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类
考证与进阶课程
企业服务
工伤保优选
企业培训
学习中心
登录/注册
关注绑定微信领3重限时好礼
100套必备
工作模版
每日免费
资料下载
免费职业
规划咨询
限时绑定福利
00:02:29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注册登录
使用手机登录
登录注册即代表你同意
服务协议
和
隐私协议
仅差一步,马上完成
欢迎来到HRtop,根据政策法规落实实名制注册政策,需要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对用户稳私信息给予严格保密。
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公司名称(选填)
任职职位(选填)
请选择任职职位
完成
手机验证码登录
未注册手机验证后将自动创建新账号
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登录注册即代表你同意
服务协议
和
隐私协议
账号密码登录
账号
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密码
忘记密码
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手机验证码登录
登录注册即代表你同意
服务协议
和
隐私协议
按相关排序
按相关性
按阅读量
按最新
全部格式
全部格式
DOC
XLS
PPT
PDF
RAR
ZIP
全部页数
全部页数
1-5页
6-10页
11-20页
21页及以上
员工岗位职等职级对照表(确定版)
岗位职等职级对照表 职等 职级 副总级 (C) C1 总监级 (D) D1 经理级 (E) 主任级 (F) 组长级 (G) 领班级 (H) E1 职位/岗位名称 管理线 管理序列 副总经理/特别 顾问 总监/总经理特 助 高级经理/总经 理助理/副总特 助 专业类 技术序列 产品开发类 生产技术类 品质技术类 资讯技 术类 人资行政类 专业线 财务类 营运职能序列 物流配送 类 采购物控类 品牌类 文职类 营销序列 首席设计师 首席设计师 技术专家 技术专家 PIE研究员 注册会计师 特级设计师 特级设计师 特级放样师 PIE高级工程师 资深会计师 特级策划师 特级规划师 特级培训师 会计师 资深策划师 资深规划师 资深培训师 E2 经理 资深设计师 资深设计师 资深放样师 PIE助理高级工程师 F1 高级主任 高级设计师 特级工程师 高级放样师 高级设计师 PIE主任工程师 PE主任工程师 IE主任工程师 PE助理主任工程师 IE助理主任工程师 高级管理师 厂务厂长 高级策划师 高级规划师 F2 主任 主任设计师 高级工程师 结构工艺工程师 涂装工艺工程师 设计师 放样师 主任设计师 雕刻造型设计师 G1 高级组长 设计师 高级专员 工程师 室内设计师 初级雕刻造型设计 师 PE工程师/IE工程师 NPI工程师/ME工程师 生产总计划员 G2 组长 助理设计师 专员 高级技师 PE助理工程师 IE助理工程师 生产调度员 计划员 助理品质 工程师 G3 副组长 中级技师 初级专员 助理设计师 初级放样师 精雕程序设计员 施工监理 雕刻造型设计员 绘图员 平面设计 助理室内设计师 车工技师/木工技 师 雕刻技师/泥雕技 师 贴皮技师/涂装技 师 PE技术员 IE技术员 刀具研磨技术员 生产跟单员 IPQC IQC FQC 品控专员 初级维修技 师 初级电工 初级焊工 绿化工/磨刀工 监控员 舍管员/厨师 品质跟踪员 保安员 H1 初级技师 物料核算员 工资核算员 交接管理员 统计员 文员 I1 AAA级岗位 工装模具制作员 技术文件员 图册管理员 材料跟单员 AAA级岗位作业员 调油员 五金校检员/领料员 I2 普通工种类 员工级 (I) ERP工程 师 管理师 体系工程师 高级安全主任 绩效管理师 中级策划师 中级规划师 主办会计 总经理秘书 董事长秘书 助理管理师 网管员 保安队长 中级安全主任 高级电工 文控专员 人资专员 员工关系专员 招聘文员 中级电工 中级焊工 维修技工 初级专员 初级安全主任 宿舍管理员 非AAA级岗位作业员 搬运作业员 普工/学徒 清洁工 厨工 F-0601#-005A 高级培训师 区域经理 高级海外业务员 海外业务员 业务主任 培训师 外贸业务 高级外派店长 美工编辑 外派店长 会计 物控员 出纳 会计员 采购员 跟单员 会计文员 仓管员 司机 统计分析员 记账员 出货管理 员 操作员 配送员 物料员 理货员 搬运作业 员 平面设计员 媒体宣传员 助理策划师 助理规划师 海外单证员 助理培训师 文案专员(电商) 产品专员(电商) 高级文员 中级文员 初级文员 客服专员 订单评审员 产品专员(电商)
2 页
496 浏览
立即下载
年终述职汇报 -10
人力资源年终总结 【工作总结 / 年终总结 / 人力资源 / 新年计 划】 HUMAN RESOURCES DEPARTMENT 目录 /Contents 1 人力资源配置管理 4 存在的主要问题 2 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5 明年工作计划 3 人力资源工作亮点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Completion of major work Work highlights Main Problems Existed Work plan for next year PART 01. 人力资源配置管理 招聘渠道比较 Comparison of recruitment channels 网络 招聘 XX 网招聘 三种途径 现场 招聘 内部 介绍 XX 人才市场现场招聘 3888 元 / 年 费 用: 有效期 : 截至 2019 年 12 8888 元 / 年 费 用: 有效期 : 截至 2019 年 12 状 态 : 已开通 状 态 : 已开通 备 200 条 注 : 发布职位 查看简历数 8888 份 备 注 : 全年不限次数 每周三六开放 月 31 日, 1 年 有效期 月 31 日, 1 年有 效期 周边招聘市场比较 The Comparison of Recruiting Markets Around X X 人 才 市 场 X X 人 才 市 场 主要对象 : 技工、普工 费用及期限 : 提供服务 : 位 全年不限次数,每天开放 置 :XX 区 主要对象 : 技工、普工 费用及期限 : 提供服务 : 位 一年期: 8000 一年期: 8000 全年不限次数,每天开放 置 :XX 区 X X 人 才 市 场 主要对象 : 技工、普工 费用及期限 : 提供服务 : 位 一年期: 8000 全年不限次数,每天开放 置 :XX 区 各部门入职及离职总人数 Total number of employees and separations in each department 年度总入职 100 人,离职 80 人 入职 人事部 客服部 市场部 事业部 离职 销售部 后勤部 10% 17% 人事部 客服部 市场部 事业部 销售部 财务部 推广部 13% 9% 16% 20% 20% 20% 13% 12% 推广部 8% 18% 15% 10% 各部门每月入职及离职人数 Monthly entry and departure numbers of departments 部门入职情况 部门离职情况 8 8 7 7 人事部 市场部 销售部 推广部 客服部 事业部 财务部 6 5 4 3 2 1 三月 六月 九月 十二月 人事部 市场部 销售部 推广部 客服部 事业部 财务部 6 5 4 3 2 1 三月 六月 九月 十二月 人力资源各项指标统计 Human resources indicators statistics 图表说明: 17 年中专(中技)以上人员数量所占比例为 图表说明: 17 年和 18 年比较除中层以上人员没有变动,其他人员 28% , 18 年占比 35.8% ,占比提高 7.83% 都增加了 学历结构 人员类别结构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600 400 2017 年 2018 年 硕 士 本 科 大 中 专 专 中 ( 技 ) 高 中 以 及 下 200 0 员 员 员 上 员 员 人 人 人 以 人 人 理 销 助 术 产 及 管 营 辅 层 技 生 中 程 接 工 直 2017 年 2018 年 公司员工培训情况 Training of employees in the company 备注 : 人均受训学时为 24 小时, 比去年同期增长 64.2% ,培训费用 支出共计 2800 元。 培训总人次 3888 人 外训人次: 88 人 外训课时: 288 小时 内训人次: 3688 人 内训课时: 7888 小时 培训总课时 7999 小时 PART 02. 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招聘工作 Recruitment work 人才资源、信息收集 与附近多所高等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立人 才储备库 题 标 题 添加标 加 添加标题 添 人员招聘 按需招聘、校园招聘 员工之间转介绍 在政府的帮助下开拓附近新的用工市场 人事管理 Personnel management 签订、整理劳动合同 梳理员工档案、分类管理 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提供各项人力数据及材料 健康证年检 组织初、中、高级职称申报 培训管理 Training management 助理以上管理干部 • “ 职业化形象与商务礼仪”满 意率 93% • 助理级以上管理干部 “ 中层危机” 、“超越执行力” 、 “年度培训规划”、 “打造高品质 沟通团队”、 “年度绩效考评、薪 酬设计、奖惩制度设计与违纪员工 处理”、 “优秀员工训练营” • 生产人员 “ 杰出生产管理干部管理技能 提升” 满意率 84% 、“安 全生产管理”满意率 79% 培训管理 Training management 员工继续教育: 新员工入职培训: 员工转正考核之 制造部门员工 组织员工去总公司学习 三级安全培训 安全转正考试 技能考核 PART 01 PART 02 PART 03 PART 04 绩效管理 Performance management • 日常绩效管理 各部门月度绩效评定 • 月度考核 绩 效 管 理 考核与每个人挂钩,在当月工资里体现 此处添加文本描述,字 此处添加文本描述,字 此处添加文本描述,字 号、字体颜色、字体均 号、字体颜色、字体均 号、字体颜色、字体均 可进行更改 可进行更改 可进行更改 制度考核 Institutional assessment PART 01 员工技能评定考核 添加 标题 PART 02 PART 05 协助其他部门对有关制度的执行情况 进行抽查(如 6S 检查、消防安全检 查) PART 04 安全生产考核 环境卫生考核 PART 03 各类违规违纪事件进行跟踪调查并出 具处理意见 薪酬管理 Compensation management 薪资核发 年检与社保 绩效调薪、工龄工资调整; 2018 年劳动监察年检、申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 年度工资调整; 每月参保下保业务办理、各类保险金额的统计请款、补 拟定、核发特殊岗位津贴 扣 2018 养老、失业等应补交金额 完成年度预算与人力 成本 KPI 指标的分析 建立薪资、社保统计数据库等人力资源专项统计数据库 专项工作 Special work PART 01 PART 02 PART 03 组织技师等级评定 一线员工梯队干部队伍建设 组织季度优秀员工评定 组织高新技术申报工作 组织工会指压板活动 协助配合内审工作 员工满意度调查 团队建设 Team building 我们的Our team 团队 团队精神的培养,使店内员工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 朝着一个目标努力,对单个营业员来说,团队要达到的目标即 是自己所努力的方向, 团队整体的目标顺势分解成各个小目标,在每个员工身上得到 落实 专 业 年轻 有激情 行动 力强 PART 03. 人力资源工作亮点 工作亮点 Work highlights 校企合作 加强校企合作 加大招工宣传、争取 政府资源 制度建设 结合《劳动合同法》梳理人力资源管 理业务流程 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 , 拟定《人事管理制度》 完善员工福利、员工激励等三项制度 工作亮点 Work highlights 培训管理 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形式多样, 成效显著 学习创新 争取政府支持 组织制造部员工劳动节能竞赛 组织高新技术申报材料的填报,获得 国家相应资金支持共计 88888 元 (已入财务帐) PART 04. 存在的主要问题 存在的主要问题 The main problems PART 01 PART 02 PART 03 培训管理的系统性有待加强,行动改进计划 管理干部运用绩效工具指导员工改进绩效,加 梯队干部队伍建设刚刚起步,继任者的选拔、 实施情况的后续跟进乏力,内训师队伍建设 强团队建设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绩效跟进 培养、评估未能有效跟进 需探索新的思路 与辅导不足,绩效反馈与绩效改进普遍缺失 PART 05. 明年工作计划 明年总体工作目标 Overall target for next year's work 根据新形势、新要求,结 以全面提升人力资源效率指标 合企业实际需要,以“快 为目的,加强业务学习,提升 速反应,高效执行”为 原 专业素质与管理技能,建设高 则,突破常规,创新思维、 效、专精的人力资源管理团队。 创新方法,为企业各项变 03 革提供有力支持。 创新 提高 服务 紧紧围绕 2019 年公司经营战略,以完成 2019 年销售目标为核心, 以服务为导向,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具,服务销售一线,服务研 发一线,服务生产一线,服务管理中心。为各部门提供切实有效的人 力资源支持,使人力资源部真正成为业务部门的绩效伙伴。 明年重点工作 Focus on next year's work 培 训 培训系统设计体系,培育内部培训师 队伍,构建内部课程体系 继任者 绩 效 全面推行绩效的过程管理,跟进绩效评价反馈及 加大梯队干部队伍的建设力度,拓宽继任者候选 绩效改进计划的实施情况,引导部门负责人运用 人的选拔面,系统设计、密切跟进继任者的培养、 绩效管理工具完善团队建设 考核与评估 培训管理 Training management PART 01 分析培训需求,系 统制定培训计划 PART 02 PART 03 PART 04 PART 05 内训师队伍的建设 加强培训效果的跟 完善培训数据库 新人培养计划 进 团队建设 Team building PART 01 PART 02 PART 04 PART 03 坚持部门例会,沟通工作信息,互 划分人力部各岗位的职责,完善相 分解绩效 KPI 指标,实现压力传递; 关业务的工作行为标准,完成职责 引导各岗位主动学习业务,提升专 调整的工作交接 业技能 坚持绩效反馈与改进计划,提升人 力管理团队绩效 通有无,加强团队合作,提高服务 满意度 PART 05 坚持进行人力资源相关工作的介绍 与宣传,积极参与企业文化活动, 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薪酬管理 Compensation management 01 02 PART PART 完善公司薪酬管理体系,建 加强各种薪酬福利、社会保 设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 险相关政策的透明度 人力资源年终总结 【工作总结 / 年终总结 / 人力资源 / 新年计 划】 HUMAN RESOURCES DEPARTMENT 汇报人: XXX 时间: 20XX.X.X
31 页
485 浏览
立即下载
企业如何进行薪酬管理体系诊断
企业+员工能力评价 华恒智信 人才测评是企业绩效管理环节之一,也是每一个企业所必做的日常功课,公平、 公正和公开的考核,是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企业和员 工的共同发展,而公正的绩效考核离不开公平的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然而,在现代 企业实践中,绩效评价体系的有效建立却是企业管理者难以解决的问题,企业种种的 管理问题也常会阻碍绩效考核发挥良好的效果,而客观公平的人才测评方法更无从谈 及。 那么何谓客观公平的人才测评的方法?经过多年的企业实践与研究,华恒智信人 力资源高级咨询顾问赵磊老师认为,企业要想实现客观公平的绩效考核,关键是要体 现出企业的多劳多得和合理的评价的思想。然而大多数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却没有兼 顾这两方面,导致“大锅饭”现象和员工抱怨不公平现象等频繁发生。许多看似完善 的绩效考核体系仍存在着种种不公平的现象。 江苏省某交通投资集团公司成立于 2001 年,建立了相对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但 随着不断发展,暴露出一系列的绩效考核问题。目前,该公司的绩效考核分为月度考 核和年度考核两部分,主要以直属领导打分为主,其中,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员工工 作任务量、工作效率、工作成效、同事认可、管理者的评价等。考核实施过程中,主 要以员工的日常工作表现和记录文件为依据,由直属领导对下属的各个考核项目进行 打分。公司领导认为,由上级给下级打分的方式比较合理,因为只有直接管理者最了 解员工的日常工作表现,这种方式可尽量避免信息失真。考核制度规定,员工的考核 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其中,各等级的人数按照公司总人数 的比例而定。考核结果作为员工晋升、辞退、培训、发放奖励的依据,此外,为了不 断提升人力资源队伍的质量,在该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引入了末位淘汰制,对年 度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人员予以淘汰。在该绩效考核体系运行的初期,员工工作积极 性得到较好的提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年的绩效考核结束后,即使员工的工 作表现达不到要求也很少会被惩罚,更不用说被辞退了,员工的工作状态也逐渐恢复 到实施绩效考核之前的状态。 如此看似完善的人才测评,究竟是出现了何种问题?尽管滚动式的人才测评、直 属领导的评分使得考核结果在短期内得到很好的应用,但是直属领导的主要打分评定 不可避免的出现过多的人为因素干预,难以保证评价的合理性;而按照公司总人数的 比例而定评定等级,也限制了原本就优秀的部门员工的发展,使得评定等级相同的优 秀部门员工和一般部门员工拿同等的薪酬,违背了多劳多得的原则。由此可见,客观 公平的绩效评价体系离不开多劳多得和合理的评价两大原则。 那么如何建立客观公平的人才测评体系呢?高级咨询顾问赵磊老师也给出了具体 的建议: (1)遵循多劳多得和合理的评价的原则 种种实践表明,企业要想达到客观公平的绩效考核,这必须体现出企业多劳多得 和合理的评价的核心思想,只有依此建立的绩效评价体系,才有利于合理评价员工的 工作表现,公平的考核员工的工作,从而保证考核结果的合理、准确。 (2)针对不同岗位建立不同的评价系统 对企业管理来说,多劳多得体现的是企业的业绩考核体系,而对企业的价值体现 则是不同的评价系统,因此,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岗位应该有不同的评价系统。如对 企业的业务类岗位来说,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评价系统,可能会显得更加公平,也更 有利于绩效考核的有效实现;而对职能部门的岗位来说,由于其业绩没有办法进行横 向比较,所以此时建立以责任为导向的评价系统,更有利于其公正、公平并且客观的 反映绩效考核。 (3)采用五分制的评价尺度 企业进行绩效考核时,可以采用五分制的评价尺度,级以 5 分为代表进行评价, 其中 5 分代表优秀,1 分代表最差。LG 公司对五分制的评价尺度的使用值得各企业进 行学习借鉴,在 LG 公司的考核体系,对各评价要素的评价标准均采用五分制的原则, 评价者可以对被评价者在各评价指标要素中的表现予以 1-5 分的打分,其中 5 分表现 最好,1 分表现最差,最后在综合评价中进行加权,评定等级(LG 的考核体系中分为 S A B C D 五个等级),并得到最终的考核结果。 人才测评的目的永远是为了最大程度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的实现 企业和员工的目标,而客观公平的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更是为了保证绩效考核的有效 落实。因此企业要想降低员工的“不公平抱怨”,避免出现吃“大锅饭“的局面,就 需要企业有效的建立客观公平的绩效评价体系。总之,无论何种体系的建立,要想行 之有效,都必须兼具效率与公平,而对建立客观公平的绩效评价体系来说,只有坚持 多劳多得和合理的评价、不同岗位建立不同的评价系统才更有可能使得绩效考核得到 有效的落实,才能更好地使得绩效结果得到应用,以激励员工,实现企业目标。
2 页
1098 浏览
立即下载
研发技术部工资职级对照表
职员工资职级对照表 职级 1 2 3 4 5 6 7 8 明细 1.0 1.1 1.2 1.3 2.1 2.2 2.3 3.1 3.2 3.3 4.1 4.2 4.3 5.1 5.2 5.3 6.1 6.2 6.3 7.1 7.2 7.3 8.1 8.2 8.3 工资标准 100% 20000 18000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500 4000 3500 3100 2900 2800 2700 2600 2500 2000 1800 1600 1500 1400 1250 800 固定工资 基本工资 岗位工资 65% 2000 11000 2000 9700 2000 8400 2000 7100 2000 5800 2000 4500 2000 3200 1500 3050 1500 2400 1500 1750 1500 1425 1500 1100 1500 775 1200 815 1200 685 1200 620 1200 555 1200 490 1200 425 700 600 700 470 700 340 700 275 700 210 700 112 520 0 变动工资 考勤工资 个人绩效工资 8% 27% 1600 5400 1440 4860 1280 4320 1120 3780 960 3240 800 2700 640 2160 560 1890 480 1620 400 1350 360 1215 320 1080 280 945 248 837 232 783 224 756 216 729 208 702 200 675 160 540 144 486 128 432 120 405 112 378 100 338 64 216 成都合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部门职级工薪制度 一、根据公司职级制度的实施标准,结合研发、管理不同性质与市场劳资收入行情制 定以下职级工薪参考标准。 研发部 职级 明细 工资标准 机械设计部 电气设计部 1.0 20000 1.1 18000 1 事业部研发总经理 1.2 16000 1.3 14000 2.1 12000 研发部总经理 2.2 10000 2 项目经理 2.3 8000 3.1 7000 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 3.2 6000 3 高级机械工程师 高级机电工程师 3.3 5000 4.1 4500 4.2 4000 4 资深机械工程师 资深机电工程师 4.3 3500 5.1 3100 5.2 2900 5 机械工程师 电气工程师 5.3 2800 6.1 2700 6.2 2600 6 机械工程师助理 电气工程师助理 6.3 2500 7.1 2000 7.2 1800 7 机械制图员 电气调试员 7.3 1600 8.1 1500 8.2 1400 8 机械类应届实习生 机电类应届实习生 8.3 1250
3 页
460 浏览
立即下载
《绩效考核》(张晓彤)
绩效考核 --- 回报率最高的投资 内容介绍 模块一 职责分清, 以达共赢 -HR 定位 模块二 做正确的事 -- 绩效考核 战略 模块三 正确地做事 -- 考核的 流程与方法 模块四 绩效管理成败关键:业务部门 模块一:职责分清,以达共赢 —人力资源定位 • 人力资源部原来叫? • 人事部倒过来念什么? • HR 是什么的缩写? • 还是什么的缩写? 人力资源为什么而存在??? 盖洛普公司“ S” 路径 真正利润 的增加 市值的增加 持续成长 HR 在 哪 里 ? ? ? 忠诚的客户 员工的投入和敬业 高效的管理者 员工进入 评估能力素质 放到合 适的位置 人力资源角色定位 : 构建伙伴关系 人力资源 共享业务结果 和管理员工 的职责 业务管理 与您分享: NOKIA 经理指南 预防性管理 职能 部门经理的工作 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 工作 对所讨论的工作的职责范围 工作分析的组织协调 根据部门主管提供的信息写 作出说明,为 HR 提供数据 分析 协助工作分析调查 人力资 源计划 招聘 与 录用 考核 了解企业整体战略和计划并在 此基础上提出本部门的人力资 源计划 出工作说明 汇总并协调各部门的人力资 源计划 制定企业人力资源总体计划 说明工作对人员的要求,为 开展招聘活动,不断扩大应 人力资源部门的选聘测试提 聘人员队伍 进行初步筛选并将合格的候 供依据 面试应聘人员并作出录用决 选人推荐给部门主管 甄选过程的组织协调工作 策 甄选技术的开发 运用公司的评估表格对员工 开发绩效考核工具 组织考核,汇总处理考核结 进行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面谈 果 保存考核记录 职能 培训 与 发展 薪酬 管理 部门经理的工作 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 根据公司及工作要求安排员 工,进行指导和培训 为新的业务的开展评估、推 荐管理人员 进行领导和授权,建立高效 的工作团队 对下属的进步给予评价并就 其职业发展提出建议 向人力资源部门提供各项工 作性质及相对价值方面的信 息,作为薪酬决策的基础 决定给下属奖励的方式和数 量 准备培训材料和定向文件 根据公司既定的未来需要就 管理人员的发展计划向总经 理提出建议 在规定和实际运作企业质量 改进计划以及团队建设方面 充当信息源 实施工作评估程序,决定每 项工作在公司的相对价值 开展薪资调查,了解同样或 近似的职位在其它公司的工 资水平 在奖金和工资计划方面向一 线经理提出建议 开发福利、服务项目,并跟 一线经理协商 职能 劳 动 关 系 员工 保险 与 安全 部门经理的工作 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 营造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氛 围,维持健康的劳动关系 坚持贯彻劳动合同的各项条款 确保公司的员工申诉程序按劳 动合同和有关法规执行,申诉 的最终裁决在对上述情况进行 调查后作出 跟 HR 一起参与劳资谈判 保持员工与经理之间沟通渠道 畅通,使员工能了解公司大事 并能通过多种渠道发表建议和 不满 分析导致员工不满的深层原因 对一线经理进行培训,帮助他 们了解和理解劳动合同条款及 法规方面易犯的错误 在如何处理员工投诉方面向一 线经理提出建议,帮助有关各 方就投诉问题达成最终协议 向一线经理介绍沟通技巧,促 进上行及下行沟通 确保职工在纪律、解雇、职 开发确保员工能受到公平对待 的程序并对一线经理进行培训, 业安全等方面受到公平对待 使他们掌握这一程序 持续不断地指导员工养成并 分析工作,以制定安全操作规 坚持安全工作习惯 程并就机械防护装置等安全设 备的设计提出建议 发生事故时,迅速、准确地 发生事故时,迅速实施调查、 提供报告 分析原因、就事故预防提出意 见并向“职业安全与健康管 理”组织提交必要的报表 绩效考核中的职责分工 HR • 开发绩效考核系统 • 为评估者及被评估者 提供培训 • 监督考核系统的实施 • 评价考核系统的有效 性 • 考评结果的运用 各业务部门管理者 • 定本部门员工绩效目标 • 为员工提供绩效反馈 • 填写评分 • 参与规划在岗员工发展 • 针对绩效考核系统向 HR 提供反馈 共 赢 茫 盲 忙 模块二 做正确的事 DO THE RIGHT THINGS 绩效考核战略 如何不茫然 ??? 自上而下 层层落实 企业的战略目标 企业的目标 分公司的目标 部门的目标 ??? 资源需求 小组与个人 的目标 如何不盲目 员工为什么绩效不高? 行为标准 •不知道什么是期望行为 •员工不清楚标准 •标准不为员工接受 反馈 •无反馈或无效反馈 问题 阻碍 •身体,精神及感情的局限 •无法确定在什么情形 下按期望行为做事 •被要求在同一时间完成 相矛盾的工作 •缺乏足够的资源来做事 绩效后果 •后果不足以鼓励员工 采取期望的行动 技巧 •员工不知道怎样做 如何不瞎忙 一个中心 绩效考核对谁好处最大? 员工?公司? 第一个基本点: “ 人”对系统的支持 第二个基本点: 评估系统的公平性 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如何不瞎忙 绩效考核流程 • 获取对该系统的支持 – 管理层的支持 – 员工的支持 • 选择适当的评估工具 – 实用性 – 成本 – 工作性质 • 选择评定者 • 确定评估的时间安排 • 保证评估公平 – 管理层评审 – 上诉系统 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模块三 正确地做事 DO THE THINGS RIGHT 绩效考核的 流程与方法 绩效管理系统 大流程图 组织目标分解 工作单元职责 绩效计划 : 活动:与员工一起确 定绩效目标,发展目 标和行动计划 时间:新绩效期开始 绩效反馈面谈: 活动:主管人员就评估 的结果与员工讨论 时间:绩效期间结束时 绩效 管理 循环 绩效实施与管理: 活动:观察、记录和 总结绩效;提供反馈 ;就问题与员工探讨 ,提供指导建议 时间:整个绩效期间 绩效评估: 活动:评估员工绩效 时间:绩效期结束时 评估结果使用: 员工发展计划;培训;薪酬调整;奖金发放;人事变动 建议的绩效考评 小流程图 设 标立 目 绩效管理 打分及绩效面谈 个 展人 发 技 估能 评 绩效考核的类型和方法 • 中国企业的绩效管 理发展阶段 1.平均主义下的赏罚 调剂 2.主观评价 3.德能勤绩 •与国际接轨 Management By Objective: MBO 目标管理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关键绩效指标 Balance Score Card: BSC 平衡计分卡 4.量化目标 EVA 经济附加值考评法 平衡计分卡 (BSC): 前瞻性的绩效考核方法 · 发明者: Robert Kaplan David Norton 1990 年“诺朗诺顿研究 所” ( Nolan Norton Institute )赞 助 · 时间: 1992 年 2 月“哈佛商业评论”( HB R )发表 1993.10 及 1996.2 发表实证后的经验 2000 年以后:经美国 500 强大量的学 习与采用,逐渐发展成部门与个人的绩 效考核方案。 平衡计分卡将战略落实到执行 满意的股东 愉悦的客户 有效率的流程 士气高昂的团队 战 略 目 标 财务面 目标 考量 “ 我们在股东 眼里的表现?” 学习与成长面 客户面 目标 考量 “ 我们在客户 眼里的表现?” 使命和策略 内部运营面 目标 考量 “ 什么是关键成功 因素,什么业务 流程是最优?” 目标 考量 “ 我们能保持 创新,变化和 不断提高?” 高度 速度 耗油 量 平衡计分卡的四个层面:财务面 传统 绩效 指标 结果性指标 财务面 过程性指标 财务性指标是一般企业常用于绩效评估的 传统指标 财务性绩效指标可显示出企业的战略及其 实施和执行是否正在为最终经营结果 ( 如利 润 ) 的改善作出贡献。但是,不是所有的长 期策略都能很快产生短期的财务盈利 非财务性绩效指标 ( 如质量、生产时间、生 产率和新产品等 ) 的改善和提高是实现目的 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的本身。 财务面指标衡量的主要内容:收入的增长 、收入的结构、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 资产的利用和投资战略等 客户面 新增 绩效 指标 内部营运面 学习与成长面 平衡计分卡的四个层面:客户面 传统 的绩 效指 标 结果性指标 财务面 平衡计分卡要求企业将使命和策略诠释为 具体的与客户相关的目标和要点 企业应以目标顾客和目标市场为方向:企 业应当关注于是否满足核心顾客需求,而 不是企图满足所有客户的偏好 客户最关心的不外于五个方面:时间,质 量,性能,服务和成本。企业必须为这五 个方面树立清晰的目标,然后将这些目标 细化为具体的指标 客户面指标衡量的主要内容:市场份额、 老客户挽留率、新客户获得率、顾客满意 度、从客户处获得的利润率 过程性指标 客户面 新增 的绩 效指 标 内部营运面 学习与成长面 平衡计分卡的四个层面:内部营运面 传统 的绩 效指 标 结果性指标 建立平衡计分卡的顺序,通常是在先制定 财务和客户方面的目标与指标后,才制定 企业内部流程面的目标与指标,这个顺序 使企业能够抓住重点,专心衡量那些与股 东和客户目标息息相关的流程 内部运营绩效考核应以对客户满意度和实 现财务目标影响最大的业务流程为核心 内部运营指标既包括短期的现有业务的改 善,又涉及长远的产品和服务的革新 内部运营面指标涉及企业的 1) 改良 / 创新 过程、 2) 经营过程和 3) 售后服务过程 财务面 过程性指标 客户面 新增 的绩 效指 标 内部营运面 学习与成长面 平衡记分卡的四个层面:学习与成长面 传统 的绩 效指 标 学习与成长的目标为其他三个方面的宏大 目标提供了基础架构,是驱使上述记分卡 三个方面获得卓越成果的动力 面对激烈的全球竞争,企业今天的技术和 能力已无法确保其实现未来的业务目标 客户面 削减对企业学习和成长能力的投资虽然能 在短期内增加财务收入,但由此造成的不 利影响将在未来对企业带来沉重打击 内部营运面 学习和成长面指标涉及 1) 员工的能力、 2 ) 信息系统的能力、 3) 激励、授权与相互 配合 结果性指标 财务面 过程性指标 新增 的绩 效指 标 学习与成长面 提升人才力 建立平衡计分卡举例 企业发展目标和策略 提高净资 产回报率 财务方面 提高企业 盈利水平 提高市场 份额 客户方面 提高经销 商满意度 内部营运方面 提高技术 创新水平 提高资产 利用率 控制合理的财 务结构 提高客户 盈利 提高最终客 户满意度 提高对市场的 洞察力 建立良好的企业 和品牌形象 提高客户关系 管水平 提高供应链管 理水平 提高职能 管理水平 建立并持续改善倍达流程和制度 提高整体劳动生产率 学习与成长方面 持续提高员工 技能水平 创建企业 文化 提高员工 满意度 提高应用系统的 应用水平 建立关键成功因素与绩效指标举例 企业发展目标和策略 提高净资 产回报率 财务方面 提高企业 盈利水平 提高市场 份额 客户方面 提高经销 商满意度 内部营运方面 提高技术 创新水平 提高资产 利用率 控制合理的财 务结构 提高客户 盈利 提高最终客 户满意度 提高对市场的 洞察力 建立良好的企业 和品牌形象 提高客户关系 管水平 提高供应链管 理水平 提高职能 管理水平 建立并持续改善倍达流程和制度 提高整体劳动生产率 学习与成长方面 持续提高员工 技能水平 创建企业 文化 提高员工 满意度 提高应用系统的 应用水平 目标设定的要求— SMART (高明的) Specific 特定的 发现不同了 Measurable 吗? 可衡量的 Agreed 双方同意的 Realistic 现实的 Time-bond 有时间限制的 A –Agreed 双方同意 中层经理设立目标的 7 个步骤 确定目标完成的日期 第七步 列出为达成目标所必需的 合作对象和外部资源 第六 步 列出实现目标所需要的技能和授权 第五步 列出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阻碍, 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四步 检验目标是否与上司的目标一致 步 制订符合 SMART 原则的目标 第二步 正确理解公司整体的目标,并向下属进行传达 第 第三 第一步 练习: 中层经理怎么考核? 1 2 3 4 平衡计分卡 将战略落实到执行 中层部门经理怎样被考核? –… –… 财务方面 –… 客户方面 平衡计分卡 ( BSC ) 内部流程方面 –… 学习与成长方面 中层部门必须做…… 财务方面行动计划 –1 –2 –3 –4 –1 –2 –3 –4内部流程行动计划 客户方面行动计划 平衡计分卡 ( BSC ) –1 –2 –3 –4 –1 –2 –3 –4 学习与成长行动计划 两熊赛蜜—全盘看考核 • 黑熊和棕熊喜食蜂蜜,都以养蜂为生。它们各有一个 蜂箱,养着同样多的蜜蜂。有一天,它们决定比赛看 谁的蜜蜂产的蜜多。 • 黑熊想 : – 蜜的产量取决于蜜蜂每天对花的“访问量” – 它买来一套昂贵的测量蜜蜂访问量的绩效管理系统 – 在它看来,蜜蜂所接触的花的数量就是其工作量。 每过完一个季度,黑熊就公布每只蜜蜂的工作量; – 同时,黑熊还设立了奖项,奖励访问量最高的蜜蜂 – 但它从不告诉蜜蜂们它是在与棕熊比赛,它只是让 蜜蜂比赛访问量。 • 棕熊想 : – 它认为蜜蜂能产多少蜜,关键在于它们每天采 回多少花蜜 -- 花蜜越多,酿的蜂蜜也越多。 – 它直截了当告诉众蜜蜂:它在和黑熊比赛看谁 产的蜜多。 – 它花了不多的钱买了一套绩效管理系统,测量 每只蜜蜂每天采回花蜜的数量和整个蜂箱每天 酿出蜂蜜的数量,并把测量结果张榜公布 – 它也设立了一套奖励制度,重奖当月采花蜜最 多的蜜蜂。如果一个月的蜜蜂总产量高于上个 月,那么所有蜜蜂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奖励 模块五 绩效管理成败关键 -- 业务部门管理者 管理者的绩效管理角色 合作伙伴 记录员 绩效教练 公证员 诊断专家 一 , 合作伙伴 • 帮助员工,与员工一起为其制定绩效目标已不再是一份额外的负担,也不 是浪费时间的活动,而是管理者的自愿,因为管理者与员工是绩效合作伙 伴,为员工制定绩效目标的同时就是管理者为自己制定绩效目标,对员工 负责,同时就是管理者对自己负责。 • 通常,管理者与员工应就如下问题达成一致: 1. 员工应该做什么工作? 2. 工作应该做得多好? 3. 为什么做这些工作? 4. 什么时候应该完成这些工作? 5. 为完成这些工作,要得到哪些支持,需要哪些提高哪些知识、技能,得 到什么样的培训? 6. 自己能为员工提供什么样的支持与帮助,需要为员工扫清哪些障碍? 二,记录员 • 绩效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没有意外,即在年终考核时,管理者 与员工不应该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判断出现意外。一切都应是顺理成章 的,管理者与员工对绩效考核的结果的看法应该是一致的。 • 争吵是令管理者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也是许多的管理者回避绩效,回 避考核与反馈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什么回出现争吵?因为缺乏有说服力 的真凭实据。试问,不做记录,有哪一个管理者可以清楚说出一个员工 一年总共缺勤多少次,都是在哪一天,什么原因造成的?恐怕没有,因 为没有,员工才敢于理直气壮地和你争论,和你据理力争 • 做好记录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走动式管理,到能够观察到员工工作的地方 进行观察记录,以不影响员工的工作为佳。记录的文档一定是切身观察 所得,道听途说只能引起更大的争论。 如何记录员工的绩效: STAR 关键事件 法 • Situation 情境 • Task 任务 • Action 行动 • Result 结果 Situation 情境 Task 任务 Result 结果 Action 行动 三,绩效教练 •教练是如何工作的? •老鹰是怎样一步一步教 会小鹰的? •清找出至少 20 个当教练 的关键点,上不封顶 ! 四 , 公证员 • 绩效考核是一段时间绩效管理的一个总结,总结绩效管理中员工的表现,好 的方面,需要改进的地方,管理者需要综合各个方面给员工的绩效表现做出 评价。同时,绩效考核也是公司薪酬管理、培训发展的一个重要依据。所以, 公平、公正显得至关重要。 绩效管理中的绩效考核已不再是暗箱操作,也不需要。管理者不仅仅是考官, 更应该是站在第三者的角度看待员工的考核,作为公证员公证员工的考核。 管理者之所以可以作为公证员来进行考核,主要是因为前面三个角色铺垫的 结果。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上,员工的考核已不需要管理者费心,可以说是员 工自己决定了自己的考核结果。员工工作做的怎么样在绩效目标、平时的沟 通、管理者的记录里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是这些因素决定了员工的绩效考 核评价的高低,而非管理者,管理者只须保证其公平与公正即可。 绩效评估打分中的误区 晕轮效应 从 众 心 理 趋中趋势 点盲 政治压力 指标理解误差 像我 个人偏见 / 定式 隐含个人 理论 心太软 心太硬 (宽厚性)(严厉性) 近因效应 对比误差 (近期行为偏见) 五,诊断专家 • 没有完美的绩效管理,任何绩效管理体系都存 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都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因此,管理者在绩效考评结束之后,需要对过 去一段时间的绩效管理进行有效的分析,找出 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的办 法,做绩效管理的诊断专家 • 工具的“好坏”使用者最清楚,而不是研发者, 所以直线经理承担向 HR 反馈的责任 中国经理人 管理能力评析 MAP(管理才能评鉴) 测评的经理人 12 项能力 行政(自我工作管理)能力 1.时间管理与排定 2.目标与标准设 3.计划与安排工作 沟通(与人沟通协调)能力 4.倾听与组织讯息 5.给予明确的讯息 6.获得正确的讯息 督导(建立工作团队)能力 7.训练教导与授权 8.评估部属与绩效 9.行为规范 认知(思考清晰缜密)能力 10.问题确认与解决 11.决断与风险衡量 12.清晰思考与分析 中外经理人比较 • 中国经理人的强势能力(56%以上) – 目标与标准设定(75%) – 计划与安排工作(67%) – 及决策与风险衡量(59%) • 中国经理人的弱势能力(36%以下) – 倾听与组织讯息(20%) – 评估部属与绩效(34%) – 清晰思考与分析(32%)。 • 在四大管理能力群的平均分数方面,中国经理人的行政能力平均是64%, 认知能力是48%,沟通能力为38%,督导能力则为41% • 中国经理人的管事能力,平均高于其带人的能力 • 中国经理人的管理能力优于领导能力 • 管理风格已由父母型转为成人型,愈来愈重视授权 派瑞的建议 • 派瑞建议中国的管理人应朝下列方向努力,才能 提升自己为世界级的领导者: 一、以成人对成人的方式和部属互动; 二、经常给予部属诚实的回馈; 三、让绩效评估成为双向沟通; 四、学习与教导倾听技巧; 五、授与部属一些领导的责任。 提 倡 “情 境 领 导” SITUATIONAL LEADERSHIP 所有行為都是其他行為所引 發而出的反應 , 如果管理者 们能夠为各种所谓问题员工 量身定做管理方式,用心激 勵您的部屬 , 那麽 --- 高昂 的士氣,滿意的員工,高績 效的團隊將是员工們回饋給 您的最大的激勵 . 共 赢
51 页
1129 浏览
立即下载
【出差管理】出差旅费清单
出差旅费清单 姓名 出差日期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 出差事由 年月日 职称 起记地点 交通工具 交通费用 住宿费 合计 经记人民币(大写): 核准: 复核: 主管 出差人 膳食费用 总额
1 页
400 浏览
立即下载
企业推行宽带薪酬时要注意的问题
企业推行宽带薪酬时要注意的问题 这种盛行于欧美国家的薪酬管理模式相对于传统薪酬模式有诸多的好处,但是,如果要在我国的企业中 推行,有些问题需要加以关注: (一)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首先要明确 薪酬体系的最终目标是推动人力资源管理,从而服务于企业战略目标。要推行宽带薪酬的企业首先应该 系统梳理企业战略,分析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明晰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并将它们量化为指标,在此基础上 建立人力资源战略。这样建立起来的薪酬体系才可能有清晰的目的性的存在的意义,那就是根据企业战略, 借助薪酬激励,强化员工作为,推动企业战略实施。在引入新的薪酬模式时,策略的选择、计划的制定、方案 的设计、薪酬的发放、员工的沟通,都应该紧扣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对于符合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和有助于提 高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行动,在薪酬上要重点倾斜。 (二)要认清行业特点和竞争对手 企业所在行业的特点主要体现为行业的技术特点和行业竞争格局。行业的技术特点主要通过制造和服务 这两种形态来体现,这两种形态对薪酬体系的要求自然是不同的。企业精心设计薪酬,最基本的意愿就是提 供比竞争对手更富竞争力的薪酬,与对手争夺优秀人才。所以摸清竞争对手的薪酬模式和设计方案,对于自 身选择和薪酬体系的指导和帮助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三)要与企业管理方式和组织层级结构的优化相结合 直线职能制下,金字塔型组织结构需要采用等级制的薪酬模式。扁平组织却要压缩层级,强调团队协作, 需要用较少的范围跨度、较大的浮动范围。如果要在传统组织结构中推行宽带薪酬,结果恐怕不会理想。因此, 如果要引入宽带薪酬,就应该有针对性地对企业管理方式和组织层级结构进行优化和变革,为其准备适宜的 土壤。 (四)合理确定工资带,区别级别特点设计薪酬 要结合企业规模、核心竞争力和企业战略,合理确定薪酬体系需要设计多少工资带,工资带之间要设计 分界点。每个工资带应该对人员的技能、业绩提出不同的量化考核指标。不同工作性质的职位和不同的层级量 化考核指标应该有区别,应该体现个性需求。每一工资带内的薪酬浮动幅度应该根据薪酬调查得到的客观数 据及职位描述结果来确定,级差标准应该根据体现不同层级和职位对于企业战略的贡献率。要横向做为职位 评估工作,所设计指标应该能够推动宽带内横向职位的轮换,以增强组织的适应性。 (五)出台前要广泛征求意见,要设计试用期和过渡期 任何先进的薪酬体系都必须切合实际,必须融入企业才能发挥功效。薪酬体系设计过程中应该广泛征求 各层级员工的意见,反复征求意见,公开让员工参与薪酬体系的设计和评价。即使在广泛征求意见后,在推 行时也应该设计试用期和过渡期,对试用中反映出的问题及时修正,使其日臻完善,得到最广大员工的拥护, 才可能实现平稳过渡,也才能确保在本企业得到真正推行。 (六)要做好任职资格及工资评级工作 人力成本在短期内可能大幅上升,这是宽带薪酬模式的缺点。所以,引入宽带薪酬时,要及时构建相应 的任职资格体系,明确工资评级标准及办法,既鼓励员工冒尖,同时通过拉大薪酬差距,限制平庸员工薪酬 的上涨,也可以制订惩罚性措施,对工作业绩较差的员工薪酬进行扣减,从而从整体上限制薪酬的无限制上 涨。 (七)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宜宽带薪酬模式 采用宽带薪酬模式的企业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的条件:一是技术、创新、管理等智力因素对于企业的发展 具有优势支撑作用,员工的创造性、主动性对于企业绩效成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二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健全, 用工制度和薪酬制度市场化程度较高;三是企业管理基础工作比较扎实,具备推行宽带薪酬模式的技术条件 和数据基础。 从上述基本条件分析,技术型、创新型的高科技企业和外贸企业更适合于宽带薪酬管理模式,而劳动密 集型企业则并不一定适宜。 (八)传统薪酬体系运行不正常的企业不适宜引入宽带薪酬 我国不少国有企业也属于高科技企业,有的也是多年的外贸企业,但是他们的人力资源尚未真正实现市 场化,人员进出不自由,一些伴随企业成长的资深职工由于学历和知识水平所限,一旦推行宽带薪酬,所付 出的代价将超过其承受能力。在这类企业里,如果人力资源的市场化没有真正实现,传统的薪酬管理模式没 有理顺,员工的起薪设立就会成为大问题,在从原有的薪酬制度向新制度转换时,容易因为对接不到位而引 起事端。
2 页
1313 浏览
立即下载
公司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及管理办法(完整版)
HR 成长智库 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及管理办法(完整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目的 为了进一步完善公司绩效考核体系,健全绩效考核的激励 约束机制,通过绩效考核对员工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给予 员工与其贡献相应的激励,真正把员工的工作业绩与收入挂钩, 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原则 1、坚持客观、公正、公开、科学的考核原则 2、坚持重业绩、强激励、硬约束的实施原则 第三条 适用范围 1、公司中层干部(不含销售片区人员) 2、一般管理、技术(不含产品设计人员)、辅助服务岗 位人员 第四条 考核机构及职责 1、考核领导小组设置及职责 组长:董事长 副组长:党委书记、总经理 成员: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职责:负责审批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指导、监督、协调绩 效考核工作,复核、批准考核结果及其运用的意见。 2、考核办公室设置及职责 考核办公室设在人力资源部,由人力资源部牵头具体负责 考核的相关工作。 职责:负责拟定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组织实施考核工作的 培训、指导与监督管理;负责考核结果的运用与实施工作。 第二章 考核实施 第五条 考核周期 考核分为月度考核和年度考核。 1、月度考核: 是对员工每月的工作业绩进行的量化考核。 2、年度考核:是通过汇总员工每月的月度成绩得出全年 的工作业绩成绩,并通过结合年底开展的民主评议,对员工一 年的工作表现作出的客观、公正的评价。 第六条 考核内容 1、中层干部月度考核 权重 考核内容 职能部门 生产经营 单位 月度量化指标 50% 70% 月工作计划完成情况 30% 30% 服务满意度 20% 不考核 考核单位 企管部 每月考核成绩 企管部每月公布的《绩 效考核公报》成绩。 2、中层干部年度考核 考核内容 权重 考核单位 工作业绩考核 90% 企管部 民主评议 10% 党工部 人力 资源部 创新能力 加分项 人力资源部 绩效考核办法执行力度 减分项 1 人力资源部 重大安全事故 减分项 2 人力资源部 年终考核成绩 工作业绩×90%+民主评议×10 %+加分项-减分项 1-减分项 2 3、一般管理、技术、辅助服务人员月度考核 考核内容 权重 考核单位 每月考核成绩 月工作计划完成情况 90% 各部门 月工作计划完成情况×90%+出勤率×10% 出勤率 10% 4、一般管理、技术、辅助服务人员年度考核 考核内容 权重 考核单位 工作业绩考核 90% 各部门 民主评议 10% 各部门 创新能力 加分项 人力资源部 年终考核成绩 工作业绩×90%+民主评议×10 %+加分项 第七条 考核办法 1、中层干部月度考核办法 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和管理目标,各部门中层干部于每月 2 日前,认真填写月度工作计划,经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后报企业 管理部。企业管理部按照部门绩效考核办法的相关规定对各部 门中层干部进行考核后,每月 15 日前将《绩效考核公报》报 人力资源部,形成中层干部当月考核成绩。 2、中层干部年度考核办法 (1) 工作业绩考核:每年 1 月,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将企业 管理部每月公布的《绩效考核公报》成绩统计汇总,计算出中 层干部的工作业绩考核成绩,此项成绩占年终总成绩的 90%。 (2)民主评议:每年底,由党委工作部负责召开中层干部 述职大会,组织员工进行民主评议,并将考核成绩形成《民主 评议成绩统计表》(附表 1)交人力资源部,具体按照《中层 干部考核评价管理办法》执行,此项成绩占年终总成绩的 10%。 (3)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作为加分项,每年底由被考核者 填写《创新性工作完成情况表》(附表 2),凡有公司认同的 增收节支项目、小改小革项目、合理化建议项目或省市奖励成 果项目等上述项目中的任何一项,可加分 5 分,每多一项,增 加 1 分,最高 10 分,没有项目的,不计分。 (4)绩效考核办法执行力度:每年由人力资源部组织人员 对各部门的绩效考核办法执行力度进行抽查,抽查发现没有按 办法的规定对员工进行月度量化考核,敷衍了事、随意打分的, 每发现一次,扣部门责任人年终绩效成绩 2 分。若没有按规定 时间上报绩效考核成绩的,一次扣部门责任人年终绩效成绩 1 分。 (5)中层干部对自己分管部门的安全生产负责,年度内发 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实行一票否决制,不仅要按照《安全生 产责任书》进行严格考核,并且扣部门责任人年终绩效考核成 绩 10 分。 3、一般管理、技术、辅助服务人员月度考核办法 每月 25 日,由部门员工本人填写《XX 月工作计划和完成 情况及存在问题表》(附表 3),26 日交与部门领导,部门领 导以此为依据,根据《一般管理/技术/辅助服务人员绩效考核 打分表》(附表 4)的标准,从月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出勤率 两方面对员工进行打分,得出员工本月的绩效考核成绩。 4、一般管理、技术、辅助服务人员年度考核办法 (1) 工作业绩考核:员工业绩考核成绩以员工每月的考 核成绩为依据,各部门每季度向人力资源部上报一次。各部门 根据员工每月考核成绩,每季度末的最后一周内汇总形成季度 成绩,由部门填报《XX 季度一般员工业绩考核成绩汇总表》 (附表 5),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公司分管领导复核批准后报 人力资源部,由人力资源部根据四个季度的成绩汇总得出平均 成绩,此项成绩占年终总成绩的 90%。 (2)民主评议:每年底由各部门负责人组织本部门员工进 行民主评议,部门员工根据被考核人的工作表现按《一般管理/ 技术/辅助服务人员民主评议表》(附表 6),对考核对象进行 考核打分,每年 12 月底前将成绩形成《民主评议成绩统计 表》(附表 1)上报人力资源报,此项成绩占年终总成绩的 10%。 (3)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作为加分项,每年底由被考核者 填写《创新性工作完成情况表》(附表 2),凡有公司认同的 增收节支项目、小改小革项目、合理化建议项目或省市奖励成 果项目等上述项目中的任何一项,可加分 5 分,每多一项,增 加 1 分,最高 10 分,没有项目的,不计分。 第三章 考核结果的应用 第八条 考核成绩 每年 1 月底前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分别汇总、计算中层干部、 一般管理/技术/辅助服务人员的年度考核成绩并分别进行排序 和评级,将考核结果提请公司考核领导小组审议并批准。 第九条 考核等级及比例设置 1、中层干部 公司中层干部的年度考核成绩不进行 A/B/C/D/E 的等级排 序,由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考核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的年度考核 成绩直接进行排序。 2、一般管理、技术、辅助服务人员 分数段 ≥95 分 94-85 分 84-75 分 74-70 分 <70 分 等级 A B C D E 评价 优秀 良好 称职 有待改进 不称职 实际人数 实际人数 人数 比 例 不得超过被考评 人员总数的 实际人数 实际人数 10% 第十条 考核结果的应用 1、月度考核结果的应用 中层干部月度考核成绩不在月度应用。 一般管理、技术、辅助服务人员的月度考核成绩与本人月 奖金挂钩,本部门有月度绩效奖金时,部门月度绩效奖金的分 配要按当月绩效考核成绩拉开档次,不搞平均主义,具体分配 方案如下: 当月考核成绩第一名的员工奖金=部门总奖金/部门人数 *1.2 当月考核成绩第二~第 N 名的员工奖金=部门总奖金/部门 人数*1 当月考核成绩最后一名的员工奖金=部门总奖金/部门人数 *0.8 2、年度考核结果的应用 (1)中层干部 中层干部的年度绩效考核成绩与年薪直接挂钩,作为年薪 的奖罚扣减项。中层干部年终考核成绩排名前五位的,由公司 一次性奖励 元,年终考核成绩排名最后五位的,扣罚 元, 并同时制定《工作绩效改进计划表》(附表 7),下一年度考 核结果排名上升,方可留任,否则免职。 中层干部年终绩效考核成绩与本人职务晋升、岗位调整挂 钩,同时作为公司聘任、解聘以及向长城电工推荐后备干部的 重要参考依据,岗位调整按照公司《关于规范和加强干部管理 的有关规定》执行。 (2)一般管理、技术、辅助服务人员 年度考核成绩与本人年终奖金、职务晋升、岗位调整挂钩, 同时作为公司选拔各类人才、参加培训的重要参考依据。 其中,与年终奖奖罚标准具体如下: 等级 奖 励 比例 A级 除享受公司年终奖外,由公司一次性奖励奖金 励后成绩不再累计。 元,奖 B级 享受公司年终奖金。 各部门严格考核 C级 享受公司年终奖金的 90%。 各部门严格考核 D级 享受公司年终奖金的 80%,同时制订《工作绩效改进计 划表》(附表 7),并限期改进。 各部门严格考核 E级 不享受公司年终奖金,并调整工作岗位待岗培训。 10%以内 5%以内 每年 1 月,由人力资源部根据员工年终绩效考核成绩,在 全公司范围内进行排序和评级,确定每个人的 A、B、C、D、E 相应等级。 由于公司部分部门人员相对偏少,部门每季度在汇总绩效 等级评价成绩时,考核成绩始终为 A 或 B,将导致本人年终考 核成绩始终处于 A 或 B 之上的状况发生,缺乏绩效考核的公正 性,因此年终考核确定等级时,由人力资源部在全公司范围内 进行对比平衡,最终确定等级。 3、绩效考核的年终成绩将形成《绩效考核年终成绩记录 表》(附表 8),装入员工个人档案。 第十一条 考核中特殊情况的处理 1、当年休假 1 个月以上者,成绩不能超过 B 级; 2、出差或培训 1 年以上(含 1 年)者,成绩按前一年的 绩效成绩,最高不超过 B 级; 3、当年受到公司通报批评以上处分者,评价最高不能超 过 C 级; 4、调入新岗位不足 6 个月的,以原岗位考核标准作为考 核依据; 5、考核年度内连续不到岗超过 3 个月,包括请假及其它 非因公缺岗的,成绩不超过 B 级。 第十二条 考核结果的反馈与申诉处理 1、公司分管领导负责分管范围内中层干部的考核结果反馈 沟通,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员工考核结果的反馈沟通,若 被考核者对考核结果存在异议,可先与公司分管领导或部门负 责人充分沟通协调解决,当解决不了时,可向人力资源部提出 申诉,申诉时需提交《工作绩效考核申诉表》(附表 9)和说 明材料。 2、人力资源部须在 15 个工作日内进行核查,提出核实后 的具体意见,经公司考核领导小组复核确认后反馈给申诉者本 人。如果申诉理由成立,必须复议更正申诉者的绩效考评结果; 如果申诉理由不成立,在反馈核查意见的同时并对其进行批评, 情节严重的给予必要的处罚。 第四章 附则 第十三条 年度考核的相关资料进入本人档案,作为职务 晋升、选拔任用、降职、降薪的依据。 第十四条 本办法报公司党政联席会审议并批准。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附表 1:《民主评议成绩统计表》 附表 2:《创新性工作完成情况表》 附表 3:《XX 月工作计划和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表》 附表 4:《一般管理/技术/辅助服务人员绩效考核打分 表》 附表 5:《XX 季度一般员工业绩考核成绩汇总表》 附表 6:《一般管理/技术/辅助服务人员民主评议表》 附表 7:《工作绩效改进计划表》 附表 8:《绩效考核年终成绩记录表》 附表 9:《工作绩效考核结果申诉表》 附表 1: 民主评议成绩统计表 序号 姓名 民主评议成绩 备注 批准: 审核: 年 月 日 附表 2: 创新性工作完成情况表 部门 岗位 姓名 职称 创新项目 完成情况 得分: 考核办公室盖章: 时间: 附表 3: 月工作计划和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表 姓名: 岗位: 职称: 1、月度工作计划 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 2、临时性工作 完成情况及存在问 题: 3、创新性工作 完成情况及存在问 题: 领 导 评 价 签名: 年 月 日 说明: 1、月度工作计划于上月 25 日前填报完。 2、临时工作和创新性工作按工作时间填写。 3、该表每月 26 日前报部门负责人。 4、该表为绩效考核的依据。 附表 4: 一般管理/技术/辅助服务人员月工作业绩考核打分表 月考核 项目 姓 名 (一) (二) 月工作计划完成情况 满分 90 分 出勤情况 满分 10 分 工作全部按时 完成 有一项工作没有 按时完成 有二项或二项以上 工作没有按时完成 无任何 差错 有轻微 差错 无任何 差错 有轻微 差错 无任何 差错 有轻微 差错 ≤90≥85 <85> 80 ≤80≥7 5 <75> 70 ≤70≥6 5 < 65≥60 工作中出现 较大差错, 给公司带来 不利影响或 损失 <60 分 全勤 请假 1天 以内 请假 1 天 以上或偶 尔迟到、 早退 经常请假 或迟到、 早退甚至 旷工 10 分 9分 8分 ≤7 分 合计 得分 排 序 附表 5: 序 号 姓名 分 类 (管理\技术\辅 助服务) 成绩 (四舍五入 取整) 绩效等级 A:≥95 分 B:94—85 分 C:84-75 分 D:74-70 分 E:<70 分 季度一般员工业绩考核成绩汇总表 排名 注:各部门管理、技术、辅助服务岗位人员分类考评等级所占比例:原则上优秀者不得超 过参加考评的同类人员总数的 10%,其余等级由各部门严格考核自行确定。 批准: 审核: 年 月 日 附表 6: 一般管理/技术/辅助服务人员民主评议表 评价项目 姓名 1:德 25 分 组织观念强,作风 正派,坚持说实话、办 实事,为人公道,敢于 承担责任。 2:能 25 分 执行力强,具有较 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组织协调、工作创 新的能力。 满分 100 分 3:勤 25 分 勤奋好学、善于动 脑,忠于职守、任劳任怨 并能经常主动性的开展工 作。 4:团队协作意识 25 分 充分考虑他人处境,能够主 动协助上级、同事和下属的工 作, 努力使工作气氛活跃、协 调,充满精神。 得分 附表 7: 工作绩效改进计划表 附 考核者姓 名 部门 被考核者 岗位 姓 名 表 职 称 以下由考核者填写 需大幅度 改进的内 容 双方约定的改进计划 改进要求 改进方式 改进期限 被考核者 意见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签字: 年 月 日 考核者 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人力资源 部 审核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8: 绩效考核年终成绩记录表 考核周期: 部门 年 月 日至 姓名 年 月 日 岗位 考核内容 职称 权重 得分 业绩考核 90% 民主评议 10% 创新能力 加分项 绩效考核执行力度(中层干部) 减分项 重大安全事故(中层干部) 减分项 总 分: 工作完成 直接 情况意见 上级 工作闪亮点 考核 建议 意见 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考核等级: 被考核者意见: 签字: 考核办公室盖章: 日期: 年 月 日 附表 9: 工作绩效考核结果申诉表 部门: 考评者姓名: 申诉人岗位: 姓名: 申诉理由 在反馈沟 通中考评 者坚持原 决定的理 由 申诉处理 意见 受理人签字: 年 月 日 (二) 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及办法 一、总则 为规范公司对员工的考察与评价,特制定本制度。 二、考核目的 1、造就一支业务精干的高素质的、高境界的、具有高度凝聚力和 团队精神的人才队伍. 并形成以考核为核心导向的人才管理机制. 2、及时、公正地对员工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肯定 成绩,发现问题,为下一阶段工作的绩效改进做好准备。 3、为 XX 中层管理、技术类员工的职业发展计划的制定和员工的 薪酬待遇(含员工持股权重调整)以及相关的教育培训提供人事信 息与决策依据。 4、将人事考核转化为一种管理过程,在 XX 形成一个员工与公司 双向沟通的平台,以增进管理效率。 三、考核原则 1、以公司对员工的经营业绩指标及相关的管理指标,和员工实际 工作中的客观事实为基本依据; 2、以员工考核制度规定的内容、程序和方法为操作准则; 3、以全面、客观、公正、公开、规范为核心考核理念。 四、适用对象 本制度主要是为 XX 公司总部职能部人员和分公司副总级以上经营 管理类专业技术类人员设计(分公司副总级以下人员由分公司参照总 部形式自行考核)。另有下列情况人员不在考核范围内: 1、 试用期内,尚未转正员工 2、 连续出勤不满六个月或考核前休假停职六个月以上 3、 兼职、特约人员 五、各类考核时间排定表 考核类别 考核时间 复核时间 考核终定时间 年中考核 6 月 1 日到 5 日 6 月 5 日到 8 日 6 月 15 日 年度考核 1 月 15 日到 20 日 1 月 21 日到 23 日 1 月 25 日 转正考核 按公司招聘调配制度执行 晋升考核 按公司内部晋升制度执行 注:1、考核时间主要是指由各业务部门、职能部门主管与下属就 绩效表现,绩效改善计划,新的绩效目标共同进行讨论的时间 2、人事复核时间主要由人事决策委员会对有争议的考核结果及员 工申诉的事件进行调查了解和仲裁 3、 考核终定时间是人力资源部将考核结果进行汇总,新的绩效目 标进行备案归档的时间。 4、 年度考核是公司对全体(正式)员工年度工作表现进行考核, 年中考核是对年度考核评分“有待提高”及“急需提高”二类人员 的考核。 六、考核体制 考核实行直接主管评估部属,部门主管复评制。人力资源部对员工 考核有政策制(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度咨询、执行监督、申诉调查 等职能。人事决策委员会(由公司总裁、常务副总裁、相关副总裁、 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及相关部门主管组成)是 XX 公司员工考核政策 的最终仲裁机构。具体权限见下表: 考核对象 初评(员工自评后) 汇总部门 复核 分公司副总级 总经理、相关职能总经理 人力资源部 主管副总裁 分公司总工 分公司总经理 人力资源部 主管副总裁 分公司总经理 人力资源部、企管部、财务部 人力资源部 主管副总 裁、相关副总裁、公司总裁 职能副总级 职能总经理 人力资源部 主管副总裁 考核对象 初评(员工自评后) 汇总部门 复核 职能总经理 员工自评 人力资源部 主管副总裁 分公司副总经理以下人员的考核 部门经理级 主管副总经理 分公司人事 总经理、相关职能总经理 部门职员 直接主管评 分公司人事 间接主管核定 技术人员 技术主管评 分公司人事 间接主管核定 注:对于分公司副总经理级以下人员,均是由员工先自评,再由直 接主管复评,员工间接主管(高于员工两级)最后核定认可。 七、考核标准 人事考核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评价不同岗位的任职人,尤其是对 XX 这样的高科技企业。XX 在设计考核标准的核心理念是(员工) 分层分类考核、客观评价过去着眼将来。公司依据员工经营责任大 小,将员工分为三个层次,总部人力资源部针对公司中层以上干部 专门设计考核标准与量表;其次,针对 XX 高科技公司的特点,将 员工划分为管理类与技术类业务类,并专门设计考核标准与量表。 公司的考核标准主要是从经营业绩、工作态度、任职能力三方面, 不同部门类的员工,其考核标准的权重也不一样,具体如下: 各类员工考核权重比例图: 考核项目 职位类别 经营管理类 职能管理类 技术类 业绩考核 约占 70% 50% 40% 能力考核 约占 15% 30% 30% 态度考核 约占 15% 20% 30% 员工考核总得分=业绩分+能力分+态度分 八、考核表 1、 考核表按工作性质进行分类,分为经营管理类和职能管理类研 发技术类三种,各类下面再细分成主管和非主管,由人力资源部与 各相关部门研究和设计统一的表格。人力资源部对考核的指标制定 有一定通用性的评分参考表,各部门可根据本部门实际情况对考评 因素和要点进行调整,但未经与人力资源部协商通过前,不能擅自 调整考评结构和要素赋分。 2、 年终考核成绩由人力资源部存于员工个人档案中,除人事决策 委员会和各部门总经理外,其他人员一概不得查阅。 九、考核评价 1、 考核结果的等级评定: 全部类型的考核结果按员工考核总分,划分为“特优”、“优秀”、 “中等”、“有待提高”、“急需提高”五等级,并作如下界定: 等级 特优秀 优秀 中等 有待提高 急需提高 考核总分 95 分以上 85―95 分 70-84 分 50-69 分 50 分以下 2、 考核等级比例控制: 为减少考核的主观性及心理误差(晕轮效应,对比效应,平均化 等),考核结果经过除权处理实行部门(分公司)比例控制,各部 门,各分公司在向人力资源部申报考核结果时,一律按下面比例: 特优秀人数:不超过本部门(分公司)员工总数 5% 优秀人数:不超过本部门(分公司)员工总数 15% 中等人数:占本部门(分公司)员工总数 65% 有待提高人数:约占本部门(分公司)员工总数 10% 急需提高人数:约占本部门(分公司)员工总数 5% 注:考核列入极优秀或急需提高者,必须同时提供具体的事实依据 十、考核程序 考核的一般操作程序: 1、 员工自评:按照“考核权限表”,员工选择适当的考核量表进 行自我评估 2、 直接主管复评:直接主管对员工的表现进行复评。 3、 间接主管复核:间接主管(高于员工二级)对考核结果评估, 并最后认定。 补充建议: 当直接主管欲评分数与员工自评分数差距很大,甚至跨越档级时: 1、 直接主管应让员工本着客观的原则再次自评 2、 如员工再次自评分数变化不大时,直接主管可以进行复评,并 向该员工的间接主管说明情况 3、 当员工自评分数与直接主管分数出现档级上的差别,建议主管 应该与该员工进行面谈,并完成“绩效面谈表” 当员工最后考核分数归入“急需提高”或“特优”时 1、 建议该员工主管与员工进行面谈,并完成“绩效面谈表” 2、 如有必要,可另外附具体的事实说明,作为考核结果的补充材 料。 十一、考核申诉 1、 考核申诉是为了使考核制度完善化和在考核过程中真正做到公 开、公正、合理而设定的特殊程序。 2、 部属与直接主管讨论考核内容和结果后,如有异议,可先向部 门主管提出申诉,由部门主管进行协调;如部门主管协调后仍有异 议,可向人事决策委员会提出申诉,由人力资源部门专员进行调查 协调。 3、 考核申诉的同时必须提供具体的事实依据。 十二、考核与奖惩 1、 公司将考核结果与岗位津贴相挂钩,按员工的年度考核成绩对 员工的职位工资进行调整,调整原则如下: ① 特优员工:原则上岗位津贴上调一级 ② 优秀员工:岗位津贴不作调整,在机会适当时,可作职务晋升 处理 ③ 中等员工:岗位津贴不作调整. ④ 有待提高员工:岗位津贴不作调整,但列为年中考核对象。 ⑤ 急需提高员工:岗位津贴下调一级,且列为年中考核对象。 2、年度考核为“有待提高类”员工的处理 ① 岗位津贴暂不调整,在年中考核前不作晋升处理 ② 若年中考核再评为“有待提高”,则岗位津贴下调一级,若等 级在“有待提高”之上,则岗位津贴不调整,也可按正常程序作晋 升处理。 ③ 若年中考核再评为“有待提高”,且在第二次年度考核又评为 “急需提高”,则公司与此员工解除劳动用工关系。 3、年度考核为“急需提高类”员工的处理 ① 该员工岗位津贴在年度考核结束后下调一级。 ② 同时,如在年中考核前,公司与该员工聘用合约到期,则该员 工与公司聘用期满后,公司不再聘用。在这期间,该员工岗位津贴 相应下调一级 ③ 如在年中考核时,公司与该员工聘用合约仍未到期,则对员工 进行年中考核,如仍评为“有待提高”或“急需提高”,则公司与 此员工解除劳动用工关系;如评为“中等”或以上等,则公司继续 聘用,但岗位津贴在第二次年度考核开始前不作调整。 十三、附则 1、本制度的解释权归人力资源部。 2、本制度的最终决定权、修改权和废除权归人事决策委员会。 3、本制度生效时间为 20XX 年 1 月 10 日。 XX 分公司总经理综合考核量表 姓名: 部门: 日期: 表格编号:f002-a 考核项目 考核要素及各等级分 自评分 复评分 1 复评分 2 业绩考核(70 分) 1 营业净利润额(9、7、5、3、2) 2 销售收入同期增长(9、7、5、3、2) 3 销售回款(9、7、5、3、2) 4 净资本收益(6、5、4、3、2) 5 人员培训(7、5、4、3、2) 6 内部综和管理(7、5、4、3、2) 7 资金周转(5、4、3、2) 8 产品品质(6、5、3、2) 9(销售)费用利润比(6、5、3、2) 10 人工成本(6、5、3、2) 综和调整(18 分) 1 关键经营指标达成 2 完成难度 3 行业环境是否有利 态度考核(15 分) 1 品德言行(4、3、2) 2 团队协作(4、3、2) 3 工作责任心(7、5、3) 能力考核(15 分) 1 全面领导能力(4、3、1) 2 创新学习(4、3、2) 3 授权指导(3、2、1) 4 工作效率(2、1、0) 5 协调沟通(2、1、0) 总合计分数 主管领导可对总经理明确下一年度工作目标及标准: 下年度目标 绩效标准 复评人综和评语 主管副总及公司总裁综和评语 员工签字: 相关复评人: 总裁: 注:综和调整分由“总经理评分标准及调整表”中的小计栏中取得 XX 分公司总经理考核评分标准及调整表 姓名: 部门: 职务: 表格编号:f002-b 项目 考核指标 目标达成难度 行业环境形势 努力性 各项指标小计 偏难 适中 偏易 恶劣 适中 有利 敬业 一般 偏低 自调分 复评调整 1 复评调整 2 关键业绩指标调整(18 分) 1 经营利润额(减亏额) +1 0 -1 +0.5 0 -0.5 +0.5 0 -0.5 2 销售收入同期增长 +1 0 -1 +0.5 0 -0.5 +0.5 0 -0.5 3 销售回款、周转天数 +1 0 -1 +0.5 0 -0.5 +0.5 0 -0.5 4 净资本收益率 +0.5 0 -0.5 +0.5 0 -0.5 +0.5 0 -0.5 5 人员培养与稳定性 +1 0 -1 +0.5 0 -0.5 +0.5 0 -0.5 6 内部综和建设管理 +1 0 -1 +0.5 0 -0.5 +0.5 0 -0.5 7 资金周转、运作效率 +0.5 0 -0.5 +0.5 0 -0.5 +0.5 0 -0.5 8 产品质量好坏、客诉 +0.5 0 -0.5 +0.5 0 -0.5 +0.5 0 -0.5 9(销售)费用利润比 +1 0 -1 +0.5 0 -0.5 +0.5 0 -0.5 10 人工成本控制 +0.5 0 -0.5 +0.5 0 -0.5 +0.5 0 -0.5 综和调整分数小计 考核要素 考核指标 (中间)标准描述 适中 有利 敬业 一般 偏低 态度考核(15 分) 1 品德言行(4) 品行诚实 言行规律 平易近 人(3 分) 0 -0.5 +0.5 0 -0.5 2 团队协作(4) 服从公司大局 能主动支援其它部门(3 分) 0 0.5 +0.5 0 -0.5 3 工作责任心(7) 较敬业 能按进度完成工作任务(6 分) 0 0.5 +0.5 0 -0.5 +0.5 0 -0.5 +0.5 0 -0.5 考核要素 考核指标 (中间)标准描述 0 -0.5 +0.5 0 -0.5 能力考核(15 分) 1 领导能力(4) 经营与规划、内部管理、人 员统筹、公关交往能力均可(3) 0 -0.5 +0.5 0 -0.5 2 创新学习(4) 工作中有创新表现,能创造并支持员工的培训 与学习(3) 0 -0.5 +0.5 0 -0.5 3 授权指导(3) 能适当分权,指导下属,培训下属(2) 0 -0.5 +0.5 0 -0.5 4 工作效率(2) 工作按计划,不误期,表现符合要求(1) 0 0.5 +0.5 0 -0.5 5 协调沟通(2) 尚能与公司内、外各部门合作,达成工作目标 (1.5) 0 -0.5 +0.5 0 -0.5 注: 1、 业绩考核的业绩指标调整分是考虑到 XX 的分公司跨行业比较 大,为了能在不同行业的经理之间有一种可比性,同时也时为了体 现各个指标考核的公平性与客观性,特别对于每项指标从“业绩达 成难度”“个人努力”“行业环境状况”三方面进行微调。例如, 对于“经营利润额”这个考核指标,销售中心总经理可能在业绩考 核中得分为 5 分,在进行微调时,从“行业环境形势”考虑,XX 在 计算机行业的竞争优势不强,故可以对本指标加 1 分,“目标难 度”方面,由于本行业的特点,完成利润有一定的客观困难,故可 以对本指标加 1 分,再从总经理“个人努力性”而言,总经理自认 为个人努力去完成本指标(这时指自评),则本指标也可以加 1 分。 因此,在“经营利润”指标上,总经理得分为“5 分”+微调分“3 分”=8 分 2、 另外,总经理所有的“业绩指标”都可以从“目标难度”、 “行业环境”、“个人努力”三方面得出一个微调分。 3、 态度考核与能力考核均是较主观的考核指标,所以本参考表给 出了一般意义上的指标内容解释,具体考核时,如有必要,各部门 及分公司可在知会公司人事部的前提下对本表进行修正。 4、 总经理最后得分=业绩指标分+业绩指标微调小计分+态度指 标分+能力指标分 5、 总经理“绩效考核”程序=总经理自评后,上报总部人力资源 部,再交总经理主管副总裁、财务副总裁复评,最后由公司总裁审 定。 XX 分公司副总经理综和考核量表 姓名: 部门: 日期: 表格编号:f003-a 考核项目 考核要素及各等级分 自评分 总经理分 职能主管分 业绩考核(6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态度考核(10 分) 1 品德言行(3、2、1) 2 团队协作(3、2、1) 3 工作责任心(4、3、1) 能力考核 (30 分) 1 全面领导能力(7、5、3) 2 创新学习(4、3、2) 3 授权指导(5、3、2) 4 工作效率(6、4、2) 5 协调沟通(8、6、4、2) 合计分数 下年度目标 绩效标准 总经理及职能总经理综和评语 复核人综和评语 员工签字: 直接考核人: 最后考核人认定: XX 分公司副总经理考核评分标准表 姓名: 部门: 职务: 表格编号:f003-b 评分说明: 1、 关于“业绩考核”: 因 XX 分公司跨行业较多,分公司副总经理一般是分管“销售市 场”、“人事行政”、“财务”、“生产、品质”“研发技术”四 类,故本考核量表为能取得有较强的针对性,所以在业绩考核部分 只提供“考核权重”及“可选择考核指标”。不同类型的副总经理, 由考核人在考核指标中选择 8-12 个指标进行考核,并评分。如有 必要,考核人提供被考核人的具体工作事实作为考核分数的补充解 释。 各项可选指标如下: (1) 市场经营类指标 ① 年度营业纯利润额(减少亏损额): ② 销售费用类(同期增、减率): ③ 销售收入同期增长率: ④ 销售回款率: (2) 财务类指标 ① 总资本收益率 ② 销售费用利润比率 ③ 资金、资产周转(或其它资本运作效率方面指标) ④ 人工费用、管理费用同期增长率 ⑤ 销售费用同期增长情况 注:④⑤作为费用指标,应当与利润增长指标参照来看,两者是否 成同比例变化 (3) 行政人事类指标 ① 中坚员工队伍的培训与人员稳定性 ② 组织规划、职位分析与设计等基础性工作 ③ 公司的各项经营管理制度设计与推进 ④ 员工满意度 ⑤ 人工成本率 ⑥ 公司行政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总务后勤处理、保卫与车队管 理等) (4) 生产管理类指标 ① 生产计划的按质按量完成 ② 职业安全与职业卫生的建设 ③ 产品的品质管理(ISO9000 质量体系的建设与维护) ④ 客诉事件少(内部)客户满意度 ⑤ 生产基地的建设 ⑥ 工程项目的建设与运作 ⑦ 产品原物料的采购、储运计划与运作 ⑧ 产销协调性(库存天数) (5) 综和管理指标 ① 部门内人员管理、团队精神建设 ② 部门内人员培训与管理 ③ 部门内上下沟通(制度方面、是否有例会、周会、周计划与汇 报等形式) ④ 部门内的制度建设 ⑤ 部门内的费用预算与控制 ⑥ 对外,与本行业主管部门关系是否融洽 ⑦ 对外,关于本行业竞争对手的情报收集、分析、整理。 1、 以上几类指标可以选择后综和使用,其中第五类指标是参考指 标。 2、 在进行“业绩指标”考核的同时,还可参考总经理考核评分中 的“综和调整”,从“难度”“环境”“个人努力”几方面进行调 整。 3、 关于“态度考核”与“能力考核” 考核指标同总经理考核指标,评分标准也可教材参考总经理评分标 准。 XX 公司研发技术人员综和考核量表(通用) 姓名: 部门: 日期: 表格编号:y004-a 考核项目 考核要素及各等级分 自评分 直接主管分 间接主管分 业绩考核 40 分 1 工作执行情况(10、8、6、4) 2 判断准确度(6、4、3、2) 3 工作计划与统筹(6、4、3、2) 4 指导与培训(6、4、3、2) 5 项目的管理能力(6、4、3、2) 6 组织协调方面(6、4、3、2) 态度考核 30 分 7 遵守公司规章(6、4、3、2) 8 工作责任心(6、4、3、2) 9 团队协作性(6、4、3、2) 10 工作积极性(6、4、3、2) 11 技术保密意识(6、4、3、2) 能力考核 30 分 12 专业职务技能(12、10、9、7、5) 13 创新能力(10、8、6、5) 15 表达沟通与执行(8、6、4、2) 14 业务规划与指导(8、6、4、2) 合计分数 下年度目标 绩效标准 直接主管综和评语 员工签字: 考核人: 最后考核认定人: 附表:研发技术人员考核参考表(y004-b) 指标 指标定义 等级分 因素等级定义 1、工作执行能力 本指标专门考察员工对各项工作任务执行的质 量与数量 第 1 等第 2 等第 3 等第 4 等第 5 等 本指标满分为 10 分, 考核人对以下要点综和考察后按 5 等打分:(5 等为 10 分,1 等为 2 分)① 能按进程完成承担工作课题、工程项目② 工作完成无需督 促、工作完成效率高③ 课题、项目的质量获得好评(公司内部评价、 相关机构、有关客户)④ 完成的课题与项目能为公司带来可观的利 润 2、判断准确度 本指标是考察员工对各类信息、事务的判断准确性, 从而为有序工作、准备材料、选择工作方法并最终完成工作任务提 供帮助 第 1 等第 2 等第 3 等第 4 等第 5 等第 6 等 本指标满分为 6 分,考核人对以下要点综和考察后按 6 等打分:(6 等为 6 分,1 等为 1 分)① 对承担任务准确理解、抓住重点,并拟订相应工作计 划、执行方案② 为完成任务,对方法、作业流程迅速准确选择③ 为 完成任务,对相关法规、公司规章的准确理解与恰当运用、并制作 成文书性资料 3、 工作计划与统筹 本指标是考察员工在承担具体的项目、课题 时,在计划的统筹、调查研究、资料分析与运用等方面的表现;同 时,员工对项目执行中的风险意识、对意外情况的随机应变能力也 在考察之列 第 1 等 第 2 等 第 3 等 第 4 等 第 5 等 第 6 等 本指标满 分为 6 分,考核人对以下要点综和考察后按 6 等打分:(6 等为 6 分,1 等为 1 分)① 对任务课题、工程项目的推进是否有完整的计 划与执行方案② 是否按任务、项目的需要进行调查研究③ 并科学地 整理分析资料、并准确地运用④ 在项目推行中有很好地风险意识, 并从流程上、书面计划上有好地预防措施⑤ 项目、任务进行中,能 对意外情况很好地处理 4、指导与培训员工(同事) 本指标是考察员工在任务进行中, 对下属员工地业务指导性、对下属地培养等 第 1 等 第 2 等 第 3 等 第 4 等 第 5 等 第 6 等 本指标满分为 6 分,考核人对以下要点综和 考察后按 6 等打分:(6 等为 6 分,1 等为 1 分)① 能科学合理地 将工作任务分配到下属员工② 能对下属工作进行及时地督导以确保 任务③ 能对下属工作提供及时地帮助与指导④ 能为下属创造良好地 条件以帮助他们完成工作⑤ 有计划地在工作中培养下属能力,并在 各个行业有较稳定地工作团队 5、项目的执行能力 本指标是考察员工在进行项目时的表现 第 1 等 第 2 等 第 3 等 第 4 等 第 5 等 第 6 等 本指标满分为 6 分,考核 人对以下要点综和考察后按 6 等打分:(6 等为 6 分,1 等为 1 分)① 在考察年度内,多次完成招标任务,并顺利完成,为公司创 造利润② 能总结出执行项目的一整套工作流程并在本部门内推行③ 能在项目执行中,与公司外部建立良好地客群关系,树立良好地公 司形象④ 能在项目执行中,与公司其它部门建立良好地伙伴关系。 续表 1:研发技术人员考核参考表 指标 指标定义 等级分 因素等级定义 6、组织协调方面 本指标主要是对员工对本部门开展工作、协调关 系、解决冲突方面进行考察 第 1 等第 2 等第 3 等第 4 等第 5 等第 6 等 本指标满分为 6 分,考核人对以下要点综和考察后按 6 等打分: (6 等为 6 分,1 等为 1 分)① 对部门的年度课题任务能够统筹计 划② 能够很好地指挥、督导员工工作、并能够跨部门地创造良好条 件以帮助工作。③ 营造部门良好地人际关系,能够很好协调下属员 工冲突④ 与外部门、公司外机构发生的冲突能够很好地协调,并不 影响到继续合作地基础 7、遵守公司规章与纪律性 本指标主要是考察员工在遵守公司规章、 服从大局以保证公司整体利益的纪律性。注:本指标所指纪律性要 与个人品性、品格区分开来。 第 1 等第 2 等第 3 等第 4 等第 5 等第 6 等 本指标满分为 6 分,考核人对以下要点综和考察后按 6 等打分: (6 等为 6 分,1 等为 1 分)① 工作中始终按有关法规、公司有关 规章办事② 工作中能够以公司整体利益为重,不因部门利益而作出 有损公司利益的事。③ 不因个人行为而作出有损公司客群关系、与 相关机构关系的事④ 不因个人而造成本部门的工作效率的低下不因 个人而破坏与公司其它部门的合作伙伴关系与再次合作基础。 8、工作责任心 本指标主要是考察员工为完成承担的任务、课题而 尽心尽力、排除困难等方面的表现 第 1 等 第 2 等 第 3 等 第 4 等 第 5 等 第 6 等 本指标满分为 6 分,考核人对以下要点综和考察后按 6 等打分:(6 等为 6 分,1 等为 2 分)① 考核期内工作的态度② 员 工对待工作困难的态度与表现③ 员工面对的行业环境对工作开展的 难易 9、团队协作 本指标是考察员工在工作中的协作精神、团队配合 的概念。 第 1 等 第 2 等 第 3 等 第 4 等 第 5 等 第 6 等 本指标满分 为 6 分,考核人对以下要点综和考察后按 6 等打分:(6 等为 6 分 1 等为 1 分)① 承担任务时,能否与其它部门很好地合作② 承接项 目时,能否以公司整体利益为重③ 是否在本部门推行团队作业流程 并为全体员工所接受④ 考核期内,在项目招标、推行,课题开发等 方面有无团队合作的具体事实 10、技术保密 根据技术职务的特殊性,技术保密性是考察员工在 执行研发任务中的保密意识与保密行为 第 1 等第 2 等第 3 等第 4 等 第 5 等第 6 等 本指标满分为 6 分,考核人对以下要点综和考察后按 6 等打分:(6 等为 6 分,1 等为 1 分)① 对本部门的技术保密有 相关的规章制度与纪律② 部门员工的保密意识较好③ 员工在执行工 作时,无有意与无意的泄密行为④ 考核期内,员工没有发生泄密行 为及给公司造成利益、信用、社会形象的损害。 续表 2:研发技术人员考核参考表 指标 指标定义 等级分 因素等级定义 11 工作积极性 本项指标主要考核员工在考核期内总体的工作态度 第 1 等第 2 等第 3 等第 4 等第 5 等第 6 等 本指标满分为 6 分,考核 人对以下要点综和考察后按 6 等打分:(6 等为 6 分,1 等为 1 分)① 工作考勤、加班时的态度② 主动、自觉的工作意识③ 主动 协作、援助他人的表现(不影响本职前提) 12 专业职务技术 本项主要考察员工承担职务所需具备的专业才能 与发展潜力 第 1 等第 2 等第 3 等第 4 等第 5 等第 6 等 本指标满分 为 12 分,考核人对以下要点综和考察后按 6 等打分:(6 等为 12 分,1 等为 1-2 分)① 是否具有承担本职所必备学历,并能不断进 修② 是否具有某项突出技术(或技术成果)③ 技术方面,是否有相 关的知识且能有助工作 3④ 社会交际、沟通协调能力 13 创新意识与能力 本指标主要考察员工的技术创新能力 第 1 等 第 2 等第 3 等第 4 等第 5 等 本指标满分为 10 分,考核人对以下要 点综和考察后按 5 等打分:(5 等为 10 分,1 等为 1-2 分)① 研 发与项目推进中,是否有所创新以提高工作效率(工序上、材料上、 成本上、利润上等)② 是否能有突破常规的技术表现③ 其它能得到 业内认同的技术创新意识与表现 14 业务规划与指导统筹(主管用) 本指标综和考察指标。主要从 总体上考察员工对业务的规划能力与对下属的指导统筹、内部管理 能力及其它未提及能力 第 1 等第 2 等第 3 等第 4 等第 5 等第 6 等 本指标满分为 8 分,考核人对以下要点综和考察后按 6 等打分: (6 等为 8 分,5 等为 6 分,4 等为 4 分,4 等以下均以 1 分递减) ① 对本职的价值与意义有充分理解,并能在对有关情况分析和外部 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预见性方案与设想的能力② 日常中,对承担 的业务是否能统筹计划的能力③ 部门内部,能很好地安排下属工作, 并能给予适当激励、指导、授权、管控的能力④ 沟通协调上,能与 公司其它部门、公司外部的客户、部门内部员工沟通协调、调和冲 突的能力。 15 理解判断与创新执行(非主管用) 本指标为综和考察指标。主 要从总体上考察员工对业务的准确理解、判断分析、调查研究、工 作报告、工作创新及其它未提及能力 第 1 等第 2 等第 3 等第 4 等第 5 等第 6 等 本指标满分为 8 分,考核人对以下要点综和考察后按 6 等打分:(6 等为 8 分,5 等为 6 分,4 等为 4 分,4 等以下均以 1 分递减)① 表达沟通上,能与主管、团队成员很好沟通交流,报告 中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就不同意见与其它成员很好地协 调② 理解判断上,对主管安排的任务能很好地理解与执行,并能正 确地运用各种资料、编排计划③ 创新意识:能在工作中寻求创新, 并有实际表现与效果。 XX 销售人员综和考核量表(主管) 姓名: 部门: 日期: 表格编号:x005--a 考核项目 考核要素及各等级分 自评分 直接主管分 间接主管分 业绩考核(50 分) 1 总体业绩达成(8、6、4) 2 总体回款达成(8、6、4) 3 业务处理流畅(5、4、2、1) 4 市场管控(6、4、2、1) 5 客户管控(5、4、2、1) 4 统筹与计划(5、4、2、1) 5 授权与指导(7、6、4、2) 3 员工的管理(6、4、2、1) 9 10 11 12 态度考核(20 分) 1 团队协作与支援(7、5、3、1) 2 工作主动性(6、4、2) 3 指导与服务精神(7、5、4、2) 能力考核(30 分) 1 执行与销售技能(7、5、4、2)) 2 市场管理与开拓(8、6、4) 3 统筹与计划能力(5、3、2) 4 客群关系维护(6、4、3) 5 应变创新能力(4、3、2) 合计分数 下年度目标 绩效标准 直接主管综和评语 间接主管综和评语 员工签字: 直接考核人: 最后考核人认定: XX 销售人员综和考核量表(非主管) 姓名: 部门: 日期: 表格编号:x005--b 考核项目 考核要素及各等级分 自评分 直接主管分 间接主管分 业绩考核(50 分) 1 销售业绩完成(12、10、8、5) 2 销售回款达成(12、10、8、6、3) 3 客户管理能力(10、8、5、3) 4 客户满意程度(10、8、6、4) 5 市场管理状况(6、4、3、1) 6 7 8 9 10 11 12 态度考核(20 分) 1 团队协作与支援(7、5、4、2) 2 工作主动性(6、5、4、3) 3 服从与服务精神(7、5、3、2、1) 能力考核(30 分) 1 执行与销售技能(9、7、5、3、2) 2 市场管理与开拓(6、4、2) 3 统筹与报告能力(5、3、2) 4 客群关系维护(6、4、2) 5 应变创新能力(4、3、2) 合计分数 下年度目标 绩效标准 直接主管综和评语 间接主管综和评语 员工签字: 直接考核人: 最后考核人认定: 员工绩效考核面谈表 一、基本资料 姓名 部门 职务 年龄 任现职时间 政治面貌 ① 面谈时期: 年 月 日 用时: 分钟②面谈场所:③面谈人姓名: (签字)④面谈人现任 部门 (职务) 注:以上由员工本人填写(签名除外) 二、员工填写项目 1、 请按项列出本年度你的主要工作任务 2、请列出本年度你的主要工作业绩(数量化、事实化) 3、本年度未能达成工作任务或未能发挥个人才能的主要原因 续上表 4、请按项列出本年度有哪些事实有利于个人发挥及工作任务完成 5、请按项列出下一年度的工作任务(含改进计划、绩效标准) 三、面谈人填写项目 1、 按项列出 A:员工本年度所表现出来的突出技能及其它特点 B:员工急需要补充、改进的知识、技能 2、对员工的发展建议(是否晋升?是否重点培养?是否加薪等) 注:本表与绩效考核量表配合使用。 关于考核方案的补充说明 一、 考核时间与对象: 1、 1 月 17-19 日各个分公司考核,20-21 日上报及对副总以 下考核 2、 对象明确:三类员工不参加(试用+兼职+长期缺勤) 二、 考核主要形式 1、 (分类分等级)量表+个人总结 2、 要点 : ① 如果量表有评分标准,应按评分标准操作 ② 员工先自评,员工直接主管考核,员工间接主管审定(总原 则) ③ 自评与直接主管复评出现差距的处理:再次自评+汇报上级+ 面谈表 ④ 特优与特差人员具体事实陈述 三、 考核评价 1、 必须对员工划分五个等级 2、 对特优人员提薪,优秀人员可升职 3、 对急需提高人员:降薪+再考核+(解聘) 四、 其它 1、 注重保密:尤其是部门内平级员工与部门间员工 2、 操作前要选择合适量表,并向员工作好解释工作。 3、 分公司上报材料:见附件 XX 集团空调事业部文件 XX 字[20XX] 10 号 签发人: XX 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目的 为建立和完善事业部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体系和激励与约束机制 , 对员工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并通过此评价合理地进行价值分配, 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原则 严格遵循“客观、公正、公开、科学”的原则,真实地反映被 考核人员的实际情况,避免因个人和其他主观因素影响绩效考核的 结果。 第三条 指导思想 建立客观、公正、公开、科学的绩效评价制度,完善员工的激 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为科学的人事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第四条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事业部职能部除管理干部以外的全体员工,二级 子公司可参照本办法建立各单位内部的绩效考核制度(二级子公司 财务人员统一由事业部财务管理部进行考核)。 第二章 考核体系 第五条 考核对象 Ⅰ 类员工:工作内容的计划性和目标性较强的员工 Ⅱ 类员工:每月工作性质属重复性、日常性工作的员工 第六条:考核内容 1、 业绩考核:Ⅰ类员工主要参照各部门月度工作计划 并依据工作目标进行考核;Ⅱ类员工依据职位说明书 进行考核。 2、 能力考核:通过员工的工作行为,观察、分析、评 价其具备的工作能力。 3、 态度考核:通过员工日常工作表现和行为,考察其 工作责任感和工作态度。 考核内容 权重 业绩考核 70% 能力考核 20% 态度考核 10% 综合考核得分 业绩×70%+能力×20%+态度×10% 第七条:考核方式 考核实行直接主管评分和部门主管签名确认的两级考核 方式。 第三章 考核实施 第八条 考核机构 人力资源部:作为事业部人力资源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 负责绩效考核制度的制定,并组织事业部各职能部员工的 绩效考核,指导和监督二级子公司绩效考核工作。 二级子公司人事部门:作为事业部下属二级子公司人事 系统的归口管理部门,按照事业部《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办 法》和其他有关制度的规定,负责本单位绩效考核制度的 制订和实施工作。 第九条 考核周期 以半年为考核周期,年终进行综合评定;新聘员工以试 用期为考核周期。上半年:1 月 1 日-6 月 30 日;下半年: 7 月 1 日~12 月 31 日。具体时间以通知为准。 第十条 考核流程 根据职位说明书和部门月度工作计划,每年 1 月和 7 月 份由人力资源部协助各部门对该部门员工工作绩效进行综 合评定,各部门应于 1 月 15 日和 7 月 15 日前将考核结果 报事业部人力资源部。 第四章 考核结果的应用 第十一条 考核结果等级分布 分数段 90~100 80~89 70~79 70 分以下 等级 A B C D 意义 优 良 中 差 第十二条 培训 在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时,应把员工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参考 资料,了解员工的培训需求,从而有效地开展培训工作。 第十三条 岗位轮换和晋升 在进行岗位轮换和晋升时,应参考员工绩效考核的评定结果,把 握员工的工作和环境适应能力。 第十四条 调薪 考核结果 工资序列升(降)级数 A B C D 2 1 0 -1 备 注 当职务不发生变化时,工资序列只 能升到该职位的最高级。 注:工资序列升(降)每半年进行一次,在每年 2、8 月份根据考核结果进行调整。 员工具有以下条件之一者,工资职级调整可不受事业部规定的调薪时间限制: (1)职务晋升; (2)在市场业务发展、技术创新、新事业开拓及内部管理等方面作出特 殊贡献,必须填写《特殊调薪申报表》,报人力资源部审核,总经理审批。 第十五条 绩效收益 某普通员工年中(终)绩效收益=该职能部普通员工年中(终)绩效收益发放总额×计提 系数 计提系数=Ei×Pi/∑Ei×Pi Ei =某管理人员管理工资月标准额×在考核单位工作时间(按月计算) Pi=该员工个人绩效评价得分 i=表示某普通员工 注:个人考核结果(P)为 D 等者,取消奖金的发放;试用期员工不享 受奖金;在考核单位工作时间按转正后计算。 第十六条 审批流程 考核结果处理表按被考核者——直接主管——部门主管—— 人力资源部的流程进行审批,但汇总报表要报事业部总经理审批。 第五章 考核面谈与绩效改进 第十七条 考核面谈 员工考核的核心是结合工作计划和目标,目的在于干部对下属的 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在工作思路和绩效改进上提供帮助,因此每 次考核结束后,考核者应当与被考核者进行考核面谈,加强双向沟 通。 考核面谈为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就绩效改进与能力提升所进行的沟 通应做到: (1)让被考核者了解自身工作的优、缺点; (2)对下一阶段工作的期望达成一致意见; (3)讨论制定双方都能接受的书面绩效改进和培训计划。 第十八条 绩效改进 每个考核期结束后,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应经过协商共同制订 《员工绩效改进计划书》,报人力资源部备案。 第六章 考核结果的管理 第十九条 考核指标和结果的修正 由于客观环境的变化,员工需要调整工作计划、绩效考核标准 时,经考核负责人同意后,可以进行调整和修正。考核结束后人力 资源部还应对受客观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较大的考核结果重新进行 评定。 第二十条 考核结果反馈 被考核者有权了解自己的考核结果,人力资源部应在考核结束后 五个工作日内,向被考核者通知考核结果。 第二十一条 考核结果归档 考核结束后考核结果作为保密资料,由人力资源部归入被考核者 个人档案并负责保存。 第二十二条 考核结果申诉 被考核者如对考核结果有异议,首先应通过双方的沟通来解决; 如不能妥善解决,被考核者可向事业部人力资源部提出申诉,人力 资源部需在接到申诉之日起十日内,对申诉者的申诉请求予以答复。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事业部人力资源部负责制订、解释及修订;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附表: 1、 员工工作业绩评估表 2、 员工工作能力评估表 3、 员工工作态度评估表 4、 员工绩效考核结果处理表 5、 员工绩效改进计划表 6、 员工绩效考核评定细则及相关评价指标的说明 XX 事业部 二 0XX 年一月六日 发:各单位 送:辛副总、金副总 报:集团总裁办 印发份数:14 份 其中存档:1 份 XX 事业部 员工工作业绩评估表 (Ⅰ类员工) 编号:KH01 姓 名 工作岗位 单位名称 考 核 期 部门名称 年 月—— 年 月 工作概要 工作效果评价 序号 工作目标计划 1 第一项工作内容 2 第二项工作内容 3 第三项工作内容 4 第四项工作内容 5 第 N 项工作内容 重要性基数 (10 分 制) 总得分=∑(各项得分)/∑重要性基数×100 考评项目 及时性(40%) 工作质量(60%) 及时性(40%) 工作质量(60%) 及时性(40%) 工作质量(60%) 及时性(40%) 工作质量(60%) 及时性(40%) 工作质量(60%) 评分 得分 被考核者 签 名 备 注 直接主管 签 名 部门主管 签 名 1、工作目标计划参照部门月度工作计划内容 2、考核结果需到人力资源部备案 XX 事业部 员工工作业绩评估表 (Ⅱ类员工) 编号:KH02 姓 名 工作岗位 单位名称 考 核 期 部门名称 年 月—— 年 月 工作概要 工作效果评价 序号 1 2 3 4 主要工作职责 重要性基数 (10 分制) 评分 5 6 总得分=∑(实际得分)/∑重要性基数×100 被考核者 签 名 备 注 直接主管 签 名 部门主管 签 名 1、考核者每项评分最高不能超过每一项重要性基数 2、考核结果需到人力资源部备案 XX 事业部 员工工作能力评估表 编号:KH03 姓名 岗 单位名称 考 核 期 能力考核项目 部门名称 年 月—— 年 月 权重 考核要点 1、 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知识、技能 20% 2、 工作经验 3、工作技能 1、 对岗位工作内容的理解 逻辑思维能力 位 20% 2、 对上级下达的指示的理解 3、 分析、归纳和总结能力 4、 洞察能力以及判断的失误率 评分 1、 管理创新 20% 创新能力 2、 技术创新 3、 合理化建议被采纳数 人际沟通能力 20% 表达能力 20% 1、 上下级、同事之间沟通 2、 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 1、 口头表达能力 2、 文字表达能力 总得分: 被考核者 签 名 备 注 直接主管 签 名 部门主管 签 名 考核结果需到人力资源部备案 XX 事业部 员工工作态度评估表 编号:KH04 姓 名 岗 位 单 位 部 门 考 核 期 考核项目 纪律性 25% 团队协作 25% 年 月—— 年 月 考核要点 是否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很少迟到、早退、缺勤 ; 对待上级、同事、外部人员是否有礼貌,注重礼仪; 是否严格遵守工作汇报制度(口头、书面),按时完成工作报告; 工作是否充分考虑他人处境; 是否能够主动协助上级、同事和下属的工作; 是否努力使工作气氛活跃、协调,充满团队精神; 评 分 工作是否热情饱满,且能经常提出合理化建议; 敬业精神 25% 对分配的任务是否讲条件、主动、积极、尽量多做工作; 是否积极学习与业务相关的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技能; 是否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类培训; 是否敢于承担责任,不推卸责任; 奉献意识 25% 为公司和组织的目标和利益不计较个人得失; 不搞部门本位主义,坚持事业部全局观点; 总得分 被考核者 直接主管 签 名 签名 备 注 考核结果需到人力资源部备案。 部门主管 签 名 XX 事业部 员工绩效考核结果处理表 编号:KH05 姓 名 岗位 评估时间 工资序列 年龄 (阳光)工龄 单 位 部门 业绩 能力 态度 考核 评估 评估 得分 得分 得分 综合考核得分=业绩得分×70%+能力得分×20%+态度得分×10% 绩效考核等级: □ A(90-100 分) □ B(80-89 分) □ C(70-79 分) 岗位异动 考 工资序列变动 □ D(70 分以下) 其他 核 结 果 被考核者意见 直接主管意见 部门主管意见 处 理 意 见 备 注 XX 事业部 员工绩效改进计划表 编号:KH05 姓 名 性 别 年龄 单 位 部 门 岗位 Ⅰ。考绩摘要: 人力资源部意见 1、 2、 杰出的绩效 3、 (按重要性排列) 4、 5、 1、 2、 需要改进的绩效 (按重要性排列) 3、 4、 5、 Ⅱ。绩效改进计划: 应采取的行动 完成时间 被考核者 签 名 备注 直接主管 签 名 部门主管 签 名 需到人力资源部备案 员工绩效考核评定细则及相关评价指标的说明 一、 员工工作业绩评估表 Ⅰ 类员工评价标准:Ⅰ类员工的工作内容计划性和目标性 较强,在考核时侧重考察其在月度工作计划及目标完成情 况,考核指标分为: (1) 重要性基数:反映各项工作内容的相对重要程度, 采用 10 分制。 非常重要 较重要 重要 一般重要 9—10 8—9 7—8 6—7 (2)及时性:反映工作计划的完成速度,采用百分制进 行评分。 超过工作计划完成的时间 正好在工作计划的时间内完成 基本在工作计划的时间内完成 没有在工作计划的时间内完成 90—100 分 80—89 分 70—79 分 70 分以下 (3)工作质量:反映工作计划的完成好坏,采用百分制 进行评分。 超过工作任务要求,有创新 完全达到工作要求 基本达到工作计划要求 未能达到工作要求 90—100 分 80—89 分 70—79 分 70 分以下 (4)各项得分:反映各项工作计划综合完成情况,计 算公式为: 各项得分=(及时性×40%+工作质量×60%)×重要性基数÷100 (5)总得分=∑(各项得分)/∑重要性基数×100 2.Ⅱ类员工的评价标准:Ⅱ类员工的工作性质属于重复 性、日常性工作,对该类员工的评价根据职位说明书中的 主要工作职责及相应标准进行综合评定,各项指标为: (1) 主要工作职责:参照员工职位说明书填写。 (2) 重要性基数:与Ⅰ类员工指标相同。 (3) 评分:反映各项工作的综合完成情况,采用百 分制评分: 超过工作要求 完全达到要求 基本达到要求 未能达到要求 90—100 分 80—89 分 70—79 分 70 分以下 (4) 各项实际得分=评价得分×重要性基数÷100 (5) 总得分=∑(各项得分)/∑重要性基数×100 二、员工工作能力评估表 《员工工作能力评估表》的考核项目包括:(1)知识 和技能(2)逻辑思维能力(3)创新能力(4)表达能力 (5)人际沟通能力 1.知识和技能—任职者具有工作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 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 超过工作要求 完全达到要求 基本达到要求 未能达到要求 90—100 分 80—89 分 70—79 分 70 分以下 2.逻辑思维能力—任职者具有工作需要的逻辑思维能 力,如归纳、总结、分析和判断等。 非常强 较强 一般 较差 90—100 分 80—89 分 70—79 分 70 以下 3.创新能力—要求任职者能够根据个人工作的性质和 内容,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切合实际的新观点、新方法, 如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合理化建议等。 非常强 较强 一般 较差 90—100 分 80—89 分 70—79 分 70 分以下 4.表达能力—任职者所具备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 非常强 较强 一般 较差 90—100 分 80—89 分 70—79 分 70 分以下 5.人际沟通能力—任职者所具备的沟通技巧、倾听技巧 和协调能力。 非常强 较强 一般 较差 90—100 分 80—89 分 70—79 分 70 分以下 6、总得分=∑权重×各项得分 三、员工工作态度评估表 《员工工作态度评估表》中的考核项目包括:(1)纪律 性(2)团队协作(3)敬业精神(4)奉献精神。 1.纪律性—反映任职者的违规、违纪情况。 非常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90—100 分 80—89 分 70—79 分 70 分以下 2.团队协作—要求任职者有团队协作意识,在实际工 作中,顾全大局,主动协助他人工作,充分为他人着想, 乐于助人。 非常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90—100 分 80—89 分 70—79 分 70 分以下 3.敬业精神—要求任职者热爱本职工作,对工作认真 负责,一丝不苟,努力钻研业务知识,善于自我学习,乐 于接受培训。 非常好 90—100 分 较好 一般 较差 80—89 分 70—79 分 70 分以下 4.奉献精神—要求任职者能够以事业部的利益为重, 在事业部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很好的处理,具有全局观 念。 非常高 较高 一般 较低 5、总得分=∑权重×各项得分 90—100 分 80—89 分 70—79 分 70 分以下
66 页
883 浏览
立即下载
销售助理绩效考核表
销售助理绩效考核表 被考核人: 考核范围: 考核类别 工作职责 考 核 人: 年 月 日 —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考核指标 考核标准 满分 销售回访 定期做好客户回访,了解业务员与客户沟通情况,做好回访信息 10 报表整理 日报、周报、月报表收集整理,及时解读,反馈信息 10 销售监督 掌握销售人员的去向,记录销售人员的外出情况 10 出库管理 做好进出货登记,严格管控好库存数量 10 会议安排 负责会议组织工作,做好工作记录 10 销售协助 对于销售人员业务需求,及时补给满足,协调解决纠纷问题 10 资料整理 客户资料、合同以及各类报表的整理、归档 10 及时发现业务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反馈 10 敏锐度 得分 10 行政事务 业务人员电话费的及时充值,有礼仪的接待来访客户 出勤情况 迟到3次或无故矿工,此项不得分 5 请假情况 无故未经批准而擅自请假,此项不得分 5 工作态度 总分: 对被考核人的评价:
1 页
759 浏览
立即下载
淘宝天猫运营团队绩效考核表
淘宝天猫运营团队绩效考核表模版 考核月份: 被考核人 考核人: 考核面 0 能力(20) (网站编辑) 态度(30) 业绩(50) 0 能力(20) 态度(30) (客服专员) 业绩(50) 0 能力(20) ,考核日期: 指标 权分 自评 主管 备注 1 转载文章 3分 转载其他网站内容 2 专题策划 2分 策划、制作专题内容 3 网页制作 3分 使用工具制作网页 4 图片处理 2分 使用工具处理图片 5 软文编写 2分 6 文档排版 2分 7 站内交互式回复 2分 8 线上推广执行 2分 博客、口碑推广等 9 线上活动策划 2分 吸引访问的线上活动 1 出勤率 5分 迟到、早退、请假 2 是否遵守上级指示,并及时准确向上级汇报工作 5分 3 是否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 5分 4 是否注重协作 5分 5 是否积极主动,行为得体 5分 6 工作日志,工作周报 5分 1 按时完成工作 10分 2 无内容错误、大批量错别字 5分 3 完成专题策划数量、质量要求 10分 根据月计划比例 4 完成软文编写数量、质量要求 10分 根据月计划比例 5 按时按量执行线上推广 5分 根据月计划比例 6 上级综合评定 10分 1 文档编写 2分 2 客户沟通交流 8分 3 客服计划制定 2分 4 潜在合作挖掘 5分 5 掌握公司业务 3分 1 出勤率 5分 2 是否遵守上级指示,并及时准确向上级汇报工作 5分 3 是否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 5分 4 是否注重协作 5分 5 是否积极主动,行为得体 5分 6 工作日志,工作周报 5分 1 优质完成客户回访、问答 10分 2 维护线上客服工具并受理信息 10分 QQ群、客服邮箱等 3 按时按量执行线上推广 10分 友情链接、合作等 4 完善客户资料并归档、分类整理 10分 5 上级综合评定 10分 1 会员活动策划执行 5分 2 客户沟通交流 5分 3 商务文档编写 4分 4 潜在合作挖掘 3分 5 掌握公司业务 3分 公司其他文档编排 合作伙伴等 迟到、早退、请假 合作伙伴等 态度(30) (活动专员) 业绩(50) 0 能力(20) 态度(30) (推广专员/BD 专员) 业绩(50) 1 出勤率 5分 迟到、早退、请假 2 是否遵守上级指示,并及时准确向上级汇报工作 5分 3 是否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 5分 4 是否注重协作 5分 5 是否积极主动,行为得体 5分 6 工作日志,工作周报 5分 1 按要求策划活动并提交方案 10分 2 成功组织实施活动 10分 3 根据活动要求成功洽谈活动合作 8分 4 完善活动参与资料并归档、分类整理 6分 5 按时按量执行线上推广 6分 6 上级综合评定 10分 1 合作伙伴沟通交流 5分 2 合作计划制定 5分 3 商务文档编写 4分 4 潜在合作挖掘 3分 5 掌握公司业务 3分 1 出勤率 5分 2 是否遵守上级指示,并及时准确向上级汇报工作 5分 3 是否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 5分 4 是否注重协作 5分 5 是否积极主动,行为得体 5分 6 工作日志,工作周报 5分 1 按要求成功洽谈网站基础合作 10分 友情链接、广告互换等 2 按要求成功洽谈网站战略合作 10分 频道互换、商务合作等 3 按时提交所需商务文档 8分 4 制定网站推广计划并按量执行 6分 协调其他同事实施 5 完善合作伙伴资料并归档、分类整理 6分 友情链接、合作等 6 上级综合评定 10分 友情链接、合作等 迟到、早退、请假
3 页
1161 浏览
立即下载
企业等级薪酬制度-模版
等级薪酬制度 第一章、总则 一、为形成稳定的工作团队,维护公司各级员工的利益,保证公司的长远发展, 特定本制度。 二、等级薪酬制度体系适用对象包括公司各级职能部门中以常规性工作为特征 的员工(包括享受年薪制员工、销售人员,全日制及责任制员工以内的所有员 工)。 三、等级工资制的薪酬构成: 1、基本工资(实发基本工资由行政部按员工考勤汇总); 2、绩效工资; 3、综合补贴; 4、奖励工资; 5、福利与保险; 6、单项奖励计划; 7、总经理特别奖; 8、其他。 四、员工薪酬的等级评价 员工薪酬等级的评定不是由某个人评定的,而是自己努力工作的结果。通 过自己的工作表现和上司、同事、下属以及客户(公司内部不同部门的人员关 系也是一种客户关系)的评价所得出的结果而评定的。而且给自己做评价的人 员也是员工在这些关系范围内自己选择的(具体细则另行规定)。 1、 新员工进入公司的试用期工资按照所属工作系列的最低等级工资标准执 行,使用期限由所属工作性质、应聘岗位以及应聘谈判所决定。 2、 新员工试用期过后进行工作评价考核,由人力资源会同上司、同事和公 司内部客户组成评价小组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决定员工去留以及薪酬等 级。 3、 享受等级薪酬的员工每半年进行一次工作评价考核考核等级和公司整体 业绩完成情况决定自己下半年绩效工资的发放标准。 4、 享受等级薪酬的员工年终进行年终考核,年终考核的成绩由上下半年的 考核成绩相加得出。年终考核的成绩决定员工薪酬等级的晋升和下降, 以及下半年的绩效工资发放比例。 第二章、等级薪酬管理办法 一、等级薪酬制划分 9 等 37 级。相应等级工资见附表。 二、等级工资共 7 个系列,见附表。 三、每一岗位人员的薪酬等级划定根据工作评价结果进行评定。具体评价依据 见“工作评价考核表”。 四、等级制各岗位人员的实得工资额根据考核等级的结果得出。他的计算方法 为:实得工资额=绩效工资 x 工资调整系数+基本工资+综合补贴+福利与保险+其 他 五、工资调整系数的调整,主要根据主要劳动市场调查的数据和公司人力资源 部门的战略需求确定,以保证公司内不同岗位薪资收入水平符合内部的公平和 外部竞争的需要。 六、工资调整系数与考核等级的关系见附表。 七、基本工资:基本工资的数额额根据绩效等级得出,薪酬等级越低,基本工 资比例越高;范围大体在 30%…50%。 八、基本工资的调整分为:调职、调等、调级、工资调整系数,具体调整方式 为: 1、调职:根据调整后的职等职级支付职位工资; 2、调等:根据考核结果,在所在职等系统内调整职等,并按调整后的职等支 付职位工资; 3、调级:根据考核结果,在本职职等内调级,并按调整后的职级支付职位工 资; 4、工资调整系数:根据员工工作考核等级调整(详细比例见附表)。 薪酬通知见附表。 九、绩效工资 1、绩效工资的总额根据薪酬等级得出,按月支付,即,绩效工资=绩效工资总 额 x 工资调整系数; 2、绩效工资的实际支付比例按上一季度公司整体业绩完成情况和员工上一季 度的考核成绩挂钩,考核等级和相应的绩效工资分配比例见附表 十、奖励工资 1、年度结束后,从当年经营产生的净利润中提取 15%的比例,并根据员工的年 度考核结果进行发放。具体计算方法为: 该岗位薪酬等级标准 x 工资调整系数 x 年度考核系数 某岗位人员奖励工资=————————————————————————x 奖励工资总额 ∑(岗位薪酬等级标准 x 工资调整系数 x 年度考核系数) 2、员工年度考核成绩为该员工两个半年考核成绩的综合平均分,年度考核分 数等级见下表: 考核等级 A、卓越 B、优秀 C、良好 D、称职 E、基本称职 F、不称职 年度考核 91---100 81---90 71---80 66---70 61---65 60 分及以下 分数 3、工资调整系数根据年度考核等级来确定,年度考核系数为员工本人的考核 分数的百分比。 奖金通知见附表。 十一、员工的考核等级与晋级、晋等、晋职的关系 1、 同一职等内,每经过一次年度考核为 A 者,可以再本职等内晋升一个职 级,当职级在本职等内为最高者不再晋级; 2、 等级制员工的晋等以存在晋等空间为前提,连续两年考核为 A 或连续三 年考核为 B 者,且薪资等级在本职等为最高者可以晋升一个职等。 3、 等级制员工的降级:每经过一次年度考核为 D 者,降一级;同一职等内, 级次最低者降一等,享受新等级内最高级次。 4、 等级制员工的降等:每经过一次年度考核为 E 者,降一等;年终考核为 E 和连续两年考核为 D 者降低工作职务,根据公司人力资源状况和个人意 愿报总经理审批另行安排工作岗位,薪酬等级按照调整后的工作职级执 行。 5、 等级制员工的解约:每经过一次年度考核为 F 者,公司将于他/她解除劳 动关系。 6、 根据考核结果和公司人力资源的需求状况,符合条件者可以晋职;具体 由公司人力资源部根据实际情况拟定,呈报总经理审批后执行。 十二、等级薪酬体系中个系列所对应的薪等空间是固定的(根据工作评价结果 最终确定),不存在无限制的晋级和晋等空间。 十三、建立不良事故考核机制,凡发生不良事故者,根据不良事故等级对责任 人做出相应处罚(具体细则另行规定),并不得丧失评考核等级 A、B、C 的机 会。 十四、等级工资制 D 级及以上员工享有国家法定福利和保险,享受内容和标准 按国家法律规定执行。 十五、根据实际需要设立成本节约奖、不良事故预防奖和合理化建议奖等,这 些奖项包含在单项奖励计划中(具体细节另行规定)。 十六、对有特殊贡献的员工,办法总经理特别奖。 十七、其他,因政策及地区差异所造成的其他特殊薪资项目,如销售员提成、 外派补贴等。 销售员提成的前提是完成业务的任务量,详细规则另行制定。 十八、享受工资等级制度的员工,加班工资按国家规定执行。 十九、有关病事假等薪资参照公司考勤制度执行,法定假日按基本工资核发。 第三章、附则 一、本制度未尽事宜另行规定,或参照公司其他相关制度执行。 二、本制度由总经理核准颁发。 三、本制度自颁发之日起执行,修改亦同。 附表一、 经理级员工考核表 项目 工 作 质 量 15 分 业 绩 40 分 工 作 数 量 15 分 工 作 方 法 5 分 评价因素 评分标准 工作出色 15 工作良好,有保证 10 有小失误 5 有较大失误 0 超额完成 15 按计划完成 10 完成 91%以上 5 完成 81%以上 0 方法得当,效率高 5 方法稍好,效率尚可 3 方法一般,效率低 2 方法失当,有违纪行为 0 行政事务管理堪称模范 5 得分 备注 工 作 品 质 5 分 统 率 力 5 分 能 力 20 分 激 励 力 5 分 判 断 力 5 分 表 达 力 5 分 品 性 10 分 学 识 10 分 协 作 性 5 分 威 望 度 5 分 管 理 常 识 5 分 行 业 常 行政事务管理尚可 3 行政事务管理有小差错 2 行政事务管理很差 0 合理安排工作,超额完成目标 5 合理安排工作,基本完成目标 3 工作安排一般,下属有意见 2 分工不当,下属意见很大 0 知人善任,下属工作积极、突出 5 能识别人才,下属工作尚可 3 用人有小问题,下属工作能完成 2 用人不当,下属不满 0 能把握问题关键,解决重大问题 5 基本抓住问题重点 3 尚能解决一般问题 2 无法解决问题 0 工作指令条理清楚,有凝聚力 5 工作指令能让人理解 3 工作指令含糊,但能执行 2 下属无所适从 0 能积极同他人合作 5 能积极配合 3 被动配合 2 不配合 0 深受爱戴,是榜样 5 尚且能让部属信服 3 部属有意见 2 难以让人信服 0 丰富、精通,并且能应用于工作 5 较丰富,部门秩序良好 3 一般,管理有困难 2 缺乏,部门无管理 0 丰富、精通,并且能应用于工作 5 较丰富,肯钻研 3 一般,工作慢 2 缺乏,工作困难 0 对公司的长期业绩和发展有重大意义 20 对公司的整体业绩和总体发展有显著影响 15 影响业绩,对部门业绩发展有影响 10 影响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和业务流程 5 无大的影响,短期内即可被代替 0 识 5 影 响 性 20 分 影 响 20 分 合计 事 病 婚 娩 丧 合计: 受奖加分 考核人 公 日 分 签字/日期 休 迟 时 受罚减分 被考核人 考核最终得分 旷 分 签字/日期 复核人 签字/日期 附表二、 主管组长级员工考核表 项目 业 绩 50 分 工 作 质 量 10 分 工 作 数 量 10 分 评价因素 评分标准 工作出色 10 工作良好,有保证 8 有小失误 5 有较大失误 0 超额完成 10 按计划完成 8 完成 91%以上 5 完成 81%以上 0 得分 备注 工 作 方 法 10 分 工 作 品 质 10 分 安 全 生 产 10 分 领 导 力 5 分 能 力 15 分 判 断 力 5 分 表 达 力 5 分 品 性 10 分 协 作 性 5 分 进 取 心 5 分 方法得当,效率高 10 方法稍好,效率尚可 8 方法一般,效率低 5 方法失当,有违纪行为 0 行政事务管理堪称模范 10 行政事务管理尚可 8 行政事务管理有小差错 5 行政事务管理很差 0 落实到位,无事故 10 措施尚可,无事故 8 措施不全面,无事故 5 措施混乱,有事故 0 合理安排工作,完成部门目标 5 合理安排工作,但需协调下属关系 3 工作安排一般,下属有意见 2 分工不当,下属意见很大 0 能把握问题关键,解决重大问题 5 基本抓住问题重点 3 尚能解决一般问题 2 无法解决问题 0 工作指令条理清楚,有凝聚力 5 工作指令能让人理解 3 工作指令含糊,但能执行 2 下属无所适从 0 能积极同他人合作 5 能积极配合 3 被动配合 2 不配合 0 工作积极负责,热情较高 5 工作负责,认真度尚可 3 被劝工作 2 消极怠工 0 丰富、精通,并且能应用于工作 5 较丰富,部门秩序良好 3 一般,管理有困难 2 缺乏,部门无管理 0 丰富、精通,并且能应用于工作 5 较丰富,肯钻研 3 一般,工作慢 2 缺乏,工作困难 0 对公司的长期业绩和发展有重大意义 15 对公司的整体业绩和总体发展有显著影响 12 影响业绩,对部门业绩发展有影响 8 影响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和业务流程 5 无大的影响,短期内即可被代替 0 管 理 常 识 学 识 10 分 5 分 行 业 常 识 5 分 影 响 性 15 分 影 响 15 分 上司系数 合计 事 病 婚 娩 丧 合计: 受奖加分 考核人 公 日 分 签字/日期 休 迟 考核最终得分 旷 时 受罚减分 被考核人 分 签字/日期 复核人 签字/日期 附表三、 普通员工考核表 项目 业 绩 60 分 工 作 质 量 12 分 评价因素 评分标准 工作出色 12 工作良好,有保证 9 有小失误 5 得分 备注 工 作 数 量 12 分 工 作 方 法 12 分 自 我 检 查 12 分 工 作 交 期 12 分 执 行 力 5 分 能 力 10 分 理 解 力 5 分 品 性 10 分 团 队 意 识 5 分 有较大失误 0 超额完成 12 按计划完成 9 完成 91%以上 5 完成 81%以上 0 方法得当,效率高 12 方法稍好,效率尚可 9 方法一般,效率低 5 方法失当,有违纪行为 0 自觉进行工作质量检查 12 在领导督促下进行检查 9 偶尔有自我检查 5 无检查 0 提前完成 12 准时完成 9 有时准时 5 有误期限 0 出色完成 5 能自己完成 3 靠支持完成 2 有时不能完成 0 工作能举一反三 5 能理解工作意图 3 理解较慢 2 不能理解 0 能积极同他人合作 5 能积极配合 3 被动配合 2 不配合 0 工作积极负责,热情较高 5 工作负责,认真度尚可 3 被劝工作 2 消极怠工 0 丰富、精通,并且能应用于工作 5 较丰富,部门秩序良好 3 一般,管理有困难 2 缺乏,部门无管理 0 丰富、精通,并且能应用于工作 5 较丰富,肯钻研 3 一般,工作慢 2 缺乏,工作困难 0 对公司的长期业绩和发展有重大意义 10 对公司的整体业绩和总体发展有显著影响 8 影响业绩,对部门业绩发展有影响 5 影响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和业务流程 3 无大的影响,短期内即可被代替 0 进 取 心 5 分 管 理 常 识 5 分 学 识 10 分 行 业 常 识 5 分 影 响 性 10 分 影 响 10 分 上司系数 合计 事 病 婚 娩 丧 合计: 受奖加分 考核人 公 日 分 签字/日期 休 迟 时 受罚减分 被考核人 考核最终得分 旷 分 签字/日期 附表四、 等级薪酬工资构成 复核人 签字/日期 基本工 资 24000 绩效工 资 综合补 贴 福利与 保险 工资标 准 面议 奖励工 资 单项奖 励 特别奖 其他 职级 24000 44000 6400 5600 80000 36 16500 30250 4400 3850 55000 35 12000 22000 3200 2800 40000 34 9000 18000 2400 2100 30000 33 7500 12500 2500 2500 25000 32 6000 10000 2000 2000 20000 31 5100 8500 1700 1700 17000 30 4500 7500 1500 1500 15000 29 5200 5200 1300 1300 13000 28 4800 4800 1200 1200 12000 27 4400 4400 1100 1100 11000 26 4000 4000 1000 1000 10000 25 3200 3200 800 800 8000 24 2800 2800 700 700 7000 23 2400 2400 600 600 6000 22 2500 1500 500 500 5000 21 2400 1440 480 480 4800 20 2300 1380 460 460 4600 19 2100 1260 420 420 4200 18 2000 1200 400 400 4000 17 1900 1140 380 380 3800 16 1800 1080 360 360 3600 15 1600 960 320 320 3200 14 1500 900 300 300 3000 13 1450 870 290 290 2900 12 1350 810 270 270 2700 11 1300 780 260 260 2600 10 1250 750 250 250 2500 9 1150 690 230 230 2300 8 1100 660 220 220 2200 7 1050 630 210 210 2100 6 1000 600 200 200 2000 5 950 570 190 190 1900 4 900 540 180 180 1800 3 850 510 170 170 1700 2 800 480 160 160 1600 1 37 附表五、 等级薪酬体系职等职级表 职级 30000 15000 10000 5000 4000 3000 2500 2000 面议 37 80000 36 55000 35 40000 34 30000 33 25000 32 20000 31 17000 30 15000 29 13000 28 12000 27 11000 26 10000 25 8000 24 7000 23 6000 22 5000 21 4800 20 4600 19 4200 18 4000 17 3800 16 3600 15 3200 14 3000 13 2900 12 2700 11 2600 10 2500 9 2300 8 2200 7 2100 6 2000 5 1900 4 1800 3 1700 2 1600 1 一职等 二职等 三职等 四职等 五职等 六职等 七职等 八职等 九职等 职等 附表六、 职位等级薪酬体系一览表 系 列 职 级 普 工 系 列 技 工 系 列 行 政 系 列 销 售 系 列 财 务 系 列 技 术 系 列 管 理 系 列 37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职等 九 职 等 八 职 等 七 职 等 六 职 等 五 职 等 四 职 等 三 职 等 二 职 等 一 职 等 附表七、 薪酬通知单 姓名 部门 调整事由 日期 原执行状况 职务名称 薪资等级 执行日期 停止日期 调整后执行状况 职务名称 薪资等级 执行日期 部门意见: 人力资源部意见: 备注 总经理核定意见: 签章: 签章: 签章: 日期: 日期: 日期: 注:本通知单一式三份,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和个人各一份。 附表八、 奖金通知单 部门 半/年度 日期 奖金事由 姓名 考核分数 本人月基本工资标准 部门意见: 人力资源部意见: 总经理核定意见: 签章: 签章: 签章: 日期: 日期: 日期: 注:本通知单一式三份,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和个人各一份。 附表九、 员工工资调整系数表 公 司 总 体 绩 业 绩 效 等 工 完 成 91%以上 81%-90% 71%-80% 61%-70% 60%以下 F、不称职 0 0 0 0 0 E、基本称职 90% 80% 70% 60% 40% D、称职 95% 85% 75% 65% 50% C、良好 100% 90% 80% 70% 60% B、优秀 100% 95% 90% 85% 75% A、卓越 100% 100% 100% 100% 90% 资 支 级 付 比 例
15 页
988 浏览
立即下载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精品练习题
第一部分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知识基础) 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 一、 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没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劳动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 A、劳动经济学 B、劳动力 C劳动资源 D、劳动能力 2.从经济学的观点看,构成消费对象的消费资料不仅仅是有形的物质资料,而且还包括无 形的非“( )”资料。 A、消费 B、物质 C、需求 D、资源 3、资源的有限性称为( )的稀缺性。 A、消费 B、物质 C、需求 D、资源 4、在市场经济中,支付能力是生产出来的,是生产的结果, 力等于( ) A、劳动结果 B、支付能力 C、支付手段 D、劳动能力 5、一定社会发展阶段所能够拥有的( )就是消费的支付能力。 A、劳动能力 B、 劳动手段 C、 劳动量 D、劳动资料 6、利润定义为企业生产经营的总收入减去( )的差额部分。 A、生产费用 B、总费用 C、原材料费用 D、人工费用 7、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是( )研究方法。 A、规范 B、实证 C、体系 D、认识客观现象 8、实证研究方法的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 )的问题。 A、应该是什么 B、是怎样的 C 是什么 D、实在的 9、劳动经济学运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 )现象。 A、市场经济 B、市场主体 C、劳动力假说 D、劳动力市场 10、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释客观经济现象( )的问题。 A、应该是什么 B 、是怎样 C、是什么 D 、实际 11、总人口劳参率等于劳动力除以( )再乘以百分之百。 A、总人口 B、总劳动力 C、可能劳动力 D、有能力劳动者 12、( ),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 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 A、劳动力供给 B、劳动力总量 C、劳动力需求 D 、劳动力市场 13 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为( )。 A、供给无弹性 B 、劳动力供给弹性 C、供给缺乏弹性 D 、供给富有弹性 14、( )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用的劳动量 A、劳动力参与率 B 、劳动力周期 C、劳动力需求 D、劳动力供给 15、劳动力参与率是衡量、测度( )程度的指标。 A、人口密度 B、社会劳动强度 C、人口参与社会劳动 D 参加工作人口比例 16 劳动力供给弹性是( )变得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A 劳动力供给 B 劳动力需求 C 劳动力供给量 D 劳动力需求量 17、劳动力供给富有弹性表示为( ) A、Es0 B、 Es 0 C、Es 1 D、Es 1 18、对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判断正确的是( ) A、Es 1 B、Es 1 C、Es 2 D、Es0 19、劳动力供给缺乏弹性表示为( )。 A、Es0 B、Es 2 C、Es 1 D、Es 1 20、对于劳动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判断正确的是( ) A、Es 1 B、Es 1 C、Es 0 D、Es0 21、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 Es 表示为( ) A、(ΔS / S)/ (ΔW / W) B、(ΔW / W) /(ΔS / S) C、ΔW / S) /(ΔS / W) D、(ΔS / W)/ ΔW / S) 22、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 Ed 表示为( ) A、(ΔW /ΔD)/ (W / D) B、(ΔD /ΔW) / (D / W) C、(ΔW / W)/ (ΔD/ D) D、(ΔD / D) /(ΔW / W) 23、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是( )变动对工资变动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A、劳动力需求 B、劳动力供给 C、劳动力需求量 D、劳动力供给量 24、劳动力需求富有弹性表示为( ) A、Ed 0 B、0 Ed 1 D、Ed 1 25、劳动力需求缺乏弹性表示为( ) A、Ed2 B、Ed2 C、Ed 1 D、Ed1 26、对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属于( )弹性。 A、供给有无限 B、单位供给 C、供给富有 D、供给缺乏 27、对于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判断正确的是? A、Ed2 B、Ed2 C、Ed 1 D、Ed1 28、边际产量MP用公式表示为( ) A、ΔL / ΔQ B、ΔQ / ΔL C、Q / L D、L / Q 29、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对于有劳动投入的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的第一阶段,判断 正确的是( ) A、AP 递减 B、AP 递增 C、MP 递减 D、MP 为负值 30、AP 与 MP 的交点为( )的最大值。 A、总产值 TP B、平均产量 AP C、边际产量 MP D、劳动的边际产品收益 MRP 31、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短期企业劳动力需求决定的原则是( ) A、MRP=VMP B、MRP=MP C、VMP=MP D、MP=MC 32、当( )时,总产量取得最大值。 A、AP=0 B、MP=0 C、APMP D、APMP 33、增加一单位劳动要素投入多增加的产量定义为劳动的边际产量,也叫做( ). A、边际产品价值 B、边际产品 C、边际产品收益 D、边际产品出售 34、广义的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所以这个体与使用劳动要素的企业之间。在劳动交换过程 中体现的、反应社会经济特征之一的( )。 A、劳动关系 B、雇佣关系 C、经济关系 D、劳动交换关系 35、( )的劳动力市场是广义的劳动力市场交换关系的外在的表现,是实现劳动资源配置 的有效途径。 A、劳动要素 B、狭义 C、劳动关系 D、劳动机制 36、劳动力市场的主题有相互对立的( ) A、客体 B、雇佣 C、两级 D、边际 37、劳动力市场的( ),是指劳动力市场所维护、反应和调节的经济利益的性质。 A、本质属性 B、本质特性 C、本质特征 D、本质要求 38、在劳动力市场的静态与动态均衡分析中,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 )。 A、R·韦恩·蒙迪 B、A·马歇尔 C、雷蒙德 D、希克斯 39、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 )。 A、亚当·斯密 B、希克斯 C、A·马歇尔 D、L·瓦尔拉 40、均衡价格论事由( )提出的。 A、亚当·斯密 B、L·瓦尔拉 C、A·马歇尔 D、希克斯 41、实际工作的计算公式是( )。 A、货币工资/价格 B、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C、货币工资×价格 D、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42、总供给等于( )之和。 A、消费+储蓄 B、投资+储蓄 C、投资+收入 D、消费+收入 43、( )的所有者提供要素服务分别得到各自的报酬,分别对应为地租、工资、利息和利润。 A、劳动要素 B、生产要素 C、服务要素 D、管理要素 44、计时工资中,资格标准乘以实际工作时间等于( ) A、时间有效工资 B、支付工资 C、货币工资 D、应得工资 45、计件工资的计算方式是:货币工资=( ) A、计件工资额(计价单价)×合格产品数量 B、计件率×合格产品数量 C、计件工资率(计件单价)×合格产品数量 D、计件工资率×总生产当日数量 46、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造成劳动力供求的失衡所引致的事业称为( ) A、摩擦性事业 B、技术性事业 C、结构性事业 D、季节性事业 47、失业率用公式来表示为( )×100% A、失业人数/就业人数 B 失业人数/人口总数 C、失业人数/社会劳动力的人数 D、就业人数/失业人数 48、从下列定义说法中,判断错误的是( ) A、最低工资,又称为最低工资率,是国家依法规定的单位劳动时间的最低工资数额 B、最低劳动时间标准包括国家通过立法规定的工时制度、延长工作时间(加班加点)的条 件及最高限额、休息休假制度等 C、工会在其发展中承担着多重功能,最基本的是与雇主或雇主组织进行集体谈判,参与决 定基本劳动条件,并对各项劳动条件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 D、最低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者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 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 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49、( )是政府运用财政预算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保持经济 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C,金融政策 D、收入政策 50、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是( ) A、国民收入 B、基尼系数 C、人均 GDP D、需求弹性 51、从世界各国来看,基尼系数( )时,表示收入差距非常小 A、大于 0.2 B、小于 0.2 C、大于 0.4 D、小于 0 52、基尼系数在 0.4 以上,则表示收入 差距比较大;通常的基尼系数在( A、0~1 B、0~2 C、0~0.2 D、0.2~0.4 )之间 53、实际工资是经价格指数修正过的货币工资,用以说明工资的实际购买能力,其计算公 式为( ) A、实际工资=工资标准×实际工作时间 B、实际工资=小时工资率×实际工作时间 C、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C、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E、实际工资=货币工资÷标准工作时间小时数 54、个人追求的目标是( ) A、收益最大化 B、效用最大化 C、可支配最大化 D、可支配资源最大化 55、增长差距性事业和周期性失业具体表现为( ) A、季节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需求性失业 D、需求不足性失业 56、单位需求弹性,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是( ) A、Ed=1 B、Ed 1 C、Ed1 D、Ed=0 57、经济周期研究者们提出( ) A、两种劳动参与假说 B、一级劳动力参与假说 C、二级劳动力参与假说 D、三级劳动力参与假说 58、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限需要而言,客观上存在着制约满足人类需要的力量,此种力量 定义为( ) A、劳动资源的稀缺性 B、消费资源的稀缺性 C、消费劳动资源的稀缺性 C、资源的稀缺性 59、效用最大化行为的观点,通常作为( )的基本假设 A、市场经济 B、经济行为 C、经济决策 D、经济分析 60、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是( ) A、调节资源的配置 B、决定就业量与工资 C、解决生产什么的问题 D、解决如何生产的问题 61、在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中,( )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 精确的知识的方法 A、观察研究方法 B、实证研究方法 C、对比研究方法 D、规范研究方法 62、从生产要素投入的视角观察,劳动力市场供求运动调节着( ) A、劳动工资率 B、劳动市场的供求矛盾 C、劳动资源的配置 D、劳动力调配 63、从( )视角观察,劳动力市场供求运动决定着工资 A、生产要素 B、服务要素 C、使用成本要素 D、收入 64、( ),只是揭示经济实现内置的构成因素及因素间的普遍联系,归纳概括现象的本 质及其运行规律 A、证实研究方法试图超越或排斥价值判断 B、实证研究方法 C、实证研究方法与哲学中的实证主义有渊源关系 D、实证研究方法的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事实 65、劳动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 ) A、劳动力需求量 B、劳动力需求增长量 C、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 D、劳动力供给增长量 66、均衡价格论,是说明通过商品供给需求的运动决定( )形成的理论 A、商品的均衡 B、商品的产量 C、商品的构成 D、商品价格 67、均衡价格论是新古典学派创始人( )在其所著作《经济学原理》中提出的 A、A·马歇尔 B、亨利·明茨伯格 C、斯迪克兰 D、汤姆森 68、( )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按价格计算的货币价值总量 A、总需求 B、总需求价格 C、总供给 D、总供给价格 69、从以下所述中所谓总需求,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总和,这里假 设需要只包括消费品的需求和投资品需求。其下列公式正确的是( ) A、总需求=总供给+总消费需求 B、总需求=服务需求+投资需求 C、总需求=消费品需求+投资品需求 D、总需求=对产品需求+投资品需求 70、( )是造成非正常失业的主要原因 A、劳动生产率提高 B、气候的变化 C、市场经济的动态性 D、总需求不足 71、关于平均失业持续期表述错误的是( ) A、无论时间长短都属于非常失业 B、它的长度是反映失业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C、平均失业持续期相对较短,反映了经济的动态性 D、平均失业持续期延长表明劳动力市场存在长期失业者 72、( )是指政府已控制货币供应量为手段,通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 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C、收入政策 D、宏观经济政策 73、最低劳动标准、最低社会保障、工会权利义务三个制度结构会受到( )保护 A。、宪法 B、劳动法 C、法律 D、国务院条例 74、收入政策在社会经济中具有的作用不包括( ) A、有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 B、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C、有利于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 D、有利于缩小不合理的收入差距 75、夸张性的货币政策和缩紧性的货币政策,在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中属于( ) A、收入政策 B、货币政策 C、财政政策 D、货币锁紧政策 76、( )是政府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 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 A、财政政策 B、收入政策 C、金融政策 D、货币政策 参考答案 1、A,1 7、B,3 13、B,6 19、C,6 25、D,9 31、A,11 37、A,12 43、B,15 49、A,25 55、D,21 61、B,3 67、A,15 2、B,1 8、C,3 14、C,7 20、A,6 26、C,6 32、B,10 38、B,12 44、C,16 50、B,26 56、A,9 62、C,3 68、C,18 3、D,1 9、D,3 15、C,5 21、A,6 27、D,9 33、B,11 39、D,12 45、C,16 51、B,26 57、A,7 63、D,3 69、C,19 4、B,1 10、A,4 16、C,6 22、D,8 28、B,10 34、C,11 40、C,12 46、C,20 52、D,26 58、D,1 64、A,3 70、D,21 5 、C,1 11、A,5 7、D,6 23、C,8 29、B,10 35、B,11 41、B,16 47、C,21 53、C,16 59、D,2 65、C,6 71、A,22 6、B,2 12、A,5 18、B,6 24、C,9 30、B,10 36、C,11 42、A,19 48、A,23 54、B,2 60、B,3 66、D,14 72、B,25 73、C,24 74、C,25 75、B,25 76、D,25 二、多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 多选、错选、少选均不得分 1.劳动经济学提到,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具有的属性是( ) A.任何一个既定的量与无限性相比,总是不足的 B.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又具有绝对属性 C.劳动资源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D.人所共知,生产赖以消费 E.客观上存在着制约满足人类需要的力量 2.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运作的主体是( ) A.企业 B.供给者 C.个人 D.需求者 E.政府 3.利润最大的含义就是( ) A.“差额”是正值,则越大越好 B.“差额“如果是负值,则越小越好 C.利润最大化不过是效益最大化的变形 D.利润最大化不过是效用的变形 E.利润最大化是货币收入的变化 4.主体的行为可以用最大化的观点加以( ) A.研究 B.分析 C.预测 D.执行 E.总结 5 劳动力市场上,( )分别是劳动力的供给方和需求方 A.居民户 B.企业 C.劳动者 D.公司 E.政府 6.( )导致劳动力市场与其他市场的重大区别是劳动经济学产生的基础 A.劳动力市场配置的资源 B 交换的商品和劳动力 C 其他市场配置的资源 D 交换的商品相比 E 具有显著的特殊性 7.劳动经济学的任务是( ) A.理解并揭示劳动力供给 B.劳动力的稀缺 C.劳动力需求 D.工资 E.就业决定机制 8.劳动经济学主要有( )的研究方法 A.劳动力市场 B.劳动科学 C.劳动供给 D.实证 E.规范 9.实证研究方法具有( )特点 A.研究现象自身的运动规律及内在的逻辑 B.研究现象自身的活动规律及内在逻辑 C.研究现象自身认识客观的规律 D.可根据经验和实施进行检验 E.对经济现象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 10.证实研究方法的步骤是( ) A.确定所要研究的对象 B.设定假设条件 C.提出理论假说 D.提出理论设想 11.规范研究方法研究经济现象的目的主要在于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务。它有利于社会总 体福利水平的提高,但是由于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种种障碍,使互惠的交换不能实现,其 主要障碍有( ) A.信息障碍 B.体制障碍 C.市场缺陷 D.管理障碍 E.物价障碍 12.现代劳动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劳动力是指( ) A.能从事劳动的人 B.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 C.在一定年龄之内 D.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 E. 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口 13.劳动力供给弹性分为( ) A.供给无弹性 B.供给有无限弹性 C.单位供给弹性 D.供给富有弹性 E.供给缺乏弹性 14. 女性劳参率呈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A.女性教育水平普遍提高 B.制度劳动时间缩短 C.人口出生率下降 D.科学技术进步 E.经济结构升级 15.我国在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参与假说中将劳动力分为( ) A.一 B.二 C.三 D.四 E.二、三 16.劳动力市场的性质是( ) A.劳动力市场是社会生产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 B.劳动力与工资的交换行为时一种等价交换 C.劳动力市场的劳动交换决定了劳动力的市场价值 D.通过劳动力市场的交换,实现劳动要素与非劳动生产要素的最佳结合 E.消耗最低费用中劳动的交换体现 17.劳动力市场的本质属性主要表现在( ) A.劳动力市场是在产权边界界定清晰的条件下的必然产物 B.劳动力市场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调节劳动力的配置的途径 C.劳动力市场是在变革中界定清晰条件下的必然产物 D.劳动力市场是劳动交换的途径 E.劳动力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劳动交换,离开流通领域进入生产领域后,所开始的劳动过 程是商品生产者的劳动过程 18.均衡分析分为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它们两者之间的区别是( ) A.揭示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B.分析单个市场均衡的实现与变动 C.说明实现均衡的条件 D.研究任何一种特定商品的供求关系 E.研究任何一种特定商品的供求和价格关系 19.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是( ) A.劳动力资源的分配 B.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 C.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 D.充分就业 E.充分就业的就业量不同 20. 我国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包括 ( ) A.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B.人口年龄结构组合的供给影响 C.人口城乡结构 D.资本存量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E.人口、资本存量与劳动力市场均衡 21.所谓工资就是( ) A.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 B.劳动力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一致的价格 C.由需求价格决定的 D.具有与劳动的净产品不相等的趋势 E.最终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 22.工资率,是指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根据单位时间标准的不同可分为( ) A.小时工资率 B.日工资率 C.基本工资率 D.加班工资率 E.计时工资率 23.福利的基本构成包括( ) A.各类保险 B.工作餐 C.优惠的商品 D.失业保险 E.折价的商品 24.具备( )可以成为就业 A.劳动就业的主体是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人 B.所参加的劳动属于社会劳动 C.所参加的劳动对社会有益 D.所从事的劳动为有酬劳动 E.从有酬劳动中获得的可以是经营收入 25.从劳动经济学的视角考察我国最重要的失业类型有( )失业 A.摩擦性 B.技术性 C.结构性 D.季节性 E.需求不足性 26.请说出现代就业与失业状态的过程( ) A.就业状态→失业状态 B.就业状态→非劳动力 C.失业状态→就业状态 D.失业状态→非劳动力 E.非劳动力→就业状态,非劳动力→失业状态 27 失业给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包括( ) A.物质的 B.家庭的 C.社会的 D.安全的 E.精神的 28、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包括( ) A.最低劳动标准 B.最低社会保障 C.工会 D.职工代表大会 E.保障基本生活标准 29.收入政策广义的说法是( ) A.包括有关政策经济调控的手段 B.包括在一定社会总收入的条件下 C.对以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居民个人分配关系的调整政策 D.包括在一定工资总量的条件下 E.社会收入分配政策 30.收入政策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是( ) A.有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 B.有利于抑制过度的消费增长 C.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D.有利于自由竞争机制发展 E.有利于缩小不合理的收入差距 31.调控收入与物价关系的措施有( ) A.制定工资一物价指导线 B.对物价和工资进行管制以至于冻结 C.实施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控制政策 D.约束企业工资发放过度的行为 E.评议物价和工资增长过快 32.对收入平等化得主要政策措施有( ) A.实行个人收入所得税制度 B.对遗产、赠与、财产、高消费征税 C.发展社会保障事业 D.对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与就业培训 E.发展教育事业和改善居民住房条件 33.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A.劳动力市场现象 B.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 C.劳动力市场 D.资本市场 E.就业与失业 34.对劳动率的长期变动趋势描述正确的有( ) A.青年人口劳参率下降 B.女性人口劳参率上升 C.女性人口劳参率下降 D.老年人口劳参率上升 E.老年人口劳参率下降 35.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由劳动投入的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可以分为( )阶段 A.MP 递减 B.MP 递增 C.总产量绝对减少 D.总产量绝对增加 E.总产量不变 36.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由劳动投入的增加所引起产量的变动,判断正确的是( ) A.第一阶段 AP 递增 B.第一阶段 AP 递减 C.第二阶段 MP 递减 D.第二阶段 MP 递增 E.第三阶段 MP 为负值 37.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短期企业劳动力需求决定的原则是( ) A.MRP=VMP B.VMP=MP·P C.MC=W D.MP=W E.VMP=MC 38.人口年龄结构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劳动年龄组人口占失业人口比重 B.劳动年龄组人口占人口总体比重 C.劳动年龄组内部年龄构成 D.劳动年龄组外部年龄构成 E.就业人口总量 39.货币工资的影响因素有( ) A.货币工资率 B.工作时间长度 C.劳动力数量 D.价格指数 E.相关的工资制度安排 40.关于货币工资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 A.货币工资=工资标准×实际工作时间 B.货币工资=计件工资率×合格产品数量 C.货币工资=计件单价×合格产品数量 D.货币工资=计件工资率×总产品数量 E.货币工资=计时工资率×合格产品数量 41.福利所具有的特征有( ) A.福利支付以劳动为基础 B.法定性 C.企业自定性 D.灵活性 E.公平性 42.福利的具体表现形式分为( ) A.当期支付 B.实物支付 C.延期支付 D.支票支付 E.现金支付 43.企业实行实物支付的主要原因是( ) A.实物支付可以变相降低企业按基本工资支付的法定保险金 B.实物支付可以降低企业按基本工资支付的保险金 C.实物支付变相地提高了个人所得税的纳税起点 D.从社会角度看,实物支付可以增加就业,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E.实物支付时普遍存在的福利支付方式 44.均衡国民收入等于( ) A.总供给 B.总需求 C.投资=储蓄 D.消费=储蓄 E.消费=投 资 45.失业类型分为( ) A.摩擦性失业 B.技术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季节性失业 E.阶段性失 业 46.需求不足性失业的具体表现形式为( )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增长差距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 E.季节性失 业 47.常用的反映失业程度的指标有( ) A.平均劳动时间 B.失业率 C.就业人数 D.失业人数 E.失业持续期 48.事业的度量公式是( ) A. 失业率=(失业人数/社会劳动力人数)×100% B.失业率=【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100% C. 失业率=失业人数/社会要求就业人数)×100% D.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能力人数)×100% E. 失业率=(失业人数/就业人数的容量)×100% 49.对失业造成的影响,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A.失业造成家庭生活困难 B.失业造成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C.失业是劳动力资源浪费的典型形式 D.失业直接影响劳动者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E.失业有利于国民收入的增长 50.政府支出包括( ) A.赠与 B.政府购买 C.税收 D.转移支付 E.政府呆坏账 51.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有( ) A.劳动力供给量 B.最低社会保障 C.劳动力需求量 D.最低劳动标准 E.工会 52.对就业总量影响最大的宏观调控政策有( ) A.财政政策 B.就业政策 C.货币政策 D.金融政策 E.收入政策 53.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措施有( ) A.扩大政府购买 B.减少政府购买 C.增加政府转移支付 D.增加税收 E.降低税率 54.政府实施的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 ) A.调节法定准备金率 B.调整税率 C.调整利率 D.调整贴现率 E.公开市场业务 55.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措施和作用有( ) A.增加货币供应量 B.降低利率 C.刺激投资和消费 D.增加总需求 E.降低消费需求 56.调节收入与物价的关系,控制工资收入过度增长诱发通货膨胀的措施有( ) A.制定工资一物价指导线 B.在物价和工资增长过快且影响宏观经济稳定的情况下,对物价和工资进行管制以至于冻 结 C.实施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控制政策,约束企业工资发放过度的行为 D.依据法律规定,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 E.消减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来减少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 57.运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劳动力市场现象,必须( )等多方面的知识和分析工具 A.坚持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 B.需要经济学知识和均衡分析 C.需要市场非均衡分析 D.需要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 E.需要逻辑学、数学、统计学 58.延期支付时福利的另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它具有的优势包括( ) A.延期支付可使企业获得一种稳定的生产经营的外部条件 B.可以借助延期支付的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分配的激励功能 C.延期支付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D.企业自定延期支付的福利项目,可以增加职工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 E.延期支付可以使若干保险基金实现积累 59.政府购买的具体项目有( ) A.国防用品 B.公共管理服务 C.公共工程项目 D.政府雇员的薪金报酬 E.事业组织中劳动者的薪金报酬 60.转移支付包括政府在( )等方面的支出 A.社会保险福利 B.社会优抚 C.社会救济 D.老年救济 E.某些补贴 61.缓解需求不足性失业的对策是( ) A.只能依赖市场以外的力量使失衡的市场均衡 B.依靠市场自身的力量无法实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均衡 C.只能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 D.政府通过发行货币进行调节 E.刺激总需求及扩大有效供给是解决需求不足性的根本方向 62.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资源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 )的稀缺性 A.支付能力 B.生产结果 C.生产力 D.支付手段 E.劳动结果 63.劳动资源的稀缺性的属性包括( ) A.暂时的稀缺性 B.绝对的属性 C.相对的稀缺性 D.永久的属性 E.消费劳动资源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64.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中经济系统的收入循环模型由 ( )组成 A.居民户和企业 B.商品和劳务的供给 C.生产要素收入 D.生产要素供给 E.货币支出 65.在劳动经济学中所提到的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运作的主体是( ) A.成本 B.资源 C.企业 D.员工 E.个人 66.在劳动市场上按照一定得工资率应是( )将劳动力配置于某种产品和服务的生产的 职业岗位上 A.从供给的角度看 B.要素服务收入 C.从需求的角度看 D.要素使用成本 E.双方的选择 67.阻碍互惠交换实现的主要障碍包括( ) A.体制障碍 B.市场缺陷 C.诚信障碍 D.经济滞后 E.信息障 碍 68.劳动力参与率包括( ) A.就业人口总量 B.总人口劳参率 C.年龄别(性别)劳参率 D.劳动年龄组外部年龄构成 E.劳动年龄人口占失业人口比重 69.劳动力市场均衡状态指( ) A.经济各种对立的 B.变动着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 C.相对稳定 D.不再变动的状态 E.经济均衡 70.生产要素分为( ) A.土地 B.资源 C.劳动 D.资本 E.企业家才能 71.对摩擦性失业表述正确的是( ) A.是高效率利用劳动资源的需要 B.是一种正常性失业 C.是动态性市场经济的一个自然特征 D.是一种岗位交换之间的失业 E.表明劳动力经常处于流动过程中 72.财政政策的手段包括( ) A.调节利率 B.增减预算支出水平 C.增减政府税收 D.调节法定准备金库 E.调节经济 73.财政政策因其目标不同,可分为( ) A.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B.增加政府转移支付 C.降低税率 C.缩紧性的财政政策 E.稳定物价的宏观经济政策 74.收到经济政策制定者和经济学家的重视的收入平等化得主要政策措施有( ) A.实行个人收入所得税政策 B.土地、房产等不动产,高消费征税 C.发展社会保障事业 D.提供就业机会与就业培训 E.发展教育事业,消费贫困,扩大社会平等 参考答案 1.ABC,1 5.AB,2 9.ADE,3 13.ABCDE,6 17.ABE,12 21.AB,15 25.ABCDE,20 29.ABCDE,25 33.AB,3 37.ABCE,11 41.ABCD,17 45.ABCD,20 49.ACD,23 53.ACE.24 57.ABCDE,4 61.BE,21 65.CE,21 69.ABCD,12 73.AD,24 2.AC,2 6.ABCDE,3 10.ABCE,4 14.ABCD,6 18.BE,12 22.AB,15 26.ABCDE,22 30.ACE,25 34.ABE,6 38.BC,13 42.BC,17、18 46.CD,21 50.BD,23 54.ADE,25 58.ABCDE,18 62.AD,1 66.ABCD,3 70.ACDE,15 74.ABCDE,27 第二章 劳 动 3.AB,2 7.ACDE,3 11.ABC,4 15.AB,7 19.BCD,13 23.ABE,17 27.ABCE,23 31.ABCD,27 35.ABC,10 39.ABE,15 43.BCD,17 47.BE,21 51.BDE,23、24 55.ABCD,25 59.ABCDE,23 63.BCDE,1 67.ABE,4、5 71.ABCD,20 4.BC,2 8.DE,3 12.BCD,5 16.ABCD,12 20.ACDE,13,14 24.ABCDE,18 28.ABC,23,24 32.ABCDE,27 36.ACE,10 40.ABC,16 44.ABDE,19 48.AB,21 52.ACE,24、25 56.ABC,27 60.ABCE,23 64.ABCDE,2 68.BC,5 72.BCE,24 法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我国最早期对劳动法的定义是( ) A.劳动法是规范法 B.劳动法为劳动关系之法 C.劳动法是保护劳动者的依据 D.劳动法师国家大法的一种 2.狭义的劳动法仅指劳动法律部门的( )法律 A.核心 B.基本 C.规范 D.依据 3.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时必 须的遵循的( ) A.基本规范 B.指导思想 C.基本准则 D.基本原则 4.社会保险作为物质帮助权实现的主要方式,还具有的特征有社会性。互济性和( ) A.规范性 B.保障性 C.补偿性 D.抗风险性 5.劳动关系法、劳动标准法、劳动保障法和劳动监督检查法构成( ) A.劳动合同法 B.劳动权利法 C.劳动法体系 D.劳动保障体系 6.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分别为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和( ) A.条件 B.方法 C.规则 D.客体 7.劳动法律事实包括劳动法律行为和( ) A.劳动法律事件 B.劳动法律关系 C.劳动法律效率 D.劳动法律后果 8.劳动法的首要原则是( ) A.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 B.保障劳动者的物质帮助权 C.保障劳动者的报酬权 D.保障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 9.( )是劳动权的核心 A.择业权和劳动报酬权 B.平等就业权和自由择业权 C.休息休假权和劳动保护权 D.劳动保护权和职业培训权 10.所谓( )是对劳动者权益和权能的保护,包括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法定权益 和约定权益 A.基本保护 B.优先保护 C.全面保护 D.部分保护 11.政府制定或调整重大劳动关系标准时应当贯彻"三方原则” ,即政府、工会、( ) 共同参与决定 A.企业 B.员工 C.员工代表 D.企业家协会 12.不属于社会保障特征的是( ) A.自由性 B.社会性 C.互济性 D.补偿性 13.( )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A.劳动法律 B.宪法 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D.劳动规章 14.( )是劳动法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A.劳动法律 B.宪法 C. 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D. 劳动规章 15.( )是当前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主要依据 A.劳动法律 B. 劳动规章 C. 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D. 宪法 16.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称为( ) A. 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B.宪法 C.劳动法律 D.劳动规章 17.将①宪法、②劳动法律、③行政法规按照法律效力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①③② B. ③①② C. ①②③ D. ②①③ 18.( )不具有法律效力 A.立法解释 B.任意解释 C.司法解释 D.行政解释 19.( )是雇员与雇主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A.劳动合同 B.雇用规则 C.司法解释 D.集体合同 20.( )是通过工会与雇主协会按照合法的程序,经过集体谈判达成的关于一般劳动条 件的协议 A.劳动合同 B.雇用规则 C.司法解释 D.集体合同 21.( )是以法律共同体的长期实践为前提,以法律共同体的普遍的法律确信为基础 A.法官法 B.判例法 C.习惯法 D.成文法 22.( )是指劳动法的各项具体劳动法律制度的构成和相互关系 A.劳动法的体系 B.劳动法的渊源 C.劳动法的原则 D.劳动法的内容 23.( )包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工资制度、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以及女职工和未成 年工特殊保护制度等 A.促进就业法律制度 B.劳动标准制度 C.职业培训制度 D.社会保险和福利 制度 24.劳动法规定的劳动标准为( )劳动标准、具有单方面的强制力 A.最高,非强制性 B.最低,非强制性 C.最高,强制性 D.最低,强制性 25.( )在于保障劳动者的物质帮助权,其功能是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和 生育情况下能够获得帮助和补偿 A.促进就业制度 B.劳动标准制度 C.工作用工制度 D.职业培训制度 26.( )规定政府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在发展培训失业和开发劳动者职业只能方面的职责、 管理权限、职业分类、通用标准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制度 A.促进就业制度 B.劳动标准制度 C.工作用工制度 D.职业培训制度 27.劳动法啊监督检查的( )即包括《劳动法》各项规定的实施状况,也包括劳动法律部 门各项劳动法律规范的实施状况 A.内容 B.目的 C.客体 D.方式 28.( )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 利义务关系 A.劳动法律关系 B.劳动合同关系 C.劳动行政关系 D.劳动服务关系 29.劳动关系的产生是以劳动条件的( )为其条件的 A 合并 B.具备 C.分离 D.完整 30.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作主要的区别在于劳动法律关系体现了( ) A.法律原则 B.国家意志 C.劳动权利 D.法律渊源 31.( )即雇员与雇主在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 A.劳动合同关系 B.劳动执行法律关系 C.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D.劳动法律 渊源 32.( )关系是劳动法律关系的主要形态 A.法律文本 B.双方当事人 C.劳动合同 D.法律渊源 33.( )是劳动执行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为现实与保障劳动关系的运行而依据劳动 法律规范和有关行政法律规范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A.劳动合同关系 B.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C.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D.劳动法律 渊源 34.( )是劳动服务主体与劳动关系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之间,在劳动服务过程中依据劳 动法律规范和有关法律规范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A.劳动合同关系 B.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C.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D. 劳 动 法 律 渊源 35.( )是劳动关系的实现形态 A.劳动法律原则 B. 劳动法律渊源 C.劳动法律体系 D. 劳动法律 关系 36.运用劳动法的各种调整方式,将劳动关系转化为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法对劳动关系的( )调整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D.第四次 37.劳动法律关系是一种( ),雇主和雇员在劳动法律关系之中即是权利主体,又是义 务主体,互为对价关系 A.劳动关系 B.法律关系 C.劳动合同 D.双务关系 38.我国劳动法的体系是根据劳动关系法律调整的特点和( )构成的 A.内容 B.要求 C.标准 D.规则 39.劳动法律关系的( )是指依据劳动法律的规定,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劳动法律关 系的参与者,即雇主和雇员 A.主体 B.客体 C.内容 D.事实 40.( )人是指身体健康,有完全行为自由,18 周岁以上的男性劳动者 A.完全劳动行为能力 B.限制劳动行为能力 C.无劳动行为能力 D.部分劳动行为 能力 41.劳动法律关系的( )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义务 A.原则 B.客体 C.内容 D.事实 42.劳动法律关系的( )是指主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事物 A.原则 B.客体 C.内容 D.事实 43.依据劳动法律事实是否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法律事实可分为劳动法律行为和( ) A.劳动法律形式 B.劳动法律渊源 C.劳动法律体系 D.劳动法律事件 44.( )是指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具有 一定法律后果的活动 A. 劳动法律行为 B.劳动法律渊源 C.劳动法律体系 D.劳动法律事件 45.( )是指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一定得劳动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 A.劳动法律行为 B.劳动法律渊源 C.劳动法律体系 D.劳动法律事件 46.对违反劳动法的行为进行制止、纠正和追究违法行为人法律责任采用( ) A.工会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 B.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C.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 D.劳动法的制约制度 47.适合于调整劳务关系的法律是( ) A.刑法 B.民法 C.劳动法 D.各地行政规章 48.以下不属于劳动法基本原则特点的是( ) A.权威性 B.指导性 C.稳定性 D.唯一性 49.以下所述不属于劳动法基本原则作用的是( ) A.知道劳动法的规定、修改和废止 B.对劳动法有知道行作用 C.知道劳动法的实施 D.对于认识劳动法本质有指导意义 50.章先生在某企业工作有 10 年以上的工龄,该企业向章先生发出了一份解聘书,并没有 说明解聘的原因。如果按照我国《宪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该企业违背了劳动法提出的( )权 A.基本保护 B.全面保护 C.优先保护 D.劳动就业 51.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在于( ) A.规范企业的行为 B.规范劳动者行为 C.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D.规范劳动力市场 52.在劳动争议中,采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的案件使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 释》属于( )解释 A.司法 B.行政 C.法律 D.问题 53.( )是雇员与雇主在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 A.劳动合同关系 B.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C.劳动法律渊源 D.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54.正常情况下,每月依照法定程序延长的工作时间不能超过( ) A.34 小时 B.36 小时 C.38 小时 D.40 小时 55.以下不属于劳动标准法的是( ) A.休息休假度 B.工作时间 C.劳动安全卫生标准 D.劳动保护制度 56.劳动法监督检查的内容即包括《劳动法》各项规定的实施状况,也包括劳动法律部门各 项( )的实施状况 A.劳动法律行为 B.劳动法律规范 C.劳动法律关系 D.劳动法律体 系 57.劳动法律关系是以劳动关系和( )为前提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A.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B.劳动合同关系 C.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D.劳动法律规范 58.劳动关系是劳动法律关系的实现基础,而劳动法律关系则是劳动关系的( ) A.法律效力 B.法律规范 C.法律 D.法律形式 59.劳动者成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 ) A.劳动能力 B.劳动行为能力 C.行为能力 D.享有权利 60.劳动法中规定限制劳动行为能力人主要包括( )周岁的未成年人 A.16 岁以下 B.18 岁以下 C.16~18 岁 D.16、18 岁 参考答案 1.B,28 6.D,42 11.D,31 16.D,34 21.C,36 26.D,37 31.A,40 36.A,41 41.C,43 46.C,38 51.C,31 56.B,38 二、 2.A,28 7.A,44 12.A,32 17.C,33 22.A,36 27.A,38 32.C,40 37.D,42 42.B,43 47.C,39 52.A,35 57.D,41 3.C,28 8.A,30 13.B,31 18.B,34 23.B,37 28.A,39 33.B,40 38.A,36 43.D,44 48.D,29 53.A,35 58.D,41 4.C,32 9.B,30 14.A,33 19.A,35 24.D,33 29.C,39 34.C,40 39.A,42 44.A,44 49.B,29 54.B,37 59.C,42 5.C,39 10.C,30 15.C,33 20.D,36 25.D,37 30.B,40 35.D,41 40.A,43 45.D,44 50.C,30、31 55.D,37 60.C,43 多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错选、少选均不得分) 1.我国法学界关于劳动法的定义的表述是( ) A.狭义的劳动法仅指法律部门的核心法律 B.广义的劳动法则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的法律 规范的总和 C.劳动法是指法律的一种亚科学 D.劳动法是指法律科学中的一个亚科学,是以劳动法作为研究对象的理论体系 E.研究劳动法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发展 2.劳动法基本原则的特点是( ) A.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劳动法律部门指导性、纲领性的法律规范 B.不同的法律部门有着不同的基本原则 C.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有着高度稳定性 D.基本原则具有高度的权威性 E.劳动法基本原则是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准则 3.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作用有( ) A.指导劳动法的制定、修改和废止 B.知道劳动法的实施 C.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有助于劳动法的理解、解释 D.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可以直接适用 E.劳动法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 4.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 ) A.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则 B.使生产收到影响也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C.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 D.物质帮助权原则 E.依法行使的基本原则 5.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体现在( ) A.劳动者有依据法律规定享有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 B.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享有集体协商权和共同决定权 C.政府制定或调整重大劳动关系标准应当贯彻“三方原则” D.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重大处罚等事项应当通过一定形式听取工会意见 E.在劳动关系领域的其他方面,工会享有广泛的参与权、知情权和咨询权 6.劳动法律渊源具有的含义是( ) A.对劳动法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所有因素 B.对法律适应着有约束力的规范才是法律渊源 C.立法本身并不是法的目的、法的实施 D.劳动法的渊源就是由国家制定认可的劳动法律规范的表现 E.法的表现形式 7.劳动法律渊源的类别包括( ) A.宪法中关于劳动问题的规定 B.劳动法律 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D.劳动规章 E.地方性劳动法规 8.劳动法的体系包括( ) A.促进就业法律制度 B.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 C.劳动标准和职业培训制度 D.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 E.工会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 9.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包括( ) A.劳动合同关系 B.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C.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D.岗位培训法律关系 E.保障安全生产法律关系 10.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是( ) A.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的实现形态 B.提供了劳动法律的当事人行为模式标准及其行为准则 C.劳动法律的关系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 D.劳动法律关系的双方关系 E.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强制性 11.劳动权利保障具体体现为( ) A.平等就业权 B.基本保护 C.自由择业权 D.全面保护 E.优先 保护 12.下列属于劳动权的是( ) A.平等就业权 B.劳动报酬权 C.自由择业权 D.休息休假权 E.职业 培训权 13.下列属于劳动关系民主原则的是( ) A.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 B.平等协商的权利 C.集体协商权 D.共同决定权 E.知情权 14.属于社会保险特征的有( ) A.自由性 B.社会性 C.互济性 D.补偿性 E.知情权 15.下列属于法律渊源的有( ) A.劳动法律 B.劳动规章 C.正式解释 C.我过立法机关批准的相关国际公约 E.地方性劳动法规 16.根据解释主体的不同,正式解释分为( )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行政解释 D.任意解释 E.合同解释 17.社会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 A.社会保险的体制 B.社会保险的项目 C.社会保险的种类 D.社会保险的适应范围 E.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运用和管理 18.按照劳动法的所有制结构模式,将劳动法体系划分为( ) A.国有企业劳动法律制度 B.集体企业劳动法律制度 C.股份制企业劳动法律制度 D.私营企业和个人经营单位劳动法律制度 E.外商投资企业劳动法律制度 19.劳动法体系的构成为( ) A 劳动关系法 B.劳动标准法 C.劳动保障法 D.劳动监督检查法 E. 劳动合同法 20.劳动关系法的构成为( ) A.劳动合同法 B.集体合同法 C.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制定法 D.职工明主管理法 E.劳动争议处理法 21.劳动标准法的构成为( ) A.劳动合同法 B.集体合同法 C.工作时间法 D.工资法 E.劳动安全卫生标准法 22 劳动保障法的构成是( ) A.促进就业法 B.职业培训法 C.社会保险法 D.劳动福利法 E.劳动安全卫生标准法 23.劳动关系转变为劳动法律关系的条件为( ) A。存在劳动合同关系 B.存在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C.存在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D.存在实现劳动的关系 E.存在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 24.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包括( ) A.是劳动关系的现实特征 B.其内容是权利和义务 C.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D.双务关系 E.具有国家强制性 25.劳动者成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有( ) A.用工权利能力 B.用工行为能力 C.劳动休息权利 D.劳动权利能力 E.行为能力 26.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分别为劳动法律关系的( ) A.主体 B.内容 C.客体 D.出发点 E.归宿 27.通常法律将自然人分为( ) A.完全劳动行为能力人 B.限制劳动行为能力人 C.无劳动行为能力人 D.部分劳动行为能力人 E.丧失劳动行为能力人 28.各类用人单位成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备( ) A.用工权利能力 B.用工行为能力 C.劳动休息权利 D.劳动权利能力 E.行为能力 29.劳动法律行为包括( ) A.合法行为 B.违约行为 C.行政行为 D.仲裁行为 E.司法行为 30.为了贯彻执行劳动法,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文件还有( ) A.《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 B.《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C.《关于劳动合同制职工工龄计算问题的复函》 D.《关于特有工种不是提前退休特殊工种的复函》 E.关于贯彻企业职工犯病或非因公负伤医疗期规定的通知》 31.除与我国劳动法律渊源相类似的形式以外,其他一些市场经济国家还有( )类别 A.内部劳动规定 B.劳动合同 C.习惯法 D.法官法或判例法 E.集体合同 32.劳动权包括( )等 A.平等劳动就业权 B.自由择业权 C.劳动报酬与休息休假权 D.劳动保护法 E.职业培训权 33.劳动法律渊源具有( )几种不同含义 A.是指对劳动法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所有因素 B.仅仅指对法律适用者有约束力的规范是法律渊源 C.是指法的表现形式 D.是指劳动法规定的最低标准 E.劳动法是劳动法制的统一 34.劳动法给予劳动者全面保护的内容是( ) A.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 B.法定权益和约定权益 C.保障劳动权益 D.基本劳动权益 E.职业发展权益 35.社会保险作为物质帮助权实现的主要方式,具有的特征是( ) A.大众性 B.社会性 C.互济性 D.补偿性 E.待遇性 36.根据解释主体的不同,正式解释分为( )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法律解释 D.行政解释 E.政府 解释 37.劳动(雇用)合同是( )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A.用人单位 B.雇员 C.劳动者 D.雇主 E.义务 38.劳动法律的主体包括( ) A.企业 B.个体经济组织 C.国家机关 D.事业组织 E.部队企业 39.以下关于“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和“调整劳动关系的具体观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前者的明确性高于后者 B.前者所覆盖的事实状态小于后者 C. 前者的明确性低于后者 D. 前者所覆盖的事实状态大于后者 E.前者的稳定性高于后者 40.劳动法基本原则的特点是( ) A.指导性的法律规范 B.高度的权威性 C.反映劳动法律部门的特点 D.高度的稳定性 E.反映调整的劳动关系的特殊性 41.劳动权包括( ) A.劳动就业权 B.劳动报酬权 C.休息休假权 D.劳动保护权 E.自由择业和择业培训权 42.劳动权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包括( ) A.平等就业权 B.自由择业权 C.劳动报酬权 D.生理间歇权 E.劳动自 由权 43.政府制定或调整重大劳动关系标准应当贯彻“三方原则”,其中三方指的是( ) A.雇主协会 B.政府 C.企业员工 D.工会 E.行业协会 44.劳动法律中所提到的关键词是( ) A.调整劳动关系 B.基本准则 C.最低标准 D.强制规范 E.单方面的强 制力 45.我国在劳动法律、行政法规等规范性文件中采用了( )正式解释权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行政解释 D.律师解释 E.公民个人解释 46.劳动法的内容极为丰富,包括( ) A.劳动关系 B.劳动法律事件 C.劳动标准 D.劳动监督检查 E.社会 保险 47.劳动法律关系是一种双务关系,雇主、雇员在劳动法律关系之中既是( ) A.对等关系 B.权利主体 C.义务主体 D.互为对价关系 E.雇用关系 48.具备用工权利和用工行为能力的机构包括( ) A.企业 B.个体经济组织 C.国家机关 D.事业组织 E.社会 团体 49.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 ) A.双务关系 B.互为关系 C.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 D.承担的义务 E.用人单位所承担的用工义务 50.劳动者成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它们 体现在( ) A.享有劳动权利 B.承担劳动义务的资格 C.能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劳动权利 D.能以自己的行为依法履行劳动义 务 E.使劳动法律关系建立、变更和消灭的资格 51.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中的法律通常将自然人分为( ) A.完全劳动人 B.完全劳动行为能力人 C.限制劳动行为能力人 D.无劳动行为能力人 E有劳动行为人 52.无劳动行为能力人主要是指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可招聘这些人的单位是经过权 利机关批准的( ) A.文娱 B.体育 C.特殊工艺单位 D.企业 E.特殊手工艺 53.劳动法律事实表现,依法能够引起( ) A.劳动法律关系产生 B.变更 C.消灭 D.客观现象 E.争议 54.行为人做出的事实要素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不正确的是( ) A.必须包含建立。变更、终止劳动关系的意图 B.必须完整地、合乎有关规定地劳动法律关系建立 C.必须完整地、合乎规范地表达劳动法律关系建立 D.行为人必须以一定得方式将自己的内心意图表达于外部 E.行为人必须要有一定的方式将自己的内心要求表达于外部 55 劳动法律事件包括( ) A.企业破产 B.劳动者伤残 C.死亡 D.战争 E.地震 56.劳动法律行为是指以( ) A.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B.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 C.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变更和消灭 E.具有一定法律后果的活动 D.具有一定法律后果的责任 参考答案 1.ABD,28 5.ABCDE,31 9.ABC,40 13.ABCDE,31 17.ABCDE,38 21.CDE,39 25.DE,42 29.ABCDE,44 33.ABC,32 37.BD,36 41.ABCDE,30 45.ABC,34 49.CD,43 53.ABCD,44 2.ABCD,29 6.ABE,32 10.ACDE,41、42 14.BCD,32 18.ABCDE,38 22.ABCD,39 26.ABC,42 30.ABCDE,34、35 34.AB,30 38.ABCD,42 42.AB,30 46.CDE,37~38 50.ABCDE,43 54.ABE,44 3.ABC,29 7.ABCDE,33、34 11.BDE,30 15.ABCDE,33、34 19.ABCD,39 23.DE,39 27.ABC,43 31.ABCDE,35、36 35.BCD,32 39.AE,28~31 43.ABD,31 47.BCD,42 51.BCD,43 55.ABCD,44 4.ACD,30、31 8.ABCDE,37、38 12.ABCDE,30 16.ABC,34 20.ABCDE,39 24.ABDE,41 28.AB,43 32.ABCDE,30 36.ABD,34 40.ABCDE,29 44.BCDE,33 48.ABCDE,43 52.ABC,43 55.ABCE,44 第三章 现代企业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没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企业战略是指企业为了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寻求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而制定的( )的谋划与方略 A.总体性和长远性 B.总体性和全局性 C.全局性和系统性 D.长远性和风 险性 2.当整个行业日趋成熟时,行业成长变( ),导致为了生存而产生的激烈竞争,利润 ( ) A.快,上升 B.快,下降 C.慢,上升 D.慢,下降 3.( )是影响企业战略决策的首要外部条件 A.经济环境 B.技术环境 C.政治法律环境 D.社会文化环境 4.企业资源优势具有( ),企业要不断投入以保持和创新其优势 A.绝对性和时间性 B。相对性和时间性 C.绝对性和暂时性 D.相对性和暂 时性 5.( )属于企业的基本活动 A.采购管理 B.售后服务 C.企业基础设施建设 D.技术开发 6.在 SWOT 分析图中,位于第二象限的企业应采取( )战略 A.扭转型 B.增长型 C.防御型 D.多种经营型 7.差异化战略的制定原则包括效益原则、适当原则和( ) A.领先原则 B.有效原则 C.总成本最低原则 D.持久原则 8.在一般竞争战略中,( )是选择行业内一部分或某一些细分市场作为其目标市场和 竞争的领域 A.低成本战略 B 差异化战略 C.重点战略 D.稳定战略 9.、( )行业的特点是销售增长缓慢,市场占有率竞争加剧 A.新兴 B.成熟 C.衰退 D.稳定 10.衰退行业的战略制定包括( )、合适定位战略、迅速推出战略 A.领导地位战略 B 差异化战略 C.重点战略 D.稳定战略 11.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是战略管理工作的( ) A.主体 B.客体 C.内容 D.重点 12.( )是指预定的战略目标或标准,是战略控制的依据 A.实际成效 B.绩效评价 C.战略评价标准 D.纠偏行动 13.安全余额越大,销售额紧缩的余地越( ),经营越( ) A.大,安全 B.打,危险 C.小,安全 D.小,危险 14.当经营安全率低于( )时,企业就要做出提高经营安全率的决策 A.50% B.40% C.30% D.20% 15.决策树的分析程序包括①剪枝决策;②计算期望值;③绘制树形图。按照分析程序的顺 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③①② D. ①③② 16.( )又称为“华德决策准则”。 A.悲观决策标准 B.乐观系数标准 C.中庸决策标准 D.最小后悔决策 标准④ 17.PDCA 循环法是将①计划、②执行、③检查、④处理四个阶段周而复始的循环进行计划管理 的一种方式。将四个阶段按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①④ C. ③①④② D. ④①③② 18.建立合理有效地( )是企业完成计划任务的关键 A.计划体系 B.决策体系 C.目标体系 D 营销体系 19.市场营销是企业经营管理的( ) A.起步环节 B.中心环节 C.结束环节 D.中间环节 20.市场是( )购买者和( )购买者的总和 A.显性,隐性 B.男性,女性 C.城市,农村 D.现实,潜在 21 按照( )不同,可将市场分为商品市场、服务市场、技术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 和信息市场 A.买方的类型 B.卖方的类型 C.交换对象 D.活动范围和区 域 22.( )提供的产品具有以下特征:不可储存、无法转售和不可触知 A.服务市场 B.商品市场 C.技术市场 D.金融市场 23.消费者市场是指所有为了( )而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个人和家庭所构成的市场 A.家庭消费 B.个人消费 C.市场消费 D.社会消费 24.在复杂的购买行为中,购买者的购买决策过程包括①引起需要;②收集信息;③评价方 案;④决定购买;⑤买后行为。将以上过程排列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⑤ B. ③②①④⑤ C. ③①④②⑤ D. ④①③②⑤ 25.( )是指企业的采购部门根据过去和许多供应商打交道的经验,从供应商名单中选 样供货企业,并直接重新订购过去采购过的同类产业用品 A.修正重构 B.直接重构 C.新购 D.间接重构 26.所谓( )就是对本企业的营销具有吸引力的、能享受竞争优势的市场机会 A.企业营销机会 B.企业竞争机会 C.企业优势机会 D.企业实践机 会 27.( )是指某一品牌或产品大类内由尺码、价格、外观及其他属性来区别的具体产品 A.产品组合 B.产品大类 C.产品项目 D.产品线 28.产品组合的( )是指产品大类中每种产品有多少花色、品种和规格 A.宽度 B.长度 C.关联性 D.深度 29.( )是指已获得专用权并受法律保护的一个品牌或一个品牌的一部分 A.品牌名称 B.商标 C.品牌标志 D.记号 30.下列不属于投入期产品生命周期策略的是( ) A.改善产品策略 B.快速掠夺策略 C.快速渗透策略 D.缓慢掠取策略 31.下列不属于售前服务的是( ) A.提供咨询 B.协助选购 C.提供零件 D.提供资料 32.所谓销售渠道是指产品由( )向最终顾客移动过程中所经过的各项环节,或企业通过 ( )到最终顾客的全部市场营销结构 A.中间商,企业 B.专卖者,消费者 C.消费者,中间商 D.企业,中 间商 33.渠道的( )就是产品在从生产者流向最终顾客的整个过程中所经过的中间层次或环 节 A.长度 B.宽度 C.层次数目 D.多重性 34.企业( )是指企业的声誉、人力、财力和物力 A.销售能力 B.实力 C.服务能力 D.控制能力 35.( ),即企业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只选择一家中间商经销或代理其产品 A.独家性分销 B.广泛性分销 C.选择性分销 D.密集性分销 36.( )是企业以一定的代价,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向可能得购买者传递企业产品或劳 务信息,以增加影响。扩大销售的一种手段。 A.广告 B.人员推广 C.营业推广 D.公共关系 37.面对不断变化着的( ),企业领导者必须科学的分析其改变对企业经营产生的影响 , 及时制定对策,采取相应措施 A.外部因素 B.内部因素 C.环境因素 D.政治因素 38.顾客力量的分析是企业特定经营环境分析的重要内容,它包括企业产品消费群体分析和 ( ) A.顾客购买动机分析 B.顾客消费能力 C.顾客选择动机分析 D.顾客心理 分析 39.企业资源状况分析。企业利用其资源的能力分析以及竞争优势分析体现的是( ) A.战略意图分析 B.内部管理分析 C.内部条件分析 D.战略目标分析 40.把资源开发和利用活动分车两大类,即基本活动和( ) A.企业战略活动 B.企业行业活动 C.最终产品的活动 D.支持活动 41.( )过程中,应采取对比方法,进行横向和纵向分析 A.企业基础分析 B.企业管理分析 C.企业人力资源分析 D.企业能力分 析 42.企业纵向一体化的缺点包括①纵向生产能力难以平衡;②自制原材料或自行销售的效率 往往低于专业公司;③横向管理难度加大;④企业资本投入增加。企业实施纵向一体化必 须十分谨慎,以下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②④③ D. ④③①② 43.进行量本利分析的主要问题是找出盈利平衡点,寻找的方法有图解法和( )法 A.公式 B.替换 C.交换 D.平衡 44.经营安全率在( )之间,越接近于一越安全,盈利的可能性越大 A.0~1 B.0~0.5 C.0~1.5 D.0~2 45.企业应当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决定采取什么策略,在何时推出市场。这指的是( ) A.处于衰退期的产品 B.生产的产品销售困难 C.产品过时的产品 D.产品滞销 46.乐观系数决策标准是决策者对未来情况持较乐观的态度,且又考虑到不利形势产生的影 响,又称( )准则 A.华德决策 B.赫威斯 C.亚当斯 D.中庸 47.( )是企业不具备有战略价值的资源 A.资源优势 B.资源管理 C.资源缺陷 D.资源稀缺 48.( )是指企业将其资源进行组合、归集、整合形成产品和服务,以满足顾客需要的一种 技能 A.生产 B.能力 C.管理 D.战略 49.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按照产品生产的价值形成和创造过程——价值链,把资源的 开发和利用活动分成两大类,即基本活动和( ) A.生产加工 B.销售渠道 C.售后服务 D.支持活动 50.企业内部优势和劣势是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的,表现在企业的各种( )上 A.内部条件 B.外部条件 C.资源和能力 D.优势和劣势 51.所谓市场机会就是为满足的( ) A.需求 B.需要 C.信息 D.机会 52.( ),就是根据所选定目标市场上的竞争者现有产品所处的位置和企业自身的条件,从 各方面为企业产品创造一定在的特色,塑造并树立一定的市场形象,以求在目标顾客心目 中形成一种特殊的偏好 A.差异市场 B.集中市场营销 C.市场定位 D.市场组合营销 53.( )是指企业为了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寻求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而制定的总体性 和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 A.企业规划 B.企业策略 C.企业环境 D.企业战略 54.企业经营环境分类,共包括( )种 A 一种 B.两种 C.三种 D.四种 55 现代企业经营外部环境的调研方法不包括( ) A.获取口头信息 B.获取书面信息 C.专题性调研 D.方案性调研 56.顾客力量分析是企业特定经营环境分析的重要内容,不包括( ) A.顾客购买动机分析 B.市场商品消费结构分析 C.顾客消费承受能力分析 D.企业产品消费群体分析 57.现代企业经营环境的宏观分析不包括( ) A.经济环境 B.政治法律环境 C.经济结构 D.社会文化环境 58.通过“借壳
227 页
1177 浏览
立即下载
【家电电器员工手册】西门子员工手册
西门子员工手册 目 序言 编制目的 公司形象 行为准则 录 适用范围 公司宗旨 修订原则 质量方针 欢迎致词 组织结构 公司概况 公司文化 员工守则 员工证 考勤制度 吸烟 电话 公德及礼貌 休假申请 资讯保密 出差 公司治安 接待亲友 成本意识 聘用 聘用 工作时间 劳动合同 试用期 人事档案 薪酬与奖励 基本工资 加班与夜班 绩效工资 项目特别奖 合理化建议奖 薪酬调整 奖金 员工福利 住房 养老保险 法定假 事假 雇佣形式 职位变更 培训与个人发展 工作餐 失业保险 病假 补休 交通 意外保险 婚假 意外 医疗 生育 产假 工伤保险 年休假 丧假 合同终止 开除 退休 离职手续 文康活动 离职 辞职 离职证明 过失类别 纪律处分 三条主要原则 纪律处分步骤 投诉程序 消防规程 职业安全 附则(13) 序言 编制目的 欢迎加入西门子光缆有限公司·成都。为帮助员工全面了解本公司,保证员 工的权益和明确义务,提高工作效率和严格执行规程,将员工培养成合格的 SOFC 成员,特制定本手册。各员工务必全面了解本手册各项内容并切实遵行。 适用范围 本手册适用于本公司正式员工 、短期合同工、借聘人员和见习员工。 修订原则 本手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及有关规定,并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 , 成为劳动合同的一部分,并因当地法律和有关规定及本公司的政策的变更而不 定期的加以修改和增减。 欢迎致词 欢迎加入西门子大家庭 - 一家享誉世界一个多世纪的跨国公司。在此热烈 祝贺你顺利通过挑选成为西门子光缆有限公司 ·成都的一员。本公司拥有世界 先进的光缆生产工艺和技术,完善的质量保障手段,现代化的管理和诚实、优良 的员工,从而保障了向它的用户提供质量可靠和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我们的目标是向客户提供最佳的产品和服务,把公司建成最优秀的光缆制 造企业。在西门子光缆有限公司 ·成都需要每一位成员在各自的岗位上,精诚 合作,相互激励,兢兢业业,力争达到我们的标准。增强我们的竞争实力。 优秀的员工是我们公司最宝贵的资产。因此,我们希望每一个员工以高度的 责任感,竭力支持公司的成功。公司在此过程中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氛围、权 力以及培训和发展机会。作为西门子光缆有限公司的成员,应主动进取,加强有 效沟通,共享公司的价值观念,同仁之间与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团结合作,勇 于承担责任,不断创新,共同承诺迎接挑战。这样我们就可以成为一个集体-- 也只有集体的力量才能达到你和我们大家的目标。 希望您以此手册为指南,自我管理,不断进取。 诚挚地祝愿大家在西门子光缆有限公司 · 成都取得成功。 ________________ 总经理 ________________ 人力资源部经理 公司概况 具有 150 年历史的德国西门子公司是一家享誉世界的跨国公司。素以提供高 质量的产品著称.作为全球电子和电气工业的主力军,它分为能源、工业自动化、 通讯、信息、交通、医疗、电子元器件和照明八大业务范围。业务遍及全球 190 多 个国家。1996 年西门子公司财政年度销售额为 942 亿德国马克,其中西门子公 共通讯网络部占 118 亿德国马克。西门子光缆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在 技术开发和应用上处于领先地位。西门子公司遵循其创始人维尔纳.冯.西门子的 企业信条“我决不为眼前利益而出 卖未来”不断创新,调整战略,以严谨、高 效和可靠的作风确保为用户提供最先进的产品和服务。 成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通讯电缆生产企业之一。主要生产铜缆 光缆、电缆套管和配套产品。是邮电部通讯行业的骨干,全国通讯行业首家通过 全塑市话电缆进网检测批准进网的企业。公司于 1994 年底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 市 H 股。中国邮电 工业总公司为其控股公司。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在通讯电缆行 业具广泛经验和专业知识。至今已两次被中国质量管理协会评为“全国用户满意 企业”。 两强携手共建的大规模光缆生产基地-西门子光缆有限公司·成都于 1996 年 4 月建成并投产,拥有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公司产品有松 套层绞式、中心束管式两大系列。同时能生产 216 芯中心束管式带纤光缆和 480 芯层绞式带纤光缆以及其它类型光缆。产品适用于各种气候环境条件和架空、直 埋及水下等各种安装方式。公司具有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公司已通过 ISO9002 国际质量体系认证、邮电部通讯设备进网质量认证、广电部广播电视入网设备器 材认证和国防通信设备器材进网认证。 公司形象 西门子在全球专门制定了一套树立公司统一形象的规则。员工在涉及公司徽 标、名称颜色、字体、用品、广告、印刷品、投影胶片、建筑物、灯光标志、方向指示、 展览和车辆、服装等问题时都应遵守相应的规定。必要时应向市场部咨询。员工 个人也应在着装、礼貌、电话礼仪和言谈举止等方面随时注意体现公司的风范, 你代表了公司形象,是公司一面镜子。 西门子徽标(LOGO)是公司形象的最重要的部分,并依法注册,是我们公 司的财富。因此在使用公司徽标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不许变形、重组或加 后缀,不许将其放入文章中,颜色必须使用西门子专用色(Petrol)、黑色或白 色。其它详细规定请向市场部咨询。 公司宗旨 把西门子光缆有限公司·成都办成最优秀的光缆制造企业,成为中国信息 高速公路建设中的主角,提供最佳的产品与服务以满足用户需求。为获得成功, 我们必须为用户创造最大的价值;投资、信任和尊重我们的员工;并为我们的股 东创造良好的收益。 质量方针 质量是我们公司所有活动的基础。质量保证是我们公司管理系统的一个基本 要素,质量与质量保证是公司宗旨的体现。 我们的目标是向我们的用户提供杰出的质量与最高价值的产品与服务。 我们要使我们的用户满意,并保持对我们的产品与服务的信任。这包括咨询 与技术 支持以及制造、交付与服务。我们用户的判断是我们质量的最终评价。 不断改进、争创最好是公司管理者永无止境的工作任务。 每一个员工必须对他的或她的工作质量负责。每一个员工的努力是直接对我 们的产品与服务的质量的积极贡献。每一个员工应最优先考虑用户的利益。 在各部门与工序中保证并达到上面所承诺的质量目标,以及通过培训来激 励职工的质量意识是所有领导层的重要任务。 组织结构 总经理 光缆运作部 市场及销售部 财务及业务行政部 质量保证部 生产制造 销售 人力资源 原材料质量控制 生产管理 市场 财务控制 成品质量控制 工程 后援 组织及数据处理 公司文化 面对竞争激烈的光缆市场,公司必须具有全面的竞争优势。而具竞争理念的 企业文化是公司全面提高公司竞争实力的战略和管理的根基。 公司的企业文化可用 “ 3 S ”和 “ 3 C”概括: 行为准则 诚实待人,相互尊重 讲究公德,遵纪守法 有效沟通,理解合作 主动配合,团队精神 解决问题,敢于决策 不断创新,承担责任 严谨求实,敬业精神 自我管理,职业道德 客户第一,质量为本 提高绩效,节约成本 勇于进取,自我发展 员工守则 员工证 员工证是公司用于鉴别员工身份和打卡,应随身携带,并正确佩戴。 员工证属公司财产,仅限在职人员特有,应妥善保管。持证人员离职或经要 求时,应将此证退还人力资源部。 遗失或损坏此证,应立即报请人力资源部另行制作,并应赔偿其费用。 考勤制度 所有正式聘用员工都必须在上、下班时在考勤钟上刷卡登记(含节假日在公 司加班), 公司以此计算员工的出勤,并依此作为当月工资的计算依据。 上班时间后 30 分钟以内刷卡视为迟到、下班时间前 30 分钟以内刷卡视为早 退。上班 时间 30 分钟以后(含 30 分钟),下班时间前 30 分钟以前(含 30 分 钟)刷卡按旷工半日论。 请别人代刷卡或替别人刷卡及在考勤钟记录上弄虚作假,都属严重违纪行 为。 因各种原因不能按时刷卡者都应提前办理未刷卡手续(填写“未刷卡记 录”,经部门 经理签字认可后交人力资源部存档备案)。因特殊原因不能提前 办理者,应在事后当 日内办理。否则视为旷工。 休假申请 员工请假时应于事前填写“假期申请表”,经有关部门主管批准,在人力 资源部备案后,方可离岗休假。 由于特殊突发性原因(如患病或紧急事故),无法提前办理请假手续者, 须本人或委托他人及时与部门主管和人力资源部联系,并于复职后 2 日内持有 关证明办理补假手续。 年休假应于事前 1 周征得部门主管同意,并报人力资源部备案,协商排定 休假日期后实施。 有薪假期及 3 日以内无薪假期均由部门主管审批,3-5 日无薪假期由总部 门经理审批, 5 日以上无薪假期由总经理审批。分部门经理以上的年假申请须 事先得到总部门经理 和总经理的批准。 员工假期类别参见“福利”章节。 出差 出差是指得到批准在本市以外,并且时间在 12 小时以上的因公外出。(在 一固定地点停留的时间超过 15 天,将按进修规定处理) 所有出差都须事先征得直属上司(总部门经理)的批准。差旅行程的更改或 延长都必须 事先征得总部门经理的同意,回公司后通知人力资源部。 出差申批程序如下: 填写“出差预算申请表”,交由相应的部门经理签字(国外出差须由总经 理或财务总监签字),复印一份交予人力资源部。若需申请预付款者,应将原件 交财务部门确认,领取预付款。 出差回公司后应在 2 周内,填写“差旅费报销凭证”并附上收据和有关报 告交总部门 经理签字。然后送交人力资源部审核, 审核完毕后交财务部门复核 结算。 接待亲友 在公司范围内,员工不得接待亲友,特殊情况需由部门主管认可,并在指 定地点进行。 吸烟 公司提倡员工不吸烟,并严禁在非指定吸烟区吸烟(公司在车间和办公楼 外各设有一个吸烟点),吸烟时间不应超过 10 分钟。 不得乱扔烟头。应将烟头熄灭后放入烟灰缸中。 电话 非紧急情况,上班时间不得因私事使用公司电话,不得在电话上长时间聊 天。使用电话时应注意电话礼仪和语气,维护公司形象,不得使用不文明术语。 对外电话必须清 楚报出本公司名称和个人名称并使用普通话或英文;接听电话应报出所在 部门或个人姓名并主动帮助同事接听电话,转接或留言。熟记常用电话号码。 资讯保密 严守公司机密,不得对无关员工或外界泄漏公司保密资料。 若因泄漏公司机密给公司带来损失的,除赔偿损失外,公司将依照有关程 序进行处分或追究法律责任。 公司治安 公司员工应遵守公司的保安规定,积极配合公司保安人员作好保卫工作。 进出公司大门均应主动出示员工证。 物品运出公司时必须有加盖公司公章或公司认可的相关人员签字的出门条, 门卫有权 对运出公司的物品进行检查。 如发现可疑人物、治安事件或其他异常情况,应尽快报告门卫值班室(电话 250、251 或 259)和部门主管。 成本意识 所有员工都应牢固树立成本控制和杜绝铺张浪费的观念,想方设法减少损 耗,降低成本,节省各种费 用(如:水、电、原材料、纸张等);对于浪费现象 公司将给予处分。 公德和礼貌 不准带醉上班,更不能在工作时间内饮酒。 爱护一切公共设施、建筑、绿化带、设备、仪器、家具和其它财产,保持办公 区、生产区、岗位和厂区环境的清洁卫生,不准在厂区内随地吐痰和乱扔垃圾, 禁止在茶室的下水道内倒废弃的茶叶渣。应将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倒入相应的垃 圾存放点。 保持仪表整洁,衣衫不整者不得进入公司。上班不得身着短裤、背心和拖鞋 车间工人应按要求着工作服;行政人员应着装大方、庄重和得体;有接待任 务时男士应着西装、衬衣、领带和皮鞋;女士应着装大方和庄重。 禁止在厂区和办公楼内大声喧哗和嬉闹。 所有员工(包括司机和保安)都应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对待客户和同 事。 内部传递文书必须用英文或中英文;公开场合(如会议、演讲、培训和接待 等)应尽量使用普通话或视需要使用英文。 聘用 聘用 本公司聘用员工以适应本公司业务需要为原则,多种渠道招聘。经资历审查 业务考核合格后由人力资源部依公司人事程序办理手续。公司规定下列情况之一 者不予聘用: 曾被公司开除或未经批准擅自离职者 有刑事犯罪行为者 体检不合格者 学校未毕业的学生 未满十六周岁者 雇佣形式 公司针对实际需要采取多种聘用形式。如委派、长期聘用、短期聘用、借聘、 兼职聘用等形式。 劳动合同 本公司正式员工一律实行劳动合同制,劳动合同是指公司与员工所订立的 明确劳动关系的法律文书。由双方签署并经当地劳动部门鉴证生效,具法律效力 双方必须严格遵守,认真执行。合同到期后,经双方同意可续订新劳动合同。 试用期 按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包括为期最多不超过六个月的试用期,延长期不 得超过一个月试用期不合格者,公司可以予辞退,但须提前七天书面通知本人 或以七天工资代通知金试用期内, 员工如提出辞职亦提前七天书面通知公司或 以七天工资代通知金。 对于未毕业的学生,只能作为实习、培训期对待。待毕业手续完毕后,方可 进入试用期。 人事档案 凡本公司正式全职聘用的合同制员工必须与原单位终止劳动关系,其人事 档案须转入本公司指定或认可的劳动人事部门统一管理,以便办理工龄计算、出 国政审、职称评定等人事事宜。 公司也将为员工建立内部个人档案,记录员工各种人事、培训等记录。员工 个人资料变更,如住址、电话、婚姻、子女状况等,应尽快呈报人力资源部。避免 紧急情况下的不便。员工还应向人力资源部提供其它资料,如:通过各类考试、 技能职称、学历的变化等, 以便在有机会培训、晋升、职位空缺时受到优先考虑 工作时间 本公司员工每周正常工作时间为 40 小时 行政部门实行正常班,每周六、周日休息。工作时间:8:30——17:15 午餐 时间 45 分钟。 生产部门实行倒班轮休制,班次安排由各部门制定。 特殊岗位另订作息时间。 因季节或公司业务需要以及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有必要延长工作时间时, 经核准后可延长工作时间, 对此公司将事后给予补偿。 员工应按时上班,提前到达工作岗位进行必要的班前工作准备。 职位变更 调职:根据工作需要,公司可调动员工工作岗位,员工须无条件服从;员 工个人欲变更工作岗位须向所属部门主管或人力资源部提出,不得私下与其它 相关部门主管谈及调动意愿。D 级以上员工调动或跨大部门调动须经总经理批准 晋升和调级:根据工作需要和个人能力及表现,员工可被提升或调级。在考 核核评估合格后由部门按程序报人力资源部审定方可任命或调整, C 级以上的 任命和调级必须报总经理批准。 对于任何升职机会和空缺。公司首先考虑公司内部员工。 降级降职:员工在职期间,若对工作不能胜任或违反有关纪律,公司可作 出降级降职处理,工资和福利亦会相应调整。 培训与个人发展 员工是公司最宝贵的财富,员工的的素质是公司前途的保障。公司以人为本 以投资于人力资源为首要任务,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培训课程、体系和个人发展 计划。 其主要目的是:能有系统地协助员工提高业务、素质、管理理论和外语水平 获得全面的培训和实践经验,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公司提供良好的个人发展条 件,以充分发挥员工的潜力。 我们鼓励员工积极参加培训,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在公司发展的前提下, 成功发展个人事业前途。 薪酬与奖励 基本工资 公司在员工完成指定的任务,履行指定的责任、权力和义务后,按雇佣合同 规定所应支付的最基本的劳动报酬。基本工资是依照公司管理层制定的工资结构 由员工的 职位和级别而决定的。工资将在每月底由银行自动支付到员工个人帐 号上。 加班与夜班 公司由于生产经营需要,可以安排延长工作时间;如有特殊情况需长期延 长工作时间时,可与工会或员工协商后作出相应的加班安排。公司安排加班应支 付高于员工 基本工资的工资报酬。支付标准如下: 延长工作时间 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基本工资; 休息日工作 百分之二百的基本工资; 法定节假日工作 百分之三百的基本工资; 加班可支付加班工资或根据部门主管的安排以补休代替。 对于生产线员工倒夜班,公司给予夜班补贴。 绩效工资 公司每季度对每位员工的工作表现作出绩效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支付一 定百分比的基本工资作为表现浮动工资。 薪酬调整 公司根据下列因素对薪酬不定期进行局部调整: 公司经营状况和竞争能力; 当地目前的物价上涨指数; 员工的工作表现、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程度; 升职和降职; 当地劳动力市场薪酬变化。 奖金 公司在周年纪念日、春节、国庆等特殊情况下发放特别奖金。在每年年底经 理办公室对员工的表现作出公正的评估,评选出当年最佳员工,并根据公司效 益考虑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项目特别奖 公司对在某方面作出杰出表现而为公司带来效益者,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 质奖励。 合理化建议奖 公司鼓励每位员工就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的各方面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想法和方法等,从而不断提高公司的竞争优势。对于意见被采纳者,公司给予一 定的精 神和物质奖励,并以此作为晋升时的参考依据。 住房 员工福利 公司根据有关规定付给员工住房补贴或支付住房公积金。 工作餐 公司为员工提供员工食堂,员工每个工作日免费享受一顿工作餐,加班超 过三小时可额外享受一餐。 交通 公司根据有关规定付给员工交通补贴或提供上下班交通班车。 医疗 公司不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常规身体检查。对于非因工负伤和患病,公司将付 给员工医药补贴和办理医疗保险(具体参照公司医疗制度规定)。 工伤保险 对于因工负伤者,公司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员工办理工伤保险。 养老保险 公司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员工向社会保险事业局缴付基本养老基金和补充 养老基金员工个人应缴付部分公司每月将根据规定从个人帐号中代为扣除并上 缴社会保险 事业局。员工退休后将从社会保险事业局领取养老退休金。 失业保险 公司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员工向社会保险事业局缴付失业基金。 意外保险 作为额外福利,公司为员工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生育 对于符合国家计划生育规定的女员工生育子女,公司按当地政府有关规定 执行。 年休假 在公司连续工作满一年以上的员工每年可以享受有薪年休假。 第 1 次可以享受 10 天,以后每工作 1 年加给 1 天,最多可享受 15 天; 年休假不允许跨年度累计。若因工作需要而未享用的年休假,公司将在每年 年底发给相等时间长度的加班工资作为替代; 年休假应一次性享用。若确因工作需要无法一次性休完者,必须得到部门主 管审批,且每次申请时间不得少于 1 天; 公司有权根据生产经营情况,统一安排员工年休; 家住成都市六区外的员工利用年休假探望父母或配偶时,公司可依据路途 给予适当的路途假(以列车时刻表的量程为准,以成都站为基点),具体路程 及天数规定如下: 成都市六区十八县以内,不享受路途假,不报销差旅费; 成都市六区十八县以外,四川省以内,给予 2 天路途假,凭交通票据报销 50.00 元人民币差旅费; 四川省以外,给予 4 天路途假,凭交通票据报销 150.00 元人民币差旅费。 法定假 根据国家规定,以下为国家法定有薪公共节假日: 元旦(一月一日) 1天 春节(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3天 国际劳动节(五月一日) 1天 国庆节(十月一日,二日) 2天 病假 员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时,凭指定医院(急诊除外)的医生证明申请病 假休息。员工每年可以享受 10 天有薪病假(包括门诊时间和治疗时间)。超过 10 天者将根据下列 规定扣除当月全部表现浮动工资和部分基本工资: 11 天~29 天 扣 10%基本工资 30 天~59 天 扣 30%基本工资 60 天~90 天 扣 40%基本工资 超过 90 天 扣 50%基本工资 对于超过劳动法规定的医疗期者,公司将解除劳动合同。 员工因公负伤,参照劳动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婚假 对符合国家婚姻法有关规定的员工结婚,可以享受有薪婚假。 女性 23 岁以前,男性 25 岁以前 3天 女性 23 岁以后,男性 25 岁以后 13 天 再婚者 3天 产假 对符合国家计划生育规定的已婚女员工可以享受有薪产假和计划生育的假 期。 丧假 员工的父母、配偶、子女、兄弟姐妹、配偶的父母死亡可准予 3 天有薪丧假 (不含路 途)。 事假 员工因有事必须亲自处理,可以申请事假,所有事假都无薪。全年事假累计 超过 30 天者,公司有权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 补休 员工加班可以申请相等时间的补休来替代加班费作为补偿。补休在一年内可 以累计,到年底时公司将发给加班工资以代替所有当年未享用的补休假。 意外 若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塌方等),并经多方努力而 仍不能正常上班者,应及时与有关部门主管和人力资源部取得联系,公司将根 据具体情况考虑 给予有薪意外假。 文康活动 为鼓励公司的集体精神,公司将为全体员工提供体育运动和集体业余活动 的机会。员工亦可以建议开展足球、排球、郊游、参观、文艺晚会等活动。但此类活 动原则 上不得影响公司正常运作。 辞职 离职 员工在合同期内提出辞职,须提前一个月以书面通知公司或以一个月工资 代通知金,并经部门主管批准后,方转人力资源部及总经理审批。 合同终止 公司对违反公司纪律、长期工作不力、无法胜任工作者和一年内各种无薪假 期累计超过三十天者。有权提前一个月通知员工中止合约或给予一月工资代通知 金;对于因公司内部或外部原因导致中止合同或裁员公司将按国家规定给予相 应的补偿。 开除 对于严重违反纪律(如:严重过失、刑事犯罪等),公司将立即开除,无需 提前通知和作相应赔偿。 退休 公司对退休人员将按当地政府有关规定处理。 离职手续 员工无论以何种理由离职(辞职、辞退、解聘、合同终止)均应办理完毕其 离职手续、交接工作、归还所有公司物品、结清一切帐目。否则公司有权冻结其名 下工资、公积金、保险,并保留对此采取法律行动的权力。 员工在合同期内离职,须按其在公司工作时间长短,赔偿相应部分或全部 培训费用及办理用工手续等费用。 离职证明 公司为离职员工提供离职证明,离职证明抄送相关的劳动人事部门和社会 保险机构。员工可向上司或人力资源部索要推荐信。公司可据情况出具有关推荐 信。 过失类别 过失将以其严重性分为三类,详列如下: 一般过失 工作时间不认真工作;未经许可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串岗、聊天、做与工作 无关的事情。 工作时间在工作场所或办工楼打闹戏笑、大声喧哗、追逐。 工作时长时间打私人电话或处理私人事情。 工作时间不佩戴员工证。 未经许可,私自进入禁止入内的场所。 未经许可,随意将外人带入公司或有关工作间。 无信服之理由,工作时间不穿工作服或规定装束。 人为地制造矛盾、无中生有、造谣传话、干扰正常的工作秩序。 下班后及休假期间在公司内游荡。 工作时间未经许可接待亲友。 在公司内部泄漏有关的保密信息,造成不良影响。 未经主管经理批准私自换班、换休。 不遵守公司保安措施和消防条例。 随地吐痰及乱扔杂物。 工作时间睡觉或玩电脑游戏 对上司、同事及客户和各类采访者不礼貌。 无理不服从公司的工作安排和不服从上司的命令。 当月迟到、早退四次以上或当月旷工一至两天。 成本意识差并经常造成浪费。 擅自将本人工资泄漏给他人,在同事中相互打听、造谣、散布他人收入,干 扰正常工作秩序者。 其它类似性质的行为。 重大过失 工作时间擅自离开公司外出,擅离职守。 工作时间喝酒,带醉意上班,影响极坏。 工作时间精力不集中,玩忽职守,致使零部件、工具损坏和丢失,造成经济 损失。 造谣惑众、破坏团结、煽动他人闹事、怠工者。 无理取闹,聚众闹事,起哄,搅乱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者。 以不正当手段索取病假单;或以病假为名,从事有收入的活动。 弄虚作假、涂改、伪造单据或原始记录者。 触犯国家法律、法规、受到相关处分者。 对待客户,服务态度生硬,工作作风恶劣,引起用户不满,影响公司业务 和信誉。 事前不请假,不上班,从不上班开始,两天之内本人或委托人未向有关部 门或人力资源部通告者。 在库房及公司禁止吸烟的场所吸烟者。 拖延或拒绝上级交给的工作任务。 其它类似性质的行为。 严重过失 大庭广众之下互相大吵大闹,对别人恶语中伤、辱骂,毒化公司风气,搅乱 正常工作秩序者。 不遵守交通法规,造成交通事故,致使人员伤亡(汽车驾 驶员)或车辆损 坏 当月旷工三天及以上 在公司内煽动斗殴或参与斗殴。 长期工作不力,效率低下,态度不端正。 工作效率低下、态度或疏忽而致使公司蒙受重大损失,包括经济和公司声誉 违反工艺纪律或责任心不强而造成产品严重质量问题、报废或无法弥补的损失请 别人代打考勤卡或替别人打考勤卡及在考勤记录上弄虚作假。 工作时间内兼任其他公司工作。 违章指挥或违章操作,造成工具、设备损坏,产品报废或人员伤亡事故。 无证驾驶或私自动用机动车、叉车;或未经许可擅自开动机器设备,造成不 良后果,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 向本公司以外的公司或个人泄漏公司技术、经济或其他市场情报。 公开诋毁公司的名誉和信用,使公司受到损害。 连续旷工五天以上或一年累计旷工十天者。 对主管和同事使用恐吓、胁迫、暴行和其他不法行为,严重危害人身安全, 玷污个人名誉者。 利用工作之便索取回扣,接收贿赂者。 贪污公款、盗窃公司物品或私人钱物者。 违反工艺纪律或责任心不强而造成产品质量问题或物料浪费伪造主要简历 而被录用者。 故意或因重大过失造成损失、事故,或使事故将要发生者。 不服从上级正确命令或违反安全规定,引起重大事故者。 其它类似性质的行为。 纪律处分 在需要执行纪律行动的时候,公司将采取公平、一致及有效的态度。 三条主要原则: 纪律行动之目的是为了改进犯错员工的操行及工作表现。 对所有员工都将给予解释及上诉的机会。 处分须于犯过日起两个月内执行。 部门经理和人力资源部均有权执行纪律处分。 纪律处分步骤: 一般过失 初次——————口头警告 再次——————书面警告 重大过失 初次——————书面警告 再次——————最后警告 严重过失 开除 立即解除劳动合同 除以上处罚外,公司将根据公司纪律条例给予相应的经济处分。其中包括罚 款、扣除基本工资、减少表现工资、降职降级和赔偿经济损失等。员工有权对所给 予的纪律处分提出上诉,并按投诉程序进行。所有过失将以书面记录存放于个人 档案内。公司保留公布事件和处分结果的权力。 投诉程序 为系统处理员工纪律问题,管理办公室有权全权处理。员工不得藉故直接或 间接接触或滋扰任何董事以致破坏管理制度的完整。 对于工作时间、福利、环境等问题;或员工之间因工作原因发生矛盾以及不 服公司行政决定或处分,员工可亲自或书面向直属上司申诉,在所属部门逐级 向上反映。如未解决可向人力资源部直至总经理反映,从而得到解决方法。( 公司不接收匿名投诉 ) 消防规程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是我们的消防工作方针。做好消防工作是公司每个 员工的责 任和义务。 加强火源、热源管理,下班应关闭相应电源。 消防设施(如:灭火箱、消火栓、安全通道)旁,严禁停车、堆放物品。 熟悉灭火箱、消火栓等消防设施、器材的放置地点,不得随意挪动;更不得 挪作它用。 公司配备的灭火器有 1211 和干粉,应认真学会其使用方法。 1211 和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拔下保险(拨销) 将喷嘴/喷射软管对准火焰根部 启压操作手柄。 火警处理程序 报警:击碎手动报警按钮 或通过消防报警电话:首先请拨 250、251、259,必要时可拨 CDC 消防报警 电话或市消防报警电话灭火:根据火场情况,选择适当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报告:迅速通知上级。 保护火灾现场。 牢记消防报警电话:公司内部 250 或 251 或 259 职业安全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们安全工作方针。注意安全是我们每个员工的 责任。员工应遵守岗位上的安全规定,防止事故的发生,保证人身安全和公司财 产不受损害。 随时留意你所在的工作区域,如发现不安全因素应立即向上级报告。 在工作岗位上应根据有关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具。 在机器旁工作,不能穿宽松的衣服,不能戴领带,戒指及其他饰物。不许穿 露脚指、高跟鞋等存在潜在危险因素的装束。 维修工在进行维修工作之前必须遵守特定的安全程序来切断电源。这个程序 通常称作上锁或挂牌提示。非维修人员严禁擅自维修机器设备。 切忌将化学溶剂或其他可燃性液体倒入排水管道或下水道,只能倒入指定 的废液回收容器中。 非铲车驾驶员严禁驾驶乘坐铲车;非公司机动车驾驶人员,未经许可,不 得擅自驾驶公司车辆。 乘坐电梯时,必须遵守劳动局颁发的“乘客须知”。 员工在下列情况方可操作设备、仪器和车辆 被分配在该岗位上,并已接受过相关操作培训,获得上岗证或操作许可证 等(铲车、电工等特殊工种必须持有市劳动局颁发的操作许可证)。 该岗位已具备适当的安全装置; 穿配必要的劳保用品(机床、光纤着色等的操作必须戴防护眼镜)。 意外事故处理程序 立即向部门主管或经理报告,随后在 8 小时内通知人力资源部。 救人、救物,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避免事故的扩大。保护事故现场。 熟记下列急救电话 附则 本员工手册属公司财产,仅限公司在职人员特有,员工不得将此手册对外 流传。员工离职时,应将此手册退还人力资源部。 本手册解释权属人力资源部。
16 页
507 浏览
立即下载
XX结构标准设计室主任任务绩效考核指标
结构标准设计室主任任务绩效考核指标 序 指标 号 1 2 权 采用原因 重 本部门年度工作 保证各项计划顺利完成 计划完成情况 本部门预算执行 说 数据来源 明 保证成本节约 情况 3 指标解释 本部门年度工作计划未完 技术质量 成的项目内容、数量 部 本部门预算节约或超支金 财务部 额/本部门预算总额 本专业图集销售 关注本专业图集发展, 本年本专业销售额/去年本 额增长率 促使室主任提高审查质 专业销售额 财务部 量,严格把关 4 外部专家审查本 促使室主任严格审查编 本专业图集编制大纲经外 技术质量 专业图集编制大 制大纲等合理、可行, 部专家审查后的打分情 部 纲打分的平均分 使编制大纲内容与合同 况,取图集平均分 金额对称 5 本专业各阶段技 促使主任工程师提高审 技术质量部或其他有关部 技术质量 术文件抽查不合 查质量,严格把关 门对标准图编制各阶段技 部 格率 术文件抽查不合格数量/抽 查全部技术文件数量 6 个人建议立项数 促使管理人员关注市场 所提出的本专业新编、修 建筑标准 目 积极提出标准图编制项 编项目的数量 设计室 目 7 8 9 个人建议立项项 保证管理人员所提项目 未能报批的项目数量/所提 建筑标准 目采纳率 符合市场需求 全部项目数量 设计室 个人项目计划完 保证项目按计划进度完 项目各时间节点延迟天数 建筑标准 成情况 成 个人编制大纲评 保证图集页数合理 审分数 设计室 编制大纲所内专家匿名评 技术质量 审得分 部 10 个人各阶段技术 促使管理人员提高审查 技术质量部或其他有关部 技术质量 文件抽查不合格 质量,严格把关 门对标准图编制各阶段技 部 情况 11 12 术文件抽查不合格次数 外部专家审查打 通过外部客观审查保证 外部专家审查立项项目、 技术质量 分分数 所立项目、编制大纲、 编制大纲或技术条件合理 部 技术条件等合理、可行 性等的打分情况 所管理图集销售 图集销售额反映图集市 所管理图集年度销售额 额 场需求及质量,促使管 财务部 理人员把握市场需求、 加强图集质量管理 13 14 参编、协编单位 参编、协编单位赞助金 所管理图集参编、协编单 赞助费金额 额是收益来源之一 位赞助实际金额 图集每册印刷成 保证合理预测印刷数量 该本图集每册平均印刷成 本 单本图集收益率 15 财务部 本 直接体现管理人员劳动 单本图集售价/单本图集平 成果的经济效益与市场 均成本 财务部 价值 16 17 18 文件处理、资料 保证部门工作顺利进行 提供的及时性 文书记录完整性 骨干员工流失率 保证各种记录的完整 考察因管理不当造成骨 干员工流失的情况 文件起草、发放、传递等未 建筑标准 按规定时间完成的次数 设计室 文书记录缺失、少项的次 建筑标准 数 设计室 流失员工数量/员工总数量 人力资源 部
3 页
591 浏览
立即下载
公司员工绩效考核方案(讨论稿)
公司员工绩效考核方案 (讨论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目的 为了建立、健全集团的绩效管理系统,使员工的贡献得到认可并提高员工的绩效,提 高职能部门满意度,促进各职能部门内部的团队合作精神,理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 协调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运作,提升团队业绩,使集团得到持续性发展,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基本目标 公司绩效管理规程的基本目标是: (1)通过绩效管理系统的实施促进公司整体目标实现,提高在市场竞争中的整体运 作能力与竞争力。 (2)通过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提升团队士气,降低 企业内耗,理顺部门关系,达成团队业绩。 (3)通过绩效管理帮助每个员工提高工作绩效与工作胜任力,建立适应企业发展战 略的人力资源队伍。 (4)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促进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形成开放、积极 参与、主动沟通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第三条 基本原则 公司实施绩效管理的基本原则是: “三公”原则 公平:考核标准公平合理,人人都能平等竞争。 公开:考核实行公开监督,人人掌握考核办法。 公正:考核做到公正客观,考核结果必须准确。 “四严”原则 严格考核标准:即考核要素的标准必须具体、明确、客观、合理。 严格考核方法:即考核的形式和方法必须符合科学、严谨的要求。 严格考核制度:即考核的规程和考核的准则要严格,使考核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严肃考核态度:即考核的思想要端正,态度要认真,反对老好人主义和不负责的态度。 第四条 评估者与被评估者 个人绩效评估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均有评估权和被评估权,即均为评估者与被评估者。 部门绩效评估 接受服务的部门享有评估权,提供业务支持的部门有接受评估的义务。 第二章 个人绩效管理 第五条 个人绩效评估适用范围 本管理规程的适用范围是进入集团及各公司满 3 个月的正式员工。 试用期的员工不参加本考核。 第六条 绩效评估方式 评估采用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估相结合的方式。 具体包括自我评估、直接上级评估、直属下级评估三个部分。 评估对象 评估方式 员工 自我评估+直接上级评估+直接上级主管评估 主管 自我评估+直属下级评估(本部门员工评估)+直接上级评估 部门(公司)负责人 自我评估+直属下级评估(本部门员工评估)+直接上级评估 人力资源处负责全集团绩效评估工作的组织、实施、调整和监控以及制度的解释和处 理有关评估投诉。 第七条 评估内容 评估内容分为二个部分: (1)通项评估 通项评估内容包括责任感、考勤状况、协调能力等方面。 通项评估内容为对各职位共性管理的要求,也是最基本的管理要求,由集团制定评估 条件及评估标准(干部、员工评估表),各公司可在此标准的基础上继续细化,但不得简 化。 (2)专项评估 专项评估内容包括工作业绩、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定性测评。 专项评估内容为各职位在各公司管理上的特殊要求。为了减少个人评估中的争议与投 诉,各公司应根据集团拟定的评估内容,针对各岗位职能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评估细则,并 交人力资源处备案。 第八条 评估的时间和频率 个人绩效评估每年度 12 月进行一次。。 第九条 计分方式 员 工 计 分 方 式 为 : 自 我 评 估 得 分 ×20%+[ 主 管 评 估 得 分 + 部 门 负 责 人 评 估 得 分]÷2×80%。 部门(公司)副职:自我评估得分×20%+直属下级评估得分×10%+直接上级评估 得分(部门负责人+)的平均值×50%+部门满意度评估得分×10%+部门专项考核得分 ×10%。 部门(公司)负责人计分方式为:自我评估得分×20%+直属下级评估得分×10%+ 直接上级评估得分×30%+部门(公司)满意度评估得分×20%+部门(公司)专项考核 得分×20%。 第十条 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采取等级制,具体标准如下: 等级 分值 总体表现 90 分以上 出色,工作绩效始终超越本职位常规标准要求,通常具有下列表现:在规定的时 间之前完成任务,完成任务的数量、质量等明显超出规定的标准,得到接受业务支持 部门的高度评价。 81 分—90 分 优良,工作绩效经常超出本职位常规标准要求,通常具有下列表现:严格按照规 定的时间要求完成任务并经常提前完成任务,经常在数量、质量上超出规定的标准, 得到接受服务部门的满意。 C级 71 分—80 分 可接受,工作绩效经常维持或偶尔超出本职位常规标准要求,通常具有下列表 现:基本上达到规定的时间、数量、质量等工作标准,没有接受业务支持部门的不满 意。 D级 61 分—70 分 需改进,工作绩效基本维持或偶尔未达到本职位常规标准要求,通常具有下列表 现;偶有小的疏漏,有时在时间、数量、质量上达不到规定的工作标准,偶尔有接受 业务支持部门的投诉。 A级 B级 E级 60 分以下 不良,工作绩效显着低于常规本职位正常工作标准的要求,通常具有下列表现: 工作中出现大的失误,或在时间、数量、质量上达不规定的工作标准,经常突击完成 任务,经常有投诉发生。 第十一条 评估实施 在实施考核时,为了避免主要包括宽容化、极端化、以偏概全、逻辑错误、期末突击 等错误倾向,评估者必须遵循“评价三步法则”(见下图)。 1、判断行 为 2、选择要 素 3、确定档 次 (1)通过观察被评估对象的日常工作行为,深入分析被评估对象的业绩和职务要求, 确定何种行为是评估的根据。 (2)评估对象的行为与考核要素相对应,并明确各考核要素的含义。 (3)根据考核要素对行为的要求,对行为进行评价并确定相应的得分。 第三章 部门绩效管理 第十二条 适用范围 本项评估主要针对业务支持部门,例如人力资源、财务、后勤、质检、机修、技术、 业务、计划、仓库、采购、办公室等部门,业务支持部门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为其它部门 提供服务的特点,其它部门对其提供的服务是否感到满意应该成为其绩效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 每一个为其它部门提供服务的部门都应该接受其服务对象的评估,每一个接受其它部 门服务的部门都有责任对服务的提供者进行认真客观的评估,并提供改善建议,帮助其它 部门提高工作绩效。 第十三条 评估方式 评估中实行接受业务支持部门对提供服务部门进行评估的方式。 部门评估为:部门满意度评估+部门专项评估。 办公室及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全公司绩效评估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以及制度的解释 和处理有关评估投诉。 第十四条 评估内容 评估内容分为二个部分: (1)满意度评估 满意度评估内容包括服务与协作的满意度。 满意度评估由各接受业务支持的部门依据所接受服务内容所具备的评估条件及评估标 准进行定性测评。 (2)专项评估 专项评估内容包括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等方面的定性测评或定量评估。考核依据基准 主要包括:岗位描述、工作目标与任务计划等。 专项评估由公司根据各部门所具备的主要职能,制定评估条件及评估标准(部门专项 评估表),各部门可在此基础上继续细化,并提供反馈意见,人力资源部综合各方面意见 进行补充、修改、完善。 第十五条 评估的时间和频率 部门绩效评估每季度一次,每年 4 月、7 月、10 月、次年 1 月份的上旬进行。 第十六条 计分方式 部门评估计分方式为:部门满意度评估得分×权数+部门专项评估得分×权数。 第十七条 评估关系的确定 在进行部门绩效评估时,评估关系按照工作产出的方向来确定。被评估部门的某项工 作产出是提供给哪个或哪些部门的,对该项工作产出就由哪个或哪些部门来评估。作为评 估部门,只对自己所接触到的被评估部门的工作产出进行评估,不对被评估部门做全面的 评估。 第十八条 部门评估的程序 (1)相关部门满意度评估 部门间的满意度评估是指由接受某部门服务的相关部门对该部门提供服务进行评估, 主要体现为该部门提供的服务的满意程度。相关部门的满意度是部门绩效的重要组成部分。 (2)部门专项绩效指标达成情况的评估 专项绩效指标达成情况的评估是指在绩效管理期间结束时,由评估者对被评估部门进 行评估时,由相关资料提供部门提供有关资料反馈给人力资源部进行计算。专项绩效指标 达成情况的评估是公司绩效管理的发展方向,同时通过专项绩效指标达成情况的评估促进 被评估部门改善管理,提高工作质量和数量,降低成本。 第十九条 部门绩效评估的等级说明 部门绩效评估按照以下等级标准进行: 等级 分值 总体表现 90 分以上 非常满意,提供的服务始终超越接受服务部门的常规标准要求,通常具有下列表 现:在规定的时间之前完成任务,完成任务的数量、质量等明显超出规定的标准,能 够设身处地为接受服务的部门着想,积极主动沟通,态度热情,给接受服务部门的工 作带来极大的方便。 B级 81 分—90 分 比较满意,提供的服务经常超越接受服务部门的常规标准要求,通常具有下列表 现: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要求完成任务并经常提前完成任务,经常在数量、质量上超 出规定的标准,能够了解接受服务的部门的要求,态度比较热情,给接受服务部门的 工作带来方便。 C级 71 分—80 分 可接受,提供的服务维持或偶尔超越接受服务部门的常规标准要求,通常具有下 列表现:基本上达到规定的时间、数量、质量等工作标准,不影响接受服务部门的正 常工作。 61 分—70 分 不够满意,提供的服务基本维持或偶尔未达到接受服务部门的常规要求,通常具 有下列表现:偶尔有小的疏漏,有时在时间、数量、质量上达不到规定的工作标准, 或有时服务态度不好,有时影响接受服务部门的正常工作。 A级 D级 E级 60 分以下 非常不满意,提供的服务显着低于接受服务部门的常规工作标准要求,通常具有 下列表现:工作中出现大的失误,或在时间、数量、质量上达不到规定的工作标准, 经常突击完成任务,服务态度不好,严重影响接受服务部门的正常工作。 第二十条 部门绩效评估的实施 办公室是部门绩效评估工作的组织者和协调者。 每季度初,办公室向各部门发放《部门间满意度评估表》和《部门专项评估表》。 各部门负责人组织本部门员工认真填写接受其服务的内容、时间,对该项服务的满意 程度。在重要事实记录中主要填写被评估部门在提供该项服务时的一些主要表现,与评估 部门的需求差异等。 每季度末,各部门向人力资源部交回填好的《部门间满意度评估表》和《部门专项评 估表》,评估部门根据本季度中对被评估部门所提供服务的记录,对被评估部门的总体满 意程度做出评价,同时给出被评估部门工作改进的建议。 办公室对各个部门的评估结果和工作改进建议进行整理,得到每个部门总体的相关部 门满意度程度和专项工作的情况,并将评估结果和工作改进意见反馈给被评估部门。 第四章 绩效评估的项目构成 第二十一条 绩效评估管理的项目构成:(见下表) 绩效评估 项目名称 个人绩效评估 评估对象适用范围 被评估对象适用范围 使用的评估表格 自我评估 所有员工(包括干部) 个人绩效评估表(员工、干部) 直接上级评估 所有员工 个人绩效评估表(员工) 部门绩效评估 直接厂处长评估 所有干部 下属评估 所有干部 接受业务支持部门 个人绩效评估表(干部) 各提供业务服务部门 部门专项评估表 部门间满意度评估表 第五章 绩效评估等级的比例分配 第二十二条 个人绩效评估等级的比例分配 部门内员工的绩效评估等级分布参照如下标准(规定的百分比为上限): 评定等级 A 等人员人数 B 等人员人数 C、D、E 等人员人数 部门各等级人数比率 ≤10% ≤15% 不限 注:按以上比例确定各等级人员分布数量时,计算结果四舍五入,不足一人按一人计; 考虑到个别部门人数较少的情况,可以各厂、处为单位,按规定比例计算各等级人员数量 由其厂、处长在职权范围内调配,并保持总量平衡。 第六章 各项评估所占权重 第二十三条 各项绩效评估分数所占的权重 对于从事不同性质工作的员工来说,各项绩效评估分数在总分中所占的权重有所不同。 具体如下表所示: 被评估对象 部门负责人 各项评估分数所占权重 合计 自我评估 上级评估 下属评估 部门间满意度评估 专项评估 20% 30% 10% 20% 20% 100 % 10% 10% 10% 100 % / / / 100 % 50% 部门副职 20% 员工 20% 为部门负责人 和主管经理评 估的平均值 80% 直接上级和部 门负责人评估 的平均值 第七章 申诉 第二十四条 申诉 各类评估结束后,被评估者有权了解自己的评估结果,评估者有向被评估者反馈和解 释的职责。 被评估者如对评估结果存在异议,应首先通过沟通方式解决。解决不了时,被评估者 有权向人力资源部提出申诉。申诉时需提交《绩效评估申诉表》及相关说明材料。 人力资源部需在 7 个工作日内,对申诉做出答复。 如申述成立,必须改正申述者的绩效评估结果,同时被评估者的评估结果将因此受到 影响。 第八章 评估者训练 第二十五条 评估者的训练 强化评估者训练,提高评估者评估意识和考核能力(观察能力、指导能力、评价能 力),确定评估者应遵守的评估规则。 (1)评估者训练,须使评估者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基础上,执行统一的考核标 准。包括充分理解全公司的绩效评估程序、评估方法与考核要素,以及如何避免与纠正考 核失误等。 (2)评估者训练,须使评估者充分体会被评估者的立场,把握被评估者的有关情况, 以及如何更加公正合理地进行绩效评估等。 (3)评估者训练,须在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不断提升绩效管理理论水平,对绩效管理 工作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 第九章 参与者责任 第二十六条 参与者责任 (1)人力资源部门: 绩效评估实施办法的培训与沟通,确保参与绩效评估的员工和管理者明确绩效评估的 目标和意义,掌握绩效评估的标准和方法;准备绩效评估所用的各种表格;负责组织、协 调绩效评估工作,进行时间进度控制、答疑等;撰写绩效评估的总结报告,就存在的问题 和改进建议向公司管理层报告。 (2)各级管理者(包括经理、处长) 负责指导下属进行自我评估,并客观公正地对下属的绩效进行评估;与下属进行沟通, 帮助下属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有待解决的问题,并与下属共同制定绩效改进计划和培训发 展计划;针对部门绩效评估结果及他方提出的建议共同协商改进。并对绩效评估中出现的 问题随时与人力资源部门沟通,向人力资源部门提出建议。 (3)所有员工(包括主管) 认真进行自我评估,并与直属上级进行开放的交流沟通;主动制定个人发展规划;认 真进行相关的评估工作。 第十章 建立有效沟通系统 第二十七条 沟通的目的 旨在为各级管理人员定期对其下属进行绩效管理时进行有效的双向沟通。各级管理人 员不仅负有评估、督导其下属工作的职责,而且还负有培养、训练、引导、支持、提高其 下属工作绩效与工作能力的职责。同时,员工也有权利监督上级的工作,并享有在工作、 管理中得到其上级的培养、训练与支持的权利,应有机会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工作中 实现个人发展。 绩效管理应形成真正的沟通,而不仅仅只打个分,然后要求下属认可接受,这样就无 法把集团的理念贯彻下去,也不能使下属在工作中得到有效的培养与提高。合理的绩效管 理不仅给工作做出总结、评估,更重要的是要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措施。要通过坦率 的沟通使员工找到工作的不足之处及改进的办法,端正工作态度,同时通过各种措施使其 工作能力与绩效大幅提高,并加强团队合作精神。 第二十八条 沟通要求 (1)管理人员在与下属进行沟通时,要与所有下属都单独沟通,员工也可以提出与 上级进行沟通。 (2)沟通不同于一般的谈话,管理者及员工均应在沟通之前按其内容要求做好相应 准备。 (3)沟通要形成沟通记录并根据情况形成个人发展计划。为了改善员工工作状况, 原则上要求对于绩效评估为 D 等(包括 D 等)以下的人员必须填写沟通记录表。该表由部 门负责人填写,一式三份,部门负责人与员工各持一份,并将另一份与绩效评估结果共同 上报人力资源部门。 (4)个人发展计划指结合员工岗位需要及个人发展意向,双方经沟通达成的促使员 工自身素质、技能提高的发展计划,可以包括参加培训、特别指导、指派特别项目、岗位 轮换等。 第二十九条 沟通内容建议 通过内容应由三部分组成,即工作目标和任务、工作评估、改进措施。(可根据实际情 况有所增删) (1) 确认工作目标和任务(使本部门或团队思想、行动保持一致); (2)主管和下属讨论计划完成情况及效果、目标是否实现; (3)主管阐述部门中、短期目标及做法。 (4)员工阐述自己的工作目标,双方努力把个人目标和本部门目标结合起来。 (5) 共同讨论并确定下个绩效期的工作计划和目标及为达到此目标应采取的措施。 (6)员工向主管提出工作建议或意见。 (7)对员工工作做出评估。 (8)回顾和讨论过去一段时间工作进展情况,包括工作态度(责任心、敬业精神、团 队精神等)、工作绩效、企业文化建设等,什么做得好,什么尚需改进。 (9)讨论员工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如工作量、工作动力、与同事合作、工作环境、 工作方法等。 (10)讨论对员工工作的要求或期望。 (11)讨论员工可以从主管那里得到的支持和指导。 (12)改进措施(应有相应的个人发展计划)。 (13)双方讨论前一阶段个人发展计划落实情况(如工作能力、经验的提高)。 (14)在分析工作优缺点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或解决方案。 (15)制定短期和长期个人发展计划(或需求)。 第十一章 结果的应用 第三十条 评估结果的应用 评估结果的应用是指将依据对被评估者的评估结果,实施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将 绩效管理与其它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联系起来。 绩效评估结果主要运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为绩效改进与制定培训计划的主要依据。 (2)作为绩效奖惩的直接依据。 (3)记入员工发展档案,为制定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4)作为协调改善部门间运作关系的工具。 第三十一条 绩效改进计划 各级评估者和被评估者应及时针对评估中未达到绩效标准的项目分析原因,制定相应 的改进措施。评估者有责任为被评估者实施绩效改进计划提供指导、协助以及必要的培训 并予以跟踪检查。 三级协调整改措施: (1)一级协调整改措施为:根据部门间不满意的事项,由办公室组织部门负责人进 行面对面的协商,对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力争达成共识。 (2)二级协调整改措施为:在一级协调整改措施不足以解决部门间不满意的事项时, 由办公室,在办公会议上针对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力争达成共识。 (3)三级协调整改措施为:在二级协调整改措施不足以解决部门间不满意的事项时, 由所在公司将所存在的问题上报集团,由集团在高阶管理层会议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决策。 第三十二条 奖惩办法 依据绩效评估结果,依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被评估对象的得分进行排序,被评为 A 级的干部、员工给予本人晋升岗位工资一档的奖励,被评为 B 级的干部、员工给予本人 月岗位工资标准 50%的奖励。被评为 D 级的干部、员工处以本人月岗位工资标准 20%”的 罚款,被评为 E 级的干部、员工处以降低本人岗位工资标准一档的处罚。 第三十三条 员工发展档案 各级管理者应将员工历次评估结果记入员工发展档案,作为员工培训发展的依据。 人力资源部门有责任依据公司目前的员工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安排组织 各部门员工参加培训。 第十二章 绩效评估实施时间 第三十四条 绩效评估实施时间安排 项目 员 工 绩 效 评 估 部门间 满意度 评估 工作内容 实施时间 各部门员工(干部)自我评估 各部门员工对本部门负责人、部门副职、工段班长进行评估 每年 12 月 25-31 日 如部门内部设有二级单位,则由部门负责人指定人员按一定的顺序按季轮 流对员工进行二级评估。如不需进行此步骤,则下述各步骤均相应提前。 元月 1-4 日 由部门负责人对员工(包括部门副职、工段班长)进行评估 元月 5—9 日 由部门负责人将评估资料交各主管经理审查,并由主管经理对部门负责 人、部门副职进行评估 元月 10—13 日 由各部门负责人、主管经理就该次评估结果与下属进行面谈,进行必要的 调整 元月 14—18 日 各部门将评估资料交人力资源部门 元月 20 日 由各接受业务支持部门根据提供服务部门提供的工作内容、质量、时限要 求及权重比率等,依据各事实记录内容,分析两者的差异后评估打分,并 针对可改善的空间提出适当的建议 各考核期满后的次月 1—10 日 交人力资源部日期为 11 日 如专项评估表格需被评估部门先自行填写,再交相关部门证实的,先自行 填写好。 再将填写好的评估表交相关部门证实,全部签好后交办公室。各确认部门 收到表格后,原则上 2 个工作日之内须办理完毕。 各考核期满后的次月 1—5 日 各评估部门按办公室拟定的专项评估表格之内容填写《专项评估表》,并 交办公室 各考核期满后的次月 1—10 日 交人力资源部日期为 11 日 办公室及人力资源部门根据各评估方式及其计分方法进行计算评分,并确 定相应的评估等级 各考核期满后的次月 20 日—第二 个月 5 日 办公室对《部门间满意度评估表》及《专项评估表》中的改进建议栏整 理、汇总,并反馈给各部门 各考核期满后的次月 20 日—第二 个月 15 日 办公室及时跟进各改进建议的实施情况,并将有关问题及时向相关经理反 映 各考核期满后的第二个月 20 日开 始 项目 工作内容 实施时间 绩效管 理方案 的改进 与完善 为维护绩效管理工作的严肃性和一致性,对绩效管理方案暂定每 6 个进行 一次改善。人力资源部门在广泛征求各部门主管及主管经理意见的基础 上,根据实际运作情况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并经讨论通过后实施。 每年的 1 月和 7 月 绩效评 估总结 工作 绩效评估沟通、培训与总结 每年 1 月 专 项 评 估 评估结 果计算 与反 馈、 跟踪 第十三章 附则 第三十五条 本文件解释、修改权在总办及人力资源处。 第三十六条 本文自 202X 年 xx 月 xx 日起施行。 各考核期满后的次月 5—20 日 交人力资源部日期为 21 日
12 页
1332 浏览
立即下载
正荣产业集团-物业商业职位职级体系
管理序列(G) 职级 专业序列(Z) 职位 职级 职位 片区总经理、 (商 业)项目总经理、 副总经理 Z6 专业总监、副总监 G5 区域/子公司 部门 片区/项目总监、副 总监、副总监 总监 Z5 高经经理 G4 区域/子公司部门经 片区/项目/案场经 理、副经理 理、副经理 Z4 专业经理、副经理 Z3 高级主管 主管 Z2 Z1 一线序列(Y) 职级 职位 高级主办 主办 Y3 技工/客服/秩序/保洁领班 高级专员 专员 Y2 高级技工/客服/秩序员/保洁员 Y1 技工/客服/秩序员/保洁员 G10 总司 董事长 G9 总司总经理 总司副总经理 /财务总监/人 总司总经理助 资总监 区域/子公司 理/总司部门 总经理 总经理 G8 G7 总司部门副总 经理 G6 区域/子公司 副总经理 区域/子公司 总经理助理 释义: 1、管理序列职级代码为G,专业序列职级代码为Z,一线序列职级代码为Y; 2、各板块下属区域/子公司一般不设置Z5-Z6专业岗位,特殊情况需报产业集团总部审批。 说明: 1、本职位体系自发文之日起生效,由产业集团总部人资行政部负责解释。
1 页
395 浏览
立即下载
【设计思路】华为的宽带薪酬设计思路(名企资料)
华为的宽带薪酬 企业生存与发展本质上依赖利益驱动机制,而华为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可持续发 展的价值分配基本原则下,强调全面回报的价值分配理念。 工资分配,实行基于能力的职能工资制 在华为,员工实际工资的确定基于职位责任、实际贡献和实现持续贡献的任职能力。 华为的工资实行的是宽带薪酬制:每一个岗位都有它的职级,每一个职级都有对应的 薪酬区间,同一职级的岗位不论属于哪个部门,在公司的贡献与回报大致一致;员工在同 一岗位上持续地工作,只要工作绩效持续改进,就可以在这个岗位上逐渐地加工资,直至 达到薪酬区间的上限。 职位与薪酬管理的 16 字方针 华为职位与薪酬管理的具体过程,可以用 16 字来概括:以岗定级,以级定薪,人岗 匹配、易岗易薪。 对于每一个级别,每一个岗位工资的确定,既要考虑对外的竞争性,也要考虑内部的 可支付能力和公平性。 以岗定级,建立职位和职级的关系 以岗定级,是通过职位职级表来确定的:每一个职位会确定一个对应的职级,这个职 级就是这个岗位对企业贡献的价值评估,包括了对组织绩效的评估,对岗位价值的评估和 对任职者个人的评估。 这里华为做了两件事情:第一,对于每一类岗位确定岗位序列,例如研发岗位序列、 市场岗位序列等,其中,研发岗位序列又包含了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等渐进 的职位;第二,对职位序列进行评估,评估的重点在于职位的应负责任是什么,控制的资 源是什么,产出是什么,以及这个岗位面对的客户和环境的复杂性程度是怎样,并参考承 担这个岗位的人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等,这里面最主要是通过职位承担的岗位 职责和产出来进行衡量,衡量的结果用一个职级的数字来进行描述。做完了这两步,就建 立了一个职位和职级的对应关系。 以级定薪,界定工资范围 以级定薪实际上就是一个职级工资表。华为的薪酬使用的是宽带薪酬体系:对于每一 级别,从最低到最高都有长长的带宽,每一个部门的管理者,可以对自己的员工,根据绩 效在这个带宽里面进行工资调整。在同一级别里面,可以依据员工的绩效表现,在每年的 公司例行薪酬审视中,或者当员工做得特别优秀时提出调薪申请。由于不同级别之间的薪 酬区间存在重叠,员工即使不升级,只要持续贡献,绩效足够好,工资也可以有提升空间 甚至超过上一级别的工资下限,这样有利于引导员工在一个岗位上做实做深做久,有助于 岗位稳定性。所以以级定薪,就是对于每一个级别在公司能拿多少工资进行了一个界定。 每一个主管可以根据以岗定级来确定员工的职级,然后对应在级别上,确定员工的工资范 围。 每个企业都可以设置自己的职位薪酬管理模式,相对于职位薪点管理或者窄带薪酬管 理模式,这种宽带薪酬的方式,对于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对于员工的把握,调薪的把握, 要求比较高。 人岗匹配,人与岗位责任的匹配评估 所谓人岗匹配,指的就是员工与岗位所要求的责任之间的匹配,以确定员工的个人职 级及符合度。人岗匹配最核心的是看他的绩效是不是达到岗位的要求、行为是不是符合岗 位职责的要求,另外,还包括一些基本条件,比如知识、技能、素质、经验等。 如果出现岗位调动,一般来说,人岗匹配是按照新的岗位要求来做认证。认证往往都 在新岗位工作三个月或半年以后才进行,而不是调动之后立即进行。等到人岗匹配完成后 根据新岗位要求的适应情况确定员工的个人职级及符合度,再决定相应的薪酬调整。 易岗易薪,关注职级和绩效 如何在人岗匹配之后确定薪酬的调整,就是易岗易薪要解决的问题了。 易岗易薪是针对岗位变化了的情况,一种是晋升,另外一种是降级。晋升的情况,如 果员工的工资已经达到或超过了新职级工资区间的最低值,他的工资可以不变,也可以提 升,主要看他的绩效表现;如果尚未达到新职级工资区间的下限,一般至少可以调整到新 职级的工资区间的下限,也可以进入到区间里面,具体数额也取决于员工的绩效表现。降 级的情况,也是根据员工的绩效情况,在新职级对应的工资区间内确定调整后的工资,如 果降级前工资高于降级后的职级工资上限,需要马上降到降级后对应的职级工资上限或者 以下。
2 页
394 浏览
立即下载
年终述职汇报 (1)
202X 年终总结暨新年计划 年终总结工作汇报新年计划 PPT 前言 Introduction 岁月流转,时光飞逝,转眼间 2022 年的工作又接近尾声。 回首过去一年的工作,经过全体领导及员工的共同努力,公司经营业绩保持良好,行业 地位、社会形象日渐提升,各项工作全面发展。今年,面对经济下行所带来的影响,公司上下 团结一致,奋力拼搏,打了一场漂亮的安全效益翻身仗。我们不仅在上半年实现了扭亏为赢, 而且全年销售收入突破了 3 亿元,标志着公司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新起点、新希望。站在 2023 年的起点,我们将继承和发扬过去工作中存在的优点,汲取 经验,摒弃不足,满怀信心,以更清醒的头脑、更旺盛的斗志、更奋发的姿态和更充沛的干 劲,向我们的既定目标进发! 目 录 YOUR COMPANY NAME 01 02 03 04 05 年度工作概述 工作完成情况 成功项目展示 经验总结与不足 明年目标与计划 ANNUAL WORK SUMMARY WORK COMPLETION SUCCESSFUL PROJECT PRESENTATION EXPERIENCE SUMMARY AND DEFICIENCY NEXT YEAR GOALS AND PLANS 年度工作概述 ★ 年度总体概述 ★ 年度主要工作任务 ★ 年度常规任务 ★ 年度决策纲要 年度工作概述 YOUR COMPANY NAME 添加主题 点击此处添加文字说 明内容,可以通过复 制您的文本内容,在 此文本框粘贴并选择 只保留文字。 添加主题 右键点击图片选择设置图片格式可直接替换图片,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 图表的综合分析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分 析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分析说明。 年度重大工作任务 YOUR COMPANY NAME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 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 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 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 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重点 重点 2 1 重点 重点 4 3 重点 重点 6 5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 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 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 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 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年度常规任务 YOUR COMPANY NAME 点击输入标题文本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 明分项内容。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的文字修饰, 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点击输入标题文本 常规 任务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 明分项内容。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的文字修饰, 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点击输入标题文本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 明分项内容。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的文字修饰, 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点击输入标题文本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 明分项内容。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的文字修饰, 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年度决策纲要 YOUR COMPANY NAME 超越自身不从众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 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您的内容打在这里。 超越 持续开拓新的市场 引领 开拓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 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您的内容打在这里。 创新 争做行业领头羊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 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您的内容打在这里。 从现有模式突破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 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您的内容打在这里。 工作完成情况 ★ 年度目标计划 ★ 工作完成进展 ★ 与上一年比较 ★ 季度统计 ★ 5 年成果对比 年度目标计划 YOUR COMPANY NAME [ 标 题 内 容 1 点击添加标题内容(盈利增长 50% ) 是体现公司价值创造成果的最直接的效益指标。如投资资本 回报率、息税前利润等。 2 点击添加标题内容(盈利增长 30% ) ] 为实现公司价值增长的重要营运操作控制活动的效果。如行 政管理费用、大客户投诉次数等。 3 点击添加标题内容(盈利增长 60% ) 用来评估员工管理、激励与职业发展等保持公司长期稳定发 展的能力。如员工人数控制、员工满意度等。 工作成果进展 YOUR COMPANY NAME 在这里添加你的文 字,图片也可以, 记得加满哦。 6月 7月 在这里添加你的文 字,图片也可以, 记得加满哦。 8月 在这里添加你的文 字,图片也可以, 记得加满哦。 9月 在这里添加你的文 字,图片也可以, 记得加满哦。 10 月 在这里添加你的文 字,图片也可以, 记得加满哦。 11 月 在这里添加你的文 字,图片也可以, 记得加满哦。 12 月 1月 在这里添加你的文 字,图片也可以, 记得加满哦。 这里输入产品形式的简介,这里输入产品形式的简介,这里输入产品形式的简介,这里输入产品形式的简介, 这里输入产品形式的简介,里输入产品形式的简介,这里输入产品形式的简介,这里输入产品形式的简介,这 里输入产品形式的简介,这里输入产品形式的简介,这里输入产品形式的简介,里输入产品形式的简介。 季度统计 YOUR COMPANY NAME 点击添加小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 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 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70% 第一季度 52% 第四季度 第二季度 45% 第三季度 39% 与上一年比较 YOUR COMPANY NAME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 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您的内容打在这里, 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2019 2020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 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 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添加标题 256,642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272,686 VS 210,366 239,325 244,484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265,484 125,872 217,482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5 年统计比较 YOUR COMPANY NAME 2014 2015 2016 40% 50% 60%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 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 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 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 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 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 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 . 2019 70%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 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 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 2020 80%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 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 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 工作成果展示 ★ 项目分布情况 ★ 主要完成项目 ★ 重点项目回顾 项目分布情况 YOUR COMPANY NAME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 项目一 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 保留文字。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 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 项目二 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 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 项目三 项目四 保留文字。 主要完成项目 YOUR COMPANY NAME 标题文字 标题文字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 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 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 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 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标题文字 标题文字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 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 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 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 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标题文字 标题文字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 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 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 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 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标题文字 标题文字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 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 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 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 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主要完成项目 YOUR COMPANY NAME 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 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 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 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 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 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 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 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 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 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 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 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 重点项目回顾 YOUR COMPANY NAME 项目名称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 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 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 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 综合描述说明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 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 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 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 综合描述说明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 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 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 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 综合描述说明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 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 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重点项目回顾 YOUR COMPANY NAME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 点击此处添加文字说明内 容,可以通过复制您的文 本内容,在此文本框粘贴 并选择只保留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 点击此处添加文字说明内 容,可以通过复制您的文 本内容,在此文本框粘贴 并选择只保留文字内容。 工作不足之处 ★ 认识上的不足 ★ 管理上的不足 ★ 执行力的问题 ★ 关键问题改进 认识上的不足 YOUR COMPANY NAME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 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 择只保留文字。您的内容打在这里, 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 缺乏开拓 意识 选择粘贴。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 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 择只保留文字。您的内容打在这里, 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 选择粘贴。 创新能力 较弱 主观能动 性较差 A B C D 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 择只保留文字。您的内容打在这里, 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 选择粘贴。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 急于求成 不敢突破 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 择只保留文字。您的内容打在这里, 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 选择粘贴。 管理上的不足 YOUR COMPANY NAME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 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 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 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 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 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 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 经验总结 经验总结 经验总结 经验总结 经验总结 经验总结 此处输入相关文 字内容 此处输入相关文 字内容 此处输入相关文 字内容 此处输入相关文 字内容 此处输入相关文 字内容 此处输入相关文 字内容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 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 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 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 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 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 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 执行力的问题 YOUR COMPANY NAME 不去做 不会做 做不好 这里输入产品形式的简介,这里输入产品形式的简介,这里输入产品形式的简介,这里输 入产品形式的简介,这里输入产品形式的简介,里输入产品形式的简介,这里输入产品形 式的简介,这里输入产品形式的简介,这里输入产品形式的简介,这里输入产品形式的简 介,这里输入产品形式的简介,里输入产品形式的简介。 这里输入产品形式的简介,这里输入产品形式的简介,这里输入产品形式的简介,这里输 入产品形式的简介,这里输入产品形式的简介,里输入产品形式的简介。 总结经验 YOUR COMPANY NAME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 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 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 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 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标题文字内容 标题文字内容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 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 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 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 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标题文字内容 标题文字内容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 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 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 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 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标题文字内容 标题文字内容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 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 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 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 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标题文字内容 标题文字内容 关键问题改进 YOUR COMPANY NAME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 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 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时间 规划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 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 突破 自身 全局 思想 创新 意识 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 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 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 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 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新年工作目标计划 ★ 对行业进行分析 ★ 具体目标规划 ★ 制定行动方案 ★ 项目协调 对行业进行分析 YOUR COMPANY NAME ■ 请输入您标题 ■ 请输入您标题 这里可以输入可长可短的段落文 字这里可以输入可长可短的段落 文字这里可以输入可长可短的段 落文字这里可以输入可长可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 请输入您标题 这里可以输入可长可短的段落文字这里可以输入可长 可短的段落文字这里可以输入可长可短的段落文字这 里可以输入可长可 这里可以输入可长可短的段落文 字这里可以输入可长可短的段落 文字这里可以输入可长可短的段 落文字这里可以输入可长可 具体目标规划 YOUR COMPANY NAME 此处添加标题内容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 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的文字 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此处添加标题内容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 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的文字 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此处添加标题内容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 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的文字 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此处添加标题内容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 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的文字 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制定行动方案 YOUR COMPANY NAME 在此添加您的小标签 在此添加您的描述说明 在此添加您的描述 在此添加您的小标签 在此添加您的描述 在此添加您的小标签 方案一 在此录入本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在此录入本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方案二 在此录入本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在此录入本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项目协调 YOUR COMPANY NAME 01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 02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03 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 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 题文字。 04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 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HTANKS 谢谢观看
32 页
334 浏览
立即下载
出差旅费报销单
表格 1 出差旅费报销单 出差旅费报销单 出差 日 期 月 日 地 点 起 交通费 膳杂费 迄 费用总计 旅费总 额 人民币 美元 (大 万 千 佰 拾 元 角 分 整 写) 会计 出差人: 月 日 核准 住宿 费 预支 旅费 审核 部门: 杂 费 其他 费用 合 计 说 明 应付 (支) 金额 收款签 字 年
1 页
1064 浏览
立即下载
企业等级薪酬制度模版
等级薪酬制度 第一章、总则 一、为形成稳定的工作团队,维护公司各级员工的利益,保证公司的长远发展, 特定本制度。 二、等级薪酬制度体系适用对象包括公司各级职能部门中以常规性工作为特征 的员工(包括享受年薪制员工、销售人员,全日制及责任制员工以内的所有员 工)。 三、等级工资制的薪酬构成: 1、基本工资(实发基本工资由行政部按员工考勤汇总); 2、绩效工资; 3、综合补贴; 4、奖励工资; 5、福利与保险; 6、单项奖励计划; 7、总经理特别奖; 8、其他。 四、员工薪酬的等级评价 员工薪酬等级的评定不是由某个人评定的,而是自己努力工作的结果。通 过自己的工作表现和上司、同事、下属以及客户(公司内部不同部门的人员关 系也是一种客户关系)的评价所得出的结果而评定的。而且给自己做评价的人 员也是员工在这些关系范围内自己选择的(具体细则另行规定)。 1、 新员工进入公司的试用期工资按照所属工作系列的最低等级工资标准执 行,使用期限由所属工作性质、应聘岗位以及应聘谈判所决定。 2、 新员工试用期过后进行工作评价考核,由人力资源会同上司、同事和公 司内部客户组成评价小组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决定员工去留以及薪酬等 级。 3、 享受等级薪酬的员工每半年进行一次工作评价考核考核等级和公司整体 业绩完成情况决定自己下半年绩效工资的发放标准。 4、 享受等级薪酬的员工年终进行年终考核,年终考核的成绩由上下半年的 考核成绩相加得出。年终考核的成绩决定员工薪酬等级的晋升和下降, 以及下半年的绩效工资发放比例。 第二章、等级薪酬管理办法 一、等级薪酬制划分 9 等 37 级。相应等级工资见附表。 二、等级工资共 7 个系列,见附表。 三、每一岗位人员的薪酬等级划定根据工作评价结果进行评定。具体评价依据 见“工作评价考核表”。 四、等级制各岗位人员的实得工资额根据考核等级的结果得出。他的计算方法 为:实得工资额=绩效工资 x 工资调整系数+基本工资+综合补贴+福利与保险+其 他 五、工资调整系数的调整,主要根据主要劳动市场调查的数据和公司人力资源 部门的战略需求确定,以保证公司内不同岗位薪资收入水平符合内部的公平和 外部竞争的需要。 六、工资调整系数与考核等级的关系见附表。 七、基本工资:基本工资的数额额根据绩效等级得出,薪酬等级越低,基本工 资比例越高;范围大体在 30%…50%。 八、基本工资的调整分为:调职、调等、调级、工资调整系数,具体调整方式 为: 1、调职:根据调整后的职等职级支付职位工资; 2、调等:根据考核结果,在所在职等系统内调整职等,并按调整后的职等支 付职位工资; 3、调级:根据考核结果,在本职职等内调级,并按调整后的职级支付职位工 资; 4、工资调整系数:根据员工工作考核等级调整(详细比例见附表)。 薪酬通知见附表。 九、绩效工资 1、绩效工资的总额根据薪酬等级得出,按月支付,即,绩效工资=绩效工资总 额 x 工资调整系数; 2、绩效工资的实际支付比例按上一季度公司整体业绩完成情况和员工上一季 度的考核成绩挂钩,考核等级和相应的绩效工资分配比例见附表 十、奖励工资 1、年度结束后,从当年经营产生的净利润中提取 15%的比例,并根据员工的年 度考核结果进行发放。具体计算方法为: 该岗位薪酬等级标准 x 工资调整系数 x 年度考核系数 某岗位人员奖励工资=————————————————————————x 奖励工资总额 ∑(岗位薪酬等级标准 x 工资调整系数 x 年度考核系数) 2、员工年度考核成绩为该员工两个半年考核成绩的综合平均分,年度考核分 数等级见下表: 考核等级 A、卓越 B、优秀 C、良好 D、称职 E、基本称职 F、不称职 年度考核 91---100 81---90 71---80 66---70 61---65 60 分及以下 分数 3、工资调整系数根据年度考核等级来确定,年度考核系数为员工本人的考核 分数的百分比。 奖金通知见附表。 十一、员工的考核等级与晋级、晋等、晋职的关系 1、 同一职等内,每经过一次年度考核为 A 者,可以再本职等内晋升一个职 级,当职级在本职等内为最高者不再晋级; 2、 等级制员工的晋等以存在晋等空间为前提,连续两年考核为 A 或连续三 年考核为 B 者,且薪资等级在本职等为最高者可以晋升一个职等。 3、 等级制员工的降级:每经过一次年度考核为 D 者,降一级;同一职等内, 级次最低者降一等,享受新等级内最高级次。 4、 等级制员工的降等:每经过一次年度考核为 E 者,降一等;年终考核为 E 和连续两年考核为 D 者降低工作职务,根据公司人力资源状况和个人意 愿报总经理审批另行安排工作岗位,薪酬等级按照调整后的工作职级执 行。 5、 等级制员工的解约:每经过一次年度考核为 F 者,公司将于他/她解除劳 动关系。 6、 根据考核结果和公司人力资源的需求状况,符合条件者可以晋职;具体 由公司人力资源部根据实际情况拟定,呈报总经理审批后执行。 十二、等级薪酬体系中个系列所对应的薪等空间是固定的(根据工作评价结果 最终确定),不存在无限制的晋级和晋等空间。 十三、建立不良事故考核机制,凡发生不良事故者,根据不良事故等级对责任 人做出相应处罚(具体细则另行规定),并不得丧失评考核等级 A、B、C 的机 会。 十四、等级工资制 D 级及以上员工享有国家法定福利和保险,享受内容和标准 按国家法律规定执行。 十五、根据实际需要设立成本节约奖、不良事故预防奖和合理化建议奖等,这 些奖项包含在单项奖励计划中(具体细节另行规定)。 十六、对有特殊贡献的员工,办法总经理特别奖。 十七、其他,因政策及地区差异所造成的其他特殊薪资项目,如销售员提成、 外派补贴等。 销售员提成的前提是完成业务的任务量,详细规则另行制定。 十八、享受工资等级制度的员工,加班工资按国家规定执行。 十九、有关病事假等薪资参照公司考勤制度执行,法定假日按基本工资核发。 第三章、附则 一、本制度未尽事宜另行规定,或参照公司其他相关制度执行。 二、本制度由总经理核准颁发。 三、本制度自颁发之日起执行,修改亦同。 附表一、 经理级员工考核表 项目 工 作 质 量 15 分 业 绩 40 分 工 作 数 量 15 分 工 作 方 法 5 分 评价因素 评分标准 工作出色 15 工作良好,有保证 10 有小失误 5 有较大失误 0 超额完成 15 按计划完成 10 完成 91%以上 5 完成 81%以上 0 方法得当,效率高 5 方法稍好,效率尚可 3 方法一般,效率低 2 方法失当,有违纪行为 0 行政事务管理堪称模范 5 得分 备注 工 作 品 质 5 分 统 率 力 5 分 能 力 20 分 激 励 力 5 分 判 断 力 5 分 表 达 力 5 分 品 性 10 分 学 识 10 分 协 作 性 5 分 威 望 度 5 分 管 理 常 识 5 分 行 业 常 行政事务管理尚可 3 行政事务管理有小差错 2 行政事务管理很差 0 合理安排工作,超额完成目标 5 合理安排工作,基本完成目标 3 工作安排一般,下属有意见 2 分工不当,下属意见很大 0 知人善任,下属工作积极、突出 5 能识别人才,下属工作尚可 3 用人有小问题,下属工作能完成 2 用人不当,下属不满 0 能把握问题关键,解决重大问题 5 基本抓住问题重点 3 尚能解决一般问题 2 无法解决问题 0 工作指令条理清楚,有凝聚力 5 工作指令能让人理解 3 工作指令含糊,但能执行 2 下属无所适从 0 能积极同他人合作 5 能积极配合 3 被动配合 2 不配合 0 深受爱戴,是榜样 5 尚且能让部属信服 3 部属有意见 2 难以让人信服 0 丰富、精通,并且能应用于工作 5 较丰富,部门秩序良好 3 一般,管理有困难 2 缺乏,部门无管理 0 丰富、精通,并且能应用于工作 5 较丰富,肯钻研 3 一般,工作慢 2 缺乏,工作困难 0 对公司的长期业绩和发展有重大意义 20 对公司的整体业绩和总体发展有显著影响 15 影响业绩,对部门业绩发展有影响 10 影响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和业务流程 5 无大的影响,短期内即可被代替 0 识 5 影 响 性 20 分 影 响 20 分 合计 事 病 婚 娩 丧 合计: 受奖加分 考核人 公 日 分 签字/日期 休 迟 时 受罚减分 被考核人 考核最终得分 旷 分 签字/日期 复核人 签字/日期 附表二、 主管组长级员工考核表 项目 业 绩 50 分 工 作 质 量 10 分 工 作 数 量 10 分 评价因素 评分标准 工作出色 10 工作良好,有保证 8 有小失误 5 有较大失误 0 超额完成 10 按计划完成 8 完成 91%以上 5 完成 81%以上 0 得分 备注 工 作 方 法 10 分 工 作 品 质 10 分 安 全 生 产 10 分 领 导 力 5 分 能 力 15 分 判 断 力 5 分 表 达 力 5 分 品 性 10 分 协 作 性 5 分 进 取 心 5 分 方法得当,效率高 10 方法稍好,效率尚可 8 方法一般,效率低 5 方法失当,有违纪行为 0 行政事务管理堪称模范 10 行政事务管理尚可 8 行政事务管理有小差错 5 行政事务管理很差 0 落实到位,无事故 10 措施尚可,无事故 8 措施不全面,无事故 5 措施混乱,有事故 0 合理安排工作,完成部门目标 5 合理安排工作,但需协调下属关系 3 工作安排一般,下属有意见 2 分工不当,下属意见很大 0 能把握问题关键,解决重大问题 5 基本抓住问题重点 3 尚能解决一般问题 2 无法解决问题 0 工作指令条理清楚,有凝聚力 5 工作指令能让人理解 3 工作指令含糊,但能执行 2 下属无所适从 0 能积极同他人合作 5 能积极配合 3 被动配合 2 不配合 0 工作积极负责,热情较高 5 工作负责,认真度尚可 3 被劝工作 2 消极怠工 0 丰富、精通,并且能应用于工作 5 较丰富,部门秩序良好 3 一般,管理有困难 2 缺乏,部门无管理 0 丰富、精通,并且能应用于工作 5 较丰富,肯钻研 3 一般,工作慢 2 缺乏,工作困难 0 对公司的长期业绩和发展有重大意义 15 对公司的整体业绩和总体发展有显著影响 12 影响业绩,对部门业绩发展有影响 8 影响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和业务流程 5 无大的影响,短期内即可被代替 0 管 理 常 识 学 识 10 分 5 分 行 业 常 识 5 分 影 响 性 15 分 影 响 15 分 上司系数 合计 事 病 婚 娩 丧 合计: 受奖加分 考核人 公 日 分 签字/日期 休 迟 考核最终得分 旷 时 受罚减分 被考核人 分 签字/日期 复核人 签字/日期 附表三、 普通员工考核表 项目 业 绩 60 分 工 作 质 量 12 分 评价因素 评分标准 工作出色 12 工作良好,有保证 9 有小失误 5 得分 备注 工 作 数 量 12 分 工 作 方 法 12 分 自 我 检 查 12 分 工 作 交 期 12 分 执 行 力 5 分 能 力 10 分 理 解 力 5 分 品 性 10 分 团 队 意 识 5 分 有较大失误 0 超额完成 12 按计划完成 9 完成 91%以上 5 完成 81%以上 0 方法得当,效率高 12 方法稍好,效率尚可 9 方法一般,效率低 5 方法失当,有违纪行为 0 自觉进行工作质量检查 12 在领导督促下进行检查 9 偶尔有自我检查 5 无检查 0 提前完成 12 准时完成 9 有时准时 5 有误期限 0 出色完成 5 能自己完成 3 靠支持完成 2 有时不能完成 0 工作能举一反三 5 能理解工作意图 3 理解较慢 2 不能理解 0 能积极同他人合作 5 能积极配合 3 被动配合 2 不配合 0 工作积极负责,热情较高 5 工作负责,认真度尚可 3 被劝工作 2 消极怠工 0 丰富、精通,并且能应用于工作 5 较丰富,部门秩序良好 3 一般,管理有困难 2 缺乏,部门无管理 0 丰富、精通,并且能应用于工作 5 较丰富,肯钻研 3 一般,工作慢 2 缺乏,工作困难 0 对公司的长期业绩和发展有重大意义 10 对公司的整体业绩和总体发展有显著影响 8 影响业绩,对部门业绩发展有影响 5 影响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和业务流程 3 无大的影响,短期内即可被代替 0 进 取 心 5 分 管 理 常 识 5 分 学 识 10 分 行 业 常 识 5 分 影 响 性 10 分 影 响 10 分 上司系数 合计 事 病 婚 娩 丧 合计: 受奖加分 考核人 公 日 分 签字/日期 休 迟 时 受罚减分 被考核人 考核最终得分 旷 分 签字/日期 附表四、 等级薪酬工资构成 复核人 签字/日期 基本工 资 24000 绩效工 资 综合补 贴 福利与 保险 工资标 准 面议 奖励工 资 单项奖 励 特别奖 其他 职级 24000 44000 6400 5600 80000 36 16500 30250 4400 3850 55000 35 12000 22000 3200 2800 40000 34 9000 18000 2400 2100 30000 33 7500 12500 2500 2500 25000 32 6000 10000 2000 2000 20000 31 5100 8500 1700 1700 17000 30 4500 7500 1500 1500 15000 29 5200 5200 1300 1300 13000 28 4800 4800 1200 1200 12000 27 4400 4400 1100 1100 11000 26 4000 4000 1000 1000 10000 25 3200 3200 800 800 8000 24 2800 2800 700 700 7000 23 2400 2400 600 600 6000 22 2500 1500 500 500 5000 21 2400 1440 480 480 4800 20 2300 1380 460 460 4600 19 2100 1260 420 420 4200 18 2000 1200 400 400 4000 17 1900 1140 380 380 3800 16 1800 1080 360 360 3600 15 1600 960 320 320 3200 14 1500 900 300 300 3000 13 1450 870 290 290 2900 12 1350 810 270 270 2700 11 1300 780 260 260 2600 10 1250 750 250 250 2500 9 1150 690 230 230 2300 8 1100 660 220 220 2200 7 1050 630 210 210 2100 6 1000 600 200 200 2000 5 950 570 190 190 1900 4 900 540 180 180 1800 3 850 510 170 170 1700 2 800 480 160 160 1600 1 37 附表五、 等级薪酬体系职等职级表 职级 30000 15000 10000 5000 4000 3000 2500 2000 面议 37 80000 36 55000 35 40000 34 30000 33 25000 32 20000 31 17000 30 15000 29 13000 28 12000 27 11000 26 10000 25 8000 24 7000 23 6000 22 5000 21 4800 20 4600 19 4200 18 4000 17 3800 16 3600 15 3200 14 3000 13 2900 12 2700 11 2600 10 2500 9 2300 8 2200 7 2100 6 2000 5 1900 4 1800 3 1700 2 1600 1 一职等 二职等 三职等 四职等 五职等 六职等 七职等 八职等 九职等 职等 附表六、 职位等级薪酬体系一览表 系 列 职 级 普 工 系 列 技 工 系 列 行 政 系 列 销 售 系 列 财 务 系 列 技 术 系 列 管 理 系 列 37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职等 九 职 等 八 职 等 七 职 等 六 职 等 五 职 等 四 职 等 三 职 等 二 职 等 一 职 等 附表七、 薪酬通知单 姓名 部门 调整事由 日期 原执行状况 职务名称 薪资等级 执行日期 停止日期 调整后执行状况 职务名称 薪资等级 执行日期 部门意见: 人力资源部意见: 备注 总经理核定意见: 签章: 签章: 签章: 日期: 日期: 日期: 注:本通知单一式三份,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和个人各一份。 附表八、 奖金通知单 部门 半/年度 日期 奖金事由 姓名 考核分数 本人月基本工资标准 部门意见: 人力资源部意见: 总经理核定意见: 签章: 签章: 签章: 日期: 日期: 日期: 注:本通知单一式三份,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和个人各一份。 附表九、 员工工资调整系数表 公 司 总 体 绩 业 绩 效 等 工 完 成 91%以上 81%-90% 71%-80% 61%-70% 60%以下 F、不称职 0 0 0 0 0 E、基本称职 90% 80% 70% 60% 40% D、称职 95% 85% 75% 65% 50% C、良好 100% 90% 80% 70% 60% B、优秀 100% 95% 90% 85% 75% A、卓越 100% 100% 100% 100% 90% 资 支 级 付 比 例
15 页
700 浏览
立即下载
上一页
1
2
...
2538
2539
2540
...
2584
2585
下一页
跳到
页
热门推荐
10薪酬等级划分标准
1663 阅读
3 页
碧桂园人力资源部述职报告
793 阅读
25 页
HR必备的100个劳动法高频问题
1731 阅读
75 页
研发中心薪资等级晋升制度
787 阅读
6 页
【绩效管理典范】HRBP绩效工作手册
1398 阅读
20 页