B超 心电图室 职员级员工套餐(男) 序号 检查类别 1 临床意义 测量 身高,体重,血压 肾功四项(血糖、尿酸、 主要用于肾功能评价、蛋白质代谢和营养学评 肌酐、尿素氮) 价 肝功能四项 了解肝功能损害情况 五分类全血细胞分析(社 了解有无贫血、凝血功能障碍等,以及一些免 保/体检专用) 疫功能情况。 2 3 4 5 6 项目名称 血液检查 抽血室 抽血室 抽血 血脂四项(甘油三酯、总 用于血脂代谢紊乱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胆固醇、低密度载脂蛋白 危险性预测和营养学评价提示血液粘滞性情况 ,为某些疾病提供预报性资料,可作为某些疾 、高密度脂蛋白) 病鉴别诊断的辅助手段 抽血室 肾功二项(肌酐、尿素氮 主要用于肾功能评价、蛋白质代谢和营养学评 ) 价 抽血室 血清胱抑素(Cystatin C)测定 7 检查专科或方式 肾病早期筛查,作为肾功能检查指标,受饮食 等因素影响少。 抽血 8 甲胎蛋白(AFP)定性 原发性肝癌早期筛查 抽血室 9 癌胚抗原(CEA)定性 抽血室 10 幽门螺杆菌抗体测定 大肠癌、直肠癌肿瘤早期筛查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否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 相关检查。 11 EB病毒抗体测定 鼻咽癌的相关筛查。 12 13 乙肝二对半 尿液检查 16 17 18 抽血 抽血室 尿液 B超 B超检查 腹部黑白B超(肝、胆、 胰、脾) 了解肝、胆、胰、脾、肾、输尿管、膀胱、前 列腺、结构是否正常,有无结石、炎症、囊肿 泌尿系黑白B超(双肾、 、肿瘤等病变 输尿管、膀胱、前列腺 心脏检查 常规心电图检查(三通道 诊断心律失常的最佳手段,对冠心病及其他心 +十二通道) 脏病也有提示诊断的作用 心电图室 14 15 尿十项 乙肝病毒(HBV)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 尿道有无感染、尿蛋白、尿糖、急慢性肾病等 ,主要用于肾功能评价、蛋白质代谢和营养学 评价 抽血 抽血费 建立健康档案 B超 主管级套餐(女) 序号 项目名称 临床意义 1 测量 身高,体重,血压 2 妇科检查 排除妇科常见的阴道炎、宫颈炎以及妇科 肿瘤等疾病 妇科 阴道分泌物常规 对宫颈炎症类型、宫颈肿瘤的诊断有一定 意义 妇科 妇科 7 协助诊断有无宫颈癌细胞 尿道有无感染、尿蛋白、尿糖、急慢性肾 尿十项 病等,主要用于肾功能评价、蛋白质代谢 和营养学评价 肾功二项(肌酐、尿素 主要用于肾功能评价、蛋白质代谢和营养 氮) 学评价 肝功能二项 了解肝功能损害情况 8 五分类全血细胞分析 了解有无感染、贫血、凝血功能障碍等血 液病 抽血室 9 胃蛋白酶元I 诊断胃部疾病及肿瘤的初步筛选指标 抽血室 甲胎蛋白(AFP)定性 原发性肝癌早期筛查 抽血室 癌胚抗原(CEA)定性 大肠癌、直肠癌肿瘤早期筛查 抽血室 12 EB病毒抗体测定 鼻咽癌的早期筛查 抽血室 13 乙肝二对半 乙肝病毒(HBV)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 抽血室 血脂二项 用于血脂代谢紊乱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性 疾病危险性预测和营养学评价提示血液粘 滞性情况,为某些疾病提供预报性资料, 可作为某些疾病鉴别诊断的辅助手段 抽血室 3 检查类别 妇科检查 4 5 阴道、宫颈脱落细胞学 尿液检查 6 10 11 血液检查 14 15 B超检查 16 彩超检查 17 心脏检查 18 仪器检查 腹部黑白B超(肝、胆 了解肝、胆、胰、脾、肾、输尿管、膀胱 、胰、脾、双肾、输尿 、子宫及附件、结构是否正常,有无结石 管、膀胱、子宫附件) 、炎症、囊肿、肿瘤等病变 乳腺彩超 对乳腺增生、肿瘤等有一定诊断意义 常规心电图检查(三通 诊断心律失常的最佳手段,对冠心病及其 道+十二通道) 他心脏病也有提示诊断的作用 了解双肺、心脏、大血管、纵隔情况,有 无炎症、结核、肿瘤等 胸部正位片 19 抽血费 20 建立健康档案 总价格 折后价 折扣 检查专科或方式 尿液 抽血室 抽血室 B超 B超 心电图室 X线拍片 主管级套餐(男) 序号 检查类别 项目名称 1 体检内科一般检查 2 体检外科一般检查 临床意义 检查专科或方式 检查相关脏器的基本情况,初步诊断排除 常见疾病。 内科 外科 尿十项 尿道有无感染、尿蛋白、尿糖、急慢性肾 病等,主要用于肾功能评价、蛋白质代谢 和营养学评价 尿液 4 肾功七项 尿素测定、肌酐测定、葡萄糖测定、钾测 定、钠测定、氯测定、钙测定 抽血 5 肝功能I号(9项) 了解肝功能损害情况 抽血 3 尿液检查 6 7 8 血液检查 用于血脂代谢紊乱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性 血脂四项(甘油三酯、总胆 固醇、低密度载脂蛋白、高 疾病危险性预测和营养学评价提示血液粘 滞性情况,为某些疾病提供预报性资料, 密度脂蛋白) 可作为某些疾病鉴别诊断的辅助手段 抽血 五分类全血细胞分析 了解有无感染、贫血、凝血功能障碍等血 液病 抽血 胃蛋白酶元I 诊断胃部疾病及肿瘤的初步筛选指标 抽血 肾病早期筛查,作为肾功能检查指标,受 饮食等因素影响少。 抽血 血清胱抑素(Cystatin C) 测定 9 10 甲胎蛋白(AFP)定性 原发性肝癌早期筛查 抽血 11 癌胚抗原(CEA)定性 大肠癌、直肠癌肿瘤早期筛查 抽血 12 EB病毒抗体测定 鼻咽癌的早期筛查 抽血 13 乙肝二对半 乙肝病毒(HBV)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 抽血 14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用于前列腺肿瘤的初步诊断 抽血 15 B超检查 16 17 心脏检查 18 X光检查 腹部黑白B超(肝、胆、胰 、脾) 了解肝、胆、胰、脾、肾、输尿管、膀胱 、前列腺、结构是否正常,有无结石、炎 泌尿系黑白B超(双肾、输 症、囊肿、肿瘤等病变 尿管、膀胱、前列腺 常规心电图检查(三通道+十 诊断心律失常的最佳手段,对冠心病及其 二通道) 他心脏病也有提示诊断的作用 颈椎侧位片 19 抽血费 20 建立健康档案 协助诊断颈椎病变 总价格 折后价 折扣 B超 B超 心电图室 X线拍片 经理、总监级套餐(女) 序号 检查类别 项目名称 临床意义 检查专科或方式 1 专科检查 内科、外科、耳鼻喉科 了解精神状态,以及身体一般情况 内外科 2 尿液检查 尿液常规 对泌尿系统感染、结石有一定诊断意义 尿液 3 血液常规(五分类) 诊断各种贫血、某些病毒细菌感染、过 敏性疾病、出血性疾病等有一定诊断意 义 抽血 4 肝功九项 有助于肝、胆疾病的诊断 抽血 5 肾功四项(血糖、尿酸 、肌酐、尿素氮) 了解肾脏功能和诊断糖尿病 抽血 6 血脂四项(甘油三酯、 总胆固醇、低密度载脂 蛋白、高密度脂蛋白) 有助于诊断高脂血症 抽血 7 胃蛋白酶原I(PG1) 诊断胃部疾病 抽血 8 EB病毒(诊断鼻咽癌) 协助诊断鼻咽癌 抽血 9 糖链抗原125(CA-125) 卵巢癌的相关筛查。 抽血 10 CEA(癌胚抗原定量) 用于消化道肿瘤的初步诊断 抽血 11 AFP定性(甲胎旦白定性) 协助诊断肝癌 抽血 12 乙肝二对半 乙肝病毒(HBV)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 抽血 血液检查 13 X光检查 胸部正位片、腰椎侧位 协助诊断各种肺部、胸膜病变、心脏大 血管等病变、协助诊断颈椎病变(孕妇 片(数码拍片) 禁做) X线拍片 14 心脏检查 心电图(全电脑自动分 对诊断心肌梗塞、心绞痛、冠状动脉供 析) 血不足,各种心律失常等有一定意义 心电图室 15 B超检查 肝、胆、脾、双肾、膀 对相应部位的纤维化、结石、肿瘤、炎 胱、子宫、附件 症有一定诊断意义 B超 16 彩超检查 17 18 妇科检查 19 20 抽血费 21 健康档案费 乳腺彩超 对乳腺增生、肿瘤等有一定诊断意义 B超 妇科检查 排除妇科常见的阴道炎、宫颈炎以及妇 科肿瘤等疾病 妇科 白带常规 诊断各种炎症(如霉菌、滴虫感染) 妇科 液基细胞学LCT 对宫颈炎症类型、宫颈肿瘤的诊断有一 定意义 妇科 总价格 折后价 折扣 经理、总监级套餐(男) 序号 检查类别 项目名称 临床意义 检查专科或方式 1 专科检查 内科、外科、耳鼻喉科. 眼科,口腔科 了解精神状态,以及身体一般情况 内外科 2 尿液检查 尿液常规 对泌尿系统感染、结石有一定诊断意义 尿液 3 血液常规(五分类) 诊断各种贫血、某些病毒细菌感染、过敏性 疾病、出血性疾病等有一定诊断意义 抽血 4 肝功九项 有助于肝、胆疾病的诊断 抽血 5 肾功四项(血糖、尿酸 、肌酐、尿素氮) 了解肾脏功能和诊断糖尿病 抽血 6 血脂四项(甘油三酯、 总胆固醇、低密度载脂 蛋白、高密度脂蛋白) 有助于诊断高脂血症 抽血 7 糖化血红蛋白 协助诊断糖尿病 抽血 胃蛋白酶原I(PG1) 诊断胃部疾病及肿瘤的初步筛选指标 抽血 缺血修饰白蛋白 诊断是否心肌缺血 抽血 10 EB病毒(诊断鼻咽癌) 协助诊断鼻咽癌 抽血 11 AFP定性(甲胎旦白定姓) 协助诊断肝癌 抽血 12 CEA(癌胚抗原定量) 用于消化道肿瘤的初步诊断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主要用于小细胞肺癌、神经母细胞瘤的相关 (NSE) 筛查。 乙肝二对半 乙肝病毒(HBV)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 8 9 血液检查 13 14 抽血 抽血 抽血 15 Ci199 初步诊断胰腺癌肿瘤 抽血 16 前列腺癌(PSA) 用于前列腺肿瘤的初步诊断 抽血 17 X光检查 胸部正位片、颈椎侧位 协助诊断各种肺部、胸膜病变、心脏大血管 片 等病变、协助诊断颈椎病变 X线拍片 18 心脏检查 心电图(全电脑自动分 对诊断心肌梗塞、心绞痛、冠状动脉供血不 析) 足,各种心律失常等有一定意义 心电图室 19 B超检查 肝、胆、脾、双肾、膀 对相应部位的纤维化、结石、肿瘤、炎症有 胱、前列腺 一定诊断意义 B超 20 其他检查 21 抽血费 22 健康档案费 对骨骼状态提供量化评估、对血管(尤其是 四肢)的进行功能性检测,观察血管的弹性 、僵硬度、顺应性等 骨密度检测 总价格 折后价 折扣 骨密度室 总经理级套餐(女) 序号 检查类别 项目名称 临床意义 检查专科或方式 1 专科检查 内科、外科、耳鼻喉科 了解精神状态,以及身体一般情况 内外科 2 尿液检查 尿液常规 对泌尿系统感染、结石有一定诊断意义 尿液 3 血液常规(五分类) 诊断各种贫血、某些病毒细菌感染、过 敏性疾病、出血性疾病等有一定诊断意 义 抽血 4 肝功九项 有助于肝、胆疾病的诊断 抽血 5 肾功四项(血糖、尿酸 、肌酐、尿素氮) 了解肾脏功能和诊断糖尿病 抽血 6 血脂四项(甘油三酯、 总胆固醇、低密度载脂 蛋白、高密度脂蛋白) 有助于诊断高脂血症 抽血 7 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 化性溃疡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阳性结 果表示曾经感染过幽门螺杆菌。 抽血 8 血清肌酸激酶 在诊断急性心肌梗塞时有特异性,结合 心肌酶谱,有助于心肌梗塞的诊断。 抽血 9 胃蛋白酶原I(PG1) 诊断胃部疾病 抽血 10 缺血修饰白蛋白 诊断是否心肌缺血 抽血 11 EB病毒(诊断鼻咽癌) 协助诊断鼻咽癌 抽血 12 CEA(癌胚抗原定量) 用于消化道肿瘤的初步诊断 抽血 13 AFP定性(甲胎旦白定性) 协助诊断肝癌 抽血 14 乙肝二对半 乙肝病毒(HBV)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 抽血 血液检查 15 X光检查 协助诊断各种肺部、胸膜病变、心脏大 胸部正位片、腰椎正位 血管等病变、协助诊断颈椎病变(孕妇 片(数码拍片) 禁做) 120 16 心脏检查 心电图(全电脑自动分 对诊断心肌梗塞、心绞痛、冠状动脉供 析) 血不足,各种心律失常等有一定意义 X线拍片 17 B超检查 肝、胆、脾、双肾、膀 对相应部位的纤维化、结石、肿瘤、炎 胱、子宫、附件 症有一定诊断意义 B超 18 19 彩超检查 20 21 妇科检查 22 23 抽血费 24 健康档案费 乳腺彩超 对乳腺增生、肿瘤等有一定诊断意义 B超 颈动脉彩超 相应部位的血管、血流情况(血管是否 病变,弹性情况等) B超 妇科检查 排除妇科常见的阴道炎、宫颈炎以及妇 科肿瘤等疾病 妇科 白带常规 诊断各种炎症(如霉菌、滴虫感染) 妇科 液基细胞学 对宫颈炎症类型、宫颈肿瘤的诊断有一 定意义 妇科 总价格 折后价 折扣 总经理级套餐(男) 序号 检查类别 项目名称 临床意义 检查专科或方 式 1 专科检查 内科、外科、耳鼻喉科 了解精神状态,以及身体一般情况 内外科 2 尿液检查 尿液常规 对泌尿系统感染、结石有一定诊断意义 尿液 3 血液常规(五分类) 诊断各种贫血、某些病毒细菌感染、过敏性 疾病、出血性疾病等有一定诊断意义 抽血 4 肝功九项 有助于肝、胆疾病的诊断 抽血 5 肾功四项(血糖、尿酸 、肌酐、尿素氮) 了解肾脏功能和诊断糖尿病 抽血 6 血脂四项(甘油三酯、 总胆固醇、低密度载脂 蛋白、高密度脂蛋白) 有助于诊断高脂血症 抽血 7 糖化血红蛋白 协助诊断糖尿病 抽血 8 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 溃疡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阳性结果表示曾 经感染过幽门螺杆菌。 抽血 9 血清肌酸激酶 在诊断急性心肌梗塞时有特异性,结合心肌 酶谱,有助于心肌梗塞的诊断。 抽血 胃蛋白酶原I(PG1) 诊断胃部疾病及肿瘤的初步筛选指标 抽血 11 缺血修饰白蛋白 诊断是否心肌缺血 抽血 12 EB病毒(诊断鼻咽癌) 协助诊断鼻咽癌 抽血 13 AFP定性(甲胎旦白定姓) 协助诊断肝癌 抽血 14 CEA(癌胚抗原定量) 用于消化道肿瘤的初步诊断 抽血 15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电发光) 主要用来筛查肺部肿瘤。 抽血 16 血流变检查 血液流变检测主要反映血液流动性、凝滞性 和血液粘度的变化。适用于高血压、动脉硬 化、脑中风、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等疾患的检 查。 抽血 17 乙肝二对半 乙肝病毒(HBV)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 抽血 18 Ci199 初步诊断胰腺癌肿瘤 抽血 19 前列腺癌(PSA) 用于前列腺肿瘤的初步诊断 抽血 10 血液检查 20 X光检查 胸部正位片、颈椎侧位 片、腰部侧位片(数码 协助诊断各种肺部、胸膜病变、心脏大血管 等病变、协助诊断颈椎病变 拍片) X线拍片 21 心脏检查 心电图(全电脑自动分 对诊断心肌梗塞、心绞痛、冠状动脉供血不 析) 足,各种心律失常等有一定意义 心电图室 22 B超检查 肝、胆、脾、双肾、膀 对相应部位的纤维化、结石、肿瘤、炎症有 胱、前列腺、 一定诊断意义 B超 23 彩超检查 颈动脉彩超 相应部位的血管、血流情况(血管是否病变 ,弹性情况等) B超 骨密度检测 对骨骼状态提供量化评估、对血管(尤其是 四肢)的进行功能性检测,观察血管的弹性 、僵硬度、顺应性等 骨密度室 双侧甲状腺彩色B超 诊断甲状腺肿物、结节、肿大、炎症 B超 24 其他检查 25 26 抽血费 27 健康档案费 总价格 折后价 折扣
10 页
383 浏览
立即下载
【工具】技术专业族职级评定标准
能力标准描述(技术族&专业族) 1)达标: “关键标准项”均符合,且所有“不符合”及“部分符合”的能力标准项个数≤6项。 2)不达标: 不符合上述条件者,为不达标。 能力评估要素(带*为关键能力项) 有效沟通 有效沟通﹡ 结果影响﹡ 影响力 (一)、 领导力 下属培养 团队内合作﹡ 跨团队协调﹡ 关注客户需求﹡ 客户导向 实现客户需求 预见客户需求 •能够主持小型会议 •能够根据明确的标准要求和计划 完成工作 •能为专业领域工作提供有用信息 •确保工作具有的可维护、 可实施性,满足指标要求 •理解专业技术并运用到工作中 •对专业方向敏感,全面理 解专业技术并体现于工作 •对工作认真负责 •体现服务、成本意识 •积极参加公司活动 •良好的工作作风对团队有 很好的影响 •推动和参加公司活动 •向新员工传授经验/心得 •指导低级别专业人员 •必要时承担导师工作 •有效利用协作技巧合作 •对收集的信息能够进行分 析 •能认真对待工作接口 •参与团队内/间交流 •能保密、遵守职业道德 •在工作中注意协作技巧 •可对客户进行服务概要介绍 •在工作中借助集体力量 •能够对客户做专业指导 •对从事专业领域进行介绍 •能够识别谁是自己的客户,包括 内部和外部客户 •能够准确识别客户需求 •能够对某个客户需求及时作出反 应 •在S2以上人员指导下,能够区分 客户优先级别 •能够通过良好服务为客户 留下深刻印象 •能够持续跟进客户确保问 题解决 •根据明文规定和详细的工作指南 做出简单选择和判断 •工作有规律性,有明确方 式,有先例可循 •在相似的情况下做出判断 和选择 •在一般业务领域中承担一定的作 •在关键业务领域中承担一 定作用和在一般业务任务中 承担较重要的作用 •在他人指导下解决业务范围内的 专业领域某一方面问题; •独立处理和解决专业领域例行的 问题和操作问题 •在他人指导下解决专业领 域某一方面问题和难点; •独立处理和解决服务/业务 问题和难点 •避免重复犯同样错误 •运用经验发现避免一些常 规专业问题 思考范围 在团队中解决问题 用 ﹡ 解决问题 独立解决问题 (二)、 业务导向 预见避免错误 2级 •掌握基本沟通技巧 •能够清楚表达工作内容和个人观 点 专业方向影响 组织氛围影响 教练/合作 1级 (二)、 业务导向 •理解和支持团队/部门决策 •能够根据部门目标要求协调本职 工作优先级 •根据需求及时调整工作 •同S1 •能有效完成工作文档 •能对流程/规范提出可供参 考的改进建议 •能够运用本职工作必需的知识( 技能、方法、工具和流程) •能够灵活运用和不断提高 本职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能 、方法、工具和流程) 目标/决策贡献﹡ 业务贡献 文挡/流程贡献﹡ 专业知识深度﹡ (三)、 知识深度与广度 相关知识广度 •能够学习和掌握本职工作需要的 •能够学习和掌握本职工作 相关知识(技能、方法、工具和流 需要的相关知识(技能、方 程) 法、工具和流程) &专业族) ≤6项。 3级 4级 •能够规划/管理团队沟通 •能够通过与高层协调和沟通,获取 •能够主持或在大型会议进行主 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题陈述 •专业工作取得较好成绩 •对部门决策起有效的影响 •专业工作取得突出成绩 •对目标决策起重要影响 •探索专业技术理论并为其应用到其 它领域,提供建议 •直接影响服务/工作的客户满 意度、成本、质量等 •对专业工作综合效能有影响 ••对专业方向决策起直接影响 •对专业领域具分析和实施/组织实 施能力 •将良好的服务、成本意识体现 同S3 于工作、服务中,并对团队有 较好影响 •培养了一批有经验者 •承担新员工思想导师 •有效利用协作技巧和团队力量 合作 •参与外部沟通并收集、利用信 息 •培养了一批骨干 •能够作为兼职内部讲师 •在团队中发挥凝聚力 •参加专业技术理论研讨 •详细介绍复杂方面 •能对专业领域做详细介绍 •持续有效与客户进行专业技术 及服务交流沟通 •能够主动收集客户反馈,发现 •能够主动收集客户反馈,发现改进 改进机会 机会 •能够在问题露出苗头之初就意 •能够持续采取措施提高客户服务水 识到对客户的影响 平 •能够系统地设计服务方案 •能够保证提供的客户服务水平保持 最佳 •遵循公司指导方针和专业原则 •能够制定专业领域指导方针 灵活性处理问题 •在多变的情况下,具有分析性、阐 •在已知的范围内寻求解决办法 明性、评鉴性和/或建设性的思考 •在关键业务领域中承担较重要 •在关键业务领域中承担重要作用或 作用或在一般业务领域中起骨 在一般业务领域中起组织领导作用 干或组织领导作用 或技术顾问作用 •及时解决有一定复杂程度的专 •独立及时解决较复杂的专业领域问 业领域某一方面问题和难点; 题和难点; •独立处理和解决有较大影响的 •独立处理和解决较重大问题 问题和难点 •运用技巧和经验发现并避免较 •在较大问题发生前识别并预见其可 复杂的专业问题 能性,制定并实施避免问题发生的 方案 •领导一个小型专业领域/专业 领域某一方面工作 •制定并把握团队相关部分工作 计划、进度及成本目标; •迅速根据需求参与团队/部门 目标确定和决策; •可参与业务领域内的预算工作 •领导一个中型专业领域/专业某一 方面工作 •制定并把握团队相关部分的工作计 划、进度及成本目标; ••迅速根据需求推动团队/部门目标 确定和决策; •参与业务领域内的预算 •注重、推动职能范围内工作文 档的建设; •具有一定评审能力并参与评审 ; •对流程/规范提出有效的改进 建议 •有效推动、完成职能范围内的文档 工作 •负责较高的专业领域方案/计划/业 务产出/文档/资料评审; •组织/推动技术共享; •参与/推动相关流程/规范的改进 •在某关键专业技术上有专长和 •在公司某专业技术学科被视为权威 本次技术族 率先试行对 较深造诣 人士 知识技能标 准进行细化 ,列出了各 •能够在某一专业技术学科识别 •能跨多个专业技术学科识别关键技 职位所必须 达到的知识 关键技术点及其潜在价值 术点及其潜在价值 •识别业界重要的新出现的技术,领 技能点,以 导分析其影响、构成,对在专业领 及各级别的 要求,详见 域中应用能提供帮助 《技术族专 业技能标准 》。
2 页
391 浏览
立即下载
【工具】职等职级薪级表
14.3 海天实业(行政后勤人员)职等职级薪级表 对应岗位说明 序 号 职 等 职 级 薪 级 津贴、加班 基本工资 子公司 核定加班工 资 保密 津贴 学 历 津 贴 7000 350 ### 36 5570 6250 715 ### 36 680 5200 5880 672 ### 36 B1 680 4970 5650 638 ### 36 B2 680 4490 5170 585 ### 36 B3 680 4080 4760 540 ### 36 680 3710 4390 503 ### 36 680 3450 4130 472 ### 36 B6 680 3220 3900 446 ### 36 10 B7 680 3040 3720 426 ### 36 11 B8 680 2930 3610 412 ### 36 12 CJ1 680 3460 4140 472 ### 36 CJ2 680 3230 3910 447 ### 36 CJ3 680 3060 3740 427 ### 36 680 2850 3530 405 ### 36 680 2600 3280 380 ### 36 680 2360 3040 351 ### 36 680 2190 2870 332 ### 36 680 2090 2770 323 ### 36 680 2970 3650 419 ### 36 680 2600 3280 380 ### 36 680 2330 3010 351 ### 36 680 2130 2810 325 ### 36 680 1910 2590 302 ### 36 680 1700 2380 279 ### 36 680 1560 2240 263 ### 36 680 1500 2180 255 ### 36 680 2060 2740 320 ### 36 680 1910 2590 301 ### 36 680 1700 2380 279 ### 36 680 1510 2190 257 ### 36 基础 岗位 工资 工资 小计 680 6320 680 A3 海天实业 分类 1 2 A2 4 5 6 8 9 二 层 级 ( ) : 副 总 级 13 14 15 16 17 18 20 21 22 23 24 25 26 三 层 级 ( B5 经 理 级 、 技 术 中 心 主 任 级 ) : 经 理 级 CJ4 CJ6 CJ7 CF1 副 经 理 级 、 技 术 中 心 副 主 任 级 CF2 CF3 CF4 CF5 CF6 CF7 27 CF8 28 DB1 29 DB2 30 DB3 31 成都博阿 海美佳 部 长 级 集团总 总经理 经理 集团各 分管副 副总经理、总监、储备 总、总 干部 监 财务经理 采购经理 CJ5 CJ8 C 19 B4 B 7 海鹏生物 A1 A : 3 一 总层 经级 理( ) 海天本部 DB4 技术 中心主任 总经办:证券事务代表 集团总 、 经理助 储备干部 理、各 证券事务部:部长 部门经 理、分 公司总 证券事务部:部长 行政部: 经理 部长 财务副经理 企业管理部:部长 采购副经理 资源部:部长 人力 子公司经理 子公司经理 子公司经理 子公司经理 技术中 心副主任 监察审计部:部长 储备干部 资产管理 部:部长 营销部:部长 采购供应 部:一部部长、二部部 长 技术中心:科技管理 子公司副经理 部部长、科研开发部部 长、分析测试部部长、 中试研究部部长、药政 部部长 子公司副经理 子公司副经理 子公司副经理 职称 津贴 工龄 津贴 特殊 津贴 加班 时间 资源部:部长 监察审计部:部长 总经办:副主任、 资产管理 部:部长 14.3 海天实业(行政后勤人员)职等职级薪级表 行政部:副 部长 营销部:部长 序 号 职 等 职 级 部 长 级 32 33 34 36 37 分类 DB5 DB6 四 层 级 ( ) : 部 长 级 DB7 集团各 部门部 长、分 DB8 公司副 总经理 DF1 、资深 专员、 特殊专 DF2 员 D 35 薪 级 38 DF3 副 部 长 级 39 40 DF4 DF5 41 DF6 42 DF7 43 DF8 44 E1 45 E2 46 48 49 E 47 五 层 级 ( ) : 专 员 级 E3 E4 E5 E6 50 E7 51 E8 52 F1 53 F2 54 55 F 六 层 级 ( ) : 员 工 级 56 57 F3 F4 - F5 F6 集团及 各子公 司承担 部门内 某一模 块的经 理助理 、主管 、专员 对应岗位说明 子公司 企业管理部:副部长 采购供应 总经办:文员、 秘书 部:一部部长、二部部 海天实业 长 海天本部 人力资源 证券事务 部:副部长 技术中心:科技管理 子公司副经理 部:证券事务助理、 部部长、科研开发部部 长、分析测试部部长、 监察审计部:副 中试研究部部长、药政 行政部:行政事 部长 部部长 务专员、考勤专员、后 勤专员、保安队长 保密 津贴 1980 236 ### 36 1150 1830 218 ### 36 680 1040 1720 205 ### 36 680 920 1600 192 ### 36 680 1370 2050 243 ### 36 680 1220 1900 228 ### 36 680 1100 1780 213 ### 36 680 960 1640 198 ### 36 680 850 1530 186 ### 36 680 740 1420 172 ### 36 680 580 1260 157 ### 36 680 440 1120 141 ### 36 680 800 1480 183 ### 36 行政人事部:副部长 、行政专员、人 事专员 行政人事部:副部长 、行政专员、人事专员 680 670 1350 168 ### 36 财务部:成本、材料、固定资产、财务 报表兼统计,ERP单据审核、销售、收购 发票开据,费用、销售、往来会计,工资 福利核算 单证部:副部长 680 540 1220 155 ### 36 680 430 1110 141 ### 36 680 340 1020 130 ### 36 680 250 930 121 ### 36 680 200 880 112 ### 36 680 200 880 103 ### 36 680 200 880 112 ### 36 680 200 880 109 ### 36 680 200 880 106 ### 36 680 200 880 103 ### 36 680 200 880 98 200 680 200 880 90 200 海鹏生物 成都博阿 海美佳 子公司副经理 子公司副经理 子公司副经理 行政人事部:部长 行政人事部:部长 财 财务部:部长 务部:部长 单证部:部长 部长 质量管理部: 生产部:部长 仓储部:部长 行政人事部:副部长 财务部:成本、材料、固定资产 、财务报表兼统计,ERP单据审核 、销售、收购发票开据,费用、销 售、往来会计,工资福利核算 单证部:副部长 质量管理部 :副部长、体系专员、肠衣品控 专员、肝素钠品控专员 生产部:副部长、各二级 部部长、成品肠衣车间主任、成 品肠衣车间副主任、肝素钠车间 主任、肝素钠车间副主任肠衣生 产技术员、 仓储部:副部长、库管科长 行政人事部:综合兼ERP岗、行政 事务管理员、人力资源管理员、 设备维护员 财务部:出纳 单证部:综合岗兼 ERP录入、业务员、报检报关员、 跟单员 质量管理部:综合岗兼ERP审核、 安全及卫生监督员、肠衣原辅料 品控员、肠衣产品品控员、肠衣 记录兼ERP员、肠衣生产车间安全 集团及 监督员、肠衣生产车间卫生监督 各子公 员、肝素钠原辅料品控员、肝素 司承担 技术中心: 仓储部:统计 某一具 兼ERP复核 科管员、规划员、科研 钠品控员、肝素钠质检记录兼ERP 员、肝素钠生产车间安全卫生员 体工作 开发研发员、检测员、 、肝素钠车间卫生监督员 事项的 中试研究研发员、药政 执行者 产品部:产品开发与设 员 生产部:部综合岗、部统计员 计专员 兼ERP复核、成品肠衣操作工、肝 素钠操作工、车间记录兼ERP录入 质量管理部: 工程 设备部:项目工程科科 、安全管理员、卫生管理员、锅 综合岗 炉工、机修工 、环保科科长、设备管 仓储部:综合岗、统计兼ERP复核 理科科长 、原辅料库库管员、劳保用品库 生产部:综合岗 库管员、包装库库管员、工器具 部长 行政人事部:部长 采购部:部长 质量管理部:部长 质量管理部: 生产部:部长 仓储部:部长 行政人事部:副部长 专员、人事专员 行政人事部:部长 财务部:部长 采购部 :部长 部长 仓储部:部长 生产部: 财务部 :部长 采购部:部长 质量管理部:部长 生产部:部长 仓储部:部长 、行政 采购部:副部长、采购专员、 质量巡查专员 财务部:成本、材料、固定资 产、财务报表兼统计,ERP单据 审核、销售、收购发票开据, 费用、销售、往来会计,工资 福利核算 核定加班工 资 学 历 津 贴 资产管理部:副部长 质量管理部:部长 企业 管理部:战略发展专员 营销部: 生产 、企业管理专员、宣传 副部长 部;部长 策划专员、档案管理员 采购供应部:一 仓储部:部长 人力 部副部长、二部副部长 资源部:人力资源规划 专员、招聘专员、培训 技术 产品部 专员、绩效考核专员、 中心:科技管理部副部 :部长 薪酬管理专员、劳动关 长、科研开发部副部长 系管理专员 、分析测试部副部长、 中试研究部副部长、药 工程设备部: 政部副部长 部长 财务部:合并报表、会 计检查,工资福利审核 信 ,出纳 质量 息部:部长 管理部:副部长 监察审计部:监察专员 、审计专员 项目部:部长 生产部;副部 资产管理 长 行政部: 综合岗、考 部:设备管理员、固定 储备 勤员、驾驶员、租赁及 资产管理员 仓 干部 水电管理员 储部:副部长 营销部:国内业务科长 人力资 、销售办事处主任、国 产品部 际业务科长、单证科科 源部:综合岗兼ERP复 :副部长 长、国内业务一科科长 核、培训员、薪酬管理 员、 、国内业务二科科长、 国际业务一科科长、国 工程设备部: 监察审计部:综合岗 际业务二科科长、国内 副部长 业务单证科科长、国际 业务单证科科长、片区 资产管 经理 信息部:副部长 理部:综合岗兼ERP录 采 入 购供应部:采购专员、 质量巡查专员 项目部:副 营销部:国内 部长 业务员、国际业务员、 单证兼ERP录入、 技术中心: 科管专员、规划专员、 储备干部 科研开发研发专员、检 采 测专员、中试研究研发 购供应部:一部(综合 专员、药政专员 岗兼ERP录入、安全卫 生员、原肠采购员、综 合采购员、质量巡查员 、扯肠工)、二部(综 质量管理部:体系专员 、质量过程控制专员 合岗兼ERP录入、胚肠 采购员、成品采购员、 综合采购员、质检员、 生产 装桶员) 部:统计兼ERP复核 津贴、加班 基本工资 财务部:成本、材料、固定资产、财务报表兼 统计,ERP单据审核、销售、收购发票开据,费用 、销售、往来会计,工资福利核算 单证部:副部长 质量 质量管理部:副部长、肠衣品 管理部:副部长、肠衣品控专员、肝素钠品控 质量管理部:副部长、肠 专员 生 衣品控专员、肝素钠品控专员 控专员、肝素钠品控专员 生产部:副部 产部:副部长、原肠车间主任、原肠车间副主 长、原肠车间主任、原肠车间副主任、 任、肝素钠车间主任、肝素钠车间副主任 生产部:副部长、原肠 仓储部:副部长、库管科长 车间主任、原肠车间副主任、 肝素钠车间主任、肝素钠车间副主任 仓储部:副部长、库管科长 行政人事部:综合兼ERP岗、 肝素钠车间主任、肝素钠车间 人力资源管理员、设备维修工 副主任 采购部:综合岗兼ERP录入、 仓储部:副部长、库管科长 安全卫生员、运货司机、原肠 采购员、综合采购员、质量巡 查员、扯肠工 行政人事部:综合兼ERP岗、人力资源 财务部:出纳 管理员、设备维修工 财务部:出纳 行政人事部:综合兼ERP岗、人力资源管理员、 单证部 设备维修工 :综合岗兼ERP录入、业务员 单证部:综合岗兼ERP录入、业务员 财务部:出纳 、报检报关员、跟单员 单证部:综 质量管理 、报检报关员、跟单员 质量管理部:综合岗兼ERP审 合岗兼ERP录入、业务员、报检报关员、跟单员 部:综合岗兼ERP审核、安全 质量管理部:综合岗 及卫生监督员、肠衣原辅料品 核、安全及卫生监督员、肠衣原辅料品 兼ERP审核、安全及卫生监督员、肠衣原辅料品 控员、肠衣产品品控员、肠衣 控员、肠衣产品品控员、肠衣记录兼 ERP员、肠衣生产车间安全监督员、肠 控员、肠衣产品品控员、肠衣记录兼ERP员、肠 记录兼ERP员、肠衣生产车间 衣生产车间卫生监督员、肝素钠原辅料 衣生产车间安全监督员、肠衣生产车间卫生监 安全监督员、肠衣生产车间卫 督员、肝素钠原辅料品控员、肝素钠品控员、 生监督员、肝素钠原辅料品控 品控员、肝素钠品控员、肝素钠质检记 录兼ERP员、肝素钠生产车间安全卫生 肝素钠质检记录兼ERP员、肝素钠生产车间安全 员、肝素钠品控员、肝素钠质 员、肝素钠车间卫生监督员 卫生员、肝素钠车间卫生监督员 检记录兼ERP员、肝素钠生产 生产 生产部:部综合 车间安全卫生员、肝素钠车间 部:部综合岗、部统计员兼ERP复核、 岗、部统计员兼ERP复核、原肠操作工、肝素钠 卫生监督员 原肠操作工、肝素钠操作工、车间记录 操作工、车间记录兼ERP录入、安全管理员、卫 生 产部:部综合岗、部统计员兼 兼ERP录入、安全管理员、卫生管理员 生管理员、锅炉工、机修工 仓储部:综合岗、统计兼ERP复核、原辅料库库 ERP复核、原肠操作工、肝素 、锅炉工、机修工 仓储部:综合岗、统计兼ERP复核、原 管员、劳保用品库库管员、包装库库管员、温 钠操作工、车间记录兼ERP录 入、安全管理员、卫生管理员 辅料库库管员、劳保用品库库管员、包 度及干湿度控制员、肠衣产品库库管员、统计 装库库管员、温度及干湿度控制员、肠 兼ERP录入、仓务员、肝素钠产品库库管员 、锅炉工、机修工 衣产品库库管员、统计兼ERP录入、仓 基础 岗位 工资 工资 小计 680 1300 680 职称 津贴 工龄 津贴 特殊 津贴 加班 时间 F 六 层 级 ( ) : 职 员 等 工 级 序 号 岗兼ERP录入、安全卫 生员、原肠采购员、综 合采购员、质量巡查员 、扯肠工)、二部(综 合岗兼ERP录入、胚肠 采购员、成品采购员、 综合采购员、质检员、 装桶员) 职 级 薪 级 58 F7 59 F8 60 G1 61 G2 62 G3 63 G 七 层 级 ( ) : 后 勤 级 64 65 G4 G5 G6 66 G7 67 G8 单证部:综合岗兼 ERP录入、业务员、报检报关员、 跟单员 质量管理部:综合岗兼ERP审核、 安全及卫生监督员、肠衣原辅料 品控员、肠衣产品品控员、肠衣 记录兼ERP员、肠衣生产车间安全 集团及 监督员、肠衣生产车间卫生监督 各子公 员、肝素钠原辅料品控员、肝素 司承担 技术中心: 某一具 科管员、规划员、科研 钠品控员、肝素钠质检记录兼ERP 体工作 开发研发员、检测员、 员、肝素钠生产车间安全卫生员 、肝素钠车间卫生监督员 事项的 中试研究研发员、药政 子公司 执行者 员 海天实业 生产部:部综合岗、部统计员 分类 海天本部 兼ERP复核、成品肠衣操作工、肝 质量管理部: 素钠操作工、车间记录兼ERP录入 、安全管理员、卫生管理员、锅 综合岗 炉工、机修工 仓储部:综合岗、统计兼ERP复核 、原辅料库库管员、劳保用品库 生产部:综合岗 库管员、包装库库管员、工器具 库库管员、肠衣产品库库管员、 仓 统计兼ERP录入、仓务员、肝素钠 产品库库管员、温度及干湿度控 储部:综合岗 制员 产品部 :综合岗、产品开发与 设计员 环卫、 后勤、 生产试 用人员 、兼职 人员 工程设备部 :综合岗兼ERP录入、 项目工程管理员、环保 员、设备维修工、锅炉 行政部:清洁工、绿化 工 工、宿管员、食堂管理 行政人事:清洁工、绿化工、厨 员、厨工、保安 信息 工、保安 生产部: 部:综合岗 生产试用工人 项目部:综合岗 、项目管理员 储备干部 财务部:出纳 管理员、设备维修工 财务部:出纳 单证部 :综合岗兼ERP录入、业务员 单证部:综合岗兼ERP录入、业务员 、报检报关员、跟单员 、报检报关员、跟单员 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部:综合岗兼ERP审 部:综合岗兼ERP审核、安全 核、安全及卫生监督员、肠衣原辅料品 及卫生监督员、肠衣原辅料品 控员、肠衣产品品控员、肠衣 控员、肠衣产品品控员、肠衣记录兼 记录兼ERP员、肠衣生产车间 ERP员、肠衣生产车间安全监督员、肠 衣生产车间卫生监督员、肝素钠原辅料 安全监督员、肠衣生产车间卫 对应岗位说明 生监督员、肝素钠原辅料品控 品控员、肝素钠品控员、肝素钠质检记 员、肝素钠品控员、肝素钠质 录兼ERP员、肝素钠生产车间安全卫生 员、肝素钠车间卫生监督员 检记录兼ERP员、肝素钠生产 生产 车间安全卫生员、肝素钠车间 部:部综合岗、部统计员兼ERP复核、 卫生监督员 海鹏生物 成都博阿 生 原肠操作工、肝素钠操作工、车间记录 产部:部综合岗、部统计员兼 兼ERP录入、安全管理员、卫生管理员 ERP复核、原肠操作工、肝素 、锅炉工、机修工 钠操作工、车间记录兼ERP录 仓储部:综合岗、统计兼ERP复核、原 辅料库库管员、劳保用品库库管员、包 入、安全管理员、卫生管理员 装库库管员、温度及干湿度控制员、肠 、锅炉工、机修工 仓储部:综合岗、统计兼ERP 衣产品库库管员、统计兼ERP录入、仓 复核、原辅料库库管员、劳保 务员、肝素钠产品库库管员 用品库库管员、包装库库管员 、温度及干湿度控制员、肠衣 产品库库管员、统计兼ERP录 入、仓务员、肝素钠产品库库 管员 行政人事部:综合兼ERP岗、人力资源管理员、 设备维修工 财务部:出纳 单证部:综 合岗兼ERP录入、业务员、报检报关员、跟单员 质量管理部:综合岗 兼ERP审核、安全及卫生监督员、肠衣原辅料品 控员、肠衣产品品控员、肠衣记录兼ERP员、肠 衣生产车间安全监督员、肠衣生产车间卫生监 督员、肝素钠原辅料品控员、肝素钠品控员、 肝素钠质检记录兼ERP员、肝素钠生产车间安全 卫生员、肝素钠车间卫生监督员 生产部:部综合 岗、部统计员兼ERP复核、原肠操作工、肝素钠 海美佳 操作工、车间记录兼ERP录入、安全管理员、卫 生管理员、锅炉工、机修工 仓储部:综合岗、统计兼ERP复核、原辅料库库 管员、劳保用品库库管员、包装库库管员、温 度及干湿度控制员、肠衣产品库库管员、统计 兼ERP录入、仓务员、肝素钠产品库库管员 14.3 海天实业(行政后勤人员)职等职级薪级表 行政人事:清洁工、绿化工、 行政人事:清洁工、绿化工、厨工、保 行政人事:清洁工、绿化工、厨工、保安 厨工、保安 安 生产 生产部:生产试用工人 部:生产试用工人 生产部:生产试用工人 津贴、加班 基本工资 保密 津贴 学 历 津 贴 880 82 200 200 880 77 0 680 200 880 93 0 680 200 880 88 0 680 200 880 82 0 680 200 880 77 0 680 200 880 70 0 680 200 880 60 0 680 200 880 60 0 680 200 880 基础 岗位 工资 工资 小计 680 200 680 职称 津贴 工龄 津贴 核定加班工 资 特殊 津贴 加班 时间 0 公司所有岗位分为七个层级,每个层级分为8级,分别为:一层级(A):总经理(A1、A2、A3);二层级(B):副总级(B1、B2、B3……B8);三层级(C):经理级(C1、C2、3……C8);四层级(D):部长级(D1、D2、D3……D8);五层级(E):专员级(E1、E2、E3……E8);六层级( (G1、G2、G3……G8)A、B、C、D、E、F、G岗位层级分别为八个级差(A1、A2、……A8)。海天实业工程设备部、环保员、设备维修工、锅炉工以及子公司生产部、仓储部、质量管理部加班时间为48小时。不包括分公司经理、生产、质检效益提成工资。若总经理另行谈的工资在特殊岗贴 .3 海天实业(行政后勤人员)职等职级薪级表 津贴、加班 提成奖 月度考核奖基数 核定加班工 资 月度 其他 月总 月度 工资 提成 效益 目标 小计 小计 小计 绩效 加班 奖 奖 考核 考核 奖 工资 3000 3550 0 5109 5109 ### 2679 3594 0 4663 4663 ### 2520 3392 0 4367 4367 ### 2421 3260 0 4057 4057 ### 2216 3001 0 3733 3733 ### 2040 2780 0 3467 3467 ### 1881 2584 0 3281 3281 ### 1770 2442 0 3059 3059 9631 1671 2318 0 2905 2905 9123 1594 2221 0 2788 2788 8729 1547 2160 0 2679 2679 8449 1774 2447 0 3059 3059 9646 1676 2323 0 2908 2908 9141 1603 2230 0 2778 2778 8748 1513 2118 0 2655 2655 8303 1406 1986 0 2531 2531 7797 1303 1854 0 2326 2326 7220 1230 1762 0 2204 2204 6836 1187 1710 0 2176 2176 6656 1564 2183 0 2749 2749 8582 1406 1986 0 2538 2538 7804 1290 1841 0 2378 2378 7229 1204 1730 0 2169 2169 6709 1110 1612 0 2028 2028 6230 1020 1499 0 1902 1902 5781 960 1423 0 1804 1804 5467 934 1389 0 1732 1732 5301 1174 1694 0 2163 2163 6597 1110 1611 0 2025 2025 6226 1020 1499 0 1898 1898 5777 939 1396 0 1759 1759 5345 .3 海天实业(行政后勤人员)职等职级薪级表 津贴、加班 提成奖 月度考核奖基数 核定加班工 资 月度 其他 月总 月度 工资 提成 效益 目标 小计 小计 小计 绩效 加班 奖 奖 考核 考核 奖 工资 849 1284 0 1650 1650 4914 784 1203 0 1536 1536 4569 737 1142 0 1443 1443 4305 686 1077 0 1357 1357 4034 879 1321 0 1685 1685 5056 814 1242 0 1614 1614 4756 763 1176 0 1504 1504 4460 703 1101 0 1412 1412 4153 656 1041 0 1341 1341 3912 609 981 0 1249 1249 3650 540 897 0 1183 1183 3340 480 821 0 1075 1075 3016 634 1017 0 1358 1358 3855 579 947 0 1266 1266 3563 523 877 0 1194 1194 3291 476 817 0 1093 1093 3020 437 767 0 1010 1010 2797 399 720 0 977 977 2627 377 689 0 874 874 2443 377 680 0 631 631 2191 377 689 0 874 874 2443 377 686 0 816 816 2382 377 683 0 759 759 2322 377 680 0 696 696 2256 0 298 0 989 989 2167 0 290 0 821 821 1991 .3 海天实业(行政后勤人员)职等职级薪级表 津贴、加班 提成奖 月度考核奖基数 核定加班工 资 月度 其他 月总 月度 工资 提成 效益 目标 小计 小计 小计 绩效 加班 奖 奖 考核 考核 奖 工资 0 282 0 672 672 1834 0 77 0 779 779 1736 0 93 0 1087 1087 2060 0 88 0 985 985 1953 0 82 0 883 883 1845 0 77 0 781 781 1738 0 70 0 680 680 1630 0 60 0 583 583 1523 0 60 0 471 471 1411 0 0 0 359 359 1239 :经理级(C1、C2、3……C8);四层级(D):部长级(D1、D2、D3……D8);五层级(E):专员级(E1、E2、E3……E8);六层级(F):员工级(F1、F2、F3……F8);七层级(F):后勤级 生产部、仓储部、质量管理部加班时间为48小时。不包括分公司经理、生产、质检效益提成工资。若总经理另行谈的工资在特殊岗贴中补足。 14.3 海天实业职等职级表 对应岗位说明 序 号 职 等 子公 海天实业 分类 总(一 经)层 理 级 集团总 总经理 经理 二 层 级 总( 级 ) : 副 集团各 分管副 总、总 副总经理、总监、储备干部 监 B A : 财务经理 三 层 级 ( ) : 经 理 级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海天本部 采购经理 集团总 经理助 心主任 理、各 部门经 理、分 证券事务部:部长 公司总 经理 副经理 总经办:主任 理 券事务部:证券事务代表 副主任 行政部:部长 技术中 储备干部 财务 采购副经 子公司经理 证 技术中心 储备干部 企业管理部:部长 28 人力资源部:部长 29 监察审 计部:部长 30 部长 资产管理部: 营销部:部长 31 二部部长 采购供应部:一部部长、 32 34 35 四 层 级 ( ) : 部 长 级 D 36 37 38 39 40 质量管理部 :部长 33 集团各 部门部 长、分 公司副 总经理 、资深 专员、 特殊专 员 子公司副经理 生产部;部长 仓储部:部长 总经办:副主任 行政部 产品部:部长 :副部长 工程设备部:部长 企业管理 部:副部长 人力资源部: 信息部:部长 副部长 监察审计部: 项目部:部长 副部长 储备 资产管理部:副 干部 部长 营销部:副部长 行政人事部:部长 采购供应部:一部副 部长、二部副部长 技术中心:科技管理部部长 、科研开发部部长、分析测试部部长、中试 研究部部长、药政部部长 质量管理部:副部长 生产部;副部长 仓储部:副部长 产品部:副部长 工程设备部:副部长 财务部:部长 单证部:部长 部长 质量管理部: 生产部:部长 仓储部:部长 部长、二部副部长 技术中心:科技管理部部长 、科研开发部部长、分析测试部部长、中试 研究部部长、药政部部长 质量管理部:副部长 41 43 44 45 46 47 五 层 级 ( ) : 专 员 级 E 48 集团及 各子公 司承担 部门内 某一模 块的经 理助理 、主管 、专员 49 50 生产部:统计兼ERP复核 部:产品开发与设计专员 生产部:部长 仓储部:部长 仓 产品 工程 设备部:项目工程科科长、环保科科长、设 备管理科科长 信息部: 信息专员、ERP专员、信息技术专员 51 52 53 54 六 层 级 ( ) : 员 工 级 F 56 质量管理部: 仓储部:副部长 总经办:文员、 秘书 产品部:副部长 证 券事务部:证券事务助理 工程设备部:副部长 行政 部:行政事务专员、考勤专员、后勤专员、 信息部:副部长 保安队长 项 企业管 目部:副部长 理部:战略发展专员、企业管理专员、宣传 储备 策划专员、档案管理员 干部 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规划专员、招聘专 员、培训专员、绩效考核专员、薪酬管理专 员、劳动关系管理专员 财务部 :合并报表、会计检查,工资福利审核,出 纳 监察审计部:监察专员、审计专员 行政人事部:副部长 资产 管理部:设备管理员、固定资产管理员 财务部:成本、材料、固定资产 营销部:国内业务科长、销售办事处主任、 、财务报表兼统计,ERP单据审核 国际业务科长、单证科科长、国内业务一科 、销售、收购发票开据,费用、销 科长、国内业务二科科长、国际业务一科科 售、往来会计,工资福利核算 长、国际业务二科科长、国内业务单证科科 单证部:副部长 长、国际业务单证科科长、片区经理 采购供应部 质量管理部 :采购专员、质量巡查专员 :副部长、体系专员、肠衣品控 专员、肝素钠品控专员 技术中心:科技管理部副部长、科研 生产部:副部长、生产一 开发部副部长、分析测试部副部长、中试研 部部长、生产二部部长、生产三 究部副部长、药政部副部长、 科管专员、 部部长、成品肠衣车间主任、成 规划专员、科研开发研发专员、检测专员、 品肠衣车间副主任、肝素钠车间 中试研究研发专员、药政专员 主任、肝素钠车间副主任、肠衣 生产技术员 仓储部:副部长、库管科长 质量管理部:体系专员、质量过程控制专员 储部:统计兼ERP复核 55 部长 生产部;副部长 42 单证部:部长 集团及 各子公 司承担 某一具 体工作 事项的 执行者 行政部: 综合岗、考勤员、驾驶员、租赁 储 及水电管理员 备干部 人力资源部:综合岗兼ERP复核、培训员、 薪酬管理员、 行政人事部:综合兼ERP岗、行政 监察审计部:综合岗 事务管理员、人力资源管理员、 设备维护员 资产管理部:综合岗兼ERP录入 财务部:出纳 营 销部:国内业务员、国际业务员、单证兼 单证部:综合岗兼 ERP录入 ERP录入、业务员、报检报关员、 采购 跟单员 供应部:一部(综合岗兼ERP录入、安全卫 质量管理部:综合岗兼ERP审核、 生员、原肠采购员、综合采购员、质量巡查 安全及卫生监督员、肠衣原辅料 员、扯肠工)、二部(综合岗兼ERP录入、胚 品控员、肠衣产品品控员、肠衣 肠采购员、成品采购员、综合采购员、质检 记录兼ERP员、肠衣生产车间安全 员、装桶员) 监督员、肠衣生产车间卫生监督 技 员、肝素钠原辅料品控员、肝素 术中心: 科管员、规划员、科研开发研发 钠品控员、肝素钠质检记录兼ERP 员、检测员、中试研究研发员、药政员 员、肝素钠生产车间安全卫生员 、肝素钠车间卫生监督员 质量管理部: 综合岗 生产部:部综合岗、部统计员 生产部:综 兼ERP复核、成品肠衣操作工、肝 合岗 素钠操作工、车间记录兼ERP录入 仓储部:综 、安全管理员、卫生管理员、锅 合岗 炉工、机修工 产品部: 仓储部:综合岗、统计兼ERP复核 综合岗、产品开发与设计员 、原辅料库库管员、劳保用品库 工程设 库管员、包装库库管员、工器具 备部:综合岗兼ERP录入、项目工程管理员 库库管员、肠衣产品库库管员、 、环保员、设备维修工、锅炉工 统计兼ERP录入、仓务员、肝素钠 产品库库管员、温度及干湿度控 信息部:综合岗 制员 F ( ) : 员 工 级 57 58 技 司承担 某一具 术中心: 科管员、规划员、科研开发研发 员、检测员、中试研究研发员、药政员 体工作 事项的 质量管理部: 执行者 综合岗 生产部:综 合岗 仓储部:综 合岗 产品部: 综合岗、产品开发与设计员 工程设 备部:综合岗兼ERP录入、项目工程管理员 、环保员、设备维修工、锅炉工 信息部:综合岗 员、肝素钠原辅料品控员、肝素 钠品控员、肝素钠质检记录兼ERP 员、肝素钠生产车间安全卫生员 、肝素钠车间卫生监督员 生产部:部综合岗、部统计员 兼ERP复核、成品肠衣操作工、肝 素钠操作工、车间记录兼ERP录入 、安全管理员、卫生管理员、锅 炉工、机修工 仓储部:综合岗、统计兼ERP复核 、原辅料库库管员、劳保用品库 库管员、包装库库管员、工器具 库库管员、肠衣产品库库管员、 统计兼ERP录入、仓务员、肝素钠 产品库库管员、温度及干湿度控 制员 项目部:综合岗、项目管理员 储备干部 59 60 61 62 64 65 66 67 G 63 七 层 级 ( ) : 后 勤 级 环卫、 后勤、 行政部:清洁工、绿化工、宿管员、食堂管 行政人事:清洁工、绿化工、厨 生产试 理员、厨工、保安 工、保安 用人员 生产部: 、兼职 生产试用工人 人员 海天实业职等职级表 对应岗位说明 子公司 海鹏生物 成都博阿 海美佳 子公司经理 子公司经理 子公司经理 子公司副经理 子公司副经理 子公司副经理 行政人事部:部长 行政人事部:部长 行政人事部:部长 财务部:部长 采购部:部长 部长 财务部:部长 单证部:部长 质量管理部: 生产部:部长 仓储部:部长 部长 财务部:部长 单证部:部长 质量管理部: 生产部:部长 仓储部:部长 部长 质量管理部: 生产部:部长 仓储部:部长 采购部:部长 部长 单证部:部长 质量管理部: 生产部:部长 仓储部:部长 行政人事部:副部长 员、人事专员 、行政专 采购部:副部长、采购专员、质 量巡查专员 财务部:成本、材料、固定资产 、财务报表兼统计,ERP单据审核 、销售、收购发票开据,费用、销 售、往来会计,工资福利核算 质量管理部:副 部长、肠衣品控专员、肝素钠品 控专员 生产部:副部长、原 肠车间主任、原肠车间副主任、 肝素钠车间主任、肝素钠车间副 主任 仓储部:副部长、库管科长 行政人事部:综合兼ERP岗、人力 资源管理员、设备维修工 采购部:综合岗兼ERP录入、安全 卫生员、运货司机、原肠采购员 、综合采购员、质量巡查员、扯 肠工 财务部:出纳 部长 单证部:部长 质量管理部: 部长 质量管理部: 生产部:部长 仓储部:部长 生产部:部长 仓储部:部长 行政人事部:副部长 、后勤事 务专员 行政人事部:副部长 、后勤事务 专员 财务部:成本、材料、固定资产 、财务报表兼统计,ERP单据审核 、销售、收购发票开据,费用、销 售、往来会计,工资福利核算 单证部:副部长 质量管理部 :副部长、肠衣品控专员、肝素 钠品控专员 生产部:副部长 、原肠车间主任、原肠车间副主 任、肝素钠车间主任、肝素钠车 间副主任 仓储部:副部长、库管科长 财务部:成本、材料、固定资产 、财务报表兼统计,ERP单据审核 、销售、收购发票开据,费用、销 售、往来会计,工资福利核算 单证部:副部长 质量管理部 :副部长、肠衣品控专员、肝素 钠品控专员 生产部:副部长 、原肠车间主任、原肠车间副主 任、肝素钠车间主任、肝素钠车 间副主任 仓储部:副部长、库管科长 行政人事部:综合兼ERP岗、人力 行政人事部:综合兼ERP岗、人力 资源管理员、设备维修工 资源管理员、设备维修工 财务部:出纳 财务部:出纳 单证部:综合岗兼 ERP录入、业务员、报检报关员、 跟单员 质量管理部:综合岗兼ERP审核、 质量管理部:综合岗兼ERP审 安全及卫生监督员、肠衣原辅料 核、安全及卫生监督员、肠衣原 品控员、肠衣产品品控员、肠衣 辅料品控员、肠衣产品品控员、 记录兼ERP员、肠衣生产车间安全 肠衣记录兼ERP员、肠衣生产车间 监督员、肠衣生产车间卫生监督 安全监督员、肠衣生产车间卫生 员、肝素钠原辅料品控员、肝素 监督员、肝素钠原辅料品控员、 钠品控员、肝素钠质检记录兼ERP 肝素钠品控员、肝素钠质检记录 员、肝素钠生产车间安全卫生员 兼ERP员、肝素钠生产车间安全卫 、肝素钠车间卫生监督员 生员、肝素钠车间卫生监督员 生产部:部综合岗、部统计员 生产部:部综合岗、部统 兼ERP复核、成品肠衣操作工、肝 计员兼ERP复核、原肠操作工、肝 素钠操作工、车间记录兼ERP录入 素钠操作工、车间记录兼ERP录入 、安全管理员、卫生管理员、锅 、安全管理员、卫生管理员、锅 炉工、机修工 炉工、机修工 仓储部:综合岗、统计兼ERP复核 仓储部:综合岗、统计兼ERP复核 、原辅料库库管员、劳保用品库 、原辅料库库管员、劳保用品库 库管员、包装库库管员、温度及 库管员、包装库库管员、温度及 干湿度控制员、肠衣产品库库管 干湿度控制员、肠衣产品库库管 员、统计兼ERP录入、仓务员、肝 员、统计兼ERP录入、仓务员、肝 素钠产品库库管员 素钠产品库库管员 单证部:综合岗兼 ERP录入、业务员、报检报关员、 跟单员 质量管理部:综合岗兼ERP审核、 安全及卫生监督员、肠衣原辅料 品控员、肠衣产品品控员、肠衣 记录兼ERP员、肠衣生产车间安全 监督员、肠衣生产车间卫生监督 员、肝素钠原辅料品控员、肝素 钠品控员、肝素钠质检记录兼ERP 员、肝素钠生产车间安全卫生员 、肝素钠车间卫生监督员 生产部:部综合岗、部统计员 兼ERP复核、成品肠衣操作工、肝 素钠操作工、车间记录兼ERP录入 、安全管理员、卫生管理员、锅 炉工、机修工 仓储部:综合岗、统计兼ERP复核 、原辅料库库管员、劳保用品库 库管员、包装库库管员、温度及 干湿度控制员、肠衣产品库库管 员、统计兼ERP录入、仓务员、肝 素钠产品库库管员 安全监督员、肠衣生产车间卫生 监督员、肝素钠原辅料品控员、 肝素钠品控员、肝素钠质检记录 兼ERP员、肝素钠生产车间安全卫 生员、肝素钠车间卫生监督员 生产部:部综合岗、部统 计员兼ERP复核、原肠操作工、肝 素钠操作工、车间记录兼ERP录入 、安全管理员、卫生管理员、锅 炉工、机修工 仓储部:综合岗、统计兼ERP复核 、原辅料库库管员、劳保用品库 库管员、包装库库管员、温度及 干湿度控制员、肠衣产品库库管 员、统计兼ERP录入、仓务员、肝 素钠产品库库管员 行政人事:清洁工、绿化工、厨 工、保安 生产部: 生产试用工人 员、肝素钠原辅料品控员、肝素 钠品控员、肝素钠质检记录兼ERP 员、肝素钠生产车间安全卫生员 、肝素钠车间卫生监督员 员、肝素钠原辅料品控员、肝素 钠品控员、肝素钠质检记录兼ERP 员、肝素钠生产车间安全卫生员 、肝素钠车间卫生监督员 生产部:部综合岗、部统计员 兼ERP复核、成品肠衣操作工、肝 素钠操作工、车间记录兼ERP录入 、安全管理员、卫生管理员、锅 炉工、机修工 仓储部:综合岗、统计兼ERP复核 、原辅料库库管员、劳保用品库 库管员、包装库库管员、温度及 干湿度控制员、肠衣产品库库管 员、统计兼ERP录入、仓务员、肝 素钠产品库库管员 生产部:部综合岗、部统计员 兼ERP复核、成品肠衣操作工、肝 素钠操作工、车间记录兼ERP录入 、安全管理员、卫生管理员、锅 炉工、机修工 仓储部:综合岗、统计兼ERP复核 、原辅料库库管员、劳保用品库 库管员、包装库库管员、温度及 干湿度控制员、肠衣产品库库管 员、统计兼ERP录入、仓务员、肝 素钠产品库库管员 行政人事:清洁工、绿化工、厨 工、保安 生产部: 生产试用工人 行政人事:清洁工、绿化工、厨 工、保安 生产部: 生产试用工人 海天实业原职级岗位对应表 序 号 1 2 职等 A B 对应岗位 职级 岗位明晰 1.1 宿管员、污水处理员 1.2 清洁工、保安 2.1 采购文员、信息助理、化验员、行政文员、司 机、行政办事员、检验员、肝素钠操作员 2.2 仓库统计员、车间记录员、水处理组长 2.3 库管员、锅炉操作工 环卫人员 集团及各子公司承担某一具体工作 事项的执行者 3.1 3 4 5 C D E 集团及各子公司承担部门内某一模 块的经理助理、主管、专员 集团各部门部长、特殊专员、分公 司副总经理 集团总经理助理、各部门经理、资 深专员、分公司总经理 3.2 车间主任、财务专员(会计)、招聘专员、单 证员、销售员、质量体系专员、网络科长、仓 库科长、总经理秘书、质检专员、董事长专职 司机 专员、采购专员、行政助理、劳资专员、财务 专员(出纳)、副总专职司机、人资助理、生 产助理 3.3 设备维修员、制药技术员 4.1 部长、人资部长、生产部长、行政部长、采购 部长、单证部长、质检部长、企划部长、财务 部长、审计部长、资产管理部长 4.2 副部长、品控工程师、技术研发专员、高级专 员 4.3 薪资管理专员、绩效考核专员、培训专员 5.1 经理、财务经理、生产经理、营销经理、分公 司总经理 5.2 副经理、资深专员 6 F 集团各分管副总、总监 6.1 副总、行政副总经理、财务副总经理、综合副 总经理 7 G 集团总经理 7.1 总经理 工资总额 职级工资 绩效工资 基数 区间 650-750 150--300 1089-1436 650 1298 750--1000 1636-1981 750--950 400--600 1636-1912 750--900 1636-1843 1000-1800 2081-3186 1000-1500 600-800 2081-2771 1000-1300 2081-2495 1800-3000 3386-5443 1800-2500 800--1500 3386-4552 1800-2000 3386-3862 3000-4800 6443-9429 3000-4000 1500-2500 6443-8324 4800-6500 2500-3500 9429-12776 8000 4500 15848 广元市海天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2013年1月计时人员工资表(固定) 基本工资 序 姓名 部门 号 岗位 薪级 出勤天 缺勤天 数 数 基础 工资 岗位 工资 津贴、加班 职称 津贴 工龄 津贴 保密津 学历 贴 津贴 应扣款项 特殊 津贴 核定加班工资 核定工 资总额 缺勤工 资(元 加班 加班工 ) 时间 资 责任公司 2013年1月计时人员工资表(效 益、考核) 表(固定) 应扣款项 罚 款/扣 其他扣 款(元 款(元 ) ) 代扣款项 合计 应发工 资(元 ) 社保代 计税工 扣代缴 资 会费 生活费 合计 实发工 资(元 )
9 页
408 浏览
立即下载
公司级组织架构调整流程
公司级组织架构调整流程 流程 步骤 流程图 1 提出调整 建议 2 评审 Y 3 整理调整 计划 4 审核 Y 工作内容简要描述 公司决策层人员可提出组织架构调整建 议。 提出人邀请公司高层、被调整部门主要 负责人及企管参与调整评审会议,对调 整方式,合理性进行评审。如存在问题 返回第一步。 根据评审会议的调整意见整理出完整的 组织架构调整方案及牵涉部门和需要做 的相关支撑准备工作计划详细列明,并 整理成计划。 N 主管高层审核方案/计划的可行性和完整 性,如存在缺失或遗漏返回方案/计划整 理部门。如方案/计划无误按部门进行派 分。 N 5 按计划派 分工作 6 各部门按 要求执行 接到调整计划的部门按照本部门工作重 点进行相应的工作进展跟进,保证工作 及时完成。 7 调整完毕并出 具相应文档 在计划周期内完成组织架构调整并出具 相关文档,同时在公司内部下发正式通 知。 说明 关键点 主管高层或指定负责人对工作按部门进 行分工,明确各部门工作重点。 ★ 织架构调整流程 作业标准/规范 目标/值 执行岗位/部门 提出的建议对公司整体 战略发展有促进作用, 合理可执行 充分讨论调整意见,并 使相关被调整部门了解 调整的意义,同时对调 整计划及时间周期达成 将调整计划按照标准格 共识。 式落实在纸面,并保证 分工明确,时间安排合 理。 公司高层,直接 被调整业务部门 负责人及企管 ﹨ 检查调整计划的完整性 。 主管高层或指定 调整项目负责人 ﹨ 将调整计划按照要求分 工到各部门并请相关部 门负责人确认可以按要 求执行。 各部门按照计划要求及 主管高层或指定 调整项目负责人 ﹨ 《组织架构调整评 审说明》《组织架 构调整评审会议记 录》 《组织架构调整计 划说明书模板》 ﹨ ﹨ 部门目标执行,遇到问 题及时反馈,保证本部 门计划按时完成 保证调整计划按时完成 ,人员合理过度,同时 出具相关文档公司公示 。 提出人 企管 各部门责任人 企管 作业记录
3 页
483 浏览
立即下载
集团总部组织架构调整方案
集团总部组织架构调整方案 新能集团组织架构方案一 一、原则和目标 原则: ——紧密结合集团发展战略,有针对性地解决目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和薄弱环节; ——适合集团的特点,精简高效,简便易行,尽量避免调整的负面影响和引起 大的震动。 目标: 新能集团在二次创业中组织管理体系调整的总目标,就是建设一个以资本为纽 带,主业突出、治理良好、管理高效、集权与分权适度,能够适应国际化运作, 具有可持续发展竞争能力的大型集团公司。 二、基本思路 1、集团的管理定位 依据集团的企业性质、发展战略及对下属公司业务的介入程度和管理现状,集 团的管理定位和管控的目标: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各公司(业务群)价值创造的潜 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要提升战略管理水平,通过强化各公司的协调、服务和资 源共享,监控和防范各业务群的系统风险,达到集团总体价值的最大化。 2、集团的主要管理职能 根据新能集团的管理定位,集团主要承担以下管理职能: ——战略管理:制定集团总体发展战略和审定个公司(各业务单元)发展战略。 ——投资管理:决定集团的投资战略和重大投资项目,评估和审定个公司限额 以上投资项目。 ——预算与财务管理:预算与财务管理的内容包括部署、 审核批准、检查各公 司的财务预算、资金运用、风险防范及风险控制的实施。 ——人力资源行政管理:负责集团职能部门和下属公司主要管理人员的任免、 管理、培训,制定集团人力资源规划、政策与激励 机制;统筹安排行政工作。 ——产权事务管理:产权事务管理主要包括对集团资产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和评 价,以及产权登记、产权界定、产权处置和交易、资产评估管理。 ——监控和服务:监控集团及下属子公司的经营运作状况、重点项目进展和关 键财务指标;开展集团内部审计,建立健全内部风险预警和防范系统;促进集团 范围内资源和服务共享,协调发挥各业务群的资源综合效益。 3、集团组织架构的主要任务 根据集团组织架构的目标、管理定位和主要管理职能,针对目前集团组织管理 上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此次集团组织架构调 整的主要任务是: 促进集团决策体系的科学化、 民主化和规范化; 加强集团的科学管理、集中协调、系统控制和风险防范; 有利于集团发展战略的实施和资源的整合与合理配置。 三、主要内容 ( 一 ) 确定总裁办公会职权与分工 1、 明确总裁办公会职权: 根据董事长授权,按照总裁办公会议事规则,集团经营管理班子应主要抓好重大 投资和业务领域创新项目的前期运筹和策划;二级各公司的业务协调和日常运行 监控管理;实施集团决定的事项;集团各职能部门的运转及管理;批准使用集团 预算内管理费用等项工作。 2、合理划分经营管理班子成员的职责分工: 为切实加强集团的管理工作,总裁、副总裁分工明确。可作为出资人代表,兼任 二级个公司总经理,管理班子成员的职责分工 ( 略)。 ( 三 ) 调整集团机构设置和管理职能 根据集团组织管理体系调整的目标,集团职能管理部门的设置要进一步优化和调 整,职能管理作用需要大大加强,专业管理人员队伍与素质也有待加强和提高。 初步研究设想是:充实加强集团总裁办公室、人事行政管理中心、财务管理中心。 建议增加营运中心、调整后的集团机构设置、工作职能如下: 1、集团总裁办公室: 主要职能:负责集团公文办理、档案管理、公共关系、内部协调、对外宣传、外 事工作管理;负责集团董事长、总裁办公会的文秘、服务和督查催办工作;为集 团领导提供有关服务工作。 2、人事行政中心: 作为集团的人力资源、行政管理中心,主要职能:研究和制订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集 团 人事管理;二级全资、控股、分公司主要经营者(总经理、副总经理) 的任 职考核管理;集团薪酬、福利、激励与退出机制的研究与管理;集团员工经营业 绩考核管理;指导和协调集团业务培训工作;后勤行政、安全保卫事务管理。 3、财务管理中心: 主要职能:编制集团年度财务预算,实施预算管理;资金管理;财税业务管理; 集团财务核算管理;会同国际或国内会计事务所编制集团财务年报;财务运行监 控与风险预警管理;参与研究、策划和运作集团重大投融资和资本运作方案;评 估和审核集团金融企业限额以上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指导集团上市公司 在资本市场的整体形象策划、投融资战略和实战性运作方案的研究与制订;监控 集团金融产业的运营,预警和防范集团系统的金融风险。 4、营运管理中心: 主要职能:编制生产计划,安排生产进度,指导和监督下属公司管理正常生产的 运行;研究集团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规划;编报国内外重大经济动态信息;研究 新能集团国际化战略与实施策略。
5 页
455 浏览
立即下载
大型公司人力资源部组织架构调整方案
人力资源部组织架构调整方案 目前人力资源部组织架构及岗位设置: 人力资源部总监 总监文员 招聘经理 人事经理 培训经理 招聘专员 人事主管 培训讲师 招聘文员 人事文员 申请调整架构: 人力资源部总监 总监文员 培训发展经理 薪酬激励经理 人才管理经理 员工关系经理 任职人效经理 培训讲师 主管 主管 主管 主管 调整后各组别职能、编制: 第 1 页 共 17 页 HR 督导 组别 基本职能概述(包含但不局限) 职位及人 数 建立/健全公司培训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公司员工职涯规划管理体系; 培训发展组 经理 1 人 培训讲师 5 建立/健全优秀人才管理体系; 人 建立/健全公司储备人才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公司薪酬福利管理体系; 经理 1 人 薪酬激励组 建立/健全奖惩管理体系; 主管 2 人 建立/健全公司员工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公司招聘管理体系; 人才管理组 建立/健全招聘渠道管理系统; 建立/健全招聘甄选系统; 建立/健全公司企业文化管理机制; 员工关系组 建立/健全员工关系、劳资关系管理体系; 经理 1 人 主管 4 人 经理 1 人 主管 2 人 建立/健全员工满意度及员工意见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公司员工转正、晋升、任职评估管理体 任职与人效管理组 系; 建立/健全员工人效管理机制; 督导组 负责稽查、指导公司人力资源政策在分店的执行; 负责协助经理对分店人事行政部的管理; 经理 1 人 主管 2 人 督导 4 人 人力资源部整体编制:总监 1 人,总监文员 1 人,经理 5 人,督导 4 人,主管 10 人, 培训讲师 5 人,合计 26 人; 相关职位岗位职责: 第 2 页 共 17 页 (一)培训发展组: 培训发展经理(1 名): 1、负责协助人力资源部总监构建公司培训体系并逐步完善; 2、负责培训制度、工作流程的拟定、执行、维护及完善等工作; 3、负责根据公司经营战略及年度培训需求,制定年/季/月度培训计划及费用预算方案,主 导组织实施、考核跟踪、检讨并完善; 4、根据公司战略规划,不断为公司培养各类基、中、高层管理人才及技术性人才,搭建公 司人才梯队,主导组织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工作; 5、负责各项目培训档案的分类管理,以及门店培训室、培训设施的管理; 6、负责教材库/试题库的建立与完善等管理工作; 7、负责实施和监管培训过程中的奖罚与纪律; 8、负责公司讲师师资的建设及管理提升工作; 9、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临时性工作。 培训讲师(5 名): 1、跟进公司的培训计划在门店的执行情况就执行效果及时向上汇报; 2、组织进行员工入职/转正/晋升考核并将及时反馈结果情况; 3、初拟部门各岗位转正/晋升试卷及初步审核各部门提交的试卷资料并跟进审批过程,汇总、 分类相关试题形成试题库并进行日常管理; 第 3 页 共 17 页 4、负责初级培训教材的初步审核,对已审批的教材分类,形成教材库并进行日常管理; 5、负责对各单位的培训情况按周期进行检查,并形成书面检查报告; 6、负责完成培训组各类报表的初步分析并向上提供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内容; 7、对负责区域分店的培训进行业务指导、授课、稽查、督促改进并提升等; 8、负责相关文字资料、报表资料、培训信息的收集、整理及归档等工作; 9、负责对培训档案(包括系统记录)进行管理与维护,包括录入、统计、整理、更新、销 毁与存档等工作; 10、负责项目性培训课程现场的助教与服务工作; 11、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二)薪酬激励组: 薪酬激励经理(1 名): 1、负责协助人力资源总监对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薪酬体系的构建及完善; 2、负责人员异动手续的审核与办理,含人事动态与结构分析及离职管理等工作,人事类报 表的提报与审核; 3、负责员工试用期管理、员工转正/晋升等相关管理体系的建立、执行及完善; 4、负责员工考勤、值/排班、加班/调班、请/休假等日常人事工作管理; 5、负责人事系统的维护,相关数据统计、分析功能的增加方案提报; 6、负责公司奖惩体系的建立、执行及完善工作; 第 4 页 共 17 页 7、负责公司人事制度/流程/规范的制定、推行、检讨、修订等工作; 8、负责组织架构及工作设计,检讨设计编制及人力成本控制管理定编等工作及工作分析, 编写工作职务说明书; 9、负责制定、检讨、修订门店人事行政部日常工作规范,并督促执行,提高人事工作人员 日常业务技能; 10、完成上级领导临时交办工作。 主管(2 名): 1、协助薪酬经理对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薪酬体系的构建及完善; 2、负责定期收集行业薪酬信息和数据,为薪酬主任完成公司薪酬福利方案的过程提供相关参 考数据资料等事务性工作; 3、负责收集、汇总公司人事制度/流程/规范在执行过程中的问题点,为薪酬主任检讨、修 订相关制度/流程/规范提供相关参考依据等; 4、根据公司发展情况和行业水平,起草制定合理薪酬调整实施办法; 5、负责完成人工成本、人工费用的分析报告并及时更新维护员工资料库; 6、完成上级领导临时交办工作。 (三)人才管理组: 人才管理经理(1 名): 1、负责协助总监进行公司招聘体系、人才测评体系的构建及完善; 第 5 页 共 17 页 2、负责招聘制度、工作流程的拟定、执行、维护及完善工作; 3、协助人力资源部经理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工作,根据人力资源需求及供给分析,制定内外 部招聘方案; 4、负责制定年度招聘计划及招聘费用预算方案并负责推行、控制与反馈等工作; 5、负责中、高层管理人员招聘渠道的开发与拓展工作,并对公司中高层职位应聘资料进行 初步筛选、面试、甄选、报到、入职等工作; 6、负责员工劳动合同的管理工作; 7、负责公司人员增补资料的初步审核与新员工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 8、负责公司员工结构的优化及调整工作; 9、负责公司员工家园卡、健康证办理及相关管理工作; 10、负责各单位人事行政部招聘指标的拟定,招聘能力提升培训,门店招聘绩效的宏观控制 及相关招聘指导工作; 11、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主管(4 名): 1、完成各类招聘报表的初审及分析等;员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2、招聘网站的维护及简历初审与搜索; 3、根据面试程序组织安排面试工作,报到人员合同签订工作; 4、初步审核新员工工资记录单; 第 6 页 共 17 页 5、主导建立/健全和完善公司五/六职等员工招聘体系,开发和维护院校合作关系确保公司在 大量缺编或是储干招聘时能及时解决相关招聘难问题; 6、配合主任进行公司人员结构优化工作; 7、完成上级领导临时交办的工作任务。 (四)员工关系组: 员工关系经理(1 名): 1、负责建立、推行、检讨并完善公司员工关系管理体系,健全公司健康、高效的员工关系 管理平台; 2、建立健全并推行员工心理辅导管理办法; 3、广开言路,建立“员工阳光热线”、“员工阳光信箱”,深入了解员工思想动态,针对 性进行员工心理疏通或公开性对员工作心理辅导,对公司员工心理健康负主要责任; 4、负责企业文化建设、开发及推行工作; 5、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分析及职业生涯规划工作; 6、协助公司外事部及法务部处理好相关劳资纠纷及提供相关资料支持; 7、负责公司各单位月/年度评优工作的规范及组织跟进工作; 8、完成上级领导临时交办的工作任务。 主管(2 名): 1、协助管理和优化公司的员工关系管理体系,建立和谐、愉快、健康的劳资关系; 第 7 页 共 17 页 2、组织开展员工满意度调查,分析、反馈调查结果; 3、负责公司员工转正、晋升管理过程中的具体工作完成及结果反馈; 4、负责公司离职管理,分析离职面谈记录和离职数据; 5、协助处理员工冲突,解决员工投诉和劳动纠纷; 6、参与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营造符合企业文化的员工工作环境和氛围; 7、员工职业发展辅导,促进员工保持良好的职业心态; 8、完成上级领导临时交办的工作任务。 (五)任职评估组: 任职评估经理(1 名): 1、根据部门工作计划,完成所负责范围工作并进行完善; 2、负责开发、建立、检讨、完善公司任职资格评估体系及相关制度与规范; 3、负责开发、建立、检讨、完善公司绩效管理体系及相关制度与规范; 4、负责公司月度/年度绩效考核工作的辅导、过程辅导与跟进、结果初审、绩考档案管理等 工作; 5、负责建立、健全绩效、晋升等面谈机制,出台相关的面谈流程、技巧及管理方案; 6、负责各部门/分店绩效管理面谈质量的稽查并向上反馈; 7、负责公司员工绩效申诉的处理; 8、负责公司转正、晋升、绩效等管理方案的评估、改进及提升工作; 第 8 页 共 17 页 9、完成上司交办的临时性工作任务。 主管(2 名): 1、负责协助任职评估经理,完成所负责范围工作计划并进行完善; 2、负责定期从各部门获得工作业绩评估和考核信息,并汇总各项考核信息,拟写考核分析 报告; 3、指导、协助各部门进行相关考核工作,并负责与考核相关制度的解释工作; 4、负责协助公司月度/年度绩效考核工作的辅导、过程辅导与跟进、考核档案管理等工作; 5、负责进行考核制度研究工作,提出改善建议; 6、负责跟进各部门/分店绩效管理面谈质量的稽查并向上反馈; 7、负责协助公司转正、晋升、绩效等管理方案的评估、改进及提升工作; 8、完成上司交办的临时性工作任务。 (六)督导组: HR 督导(4 名): 1、负责协助总监监督、检查分店人事行政部工作执行情况; 2、负责协助总监提升公司整体人力资源管理意识及水平; 3、发现门店人事部门培训需求,协助培训组制定分店人事部人员培训计划与素质的提升; 4、指导与监督分店人事行政部对公司制度、流程的执行情况; 5、发现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潜在危机,提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合理化建议; 第 9 页 共 17 页 6、监督和检查各分店人事制度的执行情况,正确协助处理分店相关人事突发事件; 7、提出公司人事制度、流程、规范修改意见,协助完善相关政策; 8、指导新店开业筹备期人事行政部工作; 9、完成上级领导临时交办的工作。 职务说明书 职务名称 店人事行政主管 所属部门 人力资源部 职务代码 ZG-HRD-005 直属上级 店长 直接下级 分店人事行政文员 工作场所 各分店办公室 四职等(D) 试用薪资 D4-D8 转正薪资 D5~D11 部门文员 轮岗职务 培训讲师 行政副总 执行日期 2014 年 6 月 1 日 职 等 至此候选 晋升方向 人力资源部经理 编 订 人力资源总监 职务 审 批 工作概要: 在人力资源督导、经理的指导下全面负责分店的人事、行政及培训管理,负责分店人员招 聘(协助)、转正、考勤、考核、奖惩、离职、劳资、档案管理、行政、后勤、康体、培训、 企业文化开发等方面工作;负责分店人事行政部基本工作计划的实施、运用、执行、反馈及不 断改善。 工 作 职 责 1、 负责公司规章制度与分店人事行政各项工作的宣导、执行与管理。 2、 协助总部人力资源部、行政部进行制度编写等工作的完善。 3、 负责分店各类相关人事行政工作报表、单据的审核、确认与反馈。 4、 负责分店员工考勤、薪酬、绩效评估、人员异动等情况的分析及处理。 第 10 页 共 17 页 5、 负责分店培训需求的调查,培训计划的制订,培训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培训结果总结及 效果反馈与跟进。 6、 负责对宿舍安排、安全、卫生、异常事故等工作的全面管理与跟进。 7、 负责分店员工关系管理及分店康体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开展。 8、 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办公费用的控制。 9、 负责对分店文件、资料、档案进行管理。 1 负责对分店员工纪律、仪容仪表等进行宣导及监督管理。 0、 1 协助店长监督相关工作的执行情况并反馈。 1、 1 2、 1 协助店长开展分店对外事务的协助处理。 完成上司临时安排的工作。 3、 核 心 工 作 内 容 1、 公司规章制度、企业文化的宣导、推行与反馈。 2、 人员异动情况的分析、处理及员工离职率的控制。 3、 宿舍的全面管理与跟进。 4、 员工关系调解及康体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开展。 5、 分店的团队建设工作。 6、 办公费用的控制。 7、 分店各类培训的管理。 辅 助 性工 作 内 容 第 11 页 共 17 页 1、 办公室日常事务跟进。 2、 员工仪容仪表监督与检查。 3、 分店对外公共事务跟进。 工作环境特征 1、办公室。 2、工作环境舒适,一般安静而无太强噪音。 3、对身心基本无影响,无职业病危险。 4、有必要的办公设备及用品。 任职 基本资格条件 权重 理想资格条件 资格 1、年龄 23-28 岁,身高 160—170CM,听力正 1、无。 常,矫正视力正常,能听懂通用语言,婚否不限, 男女不限。 生理/ 2、能讲流利的通用语言并识听其他通用语言,如 心理/ 国/粤语等。 个性 3、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兴趣广泛、健康向上, 要求 无不良嗜好。 2、精通国语、粤语。 15% 3、个人特长突出。 4、形象气质好,性格开朗、自信、胸怀宽广、亲 4、无。 和力强、自律性强。 知识 要求 5、办事公正、果断、迅速、具开拓创新精神。 5、无。 1、中专或高中以上学历,相关专业毕业,助理人 1、大专以上,师范或管 力资源管理师级。 理专业。 2、知识面较宽,对专业认识较系统全面,专业基 20% 2、具心理学、行为学常 础功底好。 识。 3、熟悉国家有关劳动法规及相关政策。 3、无。 第 12 页 共 17 页 1、三年以上人事行政工作经验,其中二年以上同 1、二年以上人事行政同 职工作经验。内部晋升须有下一阶职务至少二年以 职工作经验,且有大公 上工作经验且表现出色。 司背景。 2、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文字组织能力。口才 1、口头表达强,极富感 好、文字功底佳,有一定的公文写作水平。 染力。 2、公文写作水平高。 能力 3、能独立编写规章制 25% 要求 度。 3、头脑灵活、理解能力、反应能力、逻辑思维能 3、无。 力较强。 4、有一定的监管能力、计划能力、分析判断能 4、有较强的原则性。 力。 5、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说服力与组织能 5、有一定的人格魅力与 力。 威望。 技术 1、较强的 Windows 和 Office 等文字和表格处理 1、熟网络,了解硬件知 要求 能力,可操作 powerpoint 及 internet 。 组织 识。 1、诚实、忠诚、敬业。 1、无。 2、具良好的职业道德,能保守企业秘密,团队意 2、无。 识强。 文化 要求 10% 20% 3、公平、公正、办事认真、责任心强、处事灵 3、较强原则性与一定灵 活。 活性。 4、服从意识好,服务意识好,有奉献精神。 4、堪为表率。 第 13 页 共 17 页 其它 1、不计较工作时间,能承受工作压力。 10% 1、无 要求 本岗位提升培训内容 1、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知识。 2、 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本培训。 职务说明书 职务名称 培训讲师 所属部门 人力资源部 职务代码 Zt-D-006 直属上级 培训主任 直接下级 分店人事文员 工作场所 各分店 四职等(D) 试用薪资 D5-D10 转正薪资 D6-D12 至此候选职 人事行政部文 轮岗职务 人事行政主管 务 员 审 批 行政副总 执行日期 2014 年 6 月 1 日 职 等 -升方向 编 订 培训经理 人力资源总监 工作概要: 协助培训主任对公司的人力资源进行培训与开发,负责分店人员培训、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以 及公司企业文化推广宣传工作;负责分店培训计划制定、实施运用、执行反馈,对分店培训工作 不断改善。 工 作 职 责 1、 2、 协助培训经理做好培训相关工作,负责分店员工培训、企业文化推广宣传、员工职业生涯 指导等工作。 协助培训经理建立和完善公司培训体系,及培训需求的调查、培训计划的拟定、培训课程 的开发设计,计划的组织执行、跟踪、评估、分析与改进等工作。 第 14 页 共 17 页 3、 根据公司要求,不断为公司培养各类基层管理人才及技术性人才。 4、 负责对公司特殊岗位员工进行岗位资格认证培训、考核及资格评审工作。 5、 负责公司培训档案的分类管理,以及培训室、培训设施的管理。 6、 负责公司培训教材管理工作,以及培训课程教材的编写。 7、 负责协助培训主任内部企业文化建设与开发工作,倡导并推行适合本公司的企业价值观。 8、 负责公司组织及筹办旨在宣传公司企业文化的各种专栏及活动。 9、 负责对公司员工礼节礼貌、仪容仪表等表层文化进行积极宣导和监管。 1 0、 负责指导公司员工职业生涯,指导员工按正常的职业生涯轨迹成长,配合公司发展战略, 引导员工的职业发展方向,并配合推进培训、绩效考核等人力资源开发工作。 1 1、 完成上司安排的其它临时性工作。 核 心 工 作 内 容 1、 公司培训计划制订、实施与完善,及培训情况的反馈。 2、 公司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推行与指导。 3、 公司新员工职前培训考核、试用期培训考核跟进与执行。 4、 培训教材的编写与公司教材库的管理。 5、 协助培训主任对内部企业文化方案的制订与推行,提升员工对企业的认可度。 6、 引导公司学习型团队的建设。 辅 助 性工 作 内 容 1、 培训信息的收集与利用,内部宣传阵地的建立。 2、 培训室及培训设施的管理。 3、 公司员工活动的统筹与组织。 4、 公司员工礼节礼貌及仪容仪表的规范与监督。 第 15 页 共 17 页 工作环境特征 1、办公室。工作环境舒适,一般安静而无太强2、对身心基本无影响,无职业病危险。 3、有必要的办公设备及用品。 4、有一定的信息来源及反馈设施。 任职 基本资格条件 权重 理想资格条件 资格 1 、 年 龄 25-33 岁 , 身 高 1.60 -1.75 米 , 听 力 正 1、无。 常,矫正视力正常,五官端正,婚否不限,男女不 限。 生理/ 心理/ 2、能讲流利的通用语言并识听其他通用语言。如 2、精通国语、粤语等。 国语/粤语等。 3、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兴趣爱好广泛、健康向 20% 3、个人特长突出。 个性 上。无不良嗜好与习惯。 要求 4、形 象气质好 ,性 格开朗大 方、 自信、胸怀宽 4、有一定的人格魅力与威 广、包容性强、亲和力强、自律性强、洞察力和责 望。 任心较强。 5、办事公正、果断、迅速、具开拓创新精神。 知识 要求 5、无。 1、大专或以上学历,中文(师范类)或管理类相 1、人力资源或行政管理专 2、对培训认识系统、深刻,具本行业新理念、新 2、具心理学及行为学常 20% 观点。 3、熟悉国家有关劳动法规及相关政策。 识。 3、无。 能力 1、二年以上同职位工作经验。内部晋升须有下一 要求 阶职务两年以上工作经验且表现出色。 佳。 2、语言表达能力优秀,能够准确、清晰、生动地 2、有公开授课能力。 进行课程讲述。 第 16 页 共 17 页 25% 1、有零售行业培训经验优 3、文字功底好,能够生动、完整、正确、流畅地 3、有较强的文字组织能 将工作计划、报告、教材、统计等用文字表述出 力,能独立开发适合公司 来。 的课程。 4、善与沟通,协调、组织能力强。 4、人际关系好。 5、能迅速领悟、理解公司政策及发展方向,并能 5、接受能力强,反应灵 较好地藉此培训指导员工业务知识和技能。 敏。 6、学习能力强,知识更新快,信息收集能力强, 6、善于阅读及沟通。 信息来源广泛,知识丰富。 技术 1、较强的 Windows 和 Office 等文字和表格处理 要求 能力。熟练操作 PowerPoint 及 internet。 组织 1、诚 实、 忠诚 、敬 业、 稳定、公正无 私、讲原 1、无。 文化 2、民主,能吸取不同意见,具团队精神和开放意 25% 2、无。 要求 3、有奉献精神,善于培训他人,顾全大局。 3、无。 其它 1、能经常出差,不计较工作时间,能承受工作压 要求 力。 5% 5% 本岗位提升培训内容 1、 资深培训,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新观点、新理念的学习与培训。 2、 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系统培训。 3、 培训方法及授课技巧等专业训练。 第 17 页 共 17 页 持 PTT 证。熟硬件知识。 1、无。
17 页
554 浏览
立即下载
组织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
组织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 组织结构调整是一件弄不好会伤及企业筋骨的大事,调整的好,企业将获得重生; 调整的不好,将会落下残疾甚至是瘫痪。因此,在进行组织结构调整的时候,必须要严 谨地审视组织结构调整的目的和风险因素,弄明白组织结构为什么要调整,运筹帷幄方 能决胜千里! 从一般意义上讲,组织结构调整的目的旨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有利于功能的完善,实现战略落地 对组织结构调整具有急迫需求的企业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一次创业成功之后遇到发展瓶颈的企业; 另一类是处在战略转型阶段的企业。 这两类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需求,那就是在战略明晰之后,如何解决战略落地的问 题。 对于第一类的企业来说,不管其出身是草根、还是高科技,基本的特征是偏才为多, 其一次创业的成功往往是基于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能力具有优势,如:营销能力、技 术能力、生产能力、特殊资源获取能力等等,而在其他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如:战略 管理能力、文化管理能力、制度管理能力、财务管理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等等。在 企业规模不大的时候,这种偏弱的能力还不足以对企业的经营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 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在企业规模增长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如传统制造业规模达到 1 亿、 贸易企业规模达到 5 亿等,这种偏弱的能力将根本性的阻碍企业的发展,而这种阻碍作 用随着企业战略的明晰而被曝露于天下! 对于第二类企业来说,战略的转型体现在目标的调整、经营领域的转移、发展路径 的变更等等方面,而其中任何一种转型形式,直接产生的结果是原有企业的功能不适应 新的发展战略的需要,企业具有重组组织功能模块的需求! 由此可见,功能的完善是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首要目的。 但是,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在完善功能的同时,也需要仔细的思考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组织各功能如何落实到部门和岗位。功能与功能之间需要相互配合、相互依托 才能发挥作用,但是部门与部门之间、岗位与岗位之间往往是割裂的,协调相互之间的 关系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分配功能的时候必须要仔细的思考两者之间的平衡问题。 如:战略管理功能和企业管理功能,如果分在两个部门,负责企业管理的部门对战略理 解不透彻,在进行文化建设、组织管理、制度建设中背离战略需要,那么战略管理最终 将会落空。 2、组织所有的功能都需要人来实现,企业是否已经具备或能够整合到实现新增补 功能作用的人才成为功能完善中重点要思考的问题之一。在这方面,最忌讳的做法是把 已经弱化的功能或新增的功能与已经较强的功能整合在同一个部门或岗位,这样做的直 接结果是企业面临二次组织结构调整的风险。通常的做法是成立新的部门或岗位,哪怕 找一个不熟悉这方面业务的人来承担这方面的责任,慢慢的培养,也比整合到其他的部 门寄希望于带着把较弱或新增的功能强化起来要现实。 二、有利于人才的整合,释放资源能量 现阶段国内企业 (尤其是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 感觉面临的难以克服的问题是人才 短缺的问题,放眼看内部,每个人似乎都是缺胳膊少腿;从外部引进,看着好看但是不 实用。 事实上,纵然人无完人,但是能够在企业里面生存下来,一定会有其可用之处,至于有
2 页
482 浏览
立即下载
某某集团公司组织结构优化建议书
某某集团 A 公司组织结构 优化设计建议书 按照集团战略规划,2015 年 7 月某某能源(B 地区)有限公司投产,未来 5 年 200 万吨甲醇项目、50 万吨乙二醇项目也将投产。届时企业规模、产品种类、 员工数量将是现在的数倍,同时员工素质、管理水平也要有相应提升。目前组 织结构模式已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随着企业的发展,公司组织结构也要随之 进行优化。 一、组织结构现状 A 公司和 B 地区公司均为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A 公司和 B 地区公司共 14 位高管,A 公司共设 26 个部门,B 地区公司项目管理部设 19 个项目组,另设 1 个资本运营部,共计 46 个部门(项目组),员工 1732 人。组织结构图分别 如图 1、图 2 所示: 图 1:某某能源 A 有限公司组织结构图 图 2:某某能源(B 地区)有限公司组织结构图 若把 A 公司和 B 地区公司作为一个公司两个项目来看,则为直线职能和矩 阵相结合的组织结构。如图 3 所示: 图 3 :直线职能和矩阵相结合的组织结构 董事长 总经理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下,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组织结构缺乏战略规划、管理模式不明确 组织结构没有结合公司发展战略,作出中长期规划,较长时间存在临设机 构,管理模式不明确,影响相关工作的开展和组织效率的提升。如人才引进和 培养、组织内耗等。 (二)管理幅度过大造成管理者精力分散 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管理层次较少,过于扁平化,造成管理幅度较大, 管理者精力分散,不利于集中精力关注核心业务。 (三)同级部门设置多,造成协调不便、管理交叉 部门划分过细,同级部门数量多,管理成本提高。在业务开展或职能管理 过程中,将大量时间精力花费在部门间的配合和协调上面,高管也会将大量精 力用于处理部门间冲突和利益平衡上。职能管理部门由于协调部门较多,事务 性工作较多,造成许多工作效率低下。 A 公司和 B 地区公司由于分管领导不同,存在多头管理和交叉管理的现 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 (四)资源配置分散 同级部门数量多,造成人力资源特别是专业人才资源配置分散,不利于集 中管理和人才培养。 三、组织结构优化依据 (一)组织结构模式和设计原则 目前组织结构模式分为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 制、模拟分权制、多维立体制等模式,设计原则一般遵循任务与目标原则、专 业分工与协作原则、有效管理幅度原则、集权与分权原则、稳定性与适应性相 结合原则五项基本原则。 1、组织结构与企业经营模式的关系如下表: 序号 1 2 3 4 5 经营模式 专业化 主副业多元化 纵向一体化 横向一体化 无关多元化 组织结构 职能制 有独立核算单位的职能制 混合制 事业部制 母子公司制 备注 中小规模公司 中小规模多元化公司 如汽车和汽车零配件企业 如家电企业 跨领域企业集团 2、组织结构与企业规模大小的关系如下表: 序号 结构要素 小企业 大企业 备注 1 管理层次(纵向复杂性) 少 多 2 部门和岗位的数量(横向复杂性) 少 多 3 分权程度 低 高 4 规范化程度 低 高 5 书面沟通和文件数量 少 多 6 专业人员比率 低 高 7 技术和职能的专业化程度 低 高 8 中高层管理人员数量 少 多 这些影响组织结构设计的影响要素是相互关联的。企业规模的扩大决定了 组织结构的复杂性,一方面分工的细化,需要较多的部门和岗位设置,另一方 面管理层次也需要增加。分工细化要求技术和职能的专业化程度和专业人员数 量要提高,管理层次的增大要求信息传递的效率和书面沟通的数量增多,这就 要求企业在各方面要更加规范化。 3、组织结构与企业人员素质关系 组织结构设计还应考虑企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如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数 量、专业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操作人员的熟练水平、企业文化的影响因素 等。 (二)组织结构优化建议 根据集团延长产业链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发展战略和煤化工行业特点,结合 组织结构设计五原则,为解决目前因组织结构不合理而带来的问题,适应企业 可持续发展,建议公司采用模拟分权制组织结构。 图 4:模拟分权制组织结构示例(某汽车制造公司) 图 5:模拟分权制组织结构 制 权 分 织 组 算 核 拟 部 进 只 营 经 全 完 能 不 性 续 连 和 艺 于 由 但 立 独 对 相 单 各 大 模 规 点 特 行 煤 地 基 生 为 位 定 古 蒙 内 。 品 元 多 等 乙 A T P 胶 橡 烃 烯 醚 二 、 成 形 构 结 化 优 , 链 业 产 工 加 深 醇 甲 长 延 : 略 战 展 发 团 集 模拟分权制是一种介于直线职能制和事业部制之间的组织结构形式。 公司由于产品品种或生产工艺过程所限,难以分解成几个独立的事业部。 又由于企业的规模庞大,不适合用其他模式进行管理。所谓模拟,就是要模拟 事业部制的独立经营,单独核算,而不是真正的事业部,实际上是一个个“生 产单位”,我们称之为“模拟利润中心”。“模拟利润中心”设相关生产装置 或车间,享有比以前生产部门更多的自主权,负有“模拟性”的盈亏责任,其 产品根据企业内部的价格进行模拟核算,目的是要调动生产经营积极性,达到 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目的。 模拟分权制的优点除了调动各生产单位的积极性外,也有利于公司计划推 行的“经济承包责任制”,并且能够解决企业规模过大不易管理的问题。高层 管理人员实行分权管理,将部分权力分给职能部门和生产单位,减少了自己的 行政事务,提高行政效率,从而把精力集中到核心业务上来。 四、优化后的组织结构及及设计思路 (一)建议优化后的组织结构如图 6 所示: 图 6:优化后的组织结构图 (二)优化设计思路 1、A 公司和 B 地区公司合并管理 建议 B 地区公司投产后两公司合并管理。两公司业务关联、生产装置空间 分布紧凑、公用工程共用,合并管理能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人力、物力资源, 达到效益最大化。 2、设立模拟利润中心 按照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划分为各个可实现内部模拟核算的“模拟利润中 心”,这种划分使各中心互为客户关系,便于对各中心进行统一管理和成本责 任制考核。各中心内部各单元因业务关联性和相近性也便于进行统一管理。模 拟分权制应给予各模拟利润中心更多生产管理权、考核权,一定的行政人事等 权利。 3、整合职能部门 模拟利润中心自主权增大后,许多事务性工作由各中心独立开展,因此重 新定位职能部门职责,缩减职能部门数量。职能部门职责定位为管理体系的建 设、政策的制定、业务流程和工作质量监督检查、信息汇总和共享。 4、合理设定管理层级和幅度 企业规模的扩大必然带来管理层级的增多,专业和职能划分也更加细化, 管理层级少容易造成管理幅度大、管理精力分散,管理层级过多容易造成信息 传递慢、效率低,因此要设计合理的管理层级和管理幅度。同时要制定合理的 分权机制和考核机制来确保工作效率的提升。 5、非核心业务外包 为使管理层和职能部门更加关注核心业务,将保洁、包装、装卸、基建维 修等技术含量较低的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专业公司来做,由相关职能部门监管 工作结果、规范工作过程。使公司能集中人力、物力做好核心业务。 6、三产业务剥离 将电视台、餐厅、车队、招待所、超市、公寓管理、物业管理、绿化管理 等业务,并入三产管理中心,成立后勤服务公司。 (三)优化设计说明 序 号 项目 调整内容 备注 撤销保卫部,职能合并到行政管理部。 1 撤销 B 地区公司资本运营部,职能由财务部和集团资本运 撤销 营中心承担。 合并 撤销营销部,职能由集团销售公司承担。 撤销党群工作部,职能由党委办公室承担。 撤销甲醇技改项目部,职能合并到项目管理部。 撤销质检部,成立分析检测中心。 保运中心,负责全公司设备保运、维修工作。 2 增设 增设乙二醇中心。 增设橡胶装置和包装车间 五、关键业务流程再造 组织结构调整后,势必影响部分关键业务流程,要结合组织结构调整情况 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工作,以下为流程再造的一些建议: 1、流程再造将根据组织架构优化进行,选择主要流程:选择产生价值的流 程和必要的流程。 2、流程再造将结合精益管理进行,新的组织架构实施后,人流、资金流、 物流、信息流等权限会相应下放,能备案的,不再签批;能在中心签批的,不 再上报公司签批,流程将大量缩短和下沉,工作效率将得到大幅度提高。 3、流程再造将利用 ERP 进行,利用 ERP 的优势,进行资源优化。 4、流程再造将与绩效评价机制同时建立,评估每一个流程节点的作用和效 率,同时引进以流程为导向的激励机制,保持新流程的长期高效,不会反弹。
7 页
453 浏览
立即下载
组织架构设计流程与调整流程
组织架构设计流程 1.组织架构设计流程与风险控制图 组织架构设计流程与风险控制 业务风险 不相容责任部门/责任人的职责分工与审批权限划分 董事会 总经理 如果没有明确的战略发展 人力资源部 相关部门 段 开始 规划,企业所有的经营活 动就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 标 战略委员会 阶 审批 审核 1 制定企业 战略发展规划 确定企业 主导业务 如果企业内部各层级、各职能部门关系界定不清 晰,就容易出现管理混乱、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 D1 分析主导 业务流程 参与 2 确定管理层 次和管理幅 度,并与领 导层沟通、 确认 3 以主导流程为 基础,确定职 能部门及其相 互协作关系 D2 4 确定具体 岗位及人员编 制 如果《组织架构图》、《业务 流程图》、《岗位说明书》等 文件编制混乱,就会影响企业 审批 的运作效率 审核 5 编制《组织架构 图》、《业务流 程图》、《岗位 说明书》 结束 D3 2.组织架构设计流程控制表 组织架构设计流程控制 控制事项 D1 详细描述及说明 1.战略委员会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时,要考虑内、外部环境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影响与制约; 企 业发展战略规划和目标应经过企业总经理和董事会的集体讨论、审核和审批 2.每一个部门、每一位管理者都要有合理的管理幅度。管理幅度太大,可能导致管理人员无 暇顾及一些重要事务;管理幅度太小,可能导致管理者不能完全发挥作用。所以,人力资 源部在设计组织结构的时候,要确定合理、恰当的管理幅度 3.人力资源部应当按照科学、精简、高效、透明、制衡的原则,综合考虑企业性质、发展战 略、文化理念和管理要求等因素,合理设置内部职能机构,明确各机构、各部门的职能和 阶段 控制 D2 权限,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工作关系;避免职能交叉、缺失 或权责过于集中 4.人力资源部应当对各机构、各部门的职能进行科学合理的分解,确定具体岗位的名称、职 责和工作要求等,明确各个岗位的权限和相互关系; 在确保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前提下, 力求部门数量最少、人员编制最精,以达到节省沟通成本、缩短业务流程、提高运营效率 的目的 D3 相关 规范 5.《组织架构图》、《业务流程图》和《岗位说明书》等文件资料应按照统一的规范编写 应建 《组织架构设计规范》 规范 《岗位说明书编写规范》 参照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组织架构图》 文件资料 《业务流程图》 《岗位说明书》 责任部门 战略委员会、人力资源部、相关部门 及责任人 总经理、副总经理、人力资源总监 组织架构调整流程 1.组织架构调整流程与风险控制图 组织架构调整流程与风险控制 业务风险 不相容责任部门/责任人的职责分工与审批权限划分 董事会 总经理 总经办 人力资源部 阶 相关部门 段 如果现有组织架构 开始 存在缺陷,就会影 响组织的运行效率 参与评估 组织架构运行 效果评估 提出建议 征求相关人员 的建议 参与 2 如果组织架构调整方 案不符合企业自身特 点及实际情况,就会 影响企业运作效率 D1 1 审批 审核 提出建议 D2 3 编制《组织架构 调整方案》 如果新的《组织架构图》、《业务流程图》、《岗位说明书》等文件编制混乱 , 发布《组织架 就会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如果新的组织架构运行得不到企业内部员 构调整方案》 工的积极支持,也会影响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审批 审核 4 编制《组织架构 图》、《业务流 程图》、《岗位 职责 说明书》 组织架构调整 及人员任命 新的组织架构 运行效果分析 结束 5 D3 2.组织架构调整流程控制表 组织架构调整流程控制 控制事项 详细描述及说明 1.人力资源部应当定期对组织架构设计与运行的效率及效果进行全面评估。组织架构运行效果 D1 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现有组织架构是否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是否与企业内部主导业 务流程相符、是否满足企业内部高效管理的要求 2.组织架构在调整之前应广泛征求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员工的意见 3.企业应根据组织架构设计规范对现有治理结构和内部机构设置进行全面梳理,确保其符合现 阶段 控制 D2 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设置内部机构,应当重点关注内部机构设置的合理性和运行的高效性 等,一旦发现内部机构设置和运行中存在职能交叉或运行低效现象时,应及时解决;企业 《组织架构调整方案》应按规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决策审批 D3 相关 规范 4.《组织架构图》、《业务流程图》和《岗位说明书》等文件资料应按照统一的规范编写 5.新的组织架构运行时,应及时查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以便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应建 《组织架构设计规范》 规范 《岗位说明书编写规范》 参照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组织架构图》 文件资料 《业务流程图》 《岗位说明书》 责任部门 人力资源部、相关部门 及责任人 总经理、人力资源部经理、相关部门负责人
4 页
609 浏览
立即下载
公司组织机构调整方案
文昌市旅游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组织机构调整方案 一、公司组织结构调整的原因 (一)外部环境需要 当前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市政府市政建设配 套设施的代建管理费用,公司的资金来源直接受制于政府的 公共设施的投资力度。而在长期而言,政府的公共设施投资 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我们要居安思危,及时调整公司 的发展方向,将公司目前的主营业务从“代建型”转变为 “旅游资产经营型”,保证公司能可持续性的发展。同时, 市委市政府对公司发展旅游产业战略已明晰,目标已明确,要 求公司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公司组织架构,在新的平台上实现市 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和工作目标更快更好的实现。 (二)内部环境需要 公司战略的转变,促使着现有组织结构的调整并与之适 应,而公司当前的组织结构体系存在着以下问题: 1、不符合组织战略转变后的运行模式。 2、不符合新战略下实施集团功能建设要求。 3、管理层级过多,没有形成以利润为中心的激励模式,组织管理效 率较低。 4、人力资源配置不尽合理,资本经营、投融资、市场开发等方面的力 量薄弱。 5、事务性工作多,导致机关人员较多,集团控制、协调、服务职能 不能充分体现。 二、公司组织结构调整方向 结合公司战略,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整公司的组织机 构: 1、建立战略型管理模式,完善公司管理组织结构。 2、设立事业部,减少公司管理层级和幅度,适当加大 放权力度,发挥经营管理的积极性,促进组织专业化,建设 轻型的、精干的运营中心。 3、有效控制公司经营风险,加大内部管控力度。 4、重视人才战略,实现组织结构优化与人力资源结构 优化相结合。 三、公司组织结构调整方案 (一)组织机构框图 将公司原有的八个部门调整为三个部门,两个事业部, 一个项目部。其具体情况如下:将总工办、工程管理部、前 期项目部进行合并,成立工程管理事业部;撤消战略发展 部,成立旅游开发事业部,加大旅游项目的开发和运营管理 力度;设置审计部,在原有的工程造价预算的基础上,增加 经营审计业务;设置办公室,在原总经理办公室业务的基础 上增加董事会办公室相关工作职能,调整后的组织结构框图 见(附件 1、2) 部门 名称 办公室 下属 部门 人力资源室、法律事务 室、行政文秘室、后勤 管理室、董事会事务室 编制 人数 部门 职责 主管岗位 副总经理 办公室主任、法律事务室主 管、人力资源主管、董事会办 所属岗位 公室主管、后勤管理主管、行 政文秘、档案员 人力资源 2 人、法律事务 2 人、行政文秘 1 10 人 人、后勤管理 1 人,董事会 1 人,档案 1 人、 定编依据 司机 2 人。 1、负责公司文秘事务、文字综合、公文传递、基本档案、会务(公 司级),公共关系、内部信息(企业刊物)、对外宣传企划、企业文 化、制度建设、后勤保障(含办公物业)等行政事务管理。 2、负责公司组织架构优化设计、部门职能界定、部门之间关系协 调,人事制度、绩效考核、薪酬管理、员工招聘与培训等人力资源开发 与管理。 3、负责公司法务管理,参与决策,为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法律上的 可行性、合法性分析和法律风险分析;预防纠纷,协助公司及各合作公 司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参与公司重大经济活动的谈判工作,提出 减少或避免法律风险的措施和法律意见;审查、修改、会签合同、协 议; 解决已发生的法律问题;负责处理公司重大或复杂债权债务的清理 和追收工作;协助业务部门办理有关的法律事务并审查相关法律文件。 4、负责董事会、监事会有关事务,党建、创建工作,协调工会、共 青团、计划生育等工作。 5、承办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编制 审核 (二)岗位职责 办公室部门职责 批准 计划财务部部门职责 部门 名称 下属 部门 计划财务部 财务室、计划室 主管岗位 所属岗位 总会计师 部门经理、会计、出纳 编制 人数 7 部门 职责 1、负责公司生产经营计划、财务预算编制、执行与考核管理。 定编依据 2、负责公司财务会计制度建设,会计基础管理、财务管理与监督、 财会内控机制建设和重大财务事项监管。 3、负责公司财务收支核算与管理,成本费用控制,资金管理,建立 公司资金台帐。 4、管理下属公司财务收支状况和财务管理水平。 5、协调与财政、工商、税务、银行等单位的关系,加强与各会计事 务所、审计事务所等机构的沟通。 6、承办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编制 审核 批准 审计部部门职责 部门 名称 下属 部门 审计部 主管岗位 工程审计室、经营审计 部门经理、工程审计主管、经 所属岗位 室 编制 人数 8 部门 职责 一、工程审计方面: 副总经理 营审计主管、审计员 定编依据 1、负责项目建设过程各阶段的投资控制管理工作,对外与政府发 改、审计等相关主管部门的协调、跟踪审核等工作,参与各建单位的业 务联系工作;负责工程项目支付月报的审核及工程变更费用、工程签证 费用、索赔费用的审核。 2、负责工程项目年度造价控制计划的编制,配合投资发展部做好建 设资金筹措工作。 3、负责工程项目合同的管理工作,建立合同台帐和支付台帐,做好 索赔管理工作,处理合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监督合同主体的 履约。 4、配合工程管理事业部做好工程项目的招标工作,审核招标文件商 务标,审核工程量清单及工程标底。 5、负责工程甲供材料采购招标的组织工作。 6、组织工程预算部业务培训及承办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经营审计方面: 1、公司的财务收支、财务预决算审计、管理效益审计、任期经济责 任审计、专项经费审计等工作,进行有关审计原始资料的调查取证、收 集整理和建档工作,编写内部审计报告。 2、组织制定、实施公司年度审计工作计划,拟定公司各项内部审计 制度,并对内部审计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3、组织对公司所属企业、事业部财务状况的分析及预警工作,指导 二级公司、事业部内部审计工作。 4、定期或不定期对二级公司、事业部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和财 务管理情况进行审计或抽查,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5、组织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审计工作。 编制 审核 批准 旅游开发事业部部门职责 部门 名称 下属 部门 旅游开发事业部 房屋销售组、运营管理 组、投融资组 副总经理 主管岗位 所属岗位 部门经理 编制 人数 8 定编依据 1、负责本部门的独立经营和核算。 2、负责对旅游产业链的相关项目进行研究策划,对旅游行业的各 类相关资料进行收集、研究,建立旅游开发信息库。 3、负责制订公司旅游项目开发计划,对文昌市的自然、人文旅游 资源进行整合、策划、开发建设,并进行运营前的开发策划。 4、负责编制公司计划实施的旅游项目经营计划,并组织项目的具 体实施及监控管理。 部门 职责 5、负责协助政府编制旅游景区的区域规划和详细规划,会同有关 部门进行旅游项目工程建设施工的项目选址报建及开发、经营、管理等 工作。 6、 负责组织旅游相关产品的整体形象宣传策划、旅游市场促销。 7、负责对各旅游景区公司、酒店、旅游产品公司提供政策指导和 协调工作。 8、负责房屋销售的各项工作。 9、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编制 审核 批准 项目管理事业部部门职责 部门 名称 下属 部门 项目管理事业部 项目经理部 主管岗位 副总经理 所属岗位 部门经理、项目经理、工程师 在当前公司投资总额的基础上,按每 3000 万 编制 人数 16 定编依据 工程管理额度设 1 岗的原则进行岗位定编,同 时设置专职水电工程师岗位。 部门 1、负责本部门的独立经营和核算。 职责 2、负责工程项目前期、项目咨询、设计归口管理工作。 3、项目建议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等的编 制。 4、负责工程项目勘测、方案的设计、评审和初步设计、评审。 5、参与对设计变更、工程变更的审核,组织对重大技术变更进行 决策。 6、严格按照工程设计、监理和施工合同规定的条款,组织、指 导、协调、督促设计、监理、承包单位等有关方面充分履约。 7、负责现场项目部组建,协调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区域以 及有关行政监督管理部门的关系。 8、临时工程和工程变更的审查签证。 9、协调、报审工程进度款的拨付。 10、办理工程保险及协助工地处理外来纠纷。 11、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编制 审核 批准 附件 1: 调整前后组织结构对比图 董事长 公司高管 红 三 项 目 部 红 三 项 目 部 工程管 理部 总工办 工 程 管 理 事 业 部 前期项 目部 总 经 理 办 公 室 办 公 室 工程预 算部 审 计 部 计 划 财 务 部 计 划 财 务 部 房 屋 销 售 组 投 资 发 展 部 旅 游 开 发 事 业 部 现 有 部 门 调 整 后 部 门 注:红三项目部受市政府政策调整,只保留其部门设置。 附件 2: 调整后组织结构框图 总经理 副总经理 三总师 总监、总助 红三项目部 工程管理事 业部经理 项 目 经 理 水 电 工 程 师 办公室主任 人 力 资 源 主 管 法 律 事 务 主 管 审计部经理 后 勤 管 理 主 管 工 程 审 计 主 管 二 级 公 司 经 营 审 计 主 管 计划财务部 经理 财 务 主 管 计 划 主 管 旅游开发事 业部经理 房 屋 销 售 主 管 资 产 运 营 主 管 投 融 资 主 管 职员 职 员 职员 职员 职员
12 页
469 浏览
立即下载
年度各部门人员规划一览表
年度各部门人员规划一览表 部门 岗位 一级部门 二级部门 总经办 16 年年 底 人 数 17 年编制预算配置 预计正 式 编制 总数 预计兼 职 人 数 17 年缺 编 人数 (不 计 兼职) 新增招聘人员预计到位计划(人) 招聘需求及问题简述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合计 总经理 0 主任 0 秘书 0 司机 0 部门新增岗位 小计 开发部 开发中心 工程部 IT 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副总经理 0 经理 0 开发专员 0 部门新增岗位 0 经理/副经理 0 设计师 0 工程师 0 维修 0 部门新增岗位 0 主管 0 IT 工程师 0 网管 0 部门新增岗位 0 小计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财务部 行政中心 经理/副经理 0 经理助理 0 财务助理 0 成本会计 0 会计核算 0 出纳 0 行政出纳 0 部门新增岗位 0 总监 0 人力行政部 主管 0 招聘专员 0 人事专员 0 前台 0 部门新增岗位 0 小计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市场部 华东区 营运中心 华北 质检技术部 经理/副经理 0 主管 0 平面设计 0 总监 0 文员 0 训练经理 0 营运经理 0 区经理 0 总监 0 营运经理 0 区经理 0 总监 0 副总监 0 经理 0 技术员 0 质检专员 0 文员 0 小计 合计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P.S 1、如各部门需增设新的岗位,请在本部门岗位列表中自行添加,并以红色字体突出表示 ; 2、如有裁员、辞退,请以“负数”填写在具体的月度人员招聘规划中 ; A1
2 页
435 浏览
立即下载
如何设定团队的人员规划
如何设定团队的人员规划 作为团队负责人,如何设定团队的人员规划? 先来看个例子。某次我和团队一个主管交流,提到“……基于这些工作,你团队是 否需要增加人手?团队分工是否需要调整?”主管考虑后交了一份图表,里面清晰设定 出,A 做 XX 工作,B 做 XX 工作…… 其实这样就错了。 我们考虑团队的人员规划,永远都是先因事设岗,而不是先因人设岗——不是拿现 有的人去完成动态的工作,而是评估新工作后也要刷新对人的要求;永远都是面向未来, 而不是只看到现在——不是以目前工作要求来设立团队,而是至少以一年后的工作要求 来布局团队。 分享一下团队人员规划的步骤: ① 基于公司战略分解、业务目标,即你团队要做的事儿,去规划团队(包括组织 分工、岗位设置、任职要求) ② 结合团队规划,分析现有人员的能力是否达标,差距有多大 ③ 评估有差距人员的潜力、成长周期、成长所需的资源条件,评估是否有时间给 予成长、是否有潜力按约定目标成长,是否值得投入资源帮助成长。不符合条件者需要 从团队中清退。 ④ 结合团队规划,将现有人员依次放入,保证良性结构(包括层级、生熟手等), 不胜任的人员,一部分进行改进培养,一部分考虑逐步替换。 ⑤ 在改进培养中,一定要遵循几个原则:约定周期+约定目标+定期评估反馈;在 人员替换中,也要考虑如何保证现有业务的平稳过渡。 整体而言,业务是不断变化、不断有新的更高的要求的,对团队人员的要求也只会 水涨船高,因此要求所有成员都要持续成长,才能跟上公司业务发展的脚步。因此也特 别要求团队管理者,以动态的眼光去看待成员、以是否有进步和成长的标准来衡量成员。
2 页
470 浏览
立即下载
人力资源规划方法与实施步骤
人力资源规划方法与实施步骤 (超详细) 第一章: 规划概述.........................................................2 1.1 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规划.........................................................................................2 1.2 人力资源流动比率 ...................................................................................................3 1.3 人力资源结构分析 ....................................................................................................4 1.4 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7 1.5 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 ...............................................................................................9 1.6 人力资源规划的流程编制.......................................................................................10 1.7 可供选择的模式 .....................................................................................................13 1.8 人力资源规划的考评 ..............................................................................................14 1.9 过剩人力资源的管理 ..............................................................................................14 第二章: 供求预测........................................................16 2.1 需求预测的变量 ......................................................................................................16 2.2 替换单法 ..................................................................................................................16 2.3 供给预测 ..................................................................................................................17 2.4 德尔菲法 ..................................................................................................................18 2.5 短期预测方法 ..........................................................................................................19 2.6 分合性预测法 ..........................................................................................................20 2.7 计算机模拟法 ..........................................................................................................21 2.8 经验预测法 ..............................................................................................................21 2.9 描述法 ......................................................................................................................21 2.10 模型推断法 ............................................................................................................22 2.11 上级估算法.............................................................................................................22 2.12 随机网络模式法 ....................................................................................................22 2.13 统计预测法 ............................................................................................................23 2.14 长期预测方法 ........................................................................................................24 2.15 人力资源供需综合平衡 ........................................................................................25 第一章:规划概述 1.1 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规划 一、 指导思想与基本理念 1. 以人为本: (1)不仅要造就有成就的人才个体,而且应培育人才团队,发挥人力资源团队规模效 应; (2) 不仅要发挥人力资源体力劳动密集型功能,而且更应发挥人才之智力密集型功能; (3)不仅要发挥人才自身功能, 而且要充分利用与其连带的社会关系网络功能; (4)不仅要利用内脑、而且要利用外脑。 2. 企业通过吸纳成熟型人才、成长型人才,有效拓宽利用社会人才渠道。 3. 企业开辟三个人才渠道: (1) 立足区域,充分发挥本地人才的主渠道作用; (2) 面向全国,吸纳高层次人才; (3) 注重与国际接轨,寻找留学生或外籍管理者、专家的支持。 4. 在三个层面上开发人力资源: (1) 企业高层形成职业精英团队; (2) 企业内部实施全员培训; (3) 企业外部正面影响客户、公众。 5. 用人原则: (1) 知人: 了解人、理解人、尊重人,不但知人之表, 更要知人之潜力; (2) 容人: 创造宽松环境,使人心情舒畅, 不求全责备,允许改进自律; (3) 用人: 为每个员工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创造学习、发展、升迁的机会; (4) 做人: 以诚相待, 与人为善,宽容人、体谅人,不搞内耗, 敬业乐业、忠于 职 守, 以公司为家,与公司共荣辱; 6. 持续开发人力资源, 将人才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具有倍增放大效应的资本; 7. 人尽其才,人人都是人才。 8. 公平竞争 (1) 不拘一格、机会均等、任人唯贤; (2) 没有性别、籍贯、身体特征的偏见; (3) 没有校友派系、出身门户之见; (4) 没有领导个人用人偏好。 9. 人才个体生涯成长规划与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目标相互匹配,员工与企业一同成长。 10. 保持企业一定的员工流动性。 (1) 过于稳定,造成一潭死水, 没有竞争压力; (2) 流动过于频繁, 造成队伍不稳、技术没有积累,反而流失。 11. 实施工作多样性和工作丰富性。 打破员工岗位固定化和单一专长化模式,适时调换员工工作岗位和地点,或建立工作小 组制,使职工做到一专多能或全能发展, 保持员工工作热情、新鲜感和挑战性。 12. 建立员工正常晋升机制,使普通员工具有努力敬业而被提拔的权利和机会。 13. 大力开展制度化的合理化建议活动, 从中发现、挖掘人才。 14. 对突破常规机制能够脱颖而出的尖子人才, 要委以重任。 二、 人力资源规划 1. 首先对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状况进行系统性清查。 (1) 对明显不合格人员予以调整; (2) 运用“评价中心”或其他测评技术对重点人员(或全体员工)进行评估; (3) 对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状况进行总体或分类统计。 2. 与其他战略、经营、财务规划协调。 (1) 根据企业每年经营、财务计划指标,结合企业现有员工状况,尤其是员工流动率, 来测算年度人力资源总量和按工种、岗位、职务等分类的结构性指标; (2) 提出年度须新增招募、压缩辞退、下岗分流、转岗调配的具体计划; (3) 人力需求计划, 应包括所需的数量、质量、人才素质要求。 3. 人力计划要一次规划、分期流动实行,并根据实际状况,经常性调整和进行动态评估, 必要时建立高级或稀缺专业人才后备系统。 4. 企业实行员工总额控制。 由企业一级定编, 其原则为精简机构、节约用人、提高效率、一人多岗; 由各部门定员。 1.2 人力资源流动比率 所谓人力资源的流动与周转,是指企业内部由于员工的各种离职与新进所发生的人 力资源变动。人力资源流动率则为一定时期内某种人力资源变动(离职和新进) 与员工 总数的比率。它是考察企业组织与员工队伍是否稳定的重要指标。 计算人力资源流动率的常用方法有以下三种: (1) 人力资源离职率 人力资源离职率是以某一单位时间(如以月为单位) 的离职人数,除以工资册的月初月 末平均人数然后乘以 100% 。以公式表示: 离职率= 离职人数 *100% 工资册平均人数 离职人数包括辞职、免职、解职人数,工资册上的平均人数是指月初人数加月末人数然 后除以二。离职率可用来测量人力资源的稳定程度。之所以离职率常以月为单位, 乃 是 由于如果以年度为单位,就要考虑季节与周期变动等因素, 故较少采用。 (2) 人力资源新进率(Employment Rate)。人力资源新进率是新进人员除以工资册平 均人数然后乘以 100%。用公式表示: 新进率= 新进人数 *100% 工资册平均人数 (3) 净人力资源流动率(Net labor Turnover Rate)。净人力资源流动率是补充人数除 以工资册平均人数。所谓补充人数是指为补充离职人员所雇佣的人数。用公式表示: 净流动率= 补充人数 *100% 工资册平均人数 分析净人力资源流动率时,可与离职率和新进率相比较。对于一个成长发展的企业, 一 般净人力资源流动率等于离职率; 对于一个紧缩的企业, 其净流动率等于新进率; 而处 于常态下的企业,其净人力资源流动率、新进率、离职率三者相同。 由于人力资源流动率直接影响到组织的稳定和员工的工作情绪, 必须加以严格控制。 若 流动率过大, 一般表明人事不稳定,劳资关系存在较严重的问题,而且导致企业生 产效 率低, 以及增加企业挑选,培训新进人员的成本。若流动率过小, 又不利于企业 的新陈 代谢, 保持企业的活力。但一般蓝领员工的流动率可以大一些, 白领员工的流 动率要小 一些为好。 1.3 人力资源结构分析 人力资源规划首先要进行人力资源结构分析。所谓人力资源结构分析也就是对企业 现有人力资源的调查和审核, 只有对企业现有人力资源有充分的了解和有效的运用, 人 力资源的各项计划才有意义。人力资源结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一) 人力资源数量分析 人力资源规划对人力资源数量的分析,其重点在于探求现有的人力资源数量是否与企业 机构的业务量相匹配, 也就是检查现有的人力资源配量是否符合一个机构在一定业务 量 内的标准人力资源配置。在人力资源配置标准的方法运用上,通常有以下几种: 1 、 动作时间研究。动作时间研究指对一项操作动作需要多少时间,这个时间包括正 常 作业、疲劳、延误、工作环境配合、努力等因素。定出一个标准时间, 再根据业务 量多 少,核算出人力的标准。 2 、 业务审查。业务审查是测定工作量与计算人力标准的方法,该方法又包括两种: (1) 最佳判断法。该方法是通过运用各部门主管及人事、策划部门人员的经验,分析 出各工作性质所需的工作时间,在判断出人力标准量。 (2) 经验法。该方法是根据完成某项生产、计划或任务所消耗的人事纪录,来研究分 析每一部门的工作负荷,再利用统计学上的平均数、标准差等确定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 人力标准。 3 、 工作抽样。工作抽样又称工作抽查, 是一种统计推论的方法。它是根据统计学的 原 理, 以随机抽样的方法来测定一个部门在一定时间内, 实际从事某项工作所占规定 时间 的百分率,以此百分率来测定人力通用的效率。该方法运用于无法以动作时间衡 量的工 作。 4 、 相关与回归分析法。相关与回归分析法是利用统计学的相关与回归原理来测量计 算 的,用于分析各单位的工作负荷与人力数量间的关系。 有了人力标准的资料, 就可以分析计算现有的人数是否合理。如不合理,应该加以调整, 以消除忙闲不均的现象。 (二) 人员类别的分析 通过对企业人员类别分析,可现实一个机构业务的重心所在。它包括以下两种方面的分 析: 1 、工作功能分析。一个机构内人员的工作能力功能很多,归纳起来有四种:业务人员、 技术人员、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这四类人员的数量和配置代表了企业内部劳力市场 的 结构。有了这项人力结构分析的资料, 就可研究各项功能影响该结构的因素,这些 因素 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企业处在何种产品或市场中,企业运用何种技能与工作 方法, 劳力市场的供应状况如何等。 2 、 工作性质分析。按工作性质来分,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又可分为两类:直接人员和 间 接人员。这两类人员的配置, 也随企业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最近的研究发现, 一 些组 织中的间接人员往往不合理的膨胀,该类人数的增加与组织业务量增长并无联系, 这种 现象被称为“帕金森定律”。 (三) 工作人员的素质 人员素质分析就是分析现有工作人员的受教育的程度及所受的培训状况。一般而言,受 教育与培训程度的高低可显示工作知识和工作能力的高低, 任何企业都希望能提高工作 人员的素质, 以期望人员能对组织做出更大的贡献。但事实上,人员受教育程度与培训 程度的高低, 应以满足工作需要为前提。因而, 为了达到适才适用的目的, 人员素质 必 须和企业的工作现状相匹配。管理层在提高人员素质的同时,也应该积极提高人员 的工 作效率, 以人员创造工作,以工作发展人员,通过人与工作的发展,促进企业的 壮大。 人员素质分析中受教育与培训只是代表人员能力的一部分,一个企业及组织中, 不难发 现一部分人员的能力不足,而另外一部分人员则能力有余,未能充分利用,即 能力及素 质与工作的需求不匹配。其解决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变更职务的工作内容。减少某一职务、职位的工作内容及责任,而转由别的职务 人员来承接。 (2) 改变及强化现职人员。运用培训或协助方式,来强化现职人员的工作能力。 (3) 更动现职人员的职位。如果上述两种方法仍无法达到期望时,表示现职人员不能 胜任此职位,因此应予以调动。 以上三种解决方法究竟以选用何种为宜, 事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加强培训能否是当事人有所进步。如果加强培训可使能力不足的员工有所进步时, 则没有必要采取更动人员的措施。 (2) 担任该职位可能的时间长度。如果某员工任该职位已届退休或轮调期满或组织结 构更迭, 则可采用临时性的调整。 (3) 是否情况紧急,非立即改善不可。如果该职务比较重要。足以影响组织目标的实 施,则必须采取组织措施;否则应尽量不用组织措施解决。 (4) 是否影响组织士气。将某员工调职,是否会影响其他员工的情绪,是员工失去安 全感,而有损组织的稳定。 (5) 有无适当的接替人选。如果短期内无法从内部或外部找到理想的接替人员,则应 采取缓进的措施,以免损失更大。 (6) 此职位与其它职位的相关性程度。如果此职位与上、下、平行多个其他职位的相 关往来频度很高,则不应采取太突然的措施,以避免影响其他职位的效率和工作进展。 (四) 年龄结构分析 分析员工的年龄结构, 在总的方面可按年龄段进行,统计全公司人员的年龄分配情况, 进而求出全公司的平均年龄。了解年龄结构,旨在了解下列情况。 (1) 组织人员是否年轻化还是日趋老化。 (2) 组织人员吸收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3) 组织人员工作的体能负荷。 (4) 工作职位或职务的性质与年龄大小的可能的匹配要求。 (5) 以上四项反应情况,均将影响组织内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组织效能。 企业的员工理想的年龄分配, 应呈三角形金字塔为宜。顶端代表 50 岁以上的高龄员工; 中间部位次多, 代表 35~50 岁的中龄员工;而底部位人数最多, 代表 20~35 岁的低龄 员 工。 (五) 职位结构分析 根据管理幅度原理, 主管职位与非主管职位应有适当的比例。分析人力结构中主管职 位 与非主管职位, 可以显示组织中管理幅度的大小,以及部门与层次的多少。如果一 个组 织中,主管职位太多, 可能表示下列不当的结果: (1) 组织结构不合理,管理控制幅度太狭窄, 而且部门与层次太多。 (2) 显示工作程序繁杂,增加沟通协调的次数, 浪费很多的时间,并容易导致误会和 曲解。 (3) 由于本位主义, 造成相互牵制,势必降低工作效率。 (4) 出现官僚作风, 星辰官样文章。 1.4 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所谓人力,可分为三个层次: 高层:包括工商机构的行政主管人员、工程师、专业技术人员; 中层:包括一般技术人员、监工人员、助理人员等; 基层: 包括领班、普通工人等。 以上三种人员, 高层人员的需求相对较少,但人员的培养最为困难。而中层及基层的 人 力需求较多。人力资源管理的责任是要设法培养或管理发展等方式,将中层人员培 养为 高级人员。因此,人力资源规划常常与发展是相提并论的。 人力资源规划包括下列内容: (一) 预测未来的组织结构 一个组织或企业经常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如全球市场的变化,跨国境应的需要, 生产技术的突破, 生产设备的更新, 生产程序的变更, 新产品的问世等。这些变化都 将 影响整个组织结构, 即组织结构必须去适应企业经营策略的变化。而经营策略的变 化又 因环境变化而产生。而组织结构的变化必然牵涉到人力资源的配置。因此,对未 来组织 结构的预测评估应列为第一步。 (二) 制定人力供求平衡计划 该计划应考虑以下三点: (1) 因业务发展、转变或技术装备更新所需增加的人员数量及其层次。 (2) 因员工变动所需补充的人员数量及其层次, 这种变化包括退休、辞职、伤残、调 职、解雇等。 (3) 因内部成员升迁而发生的人力结构变化。 (三) 制定人力资源征聘补充计划 征聘原则包括: (1) 内部提升或向外征聘以何者为先? (2) 外聘选用何种方式? (3) 外聘所选用的人力来源如何?有无困难? 如何解决? (4) 如果是内部提升或调动,其方向与层次如何? ( 四) 制定人员培训计划 人员培训计划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 它包括两方面: 对内遴选现有员工,加强对员 工 进行产品专业知识及工作技能培训;对外应积极猎取社会上少量的且未来极需的人 才, 以避免企业中这种人才的缺乏。至于人员的培训内容,可包括: (1) 第二专长培训: 以利于企业弹性运用人力。 (2) 提高素质培训:以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观念及提高办事能力,使之能担当更重要 的工作任务。 (3) 在职培训:适应社会进步要求,以增进现有工作效率。 (4) 高层主管培训:进行管理能力、管理技术、分析方法、逻辑观念及决策判断能力 方面的培训。 (五) 人力使用计划 人力规划不仅要满足未来人力的需要, 更应该对现有人力做充分的运用。人力运用涵 盖 的范围很广, 而其关键在于“人”与“事”的圆满配合,使事得其人,人尽其才。人力 使用 包括下面几项: (1) 职位功能及职位重组; (2) 工作指派及调整; (3) 升职及选调; (4) 职务丰富化; (5) 人力检查及调节。 1.5 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 (一) 规划人力发展 人力发展包括人力预测、人力增补及人员培训, 这三者紧密联系, 不可分割。人力资 源 规划一方面对目前人力现状予以分析, 以了解人事动态; 另一方面,对未来人力需 求做 一些预测, 以便对企业人力的增减进行通盘考虑,再据以制定人员增补和培训计 划。所 以,人力资源规划是人力发展的基础。 (二) 促使人力资源的合理运用 只有少数企业其人力的配置完全符合理想的状况。在相当多的企业中, 其中一些人的 工 作负荷过重, 而另一些人则工作过于轻松;也许有一些人的能力有限, 而另一些人 则感 到能力有余, 未能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规划可改善人力分配的不平衡状况,进而 谋求合 理化,以使人力资源能配合组织的发展需要。 (三) 配合组织发展的需要 任何组织的特性,都是不断的追求生存和发展,而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人力资源的 获得与运用。也就是如何适时、适量及适质的使组织获得所需的各类人力资源。由于现 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社会环境变化多端,如何针对这些多变的因素, 配合组织发展 目 标,对人力资源恰当规划甚为重要。 (四) 降低用人成本 影响企业结构用人数目的因素很多, 如业务、技术革新、机器设备、组织工作制度、 工 作人员的能力等。人力资源规划可对现有的人力结构作一些分析,并找出影响人力 资源 有效运用的瓶颈,试人力资源效能充分发挥,降低人力资源在成本中所占的比率。 1.6 人力资源规划的流程编制 一个企业必须根据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目标和任务来制定其本身的人力资源计 划。一般来说, 一个企业组织的人力资源计划的编制要经过五个步骤, 如图“人力 资 源计划编制步骤示意图”所示。 一、 预测和规划本组织未来人力资源的供给状况 通过对本组织内部现有各种人力资源的认真测算,并对照本组织在某一定时期内人 员流动的情况,即可预测出本组织在未来某一时期里可能提供的各种人力资源状况。 1. 对本组织内现有的各种人力资源进行测算。包括各种人员的年龄、性别,工 作 简历和教育、技能等方面的资料; 目前本组织内各个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 技能 以及各个时期中人员变动的情况; 雇员的潜力、个人发展目标以及工作兴趣 爱好等 方面的情况;有关职工技能――包括其技术、知识、受教育、经验、发明、 创造以 及发表的学术论文或所获专利等方面的信息资料。 2. 分析组织内人力资源流动的情况。一个企业组织中现有职工的流动就可能有 这 样几种情况:第一,滞留在原来的工作岗位上;第二,平行岗位的流动;第三, 在 组织内的提升或降职更动;第四, 辞职或被开除出本组织(流出);第五, 退休、 工 伤或病故。 目前,国内外企业组织对本组织人力资源供给方面进行预测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 1) 根据本组织各部门的管理人员以往有关工作岗位上输入和调出信息以及在本 单位内工作更动的情况进行预测性测算, 这样,人力资源计划人员就可预测出组织 内现有或未来某一时期内可提供的各种人员的数量。这种方法适用于相对稳定的环 境或短期性的预测。 ( 2) 采用随机网络模式方法。见相关词条。 二、 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进行预测 经过第一步对本组织员工在未来某一时期内人力资源供给方面预测规划的基础上, 接着就要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来预测本组织在未来某一时期对各种人力资源的需 求,对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和规划可以根据时间的跨度而相应地采用不同的预测方 法。 三、 进行人力资源供需方面的分析比较 人力资源计划编制的第三步是把本组织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数与在同期内组织本身 仍可供给的人力资源数进行对比分析。从比较分析中则可测算出对各类人员的所需 数。在进行本企业组织在未来某一时期内可提供的人员和相应所需人员的对比分析 时,不但可测算出某一时期内人员的短缺或过剩情况,还可以具体地了解到某一具 体岗位上员工余缺的情况, 从而可以测出需要具有哪一方面的知识、技术档次方面 的人,这样就可有针对性地物色或培训, 并为组织制定有关人力资源相应的政策和 措施提供了依据。 四、 制定有关人力资源供需方面的政策和措施 在经过人力资源供给测算和需求预测比较的基础上, 组织即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 施,并将有关的政策和措施呈交最高管理层审批。 1. 制定解决人力资源需求的政策与措施。解决人员短缺的政策和措施有: (1) 培训本组织职工,对受过培训的员工据情况择优提升补缺并相应提高其工资 等待遇; (2) 进行平行性岗位调动,适当进行岗位培训; (3) 延长员工工作时间或增加工作负荷量, 给予超时超工作负荷的奖励; (4) 重新设计工作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5) 雇用全日制临时工或非全日制临时工; ( 6) 改进技术或进行超前生产; (7) 制定招聘政策, 向组织外进行招聘; (8) 采用正确的政策和措施调动现有员工的积极性。 2. 制定解决内部资源过剩的办法与措施。解决人力资源过剩的一般策略有: ( 1) 永久性地裁减或辞退职工; (2) 关闭一些不盈利的分厂或车间, 或临时性关闭; (3 ) 进行提前退休; ( 4) 通过人力消耗缩减人员(劳动力转移); (5) 重新培训,调往新的岗位,或适当储备一些人员; ( 6) 减少工作时间(随之亦减少相应工资); (7)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人员分担一个工作岗位,并相应地减少工资。 1.7 可供选择的模式 在一个组织中, 可能存在四种基本的人力资源流动模式。这些模式中的每一种 对雇员的福利、组织的有效性以及公司在社会中的地位都有不同的影响。四种流动 的模式类型是: 1. 终生雇佣制。通常情况是, 人们在组织的底层进入, 在其职业生涯中都与组 织 呆在一起。对不同的雇员群体,底层的定义可能不同。蓝领雇员进入公司中最 下层 的职位分类,而 MBA 毕业生被雇佣则是直接进入空缺职位。 2. 上或出制。雇员从底层进入,按预定的轨道在组织中升上去,直到他们达到 上 层,此时他们会被给予组织完全的合伙人的地位。如果在此上升道路的任何级 别上 不能被提升,或者不能到达最高级别,通常意味着此人必须离开。该体系在 其底层 有较高的离职率,在上层则相对稳定。八家大的会计师公司、法律公司、 一些管理 咨询公司以及大学的企业是该类型的例子。 3. 不稳定进出制。雇员可能会在组织中的任何一个层次进入, 这依赖于组织的 需 要。并且,在其职业生涯中,因为经济周期、表现不佳或是与新的管理层不配 合等 原因,可能在任何层次和时间被要求离开。但雇拥合同在一定期限内有效, 以保证 个人有一定的稳定性。这种类型的体系多见于业绩被认为是个人的函数 (而非群体 的)以及环境高度可变(通常由个人不能控制的外部原因引起)的产业 中。娱乐业 (体育队伍和网络电视) 和许多零售组织就是例子。 4. 混合式。只有很少的公司是完全依照上述模式之一的。多数公司会以一种模式 为主,而辅助以其他模式。流动模式还会随着组织的生命周期而改变。 在许多情况下, 组织对人力资源流动模式的选择受以下一些因素的影响: 1. 一系列相关联的管理层的态度和价值观; 2. 组织所处的运营经济环境; 3. 立法的强制; 4. 最后,流动模式的塑造也可能由公司创立者的哲学所决定。 1.8 人力资源规划的考评 人力资源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关键性部分。如果规划制定得很糟糕,企 业就可能或缺少足够的员工,或者反过来,由于人员过多而不得不大量的裁员,总 之企业会由此遭受到各种人员配置问题的困扰。如果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制定得很好, 就会获得以下方面的受益: (1) 高层管理者可以更多的了解经营决策中与人力资源有关的问题,加深对人力 资源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 (2) 管理层可在人力资源费用变得难以控制或过渡花费之前,采取措施来防止各 种失调, 并由此使劳动力成本得以降低。 (3) 由于在实际雇用员工前,已经预计或确定了各种人员的需要,企业就可以有 充裕的时间来发现人才。 (4) 在未来的发展计划中,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来雇用妇女和少数群体成员。 (5) 经理们的培养工作可以得到更好的规划。 各种结果只要可以衡量,都可以做考评人力资源规划绩效的依据。评价方法之一, 是将某个时点的计划需求水平与届时该时点上的实际需求进行对比。显然,对于成 功的人力资源规划的最有说服力的证据, 是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 企业的人力资 源 状况始终与经营需求基本保持一致。 1.9 过剩人力资源的管理 (一)人员压缩 80 年代开始了企业减员的趋势, 90 年代这一趋势仍在继续。减员使得一个企业的 劳 动力规模逐渐减小。另一个造成企业减员的原因是为了与国外企业竞争的而产 生的 降低成本的需要。迅速减员的方法由多种,自然减员、提前退休和暂时解雇 是最常 用的方法。 1 、 自然减员和雇用冻结 当那些辞职、死亡和退休的人员未被新的员工接替时,就产生了自然减员。这种减 员方法使得无人被解雇,但剩下的员工却须在人员减少的情况下承担同样的工作负 荷。不过,除非人员流动通常较大,否则自然减员对较少员工数量的作用通常比较 有限。因此,企业往往采取其他许多方法更受员工们的欢迎,从而成为企业用于建 员的首选方法。 2 、 提前退休赎买 提前退休赎买是企业促进年高的员工早些离开企业的一种手段。为提供刺激、企业 给予这类员工额外的报酬、以使他们在养老金和社会保险生效之前,不致在经济上 损失太大。这种自愿性终止就业措施,或者说赎买, 是用金钱上的刺激来引导员工 的。企业和员工的普遍的认为,在企业不欲或难以采取暂时解雇和正式裁员的情况 下,赎买方法不失为企业人员压缩的有效措施之一。 3、暂时解雇 暂时解雇指企业使部分员工处于没有报酬的离职下岗状态, 如果企业的经营有了改 善,那么员工就可以重新回企业工作。当企业暂时处于不景气状态时,暂时解雇不 失为一个适当的减员策略。不过, 对减员解雇也必须进行细致的规划。在这方面, 经理人员必须考虑下列问题: (1) 如何确定谁应当被暂时解雇(依据资历、工作表现还是其他)? (2) 如果不需要同时将下岗的员工全部召回时,企业应怎样确定召回方案? (3) 是否为暂时被解雇的员工提供某些福利? (4) 如果被暂时解雇的员工接受了其他供组哦, 是否意味着他们自动放弃了重返 企业的权利?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公司并没有义务为暂时被解雇的员工提供财力上的照顾, 但许 多公司还是这样做了。在企业提供离职金的情况下, 最通常的方案是每工作一年补 偿一个周的工资。大的表现得更为慷慨一些。但对遭到临时解雇的员工来说, 如果 失去了医疗保健福利, 问题就比较严重。 ( 二 )新职 介绍 服 务 新职介绍服务是企业为解雇员工提供支持和帮助的一系列服务。这些服务主要提供 给那些因工厂关闭或部门撤销而失去工作的员工。新职介绍服务通常包括有针对性 的职业咨询、简历的准备和打印服务、面试安排、介绍和推荐等。 第二章:供求预测 2.1 需求预测的变量 预测所涉及的变量与一个组织运做经营过程所涉及的变量是共同的。与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计划相关的变量包括: ·顾客的需求变化 · 生产需求 · 劳动力成本趋势 · 可利用的劳动力(失业率) ·每一工种所需要的雇员人数 ·追加培训的需求 ·每个工种员工的移动情况 · 旷工趋向(趋势) ·政府的方针政策的影响 · 劳动力费用 · 工作小时的变化 ·退休年龄的变化 · 社会安全福利保障 在明确组织雇员(包括一线员工和管理者) 的技能和数量需求时,必须根据组织的特殊环境, 认真考虑上述变量,应该把预测看成是完善周围的人力资源需求决策的一个工具。因为好的 决策要求拥有尽可能多的信息,以保证对未来的预言更加精确,更加有效。 2.2 替换单法 这种方法最早用于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后来也应用于需求预测。如图所示。在现有人员 分布状况,未来理想人员分布和流失率已知的条件下,由待补充职位空缺所要求的晋升量和 人员补充量即可知人力资源供给量。 2.3 供给预测 公司职工的供给预测就是为满足公司对职工的需求,而对将来某个时期内,公司从其内 部和外部所能得到的职工的数量和质量进行预测。 职工供给预测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分析公司目前的职工状况, 如公司职工的部门分布、技术知识水平、工种、年龄构成等, 了解公司职工的现状。 (2) 分析目前公司职工流动的情况及其原因, 预测将来职工流动的态势, 以便采取相应的 措 施避免不必要的流动, 或及时给予替补。 (3) 掌握公司职工提拔和内部调动的情况,保证工作和职务的连续性。 (4) 分析工作条件(如作息制度、轮班制度等) 的改变和出勤率的变动对职工供给的影响。 (5) 掌握公司职工的供给来源和渠道。职工可以来源于公司内部(如富余职工的安排, 职工 潜力的发挥等),也可来自于公司外部。 对公司职工供给进行预测,必须把握影响职工供给的主要因素, 从而了解公司职工供给的基 本状况。 影响职工供给的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 1 、 地区性因 素 其中具体包 括: (1) 公司所在地和附近地区的人口密度; (2) 其他公司对劳动力的需求状况; (3) 公司当地的就业水平、就业观念; (4) 公司当地的科技文化教育水平; (5) 公司所在地对人们的吸引力; (6) 公司本身对人们的吸引力; (7) 公司当地临时工人的供给状况; (8) 公司当地的住房、交通、生活条件。 2、全国性因素 其中具体包括: (1) 全国劳动人口的增长趋势; (2) 全国对各类人员的需求程度; (3) 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规模与结构; (4) 教育制度变革而产生的影响,如延长学制、改革教学内容等对职工供给的影响; (5) 国家就业法规、政策的影响。 2.4 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是有关专家对企业组织某一方面的发展的观点达成一致的结构性方法。使 用该方法的目的是通过综合专家们各自的意见来预测某一方面的发展。 德尔菲法应注意的地方是: ① 由于专家组成成员之间存在身份和地位上的差别以及其他社会原因,有可能使其中 一 些人因不愿批评或否定其他人的观点而放弃自己的合理主张。要防止这类问题的出 现, 必须避免专家们面对面的集体讨论,而是由专家单独提出意见。 ① 对专家的挑选应基于其对企业内外部情况的了解程度。专家可以是第一线的管理人 员,也可以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外请专家。例如,在估计未来企业对劳动力需求时, 企业可以挑选人事、计划、市场、生产及销售部门的经理作为专家。 德尔菲法的基本原理按预测的程序可简要地概括为四步。 首先, 作预测筹划。预测筹划工作包括: 确定预测的课题及各预测项目; 设立负责预 测 组织工作的临时机构; 选择若干名熟悉所预测课题的专家。 然后, 由专家进行预测。预测机构把包含预测项目的预测表及有关背景材料寄送给各 位 专家,各专家以匿名方式独自对问题作出判断或预测。 再后, 进行统计与反馈。专家意见汇总后, 预测机构对各专家意见进行统计分析, 综 合 成新的预测表,并把它再分别寄送给各位专家,由专家们对新预测表做出第二轮判 断或 预测。如此反复须经过几轮,通常为 3-4 轮,专家的意见趋于一致。 最后, 表述预测结果。即由预测机构把经过几轮专家预测而形成的结果以文字或图表 的 形式表现出来。 德尔菲法的特征是: (1) 吸收专家参与预测,充分利用专家的经验和学识; (2) 采用匿名或背靠背的方式, 能使每一位专家独立自由地作出自己的判断; (3) 预测过程几轮反馈,使专家的意见逐渐趋同。 德尔菲法的这些特点使它成为一种最为有效的判断预测法。 利用德尔菲法进行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应注意以下原则: (1) 为专家提供充分的信息,使其有足够的根据做出判断。例如,为专家提供所收集 的有关企业人员安排及经营趋势的历史资料和统计分析结果等等。 (2) 所提问的问题应是专家能够回答的问题。 (3) 允许专家粗略的估计数字, 不要求精确。但可以要求专家说明预计数字的准确程 度。 (4) 尽可能将过程简化,不问与预测无关的问题。 (5) 保证所有专家能够从同一角度去理解员工分类和其他有关定义。 (6) 向专家讲明预测对企业和下属单位的意义,以争取他们对德尔菲法的支持。 2.5 短期预测方法 对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的数量的年短期分析可以采用工作负荷分析法。用工作 负荷分析法进行短期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基本步骤是:由销售预测决定工作量,按 工作量制定生产进程,然后决定所需人力的数量,再从工作力分析入手,明确企业 实际工作力和需要补充的人力。 (1) 销售预测。销售预测的一般方法为: A. 将企业过去的销售记录制成统计表, 依次设计未来的销售形式。 B. 由营销单位和销售人员对自己未来的销售情况进行预测或估计,然后将结果按地 区和产品种类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总的销售预测数字。 C. 对消费者购买力进行估计也是销售预测的一种方法。 D. 对市场和经济趋势进行分析解释,也可以作为判断未来销售情况的重要因素。 企业在销售预测时, 一般将上述方法交叉运用, 即以销售单位或人员的估计为基础, 比较过去的记录,然后在对购买力的估计和对经济形势的解释的基础上加以调整。 (2) 生产进程。 一般来讲,企业大多数产品销售都是有波动的,但产品的生产必须要在满足销售的 原则下稳定的生产。企业生产进程除了要达到有效运用人力资源, 充分利用设备效 能的目的以外, 还要适应企业销售的波动。如果企业销售波动较大,或者属于纯粹 的季节性产品时,就要采用适时赶工加班或歇业的生产进程了。 所谓生产进程是指将计划生产的产品排定生产日期。根据产品设计与过去生产的实 际记录, 以及时间研究的结果,可以计算出各单位所需的人工时, 各单位的人力 之 和,就是企业总进程全部所需的人工时或劳动力。企业职能部门人员或非直接 生产 单位人员在企业业务性质和组织结构不变的情况下, 一般是一个常数。因此, 全部 生产人员与 全部非 生 产人员就构 成企业 总 的资源,或称为企业 的 工作力 (Working Force)。 (3) 工作力分析。 企业必须明确现有人力究竟有多少可以参与实际的工作, 这就是工作力分析的内容。 企业可以从人事到各种考勤记录的统计中,明确事病假或缺勤的趋势;从退休人 员 和辞职的记录以及各单位人员的动态记录中,明确企业近期内离职的人数。在 此基 础上,确定企业实际的工作力。 2.6 分合性预测法 这是一种先分后合的预测方法。先分是指一个企业组织要求下属各个部门、单 位根据各自的生产任务、技术设备等变化情况先对本单位将来对各种人员的需求进 行预测, 在此基础上,组织的专门人力资源计划人员再把下属各单位的预测数进行 综合平衡,从中得出(预测出)整个组织将来某一时期内对各种人员的总需求数。 这种方法较能发挥下属各级管理人员在人力资源预测规划中的作用,但是人事部门 或专职人力资源计划人员要给予下属一定的指导作用。这种方法较适用于中、短期 的预测规划。 2.7 计算机模拟法 这是进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诸方法中最为复杂的一种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是在 计算机中运用各种复杂的数学模式对在各种情况下企业组织人员的数量和配置运转 情况进行模拟测试,从模拟测试中预测出对各种人力资源需求的各种方案以供组织 备择。 2.8 经验预测法 经验预测法就是利用现有的情报和资料, 根据有关人员的经验,结合本公司的 特点,对公司职工需求加以预测。 经验预测法可以采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方式。“自下而上”就是由直线部门 的经理向自己的上级主管提出用人要求和建议, 征得上级主管的同意;“自上而下” 的预测方式就是由公司经理先拟定出公司总体的用人目标和建议, 然后由各级部门 自行确定用人计划。 最好是将“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两种方式结合起来运用:先由公司提出职工需求 的指导性建议, 再由各部门按公司指导性建议的要求,会同人事部门、工艺技术部 门、职工培训部门确定具体用人需求;同时,由人事部门汇总确定全公司的用人需 求,最后将形成的职工需求预测交由公司经理审批。 2.9 描述法 所谓描述法是指人力资源计划人员可以通过对本企业组织在未来某一时期的有关 因素的变化进行描述或假设。从描述、假设、分析和综合中对将来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 规划。人力资源计划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描述和假设的情况预测和制定出相应的人力资 源需求备择方案。但是,这种方法对于长期的预测有一定的困难, 因为时间跨度越长, 对环境变化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就更难以进行描述和假设。 2.10 模型推断法 数学模型在预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模型可根据影响因变量的因素的多 少, 分为单因素模型和多因素模型。影响企业未来人力资源需求的因素很多,为了预 测 的准确, 可以建立多因素模型。但多因素模型的建立比较复杂, 并需要长期和全面 的数 据资料。这里以产出水平为自变量的单因素模型为例介绍这种方法及其简单变形。 固定其他因素, 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与企业的产出水平成正比关系: Mt=Mo*Yt / Yo Mt:要预测的未来 t 时刻的人员需求量; Yt:未来 t 时刻的产出水平; Mo:目前的人员实际需求量,它是在目前实际使用人员数量的基础上, 根据现有人 员 使用的合理性进行调整而得出的数字; Yo :目前的产出水平。 企业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不只取决于产出水平,而要受到劳动率水平变化的影响。如果 考虑到劳动率水平的变化,上述模型就可演变为: Mt=Mo *Yt + ( Mo - M-1 ) *Yt Yo Yo Y-1 M-1 :前期的人员需求量; Y-1 :前期的产出水平。 2.11 上级估算法 采用这种方法, 先是由企业各职能部门的基层管理人员根据本部门在未来时期业 务 增减情况, 提出本部门各类人员的需求量,再交由上一管理层进行估算平衡,经过 层层 上报, 最后由最高管理层作出人力资源的需求总量预测。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因 而在实 际工作中使用较为广泛。 2.12 随机网络模式法 随机网络模式法是用于测算一个组织内人力淘汰流动等情况的一种数学模式,如 下 表所示。 “xx 大学管理学院教师流动网络”示意图 从表“xx 大学管理学院教师流动网络”中可以看出,在时间(1) 与时间(2) 期间, 有 80%的教授留在原来的工作岗位上, 但有 20%离开了该学院; 副教授中,有 15% 晋 升为教授, 70%留在原工作岗位上, 有 15%离开了该学院; 讲师中, 1%提升 为教 授, 20%提升为副教授, 24%离开了该学院, 仅有 55%留在原工作岗位上; 助 教 中 ,25%被提升为讲师,35%离开了该学院,有 40%留在原工作岗位上。 运用这种网络方法可以进行多方面的分析。例如,可以分析晋升和调入、调出或退休 等各种人员流动的比率。在制定人力资源计划时,即可对本组织未来各种人力资源供给 的状况进行预测和规划。然而, 在不同单位或不同条件下进行预测,这种方法也许并 不 十分精确和有效,但却能给人力资源计划人员提供一个参考数。 2.13 统计预测法 统计预测法(Statistical Forecast Method) 是根据过去的情况和资料建立数学模型并 由此对未来趋势作出预测的一种非主观方法。常用的统计预测法有比例趋势分析法、经 济计量模型法、一元线性回归预测、多元线性回归预测、非线性回归预测等。 (1) 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法。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中,如果只考虑组织的某一因素对人力资源需求的影响,如企业的产 量, 而忽略其他因素的影响, 就可以采用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法; 如果考虑两个或两个 以 上因素对人力资源需求的影响, 则须用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法;如果历史数据显示, 某一 因素与人力资源需求量之间不是一种直线相关的关系,那么得用非线性回归法来 做预 测。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法是在实践中用得比较多的一种方法。 (2) 比例趋势法 这种方法通过研究历史统计资料中的各种比例关系,如管理人员同工人之间的比例关 系,考虑未来情况的变动,估计预测期内的比例关系,从而预测未来各类职工的需要量。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关键就在于历史资料的准确性和对未来情况变动的估计。 (3) 经济计量模型法。 这种方法是先将公司的职工需求量与影响需求量的主要原因之间的关系用数学模型的 形式表示出来, 依此模型及主要因素变量, 来预测公司的职工需求。这种方法比较复杂, 一般只在管理基础比较好的大公司里才采用。 2.14 长期预测方法 企业长期人力资源预测要比短期人力资源预测更为复杂和困难,进行长期人力资源 预测所考虑的因素更多, 而且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例如,企业确定长期的人力资源 需 求, 不仅要考虑市场的变化趋势,还要了解技术革新的方向;不仅考虑企业组织的 变革 的可能性,还要研究员工需求的变化,等等。 进行长期工作分析主要采取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用于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基本思 路 是: 确定企业组织中究竟哪一种因素与人力资源的数量和结构的关系最紧密。然后 找出 历史上这一因素随员工数量变化而变化的趋势, 由此推测出将来的趋势及对人力 资源的 需求量和需求结构。其步骤为: ① 确定恰当的与员工数量有关的因素; ① 对所确定的因素和员工数量的历史变化记录作出相关分析,并作出二者的相关图; ① 计算每年每人的平均生产量, 以确定劳动生产率; ① 确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趋势; ① 对过去和将来的变化趋势进行必要的调整; ① 对预测年度的情况进行推测。 ( 1) 因素确定。 要使所确定的因素切实可行,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 所确定的因素应反映本企业的基本特性。例如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条件下, 钢铁 企 业的重要因素是钢产量,制衣企业的重要因素是品种数量,毛纺企业的重要因素可 能是 羊毛的供给量, 出口企业的重要因素可能是市场份额,等等。 第二, 所确定因素应和所需员工数量成比例。 (2) 因素与员工数量的相关分析。 (3) 确定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一般用员工每小时的产出量,或每一元工资额的单位销售额来度量, 即每 人 每小时的单位产出。但对于白领员工生产率的度量一般不应着眼于某一个人,而应 着眼 于某一个部门。 (4) 确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趋势。 应首先收集企业的历史产量和员工数量的有关数据,然后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出平均每 年的生产率变化和因素的变化,并以此来预测下一年的变化可能与平均变化有所不同。 最后分析过去的数据及过去的生产率变化不同于平均年生产率变化的原因。一般由有经 验的管理人员分析解释企业过去变化的原因,估计过去和将来某种因素变化对人力资源 需求预测的影响更为符合实际和更有说服力。 (5) 对预测年度的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 2.15 人力资源供需综合平衡 在企业人力资源供需预测的基础上,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进行人力资源的综合平 衡, 这是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工作的核心和目的所在。企业人力资源的综合平衡主要从 三 个方面来进行,即人力供给与人力需求的平衡、人力资源规划内部各专项计划之间 的平 衡和组织需要与个人需要之间的平衡。 1. 人力供给与人力需求的平衡 企业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有三种类型,即人力资源不足、人力资源过剩和两者 兼而有之的结构性失衡。 人力资源的供给不足主要表现在企业的经营规模扩张和新的经营领域的开拓时期, 因 而 需要增加新的人员补充。补充的途径有外部招聘、内部晋升、人员接任计划、技术 培训 计划等。同时企业人员净补充阶段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结构调整的最好时机。企业 在原有 的经营规模和经营领域中也可能出现人力资源不足,比如人员的大量流失, 这 是一种不 正常的现象,表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出现了重大问题。 绝对的人力资源过剩状况主要发生在企业经营萎缩时期。一般的平衡办法有退休、辞退 和工作分享。工作分享要以降低薪资水平为前提;辞退是最为有效的办法,但会产生劳 资双方的敌对行为,也会带来众多的社会问题,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后盾, 提前退休是一种较易为各方面所接受的妥协方案。 结构性失衡是企业人力资源供需中较为普遍的一种现象, 在企业的稳定发展状态中表现 得尤为突出。平衡的办法一般有技术培训计划、人员接任计划、晋升和外部补充计划。 其中外部补充主要是为了抵销退体和流失人员空缺。 2. 专项人力资源计划间的平衡 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包括人员补充计划、培训计划、使用计划、晋升计划、薪资计划等, 这些专项人力资源计划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因此, 在人力资源规划中必须充分 注 意它们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如通过人员的培训计划,受训人员的素质与技能得到提高 后, 必须与人员使用计划衔接,将他们安置到适当的岗位; 人员的晋升与调整使用后, 因其 承担的责任和所发挥的作用与以前不一样, 必须配合相应的薪资调整。唯有如此, 企 业 的人员才能保持完成各项任务的积极性, 各专项人力资源计划才能得以实现。 3. 组织需要与个人需要的平衡 组织的需要和组织成员的个人需要是不尽相同的, 解决这对矛盾是企业人力资源规划 的 一个重要目的。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中的各专项人力资源计划就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手 段和 措施,如下表。
26 页
554 浏览
立即下载
【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规划实例分析】乐惠轻工-人力资源规划与组织设计诊断
组织设计和人力资源规划诊断书 23/3/17 目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第七部分 23/3/17 录 对乐惠轻工装备管理咨询需求的理解 组织设计和人力资源规划目标 组织设计和人力资源规划思路 蓝鲸咨询工具和方法 项目预期成果和咨询效果 项目组织与进度安排 蓝鲸咨询业绩 第一部分 对乐惠轻工装备管理咨询项目 需求的理解 1.1 1.2 23/3/17 对乐惠轻工装备的理解 对乐惠轻工装备管理咨询需求理解 1.1 对乐惠轻工装备发展的理解 1991 1999 “ 我们不是巨人, 但我们努力成为强者” 2004 2006 23/3/17 坚持 15 年专业化发展之路 全力专注轻工设备制造 取得中国乃至世界的行业领先地位 1.1 对乐惠轻工装备发展的理解 基于长远战略需要,乐惠实业将主要制造 资源集中到南京乐惠轻工装备有限公司,以实现 资源集中 成本集约 信息集汇 23/3/17 产品集合 乐惠轻工装备 技术集成 人才集聚 1.1 对乐惠轻工装备发展的理解 南京乐惠轻工装备有限公司采用全新的组织形式、 全新的制造设备、全新的运行机制,以实现乐惠实 业的战略目标。 乐惠包装 乐鹰厨房 资源与运营平台 日新流体 锐托杀菌 南京乐惠轻工装备有限公司 23/3/17 1.2 对乐惠轻工装备管理咨询需求理解 矩阵式邦联制组织形式,需要业务流程有效贯通 乐惠轻工装备董事会运用矩阵式组织结构思路,提出了 邦联制组织形式,这种 4 + 1 (四个利润中心和一个成本中心) 组织形式能够适应信息化、国际化和迅速变化的需要,共享人力、 财务、采购、物流、信息等资源,大幅提升组织运营效率、降低 企业成本、提高盈利水平。 全新组织形式实施的成功与否,取决于: 业务流程贯通,清晰描述,关键控制点可靠 各中心(单元)及部门责权利明确,并能够主动负责 超越层级制观念,形成 ——“ 上道指令就是命令”的服从观 ——“ 下道工序就是客户”的市场观 23/3/17 1.2 对乐惠轻工装备管理咨询需求理解 一流布局和制造设备,需要尽职技能工人操作和维护 乐惠轻工装备邀请国际公司设计一流工厂布局,购买 全新制造设备建设生产线。大量数控设备、自动化生产和检测 线,能够研发制造世界先进的啤酒、饮料、食品、包装、厨房、 杀菌等设备。 全新制造设备运用的效率高低,取决于: 全体操作工人的尽职 核心技能工人的忠诚 设备维护工人的精心 …… 23/3/17 1.2 对乐惠轻工装备管理咨询需求理解 精益敏捷的运行机制,需要管理人员执行能力 乐惠轻工装备实施以 ERP 为工具的精益生产敏捷制造, 实施以客户导向的计划体系,实施整厂交钥匙的工程服务。 全新运行机制运营的灵活与否,取决于: 从零件、部件、设备,到工程的计划编制、执行与变动能力 项目预算与过程核算能力 材料市场洞察、库存配置与供应商管理能力 产能平衡与员工调配能力 内外部协调沟通能力 …… 23/3/17 第二部分 2.1 2.2 23/3/17 组织设计和人力资源规划目标 设计流程型邦联制组织结构 制定人力资源规划 2.1 设计流程型邦联制组织 设计南京乐惠轻工装备有限公司流程型邦联制组 织结构,该组织形式能够适应信息化、国际化和迅 速变化的需要,充分发挥各制造公司和运营部门的 积极性,共享人力、财务、采购、物流、信息等资 源,大幅提升组织运营效率、降低企业成本、提高 盈利水平。 业务流程贯通,清晰描述,关键控制点可靠 各中心(单元)及部门责权利明确,并能够主动负责 打破层级制观念,形成邦联制组织管理体系 23/3/17 2.2 制定人力资源规划 1 2 3 可改善人力分配 的不平衡状况, 进而达成合理化, 使各部门在从事 生产时不致缺乏 适当的人员 可对现有的人力 结构作一分析检 讨,并找出影响 人力有效运用的 瓶颈,使人力效 能充分发挥,减 少不必要的浪费 针对组织未来的 发展,培植所需 的各类人力,拟 定人员甄补与训 练计划,使组织 的成长与人员的 成长相互配合 合理分配人力 减低用人成本 适合组织发展 23/3/17 第三部分 3.1 3.2 3.3 3.4 3.5 3.6 3.7 23/3/17 组织设计和人力资源规划思路 乐惠轻工装备公司研究与人力资源规划分析 组织设计 人力资源规划框架设计 岗位设置与员工配置设计 员工能力开发策略 员工绩效管理策略 员工激励策略 组织设计和人力资源规划思路 HR 规划分析 组织设计 公司研究 咨询任务 三大 HR 策略开发 岗位设置 员工配置 23/3/17 HR 规划框架 3.1 乐惠轻工装备公司研究与人力资源供求分析 公司管 理研究 乐惠轻工 装备公司 公司状况研究 人力资源 供求分析 23/3/17 3.1 乐惠轻工装备公司研究与人力资源供求分析 乐惠轻工装备公司状况研究 商业模式 工艺流程 业务分析 产品大纲 产品技术结构 销售额结构预 测 产品品系通用 性 主要产品技术 标准 23/3/17 工艺总流程 四大类轻工装 备的工艺流程 关键产品的工 艺要求 …… 总商业模式 四大类产品的 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中工 艺流程与工程项 目的衔接 商业模式中总 装流程与加工及 采购的衔接 3.1 乐惠轻工装备公司研究与人力资源供求分析 乐惠轻工装备公司管理研究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文化 战略 公司管理 技术 治理 市场 23/3/17 3.1 乐惠轻工装备公司研究与人力资源供求分析 人力资源供求分析 外部环境分析 人力资源需求分析 内部环境分析 人力资源供给分析 23/3/17 乐惠轻工 装备人力 资源预期 3.2 组织设计 理解 对现有组织及 其新组织构架 构思的理解 四个公司的 现有组织结构 调研 邦联制组织 结果理解 23/3/17 设计 流程型邦联制 组织结构设计 组织结构描述 各运营主体的 权利义务界定 流程 主流程设计与描 述 制造管理流程 工程管理流程 销售管理流程 财务管理流程 采购管理流程 人力资源管理 流程 职责 部门职责描述 高管职责 各制造公司职 责 运营总部职责 二级部门职责 三级部门职责 3.3 人力资源规划框架设计 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战略方向 HR理念 23/3/17 HR原则 HR目标 HRM模式 3.4 岗位设置与员工配置设计 留人策略 依据 • 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人才的贡献。 • 企业竞争的加剧,各金融保险企业的发展,要求 我们保留各方面的人才。 留住人才的留人策 略 全面反思,留住各 方面人才 • 乐惠员工的归属感有削弱的表现,需要提前做好 留住人才的工作。 • 人员精减后,部分员工处于对今后去向的犹豫彷 徨期。 对策 • 工作分配考虑到所需的技能宽度和深 度、任务的重要性、自由度和反馈及 工作中的学习和成长。 • 有计划地进行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计划。 • 增加考核的透明度。让员工明确了解 自己的工作目标并得到很及时的反馈。 • 工资福利体系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23/3/17 • 通过各种途径增加员工的责任感和对 工作的投入程度。 • 通过强调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和激励团 队工作出色的团队成员,提高各种工 作小组和团队的和谐性。 • 加强经理人员的选拔和培训,完善投 诉管理程序,改善上下级关系。 • 其它(培训、提升等) 3.4 岗位设置与员工配置设计 “ 四步法”留人策 略 留住企业有用的人才的有效方法是采取主动的预防性的方式,建立一个连贯 的工作流程,其中的方法之一就是评价、估算、评估和计划( AMEP )。 第一步:评价 第二步:估算 是指对人力资产的评价。 按照员工对企业的价值进 行排队,分出顶部 1/3 , 中部 1/3 ,和底部 1/3 。 实际的评价可以用工作绩 效、能力和团队合作等指 标。这样的评价报告可以 用来估算人员流失对企业 的影响。它的最终目的是 通过集中时间、精力和资 源来尽力留住顶部的 1/3 。 是指对人员流失可能造成 的损失进行估算。估算时 按照市场上同类人员的标 准对顶部 1/3 人员的替换 费用进行估算。通常进行 这样的估算时要将替换时 会发生的硬性费用如对客 户的影响、绩效、知识和 技能及对周围员工可能造 成的影响等因素考虑在内, 形成较为完整的报告。 23/3/17 3.4 岗位设置与员工配置设计 “ 四步法”留人策略 第三步:评估 第四步:计划 是指对人员的需求进行评 估。评估的方法是与顶部 1/3 的员工进行真诚的 对话。通过开放式的沟通, 了解员工需要什么和想怎 样。这样的讨论最好是完 全集中在员工的愿望上面。 通过这种沟通,可以形成 一个陈述差距的报告,进 而形成一个改善的计划。 是指在对顶部 1/3 的员工 的愿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全面检讨企业的留人用人 策略和措施,在给员工增 加工作责任、增加报酬、 满足志趣、加强上下思想 交流、提升等方面作出计 划和部署。经企业高层领 导的批准后,开始贯彻实 行这一计划。 以上的“四步法”是一种工具。用这个工具,能够清楚留人从谁开始、他 们离开的话会发生什么、企业的风险是什么、并用计划来防范这样的风险。 利用这样的工具可以实现企业领导人常常要想实现的留住人才的愿望。 23/3/17 3.4 岗位设置与员工配置设计 招聘策略 精英化的招聘策略 有计划地招聘优秀 人才 , 但宁缺毋滥。 依据 • 乐惠经过十年的发展,已经经过了高速成长期。 已很难再通过大规模招聘来充实员工队伍和干部 队伍。 • 在十年的高速发展中,干部后备队伍的数量和质 量均显得匮乏。需要一批极具潜质新生力量充实 到队伍中来,为乐惠的后续发展作好必要的准备。 • 招聘的新员工将来的定位应在高级管理人员和高 级技术人员。 • 一般岗位的人员变动,可以在现有的员工中解决。 对策 • 必须坚持严格而又灵活的定编制度。 对招聘工作既严格把关又对优秀人才 打开方便之门。 • 在严格控制定编的前提下,对现有员 工应采取相对保留措施。使乐惠文化 及各种工作技能能够顺利延伸下来。 • 工资政策应具有灵活性,以吸引优秀 人才。 • 对分支机构的人员控制应大力加强。 工资应核算到人。用工资总额来控制 人数。 • 各种培养和使用措施要落实到位,以 保留优秀人才。 23/3/17 • 分支机构人员定编的严格把关,定期 进行分析,坚决杜绝弄虚作假。 3.4 岗位设置与员工配置设计 使用策略 依据 • 干部的任用关系到乐惠未来的发展。用人不当必 将造成严重的后果。 人尽其才的用人策略 将合适的人放到合适 的岗位上去。 • 乐惠目前的干部队伍比较庞大。对这支队伍的技 能状况和个性状况的掌握程度较低。难以真正做 到人尽其才。 • 由于乐惠的高速发展 , 用人上经常出现人员未成 熟而提前使用的情况 . • 有些技术型人员被用在管理岗位上。 对策 • 加强对人员的能力分析和个性分析并 总结这些因素与工作表现的关系。 • 管理岗位除了知识和能力外,在不同 层级上的工作经历也是个重要的因素, 也应在考虑人员的使用中。 • 在机构发展进入一个平稳阶段后,人 员的提升不宜以跳跃的方式进行,应 积累一定的经验。 23/3/17 • 不应将职务当作唯一的激励方式。适 合在技术岗位上作贡献的,不一定要 提升到行政岗位上来。 • 加强授权管理。使被授权者的责任和 权力相平衡。以此放手让他们在岗位 上经受锤炼。 • 适当地紧缩编制,满工作量地用人。 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3.4 岗位设置与员工配置设计 用人的几个原则 23/3/17 德才 兼备 能质能 级对应 扬长 避短 尊重 信任 激励 爱护 整体 功能 能上 能下 3.5 员工能力开发策略 建立指导人( Mentor) 制 度 指导人的定义 指导人是老师、教练、顾问、咨询师、榜样和知己朋友的组合。指导人常 与被指导人进行一对一的涉及被指导人成长和进步问题的讨论,并帮助解 决被指导人的一些实际问题。 指导人的指导和其它形式的辅导和学习的不同在于指导过程的强度和指导 人在整个过程中的专注和投入程度远远大于其它形式。 对于被指导人 在指导人面前可以问最基本的问 题,可以显示你的无知,而不需 有任何难堪。但在指导人面前你 必须保持完全的诚实和坦率,以 有助于你所面临问题的解决。 23/3/17 对于指导人 必须真诚地帮助被指导人,仔细 地提出自己对被指导人有关问题 的看法,探索解决困难问题的办 法。被指导人将来的成功有指导 人付出的心血,应予组织的认可。 3.5 员工能力开发策略 员工发展计划实施的三个“ 5” 5 个步骤( AIPT F) 5 个最终产品 培训 计划 解说 23/3/17 跟踪 及再评 估 评估 5 个障碍 3.5 员工能力开发策略 关于提升要问的四个问题 根据资历还是根 据能力? 以资历还是能力为主要提升依据?资 历代表经验?能力隐含着激励?还是 两者兼有? 能力如何衡量? 用主观臆断?用代表过去的考核结果 来来预测假定未来?用测评技术来测 试和评价应试者管理潜能? 过程是正式的还 是非正式的? 很多企业用非正式的,即由几个关键 经理人来定。但绩效表现与提升的关 系变得不清。提升程序应规范化。 提升是垂向、横 向? 垂向:除了职务还可以有平行的梯子。 横向:不同部门的锻炼甚至原岗位上 工作职责的扩大,也是提升。 23/3/17 3.5 员工能力开发策略 开发策略 挖掘潜能的开发策略 各级干部都参与到提 高下属技能和素质的 工作中。 依据 • 乐惠的发展依赖于员工队伍的发展。干部和员工 队伍技能和素质的提高,对乐惠未来的发展具有 至关重要的影响。 • 目前人力资源开发工作还是一个较弱的环节。明 确这项策略,可以加强员工队伍的凝聚力和归属 感。 • 乐惠文化倡导为员工负责。做好人力资源的开发 可以具体生动地体现乐惠文化。推动乐惠文化的 建设。 对策 • 制订切实可行的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 展计划。 • 建立指导人制度,提倡上级关心下级 的风尚,建立辅导型组织。 • 制订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使员工的 个人发展计划得到切实的落实。 • 在开始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时候, 对分支机构进行必要的跟踪,以保证 工作的成效。 • 岗位培训和课堂培训一起抓。并做好 培训运用效果的跟踪。 • 各级领导都来抓员工的培训和发展工 作 23/3/17 • 建立起公司各种关键岗位的后备计划。 有重点地培养和考查后备人选。 3.6 员工绩效管理策略 绩效管理的九项策略 管理者是业绩改善和提高的推动者,而不仅仅是评 定者; 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管理基础; 绩效考核的目的是考核实施的原则; 没有工作标准就没有绩效考核; 评估方法应该是简单、实用,避免复杂化; 绩效考核的效果不在于考核的方法,而在于实施的 过程; 考核面谈的目的在于员工与管理者的沟通; 绩效改进计划是绩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工作 23/3/17 3.6 员工绩效管理策略 目的 企 业 文 化 23/3/17 指标 沟通 (教练) 报酬 评估 化 文 业 企 业 企 化 文 企业 文化 3.7 员工激励策略 激励策略 促动大多数人的激 励策略 以公平、公正和公 开的正面激励为主。 依据 • 目前的工资政策对员工的激励作用不强。职务成 为员工唯一的奋斗目标。因而大部分员工能得到 的正面物质激励很少。 • 职务升迁的透明度较低,标准不清晰,易使其他 人失去信心。 • 负面激励大于正面激励。各种打分、降级和淘汰 等方法对员工的反向激励较强。 • 由于存在上述现象,免遭淘汰成为某种主要的动 力。即后推力远大于前引力。 对策 • 工资制度应逐渐完善,为员工提供公 平公正的价值认可机制。 • 健全福利制度,重视长期激励效果。 • 职务晋升、职级提升的依据是个人的 能力大小和工作表现好坏。杜绝任人 唯亲现象。 • 提升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真正 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23/3/17 • 以事业的追求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作为 员工工作的主要动力。杜绝以封官许 愿、乱承诺来推动工作。 • 在讲究物质激励的同时,注重精神激 励的作用。即,各级经理人员能综合 运用各种工作认可方法和手段。 • 各级经理人员注重团队建设,建立良 好工作氛围。 3.7 员工激励策略 激励策略 指引一:必须与战略相关 激励必须在逻辑上与实现 公司的战略联系起来。将激 励与实现公司的关键目标、 保持公司的竞争优势挂钩, 可以使干部员工努力去实施 公司的战略。 指引二:激励应是灵活可变的 可以使激励成为每一个人薪酬的主要部分。如果 大部分人的工资收入与工作的成功与否挂钩,人们就会趋于将工作做好。 Nucor Steel 为员工提供高达基本工资 80% 到 150% 的激励,以激励员工努力工作。 AT&T 实行了一个非常成功的“内部风险合作”项目。员工提出新的产品设想后,要 放弃一部分工资作为新产品的共同投资,如果新产品成功的话,该员工可以接受到 数倍于其投资的激励。 23/3/17 3.7 员工激励策略 激励策略 指引三:必须与个 人工作相关 理解 怎样才能得到激励的 员工能更好地接受激 励计划,从而可能工 作得更好以获取激励。 因此,激励必须与个 人的工作联系起来, 必须与个人的工作成 果联系起来。 23/3/17 3.7 员工激励策略 激励策略 指引四:必须激励绩 效而不是其它 经理 们必须激励员工的工作 绩效而不是激励他们的 在公司层级体系中的位 置。虽然资历和职位在 层级体系中有它们的地 位,越来越多的经理人 员认识到激励体系的标 向必须朝着为成功地贯 彻战略所需的关键技能。 输入 23/3/17 输出 3.7 员工激励策略 激励策略 指引五:必须激励每个人并 鼓励合作精神 让每个员工 都有机会获奖,并对激励过程 中可能会出现的上下 之间的 矛盾、团队之间的冲突、人与 人之间的紧张保持高度的敏感。 一个成功的战略要求来自每一 个员工的合作努力, 而激励 体系要起到激励作用必须充分 反映出这样的要求。因此,激 励体系必须设计成激励每个员 工来分享公司的战略性成功。 23/3/17 3.7 员工激励策略 激励策略 指引六:激励体系必须公平、 公正,有一定透明度 被员 工视作为公平的激励体系在员 工中的接受程度远远高于被员 工视作为不公平的激励体系。 一个公平的激励体系的作用也 远远大于一个不公平的激励体 系。 23/3/17 同样地,经理人员应该清楚地 向员工解释激励体系及激励结 果背后的原因。 3.7 员工激励策略 激励策略 指引七:激励必须随着企业的 丰歉程度而变化 激励总量必 须随着公司业绩好坏而变化,否 则将降低对员工努力工作的激励 程度。 例一: Wal-Mart (沃尔玛)的门前接 待和出纳人员见证了他们二十年 前只值几千美元的股票现在已值 2 , 000 , 000 美元了。 例二: Nucor 在经济衰退的年份,由 于市场对钢材的需求大幅下跌造 成公司经营亏损,经理人员降薪 40% 至 60% ,普通员工降薪 20% 至 25% 。 23/3/17 3.7 员工激励策略 激励策略 23/3/17 指引八:必须有一个很好 的激励环境 一个健全有 效的激励体系一定包含了一 个良好的激励环境。增加工 作责任、工作的自由度和自 主性、参与决策程度,工作 的认可、成长的机会、团结、 互助的工作氛围等都是在激 励人时至关重要的因素。经 理人员千万不要低估激励和 激励环境的价值。 . 3.7 员工激励策略 激励策略 一个企业的激励体系不是 永久性的,它要随着各种 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如: 形势的变化、战略的变化、 工作环境的变化、人员的 变化。 激励体系是企业激励员 工实现战略目标的主要 部分。如果企业的激励 体系可以真正做到激励 大部分人共同为实现公 司的战略目标而不懈努 力,企业的发展就有了 坚实的基础。 23/3/17 第四部分 4.1 4.2 23/3/17 蓝鲸咨询工具和方法 组织设计工具 人力资源规划工具和方法 4.1 组织设计工具 影响组织架构的因素-企业战略 战略类型 产品与市场战略 市场占有率 组织结构特征 防守型战略 在原有产品 / 市场 仅能在现有市 上踏步不前 场上维持 直线制:高度劳动分工,高度 规范化,集权化,严密的控制 系统 反应型战略 向最邻近的产品和 努力保持已有 市场发展 的市场占有率 直线职能制:劳动分工明确, 规范化和相对集权化管理 分析型战略 向相关的产品和市 争取扩大市场 场扩张 占有率 事业部制:适度的集权控制; 规范化程度高,对一部分实行 分权制和低规范化 进攻型战略 开拓新市场,创制 开拓新市场 新的高技术产品 矩阵组织:低劳动分工,低规 范化,部门化松散型结构,分 权化 23/3/17 • 全国招生 函授学习 权威双证 国际互认 • 学习方式: • • 认证项目:注册高级职业经理、人力资源总监、营销经理、财务总监、酒店经理、企业培训师、 品质经理、生产经理、营销策划师等高级资格认证。 • 颁发双证:通用中英文权威钢印高级经理资格证书(可学分转移直接对接国际学位)+ MBA 高等教育研修结业证书(随证书附全套学籍档案与国际中英文成绩单) www.mhjy.net • 收费标准 • 报名电话: 0451 - 88723232 • 地址:哈尔滨市道外区南马路 120 号职工大学 109 室美华教育。 :仅收取 1280 元 网址: 咨询教师 : 王海涛老师 • 23/3/17 近千本 MBA 职业经理教程免费下载 • ----- 请速登陆: www.mhjy.net 4.1 组织设计工具 影响组织架构的因素-外部环境 评估环境不确定性框架 环 化境 变 稳 定 简单 + 稳定 = 低度不确定 1 、外部因素较少且性质比较接 近; 2 、因素趋于稳定,如有变化也 比较稳定 如:软饮料罐装厂、啤酒批发商、 食品加工厂 不 确 简单 + 不稳定 = 中高度不确定 不 稳 定 1 、外部因素较少且性质比较接 近; 2 、因素变化频繁且无预见性 如:时装公司、玩具制造厂 简单 23/3/17 复杂 + 稳定 = 中低度不确定 1 、外部因素较多且性质差异大; 2 、因素趋于稳定,如有变化也 比较缓慢 如:大学、电器制造厂、化工公 司和保险公司 定 性 复杂 + 不稳定 = 高度不确定 1 、外部因素较多且性质相异; 2 、因素变化频繁且无预见性 如:电子公司、航空公司、电子 通讯公司 复杂 环境复杂程度 4.1 组织设计工具 影响组织架构的因素-外部环境 组织结构与环境的权变框图 环 化境 变 稳 定 简单 + 稳定 = 低度不确定 复杂 + 稳定 = 中低度不确定 1. 机械性结构 2. 部门多,对外联系多 3. 有一些综合业务 4. 有一些计划 1. 机械性结构:规范、集权 2. 部门很少 3. 无综合业务 4. 业务导向 不 简单 + 不稳定 = 中高度不确定 不 稳 定 1. 柔性结构 2. 部门少,对外联系少 3. 有一些综合业务 4. 计划导向 简单 23/3/17 确 定 性 复杂 + 不稳定 = 高度不确定 1. 柔性结构 2. 部门多,专业化高,对外联 系多 3. 有很多综合任务 4. 广泛的计划和预测 复杂 环境复杂程度 4.1 组织设计工具 影响组织架构的因素-技术条件 部门技术类型 组织结构特征 例行性工作 技艺性工作 工程技术工作 非例行性工作 高 适中 适中 低 稍需专业训练和经验 需要工作经验 需要正规专业教育 需要专业教育和工作 经验 管理幅度 宽 适中偏宽 适中 窄 集权程度 高 适中 适中 低 纵向的 书面的 横向的 纵向的 书面的 口头的 横向的 口头的 控制方法 规章、预算、报表 训练和会议 报表和会议 明确责权目标、会议 目标重点 数量和效率 质量 可靠性和效率 质量 机械性 偏向机械性 偏向有机性 有机性 规范化程度 人员专业素质 沟通类型与方式 组织结构类型 23/3/17 4.1 组织设计工具 影响组织架构的因素-组织规模 • 结构要素 – – – – – – – – – 管理层次的数目 部门和职务的数量 分权程度 技术和职能的专业化 正规化程度 书面沟通和文件数量 专业人员比例 文书、办事人员 中高层行政人员比率 23/3/17 • 小型企业 • 大型企业 – – – – – – – – – 少 少 低 低 低 少 小 小 小 – – – – – – – – – 多 多 高 高 高 多 大 大 大 4.1 组织设计工具 影响组织架构的因素-其他因素 • 人员素质指各类员工(特别是领导层)的价 值观念、思想水平、工作作风、业务知识、 管理技能、工作经验以至年龄结构等。它对 组织结构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 – – – – – 集权与分权程度 管理幅度大小 部门设置形式 定编人数 横向联系的效率 对组织变革的态度 23/3/17 4.1 组织设计工具 基本职能设计 • 以国内外比较先进的同类企业作为参考,根据组 织设计的有关变量因素,如环境、战略、技术、 规模、人员素质、企业生命周期等特点,结合丰 登实际情况确定技术部应具备的基本职能四大基 本职能:技术管理、技术开发、技术安保和技术 设备。 • 按企业的技术特点进行设计和调整: – 技术水平的提高将引起基本职能的增加和细化。 – 技术实力的强弱对某些基本职能提出不同的需求。 23/3/17 4.2 人力资源规划工具和方法 • 人力资源战略制定必须以企业的内、外部环境 为依据,不同的企业环境要求有不同的人力资 源管理战略。 – 分析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外部环境的工具 —— PEST 分析 – 分析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内部环境的工具 —— SWOT 分析 23/3/17 4.2 人力资源规划工具和方法 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 利率 投资、就业 …… 技术变革速度 经济环境 人口、地理 教育 生活方式 社会价值 生态保护 …… 社 会 环 境 企业 产品生命周期 技 术 环 境 政治环境 政府政策 法律 法规 …… 23/3/17 新技术 …… 4.2 人力资源规划工具和方法 人力资源战略制定工具—— PEST 分析 • PEST 分析是战略外部环境分析的基本工具,用于分 析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对于战略的影响。 • PEST 分析同样也可用于分析影响人力资源战略的外 部环境。 – 政治法律环境 – 经济环境 – 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 – 技术环境 23/3/17 4.2 人力资源规划工具和方法 人力资源战略制定工具—— PEST 分析 • 经济环境 • 政治法律环境 – 经济方面的各种变化会 – 政治体制 影响企业用工的数量和 – 经济管理体制 质量 – 政府与企业关系 • 处于萧条时期,人力 – 人力流动活动的法令法规、 资源的获得及人工成 方针政策 本低,但企业对人力 • 如政府有关人员招聘、 资源的需求会减少; 工时制、最低工资的 • 处于通货膨胀阶段, 强制性规定,现行的 劳动力成本高,但企 户籍制度、住房制度、 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人事制度和社会保障 将增加。 制度 23/3/17 4.2 人力资源规划工具和方法 人力资源战略制定工具—— PEST 分析 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 • 人口环境(尤其是企业所 • 社会文化因素 在地的人口环境) – 社会文化反映个人的基 – 人口规模:社会总人口 本信念、价值观和规范 的多少直接影响社会人 的变动。 力资源的供给 – 人们崇尚职业的新奇性 – 年龄:年龄的差异决定 和变换性,那么人力资 企业企业获取人力资源 源在各企业之间的流动 时必须因人而异 频率就高 – 企业在选择企业地址的 – 人们追求工作的安全感 时候,对企业所在地区 和稳定性,那么人力资 的劳动力质量和结构很 源在各企业之间的流动 重视 就相对较少 23/3/17 4.2 人力资源规划工具和方法 人力资源战略制定工具—— PEST 分析 • 技术环境 – 科技对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 例如,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招聘计划发生 变化。网络招聘不但可以节约招聘成本,同时也 扩大招聘对象范围 – 再如,新机器 的采用减少企业对低技能人力资源 的需求,而新技术的引进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对 高级技术工人的需求会增加 23/3/17 4.2 人力资源规划工具和方法 人力资源战略制定工具—— SWOT 分析 优势( S ) 劣势( W ) 与其他企业相比 与其他企业相比, • SWOT 分析法是将企业外部环 具有优势的领域,企业处于落后地 境的机会( O )与威胁( T ), 如企业发展前景 位的方面,如对 内部环境的优势( S )与劣势 好、员工的预期 劳动力市场了解 收入高等 不够或企业员工 ( W )同列在一张十字形图表 的工作环境较差 中加以对照,可以一目了然地 等 看出企业的环境情况,又可以 从内部环境条件的相互联系中 机会( O ) 威胁( T ) 作出更深入的分析评价。 有利于企业发展 存在潜在危险的 或为其开辟新的 生存空间的各种 趋势及环境,例 如产品市场需求 增长、企业急需 人才供给的增加 等 23/3/17 领域,例如竞争 对手给员工加工 资,并为员工提 供更好的发展机 会以及新竞争者 的加入等 4.2 人力资源规划工具和方法 人力资源战略制定工具—— SWOT 分析 • SWOT 分析步骤 – 列出 SFAS 表格 • 结合外部因素表( EFAS )和内部因素表( IFAS ),分别列出影响组织战略 制定的外部和内部因素,并将各个最重要的因素压缩到 10 个左右,列出战 略因素分析总结表( SFAS )。 – 分析 SWOT • 在每个因素后面指出它的属性,是优势( S )、劣势( W )、机会( O )还 是威胁( T )。 – 赋以权重 • 分别对各个因素赋以权重,权重之和为 1.0 。 – 进行评分 • 根据组织管理层对这些因素进行评分。 – 算出加权分 • 分别根据权重和评分之积,计算出各个因素的加权分。 – 进行战略分析 23/3/17 • 根据结果进行战略分析。从利用机会、发挥优势、扭转劣势、回避威胁四 个不同的角度发现战略课题和思路。 4.2 人力资源规划工具和方法 人力资源战略制定工具—— TOWS 矩阵 • SWOT 分析可生成多个可能的战略方案, TOWS 矩阵(将 SWO T 倒过来)能把面临的外部机会和威胁与公司内部优势和 劣势相匹配。 • 结合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策略,可得到 4 类可能的战略选择 SO 战略 (通过思考利用公司优势、抓住机会的途径产生) WO 战略 (通过思考力图克服劣势、利用机会的途径产生) ST 战略 (通过思考利用公司优势、躲避威胁的途径产生) WT 战略 23/3/17 (通过思考使劣势最小化、躲避威胁的途径产生) 4.2 人力资源规划工具和方法 优势( S ) 例 举 机会( O ) •劳动力市场专 业人士供给充分 •可利用员工对 培训的兴趣进行 教育投资 •员工专业素质高 •员工工作士气高昂 •直线经理仍崇尚以行政管理为导向的管理风格 人力资源的 WO 战略 •组织设计与发展 •组织设计与发展 •招聘:招聘最好人才,适当储备, •招聘 特别是核心职位 •人员配置 •人员配置:不要让有潜力的员工 •能力发展:争取更多的培训投资与岗位轮换机会; 在同一职位待得太久 •能力发展 加大对直线的人力资源管理与管理技能培训 •绩效与激励:将个人目标与公司目标结合,评估能 •绩效与激励 力,发挥绩效管理的监测诊断功能,为培训提供依据 •组织设计与发展:责任下放,扩 展职责,自由做出判断 •新竞争对手加入 •招聘 •市场竞争压力大 •人员配置 23/3/17 •绩效考评制度不合理 •缺乏具有某些关键技能的人才 人力资源的 SO 战略 人力资源的 ST 战略 威胁( T ) 劣势( W ) •能力发展 •绩效与激励:找出业绩拙劣的员 工,快速淘汰 人力资源的 SO 战略 •组织设计与发展 •招聘:改变员工价值定位以吸引、 保留更多人才 •人员配置 •能力发展 •绩效与激励 4.2 人力资源规划工具和方法 平衡计分卡是很好的战略执行工具,同时也是很好的战略实施的思路与方法。 平衡计分卡既可以应用于公司经营战略的执行工具,也同样可以应用于其它战 略,如人力资源战略的执行工具。 财务 要在财务方面取得成功,我们应向股东们展示什么? 目标 评估 指标 计划 客户 流程 要实现我们的设想,我们应该 向客户展示什么? 目标 评估 指标 要股东和客户满意,哪些业务 公司经营战略 过程我们应有所长? 计划 目标 学习与成长 要实现设想,我们将如何保持改变和提高能力? 目标 23/3/17 评估 指标 计划 评估 指标 计划 4.2 人力资源规划工具和方法 人力资源战略执行工具——平衡计分卡 参照平衡计分卡的 4 个维度的逻辑关系,可将人力资 源战略的平衡计分卡 4 个维度定义为: • 财务——组织核心能力与职 • 流程——人力资源管理流程 维度 业化人才队伍维度 – 要在组织核心能力培育与职业 化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成功, 我们应向公司展示什么 — 人力资源 管理的使命与产出维度 • 客户——员工维度 – 要实现我们的设想,我们应该 向员工展示什么? 23/3/17 – 要公司和员工满意,我们应该 在哪些人力资源管理流程上有 所专长? • 学习与成长维度 – 要实现设想,我们将如何保持、 改变和提高自身能力? – 包括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与相关 人员的核心能力、信息技术与 组织气氛。 4.2 人力资源规划工具和方法 人力资源战略执行工具——平衡计分卡 公司战略分析 方向战略 经营战略 职能战略 定义、建立平衡计分卡 的经营单位 人力资源战略评估、反馈与修正 建立平衡计分卡 绘制可视化战略地图 找出战略的关键成功因素 开发 4 个维度的关键测评指标 确定指标值( 3 ~ 5 年) 制定人力资源战略实施方案 战略评估与控制 制定战略行动计划 战略反馈 制定预算 战略修正 制定具体行动规程 23/3/17 4.2 人力资源规划工具和方法 组织差距分析 人力资源计划 领导胜任能力 职位的胜任能力 领导能力 模型 招聘 领导胜任力模型 培训 专业序列胜任力模型 全员核心胜任力模型 以胜任能力为基础 绩效管理 胜任能力与绩效 目标结合 的培训发展 职业发展 23/3/17 以胜任能力为基础的 职业发展阶段 薪酬激励 以胜任能力为基础 4.2 人力资源规划工具和方法 人力资源战略执行工具——“弥补差距”人力资源战略实施模 型 • 在公司层面战略指导下的对人力资源的整体要求, 使建立“弥补差距”人力资源战略实施模型的基 础。 – 将公司层面战略逐步分解可以形成对人力资源要求的 核心竞争能力体系。 – 根据这些能力要求的具体内容对公司现有的人力资源 进行比较和评估,找出人员现有能力与所要求的能力 之间的差距。 – 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发展、招聘和激励留用,最终 使既定人力资源战略得到具体的贯彻实施。 23/3/17 4.2 人力资源规划工具和方法 人力资源战略执行工具——“弥补差距”人力资源战略实施模 型 了解公司层面 战略 确定人力资源 战略 寻找“差距” 了解公司层面的战略 了解公司的愿景、经营目标 了解公司的使命 公司人力资源战略分析 SWOT 分析 PEST 分析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公司现有人力资源有哪些缺点或者不足 制定行动计划 弥补“差距” 23/3/17 改进现有人力资源管理哪些环节?招聘?绩效? 建立哪些? 加强哪些? 第五部分 5.1 5.2 23/3/17 项目预期成果和咨询效果 项目应用成果 项目咨询报告 5.1 项目应用成果 HR 规划分析 组织设计 公司研究 咨询任务 HR 规划框架 三大 HR 策略开发 岗位设置 员工配置 预期乐惠轻工装备咨询项目应用成果 • 乐惠轻工装备 HR 规划方案 • 乐惠轻工装备组织设计方案 用 • 乐惠轻工装备 HR 规划框架 应 备 装 • 乐惠轻工装备岗位设置和员工配置方案 工 轻 件 惠 文 • 员工能力开发策略 乐 • 员工绩效管理策略 • 员工激励策略 23/3/17 5.2 项目咨询报告 预期乐惠轻工装备咨询项目咨询报告 • • • • • • • • 乐惠轻工装备 HR 规划咨询报告 备 装 乐惠轻工装备组织设计咨询报告 工 轻 惠 件 乐惠轻工装备 HR 规划咨询报告 乐 文 在 导 询 辅 乐惠轻工装备岗位设置和员工配置咨询报告 咨 训 鲸 培 蓝 的 员工能力开发策略咨询报告 员工绩效管理策略咨询报告 员工激励策略咨询报告 HR 规划分析 乐惠轻工装备咨询总报告 组织设计 公司研究 咨询任务 三大 HR 策略开发 岗位设置 员工配置 23/3/17 HR 规划框架 第六部分 6.1 6.2 6.3 23/3/17 项目组织与进度安排 项目组织 项目咨询专家 项目进度安排
70 页
523 浏览
立即下载
企业组织设计及案例分析
企业组织设计 本篇内容 •组织设计概述 •组织设计的环境分析 •企业组织的结构设计 第一章 组织设计概述 组织的概念 组织( Organization) :是一个社会实体,它具有明确的目 标导向和精心设计的结构和有意识协调的活动系统,同时又 同外部环境保持密切的联系。(美国理查德 -L- 达夫特教 授) 特点 1 、组织有共同目标。 2 、组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构成。 3 、组织具有开放性。 企业组织:进行生产活动和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是通过 生产、流通商品或提供服务,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目标的组 织。 《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 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为满足社会需要并获取 盈利,进行自主经营、实行独立经济核算、有法人资格的基 本经营单位。 一、组织设计的含义 组织设计:通过对组织的结构、流程、制度的设计并加以整 合,从而使企业组织最终获得最佳运行状态的动态过程。 内容: 1 、组织结构与流程设计 2 、组织关系——组织运行管理机制的设计 3 、人员配置或人力资源管理的设计 二、组织设计的要素 Galbraith Jay R 《设计组织——战略、 结构和流程的实用指南》 战略 结构 人事 激励 流程 原则新发展 三、组织设计的一般原则 1 、组织结构服从战略的原则 2 、组织适应环境的原则 3 、分工与协作的原则 4 、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原则 5 、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原则 6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7 、权责对等和才职相称原则 人本主义原则; 顾客满意原则; 核心竞争力原则; 知识配置原则 四、组织设计的内容 1 、企业组织的结构设计 2 、企业组织的流程设计 3 、企业组织的职权设计 4 、企业组织的制度设计 五、企业组织设计步骤 结构设计 目标制定 实施 流程设计 整合 环境分析 评价 职权设计 制度设计 改进 案例分析 结构缺陷酿危机 S 公司创办于一年前,主要业务是向中小企业提供基于网络的技术解 决方案和设备安装服务。经过一年的发展,人员规模迅速扩大,总经理 也成功地招募到了营销、技术等领域富有经验和能力的员工来担任重要 职位,公司上下都充满着发展的冲动。 S 公司的组织架构也自然形成了 这样的格局,即依据职能划分为营销部、技术部、采购部、工程部四个 部门,另有行政助理和财务人员,四个部门的经理直接向总经理汇报。 但是最近总经理颇为烦恼。 1 、随着业务和客户的增多,自己越来越感到分身乏术 2 、四个部门之间的业务摩擦和相互抱怨越来越多 3 、部门之间不协调引起的客户投诉也开始增多 4 、技术部经理最近被竞争对手挖走,还带走两名技术骨干,技术部一 下子被抽空了。 第二章 组织设计的环境分析 引例 通用汽车公司曾经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和盈利能力最强的制造企业之 一。该公司一帆风顺地走过了 70 年。其管理理念是由其针对市场和顾客 的“天衣无缝式的网络”构想与其有关核心竞争力和组织结构的构想所组 成的。 20 世纪 20 年代以来,通用汽车公司一直认为汽车市场在价格是无差 别的,该市场被各层次具有相当固定收入的顾客所细分。同时他们认 为,价格是决定消费者购买汽车最为重要的因素。他们在实践中对这一 理念的贯彻表现在:每年对所有车型的汽车尽量少作改动,使它们长期 都能够被大批量生产。这样,每年投放在市场上的相关车型的汽车产量 就能达到最多,而生产每一辆车的单位固定成本就能达到最低。 当时,在上述市场理念和生产理念下,通用汽车公司的管理层设 计 了一种半自治的事业部结构,每一个事业部在销售上都针对某一收入阶 层的消费者。 但是,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通用汽车公司的市场理念和生产理 念就开始失效,这时,汽车市场已被那些朝三暮四地更换“生活方式”的 人群所细分。价格状况只成了人们购车的许多因素中的一个,而不是惟 一因素。同时,精益生产方式产生了一种小规模的经济效应。它使得厂 商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进行短期的生产和生产各种型号的产品,而且这种 生产方式要比长期生产同一种产品获利更多。 通用汽车公司对这种市场环境的变化一清二楚,但就是不肯相信这种 生产方式,反而竭力想进一步推行原有的做法,它仍然根据人们的不同 收入状况来维持原有的事业部,但是每一个事业部都推出了一种面向大 众的汽车。通用汽车公司还对其大规模的、长期的大批量生产方式进行 了自动化改造,并竭尽全力地以此与具有小规模经济效应的精益生产方 式相抗衡。 外部环境之于组织设计 一、组织设计时,必须考虑外部环 境对组织的影响。 二、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组织要适 应环境,也必须随之变化。 一、外部环境的内容 企业组织 任务环境 一般环境 (一)任务环境 1 、顾客 2 、资源供应者 3 、竞争者 4 、政府和社会利益代表 (二)一般环境 1 、政治环境 2 、经济环境 3 、社会环境 4 、技术环境 二、内部环境的分析 1 、企业规模 2 、技术 3 、生命周期 4 、员工素质,企业文化 规模是影响组织结 构的最重要的因素 组织规模与组织设计 ( 1 )组织规模影响着组织结构的复杂程度。 ( 2 )组织规模影响企业组织的正规化程度。 ( 3 )组织规模影响组织集权与分权。 ( 4 )组织规模不同,对企业领导人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 力的要求也不同。 企业技术与组织设计 企业技术:企业将输入资源转化为产出的整个过程中的信息 决策与沟通系统、机器设备、工艺和流 程的总和。 包括:生产性技术;信息技术 企业组织设计必须适应企业 所采取的技术。 技术创新必然提出进行组织 重新设计。 企业生命周期与组织设计 1999 年,理查德 -L- 达夫特提出企业发展经历四个主要阶 段: 创业阶段;集体化阶段;规范化阶段;精细化阶段。 刘苹、陈维政等国内学者: 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企业文化、人员素质与组织设计 企业文化与组织设计 ( 1 )企业文化影响组织设计的思想、组织成员的行为及组 织的运行。 ( 2 )组织设计又会影响企业文化。 人员素质与组织设计 人员素质影响集权与分权;管理幅度;部门设置的形式; 组织的变革。 第三章 企业组织的结构设计 一、组织结构 组织内各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包含关键要素 1 、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 2 、部门的组合 3 、组织的运行机制 组织示意图 首席执行官 财务 副总裁 主管会计 制造 副总裁 预算 分析员 工厂 监督员 人力资源 主管 维修 专员 培训 主管 福利 主管 二、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 1、职能型结构 按职能来组织部门分工,即从企业高层到基层,均把承担相 同职能的管理业务及其人员组合在一起,设置相应的管理部 门和管理职务。 职能型组织结构 职能科室 厂长 职能科室 车间主任 职能科室 班组长 车间主任 车间主任 职能组 职能科室 职能组 班组长 职能制组织结构图 班组长 职能型组织结构特征 组织形态 直线职能型 环境 产生年代背景 技术环境 适用企业范围 适用市场环境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初级技术、常规技术 中小企业 稳定环境 管理特点 管理出发点 管理难点 管理层级与幅度 管理者职权特点 以部门效率为出发点 各部门的协调 纵向管理链较长,横向管理链较短 集权式管理,事务型管理 优点 缺点 1 、实现部门内部的规模经济 2 、促进知识和技术的纵向发展 3 、促进组织实现职能目标 4 、最适于只有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的组 织 1 、对环境变化反应迟钝 2 、可能导致决策堆积于高层,层级链超载 3 、导致部门间横向协调差 4 、导致缺乏创新 5 、对组织目标的认识有限 案例:蓝贝尔乳制品公司 蓝贝尔公司成立于 1907 年 , 公司现拥有 800 多名员工 , 冰淇淋的销售额 额 超过 1.6 亿美元。该公司在得克萨斯州的休斯敦、达拉斯和圣安东尼奥三 个大城市的市场占有率不可思议地达到了 60% 。 市场对质量一流的家制冰淇淋的需求增加,公司并不能满足市场对蓝 贝尔冰淇淋的需求,它甚至也没有试图改变这种情况,其高层管理者最 近才决定缓慢进入路易斯安那和俄克拉何马地区。管理层反对以质量为 代价而扩张进入一些不能提供充分服务的地区,或者做出不能在制造冰 淇淋技能方面充分地培训员工的过快的扩展。 蓝贝尔公司主要的部门是销售、质量控制、生产、维修和分销。公 司还有一个会计部门和一个规模不大的研究开发小组。产品很少有变 化,因为该公司的导向是仅生产经过试验食用而证明口味纯正的产品。 环境稳定,用户的基础相当牢靠,唯一的变化因素是对蓝贝尔冰淇淋的 需求在增加。 蓝贝尔公司的质量控制部门测试所有进入生产过程的原材料成分,确 保只用最好的材料生产冰淇淋。质量控制部门同样也测试生产出的冰淇 淋产品。它们的质量检查员能以多年的经验为基础尝出最轻微的偏差。 难怪蓝贝尔公司能成功地保持其小镇乳制品厂的家制冰淇淋的形象。 试分析蓝贝尔公司的组织结构? 2 、事业部型组织结构 一个公司按地区或按产品类别分成若干个事业部,从产品 的设计,原料采购,成本核算,产品制造,一直到产品销 售,均由事业部及所属工厂负责,实行单独核算,独立经 营,公司总部只保留人事决策,预算控制和监督大权,并 通过利润等指标对事业部进行控制。 事业部制最早是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斯隆于 1924 年 提出的,故有“斯隆模型”之称,也叫“联邦分权化”, 是一种高度(层)集权下的分权管理体制。 事业部制类型 A 、产品部门化:是以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为基础,将生产某 一产品有关的活动,完全置于同一产品部门内,再在产品 部门内细分职能部门,进行生产该产品的工作。 B 、地区部门化:把某个地区或区域内的业务工作集中起 来,委派一位经理来主管其事。按地区划分部门,特别适 用于规模大的公司,尤其是跨国公司。 事业部型组织结构图 董事会 总经理 职能部门 职能部门 事业部 采购部门 职能部门 事业部 生产部门 职能部门 事业部 销售部门 事业部型组织结构特征 组织形态 事业部型 环境 产生年代背景 技术环境 适用企业范围 适用市场环境 20 世纪 40-50 年代,大型企业产生 复杂技术 大型、复杂企业 环境不断变化 管理特点 管理出发点 管理难点 管理层级与幅度 管理者职权特点 以产品线和市场为出发点 对各事业部的监控 纵向管理链较短,横向管理链较长 分权式管理,战略型管理 优点 缺点 1 、适应不确定环境中的快速变化 2 、产品责任和接触点明确会使顾客满意 3 、实现跨职能的高度协调 4 、使各单位能适应不同的产品、地区或顾 客 5 、最适于提供多种产品的大型组织 6 、决策的分权化 1 、失去了职能部门内部的规模经济 2 、导致产品线之间的协调差 3 、不利于能力的纵深发展和技术的专业化 4 、使跨产品线的整合和标准变得困难 案例:飞利浦组织体系 飞利浦在中国的各项业务采用事业部的形式来分类管理,总部只是起 到一个服务平台的作用,而具体监控则由荷兰事业总部直接负责 飞利浦投资中国有限公司 财务部 人力资源部 品牌管理部 资金部 • 会计并表 • 招聘 • 公共关系 • 融资 • 财务审核 • 培训 • 统一标识 • 资金调拨 法律部 • 法律事务 IT • 信息平台建设 及维护 税务部 • 税收咨询 办公室 管理部 • 不动产租赁 • 办公室管理 • 品牌保护 消费电子 1) 各合资企业 … 小家电 医疗器械 半导体 电子元器件 照明 商业电子 2) 飞利浦组织结构评价: • 飞利浦在中国的运作完全采用事业部的组织形式,事业部运作十分独立, 其控制直接由荷兰的事业总部负责 • 飞利浦在中国的投资总部是一个为其各事业部提供专业服务的平台,其主 要提供人力资源、法律、税务、 IT 、等方面的专业服务 • 飞利浦在华事业部每年将上交一定的品牌管理费用给投资总部,关于品牌 形象建设的相关事务由总部统一进行 • 资金部主要负责各事业部的资金筹措和融通 迪斯尼公司组织结构图 3 、矩阵型组织结构 即“在一个机构之机能式组织型态下,为某种特别任务, 另外成立专案小组负责,此专案小组与原组织配合,在型 态上有行列交叉之式,即为矩阵式组织。” 是为了改进直线职能制横向联系差,缺乏弹性的缺点而形 成的一种组织形式。它的特点表现在围绕某项专门任务成 立跨职能部门的专门机构上,例如组成一个专门的产品 (项目)小组去从事新产品开发工作,在研究、设计、试 验、制造各个不同阶段,由有关部门派人参加,力图做到 条块结合,以协调有关部门的活动,保证任务的完成。 矩阵型组织结构图 职能部门 A 项目小组 A 项目小组 B 项目小组 C 总经理 职能部门 B 职能部门 C 职能部门 D 矩阵型组织结构特征 组织形态 矩阵型 环境 产生年代背景 技术环境 适用企业范围 适用市场环境 20 世纪 60-70 年代,大型企业产生 复杂技术 中型企业、应用较少 需求较多、较复杂的环境 管理特点 管理出发点 管理难点 管理层级与幅度 管理者职权特点 以产品和技术为出发点 多头领导,协调制度 纵向管理链较短,横向管理链较长 分权式管理,协调型管理 优点 缺点 1 、获得满足顾客双重需要所必需的协调 2 、促使人力资源在多种产品线之间灵活共 享 3 、适应不确定性环境中变化和复杂决策需 要 4 、为职能和产品两方面技能的发展提供机 会 5 、最适于拥有多种产品线的中等规模的组 1 、导致员工面临双向的职权关系,易产生混乱 2 、要求员工有良好的人际技能 3 、耗费时间,需要频繁开会协调及讨论冲突解决方案 4 、需要努力来维持权力的平衡 案例:英格兰钢铁公司 英国钢铁产业是在稳定的确定性环境中发展的。然而到了 20 世纪 80 年 代和 90 年代,过剩的欧洲钢铁产能、经济衰退、小型钢铁厂的出现,以 及来自德国和日本钢铁厂商的竞争等彻底改变了英国钢铁业。到世纪之 交,美国的一些传统钢铁业都面临着破产的命运。在这种情况下,小型 传统钢铁厂唯一的生存希望就是转向特种钢铁领域。一家小公司可以对 特种钢铁展开强用力的营销,并根据顾客需求做出快速调整。这要求公 司针对每张订单迅速改变钢铁制造的复杂流程与操作环境,对于大型公 司而言无疑是很难办到的。 英格兰人钢铁公司雇有 2900 名员工,年产钢铁 40 万吨。该公司 已有 180 年的历史了,在其中 160 年的时间里,公司的职能型结构一直运转良 好,然而,随着环境变得更为动荡,竞争更为激烈,公司管理者认识 到,他们已经跟不上形势的变化了,公司 50% 的订单无法如期交货。劳 动力,原材料和能源成本的上升侵蚀着公司的利润,市场份额也在不断 下降。 通过外部专家的咨询,英格兰人钢铁公司的总裁发现,公司需要在各 职能领域内维持规模经济和复杂的专业技能,同时还不得不针对不同市 场的需求生产多种高附加值的特制产品,双重的压力使公司最终采用了 钢铁企业中少见的解决方案——实行矩阵型结构。 英格兰人钢铁公司有 4 条产品线:开模锻件、环形轧制产品、车轮 车 轴以及钢板制。每条产品线的业务经理均被授予一定的权责,包括为各 自的产品线制订业务计划,设定成本、库存、发运日期和毛利等方面的 目标。这些经理拥有达成目标所需的职权,同时也就要确保其所负责的 产品线能够获利。职能副总裁负责该职能相关的技术决策。职能经理则 要跟踪了解其专业领域的最新技术动态,对手下人员进行新技术培训并 使这些新技术最终应用于各条产品线。英格兰人钢铁公司每月会接到约 2 万种特种钢铁和几百种新品类的订单,因此,职能人员的专业技能必须 保持与技术发展同步。这样,最终的设计就是一个具有矩阵和职能两类 关系的混合矩阵结构。如图 英格兰人钢铁公司的矩阵型结构 总裁 纵向的职能组合 横 向 产 品 组 合 开模锻件 经理 环形轧制 产品经理 轮轴经理 钢板制造 经理 制造 副总裁 营销 副总裁 财务 副总裁 制造服务 副总裁 冶金 副总裁 销 售 副 总 裁 工业 关系 副总 裁 矩阵型结构的实施进展缓慢,中层管理者一时陷入混乱之中,跨职能 部门的协调会议似乎每项天都要举行。在外部咨询顾问进行了大约一年 的培训之后,英格兰人钢铁公司才逐渐走上了正轨。现在 90% 的订单都 能按时交货,失去的市场份额也恢复了。生产率盈利水平都在稳步上 升,管理人员在矩阵型结构运作中逐渐成熟起来。协调产品和职能决策 的会议使他们的经验不断累积。 试分析英格兰人公司的组织 结构变革。 4 、立体多维型组织结构 立体多维型组织结构是由美国道-科宁化学工业公司( Dow Corning)于 1967 年首先建立的。它是矩阵型和事业部机构形式的综合发展。又称为 多维组织。在矩阵型结构(即二维平面)基础上构建产品利润中心、地 区利润中心和专业成本中心的三维立体结构。 多维,就是指在组织内部存在三类以上(含三类)的管理机制。这种结 构形式由三方面的管理系统组成: ( 1 )按产品(项目或服务)划分的部门,形成产品利润中心; ( 2 )按职能:市场研究、生产、技术、质量管理等划分的职能利润 心; ( 3 )按地区划分的管理机构是地区利润中心。 立体多维型结构示意图 地区利 润中心 产 品 事 业 利 润 中 心 亚洲 欧洲 事业部 1 事业部 2 事业部 3 成本中心 立体多维型组织结构特征 组织形态 立体多维型 环境 产生年代背景 技术环境 适用企业范围 适用市场环境 20 世纪 60-70 年代,跨国公司的产生 复杂技术、电信技术 跨国公司 多区域、多变化、多需求、较复杂的环境 管理特点 管理出发点 管理难点 管理层级与幅度 管理者职权特点 以全球市场为出发点 多头领导,综合协调 管理幅度较宽 分权式管理,协调型管理 优点 缺点 1 、在分权的基础上,确保职能目标的实现 2 、能最大限度的满足顾客的需求 3 、促使人力资源在多种产品线间灵活共享 4 、适应有确定性环境中频繁变化和复杂决 策的需要 5 、最适于拥有多种产品线的大规模跨国企 业 1 、导致员工面临三重职权关系,易产生混乱 2 、要求员工有良好的人际技能 3 、耗费时间,需要频繁开会协调及讨论冲突解决方案 4 、需要努力来维持权力的平衡 5 、导致部门间横向协调差 案例:诺基亚的组织结构变革 1999 年诺基亚组织结构图 诺基亚全球总部 市场运营部 服务和软件部 网络设备部 多媒体事业部 5 系机 支 N 系机 9 系机 E 系机 持 部 门 诺基亚组织结构转型的原因 1. 随着技术和产业结构的快速变化,战略转型成为了大企 业的核心问题。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专业化的分工催化了 高科技产业迅速进入了以“激烈竞争”为特点的“成熟 性”产业阶段。 2. 全球手机的销售量不断剧增,成为手机行业竞争最为激 烈的产业之一。 3. 知识的扩散、研发与制造的专业化,进一步促进了高科 技产业的激烈竞争。 4. 竞争激烈的高科技产业利润率迅速下降,战略转型成为 企业的必由之路。 5. 互联网领域的 Google 以及消费电子领域的 Apple 均开 始进军手机市场,也是促成诺基亚战略转型的重要原因。 诺基亚最新组织结构图 服务与软件部,终端部,市场运营部,企业发展办公室,支持部门等 各地 区的 划分 产 品 、 服 务 等 事 业 中 心 …… 欧盟总区 美国总区 中国总区 移动电话事业部 多媒体事业部 网络事业部 企业解决方案事 业部 客户及服务部 入门级业务部,大众型业务部,时 尚业务部, CDMA 部, VERTU 产品部。 技术研究部门、软件开发部 成立诺基亚西门子网络通信部公 司 市场部、采购部、生产部、物流 管理部及销售部门 包括产品维修、质量保证、技术 支持、增值服务、热线服务 使自己的成本最小和利润最大化 新组织结构的优点 能够确保职能目标实现 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顾客的需求 能够使诺基亚的人力资源在多种产品之间灵活共享 适应有确定性环境中频繁变化和复杂决策的需要 5 、流程型组织结构 流程型组织结构从确定企业的关键流程开始,建立以业务 流程为中心的组织结构 企业流程:指企业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一系列活动的集合。 例如定单履行、客户获取、制造、产品开发、售后服务等。 波特的价值链 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理论 企业再造理论缘于 20 世纪 90 年代迈克尔 - 哈默和 詹姆斯 - 钱皮发表的《再造企业—工商业革命宣 言》 《 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A Manifesto for Business Revolution 》 企业业务流程再造:对企业的业务流程作根本性思 考和彻底的重建,目的是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 度等方面取得巨大改善。 企业再造理论产生的背景 ( 3C ) 1 、竞争 (Competition) 2 、顾客 (Customer) 3 、变化 (Change) 为什么要再造? 企业再造的指导思想 1 、以顾客为中心 2 、以员工为中心 3 、以效率和效益为中心 如何再造? 流程型组织结构示意图 高层管理 团队 流程主管 信 息 技 术 服 务 平 台 团队 1 市场分析 团队 2 研究 团队 3 产品策划 检验 顾客 新产品开发流程 流程主管 分析 团队 1 团队 2 采购 物流 团队 3 顾客 分销 采购和后勤流程 职 能 服 务 中 心 流程型组织结构特征 组织形态 流程型 环境 产生年代背景 技术环境 适用企业范围 适用市场环境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信息技术发展面出现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 中型或大型组织 变化快,竞争激烈的环境 管理特点 管理出发点 管理难点 管理层级与幅度 管理者职权特点 以顾客为出发点 流程链较长 纵向管理链较短,横向管理链较长 全程式管理 优点 缺点 1 、促进组织对顾客变化做出灵活面快速反 应 2 、将员工的注意力转向顾客生产和提供价 值 3 、每个员工都对组织目标负有宽广的认识 4 、促进员工注重团队工作和合作 1 、确定核心流程较为困难 2 、要求对组织文化、工作设计、管理哲学等做出变革 3 、需要加强员工培训,促进员工团队合作 4 、需要努力来维持权力的平衡 通用电气公司索尔兹伯里工厂 通用电气公司位于北卡罗莱纳州伯里的工厂,生产工业用和商用电气 照明仪表板。从前,这家工厂采用的是职能为基础的纵向结构。由于没 有任何两个通用电气的顾客的需求会完全一样,每块仪表板都不得不根 据订单配置并生产,因而经常给标准的生产过程带来瓶颈问题。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面对过高的产品线成本、不稳定的顾客服务质量和不断缩 水的市场份额,管理人员开始探索新的组织方式,以突出团队、责任、 持续改进,授权和顾客承诺等特点。 到 90 年代早期,索尔兹伯里工厂已经完成了向横向型结构的转变,由一系 列 相互联系的技术多元化的团队负责整个按单定制流程。新结构建立这样一个目标 的基础上,即要在“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具竞争力的价格、生产最高质量的照明 仪表板,并提供最出色的服务”。整个流程由 4 支相互联系的团队构成,每支团队 包括 10-15 名拥有全套技术、担负各种职能的成员。产品质量控制团队是流程主 管,负责接收订单、规划、协调生产、采购、与供应商和客户磋商、盘点存货, 并保证所有团队都专注于目标的实现。制造团队切割、制造、焊接构成钢盒的不 同零件,用于盛放电子部件板。 电子部件团队负责产品装运工作。维修团队负责重型设备的维护保养 工作,因此并没有被纳入日常生产流程之中。管理人员成为员工们的参 谋、指导者和教练,并将专业人员引入需要的团队中。 横向型结构成功的关键是所有团队都必须通力合作,并能够获得实 现团队目标与流程目标所需的信息。团队能够获得有关销售、积压、存 货、人事、生产、成本、质量的信息与其他数据,且每个团队都会经常 性地与其他团队分享自己这一部分的流程信息。 横向型结构大大提高了生产率和绩效,产品交付期由原先的 6 周减至 2 天半,员工满意度和顾客满意度均获得了提升。 试绘出索尔兹伯里的组织结构图 并分析其组织结构特点。 6 、网络型组织结构 虚拟组织:一些相互独立的业务过程或企业等多个伙伴以信息技术和通 讯技术为基础,依靠高度发达的网络将供应企业、生产企业、消费者甚 至竞争对手等独立的企业连接而组成的联盟,而每一个伙伴各自在设计、 制造、分销等领域为联盟贡献出自己的核心能力,并相互联合起来实现 技能共享和成本负担,以把握快速变化的市场机遇。 虚拟式组织本质是将非核心能力外化,而保留核心能力 网络型组织结构示意图 独立研究 中心 广告代理 管理群体 销售代理 生产厂家 Intranet Extranet Internet 耐克公司的虚拟化生产 耐克公司的所有人才、物力、财力等资源集中起来,全部投入到产品设计和市场营销这两大 部门当中去、全力培植公司强大的产品设计和市场营销能力。菲尔 · 耐克一方面强调产品开 发设计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公司营销能力的培养。这样,耐克公司就形成了强大的设计和 营销部门,产品设计和品牌营销成了耐克两件有力的竞争武器。 菲尔 · 耐克在生产上采取虚拟生产的方式。虚拟生产的实质就是向外部借力,通过整合 外部资源,使其为我所用,从而拓展自身的疆域,利用外部的能力和优势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和劣势。具体来说,就是自己不投资建设生产场地,不装配生产线,实际上,耐克公司只生 产其中最关键的耐克鞋的气垫系统,而其余全部业务几乎都是由外部公司制造提供。耐克公 司将设计图纸交由生产厂家,让它们严格按图纸式样进行生产,并保证相应的质量,尔后耐 克公司再将自己的品牌和商标赋予这些产品身上,并将产品交给自己的营销人员,通过公司 的行销网络将产品销售出去。耐克公司将主要精力集中于新产品的研发和市场营销上,在全 球范围制造和销售耐克牌运动鞋。 耐克公司的这一妙招,不仅节约了大量的生产基建投资、设备购置费用以及工人人工费用, 而且它又充分发挥了其它生产能力强的厂家的能力,尤其是它一般都是将产品的生产加工任 务外包给东南亚等地的许多发展中国家,这些地方的劳动力成本极其低廉,从而为耐克公司 节约了大量的人工费用,这也是耐克运动鞋之所以能以较低的价格与其它名牌产品竞争的一 个重要原因。 组织形态 网络型组织 环境 产生年代背景 技术环境 适用企业范围 适用市场环境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信息技术发展面出现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 规模型组织 高度复杂和不确定的市场环境 管理特点 管理出发点 管理难点 管理层级与幅度 管理者职权特点 以顾客为出发点 难以控制 纵向管理链较短,横向管理链较长 网络化管理 优点 缺点 1 、促进组织对顾客变化做出灵活而快速反 应 2 、能够实现企业间的优势互补,实现组织 资 源的优化配置 3 、建立增值伙伴关系 4 、能降低企业管理成本,使小企业迅速成 长 1 、企业边界的不确定性使企业控制权丧失 2 、企业间相互冲突的目标和企业文化,使企业间难以 协 调 3 、企业成员的专业领域狭窄,相互依存性增强,信用 问 题成为企业合作的主要问题 案例:泰沃公司 泰沃公司是一家总部设在旧金山海湾区的小公司,公司的创立者开发 出一种技术,可以帮助使用者录制长达 80 小时的电视节目,再在方便的 时候回放,并跳过那些扰人的广告。技术一面市就受到了顾客的欢迎。 公司领导者知道,要夺取这个崭新的市场,速度是成败的关键。 而 要获得旋风般的速度,唯一的方法就是把每件事都外包出去。泰沃公司 首先与索、休斯电子和飞利浦电子等大公司建立了制造与营销方面的合 作关系;此后,分销、公关、广告和客户支持等职能也被陆续外包。其 中,泰沃公司的管理者将客户支持职能看得尤其重要。 虚拟网络结构使得象泰沃公司这样的发展中的小型公司能够获得其 所需的先进能力,而不必将时间和有限的财务资源花费在从零开始的组 织建设上。泰沃公司的领导者专注于技术创新与开发,并管理着有助于 公司成功的众多合作企业。 泰沃公司虚拟网络型结构示意图 营销与公关公司 制造公司 泰沃公司 (集中于技术开发) 客户支持职能 物流与分销系统 试评价泰沃公司的组织结构。 7 、混合型组织结构 将各种组织结构的形式综合起来。 将职能型、事业部型、地区型、流程型结构的特点结合起来,利用各种 结构的优点,同时避免其某些缺点。 福特顾客服务事业部 职能结构 财务部 横 向 型 结 构 董事 兼流程主管 副总裁兼总经理 战略与沟通部 人力资源部 团队 配件供应与物流组 董事 兼流程主管 团队 汽车维修服务组 董事 兼流程主管 团队 技术支持组 案例:海尔集团的组织结构再设计 1984 年引进德国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青岛电冰箱总厂 组织结构:直线职能制 厂长 人事科 财务科 车间主任 班组长 营销科 质量科 车间主任 车间主任 班组长 班组长 1993 年,青岛海尔电冰箱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后,海 尔集团推行事业部组织结构 集团总部 文化中心 咨询认证中心 冰箱事业部 冰柜事业部 成本中心 成本中心 规划发展中心 洗衣机 事业部 成本中心 资金调度中心 空调事业部 成本中心 资产管理中心 生物工程 发展部 成本中心 金融发展部 1997 年,实行事业本部制 集团投资决策中心 空调 本部 一级利 润中心 集团总部 冷柜 本部 洗衣机 本部 培训部 二级利 润中心 销售公司 财务部 冰箱事业部 制造部 财务部 冰箱 本部 开发部 海外冰箱事业部 技术部 生物工程 发展部 质量部 综合部 小家电事业部 综合、党群部 金融 发展部 党群部 餐饮事业部 1999 年,建立以市场链为纽带的流程型结构 海尔集团 保 卫 中 心 法 律 中 心 人 力 资 源 中 心 规 划 发 展 中 心 职能中心 支持流程 技 术 中 心 文 化 中 心 厨 卫 电 器 部 产 品 本 部 洗 衣 机 本 部 三 菱 海 尔 空 调 本 部 信 息 产 品 本 部 空 调 事 业 部 制 冷 产 品 本 部 技 术 装 备 部 武 汉 海 尔 核心流程 物 流 推 进 本 部 商 流 推 进 本 部 海 外 推 进 本 部 推进本部 资 金 流 推 进 部 流程运作模式 全球供应 链资源 订单信息注解 物流本部 JIT 订单加速流 资金流 创造完美 产品本部 产品事业部 执行完美 获取订单 全球商流 商流海外推进 本部 全球用户 资源
74 页
391 浏览
立即下载
上一页
1
2
...
37
38
39
...
66
67
下一页
跳到
页
热门推荐
公司部门BSC绩效考核指标分解
10266 阅读
12 页
绩效考核方法-常用考核方法设计要点及适用
1609 阅读
7 页
公司员工岗位、薪酬、绩效级矩阵表
1779 阅读
4 页
人事部年终总结
1490 阅读
27 页
【人力资源总监】年度述职报告
734 阅读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